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心理(通用12篇)
社交心理 篇1
基本情况:陈某, 女, 17岁, 中职学校二年级学生。
一、主要背景概述
(1) 家庭背景:陈某是独生子女, 其父母为个体经营者, 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家族内没有精神病史。 (2) 个人成长史:父母对其管教非常严厉, 自身的环境适应性较差, 对父母依赖性强。 (3) 学习生活:不敢与老师、同学交往, 尤其不和异性来往, 学习成绩一般。 (4) 个性特征:敏感、自卑、性格内向、缺乏安全感。
二、主诉
(1) “爸爸妈妈对我要求非常严格, 他们从我懂事时就要求我做一个规矩的女孩, 不允许与男生来往, 以免会受到伤害。” (2) “读小学时, 我曾因在课堂上和男同学讲话, 被老师批评并双双罚站, 其他同学经常以此取笑我与他关系亲密, 那种委屈及羞辱感至今仍不能忘记。” (3) “在读初中时, 我无意看了班长一眼, 刚好被他看到, 他很鄙视地看了看我, 我知道是因为他觉得我长得难看, 我顿时恨不得有个洞让我钻进去。” (4) “中职一年级时, 我在回答老师提问时不小心出现口误, 引起同学的哄堂大笑。此后, 我一见人或在人多的地方就觉得所有人在注视我, 我感觉非常紧张、浑身发抖, 不敢看别人的眼睛, 觉得我在任何人面前说话都不自然, 越克制紧张感就越强烈。” (5) “我真的很害怕与人交往, 只想一个人躲起来。我知道这是不正常的, 但是我又没有办法摆脱。”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1) 首次咨询印象:情绪紧张、言行拘谨、语音较低、言谈过程伴随一些紧张性动作, 在外表上对自己不自信。 (2) 父母主诉:因为陈某是独生女, 所以我们对她要求严格的同时, 也一直处处保护她以免受到伤害。但她从小就不太爱说话, 性格比较内向, 不善于与人交往。 (3) 班主任反映:同学关系不和谐, 几乎没有朋友, 不喜欢参加班级活动, 总是独来独往, 学习成绩一般,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经常出现不安、恐惧、心慌、出虚汗、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四、评估与判断
(1) 心理测验评估。经陈某同意, 做了以下心理测验: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 其中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躯体化, 人际关系7项因子分均高于正常, 其中恐怖分高于正常的3倍。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 测试结果表明偏向内向。
(2) 分析判断。综合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心理测验结果, 对陈某的问题持续的时间、强度和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判断:陈某有社交恐惧症。其主要表现为害怕社交场合和人际交往, 恐惧、紧张、焦虑、避免与他人接触, 出现回避行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父母严格的教养方式广东东莞●李艳瑜
和过分呵护;自卑心理及错误的认知观念;因被班长鄙视和回答口误而被同学取笑的负性事件是进一步加剧其羞耻和自卑心理, 导致与人交往恐惧进一步泛化的异常行为的深层心理原因;本身的人格特点:性格内向、敏感、胆怯、自卑、缺乏安全感。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与诊断, 经过双方共同协商, 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1) 缓解焦虑、恐惧情绪, 减少回避行为, 减轻其对正常学习生活的影响; (2) 改变错误的认知观念, 摆脱自卑心理; (3) 能与陌生人对视; (4) 逐步增加与熟人交往的次数; (5) 能与人正常交往。
(2) 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陈某的个性, 树立自信心, 增强其人际适应能力, 消除社交恐惧心理。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1) 主要咨询方法。根据陈某的实际情况, 主要运用认知领悟疗法、森田疗法、理性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 另外, 适当地配以放松练习等对其进行认知调整、行为指导。
(2) 咨询时间。平均每周1次, 每次1小时, 但可根据具体的咨询阶段及需要, 有一定的灵活性。
七、咨询过程
(1) 咨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分析判断与咨询关系的建立阶段。 (2) 心理帮助阶段。 (3) 结束与巩固阶段。
(2) 具体咨询过程。
(1) 第一次咨询。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方法:观察、面谈、心理疏导。过程:介绍心理咨询的有关事项与原则, 询问基本情况;搜集资料, 了解陈某的心理问题及其改变意愿;给予真诚的同感和关怀, 让其适当宣泄情绪;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共同协商确定咨询目标。在这次咨询结束后, 我还与陈某的家长进行了沟通, 取得他们的支持与配合, 在教养方式上向理解、民主的方向改变, 尝试以平和、不苛求、鼓励的心态面对陈某。
(2) 第二次咨询。目的:深入了解, 确定产生问题的原因;帮助其客观地认识自身性格特点和不合理的观念;减轻自卑感。方法:面谈、认知领悟疗法。过程:让陈某对社交恐怖症有正确的认识, 使她能更好地面对自己, 减轻心理压力;了解其症状产生及发展的过程, 确定产生问题的具体原因;共同探讨, 帮助其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采用认知领悟疗法帮助其改变不合理的对男女交往的认知, 从而使其情感和行为得到相应改变, 减轻自卑感;安排咨询作业:让陈某将咨询后的体会和疑问写在本子上。
(3) 第三次咨询。目的:检查陈某的咨询作业;了解咨询效果和需要调整的方向;讨论、建立恐怖等级脱敏表, 通过系统脱敏疗法逐步使症状得以减轻。方法:面谈、系统脱敏疗法、放松练习。过程:根据恐怖等级脱敏表, 有步骤地让陈某在放松状态下分级想象以前曾引起她恐怖和回避的情境, 逐步增加其耐受程度;质疑其不合理的观念, 帮助其建立较为现实的认知问题的思维方法, 减少回避行为的出现;讨论和解答陈某的疑问和不理解的问题, 让她发展出新的认识;安排咨询作业:记录行为反应并让其找出自身不合理的观念, 并且分析、驳斥这些观念。
【心理导航】【才识】
用心期待孩子的成功
江苏赣榆●宋厚军
我家的窗台上养着一盆君子兰, 他虽不是上品, 却也是光华四射。这盆花我养了8年了。他在各种环境里呆过, 有阳光充足的, 也有阴冷的。他在每年的寒暑假都经历干渴。他们曾经遭过虫害, 曾经得过黄叶病。如果我放弃他们, 哪里会有花开的时刻呢?是花总会开放的, 我的坚持没有白费。
养花如此, 教书育人更是如此。就像《士兵突击》里所说“不抛弃, 不放弃”, 只要我们坚持, 只要我们努力, 总会有花开的一天。
2008级我带的班是个比较班, 打架, 顶撞老师甚至违法的事情都发生过。没有一堂课能够安安稳稳地上完。我坚持着, 一年下来终于走上正轨。我记得当时有位领导说, 没想到这个乱班能够稳定下来。我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天知道我为这个班付出了多少!支撑我的是一个信念:把学生当做名贵的花, 用心血浇灌他们。也许别人认为我的班很乱很差, 但我一直把学生当宝贝, 我相信他们是花, 是花迟早总会开放的。那一届学生毕业四年的聚会上我见到了几个特别调皮的孩子, 我发现他们出息多了。其中一个男生初二时辍学了, 而他自己做生意了, 干得很好, 开上私家车了。他拥抱我的时候我说:我教你们时经验还不够, 假如现在你在我班, 肯定比那时好。他说, 那我回去重念吧。虽是玩笑, 我看得出他对老师那份真心。还有个男生专门与老师作对, 迷上网吧, 没有念到毕业。后来醒悟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 聚会时温文尔雅真令人刮目相看。这些学生就像我的那盆君子兰, 看起来破破烂烂, 但终究是会开花的, 即使没有开在我的眼前。
(4) 第四次咨询。目的:让陈某对自身观念和行为的性质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正视自己的症状、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减少社交回避行为;摆脱自卑心理。方法:面谈、认知领悟疗法、森田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放松练习。过程:对陈某取得的进步, 给予及时的赞许和支持, 并鼓励其学会悦纳自己, 树立自信, 摆脱自卑心理;根据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原则, 促进其自我接纳, 对恐惧症状做到“不怕它、不理它、不刻意注意它”, 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吃饭、睡觉、学习等该去做的事情上;进行脱敏实地适应训练, 从最低级到最高级, 逐级训练, 以达到心理适应, 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 采用放松疗法进行对抗;鼓励其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积极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安排咨询作业:记录系统脱敏的反应和感受。
(5) 第五次咨询。目的:继续巩固咨询效果;增强自信心, 使其主动放弃社交回避行为;让其明白问题的关键不在症状本身, 而在于个人对待事情的态度和处理方式。方法:面谈、理性情绪疗法、系统脱敏疗法。过程:采用理性情绪疗法, 在A-B-C人格理论的原理指导下, 继续帮助陈某找出不合理的信念, 加以分析、驳斥, 让她意识到“所有人在注视自己”是一种不合理的观念, 要把它转变为合理的观念;继续进行脱敏实地适应训练, 澄清社交恐怖症状与焦虑的关系, 使其逐步掌握调整自己情绪的方法, 消除不合理的担心和恐惧;安排咨询作业:让陈某学会自我接纳、用感觉生活、做自己高兴的事。
(6) 第六次咨询。目的: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学会面对、接受和承担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困惑;增强其自信心, 消除其自卑感。方法:面谈、放松练习。过程:建议陈某继续进行放松练习, 如呼
再丑的花我也不会扔掉, 再差的学生也是我的宝贝。我要求自己一定这样对待我的学生, 再难也要坚持。每一届学生中都会有特别难教育的学生。对待他们我的“诀窍”就是把他们当做宝贝来爱, 真心地爱他们。孩子们敏感的心能够分辨虚假和真诚。只要他们得到不掺假的爱, 你的爱就会生根发芽。有一个男生, 不必说不学习, 上课讲话, 不必说走廊疯闹打架, 欺负女生, 也不必说不服管教, 与老师顶嘴, 单是无端辱骂老师都是他的“必修课”。对他温和他就觉得老师软弱可欺, 对他严厉他就觉得我在“欺负”他。就这样软硬不吃。我不想说我的方法有多高明, 我只想说我一直坚持, 方法多种多样, 心只有一个:我真心把他当做宝, 当做和那些尖子生一样的宝。时间给了我回报。渐渐地, 他的眼神清澈了, 他的表情温和了, 他的举止正常了。他终于体会到我的一片真心。其实, 他知道自己不如人, 却以偏激的貌似自尊的方式表现了他的自卑。他以各种方式表现自己, 心底渴望得到“公正”的关爱。当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爱就像对那些尖子生一样, 他的心软化了。当然他还会犯各种错误, 但是毕竟在成长, 就像那些没有开花的君子兰, 只要根和叶子在成长, 总有一天会开花的。
当老师的乐趣就像花匠, 享受的是养花的过程, 是期待花开的心境。作为一名班主任, 我会不离不弃, 期待花开。
(江苏省赣榆县班庄中学)
吸练习和想象练习, 让她在感到紧张和焦虑时, 进行放松;鼓励其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力和健全的人格, 彻底走出社交恐怖症的阴影;巩固咨询效果, 结束咨询。
最后, 让陈某明白:其实, 如果我们能用行动来改变, 社交恐怖症状就会消失, 没有了这些症状束缚我们, 我们会变得更自由, 人生会变得更精彩!
八、辅导效果与思考
通过回访和跟踪, 发现咨询已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陈某的社交恐怖症状已得到较好的缓解, 已经能与宿舍同学友好相处, 学习效率也明显提高了。
这个个案能较快地达到咨询的目标, 与当事人积极主动的求助态度和认真思考并身体力行地付诸实践也是分不开的。而这个个案, 也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思考:父母的严格要求、用心呵护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如何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给他们及时的关注?这也将成为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交恐怖症者在不断地增加并且有低龄化和在校园扩散的趋势。社交恐怖症者会在公共场合或社会交往中出现恐惧反应, 精神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 严重者会把自己孤立起来, 对日常生活学习造成严重影响。教师要对社交恐怖症进行分析, 通过各种形式, 引起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对社交恐怖症的关注和重视, 并逐步解决, 以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社交恐怖症,心理咨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纳尔逊.实用心理咨询与助人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2]易法建, 杨丹燕.心理医生[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5.
[3]杜亚松.青少年心理障碍咨询与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社交心理 篇2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这就是说,人总是在与他人的联系和交往当中生存、发展的。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望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获得友谊和理解,心理正常发展、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实现其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大学生都向往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统计资料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工作成功率与个人幸福达成率达85%以上;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中,85%决定于人际关系,而知识、技术、经验等因素仅占15%;某地被解雇的4000人中,人际关系不好者占90%,不称职者占10%;大学毕业生中人际关系处理得好的人平均年薪比优等生高15%,比普通生高出3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大学生中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1.渴望与人交往,但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
在大学校园,大学生所固有的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兴趣广泛等性格促使其交往欲望强于其他人群。正如德国学者斯普兰格描述的那样:“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地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那样深陷于孤独之中,渴望着被人接近与理解;没有任何人会像青年人那样站在遥远的地方呼唤”。但调查表明,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能与周围同学和睦相处的仅为60%;27.8%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一般;12.2%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较多问题;3.4%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存在严重的交往障碍。表明有40%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般或较差,人际交往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2.在交往中存在自卑、自负、嫉妒等不良心理
自卑是个体因担心失去他人尊重而引起的情感体验,是大学生中最常见的不健康心理表现之一。究其原因,或由于学习上的差异,或缺乏文体等方面的特长,或相貌、身高、经济条件等方面不如别人,或因上述诸方面而自我评价过低。特别是个别自卑感极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心,自贬自责,不愿或不敢大方地与人交往,结果就影响到其与周围同学的和睦相处。与其相反,自负则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自以为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自然落得曲高和寡、缺少知音。
嫉妒是人际交往中的又一心理障碍,是在才能、成就、地位或境遇不如别人时,由羞愧、愤怒、怨恨等产生的复杂情绪状态,它限制人的交往范围,压抑人的交往热情,甚至能反友为敌。培根说:“嫉妒这恶魔总是在暗地里,悄悄地去毁掉人间的好东西”。从本质上讲,嫉妒是看到与自己有相同目标和志向的人取得成就后而产生的一种不适感,是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结果,因而也是一种影响交往的不良心理。
3.沉溺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世界开始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踏着铃声进出教室,宿舍里面不声不响,互联网上倾诉衷肠”,这一形象的描述,真实地反
映出当今大学生网络交际的现实,加剧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退化趋势。调查表明,有39% 以上的学生认为,纷繁复杂的网络虚拟世界使自己沉迷其中而脱离了实际生活。实践证明,大学生长期沉溺于网络,或以网络社会代替现实社会,就会弱化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4.经济状况对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比较明显
大学校园中存在一个贫困生群体,近年来,这个群体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些大学生因家庭困难使正当需要得不到满足,导致其心理压抑感增强。此外,大学生交往方式的多样性及新奇、互惠的特点,也给这些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负担,使其变得愈发不爱交际,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更不愿参加需要经济投入的活动,久而久之,就慢慢形成了回避或不善交往的性格缺陷。
因此解决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但我们要想提高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也要学会一定的方法。
如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几乎所有的人都懂得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但尽管如此,大多数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甚至相当多的人错误的认为拍马屁、讲奉承话、请客送礼,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其实,处理人际关系的决窍在于你必须有开放的人格,能真正的去欣赏他人和尊重他人,要学会从内心深处去尊重他人,首先必须能客观地评价别人,能找得出别人的优点,你会发现你的亲人、朋友、同学、身上都有令你佩服、值得你尊重的闪光之处。你会发自内心去欣赏和赞美他们,你会在行为上以他们的优点为榜样去模仿他们。这时你就会发自内心去尊重和欣赏他人,你就达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换个角度想,若有人对你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毫不虚假的欣赏和尊重,你肯定会由衷地喜欢他(她)们并与他(她)们真诚相待。
掌握良好的交往技巧,不断提高与人交往的实际能力!
学会赞美!理学家詹姆士曾经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生命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和被承认的需要。你称赞别人,恰好能使他人的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实际语言,常常可以带来一天的好心情。问题在于,要学会善于赞美,要讲究赞美的分寸和方式,真诚地赞美别人,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能说出对方的可称赞之处,这样才显得合乎情理,才能拉上,别人并不缺少值得赞美的东西,在乎的是被人关注和发现。我们都有体会:一句赞美的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给人一种阿谀奉承之感。
学会倾听!达和倾听在交往中同样重要。实际上,倾听是人际交往中的一大艺术。很多人希望有人听他倾诉,以满足他自我存在的价值感。某种意义上,倾听是对他人最好的称赞。遗憾的是,有些大学生,自认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愿听或听不进他人的意见和观点,因此,很难处理好与同学的关系。一位哲人说过:“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很明显,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所以,要掌握听的技巧,做到能耐心、虚心、会心地听,在听的过程中使对方感到你对他人的尊重,自然也就达到了你交往的目的了。
学会感恩!人云:“人只有德于我,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可忘。”感恩不仅是个人良好交往能力的需要,更是个人品德的体现。赫舍尔认为感恩意识意味着承担任务,受到召唤,它体会到生活是获得,而不是索取。事实证明,常怀
一份感恩之心,就会主动帮助别人,就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就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认同,而不懂得回报的人,就不愿为别人做好事,就不能得到大家的接纳和喜爱。所以,我们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生命所拥有的一切,强化感恩意识,时时对助人者心存感念,这样就会营造一种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
掌握批评的艺术!融洽的人际交往并非都是一团和气,真正的友谊包括善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真诚地帮助别人分清是非恰恰是交往真诚的体现。要学会批评,掌握语言分寸,先肯定其优点,再指出应改正的地方,对方就往往容易接受和乐于改正。在批评别人时,切忌只图一时痛快而不顾及对方自尊,否则会让对方不快,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其结果不但违背初衷,自然也失去了批评的作用和意义。
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人际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日常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运用语言,学会用清晰、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尤其要养成对人用敬语、自己用谦语的习惯;谈话要有幽默感,同时还应注意讲话时的表情、节奏等,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通过学习《社交心理学》使我明白了很多做人和交往的道理,同时也明白了交往能力对于一个大学生的重要性。社交心理健全的人能够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人脉,提高成功率,能够主动融入现实生活与环境中去,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替身个人社会价值;反之缺乏健全社交心理的人,则容易形成一种失调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工作和学习,最后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大势,与社会脱节,不利于个人发展进步。因此,培养健全的社交心理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社会交往的原则和目的,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掌握科学的社交技巧,并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努力践行,就一定能够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为日后的做事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姓名:李复辉
学号:08121068638
专业:农机0803班
成功社交需把握的心理策略 篇3
一、遵循刺猬法则,把握好社交距离
“刺猬效应”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刺猬效应是指人与人之间如果太近就会刺伤对方,只有保持一定的适当的距离,才能使两人有一定的默契。在社交中,刺猬法则同样适用。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才能使人们彼此间的感情处于最佳状态。把握好社交距离,能够使双方的感觉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从而使交往一直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领导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可以把彼此间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的,既不会因为太远,而疏远了员工,也不会因为太近使自己没有了威严,与员工混淆了身份。所以,这种状态是非常有利于彼此的最佳状态。
当员工和领导不分你我,称兄道弟时,是领导者将遇到麻烦的时候,虽然可以跟员工打成一片,但是很多时候自己的执行力是在下降,领导的领导能力和效力大打折扣,不利于工作的开展。相反,当领导和员工保持的距离过远时,员工会把领导看得高高在上,虽然会树立威信,但是也不利于管理,员工不了解领导,对领导的意图领会也会产生偏差,从而使工作开展不能按照设想的方向进行。因此,领导和员工应保持一段适当的“心理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当双方离得太近时,有些问题必然会被摩擦出来,而离得太远,人际交往会形同虚设,所以不近不远刚刚好的程度是人际交往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状态的法宝。这种心理距离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一方面要作好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另一方面要把这种亲密关系保持一定的度,要亲密有间,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一方面可以减少下属的一些紧张心理和一些因为上司过于亲近而产生的防备心理。另外,還可以减少下属行贿自己,产生麻烦的机会。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社交中同样要遵守这个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交流的节奏,能够将交流有序顺畅地进行下去。
二、把握南风法则,运用温情攻势
“南风”法则,源于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意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温暖胜于严寒。在很多管理者眼中,下属是需要管理的,于是他们似乎有些过于严厉,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他们每天都是板着脸,对下属也没有关心,这样做虽然让上司很有控制力,但是下属不会喜欢领导的。南风法则要求管理者要尊重和关心下属,多点“人情味”,南风给人的感觉是温暖和煦的,南风法则强调的就是用温情去对待他人,用温情攻势去感动他人,作为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多注意解决下属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下属真正感受到温暖。尤其是紧张的工作、生活中,让人们总是体验不到真情,心中的冷漠使自己逐渐封闭起来,南风法则的运用可以逐渐暖化人们的内心,从而展现真正的自我,在这样的环境中,下属出于感激会更加努力积极地为企业工作,维护企业利益。
不要把员工当成“会说话的機器”,不要随意地使唤员工,就像仆人一样,不要把自己的下属放在最容易被人遗忘的角落,这样做只会激发员工的反抗情绪,不愿意合作。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真正俘获员工的心灵,员工才会为企业的发展死心塌地地工作。因此,要在管理中运用南风法则,这样可以让下属感受到自己是公司很重要的一员,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更愿意在公司工作,享受这种感觉。
不仅企业管理这样,在日常交往中,南风法则同样可以灵活地加以运用。因为没有人会愿意与那些平时态度强硬,尖酸刻薄,毫不讲道理的人交谈,即使有迫不得已的原因也是勉为其难,最终还是会选择离开的。所以,人们在交住中要用心用情、以诚相待、将心比心,而不能目光短浅,只顾个人利益。这样对方会从内心感到温暖,愿意将心中的话拿出来与你分享。南风法则可以化解人们彼此间因各种原因产生的隔膜和分歧,温情攻势能让你如鱼得水,使交流更进一步。
三、学会体谅和宽容,善于换位思考
俗话说“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是别人,所以不知道别人内心所想,这样的说法众人皆知,但这种观点并不成立。因为一个人的内心所想会随着自己的行为流露出来,或者通过话语有所表现,这时如果注意对说话者加以观察,可以大体推测出对方内心的活动。如果因为一些因素不能推测的话,要学会体谅对方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就能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获得相应的信息,即使子非鱼,也能知鱼之乐。
换位思考就是要把自己放到对方的位置,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通过换位思考,能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体谅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改变自己的认知,实现相互了解、相互尊重,达成共识的目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换位思考,因为人们的思维总是会受到一定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当一个人的思维受到阻碍的时候,换位思考就显得比较重要了。古往今来,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马太福音》的“你们愿意别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们,都有着共同的认识。换位思考能让我们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改变原有的思考习惯,学会变通,解决常规性思维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宽容就是忍让。对于别人的批评,朋友的误解,相互间的隔阂等,过多地争辩和反击都不足取,只有冷静、忍耐、谅解、退让才是最重要的。忍一步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减轻人际间的摩擦和无谓的消耗,化干戈为玉帛,忍让不是怕别人,而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如果我们想要自己的生活更顺利一些,就必须学会体谅和宽容,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往来。
四、遵循互惠互利原则,在对等交往中增强情感
互惠互利原则在很多方面都存在,提得最多的是贸易方面,又被称为对等原则。在多边贸易谈判实践中,只有遵循平等、互惠互利的减让安排,才能在成员间达成协议,维护成员方之间的利益平衡,谋求全球贸易自由化。从这个原则本身看,它非常适合人们的社交活动。首先,交往中双方平等才能在同一个平台上,这是双方进行交往和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其次,在交往中享受对方关爱、恩惠的同时,也要给予对方对等的关爱和恩惠,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诚心,面对对方的示好,不能无动于衷,不能觉得理所当然,否则则容易被视为傲慢、无礼和无情。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尚往来使双方能够在互利、和谐、融洽、友好的氛围中沟通和交往。
现在是个重视交流需要沟通的社会,能和别人交流、分享必须具备一种素质和心态。只有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则,人们之间的交往才更加有弹性,才能更加持久地维持下去。所以,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不能一味地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能只为自己的利益用力,要平等互利,让对方也尝到甜头。互惠互利能使双方在情感上有一个融洽度,再加上一些共同话题,这样的交往会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投缘,越来越深入,沟通效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与训练[M]清 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刘勇.团体咨询治疗与团体训练[M]广州:广 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社交媒体下大学生创业心理研究 篇4
一、大学生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创业的促进作用
1. 社交媒体的覆盖面大。
据统计, 我国的手机用户超过了11亿, 其中智能手机的比例达到30%。根据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 高达99%的同学已经熟练的使用各种社交软件进行娱乐和资讯的获得。社交媒体软件已经从单纯的通讯软件达到如今覆盖率高, 蕴含着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讯息平台, 其中的商业机遇和社会效应是不言而喻的。
2. 社交媒体创业的门槛低。
新型社交媒体的出现已经改变了传统模式, 并在短期内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资源。社交媒体创业对于零存款的大学生来说是门槛很低的创业模式, 社交媒体创业与其他要求人力、资本、技术的传统创业领域不同, 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二、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心理
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大学生社交网络创业心理, 笔者在2015年6月起对长春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走访, 发放调查问卷500份, 收回464份, 问卷回收的有效率达93%, 调查和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
1. 大学生中性别差异对社交媒体创业心理的影响。
在调查的464人中男生为352人, 女生为112人, 在问到“对社交媒体中是否有买卖商品的想法”和“对社交媒体创业前景预期”两个题目中, 女生有82.14%的同学都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而男生中两个题都给出肯定答案的仅有57.10%。所以女生相比于男生更加了解社交媒体创业的相关知识, 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前景也表现的更加乐观。并且女生相对于男生更容易接受社交媒体创业的相关知识, 在“是否想学习做微商”的问题时, 女生肯定答案为89.28%, 男生的肯定答案为73.29%。
2. 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的接受程度较差。
在调查问卷中以近期非常流行的社交媒体创业形式“微商”为例, 调查同学们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接受程度。在“如何看待朋友圈中的微商刷屏行为”一题中, 有46%的同学觉得无所谓, 20%的同学觉得很喜欢, 觉得这样可以帮助自己买到更好的产品。34%的同学非常讨厌这种行为, 表示这样会影响自己接受讯息的效率, 并且会对微商的同学进行屏蔽或删除。在“是否信任微商推荐的产品”这一题时, 有41%的同学给出的是肯定的答案, 他们认为社交媒体是一个基于熟人网络的媒体, 微商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 所以值得信赖。而56%的同学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认为微商的商品没有正规渠道, 售后难以保障。
3. 大学生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认识不足。
在调查问卷中大多数同学对于社交媒体创业的认识不足, 在“未来创业选择的形式”一题中选择实体店创业的比社交网络创业的同学高1.29%。对于“好声音的火爆”等话题进行随机访问, 大多数同学将其归类为娱乐话题, 不了解社交媒体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见大学生创业群体大多仍是将社交网络作为一种具有娱乐休闲功能的工具, 并没有认识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4. 有社交媒体创业意向人数较多, 作为今后工作的较少。
根据调查的数据显示, 大部分的同学都是将社交媒体创业作为一个赚钱和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的方式, 并没有将其作为毕业后的一种工作选择。大部分同学都是秉着“捞一把就走”的心理, 没有配套的商业模式或后期打算。
三、对大学生社交媒体创业的建议
1. 合理规划时间。
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要把握好度的原则, 合理规划时间, 明确主次关系, 在大学期间学习是最主要的, 应该把社交媒体创业作为一个社会实践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不可以占用更多的学习时间, 用更多的课余时间进行, 切不可将其作为主要认为, 舍本逐末。同时要理性的看待创业的成败, 将失败的经验加以总结积累, 为以后的工作或者创业提供借鉴。
2. 合理分析市场。
充分的研究市场环境, 排除市场中已经处于衰退其的产品, 根据自己社交圈中的客户定位选取合适的商品, 吸引目标客户, 通过新颖来打动消费者。对自己代理的产品也要从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选择价格实惠的商品, 以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
3.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
对于学校方面, 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交媒体创业的安全教育和引导, 提供条件和政策鼓励同学们进行社交媒体创业, 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加强创业者的思想品德教育, 增强大学生创业者诚实守信, 恪尽职守的思想品德。并且要对创业者进行实时的关注, 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
4. 政府出台相应的法律政策。
法律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不可缺少的, 社交媒体创业也是这样,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存在着运营手段不正规, 资金监管不严, 售后无法保证等现象。现阶段我国的法律未涉及到社交媒体交易, 对这个区域的监管属于空白区, 这对于社交媒体的顾客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也制约着社交媒体平台的发展。所以政府要在法律层面上施行监管, 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保障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参考文献
[1]周海华.《微营销+微服务——社交媒体发展趋势下运营商的客户管理方式》.通许企业管理, 2012年第3期.
[2]郭德侠, 楚江亭.《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评析》.教育发展研究, 2013年第7期.
社交心理 篇5
不过字如其人,从他的一些网络习惯,有时候也可以很自然的也能看出他的性格。
一 从感叹词分析:
1、呀:喜欢用这个语气的人,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小,20岁左右的人常用。
2、呵呵:这是温和成熟的男人的笑,当他赞许或无法回答你的时候常用,是小女孩的克星。她们常被成熟的男人迷惑,但又玩儿不转,所以也要掂量而行。
3、哈:这样的人比较聪明,但很冷漠,这是既不赞许也无褒贬的笑。
4、哈哈:这样的人比较开朗,豪爽。
5、哈哈哈哈:这样的人豪爽,乐观,和他在一起,你会很开心。
6、恩: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温柔,女性常用。
7、西西(嘻嘻):小女生的笑声,估计是年龄在15到18的。不排除大女生,装小女生的可能!
二 从常用标点符号分析:
1、点很多逗点:这个人很急噪,性情刚烈.如果是女孩子,她就有男孩子的性格。
2、用很多符号装饰话语的:这样的人比较浪漫,一般多在年轻的女孩子或男孩子。用这些符号增加气氛,表达自己强烈的心情。
3、标点符号很整齐的:连句号都不落下的,说明这个人做事严谨,光明磊落,并且已经很成熟了。
4、不点标点符号:这个人你要小心了,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有小聪明,但很卤莽做事不留余地,是一个无法把握的人。
三 从打字速度看:
1、如果这个人打字速度非常快,并错字连篇,这样的人都是年轻一点的女孩子,她们有强烈的表现欲。
2、如果这个人打字一向很快,突然有些慢,并敷衍你,那说明他不止和你一个人聊天.如果你们是网恋的关系,这样的人你尽量不要放心上,顺其自然吧。
3、如果这个人打字不是很快,但一旦说出的话,幽默有内容,一般都是思考后的话!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成熟稳重。
四 从爱好分析:
1、喜欢f4、赵薇的一般都是活泼好动的年轻人,20岁以下的居多。
2、把花样年华、张曼玉、张爱玲之类的挂在嘴边的,一般就是人称的小资。比较浪漫、爱梦想。年龄在25岁左右。
3、喜欢猫王、披头士这类的一般都是比较向往新潮,但又把握不准潮流脉搏的人。说白了,是不著四六的人。
4、喜欢刘德华、郭富城的,这样的人一生活的很实际,对文化生活不是很挑剔的人.5、喜欢欧洲艺术、鄙视美国金属气质的人,这样的人一般都比较前卫.他们学历高,品位高,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你一定要小心他会冷不防说你土气。他们的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
6、喜欢听青藏高原,喜欢张丰毅、潘虹。这样的人年龄就比较大了,一般都在50岁以后。
五 从说话内容分析:
1、没说几句话就说我爱你的,一般都是年龄小的。
2、认识很久才说我爱你的,这样的人能掌握分寸,知道克制,年龄在30左右。
3、从来不说我爱你的,这样的人城府深沉,网络生活两分开,一般都是年龄比较大成熟理智的人。
六 对于美女,特别的指导
美女最好不要太追求网恋,因为危险系数实在太高了!
如果你实在是热衷于此,我只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让你去防备那些网狼。、名如其人,网狼的网名一般都有自己的特征。什么“都市酷男”、“不帅不要钱”,那都是些不足以惧的菜狼。
而看到“上网只为你”、“我心依旧”的时候,美女就要小心了: 他们一般把自己隐藏得比较深。
至于那些名字恶心到,你见了就想踢的,百分百网狼不用说了!这样的人,倒不如改名叫“我的色心想让你知道”呢。、初次见面,他们的话语,三句话不离本行。
第一句:“美女哪里人呀?” 意思是:如果咱们是同一个城市的,那就初步有了见面的基础。
第二句:“美女芳龄几何?” 意思是:呵呵,年纪合适,年轻的美女总是受青睐的。
第三句:“美女有玉照否?发过来看看?” 意思是:你要是美女,我们就马上开始这段新的感情吧;你要是恐龙,嘿嘿,我先闪~~~~~
也不排除他们没有ICQ、OICQ之先进网络工具,甚至没有伊妹儿可以接受照片.接下来,他们惯用的伎俩是先问问身高,再问问体重,自己掐指算算对方可能的三围尺寸,再作道理。
也有情急的,直接就开门见山了。
当然啦,对方有没有结婚,交没交男朋友也是一定要搞清楚的,不然有危险的哟!
3、开始交往以后,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他们见到美女时,各种恭颂溢美之辞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之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而且,各种赞美的话,绝对是有分工的:
看见美女名字诱人:“你的名字太美啦!勾起我无限遐思~~~~~我可以认识你这样美丽的美女吗?”
美女说话风趣逗人:“你好好好好好可爱哦,能在网上认识你———这么冰雪聪明的女孩子,我都快幸福得流鼻涕啦(嘿嘿嘿嘿,其实是兴奋得流鼻血)!快,把袖子拉过来给俺擦擦。”
遇到成熟的女性:“唉,网上都是些小孩子,我等了一个晚上才遇到你。来,喝杯茶,和一个孤独的人聊聊吧。”
4、继续交往,通常是一见到她,不管如何,都是激动地“美女美女美女美女美女美女„„”结巴一样叫个不停。
然后,就使出“拥抱”、“亲吻”、“献花”、“发誓”等诸般聊天室里别人记都记不住的文字和图片,甚至是见都没见过的动作,以示和美女的N次亲密接触。
间或,他会配合美女的名字临时改名的行为: 例如美女叫“小雨滴”,他就改名为“雨滴打在我头上”,很浪漫、很心醉吧?、突然消失的绝招,需要特别提醒哦!有些人看起来,真的很不错哦!他一不叫带色的名字,二不著急要照片、电话,三不说谄媚的语言,四不做起腻的动作,似乎怀著一颗平常心和你细细地聊、慢慢地谈———谈生活、谈理想,没有任何企图。
可是,当你们聊得正好的时候,他会无比哀婉地说: “我不得不下了,我要出差(或是别的什么听起来合情合理的客观原因),以后一段时间不能上网了。你能给我你的电话吗?”
面对如此情况,你会如何呢? 千万不要心软哦!
当然,我是例外,哈哈!
七 当美女意见“郎”
如果那个男生上面的行经都没有,那么恭喜你:因为你遇见的是“郎”,而不是“狼”了.在夜晚上网的时候,你只要问他“一般在睡觉前的喜好”,就可以了解他的个性: 睡前会先去泡一会酒吧的男人
他是个心情起伏落差颇大的男人,喜怒哀乐皆鲜明。不过为了让大家看到他的成熟内敛,他会悄悄地隐藏自己的情绪,而到酒吧里宣泄出来,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对于爱情,他有著两极化的原则:不排除一夜情,但仍会交往一个稳定并要谈婚论嫁的女子。他需要固定的关系,来让心情有所依恋,但短暂的激情又是他另一种情绪的出口。所以当你爱上这种男人要有心理准备,他是个跟著“心情”和“感觉”走的男人。睡前爱看电视的男人
他是个爱面子又有点空虚的男人,他在工作上力求表现,希望能一鸣惊人,获得大家的鼓励和羡慕,所以会以十足的毅力和努力来充实自己,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尽管他在工作上或是自我期望上,都有著强烈的优越感,但当一个人时,却有种说不出的空虚和寂寞,因而以多姿多彩的电视情节,来排遣自己的空虚。
对爱情有著丰富的想象和标准,他是个心动之后要考虑很久才行动的人,除非对方是个完全合乎他标准的梦中情人,他才会抛开面子,积极主动地向她示爱.临睡前爱吃宵夜的男人
他有颗脆弱而敏感的心,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情绪会有压抑、隐藏,无法宣泄出来,长此以往他会习惯性地靠一顿丰富的宵夜来满足自己受委屈的心。如果你爱上这样的男人,不妨做他温柔的倾听者,让他舒服地诉说,让他把心中的压抑倾泻出来。
对于爱情,他希望另一半不要是女强人,或会控制或批评他举止的人,因为喜欢温柔小女人的他,渴望自己敏感的心能遇上一个体贴的爱人,彼此平和相恋相许。临睡前做健身运动的男人
他是个企图心十分旺盛的男人,对于自己的期望很高,对于生命更充满著自信心,希望终有一天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爱上这样的男人,你要有心理准备,他是很难被改变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且坚信必定成功,不过如果你希望他有所改变的话,必须要以柔克刚的态度和充分的理由,让他心服口服后,他才会对你刮目相看。
对于爱情,他喜欢自己扮演“猎人”的角色,如果看上了某个美丽的猎物,他会运用各种方法去追她,所以你千万别主动追求他,令他只会觉得你没有一点挑战性,让他失去追求的冲动。睡前看书又听音乐的男人
他是个既按部就班又内敛的男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方向,心中早已有了蓝图。对生命有著热情,对工作也相当执著,最重要的是,他会反省自己的优缺点。你爱上这样的男人,只要细心经营彼此的感情,除了日常生活要培养默契外,心灵的成长、对事情的判断等,都需要你平时就用心多看书,多和他讨论,千万不可停止成长,最后会令他忍无可忍而离开你。
社交心理 篇6
关键词:网络社交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247-01
一份针对北京市20所各类高校学生的关于使用社交网络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3%以上的学生每天都登陆人人网等主流社交网站,且日均活动时长可达2 h以上,78%以上的学生在社交网络的活动主要是发布状态、照片,分享日志[1]。可见,网络社交已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需要高度关注和积极引导。
1 网络社交中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1.1 有利于增进心理认同
网络人际关系多数属于信息共享型和感受共享型,符合人们期望的真正的友谊的品质[2]。网络社交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认同,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体与群体的有机统一。
(1)形成自我认同。大学生思维活跃,探索欲望、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强烈,乐于表达看法和分享思想。网络具有的私人性与公共性优势改善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有助于他们在自我反思、自我表达、与他人交往中确定我是谁[3]。
(2)建构群体认同。在网络社交中,大学生们进行情感交流、观念碰撞、思想交锋,逐渐形成相同的思想意识、表达方式和行为特征,进而建构起大学生的群体认同。
(3)强化文化认同。在网络社交中,大学生会对比和选择适合自己群体特点的文化元素,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而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
1.2 有利于提高社交能力
网络社交通过提供多维度的交流渠道,有助于大学生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促进思想沟通,满足心理需要,提高社交能力。
(1)提供多种交流渠道。大学生在人人网、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体上写博文、贴图片、发状态已成为常态。他们正在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表达自我、展现自我,同时通过关注、评论等方式积极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
(2)满足多种心理需要。网络社交不仅满足了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需要,而且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精神压力,提高了应对困难和抗击压力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交流成效。
1.3 有利于增强自我效能感
通过网络社交,大学生可以积累社会经验,增强个体行为的有效性,提高自我效能感。
(1)促进自我完善。网络社交为大学生搭建起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交往圈子,明显带有年龄、地域、专业、爱好等各种特征。大学生通过与圈子里的人对自己的反应、态度和评价,找到认识自我的标尺,为自我设计、发展和完善创造有利条件。
(2)提高自信水平。社交媒体能够方便快捷地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便于大学生交流思想、扩展思维、挖掘潜力,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学会分享、懂得合作、获得自信,提高自我效能感。
2 网络社交中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网络社交是把双刃剑,在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同时,也给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
2.1 导致网络成瘾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其表现形式有两种。
(1)产生强迫行为。不少大学生都有一种无意识地、强迫性地登录人人网、微博及其他一些社交网站的行为。这种行为往往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完全是下意识的。
(2)产生依赖心理。很多大学生一上网就登陆社交网站,沉醉其中并追求一种短暂的情绪释放和满足,并在事后陷入一种强烈自责、敏感易怒的精神状态。这种强迫性习惯或回复性情绪,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冲击,一些学生因此而中断学业。
2.2 造成道德弱化
网络社交具有的虚拟性、开放性和流动性的特点,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自律,使他们做出攻击他人、散布谣言、实施诈骗等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由于立法滞后、监管不力,一些腐朽的思想文化和扭曲的价值观念大行其道、影响恶劣,致使少数大学生精神懈怠、信仰缺失、思想堕落。
2.3 产生隐私焦虑
网络社交虚拟性的存在无形中增加了人际交往关系潜在的隐患。近年来,网络技术和网络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引发的隐私危机频频发生,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强烈的隐私焦虑影响着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2.4 形成厌世心理
大学生依赖网络社交,就会弱化现实的社会交往能力。由于人生阅历浅、辨别能力弱、情绪不稳定,一旦他们在现实社会交往中遇到挫折,就会产生厌世心理,进而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3 网络社交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网络社交问题,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客观认识网络世界、学会调整心理状态、理性开展网络社交。同时,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沟通机会,以减少网络社交带来的负面影响。
3.2 推进网络文化建设
健康和谐的网络社交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塑造良好精神气质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要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原则,积极创建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网络社交文化。同时,要加强网络监管,消除不良信息、错误言论和极端思想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吕经纬,李轩昂.网络社交对大学生成长影响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3(5):210.
[2]王登峰,崔红.心理卫生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4-125.
社交心理 篇7
一、中国人的“送礼”
中国人赠答礼物时注重礼物的实用性。尽可能送对方需求的礼物。同时也考虑礼物的价值, 选择多为贵重礼物。每年的“中秋”和“春节”这两个节日, 人们互相送礼。除了节日以外, 周围亲戚, 朋友家的升学, 结婚庆典, 人们也在送礼, 以此来表示自己的诚意。中国人的社会意识有较强的功利性。“衣锦返乡”是人生中的最大目标。赠答也是受这种功利心理的影响。部下向自己的上司送礼, 一般包含着求自己职业的稳定和发展。学生给老师赠送礼物, 除了表示敬意以外, 还有希望各方面多关照的深层意识。大部分中国人给对方送礼物为的是求别人帮忙。因此, 非常重视礼物的价值。中国人的赠答行为一般出于礼貌, 但更多考虑的是有没有达到人情往来的效果这一目的。人与人之间通过不断的“赠还”维持着关系。
二、日本人的赠送
1) 赠送的种类。日本的赠答大致分三种。一是个人送给个人。在升学、婚庆等表示庆贺, 疾病、灾难等不幸时表示安慰与关怀。二是“中原”, “年末”等节日互赠礼物。三是企业给顾客赠送物品。通过赠送来宣传自己的公司, 商品。其目的是明确的。2) 赠送的作用。赠答的目的是表示对周围人多年来的关照的谢意。“一直以来承蒙您的关照…, 望今后…”等等的谢意。但觉得单靠语言有表达不足的感觉, 于是配备了物品。通过赠送有诚意的礼物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商务礼节方面的赠答也是为了更圆满的达到生意的目的, 和对方建立良好的人员关系。但不管怎样重要的是遵守规律的礼节, 不遵守法则, 做失礼的事情是不能容忍的。3) 赠还的时间。在日本很重视赠还礼物的时间。错过时间认为好不容易选择的物品失去了其效果。甚至认为赠答礼物的品位就是时间。作为原则吊丧时上午之前亲自拜访。探病时, 尽量避开住院当日, 手术不久的时间去探望病人。因病人心情还未稳定。先确认病人的状况, 选择适当的日子去探病慰问。4) 禁忌。日本人重视赠还的时间, 同时很在乎赠送时的禁忌。探病时不能送盆栽, 怕病生根。不送梳子。因为它的发音和“苦”“死”一致。在送礼物的数字来看也是, 日本人不喜欢偶数。因为它被二整除。其意暗示是“割”“别”。所以, 日本人喜欢奇数。把奇数认为是幸运数, 送礼时按奇数送。而中国人则不喜欢奇数。和中国的习惯不同, 在值得喜庆的日子里日本人爱送钟表 (时计) 。因它的发音跟喜庆的“登庆”一致。不管怎样重要的是, 礼物有没有包含对对方的敬意。再简单不过的花, 手帕, 只要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诚意就可以。日本人非常重视礼物的外包装, 已精美的包装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日本人通过赠送礼物来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日本人的礼物赠答行为一般会严格遵守有赠有还的原则。赠送礼物时尽量避开给对方造成赠还礼物时的困扰行为。所以日本人将还礼看得也十分重要。
三、中日赠送礼物的差异
中国人在礼物的赠送方面比较功利化, 往往受“人情”的影响, 较重视礼物的价值。日本人赠送礼物受“义理”的支配。有赠有还。且重视外包装。以精美的包装来表示诚意和尊重。
1) 中国还礼行为受“人情”影响。中国人考虑人情往来。与日本人的恩惠报答理智性相比, 中国是情感性的。中国是人情社会。赠送礼物也受人情的影响, 来来往往, 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中国人赠还礼物时的价格高于所收到的礼物价格。中国人认为, 礼品的价值就是对对方的诚意, 价格低的话拿不出手。赠送昂贵的礼物来代表自己的感情的深厚。因此, 中国人送礼物讲究其内容和价值。而且在还礼方面也是, 选择恰当的时机还礼。中国人因人情的原因, 爱面子。送给对方昂贵的礼物。习惯用所送礼品的含金量来表示自己的诚意。中国人给对方金钱时, 用红色信封。这叫送红包。送给对方送礼品时, 把印有价格的收据放在里面, 一起赠送。由此可见, 中国人特别重视礼品的价值, 内容。中国人为了求人办事, 用心良苦。又要考虑所送礼物的含金量, 同时也要考虑到对方容易接受。送出礼物的同时建立关系。在中国没有所谓的关系, 很难办事。中国人通过赠送贵重物品, 建立圆滑的人际关系, 礼尚往来维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维持和巩固自己的社会地位。2) 日本还礼行为受“义理”支配。日本人还礼的原因有一项就是不想欠“义理”。日本人是因为不愿意违背义理, 即行为规范。日本人在收到礼物的同时, 考虑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还礼。收到礼物, 必须还礼。这是日本人的原则。这就是受义理支配的行动方式。日本人的意识里有接受别人的礼物的话就与这个人建立了某种义理关系的思想, 日本人认为人生活在社会这一圈子内, 不能失去名誉, 信誉, 不能违背义理, 所以在日本社会里, 义理对人的要求也很严格。日本人送礼物时不送价格昂贵的礼品, 尽量避免赠送困扰对方的贵重的礼物。收礼就得还礼。而且礼品要等值, 不能超于所收的礼物的价格。与中国人的价值观不同, 日本人更重视礼物的包装。用漂亮的包装纸包好之后再系上一条漂亮的丝带或有日本特色的绳子。非常赏心悦目。小小的包装充分体现出日本人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意识。日本人收到礼物后及时还礼。还礼的价值也是, 日本人进行对等的还礼。相同的机会, 回赠相同或等值的礼物。日本人的团体意识很强, 在义理的支配下, 以“义理”规范自己的行为方式。无论是“赠”还是“答”, “义理”的原则都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的“赠答行为”。
四、结语
互赠礼物是促进人际关系顺利进行的润滑剂。人们通过赠送礼物来增进双方的感情。但是因为民族的不同, 所接触的民族文化也不同。馈赠文化的差异里可以窥视到该民族人们的心理差异。中国人怕欠“人情”, 日本人怕欠“义理”。也就是说中国人还礼受“人情”的影响, 日本人还礼受“义理”的支配。
唯有了解彼此的思维方式与社会习惯才能做到更好的交流。中国人赠答礼物讲人情。礼尚往来为了求人帮助自己。日本人赠答礼物受义理的支配, 日本人赠送礼物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帮助, 而是通过有赠有还, 来牢固社会这一群体中的自己的地位。只有充分了解对方国家的习俗和思维意识, 才能更好地交流, 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和发展。
摘要:互赠礼品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中国与日本都是礼仪之国。但两国之间的文化不同, 礼物赠答的习俗就难免有所差异。中国人注重“人情”, 日本人注重“义理”。
关键词:馈赠,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李东辉.浅析日本人的增大习俗与义理[J].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9.
[2]姜丽.试论日本民族的送礼习俗.怀化学院学报, 2009.
社交心理 篇8
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有利于私人交际圈里人际情感的表达和交互。自拍者在微信朋友圈发布自拍的行为,是在表达自我个性的同时,也期待着看图者给予正面反馈,即包含了“自我展现”以及“谋求互动”两个心理层次。从传播链而言,如今对于“传播者”(即自拍群体)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受众”角度的研究几乎空白。受众作为一个传播活动的终端,其角色和传播者同样重要,没有受众,一个行为活动的传播则无法完成,也不能开启新一轮的传播。因此,发掘“看图者”对于他人自拍的态度和行为反应,这具有意义。
本文把受众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朋友圈自拍”对看图者心理和社交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中重要因素的作用;同时也可检验出:作为传播终端的看图者,能否帮助自拍者达到“自我个性表达”和“谋求正面反馈”的传播诉求;“朋友圈自拍”是否真能如自拍者所愿,提升他们在人际关系圈的形象。
一、研究方法
本文将焦点小组和调查问卷相结合。前期通过焦点小组归纳出“朋友圈自拍”可能对看图者社交行为及心理产生影响的自拍类型,看图者对自拍图片所做出的行为反应等。中期根据这些结论,设计调查问卷以进一步调研:看图者对不同自拍类型的接受程度,看图者所作出各类行为反应的可能性等问题,最后分析并得出结论。
(一)焦点小组
研究前期笔者对43个对象进行了分组访谈,对象的选择范围是经常使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尤其是微信的80后、90后。访谈围绕:朋友圈使用习惯,自拍行为喜好度,不同类型自拍图片的接受度,看到别人自拍照的反应和所在年龄层等问题所展开。
多数采访对象表示“不喜欢自拍”,其中有人出于“羞耻”、“低调”的心理,有人认为热爱自拍者“自恋”、“奇怪”;而这些对象的朋友圈中基本都有自拍爱好者,“颜值”因素较大影响着看图人对自拍者的看法。自拍照片的类型中,受访者多数最不能接受“秀恩爱”,不喜欢“每张自拍都是同一表情”。对于不喜欢的自拍照片,有些90后受访者会采取“拉黑”、“屏蔽”、“和朋友一起吐槽”等行为,而多数80后受访者采取了“从心理上忽略”。
“喜欢看别人的自拍照”的7位对象中有3位“喜欢自拍”。这些对象的朋友圈中都有自拍爱好者,“颜值”较大影响着看图者对自拍者的看法。在自拍照片的类型中,采访者同样最不能接受“秀恩爱”。有受访者表示会将喜欢的自拍者“设为特别关注”或“定期查看其相册”。
根据焦点小组结果,笔者着手于设计问卷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颜值”因素最大程度影响看图者对自拍者的看法,自拍者颜值越高,看图者对其厌恶度越低,接受度越高。
H2:“朋友圈自拍”类型中,人们最不能接受的是“秀恩爱”和“图文不相关”。
H3:不同性别的看图者,对于“朋友圈自拍”不同类型接受度有差异。
焦点小组的方法优势在于同时可以多人访谈,能够较快获得一些针对性问题的答案;小组的形式也能为访谈者提供安全感,刺激他们积极参与访谈,深入问题,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看法有助于后续研究。缺点在于访谈数据较零乱,需要总结归纳,并且不能擅用作研究结论。
(二)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根据焦点小组结果所设计,主要围绕着:是否喜欢自拍,看图者的朋友圈环境(比如朋友圈中自拍爱好者的多寡),影响看图人对自拍者看法的不同因素,看图者对不同自拍类型的接受度以及可能做出的行为反应等问题。调查对象范围界定于经常使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尤其是微信,并时常关注朋友圈动态的中青年群体。采取网上问卷调研模式,调研时间为2016月8月1日到8月4日。
调查问卷法容易量化和数据分析,利于大规模研究,而在线问卷的方式更是便于对象填写问卷,回卷率高;而样本过小,问卷质量,问题设计等也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因此从设计到回收问卷过程中也需进行前测并征求多方,尽可能降低误差。
二、研究发现
此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263份,其中238人出生于1980年至1999年之间,占总人数90.50%。男、女各占比43.12%、56.88%。
(一)“全民看自拍”的社交氛围
在“你的朋友圈是否有喜欢自拍的人”问题中,肯定回答的人数高达95.44%。而样本对象的朋友圈中有1-2位自拍者的比例为18.63%,有3-4个占34.6%,5个及以上比例占46.39%。由此可推定,尽管现下没有发展到“全民自拍”的地步,但在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中,几乎人人处于一个“看别人自拍”的氛围。
(二)颜值对看图者的心理影响
在“看图人如何看待自拍者”的影响因素中,自拍者的“颜值”因素影响最大(均值3.94)。将该数据结合焦点小组中的访谈结果(喜欢自拍和不喜欢自拍的访谈对象中,大多表示颜值较大影响着他们对自拍者的看法),可判定H1“‘颜值’因素最大程度影响看图者对自拍者的看法,自拍者颜值越高,看图者对其厌恶度越低,接受度越高。”成立。
(三)自拍类型与接受度
在“看图人对自拍照类型的接受度”调研中,人们接受度较高的三种自拍类型,分别为:秀风景(2.3)、秀食物(2.56)以及秀发型(2.63)。不能接受的自拍类型是“图文不相关”(均值为3.56),其次是“秀恩爱”(3.12),第三是“单纯秀脸”(3.0)。根据该结果,可判定H3-“朋友圈自拍的图片类型中,人们最不能接受的是‘秀恩爱’和‘图文不相关’”成立。
(四)看图者的反应行为
在“看图者的反应行为”调研中,数据表明在喜欢别人自拍的前提下,看图者最可能做出的举动是“给ta点赞”(3.35),该行为随意、操作难度小,有利于人际关系的互惠和维持;其次是“给ta评论”(2.99);看图者实施可能最小的行为是“设为星标朋友”(1.75)。
在不喜欢别人自拍的前提下,看图者最可能采取的行为是“心理上忽略他的朋友圈”(3.49),其次是屏蔽他的朋友圈(3.19)和“和别人一起吐槽”(3.05)。
看图者对他人自拍产生冷漠、厌恶、失望等负面心理时,将通过这些措施进行情绪宣泄,“心理上忽略”确实是最为随意、可实行、也不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做法,而“拉黑”、“屏蔽”直截了当的行为,说明某些不识趣的“朋友圈自拍”对看图者心理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五)性别因素的拓展分析
样本中男性和女性最不能接受的自拍类型都是“图文不相关”。男性较不能接受“秀电影(票)”(3.11)和“秀恩爱”(3.01),女性则较不能接受“秀恩爱”(3.18)和“单纯秀脸”(3.03)。可见,男女性别对于各自拍类型的接受程度既有相似性,又不乏差异性,因此,判定H5成立。
发现1:女性群体中自拍爱好者,比男性群体中要多;近三分之二的男性不喜欢自拍。
对于女性群众中的网络自拍现象,常被认为是一种女性在身体和心理上的觉醒,以及女性社会身份的转变。而笔者更认为,比起男性,女性更爱网络自拍,其中也存在着一种“性别印象的固化”。大多男性之所以不喜欢自拍,是觉得这一行为女性化,只有阳刚之气缺乏的男生才爱自拍。然而,自拍行为的本身是没有这层含义的,这是由于社会角色和性别分工的固化所赋予的刻板印象。
发现2:对自拍者的看法的影响因素中,男性看图者最注重“颜值”(4.0),其他皆为次要因素;而女性方面觉得“发图频率”是最主要影响因素,“颜值”其次也同样影响很大。
男性对“颜值”的注重主要表现在对异性上,该发现一部分解释了“女性更爱自拍”的原因:女性在发布自拍的同时,期待他人认同和正面反馈,那么其中一些“颜值高”的女性确实可以获得那些注重颜值的异性的认同和青睐。
无论在“喜欢”或“不喜欢他人自拍”的前提下,不同性别,对自拍者所采取行为的排列上是一致的。另外,女性方面的所有平均分都比男性要高,表明女性更易于对自拍者采取以上措施,进一步而言,表明“朋友圈自拍”对于女性社交行为的影响更为显像化。
三、研究结论
“朋友圈自拍”存在对看图者的心理及社交行为的影响,“颜值”、“发图频率”、自拍照的内容类型、性别等因素作用于看图者,影响着他们帮助自拍者有效完成“自我个性表达”和“谋求正面反馈”这一传播活动的意愿。在如今这个大众审美愈发苛刻的时代,加之于全民处于“看自拍”的社交氛围下,自拍者若想通过“朋友圈自拍”来提升他们在人际关系圈的形象,也必须上述因素对受众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适应看图者的心理接受度,以达到传播者与受众两者需求之间的平衡。
(一)受众心理
基于受众中心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受众主动选择并使用媒介以满足个人需求和愿望。在“朋友圈自拍”活动中,尽管是自拍者生产照片,但看图人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与态度选择是否观看等行为。自拍者的“颜值”和“发图频率”较大程度影响着自己在看图者心目中的形象。“颜值高”和“发图频率适当”的自拍图片可以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以及审美和社交需求;反之,则会让看图者产生厌恶、不耐烦、失望、冷漠等攻击心理,这些心理将促使其进行与自拍者之间人际关系的减弱,受众希望从各渠道获得丰富信息和知识,而“朋友圈自拍”的内容性能够一定地满足受众的得益和娱乐心理。因此,在“朋友圈自拍”活动中,“秀食物”、“秀发型”、“秀风景”这三种照片类型被看图者较能接受,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内容性较强,风格多变,看图者或能从中获取与自己有关的新信息,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娱乐选择。看图者最不能接受“秀恩爱”和“图文不相关”,无关紧要、贫乏的照片内容性,和自拍者发图频率的控制不当将联合致使看图人产生逆反和厌恶感。
(二)受众行为
“朋友圈”自拍对看图者心理的影响,会驱动着他们做出一些反应行为,以进行情绪的宣泄和内心的表达。受众行为的发生,可看做是他们主动选择与使用媒介权利的一种外化表现和捍卫。如果看图者喜欢他人的自拍,那么积极心理和正面情绪状态会牵引他们做出“点赞”、“正面评论”、“定期查看对方朋友圈”、“将对方设为星标朋友”等利他行为;看图人也会期待与自拍者正面人际关系的构建,而由于“点赞”行为的便于实施,成本最小,时间最短,成为了他们最常采取的措施。
相反,“低颜值”、“高发图频率”、“秀恩爱”和“图文不相关”自拍类型,最易给看图者造成厌烦,逆反等负面心理,一开始看图者往往只是从心理上忽略不喜欢的照片,而当厌恶、失望、不耐烦等情绪积炽到一个顶点,看图者将做出“屏蔽”、“拉黑”、“和别人一起吐槽”,甚至直接进行“负面评论”的反应行为,这些行为强烈展示了受众的攻击心理以及使用媒介无法得到满足而主动放弃的过程,和自拍者构建人际关系的意愿也会随之减弱。看图者心理和行为是相互作用的,其心理将驱动行为的发生,而行为又将反向加深情绪状态。
(三)性别差异与自拍影响
“朋友圈自拍”对看图者社交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受到性别的差异化。比起女性看图者,男性更加注重“颜值”因素。在采取反应行为方面,“朋友圈自拍”对女性看图者社交行为的影响更为显像化,女性更易于通过直截了当的行为来表达对自拍者的喜欢或不满。在自拍爱好上,“女性自拍”现象更为常见,这可理解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性别印象的固化。社会风尚的开化,文明思潮的进步,也暂时无法改变和消除长久以外性别在社会中的固定分工所造成思维定式,因此这种意识上的觉醒和守旧有所矛盾而同时存在。
注释
1[1]武颖.从文化角度谈“网络自拍”现象[J].中国传媒科技,2012(6):105-106.
社交心理 篇9
关键词:交互辅导,焦虑,干预性研究,学生
有研究显示, 大学生社交方面的困扰是其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最重要的起因[1], 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或改善, 常会进一步引发抑郁症状, 并极有可能发展成严重的社交焦虑障碍, 持续影响成年期的心理健康[2]。已有研究显示, 自我评价低和社交技能缺乏是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3,4]。团体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和自信[5], 这种通过特定活动和人际互动, 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成员间相互影响从而改变其观念、态度及行为的形式在改善社交焦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6]。
以朋辈心理辅导为代表的互助模式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式的新探索。但“经过培训和监督的非专业心理工作者”[7]能否及如何提供有效的干预, 以及哪些关键点值得注意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探讨。本研究拟采用实验的方法, 在同时考察社交焦虑、抑郁症状和自尊水平3个指标的基础上, 探讨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作用过程和效果, 以期进一步优化辅导过程, 提炼可复制的干预模式和经验, 为高校心 理健康教 育工作提 供实证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 通过校园网、招贴广告等方式在重庆师范大学招募被试, 通过量表得分初步确定小组成员。进一步通过访谈筛选被试, 由经过培训和督导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三本科生作为朋辈辅导员, 按照访谈提纲与被试会谈, 了解其基本情况、参加动机、个人期望、问题类型及程度, 最终确定42名被试。按照性别、年龄、量表得分, 将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成员具备以下条件: 自愿参与, 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一定困扰; 渴望获得成长; 具备交流能力; 遵守团体规则; 排除心理障碍。
1. 2 工具
1. 2. 1交往焦虑量表 ( Interaction Anxiousness Scale, IAS) [8]由15个条目组成, 涉及主观焦虑 ( 紧张和神经症) 或其反面 ( 放松、安静) 以及大量涉及意外的社交场合。采用5级评分, 得分与交往焦虑水平成正比。本次施测中Cronbachα系数为0. 89。
1. 2. 2抑郁自评 量表 ( Self-Rating Depress Scale, SDS) [8]由20个条目组成, 用于评量被试抑郁的主观感受。采用4级评分, 得分与抑郁水平成正比。本次施测中Cronbachα系数为0. 91。
1. 2. 3自尊量表 ( Self-Esteem Scale, SES) [8]由10个条目组成, 用于评价被试的自尊程度。采用4级评分, 得分与自尊水平成正比。本次施测中Cronbachα系数为0. 85。
1. 2. 4自编活动反馈表主要用于反馈成员在症状改变方面的主观体验 ( 如“团辅增强了我应对社交困扰的信心”) 和对活动的满意度 ( 如“我对整个活动感到满意”) 。共5题, 采用5级评分, 得分越高, 评价越积极。表末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 让成员自由表达对团体辅导的看法和意见。
1. 3 方案及评估
1. 3. 1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根据相关文献[6]、结构性访谈以及以往的临床经验, 针对性地设计了5个主题, 分为4个阶段, 每个主题包含了相应的活动单元 ( 表1) 。实验组按照方案进行朋辈团体心理辅导, 每周1次, 每次2 h以内, 连续5周。每次活动根据单元目标, 采用游戏、讨论分析、角色扮演及行为演练等方式, 在接纳和支持的团体气氛中, 通过团体互动以促进干预效果。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
1. 3. 2效果评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进行测试。即两组分别测量基线水平 ( 前测) 和活动结束水平 ( 后测) 。实验组每次团辅结束后都进行测查, 以便考察其变化过程。在实验组所有活动结束后, 告知对照组可参加下一轮团辅, 需要再次填写问卷, 从而得到对照组的干预后测量数据。同时, 遵守承诺为对照组提供下一轮的团辅。
1. 4朋辈辅导员朋辈辅导员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在进行团辅前学习过团体心理辅导的相关课程, 体验过团体心理辅导的全过程, 并观摩教师带领的团辅, 进行1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实习演练。每次团辅结束后, 接受心理学专业教师的督导。
1. 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 PASW 18. 0 进行统计处理。两组间比较用 t 检验, 多组间比较使用方差分析, 以 P < 0. 05 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量表前后测数据的差值 ( 前测 - 后测) 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5) , 实验组的差值均大于对照组。见表2。
2. 2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评价对实验组5次团辅后测试各量表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 在第1次团辅结束后抑郁状况即得到了改善; 第2次团辅结束后, 成员自尊水平明显提高; 第3次团辅后交往焦虑明显下降, 并且这种下降一直持续到团辅结束。见表3。
2. 3 实验组成员对团辅效果的评价 实验组成员对团辅过程的评价平均得分为 4. 74, 显著超过理论中位数3 ( t = 14. 26, P < 0. 01) 。对评价频数的统计显示, 95. 24% 的成员表示喜欢这个团体, 66. 67% 的成员认为团辅有实际帮助, 85. 71% 的成员表示会介绍别人参加该团辅, 76. 19% 的成员认为团辅增强了应对社交困扰的信心。见表4。
在开放性问题中, 17名成员 ( 80. 95% ) 进行了回答, 内容多为建议和希望, 如“这些活动应该大力宣传”“能否组织建立微信群保持团体联系”“希望以后有更多主题活动”等。
注: ( ) 内数字为构成比 /% 。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 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改善 效果显著, 和其他相 关研究结 果一致[9,10]。实验组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 严格筛选团体成员。本研究采用心理测试和访谈评估筛选被试, 有效保证了团体的同质性和数据结果的纯净, 访谈过程也让朋辈辅导员有机会将团体的方式、规则、内容等信息告知申请者, 为团体的有效运作做好准备。第二, 方案设计合理。通过访谈了解到申请者们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如对他人评价反馈有消极预期等。结合已有研究, 设计制定了具有针对性、逐渐深入的5次团辅方案, 同时还考虑了方案的操作难度、可复制性和经济性等因素。第三, 朋辈团体心理辅导的独特优势。朋辈因年龄相近、同属一个社会群体, 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及生活方式, 具有共通性大、防御性低、互动性高等特点。这种“将辅导者—被辅导者之间的差异减到最低”的辅导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 同时也让成员能更敢于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 从而缓解与人交流时的恐惧与焦虑, 形成了“自助—助人—互助”的良性循环, 凸显了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主体作用。实验组对团辅过程及效果的积极评价也表明朋辈团辅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 本研究干预时间跨度和样本量较小, 其远期效 果还有待 随访追踪 测量加以验证。
营造安全信任的团体氛围是团辅起效的先决条件[6]。因为朋辈自身的易接近性, 本研究仅设计了2个单元来进行团队建设, 并注重创造条件让所有成员参与其中。在活动中, 个人感悟的分享是最重要的环节, 它既是活动的升华, 也是团体动力的体现。此时, 朋辈督导员自身的优势得以彰显。
对团辅过程的分析结果显示, 快乐的人际交往就可显著降低成员的抑郁症状, 成员间积极的关注和回应显著提高了成员的自我评价。而社交焦虑在第3次团辅后才有显著变化, 可能是因为仅仅提高成员的自我评价是不够的。因此, 加强社交技能方面的行为训练仍然十分必要[3]。
系统专业的培训和督导是挖掘朋辈资源巨大潜力和发挥学生互助机制的重要保障。有研究表明非专业人员提供有效辅导的前提是经过20 ~ 40 h的培训[11]。除了培训时间的准入设定, 持续的支持也非常重要。美国开展朋辈辅导成立了大量的朋辈辅导协会, 如全国朋辈教育协会 (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eerPrograms, NAPP) , 通过学术会议、培训班、简报和专业杂志等形式为朋辈辅导提供学术资源和技术支持[12]。这种技术支持一方面确保了所提供的辅导是在标准化框架内的, 保证了辅导的有效性; 另一方面还为朋辈辅导员本身提供了复原和提高的机会。本研究初步形成了“学习 + 体验 + 观摩 + 演练 + 督导”的培训支持体系。朋辈辅导员在团辅前的学习、体验、观摩和演练为提供有效团辅做好了准备, 每次团辅结束之后的督导又为朋辈辅导员应对特殊问题和复杂情境提供了必要支持。
综上所述, 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显著降低了社交焦虑和抑郁的水平, 提高了个体的自尊水平, 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具有改善 大学生社 交焦虑的 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 2002, 23 (1) :47-48.
[2]WOODWARD LJ, FERGUSSON DM.Life course outcomes of young people with anxiety disorders in adolescence[J].J Am Academy Child Adolesc Psych, 2001, 40 (9) :1086-1093.
[3]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0, 20 (73) :55-58.
[4]李敬阳, 刘洋, 万洪泉, 等.大学生社交焦虑情绪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11, 27 (9) :1073-1075.
[5]尚云, 李辉, 高俊.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 13 (5) :369-371.
[6]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18-19.
[7]李明忠.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提高[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8) :4-8.
[8]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
[9]吴素梅, 吴沁嶷, 罗静, 等.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7 (3) :109-114.
[10]黄雪梅.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11) :1368-1369.
[11]方婷, 黄小忠, 孙炳海, 等.朋辈咨询员的招募培训与评估[J].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7) :895-896.
社交心理 篇10
2005年, 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要求各高校创造条件,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与报告。自此以后, 心理健康课程逐渐在大学新生适应、人际问题疏导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传统、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与其不断地给学生讲授各类心理问题、大学生活适应技巧、人际交往的方法, 不如让其在体验中感受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改变。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更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带来新的视角。积极心理学自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 主张研究主观体验、积极品质与积极制度, 致力于培养人的优秀品质, 促进人的心理的和谐发展与潜能的充分开发, 力求用一种更加开放、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提倡用主动、乐观的心态看待事物[1], 立足于发掘人们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2], 旨在通过运用个体的性格优势与美德等练习, 对抗不良情绪和症状[3]。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告诉我们, 通过积极的体验, 能逐渐培养积极认知, 增强积极情感, 有助于学生增强主观幸福感, 获得正确的自我意识, 并不断挖掘自我潜能, 从而改善各类心理问题, 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本课题组拟选取部分具有某些心理问题的学生———社交焦虑群体, 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开展小范围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效果验证为心理健康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参考。
二、大学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验
研究发现, 社交焦虑从儿童期到青春期有显著增长的趋势[4]。跨文化研究表明, 亚洲国家这一现象特别严重, 尤其是大学生[5]。付梅等 (2005) 对安徽某大学学生 (共735人) 的调查, (IAS) 高焦虑学生占总数的16.6%[6]。 湖南警察学院每年进行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回访率高达15%, 其中很大部分为人际关系问题。
为了有客观数据方便前后比较, 笔者选用具有较高信效度的交往焦虑量表 (IAS) 对湖南警察学院大一新生进行施测, 对参加测试的462个学生数据进行分析, 经过测后谈话, 最终筛选出28名具有社交焦虑倾向的学生, 其中14名随机纳入对照组, 另14名参加实验组 (6男8女, 公安专业5人, 非公安专业9人) , 实验组将接受课题组精心设计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 研究方案的设计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课题组精心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将重心放在被试心理品质及潜能的提升和挖掘上, 具体操作过程中注重被试在整个教育模式中获得的感悟和正向激励, 整个过程以实验参与者的成长为目标, 不关注来访者的具体问题, 用发展的观点来进行具体的操作, 以区别以往的修补型干预方式。训练共分为24次, 每个星期集中训练两次, 第一次训练内容主要为破冰训练, 让受训者初步形成团队意识, 增强团队凝聚力, 力争让每个成员都觉得不可或缺, 感受到团体的包容性及相互支持。在第一次训练后留下了所有队员的手机、QQ号及微信号, 课题组通过查阅实验组成员的心情、微信朋友圈、微博了解实验组成员的心情变化特点, 对实验组成员的个性特点进行基本判断, 查阅被试的朋友评论及频率可以了解被试的社会支持情况及人际交往模式, 为教学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训练的内容涵盖自我意识、人际适应、人际交往、生涯规划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采取全体验式的教学模式, 具体的训练过程根据学生互动中的表现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跨度大概为3个月。
(二) 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施训练前, 课题组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分析, 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的社交焦虑程度没有显著差异 (T=1.5, P>0.05) , 但经过为期三个月的体验式训练后, 两组的数值发生了变化, 其中实验组的社交焦虑值为41.3±7.1, 对照组的社交焦虑值为49.0±4.3, T=-2.6, P=0.02 (小于0.05) , 显然经过实验干预后, 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大幅下降, 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对实验组训练前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实验组在接受训练前的均值为53.9±5.6, 而接受训练后的均值下降到41.3±7.1, 进行差异分析的数据显示, T=8. 4, P=0.00 (小于0.01) , 差异极其显著。显然, 经过为期三个月的训练后, 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显著下降, 课题组精心设计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挥了明显的效果。
三、社交焦虑实验研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 改变教学理念, 关注积极人格培养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将更多目光聚焦于学生群体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 以问题的改善与解决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心理教师充当着消防员的角色, 忽略了学生自我潜能的开发及积极情绪体验的调动。在本实验中, 尽管被试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 但课题组并不关注他们具体的心理问题, 而在实验方案的设置上更多考虑被试心理素质的提升、潜能的挖掘以及积极人格的培养, 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我们可以仿照课题研究的思路,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教学中,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问题”模式转化成 “发展”模式, 适当弱化对心理问题的关注力度, 聚焦学生的优势及积极品质发展, 关注学生的成长, 用积极的视角解读问题, 通过教学为学生提供积极体验、使其自己提炼出积极应对方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通过积极人格的培养最终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二) 调整教学内容, 丰富教学体系
面对一群社交焦虑的学生, 课题组的目的非常明确, 就是在这群被试身上挖掘出他们自身的生命能量, 这种力量足以使其应对社交焦虑的负面影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课题组设置了一系列活动, 包括自我确认、自信培养、自我展示、价值探索、人际融入、人际支持、生涯规划等模块, 帮助被试在活动中挖掘潜能, 完善自我。而在消极心理学统治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其内容更多集中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与治疗, 重点在于解析心理异常现象, 注重心理问题解决[7]。俗话说“善于预防, 能治未病者为上医”。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中, 心理健康教育的真正目标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也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级目标。因此, 我们应该不断扩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关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客观认识现实, 积极悦纳自我;应该丰富大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技能, 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式, 使其在心理危机情境下能够做到自我调控;不断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提高其挫折承受力;应该促进大学生自觉地开发潜力, 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特质。
(三) 拓展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的体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注重实用的学科, 单纯的课堂讲解及理论传授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达到真正的预防及疏通心理问题的目的。而体验式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 让学生能迅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 并且学生亲身体验后得出的结论远比理论讲解让人更加印象深刻。如课题组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为了让被试更深地体会人际交往的“反黄金法则”对交往的影响, 设置了一个小活动, 分给每个被试5颗花生, 然后大家划拳, 赢者从输者那儿拿走一些花生作为收益, 由于没有规定每次拿走几颗花生, 结果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表现, 如有些被试在活动中每次赢的时候可能只索取了一颗花生, 但跟另外的被试划拳时输了一把就被拿走所有的赌资, 因此觉得特别愤愤不平。通过实验者的点拨, 最终让被试领悟到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希望“我对别人怎样, 别人就应该对我怎样”的观点常常是导致我们痛苦的绝对化观点, 也会影响到我们正常的人际交往。
通过体验的方式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更能促使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实验中, 课题组特别注重营造相互支持的氛围, 鼓励被试大胆表达, 鼓励犯错, 许多被试都能在活动中逐渐发现自己身上的不完美, 但在一种宽松信任的氛围中, 被试并不会感到难堪, 通过在实验中巩固的行为模式, 能够迁移到日常情境中, 从而促成实验组成员自我积极品质及潜力的挖掘, 使其形成积极的自我力量。
参考文献
[1]林琳, 柯晓扬.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构想[J].教育探索, 2013, (2) .
[2]俞晓歆等.积极心理学在戒毒人员团体辅导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 2012, (2) .
[3]黄文倩等.团体辅导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4) .
[4]Kashani JH.Orvaschal community study of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J].1990, (147) .
[5]郭晓薇.大学生社交焦虑成因的研究[J].心理学探新, 2000, (l) .
[6]付梅, 葛明贵, 桑青松.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5, (7) .
社交心理 篇11
【关键词】人本主义 社交淡漠 心理调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B-0074-02
社交淡漠行为对儿童的成长会产生全面的影响。通过人本主义视角,可以对社交淡漠儿童进行积极地心理调试,包括建立安全型依恋、创设安全氛围、注重情感沟通和有意义社会技能训练,为现实中的社交淡漠儿童的教育及行为矫正提供借鉴。
一、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思潮起源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此后,人本主义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等领域,成为心理学界的“第三势力”。罗杰斯、弗洛姆、马斯洛等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提出了诸如人性论、自我实现论、“患者中心”论等极具代表性和开创性的理论,对心理学发展尤其是心理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强调人有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在动机和需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该理论将人的需要按照从低到高分成了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一种高级的需要水平,使得个体能够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潜能。
(二)以学生经验为中心的“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罗杰斯将学习看做是一个有意义的心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机械联结。所谓意义学习,是指学生自主的、自觉的学习。无论是情感层面还是认知层面,个体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自己体会“发现-获得-掌握”的感觉,自己评价学习的结果。罗杰斯的意义关系观把学习看做是一个享受的过程,由内而外,自发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者的情感甚至整个心灵都随着学习而不断发生改变。
(三)突出情感的地位和作用
人本主义突出情感的地位和作用,触及了一个传统教学忽视的课题。传统教学实践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是认知因素,而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一反传统的理智主义,极力突出情感的作用,将认知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四)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罗杰斯把在心理咨询治疗中积累的人际关系经验应用于教育和心理实践中,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治疗的成功并非仅依赖于治疗者技巧的高低,而治疗者真诚的态度、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以及对来访者高度的理解和共情才是促使来访者改变的关键。只有创造出良好的治疗气氛和治疗关系,来访者才可以安全而自由地探索自己的情感经验与问题。
二、社交淡漠研究的现状
近年来,社会退缩对儿童发展的负面影响受到越来越多中外研究者的关注。尤其在推崇集体主义的中国社会中,伴随独生子女交往问题的凸显,社会退缩在儿童早期更被作为缺少同伴交往行为的问题被普遍研究。社会退缩泛指儿童在社会情境中表现出来的独处行为,并且这种独处的行为表现不是因为被同伴孤立这一外部因素所导致,而是有其内在的动机。相对于高社交趋近动机和高社交回避动机结合的害羞退缩,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着重研究很少涉及的另一种亚类型——社交淡漠。
社交淡漠是指儿童不主动回避同伴互动,仅仅是对发起社会交往没有兴趣,喜欢一个人独处的行为。表现为低社交趋近动机和低社交回避动机的结合。研究表明,社交淡漠行为可以显著负向预测同伴偏好。并且还会对后期的社会适应(如同伴拒绝、同伴欺负)、心理适应(如孤独感、抑郁感、自尊)以及学校适应(如学业成绩)全面产生影响。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已经有不少研究试图通过社会技能训练来干预和改善社会淡漠儿童的状况。但对于社会淡漠的儿童,如果不能克服社会畏惧和焦虑情绪,真正激发其交往的内在动机,促进其认知的转变,这些干预都是不充分的,因而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叶平枝认为,“干预不仅要聚焦于训练社会技能,而且要调节情绪;不仅要让熟悉和非熟悉的同伴参与,而且要让教师、家长等相关人员介入。”
综上,笔者认为人本主义学派主要研究和关心的是人的本性、人的内在情感、潜能、兴趣和价值等人类经验的一切方面。他们相信人生而有潜在的能力,人的尊严和价值在于人的本身。同时人的需要才是人类行为的心理内驱力。这些观点对于社交淡漠儿童的心理调试都具有值得借鉴的意义。
三、人本主义视角对社交淡漠儿童心理调适的启示
(一)尊重与平等
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学生情感需要的满足极为重要,学校与家庭若不能给予儿童一种安全、信任、关心、尊重的氛围,他们可能会在生活中出现抑郁或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对于社交淡漠的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应体验到更多的尊重和平等,但是现实中此类儿童的状况恰恰相反。社会淡漠儿童周围的家长、教师和同伴往往不能理解这类儿童的真实内心,采取消极和暴力的反应模式,给儿童施以压力,甚至还有不少家常便饭式的批评、指责、辱骂甚至体罚,而这些看似关心的背后有多少自尊心的维护和平等地对待?因此,在与社交淡漠儿童交往的过程中,尊重与平等是最基本的态度。
(二)与儿童建立安全依恋
有研究指出儿童表现出的社交淡漠不仅有生理学的基础 ,还与家庭等外部因素有关。Rubin指出,个体最初的气质(生理)差异影响父母对其做出的反应模式,而这一反应模式正是不安全依恋、社会退缩、焦虑产生的原因。同时,社会退缩儿童的母亲又会倾向于使用直接指导的方式教儿童学习社会技能,选择高控制策略来应对社会技能低的儿童。可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
因此,社交淡漠儿童最需要的是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和温暖,而不是单纯的社会技能训练。社交淡漠儿童的家庭成员应该注意角色的转变,分清主次任务,用平等、尊重的姿态与社交淡漠的儿童沟通,与儿童建立安全依恋。那些急功近利的做法,高姿态的控制策略和不健康的亲子关系都将不利于社交淡漠儿童行为和认知的转变。
(三)无条件积极关注,创设安全氛围
对于社交淡漠的儿童,家长和教师都应相信其有无限发展的潜能,并努力为其创设适合潜能发展的环境。首先这种环境和氛围应该是安全的。当儿童置于这种氛围下,儿童得到最大限度的接纳和鼓励,以及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被允许尝试、探索周围事物。在儿童表现向外探索的欲望甚至行动时,立即给予温柔的赞美、肯定和鼓励。当儿童表现出退缩行为或犯错时,不要责骂,而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其建立自信。这些理念体现虽然抽象,但却在现实中最容易创设和构建,并将会直接贯穿于养育者和教师等与社会淡漠儿童相接触的周围人的一言一行中。这种安全、无条件积极关注的氛围是任何社会交往技能训练所不能替代的,并且也会反过来促进儿童社交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减轻社交淡漠儿童在陌生情景中的消极表现。人本主义正是用一颗开放、包容和温暖的心去鼓励儿童,发掘其潜能。
(四)注重情感沟通,激发其表达的兴趣
在人本主义看来,人不仅是思维的存在,也是情感的存在。社交淡漠儿童对物的兴趣大于对人的兴趣,这类儿童对独处和独自游戏有着积极的诉求。无论对于家庭成员、教师、同伴,这类儿童都缺乏积极的情感交流,对周围人反应冷漠。在这种情境下,无论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还是同伴关系,都会产生严重的负向作用。对社交淡漠儿童进行情感上的干预,要如涓流一般真诚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与儿童分享的喜怒哀乐,并设身处地的站到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同时还应逐步引导儿童既要学会正确表达个人积极情感,也应学会恰当地认知消极情感。当然,这种情感的交流一开始可能会是单向的,但一定要对社交淡漠儿童保持耐心,并相信他们一定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直至其学会自如地向他人表达情感。
(五)有意义的社会技能训练,体验被需要和价值感
社会技能训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交退缩干预手段。但是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社交技能训练的干预效果可以长期保持。尽管如此,社会技能训练仍然是社交淡漠儿童必须修炼的一课。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意义学习的学习观。罗杰斯认为学习是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一种精神活动。单纯直接地灌输社交技能的训练对于社交淡漠儿童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技能训练不应有明显的训练痕迹,要在通过游戏的形式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行为和交往等方面的知识,以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以游戏为手段的社会技能训练过程中,要让儿童感受到被需要、被尊重,被关注、体验成就感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采取一定干预让儿童习得的新技能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进一步得到强化,并且能迁移至日常情境中。
目前而言,社会淡漠的研究相对较缺乏,加之社交淡漠低社交趋近动机和低社交回避动机的特点,其产生原因和干预措施比起害羞退缩更值得研究者关注和探讨。人本主义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的视角为社交淡漠儿童的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补充,也为促进社交淡漠儿童行为认知的改变树立了信心。社交淡漠儿童周围的重要他人应在人本主义指导下做好早期的预防和干预,促进儿童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周颖,刘俊升.青少年早期社交淡漠对同伴关系的预测:学习成绩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4(4)
[2]叶平枝.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分型及干预研究述评[J].调查与研究, 2005(11)
[3]郑淑杰,陈会昌,陈欣银.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5(4)
社交心理 篇12
网络社交群体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网络社交平台丰富多样,弱化了群体形成的障碍, 使两个单独个人之间建立连接的几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极大地增加了群体成员交流四维度——时间,空间,工具,以及内容的自由度,使得大数据时代的群体呈现出典型的“小世界网络”特征——联系紧密的小型群体(即内部联系紧密的次级网络);关系疏松的大型网络(即通过高度高度联结的个体间的联系组成彼此间松散联结的网络)。
无论是以何种价值创造作为目标的网络社交群体,都需要在群体成员间特异性与一般性之间寻找某种平衡。这点海德(F.Heider)的“P-O-X理论”给予形象的阐释,即认知对象与两个认知主体三者之间存在着平衡的状态。他认为归属于群体的人们有实现平衡与和谐的期望,并且倾向于通过最小的努力来实现这种平衡,并且用户做出最初选择的时候,他们就会比较倾向于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或者类似观点的群体社区,以使后来的实现群体认知平衡的努力限度达到最小。基于“P-O-X平衡理论”,网络社交群体形成需要三个准则:可信服,有效性,与认同感。
可信服是要明确地告诉群体成员的参与者,特别是贡献者为什么要这样做。承诺是社交网站的核心内容,因其能够说服消极参与的浏览用户成长为贡献型的用户积极参与群体交流,而符合用户内心真正需求的承诺更有吸引力。为了最大限度的发动用户,最有效的策略就是降低用户加入的难度,让其感觉诺言的兑现是如此的简单;其次要能够为用户带来明显的个人价值;另外,社交网站的“小世界网络”的关系模型告诉我们可以先将用户群体进行细分,鼓励他们加入小型次级网络,因“小型群体在达成并维护一致和共识上更有效”,然后再发展高联结度的“大使”。
有效性描述的是用户互动的可能性与活跃性。社交平台的设计必须要适合用户的行为,并且能够帮助用户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虽然网络社交作为新工具降低了人们沟通交流的障碍,但是并没有改变社会人的群体生活的典型特征,即小型群体的成员之间更容易达成共识并和谐相处,并且小型网络具有加强与过滤信息的功能。然而大型网络联系的松散特征对“群众智慧”实现的功劳不如忽视,因分散布局的不相连接群体更有利于成员寻找到更好的答案,其重要的功能是收集来自不同用户的知识或者直觉判断,但是却无须达成共识。
认同感是参与该群体活动的用户就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大成的共识,即产生信服的用户参与互动之后,群体对其的期望以及自身的预期收获。约定是关于用户的自我期望与群体对其的期望, 并且要在群体成员间达成共识性的“无言”约定,群体其他成员作为整体的行为或者反应的期待,更多地体现出成员间的社会性联系,并且成员之间的关系越密切那么之间的互动也相对较多,随之而来的是达成共同协议的复杂度的增加。
网络社交平台的创建
1.“第一眼价值”的实现
用户的社交平台的使用周期包括察觉,注册,回访,与情感依赖四个阶段。社交网站使用过程呈现出“鸡尾酒派对”的现象——进入网站,浏览内容,发现价值信息,而后加入“交谈”,其他动态吸引你的视线。“熟悉的信息源触发的情况更容易使人们做出快速的反应”,社交网站需要为用户提供第一眼价值,因为用户在进入网站到发现价值信息之间能够花费的时间非常短暂。运营成功的社交网站要在用户达到页面短时间内告诉用户社区的目标并 成功的说服用户留下来。开放灵活的信息架构,清晰地导航,有价值的内容展示,还有极具亲和力的视觉设计——尽量图示化的信息显示,明确的视觉信息指示控件操作方式,各类信息间权衡显示,这些都是满足用户的“第一眼价值”需求的设计原则。
2.“贡献型”用户的培养
社交网站的用户群体,依据其在网站内的活动轨迹,可以被划分为四类: 主动发起话题的活跃用户群;就别人的话题发表个人看法的积极参与用户群; 转发并共享某话题及其评论的分享用户群;无所事事的浏览用户群。社交类网站的成功运营必须要包含贡献型用户, 即最大限度的培养活跃用户,至少也应鼓励用户成为积极参与者。影响社交网站“贡献型用户”培养的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贡献行为执行的难度:首先决定于网站的权限设置,有些网站在用户没有得到价值信息之前就限制了用户对某些内容的阅读权限,这无疑是阻碍了用户的深度参与;其次,社交网站作为“外部记忆源”的主力军,必须要能够帮助用户最快的时间到达记忆的存储目标位置,从而增加了其利用结余时间进行内容贡献的欲望。
3.建构“高效率交互式记忆”
人们倾向于只记忆信息的来源, 而忽略信息本身内容,并且还非常擅长从周围人特别是亲属和朋友那里索取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信息,认知心理学家将该种模式定义为“交互式记忆 (Transactive Memory)”。运营成功的社交网站具有“高效率交互式记忆”的特征,即专业(Specialization),协同(Coordination),信任(Trust)。“专业”是指群体内部独立个人所具有区别于其他成员的专业的知识;“协同”所阐释的是群体内部形成的关于成员专业知识的源记忆;“信任”描述群体成员对彼此专业知识准确性的信任。
具有针对性的社交网站比较容易吸引专业贡献型的用户,因为用户能够比较直观便捷的完成自我定位,是稀有信息资源的贡献者,还是稀有信息资源的分享者或转发者。如果是覆盖信息类别比较杂乱的社交网站,可以鼓励用户形成特色社区,或者提供高效的导航系统与筛选途径,再或者对用户关注外的可能激发用户参与或者对用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适当的推荐。信任是成员间交流的前提,同时也是高效率交互式记忆形成的基石和维系的纽带,也是网络社交平台成功运营的关键。网络社交平台搭建时需要为用户有效便捷的“个人名片夹”创建体验,鼓励用户将个人资料展示在个人名片夹上,尽量把那些可以作为其所贡献内容的价值评价依据的信息内容进行重点强调;通过身份标签或者整体排名等方式将其在群体中的活跃性直观的展示给其他成员,节省他们的归纳评估的时间,以激发成员对个人名片夹的信息更新主动性。
大数据时代新型群体交往方式背后蕴藏的需求特征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期待着自我价值的实现,渴望自我情感的表达。人类根本的心理需求将继续成为新时代互联网社交平台构建的依据与理论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