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舆情

2024-10-22

新媒体舆情(精选12篇)

新媒体舆情 篇1

摘要: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社会舆论的主要源头。在议题设置上, 新媒体自身和网民形成“两种力量”的言论交互, 众多新闻移动客户端对于事件报道所产生的集群聚合效应引导着舆论的走向。在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中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疏导网络民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集群效应,舆情,框架

一、新环境下网络舆情出现的特征与趋势

(一) 网络舆情的“蝴蝶效应”

网络舆论能够快速形成并得以广泛传播,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众对于事件信息了解的不对称。公众借机发表言论, 将事件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形成社会焦点、热点事件。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化条件下, 新闻移动客户端更加注重对事件的独家报道, 强调新闻的时效性和独特性, 对新闻事件进行“抢先登陆”, 引来众多新闻媒体对此报道, 这也就形成了网络舆情的“蝴蝶效应”。

众多新媒体参与其中, 进行事件报道, 对事件形成基础的聚合效应, 同时采用微互动的方式为网民设置有关讨论问题的渠道。网络舆论与现实生活的交互性越来越强烈, 导致网民发表言论的门槛大大降低, 参与话题讨论的意识不断增强。在此基础之上, “圈子化”的新媒体和网民常常形成“默契”, 共同推动话题升温。

(二)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交互, 形成舆论沸点

网络舆论事件往往能够引起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 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话题讨论交相呼应的局面。传统媒体信息权威性强、新闻可靠性高, 有着自身的忠实受众, 且受众往往能够用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媒体关于舆论事件的评论。新媒体由于传播范围广、超媒体性等特点, 便于对舆论进行引导和扩散。2015年12月3日, 人民日报微博设置议题框架《微议录:掏鸟窝大学生获刑10年半, 真的判重了吗?》。众多网友参与其中, 对话题进行评论和转发, 在网上掀起热议。次日, 人民日报针对“大学生掏鸟获重刑”网络舆论事件发表评论《“掏鸟获重刑”是堂沉重的全民普法课》, 认为“保护动物不能光靠严刑峻法, 如何引导社会大众‘多识鸟兽草木之名’, 普及保护动物的相关法律法规, 才是治本之策。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也是一堂普法课, 但在社会工作存在诸多缺失的情况下, 让两个年轻的大学生承担全部后果, 实在太沉重”。

二、网络舆情下新媒体议题设置传播行为失范

(一) 非正常议题设置, 偏离正确舆论导向

现在很多新媒体对于一些网络热点事件的报道, 以满足受众情感消费作为一定的原则, 使公众以娱乐的心态取代对新闻事件的思索, 偏离了正确的舆论导向。2013年7月20日, 法制晚报针对李某某案发布微博:《独家:曝李某某提审细节见梦鸽称想吃米饭》。事件讨论的主体应是李某某提审的新闻事实, 但其刻意地对新闻事实细节过分渲染, 使得报道内容碎片化, 偏离了报道主题, 忽视了对事件整体内容的把握。

非理性的议题设置为获取点击率和关注度, 将新闻事件以娱乐化的视角报道, 失去了新媒体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二) 把“知情权”演变成“知情欲”

一些新媒体在信息选择和传播上, 专注负面新闻报道, 以娱乐化视角报道严肃的新闻事件, 把受众的知情权变为知情欲, 罔顾社会责任, 引起公众普遍的社会焦虑和道德焦虑, 加剧了公众的道德愤慨, 同时也反映出一些新闻移动客户端无序竞争的状态和缺乏道德底线的生存原则。2014年东莞扫黄事件中, 一度出现网络舆论狂欢。此次网络事件中出现很多“东莞挺住”的言论, “东莞挺住”一度成为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一些新媒体故意放大事实细节, 看出部分公众的知情欲没有得到满足, 便以此“做文章”。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一些公众对于猎奇新闻、娱乐新闻的好奇程度增加。

三、网络舆情引导与应对

(一) 畅通舆情表达渠道, 主动打捞、梳理沉没的舆情, 实现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公众参与网络意见表达的意识、深度追究问题根源的欲望不断增强, 他们对网络议题的讨论和互动情况能够直接反映他们对于事件信息的关注程度。新媒体需要强调“意见阶层”和“普通公众”信息交流的平等互动, 完善公众言论表达的渠道, 助推多种信息的发布和不同意见的表达。

公众关于议题的表达, 对于引起焦点事件以外问题的讨论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闻搭车”为公众话题表达带来便利性, 为沉没的舆情“申冤”, 同时也给焦点事件的舆论走向带来不良影响, 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媒体的信任度。这也就需要政府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际, 聆听人民的声音, 及时全面地公开事实信息, 提高信息透明度。

(二) 在新闻热点出现媒体集群效应时, 主流媒体应第一时间发声

一些网络媒体的意见表达非理性、具有片面性, 进而引发了网络媒体发展过程中的传播缺陷。主流媒体需要提高应对舆论走向的能力, 及时关注舆论领袖, 变被动检测为主动回应, 巩固信息流、思想流集散地, 避免利用受众的习惯性质疑和娱乐化心理来进行非正常的议题设置, 而要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 承担起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平衡报道的信息传播的社会责任, 不偏离主流思想轨道。

另一方面, 主流媒体应当重视意见领袖在舆论中的作用, 切实把握网络舆情引导的技巧和方法, 对意见领袖在社会舆论中的作用保持宽容和多元化的态度, 避免与主流价值观相符的意见领袖产生对抗情绪, 以形成和谐相处的局面。

(三)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提升新媒体用户的理性思考能力

新媒体时代下, 传播主体多元化, 大众传播由传统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转变为“大众参与”的传播。新闻媒介在社会热点、焦点事件上所持有的观点和立场, 源自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在快节奏的今天, 公众通过对娱乐性、猎奇性等吸引眼球的新闻的关注来满足知情欲望。社交应用平台的互动性加剧了信息传播的扩散和渗透, 导致用户体验黏性增强, 为非理性的声音提供了表达渠道。随着信息发布门槛的降低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 新闻媒介在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的同时, 也使虚假信息混杂其中, 扰乱了人们的视线。这就需要提高新媒体用户的文化素养和辨识能力, 使其正确表达言论。

参考文献

[1]项平.公共网络舆情事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200-220.

[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170-200.

[3]崔蕴芳.网络舆论形成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50-70.

新媒体舆情 篇2

【摘 要】新媒体时代,高校必须重视新媒介对网络舆情的影响,提高辅导员的网络素养,针对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对策分析

一、高校网络舆情现状

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即时化的传播促进了表达权的回归,高校学生的话语表达和社会参与需求更加强烈,他们活跃于各大新媒体工具上,参与包括政治、娱乐、体育、生活等各类话题,渴望表达自身的诉求,并致力于引起一定的反响,希望得到及时的回应。新媒体的产生,使信息的传播载体、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将信息随便进行有机的整合,发挥信息的更大价值,但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1]。网络舆情就是网民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种有社会矛盾所引起的情报信息[2]。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使得高校在实际的思政教育过程中需要面对网络文化存在的多元化特点,进而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实现网络行为上的不断规范[3]。网络的广泛应用给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应积极应对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合理的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是,现实生活中高校学生的网络表达呈现出重观点轻事实,有主张少论据,言论感性化、情绪化、群体极化效应明显,意见领袖起主导作用,“正确的不发声”等特点。网络上的社会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不安全感和怨恨感交织,不同社会群体的基本诉求也存在差异。政府已经难以做到全面的信息监管,网民的“权利”上升为“权力”,政府的一元意见与社会公开表达的多元诉求,现实真实与网络建构的虚拟真实存在巨大反差,这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新的挑战,网络思政教育越发重要,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和引导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面对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新格局以及高校网络舆情的新特点,高校对网络宣传、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网络思政教育都非常重视,各高校辅导员也应积极提升网络素养,提高网络舆情的研判能力,主动应对高校网络新形势。但是,在实际处理网络舆情动态中,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权威信息发布不及时。学生都非常关注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辅导员对学生利益攸关事项需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占据舆论制高点,避免小道消息或者谣言带来负面影响。第二,行为反应较为迟缓。当出现舆情动态时,辅导员不能很快掌握第一手信息,反应速度不够灵敏,错过了防止谣言扩散的最佳时间。第三,应对引导机制有待完善。辅导员在处理网络舆情问题时,对舆情处理过于简单,没有应急预案机制,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减少谣言扩散,传播正能量信息。第四,网络素养教育有待加强。不少辅导员对学生网络宣传、网络思政教育、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视还不够,应急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三、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措施

作为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对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理解,还要学会一些紧急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方法和策略。辅导员在应对高校舆情时,要坚持快报事实,慎报原因;重报态度,准报措施;再报进展,后报结果;求实为本,依法处置的原则,实际中要“敢讲、快讲、实讲”,要学会用新媒体工具在黄金4小时内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防止谣言占据舆论制高点,并将感情融入基本事实中,使发布者和接受者走进同一个情感空间里,围绕核心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攻其一点。此外,高校在发布权威信息时要坚守“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高校在运用新媒体进行网络宣传时,要把握好“六个度”,即“温度、尺度、速度、高度、角度、气度”。辅导员在应对网络舆情时,要努力做到快速反应、系统响应、权威证实、真诚沟通、承担责任。此外,辅导员在应对高校网络舆情时应掌握以下具体策略:第一,高度重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主动进行网络宣传和网络思政教育。鉴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网络形势,高校必须与时俱进,主动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网络宣传,打破学校与学生的空间障碍,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掌握学生的新动态,运用微博、微信、博客等发布权威信息,占领舆论的制高点,传播正能量,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政教育。第二,完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事先做好网络舆情预案。“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网络舆情工作一定要重视队伍建设,注重各部门联动完善机制,平时注意提高辅导员的网络素养,将事情做到前头,事到临头才不会手忙脚乱。在紧急处理网络舆情时,辅导员不仅要快速反应,更要预先设置议程,掌握应对的主导权,做好舆情预案,从而从容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第三,线上线下联合互动,打造正面的网络形象。在处理好网络舆情的后,辅导员还要重塑正面的网络形象,改正错误,关注细节,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舆情危机,努力在学生中树立正面积极的网络形象,在转“危”为“安”的同时,要学会变“危”为“机”。

总之,高校辅导员面对新时期的网络舆情监控挑战,要在学习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真正意识到关注网络舆情的重要性,端正了对网络舆情认识态度,增强了应对网络舆情的工作能力,掌握了应对网络舆情的各项措施,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学生、引导学生和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新媒体舆情 篇3

以上情况表明,媒体具有影响和干预现实环境的能力。众所周知,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讯息传播和社会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渗入到新闻传播业的各个环节,引起了信息形态及运作方式的深刻变化,同时,媒体宣传与舆论掌控开始面临新的问题,需要规范化的体制建设。

新媒体的舆论导引和政府的掌控问题,愈发收到了受到了重视。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空间。”[2]同时在与网民的交流中胡锦涛还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要从社会舆论多层次的实际出发,把握媒体分众化、对象化的新趋势,以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为主,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宣传资源,努力构建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功能互补、覆盖广泛的舆论引导新格局。”[3]胡的上述意见具有风向标作用,它表明互联网已成为政府关注民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介质。在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以互联网为首的新媒体,在宣传和型塑国家形象,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帮助国民获得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推进民主政治进程,改变政府执政方式和理念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总和的舆论,一旦产生便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对公众的思想意识、文化观念及事态发展进程甚至社会发展产生影响,进而衍化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控制力量。而当今迅速崛起的新媒体,因其传播迅速、影响广泛,正被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进行形象宣传和塑造、进行舆论引导与控制的强有力工具。

二、营造新媒体舆情软实力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语词,最早由原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约瑟夫•奈(Joseph S.Nye)于1990年提出。他认为,国家的实力分为硬实力(Hard Power)和软实力两大类,硬实力指军事等强制力和经济实力等诱惑力;软实力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或政治议程的控制力[4]。约瑟夫•奈同时认为,“在信息时代,软实力不仅依赖于文化和理念的普适性,还依赖于一国拥有的传播渠道,因为它能够对如何解释问题拥有影响力。”[5]在这里,约瑟夫•奈将“传媒本身”与“文化”视为信息时代软实力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传媒对信息的广泛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必要前提。

本文前述可知,新媒体已经开始成为国家形象宣传和型塑的重要媒介,能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同时还能帮助公众获得表达权、知情权、参与权,推进民主政治进程,改变政府执政方式和理念。鉴于此,我们便应充分发挥新媒体所具有的媒介特质,努力营造良好的舆情环境。要营造新媒体良好的舆情,应主要提升新媒体的公信度、关注度、影响度。在媒介竞争中,新媒体与其它媒介一样,除需要诸如传媒技术、人才、制度等硬实力方面的东西外,同时还须具备软实力。

软实力的内核是传媒信息采集、处理、交换的核心要素。只有具备软实力特质的媒体,才能坚持职业操守,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条信息,在公众中赢得公信力。在此基础上,新媒体才会对公众产生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主要源自于新媒体自身的独特文化,它包涵新媒体的立场取向、价值判断、经营理念、组织机制、领导体制,以及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媒体衍生产品,媒体环境,媒体形象等诸多要素。一旦这种媒介文化形成,便会对其传播理念与传播行为产生影响,“有了个性鲜明且稳定连贯的媒介文化理念,传媒才能以个性化、人格化的产品实现与目标受众之间的吸引、共振与黏合,在时间序列上维持稳定的受众期待,在差异化竞争中脱颖而出。”[6]在信息传播中,新媒体只有秉持严谨求实的立场,实事求是的舆论导向,才能获得公众的注意力和社会较高关注度。同时,新媒体还要打造传媒品牌,以提高其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能够使其传播内容与传播方式等为公众接受,并进而改变其认知的态度和行为,产生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新媒体的“软”管理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与传统的传播介质相比,同样有其两面性:一方面迅速、及时、宽幅度地传播各种社会文化信息,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渴求和社会文化信息的掌握,也加速了社会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又存在一些负面或不良问题,因此需要对其加强监管和引导,以利其用。传统做法往往是对媒体舆论进行硬性控制,主要通过新闻审查即设置“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封堵。这种做法既不利于信息的准确传播,也容易误导公众。因此,政府部门对新媒体的管理,应采用一种新的做法——“软”管理。

首先,政府部门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发布和形象宣传时,应领会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新媒体的关注和认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它对舆论产生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在2002年1月就曾要求思想战线宣传,要“从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2004年9月1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同样指出“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加快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技术保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7]2007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同志又指出:“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上前文论及的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对新媒体的态度,无不表明党和政府对新媒体愈来愈高的认知和重视。各级政府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时,应该积极认真领会这些精神,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一资源,营造良好的舆情。

其次,具体操作上,建立新媒体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以便对其舆论进行掌控和引导。[8]要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须时时检测新媒体舆情,并要准确进行舆情分析和判断;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发布机制,充分保持信息畅通。同时,积极研究分析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舆论的生成、衍变机理。在掌握其信息传受情况下,进行适当合理的“议题设置”,即可以典型事例、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信息传播方式,对公众进行舆论引导,从而形成准确而良好的舆情。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培养“舆论领袖”来加强新媒体舆论队伍建设。“舆论领袖”可以是媒体发言人,他们因经常在媒体上发布信息、参与评论而于信息传播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言论影响力可以帮助引导和形成正确良性的舆情。

再次,设置抗干扰因素预后应急方案,建立传播效果的综合测评机制。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一旦传播,无论其类型、规模与速度,都可能存在可预见与不可预见的干扰因素。因此当信息传播遇阻而不能进行正常传播或可能影响整体春播效果时,都应该预先设置好预备方案,以便能及时替换原来的传播模式。同时,在信息制作与信息接受的传受过程中,信息的接受情况即传播效果是考察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9]对传播效果的考察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综合测评机制,这种机制应包含阶段性测评与综合性测评两级步骤,它建立在广泛而精准的调查数据及其分析基础上,并为其后的传播活动提供可资借鉴的决策参照。

[1](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 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第4版),2008-06-21.

[3]胡锦涛.胡锦涛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5点意见[EB/OL].http: //www.sina.com.cn/2008-06-21.

[4][5](美)约瑟夫•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 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117,153.

[6]陈瑞等.打造传媒竞争力[J].传媒,2004(6):24-32.

[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EB/OL].http://www.people.com.cn/2004-9-19.

[8]参见郑瑜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与控制[J].当代传播,2008(3).

新媒体舆情 篇4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宣传,舆情管控

1 传统媒体新闻宣传方式存在的问题

1.1 自上而下的宣传意识, 缺乏与受众的接近性

传统媒体主要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 这些媒介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宣传模式, 其相对于新兴媒体而言, 缺乏与受众的互动。当下, 新兴媒体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使人们关注新闻的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微博、微信和掌上新闻客户端, 成了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这些新兴宣传渠道能够让受众对新闻内容进行实时评论, 将受众变成了新闻的主动传播者和制造者, 使新闻内容更加贴近人民群众。

1.2 新闻宣传渠道缺乏丰富性与及时性

较新兴媒体而言, 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制作要更加精细与优良。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是通过专业记者的采集、整理及相关部门的审核与批准后才进行报道, 相较于新媒体中大众就是新闻传播者和制造者而言, 这个报道流程的环节太多, 因此要缓慢许多, 难以做到新闻的及时性传播。同时, 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主要以电视、在线新闻、报纸和广播为主, 这些传播渠道与信息时代的受众需求有一定的差距, 缺乏丰富的传播渠道, 使新闻传播缺乏有效性。

2 当前舆情环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1 信息时代舆论传播速度快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新媒体的崛起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快捷自由的发声场所, 网络信息传输速度的广与快, 让传播的信息在未得到相关部门的有效证实之前, 便在线上和线下飞速传播, 造成网络热点频发。往往使相关媒体部门在控制舆论传播方面显得较为被动, 导致出现对舆论应对不当, 引导不力的现象。特别是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舆论信息, 因对舆情管控不当极易造成群体性事件, 给国家和群众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2.2 公民民主法治意识增强, 政治参与度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 越来越多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逐渐加强, 对国家的政策以及涉及到自身切身利益的信息, 表现出较强的参与度。尤其是新媒体对相关政策进行报道后, 公民会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在相关论坛上发表一定的意见及看法, 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 民生问题突出, 贫富差距拉大, 炫富斗富事件频发, 使网络交流平台承载了诸多民众情绪宣泄功能, 社会矛盾被进一步暴露或放大, 给传统媒体的舆情管控工作形成了较大的困扰。

2.3 经济社会急剧转型, 干部群众适应滞后

2000年后,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 使传统媒体及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对虚拟社会的管理经验相对滞后,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舆论, 部分领导干部采取无视网络舆论的态度, 认为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悄然平息。而部分普通民众在个人理想、诉求、愿望与客观现实存在一定的差距时, 则容易形成心理失衡、仇富恨贫、信仰缺失、精神颓废及滋生不健康的情绪和心态的现象, 进而将这些非理性言论诉诸于网络平台, 以期引起同类人的共鸣, 造成网络舆论成灾成患的形势, 给传统媒体的舆情管控工作带来一定的问题。

2.4 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技巧难适应新媒体环境

新兴媒体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并迅速发展, 主要在于其弥补了传统媒体在宣传时效、宣传方式和宣传渠道等方面的不足, 并恰如其分地切合了大众的普遍需求。传统主流媒体在新闻宣传方面仍然还是自上而下的宣传意识, 使其在主流舆论的立场和话语体系等方面缺乏与受众的接近性, 进而无法有效地管控网络舆论。

3 提升传统媒体新闻宣传与舆情管控水平的措施

3.1 提升传统媒体新闻宣传水平的措施分析

3.1.1 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进行新闻宣传

传统媒体在新闻采集的过程中, 会通过专业记者对新闻的真实性进行实地考察, 并依靠专业性及逻辑性较强的采访技巧和严格的新闻审核制度, 为观众呈现出精确度高、逻辑性强、客观性强和真实可靠的优良信息, 确保了新闻客观、真实和可靠的本质。而新媒体的优势在于新闻传播渠道丰富, 如微博、微信、视频网站和掌上新闻客户端等, 这些渠道正是智能手机普及以来, 人们最乐于使用的新闻接收渠道。同时, 新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及时性, 让新闻从“TNT” (Today’s News, Report Today) 转变为“NNN” (Now’s News, Report Now) 极大地满足了当下新闻受众的需求。传统媒体在进行新闻宣传时, 可以丰富宣传渠道, 利用信息技术开通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等直播平台, 并利用专业化的记者及新闻事件亲历者、目击者及最广泛的传播员——网民, 来对新闻信息进行及时采集与及时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不仅拉近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 还获得了更为广泛和有效的宣传效果。

3.2 提升传统媒体舆情管控水平的措施分析

3.2.1 树立科学应对舆情和引导舆论的理念

传统媒体对舆情管控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对应对舆情和引导舆论树立正确的观念, 或认为舆论会随着时间悄然平息, 或认为事件真相会随着时间自然浮出水面, 或不择手段压制舆论, 或对新闻敏感性差, 未进行及时报道与引导等。这些理念导致传统媒体在舆论泛滥之前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管控舆论, 影响了舆情危机处置的时效性, 致使“小事拖大, 大事拖炸”。传统媒体工作人员应树立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及时处理、正确引导舆论的理念, 满足网民的信息需求, 及时联系专家组成调查小组, 及时公开有效信息及发布权威信息, 主动掌握舆情管控话语权, 树立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的理念。

3.2.2 科学整合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 舆论高发地还属网络平台。传统媒体应采用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舆论检测分析平台, 实时检测哪些舆论属于不实报道、蓄意炒作、恶意渲染和非理性发泄等, 对于检测到的谣言信息, 应及时采取多渠道进行辟谣报道;同时, 利用主流媒体发声的优势, 鞭辟入里地分析事件本质, 探究制度缺陷, 监管失责等因素。并联合相关监管部门, 建立舆论监督与管理体系, 用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对舆论信息内容的控制与管理, 为舆情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3.2.3 建立舆情应对与引导长效机制

首先, 建立完善的舆情评估机制及人才培养机制, 不断提高舆情管理科学化水平和应对水平。其次, 建立健全舆情引导机制, 对舆情管控应以疏为主, 对舆论信息坦诚相待, 构建网络民意沟通机制, 定期在电视、报纸、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上反馈网民诉求及办理结果, 及时了解舆论产生源头。最后, 加强舆论引导队伍建设, 主动掌握舆论引导权, 大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 在舆论爆发后, 充分发挥各媒体优势, 立体化、多渠道地开展舆论疏导, 减少舆论引发突发事件的概率。

4 结语

新媒体背景下, 要想提升传统媒体新闻宣传的水平, 需要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 更好地满足当前新闻大众的需求, 扩大新闻宣传面及宣传效果。而传统媒体在对舆情管控方面, 则需要传统媒体的相关工作人员正确树立应对舆情和引导舆论的理念, 科学及时地掌握舆论引导权, 用专家意见及科学实验证实舆论的谬论, 将舆情管控在可控制水平, 避免突发事件频发。

参考文献

[1]胡育丹, 贾翔羽.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与互补[J].卷宗, 2013 (7) .

[2]李翔.新媒体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的突围[J].新媒体研究, 2015 (8) .

[3]王福生.对做好新形势下网络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工作的思考[J].中共中卫市委宣传部, 2015 (6) .

新媒体舆情 篇5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博传播媒介治理和网络舆情监测成为舆情研究新课题。在自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特别是微博传播对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同样明显,而法规建设则远远落后于技术发展,因此,“微传播”是把双刃剑备受政企的重视。

微博作为自媒体传播时代的典型代表,其具有很强的信息传播力,特别是轰动性消 息的传播范围之广,对信息当事人影响程度之深令人惊讶。因此,微博成为众多政企 展开网络口碑建设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网络管理机制的不完善、网民结构的多样化 和网络舆情监测手段的缺失,这就必然使得网络传播存在风险。

当下,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呈现出浮躁感,网上泛娱乐化和炒作现象普遍,人们对负面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增强,这些导致网络负面信息更容易发酵传播,形成负面舆情环境,如果处理不当不及时,对政企形象的破坏将是深远的。

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显示:近段时间,网络上掀起的各类舆情议论潮,陕西的“表哥”事件、广东的“表叔”事件、白酒塑化剂超标事件以及肯德基速成鸡事件就是自媒体时代体现微博舆情威力的典型案例。微博热点事件的偶然集中发酵,使得政企对突然而至的网络舆情危机倍感压力,对事件发生没有心理准备,导致舆情 危机处置严重滞后,不利于网络舆情危机处置第一时间法则。因此,如何突围微博舆情危机,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成为政企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今,网络舆情危机爆发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一条不起眼的负面信息经网络的发酵很可能突然演变成一场网络舆情灾难,而如果缺乏有效网络舆情的预警,突发而来的舆情风暴就会让政企在处理危机时乏力感倍增。

面对自媒体时代网络危机的强劲爆发力,做好网络舆情监控就显得尤为重要。准确全面的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很好地帮助政府企业获取网络微博舆情动态,了解民意民声,实时监测微博相关话题信息的传播效果,监控微博虚假负面信息,在网络舆情危机爆发时可以妥善的、有目的性的针对处置。

以乐思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为例。该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自动 采集子系统与结果浏览子系统。可以对微博上一切与本地区相关的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测,其监测范围囊括各大网络媒介的微博平台,并可对重点微博话 题实施重点监测,最后对检测结果生成各类数据图表和舆情日报周报。

新媒体舆情 篇6

关键词:新媒体;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食品安全舆情持续成为舆论关注热点。尤其在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显得十分必要而且可行。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的建构,首先应该从优化食品安全舆情环境入手。只有从食品安全的源头,对食品安全的生产、加工、流通、监测、销售等各个环节予以信息公开化才能打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舆情环境,进而建构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

1 优化食品安全舆情环境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首当其冲的就是要优化食品安全舆情环境。食品安全的舆情环境与广大公众的网络媒介素养有关,也与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与信息掌握程度相关,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了解、对食品安全常识的掌握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到公众对食品安全舆情相关问题的意见表达。

优化食品安全舆情环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 加大检查力度和公布检查结果的幅度

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随处可见。而且,总是在毫无征兆或是受众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食品安全事件就层出不穷。如果能够让大众在第一时间了解食品制造企业和销售终端的食品安全情况,就会缓解大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情绪。因此有必要加大食品制造企业及销售终端的检查力度,大幅度公布检查结果,使大众了解食品安全信息成为一种常态。

1.2 加大食品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

公众对食品安全现状的了解、对食品安全常识的掌握程度在现阶段还有待加强。如果大众对食品安全知识非常了解和熟悉,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就能够进行理性地分析,不至于酿造危险情绪,这是优化食品安全舆情的一个有力举措。因此也非常有必要开辟食品安全宣传专栏,大面积宣传食品安全常识,这样,为优化食品安全舆情环境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2 建立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收集与分析机制

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的构建,需要建立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收集与分析机制,完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的报送和反馈机制。

2.1 建立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收集机制

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收集机制就是针对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汇集要求,组织食品安全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建立信息收集的网络体系与格局,制定食品安全信息的搜集标准,运用科学收集方法等环节为主的工作方式。

2.2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分析机制

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分析机制,主要针对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分析的要求,组织相关食品安全分析人员,采取科学分析的方法,对食品安全信息进行信息鉴别、筛选、加工以及归纳和处理的机制。

2.3 完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的报送和反馈机制

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报送机制和反馈机制,就是将信息送的内容规定化,流程固定化,反馈常态化。按照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报送要求,确定每次报送的内容,制定报送程序和方法,形成流程。同时在反馈时,要提前做好预告,以保证信息能够及时予以上报,同时也及时收到其他部门给予的反馈。一句话,就是要安排好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严格执行确定好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报送制度。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职能人员要严格遵守舆情信息报送制度,同时也要具备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完成信息报送和反馈工作。比如,职能人员对信息按类别进行整理,采取电子传送,结合书面传送等合适的方式,都是应该在工作中必须考虑的。

3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发布机制

完成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的收集并进行过相关的分析后,要及时向外部发布,从而达到预期信息引导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就容易引发受众的不满。应做到网络舆论必须要坚持信息公开、决策透明、传递迅速、渠道通畅。

3.1 确定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按照信息透明公开原则,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制度,通过书面文件或网络媒体定期发布食品安全舆情,可以使大众及时了解食品安全的现状,减少恐慌心理。

3.2 确立食品安全信息新闻发言人

确立食品安全信息新闻发言人,是根据时代信息发展的要求,定期向大众通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的制度。通过召开食品信息新闻发布会,及时传达食品安全信息,解答记者对食品安全政策、措施的相关疑问,及时满足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息需求。

3.3 建立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发布平台

通过专业网站或合作媒体开辟专业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全面发布食品安全舆情信息,注意建立网络舆情检测与发布平台。

3.4 制定食品安全事故舆情信息检测规定

开展食品安全舆情信息监测,及时了解基层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定点屠宰等环节食品安全管理情况信息;开展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可以在食品安全事态未明朗之前,迅速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使在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时能够具有主动性和应变性。

4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舆情应急机制

据《中国食品安全舆情报告蓝皮书》(2013)统计,整个2012年度,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共计1942起。这仅仅是媒体的统计数据而已,事实上还有没有报道的安全事件也不在少数。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性的特点,要求要做好食品安全舆情应急机制工作,能够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为舆情引导做好准备,做到有备无患。

4.1 做好食品安全舆情应急预警

一是定量预警,主要是在收集与食品安全事故相关的敏感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技术方法预测和分析信息,准确预测,确定危机预测结果,提前及时处理。再就是定性预警,即通过各领域专家及工作人员组成分析评判平台进行预警。

4.2 建立食品安全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每当一个地方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就应该予以启动。需要做好食品安全事故舆情信息发布工作;同时组织好媒体分析和评论;在事故发生的地方开展讨论会、座谈会、宣讲会,控制舆论态势,引导舆情方向,并及时妥善处理事故结果。要引导好舆情,归根结底还要落实到保证大众的利益,无论是当前利益还是长远利益。要在处置事故的过程中,利为民所谋,才能真正引导好舆情。

5 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综合管理长效机制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引导机制,需要涉及到诸多管理部门,要食品制造企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大众媒体机构,同时还要牵扯到信息搜集、整理、分析、上报等人员的分配,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财政经费。经费的来源,使用及安排,都需要一个综合管理机构。因此要完成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的建设,就必须首先协调好各个方面的综合管理,建立一个食品安全舆情综合管理机制。

5.1 设立食品安全舆情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负责对参与食品安全信息舆情搜集的各部门、各企业、各媒体进行沟通协调。

5.2 确立食品安全舆情引导的资金保障

舆情引导这一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形成以国家投入为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一是明确各级财政专项拨款,二是筹集社会资金,三是罚没的食品安全事故企业的罚金。

制定跨部门人员流动工作的流程、职责和薪酬办法。

5.3 设立食品安全舆情信息联络员制度

食品安全信息舆情引导涉及到诸多的领域和部门,有视频企业、监管机构、媒体机构还有政府部门,要使各部门信息保证畅通,需要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保证各方面信息的畅通,减少重复工作和无用工作。

5.4 确立组织保障机制

在完成食品安全舆情调查的过程中,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保障体制。实行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采取谁运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确保组织内部能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任务。

5.5 完善食品安全舆情工作人员的培训体系

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搜集、分析需要既懂得食品安全知识,又懂得信息搜集知识,还是信息分析方法的多面手。因此,有必要对食品安全舆情信息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上的培训。组建一支网络宣传员队伍, 培养 “意见领袖” , 在食品安全事件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王二朋.从英美应对疯牛病事件成败经验看我国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2年11期.

[2]纪红.互联网舆情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3]马晓筱.2011年典型食品安全事件网络舆情研究[D].西北大学.

[4]张越.蒙牛致癌门事件中新媒体舆论的作用[J].新闻世界,2012年5月:97.

[5]朱小阳.政府如何运用网络媒体调控群体性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5月:8.

[6]李婷.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建议[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蒋洛丹.网络舆情与引导机制探究[J].今传媒,2012年第5期.

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特征分析 篇7

新媒体时代是经济社会转型的时期。经济社会的转型使得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由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 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 世界文化转型。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新媒体时代舆情的时代特征——即舆情主体的现代性、舆情热点的模式化、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1.1舆情主体的现代性

舆情主体是指与国家管理者相对应的民众。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 舆情主体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媒体时代, 民众的社会生活、人文生活都比较稳定, 信息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主要依靠报纸、电视, 而且信息内容资源较少。而在新媒体时代, 民众的社会生活和人文生活处于剧烈变动的状态, 更具现代性。

1.2舆情热点的模式化

随着社会矛盾的凸显, 社会事件的增多, 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下, 舆情的热点显示更为多样化。一般来说, 舆情热点是社会大众的关注点、媒体聚集点、政府导向点, 也是舆情研究和社会学研究的侧重点, 普遍体现出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 新情况、新机遇和新困难。舆情关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和民众有能力参与的事件上。随着社会矛盾的大量出现, 舆情热点逐渐凸显模式化, 经济上比较关注汇改、股市, 政治上比较关注体改和贪腐, 生活上比较关注食品安全和物价, 社会事件则比较关注信息公开和处置的合理性, 这些已成为基本的模式。

1.3观察视角的多元化

从主体利益出发, 民众的生存、发展与享受一直是新媒体时代的舆情热点问题。从国际文明的角度来看, 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要全面健康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大力推动文化产业以及高新技术发展;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和谐家庭的形成; 推动企业改革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从国际文明的视角看待舆情热点问题, 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与民族的繁荣富强。

2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基本特征

2.1信息传播的直接性

新媒体时代, 借助于多样的网络传播工具, 能使舆情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更快捷、范围更广, 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网络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使得普通民众发布信息和传播信息成为一种可能, 在无需“把关”的情况下, 大量的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工具 (贴吧、论坛、微博等) 在第一时间得以反映出来。这种通过互联网方式表达出来的舆情具有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的特点, 使得舆情的出现显得更为直接。但以博客、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兴传播媒介, 其信息的即时更新、 即时分享功能, 使得舆情信息的传播显得更加直接。

2.2舆情热点的突发性

传统媒体时代, 舆情的传播需要较长时间的信息收集、发布和汇聚整合才能体现。而在新媒体时代下, 舆情传播则随着事件的发生和网络关注的升温, 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的民意充斥网络空间, 舆情一下子就凸显出来。

2.3信息来源的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报刊、电视和广播外, 新媒体时代的舆情信息来源更为丰富, 如各类新闻评论、网站BBS、各类聊天室、微博及博客、网上调查与网上访谈、QQ群等各类社交媒体。而且, 智能化、多样化的便携式终端等移动互联网也成为舆情信息散播的重要途径, 舆情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互联网。移动QQ、微博、微信等新的移动互联终端沟通工具使得信息传播的渠道更为宽广。

2.4舆情主体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过程主要是信息的单向流动, 即从信息发布者到信息的接收者的单向流动。这样, 有关主管部门很容易掌控整个信息流程, 进而掌控舆情。在新媒体背景下, 舆情热点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信息接收者与信息的发布者之间可以互动, 即信息的双向交流, 表现为一种更为复杂的横向、纵向交错的传播模式。网民可以通过各种互动平台, 与新闻信息的发出者进行交流互动, 参与网民的范围更广、更积极, 网络舆情的表达比过去更为快捷。

2.5信息内容的偏差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更多的社会矛盾凸显出来。每当社会事件发生的时候, 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 大部分的传播内容是真实的, 对事件的观点的表达是理性客观的。但是也有部分社会情绪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这种情绪的表达往往显得网民不够冷静、容易冲动、情绪化, 但是更多地是通过社会事件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发出失真的信息甚至于谣言, 激起诸多不明真相的网民的愤慨, 由此导致舆情的走向容易出现偏差。

3新媒体背景下舆情的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直接来源于现实或来源于网络本土, 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 社会公德维护等的一系列问题易引发网络群体极化现象, 关系大众的食品安全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性质的议题本身比较敏感, 易引起大众的讨论。这时如果政府与传统媒体表现出不作为或不发声, 或已有报道反映出问题处理的不公正, 那么伴随着强度和范围的提升和扩大, 网络群体极化就极有发生的可能。在现实中, 舆情事件发生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群体极化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

摘要:新媒体背景下, 通过互联网媒介, 舆情的出现及变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凸显出来, 舆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表现出来的信息传播的直接性、舆情热点的突发性、信息来源的多样性、舆情主体的互动性、信息内容的偏差性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具有极大差异。

关键词:新媒体舆情,特征

参考文献

[1]温淑春.试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舆情特征[J].理论界, 2008 (7) :6-8.

网络新媒体舆情监控与引导路径 篇8

1.1 制度化思维下的信源把控

针对网络舆情的传播特性,在信息传播源头处实现对信息的把关和控制,把虚假信息等扼杀在传播之初,是舆情监管中最有效调控的方法。政府部门由于自身职能,成为了许多公共信息资源的第一拥有者,其作为信源发布及时且真实的信息,是保证高效信源的最直接途径。截止到2012年底,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客网站中共有政务微博账号176714个,较2011年增长率为249.51%。同年,北京的政府部门中已有80%拥有政务微博。这种趋势对信源的可信任化、有组织化无疑是一种有力推动。除了主动的充当信息传播源,政府还需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上加强对新媒体信源的监管和治理。2013年9月“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总的来说,在舆论压力逐步上升的今天,整合互联网信息管理部门、加强信息传播法律建设,是政府进行媒体信源把控有效手段。

1.2 新媒体思维下的治理理念

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传播具有及时快捷、双向互动、内容庞杂等特点,这要求政府及有关部门在治理中也应做到快、准、狠。首先,发现舆情应对快速。实践表明,在互联网舆情出现后4小时内是控制舆情的黄金时间,被称为“黄金4小时”,政府面对突发事件越早进行危机公关,可能产生的负面舆论就越少;其次,分析舆情判断准确。分析舆情后制定出最准确有效的应对措施,尽量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最后,处理舆情操作果断。政府对待问题不采取“捂、堵、躲、推、瞒”的处理方式,当机立断披露真实信息,多方作用阻隔谣言传播,用事实正面应对舆论。在谣言的危机预警中,调控主体对快准狠理念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谣言最终产生的负面效果。2011年四川会理因县政府网站上贴出的一张经过PS的县领导工作照而陷入了舆论风波,就当所有认为会理县从此会与“丑闻”两字相伴时,会理县政府却用良好的危机应对手法化解了这场舆论危机。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会理县官方网站就挂出《向网络媒体、各位网友致歉信》,并同日开通官方微博进行致歉。照片制作者孙正东还在个人致歉后与网民轻松互动,感谢网民的PS技术让领导们环游了世界并真诚邀请网民来看看真实的会理县,把一场危机事件华丽逆转成了一次城市营销。在这次事件中,会理县政府是舆论主体又是调控主体,之所以未对县政府形象造成更大的负面效应,在于主体应对的及时性、处理方法的得当性以及信息公布的真实性,可是说这是一次政府部门对新媒体舆情管理理念的成功应用。

1.3 大数据思维下的舆情信息科学处理

身处于信息爆炸的今天,“得数据者得天下”已成为业界共识。近年来,中国舆情监测和分析行业急剧发展,它们通过海量信息采集、智能语义分析、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以及机器学习等技术,不间断地监控并掌握微博、微信、网页等新媒体平台中的信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发掘事件苗头、归纳舆论观点倾向、掌握公众普遍态度、预测网络发展动向,最后结合经验分析提出应对建议。在这种趋势下,政府和有关部门更应培养大数据分析意识,利用数据来进行舆情管理和调控。针对大数据时代下互联网舆情处理,调控主体应更多的借助舆情监测技术。2011年4月8日,凯迪数据研究中心的猫眼云情报(KCIS)系统显示中石化健康指数为67,提示有活跃的负面舆情潜伏,4月11日天涯等社区开始爆料帖文,4月13日传统媒体开始集中报道,这些报道逐步引发了“中石油天价酒事件”的舆论浪潮。若在最初获得猫眼云情报的数据分析结果,则中石化至少有三至五天的时间进行危机公关预备,就能第一时间调查相关责任人,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自身的形象损失和利益损害。由此观之,谁能在大数据时代下掌握第一手数据,谁就是网络舆情应对与调控的主导者。

2 多阶段完善舆情监控体制

2.1 舆情爆发前:重视舆情舆情预警

政府、媒体等舆论引导机构,应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认识网络舆情是民意、民情、民声的重要来源,是现实问题在网络上的集中反映1。政府、媒体、企业必须意识到网络舆情可能是“导火索”,如果管控不当,可能朝着不良舆论的趋势发展,损害政府与媒体公信力,影响企业生产发展,甚至危及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与媒体应发挥把关人与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网民正确认识舆情。做到及时公开信息,在满足公民的知情权的同时澄清谣言,引导舆论回到正确轨道上来。企业则应依靠其官方网络平台,及时发布企业最新讯息,与顾客进行互动,第一时间回应顾客质疑,在顾客心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便应对在未来可能产生的信用危机。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其在赋予网民自由表达权力时,难免有些网民利用网络的公开性和匿名性,发布虚假信息,散布谣言。政府部门必须加强立法,并组建由专业人才构建的网络舆情分析机构,建立有效的舆情预警方案。

2.2 舆情爆发时:强化舆情处理能力

网络舆情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网络舆情的快速形成与扩散,很大程度上与网民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有关。所以,政府、媒体、企业在加强危机公关,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络平台的同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对突发的负面舆情做出回应,高效利用舆情发展的“黄金24小时”,避免事件扩大化,影响社会稳定;其次,政府媒体企业间应加强合作与沟通,共同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政府或企业应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过官方网络平台对负面新闻发表声明,做出回应。媒体则跟进事态发展,利用传统媒体公信力在其官方网络平台及纸媒上发布讯息,使更多入理性客观看待网络舆情事件,最大限度降低负面舆论的影响力。

2.3 舆情爆发后:做好舆情善后工作

舆情发生后,政府媒体要做好经验教训的总结与交流。收集调查网络民意,对此次舆情危及处理中的不足进行改正,不断完善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方案以及完善立法。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加强网络舆情研究。媒体则发挥舆论影响力,针对事件进行反思,对舆情影响力进行评估,发表评论或报告,总结经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事件,推广正确价值观。企业可以根据网络上搜集的舆情,对此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式进行反思,并对产品及自身形象进行不断矫正和完善,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重新树立企业形象。

3 提升机构运作效率

3.1 简化上情下达流程,提高应对速度

网络新媒体舆情传播相较于传统舆情更快速、分散,具有极强的爆发性,因而舆情管控机构及时做出反应、及时决策。因而舆情管理机构要做到简化下情上传,上情下达流程,优化管理结构。传统舆情应对机构设置,舆情上下行涉及较多行政因素,经过层层转达后,极易耽误舆情控制最佳时间。网络新媒体舆情发展速度远快于传统舆情,因而进一步提高应对速度是能否在最佳时机调控舆情的重要因素。具体做法包括了:首先,建立舆情评估上建立分级制度,评估机构根据舆情特点,将舆情分级,不同等级舆情采取不同处理手段。对于可能造成重大社会负面影响的舆情提供优先机制,如直接报送决策部门进行决策,主要目的是尽快控制住舆情的爆发和降低社会危害性。而对可能造成较小社会负面影响的舆情则可以采取多层评估处理,尽可能听取多方意见,形成较为完备的舆情处理和善后方案;其次,精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现舆情应对策略的快速执行。冗余的中间环节往往会延误舆情处理的最佳时机。舆情管理机构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精简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简化不必要的报批环节,提高舆情的应对速度。

3.2 各部门联动,发挥整体合力

网络新媒体舆情调控,需要利用多方力量。这些力量包括了舆情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大众媒体等,所有部门形成的结构化的调控力量,才能对舆情进行合理的调控。因而联动各部门,发挥合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讲,首先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在各部门联动中,信息共享是联动的基础。在获知舆情进展后,及时通报给结构内的各部门,执法部门可提前制定执法方案,大众传媒则可预先设计宣传方案。这对提高舆情控制和引导效率有重要作用。第二是建立各部门协同机制。协同机制关键是要在整体结构中需要建立中枢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行动。及时向舆情调控各部门提供必要决策意见以及应对策略,做好各部门行动的部署工作,后期加强效果评估,按照类别建立案例数据库,以增强舆情的应对能力。

3.3 建立舆情应对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建立对于提高提高舆情调控的效率有重要作用。长效机制建立包括了舆情案例数据库建立、各类别舆情调控方案及其他信息储备。具体来讲:首先要建立案例数据库。对于已发生的具体舆情案例进行分门别类整理,加强对舆情处理的跟踪调查。第二是要加强舆情调控方案的整理工作,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不同强度的舆情事件调控方案进行梳理,形成强大的信息支持,对于今后应对类似舆情事件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提高舆情处理能力和效率。第三是加强信息储备工作。舆情调控部门应该做好对社会信息的及时掌握,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在这些动态信息中形成新的舆情事件应对方案,以充实自身数据库。

3.4 鼓励行业与用户自律

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议程设置,宣传个人自律,一方面通过正面报道强化个人自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负面报道对非自律进行批判,明确惩罚力度,达到警示作用。同时,鼓励行业组织、社会组织建设。组织可以将不同类别网络舆情参与主体集纳,通过组织建设,完善组织相关规范,通过组织内监管,进而实现行业和个人的自律。另外,需要增强政府的服务力度。网络新媒体舆情爆发多与信息传播受阻、传播噪音大有较大关系,这直接导致公众容易受到非理性信息的干扰,从而导致不自律行为出现。因而增强信息透明度,净化主流声音传播渠道,对于稳定公众情绪,降低公众非理性行为出现有较大意义。

注释

新媒体语境下网络舆情控制研究 篇9

群体性事件, 是指受特定的中介性社会事项刺激而突然爆发, 以寻求共同利益的人为主, 采取自发或有组织的聚众方式, 与公共秩序和安全发生矛盾或对抗的行为和活动。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国家管理者制定和实施的各类方针政策、制度法规、工作措施, 以及影响民众利益及主客体利益关系变化的事件、人物等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中, 围绕中介性社会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

1.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网络具有互联互通、快速即时、匿名隐身、跨地跨国界等特点,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不受过多限制地发表意见和观点, 这就给民众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在网民活跃的论坛、社区以及博客等, 一些帖子通过反复转载, 或者通过即时聊天、电子邮件等方式传播。就会形成网络舆情。受某些普遍关注的社会政治事项的刺激, 网民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传播某一方面信息, 发泄不满,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 互相沟通、串联, 进行策划、组织和联络, 极易演变为带有特定诉求的群体性事件。

2.网络舆情会加速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

首先, 由于网络媒体不真实、不适当的信息传播, 往往会误导民众, 对事件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次, 当民众受到网络虚假信息的鼓动, 一些群体性事件可能造成甲地骚乱、乙地声援、丙地联动的情况, 朝着规模更大、危害更加严重的方向发生变异。第三, 群体性事件往往暴露了社会的丑陋面和诸多的负面信息, 而网络媒体不加过滤, 有意或无意地放大渲染, 过度宣传社会阴暗面, 会对民众的思想形成强烈冲击。容易产生情绪低落、埋怨、激愤的反社会心理。

3.网络舆情会加大群体性事件的处理难度

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控制上。首先, 网络的即时性和跨地跨国界性, 决定了网络舆情在时间和空间的把握上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其次, 互联网打破了时阀、地域的限制, 各类型的信息几乎能实时发送并接收, 也可以传递到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角落,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 给适时采取措施, 有效加以控制带来了难度。第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 各类虚假消息、过激言论充斥着互联网, 现有的技术手段只能够将内容进行部分过滤, 这就使得网络舆情内容难以进行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的难以控制, 导致群体性事件网络信息混乱、错误, 容易在民众中引发各种猜疑、谣传甚至恐慌, 给群体性事件的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新媒体语境下政府控制网络舆情的措施方略

1.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 加强网络舆情理论学习

群体性事件发生后, 基层政权习惯于向公众封锁消息, 然而在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元化的今天, 信息不可能被完全封锁, 政府部门一味地回避, 只会让小道消息、社会谣言占据了信息传播的主渠道。因而, 党政机关各级领导, 应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强大威力, 转换思路, 从新的方向找寻危机处理方式, 加强网络舆情的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只有深入开展网络舆情理论的学习, 才能为网络舆情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才能有效保证网络舆情的监控, 才能促进网络文化朝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发展。

2.完善网络立法, 规范网络空间

无规矩不成方圆, 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 使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度偏低, 流言蜚语、过激言行横生, 更需政府的大力管理。要对网络加以适当的控制, 立法是政府控制的重要手段。我国相继颁布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党政机关应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保障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 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准入许可、监督管理和违规处罚, 规范网络空间。

3.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

网络的快速广泛传播, 会使群体性事件影响扩大化, 造成难以预料的社会动荡。因此,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工作, 及时掌握舆情动态。首先, 在科研上, 积极开发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其次, 在具体操作上, 要对网络信息实施全时监控, 指派专门人员负责掌控网络舆情动向, 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信息;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 通过对零散、初级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归纳, 形成有情况、有思想、有深度的舆情信息;认真研究以网络为依托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趋势, 为党政部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提供对策或建议。

4.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 党政机关已不再拥有信息的优先发布权和控制权。据以往的经验。社会上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 一般2~3小时后就可在网上出现。6小时后便被多家网站转载, 24小时后网上的跟帖和讨论就可以达到高潮。在此过程中, 如果政府不及时发布相关信息, 各种谣言就会乘虚而入。可见, 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 政府若封锁信息或者反应滞后, 往往会失去制造舆论的先机, 导致舆论引导中的被动。只有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 才能真正遏制谣言。争取工作的主动。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 才能让民众全面了解事实真相, 减少民众的猜疑和恐慌, 有利于事态的稳定;信息发布的及时有效, 才能在第一时间阻止网络谣言的散布、恐慌情绪的蔓延, 控制和引导舆论走向。

5.强化网络媒介管理, 联合大众传媒

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发展、处理过程中, 网络和大众传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可以针对两种媒介的不同特性分而治之。首先, 针对网络媒介的特点, 政府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把关, 明确网络经营者的职责。网络经营者应按照“谁经营、谁负责,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关群体性事件报道和评论的虚假信息、负面信息进行过滤, 保证其管理范围内的信息传播的真实性;论坛管理员或版主推出发帖规则, 对发布不严肃言论的网民利用技术手段提出警告或者限制其发帖;对于某些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不良帖子, 应及时删除, 维护论坛秩序。其次, 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具有社会覆盖面广、社会公信力强等特点, 当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为消除网络上的不实报道、蓄意炒作和刻意渲染的影响, 政府部门应当与大众传媒建立互动机制, 及时将真实的情况反馈给相关新闻单位, 充分利用这一容易控制的传统媒体, 消除谣言, 澄清事实, 满足民众的信息需求。

摘要:网络时代环境下。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联系紧密。网络舆情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并加速其恶性发展, 使其处理复杂化。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 政府应从思想上重视网络舆情、完善网络立法、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强化网络媒介管理。联合大众传媒、加强网民的网络伦理道德教育。

新媒体下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的引导 篇10

信息传播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以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络为主导的时代, 一些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及发展, 比如微博、微信、微社区等, 对现阶段的信息传播具有深刻的影响, 使信息传播从传统分离的信源、传播者与信宿发展, 到完全融合为一体的新模式, 网络信息的传播也具有新的特点。 (1) (2)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 社会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会更高, 一些事件迅速经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 引起民众极大的关注, 形成严重的网络舆情压力。 (3)

为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经济、清洁、可持续电力供应的电力行业, 在自身的结构优化和改革过程中, 在电力供需、营销服务、电价涨跌、行业竞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事件上, 很容易形成网络舆情, 电力行业的新闻宣传和舆情应对工作也面临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4) 因此创新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改善外部网络舆情环境的新思路、新方法, 成为今后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研究的重点。

1 电力行业形成网络舆情的根源

当前, 电力行业已意识到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的意义, 但由于在处理负面舆情方面缺乏引导思路、应对办法和措施, 致使各类负面报道频繁出现, 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和改革创新。电力行业形成网络舆情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1 行业特性

电力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行业, 关系到国计民生, 电力企业具有自然垄断特性, 处于电力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期, 电力行业的一举一动常常成为网络热点事件, 形成影响广泛的网络舆情, 其中不乏言辞批评和恶意诋毁, 电力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不断形成新的网络舆情,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成为电力企业新的关注点。

1.2 电力企业自身的不足

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会影响重大的网络舆情。

(1) 电力供应短缺或者停电问题, 由于重大设备故障、恶劣天气、城市改造和杆线迁移等原因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 使企业生产经营受损, 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常常会形成负面的网络舆情。

(2) 对同工同酬等身份的诉求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 电力企业对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工作者划分不同的身份, 提供不同的劳动报酬, 有正式工和劳务派遣工之分。

(3) 服务质量问题, 电力行业普遍高薪, 对比所提供的服务质量, 使社会民众普遍对电力行业感觉不满, 导致一些负面的企业消息很容易经过网络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

1.3 网络谣言

一些不法分子和团体出于各种利益的需要, 抹黑电力行业, 编造各种谣言和污蔑的言论, 通过网络新媒体传播, 误导公众, 普通公众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 在避祸心理的驱动下, 盲目跟风, 形成负面的网络舆情, 使一般公众不再信任这个行业, 给电力行业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1.4 行业反腐

随着国家反腐工作的深入推进, 电力行业发现存在腐败高发的问题, 未来新媒体环境下以电力行业腐败为话题的内容可能引发网络舆情, 电力行业的领导干部和员工个人不良的作风问题一旦曝光, 往往给行业形象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但接受人民的监督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2 新媒体的特点

(1) 平民化个性化

在新媒体平台下, 信息传播过程中普通民众从传统媒体的旁观者转变为现在媒体的参与者, 任何人都能建立属于个人的网络报纸、网络广播以及网络电视, 这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将信息的发布者、加工者、接收者融为一体。 (5) 在独立的个体媒体平台上, 人们可以自由地发挥话语权, 通过互联网每一个普通民众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 从而建立一个属于个人的网络媒体平台。

(2) 低门槛易操作

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上, 例如微信、微博、博客, 用户只需完成简单的注册, 服务商就会提供给用户许多可选择的内容, 用户通过偏好设置, 就可以设计管理自己的个人媒体, 在网络上分享图片、音乐、视频或者文字等, 建立一个属于个人的媒体, 操作简单和门槛低的媒体特点非常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3) 传播快交互强

当你在新媒体平台上传播信息时, 无论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 都能将当时想要表达的信息即时地分享到新媒体平台, 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从开始的制作到发表,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都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新媒体平台能够快速地将信息传播到受众中去, 受众也能够快速地根据接收的信息进行及时的反馈, 媒体平台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3 电力行业网络舆情应对的分析

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 电力企业面对众多暴露出问题的网络舆情根源, 应对措施较为单一、不成体系, 缺乏自身行业特色的应对方法和工作措施, 在新媒体下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的引导、管理和处置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不够重视新媒体下舆情引导

新媒体发展时间不长, 但发展非常迅速, 使信息传播发展到完全融合为一体的新模式。电力企业的管理层对新媒体的影响力还没有足够的了解和重视, 思想上不同程度还存在认识不高、重视不够的现象, 仍然偏重通过传统模式进行网络舆情的引导监管, 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不能够有效引导新媒体平台下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

3.2 舆情工作者业务水平不足

舆情工作者直接面对各种网络舆情, 要对舆情进行监控、分析、引导、管理。舆情工作者业务水平的高低, 决定是否能有效实施对舆情监管, 但目前舆情工作者存在着理论知识不高、新媒体平台操作不熟练、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 在处置网络舆情时缺乏专业性, 难以科学有效地监管舆情风险。

3.3 舆情引导机制不健全

尽管一些企业制定了网络舆情工作制度, 但对新媒体出现的网络舆情缺少必要的应对措施, 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来处理舆情, 不利于舆情处置工作的展开。另外, 在网络舆情工作组织和机构建设上, 缺乏必要的人力和经费投入, 导致舆情应对不及时、不全面, 造成舆情工作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

3.4 主业不到位

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需以企业业务部门工作出色的完成为坚强后盾, 这样舆情工作者在与公众交流时才有底气和信心。电力企业各部门在做好主业工作的同时, 也为企业赢得了良好形象, 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负面舆情发生的风险, 但在一些电力企业, 办理业务程序不严格, 对用电客户服务不周到, 用语不文明等现象还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舆情引导工作的效果。

4 新媒体下电力行业网络舆情引导策略与机制建设

4.1 新媒体下的引导策略

政府部门应对新媒体下的网络舆情, 应该有新觉醒、新思路。网络舆情来源于网络媒体平台, 但会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 电力行业在网络舆情引导工作中, 除应在第一时间及时公布权威信息, 积极引导舆论走势, 也要结合实际情况, 在现实中合理措施、协调引导, 从网络媒体平台和现实社会两个层面上引导舆情走势。

舆情引导工作的目的是要消除不合法、不合理、不科学的舆论, 澄清事实, 使健康、理性、务实言论成为网上舆情的主流, 应该成为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基本原则, 也应该成为电力企业舆情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基础。

4.2 电力行业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

4.2.1 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构

建立健全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构, 对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设置网络舆情监管机构方面, 各电力企业在企业规模、企业效益、机构编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应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一套投入少、综合效果佳的机构设置方案。条件具备的电力企业, 应建立专门网络舆情监管机构, 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 分配专用的办公场所, 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赋予专门的职能。

4.2.2 加强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做好舆情工作, 还要强化队伍建设。电力企业应挑选和培养具备坚定的政治信念、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的专职人员, 建立舆情工作的固定队伍, 这支队伍应具有电力行业工作经历, 掌握基本的电力知识, 又具有丰富的网络操作经验和一定的舆情理论基础。另外, 可以广泛调动企业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性, 配合专职人员开展工作, 建立起一支高效的网络舆情引导队伍来科学地引导舆情的走势。

4.2.3 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扩散速度和影响范围使得传统采用封锁消息控制舆情的手段不再可行, 因此当前应对网络舆情不能再釆取封堵的办法, 必须釆取积极面对、提供公开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 及时发布信息, 才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走势。

电力企业可以开通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例如微博、微信等, 建立完善官方信息发布制度, 配合新闻发言人引导行业内网络舆情的走向。通过新闻发言人和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的搭配, 能使企业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真正到达民众视听, 消除误解矛盾, 避免形成不良的网络舆情, 从而使行业内网络舆情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4.2.4 畅通沟通渠道

网民和电力用户等民众有兴趣也愿意利用网络渠道对企业建言献策, 表达自己的意愿, 但是民众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如果没有得到采纳或反馈, 其积极性和热情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最终形成对企业负面的认识。

电力企业重视舆情工作, 最重要的是对舆情所表达出的意愿及时处理解决, 不能处理解决的内容也要及时反馈给民众, 获得民众的谅解, 尽可能赢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跟民众保持沟通, 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平台、微信企业公众号及传统媒体, 通过倾听民众的声音, 减少负面网络舆情的形成。

5 结语

电力行业自身的网络舆情引导, 对电力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新媒体环境下, 电力行业应对网络舆情应该采取及时公布权威信息引导策略, 结合完善的引导机制, 从而有效地解决行业内舆情引导工作的难题, 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注释

11赵云泽.微信舆论特点及其带来的监管挑战.红旗文稿, 2014, 9:30-31.

22万金城.高校校园“微信平台”的舆情传播探究[J].新闻与写作.2014, 8:102-104.

33彭劭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综述[J].电子政务, 2013, 4:38-44.

44高峰, 翟丽冰等.电力行业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信息化, 2011, 9 (4) :56-59.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篇11

关键字:自媒体 高校网络舆情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伴随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的广泛应用,高校绝大多数学生学生成为“自媒体人”,自媒体成为其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发泄情绪、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从而使高校的网络舆情具有新的特点,网络舆情危机扩大。[1]

一、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1)内容的多元化、复杂性。自媒体时代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丰富了网络传播的内容,同时也使校园网络内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自媒体时代,网络参与主体扩大化,任何年龄、任何身份都成为网络积极的参与者。同时,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发言人”让个体的参与程度更高。作为思维活跃、更容易成为大量信息最为积极的受众者与传播者。大学生本身缺乏成熟的理性思维与判断,大量未经过甄别的信息的快速传播,影响着大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与判断。

(2)信息传播的及时性、辐射性。“连锁反应”大学生群体自媒体参与程度高,网络互动及时,容易形成“微博圈效应”或“微信圈效应”。一个热点问题会在非常快的时间段内吸引着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话题涉及的问题不断被放大,从一个高校舆论圈快速向另一个高校舆论圈辐射。影响最大的也许并不是热点问题本身,而是热点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参杂着不同声音的网络回应。这其中,不正确的判断、极端化的观点比比皆是,成为校园网络舆情危机的又一导火索。

二、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1)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的意识“反叛 ”。传统道德观面临危机,价值观多元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自媒体的出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网络的热点问题通过自媒体使其复杂的社会效应快速传播,吸引人的可能不仅是热点本身,而是诸多个体在热点问题后的诸多评论,那是个体价值观充分体现的最佳平台。某些极具杀伤性,极度吸引大众眼球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从而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多元化的发展中出现偏差,“反叛”意识广泛存在,不相信事实、只相信谣言,不相信社会的正能量、只相信社会的阴暗面,在实际行为中对于正面的教导与帮助视而不见,只从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判定,反叛意识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反叛行为。

(2)道德人格的矛盾化所导致的理性缺失。 社会道德的存在是社会正常运转的良好保障,个体行为在很大程上有社会所存在的道德规格来评判,约束,从而使个体的实践活动正常开展。网络世界身份的虚拟性、以及网络规则与法律相对滞后,道德约束力大大降低,“看客心理”广泛存在。责任都变成了一种娱乐。大学生身心不成熟,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道德责任感被弱化,理性严重缺失。

(3)社会心态的复杂化导致的情绪狂欢。社会飞速发展,对个人的发展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社会压力大、心理脆弱、容易出现极端化事件,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异,网络成为情绪狂欢的重要场所。适当的情绪宣泄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过度沉迷于网络的情绪宣泄,会在大学生的主观意识中形成一种“自我否定”的强烈心理暗示,使部分大学生不能正视现实,沉迷网络逃避现实。

(4)人际关系二重化导致的身份迷失。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表现出建立完善的人际关系的强烈诉求。自媒体的出现,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丰富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内容。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他们道德身份束缚。但是,网络的人际交往无法掩盖其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也无法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能力,很难改变其人际交往现状。由于同时体验着两种不同的具有巨大差异的人际交往,两种身份的不同规则与要求,使大学生面对两种身份难以清晰判断,无法给予自己正确的社会定位。[2][3]

三、自媒体时代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坚持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建立与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不仅从自媒体平台构建,也应该从高校的各个方面的建设入手,相互配合。

(一)构建平等、自由、畅通的网络对话机制,创造平等畅通的表达渠道和环境。高校应依托自媒体平台,打造一条平等畅通的对话渠道。一是积极建立高校微博、微信机制。同时各级校园微信、微博专门管理机构与人员,对校园微信、微博进行监督与管理,及时掌握舆情动态,并做出积极应对。二是高校网络宣传与管理者应把握学生心态以及语言接受方式,调整角度,转化传统宣传模式。以平等的身份加入到激烈的争辩中、以朋友的身份做善意的提醒,这些才能够获得大学生的信任与信赖。同时学校的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在形式上要新颖、活泼,内容要及时更新,提升大学生对高校官方微信、微博的关注程度与信赖感。

(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思一是转换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积极主动地认识与把握自媒体及其传播规律,提高自身对于自媒体完备、科学的认识。二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把自媒体作为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积极主动加入学生的微信圈、微博圈等自媒体平台。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圈中资讯的更新传播状况,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一些大学生极为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课堂,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引导大学生分清是非、辨别真伪。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积极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依托自媒体平台,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不断的创新,引导舆论导向,传播校园正能量。一是建立大学生榜样激励机制。开展多种类型的模范评比活动,充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优秀事迹与感人故事,塑造道德与学习模范与典型,并通过自媒体工具提升其宣传的影响力,传递社会正能量;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并鼓励大学生参与。依托本校各个专业特色,以本地文化背景为基础,塑造符合大学生心理需求,具有时代特色,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的各类文化活动。三是开展多种类型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充分参与。走出校园,为社会服务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需要。

(四)加强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给予大学生全方位的心理关怀,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二是教师要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以积极的心态、健康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三教师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多方面的需求,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总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应从高校的各个方面入手,才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帮助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邵明英、胡昌旭.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基于全国12所高校的调研[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

[2]唐亚阳,李亚彬.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新媒体舆情 篇12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网络舆情,预警体系

新媒体环境下, 伴随着突发性事件的日益增多, 网络舆情对我国社会公众的影响不断增大, 网络舆情在社会舆情中占据很大一环, 政府同样加大了对网络舆情传播控制的力度。由于现阶段我国依旧处在社会转型阶段, 突发性事件增多势必会对社会和谐、稳定构成一定影响。由此可见, 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特征

1) 网络舆情传播覆盖面大, 控制困难。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 一方面可促进信息交互的快速达成, 另一方面可为网络舆情传播提供极大便利, 信息传播是任何个人、组织难以进行全面垄断的。任何人均可于网络中提出自身的观点、意见, 而不受其年龄、社会背景、职业、种族等限制。基于此, 只要出现突发性事件, 便可能造成社会公众群体情绪的强烈反应。信息经由网络传播期间, 通常信息容量、真实度难以得到有效规范, 使得诸多虚假信息于网络中广泛传播, 众多社会公众被蒙在鼓里, 继而产生社会公众群体负面网络舆情。就此类虚假信息, 政府同样难以采取迅速有效的处理对策, 控制上十分有难度[1]。

2) 信息传播迅速、影响力大。伴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 让实时交互变成了可能。然而这只是信息技术发展带给人们的积极面, 消极面则是受网络信息快速传播影响, 使得只要出现突发性事件, 便会迅速在各大网络平台、论坛等传播开来, 为社会公众所发现、了解;再通过信息接收者的“口口相传”, 致使引发范围极广的网络舆情。针对敏感信息, 政府通常会采取电视、报纸等媒体不予报道的手段, 社会公众对相关信息的渴望日趋强烈, 极易受到网络谣传、误传的影响形成网络舆情。

3) 网络舆情非理性发展。舆情言论肯定有理性的一部分存在, 因为在新媒体环境下, 社会公众对言论规范界限要求显著降低, 难以达到以往网络对消息的控制水平, 基于此, “众口铄金”现象越来越屡见不鲜。很大一部分社会公众在不了解某一消息的真相情况下极易受到现存大众舆情的诱导, 形成同类情绪, 进一步发表诉求产生强大的社会舆情压力, 对社会和谐、安定发展构成负面影响。

2 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原则

1) 分级清晰、指标可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应当是在定性判断、定量预警分级指标上开展建立的。其中, 分级应当清晰明了, 同时要使舆情预警工作人员一清二楚、有章可循。在舆情预警工作实践过程中, 通常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未知因素, 该部分的未知因素一方面测定难度大, 另一方面难以实现量化。鉴于此, 在对网络舆情预警指标开展设定期间, 应当尽量确保其具备可操作、可行性。

2) 灵敏高效、报送迅速。网络舆情预警主要是为了对网络信息流中潜在的风险开展高效迅速识别, 以尽可能快速的对舆情信息进行保质保量的报送, 如此方可在网络舆情控制工作中占据主动地位, 不然便会丧失最佳控制时机。网络舆情预警工作需要反应灵敏迅速、有效可靠, 务必要构建有序畅通的舆情信息传递渠道, 保证信息及时报送, 避免重大信息的误报、迟报、漏报等。

3) 前瞻预测、保持常态。网络舆情预警一方面要对萌芽性舆情开展识别判断, 另一方面要对舆情潜在转变态势、发展路径开展有效预测, 从而为网络舆情控制工作提供有利参考。以互联网不受时间、空间影响的技术特征为前提, 要求网络舆情预警工作应保持常态化, 不可松懈。网络舆情中很大一部分突发事件往往会在不经意情况下发生, 继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一步发展, 相关预警工作倘若不保持常态化的实时戒备, 通常会在事后补救中付出沉重代价。

3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构建策略

整个网络舆情预警工作在时代发展新形势下, 要与时俱进, 大力进行改革创新, 引入先进科技、成功发展经验逐步强化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预警体系构建, 如何进一步促进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有序健康开展可以从以下策略着手。

3.1 构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指导。一旦发生网络舆情突发事件, 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主动性、权威性及应对处理水平, 一方面是自发性的反应, 另一方面是法律法规授权所造就的。一套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之于社会突发事件预警体制制度化不可或缺。就好比, 美国全国紧急状态法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能力予以了有力强化, 我国同样于近年来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法律法规, 值得一提的是, 此部分法律法规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涉及不足, 未有对网络舆情预警工作进行充分指导, 进而加大了此项工作的实际操作难度[2]。鉴于此, 当前亟需建立科学完备的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管理法制框架体系, 保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切实促进网络舆情预警工作不断朝法制化、规范化方向法制。

3.2 构建覆盖面尽可能大的联动机制

1) 上下联动。构建各级高效、快速的网络管理及信息应对渠道, 确保网络舆情预警工作不留死角。

2) 同级联动。相关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预警工作予以总责承担的同时, 还应当建立相应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串联体系, 构筑起同级联动的工作网点, 一方面要把与网络舆情密切关联的通信管理部门、宣传部门、公安部门等部门纳入进联动系统, 另一方面要把所在地区全面党委、政府机关部门调动起来, 达成信息实时交互。

3)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动。新媒体环境下, 网络通常是社会重大舆情事件的源头, 先有新媒体上的酝酿, 后有传统媒体的介入, 对新媒体上舆情信息开展深度、放大处理。鉴于此, 网络舆情预警工作同样应当关注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联动预警。

3.3 健全高效迅速的报告通告机制

信息流动是网络舆情预警体系的重中之重。网络舆情信息唯有采取相应方式对上级部门进行反映, 对同级部门进行传输, 对下级部门进行通告, 方可切实凸显信息的真正意义。鉴于此, 务必要建立明确畅通的信息报送、政令通告渠道, 经由一系列报送方式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尽可能快速的报送。同时在报送通告要做到兼具真实性、时效性, 兼具质量、数量, 兼具喜报、优报等。此外, 还应对重大社会舆情进行随身报告, 推行重要舆情通告制;对相关敏感、突发舆情, 应当及时对省直关联部门等进行通告, 防止发生大面积舆情事件[3]。

3.4 构建明确清晰的责任机制

责任机制可为达成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制度化提供有利基础保障。倘若责任模糊、协调不当, 势必会对网络舆情预警工作构成不良影响。鉴于此, 应当构建全面独立的指挥部门, 基于对相关部门肩负总协调工作任务的明确, 构筑起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系统, 打造预警管理高素质人才咨询团队, 推行领导责任制。此外, 应当对网络舆情预警工作责任主体、工作制度及工作内容等予以明确, 构建舆情预警排查、处置回告等工作制度;强化舆情通报、责任追究制度的切实推行, 对先进工作者予以表彰, 并对不良工作者予以一定处理[4]。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互联网对于社会公众而言犹如一把双刃剑, 其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 又给网络舆情带来了危机。鉴于此, 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钻研研究、总结经验, 清楚认识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特征, 全面分析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原则, “构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覆盖面尽可能大的联动机制”“健全高效迅速的报告通告机制”“构建明确清晰的责任机制”等, 积极促进网络舆情预警工作的有序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袁媛, 吕晗月.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三位一体引导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学中国人, 2015 (17) :138-139.

[2]王晰巍, 赵丹, 张长亮, 等.基于社会网络的新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以反腐倡廉话题为例[J].情报杂志, 2016, 35 (3) :103-110.

[3]周小情, 张梅贞.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新闻知识, 2014 (1) :58-60.

上一篇:流行文化中的古典下一篇:用户权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