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管理

2024-07-03

社交网络管理(共12篇)

社交网络管理 篇1

弹性社交, 其概念来自于文章《Color融资4100万美元的猜想》, 缘起于名噪一时的Color应用, 即通过特定场景的构建, 对特定事件的识别, 将用户的相关信息内容推送到这一特定场景内所有打开程序的用户端上, 建立临时社交网络。据此可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是即时即兴、可近可远的, 既支持用户与具备强关系的熟人使用, 更支持用户和可能产生弱关系的陌生人建立同一社交群组。在移动互联网的人际关系构建中, 时间、位置、内容和活动四个维度成为重要元素。而在弹性社交中, 人际关系中的时间、位置及活动都是可以处于变化状态下的, 唯独需要发生确定关系的即是内容。因此, 基于特定场景的弹性社群构建以及用户生成的社交内容, 将成为社交网络环境中另一抹亮丽的风景。

一、Color的弹性社交缘起

2011年移动市场风起云涌, 有一款社交应用独领风骚近两个月, 这就是炒得如火如荼的图片分享应用Color。2011年3月24日正式上线的Color, 在没正式推出前就引发美国媒体的热议, 项目初期即引来4100万美元, 先声夺人。

从构架来看, Color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并以图片分享为主的SNS平台。区别于传统社交应用的差异在于, Color无需注册, 也不需使用用户名、密码等相关个人信息, 更没有明确的好友系统——Color鼓励用户与陌生人分享照片并建立社交关系, 而不仅限于与熟人分享。这款应用突破了传统社交的强关系交往, 鼓励基于位置所产生的弱关系维系。

从社交关系来看, Color的社交关系都是动态的, 并取决于“场景”的设定。与facebook相比, Color建立的社交关系更接近于真实的人际交往。用户的图片信息对周围100英尺内的用户群组都是公开的。用户可使用应用查看范围内所有用户近期发布的图片, 进行互动, 与好友创建群组或任意加入其他用户的群组参与讨论, 还可以查看有共同场景特征的用户发布的图片信息, 全面构架起一个以图片信息分享为核心的场景型临时社交网络。相较于通过传统社交平台与好友分享图片信息的方式, 相同场景内的陌生人分享更符合真实的社交关系。

从用户群组来看, 为避免某一特定场景的图片流过于拥挤, Color也提供了分组功能。只要反馈给应用是哪四个人在独立咖啡馆内, Color就会创建一个临时群, 只显示你和这几个朋友分享的图片信息。当然, 基于特定场景内所有图片信息的公开性, 你同样可以查看其他用户群组的图片。

从数据处理优先级来看, Color采用了类Google的计量方式。以看棒球为例, 如果有1000名观众都开启了Color, 记录了赛场的真实情况, 那么, “Color会选择让你最先看到那些离你最近的和你想要拍的图片, 因此, 如果你的摄像头朝着三垒线的方向, 手机会获取这一信息, 并试图寻找到所有处于这一经纬度的照片传送给你,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质量好得不能再好的超级无敌放大镜头”, Nguyen (苹果前高管、Color创始人) 如是评价。

由此可见, Color的重点并不仅限于图片信息的分享, 更重要的是创建一个即时即兴的新型社交网络。它可以随时随地帮用户了解周围, 包括熟悉或者不熟悉的用户。而这一社交网络的实现即是基于“弹性社交”理念的建构。

尽管这款图片分享社交应用Color, 最终因为各方原因, 如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 成了淹没在移动应用市场中的一颗沙粒。但“无需注册、自动在100英尺内生成一个Color使用者图片分享、评论平台”的“弹性社交”功能, 却就“如何在移动互联网上构筑临时社交网络”的问题给予更多人以新的启发。

二、弹性社交中的“关系”与“场景”

(一) 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关系

无论是以Facebook、IM为代表的传统双向确认强关系, 还是以Twitter、Path为代表的单项信息传递关系, 所有的社交关系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的“关系”源于“六度分离”理论, 即: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只需要通过很少的中间人 (平均6人) , 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起联系。显而易见, “六度分离”理论的最终落点在于建立人与人间的“关系”, 沿袭这一理论, 弹性社交网络的基础就应该是建立弹性的社交关系。

而弹性社交网络的社交关系, 既可以是强关系, 又可以是弱关系, 甚至可以介于这两种关系之间。这种多元的社交关系建立恰好解决了传统SNS平台下“如何建立人与人的连接”这一核心问题。

(二) 弹性社交网络的建立:场景

相较传统社交网络, 弹性社交网络最大的差异在于“场景”。任何弹性社交网络都需要特定的场景加以实现。例如典型的弹性场景如:宴会、咖啡馆、酒吧、火车某节车厢……任何可以交换彼此身份信息的场景, 都可以顺势构建起一个弹性社交网络。当然, 弹性网络并不完全等同于LBS确认, 也不完全等同于群组聊天, 更不完全等同于陌生人交友。

三、弹性社交的细化:用户群组与用户密度

上文中提到, “弹性社交”缘起于Color的概念。Color是LBS和SNS类应用突破传统制约的先行试水者, 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 但围绕着Color所引发的关于“场景”和“关系”的探讨却与日俱增。

显而易见, 弹性社交对于“关系”的切分并没有严格的限制。但就发展的历程而言, “弹性社交”的应用市场正在出现更细化的细分市场。当然, 以用户价值为核心的细化, 自然赋予了产品更有力的支持。相比于以往的“泛社交”, 弹性社交的理念即实现了“泛社交”基础之上的“精确社交”, 一方面, 它仍属于“泛社交”的大范畴之内;另一方面, 规避了“泛社交”会产生的缺陷, 用“精确社交”来弥补缺陷。如此一来, 用户的社交弹性才能够更大。以街旁为例, 产品初期, 它针对“兴趣”和“位置”来框定用户, 即:你所建立的好友, 是和你有某种共同目的或者爱好才抵达当前这个场景的人。例如一场音乐会, 一场球赛等。基于兴趣来参加活动的人在某个位置被“发现”, 然后进行好友互动。这种建立在“泛社交”基础上精准式的互动方式, 有效规避了传统社交中好友身份模糊不清、彼此信任度较低的不确定性。通过这种方式, 恰如其分地对用户进行了群组式的切分和归类, 提高社交关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从而达成这种细化模式的作用与意义。

在弹性社交的细化模式之下, 是否也同时压制了其移动应用市场呢?相对于“泛社交”的用户群, 这种精确式的“泛社交”是否有其市场的生命力和延展性呢?答案是肯定的。无论哪一种社交形式, 究其实质, 都靠“用户密度”强有力的支撑, 但对于这两者, 其“用户密度”的含义有所不同。

从“泛社交”用户来看, 以QQ为例, 其强调的是在任意一个地点都能建立QQ好友的关系。这种社交的用户密度是用人口的百分比去计算, 其“用户密度”的概念仅是用来测算用户数量的一个指标。

而从弹性社交的用户来看, 以“IM”为例, 将“同一地理位置”使用人数作为基点。比如在某独立咖啡馆内, (如有必要) 能够实现现场使用软件的人数达100%, 从而带动和增加人们的交流和互动。从市场价值来看, 这一“用户密度”的含义才更为精准, 而这个概念也是弹性社交软件的生存根基——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一定要依靠现有的SNS平台去发展LBS应用, 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势必是社交应用的未来走向。

四、其他社交应用的Color式突围

腾讯旗下即时通信产品“微信”, 2.5版本中增加了“查找附近的人”等使业界轰动的功能。新产品上线不足一周, 对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界诸多产品形成巨大冲击, 一鸣惊人。而探其根本, 微信的这次迭代能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于它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的虚拟数据实现了现实生活中的邂逅——凭借腾讯自身产品优势, 创新社交模式, 细化用户群组——开创了弹性社交网络新时代。

从迭代的功能来看, “查找附近的人”使得用户的情感沟通更富有弹性空间。这一功能将定位系统带入社交网络的体验之中, 更让此功能在用户中引发关注热潮, 现有关系链进行拓展, 人际沟通变得愈加丰富。它极大满足了用户猎奇的弹性沟通心理, 也填补了用户在沟通中日益膨胀的空虚心理。通过寻找身边的朋友, 分享快乐, 传递感触。

此外, 这一版本的微信, 充分考虑用户的隐私权, 也极大调度了用户的主动使用权, 使得这种沟通拥有极大的“弹性空间”。用户在选择位置时, 可选择显示位置, 也可隐藏自己的位置状态;用户主动添加好友时会有提醒, 此时可通过询问对方身份而决定是否接受好友请求。总之, 用户可以不受限制地自愿享受这项服务, 同时又能查看附近主动公布地理位置的陌生人, 这将大大延伸社交平台的触角, 赋予“弹性社交”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弹性社交的发展走向

Color的昙花一现, 让这个案例成了移动互联网界茶余饭后的一个谈资。它缔造的全新社交概念——弹性社交, 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在这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新技术与新艺术层出不穷的繁荣景象里, 弹性社交似乎已是了无新意, 如同Color一样, 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事实上, Color的“弹性”只是一种技术呈现形式, 在未来社交平台的发展走向上, “弹性”还应被赋予更多的表现方式和实现方式。Color开启了“弹性社交”时代, 但也不应拘泥于此、止步于此。“弹性”作为一种功能属性, 应发挥它更强的延展性, 对社交应用进行更广泛的“弹性化”构建。

纵观国内近年来成功的移动应用, 大多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创意迁移而来。从创新层面来看, 优秀的独立作品并具有移动特质的应用, 似乎并不多见。但事实上, 能够对创意加以改造,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同样能够赋予产品全新的生命力。而“弹性化”这一过程, 恰好可以利用在改造中:基于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兴趣、同一话题……都可以透过“弹性”的方式进行交互。

当然, 就眼下的“弹性”而言, 大部分应用的“弹性”功能不强、限制过多、操作繁琐, 这些固有的传统互联网思维模式, 束缚了移动应用为用户提供更为流畅和宽松的用户体验。另一方面, 这些应用的“弹性”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 都不够鲜活, 双向交互的能力不足, “弹性空间”成了摆设, 没能发挥其最为根本的使命。

总而言之, 针对基于弹性社交的移动产品而言, 其根本还是应该了解用户价值, 满足用户需要, 达成用户体验, 实现移动社交产品的全面创新与突围。

摘要:弹性社交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网络, 能通过一定关联的人构建即时即兴、可远可近的社交群组。本文将通过基于场景的临时社交关系构建, 探究内容层与用户层之于弹性社交网络的要义, 充分挖掘弹性社交的应用价值与发展走向。

关键词:弹性社交,临时社交网络,场景,本地化社群构建

参考文献

[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J].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2]史亚光, 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 2009.12.[2]史亚光, 袁毅.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J].图书馆论坛, 2009.12.

[3]社交网站:成互联网新发展热点[N].人民日报, 2010.07.[3]社交网站:成互联网新发展热点[N].人民日报, 2010.07.

社交网络管理 篇2

I have a sister who is ten months older than me.

She has big eyes, thick eyebrows and a big mouth. I‘m a little taller than her. She studies very well, knows a lot of words, English is very good, Chinese is also very good, mathematics is better than genius. I admire her very much. However, she has a shortcoming, like meddlers, which I do not like. She fine art is very good, he likes fine art, she learns to sketch, she draws a pig, others draw rigid, and my elder sister, draw as live, lovely, fun, I respect elder sister very much. Sometimes she had a rush, sometimes she flinched. For example, like chess, she ignored before and after, I won a few games, she did not dare.

This is my sister, although she is not handsome, but intelligent. Her name is han yutong.

网络社交首先是弱关系的社交 篇3

强关系、弱关系和枢纽组成了社会人际网络,这最初由理查德·柯克与葛雷格·洛克伍德在他们合著的《超级关系》中提出。家人、亲密的朋友、熟悉的同事等熟人圈子属于强关系,那些只见过一面或接触过一次的泛泛之交的联系属于弱关系,但后者可能给人带来更多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社会学家证明,完全或过度依赖强关系的人多半较孤立,无法得到很有价值的资讯,因而难以改善生活。不论在任何地方,穷人对强关系的依赖都远远超过富人或中等收入的人。也就是说,当要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时,泛泛之交者的作用反而是朋友的3倍。在这种情况下,泛泛之交者能提供给我们所需的连接或有用的资讯,效果是朋友的9倍。人生中一些最重要的成功机会或快乐往往取决于人与人的随机相遇,对象通常是我们不太认识或刚认识的人。弱关系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系。

而社交枢纽由原来的家庭到学校、公司、俱乐部,有了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之后,网络社区成了人们之间进行社交的重要枢纽,尤其对于弱关系的社交来说,网络是门槛最低、成本最低的方式。

从沟通交流上来说,也可以按照亲密程度来排序,面对面交流、视频通话、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等社交网络、Q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沟通强度依次降低。在维系强关系时,面对面的交流最有效,这就是为什么亲人之间需要经常相聚,工作伙伴之间需要经常见面,强关系需要亲密度高的沟通方式。而普通的朋友或泛泛之交的熟人,打电话有些突兀尴尬,通过微信、QQ联系一下,通过在微信朋友圈上的互动逐渐增强这种关系,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

在处理强关系时,社交网络更像是一种沟通工具,而在处理弱关系时,社交网络的网状关系和效应就更明显地表现出来了。这时,点对点的直接沟通不会很频繁,但多个点之间的间接沟通却会很频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弱关系在社交网络上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和拓展,而这,必将更深入地影响人际关系,使弱关系和强关系之间更快地发生转换。

社交网络管理 篇4

网络社交群体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网络社交平台丰富多样,弱化了群体形成的障碍, 使两个单独个人之间建立连接的几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极大地增加了群体成员交流四维度——时间,空间,工具,以及内容的自由度,使得大数据时代的群体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联系紧密的小型群体(即内部联系紧密的次级网络);关系疏松的大型网络(即通过高度高度联结的个体间的联系组成彼此间松散联结的网络)。

无论是以何种价值创造作为目标的网络社交群体,都需要在群体成员间特异性与一般性之间寻找某种平衡。这点海德(F.Heider)的“P-O-X理论”给予形象的阐释,即认知对象与两个认知主体三者之间存在着平衡的状态。他认为归属于群体的人们有实现平衡与和谐的期望,并且倾向于通过最小的努力来实现这种平衡,并且用户做出最初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比较倾向于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或者类似观点的群体社区,以使后来的实现群体认知平衡的努力限度达到最小。基于“P-O-X平衡理论”,网络社交群体形成需要三个准则:可信服,有效性,与认同感。

可信服是要明确地告诉群体成员的参与者,特别是贡献者为什么要这样做。承诺是社交网站的核心内容,因其能够说服消极参与的浏览用户成长为贡献型的用户积极参与群体交流,而符合用户内心真正需求的承诺更有吸引力。为了最大限度的发动用户,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降低用户加入的难度,让其感觉诺言的兑现是如此的简单;其次要能够为用户带来明显的个人价值;另外,社交网站的“小世界网络”的关系模型告诉我们可以先将用户群体进行细分,鼓励他们加入小型次级网络,因“小型群体在达成并维护一致和共识上更有效”,然后再发展高联结度的“大使”。

有效性描述的是用户互动的可能性与活跃性。社交平台的设计必须要适合用户的行为,并且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网络社交作为新工具降低了人们沟通交流的障碍,但是并没有改变社会人的群体生活的典型特征,即小型群体的成员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并和谐相处,并且小型网络具有加强与过滤信息的功能。然而大型网络联系的松散特征对“群众智慧”实现的功劳不如忽视,因分散布局的不相连接群体更有利于成员寻找到更好的答案,其重要的功能是收集来自不同用户的知识或者直觉判断,但是却无须达成共识。

认同感是参与该群体活动的用户就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大成的共识,即产生信服的用户参与互动之后,群体对其的期望以及自身的预期收获。约定是关于用户的自我期望与群体对其的期望, 并且要在群体成员间达成共识性的“无言”约定,群体其他成员作为整体的行为或者反应的期待,更多地体现出成员间的社会性联系,并且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那么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多,随之而来的是达成共同协议的复杂度的增加。

网络社交平台的创建

1.“第一眼价值”的实现

用户的社交平台的使用周期包括察觉,注册,回访,与情感依赖四个阶段。社交网站使用过程呈现出“鸡尾酒派对”的现象——进入网站,浏览内容,发现价值信息,而后加入“交谈”,其他动态吸引你的视线。“熟悉的信息源触发的情况更容易使人们做出快速的反应”,社交网站需要为用户提供第一眼价值,因为用户在进入网站到发现价值信息之间能够花费的时间非常短暂。运营成功的社交网站要在用户达到页面短时间内告诉用户社区的目标并 成功的说服用户留下来。开放灵活的信息架构,清晰地导航,有价值的内容展示,还有极具亲和力的视觉设计——尽量图示化的信息显示,明确的视觉信息指示控件操作方式,各类信息间权衡显示,这些都是满足用户的“第一眼价值”需求的设计原则。

2.“贡献型”用户的培养

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体,依据其在网站内的活动轨迹,可以被划分为四类: 主动发起话题的活跃用户群;就别人的话题发表个人看法的积极参与用户群; 转发并共享某话题及其评论的分享用户群;无所事事的浏览用户群。社交类网站的成功运营必须要包含贡献型用户, 即最大限度的培养活跃用户,至少也应鼓励用户成为积极参与者。影响社交网站“贡献型用户”培养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贡献行为执行的难度:首先决定于网站的权限设置,有些网站在用户没有得到价值信息之前就限制了用户对某些内容的阅读权限,这无疑是阻碍了用户的深度参与;其次,社交网站作为“外部记忆源”的主力军,必须要能够帮助用户最快的时间到达记忆的存储目标位置,从而增加了其利用结余时间进行内容贡献的欲望。

3.建构“高效率交互式记忆”

人们倾向于只记忆信息的来源, 而忽略信息本身内容,并且还非常擅长从周围人特别是亲属和朋友那里索取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认知心理学家将该种模式定义为“交互式记忆 (Transactive Memory)”。运营成功的社交网站具有“高效率交互式记忆”的特征,即专业(Specialization),协同(Coordination),信任(Trust)。“专业”是指群体内部独立个人所具有区别于其他成员的专业的知识;“协同”所阐释的是群体内部形成的关于成员专业知识的源记忆;“信任”描述群体成员对彼此专业知识准确性的信任。

具有针对性的社交网站比较容易吸引专业贡献型的用户,因为用户能够比较直观便捷的完成自我定位,是稀有信息资源的贡献者,还是稀有信息资源的分享者或转发者。如果是覆盖信息类别比较杂乱的社交网站,可以鼓励用户形成特色社区,或者提供高效的导航系统与筛选途径,再或者对用户关注外的可能激发用户参与或者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推荐。信任是成员间交流的前提,同时也是高效率交互式记忆形成的基石和维系的纽带,也是网络社交平台成功运营的关键。网络社交平台搭建时需要为用户有效便捷的“个人名片夹”创建体验,鼓励用户将个人资料展示在个人名片夹上,尽量把那些可以作为其所贡献内容的价值评价依据的信息内容进行重点强调;通过身份标签或者整体排名等方式将其在群体中的活跃性直观的展示给其他成员,节省他们的归纳评估的时间,以激发成员对个人名片夹的信息更新主动性。

大数据时代新型群体交往方式背后蕴藏的需求特征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期待着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自我情感的表达。人类根本的心理需求将继续成为新时代互联网社交平台构建的依据与理论来源。

职场社交网络 篇5

这有些残酷。所谓残酷,并不是针对那些喜欢甚至嗜好社交网络的职场人士,毕竟他们手里还有智能手机。残酷在于,几乎所有的社交网络都强调自己是“白领最爱”,失去了自己最看重的客群,社交网络可是有生死问题。

我们如今听不到有公司会屏蔽搜索引擎或门户,这些本来就是职场人士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但若干年前很多公司会屏蔽或者监察员工的网页浏览行为。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社交网络也会成为服务企业的必要工具;但在此之前,建议公司还是要对员工的相关网络行为持一种谨慎态度,这种高互动、高投入的网络行为是在浪费企业的时间与员工的注意力。

不必要的丧失:可以走神但别失魂

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工具非常不同:即时通讯工具的信息是接受性的,社交网络的信息是获取性的,不停地引发人的获取动作。

注意,首先需要厘清的是,我们这里讨论的社交网络是不包括MSN、Q Q等即时通讯工具的。

在白领全员开心网的时代,每个企业都多多少少面临一次“玩物丧志”的危机。其时,媒体纷纷报道都市白领沦落奴隶或痴迷偷菜,而开心网多少有些肆无忌惮地明确提出自己不遗余力地以社交游戏作为网罗会员与维持人气的利器。

在开心网之前,很多公司会把QQ、M SN这样的即时通信工具封掉,因为闲聊实在浪费时间,QQ那花里胡哨的界面也实在让人力资源经理们不放心。不过在那个时代QQ确实也有很积极的工具属性,比如多人沟通、传输大文件。某种意义上,今天的QQ更危险,因为它已经跟社交网络嫁接在一起,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交游戏平台。

对于白领来说,工作时间注定有相当的部分是拿来浪费的,这是一个办公室定律,而这些被浪费掉的时间有助于在下个时段重新汇聚注意力。QQ这样的即时聊天工具,确实会占用掉更多的时间,因为它在创造即时沟通、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沟通的范围与时间―――要知道,每一种提升效率的信息工具必定会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提升信息的产生与传播量。但与社交网络不同的是,即时通讯工具对信息的获取是被动的,虽然在Q Q上找人聊天的门槛与成本要低于电话,但还是可以控制在某一个限度内,而社交网络则不同,非常不同。

以Facebook为代表的新型社交网络,其特点是将别人的行为主动推送给你,这显然极大降低了交互的门槛,行为信息如海潮般涌来。在Facebook最流行的年月,大学课堂上最频繁的动作就是所有学生都在不断刷新自己的首页获得新鲜事的通知。总结来看,就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信息是接受性的,有时候一个下午大家都在工作也没有任何聊天信息发过来,而社交网络则不同,它的信息是获取性的,不停地引发人的获取动作。特别是社交游戏,有特别的时间限制(如蔬菜的成熟),这种时间点的控制绝对要超过公司里开会的迟到早退,而且是由偷菜的时间程序所控制,而不是工作需求本身。

时间的丧失并不可怕,甚至现代职场里还创造一些让员工走神的机会,比如下午的茶歇。但社交网络消耗的不是时间而是注意力,这就有点棘手,因为注意力远比时间更为宝贵。如果说茶歇是对时间必要的浪费的话,那在菜园里的浪费就是不必要的丧失了。

维护的是谁的关系?何种关系?

邀请客户到社交网络玩一场游戏?社交网络更主要地是在维护同学、同事与好友的关系,而非合作伙伴与客户,因为社交网络强调的是一种用户间的相对平等关系以及轻松幽默的氛围,这与很多商务关系相悖。

当初对封锁QQ的一个强烈反对意见就是降低了员工与合作伙伴、与客户的沟通强度,“但为什么不打电话呢?”这种论调总是收到如此的反问。几年之后,这个反问的说服力有所下降,因为电话愈发变成一种正式的、甚至过分正式的东西。现代人每天的信息吞吐量如此之大,直截了当的电话显得异常沉重,因为它需要你饱满的精神、十足的注意力以及即时的反应能力。电话多了,实在是倍添疲惫。

好吧,既然聊Q Q像是不务正业,借用社交网络维护一下与合作伙伴或客户的关系,是不是名正言顺呢?比如可以给客户送一份虚拟礼物?或者,买客户做奴隶增进一份私人感情?

所谓社交网络,其基础即为用户之间的某种关系,而且,表现为社会关系。从用户构成与关系上看,社交网络都是一个个公司、一个个班级而横扫人群的,这进一步证明,我们将现有的人际关系带到了网络上。最早的社交网络用户确实有社交的需求,比如Facebook上想认识低年级校花的男生,然而,在今天,社交网络到底维护了什么关系?拓展了什么关系?你邀请客户到社交网络上来的原因,是玩一场游戏?

有多少公司会相信这样的话呢?至少,公司员工不要自己骗自己了,因为社交网络更适合、而且从数据上看也更主要地是在维护同学、同事与好友这样的关系,而不是合作伙伴与客户,因为社交网络强调的是一种用户间的相对平等关系以及轻松幽默的氛围,这似乎与很多商务关系相悖。

那些既有的关系需要持续维护吗?某种意义上,这种亲上加亲抑制而不是促进了社交,因为新的朋友相比之下当然没有每日网上见面、不时线下聚会的老朋友来得可亲可爱。

如何评判社交网络的娱乐价值与社交价值呢?或许感性的意见更容易说明问题:我们会说,搜索引擎很好用;但开心网呢,绝大多数人会说,很好玩。

工具论:真正的受益者是谁

真正在专业社交网络上获益的,往往不是正牌的职场白领,而是那些自由职业者、个体形态的职场人士等。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能帮助大多数白领的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呢!

以上我们所说的,主要围绕员工的自律与人力资源经理的判断力与容忍度。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社交网络真的与职场格格不入吗?它,不是号称引发了信息乃至社会的革命吗?

没错,社交网络极大提升了人们社会交往的效率与体验,甚至出现了新的体验与需求,比如通过熟人找熟人。拓展人脉是很多商务领域的需求,由此看来,社交网络与职场发展也并不是那么截然矛盾?

抛开娱乐不说,我们从社交网络上最初获得的感动,就是偶然找到一个或几个失散多年的朋友,但这感动,真的那么有价值吗,值得你每天趴在网上几个小时?就算你一直这么坚持,这种感动就会一直出现,没有边际效用递减?

那么,上专业的、商务的社交网络呢?这就像原来老板探头探脑窥测大家都浏览什么网页时,你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我看专业新闻呢!”

不过,真正在专业社交网络上获益的,往往不是正牌的职场白领,而是那些自由职业者(比如设计师、撰稿人)、个体形态的职场人士(心理咨询师、理财培训师),当然少不了卖保险和推销旅游产品的人。原因在于,这些人本来的工作也是在梳理和过滤人脉来找到合适的服务对象,而社交网络显然大幅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相比之下,正统的职场白领,他们的工作关系相对简单,变化不大。如果说社交网络最多可以帮助人们良好维护150对人际关系的话,他们的需求远远不足这个数字。

在职场内部,适合社交网络的只有两类人,高级经理人(总监级别)和专业人员(比如工程师),前者在同类型职位间的交往成本较高,而且遵从一本正经的邮件传统(欧美的商务社交网络就是依托其邮件传统的),社交网络可以提供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关系维护;而对于后者专业人士来说,获得工作支持与经验提升的途径就是与很多专业人士长期泡在一起。

而对于大多数中低位置的白领来说,能够参与并获益的往往是一些兴趣或利益社区,比如聚会、车友、健身、团购等等。这种东西要不要抑制下,各个公司的老大们见仁见智吧。

现在的社交网络内容很庞杂,几乎可以满足一切需求,但给的与要的并不总是那么对称。至少从目前的情况看,真正能够帮助大多数白领的社交网络还没有诞生呢,所以这不是挑选哪种社交工具的问题,而是工具缺失的问题。

在公司层面,应该仍旧把社交网络当作一种不必要的娱乐行为,浪费了员工工作时间与注意力―――现在有些企业内部管理软件是依据社交网络原则设置的,这些动态值得关注。通过员工使用社交网络提升企业整体效益肯定是一个创新方向,但即便在保险领域也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从员工来看,如果听了这些分析仍旧离不开社交网络的陪伴,那么,即便不是职业伦理问题,也多少算是一种“信息成瘾”的病态。

重申一下,社交网络必然是未来的网络主流形态,毕竟人就是这样交往的,而网络无非是提高了人们之间传播与交往的效率。但目前看来,还没有到改朝换代的日子,除非整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比如,职业观念过时了。至少目前,理想的需求与现实的供给之间还存在巨大的鸿沟,我们承认一个果实成熟后的美味,但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拿现在青涩的它来果腹,那甚至是致命的。

轻松驾驭网络社交 篇6

社会化网络(Social networking)正在迅速成长,但偶尔也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新的社交窘况中。幸运的是,《纵横公司和职场》(Career and Corporate Cool)一书的作者蕾切尔·温嘉顿(Rachel Weingarten)现在会教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温嘉顿是GTK营销集团(GTK Marketing Group)的总裁,平时通过博客文章来传授商业礼仪知识,她发现,人们现在急需一些能解决在网络世界中遇到的尴尬状况的信息。现在,就让她来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各类社会化网络中突然出现的棘手状况,做到泰然处之。

棘手问题一:有人向你发出加他为好友或友情链接的请求,但你根本不认识他,或不想跟他有联系。

泰然处之:就像马克·拉姆齐(Mark Ramsey),他选择将一个竞争对手的请求“遗忘”在收件箱里。现年47岁的拉姆齐是墨丘利广播研究公司(Mercury Radio Research)的创始人,有一位竞争对手发消息说希望能加入他在社交网站Linkedln中的联系人名单,他当然不想让自己庞大的人脉资源外露,但他也不想得罪同行,因为这个市场很小,抬头不见低头见。他笑言:“于是我就把这个邀请原封不动地留在收件箱里,让它自生自灭了。”

温嘉顿则建议可以采用更直接的方法,她表示:“许多更完善的社交网站能提供权限设置功能,你可以限制某些联系人查看你的其他联系人信息。”你还可以通过特定网站来满足特定需求。比如,你可以用Facebook网站专门联系亲戚朋友,而用Linkedln网站联系客户。

棘手问题二:某联系人在你的页面或他自己的页面上发布了一些不适宜的信息,令你感到很为难。

泰然处之:如果你的MySpace或Facebook空间里被人发布了不适宜的内容,首先给这位鲁莽的联系人发送一封短信,说明你的想法。她建议说:“口气温和些,简单扼要,无需指责。”你就明确告诉他,你的空间用于业务联络,希望页面上的内容能保持专业性。如果此人仍不悔改,那就把他从联系人名单中删除吧。

棘手问题三:某个联系人希望你能在页面上为他发布一则长期推荐信息,或将他引荐给你的某个业务关系户——而你并不想这样做。

社交网络飓风袭来 篇7

可以说, 社交网络、智能终端以及各种内容应用的普及, 正在改变人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与此同时, 众多互联网企业已从居于从属位置的SP变成了运营商、终端商推动内容时首选的合作伙伴, 并且与之在合作中平起平坐。

遭遇虎视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 人们越来越热衷于从微博等社交网站上获知信息。为此, 国内一批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军社交网络市场, 欲从内容层面把控用户需求, 对其进行捆绑。而当前, 一方面内容提供商极力想借助传统运营商发展用户、分食流量;另一方面, 运营商也不甘沦为管道, 试图借助内容商拓展用户, 得到分成。

逐渐被互联网内容提供商边缘化的危机感时刻提醒着运营商。去年以来, 有关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前往腾讯公司会面马化腾的故事在业界传得沸沸扬扬, 众多业内专家对“腾讯QQ以极低的代价吞噬移动GSM网络流量”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当前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快速增长的数据流量, 确实给运营商网络带来了巨大挑战, 但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入增长, 这使传统电信运营的盈利模式面临挑战。

就在今年年初, 腾讯公司又悄然推出了一款针对手机应用平台的免费短信软件——腾讯微信, 这将进一步挑战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发展底线。而如今, 米聊等其他与kik模式类似的应用软件不断涌现, 可能很快将对运营商的短信、彩信、飞信等业务造成巨大冲击。

面对如此形势, 继中国移动之后, 中国联通也于今年推出其即时通信软件——“沃友”, 以防止在即时通信市场的缺失。

合作为上策

今年7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我国网民数量已达4.85亿, 而微博则成为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

以新浪为例, 在2011年新浪先后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达成合作, 利用移动互联网助力微博发展。对新浪来说, 与运营商的合作充分反映出了互联网移动化趋势的不断增强;而就运营商来说, 更是对这种能够大量增加数据流量的合作求之不得。

今年以来, 中国电信为了加强与新浪之间的合作, 在加大自身创新力度的同时, 还扩大了平台、应用、终端等环节的对外合作范围。

此外, 新浪与中国联通也在今年建立了合作关系, 双方将共同开发新浪微博衍生产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搜索服务、地图位置服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对此, 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表示, 中国联通将调配优势资源, 全力支持新浪的各种信息化需求。

随着微博用户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 以及用户信息的多元化, 新浪总裁兼CEO曹国伟认为, 未来微博将成为一个更加精准的营销平台, 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内容。他还透露, 今后新浪微博将推出更加专业的语音产品。

智能管道能拯救未来?

近年来, 随着互联网内容厂商的不断兴起, 电信生态体系正悄然发生改变。

如果说以往的运营商是一座大山, 那么现在腾讯、新浪等企业正在试图或已经绕过了它, 去探寻更广阔的利润空间。因此, 如果运营商还不适时改变, 那么目前作为合作伙伴的互联网内容厂商们将会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地位提升, 并终将占据主动位置。

社交网站的品牌管理 篇8

社交网站 (Social Networking Site,简称SNS) 在中国的发展速度恐怕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洋彼岸的鼻祖们。新浪网在其2010年财报中公布的微博注册用户总数已突破1亿——这个数字是去年11月的两倍。几乎每个人的浏览器收藏夹中都有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等热火朝天的社交网站,网站提供的集成即时软件亦广受欢迎。

无论你喜欢与否,这已经是一个海量信息+疯狂传播的时代。对于品牌管理者来说,过去的网络是向某个目标客户群单向“推”信息的渠道,而今天的网络则是消费者以及所有人讨论产品、业务和品牌开放平台,大多数人第一次、第二次、第N次、甚至唯一一次与某个品牌发生关联的方式就是网络。SNS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信息结构和人们体验品牌的方式,那是否意味着我们要为SNS专门设置一套战略呢?

答案是否定的。尽管SNS迅速成为企业品牌战略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但其仅仅是个人和专业沟通的一种工具,品牌战略本身才是回应业务挑战的核心关键。SNS工具必须统一于企业的品牌战略和业务战略。

有关利用SNS进行品牌传播的案例和讨论已日趋热烈,事实上,可以视之为一门重要的学问。值得反复提醒的是,如果你的企业或产品品牌还没有一套清晰而有号召力的品牌定位和内涵,请务必将此作为头等大事。通过某种新技术或者事件炒作尽管可能一时提高品牌知名度,但很难积累有价值的品牌资产。令人警醒的现实是:即使在品牌管理和SNS技术颇为成熟的北美市场,SNS营销行动失败的可能性仍高达72%!

那么,SNS究竟能给品牌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呢?

帮助你更好地倾听客户的声音

作为训练有素的专业品牌管理者,客户群体研究对于品牌的意义无须赘述。无论是品牌建设、品牌管理还是品牌评估,你的目标客户是谁、目标客户的特点是什么、目标客户怎样看待你和竞争对手等,都是你永远必须回答的问题。SNS的出现似乎打乱了品牌管理者的思路:在SNS出现以前,客户对于品牌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基本上无法实现创造、参与和社群导入;而今天,客户已经成为品牌主动而活跃的影响者,不仅能够通过社群发现、体验和分享,其本身更成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媒体”。

忽视这种“媒体”力量的后果是可怕的。强生旗下的McNeil生产了一种叫做Motrin的止痛药,意欲以带孩子的年轻母亲为对象,以“Wearing your baby seems to be in fashion” (穿着你的宝贝看上去很时尚) 的创意进行网络推广。不想年轻的母亲们并不买账,众多女性受众通过Twitter和Youtube发表评论进行抨击,认为这样的言论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和冒犯,最终McNeil取消了产品推广计划,并且发表了两封公开信道歉。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SNS网点众多且信息浩如烟海,在SNS客户研究中已出现了一些现代化工具,包括诸如“关键字”、“关键短语”、“话题”等基本搜索元素,以及集成性的SNS工具,如Interbrand开发的Brandlogger等。利用这些先进的工具可以追踪用户的话题主干和信息内容,并以类似因子分析的统计方法寻找品牌关键信息及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进行追踪和分析。当然,即使将SNS作为一个召开小型Focus Group的场所,又何尝不可呢?

更容易找到品牌理念的共鸣群体

品牌理念才是一切品牌行动的核心。相比传统的媒介,SNS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汇聚一批对于品牌感兴趣的“粉丝”和“潜在粉丝”。他们往往是最能够与品牌理念产生共鸣的群体,愿意与同好聚集并且乐于为品牌进行传播,这些忠诚客户以可说是品牌建设重要的基石。然而,在大胆表达品牌理念以前,品牌管理者应先思考你的品牌是否有真正的内涵和理念,并且经得起思考和讨论,在SNS时代尤其如此。

关于苹果的话题在各类社交网站上总是长盛不衰,早年苹果品牌的支持者大部分通过网络表达对品牌的狂热追捧,并与持不同意见者展开论战。据Gartner统计,从2009年到2010年,仅苹果iPhone手机的销量增长率就高达87.2%。我们可以感受到,认同苹果内涵的言论越来越多—无可否认的是,由于苹果在产品、人员、零售环境和传播等各个方面都深刻并且统一地真正反映了其“人性化科技”品牌理念,关于苹果的话题总是长盛不衰,大有“果粉渐强”、“果黑渐弱”的趋势。

正如苹果案例所展现的,优秀的品牌理念之所以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共鸣感,在于企业能够将品牌与业务策略相辅相成合二为一,品牌渗透到业务的所有环节。正因为如此,品牌理念不仅可以呈现在LCD屏幕上,还能种植在受众的心里。这就意味着品牌定位不仅在概念上是站得住脚的,而且也有相应的可信产品与之配合。如果在微博上用官网账户只是空喊一些口号,而拿不出能体现品牌承诺的产品,不仅不会扩大品牌的影响力,恐怕原先的粉丝也会先后离去。

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这往往是媒体公司、广告公司和SNS运营商乐于谈论的话题。这一方面是因为口碑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品牌驱动力,另一方面是社交网站更能够拉近品牌与终端消费者的距离,对于B2B品牌和奢侈品品牌来说尤其如此。具体的操作方式,一种是门槛较低的品牌账户式,如全球品牌价值前50强的品牌在主要社交网站上几乎都开有账户,并时时更新状态并不断吸引粉丝,另外一种方式是在SNS上以campaign的方式出现。

2010年年底,优衣库 (UNIQLO) 通过人人网举办了一次UNIQLO lucky line活动,通过新鲜有趣的实名网上排队动画和配套的优惠券奖励,配合好友之间的推荐,在短短的14天时吸引了超过133万人次的消费者前来排队,所有参与用户都成为优衣库在人人网的粉丝,粉丝数从零激增到13万,接下来再发起试穿、网络模特等活动,成功地将电脑屏幕前的年轻人拉到店里消费。此次活动展现了优衣库充满趣味和设计感的特性,是其品牌内涵的一次成功传播,再一次扩大了其影响力。

无论是哪一种品牌传播方式,它能够提供给品牌的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选择价值 (Choice) 、高端价值 (Premium) 和忠诚价值 (Loyalty) 。因此,在特定的SNS中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就应该或者能帮助客户做出选择,或者能帮助产品获得溢价,或者让客户产生无法离开的忠诚度。

在此前提下,我们首先要选择合适的SNS:首先,要深刻理解人人网与开心网的客户群特点有哪些区别;其次,各种类型的品牌故事或品牌活动的发展应基于品牌理念的发展,以确保品牌故事或品牌活动之间有根可寻且互相统一;最后,发挥SNS中能引入用户的优势,让用户成为品牌故事的一部分。例如宝马Mini有专门的网站可以合成带有消费者头像的汽车动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选择价值。

为品牌内部导入提供了新的工具

认为品牌的价值积累只存在于外部是一个误区。事实上,品牌价值的提升要通过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努力。尽管今天大多数企业的组织构成仍然是垂直管理和集中决策,但SNS为我们带来了内部文化扁平化的发展趋势和做出快速反应的契机。

目前,已经有很多企业有意或无意地利用SNS建立了非官方的交流平台,例如GE在北美已经开始尝试通过Twitter召开一些不涉及保密信息的内部会议,而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高管开通了微博。作为品牌管理者,你当然可以利用SNS对企业内部更好地导入品牌理念,以一种有别于传统的自上而下宣导式的、更加轻松有趣的方式,使研发、市场、销售和人事等各个部门的员工真正理解品牌理念并参与到品牌建设中来,持续不断地开发与品牌理念相符的产品和服务。

当然,针对员工在SNS上的言论进行管理也势在必行,特别是结构复杂的大型企业。美国已经有因为员工在社交媒体上抱怨主管而被解雇的法律案件。尽管品牌不只是公共关系或者法律事务,但一旦出现企业内部负面消息,在这个信息时代会对品牌造成巨大的伤害。IBM是较早制定社交网站言论管理制度的企业,鼓励员工发表能够提升IBM内外部价值的言论;而Intel规定员工在网络中无论是好消息或者坏消息都可以发布,但不能发布丑陋或诽谤类信息。

SNS品牌管理基本框架

针对SNS中的品牌管理,Interbrand发展了一套完整的方法论,简单列示如下,供品牌管理者参考。在每个工作环节当中,都内含着相应的目标、行为和工具,限于篇幅,在此就不再展开。

社交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篇9

社交网络是由用户及用户间拟的网络, 并向用户提供社会化务是为了巩固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因此, 可以说, 在线社交网络是现包括社交关系的映射, 也包括社交

近年来, 社交网络发展迅猛。博用户规模为3.09亿, 网民中的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 即高达65访问微博。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F用户, 其中有4亿多用户每天登录友;网站平均每天发表20多亿条帖

2 社交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

公开可得的用户信息。

(2) 虚假用户。通过合法的邮件地址来申请虚假用户, 通过建立大量的虚假用户来大规模发展好友, 以此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

(3) 合法用户。通过非法手段来窃取合法的用户账号, 特别是那些具有相当规模好友链的用户, 如“万人迷”用户, 从而达到迅速获取大量用户信息的目的。

(4) 钓鱼攻击:伪造URL链接, 将链接指向虚假网站。社交网站经常向用户邮箱发送好友状态更新的URL链接, 然而普通用户很难区分这些URL链接的合法性, 故非常容易受到钓鱼攻击的威胁。

(5) 恶意软件:许多社交网络向第三方提供了应用程序开发接口, 使得平台上的第三方软件具有读取用户重要数据信息的权限。由于用户未对这些软件的访问权限给予限制, 许多恶意软件在提供正常功能的同时, 也可以收集用户数据信息, 达到窃取信息的目的。

(6) 面部识别:即通过用户照片鉴别用户真实身份。攻击者通过面部识别技术来鉴别用户的真实身份。用户通常在多个社交网站进行注册, 而且各个网站使用的名字不尽相同, 而利用面部识别技术, 攻击者可对比多个网站上的照片来确定用户的真实身份。

(7)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 是指直接采用图像内容进行图像信息查询的检索, 即在图像数据库中检索与用户所提交样本图像在内容上一致或相似的图像集合的过程, 通过对图像底层特征的比较来实现检索, 主要研究技术包括特征抽取、相似度量、图像匹配、用户反馈等。

(8) 图像元数据标记, 社交网站通常允许用户在好友空间对图片进行评论、加注标签等, 标签的内容包括了图片中好友的姓名、邮箱, 甚至还可将图片链接至用户的个人空间, 然而大多数社交网站没有提出相应的保护方案, 用户无法控制对图片评论的个人, 标记什么内容, 以及被共享到哪里等, 这样会出现隐私信息被窃取的情况。

2.2 传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威胁

传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威胁在社交网络环境下仍十分明显, 主要表现为垃圾信息、跨站脚本。下面将分别介绍之。

(1) 社交网站垃圾信息, 即通过社交网站传播的用户未请求接收的信息。在某些领域, 社交网络已取代e-mail成为人们主要的通信工具。这意味着, 原来影响e-mail的同等规模的垃圾信息现在又将影响社交网络。攻击者利用社交网站快速增长的用户数量传播信息。有统计表明, Facebook用户间通信的消息中, 有43%的消息被认为是垃圾信息。垃圾信息对社交网站造成的危害极大, 如流量拥塞、社交网络信任缺失、色情链接泛滥等。

攻击者使用的主要手段包括:使用特制的社交网络垃圾信息软件, 自动发出好友申请, 自动进行评论;发送特定消息, 这些消息通常含有指向色情或外部商品网站的链接;在“好友”的留言版中发布垃圾信息;创建大量虚假用户并伪造用户信息, 再向外发布好友邀请, 这些邀请通常含有指向外部商品广告或钓鱼网站的链接。

(2) 跨站脚本, 即用户在个人信息空间及留言版中使用的各类脚本代码, 如flash、html等。众多的社交网络都为第三方开发者提供免费的应用程序开放接口, 因此攻击者可利用跨站脚本进行攻击。而且, 由于社交网络中用户间的消息传递十分迅速, 使得病毒极易在用户间扩散, 如SAMY病毒曾在不到20小时内就感染了100万My Space用户。Koobface蠕虫病毒可在Facebook内自动发出好友邀请, 窃取用户密码等。

2.3 身份相关的安全威胁

身份相关的安全威胁是指攻击者利用社会网络中的用户信息从事各类违法活动, 包括使用社交网站的鱼叉钓鱼攻击、面向社交网站的钓鱼攻击、网络渗透和用户空间抢注与名誉诽谤等。以下分别介绍之。

(1) 社交网站的鱼叉钓鱼攻击, 即一种高度目标化的钓鱼攻击。社交网站的鱼叉钓鱼攻击不同于普通的利用邮件的攻击, 而是利用在社交网站上获得的信息, 来进行目标性很强的钓鱼攻击, 相比于普通钓鱼攻击15%的成功率, 利用社交网站上的公开信息实施的钓鱼攻击, 成功率可达到72%。

(2) 面向社交网站的钓鱼攻击, 即指钓鱼攻击就在社交网站上进行。面向社交网站的钓鱼攻击并不将从社交网站上获取的信息用于他处, 而是以社交网站为媒介来进行的攻击, 如在发送给好友的链接中添加恶意代码。此类攻击主要用于身份盗用、名誉毁谤等。

(3) 网络渗透, 即攻击者渗透至社交网络用户的好友圈。因为通常用户的某些信息只是允许好友才能访问的, 用户的好友圈或特定用户群是防范个人信息泄露的第一道防线。然而这到防线很容易被攻破。多数社交网站的目的是发展尽可能多的用户来提高他们的流量与广告收益, 所以大多在加入好友申请时都没有验证码功能。这为通过脚本添加好友, 进行网络渗透提供了便利。比较典型的网络渗透方式有两种:

(1) 在同一个社交网络上克隆一个完全相同的用户, 并对其好友发出好友邀请, 造成其好友信息的泄露。此外, 在用户还没有建立账号的社交网络上, 假冒用户建立账号, 并向其在该网站的好友发出邀请, 以窃取其好友及个人信息。

(2) 在公开未加密的WIFI热点 (如学校, 机场等) 中, 实时抓包分析。如果是一个合法的Facebook会话, 攻击者会复制http头部, 假冒该用户向攻击者预先建立的账户发送好友邀请, 这样会导致用户在无察觉的情况下, 加入攻击者为好友, 从而造成用户信息泄露。

(4) 用户空间抢注与名誉诽谤, 即在社交网站中假冒著名的公众人物或公司来对他们进行诽谤。通过身份盗用实施的用户空间抢注与名誉诽谤, 一旦在社交网站盗用了别人的身份, 则用户相应的身份及好友信息全部泄露无疑, 给攻击者实施钓鱼攻击或名誉诽谤创造了条件。

2.4 社会威胁

攻击者利用社会网络的信息扰乱现实社会, 包括骚扰、对企业的间谍行为等。

(1) 骚扰, 即通过物理接近、电话、e-mail、社交网络上的消息或聊天软件不断试图联系受害人。对被骚扰人产生物理或心理伤害。

社交网络犯罪特点之浅见 篇10

Internet的出现, 细细想来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以数字为载体的广域网络发展至今不过30年不到, 但是网络格局已经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了数次变革, 而社交网络所代表的变革, 距离现在的时间说远不远, 说近不近, 因此, 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其他的问题。而这种载体呈现出的一个新问题就是网络个体与现实个体的联系更加紧密, 有的更加是社会人身份的翻版。从ICQ一直发展到今天的FACEBOOK、YOUTUBE以及微博, 在带来便捷的生活和交往的同时, 这些领域违法犯罪行为也从来没有消失过, 可以这样说, 社交网络在改变了社会生活的方式的同时, 也改变了违法与犯罪这种异化的社会生活的格局, 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守法者会成为网络世界的犯罪人, 而受害者收到侵害的风险, 也随着社会关系在虚拟世界的增长而水涨船高。因此, 有必要对社交网络上的犯罪行为进行规制。

1 虚拟世界与现实损害——社交网络犯罪的最主要特点

恐怕稍有常识的人在探讨网络犯罪时的第一反应, 就会从主体的角度去分离实际的犯罪人和网络世界的虚拟个体。认为虚拟个体的行为并不能代表实存主体的实际情况。因此、从权利义务对等的理论出发, 认为无论是取证、追诉还是责任规制, 社交网络上的数字与字母并不能代表一个法律上存在的人。因此, 探讨社交网络犯罪行为, 就必须从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说起。

1.1 虚拟个体——网络世界的基本概念

当代中国, 恐怕没有几个人会把自己的真名实姓作为自己的网络IP名称。这是维护个人安全的社会生活本能。因此, 编造的姓名和背景、不同于日常的生活方式, 也就成为了社交网络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 如果在这样一个平台上出现了犯罪行为, 现行的法律无法将网络上的个体作为追诉的对象。而这也造成了一种认识, 即在社交网络上虚拟的个体的行为只承担在虚拟世界的后果, 而与客户端之后的那个实际的人没有关系。这样的认识也催生了在社交网络上肆意妄为的社会现象。但是必须要明确的一点就是, 虚拟的个体, 即使与现实的主体存在行为方式的巨大差异, 也不能否认和割断彼此之间的联系。但是否能说虚拟个体就是实际个体呢?我们可以从民法理论对于法人概念的产生的逻辑过程中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民法理论认为法人的资格是为法律所确认的一种法律人格。而在这个概念的产生过程中有两个关键词将自然人与其紧紧相连, 即意愿和目的。也就是说, 自然人的意愿和目的决定了法人能够是唯一的, 也可以享有权利和义务。对于虚拟的个体也是如此, 自然人或法人建立虚拟的个体, 是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 而个体在社交网络的行为, 也是代表实际个体的基本意愿而产生的。因此, 虚拟的个体并不能独立与实际的人的存在而独立于社交网络之中存在, 因此所有与之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 也必须由实际的个体享有或承担。

1.2 实际损害——犯罪违法性与危害性本质

如上所言, 假设虚拟的个体是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那么在虚拟平台上的犯罪将不会损害到自然人或法人的实际法益。但事实并非如此, 以社交网络上经常出现的诈骗案为例, 受害人所受到的伤害, 不仅与实际诈骗案一样, 财产利益被侵犯。而且由于在虚拟世界对于个体依然依存于社会, 犯罪同时会给受害人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这一点在虚拟和现实同时存在。因此, 犯罪的损害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加。

而社交网络的另一个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犯罪的实际损害, 即虚拟个体和实际个体的高度结合。以时下较为流行的FACEBOOK和TWITTER为例, 用户使用的名称被要求和自己的实际姓名一致, 而使用者在网络上的社会关系, 也是建立在个人信息的基础之上发展出的一系列社会关系, 比如家人、朋友、同学和同事等等。因此, 在这一点上来看, 针对社交网络的犯罪所形成的实际损害更加直接, 因此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就更加明显。

2 新型社交网络犯罪的现实

网络犯罪, 如果一概而论的话, 那么所有的犯罪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进而被归类为网络犯罪。比如偷盗用户在电子银行之中的金钱和偷盗用户在银行中存储的现金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 笔者选取了在社交网络上较有代表性的几类犯罪作为探讨的对象, 希望借此寻找这一领域犯罪的共性特点。

2.1 人身型犯罪

从最早的公告板论坛 (BBS) 出现, 一些并不光彩的事件就出现在网络上。比如臭名昭著的自杀辅导论坛, 最早出现在欧洲, 之后蔓延全世界, 造成了无数悲剧。而在社交网络出现后, 这样的犯罪行为更加便利也更加危险, 因为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更多的受众和对象, 而在社交网络上也更容易找到所谓“志同道合”之人。而由于对虚拟世界的依赖等大众心理问题的出现, 邪教、极端行为, 甚至恐怖主义等犯罪活动, 都借社交网络的平台扩大了其影响, 宣扬其理论, 秘密会社组织也得到了新的温床, 不仅对社会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 而且也对公共安全形成巨大威胁。

2.2 财产型犯罪

犯罪的最主要类别, 而且是演变最快的类别, 就是侵财犯罪。而在犯罪的总数上, 侵财犯罪也当之无愧的成为最大数量的犯罪种类。社交网络, 因其便捷的特点和广泛的用户群, 成为了财产性犯罪的一片新大陆。除了一般意义的对用户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之外, 在最近, 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型财产犯罪。比如以代购等为名义实施的走私、诈骗活动。以及在社交平台上, 利用虚拟货币进行的非法集资。以及通过社交网络构建地下金融链所实施的以直销、传销为名的“庞氏骗局”。而这类侵财犯罪的一个特点就是蔓延速度极快, 数额较大。而且, 此类犯罪, 可以轻易动摇本就不稳固的虚拟社会的信任体系, 造成一系列的衍生问题。

2.3 轻罪与违法行为

社交网络世界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就是轻罪数量和一般违法行为的数量井喷式增长。因为在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的不同认知之间, 一些在现实社会摄于法律权威和行为责任的人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构建另一个自己, 而这个自己会轻易的触及社会规则的底线, 因此, 造成了在社交网络平台上, 侵犯一般民事权利的轻罪行为极易发生且很难被追诉。比如常见的法律上规定的一些自诉案件和其他轻罪, 以及类似于性骚扰和言语暴力之类的介于违法与犯罪之间的行为, 有些在实际生活之中并不会发生, 但是会在社交平台上, 给受害者带来持续的严重的困扰。

3 预防与治理

探讨犯罪问题, 作为法学研究是一个不变的主题, 而目的其实是在探讨的基础上寻找防治的对策, 正如医生研究疾病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健康一样, 对于社交网络平台的犯罪行为的探讨, 目的就是通过原因的梳理来净化这个虚拟的社会环境。

3.1 应扩展部分犯罪主体的范畴

社交网络的犯罪问题, 其严重性就突出表现在主体基础的扩大上, 与传统的犯罪主体相比, 侦查工作的难度更大, 因为一些主体的存在本身难以认定, 比如境外租用服务器的行为就会使单位犯罪的数量呈几何式增长且难以追究。而虚拟的社会身份, 也会造成一些在实际社会生活中遇到问题的人选择到社交平台上发泄情绪、恣意妄为。

面对这样的问题, 在对犯罪主体的认识上, 需要修正一般的观念和传统的思维习惯。比如性骚扰犯罪, 一般认为是男性对女性所施行的行为, 而在社交网络上, 这个主体就不限定为男性。另一个例子是侮辱诽谤罪, 现实世界中的此罪可能是具体的个体或与事件有关联的人, 而在网络平台上, 这个主体可能因为意见的迅速传播而扩大成为一个天文数字, 因而造成的损害也会随之增长到难以估量的程度。面对这样的情况, 就需要将一些传统的犯罪理论进行调整, 并且与之相配套的处罚方式也可以随之更新, 以适应网络社会的实际需求。

3.2 建立全新的社会成员分类方式

对于社会成员的分类, 是施行社会治理的重要前提, 现实世界的群体划分, 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较为普适的, 概括的方式进行。比如财产状况, 受教育状况, 国籍户籍等等。但是通过对于社交网络犯罪的探讨我们不难看出, 社交网络对于社会成员的划分不同于任何一种已经存在的方式。

比如在FACEBOOK上, 很多人就是通过对于某一个明星的追捧而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群体, 他们非常容易形成共同的意愿以及施行共同的行为。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发生在2011年的动物保护主义者通过微博平台形成合意并组织实施的劫车行为。无论是什么样的一种认定方式, 我们都无法通过传统的社会成员划分机制对于这样的行为的社会群体进行区分, 因此, 应对社交网络上的出现的犯罪行为的治理, 应当首先从了解社交网络对于成员的划分和共同群体的认定标准开始。

3.3 针对网络问题的法律解释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系统的问题, 几乎所有的学者都会认为法律在规制网络世界的进程之中始终是滞后的。但是法律的诞生从来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滞后不代表不去规制, 因此, 社交网络和虚拟社会关系的高速发展更需要法律规范与之相适应。

笔者认为, 社会的规制, 必然要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 但是一个新问题的出现, 不能一概而论的就去立一个新法去规范, 更为稳妥和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法律解释的方法, 进一步发挥现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原因是作为网络虚拟的世界, 首先无法割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独立成为一个法域。另外, 完全能够在虚拟世界施行的法律从立法技术上也难以解决。因此, 通过对于现有法律的系统解释, 赋予社交网络上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以对应的现实概念。有助于建立一个规范治理下的, 良性运行的社交网络。

综上所述, 出现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犯罪违法行为不仅是一个网络世界的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的法律问题, 更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而问题的实质, 是如何在虚拟的社会关系之中运用现实的法律制度实现规则治理, 进而达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交网络的正常秩序。这个愿景的实现, 不仅需要法律运行体制的推陈出新, 同时, 也需要网络世界的每一个公民遵守法律。

摘要:社交网络, 作为最近十年网络的最主要发展领域, 改变了传统因特网的格局, 也改变了网络生活的习惯和面貌。而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犯罪也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而具备了新的形式。形成了一批社会危害性普遍的新型社交网络犯罪。本文旨在对社交网络的犯罪行为进行探讨, 通过分类的方法确定社交网络犯罪的独特之处, 即全新的社群划分。进而为防治犯罪做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社交网络,新型犯罪,成员共性

参考文献

[1]张明楷著.《刑法学》 (第四版) [M].法律出版社.2011年7月.

[2]李亚芳.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及解决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熊意超.《打击网络犯罪面临的困境及立法对策》.载于《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1期.

[4]刘英泽, 张玉霞, 王雪梅.《我国网络犯罪立法问题探究》.载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

[5]邹萍, 史恒, 吴艳军.《完善网络犯罪立法》.载于《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4月号 (总第367期) .

人体的“社交网络” 篇11

最早研究肠道菌群的是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细胞免疫学说的建立者梅契尼科夫。这位流亡到法国的俄国动物学家晚年开始琢磨衰老与长寿。他发现保加利亚有很多长寿老人,而他们的共同点是爱喝酸奶。通过进一步研究他认为,拥有健康的肠道菌群有助于长寿。梅氏就此写了一本名为《延长生命》的书,可算作是肠道菌群领域最早的论述,但这是本未经同行审议的学术著作。

尽管如此,人们在治疗中已零星地运用肠道菌群的概念。做完手术的病人,由于术后大量使用抗生素,破坏了肠道菌群,易出现腹泻不止的情况。而这种腹泻又很难再用药物来止住。有的医生灵机一动,将健康人的粪便装进胶囊,让病人服下去,结果发现效果不错。于是,这种思路得到推广,并加以规范。后来,医生们就开始采用经过处理的粪便悬浮液来为病人灌肠。这方法听起来有些“重口味”,因此它有一个含蓄的名称:细菌疗法。这种治疗腹泻和肠道炎症的做法,最早在1970年代就有报道,并延续至今,尽管也发了不少学术文章,不过并非主流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肠道菌群也不是常规的诊断项目。

很长一段时间内,肠道菌群理论一直没有成为学术界认真对待的课题,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研究手段所限。在过去,要想认识一个细菌,先要将它分离培养,再用显微镜去鉴定。但肠道菌群有几千个,且都是厌氧菌,一遇到有氧环境就迅速死掉,人们很难把它们逐一分离出来并识别。有些细菌是共生关系,也无法单独培养。即使是现在,在技术上也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此外,肠道菌群本身的复杂也增加了人们认识它真面目的难度——就跟指纹与眼睛虹膜一样,这世上没有哪两个人的肠道菌群一模一样。

肠道菌群研究领域随着生物医学进入基因时代而变得活跃起来。尤其是自2005年左右第二代基因测序技术出现以后,快速、一次性、大规模地解码DNA成为现实。科学家们从此可以扔下显微镜,转而从基因的层面了解肠道细菌。

生物学家曾经以为,人体是一座自给自足的生物孤岛,然而在过去10年里,研究人员证明,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或者说是一个“社会网络”,其中有数以万亿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寄居在我们的皮肤、阴部、口腔,尤其是肠道里。事实上,人体当中细菌的细胞数量是人体自身细胞的十倍之多。而且,這些微生物细胞及其基因(被称为“元基因组”)形成一个混合的小社会,不仅不会危害人类健康,还会在消化、生长和自我防御等方面成为我们基本生理机能的助手。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丁酸盐。人体肠道的上皮细胞每3天脱落更新一次,这一代谢过程需要一种名叫丁酸盐的物质。但食物中很少直接含有丁酸盐,人体自身也不能合成,它的主要来源是肠道菌群的代谢废弃物。更有趣的是,肠道细菌要靠“吃”膳食纤维才能产生丁酸盐,而膳食纤维又恰恰是人体不能自身消化的。因此,人对膳食纤维的需要,不仅是为自己,而且也是为了这些细菌,否则肠道上皮细胞长不好,就容易长出息肉乃至患结肠癌。

鉴于人与寄生于其体内的微生物的关系如此密切,2005年,美、德、日、中等13国在法国召开人类微生物组圆桌会议,会议发表的《巴黎宣言》宣布启动人类第二基因组计划——“人类元基因组计划”。在上世纪90年代,历时13年、耗费30亿美元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曾测定了人类自身的25000多个基因。而人类第二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量,预计至少相当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10倍。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赵立平代表中国参加了上述会议。根据这个会议,各国自2007年始陆续开展了行动。其中比较大的项目有,美国斥资1亿美元的“人体微生物群系项目”,欧盟总经费达1200万欧元的“人类元基因组第七框架项目”。2008年,根据中法签署的《中法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联合声明》,上海交大联合中科院几家单位,与法国农科院联合启动了“中法肠道元基因组合作项目”,着眼于肠道菌群与肥胖及糖尿病的研究,由赵立平任项目负责人。目前,该项目的第一阶段工作已经完成。

在过去10年,进入到这个领域的学者,几乎都没有医学背景,大多数都是像赵立平一样的微生物学家。医学家习惯于从某一种病原菌出发,去寻找特定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面对肠道菌群这样一团杂乱无章的细菌混合体时,只有熟悉微生物生态学的科学家们才能游刃有余。“这实际上是两种思维模式: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赵立平说。在最开始,大家需要把肠道菌群本身的情况摸清楚,共有多少种菌都有什么基因。而现在已经进入第二阶段,要研究与疾病相关的都有哪些关键菌群,它们都是怎么发挥作用的。

社交网络管理 篇12

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 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 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 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等。社交媒体在互联网的沃土上蓬勃发展, 爆发出令人炫目的能量, 其传播的信息已成为互联网上的重要内容, 不仅制造了人们社交生活中争相讨论的一个又一个热门话题, 更进一步吸引了传统媒体争相跟进。

社交媒体是大批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 然后传播的平台。有两点需要强调, 一个是人数众多, 一个是自发传播, 如果缺乏这两点因素的任何一点就不会构成社交媒体的范畴。社交媒体的产生依赖的是Web2.0的发展, 如果网络不赋予网民更多的主动权, 社交媒体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 失去了根基。如果没有技术支撑那么多的互动模式, 那么多互动的产品, 网民的需求只能被压制而无法释放。如果没有意识到网民对于互动的, 表达自我的强烈愿望也不会催生那么多眼花缭乱的技术。社交媒体正是基于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才得以发展的。

二、运动健身功能

中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深水期, 政治、经济实力迅速崛起, 这少不了每一名公民的努力。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公民身体素质的整体下滑, 这与我国公民普遍缺乏锻炼有关。

社交媒体, 如微信、微博都有与运动相关的专题栏目, 其中最显著、最普及的就是微信运动。

微信运动可以告诉用户每天走的步数和近日来所走步数的总体趋势, 用户之间还可以相互点赞, 并可以添加用户所关注的人, 第一时间显示出对方的步数, 不必再去看排行榜, 还有一个功能是捐赠步数, 由腾讯基金会、腾讯公益结合微信运动推出。打出“益行家·走路也能做公益”和“日行10000步, 健康做公益”的口号, 10000步即可参与公益捐步, 并弹出了“为什么是10000步”这一问题的链接, 因为10000步=300千卡=健康。日行万步, 健康常驻!人体每天摄入的总热量约为2000千卡。普通人走10000步约消耗掉240~300千卡的热量 (每公斤体重大概能消耗5千卡的热量) , 所消耗的热量约相当于总摄入量的1/7。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除去正常生活所需消耗的热量 (约1500~1700千卡) , 每天走10000步恰好能将多余的热量消耗掉。所以, 日行万步, 让自己身体棒棒的同时又可以做公益是非常有意义的。若日行步数没有达到10000步则会弹出“就走了这么点, 也敢说有运动?再走走吧!”简单的话语表述, 让用户更乐于接受, 从此更关注和热爱运动。

微信运动和微信朋友圈紧密相连, 可以设置个人主页, 在参与微信运动的好友中, 如果你微信运动步数达到第一即可占领他人微信运动排行榜主页。看上去是小小的一个设置, 却可以在无形中激励众多用户多走路、多锻炼。排名和点赞功能将会很大程度上激发和提高用户的运动热情。在“更多”一栏的设置中包含常见问题、捐赠步数、邀请朋友和设置选项, 在这里可以帮助解决一些常见问题, 亦可直接捐赠步数、邀请更多的朋友参与到微信运动中, 全民健身, 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微博运动对激发用户运动热情也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微博运动可利用自身平台优势形成关于#运动#的热点话题讨论, 让用户积极参与到话题的讨论当中。微博还经常在首页策划运动专题, 邀请陈坤等一线明星发挥其网络大V的带动作用。

三、社会公益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人们更愿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更愿意帮助那些生活有困难的人摆脱困境, 这是经济发展及社会心理所决定的, 人们较之以往历史时期相比更热衷于公益事业。再加上互联网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 人们也更容易参与到社会公益中。

正如上述社交媒体运动功能中所提到的, 公益已经渗透到社交媒体, 公益也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普及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中输入“公益”将弹出腾讯公益、央视公益传播、公益慈善论坛、公益时报、凤凰公益等上百个公益公众号平台。而在微博搜索一栏中输入“公益”一词, 亦会出现有关公益的多种内容及信息。例如, 微博公益官方微博“微公益”, 有多名网络大V给予了关注, 如吴京、谢娜、潘石屹、黄晓明、郑恺等, 发挥名人和网络大V的力量, 这将有利于受众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到我国的公益事业之中。

微信公众号、朋友圈与微博微公益都会不定时弹出有关公益的相关信息, 用户可以即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最值得关注的公益信息, 进而投入到帮扶工作中。近年来, 帮助父母寻找丢失儿童等公益事业被网友大量转发, 使人们对贩卖儿童这一行为深恶痛绝, 这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患病儿童的救治、偏远孩子的上学难等公益问题, 受众可以在知道信息的第一时间用网上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抑或是QQ红包等多种即时转账的方式直接打到需要帮助人的账户, 做公益方便快捷, 再加上腾讯和新浪公司的公信力, 公众做公益做得安心、放心。

四、提供信息功能

人们永远都会有获取信息的需求, 对信息内容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 对获取信息的方式将更为挑剔。媒体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媒介融合的前提是资本、技术的保障, 但是归根到底还是为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以及对信息获取方式的要求。

据统计, 在国内IOS与Android平台上的新闻资讯类App应用超过1300个。1300多个新闻资讯类App不可能都进入受众视野, 只有少数超级App才能成为赢家, 绝大多数都是做分母的, 属于典型的“三陪” (陪玩、赔本、陪吆喝) 。

其实, 微信、微博这两个社交媒体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微信可以订阅多个公众号, 公众号可以为用户实时推送最新信息。因为订阅公众号抑或是用户关注的微博账户, 都是用户根据自己兴趣有针对性地订阅的, 所以这样一来, 推送的消息便是用户最关注的、想看到的资讯, 实现了个人定制。而且关注公众号和微博主页并没有设置数量上限, 即使有, 这些资讯也足够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

五、广告投放蓝海

社交媒体是很好的广告平台, 不少公司瞄准了这一块还没怎么被开发的领地。社交媒体获取了用户大量的个人信息, 在大数据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当下, 根据社交媒体用户发布的朋友圈状态能够准确获取受众的兴趣爱好, 再运用大数据技术根据受众的喜好在社交平台精准投放广告, 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报业“寒冬论”, 源于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 报业广告持续大幅下降。2014年, 都市生活类报纸多个支柱行业广告出现断崖式下滑, 拉动广告整体下跌, 报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仅是传统报业, 2015年上半年, 电视广告市场亦处于低迷状态。来自尼尔森网联AIS全媒体广告监测的数据显示, 2015年一季度, 广告投放花费相比2014年同期下降5%。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 是考察报纸广告下滑问题的巨大背景。新媒体对报纸广告的直接影响是导致广告分流。“2014年, 互联网广告预计将占全球广告支出的23.6%, 首次超过报纸和杂志广告份额的总和 (22.7%) 。2016年, 互联网广告预计将占全球广告支出的28.3%。在中国市场, 互联网广告的市场份额将达到31.5%, 预计2016年将超过43%。”

2015年, 微信朋友圈广告平台正式上线, 并公布了具体的合作流程。这意味着那些想要在微信朋友圈投放广告的广告主们, 只要通过朋友圈广告平台自主申请, 通过审核之后就能直接在微信朋友圈做广告了。

微信朋友圈广告或其他在社交媒体投放的广告大多可选择多种形式, 可文字、图片或短视频, 新媒体形态适应时下的传播环境和受众心理。微信朋友圈广告可根据目标人群的阅读特点, 合理选择投放时段、投放年龄、性别、地区等, 根据目标人群用户属性, 适当选择定向条件。广告投放后, 可以进入“广告主”—“报表统计”, 选择对应的广告和投放时间, 查看曝光量、点击量、点击率、关注量、点击均价、总花费等关键指标。随时关注广告点击率, 并及时调整出价, 可获得最佳的广告效果。

六、结语

互联网时代, 社交媒体得到大力发展, 其除了社交功能之外还有上述多种功能。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手机, 手机已离不开社交,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占据了绝大部分使用手机的时间。

上一篇:社区标准化下一篇:实验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