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发展(精选12篇)
社交网络发展 篇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发展, 在Facebook、微博、豆瓣, 甚至微信上介绍和推荐图书的做法已经越来越普遍, 有些也会附上图书购买的链接。但是, 这些大多属于个人行为, 出版社对社交网络的利用基本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不论是对于传统形式还是对于数字形式而言, 图书出版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之间均具有本质的差别。对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 “二次售卖”的方式获取的广告收入是其主要收益。与此相比, 图书出版是通过大众消费不断分摊内容创作的成本, 并以此获利, 是一种“单位增值的单位销售”模式。
由于在赢利模式上的巨大差异,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将对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生存带来威胁, 大众媒体的利益被不断分散。而对于以“单位增量”为赢利方式的图书出版而言, 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却为其发展带来全新的契机。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发展, 图书与互联网连为一体, 与社交网络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能否利用社交网络促进图书出版业的发展, 将成为图书出版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据统计, 截至2012年12月底, 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为2.75亿, 较上年底提升了12.6%。“社交化”作为一种功能元素, 正在全面融合到各类互联网应用中。【1】社交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 呈现出一些相对固定化的特点和全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 以用户为中心形成社会化网络。社交网络以用户为出发点, 但发展下的社交网络已经不止停留在此。通过关注与被关注、朋友圈子、好友推荐等方式, 社交网络已经开始形成以社会联系、兴趣爱好等不同聚集形式呈现的社会化网络。社交网络逐渐开放化的发展趋势, 同时使其成为内容即时分享和最新信息获取的平台。社交网络融合了网络个人空间和网络公共空间两者的特点, 打破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 使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有效结合, 构造了一个全新的话语空间。
第二, 社交网络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密切。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 移动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开始结合并越来越受到追捧, 微信的爆发式增长是移动社交发展的有力证明。移动社交网络具有独特的功能和特点, 通过二维码技术、LBS功能、感应技术、RFID技术等, 社交网络的范围逐渐扩大并形成全新的社交功能。
第三, 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融合。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出现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对传统零售也造成了巨大冲击。作为一种依赖互联网络进行的交易形式, 社交网络成为其发展运营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电子商务通过社交网络中所形成的独特的社会关系网络, 拓展商业机会, 优化产品服务, 美丽说、蘑菇街等即是很好的证明。
在社交网络发展过程中逐渐展现出的许多特点都可以为图书出版业所利用, 尤其是在推动图书的数字出版的发展和完善其运作机制中的作用具有极大潜力。2013年3月, 亚马逊计划收购一家提供书虫目录和评价图书的社交网络网站Goodreads, 是图书出版商和零售商对社交网络作用的最新认识。
首先, 社交网络可以接触到图书的每一位消费者。奥巴马的互动媒介总监泰迪·高夫参加世界图书大会的时候提到“奥巴马团队很早就意识到, 在Facebook的帮助下, 他们可以真实地接触到每一位投票者”。对于图书出版业来说, 图书的消费是由单个个体实现的, 接触到每一位读者, 不但有利于增加图书的发行销售, 而且可以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社交网络能够使图书出版社更明确定位一本书的目标受众, 以更好的针对目标受众进行宣传。如今, 受众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社交网络将受众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解脱出来, 更加精准的接受信息, 也增加了图书出版商接触目标受众的可能。在接触到图书消费者的同时, 也能够进一步通过社交网络接触到消费者的好友, 增加图书的接触群体。社交网络是信息发布的平台, 也是进行交流的平台。与其他图书推荐方式相比, 社交网络简单易行, 成本低廉, 效果突出。
其次, 移动社交网络是数字出版的良好内容平台。随着读者阅读碎片化趋势的不断增加, 移动阅读成为读者进行阅读的重要方式。出版商和移动运营商都已经意识到移动阅读的巨大潜力, 推出的产品从单纯的手机报发展为各种移动设备上的图书APP。移动运营商更是借助自己的平台优势, 建设发展了移动阅读基地;龙源、维旺明、方正阿帕比、新华瑞德等数字出版企业也开始在移动阅读领域部署。与移动阅读同步, 社交网络也正在实现移动化。移动社交网络拥有传统社交网络不可比拟的特点和独特技术。传统出版商, 尤其是数字出版商可以很好的借助移动社交网络的特点, 对图书进行社交网络内的推荐。
最后, 社交电子商务将为图书售卖提供交易场所。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电子商务的售卖方式对其同样适用。亚马逊、当当等网站, 已经实现了对图书的电子商务售卖形式,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仅降低了图书存储过程中带来的成本, 更与数字出版技术结合带来了按需出版等全新的出版形式。■
摘要:社交网络的发展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冲击, 但对于赢利模式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不同的图书出版而言, 如果能够对社交网络的特点加以利用, 不但对纸质图书的售卖具有重要作用, 更对与依靠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出版意义重大。本文简要分析了社交网络的特点, 并对社交网络可能对图书出版业发展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社交网络,图书出版,移动
参考文献
[1]《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社交网络发展 篇2
I have a sister who is ten months older than me.
She has big eyes, thick eyebrows and a big mouth. I‘m a little taller than her. She studies very well, knows a lot of words, English is very good, Chinese is also very good, mathematics is better than genius. I admire her very much. However, she has a shortcoming, like meddlers, which I do not like. She fine art is very good, he likes fine art, she learns to sketch, she draws a pig, others draw rigid, and my elder sister, draw as live, lovely, fun, I respect elder sister very much. Sometimes she had a rush, sometimes she flinched. For example, like chess, she ignored before and after, I won a few games, she did not dare.
This is my sister, although she is not handsome, but intelligent. Her name is han yutong.
社交商务:社交网络新价值 篇3
社交网络的胜利
2010年年底,流量监测机构Hitwise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访问量最大的网站Facebook.com,其访问量是美国总访问量的8.93%,超越了之前排名第一的Google。这不仅是Facebook的成功,更代表着Twitter、Youtube等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互联网第一大主题应用。
IDC的数据显示,全球社交网络平台2011年将增长33%,达到6.3亿美元,到2014年将达到18.63亿美元,Facebook目前全球有7亿用户,全球每天会有1.1亿条微博消息产生。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博客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如何使全球公众交流沟通更为方便快捷”是Facebook的使命;而Twitter CEO迪克•科斯特罗则表示,Twitter的使命是“随时随地让人们与最关心的事物即刻取得联系”。
两家领导型的社交网络企业的使命,很好地诠释了社交网络的诉求,这也正是社交网络的魅力所在,让人与人之间可以自然地沟通交流,更好地分享思想和信息,更方便就同一个话题或者同一个事件进行讨论协作。
沟通和交流是人与人连接的基础,人类所有的社会活动就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社交网络就是让人与人实现了真正的深度连接,使互联网这一原本的设备和终端连接系统,变成了人与人的连接系统,IBM负责市场和通信部的高级副总裁Jon Iwata将其称之为“System of People”(人的系统)。
同时,社交网络庞大的数据也奠定了其基础价值,不同的诉求可以通过不同的应用方式挖掘社交网络的价值。
从社交网络到社交商务
早在2010年9月记者采访英国电信(BT)集团首席科学家JP Rangaswami时,JP Rangaswami就极力推荐和主张社交网络在企业中的应用,并力证了多家公司使用社交网络的成功。在美国,企业使用社交网络已经非常普遍,在企业的宣传和广告中,都可以见到他们各自的社交网络联系方式,而很少见到类似于800和400这样的热线电话。《哈佛商业评论》曾经针对2000多家企业做了社交网络应用方面的调研,参与调研的12%的企业现在可以游刃有余地使用社交网络,而IBM的2010年CEO调查显示:57%的很好地使用了社交网络的公司领先于同行。
客户服务和营销是企业使用社交网络最基本的应用,通过社交实现与客户的深度互动和即时响应,可以提升客户体验并改善服务质量,同时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发现客户潜在需求和销售线索,美联航的广告“Be a Friend(Facebook),Stay in Touch(Twitter)”就是大多数企业应用社交网络的一个写照。这是社交网络对于企业的基础价值,也是社交网络应用的初级阶段。
在Lotusphere 2011上,IBM提出社交商务的概念,基本思想正是“Get Social,Do Business”。社交网络并不仅仅是Facebook和Twitter,还应该包括SNS、微博、视频分享、照片分享、协同工具、即时通信、邮件等所有沟通交流手段,将这些沟通交流手段有机融合在一起,打破企业内外界限,实现内外部有效地协同;社交商务不仅局限在客户服务和营销,而是广泛涉及市场和客户服务、产品和服务开发、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
IBM负责软件系统的高级副总裁Mike Rhodin对社交商务和传统商务进行了比较:首先,在市场和客户服务部分,传统的商务采用的是推压和控制市场的方式,而社交商务通过互动和深度沟通可以深化客户关系,建立相互信赖的客户关系和品牌忠诚度;其次,在产品和服务开发部分,传统商务是先有内部创意,然后进行市场测试和调查,周期长、有效性差,而社交商务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分享客户想法和创意,产生突破性的创意,并加速产品上市时间;最后,在企业运营和人力资源部分,传统的企业依赖于内部邮件、电话系统、建立内部知识库,而社交商务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并充分利用外部专家资源。
所以,社交商务对于企业意味着将使用全新的运营和商务模式来驱动商业价值,优化劳动力价值并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深化内外部关系。
IBM的社交商务之道
IBM不仅成功应用了社交商务,还将通过提供产品、技术和服务,与客户、合作伙伴分享自己的社交网络经验。在Lotusphere 2011上,IBM发布了一系列的软件、服务和计划,让企业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内部同事通过移动设备、或者在云端跨越全球网络实现即时沟通和协同,实现完全的社交商务,其中包括:
1、新的软件系统让用户可以通过BlackBerry、iPad、iPhone等移动设备,使用邮件、即时通信、Web会议、Blog、WiKi等实现社交商务;
2、新的软件和服务让用户通过云计算技术建立社交商务模式,其中包括基于云的办公套件LotusLive Symphony;
社交网络发展 篇4
(一)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不足
在社交网络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 教师与学生两者都是地位平等的主体, 是教育共同体。处于共同体中的个体主体性, 是一种既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得到加强, 也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受到制约的主体性。这样的个体主体, 既要时时意识到自身作为主体的存在, 又要处处估计他人主体的存在, 协调好主体之间的关系[1]。由此可见, 共同体中个体的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影响, 它不仅会影响其他个体主体性, 同样也会对共同体的整体发展有直接影响。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 教师传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 其主体性的发挥受到观念、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社交网络的特征来看, 社交网络服务具有无限扩展人际脉络的优点, 学生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扩大并累计自己的社交资本, 同时社交资本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流通渠道, 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对教育信息和资源, 教师不再处于掌控和支配地位, 不再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对学生网络空间所传播的内容, 因缺少上下文境脉, 教师不能及时有效的参与到与学生交互中。从掌握技术层面上看, 社交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更新总是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学生先掌握, 从掌握的时间和掌握的熟练度来看, 各种因素的原因导致教师总是存在滞后性, 这就造成了在某些时间段, 教师在社交网络环境中会表现为“失语”和“缺位”, 造成师生交流存在隔阂。
社交网络平台上, 作为另一方主体的学生, 其自主地位显著增强, 创造性和能动性得到极大提高, 但是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更多的体现在对信息的挖掘、传递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上。虽然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免去了空间范围的限制, 减少了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束缚感, 但是在这些平台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因此增多, 受教师权威等因素的影响, 与教师的交流仍然处于哑口状态, 更谈不上通过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与教师对话从而来实现改善师生关系的愿望。
(二) 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性沟通的缺乏
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双向的形式, 而不是静态的、单向的形式。这是我们把握师生网络互动的一个关键环节, 也是区别课堂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标志[2]。一个真正具有互动性的沟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 信息必须是针对明确对象发出的;第二, 在交换的同时, 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可以被调动、讨论, 以获得新的价值;第三, 传播渠道必须是双向的, 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畅通[3]。互动是一个相互的过程, 它不是简单的施加与接受、刺激与反应, 它需要互动的主体之间有沟通、有反馈, 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否则不能称之为互动。
根据以上理论观点, 反思社交网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其显然是缺乏真正的互动性沟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 由于身份认证, 师生之间彼此认识, 师生之间的互动填补了现实中师生交往的空白, 把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多地转向体制外交往, 有助于拓展师生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但是, 目前社交网络平台上, 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仍然都是以单向性的信息传递为主, 多数情况下教师充当的是信息传递者的角色, 完成信息发布的告知性工作, 学生便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 师生之间的交流停留在教师发布信息、学生“点击信息”—“浏览信息”的层面上, 缺乏来自学生的反馈, 长此以往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惰性。而这些被动接受信息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 教师的互动对象具有局限性。可见, 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为对象式的、简单机械的、任务性的交流, 缺乏情感互动。霍曼斯 (George Casper Homans) 对于小型基础群体的研究发现, 三类因素—互动、情感和活动之间, 存在着互惠关系与正相关关系。个体之间互动越多, 他们越有可能共享情感;同样, 个体之间共享情感越多, 他们越有可能产生互动和参加集体互动。这里的重要假设是:情感和互动之间的正关系[4]。在社交网络平台上, 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 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会影响下次互动的意愿、态度或者行为。所以, 社交网络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互动越是缺乏, 所分享的感情就越来越少, 感情的减少使心理距离越拉越大, 最后致使师生互动率降为零, 以此使师生之间的互动陷入了恶性循环。若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增加两者之间的互动, 能逐渐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壁垒, 使师生双方情感交融, 激发师生的激情和创造力, 以此推动言语性或非言语性、现实中或虚拟网络中的互动。
参考文献
[1]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3) .
[2]胡民众.试论网络教育中的互动性[J].南京社会科学.2006, (10) :135-139.
[3]胡文稀.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方式研究—以豆瓣网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9.
职场社交网络 篇5
这有些残酷。所谓残酷,并不是针对那些喜欢甚至嗜好社交网络的职场人士,毕竟他们手里还有智能手机。残酷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交网络都强调自己是“白领最爱”,失去了自己最看重的客群,社交网络可是有生死问题。
我们如今听不到有公司会屏蔽搜索引擎或门户,这些本来就是职场人士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但若干年前很多公司会屏蔽或者监察员工的网页浏览行为。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社交网络也会成为服务企业的必要工具;但在此之前,建议公司还是要对员工的相关网络行为持一种谨慎态度,这种高互动、高投入的网络行为是在浪费企业的时间与员工的注意力。
不必要的丧失:可以走神但别失魂
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工具非常不同:即时通讯工具的信息是接受性的,社交网络的信息是获取性的,不停地引发人的获取动作。
注意,首先需要厘清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社交网络是不包括MSN、Q 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
在白领全员开心网的时代,每个企业都多多少少面临一次“玩物丧志”的危机。其时,媒体纷纷报道都市白领沦落奴隶或痴迷偷菜,而开心网多少有些肆无忌惮地明确提出自己不遗余力地以社交游戏作为网罗会员与维持人气的利器。
在开心网之前,很多公司会把QQ、M SN这样的即时通信工具封掉,因为闲聊实在浪费时间,QQ那花里胡哨的界面也实在让人力资源经理们不放心。不过在那个时代QQ确实也有很积极的工具属性,比如多人沟通、传输大文件。某种意义上,今天的QQ更危险,因为它已经跟社交网络嫁接在一起,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交游戏平台。
对于白领来说,工作时间注定有相当的部分是拿来浪费的,这是一个办公室定律,而这些被浪费掉的时间有助于在下个时段重新汇聚注意力。QQ这样的即时聊天工具,确实会占用掉更多的时间,因为它在创造即时沟通、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沟通的范围与时间―――要知道,每一种提升效率的信息工具必定会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提升信息的产生与传播量。但与社交网络不同的是,即时通讯工具对信息的获取是被动的,虽然在Q Q上找人聊天的门槛与成本要低于电话,但还是可以控制在某一个限度内,而社交网络则不同,非常不同。
以Facebook为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其特点是将别人的行为主动推送给你,这显然极大降低了交互的门槛,行为信息如海潮般涌来。在Facebook最流行的年月,大学课堂上最频繁的动作就是所有学生都在不断刷新自己的首页获得新鲜事的通知。总结来看,就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信息是接受性的,有时候一个下午大家都在工作也没有任何聊天信息发过来,而社交网络则不同,它的信息是获取性的,不停地引发人的获取动作。特别是社交游戏,有特别的时间限制(如蔬菜的成熟),这种时间点的控制绝对要超过公司里开会的迟到早退,而且是由偷菜的时间程序所控制,而不是工作需求本身。
时间的丧失并不可怕,甚至现代职场里还创造一些让员工走神的机会,比如下午的茶歇。但社交网络消耗的不是时间而是注意力,这就有点棘手,因为注意力远比时间更为宝贵。如果说茶歇是对时间必要的浪费的话,那在菜园里的浪费就是不必要的丧失了。
维护的是谁的关系?何种关系?
邀请客户到社交网络玩一场游戏?社交网络更主要地是在维护同学、同事与好友的关系,而非合作伙伴与客户,因为社交网络强调的是一种用户间的相对平等关系以及轻松幽默的氛围,这与很多商务关系相悖。
当初对封锁QQ的一个强烈反对意见就是降低了员工与合作伙伴、与客户的沟通强度,“但为什么不打电话呢?”这种论调总是收到如此的反问。几年之后,这个反问的说服力有所下降,因为电话愈发变成一种正式的、甚至过分正式的东西。现代人每天的信息吞吐量如此之大,直截了当的电话显得异常沉重,因为它需要你饱满的精神、十足的注意力以及即时的反应能力。电话多了,实在是倍添疲惫。
好吧,既然聊Q Q像是不务正业,借用社交网络维护一下与合作伙伴或客户的关系,是不是名正言顺呢?比如可以给客户送一份虚拟礼物?或者,买客户做奴隶增进一份私人感情?
所谓社交网络,其基础即为用户之间的某种关系,而且,表现为社会关系。从用户构成与关系上看,社交网络都是一个个公司、一个个班级而横扫人群的,这进一步证明,我们将现有的人际关系带到了网络上。最早的社交网络用户确实有社交的需求,比如Facebook上想认识低年级校花的男生,然而,在今天,社交网络到底维护了什么关系?拓展了什么关系?你邀请客户到社交网络上来的原因,是玩一场游戏?
有多少公司会相信这样的话呢?至少,公司员工不要自己骗自己了,因为社交网络更适合、而且从数据上看也更主要地是在维护同学、同事与好友这样的关系,而不是合作伙伴与客户,因为社交网络强调的是一种用户间的相对平等关系以及轻松幽默的氛围,这似乎与很多商务关系相悖。
那些既有的关系需要持续维护吗?某种意义上,这种亲上加亲抑制而不是促进了社交,因为新的朋友相比之下当然没有每日网上见面、不时线下聚会的老朋友来得可亲可爱。
如何评判社交网络的娱乐价值与社交价值呢?或许感性的意见更容易说明问题:我们会说,搜索引擎很好用;但开心网呢,绝大多数人会说,很好玩。
工具论:真正的受益者是谁
真正在专业社交网络上获益的,往往不是正牌的职场白领,而是那些自由职业者、个体形态的职场人士等。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能帮助大多数白领的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呢!
以上我们所说的,主要围绕员工的自律与人力资源经理的判断力与容忍度。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社交网络真的与职场格格不入吗?它,不是号称引发了信息乃至社会的革命吗?
没错,社交网络极大提升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效率与体验,甚至出现了新的体验与需求,比如通过熟人找熟人。拓展人脉是很多商务领域的需求,由此看来,社交网络与职场发展也并不是那么截然矛盾?
抛开娱乐不说,我们从社交网络上最初获得的感动,就是偶然找到一个或几个失散多年的朋友,但这感动,真的那么有价值吗,值得你每天趴在网上几个小时?就算你一直这么坚持,这种感动就会一直出现,没有边际效用递减?
那么,上专业的、商务的社交网络呢?这就像原来老板探头探脑窥测大家都浏览什么网页时,你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我看专业新闻呢!”
不过,真正在专业社交网络上获益的,往往不是正牌的职场白领,而是那些自由职业者(比如设计师、撰稿人)、个体形态的职场人士(心理咨询师、理财培训师),当然少不了卖保险和推销旅游产品的人。原因在于,这些人本来的工作也是在梳理和过滤人脉来找到合适的服务对象,而社交网络显然大幅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相比之下,正统的职场白领,他们的工作关系相对简单,变化不大。如果说社交网络最多可以帮助人们良好维护150对人际关系的话,他们的需求远远不足这个数字。
在职场内部,适合社交网络的只有两类人,高级经理人(总监级别)和专业人员(比如工程师),前者在同类型职位间的交往成本较高,而且遵从一本正经的邮件传统(欧美的商务社交网络就是依托其邮件传统的),社交网络可以提供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关系维护;而对于后者专业人士来说,获得工作支持与经验提升的途径就是与很多专业人士长期泡在一起。
而对于大多数中低位置的白领来说,能够参与并获益的往往是一些兴趣或利益社区,比如聚会、车友、健身、团购等等。这种东西要不要抑制下,各个公司的老大们见仁见智吧。
现在的社交网络内容很庞杂,几乎可以满足一切需求,但给的与要的并不总是那么对称。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能够帮助大多数白领的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呢,所以这不是挑选哪种社交工具的问题,而是工具缺失的问题。
在公司层面,应该仍旧把社交网络当作一种不必要的娱乐行为,浪费了员工工作时间与注意力―――现在有些企业内部管理软件是依据社交网络原则设置的,这些动态值得关注。通过员工使用社交网络提升企业整体效益肯定是一个创新方向,但即便在保险领域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从员工来看,如果听了这些分析仍旧离不开社交网络的陪伴,那么,即便不是职业伦理问题,也多少算是一种“信息成瘾”的病态。
重申一下,社交网络必然是未来的网络主流形态,毕竟人就是这样交往的,而网络无非是提高了人们之间传播与交往的效率。但目前看来,还没有到改朝换代的日子,除非整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职业观念过时了。至少目前,理想的需求与现实的供给之间还存在巨大的鸿沟,我们承认一个果实成熟后的美味,但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拿现在青涩的它来果腹,那甚至是致命的。
社交网络的承诺 篇6
到Facebook和微博的时代,社交网络的目的,是连接所有人——一个以你为中心组建起来的庞大的社交群,意味着更多的社会资本,有着巨大的价值。但在这样无所不在的连接中,我们的孤独感似乎并没有减轻,很可能反而加重了。为什么?
孤独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觉,它与连接的人数或频率无关,而与连接的质量和意义有关。你可以在高朋满座的喧哗中仍然感到深刻的孤独。婚姻会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但前提是你的婚姻是幸福的,否则婚姻只能让你更孤独。信仰也会减轻一个人的孤独感,前提是你的上帝是一个抽象、温暖的存在。
技术倾向于简化生活中一切复杂的事物。人类的关系丰富、复杂,需要技巧、精力和耐心才能处理。但在网络时代,我们最缺乏的是耐心,而最吝于付出的是注意力。所以,社交网络在扩大社交群体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人际关系的扁平化和肤浅化。分手的情侣只需在主页上轻轻点一下“删除”,就可以让对方在自己的世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你能跟刷来的“粉丝”推心置腹吗?
人的天性是珍惜那些得之不易的东西——千金易求,知己难得。
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一个人的“知己”数量从1985年的2.94人降低到2004年的2.08人。同样,在1985年,只有10%的人表示没有一个人可以讨论生活中的重要问题,15%的人表示只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到了2004年,这两个比例分别升至25%和20%。
在《一起孤独》中,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女教授谢丽·图尔克认为,社交网络对于友谊的侵蚀,主要是通过将“对话”(conversation)简化为连接(connection)——在网络的连接中,我们永远期待更快、更简单的回应。为了得到最快的答案,我们只问最简单的问题。而对话是慢慢展开的,它需要耐心与技巧,花时间去体会对方神情动作中微妙的变化,从对方的视角看待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真的需要面对面,聆听彼此,包括那些无聊的细节。因为正是在结巴、迟疑、词不达意的时候,我们才向对方展现出真实的自我。而当我们回忆起一个朋友的时候,最动人的往往不是他的一句话,而是他的某个眼神、某个肢体小动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在研究儿童的心智发育时发现,在8岁之前,小孩子没办法从别人的视角看世界。我们最终都会成长,脱离那个阶段,学会理解、揣度对方的心意。但在社交网络时代,我们的心智似乎重新向儿童靠拢。所有社交网络的设计都是基于“自我中心”的。你的广播,你的相册,你的“粉丝”,你的审美趣味(喜欢的音乐、电影、电视剧),你加入的小组……一切都是关于你。
一个人在社交网站上等待回应的心态,像极了一个孩子想要得到大人的关注。孩子总是高估别人对自己的兴趣,所以他们发明出想象的观众。人们在Facebook、微博上不断更新自己的状态,就好像全世界都在倾听一样。
在心理分析的传统里,自恋并不是一个人多么爱恋自己,而是他/她如此脆弱,必须不断得到别人的支持与赞许,才能肯定自我的存在。技术也许没有导致,但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这种心智习惯——一种感觉必须经过别人的印证才能成立,甚至成为感觉本身的一部分。
我们在社交网络上的种种行为,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被看到”,在别人的目光中,确认自我的存在,得到理解、关注与爱。被爱的感觉,比其他任何东西都能提高人的热情,哪怕它很可能只是一种错觉或一厢情愿。为了得到肯定和印证,我们处处展示最好的自我。存在变成了表演——晒幸福的,晒恩爱的,晒豪车豪宅的……种种表演,一旦没有得到回应,就陷入巨大的失落或者焦虑之中。
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你都会看到同样的景象:人们通过键盘和小小的触摸屏连接在一起,但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泡泡里。我们并不想要真正靠近一个人,他人的目光只是支撑我们脆弱的自我感的工具。
心理学家一直怀疑,社交网络使人变得更自恋。不久前,西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第一次证实了二者之间的直接关联。研究者跟踪294名学生的Facebook使用习惯,年龄在18-65岁之间,并测量了自恋性格中“社交扰乱性”的两个层面——夸大型暴露癖(GE)和自命不凡/压榨欲(EE)。GE包括自我陶醉、虚荣、优越性、暴露癖倾向。这种人经常说一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不能忍受被忽视,也不错过任何自我宣传的机会。EE则包括“一种自认为值得尊敬的感觉,以及操纵和利用他人的意愿”。
实验结果表明,GE得分越高,Facebook上的朋友数量越多,有些超过800个以上。在GE和EE上同时得分越高的人,在Facebook上越容易接受陌生人的交友请求,也更可能寻求帮助而不提供帮助。
研究者认为,除了手机和社交网络之外,美国年轻人的自恋倾向很可能还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推崇的自尊教育有关。别的国家是否也如此,还没有得到研究的证实。但英国人已经开始抱怨,越来越多的英国年轻人从美国那里感染了自恋症。
在《Facebook是否让我们更孤独》一文中,作者还提到了瑞典的一项长期跟踪研究显示,年轻时的自恋程度与年老时的孤独程度呈强烈正相关。或许这会给很多人敲响警钟。
社交网络发展 篇7
关键词:社交网络,六度分割理论,微博营销,IPO上市
1 社交网络平台
1.1 简述社交网络平台
所谓社交, 是指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往来, 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或者工具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社交网络源于网络社交, 而网络社交是从电子邮件开始的, 两个人进行单纯点对点的交流, 主要是把纸质的信件转化成电子版, 现在很多商务往来、跨国信息交换也仍旧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随着“群发”和“转发”的常态化, 出现了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信息传递, 降低了交流的成本。诸如QQ、IM等即时通讯的工具, 提高了传输速度和并行处理交流的能力;诸如博客、个人网站等, 则开始充分体现出人们的社会属性, 信息发布的节点也开始体现出越来越强的个体意识, 因为在时间维度上发布的分散信息, 可以被聚合在一起, 进而成为了人们在社交网络上的“形象”和“性格”。
1.2 社交网络平台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过程
社会网络的理论基础是“六度分割”, 是指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 通过一定的方式, 总能够产生必然的联系或关系。很多的社交软件正是建立在真实人际关系基础上, 在虚拟的网络中为客户提供服务和信息。与互联网的相互结合, 体现了这一概念的商业价值, 人们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到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 发现潜在的商业机会、达成不同族群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六度分割理论”提供并且阐述了这样的一个网状模型, 让人们更加重视各个结点之间的联系和连接关系, 对于社交网络的研究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社交网络的早期概念阶段, 提供了一种相互交流的可能。随着人际网络的不断扩大, 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可以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上, 各种多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现在, 人们基本进入了构建自己社交网络图的阶段, 构建社交图是指很多人都会复制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网络放到社交网络平台上进行管理。其实, 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降低人们交流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的过程, 方便、快捷、准确、高效是目标, 多样化的形式、多媒体的介入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感官和心理的需求。
2 主要的社交网络平台的异同
2.1 互动对象
人人网更重视真实的人际关系, 新浪微博关注的对象较为分散, 比较广。
人人网刚建立的时候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学IP地址或者大学电子邮箱的用户注册, 这样就保证了注册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该网站鼓励大学生用户实名注册, 上传真实照片, 让大学生在网络上体验到现实生活的乐趣。
在微博上, 你既可以作为观众浏览你感兴趣的信息, 关注朋友和感兴趣的人, 也可以作为发布者, 在微博上发布内容供别人浏览, 吸引他人关注。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发布信息快速, 信息传播的速度快。
2.2 对象如何联系
人人网是需双方确定, 隐私度比较高;微博则是自由关注, 隐私度比较低。
人人网非常重视对用户隐私权的保护, 承诺不会在未获得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将用户的个人资料信息出租或出售给任何第三方。人人网上的好友关系, 需要双方的同意, 一方可以随时解除与另一方的好友关系。
微博是自由关注的, 用户在注册时必须使用真实身份信息, 但用户昵称可自愿选择。在微博上可以看到评论、转发和点赞的数量, 信息呈发散式传播。如果发现有人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 示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2.3 媒体定位
人人网是以人为核心的真实社交网络, 微博是以话题为核心的一句话博客。
人人网具有领先的产品思路、庞大的大学校园用户作为基数。所谓人气是由主页上方显示的访问量来决定的, 校园名人还会在人气之星那一栏中出现。个人主页展示信息并和好友互动的一个平台, 公共主页则可以实现信息一对多的传播。
在微博上, 由于篇幅有限, 很多原创的内容应运而生, 以热门话题为核心, 非常具有时效性。微型博客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标志个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人们在社交网络平台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一些新闻现场, 微博的实时性和快捷性甚至比媒体还要好。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 微博已经成为了人们表达意愿、分享心情的重要渠道。
3 主要社交网络平台的发展方向
3.1 人人网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和人人网现状的对比分析, 更有利于我们探讨人人网今后的发展方向。
首先, Facebook刚开始仅限于哈佛学院的学生, 后来扩展到其他高校, 这一点和人人网的前身校内网对注册的要求是非常相似的。在开放限制之后, Facebook创建了一系列的网区, 人们进入网区只能看到里面特定的人, 根据客户的意愿能够准确控制别人所看到的信息。人人网虽然没有网区, 但是在开放注册限制后, 也有各种独立的群组和社区。
其次, 在社交网络平台中, 广告收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Facebook通过自己的用户群和广告商达成了双赢的合作, 通过线上的宣传, 再加上集合了一系列的微社区, 同时拉动了线上和线下的消费。因为人们不喜欢海量的、公开的广告, Facebook就充分把握这一趋势率先公开了自己的代码, 让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可以开发提供嵌入式的服务。相比之下, 人人网主要通过公共主页、人人小站或者个人主页来达到宣传的目的, 广告品牌效应不是很强, 宣传也比较被动, 主要是靠用户自己去关注。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 社交网络平台的盈利模式也是在不断地改进和发展的。人人网曾有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偷菜小游戏——开心农场, 于2013年下线, 公司负责人指出在业绩下滑的情况下, 需要改变模式, 放慢游戏的扩张节奏, 争取独立上市。在Facebook中, 社交游戏开发商Zynga九成以上营业收入来自于Facebook平台, 在这样一种“共生关系”下, Zynga的业绩下滑会直接影响Facebook的股价。因此, Facebook开始寻求多样化的盈利模式, 着手开拓自己的搜索引擎, 并且在发行电子货币和在线支付方面不懈努力, 对其他国家市场的开放进程也在不断跟进。相比之下, 人人网的发展方向就比较单一, 学生群体仍然是主要的客户来源。
综上所述, 针对人人网以后的发展方向, 建议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首先, 在企业的定位上, Facebook提出他们在践行让世界更加开放和联通的社会使命, 人人网可以强调分享真实、沟通快乐的交流氛围。人人网可以在优化现有板块的同时, 推出新的产品, 为客户提供合理舒适的社交体验。其次, 为合作伙伴和商家创造经济价值。人人网可以加强与商家的合作, 使开发者可以借助它的平台, 设计出非常契合的应用和宣传广告, 提高信息的质量。Facebook通过提供免费分类广告计划、推出应用编程、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来抢占社交网络市场, 同时收购其他公司, 使自己逐步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 这些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值得其他社交网络借鉴。还有, 要关注风险因素对于社交网络平台发展方向的影响。在Facebook的招股说明书中, 详细地提出了很多条风险警示, 比如客户群的流失、合作伙伴的流失和政治因素对市场开发的影响等。人人网在今后的发展中, 要考虑好各方面的因素和可能发生的情况, 做到真正突出产品和服务的特色, 拥有忠实的客户群和信赖的合作伙伴, 给企业带来持续的利润。
3.2 微博的发展方向
目前微博已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 成为全球范围内首家上市的中文社交媒体。因为微博中用户活跃度比较高, 在媒体和营销领域的影响力被人们所重视, 所以微博的盈利被外界看好。微博上市是一个新起点, 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 提出如下的建议:
首先, 在客户体验方面, 可以从个性化着手, 微博板块虽然繁多, 但是缺乏特色。很多内容的重复出现, 使用户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获得有用的信息, 所以信息的过滤和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微博上还有一些不活跃的“僵尸粉”, 一些公关公司雇佣的水军制造舆论, 微博可以通过对用户进行数据追踪, 从而进一步规范社交网络中的秩序。
其次, 微博在盈利模式方面也需要改进。微博上市筹集到了更多的资金, 但是控制权的分布发生了改变。公司的运营模式会因为大股东资金的投入改变侧重的方向, 根据双方的协议, 两者会在用户账户互通、数据交换、在线支付、网络营销等领域来深入合作。今后, 微博可以在营销方面继续改进, 不盲目追求微博的转发量, 而是关注由于微博营销所形成的客户群、产品的销售量以及企业品牌的推广进程。
在当下, 很多政府机关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 直接发布一些重要信息, 这样的交流平台不但减少了办公的成本, 而且提升了政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政府正处于从“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进行过渡的阶段, 每个人都可以在微博上发表评论、诉求或者建议, 这种方式进一步拉近了人们和政府之间的距离。现在很多政策、法规在发布之前, 都会选择在微博上“试水”, 观察舆论的动向和群众的意见, 发起投票使公民可以间接地参与到政府的工作中去。因此, 微博会在今后越来越多地推进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互动, 为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微博等社交网络平台在当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今后的发展中也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只有立足于本国的国情, 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的脚步, 才可能真正成为开创一个网络新时代的里程碑。
参考文献
[1]盛宇.基于微博的学术信息交流机制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 2012, 56 (14) :62-66.
[2]王嘉, 戴艳军, 王智宇.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研究——基于人人网[J].中国青年研究, 2012 (7) :79-85.
[3]宗乾进, 袁勤俭, 沈洪洲.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J].图书情报知识, 2012, 6 (6) :68-75.
社交网络发展 篇8
关键词:社交媒体,网络暴力,产生根源,解决方法
一、相关概念界定
(1) 社交媒体的概念。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1967年,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论被认为是社交网络的理论来源, 即“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社交网络即社交网络服务, 也称社会性网络服务, 是利用P2P技术建立的基于个人的社会性网络服务技术, 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的网络关系。社交媒体依托于社交网络而存在, 可以说, 社交媒体是社交网络的具体运用。
(2) 网络暴力的概念。目前来看我国学术界对于“网络暴力”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概念界定。有学者给“网络暴力”下的定义是指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 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暴力”不是指现实中受害人流血受伤等肉体上遭受的摧残, 而是指无理由或者基于一定的原因, 由网民中的个体或群体实施的, 在网络上对别的网民或者某一事件的当事人采取诽谤、谣言、诬蔑、骚扰、侮辱等方式进行攻击, 并造成恶劣影响或形成威胁的一系列言行的总称。
当然以上定义都只是一家之言, 要更深入地了解到底什么是“网络暴力”, 必须从网络暴力事件本身出发进行分析研究。
2006年4月, 一位叫“锋刃透骨寒”的网络游戏玩家在“猫扑网”上声称自己的妻子“幽月儿”有了外遇, 并且公布了妻子和情人“铜须”的QQ对话并加以痛斥。随后网名为“铜须”的魔兽玩家遭到网友的人肉搜索以及恐吓和骚扰。为了平息事端, “铜须”用长达六分钟的视频来否认桃色事件, 而那位“受害者”丈夫也承认对其妻红杏出墙的说法多有不实之处, 从而请求网民取消追杀, 但还是无法平息这场惊天动地的网络骚乱。
分析上述事例, 笔者认为网络暴力根植于社交网站, 来源于网民对现实生活中人或事的极大不满, 发生于网络空间如社交网站、论坛等平台, 事件在社交网站、论坛中情绪化、非理化、极端化的传播, 形成一边倒的舆论, 最终产生“暴力”行为。
二、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
(1) 网民未能正确利用社交媒体所赋予的主动权。社交媒体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和信息时代发展趋势, 但任何事物都有着两面性, 信息在社交媒体上的传播以及社交媒体的社会特性决定了网络暴力的产生。不管社交媒体的形式和特性将会随着科技如何改变, 赋予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是社交媒体最大的特点。社交媒体正是基于网民获得更多的主动权这一重点才得以迅速发展, 也是源于这一点, 网络暴力才有机可乘。有的网友为了追求刺激, 用煽动的言辞发布信息, 引起网络上的骚动, 其中不乏虚假信息和言过其实的表达, 使得部分网友在表达意见时很偏激, 由此产生了网络暴力。
(2) 社交媒体背后的管理者不作为。就以演员邓超的“出轨门”为例, 首先是微博网名为“圈内老鬼”的博主当日发布的两条微博:“哎!又一跑男出轨了”、“明天10点, 约?”引发众人猜测, 随后, 多名微博主纷纷跟进, 邓超的名字被点出。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 “邓超出轨”话题迅速在微博平台上形成热潮, 话题阅读量达6.1亿, 26万人参与讨论。而最后这位名为“圈内老鬼”的博主并未拿出邓超出轨的证据, 并表示是自己收到了错误的消息才导致此次事件。这次事件对邓超及其家人都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仔细分析这起事件, 不难看出除了虚假信息发布者本身的问题外, 是社交媒体背后的管理者未能对虚假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才导致事件不断升温, 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三、解决途径与方法
(1) 社交媒体管理者要当好信息把关人。社交媒体海量信息良莠不齐, 其中夹杂着许多虚假的或是充斥暴力、色情的不良信息。作为社交媒体的管理者应该在不良信息出现后及时进行处理, 防止它们广范围地传播而造成严重后果。对一些经常性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暴力、色情等信息的网民, 应将其账号封锁或禁止其发布信息和发表言论。
(2) 权威媒体要有效引导舆论。在开放的互联网中, 每个人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同, 在接收信息的时候, 人们往往会遵循“权威法则”。例如, 对同一事件的报道, 新华社持某种观点, 而地方小报持另一种观点, 人们大多会偏向于新华社的观点。权威性在社交媒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 纵观之前的网络暴力事件, 有些网民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相信了错误的信息, 有些是被某些极端言论所刺激成了网络暴力的施暴者。所以, 当网民被海量信息冲击得无所适从时, 权威媒体应当站出来将网络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
(3) 网民要提升网络素养。社交媒体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有趣, 能更快速地获取信息, 这本是件好事, 但是部分网民却利用社交媒体对他人造成伤害。网民是网络暴力的主体, 要解决网络暴力问题, 网民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迫在眉睫。首先, 网民不应该随意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其次, 网民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 在官方确认之前要保持冷静, 不随意评论。在面对网络暴力的时候, 网民需要提高自身的传播素养的同时提高辨别事情是非曲直的能力。
四、结语
网络暴力本身和社交媒体并没有必然联系, 但不可否认的是, 社交媒体给网络暴力提供了存在的空间,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解决网络暴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希望随着制度的完善、管理的到位和网民网络素质的提升, 在不久的将来, 网络暴力会彻底消失。
参考文献
[1]唐子茜, 汪先平.试论网络暴力的形成、危害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11, 23 (1) .
[2]陈秀丽.网络暴力现象内涵及原因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007 (05) .
社交网络发展 篇9
1 社交网络技术创造的文化载体——微博
1.1 微博的概念与特点
1.1.1 概念。
微博是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新型网络传播服务”,在我国使用人数比较多的主要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搜狐微博。它最鲜明典型的一个特点是,微博主体可以发表140字以内的简短文字在这个公共平台上展示自己的状况、心理、创意等,进而吸引其他人的关注,得到大众的回应,通过互粉的方式,实现更为全面的信息分享。
1.1.2 特点。
首先微博具有低负担性,在微博中,大众发表文字讯息需要控制在140字之内,人们可以不用花多么长时间构思就可以发表动态,在动态下面可以自由评论,微博主不一定要一一回复,这无疑将繁复化为简单,降低了大众使用微博的门槛。其次微博具有即时性,它大概5秒钟就会将内容更新一次,多样化的终端渠道以及传播途径,使微博信息能够快速得到大范围流传,实际上是呈现次方程度的裂变式传播,助力了大众创新。最后,微博具有公开性,微博主体发表文字、图片、视频之后,随即可被粉丝看到,如果微博主有较强的影响力,信息完全可以通过微博主发表状态这一途径,成为“网络扩音器”。
1.2 微博助力文化多元发展
社交网络技术创造的文化载体——微博,实际上是一个大众网络交往平台,个体可以在上面自由发表言论、图片以及视频讯息等与公众共享,这些讯息往往带有极强的个人特征,具有丰富的创造性,属于自我形象展示的一种方式。
关注功能可以将互不认识的主体连接起来,倘若某一微博主发表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微博上,而另一微博主体对其发表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就可以即时关注,以获取更为全面的信息,如此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评论功能可以使公众除了看到信息之外,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增强了微博主体参与程度,对于同一事件不同人持有不同看法,多种思想因此得以汇聚碰撞;转发功能使同一话题能够迅速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信息传播范围增大,一些有创意、有深度、能引起公众共鸣的东西通过转发往往能够进入越来越多人的视野中,打破了时空限制。
2 制度文化的多元化
社交网络技术对于制度文化中的伦理规范以及法律都有深远的影响。就伦理规范而言,它的兴起及发展,改变了过去人与人只能在同一时空范围之中进行交流的方式,为不同地域的人搭建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分享的网络平台。
就法律而言,单就微博来说,如果没有法律法规限制,各种虚假交易信息、诈骗信息、恶意诽谤信息都可能出现在微博这个平台之中,网友如果缺乏鉴别力,很容易盲目转发,最终汇聚成舆论压力,影响社会发展的稳定和谐。因此为了保证文明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法律需要不断进行调整补充、改进完善,形成多元发展局面。
3 观念文化的多元化
社交网络技术对于观念文化多元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它使大众的观念文化越来越民主化。以微博为例,它的使用主体可以是农民工、学生、白领等,准入门槛低,使不同背景、阶层、职业的人都可以进行自我表达,通过互粉、评论、转发使某一意见得到关注与倾听。过去,信息的发布主要依靠传统媒介,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等,这些媒介往往由政府操控,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和谐,政府部门会对公布的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在这种状况之下,民众无法获得更多所需信息,一些关系自身利益的信息不能够及时有效获得。微博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消弭了信息垄断,释放了民众话语权,任何微博主体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议题,引起大范围关注以及讨论,使思想在自由与创新中得到迸发,促进了观念文化的民主化、多元化。
综上所述,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技术促进了观念文化、法律文化等的多元化发展,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微博主体可以利用微博自由发表个人意见,网络思想和外延变得更加开阔,文化在求同存异之中增强了融合性,在规范之中定然会绽放多元光彩。
参考文献
[1]殷乐.全球社交网络新态势及文化影响[J].新闻与写作,2012,(1):16-18.
弹性社交:构建临时的社交网络 篇10
一、Color的弹性社交缘起
2011年移动市场风起云涌, 有一款社交应用独领风骚近两个月, 这就是炒得如火如荼的图片分享应用Color。2011年3月24日正式上线的Color, 在没正式推出前就引发美国媒体的热议, 项目初期即引来4100万美元, 先声夺人。
从构架来看, Color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并以图片分享为主的SNS平台。区别于传统社交应用的差异在于, Color无需注册, 也不需使用用户名、密码等相关个人信息, 更没有明确的好友系统——Color鼓励用户与陌生人分享照片并建立社交关系, 而不仅限于与熟人分享。这款应用突破了传统社交的强关系交往, 鼓励基于位置所产生的弱关系维系。
从社交关系来看, Color的社交关系都是动态的, 并取决于“场景”的设定。与facebook相比, Color建立的社交关系更接近于真实的人际交往。用户的图片信息对周围100英尺内的用户群组都是公开的。用户可使用应用查看范围内所有用户近期发布的图片, 进行互动, 与好友创建群组或任意加入其他用户的群组参与讨论, 还可以查看有共同场景特征的用户发布的图片信息, 全面构架起一个以图片信息分享为核心的场景型临时社交网络。相较于通过传统社交平台与好友分享图片信息的方式, 相同场景内的陌生人分享更符合真实的社交关系。
从用户群组来看, 为避免某一特定场景的图片流过于拥挤, Color也提供了分组功能。只要反馈给应用是哪四个人在独立咖啡馆内, Color就会创建一个临时群, 只显示你和这几个朋友分享的图片信息。当然, 基于特定场景内所有图片信息的公开性, 你同样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群组的图片。
从数据处理优先级来看, Color采用了类Google的计量方式。以看棒球为例, 如果有1000名观众都开启了Color, 记录了赛场的真实情况, 那么, “Color会选择让你最先看到那些离你最近的和你想要拍的图片, 因此, 如果你的摄像头朝着三垒线的方向, 手机会获取这一信息, 并试图寻找到所有处于这一经纬度的照片传送给你,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质量好得不能再好的超级无敌放大镜头”, Nguyen (苹果前高管、Color创始人) 如是评价。
由此可见, Color的重点并不仅限于图片信息的分享, 更重要的是创建一个即时即兴的新型社交网络。它可以随时随地帮用户了解周围, 包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用户。而这一社交网络的实现即是基于“弹性社交”理念的建构。
尽管这款图片分享社交应用Color, 最终因为各方原因, 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 成了淹没在移动应用市场中的一颗沙粒。但“无需注册、自动在100英尺内生成一个Color使用者图片分享、评论平台”的“弹性社交”功能, 却就“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构筑临时社交网络”的问题给予更多人以新的启发。
二、弹性社交中的“关系”与“场景”
(一) 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关系
无论是以Facebook、IM为代表的传统双向确认强关系, 还是以Twitter、Path为代表的单项信息传递关系, 所有的社交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关系”源于“六度分离”理论, 即: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只需要通过很少的中间人 (平均6人) , 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起联系。显而易见, “六度分离”理论的最终落点在于建立人与人间的“关系”, 沿袭这一理论, 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就应该是建立弹性的社交关系。
而弹性社交网络的社交关系, 既可以是强关系, 又可以是弱关系, 甚至可以介于这两种关系之间。这种多元的社交关系建立恰好解决了传统SNS平台下“如何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这一核心问题。
(二) 弹性社交网络的建立:场景
相较传统社交网络, 弹性社交网络最大的差异在于“场景”。任何弹性社交网络都需要特定的场景加以实现。例如典型的弹性场景如:宴会、咖啡馆、酒吧、火车某节车厢……任何可以交换彼此身份信息的场景, 都可以顺势构建起一个弹性社交网络。当然, 弹性网络并不完全等同于LBS确认, 也不完全等同于群组聊天, 更不完全等同于陌生人交友。
三、弹性社交的细化:用户群组与用户密度
上文中提到, “弹性社交”缘起于Color的概念。Color是LBS和SNS类应用突破传统制约的先行试水者, 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围绕着Color所引发的关于“场景”和“关系”的探讨却与日俱增。
显而易见, 弹性社交对于“关系”的切分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就发展的历程而言, “弹性社交”的应用市场正在出现更细化的细分市场。当然, 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细化, 自然赋予了产品更有力的支持。相比于以往的“泛社交”, 弹性社交的理念即实现了“泛社交”基础之上的“精确社交”, 一方面, 它仍属于“泛社交”的大范畴之内;另一方面, 规避了“泛社交”会产生的缺陷, 用“精确社交”来弥补缺陷。如此一来, 用户的社交弹性才能够更大。以街旁为例, 产品初期, 它针对“兴趣”和“位置”来框定用户, 即:你所建立的好友, 是和你有某种共同目的或者爱好才抵达当前这个场景的人。例如一场音乐会, 一场球赛等。基于兴趣来参加活动的人在某个位置被“发现”, 然后进行好友互动。这种建立在“泛社交”基础上精准式的互动方式, 有效规避了传统社交中好友身份模糊不清、彼此信任度较低的不确定性。通过这种方式, 恰如其分地对用户进行了群组式的切分和归类, 提高社交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从而达成这种细化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在弹性社交的细化模式之下, 是否也同时压制了其移动应用市场呢?相对于“泛社交”的用户群, 这种精确式的“泛社交”是否有其市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论哪一种社交形式, 究其实质, 都靠“用户密度”强有力的支撑, 但对于这两者, 其“用户密度”的含义有所不同。
从“泛社交”用户来看, 以QQ为例, 其强调的是在任意一个地点都能建立QQ好友的关系。这种社交的用户密度是用人口的百分比去计算, 其“用户密度”的概念仅是用来测算用户数量的一个指标。
而从弹性社交的用户来看, 以“IM”为例, 将“同一地理位置”使用人数作为基点。比如在某独立咖啡馆内, (如有必要) 能够实现现场使用软件的人数达100%, 从而带动和增加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从市场价值来看, 这一“用户密度”的含义才更为精准, 而这个概念也是弹性社交软件的生存根基——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现有的SNS平台去发展LBS应用, 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势必是社交应用的未来走向。
四、其他社交应用的Color式突围
腾讯旗下即时通信产品“微信”, 2.5版本中增加了“查找附近的人”等使业界轰动的功能。新产品上线不足一周, 对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界诸多产品形成巨大冲击, 一鸣惊人。而探其根本, 微信的这次迭代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于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的虚拟数据实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邂逅——凭借腾讯自身产品优势, 创新社交模式, 细化用户群组——开创了弹性社交网络新时代。
从迭代的功能来看, “查找附近的人”使得用户的情感沟通更富有弹性空间。这一功能将定位系统带入社交网络的体验之中, 更让此功能在用户中引发关注热潮, 现有关系链进行拓展, 人际沟通变得愈加丰富。它极大满足了用户猎奇的弹性沟通心理, 也填补了用户在沟通中日益膨胀的空虚心理。通过寻找身边的朋友, 分享快乐, 传递感触。
此外, 这一版本的微信, 充分考虑用户的隐私权, 也极大调度了用户的主动使用权, 使得这种沟通拥有极大的“弹性空间”。用户在选择位置时, 可选择显示位置, 也可隐藏自己的位置状态;用户主动添加好友时会有提醒, 此时可通过询问对方身份而决定是否接受好友请求。总之, 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自愿享受这项服务, 同时又能查看附近主动公布地理位置的陌生人, 这将大大延伸社交平台的触角, 赋予“弹性社交”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弹性社交的发展走向
Color的昙花一现, 让这个案例成了移动互联网界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它缔造的全新社交概念——弹性社交, 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新技术与新艺术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里, 弹性社交似乎已是了无新意, 如同Color一样, 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事实上, Color的“弹性”只是一种技术呈现形式, 在未来社交平台的发展走向上, “弹性”还应被赋予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方式。Color开启了“弹性社交”时代, 但也不应拘泥于此、止步于此。“弹性”作为一种功能属性, 应发挥它更强的延展性, 对社交应用进行更广泛的“弹性化”构建。
纵观国内近年来成功的移动应用, 大多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创意迁移而来。从创新层面来看, 优秀的独立作品并具有移动特质的应用, 似乎并不多见。但事实上, 能够对创意加以改造,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同样能够赋予产品全新的生命力。而“弹性化”这一过程, 恰好可以利用在改造中:基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兴趣、同一话题……都可以透过“弹性”的方式进行交互。
当然, 就眼下的“弹性”而言, 大部分应用的“弹性”功能不强、限制过多、操作繁琐, 这些固有的传统互联网思维模式, 束缚了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更为流畅和宽松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 这些应用的“弹性”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 都不够鲜活, 双向交互的能力不足, “弹性空间”成了摆设, 没能发挥其最为根本的使命。
总而言之, 针对基于弹性社交的移动产品而言, 其根本还是应该了解用户价值, 满足用户需要, 达成用户体验, 实现移动社交产品的全面创新与突围。
摘要:弹性社交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 能通过一定关联的人构建即时即兴、可远可近的社交群组。本文将通过基于场景的临时社交关系构建, 探究内容层与用户层之于弹性社交网络的要义, 充分挖掘弹性社交的应用价值与发展走向。
关键词:弹性社交,临时社交网络,场景,本地化社群构建
参考文献
[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2]史亚光, 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 2009.12.[2]史亚光, 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 2009.12.
警惕社交网络陷阱 篇11
社交网络有多大影响力?
如果你还没有意识到这种基于Web2.0的网络应用模式的重要性,那么可以浏览一下YouTube上关于2008年美国总统初选的视频,或访问一下Facebook上美国一些政治团体的主页,候选人和他们的竞选班子正在利用社交网络宣扬竞选理念,希望年轻一代的选民为自己投上一票。
从企业到政府,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将社交网络作为个人和团体对内对外交流和共同的渠道。在社交网络成为人们沟通平台的同时,安全专家们开始担忧,Facebook、LinkedIn等社交网络网站(SNS)可能成为恶意软件的传播载体,方便黑客窃取信息、发动有目标的攻击,对企业和其他机构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防不胜防
利用ActiveX控件进行攻击是最常见的攻击手段,根据赛门铁克的数据,仅去年上半年,就发现了210个ActiveX漏洞,这是IE成为常见攻击目标的主要原因。在Uploader和Yahoo Music Jukebox漏洞被披露以后,美国国土安全部下属的美国计算机紧急安全救援小组(US-CERT)就建议IE用户禁用ActiveX。
除了利用IE控件,很多攻击者可能还正在竭力设计新的方法,以诱骗用户泄露自己或所在公司的信息。安全专家认为,对日益增多的社交网络公司而言,安全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在MySpace上,曾经有人把“Sammy是我的大英雄”这条消息植入到了成千上万个用户页面上。而在最近一次黑客通过MySpace进行的攻击中,用户访问一个被修改的网页,就会看到安装Windows更新软件的提醒信息,用户只要点击,就会被带到一个受恶意软件感染的网站。
即使像eBay这样拥有强大财力和技术专长的公司,在截击所有跨网站脚本攻击时尚显得力不从心,那么,像Facebook、MySpace这样网页数量庞大的网站,要找出所有潜藏在页面上的安全威胁,几乎是不可能的。
托管式安全服务供应商ScanSafe公司的产品战略副总裁Dan Nadir说: “全球有1.5亿多个网站,而仅仅MySpace就有约两亿多个网页。任何安全软件厂商都无法遍查所有这些链接并将其放入一个数据库中,用白名单或黑名单这样的方法来保证安全。”
由于恶意软件、广告和垃圾邮件的传播者能够利用这类网站作为传播载体,网络犯罪分子也可以利用从Web 2.0网站的个人简介中获取的信息发起非常有目标的攻击,因此社交网络正在迅速成为一个严重的安全问题发源地。
积极应对
根据Forrester Research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150位参与面谈的IT专业人员中,有96%表示,使用社交网络和其他Web 2.0网站非常有价值,但是只有不到5%的人表示,他们已经为使用Web 2.0技术的用户采取了具体的安全保护措施。
“我们已经看到,这些网站受到了极度复杂和设计精良的攻击,大量网页被篡改以欺骗最终用户。社交网络正在成为‘众矢之的’,企业必须认清形势,保护自己。” Web和电子邮件过滤技术厂商Marshal的全球支持副总裁Michael Whitehurst说。
不过,IT部门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使用这类网站可能造成的各种安全威胁,如恶意软件和有目标的网钓欺诈。
社交网络发展 篇12
网络社交群体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网络社交平台丰富多样,弱化了群体形成的障碍, 使两个单独个人之间建立连接的几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极大地增加了群体成员交流四维度——时间,空间,工具,以及内容的自由度,使得大数据时代的群体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联系紧密的小型群体(即内部联系紧密的次级网络);关系疏松的大型网络(即通过高度高度联结的个体间的联系组成彼此间松散联结的网络)。
无论是以何种价值创造作为目标的网络社交群体,都需要在群体成员间特异性与一般性之间寻找某种平衡。这点海德(F.Heider)的“P-O-X理论”给予形象的阐释,即认知对象与两个认知主体三者之间存在着平衡的状态。他认为归属于群体的人们有实现平衡与和谐的期望,并且倾向于通过最小的努力来实现这种平衡,并且用户做出最初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比较倾向于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或者类似观点的群体社区,以使后来的实现群体认知平衡的努力限度达到最小。基于“P-O-X平衡理论”,网络社交群体形成需要三个准则:可信服,有效性,与认同感。
可信服是要明确地告诉群体成员的参与者,特别是贡献者为什么要这样做。承诺是社交网站的核心内容,因其能够说服消极参与的浏览用户成长为贡献型的用户积极参与群体交流,而符合用户内心真正需求的承诺更有吸引力。为了最大限度的发动用户,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降低用户加入的难度,让其感觉诺言的兑现是如此的简单;其次要能够为用户带来明显的个人价值;另外,社交网站的“小世界网络”的关系模型告诉我们可以先将用户群体进行细分,鼓励他们加入小型次级网络,因“小型群体在达成并维护一致和共识上更有效”,然后再发展高联结度的“大使”。
有效性描述的是用户互动的可能性与活跃性。社交平台的设计必须要适合用户的行为,并且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网络社交作为新工具降低了人们沟通交流的障碍,但是并没有改变社会人的群体生活的典型特征,即小型群体的成员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并和谐相处,并且小型网络具有加强与过滤信息的功能。然而大型网络联系的松散特征对“群众智慧”实现的功劳不如忽视,因分散布局的不相连接群体更有利于成员寻找到更好的答案,其重要的功能是收集来自不同用户的知识或者直觉判断,但是却无须达成共识。
认同感是参与该群体活动的用户就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大成的共识,即产生信服的用户参与互动之后,群体对其的期望以及自身的预期收获。约定是关于用户的自我期望与群体对其的期望, 并且要在群体成员间达成共识性的“无言”约定,群体其他成员作为整体的行为或者反应的期待,更多地体现出成员间的社会性联系,并且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那么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多,随之而来的是达成共同协议的复杂度的增加。
网络社交平台的创建
1.“第一眼价值”的实现
用户的社交平台的使用周期包括察觉,注册,回访,与情感依赖四个阶段。社交网站使用过程呈现出“鸡尾酒派对”的现象——进入网站,浏览内容,发现价值信息,而后加入“交谈”,其他动态吸引你的视线。“熟悉的信息源触发的情况更容易使人们做出快速的反应”,社交网站需要为用户提供第一眼价值,因为用户在进入网站到发现价值信息之间能够花费的时间非常短暂。运营成功的社交网站要在用户达到页面短时间内告诉用户社区的目标并 成功的说服用户留下来。开放灵活的信息架构,清晰地导航,有价值的内容展示,还有极具亲和力的视觉设计——尽量图示化的信息显示,明确的视觉信息指示控件操作方式,各类信息间权衡显示,这些都是满足用户的“第一眼价值”需求的设计原则。
2.“贡献型”用户的培养
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体,依据其在网站内的活动轨迹,可以被划分为四类: 主动发起话题的活跃用户群;就别人的话题发表个人看法的积极参与用户群; 转发并共享某话题及其评论的分享用户群;无所事事的浏览用户群。社交类网站的成功运营必须要包含贡献型用户, 即最大限度的培养活跃用户,至少也应鼓励用户成为积极参与者。影响社交网站“贡献型用户”培养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贡献行为执行的难度:首先决定于网站的权限设置,有些网站在用户没有得到价值信息之前就限制了用户对某些内容的阅读权限,这无疑是阻碍了用户的深度参与;其次,社交网站作为“外部记忆源”的主力军,必须要能够帮助用户最快的时间到达记忆的存储目标位置,从而增加了其利用结余时间进行内容贡献的欲望。
3.建构“高效率交互式记忆”
人们倾向于只记忆信息的来源, 而忽略信息本身内容,并且还非常擅长从周围人特别是亲属和朋友那里索取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认知心理学家将该种模式定义为“交互式记忆 (Transactive Memory)”。运营成功的社交网站具有“高效率交互式记忆”的特征,即专业(Specialization),协同(Coordination),信任(Trust)。“专业”是指群体内部独立个人所具有区别于其他成员的专业的知识;“协同”所阐释的是群体内部形成的关于成员专业知识的源记忆;“信任”描述群体成员对彼此专业知识准确性的信任。
具有针对性的社交网站比较容易吸引专业贡献型的用户,因为用户能够比较直观便捷的完成自我定位,是稀有信息资源的贡献者,还是稀有信息资源的分享者或转发者。如果是覆盖信息类别比较杂乱的社交网站,可以鼓励用户形成特色社区,或者提供高效的导航系统与筛选途径,再或者对用户关注外的可能激发用户参与或者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推荐。信任是成员间交流的前提,同时也是高效率交互式记忆形成的基石和维系的纽带,也是网络社交平台成功运营的关键。网络社交平台搭建时需要为用户有效便捷的“个人名片夹”创建体验,鼓励用户将个人资料展示在个人名片夹上,尽量把那些可以作为其所贡献内容的价值评价依据的信息内容进行重点强调;通过身份标签或者整体排名等方式将其在群体中的活跃性直观的展示给其他成员,节省他们的归纳评估的时间,以激发成员对个人名片夹的信息更新主动性。
大数据时代新型群体交往方式背后蕴藏的需求特征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期待着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自我情感的表达。人类根本的心理需求将继续成为新时代互联网社交平台构建的依据与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