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2024-10-14

如何面对考试焦虑(精选8篇)

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篇1

面对高考如何缓解考试焦虑

面临高考,同学们会普遍出现考试焦虑问题,表现为一种因考试情景而出现的负向情绪反应,其内因是不能客观评价实力与目标是否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关注心理状态等非学科因素(软件)时,也要关注学习状态等学科因素(硬件),只有“软硬兼施”,才有理想的效果。大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第一,优化复习的情绪,树立备考的信心

学习过程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如果在一种痛苦或焦虑的情绪下学习,即便我们学过的知识,也很难处于一种优势的兴奋状态,在需要提取该知识进行思维时,被激活的却是那种负向情绪体验。一些同学在解答某类题目时,总是潜意识地想逃避,习惯性地焦虑,即便强迫自己思考,但头脑却是黑暗的;一些同学在考前,会突然感觉自己以前会做的题不会做了,或者英语单词全都忘了,等等。诸如此类均是思维被负向情绪掩盖的一种错觉。因而,在一种积极愉悦的情绪下复习和应试是必要的。

第二,客观面对考试焦虑

压力、紧张和焦虑三个概念并无本质区别,只有一个“度”的差异。临考,我们都会紧张,只不过由于个体差异,焦虑程度会有不同。研究表明,适度紧张对应试有积极的促进效应,只有过度焦虑才会对应试产生消极影响,而过度焦虑的学生一般不会超过3%。之所以我们会普遍感觉比较焦虑,往往是因为心理错觉。例如,考前不少人误以为只有自己紧张,而别人不紧张,进而推论自己心理素质差;又如,考前过分关注自己睡眠质量,产生头痛、状态不佳等错觉体验,进而担忧影响自己的复习和应试,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种担忧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过度焦虑呢?这里提供一种比较可靠的经验标准:如果我们至少一个月都感觉吃饭没有胃口,睡眠不良,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变得迟钝,那么才可能是考试焦虑。当然也可以用标准考试焦虑量表进行测量。

第三,辨别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寻求问题的“杠杆解”

备考过程中,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的,有些因素是不容易控制的,如果将有限的精力和智慧耗费在一些不可控因素上,往往劳而无获;反之,关注可控因素,寻求问题的实质性解决,则会事半功倍。

对我们而言,考试结果是一个未知数,过分考虑这一不可控因素,必然加重焦虑。“瓦伦达效应”说明:过分地关注事情的结果,其过程必然出现漏洞,结果适得其反。而我们可以控制的便是平时充分准备认真复习,考场上正常发挥。

曾有位学生认为自己有某种“规律”:如果考前出门见到的第一个车牌号是奇数,则多半会考好;反之则会考糟。这一荒谬的案例并非个别现象,它反映了我们对“运气”的关注。运气是一不可控因素,对运气的过分担忧,恰恰反映了对自己实力的不确定。临近高考,我们往往倾向于低估自己的学习实力,因而心理上容易想象考试失败而产生焦虑。因此,结合自己的考试期望目标,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实力,就能有效缓解考试焦虑;寻找办法,有效提升自己的实力,就能建立备考信心。

实力就如树上的果实,有些是已经确定的,如果实的数量;有些是还可以改变的,如果实的大小、色泽、味道等。考试就如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尽量采摘树上的果实。所谓的超水平发挥(或发挥失常),无非就是多采摘(或少采摘)了一个或两个果实而已,它并不会影响你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明白了考试与实力的关系,便不会因担忧“运气”而焦虑,剩下的就是如何提升应试实力的问题。

第四,应试情景训练,有备才能无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平时训练的情景与考试的情景越相似,考试时就越能发挥应有水平。高考考查知识和能力,也考查时间安排的合理性。这就要求我们把平时作业当作考试,把平时考试当作高考。那么进行哪些应试情景训练呢?

1.心理的紧张度。通过想象,有意识地在心理上将自己置于一种高考状态,感觉一定的紧张,起初会有点不太适应,但这很重要。在这一情景下,才更能真实地暴露学科的问题,或应试过程的其他问题,如“过失性失分”、“考试强迫性分心”等。

2.答题时间安排的合理性。这一点尤其重要。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限定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分数。平时训练时,对试卷划分几个板块,通过若干次训练,记录自己在各个板块大概需多少时间,并分析和调整,直到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也符合高考要求的比较固定的时间安排。

3.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高考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是否熟练,因而平时训练时要力求达到知识与问题类型间的自动化联系。即一接触到某一问题情景,就能立刻识别其属于哪种类型,并立即提取相应的知识加以解决。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要牢固记忆和准确理解基础知识。有的同学陷入题海,大量地重复练习,但却连解决问题所需的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我们不反对训练时一题多解,但一定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一项权威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高考状元都非常重视这一点,而且他们首选的解题方法来自教材中的例题。

4.考场中可能的突发事件。考场中可能出现两种突发事件。一是“舌尖现象”,常发生在第一堂考试,一些同学会发现前几个选择题非常简单,但就是回忆不出相应的知识。这是因心理紧张使思维受到了暂时的抑制。遇到这种情况要冷静,放松,再分析,如果仍然不能作答,那么就应果断地跳过。过不多久,紧张消除,这一题定能作答。另一突发事件发生在大概开考半小时,一些同学会突然注意到别人翻卷子的声音。别人翻一下卷子,就误以为别人做完了一页,进一步错误地暗示自己实力太差,心理严重波动,不理性地加快答题速度,从而出现严重失误。

应试情景训练是缓解考试焦虑,提升应试质量的一种有效策略。如果高考时,我们感觉与平时的训练情景几乎没有区别,还会有多少紧张呢?

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篇2

关键词:考试焦虑,表现,危害,影响因素,克服,积极主动,信心,准备

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检查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学习以及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每个学生都要经历成百上千次考试,可谓身经百战,但对大多数人来说,考试是令人畏惧的,尤其是那些影响学生未来前途的考试,如毕业、升学等重要考试,许多人会产生焦虑情绪,进而影响考试的顺利进行。所以作为一名教师,研究学生考试焦虑现象极其重要,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进而克服考试焦虑问题,考上理想的学校。

一、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心理现象。曼德勒(G.mandler)提出,考试焦虑是一种处于失助和紊乱状态下的一种情绪。我们认为:因考试带来的过度心理压力、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和焦虑,就是考试焦虑。心理学研究表明,焦虑情绪是影响考试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大多数人都会受到焦虑情绪的干扰。有的考前忧心忡忡、失眠;有的考试中心神不安,身体不停地出汗、抖动,出现怯场,大声喧哗、偶发事项带来的惊慌等外来“刺激”带来的烦恼;有的考后头晕、食欲不振等,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的表现。

在学生之中,存在的考试焦虑主要有两种趋向:一种是临到考试之前开始感到紧张和焦虑;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存在学习焦虑,而一到考试之前则表现更为强烈。两者都是由考试这一紧张情景直接触发的,但前者的学习成绩有好也有差,后者则基本上是因为成绩一贯不是很好,对自己缺乏信心所导致。

二、考试焦虑的危害

1、分散和阻断一个人注意的过程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首先能够分散和阻断注意的过程,使我们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试题上,而是分散在各种各样的担心、忧虑或多余的动作上、阻断注意的过程,影响考试的正常发挥。尤其是当监考老师看着自己或走近自己时,更是难以集中注意。其次,考试焦虑还会干扰回忆的过程,大脑记忆库中的信息检索和提取发生混乱,会造成错答、漏答、或不知如何应答的现象,常常会使大脑一片空白,严重影响考试成绩。此外,考试焦虑还可以影响我们正常的思维过程,使我们的思维活动陷于停滞和凝固状态。在焦虑状态下,我们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具体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考试失败。

2、考试焦虑对身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经常性的考试焦虑容易转成慢性焦虑,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自卑感加重,容易退缩和胆怯,或变得敏感,情绪不稳,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考试焦虑对身体健康也有较大危害,特别是对人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三、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

影响考试焦虑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即个体身心因素和外部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对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遗传方面。个体的遗传素质存在着很大的个别差异。个人受父母遗传基因影响而使神经类型强弱不同,或由母孕期间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神经系统的变异性。使得一些人对环境刺激极为敏感,易产生紧张反应,这一类人的考试焦虑程度较高。

2、成熟水平的不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的考试焦虑程度有所不同,这是由于生理成熟水平对个体考试焦虑的影响。调查表明,高中生由于面对前途的选择和面临高考,所以考试焦虑水平、显著增高,即最易产生考试焦虑。大学生则由于生理发展成熟,摆脱了高考竞争的巨大压力,故不易产生考试焦虑。

3、健康状况。个体身体健康与否,也影响到考试焦虑。

4、认知评价能力。产生考试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考试情境的认知。它不仅影响是否产生焦虑,而且会影响考试焦虑的水平。如果应试者把考试情境视为终身前途的决定要素,或对应试过程感到非常无把握,一或对个人能力的估计低于考试难度的估计,都会产生考试焦虑。与之相反的人。则不会产生考试焦虑或焦虑程度较轻。

5、知识经验。在考试过程中,个体知识经验储存的多寡和提取的难易对顺利完成考试任务有较重要影响。如果知识经验不足,不可能取得较良好的考试成绩,那么应试者易产生考试焦虑。

6、应试技能。有多次考试经验的应试者,若其知识储备和身心素质都很好,在考场就不易产生考试焦虑,能够顺利完成考试任务。反之,就会产生较强烈的考试焦虑。

7、家庭教育。家长对孩子要求与管教过严,期待水平过高,或提出其它不利孩子成长的要求。易使孩子产生考试焦虑,而且会助长考试焦虑的形成。

8、学校教育。若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幅度搞题海战术,学生就会终日陷入考试焦虑中而不能自拔,进而形成更严重的考试焦虑。

9、社会环境。各种社会环境,大众宣传媒介等都有可能刺激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产生考试焦虑,或增高考试焦虑水平。

影响考试焦虑因素很多,要透过现象,抓住主要矛盾,才会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排解考试忧虑。

四、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1、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迎接考试、客观对待考试分数

认识到考试以及考试分数是对自己所学知识掌握是否牢固和全面、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强弱的一种检验方式。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给自己具体可行的目的和任务。积极主动地复习,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出自己的实际水平。

2、树立必胜的信心

面临考试,尤其像高考这样的重要考试,常常会产生很大的思想压力,甚至寝食难安、心烦意乱。此时,树立必胜的信心就变得非常重要,这是迎接任何考试的最佳状态。为了获得充分的自信,在临考前就要给自己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然后对考试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此外,在充分复习的基础上,可以适当运用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使自己树立考试心胜的信心。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对自己有信心”等。

3、在考试期间要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

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制订详尽的复习计划,并按照计划,积极、全面地开展复习。复习时应该对应考科目面面俱到,避免存在侥幸心理。此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自己的考前心态,。只要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复习,保持良好的考前心态,就可以有效地避免临考前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把自己的焦虑倾吐给你的好友或父母,不要闷在心里自己细嚼慢咽,主动出击,放下思想心理包袱。

4、考试期间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

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注意合理的饮食和充足的营养;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除此之外,每天还应该适当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做到劳逸结合,保证精力充沛地应考。如:深度焦虑时,可以出去走一走或听听轻快的音乐,或翻翻自己喜欢的报刊杂志等。总之先把高考放到一边,让自己的头脑和躯体放松、再放松。

幼儿教师如何面对幼儿入园焦虑 篇3

一、做好幼儿入园前的情况调查并与家长沟通如何预防幼儿入园焦虑

首先,教师在幼儿入园报名时,让家长填写有关了解幼儿生活规律内容的表格。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环境、父母素养和对待幼儿教育问题所持的观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如:幼儿喜欢的食物、玩具;幼儿性格;对那些食物过敏等。其次,给家长下发相关的材料,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对家长进行适时的指导,与家长沟通如何做好预防和有效降低幼儿入园焦虑,共同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为进一步家园合作打好基础。

二、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室,让幼儿有家的感觉

对新入园的幼儿来说,安全、优美、舒适的活动环境会使幼儿的有家的感觉。因此,开学前,教师要精心布置本班教室。如用幼儿熟悉和喜欢的卡通形象装饰墙壁,购置投放幼儿喜欢的图书、玩具、美术作品等。当幼儿进到教室时会被教师布置的环境吸引,使幼儿紧张的情绪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缓解,甚至喜欢新入园的幼儿园。这样通过创设符合幼儿特点的活动室,让幼儿获得心理上的补偿,有效降低分离焦虑。如:温馨的“娃娃家”中,就可以投放很多造型可爱的棉布娃娃、海绵靠垫、小衣服、小床、小桌椅、小餐具等,这些东西大多是孩子在家里经常看见的,让幼儿有家的感觉。幼儿会摆弄着自己熟悉玩具,自由地玩耍容入到游戏环境中,感受到温暖、舒适和安全,幼儿的情绪会稳定很多。

三、教师和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

依恋是亲人之间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幼儿依恋对象不是单一固定的,幼儿可以建立多重的依恋对象,可以是父母、祖父母、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其他人。要充分理解初入园幼儿的心理和行为。教师要用亲切的态度,温和的语言,温暖的爱抚来打动孩子的心,补偿幼儿的情感缺失,引起孩子愉快的情绪,尽快让孩子把对家长的依恋迁移到自己身上来,从而有效解除幼儿的焦虑。因此,对于入园焦虑程度较高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爱,适当增加与幼儿的交往频率,经常和幼儿进行身体接触,如拥抱、抚摸等。这样,教师的关心、体贴会使孩子们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从而减轻他们的“入园焦虑”。

四、帮助幼儿建立自信

自信是对自己对他人的悦纳,只有自信的人才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战胜挫折。首先,要让幼儿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认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让幼儿建立“我长大了,我要上幼儿园,我会喜欢幼儿园的生活”的自信。这样幼儿在适应幼儿园新的环境过程中会处于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的状态可以帮助幼儿克服焦虑情绪。其次,要使幼儿有成功的体验。幼儿体验到“我会”“我能”“我行”时自信也会随之产生。再次,教师要及时鼓励幼儿。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主要依赖于成人,正面强化可以加深幼儿对成功的体验,使适应行为得以建立、保持和增加。

五、注重培养幼儿的适应能力

入园后,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在解决实际困难中提高适应能力。通过这些问题情景,引导幼儿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提高幼儿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还与幼儿的生活能力相关,如果幼儿在幼儿园不会做力所能及的事,幼儿就会产生不适应继而引起紧张、焦虑情绪。因此,在入园前家长要给予幼儿生活技能上的指导。例如,要求幼儿吃饭时坐好,自己洗手、洗脸,自己穿脱衣裤、鞋子,自己拿玩具等。还要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按时午睡、按时起床,按时游戏活动等。

六、开展丰富的交流活动或开展有趣的游戏来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教师要组织有趣的活动游戏来吸引幼儿,分散幼儿“想妈妈,想家”的注意力。教师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和需要,精心布置活动室和活动角。同时用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图书、新颖的玩具来吸引幼儿,有效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如:组织他们玩大型玩具,滑滑梯,做个吹泡泡的游戏等,以此来带动那些哭闹的孩子情不自禁地参加到活动中去,以此转移幼儿的注意力,稳定幼儿的入园情绪。

总之,对于新入园幼儿,教师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与爱心,悉心照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充分地信任、依恋教师,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真正感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真正喜欢幼儿园。

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看待考试焦虑,采用科学的自我调控方法,减轻或消除过度考试焦虑。

2、提高面对考试焦虑时的自我调控能力;

3、了解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掌握科学的自我调控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考试焦虑。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常常是与考试联系在一起的。例如,面临的考试很重要,或者考试难度过大;他人、自己的过主要求超过了个人的实际能力;仅以考试的成绩来判断个人的价值„„这些都容易导致我们陷入考试焦虑。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考试焦虑呢?这就是今天这堂课我们将要学习、探讨的内容。

引入本课课题:正确面对学习压力与考试焦虑(下)

二、讲授新课

(二)正确面对考试焦虑

1、过度考试焦虑是一种消极情绪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中关于“小敏和小刚”的例子。

(1)思考:小敏和小刚的言行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面对考试,过度紧张和不安。这就是考试焦虑的表现。

(2)教师归纳:①考试焦虑是在面临考试时所出现的紧张、担心、不安等情绪状态。考试焦虑包含三种成分。

一是认知方面。它是以担忧为特征的、由消极的自我评价或他人评价所形成的意识体验。如“我比别人差,万一我考不好怎么办?”“怎么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

二是生理反应。面对考试,感到头昏,心跳加快,容易疲劳,没有食欲等。

三是行为方面。考虑焦虑所导致的行为表现有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减弱、读书效率低、记忆力减退、失眠等。

②面对考试,一些同学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考试焦虑并不可怕,在考试前、考试中的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适度考试焦虑能使考生保持兴奋和紧张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但过度考试焦虑却会影响考生发挥正常水平,是一种消极情绪。

2、测一测你的考试焦虑程度

教师提示: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考试。那么面对考试,你能否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呢?在课前,同学们完成了一个心理测试——“考试焦虑的自我检查”(测试过程略)。

教师过渡:从同学们测查结果来看,面对考试,许多同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感。那么考试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呢?

3、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

(1)学生思考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一个◆的第一个◇的问题:你产生过考试焦虑吗?如果有,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不同的人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各不相同,因处于特定的应试情境,或身体不适,或自身知识储备不足,或缺乏自信,或害怕失败,或追求完美等,都可能导致考试焦虑。

(2)相关链接:人格特征不同,对考试的反应也不一样。从气质上说,多血质、黏液质的人考试焦虑较低,胆汁质、抑郁质的人较容易引起考试焦虑。从性格上说,内向型的人更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更关注自己考试的结果,因而也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另外,自卑、过分认真、追求完美等性格特征也容易导致考试焦虑。

(3)教师过渡: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待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但过度的考试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赞成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4、自我调控克服过度考试焦虑

(1)提示:考试焦虑按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轻度焦虑、中度焦虑和重度焦虑。轻度焦虑是指在考试前较短的一段时间内,会感到紧张和害怕,但不影响复习,不影响身体健康,无须专门进行调适。中度焦虑是指在考试前较长一段时间内,感到紧张、害怕和忧虑,复习效率降低,睡眠、饮食受到影响,有必要进行自我调节。重度焦虑是指在考试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感到忧虑、恐惧,严重影响复习和考试的正常进行,对身心具有很大危害,有必要求助于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的第一个◇的内容——“自信训练示例”。

提问1:“我讨厌考试考试使我紧张,甚至忧心忡忡。”这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你能尝试用自信训练法去挑战它吗?

图示:

觉察消极意识

我讨厌考试考试使我紧张,甚至忧心忡忡。

考试只是一种检测知识的手段,通过考试,可以促使我们对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的复习、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取得好成绩固然可喜,即使考试成绩暂时不理想,也没有关系,只要找出问题及时加以改进,再接再厉,相信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进行自我质辩

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和成绩,胜不骄败不馁,考试前集中精力、认真复习,考试后认真总结、查漏补缺

采取正确态度

提问2:除发自信训练法,你还有哪些克服考试焦虑的好方法?

(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目第二个◎第二个◆后的“指点迷津”。

(4)补充:

考试前的心理按摩

A、饮食法。多吃一些如草莓、洋葱头、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直接减轻心理有压力的作用。

B、活动法。适当运动,在学习间歇伸伸腰、踢踢腿、散散步等,让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有机结合。

C、转移法。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在复习间歇、听听轻快的音乐、泡泡热水澡,与家人聊聊天、讲讲笑话。

D、睡觉法。充足的睡眠,能保证精力充沛和心灵的宁静。

E、自信法。鼓励自己,这个阶段努力了,考试一定能发挥出“平常功”。每天早上和睡觉都对自己微笑,对自己说:“我真棒!”

F、深呼吸法。进入考场后,如果觉得紧张,就长长吸气,再缓缓地呼出去。你会觉得心跳不那么快了,身体很舒服。

G、听音乐法。轻松愉快的音乐可以舒缓紧张的心情。

三、本课小结:伴随着成功的喜悦,也有紧张和焦虑。成功与喜悦让我们对求知充满了渴望,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而紧张和焦虑常使我们心烦意乱,手足无措。面对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教师送给同学们五句话:“平时努力是基础,相信自我很重要,调整想法为关键,放松训练要坚持,心理咨询可尝试。”让我们一起笑对压力,克服过度考试焦虑,勇敢迎接挑战

第三课时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完善学习习惯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3、懂得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正确、有效的学习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了解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学习观念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同样的课程,有的同学越学越有趣、越轻松,有的同学则越学越觉得是一种负担,有的同学可以连续几个小时玩游戏仍余兴未尽,上课却觉得累。为什么有的同学学习是一种负担,一上课就觉得累呢?

明确: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的兴趣造成的。

2、引入:是的,上节课我们谈到过学习压力,其实学习压力常常与我们自身的内心感受和体验有关。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学习本身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作为有志气的一代,我们理应担起学习的重担,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

引入本课课题: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讲解新课

(一)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1、学习目的是学习观念的灵魂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的“小梅的故事”。

提问:①从小梅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

明确:学习目的是学习观念的灵魂,正确的学习目的对于学习行为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许多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就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不到学习的意义,缺乏学习的动力,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丧失了求知的欲望,最终产生了较大的学习问题。

②说一说你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一个◆第二个◇的内容;

③教师过渡:看来,许多同学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这很好。当然,仅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是不够的,还应当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态度能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学习态度是学习观念的重要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二个◆的“孙明和刘俊”的故事。

提问:①孙明和刘俊之所以能够把学习搞好,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明确:他们把学习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习非常认真;在学习中愿意与同学探讨,并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能正确对待考试和分数。

②他们二人的言行体现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也就是能够做到积极、主动、自觉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所以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你的学习态度怎样呢?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态度进行自我测查:

A、你是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努力学习的愿望?

B、你是否有主动积极的进取精神和上进心?

C、你是否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D、你是否认真、主动地学习?

E、你是否认真听讲?课后是否独立自觉地完成作业?

F、你能否在学习中得到一种成就的满足和愉悦?

G、你能否在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学习?

H、你是否掌握了较为丰富的学科知识?

附:评定分为5级,非常强记5分,比较强记4分,一般记3分,比较差记2分,非常差记1分。

说明:总得分超过35分以上者,说明他的学习态度非常端正;30-35分者,学习态度比较端正;20-30分者,学习态度一般;20分以下者,其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师过渡:学习目的是学习观念的灵魂,学习态度是学习观念的重要内容,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3、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齐读教材第二目第一个◎第三个◆的内容。

①想一想,你在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

②小结: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学习观念是正确、有效的学习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同时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①举例:1998年,世界巨富巴菲特应邀到华盛顿大学演讲,当学生们问:“你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时,巴菲特的回答是:“非常简单,原因不在于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功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心态。”

问题:巴菲特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明确:良好的习惯、性格和心态对于成功非常重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普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重要,它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保证。

②请班上的几名成绩优秀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习惯,谈谈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③搜集名言《指导学生朗读:

爱因斯坦: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乌申斯基:应当用不断的复习来防止遗忘,而不是等到忘记以后再重新去记。

歌德: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法是,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经心!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④小结:这些名言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了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如思考、温习、专注。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一个◇的内容,并对照表中的行为,想一想,自己做得如何?

小结:预习、听课和复习是同学们在校学习过程的主要环节,养成良好的预习、听课和复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要做好预习、听课、复习这三个环节,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们该怎样呢?

3、学生相互交流并完成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二个◇表格的填写。

小结:除了要养成良好的预习、听课和复习习惯,你认为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4、学生填写教材第二目第二个◎第一个◆第三个◇的问题。

你认为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哪些具体表现?

提示:①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后,才去做其他的事情;

②把听课笔记妥善整理并认真保存;

③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主动提出来跟老师和同学讨论;

④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表;

⑤在学习时全神贯注,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其他事情;

⑥善于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这些都是好的学习习惯的体现。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这些好的学习习惯中,你做到了哪些呢?你打算如何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习惯呢?

三、本课小结:有人曾经说过,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人生。对于学习生活而言,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老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能自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业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四课时 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教学目标:

1、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初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2、提高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

3、了解有关填报升学志愿和职业选择方面的基本常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初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从我们步入九年级,成为毕业班学生的那天起,可以许多同学都有了对自己未来的初步设想。当你在规划初中毕业后的人生道路时,难免会听到一些来自周围的声音和来自内心的呼唤,它们有时会成为我们迈向人生目标的激励,有时会成为我们找寻梦想的绊脚石。如:

外来的声音——父母希望我升入普通高中;做体面的工作,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内心的呼唤——我想读职业技术学校;我想当一名篮球运动员;

提问:你能分辨出这些声音分别代表着什么吗?

明确:其实这些声音代表了我们面临的两种选择:升学和就业。

引入课题:那么,当这些声音有冲突的时候,你该怎么办?你该作出怎样的决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和探讨的内容《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二、新课讲解

(一)做好升学的心理准备

1、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提问:①升学既包括了上普通高中,也包括上普通职业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请同学思想,你们认为升学都有哪些好处呢? 学生交流:为今后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找好基础;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素质;可以通过学习,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或技能;获得较高的学历;增强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

小结:积极争取升学,多读书,有利于丰富自己的知识,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假如能够升学,一定要注意填好升学志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②材料例举:

小华是九年级学生。他成绩很一般,但擅长绘画,多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在填报升学志愿时,爸爸妈妈的意见发生了严重的分歧:爸爸主张填报一所重点高中,在这所学校里,同学的学习基础很好,彼此之间竞争非常激烈;而妈妈主张填报一所普通中学,这所学校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见长。

提问:假如你是小华,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说说你的理由。

在升学选择学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个人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理想追求;家长意见;各方建议;招生信息;第一志愿的选择;各志愿的梯度等。只有全面考虑,才能作出最佳的选择。

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二个◎第一个◆的内容。

④另外,选择合适的学校,还要对备选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想一想,你在选择学校时,需要了解学校的哪些情况呢?

明确:招生要求;生源状况;学习条件;生活条件;管理水平;师资力量;其他

⑤教师过渡:在升学时,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之外,如果填报中等专业学校或职业高中,还要学会合理选择专业。

2、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A、教师导入:在选择专业时,一方面要注意搜集有关的专业信息,另一方面要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某一专业乃至将要从事的某种职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对于他的学习活动和职业生涯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你对这个专业、这种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的时候,即使在常人看来它很枯燥、很单调,你也会感到丰富多彩、趣味无穷,这正是兴趣这种心理特征的作用。”

B、通过简单的测试来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特长:

①你对拆散和组装某种机械装置非常感兴趣。()

②你喜欢自己动手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不便,如门锁坏了、衣服要修等。()

③在学校里,你最喜欢上实验课。()

④研究某种产品的构造原理是你的一个爱好。()

⑤你对抽象事物的感悟力很强。()

⑥对小说等文艺类书籍之外的书你看得很多。()

⑦你会把自己的房间设计得很简洁而有艺术氛围。()

⑧你关心和喜爱影视、音乐、美术、文艺小说等方面的东西,自己也尝试创作。()

⑨在审美方面同学们以你为标准,常让你做最后的评价。()

⑩你非常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如捐助、街头义务咨询筹划活动。()

⑾和你常交往的朋友不少于五个,你会主动联络他们。()

⑿你总会给初识的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⒀如果你有些钱,你会去炒股或作某种投资,你自信有这方面的能力。()

⒁在别人和你讲一个听上去很正确的道理时,你会换角度想,并能找出其中漏洞。()

⒂善于算帐,对于一般的数学方面的智力题,你能很快找到答案。()

⒃你乐意重复别人做过的事情而不愿自己费脑筋去摸索着干一件事。()

⒄你很有耐心去做一些琐碎事。()

⒅工作上发生的大事,你相信会有能力比你强的人去做,和自己没大关系。()说明:以上每三题为一组,都代表着一种性格类型的人,因而相应适合的择学倾向也不同。

1-3题答“是”的人是“现实型”。这类人注重实际得益,但缺乏洞察力。适合有一定技巧的工作,如机械、电工等。宜选择职校的家电维修等操作性强的专业。

4-6题答“是”的人是“研究型”。这类人重分析,擅长创造钻研型工作,如项目研究,科学实验,适合到和高科技有关有单位。应该到大学深造,加强理论基础,尤其在理式科方面。

7-9题答“是”的人是“艺术型”。这类人重情绪,追求自由的环境,适合与文学艺术直接有关的工作,如作家、新闻工作者或教师。你可选择艺术学校或师范院校的专业。

10-12题答“是”的人是“社会型”。此类人善于社交,乐于助人,适合从事医疗、教育或服务性行业。除了医科类的大学,还可考虑美容、服装等专业。

13-15题答“是”的人是“企业型”。此类人有冒险精神和判断能力,擅长从事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工作。最好读大学,打好扎实的经济学底子,方可成大器。

16-18题答“是”的人是“常夫型”的人。此类人易自我抑制,在规矩中生活,因此适合从事稳定、简单但刻板的工作。如文秘、财务会计等工作。你适合读职校的文秘、图书管理等专业。

提示:同学们的选择也可能是交叉的,也就是你的性格可能兼备多种特点,这样适合你的学业类型就会更多,择学上也就有更多的选择方向。

C、小结:我们尊重每一个同学的选择。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都是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因此,有作出选择之前,我们一定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同时注意多方面搜集信息,学会辨别、筛选信息;还要考虑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作出适合自己的最佳选择。

D、过渡: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所有的初中生最终都能升入高中学习,其中一部分同学可能会在初中毕业后直接就业。能升学,使自己在学业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这固然很好;不能升学,选择直接就业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因此,我们还需要做好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二)做好职业选择的准备

1、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A、导入:既然要就业,这就涉及了一个职业选择的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不同的社会职业呢?

B、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一个◎第二个◆“谭小明的故事”。

谈谈你对“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一番成绩”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它告诉我们,只要踏踏实实、勤奋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也一样能作出一番成绩,干出一番事业。

C、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目第三个◎第一个◆“情景一”“情景二”的内容。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明确:上述两个事例告诉我们:第一,无论是环卫工人还是汽车调整工,每一种社会职业都有它存在的必要,缺一不可,它们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第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什么社会职业,只要肯钻研,就一定能干出一番成绩来。

D、教师过渡:当然,在正确看待不同的社会职业的同时,我们还应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特点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2、如何进行职业选择

A、材料阅读: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有兴趣,他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倦。相反,如果他对某种工作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筋疲力尽。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都是在强烈的兴趣驱动下取得学业和事业的成功的。比如达尔文,起初因为对所学的医学、数学、神学缺乏兴趣,曾被降到“慢班”学习,但他对打猎、搜集标本等却兴趣盎然,以致后来成为著名的生物学家。①提问:看了这段材料,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明确:在选择职业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②小结:一方面,职业兴趣可以调动人身心的全部积极性,使人以敏锐的观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投入工作,许多职业成功者的事例都表明,兴趣是成功者的重要保证。但另一方面,职业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而且职业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过分强调自己对某一职业的兴趣和偏爱容易使自己的选择过于狭隘,从而丧失许许多多发展机会。因此,个人还要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生存和得到发展。

B、阅读材料:百年前的美国加州曾出现一股淘金热,一个叫亚默尔的农民也去碰碰运气。矿区气候干燥,水源奇缺,成千上万名淘金者个个口渴难忍,有人抱怨说:“要是有一杯水喝,我愿意给他一个金币。”说了牢骚话的人仍然口干舌燥地去找金矿,而听了牢骚话的亚默尔却灵机一动,打消了找金矿的想法而开始四处寻找水源。他不但找到了水源,还制作了一个过滤装置,把水变成了可以饮用的水,成了一个专门卖水的人。有人淘到了金,可更多的人一无所获,但他们都要用淘来的金、带来的钱向亚默尔换水喝,让亚默尔大大发发了一笔财。

①提问:亚默尔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明确:亚默尔的成功在于,他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了自己的职业方向。

②小结:同学们,今后的社会是人才和职业互相选择的社会,我们在选择职业的同时,职业也在选择我们。因此,在现阶段,我们既要打好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基础,为未来获得职业成功做好全面准备,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做好选择职业的心理准备。

C、过渡:在现代社会,无论选择什么职业,都不可忽视继续学习。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A、学生思考并讨论教材第三目第三个◎第二个◆的两个问题。

①有人认为现在只要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可以高枕无忧,不必再学习了。这种看法对不对?说说理由。

明确:随着科学的进步,知识的增多,技术的更新,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不断发生变化。人们当初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已远远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学习,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对于现在提倡的“终身学习”,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在当今社会,终身学习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发实现自身价值;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因此,终身学习既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何面对孩子考试失利 篇5

卢静

十一月的阳光依然灿烂,隆重的开学典礼还历历在目,热烈的国庆活动还意犹未尽,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把初中的第一个考验摆到初一新生的面前,那就是期中考试。这次考试对于初一的新生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学生是否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是否成功地跨越小学到初中这道门槛,对于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所以无论是学生、老师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它。

成绩一出来,很多学生和家长发现与小学时清一色的“优良”形成了明显反差。这种反差让孩子感到失望、沮丧和焦虑不安,不免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和否定的情绪,对父母的关心感到内疚,也为自己努力却得不到预想中的成绩感到迷茫和困惑。这种反差也让很多家长产生了怀疑,或怀疑孩子的潜力或怀疑初中的教学质量或怀疑小学教育有问题。

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反差呢?那是因为小学学习内容相对较简单,考试分数也较高一些;到了初中,学习科目增多、内容加深,考高分就不容易了。而分数与题目难易程度、覆盖面大小、孩子的身体、心理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对学习的不适应

初中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学科知识逐步系统化、学习的课程门类逐渐增加等方面。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学习过的课程,由直观的、感性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并更加突出能力要求;历史、政治、地理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而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注重传授知识的严密性和注重学生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除要求学生识记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相对于小学的“扶”,初中教师在教学中“放”得较多,更多的学习体现在课后的自主学习。这些变化都对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学习不自觉、没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会感到不习惯、觉得功课应接不暇,上课似乎听懂了但作业却不会写。

2、对考试的不适应

虽然我们都在批驳应试教育,但是不可否认上了初中之后,与小学的“素质教育”相比,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更注重应试能力的培养。初中的考试给孩子的答题提出了更为规范的要求,比如中考语文的无纸化阅卷方式要求孩子要更工整地答卷、政治的开卷考试就要求学生回答主观题时除了要运用课本知识外还要学会分析材料并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如果孩子没有在平时的做题中熟练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和规范,那么也不容易在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3、对环境的不适应

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指的是人文化境。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对于学校和老师的管理方式、对于陌生的人际关系会有一段不适应期。小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老师对学生也照顾得多,管理得严。中学则要求对学生的照顾和外控相对减少,老师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觉。从“抱着走”到“自己走”,中小学的这种差异使学生很难立刻适应。他们常常喜欢将现在老师的教学手段、工作方法、人格形象等同过去老师相比,总觉得“不习惯”、“不顺眼”,从而拒绝接受新老师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对于开始迈进青春期的初一学生,同伴交往变得更为重要,而内向的学生往往由于不够主动,陌生的人际关系加重了他们的心理适应压力。对环境的不适应也是影响孩子学习的主要原因。

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做到以下几方面帮助孩子尽快地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

1、端正自己的态度,正确地看待考试和考试分数

对于中学第一次考试的不理想,家长不能不分情况地紧张,对孩子的成绩作出强烈的反应,甚至对孩子责备、冷淡、失望、挖苦、讽刺。要知道这次考试是衡量孩子学习状况的一个依据,但觉不是唯一的依据,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应该对孩子多些宽容、谅解

和安慰,用耐心和鼓励筑起孩子信心的堡垒,并对孩子的不足提出善意的批评。

2、加强家校联系

家长要及时地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学校教育的内容、目标以及要求,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通过沟通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找出考试失利的原因并采取适合的调整措施。此外,沟通也让老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把握孩子的脾气、秉性,以便因材施教。

3、帮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

考生如何解决考试焦虑症 篇6

考试焦虑症心理训练一:自我心理调节方法

考试焦虑学生缺乏在特定情景下控制自己的能力,因此,平时的自我调节尤为重要,正如《淡定是修炼出来的》一书中指出:“如果学生在生活及学习中,能常常保持放松、平静,那么当应对考试或是重大考试时,自然能良好面对。观息法就是此书中所介绍的一种非常简单的放松方法。

练习如下:

⑴、闭上眼睛,将注意力专注在鼻孔处的呼吸上,就只是如实地观察(感觉)当下鼻孔处的一呼一吸。

⑵、无论呼吸的长短、冷热、粗细、无论呼吸经过左鼻孔还是右鼻孔或是同时两个鼻孔,我们就只是如实地观察,而不做任何主观判断、分析、对比、联想。

⑶、对于头脑产生的念头、或是内在、或是身体等感受,不去理睬、不去纠缠,当注意力跑掉了,就再回到呼吸上,跑掉了,就再回到呼吸上,持续不断地专注呼吸,而不去做任何思考、分析、联想。

⑷、每次可以做20分钟,每天早上保持一次最佳。

考试焦虑症心理训练二:心理阅读

俗话说:“书籍是人进步的阶梯”,而心理读本更是心灵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通道,每个人的心灵都不可能一尘不染,尤其在当前这个浮躁、浮夸的时代,在校学生更是背负着沉重的以成绩、所谓名誉的枷锁,因此,改正不良之风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心态当务之急,这其中像《淡定是修炼出来的》、《生命的重建》、《你变了,世界就变了》等系列丛书,则是当前学生必看的心灵图书。

考试焦虑症心理训练三:主动参与社外活动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固然很重要,但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学,就是读死书了。渐渐就会丧失社会功能,变得孤独、格格不入,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很有可能转化到学习或考试上,因此,合理适度涉外活动,有益心情的改善。心情好了,学习自然就有积极性了,良性循环,面对考试也就不容易产生焦虑了。

考试焦虑症心理训练四:必要的运动

大部分人都知道运动可以让快乐,有助消除紧张和焦虑。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体内分泌快乐因子“内啡肽”。对于当前高压下学生的身与心而言,规律的运动非常重要。学生不仅要有强健的心态,更要摆脱软绵绵的身体。

考试焦虑症心理训练五:保证睡眠质量

据调查统计,当前有50%以上的学生伴随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失眠正在以高频率的速度,侵蚀着学生们的健康。无法拥有良好睡眠的学生,必定会给学习和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心理咨询统计,有65%患有考试焦虑症或抑郁的学生,开始都是由持续的睡眠障碍进而引发广泛的心理症状。因此,保证良好的睡眠是遏制种种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在《淡定是修炼出来的》一书中,明确指出:“当学生难以入睡或是睡不着的时候,就去观察(感觉)鼻孔处的呼吸进出”,学生就能很快入睡,获得深度的休息和放松,对于伴有睡眠障碍的学生来说,可谓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另一建议是,尽管课业繁重,但对于学生来说,再繁重的课题,绝对不能以压缩睡眠的时间来完成。因此,约束自己在睡前半小时放下课题作业,建立睡前好习惯,避免上床后,大脑仍处在其中,进而影响睡眠。

注意事项

考试焦虑症怎么办问题已经介绍很详细,需要大家去实践,大多数考试焦虑患者通过上述措施,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对少数严重者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如何面对考试焦虑 篇7

一位长期从事学生心理咨询的中学教师王常春, 根据多年来丰富的咨询经验, 以及自己辅导孩子从备受高考煎熬到战胜焦虑的体会, 本着帮助众多考生同样摆脱考试磨难的目的, 写出了《中国传统文化教你应对考试焦虑:考出最好的自己》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一书。该书收集了数以千计的学生个案咨询材料, 是各种类型考生经验的汇聚, 也是作者数年来上百场考前讲座、师生互动的宝贵心得。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教你应对考试焦虑:考出最好的自己》一书的案例都由第一手资料整理而成, 内容贴近考生、生动有趣, 所以无论学生和家长将书置于案头, 忙里偷闲地随手翻翻, 还是专门去听作者的讲座, 往往顿觉醍醐灌顶、获益匪浅。作者在重点学校做考前讲座时, 珍惜时间的学生常常怀抱各种课本和复习资料, 准备边听讲座边复习。但在阵阵开心的笑声中听完讲座时, 学生们却发现, 手中准备阅读的复习资料根本没有翻过页去, 自己已完全被幽默、生动的讲座吸引, 心里获得了难得的轻松和应考信心。

考前焦虑虽有多种, 但各类考生焦虑却有共性。作者根据在诸多省份讲座的经验和对考生准确的了解, 提出了关于焦虑的几条见解。

一、焦虑只需弱控制, 不必强排除

多数考生都深受考前焦虑所扰, 不得化解招数, 常为此遭受了至少10%以上的分数损失。家长和教师们一般会千方百计地帮助考生控制焦虑, 但该书另辟蹊径, 阐述了“焦虑只需弱控制”的根本原因。作者通过讲析汉字结构与相关的心理原理启发读者, 深入浅出地为考生开出了立竿见影地消除焦虑的“药方”。作者在解释“焦虑”二字时, 用传统的五行学说, 结合与中医对应的相关理论分析“焦虑”的来源。“焦”为“火”, 与“心”相对应;“虑 (慮) ”为

思虑过多, 心思过重;二字合为“焦虑”一词, 即心火过盛。所以, 欲消除焦虑, 作者不主张“扬汤止沸”, 而主张“釜底抽薪”。作者在“目标与焦虑”一节中给出了具体的解招:“明确目标除焦虑”“确定目标分数降焦虑”。

其后, 作者还专门谈了易产生焦虑的根源是“过度追求完美”。第二章的第四节讲了减少焦虑的办法之一是“抓住时间少焦虑”。作者从“时 (時) ”字解析, 以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教会读者学会“排除打扰法”“使用闹钟法”“时间运筹法”及“整理学具法”等简便易行的破解之招, 让读者一学就会, 一试就灵。

减少焦虑的办法之二是“学法得当免焦虑”。作者从“学 (學) ”字解析中提倡学生多动手, 从“左右”两字构成揭秘脑功能, 从“看”“听 (聽) ”“读 (讀) ”字所藏的玄机启发学生什么是真正正确的学法。

二、紧张不必强对抗, 适度紧张反有益

作者主张紧张不必强对抗, 紧张是本能, 放松须锻炼。该书既对“紧张”二字本义进行了解说, 也科学地阐明了适度紧张的益处, 提出了应对之策。

三、担忧过度寻烦恼, 消除恐惧是根本

考生的担忧多数来自于对既有考试失利经历的耿耿于怀, 但失败阴影的挥之不去会直接影响考试。消除烦扰的根本办法, 就是将易产生负面影响的“过去”与“曾经”彻底放下, 专心致志地正视眼下与未来, 以积极的心态驱除“曾经”的不快, 学会接受存在。对此, 作者结合直接收集的案例, 详加阐释。

四、压力适度不可怕, 过大过小皆不宜

作者在该书第五章提出, “学会以柔克刚, 学会与之维持平衡状态”是正确的压力观。关于如何合理释放压力, 作者主张可以采用“写出来”“说出来”或者“喊出来”“唱出来”, 甚至“哭出来”的办法, 利用一些游戏手段, 将压力驱逐出心境, 让学生轻装上阵, 告别烦恼。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浅谈如何面对中考政治开卷考试 篇8

关键词:政治中考 开卷考试 问题应对

中国分类号:G632.474

政治开卷考试打破了以往的闭卷考试模式,以前在中考复习时,教师讲条条、划条条;学生记条条、背条条,教师教得无趣,学生学得乏味。开卷考试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即给老师减压又给学生减负,大家皆大欢喜。但这种欢愉的心情持续没多久,师生发现开卷考试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简单的复制和粘贴,不是找找书,抄抄书。开卷考试体现“理在书中,题在书外”,考察学生对试题的采集、选择、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考察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同时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蓦然回首,发现开卷考试“提高成绩不容易”。

一、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理论和材料两张皮”,答题思路混乱,逻辑性不强,角度单一,不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时政试题,材料老化,对于材料、漫画、图表题等,缺乏知识点的联系,杂乱无章,缺乏逻辑性。学生没有养成对知识体系的整理,稍有知识问答的变动,或综合知识的运用就不知所云,大脑一片空白。

二、 如何应对

开卷考试主要强调的是能力为主,重视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察,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即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第一 夯实基础 建构知识网络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依“纲”循“本”,“纲”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本”是课本教材。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对考点的纵横联系、图表梳理、树状分析等具体方式,概况、归纳、使之将知识有点到线,有线到面,有面到网。使所学知识的呈现多层次、系统化,而不是零乱地,一盘散沙。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会编织知识网络,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负责,政治课代表监督,利用课间或上课前几分钟提问或抽背。目的是夯实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便应答材料题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灵活运用。

第二 精讲精练 提高解题技巧

初三的复习课大多数都搞题海战术,学生在“题”中滚打、在“考”中煎熬、在“分”中拼搏,在“比”中沉沦。学生疲于应付题海,考过的试题如过往云烟,考完就忘,记忆不深。所以教师精选课前一题,试题从设问到答案教会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举一反三,反复训练学生。使学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

第三、 寻找关键词,向教材寻根问源。

在解题时,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总结问题的中心所在,然后再在教材中寻根问源,最后组织解答。避免学生不动脑筋,拿着书大抄特抄。洋洋洒洒千余字,答题却是离题万里。同时教会学生不要用自己的口头语应答,依据书本的政治术语答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第四、重视主客观试题的演练

从中考考试说明来看,客观试题比重占40%,且难度不太大,但也不能忽视。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因人而异,要求学生自己出题,每人出10道选择题,5道多选题,然后利用课前几分钟,全年级交换去做,学生自己批改。这样加强学生对选择题的训练,提高选择题的分值,教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目的加强对客观试题的掌握。

对于主观试题,难度较大,学生困惑多。有“翻书都找不到”的感觉。教师每一节课精选一道题,利用课前几分钟,让学生四组比赛,一组设问,另一组学生解答。然后四组互相设问互相解答,看哪一组设问和解答的好,教师给予表扬肯定。最后教师再补充。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多思维、多角度的分析和解決问题。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

第五 关注时政热点,找准课本结合点

大多数主观题都与时政热点有关,而学生忙于应付中考没有时间看新闻,有的学生对新闻不感兴趣,有的即使看了也不会与所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学生不了解时政背景,就不知到用什么原理答题,即使基础知识很过硬也不会运用。教师利用假期,让学生看新闻,并出时政小报,对一年来的国内外大事和热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讲时政,并以抢答的方式,让学生结合时政找知识点。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六 学生尝试自己批改试卷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资源,根据中考试题模卷,尝试让学生出一套中考试题,学生互相交换去做,然后教师批改,对错误比较多的试题,教师和大家一起探讨,一起解决。让学生出试卷,放手学生。目的强迫学生去看书,去思考。这样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出题和解题的思路,能够发现复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性的指出学生的错误,有利于中考复习。

上一篇:增减挂钩规划设计方案下一篇:祝福贺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