社交网络素养

2024-07-24

社交网络素养(共9篇)

社交网络素养 篇1

当前, 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便携式网络终端的不断普及应用, 使得以“Facebook”、“You Tube”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火如荼的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面对社交网络给大学生来的巨大影响, 如何通过教师的有效沟通, 使大学生正确地利用社交网络, 趋利避害[1], 让社交网络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的成人成才,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全新挑战。

一、社交网络的特点

社交网络也称社交网络服务 (英文Social Network Ser vices) , 它将真实生活中的交际关系复制到虚拟的网络中, 从而达到扩大用户社会关系、朋友圈的目的。简而言之, 社交网络就是通过“熟人的熟人”进行网络社交拓展[2]。当前, 社交网络已经发展到更为广阔的范畴, 人们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发表自己的照片、心情、状态、行踪;也可以对别人发表的内容加以评论、复制、分享;更多的商家则敏锐地意识到社交网络对品牌推广的巨大影响力, 2014年春节期间, 社交网络软件微信的“微信红包”一夜走红,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微信红包收发高达32.7亿次, 引发了人们对社交网络巨大商业价值的思考。从传统网络基础上发展而来社交网络除了具备一般网络的特点之外, 还具有“真实性”、“高效性”、“黏粘性”等特点, 这是因为当前的社交网络鼓励用户使用实名信息进行注册, 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照片、毕业院校等基础信息。因此在社交网络中, 人们往往都是以真实的身份与他人进行互动, 从而有效避免了不负责任的言论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智能手机和便携式网络终端的广泛使用, 使得社交网络具备了前所未有的及时性和互动性, 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更为频繁、高效。正是由于社交网络的“真实性”和“高效性”, 因此它深深地吸引了广大在校大学生。

二、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

社交网络的出现是互联网的一次革命, 它所带来的影响意义深远,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随着互联网络的流行和用户群体的良莠不齐, 它的负面的作用也在渐逐渐显现, 它就像一把“双刃剑”, 带给人们信息、人际交流互动的同时从很多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一定的风险、威胁和隐患[3]。

(一) 社交网络带给大学生群体积极影响的方面:

首先, 社交网络满足了大学生对社会交往的需求,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的学历层次高、活动能力强, 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外交往的诉求。面对空前激烈的社会竞争, 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积极拓展自身的交际范围和朋友圈, 丰富自己的人脉资源, 将为今后就业赢得更多筹码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普遍共识[4]。社交网络正契合了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有助于他们社会交往面的拓宽。其次, 有助于创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由于绝大部分社交网络都采用的是实名注册与认证, 因此可以有效避免网络诈骗、垃圾信息等互联网络负面影响的出现, 方便大学生有的放矢地选择性学习, 避免不良信息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现对网络环境的净化, 降低交友的成本和风险。再次, 社交网络为大学生展示自我提供了全新平台, 它可以方便地展示个体在学习、生活中的所思、所悟, 也可以萃取并转载网络上有价值的相关信息与资源, 通过“说说”、“评论”等形式展现在社交圈的朋友面前, 甚至可以把自己的文字、影音作品展现出来, 一次不经意的“秀”或许能成就一个网络红人。

(二)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群体负面影响的方面:

一是网络成瘾。面对内容丰富、信息量巨大的社交网络, 一些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会沉湎于社交网络无法自拔。一项调查显示:社交网站的主要访问对象为16至35岁的年轻人, 而这其中, 大学生群体约占85%的比例, 每天在社交网络上的时间达到了2-4小时, 研究认为, 达到或超过4小时即可认为是网络成瘾, 对自身学习和身体健康都将造成负面影响。二是忽视了现实生活中与家人和朋友的沟通。社交网络很精彩, 但是网络不能替代现实, 当前“低头族”、“手机控”正成为大学生群体的标签, 他们乐此不疲地沉迷于社交网络, 而忽视了和父母、亲属之间的沟通, 导致情亲、友情的疏远。三是缺乏有力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尽管社交网络在我国发展迅速, 但是如何保护广大网络参与者的隐私、信息安全, 还缺乏有效的监管保障。某些人将社交网络当成宣泄个人不满和情绪的场所, 甚至有的人在不断宣扬消极的、非主流的价值观人生观。这样的不良信息将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容易淡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

三、社交网络语境下的辅导员沟通素养的提升路径

2015年1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 做大做强正面宣传, 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 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 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大学生, 处于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 社交网络媒体是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平台和抓手, 在这样一个繁杂喧嚣、多元思想共存的网络时代, 面对社交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诸多影响, 高校辅导员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 了解和掌握社交网络的舆论动态, 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

辅导员要注意对社交网络的舆论动态分析, 一般而言, 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通常会以发状态、说说、日志或者转发他人的状态、日志等形式传播和讨论当下热点问题。在社会热点问题或校园热门话题发生后, 发表看法, 表达自己的情绪, 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社交网络舆论。因此, 辅导员要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准确地把握社交网络舆论,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把握群体性思维和群体舆论导向, 并及时给予疏导和帮助, 为正确引导社交网络舆论打下基础。从社交网络的个体表达特征看, 社交网络为深度辅导提供了新工具。大学生在网络中社交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寻找共识的过程, 借助社交网络, 辅导员更能够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进行个性化的梳理辅导。

(二)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舆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

课堂教学互动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主要方面, 但值得注意的是, 某些高校教师把课堂当成情绪发泄的平台。大学老师是特殊的职业身份, 老师不再普通, 也不能普通。大学老师不能是在公园的人群中随意褒贬时事的那个人, 更不能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灌水拍砖的那个人。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比不得酒桌上面红耳热的谈资, 也比不得信手转发的一条微信。高校教师研究当下的中国, 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未来的中国, 在讲台上散发着学识和修养的魅力, 也在匡正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由此可见, 高校教师必须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关注、引导, 成为“中国梦”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

(三) 开展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 培养“意见领袖”。

社交网站对青年学生的影响较大, 很大程度上因为社交网站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较强烈的文化共鸣, 换言之, 它的文化特征与青年文化的特征相契合。大学生群体使用社交网络不仅是获取信息、娱乐休闲的过程, 还是建构自己的“亚文化”和社交圈子的过程。社交网站中有一些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能引起一定范围影响的活跃分子作为“意见领袖”, 他们在与其他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中, 潜移默化地引导着圈子里的其他参与者。怎样引导“亚文化”向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向靠拢, 意见领袖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 培养一批学生骨干充当“意见领袖”, 树立网络威信, 控制舆论方向和引导话题尤为重要, 特别是出现敏感话题和不实言论时, “意见领袖”可以及时给予疏导和澄清, 避免负面新闻的扩散和传播带来的影响。

(四)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观与价值观。

社交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尤其是在危机事件发生的最初阶段, 由于官方权威声音的缺乏和部分网民社会责任感不强, 夸张甚至不实言论得以在网络上甚嚣尘上, 导致网络谣言愈传愈烈。因此, 高校辅导员应引导青年学生对海量信息进行选择性阅读, 指导其获得解读和分析网络的技巧, 提高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和筛选能力, 着力培养学生明辨是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使青年学生判断时保持理智, 通过社交网络媒介获取有益信息, 以更成熟的心态、更理性的思维认识自我、看待社会, 实现自我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五) 教育学生在社交网络背景下加强对个人信息、隐私的保护。

社交网络背景下, 人与人间的隐私空间变得越来越小。从网络技术的发展角度看,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 看似毫不相关的信息“片段”, 通过技术手段往往能得到比较全面、真实的有效信息。正因如此, 网络上常常被提及的“人肉搜索”往往给当事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2012年12月2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意在进一步保护网络信息安全, 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和秩序。

社交网络的发展是社会进步、人际关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它所带来的变革引发了人们对于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思考。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 使之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是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全新课题[5]。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时刻关注并掌握社交网络的最新发展动向, 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纪振强.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 (7) .

[2]百度百科.“社交网络”互联网概念名词词条释义.

[3]纪振强.社交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5) .

[4]王玫.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M].图书与情报, 2000 (3) .

[5]陈志兵.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9 (10) .

社交网络素养 篇2

I have a sister who is ten months older than me.

She has big eyes, thick eyebrows and a big mouth. I‘m a little taller than her. She studies very well, knows a lot of words, English is very good, Chinese is also very good, mathematics is better than genius. I admire her very much. However, she has a shortcoming, like meddlers, which I do not like. She fine art is very good, he likes fine art, she learns to sketch, she draws a pig, others draw rigid, and my elder sister, draw as live, lovely, fun, I respect elder sister very much. Sometimes she had a rush, sometimes she flinched. For example, like chess, she ignored before and after, I won a few games, she did not dare.

This is my sister, although she is not handsome, but intelligent. Her name is han yutong.

社交网络素养 篇3

本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一代”的主体, 在原有的依赖理论中提出“社交媒体依赖”这一新概念, 并将其作为网络依赖研究范畴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讨论焦点。2015年10月, 课题组顺利通过江苏省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淮阴工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金陵科技学院、苏州大学、常州工学院八所重点及普通院校八百多名17-21岁学生的抽样调查研究, 经过近2个月资料梳理与分析, 总结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介的使用现状, 进而对江苏省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建设性的思考。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从当前使用广泛且最具代表性的微信、微博及qq空间着手, 笔者结合大学生群体市场调研的结果及陈淑惠网络成瘾量表的五个维度:强迫性上网行为、网络耐受性、戒断与退瘾反应、人际及健康问题、时间管理, 基于微信特点, 界定出八大依赖标准:持续不间断地关注状态, 期待回复或点赞;总是登陆社交圈, 难以控制登陆的时间和场合;使用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很多;即使阅读的内容毫无趣味与营养, 也难以停止;有意识地尝试停止使用, 但更加焦躁;不进入朋友圈时, 情绪变得不安、不自造、甚至低落;常常在学习和交谈中, 打开社交圈由于使用社交网络而打断或者延后原有的计划。

据此, 课题组将受众因使用社交媒介而出现的一些强烈的、持续的、无意识的从社交媒介中寻找参照而不能自控;他们视这种情境为现实, 并从中确立衡量其他信息的标准, 称之为社交媒介依赖。社交媒介依赖本质上对信息和传播技术的崇拜, 坚信这是社交生存及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 社交媒介具有包容性, 是以往所有媒介的综合体。他具备对话、照相、文本、图像等新旧媒介的一系列功能, 还极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信息获取、社会交往、消费购物、娱乐消遣等需求, 甚至更为便捷。根据社交媒介的以上属性, 其受众依赖可归纳为以下四类:内容依赖、行为依赖、娱乐依赖、社交依赖。而根据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依赖的程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内容社交型, 用以满足信息获取和呈现需要, 即急于从中寻求各类事件的答案和看法, 通过展示和分享来塑造自身的形象和行为。在此种社交媒介状态下生活的人们, 社交媒介已然成为他们身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位。另一种是娱乐社交型, 指个人通过多种方式、高频次, 超时长使用游戏软件来消遣娱乐、打发时间, 这其中还包括社会互动及自我满足。

本研究试图以江苏高校大学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提出以下研究问题:

RQ1:大学生是否依赖于社交媒体?如是, 其依赖强度和依赖症状为何?

RQ2:大学生依赖于社交媒体的动机?包括各类院校、专业、性别、年级等客观因素的交叉分析?

RQ3:社交媒体时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如何进行。

二、结论与分析

1、对社交媒体形成惯性依赖

研究表明, 使用频率较高、时长较短的学生居多, 使用频率较低、时长较长的学生偏少。具体而言, 在使用频率方面, 每天利用微信从事阅读活动的大学生不足1/2, 在时长方面, 每次阅读时长在一刻钟以内的用户占大多数, 其比例超过80%。在社交媒体使用的控制能力方面, 高年级学生较于低年级同学会根据场合而有所收敛, 低年级同学则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社团认可及同学间的交流。进一步访谈中, 学科背景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为文科生感情更为丰富细腻、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自由阅读及更容易分享。此外, 普通院校自身压力、社交焦虑总体偏高于重点院校的学生, 直接导致其更加频繁地通过微信了解外界和实现信息占有来舒缓焦虑感。

2、对社交媒介互动的过度期许

调研显示, 大学生在社交媒介中常用的功能为朋友圈、聊天通讯、游戏软件倾向于刷朋友圈获取社会热点, 对自身“晒”心情状态的频次不断上升, 特别在意朋友点赞及评论行为。即在更新状态后, 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高频次进入朋友圈及qq空间, 甚至表现出错失信息和朋友动态更新过快的极度焦虑。基于强关系的社交媒介, 其真实性和亲密感, 使传播主体的形象更加清晰具体, 在某种程度上的信息获取及娱乐应用更具社交价值, 成为塑造形象、获得满足的重要阵地。我们观察到, 多数大学生对期待好友新的消息、评论或赞意愿强烈, 功能在于考证所谓的人品和人脉。

3、“内容社交型”和“娱乐社交型”是大学生社交媒介行为的主要类型

从投入时间和参与程度来看, 较为多数的大学生对社交媒介形成不同程度上的依赖,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内容社交型”和“娱乐社交型”这两维度的使用强度。从相关分析结果来看, 大学生对于微信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出于社交的需求, 这也从用户使用和认知角度验证了社交媒体依赖与传统媒体依赖的本质区别, 即互动和展现是社交媒体的核心特征。在研究中, 男生对社交媒体中游戏及玩家排名更加注重, 女生则通过内容分享、消费购物及美图秀秀来展现自我。总体而言, 社交媒体依赖呈现出女生高于男生, 低年级高于高年级, 普通高校高于重点院校, 文科高于理工科的现状。

4、媒介“拟态环境依赖”更甚于“内容依赖”

在社交媒介的使用过程中, 媒介使用行为本身所带来的体验成为重要的需求动机, 这种体验也是建立于在微信社交功能和传播特性的基础之上。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李普曼就提出“拟态环境”的概念。这一概念认为, 现实包含有三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媒介搭建的“象征性现实”和存在于受众意识中的“主观现实”, 而“拟态环境”是处于第二层的“象征性现实”。受实规则制约的青少年往往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灵寄托, 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社交媒体, 将抽象媒介行为越来越多的带到正常交往中。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在其著作《Alone Together》中阐述, 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 其实这是错觉, 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也就是说, 虚拟社交场域不同于错综复杂的现实关系网大学生, 其虚拟和隐匿的特点还会导致大学生人际梳理和情感淡漠。

5、人际联接与群体依赖聚焦性更强

在高校环境中, 时刻期待与朋友保持联系的微信控、点赞党的人往往是处在一个周围都玩微信的圈子中, 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社团组织的融合发展, 易促进圈子的形成、扩大。尤其是低年级大学生想尽快融入社团组织和获得成员认可, 微信便成为较为理想而便捷的通道。在羊群效应的作用下, 大学生利用微信平台来“自我呈现”, 获得的成就可以兑换成现实生活的优渥和荣誉, 无论是对个人形象还是其它价值性的事物, 既得利益的渴求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

三、对策与思考

1、提升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社交媒介在大学生延展生活空间和填补碎片化时间的同时, 也让他们的学习时间和专注度帮助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 大学生需要培养自身的时间管理意识, 通过理性阅读、参加有益的社群活动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社会交往及娱乐时间。如果能正确对待现实和虚拟世界, 运用理性思考和自控力来处理新媒介世界层出不穷的社交应用, 便是大学生个体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再者, 大学生应认真审视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动机, 主动调整思想行为, 让微信等社交媒介成为学习和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和提升见闻的工具。

2、人文素养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并重

从高校的角度而言, 课题组建议在低年级自控能力较为薄弱的时期, 有针对性得开展媒介理论、社会焦点讨论、团队协作等实践活动, 同时为高年级同学提供大师讲座、媒体实习、参加媒介素养能力辅导等课程。其次, 高校可根据学科需要, 利用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与专业课程、实习就业相关的知识, 使微信为学习和课堂教育服务。再者, 普通高校社交媒介依赖偏高的数据, 高校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们回归课堂、引导他们在日常活动中关注与专业、社会、经典等具有深度思考的内容, 通过老师们有目的媒介案例共享和分析, 帮助学生提升人文涵养、审美旨趣。

3、社、校、家合力营造良好的媒介教育环境

职场社交网络 篇4

这有些残酷。所谓残酷,并不是针对那些喜欢甚至嗜好社交网络的职场人士,毕竟他们手里还有智能手机。残酷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交网络都强调自己是“白领最爱”,失去了自己最看重的客群,社交网络可是有生死问题。

我们如今听不到有公司会屏蔽搜索引擎或门户,这些本来就是职场人士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但若干年前很多公司会屏蔽或者监察员工的网页浏览行为。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社交网络也会成为服务企业的必要工具;但在此之前,建议公司还是要对员工的相关网络行为持一种谨慎态度,这种高互动、高投入的网络行为是在浪费企业的时间与员工的注意力。

不必要的丧失:可以走神但别失魂

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工具非常不同:即时通讯工具的信息是接受性的,社交网络的信息是获取性的,不停地引发人的获取动作。

注意,首先需要厘清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社交网络是不包括MSN、Q 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

在白领全员开心网的时代,每个企业都多多少少面临一次“玩物丧志”的危机。其时,媒体纷纷报道都市白领沦落奴隶或痴迷偷菜,而开心网多少有些肆无忌惮地明确提出自己不遗余力地以社交游戏作为网罗会员与维持人气的利器。

在开心网之前,很多公司会把QQ、M SN这样的即时通信工具封掉,因为闲聊实在浪费时间,QQ那花里胡哨的界面也实在让人力资源经理们不放心。不过在那个时代QQ确实也有很积极的工具属性,比如多人沟通、传输大文件。某种意义上,今天的QQ更危险,因为它已经跟社交网络嫁接在一起,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交游戏平台。

对于白领来说,工作时间注定有相当的部分是拿来浪费的,这是一个办公室定律,而这些被浪费掉的时间有助于在下个时段重新汇聚注意力。QQ这样的即时聊天工具,确实会占用掉更多的时间,因为它在创造即时沟通、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沟通的范围与时间―――要知道,每一种提升效率的信息工具必定会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提升信息的产生与传播量。但与社交网络不同的是,即时通讯工具对信息的获取是被动的,虽然在Q Q上找人聊天的门槛与成本要低于电话,但还是可以控制在某一个限度内,而社交网络则不同,非常不同。

以Facebook为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其特点是将别人的行为主动推送给你,这显然极大降低了交互的门槛,行为信息如海潮般涌来。在Facebook最流行的年月,大学课堂上最频繁的动作就是所有学生都在不断刷新自己的首页获得新鲜事的通知。总结来看,就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信息是接受性的,有时候一个下午大家都在工作也没有任何聊天信息发过来,而社交网络则不同,它的信息是获取性的,不停地引发人的获取动作。特别是社交游戏,有特别的时间限制(如蔬菜的成熟),这种时间点的控制绝对要超过公司里开会的迟到早退,而且是由偷菜的时间程序所控制,而不是工作需求本身。

时间的丧失并不可怕,甚至现代职场里还创造一些让员工走神的机会,比如下午的茶歇。但社交网络消耗的不是时间而是注意力,这就有点棘手,因为注意力远比时间更为宝贵。如果说茶歇是对时间必要的浪费的话,那在菜园里的浪费就是不必要的丧失了。

维护的是谁的关系?何种关系?

邀请客户到社交网络玩一场游戏?社交网络更主要地是在维护同学、同事与好友的关系,而非合作伙伴与客户,因为社交网络强调的是一种用户间的相对平等关系以及轻松幽默的氛围,这与很多商务关系相悖。

当初对封锁QQ的一个强烈反对意见就是降低了员工与合作伙伴、与客户的沟通强度,“但为什么不打电话呢?”这种论调总是收到如此的反问。几年之后,这个反问的说服力有所下降,因为电话愈发变成一种正式的、甚至过分正式的东西。现代人每天的信息吞吐量如此之大,直截了当的电话显得异常沉重,因为它需要你饱满的精神、十足的注意力以及即时的反应能力。电话多了,实在是倍添疲惫。

好吧,既然聊Q Q像是不务正业,借用社交网络维护一下与合作伙伴或客户的关系,是不是名正言顺呢?比如可以给客户送一份虚拟礼物?或者,买客户做奴隶增进一份私人感情?

所谓社交网络,其基础即为用户之间的某种关系,而且,表现为社会关系。从用户构成与关系上看,社交网络都是一个个公司、一个个班级而横扫人群的,这进一步证明,我们将现有的人际关系带到了网络上。最早的社交网络用户确实有社交的需求,比如Facebook上想认识低年级校花的男生,然而,在今天,社交网络到底维护了什么关系?拓展了什么关系?你邀请客户到社交网络上来的原因,是玩一场游戏?

有多少公司会相信这样的话呢?至少,公司员工不要自己骗自己了,因为社交网络更适合、而且从数据上看也更主要地是在维护同学、同事与好友这样的关系,而不是合作伙伴与客户,因为社交网络强调的是一种用户间的相对平等关系以及轻松幽默的氛围,这似乎与很多商务关系相悖。

那些既有的关系需要持续维护吗?某种意义上,这种亲上加亲抑制而不是促进了社交,因为新的朋友相比之下当然没有每日网上见面、不时线下聚会的老朋友来得可亲可爱。

如何评判社交网络的娱乐价值与社交价值呢?或许感性的意见更容易说明问题:我们会说,搜索引擎很好用;但开心网呢,绝大多数人会说,很好玩。

工具论:真正的受益者是谁

真正在专业社交网络上获益的,往往不是正牌的职场白领,而是那些自由职业者、个体形态的职场人士等。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能帮助大多数白领的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呢!

以上我们所说的,主要围绕员工的自律与人力资源经理的判断力与容忍度。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社交网络真的与职场格格不入吗?它,不是号称引发了信息乃至社会的革命吗?

没错,社交网络极大提升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效率与体验,甚至出现了新的体验与需求,比如通过熟人找熟人。拓展人脉是很多商务领域的需求,由此看来,社交网络与职场发展也并不是那么截然矛盾?

抛开娱乐不说,我们从社交网络上最初获得的感动,就是偶然找到一个或几个失散多年的朋友,但这感动,真的那么有价值吗,值得你每天趴在网上几个小时?就算你一直这么坚持,这种感动就会一直出现,没有边际效用递减?

那么,上专业的、商务的社交网络呢?这就像原来老板探头探脑窥测大家都浏览什么网页时,你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我看专业新闻呢!”

不过,真正在专业社交网络上获益的,往往不是正牌的职场白领,而是那些自由职业者(比如设计师、撰稿人)、个体形态的职场人士(心理咨询师、理财培训师),当然少不了卖保险和推销旅游产品的人。原因在于,这些人本来的工作也是在梳理和过滤人脉来找到合适的服务对象,而社交网络显然大幅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相比之下,正统的职场白领,他们的工作关系相对简单,变化不大。如果说社交网络最多可以帮助人们良好维护150对人际关系的话,他们的需求远远不足这个数字。

在职场内部,适合社交网络的只有两类人,高级经理人(总监级别)和专业人员(比如工程师),前者在同类型职位间的交往成本较高,而且遵从一本正经的邮件传统(欧美的商务社交网络就是依托其邮件传统的),社交网络可以提供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关系维护;而对于后者专业人士来说,获得工作支持与经验提升的途径就是与很多专业人士长期泡在一起。

而对于大多数中低位置的白领来说,能够参与并获益的往往是一些兴趣或利益社区,比如聚会、车友、健身、团购等等。这种东西要不要抑制下,各个公司的老大们见仁见智吧。

现在的社交网络内容很庞杂,几乎可以满足一切需求,但给的与要的并不总是那么对称。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能够帮助大多数白领的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呢,所以这不是挑选哪种社交工具的问题,而是工具缺失的问题。

在公司层面,应该仍旧把社交网络当作一种不必要的娱乐行为,浪费了员工工作时间与注意力―――现在有些企业内部管理软件是依据社交网络原则设置的,这些动态值得关注。通过员工使用社交网络提升企业整体效益肯定是一个创新方向,但即便在保险领域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从员工来看,如果听了这些分析仍旧离不开社交网络的陪伴,那么,即便不是职业伦理问题,也多少算是一种“信息成瘾”的病态。

重申一下,社交网络必然是未来的网络主流形态,毕竟人就是这样交往的,而网络无非是提高了人们之间传播与交往的效率。但目前看来,还没有到改朝换代的日子,除非整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职业观念过时了。至少目前,理想的需求与现实的供给之间还存在巨大的鸿沟,我们承认一个果实成熟后的美味,但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拿现在青涩的它来果腹,那甚至是致命的。

弹性社交:构建临时的社交网络 篇5

一、Color的弹性社交缘起

2011年移动市场风起云涌, 有一款社交应用独领风骚近两个月, 这就是炒得如火如荼的图片分享应用Color。2011年3月24日正式上线的Color, 在没正式推出前就引发美国媒体的热议, 项目初期即引来4100万美元, 先声夺人。

从构架来看, Color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并以图片分享为主的SNS平台。区别于传统社交应用的差异在于, Color无需注册, 也不需使用用户名、密码等相关个人信息, 更没有明确的好友系统——Color鼓励用户与陌生人分享照片并建立社交关系, 而不仅限于与熟人分享。这款应用突破了传统社交的强关系交往, 鼓励基于位置所产生的弱关系维系。

从社交关系来看, Color的社交关系都是动态的, 并取决于“场景”的设定。与facebook相比, Color建立的社交关系更接近于真实的人际交往。用户的图片信息对周围100英尺内的用户群组都是公开的。用户可使用应用查看范围内所有用户近期发布的图片, 进行互动, 与好友创建群组或任意加入其他用户的群组参与讨论, 还可以查看有共同场景特征的用户发布的图片信息, 全面构架起一个以图片信息分享为核心的场景型临时社交网络。相较于通过传统社交平台与好友分享图片信息的方式, 相同场景内的陌生人分享更符合真实的社交关系。

从用户群组来看, 为避免某一特定场景的图片流过于拥挤, Color也提供了分组功能。只要反馈给应用是哪四个人在独立咖啡馆内, Color就会创建一个临时群, 只显示你和这几个朋友分享的图片信息。当然, 基于特定场景内所有图片信息的公开性, 你同样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群组的图片。

从数据处理优先级来看, Color采用了类Google的计量方式。以看棒球为例, 如果有1000名观众都开启了Color, 记录了赛场的真实情况, 那么, “Color会选择让你最先看到那些离你最近的和你想要拍的图片, 因此, 如果你的摄像头朝着三垒线的方向, 手机会获取这一信息, 并试图寻找到所有处于这一经纬度的照片传送给你,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质量好得不能再好的超级无敌放大镜头”, Nguyen (苹果前高管、Color创始人) 如是评价。

由此可见, Color的重点并不仅限于图片信息的分享, 更重要的是创建一个即时即兴的新型社交网络。它可以随时随地帮用户了解周围, 包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用户。而这一社交网络的实现即是基于“弹性社交”理念的建构。

尽管这款图片分享社交应用Color, 最终因为各方原因, 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 成了淹没在移动应用市场中的一颗沙粒。但“无需注册、自动在100英尺内生成一个Color使用者图片分享、评论平台”的“弹性社交”功能, 却就“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构筑临时社交网络”的问题给予更多人以新的启发。

二、弹性社交中的“关系”与“场景”

(一) 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关系

无论是以Facebook、IM为代表的传统双向确认强关系, 还是以Twitter、Path为代表的单项信息传递关系, 所有的社交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关系”源于“六度分离”理论, 即: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只需要通过很少的中间人 (平均6人) , 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起联系。显而易见, “六度分离”理论的最终落点在于建立人与人间的“关系”, 沿袭这一理论, 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就应该是建立弹性的社交关系。

而弹性社交网络的社交关系, 既可以是强关系, 又可以是弱关系, 甚至可以介于这两种关系之间。这种多元的社交关系建立恰好解决了传统SNS平台下“如何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这一核心问题。

(二) 弹性社交网络的建立:场景

相较传统社交网络, 弹性社交网络最大的差异在于“场景”。任何弹性社交网络都需要特定的场景加以实现。例如典型的弹性场景如:宴会、咖啡馆、酒吧、火车某节车厢……任何可以交换彼此身份信息的场景, 都可以顺势构建起一个弹性社交网络。当然, 弹性网络并不完全等同于LBS确认, 也不完全等同于群组聊天, 更不完全等同于陌生人交友。

三、弹性社交的细化:用户群组与用户密度

上文中提到, “弹性社交”缘起于Color的概念。Color是LBS和SNS类应用突破传统制约的先行试水者, 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围绕着Color所引发的关于“场景”和“关系”的探讨却与日俱增。

显而易见, 弹性社交对于“关系”的切分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就发展的历程而言, “弹性社交”的应用市场正在出现更细化的细分市场。当然, 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细化, 自然赋予了产品更有力的支持。相比于以往的“泛社交”, 弹性社交的理念即实现了“泛社交”基础之上的“精确社交”, 一方面, 它仍属于“泛社交”的大范畴之内;另一方面, 规避了“泛社交”会产生的缺陷, 用“精确社交”来弥补缺陷。如此一来, 用户的社交弹性才能够更大。以街旁为例, 产品初期, 它针对“兴趣”和“位置”来框定用户, 即:你所建立的好友, 是和你有某种共同目的或者爱好才抵达当前这个场景的人。例如一场音乐会, 一场球赛等。基于兴趣来参加活动的人在某个位置被“发现”, 然后进行好友互动。这种建立在“泛社交”基础上精准式的互动方式, 有效规避了传统社交中好友身份模糊不清、彼此信任度较低的不确定性。通过这种方式, 恰如其分地对用户进行了群组式的切分和归类, 提高社交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从而达成这种细化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在弹性社交的细化模式之下, 是否也同时压制了其移动应用市场呢?相对于“泛社交”的用户群, 这种精确式的“泛社交”是否有其市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论哪一种社交形式, 究其实质, 都靠“用户密度”强有力的支撑, 但对于这两者, 其“用户密度”的含义有所不同。

从“泛社交”用户来看, 以QQ为例, 其强调的是在任意一个地点都能建立QQ好友的关系。这种社交的用户密度是用人口的百分比去计算, 其“用户密度”的概念仅是用来测算用户数量的一个指标。

而从弹性社交的用户来看, 以“IM”为例, 将“同一地理位置”使用人数作为基点。比如在某独立咖啡馆内, (如有必要) 能够实现现场使用软件的人数达100%, 从而带动和增加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从市场价值来看, 这一“用户密度”的含义才更为精准, 而这个概念也是弹性社交软件的生存根基——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现有的SNS平台去发展LBS应用, 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势必是社交应用的未来走向。

四、其他社交应用的Color式突围

腾讯旗下即时通信产品“微信”, 2.5版本中增加了“查找附近的人”等使业界轰动的功能。新产品上线不足一周, 对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界诸多产品形成巨大冲击, 一鸣惊人。而探其根本, 微信的这次迭代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于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的虚拟数据实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邂逅——凭借腾讯自身产品优势, 创新社交模式, 细化用户群组——开创了弹性社交网络新时代。

从迭代的功能来看, “查找附近的人”使得用户的情感沟通更富有弹性空间。这一功能将定位系统带入社交网络的体验之中, 更让此功能在用户中引发关注热潮, 现有关系链进行拓展, 人际沟通变得愈加丰富。它极大满足了用户猎奇的弹性沟通心理, 也填补了用户在沟通中日益膨胀的空虚心理。通过寻找身边的朋友, 分享快乐, 传递感触。

此外, 这一版本的微信, 充分考虑用户的隐私权, 也极大调度了用户的主动使用权, 使得这种沟通拥有极大的“弹性空间”。用户在选择位置时, 可选择显示位置, 也可隐藏自己的位置状态;用户主动添加好友时会有提醒, 此时可通过询问对方身份而决定是否接受好友请求。总之, 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自愿享受这项服务, 同时又能查看附近主动公布地理位置的陌生人, 这将大大延伸社交平台的触角, 赋予“弹性社交”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弹性社交的发展走向

Color的昙花一现, 让这个案例成了移动互联网界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它缔造的全新社交概念——弹性社交, 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新技术与新艺术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里, 弹性社交似乎已是了无新意, 如同Color一样, 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事实上, Color的“弹性”只是一种技术呈现形式, 在未来社交平台的发展走向上, “弹性”还应被赋予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方式。Color开启了“弹性社交”时代, 但也不应拘泥于此、止步于此。“弹性”作为一种功能属性, 应发挥它更强的延展性, 对社交应用进行更广泛的“弹性化”构建。

纵观国内近年来成功的移动应用, 大多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创意迁移而来。从创新层面来看, 优秀的独立作品并具有移动特质的应用, 似乎并不多见。但事实上, 能够对创意加以改造,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同样能够赋予产品全新的生命力。而“弹性化”这一过程, 恰好可以利用在改造中:基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兴趣、同一话题……都可以透过“弹性”的方式进行交互。

当然, 就眼下的“弹性”而言, 大部分应用的“弹性”功能不强、限制过多、操作繁琐, 这些固有的传统互联网思维模式, 束缚了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更为流畅和宽松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 这些应用的“弹性”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 都不够鲜活, 双向交互的能力不足, “弹性空间”成了摆设, 没能发挥其最为根本的使命。

总而言之, 针对基于弹性社交的移动产品而言, 其根本还是应该了解用户价值, 满足用户需要, 达成用户体验, 实现移动社交产品的全面创新与突围。

摘要:弹性社交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 能通过一定关联的人构建即时即兴、可远可近的社交群组。本文将通过基于场景的临时社交关系构建, 探究内容层与用户层之于弹性社交网络的要义, 充分挖掘弹性社交的应用价值与发展走向。

关键词:弹性社交,临时社交网络,场景,本地化社群构建

参考文献

[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2]史亚光, 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 2009.12.[2]史亚光, 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 2009.12.

网络社交泡沫 篇6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你会选什么?

“派对狂人”是凯特林给出的答案。即将进入高一学习的15岁的她,打算将她毕生的精力都花在派对上。她努力使自己应邀参加各种有趣的派对,一个接着一个。当然,最重要的莫过于将自己的这些照片传到她的个人主页上,展现自己在各种派对上的风采。

我曾和凯特林以及她的母亲凯伦一同交谈过。凯伦说她并不介意女儿对于派对的狂热:“只要她不酗酒,不吸毒,而我又知道她在哪参加派对,我真的不介意她的这种狂热。”

让我感到异常惊讶的是她如此沉迷于将自己的各种派对照片上传到个人主页上,似乎参加派对的唯一目的就是上传照片。她每天至少花一小时上传,而在周末,这将占用她更多的时间来编辑她的个人主页。

“你在我的年纪也会坚持写日记的。”凯特林打断了她母亲,“你说过你也曾花数小时来写日记。”

“但那是私密的行为。”凯伦说,“我不会给别人看的。”

“所以还有什么比我现在做的事更好呢?”凯特林回答道,“既然你已经决定花这么多时间来关注于自己,那为什么不和别人一起分享呢?总是只为自己写作似乎有点奇怪。”

“但你只是在照片上花时间。”凯伦反击道,“你甚至不写东西。”

凯特林耸了耸肩,摇着头闭上了眼睛,一副“你不会懂”的表情。“他们在成长中没有个人主页这回事,他们那时甚至没有因特网。”凯特林一边说,一边露出不敢相信的表情,“你不能在网上和朋友们分享你的照片,但这并不代表你不想分享。”

博客写的并不是自己的内心

这个想法直到我和其他的父母及其子女探讨之后才有所转变。

当年轻人在网上码字或贴图时他们正尝试去取悦、娱乐或逗趣他们的朋友。而当你一个人在卧室里写别人不会看的日记时,你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长就写多长,你可以通过这些文字来寻求你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在网上发布博客,维持网络关系所带来的其中一个弊端,就是并没有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相反,写的是朋友可能会感兴趣或会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文字。

唐希音(音译)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她在接受有关其博客采访时表示,她从五年级就开始写博客。“当我开始写我的题为‘生活之旅’的博客时我非常诚实,”她告诉记者,“我单纯地觉得没有人会看。如果有人看,那就更好了。”但是很快她就转变了她基于网络上的写作风格,“我在网上发布的文章都力争言简意赅。”希音说她再也不会写那些她内心真正的想法,因为通常这些文字总是显得冗长而抓不住主题。

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千万不要忘了贴图。最近一份来自哈佛商学院的报告指出,青少年上网排名第一的原因在于看别人的照片。尤其是那些年轻男性,他们在网上看一些女性的照片,无论这些女性他们认识与否。

女生们知道这些想法。她们也意识到,如果她们要想主页有很高的点击率,就必须贴很多图。搞笑的图片很好,有女人味的图片就更好了,只要这些图片不讨人厌。贴图就是要选择正确的图片,那些好看的、时尚的、搞笑的。

我最近和一位名叫朱丽叶的女孩的父母交谈过。她一直会花很多时间在她的个人空间、即时消息、短消息上。有时,朱丽叶会上网直到凌晨,为的就是将她的照片贴在空间里,或是给她的朋友发即时消息。而我给出的建议就是让她的父母限制她上网的时间。

“但她必须适应数字世界。”她的父亲如是说,“现在是21世纪,我们不论是读书或是工作都会用到电脑。那为什么不让她在平时生活中就多多练习呢?”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她父亲的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写博客、发照片并不是增强电脑技术的有效途径。埃默里大学教授马克·鲍艾林在一份研究中指出:“青少年写博客时所用的语言简单,拼写简略,用词单一,这些都会逐渐使他们养成不良习惯。”

上网对数学和阅读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你只是单纯地将上网多的孩子和不太上网的孩子放在一起比较,似乎前者相对而言表现得更加出色,然而十年前,能上网的孩子们大多数都来自于较富裕的家庭。西方社会的一个事实就是从富裕家庭来的孩子的表现总是比来自不那么富裕家庭的孩子好,而来自另一份研究则表明,在学生特色、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都相对对等的情况下,在家上网会对数学和阅读理解能力带来负面影响。

鲍艾林教授发现花过多时间在社交网站或是更新博客,“并不能让你收集更多有关成人世界的信息,相反,它占用了我们去了解世界的时间”。为了在学校里、派对上或是聚餐中能够和别人恰当地交流,青少年必须时刻关注最新的电影、时尚、流行趋势、网站视频和电视秀。他们开始机械地评论着别人的穿着、饶舌说话的语气以及调情的手段,而这些都占用了他们应该用来读书的时间。

真正的世界和网络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在社交网络上的技巧实际上会影响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鲍艾林教授总结说:“在青少年网络世界中的成功造成了你在学校或是工作中的无能。”

社交网络飓风袭来 篇7

可以说, 社交网络、智能终端以及各种内容应用的普及, 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与此同时, 众多互联网企业已从居于从属位置的SP变成了运营商、终端商推动内容时首选的合作伙伴, 并且与之在合作中平起平坐。

遭遇虎视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从微博等社交网站上获知信息。为此, 国内一批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社交网络市场, 欲从内容层面把控用户需求, 对其进行捆绑。而当前, 一方面内容提供商极力想借助传统运营商发展用户、分食流量;另一方面, 运营商也不甘沦为管道, 试图借助内容商拓展用户, 得到分成。

逐渐被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边缘化的危机感时刻提醒着运营商。去年以来, 有关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前往腾讯公司会面马化腾的故事在业界传得沸沸扬扬, 众多业内专家对“腾讯QQ以极低的代价吞噬移动GSM网络流量”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当前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快速增长的数据流量, 确实给运营商网络带来了巨大挑战, 但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 这使传统电信运营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就在今年年初, 腾讯公司又悄然推出了一款针对手机应用平台的免费短信软件——腾讯微信, 这将进一步挑战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发展底线。而如今, 米聊等其他与kik模式类似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 可能很快将对运营商的短信、彩信、飞信等业务造成巨大冲击。

面对如此形势, 继中国移动之后, 中国联通也于今年推出其即时通信软件——“沃友”, 以防止在即时通信市场的缺失。

合作为上策

今年7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网民数量已达4.85亿, 而微博则成为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

以新浪为例, 在2011年新浪先后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达成合作, 利用移动互联网助力微博发展。对新浪来说, 与运营商的合作充分反映出了互联网移动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而就运营商来说, 更是对这种能够大量增加数据流量的合作求之不得。

今年以来, 中国电信为了加强与新浪之间的合作, 在加大自身创新力度的同时, 还扩大了平台、应用、终端等环节的对外合作范围。

此外, 新浪与中国联通也在今年建立了合作关系, 双方将共同开发新浪微博衍生产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搜索服务、地图位置服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对此, 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表示, 中国联通将调配优势资源, 全力支持新浪的各种信息化需求。

随着微博用户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 以及用户信息的多元化, 新浪总裁兼CEO曹国伟认为, 未来微博将成为一个更加精准的营销平台, 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他还透露, 今后新浪微博将推出更加专业的语音产品。

智能管道能拯救未来?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内容厂商的不断兴起, 电信生态体系正悄然发生改变。

如果说以往的运营商是一座大山, 那么现在腾讯、新浪等企业正在试图或已经绕过了它, 去探寻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因此, 如果运营商还不适时改变, 那么目前作为合作伙伴的互联网内容厂商们将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地位提升, 并终将占据主动位置。

当社交网络染上恐怖色彩 篇8

无论是巴黎恐怖袭击案还是美国加州枪击案, 事件背后的策划者和实施者都指向了“伊斯兰国” (IS, Islamic State) 。“伊斯兰国”活跃的触角现如今已经不局限在以叙利亚、伊拉克为主的中东地区, 而是逐步有向世界其他各国蔓延的态势。近几个月接二连三发生的有关“伊斯兰国”的恐怖袭击, 正在为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敲响警钟。

阴影笼罩下的双刃剑

社交网络, 这一已经深深渗透到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工具在恐怖袭击伺机而动的环境下, 正在扮演着复杂的双重角色。一方面, 社交网络能够成为网民最快获取新闻资源的平台。而另一方面, 社交网络又是最常被恐怖组织用来传播恐怖思想的平台。社交网络的管理复杂性就存在于, 社交网络是以个人为单位而建立起来的, 在社交网络中, 每一名用户既是内容的生产者又是内容的消费者和传播者。

11月13日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 Facebook迅速激活了用来方便事发地用户报告平安的工具Safety Check, 该工具的目的是帮助用户通过Facebook告知其身边家人及朋友自己的安全情况。Twitter也立即使用新闻筛选标签“Moments”来通过网络迅速收集事发现场的消息、图片以及视频, 从而使更多用户能够了解到最新的事件进展情况。在社交网络的帮助下, 信息得到了最快速的传播, 现场得到了最真实的还原。

由于内容在社交网络中具有自由流通性, 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社交网络用户可能会根据相同的爱好而建立起来“关系网”。一旦“关系网”建立起来, 内容的投放就更具有定向性, 其产生的影响也会成倍增加。制造了巴黎恐怖袭击案的“伊斯兰国”正是这样一个擅长利用社交网络的恐怖组织。“伊斯兰国”通过社交网络的嘈杂公开宣传自己, 宣传组织的思想以及一些所谓的理想。其内容经常会包括图片或者视频这样具有直观性的内容来刺激阅读者的神经, 进而一步步诱导那些不明是非的关注者加入“伊斯兰国”。根据美国智库Brookings Institution在今年三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显示, “伊斯兰国”光在Twitter中就拥有将近4.6万个相关账户。这些账户会定期发布有关特定地区的政治、军事、社会以及宗教理念等为主题的内容。目前对于流传于社交网络上的恐怖言论较为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进行关键词筛选过滤。但由于“伊斯兰国”所发布的信息种类多, 又加之视频的使用, 是这一过滤方法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反恐局势下的新选择

同样是在法国, 今年1月发生了《查理周刊》总部枪击事件。事件发生后, 法国欧洲事务秘书长Harlem Desir建议制定一套全球法律框架, 规定Facebook和Twitter对其平台上传播的暴力言论将负有连带责任。迫于今年以来“伊斯兰国”的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的压力, 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多国都在向包括Facebook、Twitter在内的科技巨头施加压力, 希望他们能够为政府提供更多的数据信息, 从而帮助政府反恐部门更全面的掌握产生在网络中的恐怖组织信息。英国首相卡梅伦认为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控将会比招募间谍来的更加有效。

是否将数据对政府公开, 对于各家科技巨头来说都是一项困难的选择。由于早年斯诺登“棱镜门”事件的爆发, 对于用户隐私的保护已经成为了科技公司的生存之道。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Snapchat、Whats App在内的诸多主流公司都已经采用了“端到端”的加密方式来保护用户信息不被泄露。苹果公司就曾在今年10月21号, 公开表示了对于帮助美国政府部门解锁有密码保护的i Phone行为的无能为力。苹果表示:“在目前和未来的大部分情况下, 政府的要求都是相当麻烦的。对运行i OS 8或更高版本的设备, 苹果没有技术能力去满足政府的要求:完全控制有密码保护的设备, 并为政府部门提取其中的加密用户数据。在i OS8的安全功能中, 有一项功能可以阻止没有设备密码的他人访问设备的加密数据, 而苹果自身也包括在内。”

现如今, 面对恐怖袭击带来的威胁, 科技公司对于政府公开数据的要求是否会做出新的选择, 其结果一定会对全球反恐产生深远影响。

社交网络犯罪特点之浅见 篇9

Internet的出现, 细细想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以数字为载体的广域网络发展至今不过30年不到, 但是网络格局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了数次变革, 而社交网络所代表的变革, 距离现在的时间说远不远, 说近不近, 因此, 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而这种载体呈现出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网络个体与现实个体的联系更加紧密, 有的更加是社会人身份的翻版。从ICQ一直发展到今天的FACEBOOK、YOUTUBE以及微博, 在带来便捷的生活和交往的同时, 这些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也从来没有消失过, 可以这样说, 社交网络在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的同时, 也改变了违法与犯罪这种异化的社会生活的格局, 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守法者会成为网络世界的犯罪人, 而受害者收到侵害的风险, 也随着社会关系在虚拟世界的增长而水涨船高。因此, 有必要对社交网络上的犯罪行为进行规制。

1 虚拟世界与现实损害——社交网络犯罪的最主要特点

恐怕稍有常识的人在探讨网络犯罪时的第一反应, 就会从主体的角度去分离实际的犯罪人和网络世界的虚拟个体。认为虚拟个体的行为并不能代表实存主体的实际情况。因此、从权利义务对等的理论出发, 认为无论是取证、追诉还是责任规制, 社交网络上的数字与字母并不能代表一个法律上存在的人。因此, 探讨社交网络犯罪行为, 就必须从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说起。

1.1 虚拟个体——网络世界的基本概念

当代中国, 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自己的真名实姓作为自己的网络IP名称。这是维护个人安全的社会生活本能。因此, 编造的姓名和背景、不同于日常的生活方式, 也就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 如果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出现了犯罪行为, 现行的法律无法将网络上的个体作为追诉的对象。而这也造成了一种认识, 即在社交网络上虚拟的个体的行为只承担在虚拟世界的后果, 而与客户端之后的那个实际的人没有关系。这样的认识也催生了在社交网络上肆意妄为的社会现象。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 虚拟的个体, 即使与现实的主体存在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 也不能否认和割断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否能说虚拟个体就是实际个体呢?我们可以从民法理论对于法人概念的产生的逻辑过程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民法理论认为法人的资格是为法律所确认的一种法律人格。而在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将自然人与其紧紧相连, 即意愿和目的。也就是说, 自然人的意愿和目的决定了法人能够是唯一的, 也可以享有权利和义务。对于虚拟的个体也是如此, 自然人或法人建立虚拟的个体, 是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而个体在社交网络的行为, 也是代表实际个体的基本意愿而产生的。因此, 虚拟的个体并不能独立与实际的人的存在而独立于社交网络之中存在, 因此所有与之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 也必须由实际的个体享有或承担。

1.2 实际损害——犯罪违法性与危害性本质

如上所言, 假设虚拟的个体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那么在虚拟平台上的犯罪将不会损害到自然人或法人的实际法益。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社交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诈骗案为例, 受害人所受到的伤害, 不仅与实际诈骗案一样, 财产利益被侵犯。而且由于在虚拟世界对于个体依然依存于社会, 犯罪同时会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这一点在虚拟和现实同时存在。因此, 犯罪的损害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

而社交网络的另一个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犯罪的实际损害, 即虚拟个体和实际个体的高度结合。以时下较为流行的FACEBOOK和TWITTER为例, 用户使用的名称被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姓名一致, 而使用者在网络上的社会关系, 也是建立在个人信息的基础之上发展出的一系列社会关系, 比如家人、朋友、同学和同事等等。因此, 在这一点上来看, 针对社交网络的犯罪所形成的实际损害更加直接, 因此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更加明显。

2 新型社交网络犯罪的现实

网络犯罪, 如果一概而论的话, 那么所有的犯罪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进而被归类为网络犯罪。比如偷盗用户在电子银行之中的金钱和偷盗用户在银行中存储的现金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 笔者选取了在社交网络上较有代表性的几类犯罪作为探讨的对象, 希望借此寻找这一领域犯罪的共性特点。

2.1 人身型犯罪

从最早的公告板论坛 (BBS) 出现, 一些并不光彩的事件就出现在网络上。比如臭名昭著的自杀辅导论坛, 最早出现在欧洲, 之后蔓延全世界, 造成了无数悲剧。而在社交网络出现后, 这样的犯罪行为更加便利也更加危险, 因为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的受众和对象, 而在社交网络上也更容易找到所谓“志同道合”之人。而由于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等大众心理问题的出现, 邪教、极端行为, 甚至恐怖主义等犯罪活动, 都借社交网络的平台扩大了其影响, 宣扬其理论, 秘密会社组织也得到了新的温床, 不仅对社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 而且也对公共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2.2 财产型犯罪

犯罪的最主要类别, 而且是演变最快的类别, 就是侵财犯罪。而在犯罪的总数上, 侵财犯罪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最大数量的犯罪种类。社交网络, 因其便捷的特点和广泛的用户群, 成为了财产性犯罪的一片新大陆。除了一般意义的对用户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之外, 在最近, 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财产犯罪。比如以代购等为名义实施的走私、诈骗活动。以及在社交平台上, 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非法集资。以及通过社交网络构建地下金融链所实施的以直销、传销为名的“庞氏骗局”。而这类侵财犯罪的一个特点就是蔓延速度极快, 数额较大。而且, 此类犯罪, 可以轻易动摇本就不稳固的虚拟社会的信任体系, 造成一系列的衍生问题。

2.3 轻罪与违法行为

社交网络世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轻罪数量和一般违法行为的数量井喷式增长。因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不同认知之间, 一些在现实社会摄于法律权威和行为责任的人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构建另一个自己, 而这个自己会轻易的触及社会规则的底线, 因此, 造成了在社交网络平台上, 侵犯一般民事权利的轻罪行为极易发生且很难被追诉。比如常见的法律上规定的一些自诉案件和其他轻罪, 以及类似于性骚扰和言语暴力之类的介于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行为, 有些在实际生活之中并不会发生, 但是会在社交平台上, 给受害者带来持续的严重的困扰。

3 预防与治理

探讨犯罪问题, 作为法学研究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而目的其实是在探讨的基础上寻找防治的对策, 正如医生研究疾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健康一样, 对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犯罪行为的探讨, 目的就是通过原因的梳理来净化这个虚拟的社会环境。

3.1 应扩展部分犯罪主体的范畴

社交网络的犯罪问题, 其严重性就突出表现在主体基础的扩大上, 与传统的犯罪主体相比, 侦查工作的难度更大, 因为一些主体的存在本身难以认定, 比如境外租用服务器的行为就会使单位犯罪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且难以追究。而虚拟的社会身份, 也会造成一些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人选择到社交平台上发泄情绪、恣意妄为。

面对这样的问题, 在对犯罪主体的认识上, 需要修正一般的观念和传统的思维习惯。比如性骚扰犯罪, 一般认为是男性对女性所施行的行为, 而在社交网络上, 这个主体就不限定为男性。另一个例子是侮辱诽谤罪, 现实世界中的此罪可能是具体的个体或与事件有关联的人, 而在网络平台上, 这个主体可能因为意见的迅速传播而扩大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因而造成的损害也会随之增长到难以估量的程度。面对这样的情况, 就需要将一些传统的犯罪理论进行调整, 并且与之相配套的处罚方式也可以随之更新, 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实际需求。

3.2 建立全新的社会成员分类方式

对于社会成员的分类, 是施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 现实世界的群体划分, 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较为普适的, 概括的方式进行。比如财产状况, 受教育状况, 国籍户籍等等。但是通过对于社交网络犯罪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 社交网络对于社会成员的划分不同于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方式。

比如在FACEBOOK上, 很多人就是通过对于某一个明星的追捧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群体, 他们非常容易形成共同的意愿以及施行共同的行为。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1年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通过微博平台形成合意并组织实施的劫车行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一种认定方式, 我们都无法通过传统的社会成员划分机制对于这样的行为的社会群体进行区分, 因此, 应对社交网络上的出现的犯罪行为的治理, 应当首先从了解社交网络对于成员的划分和共同群体的认定标准开始。

3.3 针对网络问题的法律解释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会认为法律在规制网络世界的进程之中始终是滞后的。但是法律的诞生从来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滞后不代表不去规制, 因此, 社交网络和虚拟社会关系的高速发展更需要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

笔者认为, 社会的规制, 必然要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 但是一个新问题的出现, 不能一概而论的就去立一个新法去规范, 更为稳妥和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 进一步发挥现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原因是作为网络虚拟的世界, 首先无法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独立成为一个法域。另外, 完全能够在虚拟世界施行的法律从立法技术上也难以解决。因此, 通过对于现有法律的系统解释, 赋予社交网络上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以对应的现实概念。有助于建立一个规范治理下的, 良性运行的社交网络。

综上所述, 出现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犯罪违法行为不仅是一个网络世界的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的法律问题, 更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而问题的实质, 是如何在虚拟的社会关系之中运用现实的法律制度实现规则治理, 进而达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交网络的正常秩序。这个愿景的实现, 不仅需要法律运行体制的推陈出新, 同时, 也需要网络世界的每一个公民遵守法律。

摘要:社交网络, 作为最近十年网络的最主要发展领域, 改变了传统因特网的格局, 也改变了网络生活的习惯和面貌。而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犯罪也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而具备了新的形式。形成了一批社会危害性普遍的新型社交网络犯罪。本文旨在对社交网络的犯罪行为进行探讨, 通过分类的方法确定社交网络犯罪的独特之处, 即全新的社群划分。进而为防治犯罪做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型犯罪,成员共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楷著.《刑法学》 (第四版) [M].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

[2]李亚芳.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及解决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熊意超.《打击网络犯罪面临的困境及立法对策》.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1期.

[4]刘英泽, 张玉霞, 王雪梅.《我国网络犯罪立法问题探究》.载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

[5]邹萍, 史恒, 吴艳军.《完善网络犯罪立法》.载于《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4月号 (总第367期) .

上一篇:脑出血病人鼻饲的护理下一篇:解决中国水危机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