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媒体网络舆情(精选9篇)
新兴媒体网络舆情 篇1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和特点
网络舆情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者言论的情况。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 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大学生可以通过校园贴吧、学生网站、网络论坛 (BBS) 、网络聊天室 (Chat Room) 、个人博客 (BLOG) 等方式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讨论学习与就业, 畅谈人生经验, 同时关注国内外的时事, 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 与他人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各种问题。高校网络舆情除了具有直接性、突发性、互动性、虚拟性等特征外, 还有其突出的特点:
(一) 主体的特殊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制造和传播的主体一般都是在校大学生, 他们是一群思维活跃, 好奇心和责任心都很强的青年。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敢于表达, 渴望得到发表看法的机会, 热衷于与他人共同讨论, 积极地参与在各种热点话题中, 无所畏惧, 畅所欲言。他们希望能够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实现人生价值, 而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达到目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 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由于网络言论的自由与参与者的匿名性, 网络舆情的内容显示出丰富多样的特点。高校大学生对身边遇到或者听到的各种热点事件都充满了兴趣, 并喜欢对这些热门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高校网络舆情可分为两类:一是校园类, 就是师生对学校中发生的事情的看法, 比如对“食堂伙食中毒”、“全体学生罢课”“学生公寓楼降电功率”等事件的看法。二是社会类, 就是对社会中的政治、生活、经济等方面的事件提出见解, 例如对“钓鱼岛事件”、“三沙市的成立”、“海南莺歌海事件”等事件提出见解和舆论。
(三) 舆情影响的深刻性
高校学生依赖网络来进行情绪的释放和思想的表达, 微博、论坛等与手机相结合, 使得大学生更加方便地参与到在网络中发表见解、评论他人的看法中。而大学生明辨网络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全面, 在心理和生理上还不够成熟, 网络舆情一旦形成, 就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判断能力和认识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
高校学生在网络舆情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盲从现象明显
美国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中提出群体极化的概念。他是这样解释的, 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 在群体商议后, 人们朝偏向方向继续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通过对60个政治网站的随机研究, 他发现网络上的群体传播确实容易造成群体意见的极端化倾向。由于网络言论的开放性, 网民可以就任何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 但大多数大学生的认识还是比较片面和肤浅的, 他们容易跟着声势强的一方走, 在群体压力下形成“一边倒”的现象, 盲从之风便顺势而起了。
(二) 存在“意见优势方”压倒“意见劣势方”的现象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观点与大部分人或优势意见是一致的, 他会更加积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当有优势意见者都积极地赞同他们公共的观点时, 优势意见就会越来越强大。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 具有其他观点的少数人就会失去了站出来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 选择了沉默。最后就导致了优势观点越来越强大, 弱势观点越来越弱的局面。
(三) 校园网络舆情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网络中的信息可靠性和精确度不高, 由于舆情的监督、管理工作没有能够很好的落实, 在高校校园中还存在着散布不实消息和谣言的现象。有些校园的网站上的偏激意见或消极言论没有能够及时处理, 也会给大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很多高校对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视度还不强, 对管理舆情的投入不够, 相应的舆情监控、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
(一) 增加网络德育课程, 鼓励大学生自我教育, 提高学生明辨网络是非的能力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自由性等特点, 很多大学生认为在网络上发表言论不受法律、道德的约束, 导致一些不健康的言论的产生。应在大学生的课程中增加网络道德的教育课, 增加大学生对网络舆情的理解以及网络舆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 鼓励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 树立网络道德责任感, 增强遵守一定的网络道德约束和法律行为规范的观念。大学生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了解网络信息, 增强网络信息辨别判断能力, 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和防范意识。
(二) 落实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一方面, 高校应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和文化来引导校园网络舆情的发展。中共中英、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可以通过在校园网站上设热点专栏、舆情焦点讨论区、思想互动区等的方式, 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来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可在网上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和舆情思想交流活动, 要敢于批评错误言论, 要及时纠正错误信息, 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 高校应建立高效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这支队伍应由高思想理论水平、通晓网络技能、高素质的高校资深教师和骨干学生组成。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加强网络实践,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掌握校园的焦点舆情信息。作为网络信息员的高校学生, 应时刻关注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动态信息, 一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学校舆情管理控制机构反映, 学校并及时地采取有效的舆情应对措施。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应发挥“领头”作用, 共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网络舆情氛围。
(三) 增强舆情监控的力度, 建设权威信息发布的校园网站
网络中的信息丰富繁杂, 可靠度和精确度不敢保证, 为了避免谣言和错误的信息在高校校园中传播, 高校可以利用高校信息技术设备齐全、教师及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较高的优势, 建立起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 时刻关注校园网络舆情动态, 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群体性、倾向性问题, 及时制止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同时, 加快发布权威信息的校园网站的建设, 在网站上及时地、公开地发布准确的信息, 为学生提供可靠真实的信息来源, 避免了由虚假言论引起的舆论危机的产生。
四、结语
在新兴多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网络给高校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带来了潜在的消极影响。高校应该提高对网络舆情负面影响的重视程度,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减少或避免网络舆情的不良影响, 使当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健康成长。
摘要:近年来, 随着新兴传播媒介的迅速崛起, 网络舆情在新兴媒体中快速延伸, 而高校网络舆情在为高校学生传递最新有效信息的同时, 也带来了负面信息泛滥、盲目跟风等弊端。高校学生是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群体之一, 研究出有效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对高校学生和建立和谐的大学校园有极大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在新兴媒体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和发展特点、深入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等角度, 探讨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新兴媒体,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对策
参考文献
[1]黄广发.大学生群体网络舆情管理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2010年
[2]郭志伟.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引导.中南大学, 2010年
[3]焦贺丽.网络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上海师范大学, 2010年5月
[4]熊孜.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引导策略.考试周刊.2011年第53期
新兴媒体网络舆情 篇2
2014-03-28 10:17 来源: 《网络传播》 作者: 单学刚 郭晶
内容摘要: “网络舆论的引导、应对绝对不能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脱钩。网络舆情是社会矛盾冲突的反映,其根源在于现实问题的存在,如果这些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网络舆情的引导、应对就不可能取得根本的成效。”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舆论发展迅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36%。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中国的传播格局,它所具备的即时、互动、大信息量等特点为表达民意提供了一个方便而快捷的平台。近几年来,已经有许多舆论事件在互联网上发生、发展,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从早年的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华南虎”事件到今年的“郭美美事件”、动车追尾事故等都在网络上引发广泛的传播和热议。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网络舆情报告,“百万级点击率”的网络舆论事件屡见不鲜。
当前网络舆情特征和趋势
首先,网络舆论的生成发酵机制基本遵循以下规律:传统媒体报道或网友爆料(微博异军突起)——网友讨论(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成网络舆论压力(“意见领袖”作用突出)——媒体跟进呼应、挖掘新的事实(新老媒体互动)——有关部门应对——再掀波澜(假如应对不当)——再次应对——网友注意力转移——网络舆论消解(流行语、视频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
与传统媒体“我发你看”、信息单向传播模式不同,网民不再像报纸读者、电台听众和电视台观众那样,只是媒体编辑议程设置下的信息接受者,或者某个议题沉默的参与者,而是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新老媒体互动而形成的舆论力度最强。网上的声音大多来自民间草根,但经常出现虚假信息,网民言论随意性强,情绪偏激,立论分析缺乏深度。而传统媒体权威性强,报道的新闻可信度高,评论具有一定感召力。近年来,网上舆情经常引发传统媒体的跟踪报道
和评论,特别是得到都市报的积极呼应。新老媒体交互作用,形成舆论沸点,杀伤力很大,更容易给政府工作和社会稳定带来困扰。
其次,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社会舆论的主要源头,网民在突发事件中的反应速度明显提速。
舆情表达载体多样化,网络与手机结合日益明显,微博成为最具“杀伤力”的媒介。与过去BBS、博客占据中国网络舆论主阵地不同,微博在2010年以来的活跃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网络舆论载体,成为热点事件曝光和发酵的新宠。与西方微博多谈论网友日常起居不同,中国微博强烈关注时事。网友通过“跟从”链接而成的微博群落,相当于一个小型的时政新闻平台和论坛。由普通网民临时客串的“公民报道者”,可在微博上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
微博对于社会救助、弱势群体维权等领域也有特殊的意义。有网友总结道,如果一则信息在微博上被跟从者过万的知名博友转帖,则有可能在10分钟之内形成全国性的舆论热点,其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观点意识分歧加大,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中的“两个舆论场”尖锐对峙。以互动为特色的网络社区,属于网民自主发声、信息反向传播的Web2.0形态。Web2.0与Web1.0之间经常形成一种隔阂和反差。在Web2.0意见平台上,网民议政心直口快,地方政府的管理措施经常被质疑和否定。
“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在社会舆情中的地位迅猛崛起,“意见领袖”作用更加突出。“新意见阶层”和“公民报道者”的核心就是“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由最初的“隐姓埋名”,到现在越来越多地站到前台,愿意公布自己的姓名,愿意让社会公众认识自己,直接与有关领导和部门交流与对话,越来越呈现“显性化”的趋势。
网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深度追究真相的欲望增强,网络舆论与现实空间不断融合,舆论越来越强地作用于现实。随着网络的发达,相当多的网民已经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在网上结成各种虚拟的社群,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因为背后巨大利益的唆使,网络炒作、网络营销和网络公关也蔚然成风。
网络舆情的蝴蝶效应
今年来,以微博、开心网、人人网为代表的社交平台的崛起让“自媒体”时代终于来临。特别是伴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社会热点事件不断在这一自媒体中发力,网络舆论以强大的生命力演绎了现实生活中的蝴蝶效应。顾名思义,自媒体强调的是民众自我对于新闻信息传播的主动控制权,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是它的特性与优势。但是,由于缺乏传媒媒体所具有的相对严谨的舆论监督功能,所以自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亟待合理和有效的研判与疏导。
蝴蝶效应本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然而在当下,蝴蝶效应很多时候可以用来形容网络舆论在自媒体聚合效应下的“龙卷风”现象。《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指出:“微博推动了信息公开、透明,使藏污纳垢处都射进了新鲜的阳光。微博启蒙了每一个个体意识,也启蒙了他们的公共意识,由此使觉醒的个体都竭诚来维护公共利益。越来越多人在这里完成了公民的洗礼,完成了在彼此关怀、辩证基础上的信息公平与信息彼此公正。这般透明、广泛的公共监督,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以微博为例,一条短则数字的消息或是一张图片就可能引发一连串社会反响,且这样的力度在不断加强。“郭美美事件”引起亿万民众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关注,质疑与指责之声不绝于耳,网络舆论的监督功能再次被放大。可以感知,在传统媒体的视野之外民意表达有了更为高效与畅通的渠道。与此同时,对于微博等自媒体碎片化传播的局限和弱势也应有清醒的认识,怎样避免热点事件的一时虚热?怎样避免后续追踪与深度报道的缺乏?怎样在汹涌甚至理性滞后的网络民意中正确引导舆论?作为自媒体的主导者,网民对信息的分辨与解析是需要引导的,可借力于传统媒体,实现在新形势下的新旧媒体融合,切不可形成网上网下两个舆论场割裂的局面。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特别是社交应用平台强大的互动功能加剧了信息传播的扩散与渗透,非理性的声音也应运而生,且在很多时候推动了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制造谣言,混淆视听,这些行为极可能成为关注焦点,进而产生传播加速度,最终形成网络“蝴蝶效应”,使群体性事件恶性发展。尽管我国网民总数达到4.8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6.2%,但网络的发声者身份构成具有复杂性,在同一事件中网民的立场与观点有差异,且很多时候不能判断未发声者的真实想法,所以网上民意是否真实、全面、客观,还需具体考量。同时,在群体性事件中理性的丧失很可能产生“网络暴力”,进而引发蝴蝶效应,群体性事件朝着规模更大、危害更加严重的方向发生变异,这点不容小觑。因此,利用网络的即时性特点为群体性事件预警、有效疏导网络民意显得尤为必要。网络群体性事件表面看来突发与偶然,其实背后往往具有种种蛛丝马迹,具有一般事物产生、酝酿和生发的过程。在面对由此产生的网络舆论时,通过积极应对、合理疏导等适应新媒体时代传播规律的做法进行公关,很多时候可以化解、减少由此事件带来的损失或灾难。
网络舆论中的“意见领袖”在当下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的声音在很多时候可以起到振奋精神、激扬民气、凝聚人心、增强合力的作用。在很多热点事件中,“意见领袖”的一句话如同“一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而扰动了空气”,政府部门和传统媒体应该思考如何在由“意见领袖”引领的舆论场中平衡情绪,避免某些错误或偏激的出现,在网络舆论的疏导过程中化解矛盾、推进事件进程,进而实现社会在“否定之否定中”发展。
网络舆情疏导和应对
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开始重视网络舆情,但是,现在仍有不少人对网络舆情存有误解。事实上,网络意见多元化、分散化的局面,弱化了有关方面对传统媒介的有效管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地域、人群之间经常出现各种误解、隔阂和相互指责,特别是当前社会转型中还存在不少尖锐矛盾,如果
没有强有力的引导,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形成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共识将被逐步侵蚀和涣散,这显然不符合我们的利益。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网络舆情疏导和应对?在长期的监测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了一些概念,如“新意见阶层”、“大众麦克风时代”、黄金四小时媒体、地方论坛是听取民意的最短路径、培养体制内“意见领袖”等。
根据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加强互联网舆情引导最值得推广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重视网络互动平台建设,积极利用新媒体,广泛开辟渠道,加强与网民的互动。今年6月17日,网友“zhangou2952”在天涯论坛贵州版块贴出《致贵州省长的一封信》,直指贵州公务员招考办事效率低下。四天之后,贵州省省长赵克志给天涯网友zhangou2952回帖:“我代表贵州省政府和公务员招考主管部门,向广大考生表示歉意”。省长的回复迅速引发了网民“围观”,一天之内该帖访问数高达五万人次。
当然,从实践效果看,各地通过网络互动在帮助政府解释政策、改善形象、处理问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挥的作用与理想状态相比还远远不够,回应时间不合常规,发帖内容僵化呆板等现象普遍存在。很多网评员的言论只是简单地维护政府部门当下具体工作的立场和观点,还需要较长的“磨合期”去提高相应技能。
其次,提高热点问题的反应速度和应对能力,第一时间发声,避免谣言流布。经验告诉我们,往往对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越早、越主动,特别是第一时间指出真相,这样解决问题的难度越小。网络舆论之所以能够快速形成并扩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民掌握的信息不对称,一件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或者一条重要信息被发布上网以后,网民最需要的是看到权威部门及时发布信息,否则,缺乏权威部门提供的信息,网民就会先入为主,甚至引发猜测,众多网民在同时进行猜测、议论,很容易使信息失真,也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导致谣言满天飞,最终被无限放大,形成网络舆论一边倒的现象。
再次,拓宽舆论监督、网络举报渠道,加大信息透明度,避免使群众“不明真相”。由于近年来大量贪腐问题经网络举报后得到查处,政府拓宽了网络举报的通道。应该看到网络舆论的发达对我国政治生态的影响总体来说是积极的,网络管理必须实行“疏堵结合”的方针。党和政府要利用网络的广泛传播性,提高政府公开信息的公信力,广泛建立顺畅的民意表达渠道,引导民众对政治的有序参与。
最后,搞好网络“统战”,团结意见领袖。在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既需要团结以资本为纽带的“新社会阶层”,也要团结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新意见阶层”,发展“网上统一战线”,积极在网络意见领袖中发展“盟友”。盟友不是部下,也不是潜在的敌人,而是诤友。要合理地允许诤友批评自己、鼓励他们提出积极的合理化建议。这样就会使诤友成为朋友,而不是走向反面。“公民报道者”和网络“意见领袖”之所以是诤友,就在于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比如涉及祖国统一、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的问题,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从本质上来说,意见领袖们就公共事务、社会问题积极建言,即使具体看法与政府立场有所区别,也要尊重社会的多元化进步,保持理性宽容精神。既要了解和把握这种思想动态,也不要视其为洪水猛兽。实践证明,有序放开、规范意见领袖群体的参政议政空间,党和政府可以有效的掌控社会舆论的主导权、处理公共事件的主导权。特别是在遇到重大公共事件时可以找到对话会谈的对象,在法治范围内有效地把事件处理好。
网络新媒体舆情监控与引导路径 篇3
1.1 制度化思维下的信源把控
针对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在信息传播源头处实现对信息的把关和控制,把虚假信息等扼杀在传播之初,是舆情监管中最有效调控的方法。政府部门由于自身职能,成为了许多公共信息资源的第一拥有者,其作为信源发布及时且真实的信息,是保证高效信源的最直接途径。截止到2012年底,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中共有政务微博账号176714个,较2011年增长率为249.51%。同年,北京的政府部门中已有80%拥有政务微博。这种趋势对信源的可信任化、有组织化无疑是一种有力推动。除了主动的充当信息传播源,政府还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上加强对新媒体信源的监管和治理。2013年9月“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总的来说,在舆论压力逐步上升的今天,整合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加强信息传播法律建设,是政府进行媒体信源把控有效手段。
1.2 新媒体思维下的治理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传播具有及时快捷、双向互动、内容庞杂等特点,这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治理中也应做到快、准、狠。首先,发现舆情应对快速。实践表明,在互联网舆情出现后4小时内是控制舆情的黄金时间,被称为“黄金4小时”,政府面对突发事件越早进行危机公关,可能产生的负面舆论就越少;其次,分析舆情判断准确。分析舆情后制定出最准确有效的应对措施,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最后,处理舆情操作果断。政府对待问题不采取“捂、堵、躲、推、瞒”的处理方式,当机立断披露真实信息,多方作用阻隔谣言传播,用事实正面应对舆论。在谣言的危机预警中,调控主体对快准狠理念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谣言最终产生的负面效果。2011年四川会理因县政府网站上贴出的一张经过PS的县领导工作照而陷入了舆论风波,就当所有认为会理县从此会与“丑闻”两字相伴时,会理县政府却用良好的危机应对手法化解了这场舆论危机。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会理县官方网站就挂出《向网络媒体、各位网友致歉信》,并同日开通官方微博进行致歉。照片制作者孙正东还在个人致歉后与网民轻松互动,感谢网民的PS技术让领导们环游了世界并真诚邀请网民来看看真实的会理县,把一场危机事件华丽逆转成了一次城市营销。在这次事件中,会理县政府是舆论主体又是调控主体,之所以未对县政府形象造成更大的负面效应,在于主体应对的及时性、处理方法的得当性以及信息公布的真实性,可是说这是一次政府部门对新媒体舆情管理理念的成功应用。
1.3 大数据思维下的舆情信息科学处理
身处于信息爆炸的今天,“得数据者得天下”已成为业界共识。近年来,中国舆情监测和分析行业急剧发展,它们通过海量信息采集、智能语义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不间断地监控并掌握微博、微信、网页等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发掘事件苗头、归纳舆论观点倾向、掌握公众普遍态度、预测网络发展动向,最后结合经验分析提出应对建议。在这种趋势下,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应培养大数据分析意识,利用数据来进行舆情管理和调控。针对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舆情处理,调控主体应更多的借助舆情监测技术。2011年4月8日,凯迪数据研究中心的猫眼云情报(KCIS)系统显示中石化健康指数为67,提示有活跃的负面舆情潜伏,4月11日天涯等社区开始爆料帖文,4月13日传统媒体开始集中报道,这些报道逐步引发了“中石油天价酒事件”的舆论浪潮。若在最初获得猫眼云情报的数据分析结果,则中石化至少有三至五天的时间进行危机公关预备,就能第一时间调查相关责任人,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自身的形象损失和利益损害。由此观之,谁能在大数据时代下掌握第一手数据,谁就是网络舆情应对与调控的主导者。
2 多阶段完善舆情监控体制
2.1 舆情爆发前:重视舆情舆情预警
政府、媒体等舆论引导机构,应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民意、民情、民声的重要来源,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1。政府、媒体、企业必须意识到网络舆情可能是“导火索”,如果管控不当,可能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损害政府与媒体公信力,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与媒体应发挥把关人与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网民正确认识舆情。做到及时公开信息,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的同时澄清谣言,引导舆论回到正确轨道上来。企业则应依靠其官方网络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最新讯息,与顾客进行互动,第一时间回应顾客质疑,在顾客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便应对在未来可能产生的信用危机。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其在赋予网民自由表达权力时,难免有些网民利用网络的公开性和匿名性,发布虚假信息,散布谣言。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立法,并组建由专业人才构建的网络舆情分析机构,建立有效的舆情预警方案。
2.2 舆情爆发时:强化舆情处理能力
网络舆情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与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所以,政府、媒体、企业在加强危机公关,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络平台的同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对突发的负面舆情做出回应,高效利用舆情发展的“黄金24小时”,避免事件扩大化,影响社会稳定;其次,政府媒体企业间应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政府或企业应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对负面新闻发表声明,做出回应。媒体则跟进事态发展,利用传统媒体公信力在其官方网络平台及纸媒上发布讯息,使更多入理性客观看待网络舆情事件,最大限度降低负面舆论的影响力。
2.3 舆情爆发后:做好舆情善后工作
舆情发生后,政府媒体要做好经验教训的总结与交流。收集调查网络民意,对此次舆情危及处理中的不足进行改正,不断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以及完善立法。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加强网络舆情研究。媒体则发挥舆论影响力,针对事件进行反思,对舆情影响力进行评估,发表评论或报告,总结经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事件,推广正确价值观。企业可以根据网络上搜集的舆情,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进行反思,并对产品及自身形象进行不断矫正和完善,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重新树立企业形象。
3 提升机构运作效率
3.1 简化上情下达流程,提高应对速度
网络新媒体舆情传播相较于传统舆情更快速、分散,具有极强的爆发性,因而舆情管控机构及时做出反应、及时决策。因而舆情管理机构要做到简化下情上传,上情下达流程,优化管理结构。传统舆情应对机构设置,舆情上下行涉及较多行政因素,经过层层转达后,极易耽误舆情控制最佳时间。网络新媒体舆情发展速度远快于传统舆情,因而进一步提高应对速度是能否在最佳时机调控舆情的重要因素。具体做法包括了:首先,建立舆情评估上建立分级制度,评估机构根据舆情特点,将舆情分级,不同等级舆情采取不同处理手段。对于可能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舆情提供优先机制,如直接报送决策部门进行决策,主要目的是尽快控制住舆情的爆发和降低社会危害性。而对可能造成较小社会负面影响的舆情则可以采取多层评估处理,尽可能听取多方意见,形成较为完备的舆情处理和善后方案;其次,精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舆情应对策略的快速执行。冗余的中间环节往往会延误舆情处理的最佳时机。舆情管理机构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精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简化不必要的报批环节,提高舆情的应对速度。
3.2 各部门联动,发挥整体合力
网络新媒体舆情调控,需要利用多方力量。这些力量包括了舆情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大众媒体等,所有部门形成的结构化的调控力量,才能对舆情进行合理的调控。因而联动各部门,发挥合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首先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各部门联动中,信息共享是联动的基础。在获知舆情进展后,及时通报给结构内的各部门,执法部门可提前制定执法方案,大众传媒则可预先设计宣传方案。这对提高舆情控制和引导效率有重要作用。第二是建立各部门协同机制。协同机制关键是要在整体结构中需要建立中枢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行动。及时向舆情调控各部门提供必要决策意见以及应对策略,做好各部门行动的部署工作,后期加强效果评估,按照类别建立案例数据库,以增强舆情的应对能力。
3.3 建立舆情应对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建立对于提高提高舆情调控的效率有重要作用。长效机制建立包括了舆情案例数据库建立、各类别舆情调控方案及其他信息储备。具体来讲:首先要建立案例数据库。对于已发生的具体舆情案例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加强对舆情处理的跟踪调查。第二是要加强舆情调控方案的整理工作,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强度的舆情事件调控方案进行梳理,形成强大的信息支持,对于今后应对类似舆情事件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提高舆情处理能力和效率。第三是加强信息储备工作。舆情调控部门应该做好对社会信息的及时掌握,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在这些动态信息中形成新的舆情事件应对方案,以充实自身数据库。
3.4 鼓励行业与用户自律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议程设置,宣传个人自律,一方面通过正面报道强化个人自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负面报道对非自律进行批判,明确惩罚力度,达到警示作用。同时,鼓励行业组织、社会组织建设。组织可以将不同类别网络舆情参与主体集纳,通过组织建设,完善组织相关规范,通过组织内监管,进而实现行业和个人的自律。另外,需要增强政府的服务力度。网络新媒体舆情爆发多与信息传播受阻、传播噪音大有较大关系,这直接导致公众容易受到非理性信息的干扰,从而导致不自律行为出现。因而增强信息透明度,净化主流声音传播渠道,对于稳定公众情绪,降低公众非理性行为出现有较大意义。
注释
新兴媒体网络舆情 篇4
尊敬的XXX、XXX:
大家下午好!
为适应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提高舆情危机应对与处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维护社会舆论和网络环境的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学院新闻信息写作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信息员伍。我院特举办媒体及网络舆情应对讲座暨新闻写作培训班。
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XXX同志在百忙之中为我们授课。首先请允许我代表XXXX单位,对XXX同志莅临我院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XXX同志!
参加此次讲座活动的有: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同志基本情况介绍
今天的讲座培训分为两个议程:
一、媒体及网络舆情应对讲座;
二、新闻写作培训。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媒体及网络舆情应对讲座,※ ※ ※ ※ ※ ※ 下面进行第二项议程新闻写作培训。
※ ※ ※ ※ ※ ※ 感谢XXX同志给我们作了内容丰富、生动精彩的讲座,系统地讲解了当前媒体及网络舆论总体态势、网络舆情易发领域及热点成因、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对和处置突发网络舆情策略等等,为我们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找到了方法。XXX同志的讲座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融学术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符合我院的实际,使我们受益匪浅。
希望大家不断学习,深刻领会。切实做好舆情应对工作,加强互联网舆情的汇总分析,进一步提高科学应对舆情的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宣传政策、报道典型、引导舆论、促进发展的功能。紧紧围绕XXX创“XXXX”的奋斗目标,积极宣传XX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果、新经验,唱响主旋律,为XX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自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监控 篇5
在微博、微信等网络自媒体兴起之前, 校园里的事物或者大学生对某件社会事件的看法通常发布在网络上, 如贴吧、论坛、BBS, 受到上网时间和受众注意力的影响, 不足以形成网络舆论。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的各种意见, 经过频繁的交流与互动、整合取舍而形成了多数的统一的意见, 形成了高校网络舆论。现在的高校, 校园网络几乎全面覆盖, 多数学生都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网, 更新微博、微信朋友圈, 以保持随时在线的状态, 这就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速度空前加快。高校网络舆情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群体和其他领域的舆情特征, 如何把握网络舆论的引导与管理, 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信息监控机制, 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的把关人, 给校园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提升舆论危机公关的应对能力就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大学生利用手机对正在发生的事情迅速拍照, 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述, 经过编辑后上传到微博、微信客户端, 形成简单的报道, 即自媒体信息来源,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能够及时了解到其他人对该事件的评价, 并能够随时参与讨论, 大学生对自媒体的追逐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自媒体兼容并蓄、自由开放的特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要, 内容也变得十分丰富, 国际时事、社会热点、娱乐新闻等都可以成为高校网络舆论的焦点, 大学生由于具备个性鲜明、思想活跃、信息素质高等特点, 非常乐于参加到这些话题的讨论当中。校园网络舆论的形成从来不需要冗长的发酵过程, 有时候一个校园热点事件、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或是一些情绪化的评论, 都会引发大学生在网络上的激烈争论, 其观点往往带有明显的偏向性, 一件小事处理不妥当就会形成引发公众舆论的导火索、推动其恶化发展的催化剂。
校园网络舆情的迅速形成, 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建设的重要平台, 受到高校及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在经历了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后, 许多高校已逐渐掌握网络舆情的规律, 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应对、处置机制。
1. 建立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成为高校文化和品牌宣传的自媒体官方新闻中心、公众互动中心推送平台;官博、官微的语言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 通过定期、定时发布校园重要新闻、重要信息、热门话题讨论、增加曝光率和互动性, 引起师生关注;跳出虚拟空间, 解决现实问题。
2.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微编队伍。
微编专职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和较强的大局意识, 熟悉网络传播的特型及规律, 有较强的舆情识别能力、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熟练的网络工具运用能力, 具体负责微编微信平台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兼职工作人员可以选拔思想进步、态度端正、责任心强的师生骨干来担当, 可通过官博、官微, 网上远程与用户分享体验和信息, 转发或与官博、官微进行互动。
3. 开发和使用网络舆情分析监控系统。
通过网络舆情分析监控系统对信息进行及时梳理和掌握, 进行目标、源头和技术检测。系统对接主流微博、微信平台, 自动关注微博、微信的意见领袖, 设置与学校相关的敏感词、关键词, 舆情出现时, 跟踪检测舆情的起源, 及时做出适当的正面反馈, 全面梳理出一套检测微博舆情的监控指标体系, 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和危机预警, 实时把握微博舆情动向及变化趋势。
4. 完善应急预案, 提高舆情处置能力。
传统的网络危机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自媒体时代, 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实现网上网下联动。a.预防为主。充分发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信息收集和研判的功能, 及时发现敏感危机舆论影响及时引导, 预防舆论风险的产生。b.及时回应。当网络舆情发生时,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部门应当迅速做出响应, 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掌握舆情信息, 深入分析, 快速响应。c.积极应对。网络舆情产生时, 第一时间通过官博、官微发送对舆情的回复和引导, 做到信息公开。d.认真总结。舆情发生后, 应及时梳理相关信息, 认真分析, 努力消除危机产生的负面影响, 及时处理好遗留问题, 总结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处理过程中不完善的地方、经验教训。
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态, 其舆论状况不能忽视。自媒体时代下, 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引导和处置,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高素质专业队伍的保障尤为重要。要充分运用自媒体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环境和舆论氛围, 有效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新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社瑞, 唐双.自媒体时代微博舆情烟花与应对策略[J].传媒, 2013 (10) :75-77
[2]黄淑敏.高校官方微博发展及运营策略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01) ;38-43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舆情控制研究 篇6
群体性事件, 是指受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突然爆发, 以寻求共同利益的人为主, 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众方式, 与公共秩序和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和活动。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 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中,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1.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网络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即时、匿名隐身、跨地跨国界等特点,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和观点, 这就给民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民活跃的论坛、社区以及博客等, 一些帖子通过反复转载, 或者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就会形成网络舆情。受某些普遍关注的社会政治事项的刺激, 网民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 发泄不满,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 互相沟通、串联, 进行策划、组织和联络, 极易演变为带有特定诉求的群体性事件。
2.网络舆情会加速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
首先, 由于网络媒体不真实、不适当的信息传播, 往往会误导民众, 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 当民众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鼓动, 一些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甲地骚乱、乙地声援、丙地联动的情况, 朝着规模更大、危害更加严重的方向发生变异。第三, 群体性事件往往暴露了社会的丑陋面和诸多的负面信息, 而网络媒体不加过滤, 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 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 会对民众的思想形成强烈冲击。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埋怨、激愤的反社会心理。
3.网络舆情会加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难度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上。首先, 网络的即时性和跨地跨国界性, 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其次, 互联网打破了时阀、地域的限制, 各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 也可以传递到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角落,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给适时采取措施, 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第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 各类虚假消息、过激言论充斥着互联网, 现有的技术手段只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 这就使得网络舆情内容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难以控制, 导致群体性事件网络信息混乱、错误, 容易在民众中引发各种猜疑、谣传甚至恐慌, 给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新媒体语境下政府控制网络舆情的措施方略
1.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 加强网络舆情理论学习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 基层政权习惯于向公众封锁消息, 然而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信息不可能被完全封锁, 政府部门一味地回避, 只会让小道消息、社会谣言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因而, 党政机关各级领导, 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强大威力, 转换思路, 从新的方向找寻危机处理方式,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只有深入开展网络舆情理论的学习, 才能为网络舆情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有效保证网络舆情的监控, 才能促进网络文化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展。
2.完善网络立法, 规范网络空间
无规矩不成方圆, 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 使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度偏低, 流言蜚语、过激言行横生, 更需政府的大力管理。要对网络加以适当的控制, 立法是政府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党政机关应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障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 规范网络空间。
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网络的快速广泛传播, 会使群体性事件影响扩大化, 造成难以预料的社会动荡。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工作,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首先, 在科研上, 积极开发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其次, 在具体操作上, 要对网络信息实施全时监控, 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掌控网络舆情动向, 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 通过对零散、初级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 形成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信息;认真研究以网络为依托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趋势, 为党政部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对策或建议。
4.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 党政机关已不再拥有信息的优先发布权和控制权。据以往的经验。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一般2~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便被多家网站转载, 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以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 如果政府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各种谣言就会乘虚而入。可见,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 政府若封锁信息或者反应滞后, 往往会失去制造舆论的先机, 导致舆论引导中的被动。只有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才能真正遏制谣言。争取工作的主动。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 才能让民众全面了解事实真相, 减少民众的猜疑和恐慌, 有利于事态的稳定;信息发布的及时有效, 才能在第一时间阻止网络谣言的散布、恐慌情绪的蔓延, 控制和引导舆论走向。
5.强化网络媒介管理, 联合大众传媒
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理过程中, 网络和大众传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针对两种媒介的不同特性分而治之。首先, 针对网络媒介的特点,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把关, 明确网络经营者的职责。网络经营者应按照“谁经营、谁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关群体性事件报道和评论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进行过滤, 保证其管理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的真实性;论坛管理员或版主推出发帖规则, 对发布不严肃言论的网民利用技术手段提出警告或者限制其发帖;对于某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不良帖子, 应及时删除, 维护论坛秩序。其次, 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具有社会覆盖面广、社会公信力强等特点, 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为消除网络上的不实报道、蓄意炒作和刻意渲染的影响, 政府部门应当与大众传媒建立互动机制, 及时将真实的情况反馈给相关新闻单位, 充分利用这一容易控制的传统媒体, 消除谣言, 澄清事实, 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
摘要: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并加速其恶性发展, 使其处理复杂化。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网络媒介管理。联合大众传媒、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新媒体下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的引导 篇7
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以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络为主导的时代, 一些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及发展, 比如微博、微信、微社区等, 对现阶段的信息传播具有深刻的影响, 使信息传播从传统分离的信源、传播者与信宿发展, 到完全融合为一体的新模式, 网络信息的传播也具有新的特点。 (1) (2)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 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会更高, 一些事件迅速经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引起民众极大的关注, 形成严重的网络舆情压力。 (3)
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电力行业, 在自身的结构优化和改革过程中, 在电力供需、营销服务、电价涨跌、行业竞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事件上, 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 电力行业的新闻宣传和舆情应对工作也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4) 因此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改善外部网络舆情环境的新思路、新方法, 成为今后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研究的重点。
1 电力行业形成网络舆情的根源
当前, 电力行业已意识到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的意义, 但由于在处理负面舆情方面缺乏引导思路、应对办法和措施, 致使各类负面报道频繁出现, 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创新。电力行业形成网络舆情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行业特性
电力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行业, 关系到国计民生, 电力企业具有自然垄断特性, 处于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期, 电力行业的一举一动常常成为网络热点事件, 形成影响广泛的网络舆情, 其中不乏言辞批评和恶意诋毁, 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不断形成新的网络舆情,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成为电力企业新的关注点。
1.2 电力企业自身的不足
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会影响重大的网络舆情。
(1) 电力供应短缺或者停电问题, 由于重大设备故障、恶劣天气、城市改造和杆线迁移等原因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 使企业生产经营受损, 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常常会形成负面的网络舆情。
(2) 对同工同酬等身份的诉求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 电力企业对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工作者划分不同的身份, 提供不同的劳动报酬, 有正式工和劳务派遣工之分。
(3) 服务质量问题, 电力行业普遍高薪, 对比所提供的服务质量, 使社会民众普遍对电力行业感觉不满, 导致一些负面的企业消息很容易经过网络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
1.3 网络谣言
一些不法分子和团体出于各种利益的需要, 抹黑电力行业, 编造各种谣言和污蔑的言论, 通过网络新媒体传播, 误导公众, 普通公众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在避祸心理的驱动下, 盲目跟风, 形成负面的网络舆情, 使一般公众不再信任这个行业, 给电力行业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1.4 行业反腐
随着国家反腐工作的深入推进, 电力行业发现存在腐败高发的问题, 未来新媒体环境下以电力行业腐败为话题的内容可能引发网络舆情, 电力行业的领导干部和员工个人不良的作风问题一旦曝光, 往往给行业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但接受人民的监督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新媒体的特点
(1) 平民化个性化
在新媒体平台下, 信息传播过程中普通民众从传统媒体的旁观者转变为现在媒体的参与者, 任何人都能建立属于个人的网络报纸、网络广播以及网络电视, 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将信息的发布者、加工者、接收者融为一体。 (5) 在独立的个体媒体平台上, 人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话语权, 通过互联网每一个普通民众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而建立一个属于个人的网络媒体平台。
(2) 低门槛易操作
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上, 例如微信、微博、博客, 用户只需完成简单的注册, 服务商就会提供给用户许多可选择的内容, 用户通过偏好设置, 就可以设计管理自己的个人媒体, 在网络上分享图片、音乐、视频或者文字等, 建立一个属于个人的媒体, 操作简单和门槛低的媒体特点非常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3) 传播快交互强
当你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信息时, 无论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 都能将当时想要表达的信息即时地分享到新媒体平台, 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从开始的制作到发表,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新媒体平台能够快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去, 受众也能够快速地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 媒体平台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3 电力行业网络舆情应对的分析
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 电力企业面对众多暴露出问题的网络舆情根源, 应对措施较为单一、不成体系, 缺乏自身行业特色的应对方法和工作措施, 在新媒体下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的引导、管理和处置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不够重视新媒体下舆情引导
新媒体发展时间不长, 但发展非常迅速, 使信息传播发展到完全融合为一体的新模式。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新媒体的影响力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 思想上不同程度还存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的现象, 仍然偏重通过传统模式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监管, 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不能够有效引导新媒体平台下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
3.2 舆情工作者业务水平不足
舆情工作者直接面对各种网络舆情, 要对舆情进行监控、分析、引导、管理。舆情工作者业务水平的高低, 决定是否能有效实施对舆情监管, 但目前舆情工作者存在着理论知识不高、新媒体平台操作不熟练、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在处置网络舆情时缺乏专业性, 难以科学有效地监管舆情风险。
3.3 舆情引导机制不健全
尽管一些企业制定了网络舆情工作制度, 但对新媒体出现的网络舆情缺少必要的应对措施, 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处理舆情, 不利于舆情处置工作的展开。另外, 在网络舆情工作组织和机构建设上, 缺乏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投入, 导致舆情应对不及时、不全面, 造成舆情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
3.4 主业不到位
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需以企业业务部门工作出色的完成为坚强后盾, 这样舆情工作者在与公众交流时才有底气和信心。电力企业各部门在做好主业工作的同时, 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形象,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负面舆情发生的风险, 但在一些电力企业, 办理业务程序不严格, 对用电客户服务不周到, 用语不文明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舆情引导工作的效果。
4 新媒体下电力行业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与机制建设
4.1 新媒体下的引导策略
政府部门应对新媒体下的网络舆情, 应该有新觉醒、新思路。网络舆情来源于网络媒体平台, 但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 电力行业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 除应在第一时间及时公布权威信息, 积极引导舆论走势, 也要结合实际情况, 在现实中合理措施、协调引导, 从网络媒体平台和现实社会两个层面上引导舆情走势。
舆情引导工作的目的是要消除不合法、不合理、不科学的舆论, 澄清事实, 使健康、理性、务实言论成为网上舆情的主流, 应该成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基本原则, 也应该成为电力企业舆情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
4.2 电力行业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
4.2.1 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构
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构, 对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设置网络舆情监管机构方面, 各电力企业在企业规模、企业效益、机构编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应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一套投入少、综合效果佳的机构设置方案。条件具备的电力企业, 应建立专门网络舆情监管机构, 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 分配专用的办公场所, 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赋予专门的职能。
4.2.2 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做好舆情工作, 还要强化队伍建设。电力企业应挑选和培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的专职人员, 建立舆情工作的固定队伍, 这支队伍应具有电力行业工作经历, 掌握基本的电力知识, 又具有丰富的网络操作经验和一定的舆情理论基础。另外, 可以广泛调动企业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 配合专职人员开展工作, 建立起一支高效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来科学地引导舆情的走势。
4.2.3 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和影响范围使得传统采用封锁消息控制舆情的手段不再可行, 因此当前应对网络舆情不能再釆取封堵的办法, 必须釆取积极面对、提供公开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 及时发布信息, 才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走势。
电力企业可以开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例如微博、微信等, 建立完善官方信息发布制度, 配合新闻发言人引导行业内网络舆情的走向。通过新闻发言人和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的搭配, 能使企业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真正到达民众视听, 消除误解矛盾, 避免形成不良的网络舆情, 从而使行业内网络舆情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4.2.4 畅通沟通渠道
网民和电力用户等民众有兴趣也愿意利用网络渠道对企业建言献策, 表达自己的意愿, 但是民众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如果没有得到采纳或反馈, 其积极性和热情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最终形成对企业负面的认识。
电力企业重视舆情工作, 最重要的是对舆情所表达出的意愿及时处理解决, 不能处理解决的内容也要及时反馈给民众, 获得民众的谅解, 尽可能赢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跟民众保持沟通, 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平台、微信企业公众号及传统媒体, 通过倾听民众的声音, 减少负面网络舆情的形成。
5 结语
电力行业自身的网络舆情引导, 对电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媒体环境下, 电力行业应对网络舆情应该采取及时公布权威信息引导策略, 结合完善的引导机制, 从而有效地解决行业内舆情引导工作的难题, 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注释
11赵云泽.微信舆论特点及其带来的监管挑战.红旗文稿, 2014, 9:30-31.
22万金城.高校校园“微信平台”的舆情传播探究[J].新闻与写作.2014, 8:102-104.
33彭劭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 2013, 4:38-44.
44高峰, 翟丽冰等.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信息化, 2011, 9 (4) :56-59.
泛媒体环境下的网络舆情传播 篇8
一般认为, 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或热点问题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在泛媒体时代, 人人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系,观点意见得以通过统一的平台得到诉说表达,民意的重要性逐渐增强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这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进程与思想自由解放。但同时,由于泛媒体环境下人人发表言论的意愿都能够通过互联网的途径得到申诉, 因而也产生了一系列由网络的不恰当舆情传播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该背景,对网络舆情的特征、传播途径、现有规范手段以及网络舆情的传播对文化的影响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网络舆情的特征
在本文中,主要对网络舆情的自由性、交互性、非理性三个较为显著的特征进行阐述。
首先,以网络为载体的社会舆情,首屈一指为其自由性特征。 人们获得常识的途径再也不仅仅局限于书籍课本,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搜刮本身感兴趣的内容, 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 信息、 知识的供应者与接收者在网络平台上得到了很好的伸展,二者的身份渐趋对等,信息的发布可以由任何一个掌控信息的人提供, 信息的接收也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延展。在此泛媒体背景的基础之上,网络舆情的自由性特征不言而喻。
其次,网络舆情同时还具有交互性特征。在互联网时代, 同上文对其自由程度大大提高的解释中所言,信息的提供者与接收者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信息的交互性显著增强。
网络舆情同时具备有非理性的特征。 不排除一些较为理性的舆情言论,由于在大众泛媒体环境下,对言论规范的界限要求明显下降, 无法达到网络前时代对消息的控制强度,在此条件下,三人成虎成为越来越频繁发生的现象。 很大一部分群众在未得知某一事件的真相前提下很容易受到既有的大众舆情诱导,产生同类情绪,进而宣泄意见形成强大的社会舆情压力。 这是其非理性的一方面的体现。
三、网络舆情传播的途径
网络舆情传播的途径随着网络的发展, 参与互联网交流互动的公民人数日益增多, 全民互联网现象日趋多元化。
起初较为流行的途径模式主要有: 电子公告板(又称BBS)、博客(又称blog)。 这两个途径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自由互联的特征, 电子公告板通过一个个由相对固定的网络群体发出的论坛进行信息联络;博客通过发博文发布博主所获知的信息, 将其展示于众,实现信息的交互传播。这两种均为较早期的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在众多舆情传播途径之中,开发时间较早且一直具备显著作用的是电子邮件途径。 电子邮件承载了古代信件传递信息的功能,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日臻成熟, 逐渐具备添加各种附件大文件包的功能, 成为企业个人传递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舆情交互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在近些年得到飞速发展的网络舆情传播途径则主要有: 网络新闻、微博、即时通讯等。 其中即时通讯主要囊括ICQ、QQ、MSN等聊天通讯工具。 这些通讯工具可以实现信息交流互换的无缝对接, 具备同打电话发短信一样的及时交流功能。基于其特征,这些通讯交流工具在反应网络舆情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网络问卷调查、贴吧、豆瓣等各类信息搜集中心也在网络舆情传播途径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四、规范网络舆情的手段
由于网络舆情具有发展速度快、非理性、时间周期滞后性等特征, 需要运用一系列手段对其加以规范,防止产生不良舆情动摇社会安定的情况。近年来较为突出的规范网络舆情的手段为上网实名制。 通过实名制途径, 使得每一位网民的身份不再像之前那样不确定, 隐藏在幕后所传播的消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可以借助其身份的模糊性得以逃避追责。通过实名制途径,网民将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担负起文明上网、维护网络舆情秩序的责任,同时对规范网络文明风气起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泛媒体的不断发展,网络对人们生活影响的日渐深入,针对网络领域的法律法规也在日臻完善。 相信通过日趋严密的文明上网法律法规的规范, 可以使网络舆情的弊端得以压制,营造良好舆情环境氛围,秩序规则井然。
五、网络舆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
网络舆情具备的多种特征, 使信息知识的交流达到新的峰值,无疑会对人类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在泛媒体信息化时代, 文化的发展速度呈前所未有快速势头,且与民意适应跟随步调的周期越来越短,时差滞后性体现得越来越不明显。发展趋势呈多元化、多角度势头。通过全民参与社会互动,舆情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充分施展,同时其对文化的更新、变化都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但通过前文对网络舆情在泛媒体环境下的特征的分析可推知,其对文化的影响也如同一把双刃剑,既有正面的积极意义,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
在泛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互动的全民性,一条信息为了博取更多眼球,得到公众关注,以网络时代之前的大公报方式已经无法达到效果。因而,为了提高公众关注度, 一部分幕后制作者往往通过对网络舆情的推波助澜性特征的利用, 通过夸张部分字眼博取噱头夺得公众关注度。 且这些夸大不属实消息经常会对社会发展与安定带来不利影响。 这其中许多糟粕文化也随之应运而生。 仅以博取眼球为目的的垃圾文化、快餐文化层出不穷,这既是对公众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文化自身发展的一种负面影响与挑战。
摘要:随着信息发展的日益迅猛,网络作为人与人沟通、交流,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式之一,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泛媒体环境下,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尊重与表达。本文基于泛媒体环境的时代大特征,对网络舆情传播特征、传播途径、规范舆情手段以及网络舆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这四个方面内容进行阐释。
新兴媒体网络舆情 篇9
网络舆情业务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舆情原始数据、监测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项目的专门行业。通过帮助客户全面掌握群众思想动态, 提供分析研判, 引导舆论走向, 从而打造客户的品牌影响力。
目前, 网络舆情分析机构集中于政府部门、传统媒体、企业、高等院校之中。政府机构所设立的舆情监测机构侧重于对政府辖区范围内的民生、民情、民意与行业动态的关注, 此外还兼有危机公关的职能。企业的舆情分析机构则分为两种:一种以舆情预警和预防、危机应对和处理为主的公关公司;另一种以拥有自主核心技术、自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厂商为主, 通过供应舆情监测技术和舆情数据创收。高校的舆情分析机构则多以研究性机构为主, 多对社会舆论事件进行反思, 学术、分析能力强。而媒体设立的舆情分析机构侧重对舆论热点事件, 或可能引发舆论热点事件的网络信息进行实时关注, 为客户提供可供参考的网络舆情信息。
比起政府机构, 媒体舆情获取、分析更为专业;比起企业, 媒体舆情处理应对更有经验;比起高校, 媒体舆情监测预警更为及时。因此, 笔者认为, 媒体应是专业化网络舆情分析行业的中坚力量, 这是媒体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新的增值渠道、实现新的盈利增长点的必然选择。
二、网络舆情业务的市场前景
2016年8月12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政务公开工作中进一步做好政务舆情回应的通知》。通知指出,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 新型传播方式不断涌现, 舆情事件频发多发, 加强政务公开、做好政务舆情回应日益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的内在要求。在网络舆情日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逐渐升温的背景下, 《通知》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 充分认识并推进政务舆情体制机制建设, 对降低公众政治参与成本、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推动行政文化转型以及优化社会治理机制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意义。因此, 有分析师认为, 借助政策的“东风”, 舆情服务业工作将进入“蓝海”模式。
目前, 媒体发展舆情服务业规模影响较大的是依托人民网成立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笔者查询财报得知, 人民网近四年年均舆情服务业务收入超2亿, 利润过1亿;而作为四川省内第一家经互联网信息主管部门认证的网络舆情信息服务机构的四川新闻网, 从IPO招股说明书可见其在2014年1~9月互联网舆情信息服务总收入为635.98万。因此笔者估计, 媒体发展舆情服务项目市场利润率可达50%以上。对于舆情监测的市场规模目前是众说纷纭。有分析师预测, 如果从软件业的角度看, 应该不会超过10个亿, 但如果从舆情业的角度看, 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 且市场容量不断增长。
三、媒体发展舆情业务的趋势何在
在政策刺激、技术驱动、利润可观、需求量大且要求较高的现实背景之下, 中国网络舆情服务产业正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粗放到规范的过程。以媒体为背景的舆情公司也遭遇了质疑和困惑同在的行业发展初期:在工作定位上, 认为舆情“监测”就是舆情“监控”——借助舆情监测软件帮助客户删除负面信息, 进而导致舆情工作的公共价值彷徨;在舆情应对方式上, 认为舆情处置等同于用技术手段实现IP封堵、网上屏蔽、事后消音, 没有从根源上化解矛盾, 无法产生现实的推动力;在产品内容上, 认为舆情报告就是负面新闻的堆砌、网帖标题和链接的简单罗列,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销售运营上, 部分舆情服务商打着国家级媒体的牌子, 将报告分析与其他舆情服务捆绑销售, 强买强卖, 引起广大舆情服务客户的不满, 对媒体机构多年来建立的良好声誉构成威胁。
媒体要发展壮大舆情业务, 应该顺应以下趋势:
(一) 专业化服务, 细分客户群
网络舆情服务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数据的抓取和搜集, 还在于某一事件发生之后, 对网络舆情的有效数据进行科学筛选、量化统计和分析研判, 并提出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这才是网络舆情服务机构的核心价值所在。作为独立于网民意见和政府网络监管之外的第三方观察者, 作为媒体经营项目之一的舆情服务业, 从事的应该是“舆情监测”, 而不是网络“舆情监控”, 应该用公开透明的操作手法, 为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提供搜集舆情信息、应对突发事件、舒缓舆论危机、维护商业品牌、提供信息咨询等专业服务。舆情产品不应停留在“一事一报”的老路子, 需要针对政府、企业、个人等客户的不同性质和不同需求, 细分客户群, 制定个性化的舆情解决方案。
(二) 多元化运营, 完善产业链
面对网络舆情产品的同质化, 媒体发展舆情服务业务也一直在谋求品牌竞争的差异化、细分化, 更加注重对舆情研判方法和技术的投入, 在早期单一的舆情报告产品的基础上, 开发出舆情监测平台、咨询和培训服务、主题活动和展览等多种业务模式。媒体的舆情产品及服务应覆盖包括技术支持、口碑 (声誉) 修复、风险管理、危机应对等在内的诸多业务, 采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 跨学科及复合型发展, 使传媒产业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为客户提供全面的、一体化的舆情信息服务。
(三) 可视化平台, 抢占移动端
多家媒体舆情机构的负责人都表示, 伴随着客户对舆情重要性认识的提升, 市场对舆情服务的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简单资料汇集型的舆情报告已经很难赢得客户, 除了每月一次深度舆情事件分析以及专业、及时的应急事件处理指导之外, 动态舆情监测的日常化、公开化、直播化也受到客户推崇。例如, 华西都市报转型发展的新产品封面传媒2016年12月隆重推出的“封面舆情”频道, 将力争打造成国内首款智能舆情机器人系统, 由线上与线下、机器和人工两部分组成, 既是新生代的舆情系统, 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可视化舆情交互平台。封面舆情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 基于移动和PC双端, 提供包括舆情数据、预警、分析、研判、报告等可视化舆情全案服务。
(四) 智库化升级, 引领新模式
随着舆情内容、传播和受众碎片化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舆情监测与服务模式很难再全面、准确地把握舆情的全部内涵, 而集科研、技术、调查、咨询等为一体, 能够提供综合舆情信息研判与解决方案的智库建设, 已经成为未来舆情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舆情监测业务提升为“网络智库”服务, 不仅能为媒体业务增加智慧含量, 在大数据采集与分析、舆情精准研判、智库成果转公开、引导社会舆论、服务公共外交等方面发展潜力巨大。这也说明, 媒体的舆情服务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网络信息搜集上, 应该是走向经过信息深度挖掘和加工的泛舆情时代。
四、结语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理论:“任何媒介 (即人的延伸) 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 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 (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 , 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媒体之于舆情, “新尺度”意味着用户需求、产品形态、服务方式、市场格局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 意味着舆情服务业这一新的商业模式将为媒体带来新的盈利机会。新技术不仅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商业模式、产业结构, 也将更加彻底地改变人类依赖千年的传统思维。媒体向舆情服务行业延伸, 不仅要发挥既有优势, 更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只有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顺应新媒体及大数据发展趋势, 未雨绸缪, 方能在竞争激烈的舆情服务领域站稳脚跟。
摘要:网络舆情业务是媒体继广告、软文、会员、网红经济之后又一种新的实现商业变现的创收模式。媒体发展网络舆情服务业务, 可以在开拓市场、打造稳固的客户群、重塑权威等方面有所突破, 最终实现媒体自身盈利。本文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目标, 探讨媒体发展舆情服务业的市场前景及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