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

2024-10-19

社交焦虑(精选12篇)

社交焦虑 篇1

摘要: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较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本文从生物、家庭、学校、个体四个方面出发, 以期对社交焦虑的成因和缓解社交焦虑的方式提出一些有益的观点和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儿童,社交焦虑,影响因素

社交焦虑是指个体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较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1]国内外专家对于形成社交焦虑的原因也做过大量的分析、研究。有先天造成的也有后天经历形成的, 总之, 类型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 其影响也是大相径庭的。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人类是一个复杂的整体, 作为焦虑这种心理问题也是有着背后的生理基础的。研究表明造成社交焦虑的生理机制包括唤醒系统和气质。当个体遭遇社交场合时, 个体内部的唤醒系统便会对外界信号产生应激反应, 进而影响个体的各种内部系统, 做出不同的反应模式。[2]

人的神经系统在接受刺激时反应强度和速度是有区别的。较强的反应性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快速的反应可以增加人们在社交中的参与度, 但同时过犹不及, 也会造成一种过度反应性倾向。但过度的反应也会引起很多问题, 个体焦虑水平的提高便是其中之一。这种反应性是天生的, 并且会影响到一个家族里的几代人, 具有一定的遗传性, 这说明焦虑是一定先天性因素的产物。

二、家庭因素

(一) 亲子关系

依恋关系可谓是亲子关系中最主要的关系, 它包括三种形式, 即安全型依恋、不安全—矛盾型依恋和不安全—回避型依恋。大量研究发现, 不安全—矛盾型依恋和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会导致儿童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其中心理学家Ainsworth (1972) 等人曾经做过“Strange Situation”的实验。这个实验主要是设置一个场景, 让婴儿和监护人员体会分离、团聚的情景和感受。在这里面不同亲子关系便会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这次实验, Ainsworth可以借机观察到不同依恋类型孩子的反应。实验推测出不安全依恋类型的婴儿将来出现社交焦虑的概率比其他类型的婴儿更高。

(二) 教养方式

研究者认为, 儿童社交焦虑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关系。[3]倾向于过多操纵、控制子女按照自己意愿的父母会使子女形成懦弱、胆小、畏惧的负面性格, 这为今后容易形成社交焦虑的问题造就了基础和铺垫。Greco和Morris (2002) 在父亲与子女手工剪纸的实验中发现, 存在高社交焦虑子女的父亲存在着更多的控制行为, 乐意操纵女儿去做手工剪纸。国内对父母教育方式和儿童社交焦虑之间也做了一些研究, 结果表明儿童社交焦虑各因子和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父母对孩子情感温暖, 孩子的社交焦虑就会明显减少;反之, 孩子的社交焦虑就会很严重。

三、学校教育

在我国, 学校在这一方面的教育还有很多欠缺。中国的父母大多本着“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的教育理念, 对待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 中国当下的基础教育, 尤其是小学教育还是仅仅依靠课本授课, 唯一目标是希望得到好的学习成绩。有些家长甚至避免孩子学习分心和出于安全考虑, 不让他和其他的人进行人际交往。这样的教育模式也造成了当下的学生往往缺少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 人际交往能力普遍较差。有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焦虑情绪, 更有甚者会造成“社交恐怖症”, 其延伸的后续效果十分严重。

四、个体因素

(一) 创伤性经历产生的不良定势

不良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和痛苦的人际交往经历紧密联系的。有些人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 当时便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痛苦, 并且这种痛苦会一直持续很久, 迟迟不能消退。这种可以被称之为心理阴影的东西, 社交焦虑者报告最多的是那些在学校里被群体排斥在外的经历。

(二) 不良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其自身的意识, 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自我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 在个体与客观环境, 尤其是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社交焦虑的学生经常是由自身上一些错误的自我意识造成的, 主要有个人中心化、自卑、妒忌和自负等。

参考文献

[1]张春兴.张氏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1.

[2]龚耀先.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3]金盛华, 杨志芳.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2.

社交焦虑 篇2

【症状】精神萎糜,情结低沉,嗜卧少动,心烦惊恐,心悸失眠,面色晃白,阳痿遗精,妇女滞下清稀,舌质胖或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暖脾。

【穴用】肾俞、命门、关元、脾俞、太溪、三阴交。

【药用】炮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牡丹皮、泽泻、人参、炮姜、炙甘草等。

2、肾精不足型恐惧症

【症状】腰膝酸软,精神不振,心慌善恐,遗精益汗,失眠虚烦,面部烘热,舌红少苔,脉细驹。

【治宜】补肾益精,滋阴降火。

【穴用】太溪、三阴交、肾俞。

【药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演、茯神、牡丹皮、远志、枸杞子、知母、黄柏等。

3、心脾两虚型

【症状】失眠健忘,心悸易惊,善悲易哭,兴趣缺乏,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食少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穴用】心俞、脾俞、三阴交、神门、气海。

长时间电话恐惧或是社交焦虑 篇3

有些人在需要给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打电话时,常常一拖再拖,不到万不得已不打电话。拨号前要反复思想斗争、迟疑很久,哪怕电话接通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甚至说话都没有平时那么利索了。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电话恐惧症”,为了避免这种“电话恐惧”,有人宁可花更多的时间发短信,也不打电话。

一般的“电话恐惧”,其实情有可原。面对面交流,除了声音,还有面部表情、身体姿态、环境等可以帮助你判断,而打电话时情况不明、可控因素变少,面对“未知”,多数人都会有些焦虑。此外,如果当事人性格谨小慎微、又追求完美,平时对自己的言谈举止就很在意,时间一长,打电话自然成了一件很累很艰难的事。最后,如果给上级、异性、客户等关系相对疏远的人打电话,心里很容易紧张,不适的感觉更會加重。

长时间的“电话恐惧”,则是一种“社交焦虑”。要想克服这种情况,首先要提醒自己,不要被以往的“阴影”所束缚。过去虽然有过不愉快,但不代表这次打电话也会不顺利。其次,打电话之前可以在心里积极轻松地“预演”一个愉快的通话过程,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最后,在真正打电话时,声音要尽量洪亮清晰,语气也要尽量平静、随和一些,这会给你增加自信心和愉快感。同时,脸上一定要面带微笑,尽管对方看不到你的笑脸,但是你的表情却会通过声音传递给对方。收到了你的“微笑”,相信对方也会带给你友善的回馈。

社交焦虑 篇4

关键词:焦虑,因特网,认知疗法,治疗结果,学生,医科

社交焦虑是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主要表现为回避社交环境、害怕与别人对视或被人注视等[1]。社交焦虑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之一,其损害症状逐渐趋向低龄化,且其症状自发缓解的可能性很小,可持续到成年期或更晚[2],因此早期预防及干预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目前,社交焦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大方面[3]。在大学生中临床状态社交焦虑患者很少,而多数处于亚临床或亚健康状态,对上述状态的大学生认知行为疗法更为适用[4]。国外研究发现,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ICBT)对社交焦虑的干预有效、且长期效果较稳定[5]。本研究通过追踪、探索ICBT对医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长期效果,并了解不同网络干预形式的疗效稳定性差异,以寻求改善医学生社交焦虑状况的最佳干预方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利用社交焦虑量表(SPIN)[6]对某医科大学低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网络对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发放参与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的知情同意书,所有参与者均可自愿选择参与的组别。最终确定参与本次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实验组的对象共30人,其中一对一干预组和一对五干预组各15人,2组被试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过程中无人员退出。

1.2 方法

1.2.1 工具

(1)社交焦虑量表(The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 SPIN)[6]。应用该量表的中文修订版[7],包括17个自评条目,用于评估人群的社交焦虑症状。共包含害怕、回避和生理反应3个分量表。每个条目使用5级评分制,总分范围0~68分,得分在0~11为低焦虑组,12~23为中等焦虑组,≥24为高焦虑组[8]。重测信度为0.887,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89,Cronbach' s α系数为0.894。截断值为19,此时的灵敏度为76.13%,特异度为78.47%。(2)社交焦虑状态访谈问卷。测试采取面对面访谈形式,题目设置参照社交恐怖症筛查问卷 (the social phobia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SPSQ)[9] ,包括14项有关社交情境的问题和8项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IV)[10]评定标准的题目,Cronbach' s α系数为0.9。访谈问卷评判标准参照SPSQ和慕尼黑综合国际诊断访谈(The Munich 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M-CIDI)[11]。

评判标准:社交焦虑临床状态。被试个体需至少符合社交困难量表中1个潜在的恐怖状况得分高于3分(0~4分制),同时,还要符合社交恐怖症判定标准中的A-E标准。社交焦虑亚临床状态。被试个体需至少符合社交困难量表中1个潜在的恐怖状况得分高于3分(0~4分制),并符合社交恐怖症判定标准中的A标准以及E标准中的一项。社交焦虑亚健康状态。被试个体需至少符合1个潜在的恐怖状况得分高于3分(0~4分制),并符合社交恐怖症判定标准中的A标准。社交正常状态。被试个体未达到上述潜在恐怖状况及社交恐怖症评定标准。

1.2.2 干预方法

采用加密网络即时聊天室形式开展干预治疗。(1)实验分组及干预方法:将参与者分为一对一ICBT组和一对五ICBT组,分别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单人和团体治疗干预方法。网络干预培训材料分为开始阶段(1个单元),认知调节、行为训练与情绪表达阶段(6个单元)和结束阶段(1个单元)。治疗时间每周1次,每次1 h,共8次,持续8周。(2)远期效果评价:在干预实施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和6个月利用SPIN问卷及社交焦虑状态访谈进行追踪测试,以了解被试者社交焦虑状态以及干预的稳定性和远期效果。

1.3 统计分析

建立EpiData数据库,数据双份录入并核对;采用SPSS 13.0进行配对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干预时间实验组社交焦虑分数比较

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2种网络干预方法的主效应、时间的主效应(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经Mauchly“球对称”检验(χ2=5.993,P=0.127),数据符合球形对称,不需要进行校正。干预前,两组社交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48,P=0.075)。干预后,不同干预方法在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3,P=0.805),而不同干预时间受试者的焦虑水平不同(F=82.077,P<0.01),干预方法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237,P=0.112)。

一对一网络干预组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的社交焦虑水平均比干预前低(t值分别为5.575,4.054,5.093;P值均<0.01),而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676,-1.948,-0.871;P值均>0.05);一对五网络干预组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的社交焦虑水平较干预前均有所下降(t值为2.773,2.207,2.551;P值均<0.05),但干预后、干预结束3个月后、干预结束6个月后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0.741,-2.053,0.799,P值均>0.05)。见表1。

2.2 各实验组干预前后及追踪时社交焦虑状态的比较

干预后,一对一ICBT组临床、亚临床状态者明显减少。追踪3个月时,1名亚临床状态者仍然保持该状态,又新出现社交焦虑亚临床状态及亚健康状态各1名;追踪6个月时,除1名亚临床状态者仍然保持该状态外,追踪3个月时出现的2名社交焦虑亚临床状态和亚健康状态者均转为正常;干预后,一对五ICBT组所有参与者访谈社交焦虑程度均有所降低。追踪3个月时,2名亚临床状态者仍保持该状态;追踪6个月时,1名亚临床状态者转为正常,1名仍保持该状态。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网络心理咨询师普遍认为网络心理咨询可以解决轻度或一般心理疾病[12,13],且网络干预治疗对降低焦虑情绪有较好的功效[14,15]。本研究发现,2种网络干预方式均能降低医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一对一ICBT组较一对五ICBT组干预效果更具显著性。张瑾[16]对社交焦虑大学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时发现,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状况,张新凯等[17]也得到了类似结论。Erik等[5]应用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CBT)和传统认知行为疗法 (CBGT)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时得出,两组干预方法治疗均有较大成效,ICBT较CBGT组效果更为显著。

本研究发现,一对一和一对五ICBT组除随访3个月时SPIN分数略有增高外,从干预前至干预结束6个月后追踪的得分呈现平稳下降趋势,可见2种方法的干预效果持久性良好。龙卿志[18]采用CBGT干预高中社交焦虑学生,干预结束6个月后发现干预效果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而本课题组对医学生进行综合疗法干预社交焦虑问题时也得到相同结论[19]。可见网络认知行为疗法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且效果稳定。

社交焦虑 篇5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及社会支持与其关系。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57份。调查工具包括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 8.1%的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其中男生6.63%,女生9.42%;理工类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最高,为14.29%,医学类学生最低,为4.55%;2检验显示社交焦虑与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有负相关性。结论 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发生有影响,应帮助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

【关键词】 社会支持; 学生; 社交焦虑; 问卷调查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nxiety of college students wang juan1, fan jialu1, pan heping2. 1.school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china; 2.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basic situation of social anxiety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social anxiety. methods by anonymous questionnaires, 357 students were collected as our sample. anonymous questionnaires included social phobia inventory (spin),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 perception of social support scale (psss) and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results the rate of social anxiety among our sample was 8.1% (in male 6.63%, in female 9.42%);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had the highest rate of social anxiety (14.29%), while those from medical school the lowest (4.55%); it was shown that statistically social anxiety was not significally associated with gender and the like factors by 2 test. social support was negatively associated pocial anxiety by t test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conclusions social anxiety is influenced by social support, and students should be helped to establish a social support system and take full advantage of it.

【key words】 social support; students; social anxiety; questionnaires

1 问题提出

社交焦虑障碍(又称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为害怕与人交往,不敢与人对视,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说话等,由此造成孤独、自卑的心理,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交功能。WWw.133229.CoM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心理卫生中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社交焦虑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的学生患有较严重的社交焦虑障碍,其中女孩多于男孩[1]。

自从人们开始重视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肯定了社会因素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然而社会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是不同组成部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支持最受关注。近期研究发现[2],社会支持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影响不尽相同,不能脱离事件类型泛泛考察其影响。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对象 根据专业把安徽省属高校分为文科(s1)、理工(s2)、医学(s3)、师范(s4)和农业(s5)五类从每类抽取一所高校。抽取在校大学生一至四年级共375人,收回有效问卷357份,有效率达95.2%。文科66人:男26人,女40人;理工77人:男60人,女17人;医学78人:男24人,女54人;师表1 被试对象情况一览表范69人:男25人,女44人;农业67人:男31人,女36人。其他情况见表1。

2.2 工具

2.2.1 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 是kathryn m. connor等人在发表的,采用五点计分方法(0~4),共17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联合西化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对其进行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均达到了满意的水平[3]。

2.2.2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 含有28项,其中14项用于评价社交回避,14项用于评定社交焦虑,采用“是―否”评分方式。

2.2.3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 由姜乾金根据blumenthal等人(1987)介绍的zimet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修订的。包括12个项目,将“领导、亲戚、同事”改为“老师、同学、亲戚”。每个项目采用1~7七级计分法。总分由家庭内支持、家庭外支持得分相加而成,分数越高,得到的总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2.2.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肖水源编制,共10个条目,包括: ①主观支持度;②客观支持度;③支持的利用度。在本研究中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量表中的一些文字项目进行了修订,将第4题中的“同事”改为“同学”;第5题中的`“夫妻”改为“恋人”, 同时删去了“儿女”一栏;第6、7题中的“配偶”改为“恋人”,增加“父母”一项。

2.3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2检验、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3 结果

3.1 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 被调查者中有29人存在社交焦虑,占总数的8.1%,其中男生11人(6.63%),女生18人(9.42%)。2检验结果显示社交焦虑与性别、来源、是否独生及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从专业看医学类是社交焦虑的保护因素(or=0.41,95% ci:0.25~0.60),而理工类则是危险因素(or=1.64,95% ci:1.20~2.18),其他专业与社交焦虑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2 社交焦虑和逃避的比较 分别比较社交焦虑学生和无社交焦虑学生在焦虑和逃避上的得分情况发现,社交焦虑的学生在焦虑分量表和回避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无社交焦虑的学生,其中无社交焦虑的逃避得分为正态分布。见表3。表2 不同专业学生社交焦虑的比较表3 社交焦虑和逃避的比

3.3 领悟社会支持程度、来源及社会支持利用度的比较 无社交焦虑个体的领悟社会支持程度高于社交焦虑个体;家庭内部支持和家庭外部支持分别与有无社交焦虑和焦虑与回避进行比较发现,家庭内部支持对有无社交焦虑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家庭外部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交焦虑个体在主、客观支持方面也与无社交焦虑个体存在统计学差异。见表4。表4 领悟社会支持程度、来源及社会支持利用度的比较

3.4 社交焦虑和社会支持的线性回归分析 为了检测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影响,把社会支持作为自变量,社交焦虑作为因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社会支持影响着社交焦虑。

3.5 家庭内外支持与焦虑和回避的相关分析 家庭内部和外部支持与焦虑和回避呈负相关(表6)。表5 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的logistic回归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专业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理工类学生社交焦虑的检出率最高,这反映了他们在社交过程中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有可能产生焦虑情绪和逃避行为。医学类学生社交焦虑的检出率最低。这些为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

4.2 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影响 研究表明[4],亲密人际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个体缓解压力,包括调节不良情绪(焦虑、抑郁等)、提供建议和帮助等。对大学生而言,家人、亲戚和朋友不仅能够为其提供爱,关心他(她)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使大学生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支持,为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础,从而改善社交焦虑和减少社交逃避行为。

本研究结果发现,个体进入大学后,不仅所处的社会关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的来源随之变化,而且面临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任务。社会支持存在由纵向、家庭内支持为主,向横向、外部化发展的趋势。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社交焦虑个体没有处理好这一转变,很多同学仍然依赖家庭给予的支持,没有意识到同学、朋友之间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对当前领悟社会支持程度也直接影响社交焦虑的水平。领悟社会支持程度比较高的学生更容易把来自家庭外部的支持作为人际交往的动力,与他人交往时更多地表现出积极、乐观等情绪体验;而领悟社会支持低的学生则将相同的交往视为消极的,由此而产生了焦虑情绪和逃避行为。

4.3 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启示 通过分析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的关系,本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首先,应引导大学生构建并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应对社交焦虑[5]。本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系统完善的同学其社交焦虑发生的可能性较低,而对另一部分大学生来说,他们未能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在离开家庭以后,人际关系淡漠,社交活动是最令他们感到苦恼的事件之一,尤其是和陌生人的交往,并因此而产生了严重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其次,许多大学生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人际关系资源,较少利用或主动寻求支持。不少大学生存在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6],既渴望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又不肯轻易坦露自我。

最后,过高与过低的自我评价、不良个性、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社交活动的开展。不仅如此,一些大学生将寻求社会支持视为自己无能的表现,或者主观上认为他人不愿意帮助自己,改变这些消极认知也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彭纯子,燕良轼,马晓虹,等.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2(2):225226.

[2] 张雯,齐光辉,郑日昌. 师范大学生社会支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5(2):8182.

[3] 肖融,吴薇莉,张伟. 中文版社交恐怖症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j]. 华西医学, 2007,22(3):477479.

[4] chavira da, stein mb.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hild and adolescent social phobia [j]. curr psychiatry rep, ,2(4):347352.

引导初中生克服社交焦虑障碍浅探 篇6

初中生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原因,大多与人际交往、学业、家庭及一些较大的人生变动有关,它是引发初中生焦虑的重要外界变量。那么如何才能让初中生走出社交焦虑障碍?我们不妨从以下的三个维度来寻找方法。

一、引导中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

现代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由于从小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经历的挫折比较少,自理能力较差,面对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常常无法自如应对,因此难免会产生一些焦虑情绪;同时,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期,自尊心比较强,十分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同。因此,一旦在与老师、同学或他人的交往中受到冷落与歧视或者与之发生纠纷,情绪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波动,若不能很好地处理,则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此外,有的初中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及其它不良事件,如生活习惯的明显改变、受批评或处分等对焦虑情绪的影响作用也较大;还有,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自尊心又很强,在道德品行方面习惯于苛求自己,所以他在人际交往中就非常敏感地关注周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产生“过敏性思维联想”。

由不良性格所致的社交障碍患者,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试。由性格多疑引起的社交障碍患者,可以尝试这样做:正确认识自己,大胆与他人交流。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不要过多地计较别人的言论,不要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更不要担心在与他人交往失败后,会遭到他人的嘲讽;清楚认识自己,相信自己不能做到的事,别人也未必做得到。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保持适当的期望值,接受自己的不足,抛开一切顾虑,鼓起勇气,大胆与他人交往。因性格自卑导致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可以通过努力寻找自身的优势,树立自信,消除自卑;也可以从自己的强项或有兴趣的项目入手,通过表现个人优势,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从而摆脱自卑,树立自信。

二、父母要鼓励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

对患社交焦虑障碍的初中生,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群体正常交往,不要灌输“男女授受不亲”等错误的交往观点,不要因担心男女生在一起玩会出什么事,就把孩子关在家里。这样不但不能打消孩子要出去玩的想法,而且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要么孩子压抑自己的好奇,表面上装出服从的样子;要么在叛逆心理的强烈驱动下,与父母较劲儿。父母应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与同辈群体正常交往,传授给孩子交往经验及交往技巧,主动与孩子多交流。带孩子参加单位举行的一些社交活动,让孩子从中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给予孩子与同辈群体的交往空间、时间,不干涉孩子的交往自由。观察孩子的活动交往,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交往技巧,去掉自身的胆怯、恐惧。

三、通过心理干预机制来化解心理障碍

除了家庭以外,学生大多时间都呆在学校里,所以学校环境是否融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情绪和思想。学校的教育氛围、教育者和同龄群体的不良反应都可能对学生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如教师不经意的挖苦,同学的指责,都易使敏感的学生患上社交障碍。为此,学校可以通过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学生及时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危机,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交氛围。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关系,帮助其适应学校生活,以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最终引导他们解决自身面临的心理问题。

(作者单位: 淮安市楚州区职教中心

江苏淮安223200)

社交焦虑 篇7

关键词:焦虑,精神卫生,学生,聋

社交焦虑是在一种或多种与陌生人接触或者有他人对自己进行评价的社交情境中,表现出持续担心和害怕的情绪体验[1]。聋哑青少年由于听力残缺、沟通受阻、社交技能薄弱,且正值青春期,对人际交往的焦虑超过健听青少年,对其他事物的焦虑及学习焦虑也超出[2]。社交焦虑的认知模型表明[3],高社交焦虑个体倾向以更消极或更有威胁性的方式对模棱两可的社交刺激进行解释,此种认知倾向被称为负性解释偏差[4]。它是高社交焦虑个体典型的认知表现,影响着社交焦虑障碍的形成、维持和复发[5,6]。最近许多研究集中于对各种焦虑症状的干预和治疗,并发展出计算机化解释的认知偏差矫正(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Interpretation,CBM-I)技术[7,8]。该技术可移植性高,可独立操作,实施方便,临床应用前景更广[5]。有研究采用自编程序对高社交焦虑儿童进行3次干预,显著降低了被试的负性解释偏差和社交焦虑[4];另有研究采用词句联想范式干预成人的负性解释偏差,也较好地改善了被试社交焦虑的症状[9]。为此,笔者试图用解释偏差训练对聋哑青少年的社交焦虑进行干预,最终确定矫正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被试均为来自合肥市某特殊学校的聋哑学生,共计192名。共发放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192份,收回有效问卷177份。其中达到高社交焦虑水平(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总分高于39分)的被试有85名。最终筛选出高社交焦虑且有配合意愿的50名聋哑青少年参与实验。被试年龄均在13~19岁,聋哑程度为重度及以上(平均听力损失>60 d B)听力损失,能熟练运用手语;瑞文智力测验得分均在正常范围内;右利手,无明显注意缺陷、阅读障碍、精神疾病和其他残疾。50名被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干预组年龄(15.64±1.71)岁,男生14名,女生11名,聋哑年限(12.24±3.84)年,聋哑类型为语前11名,语后14名,重度聋哑7名,丧失听力18名,父母至少一方聋哑5名,瑞文智力测验(51.28±2.37)分;对照组年龄(15.52±1.56)岁,男生13名,女生12名,聋哑年限(12.32±3.08)年,聋哑类型语前9名,语后16名,重度聋哑10名,丧失听力15名,父母至少一方聋哑8名,瑞文智力测验(51.76±2.83)分。两组在上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研究在正式实施之前,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参观聋哑青少年的教室、宿舍等生活环境,与他们一起看电视、做手工、做游戏等,建立了较为亲和的人际关系,以降低被试群体的防御敏感心理,更好地参与到实验研究当中。研究自2014年9月展开,2015年3月完成材料收集和解释偏差问卷、干预程序的设计和编制,2015年5月完成被试的一般情况调查和最终入组的筛选,2015年7—9月实施解释偏差问卷的评估并完成多阶段干预训练,2015年10月完成解释偏差和社交焦虑水平的后测。

1.2.1 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和解释偏差问卷

干预前后,采用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SAS-A)作为全体被试社交焦虑水平的评估工具[10]。量表包含害怕否定评价,一般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特殊情境下的社会回避及苦恼3个维度,共13道题,5点计分,量表总分越高,表示社交焦虑越严重,中国青少年常模均值为(29.79±8.87)分[10]。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16,3个维度对量表的总方差解释量达52.95%,信、效度良好[10]。

在干预前后,采用自编问卷评估全体被试的解释偏差情况。本研究设计了56个不重复的社交情境(前后测各28个),以及在此种情境下人们可能出现的2种截然不同的想法(代表正性解释偏差和负性解释偏差)。2种解释偏差后都设有3个选项,采用3点评分,即选“很符合”计1分,选“中性”计2分,选“不符合”计3分。所有社交情境均用文字描述,计算机呈现,正负性观点的顺序随机排列。被试只需认真阅读每一道题,想象自己置身于此社交情境中,根据自身想法做出选择。所有正(负)性选项的累计得分分别做为正(负)性解释的总分,正(负)性解释总分越低,越接近正(负)性解释偏差;总分越高,越偏离正(负)性解释偏差。

正式评估前,为了检验自编解释偏差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选择203名听力正常的青少年进行测量。统计结果表明,解释偏差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前测中正性解释为0.794,负性解释为0.846;后测中正性解释为0.830,负性解释为0.892。解释偏差问卷的效标效度(以青少年社交焦虑量表中“害怕否定评价”维度为校标):前测中负性解释r值为-0.602,后测中负性解释r值为-0.552。

1.2.2 干预程序

正式干预之前,首先与3位聋哑青少年和2位聋校老师进行访谈,以了解聋哑青少年日常社交情况,增强干预素材的丰富性和真实性。考虑到聋哑青少年耐心不足,注意力稳定性持久性差,对文字的理解可能存在差异,对前人成熟的训练范式进行了改良。干预程序包括100个无重复的社交情境,题材均为聋哑青少年在生活中常见的社会交往场景。通过卡通图画呈现,且图片中配以人际对话(文字呈现)。每次训练设定20个情境,分5次完成,每周1次。

被试需仔细阅读指导语,以“我”而非旁观者的身份进入此时的社交情境,体验情境中人际互动的发展,并识别出自己的想法,在2个选项(1个正性解释,1个负性解释)中作出选择。当被试选择正性解释后,立即给予图文并茂的情境解读,并加以“回答正确”“你很棒”等积极反馈;被试选择负性解释后,立即给予图文并茂的情境说明,并加以“原来如此”“原来是这样”此类的反馈。对照组呈现的社交情境与干预组相同,但对照组被试只需针对社交情境完成相对容易的任务,如回答“画面中有几个人”“他们在做什么”。此外,还要求在不接受训练的时间,干预组被试记录每天发生的压力性社交事件,并尝试对其做合理积极的解释;对照组被试仅需记录下每天的生活事件即可。

干预全程的沟通均由特殊学校熟悉手语的非聋哑学生帮助翻译完成。研究采用双盲设计,由非心理学专业人员在干预现场完成相关测查和记录。

1.3 统计处理

研究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使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干预前后的正、负性解释偏差和社交焦虑差异进行2(组别)×2(时间)的方差分析和简单效应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在正性解释偏差、负性解释偏差和社交焦虑水平方面,时间、组别的主效应都有统计学意义,交互效应也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得出,在对全体被试进行正性解释偏差、负性解释偏差和社交焦虑水平的评估方面,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前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16,0.64,0.99,P值均>0.05),后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43,41.70,27.54,,P值均<0.01);干预组内,实施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对照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另外,对负性解释偏差的改变量和社交焦虑的改变量做了相关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r=-0.383,P<0.01)。

注:P值均<0.01。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高社交焦虑水平聋哑青少年进行5次计算机化解释偏差矫正训练,相比对照组,干预组聋哑青少年的负性解释偏差显著降低,社交焦虑症状得到改善,干预效果持续到训练结束后2周。被试负性解释偏差的减少与社交焦虑的降低存在相关性,说明负性解释偏差的变化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社交焦虑情绪的改善程度。

目前,在探索解释偏差干预社交焦虑的内在机制方面并不成熟,但能确定的是,在基础信息加工层面,高社交焦虑个体对社交信息存在负性的加工偏好,该特点能在不被个体自我察觉的情况下唤醒高水平的焦虑[11,12]。解释偏差干预方法正是作用于人的这种低层级认知机制,影响个体早期认知加工模式,对情绪调控能力差,认知功能发展严重滞后,缺乏自省和自我察觉的聋哑青少年群体尤其适用[13,14,15,16,17]。现有研究表明,负性解释偏差,而非正性解释偏差才是衡量社交焦虑改善效果的科学指标[1]。单纯的正性解释的提高并不足以说明社交焦虑水平在降低。在对社交焦虑的影响中,两种解释偏差是两种相对独立发挥作用的成分[18],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负性解释偏差的降低意味着非负性解释的出现,而非是绝对的正性解释偏差提高。因此,本研究注意到对正负性两种解释偏差进行训练和评估,充分比较了这两种解释偏差在干预前后的变化,以及负性解释偏差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对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例如实验范式中单纯使用文字材料、在反馈时仅呈现“正确”或“错误”字样、不给对照组安排任何任务等方面进行了改良。在表达情境和给予立即反馈时均用卡通图画呈现,并加以情境解读,将有利于聋哑青少年提高兴趣、集中注意力,发挥“我”的意识,更好地认识不同性质的解释偏差,最大限度地减少期望效应、要求特征和其他无关因素对干预效果的影响。被试通过定期的强化训练,实现负性解释偏差向正性解释偏差的认知转变,最终养成非负性解释的认知风格,达到降低负性解释偏差和改善社交焦虑症状的目的。另外,在干预程序中设计了丰富贴近生活的社交情境刺激,布置了家庭作业,这些都将促进干预效果向真实社交环境中迁移,提升研究的生态效度。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首先,在评估干预效果方面,只用了主观报告,缺乏更客观、更有说服力的行为和生理指标。其次,研究没有继续追踪长期的干预效果,未能明确干预几次效果最佳,效果能持续多久。未来,研究要厘清解释偏差和其他(如注意、记忆等)认知偏差的关系,以及各自对社交焦虑的影响;加强对社交焦虑解释偏差的神经机制的探索,发掘在临床干预中的实践价值。

社交焦虑 篇8

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历来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已有研究发现, 大学生群体普遍体验着不同程度的社交焦虑。吕峰、朱孔香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焦虑状态检出率为38.52%;社交焦虑受到性别、年级、文理科、生源地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彭纯子、燕良轼等人的研究发现男生与女生的社交焦虑水平差异不显著;理科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文科学生;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但都明显高于大四学生。彭纯子等人的研究发现男生社交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 城镇大学生更为突出, 城乡大学生在社交焦虑方面没有区别。

归因方式指个体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海德认为, 人们对过去成功或失败主要归结于情境的原因和个性倾向的原因。情境归因是把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归为外部力量, 如环境条件、社会舆论、企业的设备、工作任务、天气的变化等;个人倾向归因是把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自身特点, 如能力、兴趣、性格、努力程度等。已有研究发现, 社交焦虑者总是害怕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 在社会交往中他们往往关注寻找社交情境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威胁性的信号, 并对这些信号进行消极地归因。如他们趋向于将别人皱眉头、打哈欠等中性的信号进行消极的认知, 即认为这是他人对自己的讲话方式或谈论主题感到厌倦、烦躁的表现, 并进一步进行自我归因, 认为自己缺乏吸引力是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虽然探索大学生社交焦虑方面的研究比较多, 但是一些研究得到的结论并不一致。并且已有对社交焦虑产生机制的研究多关注性格、社交技能、自尊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而关于个体认知因素尤其是归因倾向对社交焦虑产生影响的研究比较少, 归因的方式不同将直接导致积极、消极认知方式的出现, 而个体的消极认知与社交焦虑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 本研究拟考察大学生归因倾向对社交焦虑产生的影响。

二、方法

(一) 被试

随机选取山东师范大学459名学生, 其中男生212人, 女生247人, 平均年龄22.5岁 (SD=1.372) ;其中文科214人、理科245人;301人来自农村, 157人来自城镇。

(二) 材料与工具

使用交往焦虑量表 (IAS) 测试被试的社交焦虑水平, 共15项, 5点计分 (1=完全不符合, 5=完全符合) 。本研究中IAS克隆巴赫=0.811 (分半信度系数) , 信度良好。

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 (IPC) 共24项, 六点计分 (-3=很不同意, 3=很同意) , 含内控性 (I) 、有势力的他人 (P) 、机遇 (C) 3个分量表。本研究IPC克隆巴赫=0.745, 信度较高。

(三) 程序

对462名大学生进行小团体统一施测。共发放问卷462份, 有效问卷459份, 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三、结果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为分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一般特点, 进行性别、学生来源、文理科等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性别主效应显著F=4.09, P<0.05, =0.05;女大学生 (M=45.67, SD=8.61) 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男生 (M=44.27, SD=9.19) 。来源的主效应显著F=4.33, P<0.05, =0.05;农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M=45.63, SD=8.92) 显著高于城市的大学生 (M=43.88, SD=8.78) 。性别、来源与文理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为分析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与社交焦虑的关系, 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 在控制了性别、来源、文理科的影响之后, 探查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结果表明, 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对社交焦虑的预测系数R2为0.138, 即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可以解释社交焦虑13.8%的变异。在进一步控制了内控性、机遇与有势力他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后 (调整后的预测系数为0.134) 仍然可以解释社交焦虑13.4%的变异。

四、讨论

研究发现,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体验到更多、更严重的社交焦虑情绪, 这一特点不因年级和文理科的影响而改变。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 其原因可能在于男生的社交技巧更多些, 交际范围更广, 男生的社会角色使他们在人际交际过程中更主动;已有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女生的交际圈子更小, 人际互动的情感卷入程度更深, 对外的排他性更强;相比较而言, 男生的交际圈子更广, 人际互动的情感卷入程度更浅, 群体对外的排他性更低, 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女生社交焦虑水平相对更高的现象。此外研究发现农村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显著高于城市的大学生, 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7]。可能由于农村大学生来到城市生活环境有所变化, 原来生活环境中交际圈相对稳定、狭小, 封闭, 生活环境的变化和交际圈的扩大要求更多的社交技巧, 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挑战。

相关分析显示, 内控性与机遇 (有势力他人) 显著负相关, 这说明如果个体认为生活主要由自己控制则机遇 (有势力他人) 对自己的影响较小;机遇与有势力他人高正相关表明大学生认为有势力他人往往与机遇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有势力他人帮助个体时, 则机遇较多。

回归分析显示, 内控性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即大学生内控性得分越高, 其社交焦虑越低;那些认为生活更多地受自己控制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体验到更少的社交焦虑;而与之相反, 那些认为生活自己无法控制, 有势力他人或者像机遇、运气这类不确定因素更能够影响事情成败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体验到更高水平的社交焦虑。这与已有研究也是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吕峰, 朱孔香.城乡大学生焦虑及社交焦虑的调查分析.山东精神医学, 2005 (1) .

[2]彭纯子, 燕良轼等人.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2) .

[3]彭纯子, 邓盘月, 马惠霞等人.大中学生社交焦虑特征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4) .

[4]吴琛.中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归因方式及社交焦虑关系研究.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5]刘芳.大学生社交焦虑特征探析.医学教育探索, 2007, 05.

[6]邹泓.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发展特点、功能及其影响因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3.1-15.

[7]陈洁.大学生社交焦虑、自尊与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社交焦虑 篇9

目前我国对自我和谐的研究群体主要是高中生、大学生, 高中生的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在性别、文理科上均无显著差异, 在年级上差异显著[5]。不同年级、性别的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各不相同。积极的应对方式与自我的灵活性呈正相关[4]。民营企业家常用应对方式是解决问题和求助应对, 自我不和谐主要表现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1]。本研究旨在探讨研究生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的关系, 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 对象和方法

2.1 对象。

简单随机抽取某高校研究生200名, 回收178份, 有效问卷166份, 回收率为89.0%, 有效率为93.3%。

2.2 方法。

2.2.1研究工具:自我和谐量表 (SCCS) :含3个分量表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 共35个项目, 5级评分, 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SCSQ) :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组成, 包20个条目, 4级评分。社交焦虑量表 (SASSCS) :含6个条目, 4级评分。2.2.2实测过程及数据处理:由主试现场集中测试, 统一指导语, 独自、无记名填写, 当场收回。计算各量表得分, 对数据采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不同年级、来自于的应对方式、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状况的差异。

由表1可知, 不同年级、农村与城镇的研究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状况差异不显著, 社交焦虑总分, 研一显著高于研二, 农村显著高于城镇 (P<0.05) 。

3.2 不同专业的应对方式、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状况的差异。

由表2可知, 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在应对方式、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状况上差异不显著。

3.3 研究生应对方式、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由表3可知应对方式、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各个维度 (除积极应对于自我刻板性) 相关均显著。

3.4 研究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对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 社交焦虑、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三个变量进入自我和谐的回归方程。

4 讨论

4.1 研究生应对方式和自我和谐在年级、专业、来自于维度上的比较。

研究生的个性已成熟, 人格相对稳定, 在处理问题上有较多经验;理、工科学生思维严谨, 处理问题更为灵活, 文科学生情感细腻, 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现在城乡差距减小, 农村学生也可接受良好教育。因此研究生的应对方式、自我和谐状况在这三个维度并无显著差异。

4.2 研究生社交焦虑在年级、来自于维度上的比较。

研一学生是新生, 对于学校可能还存在一定的不适应, 在人际交往上可能存在一定抵触心理或交往技能不够成熟等;对于农村来的学生, 由于其生活环境本身大多不如城镇学生丰富, 相对缺乏社交技能。因此研究生社交焦虑得分在年级、来自于存在显著差异。

4.3 研究生应对方式、社交焦虑与自我和谐的关系。

“自我和谐”反映了自我与经验间的协调, 如果个体体验到自我与经验失调, 就会采取防御措施使二者重新达到协调。应对方式即人们为应对内外环境要求、情绪困扰而采用的防御措施的客观表现形式, 是心理应激、压力对个体自我和谐产生影响的重要中间变量。社会交往是个体适应社会的必要途径。社会交往行为不良会使人产生消极情绪与不当的自我评价。因此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够提高自我的和谐, 社会交往状况影响自我和谐。

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研究生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交焦虑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 采用简单随机取样, 对200名在校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 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生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在年级、专业、来自于均无显著差异, 社交焦虑总分得分研一显著高于研二, 农村显著高于城镇;研究生在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和自我和谐各因素 (除自我刻板性与积极应对方式)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社交焦虑对自我和谐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研究生的应对方式、社交焦虑对自我和谐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研究生,应对方式,社交焦虑,自我和谐

参考文献

[1]陈传锋, 贺豪振.民营企业家的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研究[M].杭州:.浙江社会科学, 2008, 9:114-118

[2]蒋灿, 阮昆良.大学生自我价值感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 2006 (3) :13-16.

[3]江伟等.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J].心理健康, 2009, 1 (6) :25-27.

[4]李志凯, 崔冠宇, 赵俊峰等.本科大学生自我和谐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6 (4) :380-382

[5]杨雪丽.大学生社交焦虑现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J].校园心理, 2010, 4 (8) :232-234.

社交焦虑 篇10

社会交往是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社会交往具有很多功能, 它能沟通信息, 使人们获得知识, 丰富人的阅历。同时, 社会交往使人的感情需要得到满足, 群体活动会使人感情上觉得充实、愉快, 交往活动可以使人的苦闷忧愁得到合理的宣泄和排解, 通过心理调适而达到心理平衡, 从而保持心理健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顺利地进行社会交往, 由于不自信或害怕外人的评价等各方面原因, 很多人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不自然, 有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这被称之为社交焦虑。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它妨碍了人的正常人际交往, 损害了人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 人与人的交往日益密切, 社会交往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尤其对于大学生而言, 课业负担减轻, 社交活动日益频繁, 社交焦虑会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对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已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重视, 虽然对于社交焦虑的成因研究很多, 但没有一个总的定论。自尊和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国内外对此也做了很多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一) 自尊概念的界定

最早给自尊下定义的心理学家是W·James。他给自尊下定义时用了一个公式, 即自尊=成功/抱负, 换句话说, 个人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其实际成就与潜在能力的比值。国内认为自尊是一个可以被定量的假定概念, 它是人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这同时也是自尊评定的理论基础, 即评价一个人对自己的态度能反应出该对象的自尊程度。

(二) 负面评价概念的界定

1969年, Watson和Friend提出负面评价恐惧概念, 并将之定义为“对他人评价的忧惧, 为负面评价而苦恼, 以及对他人可能给自己负面评价的预期”。这种定义一直延续到今天, 并根据这一定义编制了“负面评价恐惧量表”。

(三) 社交焦虑概念的界定

最早对社交焦虑进行描述的是法国精神病学家Janet, 他当时称为社交恐怖或社会的恐怖症, 并将其归为神经衰弱类。而英国精神病学家Mark&Glder最早提出“社交焦虑”一词, 他从恐怖障碍中区分出一组称之为社交焦虑的病人, 他们害怕社交环境, 比如害怕在众人面前说话、吃东西, 害怕参加聚会等。国内有学者认为社交焦虑是指对人际交往的紧张和害怕, 而有学者将社交焦虑定义为: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其基本表现是:害怕和别人对视, 害怕被人注视, 怕自己在人前有丢面子的言谈举止。

三、相关研究

(一) 自尊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Solomon等人提出的自尊恐惧管理理论认为, 自尊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 是减少和缓解焦虑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内研究表明, 自尊水平对医学院新生的社交焦虑有一定影响。而对于初一新生, 外显自尊对社交焦虑有缓冲作用。自尊高的个体倾向于肯定自己, 自尊越高的个体对自己越肯定, 对自己越接纳, 和别人交往越轻松, 也更接纳别人,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紧密相关, 社交焦虑的产生部分来源于感知到他人负面评价时的反应。当正在或预期参与社交活动时, 负面评价恐惧属于与不利评价有关的恐惧感, 而社交焦虑属于对这些情景的综合反映。国内的研究表明, 大学生惧怕负面评价与社交焦虑显著相关。护士在实习前, 社交焦虑与负面评价恐惧呈正性相关。

(三) 自尊与负面评价恐惧的相关研究

自尊与负面评价恐惧呈显著负相关, 这点在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和中学生中, 都得到了相关验证。自尊低的人对自己评价低, 而对自己评价低的人容易也认为别人对自己评价低, 并对别人的负面评价产生一种恐惧感。

(四) 自尊、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三者关系研究。

国外研究认为自我评价低的个体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的否定评价更为担心, 更容易产生社交焦虑。钟佑洁和张进辅对自尊、评价恐惧和社交焦虑中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负面评价恐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即自尊对社交焦虑的作用部分是通过负面评价恐惧这个中介变量实现的。

根据如上的资料可以知道:大学生社交焦虑已逐步引起我国学者的注意, 而国内对于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研究相对较多, 而关于自尊、负面评价和社交焦虑关系的研究还较少, 且研究对象多为中学生和医学院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焦虑比较普遍, 自尊和负面评价恐惧对社交焦虑有影响。因此, 对大学生群体的自尊、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关系研究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 需要进一步探讨。

摘要:本文阐述了自尊、负面评价恐惧与社交焦虑的概念及其相关研究, 对三者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自尊,负面评价恐惧,社交焦虑

参考文献

[1].孙配贞、江红艳、赵辉, 《初一新生内隐、外显自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16

[2].周仁会, 《中学生惧怕否定评价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对其自尊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10.31

[3].华元杰、胡金生, 《大学生惧怕否定评价心理及其与演讲焦虑的关系》[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18

[4].郭佳、何国平, 《护士实习前社交焦虑与惧怕否定、自尊水平的关系》[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24

[5].王文娟、叶培结、王立金, 《医学新生社交焦虑与其自尊及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8.33

社交焦虑 篇11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社交焦虑障碍;形成原因;改善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4

一、引言

大学生是一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渴望社会交往,希望尽早掌握社交的技巧。但现实情况是,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一些社交障碍,社交焦虑障碍不仅会给个体将来的学业、就业生活质量等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发展成其它更严重的障碍,甚至导致自杀。因此系统的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相关影响因素就显得很迫切。

二、概念界定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在社会交往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状态;这些情绪状态是负面的、消极的;这些负面心理状态指向未来;产生这种不快体验的同时,伴有躯体的不适应感。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社交焦虑,但通常持续的时间短暂,对个体影响不大。

(二)社交焦虑障碍

社交焦虑障碍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或人前表演、操作时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从而妨碍其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一种心理障碍。社交焦虑障碍诊断标准概括出了一些社交焦虑障碍者典型的情绪行为体验,但实际生活中,其表现形式更为多样。

(三)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

就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点看,大学生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延缓偿付期,正面临许多心理矛盾;高校扩招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这一切都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大学阶段是由学校走向社会的准备期,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社交技巧不够,社会交往面比较窄,容易造成社交焦虑。

三、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一)生理遗传原因

父母的焦虑性格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或遗传到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身上,有行为抑制的父母更容易养育出有行为抑制的子女;母亲妊娠期使用药物或分娩时不顺利的情况也会很大程度上加大孩子患社交焦虑的几率;个体成长中身患疾病或经历身体创伤对焦虑情绪的产生也有影响。

(二)家庭原因

父母过于极端的教养方式,如过度保护或溺爱、冷淡或苛责、甚至精神躯体虐待等,导致社交焦虑障碍者个体无法培养独立能力或缺乏安全感;家庭经济水平低也是社交焦虑的一个影响因素,患者会有自卑感,自尊过于强烈也会疏远人群;家庭居住环境较封闭的学生从小社交机会少、社交技能差,这也可能是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之一。

(三)社会原因

青春期以后,个体除了与父母的依恋关系外,还发展出了新的关系。大学时期,同伴是大学生重要的依恋对象,良好的同伴依恋关系也成为情感支持的重要来源,扮演“安全基地”的角色等,对个体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

(四)个体原因

具有敏感、内向、多疑、胆小、孤僻气质类型的个体具有先天的焦虑易感性,更容易在后天的创伤事件促发下产生社交焦虑障碍。社交焦虑障碍的个体特别担心自己在人际交往情境中的表现,担心由此而招致他人的负面评价,有学者指出这种担心的实质即是不自信,对自己胜任人际交往情境的能力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也表现为对自己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缺乏悦纳。

四、辅导措施

(一)重视亲子关系的培养

父母要维持良好稳定的亲子关系、避免安全的依恋关系中断。大学生不论何时遇到困难,父母都应尽力随时提供开放的沟通和持续充分的情感支持。大学生与父母的牢固的情感联结是他们心理能力发展的基础,只有感受到父母永远是自己的安全基地,他们才可能勇敢地进行职业探索和人际探索。

(二)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

对于因同伴关系严重失调而导致的社交焦虑障碍的大学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善。

1.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心理辅导中,通过开展一系列有利于改善大学生的同伴关系的活动,如团体成员间相互结识、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容纳他人和赞赏他人、角色扮演等,可以使团体成员从三方面得到改善。

2.朋辈辅导;通过挑选合适的学生作为朋辈辅导员,并对其进行训练和督导,使他们对朋辈发挥正面的影响;朋辈辅导员透过帮助别人的历程,不但能够协助朋辈解决他们的困难,更能增强对自我的认识,从而实践“助人助己”的精神,促进自我成长。

(三)進行大学生就业指导

1.一年级将就业指导与入学教育和职业介绍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要求和社会地位,帮助学生初步确立成长目标和发展方向;

2.二三年级着重加强专业教育、思想教育以及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打好专业基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增强其社会适应性。并适当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招聘会,使学生对就业市场有一个感性认识,增强择业意识;

3.帮助四年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同时进行择业方法、择业技巧等具体求职知识的教育,提供就业信息服务,进行模拟面试等,帮助学生成功地找好第一份工作。

4.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特别注意端正学生择业心理,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从而让大学生正确分析自我能力,认识就业现状,了解就业形式,扩展自身能力,减轻就业带来的压力。

(四)正确认识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大学生要正确认识自我和外部环境,改变这种不良的认知,对社交活动赋予积极的意义。

1.高校需营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环境;高校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强化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走出社交焦虑障碍的阴影。

2.大学生要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要让大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才能和潜力,客观的剖析自己,作比较正确的自我评价。

引起大学生社交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有自身方面的原因,还有各种外界因素。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对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学生,分析导致个体社交焦虑障碍的主要原因,积极引导。

[参考文献]

[1]刘春梅.大学生社交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7.

社交焦虑 篇12

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也称社会焦虑,是指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由于自己在社会角色与社会行为上无法满足预定的期待目标时所产生的焦虑[3]。社交焦虑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紧张、焦虑、恐惧、不安、过分警觉、对自己或他人感到沮丧、愤怒、妄自菲薄、悲伤、压抑、无望、情绪低落等都是交往焦虑的表现。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会遇到很多社会适应问题。此期的成人感,独立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越来越强烈,期望个人的见解能得到社会与他人尊重。相反,他们的社会成熟则显得相对迟缓,社会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人际关系的矛盾。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青年不能很好的进行社会交往,甚至形成社交障碍,为此而感到苦闷,自卑,以至影响了身心健康。而且师范类大学生将来是要教书育人的,因此,探讨师范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整群抽样法,从山西某师范大学共抽取200人进行调查,其中男生82人,女生118人;大一62人,大二76人,大三62人;城73人,乡127人;独生子女121人,非独生子女79人。

1.2 方法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由Schwarzer等人编制,共10个项目,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修订后的中文版有良好的信效度:GSES的Cronbach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3(P<0.001),折半信度为0.90,效度方面,GSES的10个条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0.60和0.77之间[4]。(2)交往焦虑量表(IAS),摘自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1999增刊。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可作为我国大学生社交焦虑研究的有效工具。含有15条自陈条目,这些条目按5级分制予以回答。IAS的Cronbachα系数为0.81,重测系数为0.78,信度指标良好;与社交苦恼及回避量表的相关为0.66,与焦虑自评量表的相关为0.29[5]。

2 结果

2.1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性别比较

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性别差异非常显著(P<0.001),而社交焦虑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年级比较

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年级未见显著差异(P>0.05),而社交焦虑年级差异非常显著(P<0.01),见表2。

2.3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城乡比较

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城乡之间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3。

2.4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是否独生子女的比较

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在是否独生子女方面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见表4。

2.5 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的关系

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261(P<0.01),见表5。

3 讨论

研究表明,师范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非常显著,男生显著高于女生(P<0.001),这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一致[6]。可能与性别角色和社会期望等因素有关,社会文化、学习压力等因素会影响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发展,社会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传统文化造成的差异,会使男性有较多的优越感,从而使他们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女性则较低[7]。这提示我们,一般自我效能感可能是一种跨文化、跨年龄的基本人格特征。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年级、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一般自我效能感在短期内比较稳定。

注:表示**P<0.001

注:表示**P<0.01

注:表示**P<0.01

师范大学生在社交焦虑量表的总均分为:41.91±8.05,与美国来自三所大学的大学生样本(38.9±9.7)相比较,有显著差异(t=5.278,P=0.000)。与付梅[7]调查的师范大学生(40.09±8.65)相比较,有显著差异(t=3.188,P=0.002);与湖南七所高校大学生的样本(38.78±8.59)相比较,也有显著差异(t=5.488,P=0.000),社交焦虑可能存在地域差异。

大学生社交焦虑是否存在年级差异,国内的研究不大一致。本研究发现,社交焦虑存在年级差异,与彭纯子、燕良轼、马晓虹等人的研究一致[8]。社交焦虑不存在性别差异,这与中国学者的研究都一致。其他方面,如家庭来源、是否独生子女等,社交焦虑差异不显著。

本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之间的确存在负相关关系,与班杜拉关于自我效能感的理论推断一致。通过本研究发现:提高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可降低社交焦虑。通过相关分析可以看出: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大学生,其社交焦虑就比较低,所以提高一般自我效能感可以降低大学生的社交焦虑。

参考文献

[1]Bandura,A.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J].New York:Freeman,1997.

[2]Schwarzer,R.Artisti,B.Optimistic self-beliefs:Assessment of general perceived self-efficacy in thirteen cultures[J].Word Psychol,1997,3(1~2):177~190.

[3]章志光.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l):37~40.

[5]彭纯子,龚耀先,朱熊兆.交往焦虑量表的信效度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适用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39~41.

[6]王才康,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考试焦虑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29~230.

[7]付梅.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4.

【社交焦虑】推荐阅读:

认知焦虑07-17

焦虑问题05-14

赛前焦虑06-07

英语焦虑06-09

焦虑归因06-28

焦虑情况08-01

口语焦虑08-09

考研焦虑08-12

缓解焦虑08-13

影响焦虑08-29

上一篇:互动式教学查房下一篇:畜禽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