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考试焦虑

2024-08-21

应对考试焦虑(共12篇)

应对考试焦虑 篇1

1 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1]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现象, 它是指当个体意识到考试情景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威胁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内心体验, 是考生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1]。这种情绪在考生的日常学习中可以说是一种常见现象。比如考生考前对自我的消极认知, 对考试后果的担心、忧虑及考试时的多种紧张心理和行为反应, 这些都是考生考试焦虑的表现。有心理学家调查发现:75%的考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心理。考试焦虑还存在性别上的差异, 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高于男生, 且主要表现为情绪性反应。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2]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不恰当的自我期待或者成就动机太强

有些考生对自己要求过高, 每次考试都要求自己比别人考得好;有些考生则因家长或教师对自己的成绩过分关注, 要求过严。这2类考生都会不自觉地被不允许失败的思想占据头脑, 且一旦面对把握不大的考试时, 便会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

1.2 对考试失败的过分担忧

有些考生总是在考前就对考试结果忧心忡忡。“万一考砸了怎么办?”“如果这次考砸了, 家里会……同学会……”这些想法总是困扰着考生, 使其难以集中注意力、难以入眠、记忆力减退。这些夸大考试重要性的想法和考生自己想象的严重后果不仅使其无法好好复习备考, 同时加重了对考试的焦虑。

1.3 被考试失败的经历困扰

从小到大经历了无数考试, 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有过在大考中失败的经历。这些失败的阴影, 特别是面对失败时的一些负面情绪状态 (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严厉的指责、痛苦的体验等) 在大脑中保留了下来。当面对新的考试时, 以前的考试情景便会引发记忆中相关的失败体验, 从而引起情绪波动。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注意力分散和记忆力减退, 从而使考生无法从容应考。

1.4 用脑不科学

常会出现一种怪现象, 平时记得很熟的算法、公式或答案, 考试时竟然想不起来, 步出考场时, 答案脱口而出。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舌尖现象。舌尖现象[3]是由于考试时考生的情绪紧张, 造成大脑两半球一些部位的强烈兴奋, 对回忆对象发生负诱导作用而引起的, 它会妨碍考生回忆。有些考生只顾拼命复习功课, 放弃了必要的睡眠和活动时间, 长期打“疲劳战”, 结果整天头昏脑涨, 学习效率低下。

1.5 复习方法单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波芬培格[4]对脑力活动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作过研究, 他让被试者从事智力测验、填空、评定文章和加法运算这4种脑力活动, 发现测试中加法运算效率最低。这种由于加法运算造成的低效率就被称作波芬培格现象。如果长时间用同一种方法复习一门功课, 大脑皮层的某一部位就会产生保护性抑制, 影响记忆效果。

2 积极的应对措施

2.1 考前生理和心理准备

2.1.1 正确认识考试

考试是一种选择, 考生选择它, 社会再通过它选择考生。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中不足的有效途径。考试是一块路标, 指引着考生的未来。

(1) 首先跟自己比, 关键在于自己是否进步。考试失利后出现的郁闷、烦躁情绪至少损失一周安静学习的时间。要正确认识考试, 每一次考试都是进步的机会, 发现问题、改进复习策略, 提高成绩才是根本。

(2) 理智面对自己的实际水平, 制定科学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不仅要使考生明确前进的方向, 更要起到帮助考生树立自信心的作用。“不制定大目标、只制订小计划”, 即目标不要太远大, 走一步看一步, 把握现在, 做好手头的事情会更理性。考生要分清主次, 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好的, 哪些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

(3) 多想现在, 少想以后。考生要坚持过程大于结果的信念, 重视过程, 只要过程好, 结果就不可能糟。

(4) 化弱势为进步。考生不要将成绩看得太重要, 关键是从中发现问题, 取得进步。

2.1.2 合理安排考前学习和生活———加、减、乘、除法 (1) 加:

加强营养和锻炼。考试期间的饮食应做到“六要”, 即要吃饱, 要吃好, 要清淡, 要少吃脂肪和糖, 要适当吃些杂粮 (谷类为主) , 要及时补充水分。同时要避免“六不宜”, 即不宜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不宜贪凉, 不宜午睡时间过久, 不宜节食, 不宜室内外温差过大, 不宜在风口上猛吹。考生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和家务劳动。

(2) 减:降低得病的可能性。预防疾病应当做到“六要”, 即要注意保暖;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清新、湿润;要搞好个人卫生;要适当锻炼, 增强身体免疫力;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要在身体出现明显不适时及时就医。

(3) 乘:保证睡眠, 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生睡眠不足将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注意力分散, 记忆力减退, 复习效率降低, 造成学习的“事倍功半”。建议做到“六要”, 即要做到睡前全身放松, 包括心理和身体的放松;要按时起床, 按时睡觉, 保证作息时间规律;要做到晚餐少吃;要在晚饭后不喝咖啡或浓茶, 以免影响睡眠质量;要在睡前泡脚或沐浴;要营造寝室舒适环境, 避免强光、噪音。

(4) 除:消除不必要的烦恼、焦虑。要保持愉快、乐观的心态。考生应加强积极情绪的积累, 要学会“关门”。学会关紧“昨天”和“明天”这两扇门, 过好每一个“今天”, 既不对“昨天”耿耿于怀, 也不对“明天”忧心忡忡。

2.1.3 保持考前良好的心态

考前良好的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保证。首先, 必胜的信心是良好心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自己、肯定自己, 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其次, 保持正向的情绪状态是良好心态的重要方面。愉快的心境有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而消沉、倦怠等负面情绪会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 影响学习效率。

2.1.4 积极暗示, 挖掘潜能

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有助于增强自信、排除焦虑, 充分挖掘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心理学上有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 可以利用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2.2 应对考试焦虑的心灵处方

2.2.1 考前写心理日记, 记录每天的心情

心理学家指出, 把生活中的问题和心中的疑惑及不愉快的经历写在日记本上, 然后定期回顾和分析, 这样做能让考生对自己有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认识, 可以在冷静时解决各种困扰。考前看日记, 暗示自己, 会增强自信心。

2.2.2 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积极的自我暗示就是用积极的思想、语言不断提醒自己, 克服悲观、沮丧和恐惧心理, 使自己精神振奋。

2.2.3 放松训练

放松训练可以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其具体过程是:由上而下让额头、眼睛、下颚、颈项、肩膀、背部、手臂、肘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和脚部肌肉群先紧张5秒钟, 然后放松10~15秒钟, 不断重复。考前每天练习2~3次。放松训练的关键是体会紧张后放松的感觉。

2.2.4 深呼吸训练

做深呼吸训练时注意的要领:一是缓慢有节奏地吸气, 缓慢有节奏地呼气。二是吸气后停1~2秒钟再呼气。呼气时最好嘴微张, 这样能立刻感觉到肌肉放松, 特别是感觉到胸部放松, 从而有助于心理放松。

2.2.5 想象法训练

可以想象一些宁静的自然景象, 这些景象可以是自己曾观赏到的, 也可以是想象出来的。关键是要有宁静、放松、愉悦的感觉。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个人的幸运主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有诗人曾说:“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幸运的建筑师。”对于考生来说, 心理调节至关重要, 应做到:树立信心、优化情绪、进入状态、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杨眉.与焦虑同行:社交焦虑与考试焦虑的调节[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1.

[2]施莉萍, 姚建东.克服考试焦虑, 从容应对考试[J].考试 (中考教师版) , 2008, (11) :101.

[3]陈勇.中职学生考试焦虑之“舌尖现象”及对策[J].教育前沿 (理论版) , 2009, (6) :57.

[4]梁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教学中的波芬培格现象及其克服[J].益阳师专学报, 1998, (1) :26.

应对考试焦虑 篇2

对于高三学生,考试时家常便饭,如何在考试时保持适度紧张状态,又不过度焦虑,以致影响到考前复习和考场发挥,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考试时紧张、焦虑怎么办呢?在此,为大家介绍了几种应对考试焦虑的方法:

1、要注意适度的休息、娱乐和锻炼。不少考生在临考前为了争时间,拼命地开夜车,并挤占了娱乐和锻炼时间。这会使考生身体和心理疲劳,学习效率下降。

2、要交换下复习的形式,避免单调机械的刺激产生的厌烦心理。比如编份考题考考自己,把一些要背的书制成磁带放给自己听,也可假扮老师把所要记的东西讲演出来等等。

3、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定自己的这种担心。此外,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往往会心烦意乱。所以当务之急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排列出一个合理的复习顺序。

4、失眠的真正危害在于失眠者过度夸大了失眠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而消除思想包袱是解除考生考前失眠问题的好方法。还可以在医生建议下,进行药物治疗。

5、克服环境的干扰,不必去理会它,这样自己的急躁情绪就会减少。家长们要分担孩子的压力,有些父母在高考前过高估计了孩子的水平,会使压力增加。正确看待目前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在老师和亲人的帮助下,进行自我调节,考试情绪焦虑一定会减轻。

6、学会宣泄。合理宣泄可以转移注意力,学生可以通过心理辅导,减轻压力,或听从医生意见从事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运动有助于宣泄压力,尽量到户外进行有氧运动,走路挺胸抬头,步伐坚定有力,速度稍快,就能增加自己的信心。

应对考试焦虑 篇3

考试焦虑的表现

考试焦虑一般是多以生理功能的紊乱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伴有心理和情绪上的改变。生理上可表现有:失眠多梦、食欲不振(个别人表现贪食)、心慌气短、头晕恶心、出汗、尿频腹泻、肌肉紧张、酸痛、易疲劳等等,心理和情绪上可表现为:情绪不安、烦躁、易发脾气、低落、抑郁、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等等。

由于考试焦虑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多种多样,就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也可能会表现不同。所以,家长最好结合孩子主观上的焦虑体验来进行判断。

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

考试焦虑的原因可由多种因素构成,既有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因素,如社会价值取向,学校偏重分数,家长过高的期望等;也有学生自身内部的因素,如学生的认知态度以及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影响到学生心理状态的平衡稳定,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考试焦虑。

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其原因,只有针对引起考试焦虑的原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

缓解焦虑的方法

下面介绍的方法简便易行,家长可以用来指导孩子进行练习,只要能坚持经常练习,有助于缓解紧张和消除焦虑情绪。

1.呼吸放松:选择一个安静环境,身体自然站立,双肩自然下垂,两眼微闭,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呼吸时要深吸气,漫呼气,做到深缓平和。一般做3~5分钟即可达到放松的目的。

2.想象放松: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可坐在沙发上,也可平躺在床上,轻轻闭上双眼,让身体保持自然放松状态,想象自己经历过的愉快往事或是大自然中的美好景象。此时,注意力要集中于想象的景物上,并去感受想象带给自己的轻松愉快体验。此方法一般要持续做5~10分钟。结束时慢慢睁开双眼并伸展全身,结束后不要急于起来,可稍休息片刻。此方法如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其效果可能会更理想。

3.其他:适当的体育运动或文娱活动同样具有缓解紧张和消除焦虑情绪的作用。

上述方法对缓解紧张焦虑虽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孩子是处在一个较高的焦虑水平上,家长则应及时让孩子求助于心理医生,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一些抗焦虑药物进行调解。

帮助孩子的几个要点

1.以理解与接纳、支持与关心为基础,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家庭学习环境,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对缓解紧张和消除焦虑具有积极的作用。

2.要对孩子的能力有一个客观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不要以过高的期望来要求孩子。同时积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对待考试,帮助孩子建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以此消除心理压力。

3.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和解决孩子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为孩子提供一个倾诉不良情绪的渠道,以达到缓解紧张和消除焦虑的目的。

4.帮助孩子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规律的生活起居,做到学习松弛适度、劳逸结合,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影响学习效率,加重心理负担。

5.鼓励孩子做一些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这样不仅会使孩子的紧张心理得到放松,还有助于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加记忆水平。

最后要对家长说的话:

怎样应对考试焦虑 篇4

作为教师, 从事了多年的高中教学工作, 亲眼目睹也亲身感受过考试焦虑带给高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学生因为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水平发挥而导致考试失败的例子并不鲜见, 有些平时成绩很优异的高中生甚至因此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这是一件很令人惋惜且令人痛心的事情。曾经有一位女生苦恼地说:“我平时做练习并不吃力, 同学问我难做的题目, 我也能从容解答, 但一遇考试就十分紧张, 唯恐出现失误, 考试分数就象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上, 久久不能搬去。无疑, 对我的学习和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我有时也知道这样不好, 但不能自拔。”还有一位高中的男生在周记中写道:“我好痛苦啊!上高中后, 我一直很刻苦, 但成绩总是不理想, 现在, 我整天烦躁不安, 考试象一个沉重的包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我想摆脱, 又摆脱不了, 只好弯着腰艰难地行走, 这种滋味真难受啊!”这种现象在高中生中是非常普遍的, 我曾在当时所教班级中进行过一个考前焦虑的小调查, 结果90%的学生表示存在考试焦虑, 有20%的学生表示就是因为考试焦虑而影响了中考的发挥, 从而与重点高中失之交臂, 可见, 开展考试焦虑研究, 是保证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2 考试焦虑的症状

考试焦虑是中学生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考试焦虑者, 表现在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在认知方面, 老想着考好了怎么样, 考糟了又怎么样等等跟学习无关的事情。这些想法、思维总是指向考试失败的方面, 缺乏自信, 在考试环境当中, 会感到非常不适。在行为方面, 表现为两个, 一个是拖延, 一个是逃避。

【案例1】

爱拖延的学生

班上一位患有考试焦虑症的学生, 为自己制定了一个非常完美的计划, 早上6点起床, 背英文单词, 上午复习语文、数学, 下午复习物理、化学, 或者文科综合。但每到开始学习的时候, 他就借故拖延。总觉得自己没有休息好或没有找到最佳状态等等, 找各种借口开脱自己, 好像总是找不到精力最好的时候。

点评:精力不能集中, 这就是考试焦虑症的第一个症状, 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拖延。这也是他制定完美计划不能实现的一个主要原因。

【案例2】

一个逃避高考的学生

一位患有考试焦虑症的男生, 身体不是很好, 缺少体育锻炼。由于必须通过体育达标测试才能参加高考, 所以他忧心忡忡, 非常害怕。他知道自己体育测试可能过不了关。体育测试前20天, 他患了感冒, 医生给了他七天假, 到了第七天的时候, 他妈妈对他说:“你如果觉得身体不适, 还可以休息几天。”于是他就借故休息下去, 整天看杂志、看电视, 最后干脆告诉家长, 今年不复习了, 明年再考。

点评:正是这位母亲的这种犹豫, 让这个男生本来不坚定的心态更加不坚定。母亲要是坚持他必须参加考试, 不管情况如何, 都不给孩子逃避的机会, 说不定会是另外的结果。这是考试焦虑症的第二个症状, 就是逃避现实, 结果可想而知。

总结起来讲, 考试焦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1) 情绪激动、慌张、不能自制。有的伴随手足发冷、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甚至头昏。

(2) 感知障碍, 如视听困难, 感受性降低, 甚至把试题要求看错等。

(3) 注意障碍, 即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4) 记忆障碍, 平时熟悉的东西回忆不出, 但一出考场又能想起。

(5) 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分析、归纳、判断、推理, 本来能做的题也做不出。

3 考试焦虑的心理调节

3.1 控制焦虑程度

考生对考试焦虑心理体验的强度, 因自我意识的威胁程度不同而不同。不同情况的考生, 对焦虑程度应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考生焦虑程度太低, 这样会对学习过分放松, 无所用心, 不求上进, 考得好与不好无所谓, 这当然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因此, 要适当提高其焦虑程度, 本着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复习和考试。有的考生焦虑程度过重, 认为成败在此一举, 从而整天提心吊胆, 惶惶不安, 甚至不能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这种情况就很难使自己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甚至会导致脑细胞联结系统机能紊乱, 记忆受阻, 思维僵滞, 认知能力降低, 正常的分析和判断受干扰, 不仅严重影响学习成绩, 还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要适当采取措施, 加强心理调节, 降低焦虑程度。考生要正确对待得失, 考得好, 继续深造;考得不好, 再度努力。一帆风顺固然很好, 但遇到挫折并不可怕。相信只要锲而不舍, 任何人都能取得成功。千万不要以为成败在此一举而自寻烦恼。只有通过这种升降调节, 使焦虑程度保持在适当的程度, 以唤起大脑皮层的适度兴奋, 集中注意力, 活跃思维, 提高心理控制能力, 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和轻松愉快的心情抓紧复习和参加考试, 才能使知识水平和各种能力得以正常地发挥

应对考试焦虑 篇5

教你如何应对中医执业医师考前焦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时间越来越少,面对紧张的复习节奏,不少考生会产生焦虑不安、失眠等考前焦虑的情况。下面,小编就来教大家怎样应对中医执业医师考前焦虑。

1、不要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因为睡眠过程是大脑合成记忆蛋白的过程,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减轻焦虑。

2、不能过分要面子。把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当成一次平常的人生体验,不要想着我必须考上才能在单位有面子,这样会增加紧张和焦虑。

3、适当参加体育活动。体育活动可增强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性,增强意志,同时可增加深睡眠,增加记忆蛋白合成,提高学习效率。

4、听音乐。音乐可使人们被压抑的欲望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自我放松训练。可靠坐在沙发上,以随意舒服的姿势,先紧握双拳,全身肌肉绷紧,然后全身放松,体验紧张放松的主观感觉,然后开始放松训练,由前臂开始,依次放松面部、颈、肩、背、胸腹、四肢,每次10~20分钟,对抗焦虑有良好的效果。

6、登高远望。若在楼上居住,焦虑时可临窗远眺,心情可很快改善。

7、加强营养。要及时补充、供应大脑能量必需的蛋白质、葡萄糖、维生素等,含有这类物质的食物正确配比,可增强脑功能。

少数具有焦虑特质的人紧张后会出现严重的失眠、头疼、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这时就需要找心理医生咨询了,必要时可进行药物治疗。小编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平常心,坦然面对成败,只要自己真的付出努力了,中西医执业医师考试就只是对我们学习效果的一次检验罢了!

如何避免在中医执业医师考场中发懵

很多考生在进入中医执业医师考场的时候,经常就发懵了,脑袋就大了,很多题都见过但就是不确定答案,这里医学|教育网小编教大家怎么在考场中避免发懵,注意以下几点:采取自律训练法。其要领是“竖腰”,手撑松贴大腿,头正下颌微收,含胸垂肩,腰挺直,以腹部为中心,使上半身松弛,下半身紧张。

人在采取行动时,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这时最明显的表现血压上升,脉搏加快,以期对所要进行的事获得高度精神集中和力量。但是,结果往往不象预料的那样,本想更好地发挥,由于把握不住自己,进入了过度的紧张。

原来,人一过度紧张,大脑就失去了控制机能,它就处在有名无实的状态,犹如汽车发动机空转一样,光是声音很大,车子毫没有前进一步。这时,一旦拙劣地合上排档,车因急速起动,很可能乱跑乱撞。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此外,大脑是信息处理系统,具有预测可能将发生的事态的机能,根据这种预测控制自律神经中枢,使其处于紧张的状态,并向布满全身的自律神经传递信息,使全身进入应付事态发生的戒备状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是,一旦大脑没能预测到的事态,它作为信息处理系统没能充分发挥作用,结果间脑及自律神经中枢处于失调的状态,表现出心扑通地跳,腿直哆嗦。

因此在中医执业医师考前,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充分地预计和心理准备。有些考生没有把困难充分地估计到,或者是考前胡乱押题。结果在考试时遇到自己没料到的情况,不是产生“发生这件事是理想所当然的”反应,而是“糟糕,要坏事了”,导致大脑控制机能变得失常,接着自律神经系统也出现异常,开始了扑通地心跳,再加上自我提示的“糟糕”,大脑越发乱,于是开始了恶性循环。

了解和应对老年焦虑 篇6

有位72岁的老先生,两年前开始出现心烦、不眠、头晕、头涨、情绪差,对声音敏感。有时午睡醒来后会觉得心慌、难受、情绪激动,甚至用头撞墙,持续三四十分钟才能安静。老先生同时患有高血压、青光眼、慢性便秘,他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担忧。

诊断:

经诊断,老先生患有老年焦虑症。这是一种老年人的情绪障碍。

急性焦虑主要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患者常突然感到内心焦躁、紧张、惊恐、激动、胸闷气急、心慌心悸,并可由此产生幻觉、妄想和牵连观念。有时有轻度意识迷惘,常伴有窒息感和濒死感,往往急切求救。急性焦虑发作一般可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然后会逐渐缓解。老年慢性焦虑症,其焦虑情绪可持续较长时间,焦虑程度也时有波动。

老年焦虑症有自身特点。首先,老年焦虑症存在更客观的诱发因素,如身体日渐衰老虚弱、死亡临近的恐惧、现实环境的改变与困难等。其次,老年患者存在“述情障碍”,即对自身情感体验的表述困难,通常不会说“我很紧张,我很担心”,而是说“我身体很难受”、“我睡不好,吃不下”、“我大小便不好”等。患者往往对声音、光线很敏感,或格外关注每天大小便次数与顺畅情况,为自己的心烦不安找到借口。最后,老年患者常伴有各种慢性躯体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服用多种药物。慢性躯体疾病与长期合并药物均可影响焦虑症状的发生与治疗,甚至许多疾病与药物本身就可引起焦虑。

治疗方法:

1.支持性心理治疗 部分老年人患焦虑症,是与生活事件有关,如退休、子女离家求学或家庭成员有重大变故等。这时应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耐心倾听、解释和指导等方法对患者会有较大帮助。

2.家庭治疗 老年患者常会变得脆弱,家人的有效支持和正确态度能提供很大帮助。医务人员可根据患者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采取家庭会谈的方式进行心理协调。

自我调整:

1.知足常乐 老年人如对自己一生所走过的道路有满足感,对退休后的生活慢慢尝试适应,焦虑自会缓解。不要老是追悔过去而应该保持心情稳定,避免大喜大悲。

2.转移注意力 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其他理由来掩饰。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运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消除焦虑。

3.自我放松 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运用意识的力量使自己全身放松,焦虑心情可以慢慢平缓。另外,还可运用视觉放松法来消除焦虑。如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创造一个优美恬静的环境,想象在大海边,波涛阵阵,海鸥在天空飞翔,而自己正光着脚丫走在海滩上,海风轻轻吹拂着面颊……

当然,焦虑过于严重时,还应遵照医嘱,选服一些抗焦虑药物,也可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开导,以尽快恢复。

应对考试焦虑 篇7

一、原因分析

大学新生的考试焦虑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当初次面临大学阶段的考试时,由于考前准备不足、成就动机过强、自信心不足,以及来自家庭、他人、社会的压力,受自身人格特征的影响等,很容易使新生感到无力应对、恐惧担忧,从而形成焦虑。

(一)主观原因

1. 考前准备不充分。

如果学生在考前对所要考的内容做了充分的准备,相关知识储备较丰富,那么对于考试自然会“胸有成竹”,反之,很容易产生焦虑。大学新生对于新的学习环境与方式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加上中学时老师和家长的误导:“到了大学你们就解放了”、“上了大学就不用吃苦了”等,以及没有了高中时老师和家长的“高压管理”,很多大学生都容易“彻底放松”,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刚进校时还能认真学习,时间长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淡薄,迟到旷课,甚至沉溺网络不能自拔。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照搬中学时简单的“填鸭式”死记硬背的方法,不善于劳逸结合,平时上课不认真,复习的时候抓不住重点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常常事倍功半,虽然疲劳但复习还是不到位,往往引起焦虑。

2. 成就动机过强。

在一般情况下,学习难度是中等的时候,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即学习动机微弱或过于强烈都不利于学习,只有当学习动机的强度适中时,才会取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对于考试,一定的焦虑水平可以促进考试成绩的提高,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大大影响考试的成绩。这种情况在新生中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之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的学生,在之前学习生涯中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到了大学新的环境,面对新的竞争对手,他们想要维护别人对自己一贯“优秀”的评价,因而具有强烈的取得优异成绩的动机,不能容忍自己的一点失误,考试前背负着这样的心理包袱,焦虑自然就产生了。

3. 自我效能感低,缺乏自信。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不但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和坚持性,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而且会影响人们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高的人一般对自己有较强的信心,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对自己缺乏信心,面对挑战时表现出焦虑与恐惧。进入大学以后,大家的进校分数相差不大,很多新生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特别是之前在高中成绩一直不理想、对自己评价过低、比较自卑的学生面对激烈的考试与竞争往往过于担心,产生焦虑。

4. 人格特征因素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神经活动强弱性、均衡性和灵活性等方面是有区别的,所以他们对考试的反应是不同的。多血质和粘液质的人的神经过程一般强而平衡,对考试的焦虑程度较低,而胆汁质的人神经过程强而不平衡,抑郁质的人神经过程弱、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胆汁质和抑郁质的人对待考试容易引起强烈的焦虑,特别是抑郁质的人,他们对事关重大的考试体验比一般人更为深刻,所以容易对考试产生过度程度的焦虑,而且焦虑产生以后不易消解[2]。这样的新生遇到问题不愿意主动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对别人的评价非常在意,容易形成挫折感,在集体中感到压抑、焦虑。

(二)客观原因

1. 家庭因素。

为了子女以后能更好地就业,一些家长对大学生子女的要求太过严格,期望值过高,大学一开始就盲目给子女制定目标,如考证、拿奖学金、入党等。如果孩子本身基础不好或本来就对这些目标缺乏兴趣,家长给予的过度关注与过大压力就往往会导致孩子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倦情绪,加剧考试焦虑。

2. 学校因素。

学校是实行考试最频繁的主体单位,而考试成绩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和奖学金及其他评奖评优直接挂钩。随着就业率、考研率、通过率等社会对学校教育行为考评模式的设置,很多学校对学生的成绩开始更加重视,这都会在新生当中形成无形的压力。

3. 社会因素。

社会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对学校、家庭的教育方式有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影响到学生考试焦虑的程度。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形成了一种“考分定成败”的片面的人才评价标准,把考分作为评价人才质量的主要指标,在当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对考试结果的重视更加重了其自身的考试焦虑程度。

二、对策

(一)面对全体新生进行专题讲座或座谈

将“正确认识考试”专题讲座纳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中,请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考试”的专题讲座,主要是使新生对大学中的考试有初步的了解,调整对考试的认知,端正考试态度,针对考试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面对考试。

根据新生的实际情况,可以组织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新老生学习经验、学习方法的交流,帮助新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调动新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也是克服考试焦虑的较有效的办法。

(二)培养新生的自信心

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帮助新生树立自信心。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并具有主观能动性。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减弱或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班主任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个别谈话等途径引导新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建设,正确对待考试,促进新生针对考试焦虑的消极情绪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自我说服:提醒自己“付出会有收获”、“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能考好”等。通过逐步培养自信心,新生可以减弱焦虑,缓解压力,放下心理包袱,沉着应对考试,取得满意的成绩。

(三)运用心理辅导缓解和治疗

由于神经类型或人格特征的差异,又是初次面对大学的考试,有些新生可能会出现过度焦虑。对此类新生,应加强心理辅导。

在进行心理辅导之前,首先要对新生的焦虑情况进行初步的检测和评价。通过考试焦虑程度自我检查量表,可以有效地帮助心理咨询师对新生的考试焦虑程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训练和辅导提供科学的依据。

现在缓解和治疗考试焦虑的比较成熟的方法是放松训练法和系统脱敏法。学会放松也是系统脱敏法的第一步,放松时要让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想象自己处于令人轻松的情境中,然后随着咨询师舒缓的语音指导达到全身放松的状态。放松可以使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松弛,所以学会自我放松,坚持进行自我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考试焦虑。

系统脱敏法是利用对抗性条件反射原理,让一个原可以引起微弱焦虑的刺激,在求助者面前反复暴露,同时求助者以全身放松予以对抗,从而使这一刺激逐渐失去引起焦虑的作用。系统脱敏法对缓解和治疗考试焦虑有明显的效果。[3]

总之,高校辅导员要正确对待和处理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现象,分析新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和影响因素,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径来帮助新生缓解和克服考试焦虑的消极影响,促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进步。

摘要:考试焦虑是大学生中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本文从考试焦虑研究入手, 分析了大学新生考试焦虑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考试焦虑,辅导员

参考文献

[1]王智.大学生考试焦虑现象的分析和探讨[J].科技信息, 2009, (31) .

[2]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应对考试焦虑 篇8

1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

1.1 主观因素

1.1.1 不正确的认知。

不正确认知指的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不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人对客观事物认知与评价的正确与否, 会直接影响人的行为, 如:考试焦虑的同学对考试的认识和评价主要表现为:这次考试一定会很难;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我很可能考不好, 会名落孙山;万一这次考砸了我就一切都完了……

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是产生考试焦虑的“罪魁祸首”。它是焦虑产生的重要因素。

1.1.2 自我效能感差异[5]。

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个体, 在面对挑战时对于自己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自信。其在迎考阶段及考试过程中, 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去克服, 乐观辩证地看待问题, 积极应对, 因此不容易产生焦虑或者只产生适度的焦虑。而一般自我效能感较低的个体, 在面临挑战时会产生无助感, 容易对自己产生怀疑与否定, 在考试时容易产生较高程度的焦虑。

1.1.3 考试前不适反应。

考试前不适反应主要是由于学生过度重视此次考试, 引起身体和思维方面的表现, 但是不同的个体表现不同, 通常会引起一系列生理、心理适应不良的非特异性反应, 有研究结果显示[6]考试前护生的不适反应与考前焦虑程度呈负相关, 大学生在考试期间存在着焦虑与应激的症状, 并且部分学生症状较为严重。

1.1.4 人格特征差异。

人与人之间不同人格特征的差异, 是造成个体之间考试焦虑程度差异的内部原因[7]。有研究表明, 考试焦虑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正相关, 个性越不稳定, 焦虑程度越重。

1.2 客观因素

1.2.1 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今年是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的第17年,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十分严峻, 各招聘单位除了看重证书、成绩以外, 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经济的繁荣, 生活节奏加快, 竞争加剧, 人们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功利性目的[8]。竞争程度越激烈, 越容易引起考试焦虑。

1.2.2 学生间的相互影响。焦虑是能传播的, 人们以语言和非语言传播焦虑, 焦虑如流感一样, 能够从一个人传至另一个人[9]。

1.2.3 考试本身。如考试的重要性、难易程度、竞争程度等。越是重要的考试、竞争程度激烈的考试, 越容易引起考试焦虑[10]。

2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应对策略

2.1 正确认识考试和考试焦虑。

应对方式可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类, 这两类应对方式分别着力于解决问题和回避问题方面[11]。有研究压力应对的研究指出[12], 消极应对会引起更多心理问题而积极应对则可预防心理倦怠。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等强度的焦虑状态, 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考试中出现适度的焦虑对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没有害处, 反而可以成为“加速剂”———促进注意力高度集中, 发挥大脑潜能, 做出一系列适应调整, 发挥出最佳水平[13]。

2.2 创造宽松的合作式学习环境。

教师应当适当放松对学生的管控, 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课程特点, 因材施教[14]。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策略意识, 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技能, 使大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自觉在知识的殿堂中遨游, 把功夫下在平时, 而非考前突击。

2.3 重视和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15]。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个别与团体心理辅导的开展, 帮助学生重塑自信, 合理归因, 培养学生稳定的个性特征, 鼓励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行认知, 以缓解学生考试焦虑情绪, 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增加大学生与心理学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尽早解决大学生现存或潜在心理问题, 帮助大学生探索自我, 关注自我和他人的心理健康。这对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4 作好充分的考前准备。

2.4.1 知识技能准备。

考前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技巧和充分备考是预防考试焦虑最重要的积极应对方式之一[16]。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常与学生应试的焦虑水平成正相关。所以除了平时注重知识的学习、整理外, 考前还应进行系统、科学的总结复习, 复习越扎实, 方法越合理, 考试时的焦虑情绪就会越少。

2.4.2 体能准备。

中枢神经系统存在两个相互转化的过程:兴奋与抑制。某一工作区处于工作的兴奋中, 其他工作区将会相对处于抑制状态;过度用脑, 将会造成大脑的保护性抑制, 降低工作效率[17]。考试前应当保证充足的休息, 合理用脑, 充足睡眠, 合理饮食, 适当锻炼, 为迎接考试做适当的体能准备。

2.4.3 心理准备。

研究表明, 自卑和担忧是考试焦虑的影响因素之一[18]。因此心理准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大学生要学会与消极的自我意识进行对抗, 端正考试态度, 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参加考试, 克服被动压抑和放任自我的消极态度。

2.5 穴位按摩操[19]。

有研究根据中医理论选择7个穴位编制成穴位按摩操。百会穴是督脉要穴, 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塞等;太阳穴是头部奇穴, 主治头痛、目疾等;风池穴是足少阳经与阳维脉交会穴,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等;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络穴, 是八脉交会之一, 主治心痛、心悸、胸闷等;檀中穴和中脘穴属任脉, 主治胸、腹、头面的局部病症;气海穴主治腹痛、水肿、痛经等[20]。因此, 按摩以上穴位可以调节气机, 疏通经络, 宁心安神, 缓解考试焦虑症状。

3 小结

应对考试焦虑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进行方便抽样,要求学生当场填写,当场回收问卷,共发出问卷560份,收回有效问卷424份,有效回收率为75.71%。其中大一学生159名,大二学生72名,大三学生193名;男生138名,女生286名;预防医学专业153人,临床医学专业152人,药科学专业119人。

1.2 调查内容

采用考试焦虑测验量表[6]和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问卷 (WCQ)[7]进行调查。

1.2.1 考试焦虑量表

包括指导语、20道试题及使用说明。考试焦虑量表共有2个分量表,即忧虑性(Worry)量表和情绪性(Emotional)量表,这2种因素是考试焦虑的主要组成部分。用所有20道题的得分之和来确定考试焦虑量表的总分(T)。每一题的得分是1~4分,所以焦虑测验总分的最低分为20分,最高分为80分。分量表代表了焦虑测验的2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忧虑性(TAI/W)和情绪性(TAI/E)。每一分量表包括8道题目,因此打分的值为8~32分。本次调查以总得分的95%CI(单侧)作为判定考试焦虑问题的标准。

1.2.2 应对方式问卷

由肖计划编制,用于测定大学生的应对行为特点。共 62个条目,包括 6个分量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分别代表6种不同的应对风格。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多项研究证明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1.3 统计分析

调查结果经审核编码后,用EpiData和Excel软件录入计算机,并用SAS 8.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考试焦虑总得分情况

考试焦虑问卷总分得分近似正态分布,最高为69分,最低为20分,求95%单侧参考值范围结果为大于50.50分,因量表统计分值为正整数,故得分大于50分者考虑为高度考试焦虑,人数为2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96%。其中男生12名,女生9名;大一学生9名,大二学生1名,大三学生11名;预防医学生5名,临床医学生10名,药科学生6名。

2.2 不同性别学生应对方式及考试焦虑总分比较

对不同性别学生的应对方式得分和考试焦虑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除应对总得分、自责得分、求助得分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余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 不同年级学生应对方式及考试焦虑得分比较

对3个年级的大学生应对方式及考试焦虑得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除求助得分、幻想得分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4 不同专业学生应对方式及考试焦虑得分比较

不同专业大学生除自责得分、忧虑性得分、情绪性得分、TAI总得分在各个专业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

2.5 考试焦虑程度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考试焦虑与解决问题以及求助之间存在负相关,说明这种应对方式的使用可以缓解焦虑情绪;考试焦虑与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因子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采用这几种应对方式的频率越高,考试焦虑程度也越高。见表2。

注:**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2.6 基本情况、应对方式对考试焦虑的影响程度

为分析基本情况、应对方式对考试焦虑程度的影响,以基本变项(性别、年级、专业)、应对方式的6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考试焦虑程度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3)。结果发现,在诸多因素中,应对方式中自责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效应显著(t=2.560,P<0.05),回归系数为正,而且专业因素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效应显著(t=2.216,P<0.05)。

3 讨论

3.1 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考试焦虑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其中三年级最高,一年级次之,二年级最低。三年级学生虽然对大学考试制度已经适应,但可能因上一年的补考情况,及大三课程较多,产生高水平的考试焦虑。一年级学生经过高考后进入大学,刚从高中进入大学后有一个适应过程,可能因为对大学考试的制度未能适应,思想压力较大,因此产生焦虑的程度较高。二年级学生开始逐渐适应大学考试制度,也可能因为大二课程比大三较少,且大三多数课程为专业课程,难度较大,使得考试焦虑水平较低。

大学生考试焦虑也存在显著专业差异,其中临床医学最高,药学次之,预防医学最低。这可能与课程的多少及难度有关。临床医学课程最多,理论知识要求非常扎实,且临床医学系的学生将来的职业是医生,医生本身也是一个要求高技术及高度责任心的职业,因此,相应地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临床医学生的学习负担呈上升趋势,考试焦虑水平相应处于高水平。有研究表明医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远超过其他专业的学生[8]。药学的课程需要记忆的虽然也较多,但课程较临床医学少且难度要求也相应低,使得药学的考试焦虑水平稍低。药学的课程要求记忆的科目相对较多,而预防医学对医学课程的要求相对降低,难度也相对减少。因此,预防医学的考试焦虑水平最低。考试的压力无疑是学生们面临的最为主要的应激事件之一,临床医学生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的焦虑水平。提示需要更加关注临床医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尽量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他们的焦虑程度。

3.2 大学生应对方式特点

研究发现,应对方式的自责、求助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倾向于求助的方式应对冲突,而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自责行为。Vaillant[9]在研究应对方式时发现,解决问题、求助方式为成熟型应对方式;退避、幻想、自责为消极的应对方式。男生一般较理智、自信,女生的挫折感比男生强。因此,当面对应激情境时 ,男生会倾向采用成熟的方式,而女生更多会使用不成熟的策略。应对方式上也存在年级差异,特别是在不成熟的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的退避、合理化、解决问题、自责因子存在年级差异;其中退避、合理化因子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一年级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更少采用自责、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当困境来临时,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积极解决问题,就会产生较少焦虑。在不同专业间,临床医学学生更多地采用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这和临床医学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最高关系密切。

3.3 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结果显示,考试焦虑与解决问题以及求助的应对方式存在负相关,说明这种应对方式的使用能缓解焦虑情绪,可以称之为具有积极意义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利于缓解焦虑,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0]。而考试焦虑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呈显著正相关,说明采用这几种应对方式的频率越高,考试焦虑程度也越高。采用这些方式应对考试情境,不仅无法舒缓考试压力,还会进一步加重考试的紧张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方式是具有消极意义的、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使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会显著地影响考试焦虑水平[11]。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自责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效应显著,自责偏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过度自责将显著增加焦虑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还发现专业对考试焦虑的回归效应显著。因此,在干预应对方式时,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自责,增强解决问题能力,从而降低学生考试焦虑水平。

总之,大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在面对考试等应激事件时有考试焦虑者多采用自责、幻想、退避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且自责的应对方式在女生及临床专业学生中表现更为突出,自责将显著增加焦虑水平。同时有考试焦虑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而无考试焦虑者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因此,在干预应对方式时,应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少自责,从而降低学生考试焦虑水平。

参考文献

[1]O'CONNOR EM.Student mental health:Secondary education nomore.Monit STAFF,2001,32(8):342-351.

[2]WANG X,GAO L,ZHANG H,et al.Post earthquake of life qual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Longitudinal evaluation in a rural com-munity sample in northern China.Psych Clin Neurosci,2000,54(4):427-433.

[3]王玮,安莉娟.大学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焦虑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5):403-404.

[4]王海民,赵荣霞,阎克乐,等.军校学员应付方式与抑郁、个性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5):584-585.

[5]郝明,刘红艳,闫克乐,等.A型与B型人格高考生考试焦虑抑郁及睡眠状况的差异.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219.

[6]宋维真,张瑶.我国大学生考场焦虑与个性特质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1(4):165-168.

[7]肖计划.“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4-168.

[8]张智君,霍燕.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心理学报,2001,33(2):155-159.

[9]VALILLANTQE.Nutural history of male psychological health:The re-lation of choice of ego mechanisms of defense to adult adjustment.Arch Gen Psychiatry,1976,33:535-545.

[10]陈树林,黄鑫.考试焦虑和应对方式关系初探.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1):42-44.

应对考试焦虑 篇10

1 理论与假设

什么是焦虑?总的说来, 焦虑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或对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的担忧的反应倾向。一般认为, 焦虑可分为两种:促进性焦虑和抑制性焦虑。前者使学习者产生动力, 发挥积极的效应。后者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情感障碍, 产生消极的影响。外语学习焦虑与成绩间关系虽研究众多, 但主要在两点上还存争议:第一, 焦虑与外语学习的相关关系。许多学者认为, 外语学习焦虑与外语成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是, 也有学者认为焦虑与外语学习不存在相关性, 比如Young对焦虑与口语成绩相关性的调查等。第二, 焦虑对外语学习的影响。许多语言研究者提出不同的看法, Horwitz提出在外语学习环境下, 并不存在促进性焦虑, 所有焦虑都可能产生抑制学生的外语学习。Krashen认为, 外语学习在零焦虑的情况下最有效。而Oxford认为某种程度的焦虑能够对外语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国内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存在促进性焦虑的可能性并开始实证研究。

国内外关于外语学习焦虑方面研究多借用Horwitz等人编制“外语课堂焦虑评估量表”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 Scale, 即FLCAS) , 众多学者将FLCAS表内容总结为为交际畏惧、考试焦虑、负评价恐惧、其他情景焦虑和其他个性焦虑五因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普遍性及其较高的可信度和效度, 本调查将四六级成绩与FLCAS中外语成绩等同。Horwitz等人采用FLCAS表对西班牙语初学者班和法语初学者班的课堂焦虑进行了调查, 发现外语课堂焦虑与外语成绩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49 (p<0.01) 和-0.54 (p<0.01) , 于是得出课堂焦虑越高, 语言成绩越低的结论。在国内研究大都证实焦虑对语言学习的抑制作用和Horwitz经典研究为代表的国外外语学习焦虑调查结果表明焦虑与语言学习呈负相关关系基础上,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川北医学院08级在校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焦虑大多位于中焦虑组。

假设2:交际畏惧焦虑指数得分为五因子中最高, 与四六级成绩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假设3:考试焦虑、负评价恐惧和其他情景焦虑与四六级成绩成负相关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焦虑关系的同时, 也积极寻找引起考试焦虑的因素, 根据调查结果为广大学子提出更好的学习英语方法。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对象

由经统一培训的凋查人员 (共四名同学) 对川北医学院2008级非英语专业且进行过CET4考试的学生随机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194份 (剔除未完成或有严重逻辑错误的问卷6份) , 回收问卷中男生100份, 女生94份, 有效回收率达97%, 大于90%, 可信度较高。

2.2 调查工具

问卷表包括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Horwitz等人编制的FL-CAS表, 共33题。根据Horwitz对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阐述及Spielderger (1972) 对焦虑的解释, 众多学者把问卷中的33个问题进行因子分析, 得出五个主要的因素:交际畏惧 (1, 3, 4, 9, 13, 14, 18, 20, 24, 27, 29, 33) , 考试焦虑 (8, 10, 21) , 负评价恐惧 (2, 7, 15, 19, 23, 31) , 其他情景焦虑 (6, 11, 12, 26, 28, 32) 和其他个性焦虑 (5, 16, 17, 22, 25, 30) 。量表采用Likert5点量表形式, 反应方式从“很不同意”, 到“不同意”、“不知道”、“同意”、“很同意”, 分值分别为1、2、3、4、5。其中, 第2、5、8、11、14、18、22、28题是反方向题, 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将其变为正向。焦虑指数得分范围在33~165之间, 得分越高的学生说明其英语学习焦虑度越高。第二部分为自行设计的34、35两题, 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

2.3 数据处理

将数据录入Excel, 运用SPSS17.0中文版软件完成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大学生外语焦虑的基本状况

为了更直观地表达出大学生四六级考试焦虑的基本状况, 笔者将本次研究的结果与以往经典的研究Horwitz (1986) 和Aida (1994) 进行纵向比较。

相对于以往权威研究而言, 本调查将样本量大大增加, 更能减少由于个体差异而带来的误差。所得焦虑值更加集中:最小值相对较高, 最大值相对较低, 本实验最重要的优点是标准差相对后两者明显减小, 而标准差是用来反映某一数据与均值之间离散程度, 标准差越小, 表示该数据与均值之间的距离越近。

以平均值为准, 将调查所得的焦虑分数划分为三个等级:高于等于均值一个标准差的归与高焦虑组, 低于等于均值一个标准差的归于低焦虑组, 剩下的为中焦虑组。

从表2可以看出, 约70%的受调查对象焦虑指数得分分布在中焦虑组, 而高焦虑组所占比列达16.5%, 表明被调查学生大都在英语四、六级考试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焦虑状况。因此, 假设1得到了研究数据的支持。

3.2 FLCAS的各组成因子的比较

根据统计得出过级情况与调查表中五因子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横向比较。

*在0.05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在0.01水平 (双侧) 上显著相关。

分析表3得出, 在五因子中, 交际畏惧均值最高, 则由交际畏惧产生的焦虑对英语学习影响最大。在交际畏惧中, 第33题 (老师问我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时我会感到紧张) 均值在此维度中最高, 表明众多学生焦虑的产生是因担心自己准备不足, 害怕自己会犯错, 继而产生恐惧心理;其次是考试焦虑, 由此看来, 被调查对象对考试本身有着比较高的焦虑, 统计得出不少人都会担心外语不及格带来的后果, 即担心期望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均值最低的为负评价恐惧。五因子间均值和标准差相差不大。这些结论与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相同。过级情况 (选项由没过CET4、过CET4没过CET6和过CET6组成, 分值分别为1、2、3) 均值为1.897, 标准差为0.664, 表明川北医学院08级学生CET4、CET6过级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男生焦虑指数与女生焦虑指数均值和标准差相差不大, 且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男、女生英语过级焦虑程度相同。

3.3 过级情况与焦虑因素相关性分析

由表4得出, 五因子中除了其他个性焦虑外其余四因子都与过级情况成负相关。其中, 交流畏惧和考试畏惧与英语过级情况成显著负相关, 为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交际畏惧的影响最大, 其皮尔逊系数达-0.226。表4还显示其他个性焦虑与过级情况成弱正相关关系, 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 焦虑对英语学习促进作用是否能够真正影响英语四六级成绩仍然只是一种学术上的假设, 其实际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因此, 假设1和假设2得到了研究数据的支持。

4 分析与讨论

4.1 焦虑与英语过级情况的相关关系

本次调查显示, 大学CET4、CET6考试焦虑以中度焦虑居多, 高度焦虑次之, 均值显示最高的是交际畏惧, 其皮尔逊系数为-0.226, 这与许多调查结果不一致, 原因可能有三:第一, 本问卷调查对象为08级在校学生, 经历了近三年系统的大学学习和生活, 对大学学习已适应。第二, 08级学生参加CET4、CET6考试次数比一、二年级学生多, 对CET4、CET6考试有更好的心态。第三, 调查对象均为非英语专业, 英语学习不可能成为他们大学学习的核心, 英语学习压力感自然比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小。与过级情况成显著负相关的是交际畏惧和考试焦虑, 而其他个性焦虑与过级情况成弱正相关, 这与Horwitz经典调查结果不同。

4.2 引起CET4、CET6考试焦虑的因素

本文着重阐述交际畏惧和考试焦虑对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影响。分析得出约62%被调查者外语的学习和考试自信心不足, 口语的练习尤甚, 与等国内研究得焦虑与听力成绩的关系形似倒U形结果相似;考试焦虑中第10题 (担心外语不及格带来的后果) 均值最高, 68.2%不同程度存在这种担心, 大于国内很多研究结果;超过20%选择考试准备得越多越觉得没底, 除心理素质外, 学习方法的不当和准备不充分也是其原因。

4.3 焦虑对英语四六级成绩的影响

许多经典调查和权威研究结果都显示外语学习焦虑与考试成绩成负相关关系, 总体而言, 本文调查结果亦证实焦虑对英语学习和考试起抑制作用。五因子中除了其他个性焦虑外其余四因子都与过级情况呈负相关关系, 交际畏惧和考试畏惧与英语过级情况成显著负相关关系, 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焦虑的主要因素, 尤其是交际畏惧影响最大。其他个性焦虑与过级情况皮尔逊系数虽为正, 但无统计学意义, 可认为其对过级情况无影响。女生英语四六级过级率高于男生过级率, 且二者皮尔逊系数为0.267**, 但男、女生焦虑指数和标准差相差不大, 且它们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

4.4 合适的应对方式

4.4.1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心不足将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出现, 缓解学生的压力, 增强学生自信心将会大大的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因此, 客观的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劣和不足, 使学生形成积极、肯定的自我概念, 在积极的情感下学习, 从心理上消除不必要的焦虑感。统计表明62%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部分焦虑人数最多, 焦虑程度最高, 而听力的学习在适宜的语言环境中效果才最好, 开口对别人说英语不仅有助于听力水平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听力能力的自信心。自信源自成功, 大胆和别人甚至外国人讲英语, 积极、肯定的自我概念, 在积极的情感下学习, 从心理上消除不必要的焦虑感。讲师应该给学生以真诚的鼓励, 清除学生学习、考试焦虑心理障碍。

4.4.2 做好考前充分准备

调查得仅10.5%的表示准备充分, 且准备的充分程度与英语过级考试焦虑成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163, 大多数表示因为对大学英语过级不够重视。特别是学校将四级过级与学位证取消挂钩关系后, CET4、CET6就越来越不受到学生的重视。认识到CET4、CET6考试的重要性, 做好考前准备, 焦虑指数才会下降。本文仅针对与四六级成绩成显著关系因子提出相应应对方式。

5 结束语

王初明教授曾指出“影响外语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 一是情感, 二是母语”。导致外语学习焦虑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为当代医学生, 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不仅仅是通过四六级考试这么简单, 罕见、复杂病例还需参照外国文献, 医学生要充分意识到自己在英语方面存在的问题, 早发现, 早改正,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研究的局限性。焦虑是一种紧张情绪, 属于较复杂的情感变量。焦虑度数据是通过调查问卷获得, 因此调查结果可能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此外, 如何更好地设计问卷, 也是个亟待日益完善的过程, 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努力。

摘要:目的:了解川北医学院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与考试焦虑状况的关系及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合适的应对策略。方法:利用Hor?witz等人编制的“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问卷 (FLCAS) , 随机抽取川北医学院08级200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 然后对其结果经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交际畏惧和考试焦虑得分最高, 与四六级成绩呈负相关关系, 负评价恐惧和其他情景焦虑得分居中, 与四六级成绩呈弱负相关, 可认为其他个性焦虑对四六级过级无影响。

关键词:英语四六级,焦虑,关联,应对方式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 lications[M].London:Longnan, 1985.

[2]Young 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foreign language oral proficiency rating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 1986 (19) .

[3]陈小琴.英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研究——对桂林工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2 (3) .

[4]杜丽辉.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焦虑现状的调查研究[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58-62.

[5]覃士坎, 覃士艺.外语学习中的焦虑成因分析及调节对策[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 (1) :191-194.

大学生考研焦虑的应对方式 篇11

[关键词] 大学生;考研焦虑;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70-1

一、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另辟蹊径加入考研的大军之中。考研被称为“第二次高考”,其竞争之激烈、社会关注程度之高和对备考学生心理影响之大,不亚于高考。考研学子出现的自信心差、莫名烦躁、脾气不好等焦虑症状时有发生,严重时会损害考生的身心健康。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将关注点放在考试焦虑的研究,大学生考研焦虑这一影响学生心理、生理的课题研究很少。因此,关注学生的考研焦虑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大学生调节自身考研状态提供依据和参考,是促进考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丰富了考试焦虑的理论研究。

二、大学生考研焦虑的现状

考研焦虑,是由个体在考研这一应试情境所激发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体验,并伴有情绪性和生理性反应。考研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考研复习心态,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申鲁军调查研究得出考前阶段有考研焦虑的人数占总体的82.7%,其中有高度考研焦虑的人数占总体的24.2%,甚至有同学考中、考后的考研焦虑达到了满分。说明大学生考研焦虑总体很不乐观,应引起学校老师和心理学学学者的充分重视,及时发现高度考研焦虑的学生并加以疏导。陈艳针对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进行两个月的团体干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焦虑分数降低幅度较大且差异显著。说明团体干预对降低学生的考研前焦虑效果显著。

三、考研焦虑的应对方式

(一)自身应对策略

1.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指出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相联系。本文研究者在前期调查中得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研焦虑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37,p=0.000),即个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越低,其考研焦虑程度就越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效能感对考研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另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克服困难起作用,原因是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努力去克服困难,而低效能感的人会放松甚至放弃任务。因此,学生应经常给自己以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自我强化来提高自己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复习效率,使复习准备更加充分。

2.保持适度考研动机强度。耶克斯—多德逊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呈“倒U型曲线”,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学生在考研准备时应保持中等水平的动机,过强或者过弱的考研动机都不利于考研的复习准备。

3.培养坚强的意志。考研是一种意志行动,它也包括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一般而言,考研学子都会有一年的准备时间,期间包括诸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就会被外界诱因所迷惑,导致不认真复习,甚至放弃了考研。

4.改变不合理信念,正确树立考研观。虽说考研可以为以后的成功增添砝码,但并不意味着考研的成败就决定着以后的成败。考研学子在复习阶段禁忌太过于看重考研结果,对于考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此,学生应通过归因训练来纠正错误认知,摒除消极的不合理的认知并培养积极的归因风格,以合理、客观的态度对待考研。

(二)外界辅助策略

1.家庭经济的支持。考研也是一项费用很高的支出,包括昂贵的辅导班费用、考研辅导用书的费用,以及为了有好的学习环境,一些学生甚至搬出寝室住到外面,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家庭经济的支撑。所以家庭经济支撑解决考研学子的后顾之忧,使其有良好的心态去复习。

2.人际关系的支持。人是社会性的,学生备战考研也离不开去处理人际关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考研期间最好是有研友相伴,互相鼓励与支持,共同奋进,补差补漏。另外也不能忘了与家人与知心朋友之间的交流,遇到困难向对方倾诉,缓解焦虑情绪,以便取得良好成绩。当然也要频繁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毕竟在知识,见识方面要远丰富于学生,可以在遇到考研难、考研院校报考、院校信息等问题向老师请教,从而达到减少焦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申鲁军.师范类大学生考研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陈艳.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特点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报,2004,36,(5):586~592.

[4]曾天德.大学生生命愿景、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7,27,(4):54-58.

[5]冯冬冬,陆昌勤,萧爱铃.工作不安全感与幸福感、绩效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8,40,(4):448-455.

[6]郭晗薇.大學生性别及性别角色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7):842-843.

[7]陈顺森,唐丹虹.考试焦虑对错误记忆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46-53.

作者简介:潘玮琳(1989-),女,汉族,安徽安庆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习心理学。

英语学习焦虑及其应对策略 篇12

一、外语学习焦虑

焦虑 (anxiety) , 普通心理学上指个体的一种复杂的、有时较长期存在的心理异常现象, 通常表现为特定情况下恐惧、害怕的紧张心理, 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表现在外语学习方面常常指学生在学习和运用目的语的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怀疑、不安和紧张、害怕等情绪, 即“外语学习焦虑”。

二、引起英语学习焦虑的主要因素

影响英语学习焦虑的因素分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类,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来自学习者自身的焦虑;外部因素主要是指英语学习环境的焦虑。

(一) 内部因素

1.学习者的相互竞争

学习者的相互竞争会引起焦虑。即使一些学生得到很低的分数, 他们也希望能学好英语。当他们把自己同其他的同学比较时, 会发现这些同学比自己分数高, 在课堂上比自己表现好。他们认为自己表现不是很理想, 于是就会产生焦虑。Bailey ( 1983) 在分析11名学习者的日记中发现, 学习者间的竞争就是一种焦虑源。

2.学习者的自尊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一种判断, 实际上是自己对自身的能力、重要性、成功与否及价值的态度与评价。它是以效能感为基础的。自尊源于自信, 所以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集中注意力, 不会因为害怕被否定而分散注意力, 即使出错也很少表现出慌乱不安。任何人都需要被承认、被欣赏、被他人及社会需求, 这种需求对学生尤为重要。他们周围的重要人物 (家长、老师和同伴) 对他们的看法与评价像一面镜子, 若镜子里面反映的是一个积极形象, 则学生会感觉被认可、被欣赏, 对自己充满自信, 自尊大增。相反, 若镜子里面反映的是一个消极形象, 则学生会感觉自己没人喜欢, 什么也做不好, 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缺乏自尊。

3.学习者的个性

心理学家把人的个性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类。外倾的人需要与别人接触, 而内倾的人则回避与别人的联系。典型外倾的人非常喜欢交际, 有许多朋友, 喜欢参加聚会, 渴望刺激, 抓住机会, 容易冲动。而典型内倾的人通常比较安静, 自我封闭, 宁愿读书而不愿与别人交往, 不愿参加大型热闹的社交活动, 不会冲动, 不轻易表露情感, 通常较悲观。

(二) 外部因素

根据Horwitz等的定义, “第二语言课堂焦虑即外语课堂焦虑”包括“交际畏惧”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考试焦虑” ( test anxiety) 、“负评价恐惧”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

1.交际恐惧

交际恐惧指的是在用英语交际的过程中, 因不能充分理解他人的意思, 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出现的焦虑。

2.负评价恐惧

焦虑的产生与人们的自尊受到威胁有关。有些教育专家认为, 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语言焦虑密切相关。自我评价低的学生总是害怕受到老师、同学对自己的否定评价, 过度的自我关注, 对外语学习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消极的自我关注则会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3.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现象的发生, 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应有的英语语言知识而害怕不能通过考试所引起的;另一方面, 有的学生会把以往考试失败的经历带入到新的考试环境中, 从而形成一种固定的模式, 造成恶性循环。

三、减轻英语学习焦虑的应对策略

英语学习焦虑主要来自教师的影响和学生自身素质两方面, 因此要减轻英语学习焦虑必须从教师和学生双方同时进行。

(一) 教师方面

1.针对学习者的性格特征, 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减轻和克服焦虑

教师应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多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 使其形成积极、肯定的自我评价, 增强其自信心与自尊心。尤其是针对性格内向者, 教师应该多鼓励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如常对他们提问或进行小组活动, 使其在课堂中获得成功, 以参与的成功感促使其克服性格障碍, 树立自信, 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 成为课堂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而非消极避让者。

2.以学习者为中心, 创造一种友好、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 教学内容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组织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其次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建立一个友好和谐的课堂环境。众所周知, 健康愉快的氛围能化解消极情感因素为积极因素, 从而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3.向学习者传授有关文化方面的知识

人类整个言语交际活动过程要受到相应的文化规则的制约, 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怎么说, 都要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 在跨文化交际中尤其如此。教师应在要求学生有效地掌握语言本身的同时, 还要向学生教授目标语社团的文化, 如目标语社团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价值观念等等。

4.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减轻学生焦虑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为减轻英语学习者的焦虑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课堂教学可在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进行, 课外学习则可以让学生在基于互联网或局域网的网络环境下完成, 网络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单独学习, 学习内容自己选择, 歇息时间自己掌握, 学习过程可根据需要多次重复, 这些因素都有助于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网络不仅是一个学习情境, 更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交流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的网络交流欲望来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二) 学生方面

1.经常与同学或老师交流你的学习感受

作为学生, 如果你了解到班上其他同学与你有同样的感受, 你会感到轻松一些, 自然焦虑情绪会得到缓解。另外, 不要害怕与你的老师交流, 他们可能会给予你一些学习上的建议。你的老师也许会更加理解你的处境, 因为他也曾经当过学生。

2.正确看待自己, 为课堂做好充分准备

不要认为自己在某一方面差, 就对自己失去信心。想想自己表现好的方面, 这样会建立自信, 也会感到轻松。提前预习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 这样当教师提问你问题时, 你就不会过于紧张。

3.尽可能找机会练习英语

英语运用次数越多, 你越感到轻松, 也就越自信。你可以采取与英语国家的人进行口语和书信交流的方式, 也可以和班上英语学得好的同学交流;你可以通过电视看英语节目, 也可以收听英语节目和看原版英文电影等。

4. 自己设定一个可行的英语学习目标

设定一个可行的近期目标和预期达到的长期目标。针对近期目标取得的小小成绩要给自己及时的鼓励, 激发自己的英语学习兴趣, 点滴积累, 最后实现长期目标。

四、结束语

要克服英语学习中的焦虑, 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作为老师, 必须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引他们正确认识考试的目的, 使学生在鼓励中不断进步。作为学生, 要正确认识自己, 积极、主动、乐观地学习, 避免产生消极情绪,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

摘要:英语学习焦虑是二语习得中的重要问题。引起焦虑主要因素是学习间的竞争, 学习者的自尊和个性, 以及学习者的交际恐惧、负评价恐惧和考试焦虑。减轻学习者焦虑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英语学习,焦虑,策略

参考文献

[1]余丽.浅谈英语学习焦虑情绪[J].英语教学, 2008 (2) :81.

[2]徐仕琼.外语学习焦虑及其应对策略[J].高教研究, 2006 (2) :22-23.

[3]马洪武, 于桂萍.英语学习焦虑的原因及对策[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7 (6) :55.

[4]李雪梅.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英语学习的焦虑情绪[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 (3) :143.

上一篇:瓦斯发电技术实践分析下一篇:建筑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