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称呼语

2024-10-07

社交称呼语(共7篇)

社交称呼语 篇1

话语中的典型指示信息括话语进程, 会话双方相互识别及相互关系。他们的意义只有结合特定的语境才可能得到正确的解释。语境分为语言性语境 (文章和言谈中的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 和非语言性语境 (人们交际时共处的社交语境) 。明确了社交语境, 就可以决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言语表现方式和表达什么样的言语行为。

一、称呼语的分类

指示语包括某些称谓以及在特定语境中表示事物关系和人的社交关系的词语。社交指示体现在谈话双方所使用的种种言语手段之中, 意在适应社交现场的不同需要, 在话语中恰当地表达各自的言语行为。社交语境是指辨认谈话双方的社交身份, 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 以及说话人或听话人与其他人和物的关系。明确了社交语境, 就可以决定应当采取什么样的言语表现方式和表达什么样的言语行为。

称谓是表示人与人之间某种关系或身份的名称, 属于语义范畴, 称谓词的词义必定表示某种人际关系或身份, 但不一定能用于面称;称呼是人际交往中招呼言谈对象的一种方式, 称呼属于语用范畴, 称呼语必须能用于面称, 但不一定表示人际关系或身份。他们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 应当给于明确的区分。

称呼是言语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许多情况下, 称呼是传递给对方的第一个信息。说话者总是要根据对方的年龄, 职业, 地位, 身份, 辈分, 又要考虑跟自己的关系亲疏, 情感深浅及说话场合等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不同的称呼一方面反映了交谈双方的角色身份, 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不同;另一方面表达了说话者和听话者的思想情感。

称呼语按照交谈双方的角色身份, 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表示亲属关系的, 职务关系的, 和师从关系的三类:

亲属关系:晚辈称呼长辈必须使用亲属称谓词, 更是一种表敬的礼仪。反之, 长辈对晚辈, 可以直呼其名, 带有亲近, 亲切的感情色彩。在比较正式的场合, 长辈对于晚辈也可以称呼亲属称谓, 则较少亲近色彩。

职务关系:虽然同事之间, 如果级别, 年龄差不多, 可以称兄道弟, 但是下级对上级总是称呼职务。地位高的职务都可以用做称呼语, 带长字的称谓词, 如“省长, 局长”等都能做呼语。职务地位越低, 越不宜做称呼语用, “保育员, 职员”等一般不做称呼语。

师从关系:师傅, 师父, 师母, 师叔, 师弟等师从称谓词可做称呼语。

称呼语是中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对尊卑观念更重于家庭观念的反映。同时, 这种称呼, 不再是社会不平等的称呼方式, 而是一种礼貌用语规约了。

二、制约称呼语的因素

称呼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言语交往中称呼的变换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最主要的取决于角色关系, 亲疏关系, 会话场合等因素。

角色关系的变化。如一位男子称他的女友的爸爸为“伯伯”;结婚后, 改称为“爸爸”是为了缩短交谈双方之间的距离, 以示亲近。

亲疏关系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有相对稳定性;但是, 由于主客观种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这种关系又有相当的变动性。如果说话者意欲缩小或拉大跟听话者之间的亲疏关系, 就可能有意识地选用跟往常不同的称呼形式, 或故意违反角色, 地位, 身份等社会心理因素而选用不符合常规的称呼形式。

场合的变化。言语交往的具体场合, 如, 在家, 办公室, 在交通工具上, 会议上, 等等;除交际双方外, 是否有第三者在场。虽然他不是交际的参与者, 但也会对称呼的使用产生影响。称呼是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随着语境, 心理等因素的变化, 称呼的选用往往也要发生变化, 既在相对大小的一段对话中, 对同一说话对象变换使用不同的称呼形式。

三、称呼语的语用分析

言语交往所要表达的许多意义, 往往不是通过语句, 而是通过称呼表达出来的。听话者在听到对方对自己的不同称呼时, 会进行某种推测, 了解说话者的意图和目的, 从而在心理上做好进一步交谈的思想准备。恰当的称呼是使言语交往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不恰当的称呼会使言语交往发生障碍, 造成不快, 给以后的交往造成不良影响。称呼语既然是一种言语交际的礼貌, 就必须正确把握和慎重选择。

称呼是一种友好的问候, 是人与人交往的开始。称呼对方是该直呼其名, 还是冠以头衔, 对人的称呼不仅因人而异, 在不同的场合称呼也会有所不同。恰当地称呼是对人的尊重, 也是自身修养的显示。

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它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于是, 语言又成为社会文化的载体之一, 它的变化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变化的文化背景, 所以, 社会人际关系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变化, 我们首先可以在称谓的使用方面找到它的原因和文化意义。

称谓应该自谦而敬人。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的古人以此为原则, 借助各种礼仪来体现。称呼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第一课, 讲求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古人行冠礼之后, 男子成年取字, 就是为了避免别人直呼其名显得不礼貌, 父母在取字时一般予字以一定希望, 使字叫起来更加顺耳、受听。名字只有父亲和国君才能叫, 直呼其名被视为不礼貌的表现。在书信中, 就更讲究称谓礼仪了, 字里行间, 称呼上所表达的礼仪不可或缺。还有, 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 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如果对方德高望重, 可以在他的姓之后加“公”字, 成为“某公”, 这在当今中国知识界仍然保留着。

在演艺界, 人与人之间的称呼非常重要, 演员的礼貌显示出他的文化层次及涵养。在剧组, 一般称呼先入行的为老师, 这会使彼此相处起来关系融洽, 工作愉快。

称谓应该适合场合。同一个称呼, 在有些场合中使用就合适, 换一个场合就不合适。“老头”“小子”, 这些称谓在家庭中可产生亲昵感, 但在公众场合效果会适得其反。在一般场合叫“爷爷”“妈妈”, 自然而亲切, 叫“祖父”“母亲”, 就生硬别扭;如果在一些比较庄重的场合, 则以后者为宜。一个人兼有几种身份时, 对他的称呼也要因时因地而定。

称谓应该考虑心理关系。同样的称呼, 有人乐于接受, 有人则讳莫如深。称呼的不妥, 会引起对方的不快, 必将会影响交谈的效果。称谓应注意主次关系。在同时需要对不止一个人进行称呼时, 一般来说应有个顺序, 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总之在交谈中, 恰当地使用称呼, 有助于交谈的顺利开展, 达到交谈的目的。

四、结语

用做称谓的词汇是约定俗成的。相应的社会分工会赋予各种称谓特定的含义, 更多的称谓是对职业内容的一种方便的辨识。

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看, 称呼是与一定的角色位置相连系的角色行为的一种具体体现, 而角色行为又受到角色规范的制约。所谓角色规范即某个民族或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角色规范跟人们所处是社会地位紧密相关, 它是个人行为的重要调节器。人们自幼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角色规范, 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这就是为什么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 人们能迅速地, 恰当地选择符合社交语境的称呼, 使言语行为得以顺利进行, 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浅谈称呼语 篇2

称呼语是人们在交际中用来称说和打招呼的词语, 是人类最古老的交际用语, 当一个人牙牙学语的时候, 最先发出的诸如“妈妈、爸爸”之类就是人们最原始、最亲切、最常用的称呼语。

有个笑话:一青年向老年人问路:“哎!从这儿到小王村还有多远?”老年人伸出拇指和食指说:“八百丈。”青年人纳闷:“你怎么不论‘里’而论‘丈’呢?”老年人答:“要论‘理’你该叫我‘大爷’!”

从语言理论角度看这则笑话是利用了同音词原理, 里程之“里” (量词) 与道理之“理” (名词) 造成谐音成趣的效果;但从其产生根源看是由于使用称呼语不当造成的, 青年人使用的是称呼语中的发语词“哎”, 表现得不够文明也不太礼貌, 虽然他主观上也许并非故意, 但客观上确有这种意味, 所以引起老年人的不满。

通过这则笑话我们可以看出称呼语的重要性, 恰当运用称呼语不仅能使信息交流顺利进行, 达到交际目的, 而且能使听话人因受到尊敬礼遇而愉悦, 同时也标志着说话人有教养、有学问、懂礼貌。

二、称呼语的演变

称呼语在汉语发展历史中经历了许多重大变化。解放初期, 我国在一般交际中的泛称沿用了解放前的习惯称呼“先生、老爷、少爷、公子、夫人、女士、小姐”等, 共产党内部使用从苏联吸收来的“同志”一词, 后来“同志”范围逐渐扩大, 成为应用最广的称呼语, 尤其到“文革”期间, 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旦不被称为“同志”就意味着成了革命的对象, 就要被“专政”, 因此那时的知识分子, 特别是家庭出身不是贫下中农者, 都特别希望被称为“同志”。

火了“同志”而冷了“老爷、少爷、公子、夫人、小姐”等是“文革”时期称呼语使用的一大特点。因为这些词语被赋予了不爱劳动只图享乐的资产阶级腐朽色彩义, 作为贬义词多用来讽刺挖苦人。所以说“文革”时期作为正常的称呼语就像当时人们的着装———军装一样单调, 甚至在父母、兄弟姐妹等亲属语义场内也一律称“同志”, 倒也简单、省事。

“文革”结束后, “先生、小姐”等称呼语逐渐恢复了原义, 也恢复了生气。“夫人”称已婚妇女, 较为庄重;“小姐”称未婚妇女, 习惯常用;“女士”为妇女通称, 不明婚否或不必说明婚否时使用广泛。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小姐”一词突然吃香起来, 用来称呼那些有着令人羡慕的年龄和美貌、充满活力、乐观向上的女孩———相当于现今的“阳光女孩”, 因此当时一些半老徐娘被称作“小姐”时往往沾沾自喜、得意忘形;90年代, 南方沿海城市的人们首先将“小姐”一词用来专指那些从事服务行业的女性, 范围缩小了, 其先前的褒义意味淡化了, 女士们对此称呼也就不那么感兴趣了;20世纪末, 又是南方人先用“小姐”专指那些从事与色情服务有关的女性, 也就是“三陪小姐”, 女性对这一称呼惟恐避之不及。可以说“小姐”这称呼语真是“历经沧桑”, 而与之相对的“少爷、公子”等就没有这般丰富经历, 至今仍停留在解放前后的意义上。现在常用称呼语仍然是“先生、女士”,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区分性别的“先生、女士”, 再加上不区分性别的“朋友”, 是“久经考验”的常用称呼语。

进入新世纪后, “同志”这一称呼语用来专指同性恋, 据最新报道, 北京公交部门已经决定取消这一称呼语, 足以说明这个词义的改变, 我们在使用时要慎重了。

三、称呼语的类型

称呼语可按照不同标准分成若干类, 因此同一个称呼语从不同角度可归入不同的类:从称呼语的构成看有单纯称呼语和复合称呼语, 从称呼的对象看可以有他称、自称和互称, 从称呼的内容看可以分为直呼、称呼和发语词, 从称呼语的使用范围看有一般型的、庄重型的 (适用外交、谈判、签约等场合) 和特殊型的 (表达极其愤怒、过分悲伤、兴奋异常等感情) 。下面我们打破这些划类标准, 挑选几种称呼语加以举例说明。

1. 直呼。

人们交往时直接招呼对方用的称呼语。最原始最直接的是直呼其姓名、乳名、别名、笔名、字号、绰号等, 在此基础上的变化常见的有:姓+儿, 小+姓+儿, 老+姓, 老+姓+头, 姓+老, 等等。例如:

直呼的往往是特定的对象, 属于特称, 从礼仪角度看可适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 平级和平辈之间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使用。

2. 称呼。

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使用最广的称谓, 特点是数量多、内容多彩、运用灵活多变。例如:按辈分:爷爷、大爷、叔叔、哥哥、儿子;按职务:主席、市长、局长、经理、厂长;按职业:导演、法官、律师、老师、裁判;按军衔:元帅、将军、上校、中尉、少尉;按职称:教授、工程师, 等等。

这类称呼语都是泛指的, 属泛称词, 运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语境使之具体化, 成为特称词。当然, 这类称呼语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处于一定语境中实现其单指性和确定义的。

昵称, 表示亲近爱护的称呼, 特点是灵活性大、可变性大。一般是在对方姓名的某个字, 尤其是最后一个字上做文章。例如:

有的根据对方性格、爱好、长相等特点起一个昵称, 比如“大头”、“大个儿”、“眼镜儿”、“小鸟儿”、“宝贝儿”等, 由于双方关系密切, 往往有自己的约定, 因此有些昵称不能按正常词义理解, 比如恋爱中的男女虽然非常相爱, 但彼此使用诸如“坏蛋、笨蛋、傻瓜、傻冒儿”等这样一些贬义称呼语表达褒义称呼义, 因此增损原有词的词义是昵称的另一大特色。

3. 发语词。

适用于特殊场合的一种称呼语, 一般是在指称对象非常明确、交际双方十分熟悉、双方关系特别密切、所用称呼早已达成默契的情况下使用。否则, 就应该连用称呼语, 如:“哎, 师傅!现在几点了?”

用发语词称呼对方往往会产生两个极端效果:一个极端是在交际双方原已很密切的基础上更加亲密、自然、随意, 使信息的交流更加快捷, 譬如夫妻间用“哎、喂、啊”等交际起来简单、含蓄、方便、亲切、快速;另一个极端是造成交际双方不快, 甚至为此发生口角, 产生不好的效果, 这应属于称呼语使用不当 (如本文开头所举笑话) 。

4. 复合称呼语。

一次用一个称呼语是单纯称呼语, 一次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称呼语就叫做复合称呼语。常见的复合称呼语有:

复合称呼语在正规交际场合中使用较多, 因为它一方面表义明确, 不会使人产生误解, 另一方面又照顾到了方方面面, 能够适应各种场合。正因为复合称呼语的使用频率很高, 并且使用词语较多, 有时称说不太方便, 所以人们喜欢将一些复合称呼语紧缩。例如:

如果说 (2) 对 (1) 的紧缩, 二者都是正常的复合称呼语, 而且一般的复合称呼语都可以照此紧缩的话;那么 (3) 对 (2) 的紧缩就是新近出现的较为时髦而又特殊的紧缩式复合称呼语了, 但是这种紧缩式复合称呼语局限性很大:一是使用场合局限性大, 不能太庄重, 交际双方必须很熟悉;二是能够参与紧缩的称呼语局限性大, 同样情况不能类推, 比如同样是“姓名+职务”的复合称呼语, 绝大多数不能紧缩。例:

四、称呼语的运用

1. 根据语境选用称呼语。

力求恰当、自然、得体, 比如依据对方的性别、年龄、身份、职业、职位、职称、职务、特长、习惯、喜好、心情等选用称呼语, 要揣摩对方的心理特点, 善于寻找对方的特长和闪光点, 最大限度使用适合对方的称呼语, 如职务高的称呼其职务、职称高的称呼其职称等。

挑选好的称呼语以对方欣然接受为原则。比如对方职称是讲师, 若称呼他教授, 他也许会想:是否在讽刺挖苦我?“大爷、大哥”等是对年长于自己的男性的尊称, 对普通百姓来说要比“朋友、先生”等实在和懂礼貌, 但用在庄重场合就不太合适, 使对方以为你要么有意巴结, 要么暗藏玄机, 至少也给人以太俗气的感觉;再如“阿姨”是对年纪大的妇女的尊称, 可现在人们喜欢年轻, 称呼年轻女士会效果不佳, 所以说好的称呼语用得是地方才好。

2. 内外有别。

我国人民的交际范围日益扩大, 与外国人打交道已是常事, 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称呼习惯、尊重外地人和亲属以外人的习惯称呼, 就显得相当重要了。

称呼外国人一般多用复合称呼语, 例如:玛丽小姐、秘书小姐、安德森市长先生;对外国领导人的称呼除了使用复合称呼语外, 还要加上表示庄重色彩的古语称呼, 例如:主席阁下、总理先生阁下;对君主制国家习惯于称国王、皇后为“陛下”, 称王子、公主、亲王为“殿下”, 例如:天皇陛下、太子殿下、伊丽莎白女王陛下。

3. 上下有别。

尊敬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要体现在使用一些得体的称呼语, 例如:首长、老师、先生、大爷等, 这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当然, 级别和辈分较高者也要尊重下级和晚辈, 可以使用一些习惯称呼语或者服务称呼语。

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容易做到毕恭毕敬, 恰当使用尊称;然而,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能否尊重, 就要看各人的修养了。

中国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 上下有别、文明称呼、礼貌待人是我们的光荣传统, 但是不论级别和辈分如何, 要使交际顺利进行, 大家都必须遵守一个原则, 这就是:尊重对方。

4. 主次有序。

在多人参与的交际中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 先外后内。内、外相对, 称呼者要衡量一下所要称呼的对象, 充分尊重外宾, 先称呼外宾, 当然, 这里的“外宾”不仅仅指外国人、外民族的人, 来自外界的比如不同行业、不同团体的人, 来自外单位的人, 都可以是先称呼的对象。

(2) 先疏后亲。疏、亲相对, 分出远近, 先称呼相对较疏远者也是出于对他们的尊敬, 这里的远近不是指现场空间距离, 如果分不出或没必要分出的话, 可按现场空间距离称呼, 不过其顺序应该反过来:由近及远, 不能隔过近的先称呼远的, 否则会引起人们反感。

(3) 先上后下。在公共场合先称呼上级已是我们社交礼仪中不成文的规定, 这不是媚上或拍马屁, 而是尊敬师长的表现, 因为级别高的往往年龄大、资历高、阅历深, 尊敬他们是应该的。如我们常用的“各位领导、各位先生!”“老师们、同学们!”就体现了这一原则。

(4) 先女后男。当今社会女士的地位日益提高, 为尊重妇女, 在一些以娱乐为主题的聚会中, 称呼的顺序往往是先女后男。例如“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成了各种大型娱乐活动的主持人通用开场称呼顺序。

(5) 先长后幼。按辈分或年龄大小顺序称呼, 是国际上约定俗成的称呼习惯, 我们应当尽量遵守。现在孩子越来越处于重要地位, 特别在家庭聚会中, 孩子往往是话题中心, 只要逗孩子高兴了, 大人们也就开心了, 一切事情就好办了。重视两头这一称呼原则也体现了我们社会尊老爱幼的好风尚。

参考文献

[1]袁世全.公共关系百科辭典.知识出版社, 1992.2.

论新兴网络称呼语“亲” 篇3

“亲”作为一个新兴的称呼语, 在论坛、短信、日常交流等非正式场合, 官方微博、官方网站和宣传语等正式场合中频频出现。一些政府部门和高校甚至把其作为拉近与群众、学生的距离的一种手段而创新性地使用, 比如外交部在其官方微博“外交小灵通”中发布招聘公告:“亲, 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快来看,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

一、“亲”的古今语义概述

“亲”这个词古已有之, 最初的含义是指父母, 也可以偏指父或母。最早出现在《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缡, 九十其仪。”中, “亲”指的是母亲。《礼记·奔丧》中也有“始闻亲丧”的记载。从这样的“亲”还可以引申出父母尊长的含义, 如“亲长”。

到了周代, “亲”这个词的词义扩大, 具有了亲人, 亲戚的含义。《周礼·秋官·掌戮》中有:“凡杀其亲者焚之, 杀王之亲者辜之。”郑玄注:“亲, 緦服以内也。”《左传·襄公四年》:“咨亲为询。”杜预注:“问亲戚之义。”这里的“亲”可以组成“亲人、亲朋、亲友”等多个词语。

随着词义的不断扩大, 到了东周时期, “亲”的用法从指代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和亲戚扩大到了指没有血缘关系的亲近的人。《左传·僖公五年》:“国君不可以轻, 轻则失亲。”杜预注:“亲, 党援也。”唐代李白的《蜀道难》中也有:“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亲信、亲兵”里的“亲”都是这样的含义。

“亲”的三个义项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之中, 经历了语义泛化的过程, 从最核心的“父母”的含义, 扩大到“亲属”“亲近的人”, 再扩大到“婚姻关系”以及和婚姻有关的一切比如“娶亲”等, “亲”可以指代的事物越来越多。但是, “亲”的语义泛化始终围绕着“亲人、亲近”的意思发展, 给人以鲜明的亲切感, 这也是“亲”这个词在网络上广泛使用以利于沟通的一个原因。

二、称呼语“亲”的语义类型及成因

“亲”作为网络称呼语的新用法有以下两类:

1. 用于网络交流的亲昵称呼法

网络购物以其价廉物美、方便快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是网络购物也有它的缺点, 即买家对于商品的了解只能通过卖家所展示的图片等信息, 而且买卖双方不能见面沟通。卖家为了克服网购造成的疏离感, 便选择了“亲”这个词来称呼买家, 这样的称呼既表示了对于买家的尊重, 又显得非常亲昵, 可以拉近自己与买家之间的距离。而且, 称呼语“亲”在使用时不分男女老少, 这也省却了卖家询问和判断买家身份的过程和烦恼, 为大多数中青年人所接受。

2. 用于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和爱好的一类人的称呼

网络是一个平台, 可以通过网站、贴吧等形式把那些有着共同特征和爱好的人聚集起来, 他们之间也选“亲”这个词作为网络社交圈的称呼语。因为在韩语里, “朋友”一词的读音近似于汉语的“qin gu”, 喜欢韩国明星的粉丝们相互把对方当成朋友, 他们之间用“qin”相称, 并且选取了汉语中的“亲”这个字来表示。这里的“亲”既可以像网购时单独使用, 也可以附加在某项具体爱好的后面, 形成一个“X亲”的群体, 比如:笔亲 (周笔畅的粉丝) , 球亲 (爱看球的球迷) , 宅亲 (业余时间喜欢呆在家里上网的那类人) 。在这种情况下, “亲”还可以变化成复数的“亲们”统称这一类人, 比如:“贴吧里的亲们注意啦, 周杰伦要出新专辑啦。”

以上两种用法有一个共同点, 即“亲”作为称呼语的新用法体现了其语义的泛化, 无论是早前的“亲爱的”还是现在的“亲”, 在使用时都已经弱化了其“亲密、亲近”的意思, 而泛化为指称一些并不亲近的人比如同事、同学, 甚至可以在网络上称呼从未谋面的陌生人。而原本非常亲近的家人、密友之间往往不会采用“亲”这个称呼, 而是选择原有的亲属称谓和约定好的昵称。这种语义泛化的趋势和近年来“美女”“帅哥”这类词的语义泛化是一致的。语义的泛化同时也体现了随着社会的进步, 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称谓语的缺位现象, 原有的“同志”“小姐”等词语因为被赋予了其他的色彩而渐渐退出交际圈, 在一个新的公认的社会称谓语出现之前, 称呼语“亲”的流行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缺。

三、称呼语“亲”的语用功能

1. 简洁方便, 符合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

新兴的网络称呼语“亲”是由“亲爱的”缩略而来, “亲爱的”缩略为“亲”, 由三音节词变为单音节词, 一个“亲”字可以包括“亲爱的朋友”“亲爱的顾客”“亲爱的同事”等等多个意思, 既省时又省事, 符合语言使用的经济原则, 而且突出了焦点, 用“亲”这一个词概括了“亲爱的”所表示的亲近之意。同时要注意的是, “亲”这个词自古以来就经常用作名词, 而“爱”大多是用作形容词和动词, 并且多少含有暧昧的色彩, 因此, 用“亲”来代替“亲爱的”是适合在大众甚至陌生人之间广泛使用的。

2. 拉近距离, 符合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eech提出了语言使用的礼貌原则。顾曰国在他的基础上, 根据汉语文化的礼貌特点也提出了汉语礼貌五准则, 认为人们在沟通过程中要尊重对方, 尽量说适度谦让、尊重或客气的话。新兴的网络称呼语“亲”既可以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 又可以表示对于对方的尊重, 可以说是集“敬称”和“近称”于一体, 这样的用法尊重了中国人传统的宗族血亲制度, 将陌生人纳入到亲人的范畴, 符合人际交往的礼貌原则, 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3. 求新求奇, 满足交际双方的感情需求。

网络语言之所以流行, 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口语化色彩。和“亲”这个称呼语几乎同时流行的还有“童鞋 (同学) 、小盆友 (小朋友) 、偶吧 (哥哥) ”等词语, 这些新兴的称呼语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因此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另外, 从传统意义上来讲, 中国人的思想比较保守, 对于“亲爱的”这类词语使用较少, “亲”的出现很好地避免了这样的尴尬, 可以为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所接受并模仿, 满足了交际双方的感情需求。

综上所述, “亲”是一个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称呼语, 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率较高, 并逐渐推广到一般的社会交往领域, 但目前还没有被社会所普遍接受。“亲”能否作为一个非网络环境的称呼语固定下来甚至进入称谓语系统, 还需要经过时间和大众的检验。

参考文献

[1]曹炜.现代汉语中的称谓语和称呼语[J].江苏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 7 (2) :62-69.

[2]杨希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长春:长春出版社, 2005.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4]刘玮娜.淘宝体称呼语“亲”的语义语用分析[J].求索, 2012 (5) .

[5]词穹.外交部淘宝体卖萌, 亲, 好评哦[N].中国艺术报, 2011-8-5 (3) .

[6]周旭, 谭静怡.网络传播词“亲”的语义再释[J].修辞学习, 2009 (5) .

[7]舒格兰, 王勇.淘宝用语“亲”的传播学浅析[J].语言研究, 2011 (10) .

[8]刘姮.称呼语“亲”的语用功能析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2 (8) .

[9]史李梅.淘宝体中“亲”字的语言学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1) .

[10]张雪燕.浅析网络称呼语“亲”的泛化[J].大众文艺, 2011 (3) .

[11]甘阳.“亲”称谓泛化现象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5) .

浅析韩国语称呼语 篇4

关键词:韩国语,称呼语,尊称,亲疏关系

1. 韩国语称呼语的概念及特征

1.1. 概念

称呼语, 但从广义来看, 称呼语可以分为称呼语和指称语。本论文主要探究与对方交谈时称呼对方的称呼语。

1.2. 特征

韩国语作为敬语发达的语种, 称呼语复杂。说话者不仅要考虑与听者的关系, 还需顾虑听者的年龄、性别、地位等。

称呼语具有把听者的、注意力向说话者方转移, 反映说话者与听者的社会关系、上下关系、亲疏关系的作用。韩国语表达敬语、平语不同感觉的两种称呼可能对应相同的汉语翻译, 所以尤其要注意感情色彩, 避免引起误会。

1.3. 称呼语结尾词:씨、님、군、양

韩国语称呼后可接씨, 님, 군, 양类似的词尾, 可以说这是韩语称呼语的一大特色。对比下面的例子可领会其中奥秘。

2. 影响称呼语使用的因素

称呼语多和招呼语一起使用并受语境、社会、文化传统等制约。

2.1. 年龄差异

韩国人非常重视年龄, 双方的年龄情况对选择称呼甚至起决定作用。初次见面, 韩国人经常先问年龄以决定如何称呼, 也会根据年龄的增长变换称呼。如, 孩时称呼自己的父亲为“아빠”, 但成人后多变成了“아버지”。

2.2. 位序关系

位序尊卑对韩国人至关重要, 影响称呼语的选择。如, 在中国“你”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般来说不会让人觉得大不敬。但韩国人不同, 韩国人对即使比自己高一届的学长一般也不用“너 (你) ”。

2.3. 地位差异

地位差异是指社会体系中成员所处位置的相对价值, 体现等级或阶层关系。在称呼别人的时候如果忽视了这样的差异可能会有麻烦。如在公司生活中, 即使自己的上级年龄比自己小也要用尊称。

2.4. 性别差异

根据性别不同称呼也会不同, 这可能是韩国语独特的一点。例如, 对比自己年龄稍长的女性听者, 如果是男性要称呼对方“누나”, 如果是女性则会称呼对方为“언니”;而如果听者是男性, 则相应对应的称呼是“형”, “오빠”。

2.5. 职业差异

许多称呼语职业色彩明显, 汉语也有类似之处。例如, “교수님 (학교) 、의사님 (병원) 、사장님 (회사) ”即学校里称呼的老师、医院里称呼的医生、公司里称呼的经理, 便是根据对方职业选择的。

3. 韩国语称呼语类型

3.1. 亲族称呼语

处在儒教文化圈的韩国礼仪原则严格, 亲族关系复杂, 亲族称呼语发达。

说到韩国语亲族称呼语必提到“촌수 (寸数) ”, “촌”是韩国人表达本人与亲戚远近亲疏关系的衡量标准。这种丈量关系的方式在其他国家是少见的。

亲族称呼语主要应用于父母和子女, 夫妻, 婆媳, 岳父母和女婿, 亲家, 叔侄, 妯娌间, 祖父母和孙子、孙女等关系中。

首先对比自己辈分高的亲属多用亲属称呼, 对比自己辈分低得多称其名字。但是公婆对儿媳, 岳父母对女婿的情况, 虽然辈分低但也不会直呼其名。年龄及婚姻状况也是影响亲族称呼的要因。如叔叔结婚后称呼从“삼촌”变成“작은아버지”。

3.2 职场称呼语

职场的称呼问题主要在同事、上司、上下级等关系中, 有职衔有无之分。

“000씨、미스터 (미스) 0、0선배、0형、0선배님”是所有职场的常用称呼。没职衔的同事之间不论男女常用“000씨”的称呼, 但对无职衔的前辈或是年长很多的职员“000씨”是不妥的, 这时可以称呼对方“선생님、선배님”。对有职衔的上级常用“职衔+‘님’”的形式, 如“부장님”, 同一地点同一职衔的人有好几个的情况可以在前面再加上各自所属部门或姓名。

3.3 代名词称呼语

韩国语代名词称呼有等级、位序之分。其很大一特点是不能使用第二人称代名词的情况很多。汉语中的“你/您”, 英语中的“you”可以称呼父母、老师、领导、朋友、兄弟姐妹等, 但韩语却不能随便用第二人称代名词称呼别人。

此称呼语都有各自适用的用法, 不能一概而论。如“당신”本来是比‘너’或‘자네’更尊敬的第二人称代名词, 但口语中夫妻之间经常称呼对方为“당신”, 不能乱用。但在例如《당신의우리말실력은?》的书名中却可以。

3.4 通称

通称是指在日常社会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的“아저씨、아주마”这样的称呼。如去饭馆吃饭可能会称呼服务员“아주마、이모”。化妆品店等对顾客常称呼“언니”。

4. 结论

由上可见, 与汉语相比, 韩国语称呼语男女区分、男尊女卑、内外有别, 长幼有序、亲属分明的特点更明显。称呼语的使用不仅反映语用问题, 也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心理特征、社会形态等息息相关, 要充分注意。

参考文献

[1]、魏小茹(2007), 从语域理论论称呼语的选用, 山东文学

[2]、周卫东(2007), 称呼语的社会语用研究, 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

[3]、#12

[4]、廉光虎, 池水涌(2003), 韩国语敬语形式的研究, 辽宁民族出版社

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 篇5

Q称呼语虽是人们日常交际的一小部分, 却是言语交际的先导语, 为交际双方提供了第一信息。关于称呼语, 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由于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及语境等的影响, 会出现语用变异现象。对称呼语的语用功能的研究已有很多, 而对称呼`语的变异现象较少作出全面深刻的研究与诠释。为此, 本文将主要分析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现象。

二、汉英称呼语的基本语用功能

语用学认为, 称呼语是人称指示语 (deixis) 的一种, 属于指示性词语, 包括姓名、头衔、基本社会地位的称呼等, 它具有指示词语的功能, 由表达方式和语境决定 (何兆熊, 2000) 。汉英的称呼语在基本功能上大致相同, 但因社会结构、血缘关系及文化取向等方面差异的存在, 中西方在称呼类型、称呼方式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我们这里所谈论的称呼语不包括对自己的称呼, 仅指交际双方互称或称呼其他人的称呼语。

(一) 交际指示功能

作为指示语, 称呼语在交际中首先应起到指示作用, 即谈及某一个人时对他的称呼, 如:

(1) 甲:“王先生, 很久不见啊。”

乙:“是啊, 小刘。几天不见, 又苗条了。”

(2) A:“Professor Smith, good morning.”

B:“Good morning, Fiona.”

(3) “他张强是最讲义气的。”

(4) 甲:“你听说邻居潘大妈住院了吧?”

乙:“哦, 什么病?很严重吗?”

(5) A:“Tom will travel to Japan next week.”

B:“Really?”

(二) 礼貌标记功能

言语交际中的礼貌策略只是一种手段, 使用礼貌策略这一手段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交际, 以满足人们的面子需求。因此, 称呼语在交际中就具备了礼貌标记的语用功能。为了维护自己或对方的面子, 对别人表示礼貌, 使用称呼语可以拉近距离显示亲切或拉远距离显示尊重, 同时也能表达交际者的感情。

(6) “大哥, 车坏了, 能帮把儿手吗?”

(7) “My dear, please pass me the coffee.”

(8) “张院长正在开会, 您等一下吧。”

(9) “President Bergman, here is the latest report.”

(三) 会话结构功能

除了以上的功能外, 称呼语在会话结构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语用功能, 如表示号召、回应、询问、问候、告别、请求等的毗邻应对功能、转换话题和维护原话题的功能、争夺话轮的功能、对话题的信息反馈功能。

(10) 书记:“同志们, 我们的任务很重啊。” (号召)

(11) 甲:“是小雪吗?”

乙:“妈妈, 是我回来了。” (回应)

(12) A:Wendy?

B:Yes, madam. (询问)

(13) Your Majesty, please, I beg your pardon. (请求)

(14) “爸爸, 你就别操心了, 有我呢。护士小姐, 请问B超室在几楼?” (转换话题)

(15) Teacher:Judy, don’t talk in class.Let’s continue our class. (维护原话题)

(16) 小张:“我觉得应该……”

小刘:“张鹏!其实也没什么意见。” (争夺话轮)

(17) Mary:It’s an interesting film, isn’t it?

B:Oh, Mary.Are you serious? (反馈)

三、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

人与人的交际往往是错综复杂的, 称呼语在交际过程中的语用功能也是复杂多变的, 它们的使用也就相应地富于变化。称呼语作为交际话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 有时称呼语会出现变异。汉英称呼语都存在着语用变异现象, 但二者的变异却不同。

(一) 社会关系影响下的语用变异

1. 亲属称呼语的变异

在亲属关系中使用称呼语是最平常不过的了。自古以来, 中国就是礼仪之邦, 因此社会关系在称呼语的变异方面作用很大。通常情况下, 汉语里对亲属的称呼不外乎三种, 对长辈用尊称, 对平辈和晚辈可直呼其名或排序的称呼, 基本都不用修饰成分, 比较口语化, 如“爷爷”、“大哥”、“三妹”、“小张”、“珊珊”。但在正式场合, 由于社交礼仪的要求, 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亲人或提及对方亲人时, 称呼语往往使用较为文言的用法, 即它的指示功能。有时用对非亲属的称呼语来称呼自己的亲属。

(18) “这位是我的祖父, 今年八十三了。”

(19) “爱人/妻子/老婆陈红。”

(20) “令堂身体可好?很久没去拜望他老人家了。”

(21) “他是老爷最喜欢的学生, 阿妈要小心服侍呀!” (杨沫, 《青春之歌》)

这里的“老爷”是旧时对有身份地位的一家之主的礼貌称呼, 事实上是说话人的父亲, 这里却用对非亲属的称呼语来称呼, 是站在听话人的角度称呼亲属。还有如“你二婶叫我来接你回家”之类。英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 而是直接称呼姓名或使用称呼语。如:

(22) “Let me introduce my uncle, Ben, to you.”

(23) “How about your mother?Will she go to Japan next week with you?”

2. 非亲属称呼语的变异

非亲属对象的社会关系与自己相对较远, 对他们一般称其姓名或头衔。但在汉语中常用亲属称呼语称呼非亲属对象, 如“大爷”、“大妈”、“大哥”、“大姐”等, 用以表示亲热, 显示热情。这种称谓不仅在熟人朋友之间普遍使用, 即使是向陌生人打听道路等时也可这样称呼。这就是汉语称谓礼仪的一大特点, 实际上此时的亲属称呼语已经失去本身指示亲属的涵义与功能。

(24) “阿妈, 天气很热。吴先生又有一点感冒, 我请他在咱们家里舒舒服服地洗了一个澡……” (杨沫, 《青春之歌》)

这里“阿妈”指的是女仆, “妈”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字面指称意义, 只是起了对交际对象表示亲热, 拉近关系的语用功能。而在英语中, 此类变异仅限于和自身关系比较近的交际对象。

如果是陌生人还是使用常规的方法, 即用“Sir”、“Mr.”、“Madam”、“Professor”、“President”等来称呼对方, 例如:

(25) “Excuse me, sir, would please tell me where is the post office?”

(二) 社会地位影响下的语用变异

社会地位影响下的语用变异, 通常包括两种, 即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的称呼和对比自己地位低的人的称呼。此时的称呼语又具表达感情的语用功能。

1. 对地位比自己高的人的称呼

一般对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应用敬语, 但是汉语中当向别人介绍本方的人时, 即使地位比自己高也会在称呼语前加上修饰语表示谦逊, 例如:“这位是鄙公司的王经理, 请多多指教。”英语中有这类用法, 一般和亲属称呼语的使用一样。如:

(26) “Your Majesty, this is my elder sister, Julia.”

2. 对地位比自己低的人的称呼

在汉语里, 通常去掉姓而以名字直呼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但时会用称呼全名或以某些特有的词称呼, 来表示特殊的意义。例如:

(27) 老师:马强同学, 你就不能安静下来吗? (全名加上身份词表示责备)

(28) 母亲:乖儿子, 快点吃饭, 别玩了。 (形容词加上身份词表示请求)

(29) 局长:老李啊, 你的困难我们都清楚。 (拉近距离, 显得亲切)

(30) 大款:要饭的, 滚远点儿! (表示厌恶)

英语中, 没有汉语的多种变异, 但也有这样的用法。

(31) Manager:Mr.Black, you should have finished your work yesterday. (表示不满)

(三) 个人感情影响下的语用变异

由于称呼语要向交际对象传递第一信息, 它也同时向交际对象传递了称呼者的个人感情, 让听话人感受到是亲热还是淡漠, 是阿谀奉承还是鄙视挖苦。受到个人感情的影响, 称呼语会出现不同的变异现象。通常是在基本的称呼语前增加修饰语达到传递感情的功能。

(32) “亲爱的薇, 我们结婚吧。”

(33) “God damned Jim!”

(四) 语境场景影响下的语用变异

作为一个语用单位, 称呼语受语境的影响是必然的。随着动态语境的转换, 它也会出现不用的变异。人的社会角色往往具有多重性, 因此在不同的场合也就有不同的称呼语出现。

1. 不同场合的变异

汉语里一个叫王建国的人, 在单位里是科长, 在家里是妻子的丈夫、孩子的父亲, 在街上可能是陌生人, 他在不同的场合就会有对应的称呼, 但是也会出现变异。例如他的妻子通常称呼他为“建国”或“孩子他爸”, 在吵架的时候就会叫他“王建国”或“姓王的”, 想要他帮忙做家务或有所要求时会称呼他为“亲爱的老公”, 在别人面前谈起他时称呼他为“我爱人”, 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下就会有不同的称呼。在英语中称呼语的变化可能没有这么丰富, 但也有同样的变异。例如:一个叫Mary Colline的人, 根据不同的语境场合, 对她也是有不同的称呼。但多数情况下在家中被叫做“Mary”或“dear”, 如果她和女儿的关系很亲密, 两个人很平等, 有时女儿也会称呼她的名字, 在学校或是与陌生人谈话, 都会被称作“Madam”或“lady”。

2. 不同目的的变异

交际双方本着各自的目的, 对交际对象的称呼语也会发生变化。例如:

(34) 张科长:“老局长, 你还是叫我小张吧, 随时欢迎您回来指导工作啊。” (表示谦虚)

(35) Lily:Morning, Mr.Cooper.

Teacher:Oh, Miss Green, could you do me a favor? (寻求帮助)

(36) “你那个红粉知己现在怎么样了啊, 你也不去看看?” (表示揶揄)

(37) “Millionaire Jim will lend you the money.Do not come to me.” (反语表示不满)

四、结语

恰当运用称呼语及其变异, 对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外语学习者在目的语交际中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语用失误。所以, 外语教师应对称呼语的语用功能予以关注, 减少学习者在交际中发生称呼语的语用失误现象, 使他们在交际中能正确使用称呼语, 从而使交际有效顺利地进行。

摘要:受到社会关系、社会地位、个人感情或语境场景的影响, 称呼语有时会出现语用变异。汉英称呼语中均存在这种现象, 但二者之间是不一样的。这给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一些障碍而出现语用失误, 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主要分析了汉英称呼语的语用变异, 这有助于外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语用失误, 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汉英称呼语,语用变异,交际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2]包惠南, 包昂.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4]来鲁宁, 郭萌.称呼语及其语用功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3, (12) .

礼貌原则下的英汉称呼语 篇6

一、英汉语礼貌原则的对比分析

1. 英语言文化的礼貌原则

G.Leech效法Grice的合作原则, 于1983年提出了一条重要的语用原则———礼貌原则 (Politeness Principle) , 该原则包含六项准则, 分别是:

(1) 策略准则 (Tact Maxim) 。

尽量少让别人吃亏, 尽量多让别人得益。

(2) 慷慨准则 (Generosity Maxim) 。

尽量少让自己得益, 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 赞誉准则 (Approbation Maxim) 。

尽量少贬低别人, 尽量多赞誉别人。

(4) 谦逊准则 (Modesty Maxim) 。

尽量少赞誉自己, 尽量多贬低自己。

(5) 一致准则 (Agreenment Maxim) 。

尽量减少双方分歧, 尽量增加双方一致。

(6) 同情准则 (Sympathy Maxim) 。

尽量减少双方反感, 尽量增加双方同情。

可以看出, 以上各项的两条次准则含义相当, 只是说话的着重点不同。在策略准则里, 我们经常听到电视里的广告“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 请拒绝吸烟”, 这就是使他人受损最小的原则, 这要比“严禁吸烟, 违者罚款”更加礼貌。在慷慨准则里, 我们也经常听到英雄楷模的话语:“我是一棵小草, 在党和人民的阳光普照下我茁壮成长, 没有党就没有我。”英雄们并没有炫耀自己多优秀, 而是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党和人民的支持。在赞誉准则里,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下属用“妙妙妙, 真是高明!”“高, 实在是高!”来恭维上司。在谦逊准则里, 我们在朋友家做客时, 主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照顾不周, 还请多多包涵!”主人故意放低了自己的身份, 来提高对方, 以示尊重和谦逊。在一致原则里, 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朋友刚买了件新衣服, 想赢得你的赞赏, 你心里明明觉得不好看, 但考虑到不打击朋友, 便给予很高的评价, 尽量和对方保持一致, 减少分歧。在同情原则里, 我们经常会用“手脚不太灵便”形容瘸子, 用“单纯”形容幼稚, 等等。

2. 汉语言文化的礼貌原则

中国著名学者顾曰国效法Leech, 于1990和1992年提出和总结了与汉语言文化有关, 带有中国特色的一套礼貌原则, 共包括以下五项准则。

(1) 贬己尊人原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 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和“尊”。

(2) 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自礼貌, 在相互称呼时应按上下、尊卑、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 文雅准则。

出言高雅, 文质彬彬往往被视为是懂礼貌, 有教养。其基本内容是“选用雅言, 禁用秽语, 多用委婉, 少用直言”。

(4) 求同原则。

这与“脸”或“面子”有关。所谓求同, 就是注意对方的身份和和社会地位, 尊重对方的“面子”, 力求使谈话和谐。

(5) 德、言、行准则。

旨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二、英汉称呼语的对比分析

1. 称呼亲属

中国数千年的封建文化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而一个家族或家庭也受到其深刻的影响。中国人较习惯于非对等式 (nonreciprocal/asymmetrical) 的称呼类型, 称呼要讲究“长幼尊卑”之分, 体现出一种权势取向, 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现代礼貌的社会功能随着社会等级差别的消失, 已经转到保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谐, 消除抵触, 促成合作上来。比如近些年来, 年轻人都喜欢称自己的父母叫“老爸”、“老妈”或“老爹”、“老娘”, 从而代替了过去的“家父”、“家母”或“父亲大人”、“母亲大人”。殊不知如今这些称呼曾被人视为对父母的不尊敬而不允许使用, 现在却成为子女对家长的爱称, 显示了更亲密、和谐的关系。

西方社会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 人们偏爱和崇尚对等式 (reciprocal/symmetrical) 的称呼类型, 这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 表现在日常交际语中名字的广泛使用上。同样, 英语民族不分尊卑、长幼, 直呼其名则更为亲切, 尤其在同龄人、同事、同学之间, 如:“Daddy”、“Mum”、“Jack”、“Jane”等。

2. 称呼他人

这里指的是称呼亲属以外的人, 包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

(1) 称呼陌生人。

在英语国家称呼陌生人, 比如在大街上询问过路人或打电话预约房间, 可用Sir, Miss, Madam等, 其中以Sir为常用。

汉语中对陌生人的称呼就丰富多了, 一般视对方的年龄、性别, 以及通过衣着、行为推测的职业来称呼。比如, 如果对方年龄与自己父母相仿, 可称“叔叔”、“阿姨”、“伯伯”;年长的称之为“爷爷”、“奶奶”、“大婶”、“大姐”;按职业分, 可称“师傅”、“老师儿” (山东济南以西) 。这些称呼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 只有正确了解和使用, 才不会张冠李戴。

(2) 称呼认识的人。

这里笔者用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来说明。在每年接任新班级的第一堂课上, 笔者总会用“Goodmorning, class.”来向学生打招呼问好, 而学生的回答总是:“Good morning, teacher.”teacher一词在中文称呼里代表职业———“老师”, 如果用在汉语中是毫无疑问的, 可用在英语中就欠妥当了。如果你的父母的职业分别是“医生”和“工人”, 你能称呼他们“医生好”、“工人好”吗?很显然, 英语专业的学生还不能了解到英汉称呼语的文化差异。英语国家中称呼无需称兄道弟, 一般采用Mr./Mrs./Miss/Ms.+姓, 如:Mr.Brown, Doctor Green, President Dai等。而汉语中仍体现“上下有义, 尊卑有分, 长幼有等”的礼貌行为。如:“总理夫人”、“高局长”、“于书记”、“刘总”等。

3. 谦称和敬称

西方人提倡自我变现和自我肯定, 注重个性, 相信人是最伟大的, 讲究在竞争中求生存, 人定胜天, 实现自我价值。所以英语称呼语的自谦词远不如汉语多, 而英语中多用情态动词和问句来体现礼貌。如:I order you to closethe window.→Close the window.→I want you to close the window.→Will you close the window?→Can you close the window?→W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可见, 以上例句越来越间接, “命令”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从而越来越有礼貌。

中国式礼貌的最大特点是“夫礼老, 自卑而尊人”。到了现代, “卑”的成分逐渐发展为“自谦”, 如果说话者把他称用于自称, 听起来就很不礼貌, 有些自大。自谦词如“卑职”、“鄙人”、“拜访”、“拜读”等;他称词如“您”、“贵社”、“斧正”、“高见”等。在现代交际中, 我们还经常使用“您贵姓?”“免贵姓刘。”

三、结语

根据Leech和顾曰国对英汉不同文化背景分别归纳的礼貌原则, 对减少语用失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广大英语教学者及爱好者在今后的二语习得研究中, 应尽量使用礼貌原则, 指导于实践。

摘要: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共性, 但不同的社会背景又使礼貌的语用和文化价值具有差异, 易导致语用失误。本文从英汉称呼语的对比入手, 探讨礼貌原则在中西文话中的语用差异。

关键词:礼貌原则,英汉称呼语,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顾曰国.礼貌, 语用与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2, (4) .

[2]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社交称呼语 篇7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 中西文化都有“谦虚”这一礼貌准则, 但文化内涵却不同。“自卑而尊人”的贬己尊人准则可以说是中国的“谦虚”准则, 是最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贬己尊人准则是指贬低自己, 抬高别人, 是中国礼貌的最大特点;而西方的“谦虚”是减少而不是不要对自己的表扬。

二礼貌原则

1. 中国的礼貌原则

中国学者顾曰国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及中国礼貌悠久的历史渊源提出了中国礼貌所遵循的五个准则, 即:“自卑而尊人”的贬己尊人准则;“上下有义, 贵贱有分, 长幼有等”的称呼准则;“彬彬有礼”的文雅准则;考虑谈话双方“脸”“面子”的求同准则;“有德者必有言”的德、言、行准则。

2. 西方的礼貌原则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里奇根据英国文化的特点列举了六条礼貌准则, 分别为: (l) 策略准则: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 尽量增大对他人的益处。 (2) 慷慨准则: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 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 (3) 赞扬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批评, 尽量增强对他人的赞扬。 (4) 谦虚准则:尽量缩小对自己的标榜, 尽量夸大对自己的批评。 (5) 赞同准则:尽量缩小与他人的不同意见, 尽量夸大与他人的相同意见。 (6) 同情准则:尽量缩小对他人的厌恶, 尽量扩大对他人的同情。

三中西亲人称呼语的差异

1. 夫妻称呼语的差异

西方国家的称谓首先是从英国发展起来的。各国情况基本一致而又有各自丰富的传统。一般说来, 英国和美国的夫妻一般习惯称对方为“dear”或“honey”。

在中国传统婚姻中, 夫妻关系是比较尴尬的。传统文化不注重夫妇之爱, 而强调夫妇之别, “相敬如宾”是夫妻相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相敬”主要是妇敬夫, 保持父系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秩序, 男女之间需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可过于亲昵, 因而“如宾”是“相敬”的方法。在这样一种婚姻模式中, 夫妻成了一对熟悉的陌生人, 于是就造成了中国古代单纯的夫妻关系中无面称语或妇女对丈夫面称“官人”“老爷”等的局面。“官人”是以丈夫在社会上的职业身份作称呼语, “老爷”则是借用家中下人对主人的尊称。

在中国现代社会中, 夫妻称谓可以分为老派夫妻称谓和新派夫妻称谓。前者受传统社会夫妻关系影响较深, 当面交际使用的相互称谓处于缺乏状态, 一般在家里, 夫妻对话时没有任何称呼, 直接说事或以“哎”、“哎, 我说”来提醒对方注意。或者当面叫“孩子他爸”“孩子他妈”, 或“老头儿”“老公”“老婆子” (多在五十岁以上) 。在新社会的家庭中, 男尊女卑、夫妇有别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男女平等的思想取代了。夫妻对面可以称姓名、双名, 或双名中的末一个字。还可以称“老张”“老李”等, 文化高的也有当面称“先生”或“太太”“夫人”的。

2. 子女称呼语的差异

不管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 尊敬长辈是人类最初的共同情感, 而这种情感在古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父母的称谓上。这并不像有些研究认为的那样, 认为父母可以直接称呼子女的名字而子女不可以称呼父母的名字就完全是一种不平等和压迫, 虽然这种说法有合理的成分, 尤其在宗法制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里。正如夫妻之间的亲密称谓一样, 孩子对父母的敬称也应当是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事实上, 父母在称呼子女时, 也很少直呼其名, 而经常使用“my son”或者“daughter”之类的称呼语。《圣经》中的先知们就称呼他们的儿子为“my son”, 而不称呼名字。这也证明了古人对语言的迷信和对名字的禁忌。但是近现代, 当裹在名字外面的那层语言的神秘力量的外衣被撕掉后, 隐含在里面的不平等就显露出来。在要求平等和解放思想的现代社会, 孩子对父母的敬称就在一定程度上被舍弃了, 而代之以对父母直呼其名。这当然也体现了英美现代社会新型的家庭关系——开放、自由、强调个人的独立和平等地位。

在古代中国, 对名字的禁忌非常讲究, 且等级观念非常强。越是等级高的人, 对其名字的禁忌就越严格。汉民族伦理文化和宗法制度观念强调“地位有异”, 而亲属关系是人伦的最核心的关系, 因此“地位有异”首先就在家庭中得到了体现。因此, 对长辈名字的禁忌也就非常严格。子女不但不能当面称呼父母的名字, 在各种场合中都要避免提及长辈的名或字或与其相似的字眼, 不做与长辈名字有关的事, 不使用与长辈名字有关的东西, 在听别人提到相关的字眼时还会悲伤不已。在现代, 在大部分农村家庭和很多城市家庭里, 长辈的名字还是禁止说出的, 虽然人们不必像古代那样对长辈的名字表现出极度的尊敬和避讳。这说明传统文化的影响还是相当深刻的。中国文化里, 父母也很少对子女直接称名。在晚辈成年以前, 长辈对他称以乳名。在他成年特别是成婚生子之后, 长辈们出于对成年人的尊重, 对晚辈也有称呼大名的倾向, 或者称“他爸”“他娘”, 但由于语言习惯的作用, 多数情况下还是以乳名称呼晚辈。

3. 其他亲属称呼语的差异

在汉语中的亲属称谓里, 亲属关系规定得十分清楚严格。在家庭中要严格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 年龄的大小、辈分的高低极为重要。同辈分的要区分哥哥和弟弟、姐姐和妹妹、伯父和叔父、伯母和婶母。不同辈分的称谓是长辈可以直呼晚辈的名, 也可以连姓一起称呼;晚辈对长辈则只能严格按照其相应的称谓来进行称呼, 直呼其名是万万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始终铭记新时代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形式,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真正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一味地讲课, 学生根本听不进去, 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尝试了学生帮教法。

一什么是学生帮教法

学生帮教法是指在教学中, 学生不再单纯地“学”, 而是参与到“教”中, 课前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中帮助老师指导学生, 课后帮助老师检查学生作业、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沟通协调师生关系, 从而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教学中, 教师往往遇到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存在差异、学生自身认识和操作能力不均衡等问题。为此, 教师在上计算机课时, 挑选出计算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悟性高的帮教学生, 组成帮教团, 帮助老师进行教学, 这样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又能够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乐学助教的班风和学风, 有利于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学生帮教法的实施

1.学生帮教团的组建

教师在每次接手新班后, 在为学生上第一次课时, 就向

不可的。英语的亲属以家庭为中心, 一代人为一个称谓板块, 只区别男性、女性, 却忽视配偶双方因性别不同而出现的称谓差异, 显示男女平等。如:英文“grand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而中文“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再如, 父母同辈中的称谓:英文“uncle”和“aunt”, 而中文“伯伯、叔叔、舅舅”等, “姑妈、姨妈”等。还有, 英文中的表示下辈的“nephew”和“niece”是不分侄甥的, 表示同辈的“cousin”不分堂表、性别。所以, 称谓词比较笼统概括。如姐妹、兄弟各只对应一个词:非直系亲属中, 长一辈的男性一概称“uncle”, 女性一概称“aunt”;而同辈的不论男女, 一律称“cousin”。同辈之间, 英美人士往往是以名字或昵称相称呼, 在英语中, 同辈兄弟姐妹或年龄相仿的亲属之间, 一般不用亲属称谓, 可直接称呼名字, 且可用爱称, 例如:“John-Johnny, Robert-Rob”等。晚辈对长辈也可直呼其名, 包括儿媳 (女婿) 对公公婆婆 (岳父岳母) 等称呼。在他们看来, 这意味着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关系融洽。

地为教学服务。

四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由于文化背景不同, 中西方称呼语存在着种种差异。正确理解和掌握称呼语有利于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

摘要:称谓语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语言学现象, 含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语用特点。而亲属称谓是称谓语中重要的一部分, 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人们较为熟悉的中西亲属称谓用法比较分析, 揭示其中隐含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称呼语,礼貌原则,中西文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335~355

[2]Brown, P.and Levinson, S.C.Politeness: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3]Goffman, E.Int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 to Face Behavio[rM].Garden City, New York:Doubleday and col, Inc., 1967

上一篇:修身立德下一篇:能源节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