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应对机制

2024-10-21

舆情应对机制(通用12篇)

舆情应对机制 篇1

舆情是指是社会群体对某一事件集中表达出来的观点、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过去主要有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表现形式。近年来,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网民人数的不断增加, 形成了网站、论坛、博客、贴吧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和舆论监督形式, 并以其简便、迅捷、广泛的特点, 成为信息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传递社情民意的最重要通道。

一、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第一, 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更为自由。简单来讲, 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网吧, 每个人就可以在网站、论坛、贴吧以发帖、博客等方式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 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

第二, 网络舆情更具有客观性、真实性。由于网民大多匿名, 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 反映自己真实的情绪, 客观地反映社会矛盾。

第三, 网络舆情具有广泛的参与性。网民在对某一事件发表意见、评论时, 常常有其他网民参与进来, 形成探讨、争论, 使各种观点和意见集中表达出来。

第四, 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某一事件一经发生, 马上就会有网民参与进来, 迅速参与到对事件的讨论和传播, 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大声势。

第五, 网络舆情具有无限扩大性。在网民发表意见的过程中, 部分网民缺乏理性, 表现出感性化、情绪化, 甚至具有煽动性, 破坏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对于促进司法公开, 维护司法公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对案件事实不负责任的报道和评论误导舆论。网络舆情具有的自由性、广泛性决定了其对案件的报道和评论是无法有效控制的, 这就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趁之机, 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有的是为了打击报复办案人员, 有的是为了给自己翻案, 通过网络的不断炒作给司法机关增加压力。

第二, 对案件事实的肆意夸大引发大众消极情绪。最典型的莫过于轰动一时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案, 本来是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 一句“我爸是李刚”, 使得父子二人卷入“官二代”的舆论漩涡, 网络上的不断炒作, 使得李启铭成为纨绔子弟的代言人, 李刚更是成为贪官、恶官的同义词, 使得本案在审理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三, 通过对案件的报道借机攻击我国司法体制。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公检法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司法体制, 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 这种体制也存在着重配合、轻制约的弊端。一些媒体在对一些有影响的案件, 尤其是一些错案进行报道时, 指责公检法三家缺乏监督和制约, 攻击我国司法体制, 并借题发挥, 攻击我们的国家制度, 在国际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制定应对网络舆情的正确措施

在当前形势下, 我们既应该肯定网络舆情的积极作用, 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网络舆情对司法实践的不良影响, 我们应该通过把握其规律和特点, 及时掌握其发展动态, 正确面对, 积极引导, 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第一, 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正确面对网络舆情。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 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 充分认识网络舆情对推动司法公开, 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性, 加强和改进司法活动, 自觉接受和积极回应社会群体的监督。

第二, 健全组织领导,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要在司法实践中设立专人或专门机构, 对各大门户网站、论坛、贴吧、博客等集中反应网民观点、意见的载体, 随时进行监控, 遇到有炒作苗头的事件要及时上报, 为制定应对措施打好提前量。

第三, 作好日常办案工作的风险评估工作。要做到正确应对网络舆情, 首先要确保公正执法。对于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媒体关注的案件、证据瑕疵案件及有上访隐患的案件, 要作好舆情预判工作, 看是否会引起网络炒作, 把问题解决在源头。

第四, 设立新闻发言人, 直接面对网络媒体。对于网络上的质疑和猜测, 我们要本着尊重客观事实这一基本原则, 及时披露相关信息。选择形象好、气质佳、素质高、业务精的同志担当新闻发言人, 展示司法机关良好形象, 及时披露相关信息, 保持发言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正面引导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

第五, 设立门户网站, 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在互联网设立司法机关自己的网站, 公布自身的职能、受案范围、工作规定等相关信息, 向广大群众宣传法律, 普及法律知识, 对媒体关注的焦点事件及时公布最新进展, 让执法行为处在公开、公正的环境下, 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分清善恶是非。

第六, 积极回应, 主动引导网络舆情。在网络舆情形成后, 要及时上报, 并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适时、规范的发布权威信息, 掌握发言的主导权, 争取媒体的认同和支持, 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网络舆情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 其发展堪称来势凶猛, 在促进司法公开、维护司法公正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但也在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司法活动, 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分析其发展规律, 掌握其发展动态, 建立科学的应对机制, 保证司法活动的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保定市北市区人民检察院)

舆情应对机制 篇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我国社会逐步进入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作为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无可争议地成为网络舆情关注相对集中的部位,涉检网络舆情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正是由于涉检网络舆情的大量存在,使得检察机关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如何研判与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成为新形势考量各级检察机关领导人政治智慧和司法能力的重要标准。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定义、类型、特征。

(一)涉检网络舆情的定义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传播方式,对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舆情,尤其是涉检网络舆情,如何加强研判与应对机制,是新时期检察机关面临的新的课题。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涉检网络舆情研判能力,逐步提升对涉检网络舆情的应对水平,笔者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界定,可将其先分拆开来,再组合观察。“舆”是舆论,包括态度、观点、意见等;“情”是情绪,也有学者认为“情”是指“情况”。网络舆情就是公众通过网络表达的、在网上传播的各种态度、观点、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就涉检网络舆情而言,应该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检察机关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或已经对检察工作或检察形象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一般来说,这种倾向性意见多是网络上的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检察机关一旦受到网络舆论的极大关注,也往往是因为一些负面新闻或不利言论,这也正是我们要重视涉检网络舆情的防范和处置的原因之一。

(二)涉检网络舆情的类型

鉴于检察制度的中国特色,笔者倾向于将涉检网络舆情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涉及检察权的网络舆情。比如“躲猫猫”事件,就涉及到检察权运作中的监所检察;一类是涉及检察官的网络舆情。这类舆情更多与检察机关的队伍建设相关,而不涉及检察权在司法程序中的运作。如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检察院检察官上班玩游戏事件

(三)涉检网络舆情的特征

涉检网络舆情与一般意义的网络舆情具有很多共通性,如涉及面广、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强、突发性,又如交互性,web2.0 时代强化了网络的交互功能,在舆情传播上表现为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与当事方之间的互动、网络媒体与平面媒体之间的互动,等等。还有群聚性、放大性,网络能迅速集聚有相同情绪或相同观点的人,进而放大某种声音。而拥有不同观点的人基于“沉默的螺旋”理论,通常会选择不参与或更谨慎的参与,这会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偏向于某种“网上主流”观点。情绪化也是网络舆情的一大表征。通常,对某一事件反应较网络滞后的平面媒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这种情绪化。

同时涉检网络舆情也有一些自己的特点。1.对象的特定性。涉检网络舆情的关注点是检察人员、检察机关或者与检察机关相关的业务活动,包括检察机关对某一个受关注案件是否立案、侦查,或者是否对犯罪嫌疑人批捕、是否提起公诉等。2.网民对涉检案件、事件相对于一般舆情所涉及的信息敏感度更高。这是由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在我国,检察机关不仅是履行侦查职能和控诉职能的司法机关,同时还担负法律监督职责。其地位相对于一般国家机关,更具有特殊性。另外,检察机关侦查案件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尤其是包括贪污贿赂型犯罪,在当前反腐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这些涉检案件比一般的案件更加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从目前的实践

来看,凡是涉及权力因素的事件,往往容易形成网络舆情甚至网络群体性事件,涉检更是如此。3.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从实践来看,一般的网络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的视线或者注意力有可能转移或者减弱,但是,正如以上所提及的,由于涉检网络舆情对象的特殊性,舆情对涉检案件的关注往往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减弱。网民对相关事件的关注一直要持续到事情处理结束,甚至在处理之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从涉检网络舆情的内容和性质上看,有正面的和负面的,但往往是以负面的为主。这与网络本身的特点紧密关联。网络受控制的程度较低,人们往往借助它揭露阴暗或发泄不满情绪。从对象上考察,如果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是事件直接的当事人,则更容易被网络关注。而与检察机关相关的业务活动,往往被关注较少。这可能与检察机关的业务在诉讼中所处的地位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案件由公安机关决定立案、侦查,法院最后裁决,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或者支持公诉工作处在“中间环节”,人们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公安机关或法院。另外,有很多案件形成网络舆情之后,检察机关依法、及时地作出处理,而这些处理结果从网络的反馈来看,有些网民还是比较满意的。如“躲猫猫”事件的最终成功处置,可成为舆论、传统媒体、新煤体与国家有关部门(省委宣传部、高检)合力“追求真相”的标志性事件。

二、涉检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上对涉检网络舆情重视不够。从近年来一些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情况来看,各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检察机关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待网络舆情问题,不愿花费精力和时间去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问题出来后由于没有应对措施,往往导致一些小问题引爆大热点;有的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力估计不足,对网络舆情听之任之,采取回避的方式,结果导致事件无法收拾;还有检察机关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企图通过

一些技巧来掩盖公众对事实的了解,进一步引发网民对司法公正的猜疑,造成检察机关在舆论上的被动。

(二)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机制不健全。目前,对于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作机制,检察机关也不例外。近年来检察机关网络监督侧重点主要放在收集涉及检察机关的网络舆情上,而在如何应对和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危机方面显得相对薄弱,没有形成系统的对策和措施。特别是一些基层检察机关,对涉检网络舆情更未形成化解矛盾、处置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

(三)缺乏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方法技巧。近年来,一些检察机关在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时,出现诸多失误,引发群众不满,导致事态升级。具体而言,包括草率作出结论、信息公开不及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和网民直接交流,导致事态逐步升级。

三、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涉检网络舆情

(一)涉检网络舆情产生的因素

1.民众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冷静的判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到2010年底,我国网民数达到3.62 亿。我国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手机上网已成为我国互联网用户的新增长点。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伴随互联网发展而衍生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也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国内外的传媒公司相继开办了官方门户网站供网民浏览与交流,博客、播客等信息发布平台及网络聊天室等交流平台作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迅速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这种“无意识”往往表现为冲动、易受暗示、轻信、缺乏理性思考等。它隐藏在网络群体成员内心深处,一旦有合适的土壤就会出来影响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以网络为依托,民众发表

了各种言论与意见。当某一事件出现了具有吸引力的、引导性的言论时,就会有人跟帖表示赞同。随着跟帖人数的增加,群体之间不断强化着心理暗示,受到感染的民众往往由于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冷静的判断,容易形成目标基本一致的舆情指向,这种舆情极易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如巴东邓玉娇案、石首骚乱、新疆“七五”骚乱中,迅速传递事发现场信息。

2.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不断凸现,公众对公权力部门的不信任。随着转型时期社会矛盾不断凸现,权力机关或官员行为失范现象不断曝光,如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军和贵州习水县漂宿幼女案,许多民众通过自身的感受或者通过其他间接的方式,已经积累了对一些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公权力部门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后果就是,只要在相关事件中涉及到公权力和个人之间的冲突,他们就会对权力公正性产生怀疑,继而公权力机关或相关人员就会被卷入舆论的中心深受质疑。加之检察机关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腐败案件的侦查机关,这也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如果对涉检舆情不重视或者处理不当,后果可能比较严重。这些因素都要求检察机关、检察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3.部分基层检察院对涉检网络舆情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涉检网络舆情不关注。一些基层检察院对涉检网络舆情这种相对新兴的舆论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对涉及本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形象的舆情不能引起应有的重视,错误地认为自己地处较偏僻的农村,涉检网络舆情在大城市才流行,而且它是虚拟的东西,应对它是媒体的事,涉检网络舆情与自己无多大关系。正是因为有这样麻痹的思想和缓慢的行动,以至于出现“贵州瓮安事件”、“杭州富二代闹事飙车案”、南京儿童医院“徐宝宝事件”、“贫困县女检察长被曝开百万车”之类事件的发生后,不能及时应对和处置,造成了很久都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

(二)如何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涉检网络舆情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和隐密性的特点,在网络上的每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对网络事件发表言论、表明态度、参与争辩,这使得网络舆情的传播呈现出载体的多样化,最常见的有网络新闻评论(跟帖、转帖)、BBS 论坛、个人博客、播客甚至微博客、QQ 群等,同时,新的传播手段和方式还不断涌现,网络舆情传播表现出“海量、迅猛、不可预料”的特征。从网络舆情传播特征来看,全面、准确、及时掌握、应对涉检网络舆情是一项较难完成的任务,从另一方面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业务能力,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是从更高层次上减少负面信息的关键,所以,检察机关的主要任务还是要着眼于严格、依法履行检察职能,但对于涉及本院的舆情,要积极收集,正视问题,理性应对。至少,在涉及本院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众多网民热议的焦点时,检察机关应该掌握相关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启动舆情应对程序。

为了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全面、准确、及时性,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参考:

1、设置网评员。有些检察机关为了全面、准确、及时掌握本地区涉检网络舆情,在本院设置了网评员,不断培养熟知网络、技术专业、经验丰富的网评员队伍,加强对涉检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

2、发动群众,如可以在一些行业或者社会上聘请兼职的网评员,搜集、整理与检察工作相关的网络舆情,定期向检察机关汇报网络舆情信息。

3、与有影响网站的管理机构或管理员建立相对稳定的联系。如有些地方政府新闻办公室的管理方式可以借鉴,联系有影响的重点网站的管理员,定期召集开会,加强沟通,保证事件发生后,对一些网站的帖子能做到及时应对、妥善处理。

4、检察机关自身的网络平台应当具有吸纳的功能,如通过论坛、电子信箱、QQ 等方式让群众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过来,尽量不要将其扩散到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5、为了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准确性,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对相关事实进行相应的调查。

6、应当强化与公安网监、主流网络媒体等的交流沟通,建立起信息共享互通机制,以协作互补。

7、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测,特别是应该将监测的重点放在本地网站和全国具有代表性的门户网站涉及本地的相关信息上。

另外,为保证对涉检网络舆情研判的准确性,还需要对舆情统筹全局、综合考虑,努力做到三点:(1)是与党委政府的信息、信访等部门加强联系,全面了解舆情发生的大背景和深层次原因,从而形成对舆情的预判;(2)是与舆情直接关联人加强沟通,全面掌握舆情详细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形成对舆情的实际察知;(3)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咨询团,共同参与舆情研判,确保对舆情现状、特点、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当然,对于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涉检网络舆情的处理在方式上还是有所区别。

四、涉检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一)更新观念,树立三种意识

网络舆情的危机性最初往往不是来源于网络舆情本身,而在于对网络舆情重视不够、危机意识不强,并逐渐“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缺席、失语、妄语、诳语”,最终失去主动权和控制力,导致舆情危机的产生。因此,要妥善研判、应对和处置网络舆情,就必须要更新观念,从事关检察工作全局和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高度,从自身做起,从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和各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起,牢固树立“三种意识”,自觉增强防范与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的危机感。第一是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应对和疏导网络舆情中的“民怨”对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要性,从全局着眼,从源头入手;第二是政治意识,充分认识关注和引导网络舆情中的“民议”对推动政治民主、司法民主的重要性,进

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第三是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尊重和沟通网络舆情中的“民意”对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承担起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的责任,自觉接受和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和广大网民的监督。

(二)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掌握一些信息披露的技巧是必要的。目前各级检察院普遍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对新闻发布也都有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只要落实目前的制度与规定,完全可以保证信息披露的一致性和权威性。应对网络舆情的第一原则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当然,新闻发言人还应注意,在第一时间,向有效媒体直截了当地披露有效信息。

(三)从技术上保证涉检网络舆情的畅通

为了从技术上保证针对舆情的解释、通报工作做到一致性和权威性,对舆情的通报、回应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遵循不间断性。网民对事件处理的进程和结果有一个期待,不能最终的处理结果没有作出,就对网络舆情采取回避的态度;第二,要依法处置。即对事件的处理应当紧密结合法律的相关规定而展开。与此同时,还应做好解释工作。第三,最终的处理结果要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有很多案件说明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是可以达成的,如“梁丽机场拾黄金案”,对检察机关作出的处理结果,很多网民还是比较满意的。

(四)综合建立六项工作机制

在坚持“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多方联动,分级处理;适时公开,主动应对;反应迅速,灵活应变”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六项工作机制,以有效研判与处置涉检网络舆情。1.是组织保障机制。成立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涉检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明确由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执行涉检网络舆情的研判与处置,由专门人员负责

舆情应对机制 篇3

一 高校突发事件的所指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学校教学、科研、生活秩序,扰乱高校安全稳定局面,必须采取措施及时处置的危险、紧急事件。[1]

高校突发事件可分为:安全事故(火灾、公用设施故障、建筑物倒塌、师生集体活动中发生的挤踩压伤、交通事故等)、公共卫生事件(食物中毒、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群体性事件(闹事、非组织政治活动等)、影响重大的治安案件、师生非正常死亡、自然灾害事故(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破坏性地震等)。

二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传播特点

1 舆情传播速度加快

教育事业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大众密切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任何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会引来普通民众以及媒体的快速关注。同时,随着智能手机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使用在大学生中的逐渐普及,在校大学生通过分享、转载和评论事件,成为网络舆情的主要生成力量、推动发展力量,从而快速引发舆情传播的“涟漪效应”,使得舆情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2012年,南京某高校一学生不慎坠楼摔伤,这一事件不仅当晚迅速在校园传播,而且迅速引发学生为情自杀、因无法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而自杀等诸多负面传闻。

2 舆情传播表达泛化

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发因素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只要是高校师生广泛关注、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或热点问题,都有可能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这也直接导致后期舆情传播表达过程中的泛化现象。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的泛化主要表现为随着高校突发事件舆情的演化,舆情议题、舆情指向、舆情表达等在内容、范畴、深度上的扩散[2]。在2010年3月发生的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书记车轧女记者事件中,武汉人被部分网友称为“地痞流氓”,这就是典型的舆情指向泛化现象。

3 舆情传播后果严重

高校突发事件本身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对事件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带来影响,严重的将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危害,对学校带来财产损失和声誉上的不良影响以及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危害。而若处理不好,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则有可能进一步加大突发事件的后果危害性。2010年,“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不仅对涉事相关人员,更对河北大学,甚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伤害。

4 舆情传播影响长久

高校突发事件的爆发,以及舆情的广泛传播不仅给事件当事人带来身心影响,对周边的同学、朋友和家人也将产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深刻影响,这些突发事件也将影响到学校在公众面前的社会形象和未来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因为类似事件的发生而被重新提起或者大幅发酵。2013年,因复旦大学研究生室友投毒案,“清华大学女生铊中毒案18年未破”长期占据了舆论的热点位置。

三 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存在的问题

高校突发事件诱因的不断丰富、新媒体在校园的快速发展,这些都对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舆情带来不断的挑战,虽然高校也在不断调整和改变应对策略和方法,但时至今日,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1 缺乏先进的舆情应对观念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重心普遍集中在事件本身的处理和应对阶段,而对于舆论的应对采取不管不问或者很少过问的态度,这极易对突发事件本身的处理带来更大难度。而对于网络上面出现的负面信息或者反面言论,很少能够做到及时正面回应,这反而容易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此外,高校校园媒体过度重视其宣传功能,忽视了育人功能。主要着重于会议报道、领导活动、动态信息的传递,仅仅停留在舆论育人的表面,不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新闻分析判断能力,进而影响到正向校园舆论的形成[3]。

2 缺乏完善的舆情应对方案

通过对南京10所院校的问卷调研与走访来看,目前,各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应对控制都比较重视,基本都成立了相关组织,制定了突发事件处理方案以及“火灾应急”“卫生防疫”“群体事件”等分预案,但是只有3所院校制定了相关舆情应对方案,其他高校则只是在方案中捎带提及。

3 缺乏完备的舆情应对队伍

通过调研发现,因此,目前各高校对突发事件的舆情应对基本上靠宣传部工作人员的“单打独斗”。即使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候,学校会成立相关工作小组,完善舆情的应对,但是在事件处置之后,也就随之解散了。另一方面,目前,舆情应对工作人员的水平与能力也参差不齐,通过调研发现,只有30%的工作人员接受过相关专门培训,但即使这样,却基本没有演练的机会,更缺乏专业的指导。

四 完善的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机制的构建

1 舆情汇集机制

舆情汇集机制是整个舆情应对工作的基础,其运行的顺利与否直接决定整个回应机制的效果,也决定着能否成功消解网络舆情[4]。

舆情汇集的主要工作就是关注和搜集各类媒体上的信息和评论。事发高校内部师生员工对于事件本身的态度和意见也是信息汇集的重要部分。在舆情汇集过程中,除了关注从传统媒体中汇集舆情,更要高度重视新媒体的重要窗口作用,关注校园论坛、百度贴吧、新闻跟帖、师生个人微博等涉及的有关重要、敏感和热点信息,将其汇集整理,从而及时、完整、准确地了解舆情,把握民意。

2 舆情评估机制

舆情的评估以舆情汇集所搜集到的信息为依据。对搜集到的信息要进行分类、提取关键词、形成数据,对舆情危机进行评估,既可采用定性方法,也可采用定量方法。常用的定性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常用的定量方法,如美国学者史蒂文·芬克在1986年提出的危机晴雨表[5]。对已有的主要议题和热点评论进行分析,总结出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找到解决方法以消解网络舆情的关键症结所在。

3 信息发布机制

根据里杰斯特的危机“3T”处理法,在突发事件后的黄金时间内,相关单位若快速反应,通过官方信息发布渠道与媒体、公众进行沟通,则能快速拥有舆论主动权。因此,高校在舆情汇集与评估的基础上,应及时发布正确信息以引导舆情。

信息的发布一方面可以借助地方政府以及官方媒体的力量,以达到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同时,也可以充分调动学校内部的积极力量尤其是学生群体参与到实施中来。高校学生的爱校热情在事件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活跃于各大网络论坛的学生群体能够及时发现事件信息并及时进行回应,他们的自组织回应能够使信息具有可信性和易接受性。学生群体的参与甚至能够直接消解正在形成中的网络舆情。

4 事件反馈机制

对于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效果的反馈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大众、媒体等对突发事件以及高校的看法或评论。对于效果的考察主要依据媒体对事件的报道量和网络论坛帖子的数量以及网民对于相关新闻的评论数目是否有所增加。当三者没有增加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时则说明舆情应对效果较好。另一方面则要积极平复突发事件对高校师生的价值认同和高校归属感造成的损伤。因此,在这一阶段,学校可通过与友好媒体合作策划公关活动来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也可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赵治.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及应对策略[J].北京教育,2010(10) :30-31.

[2]陈强.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J].情报杂志,2011(5):6-9.

[3]旷晓霞.基于校园媒体平台下高校舆情工作探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1(3):99-102.

[4]陈谦,陈强.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回应机制研究[J].现代情报,2012(2):142-146.

民办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 篇4

网络舆情以现实生活事件为对象, 汇聚社会各个群体的看法和见解, 是民众意愿通过网络予以传递、交换、放大, 并最终作用于现实的网络现象。国外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发生于20世纪下叶, 西方发达国家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相当的灵活, 他们主要依靠法律、技术与民众自身的道德共同规范网络言行。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相对滞后, 舆情应对手段较为单一, 应对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西方发达国家法律较为完善。例如, 在美国关于互联网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互联网信息法律体系。英国不仅出台了一些分级制度、举报和责任承担的法律法规, 还发动行业力量, 通过行业自律的方法来应对网络舆情。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目前相关法律还存在诸多空白。

除了法律手段, 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美、新加坡、荷兰、中国均在网络信息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英国对网络舆论进行分析的智能软件, 荷兰等国对儿童色情网站进行过滤, 我国对色情网站的屏蔽等, 均是基于数据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二、民办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因素

自从20世纪90年代高校扩招政策实施以来, 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人数迅速增长。民间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连年扩招导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受到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已经一年难于一年, 这都为网络情绪宣泄制造了条件。

民办高校属于民办非企业, 于公办院校的全公益性不同, 它可以享有合理的办学回报, 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营利特点。基于此, 民办高校对学生的录用标准相对宽松, 加之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投入有限, 这些成为了民办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隐患。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 社会上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新一届政府为了更好地让中国经济进行转型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 在政府改革的过程中, 一些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例如, 贪污腐败、食品安全、医疗、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高校学生对网络工具运用娴熟, 处于信息化风口浪尖的高校学生们无疑经常接触到这些负面信息。除了这些影响因素之外, 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民办高校自身办学能力的不足等也体现着民办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中的特殊性。

三、民办高校网络舆情应对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采用的是实证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是广东省内三家民办高职院校。下面对调查情况进行简要说明:

笔者对A、B、C三所民办高校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共670份, A高校发放问卷520份, B高校发放问卷50份, C高校发放问卷100份, A、B、C三所民办高校发放的问卷分别收回500份、50份、100份, 回收率分别为96.2%、100%、100%。这三所高校中一共收回问卷650份, 总回收率为97%。这三所学校中的有效问卷数分别为:A高校480份、B高校45份、C高校90份。有效率分别为:A高校96%、B高校90%、C高校92%。

从调查问卷回收以及调查问卷有效率数据来看, 本次调查回收率以及问卷有效率均较高, 符合调查研究问卷的相关规范和规定。本次问卷男生数量大约占据60%, 女生数量大约占据40%, 当时经过对男生女生单独的问卷对比分析和研究显示男女生性别比例并不影响本次的调查结果。在本次615份有效问卷中, 18周岁的大学生一共有7人, 占据总人数的12%, 19周岁的大学生一共有200人, 占据总人数的35%, 20周岁的大学生总人数为180人, 占据总大学生人数的34%, 21周岁的大学生有50人, 占据总人数的10%, 22周岁的大学生有34人, 占据总人数的10%, 23周岁的大学生人数有18人。占据总人数的6%, 18到24周岁年龄段的学生人数为580人, 占据总人数的96%, 其他年龄段的人数一共有30人, 占据总人数的4%。

四、民办高校网络舆情问卷详情、数据统计与分析

此次网络问卷包括网络舆情的多个方面, 如:第一, 学生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第二, 学生对社会上哪一方面的问题和信息关注较多。第三, 学生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信息, 学生对哪种渠道获得的信息比较相信。第四, 学生在了解到信息以后, 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第五, 学生经常使用的信息交流工具是什么。第六, 学生倾诉的对象是哪些人。第七, 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下面, 笔者对这些问题的答卷进行统计和分析:

(1) 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学生们对这一问题颇为关注, 调查学生总数为670人, 其中有效问卷为615份。在这615名学生当中有480份有效问卷来自于A高校, 大约50%A高校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硬件设施。例如, 教学楼、实验器材、体育运动场所等建设的比较好, 但是有一部分学生 (大约10%的学生) 提到图书馆藏书过于陈旧。学生对高校课程设置不太满意的有65%之多。大学生对高校课外活动的满意度仅达到了20%的百分比。还有约30%的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水平不满。其他意见则集中在学生食堂的饭菜质量、学生宿舍中没有空调等方面。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对学校的硬件设备方面的不满较少, 但是, 对学校教师的水平、课程的设置、学生食堂和宿舍等方面的不满较多。这说明学校在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较多, 但是对同学生密切相关的宿舍、食堂等问题上重视不够。B高校调查学生总数为50人, 其中有效问卷为45份。同A高校一样学生们对学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意见较多, 约48%B高校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硬件设施, 如教学楼、实验器材、体育运动场所等建设的比较好, 但是有一部分学生 (大约13%的学生) 提到图书馆藏书陈旧。学生对高校课程设置不太满意的有69%之多。大学生对高校课外活动的满意度仅达到了26%的百分比。还有约39%的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水平不满。其他意见则集中在学生食堂的饭菜质量、学生宿舍中没有空调等方面。对C高校问卷进行分析, 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学生比例。但是, 综合来看, 民办高校就业的透明度、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满意度等方面均比公立高校要好。由于三个高校的学生在以下几个问题的回答上学生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 所以笔者将三个学校的数据归结到一起来进行研究。

(2) 学生对社会上哪一方面的问题和信息关注较多?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答卷如下:大约45%的学生比较关注国家的政治和国家大事, 对社会热点问题比较关注的学生有90%之多。学生是通过哪种方式来获得自己认为可靠的信息的?笔者通过对调查问卷分析得出:70%的学生信息是通过手机浏览新闻网站的方式获得, 有10%的学生则是通过电脑网络获得, 有6%的学生表示自己从传统的媒体获取新闻信息。但是, 80%的学生表示自己对从传统媒体, 如电视渠道获得信息的真实性比较认可。

(3) 学生在了解到信息以后, 如何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哪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大约75%的学生表示自己在得到信息之后, 如果这些信息对自己触动比较大, 自己会在QQ空间里或者新闻信息发布的网站下方进行评论。剩下的学生均表示自己不会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评价。

(4) 学生经常使用的信息交流工具是什么?70%的学生表示自己常用QQ、微信等软件工具进行信息交流。20%的学生则是通过电话交流。10%的学生则表示喜欢通过短信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

(5) 学生倾诉的对象是哪些人?80%的学生选择向自己的好朋友倾诉, 5%的学生则是向父母倾诉。剩下的学生表示自己会说服自己。

(6) 学生对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约70%的学生对高校现行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满, 认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学生建议辅导员应当深入学生群体, 了解学生的诉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7) 学生在看到网络上突发公共事件时有什么反应, 是否选择相信网络媒体对这类事件的报道?约60%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思考, 如果自己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实性, 则对此信息不作任何评论。约20%的学生则直接表示会相信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大约10%的学生则表示看情况而定。

五、民办高校现有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总结

由于网络信息化普及的时间还不长, 当前民办高校在应对网络舆情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高校对网络信息的传播机理、传播途径、传播对象等研究的较少。对校园中学生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够关心。高校在对信息倾向进行判断的过程中, 容易忽略高校网络舆情受众的从众心理, 当前, 高校所使用的评价体系仅仅简单的对网络舆情受众本身的特征进行分析。没有对受众跟随和支持网络舆情的原因和舆情变化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这样就造成高校网络舆情监督人员对舆情信息的误判。

此外, 高校工作人员对当前快速发展的自媒体关注不够, 当前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日新月异。网民在网络上交流信息的渠道种类繁多, 特别是当前新闻信息网站通过对用户进行大数据分析, 会定期地为用户推送一些具有高度针对性的信息。高校网络工作者应当利用网络的这一特点, 重点对学生关注事件的倾向进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严格并且及时地把握住学生思想的动态。当前, 高等院校普遍反映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急功近利的思潮贴合大学生渴望成功的心态;另一方面则是教师们心情急切, 没有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的投入不是立刻就能显现出来效果的, 不是暴风骤雨型的。高等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还要认识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 即学校、家庭、各种社会变量等。如部分来自家庭、社会的负面影响可以通过学校环境氛围的正面影响抵消。总之这三个方面共同塑造了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

六、对完善民办高校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的建议

民办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校园论坛对学生的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管, 校园论坛是本校学生发布信息, 表达思想的重要场地, 高校信息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对校园论坛进行动态跟踪, 及时地捕捉到学生的思想动向。当然, 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电影,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高校还应当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 同高校各个部门进行沟通, 建立专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构。当然, 单纯地依靠人工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网络工作者应当尝试着开发出智能信息检索系统, 对学生在校园论坛上发布的信息进行自动检索。此外, 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搜索引擎的数据进行分析, 从而了解到学生对某一事件的关注程度。

高校应当对学生生源地、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背景进行统计, 并为学生制定出个人思想档案, 更深一步来说, 高校可以据此建立起一种科学评价网络舆情的重要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 有着严格的评价指标或系数, 它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得出一个相对其他方法更加可靠的客观评价。这样一来, 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思想就有了一个度量, 从而可以针对性的对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矫正。在编制大学生思想体系的测量标准的时候, 必须注意到学生认知方面的多维性和不稳定性。例如, 必须在尊重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考虑学生不同的成长经历对学生思想的影响, 准确地对整体学生认同核心价值观进行考量, 并能对学生出现的核心价值观方面认识偏差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探寻出现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与背景, 尝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在网络信息评价方面出现的问题, 建立起一个健全的网络舆情评价机制和应对机制。

参考文献

[1]宋佳蔓.网络舆情危机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12 (11) :16.

[2]范振华.民办高等学校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 2013.

舆情应对机制 篇5

对机制建设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网络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只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才能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问题、引导舆论。因此,人民法院如何有效应对网

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职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树立人民法官和人民法院的良好形象,已经成为当前人民法院亟待解

决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近年在基层人民法院从事政工宣传工作的经历,从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出发,探究新媒体时代下基层人民法院网络舆情的来源及

在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完善基层人民法院应对网络舆情提出一些粗略的对策和建议。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内涵

首先了解一下网络舆情的概念,郑金鹏学者认为:网络舆情是指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

向的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以向舆论转化, 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宽泛的概念, 对舆情的管控就是要使舆情不转化为舆论或转化为良性舆论。

其次,了解一下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推陈出新,网友以QQ群、微信、个人微博、手机短信、新闻评论等网络交互手段,迅速使网络

舆情成为我国社会舆论的一个崭新的舆论场。

二、基层法院在应对网络舆情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纵观近年我国基层法院在应对网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基层法院应对网络舆情还处于探索阶段,无经验可循,总的说来,基层法院应对网络舆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思想上不重视。

涉法网络舆情是新生事物,一些基层法院的领导和法官干警对新生事物认识不够到位,重视程度也相应缺乏,认识不清,总一副“事不关己、高高

挂起”的态度。由于基层法院法官干警年龄偏大、审判业务多等原因,缺乏舆情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秉公办案,不会招致非议,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没有及时转变

观念加以适应,结果引发案外舆情;对于出现的负面网络舆情采取回避态度,互相推诿,“踢皮球”,认为网络上的言语片面、偏激等,对网络舆情认识不清,采取

片面的态度。

(二)处理速度不迅速。

基层法院在网络出现涉法舆情时,缺乏应对经验,未作及时引导回帖的居多,只做不说,主动放弃话语权,在面

对媒体的提问时,怕引火烧身,就会用“不了解情况”“无可奉告”等说辞进行搪塞,普遍存在躲避、隐瞒的心理,使不明真相的大众在网上高度关注,引发媒体和

公众的猜测和质疑,导致出现舆情危机。在采取措施应对中,作简单删帖处理的居多,作正面引导回帖的少之又少。在处理流程上,汇报程序多,反应时间长,延误

时机,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处理。

(三)推进司法公开的范围、力度还有待提高。

网络受众之所以听信网络上发布的各种片面、不实、夸大的信息,主要原因是执法公开力度不够、信息传递不顺畅。

(四)相关设备、人员短缺。

由于缺乏资金,一些基层法院没有相应的网络舆情监测装备和软件,缺少专业化的网评队伍,缺少网络舆情监控人员,有的很多都是兼职的,缺乏足够的时间应对网络舆情工作,也缺乏相关的网络舆情监控以及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的基本技能。

(五)缺乏法律上、制度上的保障。

我国先后出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信道管

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网络秩序、遏制网络犯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诸如一些网络媒体对涉法案件的不实报道或网民对法院和法院干警恶意发表的不当言

论等还未造成犯罪的民事侵权行为,我国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制和惩罚措施,导致我国基层法院在处置负面网络舆情的问题上缺乏法律上的保障。

三、完善基层法院应对网络舆情的解决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中,互联网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何应

对网络舆情、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理顺社情民意,确保基层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职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当前基层人民法院亟待解决的问题。笔

者认为,基层法院应对网络舆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回应社会关切。

基层法院必须树立“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理念,坚

持以人为本,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各基层法院负责人或“一把手”亲自“披挂上阵”,全面带动法官干警应对网络舆情的积极性,以开放的态度面对网络舆

情,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用良好的服务赢得民心,赢得口碑,逐步提升社会对公正、廉洁、高效、文明司法的认同度、满意度

与支持度,避免产生对立情绪,引发社会事端。

(二)态度诚恳,善于因势利导。

流言止于公开透明,公开事实真相是制止流言,扭转舆情危机的有效

路径。任何压制负面舆情的速度都比不过信息的扩散速度。只有以更开放的心态和胸怀,在戒“堵”宣“疏”的理念指导下,管理但不压制,沟通但不放任,才能更

有效地降低负面舆论的影响,同时也解疑释惑、化解矛盾。

(三)建立机制,完善处理流程。

应对网络舆情,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妥善处置的。各基层

法院既要和上级法院合作,建立相互通报系统,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合力,多进行交流,不断积累经验。同时在内部要建立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处理流程,这

样,一旦发生网络事件,就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根据情况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处理,尽力消除炒作空间,杜绝流言散发传播,及时化解各种负面影响。

(四)公开透明,防范舆情发生。

受众之所以对审判过程及判决结果产生各种怀疑,很多时候源于信息不畅。人民法院必须加大司法公开力度,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短信

平台、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及时通报法院的重要决策、重要活动和重大案件,切实保障网民特别是案件当事人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法院

网站和微博建设,多发布关系民生的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等,并通过投票、问卷等技术手段,掌握网民需求,主动设置议题,加强舆论引导能力。要增强敏感度,对

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案件和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的案件要做好风险评估工作,随时做好舆论应对准备。

(五)科技投入,完善舆情监测。

加大科技投入

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善网络舆情监测装备,积极引进一批智能型软件。鉴于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网络信息中心,配备1~2名网络舆

情监控人员,运用网络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控;建立网评小组,平时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重大突发网络舆情出现时,进行集中整合,商讨对策进行应对。这

样不仅解决基层法院应对网络舆情时人少的问题,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调动和整合内部力量,形成联动,产生危机应对的合力。

(六)加强人员,优化管理团队。

基层人民法院必须建立一支具有法律专业背景、掌握新闻传播规律和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团队,提高管理能力和舆情引导能力。发挥“意见领

袖”作用,响应民意,情系民情,给网民答疑解惑,促进官民沟通,引领网络舆情的正方向。因此,应积极鼓励法学专家、思想政治工作者等成为意见领袖,利用其

社会威望和社会地位,使公众对其发言的权威性信服,引导公众舆论趋向理性化。

(七)强化制度,形成规范管理。

我国对有关网络的立法滞后与网络

技术的迅猛发展是极不相适应的,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担任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的重任。立法机关要尽快制定互联网管理法律,通过立法对网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管控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为基层法院对网络舆情的监管提供法律上、制度上的保障,实现对网络舆论的有效监管。对在网络上发布虚假案件信

息、编造法官干警虚假违法事实的,诋毁法官干警名誉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网络信息发布者视情节予以惩戒,情节严重的直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加强法官职业保

护,从而规范网络行为,引导网络舆论监督权利正确行使。

自媒体负面舆情应对策略 篇6

自媒体下负面舆情的特点

——突发性强,传播速度快。自媒体信息的传递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身份界限被消除,处于草根阶层的民众可以随时随地参与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与此同时,微博、微信等新兴传媒形态的发展,催生了网民自产自销信息的传播新机制。一旦事件爆发,在场的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现场直播,而不在场的人可以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对事件进行实时转播。这一特点使得事件的相关信息会以病毒式、爆发式进行高速度、广范围的扩散,而负面舆情也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并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群体极化现象严重。舆情是公众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的情绪、意见和态度的总和,包含着来自不同社会层次、不同利益诉求的公众的声音。自媒体下,社会矛盾依然是舆情压力的重要来源,现实社会事件在虚拟网络中得以延伸和展开,并引起较大的舆论风波,尤其在涉及公共安全、官民关系、仇富心态、权益纠纷等比较敏感的社会话题时,群体极化现象严重。而群体极化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将对相关事件不相干的多数群众推到一个极端,使得本已紧张的官民关系变得更加敏感,使得社会中各群体之间的对立更为严重,为社会埋下了更多隐患。

——“三微一端”成为新引擎。在近年来的负面舆情事件中,微博、微信、微视频及新闻客户端成为事件曝光和发酵的主要信源,并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新引擎。特别是随着4G网络快速发展,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社交应用微视频发展如火如荼,很多热点事件背后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如爆炸事件等各类微视频刷屏社交媒体,以丰富的视角营造出极强的现场感和冲击力。同时,“三微一端”对社会舆论议程设置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能力进一步下降。事件发生后,公众的个体意见借助自媒体力量得以迅速传播,并在与其他主体意见交流互动之后,最终汇聚形成强大的公共意见。

应对负面舆情 树正确舆论观

——建立科学有效的舆情监测和引导机制。 1.构建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舆情引导的决策主体是党委政府及其职能机构。党和政府作为舆情引导的总协调者和控制者,其所持态度和所做决策直接决定了舆情引导的走向,是整个舆情引导的主导性力量。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机制和反应机制,把握好网络突发事件中的“黄金4小时”,是保证整个网络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石,也是预防网络舆情恶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2.制定完善的后续处置机制。舆情从发酵到高涨再到消解,往往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每个阶段的处置都会受到网民的关注。尤其是负面舆情,如果处理不当都会引发舆情走向的转变。因此,制定完善的后续处置机制关系着整个舆论引导过程。包括后续信息的发布、相关责任人的处置结果、公众情绪的安抚、对事件本身的还原等,既要做到线上妥善“应对”,又要做到线下协调“沟通”。

3.建立科学的预防与研判机制。舆论是由公众意见、态度和情绪的表达所形成的,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使得舆情在突发事件中快速发酵,并不断发生演变,大大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建立科学的预防与研判机制,是正确引导舆论的关键。对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可以准确了解公众的关注热点、所持的立场、态度以及其中的利益诉求。舆情监测的过程伴随着舆论引导的整个过程,包括对事实真伪的判断、对信息涉及关系的研判、对舆情发展趋势的研判、对舆情引导效果的监测和反馈。

——利用好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自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在舆论的形成与变化中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善于利用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作为舆情引导的关键一环,主流媒体是搭建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之间的桥梁,其立场和态度与舆情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形象的塑造者和公众利益的代言人,主流媒体有责任和义务找准党委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与社会公众所关心话题之间的结合点,通过议程设置提高两个舆论场之间的重合度,减小两者之间的分离度。如对政府信息及时公开、保证信息的权威和准确、维护主流核心价值观、报道体现人文关怀等方面。

——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二级传播”功能。在自媒体下,以娱乐明星、知识分子、草根名人、知名作家、著名记者等组成的舆论领袖成为网络中的“明星人物”。特别是在负面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他们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既可以推动舆情事件的发展,也有可能成为舆情发酵的源头。通过舆情监测的方式尽最大可能掌握辖区内的网络舆论领袖,和他们经常性联系,保持良好的沟通。一旦发生负面舆情,在官方权威信息发布之后,最大限度地争取网络意见领袖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看待和评价相关事件,让其为传播事件真相、引导网络舆情发挥重要作用。

——全面提高网民的素养和法治意识。公众是舆情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不仅是事件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事件信息的积极传播者,其对舆情的演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媒体下,处于草根阶层的民众可以直接参与信息传播与意见表达,主动性日益明显。但是,从目前统计情况分析,网民普遍还缺乏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不理性行为较多。如发表掺杂个人情绪的言论;一味站在管理机构、职能部门对立面等,易冲动、轻信谣言、缺乏理性的思考与判断,被无意识地卷入网络声讨、声援的队伍中。因此提高网民群体的自律和理性程度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培养其思辨能力,对于危害公共利益的不良行为要敢于批评和指正,对于网上流传的不实信息应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另一方面,要提高网民的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发表过激言论,不传播谣言,尊重他人隐私,做遵纪守法的网络公民。

——加强互联网行业监管,构筑综合防控体系。网络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有很强的信息放大效应和社会动员力量,较难驾驭,使用不当会导致和加剧社会动荡。埃及前些年的一系列社会动荡与网络媒体管理失范有相当密切的关系,这一深刻教训需要我们深刻警醒。要树立舆情就是警情的理念,统筹网上网下两个战场,加强负面舆情应对引导,防止形成重大舆情危机。要加强网络技术手段和管理力量建设,加大网评员队伍建设力度,健全网上网下结合的综合防控体系,及时发现、封堵、删除网络有害信息,及时有效应对涉稳热点事件,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要加强网络媒体的管理,对于负面舆情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要督促依法进行封号、查处,严防别有用心的人在网上制造谣言、恶意炒作、煽动滋事,构成犯罪的要由公安机关依法介入、落地查人。

舆情应对机制 篇7

随着网络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网民数量飞速增长,2014年1月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1]。而各大热门网站的微博、论坛等都迅速发展壮大,网络信息的数量飞速增长,从而导致各种网络舆情事件不断出现。网络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可以拓宽人民群众交流的平台,拓宽社会监督的渠道,也能充分体现社会情况及民众的意愿。但是网络上也存在很多负面的不理性的问题,例如,现在很多社会腐败现象、政府工作人员的不当行为通过论坛、博客等多种网络媒体迅速曝光,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这样的网络舆情如果故意扩大就损害政府形象,降低了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影响了政府的执政权威,从而影响了社会大环境的稳定性。

所以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已经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东营市地方政府也有必要认真对待网络舆情,加强管理,疏导好民众的情绪,在这个大数据的网络时代,探寻提升东营市地方政府形象的有效对策。本文在研究了东营市地方政府现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一个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机制体系,要使每个管理环节配合协调,从而使得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环境同步稳定地发展。

1 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有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2]。

网络媒体是网络舆情的运行载体,是一种新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应用面非常广的传播介质,论坛、社交、QQ、微信、博客、微博等服务功能已经深入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智能手机的普及更是方便了民众在网络媒体上快速地传播各种信息,参与各种问题的讨论,提高了民众的言论活跃程度。网络舆情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触及到政府管理的方方面面。

网络舆情主要具有自主性、互动性、高效性、多样性、隐秘性及突发性等特点[3]。网络舆情的演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网民关注度的提升,网络舆情态势的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与传统的舆情相比,网络舆情呈现出诸多新的特征。它的演化过程一般有四个阶段: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消退期。在信息爆炸的大数据时代,网络上吸引人的话题不计其数,不会全都成为网民关注的焦点话题,一般只会有少量的焦点话题被网民激烈讨论,在网民和网络媒体的各方参与中,信息被迅速扩散传播,最终演化形成网络舆情危机[4]。网络舆情对社会功能有积极的影响力,可以对社会舆论进行监督,可以增加民众对政治的参与程度,可以加强东营市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但是也具有很多的负面影响,既可以辅助东营市地方政府管理机关进行工作,也可将政府部门的腐败、缺点等夸大传播,降低民众对政府的可信度。

2 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

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是指地方政府管理职能机构对网络舆情进行适当的监测、预警和应对,从而去实现有效化解网络舆情所引起的危机[5]。在网络舆情监测环节,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特别是负面的网络舆情的相关内容,对其情况进行及时汇报。在网络舆情预警环节,要归纳判断网络舆情的内容,分别从对社会环境稳定有负面影响的网络舆情、容易激化社会矛盾的网络舆情、人民群众关注度高的网络舆情等各个方面进行分类筛选,对舆情的走向有明确的把握,为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应对做好准备。在应对环节,当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地方政府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化解其带来的影响。

3 东营市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对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东营市地方政府如果引导方法不正确,会导致网络与政府之间成为对立面,更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东营市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东营市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认识不足,危机意识不强

网络上的某一个小事件刚出现时并不严重,可是网民在激烈讨论中可能就把事件的影响进行了扩大,当影响力越来越大时,这个小事件就变成了网络舆情,就会带来一定的危机,最后可能会达到必须政府出面解决的情况。其实,政府如果能及时处理,可能就会损失很小,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视而不见的话,就可能会造成很大损失。

3.2 东营市地方政府对应对机制的认识不足

东营市地方政府有时在处理网络舆情时,与民众、网站等各方面交流不及时,甚至不进行交流,政府在舆情引导平台建设方面严重不足,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还没有建立合理的监测体系,缺少必要的预防措施。

3.3 东营市地方政府的监测技术还很欠缺

在网络舆情联动应急机制中的监测、预警和应对,每个环节都需要各种技术的支持,而东营市地方政府的监测技术还很欠缺。一般情况下东营市地方政府主要监测一些热点问题,监测的范围太小,其实任何一个小事件都可能引发网络舆情。

3.4 东营市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预警体系还不够完善

虽然现在东营市地方政府制定了一些预警方案,但多数不能合理地判断网络舆情危机程度,不能有效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3.5 东营市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体系不够完善

东营市地方政府网络舆情的应对体系还不够完善,常常会导致网络舆情危机处理不及时,还缺乏必要的沟通机制。

4 构建东营市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应急机制体系

针对上面提到的东营市地方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时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了构建东营市地方政府联动应急机制体系,从监测、预警和应对各个环节,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

4.1 提高舆情监测技术

舆情监测要涉及到许多技术,如文本分类、文本识别、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等等,只有提高舆情监测的各种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舆情监测,提高舆情分析效率。

4.2 建立一个完善的舆情监测系统

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舆情监测系统,从舆情信息采集到舆情数据分析,最后产生详情决策,都由这个舆情监测系统来完成。

4.3 建立一个健全的网络舆情预警体系

众所周知,人类都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如果有一个错误的舆论事件,已经传播的范围很广,错误导向已经被民众接受时,再进行处理就晚了,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使民众产生对立情绪。而建立了网络舆情预警体系,通过分析判断等算法的支持,可以在舆情危机爆发前采取防范措施。

4.4 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

目前网络舆情已经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量的网民参与其中,政府必须在其中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在网络舆情影响最小时,政府就要及时启动舆情监测系统,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和保障机制,要与民众保持及时沟通,要透明公正。如果舆情已经得到扩散,影响已经形成时,政府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要请专业人员对网民进行交流互动,要公开公正地随时公布相关信息,不能掩盖错误和压制民众。

现在各级政府都有自己的网络管理部门,也对网络舆情进行了一些管理,但是各个部门之间,政府与民众之间还没有建立很好的沟通机制,要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理机制,政府就要建立政府内部的协作交流机制,形成信息共享,政府的各级部门联合协作,才能保证联动应急机制的有效实施。

5 结论

网络发展如此迅速,网络舆情也必然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部分,本文在详细分析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特点及演化等问题后,提出了东营市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该采取的策略,特别是构建应对网络舆情的应急机制。东营市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急机制研究可以为东营市地方政府处理公共危机提供借鉴,有效地控制负面网络信息传播,优化东营市地方政府对社会的日常管理,提升东营市地方政府应对危机的公关处理能力。

摘要:论文在分析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成因、特点及演化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东营市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不恰当的因素。从而提出应该构建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急机制体系,提升东营市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危机的掌控能力与应对能力。

舆情应对机制 篇8

一、网络舆情及其基本特点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意见、观点和情绪的总和[1]。网民通过新闻跟帖、BBS讨论、电子邮件、博客 (微博) 或一些即时通信工具表达意见与情绪, 在反复互动过程中汇聚成带有某种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网络舆情。同一般的舆情相比, 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 网络舆情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网络的使用及信息的发表具有自由、便捷、低成本的特点。舆情内容涉及面广,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无所不有, 网络信息的传输是以电子为介质, 具有数字化的特点, 其传播速度与范围大于一般媒介的舆情传播。互联网可以采用多种渠道进行信息传播, 通过网络超链接技术, 大量的舆情信息可以随时查阅、传播、反馈, 因此网络舆情信息公开的数量和速度都要超过现实社会中的其他媒介。第二, 网络舆情非理性成份较大。在一定程度上, 网络舆情是情绪的宣泄, 具有较强的非理性特点。这一特点使得网络舆情传播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倾向。第三, 即时性强。网络是开放的, 言论的发表可以署名亦可匿名, 在缺少了传统媒体运作的“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程序下, 网络上的言论表达被即时地传播出去。网络的使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网络上形成的舆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网络使用者查阅、跟帖, 新的舆情产生后又可以被使用者即时发现。因此可以说网络舆情具有即时产生、即时传播、即时反馈的特点。这是网络舆情突发性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舆情代表着社情民意, 代表着民间大众的呼声, 是政府管理的重要依据。网络舆情不仅是网民民意表达的场所, 更是沟通政府与公众的一种方式。网络舆情的发展, 无疑对政府运作的方式和效能带来很大的挑战。随着网络媒体作用的日益加强, 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方式、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管理理念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

1. 网络舆情推动电子政务发展,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建立高效政府是世界各国政府努力的方向, 也是确保经济社会成功发展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到来, 为了裁减冗员、消减行政费用、提高行政效率, 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不同措施进行着本国的行政改革。网络舆情的发展为政府提高行政效能提供了良机。电子政务通过使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 以更为快捷、更为经济的方式收集、处理、传递、沟通信息, 能够大幅度提升政府的整体行政办事效率。同时, 信息可以在组织内部为更多的人分享, 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较低的层级就可以得到解决, 以上传下达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中层管理得以大大精简, 因信息传送不及或传递错误所造成的内部消耗可以大为减少, 行政程序将进一步简化[2]。

因此, 为了适应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政府管理向电子政务方向发展是政府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网络化、电子问政平台建设、政府网站建设等形式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例如,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通过在政府和民众间搭建起一个双向沟通顺畅、解决问题有效的平台, 提供给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和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互联网新的方式。为民众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形式, 既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也增强了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

2. 网络舆情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网络舆情有利于公众获取信息, 提高公众参政议政能力。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必须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公众希望政府更多地帮助个人解决问题, 向社会公众发布各种政策信息, 提供各种政策咨询服务。便捷、低成本的网络舆情使公民和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政策法规, 从而获得政府更具体化、更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全能型政府已经难以为继。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不会为公众解决更多的问题, 相反只会产生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政府职能定位应从弥补市场缺损, 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的角度出发。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挑战, 要求政府实现职能转变, 将社会性、公益性、自我服务性的事务性工作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 交给中介组织和事业性单位承担, 将原本属于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的经济职能归还给社会, 政府集中精力致力于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培育, 实现公共权力的本质。

政务管理走向公开与透明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一环。网络舆情的快速与突发性特点对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电子政务的框架下加强网上政务公开工作, 使大众及时了解政务信息与办事制度、流程, 监督政府政务工作。网上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民主权利, 维护群众利益, 使大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公开政府办事制度、办事过程、办事结果, 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政府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3. 网络舆情催生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树立政府治理理念。

网络舆情不仅对政府管理方式与政府职能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 也在管理理念上对当前的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说, 在网络舆情的关照下, 政府管理理念要从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转变。

管理与治理虽然仅一字之差, 但其内涵相差甚远。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报告中提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者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并非单纯的规则或者活动;治理的手段是协调、合作, 而非控制;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 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3]。由此可见, “政府治理”是在行政型政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政府由高居于社会之上的国家对社会实施治理的公共权力机构, 转变为社会众多权力主体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协调者、引导者。政府组织结构也开始由等级制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逐步向网络化扁平式的治理结构转变。

治理强调网络是政府对外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 为公共管理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对网民而言, 通过网络了解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初衷, 可以知晓公共管理具体行为的推进情况, 甚至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监督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在这样一种良好的互动情况下形成的网络舆情, 有助于为政府管理提供有利的舆论环境。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探讨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浪潮,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新闻报道与参政议政等方面已有超越传统媒体之势。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社会组织, 政府有必要主动介入互联网, 根据网络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组织专家分析研究网民的思维方式, 用网民能够接受的形式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资源, 不断完善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 发挥政府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 引导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 建立政府权威信息发布机制。

在网络媒体的介入下, 传统媒体中的受从地位发生改变。网民由被动变为主动, 网民可以自己设置新闻议题, 利用微博、BBS、论坛等形式发布即时新闻。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 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过去政府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 往往从社会稳定角度出发, 采取先封锁, 后公布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大隐患:主流信息不畅易引发谣言。网络媒体传播速度与范围的不可控决定了面对网络舆情, 不仅不能采取封堵躲的办法, 而必须通过及时公布权威信息, 才能真正抑制谣言。可以说, 政府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 提供主动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正如刘云山部长所说:“在这种形势下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如果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不高度重视、不善于运用, 就会陷入被动, 更谈不上扩大覆盖面、增强力。”因此, 政府要善用网络媒体、抢占网络阵地, 第一时间发布全面、准确、权威的信息, 堵塞小道消息传播的通道, 以增强政府舆论宣传的公信力。

2. 建立政府网络问政机制。

网络问政是现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 中国网络问政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10月, 山东烟台“网上民声”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10年, 广东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荣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建立网络问政机制可以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提升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 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民主, 扩大参政议政渠道具有积极意义。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采取相应措施, 设立专人专岗从事网络问政平台建设, 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建立群众、网民意见受理、转办、督办、反馈机制, 接受民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形成政府对网上社情民意反应敏捷、渠道畅通、直接开放的回应机制, 实现政府和民众的互信、互动;在网络问政建设中建立规范工作流程, 明确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等工作流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提出时限要求, 对涉及职责范围的咨询、投诉、意见和建议, 由各级各部门专人在规定时限内办毕并反馈, 对确需延长办理的, 应在网上作出说明, 对确需通过详细调查后才能办结的社情民意, 要及时在网上通报办理进度。

3. 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潮、思想、观点的集散地, 成为思想舆论斗争的新阵地。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政府必须加强正确舆论导向, 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取代、压制不利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消极舆论。一般来说, 人们在网络中浏览、搜索信息时会意识地倾向于选择信息源内容丰富、具备较高权威的网站。因此, 政府网络媒体应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导向作用, 围绕网上热点问题, 及时披露信息, 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在网上刊发, 解疑释惑, 维护网上正确舆论导向, 逐步形成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政府在接受公众舆论监督, 改进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同时, 还应加强与公众的互动, 主动充当“意见领袖”, 正面引导网民的讨论, 及时批驳敌对势力的造谣、攻击和污蔑, 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同时, 注意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突发事件中往往起到了引导舆论方向的作用。因此, 政府需要建立一定的沟通交流机制, 引导网络“意见领袖”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理解政府解决种种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 确保网络意见领袖在引导网络舆情方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 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特点。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 这一特点无疑加大了政府管理的难度。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整套网络舆情预警体系, 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 提高应对效率。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包括预警指标、预警等级、预警测度、预警方法、预警活动等多项要素与指标,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 需要网络专家、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社会学家、政府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机制、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机制、网络舆情发展方向的预测机制和网络舆情发展的干预机制。通过建立预判预警机制, 政府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干预, 如在收集和分析舆情信息时发现了负面信息, 则可以通过报道正面消息冲淡负面信息的影响。

5. 建立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

现阶段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危机管理是对当前政府面临的较大挑战。对网络舆情来说, 在用正常渠道无法处理的情况下, 民众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诉求可能通过网络爆发, 从而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目前中国的公共管理危机处理机制尚处起步阶段, 网络舆情危机时有发生, 政府在应对时尚缺乏有效的机制, 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可以通过设立综合性决策协调机构和常设的办事机构,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来提高应对网络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网络舆情问题, 可以建立由专门部门负责, 各部门参加的舆情监管机构, 制定程序化的网络舆情处理过程, 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 采取有计划的步骤, 沉稳地面对事件, 消除影响, 减轻危害, 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 同时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6. 建立网络道德自律机制。

网络舆情主体素质是构建和谐网络环境的重要基础。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往往体现着情绪的宣泄, 并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政府要加强网络文明与道德建设, 提高网民道德自律意识, 使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号召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和广大网民:“自觉遵纪守法, 倡导社会公德, 促进绿色网络建设;提倡先进文化, 摒弃消极颓废, 促进网络文明健康;提倡自主创新, 摒弃盗版剽窃, 促进网络应用繁荣;提倡互相尊重, 摒弃造谣诽谤, 促进网络和谐共处;提倡诚实守信, 摒弃弄虚作假, 促进网络安全可信;提倡社会关爱, 摒弃低俗沉迷, 促进少年健康成长;提倡公平竞争, 摒弃尔虞我诈, 促进网络百花齐放;提倡人人受益, 消除数字鸿沟, 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这一公约的提出, 对于网民的网络舆情表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克服网络舆情表达中失范现象。

7. 建立网络规范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破坏政治稳定、政治安全的事屡有发生, 互联网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各种国家分离主义分子如藏独、疆独、台独以及“法轮功”组织等敌对政治力量利用网络的隐匿性与虚拟性, 传播不真实的政治信息, 制造背离政府主流政治文化的网络舆论, 对国家政治安全造成压力和干扰, 破坏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这种虚拟的网络化斗争将成为今后意识形态斗争的一种常态。针对境内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煽动和和破坏以及网络空间传播的虚假信息, 我们要大力加强网络规范化建设, 通过立法规范, 化解网络中的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攻击与破坏。一方面, 我们要加强网络立法, 通过完善的司法制度规范和引导网络空间的各种行为, 包括与网络媒体监督相关的传播行为、讨论行为等。另一方面, 应加强网络安全工作, 防范不良、虚拟信息的输入, 使网络舆情真正反映民众呼声, 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7-53

[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12-208

[3]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23

[4]姜胜洪.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 2009, (1) .

[5]李发戈.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

[6]吴绍忠, 李淑化.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 .

[7]杨久华.试论当前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及其治理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 .

网络舆情应对措施研究 篇9

1 网络舆情分析

1.1 网络舆情定义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 以事件为核心, 是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 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带有广大网民的主观性, 未经媒体验证和包装, 直接通过各种形式发布于互联网上。

1.2 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

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如下[2]:

1) 一定的社会条件。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深入, 在一定的时间内, 新矛盾, 新问题, 不断增加, 产生了许多社会危机, 所以我们可以说, 网络舆论是社会固有的矛盾逐渐积累的结果, 是主观和客观的结果冲突的互动。

2) 公共问题。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 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如住房问题、拆迁、腐败、贫富差距、社会道德等话题, 非常容易引起不同群体的关注, 对于出现的不平等事件, 人们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呼叫、鼓动、串联传播、上诉等集群行为, 以达到目的和。因此网络舆情是植根于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之中的。

3) 网络心理作用。当人们的心里需求, 现实需求, 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满足时, 更倾向于向虚拟世界寻求满足。当出现一些社会问题和矛盾的刺激, 人们会丧失理性的认识, 盲目的听从别人, 去做不受自己控制的事情。

4) 受到意见领袖的鼓动。网络意见领袖掌握和传播信息, 并对消息进行鉴别, 进行高层次的价值判断, 引导网络成员们的认知, 决策和行为模式的支持, 并提供意见。个别成员由于对网络舆情“不明真相”, 往往受到这些人的鼓动。因此, 我们可以说, 意见领袖的引导和煽动, 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 社会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会造成系统组织损害, 因此如政府、社会组织、媒体等系统将会对其进行修复, 以减少事件的破坏性影响, 将其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如果社会控制不当或失败, 是很容易造成危机, 将使网络群体性事件转化为现实的群体性事件。

1.3 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具有以下特点[3]:1) 直接通过网站、BBS、新闻评论、微博和博客等, 网民可以直接评论, 表达民意, 立即采取行动;2) 突发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 一个热点事件、一种情感意见的表达, 可能引起极大的反响, 往往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爆发的导火索;3) 偏差性, 因为网络发言者身份隐蔽, 同时互联网缺乏有效监管与规范, 网络成为一些网民的情感空间。因此, 在网络中更容易出现庸俗、不实、灰色的言论。

我国的网络舆论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是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 思想观念落后, 容易受到外来的观念和文化冲击, 不能有效地辨别真伪。二是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等如不能及时处理, 容易使一些人出现情绪冲动, 进而引发冲突。三是一些社会管理者的不作为或逃避, 引发群众的不满, 引发网络舆情。

2 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

面对网络舆情的层出不穷及其影响力的日趋扩大, 根据长期的研究和实践, 正确处理网络舆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具体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4]:

1)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 实施网络实名。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网络安全的保障。由于我国的网络法制发展明显落后于网络的普及速度, 当出现网络事故时, 通常“无法可依”。对于突发的网络舆情, 只有做到“有法可依”, 才能保证社会秩序正常。因此, 健全法律法规, 完善网络管理规章制度, 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2)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督, 积极落实防范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 建立一套有效的早期预警和应急机制, 要实现对网络舆情的主动控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网络信息、舆论的焦点和热点, 建立异常信息监测系统和预报指标体系, 及时删除有害的、错误, 负面的或反动的信息。对于网络舆情的可能发生, 一定要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迅速占领媒体舆论的制高点, 引导和控制舆论的方向, 减少误解、传闻, 将网络舆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3) 主动介入, 快速反应, 厘清真相。遇到网络舆情, 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 占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 及时让广大民众了解事件的真相。对于参与的网民要合理引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使他们明辨是非, 提高觉悟, 自觉约束自己。对利用网络故意煽动闹事并不听教育劝阻, 将网络事件扩展成现实暴力的人员, 要果断依法处置, 坚决打击。

4) 使政务公开, 政策透明。政府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引导网民合理表达诉求。当遇到人民群众不能解决的问题, 地方政府应及时解决问题, 让人民放心。应该了解网民的实际情况, 加强与网友的沟通, 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查和解决问题, 并及时反馈和公布。在互联网上, 对于网民不合理的请求, 加强沟通解释, 有条件解决问题, 取得互联网用户的理解和支持, 并积极引导网民正确表达上诉。

5) 网络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概念。建立和谐社会, 强大的宣传和教育体系, 是预防网络舆情的重要保证。各级政府部门应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 增强广大用户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引导广大网民加强自身修养, 建立是非标准, 培养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加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解, 不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

3 小结

总之, 预防和监测网络舆情, 加强引导,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也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正确分析网络舆情的产生机理, 我们才可以对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网络舆情的预防, 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许鑫, 章成志, 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 32 (3) :115-120.

[2]孟超.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J].中国报业, 2011, 12 (2) :28-29.

[3]田振华.试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和应对策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3 (4) :99-102.

政府舆情应对工作十大原则 篇10

我们认为舆情应对的基本原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以人为本, 生命第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尊重人的特性和本质, 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目的, 一切为了人, 一切依靠人, 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现实需要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 以人为本就是一切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精神生活和政治民主的需求。以人为本, 就是要求政府把关心人、尊重人、解放人、发展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舆情应对过程中, 要以人民的利益和需要出发, 满足其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而非简单地堵住舆论的“枪口”。

在事关突发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网络与应对过程中, 应及时报告, 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 第一时间报道现场, 把人的生命健康权放在首位, 生命第一, 在信息发布过程中, 尽最大努力抢救和挽救生命, 先救人后救物。这也是近年来, 各国在重大安全事故后, 停止部分娱乐电视节目, 而及时播报事故、伤亡及救援情况的原因。

二、依法应对, 合乎情理

在应对舆情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和准绳, 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其他规章制度的要求。宪法明确了公众的言论自由和舆论监督权。宪法第27条第1款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人民的监督。”第41条进一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在依法保护公众知情权、监督权的同时, 要依法规范公众及网民的监督行为, 对那些恶意散布虚假信息、诬陷他人、危害国家利益以及对网络监督压制、打击、报复的, 对违反有关网络管理或侵犯公民人身权、隐私权、名誉权的行为, 有关主管机关要依据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 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我国出台了诸多关于互联网的规定和管理办法, 也是舆情应对工作的法律依据, 例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

舆情应对还应做到合乎情理。不仅对待网民和公众要合情合理, 公布的事实真相, 事件细节也应符合情理, 符合常理, 否则必然引起网民的质疑, 甚至攻击。

三、及时应对, 积极面对

网络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传播迅速, 不受时空限制, 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世界各地。随着手机上网用户的增加, 微博的普遍使用, 突发事件、热点新闻、爆炸新闻等传播更是神速。因此舆情一旦爆发, 相关部门应坚持“黄金一小时”原则, 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及时应对。从近年来的经验看, 凡是有关政府某部门的负面新闻一旦出现, 该部门应立即进入舆情应对状态。

舆情一旦发生, 基层相关部门应第一时间做出快速反应, 相关人员应通力合作, 根据经验, 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应对和先期处理工作, 而不是消极地等待上级部门来应对, 或是等上级过问才开展应对工作。或者消极抱怨, 或者简单地“瞒”“捂”“堵”, 在网络时代和信息时代, 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错误和愚蠢的。也不要抱有“息事宁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 这将会使自身在舆情应对工作中处于不利和被动的地位。

四、主动应对, 抢占先机

舆情一旦发生, 相关部门应通过媒体, 主动宣传, 营造有利的主流舆论态势和社会氛围。例如, 主动准备新闻通稿等新闻稿件, 主动联系有关媒体发布事件相关公告或信息, 而不是以“主人”姿态坐等媒体调查事实真相和进行现场报道。尤其是对重大敏感事件、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 要努力抢占先机, 把握话语权, 赢得主动权, 为应对工作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在舆情形成初期, 网民有实现话语权的欲望, 有附和情绪和盲从心理。因此, 在其形成初期, 有效的主动应对可以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为舆情应对工作抢占先机, 抢占“制高点”。舆情爆发后若没有官方的声音, 没有官方的消息, 各种猜测、曲解必将给事件的处理带来阻力, 导致应对工作的被动。主动发布权威信息, “在媒体还没来得及报道时”, 即发布相关信息, 可避免公众盲目猜测、恶性炒作以及媒体虚假报道

五、公开透明, 互动沟通

信息公开、透明, 是应对舆情的基本原则。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来说, 信息公开是对付小道消息和谣言的最好办法。事件发生或舆情爆发后, 应公开事实真相、事情经过、伤亡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已查明的事件原因 (未确定原因的事件不要随意假想臆断) 等等, 让网民想知道、想了解的情况都能通过公开的渠道和信息找到, 而不要让网民想要获取舆情信息, 无从获取或查找, 致使网民主观臆断或造谣。

在信息沟通和传递过程中, 应重视平等公平地和网民、媒体的互动交流和沟通, 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想获取哪方面的信息, 对媒体、公众一视同仁。舆情爆发, 群情涌动, 如果居高临下, 自说自话, 会激起公众的质疑和反感, 形成对立。无数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经验表明, 对话胜于对峙。舆情处置者只有放下架子, 积极与媒体沟通, 平等地与公众交流, 以信息公开消除谣传猜测, 才能赢得信任支持, 才能有效引导舆情, 妥善处置事件。

六、积极回应, 主动引导

现实社会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探讨焦点问题, 舆情便会逐渐形成。对于突发事件, 网民会有各种疑问, 会关心细节, 对事件走势会表示关切, 质疑事件的原因以及来龙去脉。因此, 舆情一旦爆发, 仅仅发布信息是不够的, 还必须迅速了解和把握网上的舆情信息, 迅速回应公众疑问, 如果对网民的疑问和质疑置之不理、漠不关心, 很可能导致舆情升级。

在回应网民疑问的同时, 还应主动引导舆情及舆论方向, 将网络的评论、跟帖、讨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引导网民理性、客观的评价和看待事件, 不能让非理性、偏激的观点占据主流。对涉及政治等敏感性问题, 更是应向正面引导, 避免舆情向反动的方向发展。也可以利用舆情专员或舆情评论员, 监控、跟踪舆情, 参与跟帖、评论、讨论, 影响网络论坛, 进而影响舆情走向, 将不利舆情引导到主流舆情上来。

七、信息准确, 细节真实

真实准确是信息之本。准确真实的信息才不会误导公众, 错误虚假的信息比没有信息危害更大, 会给事件处理和舆情应对带来极大的危害。信息准确、细节真实, 还原真相、还原全貌, 尽量不让事件留下疑点, 力争不给公众带来困惑, 做到客观公正、取信于公众和网民, 唯有如此才能促使问题尽早解决, 舆情尽早平息。

2012年5月10日发生在云南巧家县的爆炸案, 前期因为案件在没有查清的情况下, 公安局有关人员表示愿以前途担保爆炸案为赵登用所为, 引发了网民、媒体的诸多质疑, 提出了多个疑点, 导致网上激烈争论, 各种关于爆炸的真相版本散布于网络, 致使后期在案件处理和舆情应对方面处于完全被动的境地。如果及时发布正在调查侦破案件的消息, 在及时调查清楚案件后, 还原案件过程、细节和真相, 或许不至于此, 而最终结果却是雇佣赵登用的邓德勇、宋朝玉因为不满征地补偿制造的这起爆炸案, 致使相关部门更是难辞其咎。

八、部门联动, 协同应对

舆情应对工作涉及面广, 会牵扯多个部门, 应对工作需要部门之间有效联动, 协调行动, 共同应对。部门联动, 协同应对是指相关舆情的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联合行动、分工协作、彼此配合, 对舆情进行引导和控制等, 从而化解舆情, 促进舆情涉及的事件或问题有效解决。

部门联动既指舆情应对的各主体之间联合行动, 如宣传部门、公安部门、工信部门等, 也指上下级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合行动, 甚至包括与媒体之间的有效联动和沟通。各个部门之间高效的联合行动需要有效的沟通协调, 做到步调一致、口径一致、行动一致, 才能提高舆情的应对效果。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 相关地方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都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行动, 是致使事件和舆情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终导致了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九、分级应对, 分工协作

属地管理与分级管理是我国政府管理的基本原则, 这也是舆情应对工作的原则。根据舆情危急、紧急的程度以及舆情涉及事件的大小分别由不同层级的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应对, 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坚持归口管理, 尽量就地解决, 将舆情及舆情反应的事件化解在基层。

同时, 各级宣传部门、公安网监部门、国安部门、工商部门、教育部门、共青团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等部门和网络运营商要担负起各自的互联网管理职责, 职责, 按照职能分工协作, 发挥各自的优势, 齐抓共管, 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 有关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在涉及本单位的舆情和事件爆发后, 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做好应对工作, 避免矛盾激化。

十、统一指挥, 统一领导

舆情一旦形成, 应立即明确主管部门、主管领导及其责任, 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舆情应对工作, 避免相互掣肘。尤其是对于突发事件而引发的舆情, 在危机状态下, 领导指挥机构有权调动各个部门的人力、物力, 以便统一行动, 从而将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同时应在领导指挥机构设立新闻工作组负责事件的媒体接洽、对外宣传、舆情应对工作。

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分析 篇11

关键词:网络舆情;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4-0089-04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其表现形式主要为:BBS论坛、博客、播客、新闻跟帖及转帖等等。近年来,网络舆情对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与日俱增,一些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网络对社会监督起到的巨大作用。同时,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群众的违规和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形成严重威胁。教育系统关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身热点问题很多,历来是敌对势力渗透和破坏的重点,因此,分析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必将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我国互联网的特点

我国的互联网除了具有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渗透性、随意性等网络共同的特点外,还具有中国特色。

1.网民众多,呈现大众化、年轻化的特点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近一次调查,截至2008年6月,我国网民数已达到2.53亿人,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与互联网发达国家的网民年龄相比,中国网民更加年轻,24岁以下网民占49.9%,30岁以下占68.3%,可见青少年是网民的主力军。年轻人口无遮拦,更乐于对社会、文化和经济问题随时发表自己的看法。

2.互联网舆论平台十分发达

中国拥有近150万个BBS论坛,规模为全球第一。几乎所有门户网站都开设BBS论坛。在“百度”网站,网民可以就任何关键字设立专门的论坛,对此事件或话题感兴趣的任何网民都可以到论坛发表言论和图片,平均每天发布新帖多达200万个。几乎每条受网民关注的新闻后面都开设了跟帖,网民可以随手在新闻后面发表自己的观点,热门新闻的跟帖有时达到几十万条。

博客素有“网络日记”之称,目前我国拥有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达到42.3%,用户规模达1.07亿人。

即时通讯方面,2007年第三季度活跃账户数3.88亿,为世界之最。很多中国网民人均拥有多个即时通讯账户,特别是腾讯QQ,最高同时在线用户近2000万,成了网民交流沟通的便捷工具。在“艳照门”、抵制家乐福、“人肉搜索”等网络活动中,互联网即时通讯与无线手机短信发挥了重要的沟通媒介作用。

3.网络成为各级领导了解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

关于各级官员“触网”、“开博”的新闻一直源源不断。2008年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人民日报社,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同网友在线交流必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史册。总书记做客强国论坛,与网民交流至少透露出三大信息,一是互联网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已具有重要地位。二是党中央对互联网的建设和发展将会更加重视。三是今后中央决策将会更加注重听取“网意”。6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强调,法院审判要更加注重保障民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人民来信来访、申诉再审等诸多方式和环节,建立科学、畅通、有效、简便的民意表达机制,及时掌握民生需求。还要求这种表达机制应扩展到纪委等其他部门。可以看出,今后各级官员将会越来越重视网络媒体,网络将成为普通群众与官员沟通的桥梁,难怪有网友称“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

4.网络暴力日益显现

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在针砭时弊、舆论监督、传达民意的同时也容易滋生网络暴力。当网络舆论与社会事实偏向严重时,网上的意见容易呈现两极化,网民往往会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来捍卫自己的价值立场,极端地赞同或者极端地反对,就会出现一些“网络暴民”,他们自以为怀着正义之心,对当事人实施“网络暴力”,包括公布当事人隐私、电话骚扰、现场骚扰等。在一些引起网民反感的事件中,他们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群体性地聚集,甚至发生过激行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威力无比的“人肉搜索”可见一斑,人肉搜索引擎因为它一次又一次地“伸张正义”,人们已经习惯于听到这个名字并认同它的存在以及合理性。网上有这样一句话形容“人肉搜索”的魅力: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你很快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搜索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比如“虐猫女人”、“5·12地震”的“辽宁骂人女”、重庆“Die豹”等等。

二、网络舆情的特征

1.直接性

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网络舆情还具有无限次即时快速传播的可能性。在网络上,只要复制粘贴,信息就得到重新传播。相比较传统媒体的若干次传播的有限性,网络舆情具有无限次传播的潜能。网络的这种特性使它可以轻易穿越封锁,令监管部门束手无策。

2.随意性和多元化

网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不受任何约束。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另一特点是缺乏媒体“审核人”的角色。在网络上,任何一个人都能不经过审核直接发布信息。网民在网上或隐匿身份、或现身说法,纵谈国事,嘻怒笑骂,交流思想,关注民生,多元化的交流为民众提供了宣泄的空间,也为搜集真实舆情提供了素材。

3.突发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4.隐蔽性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5.偏差性

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跟帖、论坛、博客的出现,中国网民们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倾向,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等等。

三、校园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快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对相关政府部门来说,如何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应有内涵。

1.弘扬主旋律,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1)加强教育网站建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推行校务公开,搭建学校与学生网上沟通的桥梁,使网站成为各地各部门宣传的窗口,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平台。

(2)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法制教育。让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引导学生增强上网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文明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规范上网行为,养成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活方式,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减少和消除网络的负面影响。把校园网络建设成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的阵地。

(3)“堵”与“疏”并举,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建设网络文化,必须关注网络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青少年成长的消极作用。根据多年调查,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不良信息,一个是网络游戏成瘾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提高他们的自身免疫力。疏导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媒体、认识网络,正确地利用网络来推进自身的成长。另一方面要采取行政和技术手段把住源头,过滤不良信息,封堵不良网站,给青少年提供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

2.建立机制,监控引导,及时妥善处理网络舆情

(1)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网络舆情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一样,都应实行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采取“谁运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要在进一步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纳入宣传思想工作总体安排,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行为。要明确一位领导同志具体分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同时确定一名同志为舆情信息员负责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每天或每周按部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整理,针对各部门的情况,提供简单的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及时向各职能部门进行反馈。

(2)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网络技术手段是实现网络舆论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常用的网络技术手段包括对IP地址的监测、跟踪、封杀;网管的全天候值班监测,对负面消息进行及时清除;运用智能型软件进行敏感词组的自动过滤;对论坛发帖的延时审查及发布;对国外敏感网站浏览限制;论坛、博客、播客实行实名认证制度等。各个网站和互联网运营商都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技术保障措施,确保网络信息安全。

(3)建立日常工作机制

1)网络信息发布

“互联网让每一个人都变成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不经过审查。”一位传媒研究者称,“一方面,这可以让信息更加公开透明;同时,由于鱼龙混杂,你无法分辨它的真假。而对那些年轻的网民来说,情绪非常容易被煽动。” 正是如此,网站一定要严把信息发布关,要建立网络信息发布的审核制度,规范信息审核流程,实行专人负责。网站开办的BBS论坛、博客、播客等交互栏目,必须实行“实名注册”并落实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先审后贴制度。

2)网络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监测就是要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随时了解网络舆论的动态和方向。网络舆情监测要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主要由BBS网管和版主来担负此项重任。监测的意义在于,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情,要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特别是在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网络舆情监测的作用更为重要,由于突发事件中的矛盾双方往往处于对立状态,影响或阻碍了原有的信息沟通渠道,从而给各种“小道消息”提供了填补信息真空的机会,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果被遗漏或忽视,会对处理决策产生误导。因此,完善的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有效的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对社会的稳定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3)网络舆情引导

网络舆情引导就是对监测到的网络舆情动向,通过网络信息评论员进行网络舆论导向,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对日常舆情进行引导。一方面可以开展即时性评论,及时跟帖批驳反面声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帖、跟帖发表引导性评论,发布正面观点。根据传播学规律,“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尤其当网络出现海量信息时,网民往往会无所适从,这时候他们更需要权威的“舆论领袖”的声音作为自身决策的依据。

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各版主还要严格审核有关信息,对恶意信息立即删除,对情绪偏激的帖子作缓冲处理。在把关中,切忌简单粗暴地删帖,要注重运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引导艺术,使网民产生理性和情感上的认同与共鸣,从而形成网上正面言论强势。

(4)建立网络舆情预警和应对机制

网络舆情预警和应对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段时间内,对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舆情的及时妥善控制,从而达到有效化解网络舆论危机的目的。网络舆情预警的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危机的苗头,及早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规模进行判断,及早通知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1)制定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制定处置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加强监测力度,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第一时间的知情权

监测预警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能否从每天海量的网络言论中敏锐地发现潜在的危机苗头,以及准确判断这种发现与危机可能爆发之间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越大,相关职能部门越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为下一阶段危机的有效应对赢得宝贵的时间。

原山西省省长于幼军在对“黑砖窑”事件进行的深刻反思中认为,黑砖窑事件的一个重要教训,在于“没有敏锐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动向,及时做出正确的回应”。这不是一句例行官话,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这个事件背后的实质,以及对这个事件需要反思的问题。

3)建立并完善公共危机的信息通报机制

在网络时代,信息公开稍微迟滞一点,就有可能为谣言留下传播的空间。因为传统媒体往往注重主旋律宣传,以正面事件为主,表现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对一些负面新闻,特别是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报道较少,公众长期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负面消息,于是,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互联网就是人们了解事实真相的第一选择。因此,当网络舆情危机出现时,要最大程度地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发布最及时权威的信息,影响网络舆情的走向。

不久前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的起因并不复杂,就是当地一位少女溺水死亡的鉴定结果得不到家属的认可。但由于警方的处置方式不当,缺乏说服力,致使谣言越来越多,最终被一些黑社会势力利用,一发不可收拾,酝酿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自古以来,但凡流言,都是见光即死的。最大程度地进行信息公开,一则可以将内部的猫腻减少到最小,再则可以使流言的伤害减少到最小。只有在民众的知情权得到充分满足的前提下,对此类事件的处理才能妥善、稳当,避免引发其他矛盾和不安情绪。“瓮安事件”的及时果断处理也得益于真相的及时公开。

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最大限度地满足民众的知情权。坚决制止在信息传递方面的欺上瞒下和报喜不报忧,提高政府在危机处理中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3.部门联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舆论氛围

(1)领导要关注网络舆情

各级领导要关注网络,把网络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如是说。这也是温总理连续四年在记者招待会上谈到互联网。今年春节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省长黄华华发布《致广东网民朋友的一封信》,表示对于共同关心的话题,愿意和大家一起“灌水”;对于工作和决策中的不完善之处,也欢迎大家“拍砖”。在黑砖窑事件过程中,于幼军一直高度关注网上的反应。总之,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民意表达,提高在网络时代快速反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部门联动,分工协作

各级宣传、公安、国安、工商、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和网络运营商要担负起互联网管理的职责,发挥各自的优势,齐抓共管,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

(3)各级互联网管理部门要落实专人适时监控网络舆情,给领导当好参谋

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发动学生参与网络舆情的监控。特别是对学校各种贴吧、BBS,要及时清理,了解并掌握各个版主的情况,要掌握它们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加以引导。门户网站招聘了一批政治可靠、知识丰富并熟悉网络语言特点的学生骨干、学生辅导员、年轻专业教师等为专兼职网上评论员,开展网上舆论引导。

总之,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应对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是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认真做好这项工作,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把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08,7.

[2]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J].今传媒,2008,2.

网络舆情的应对及引导 篇12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的好可以让网络舆情成为社情民意的粘合剂,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促进社会良性发展, 运用不好则会适得其反。网络舆情紧扣着社会舆情, 面对当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不断凸显的各种社会矛盾, 互联网为其提供了一个让大家尽早发现的平台。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民意, 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做到早发现, 早应对, 早处置, 早解决。这样就消除了社会问题的日积月累, 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大型群体事件。相反, 如果采取隐瞒、打压的措施, 唯恐消息公开影响社会稳定, 主动放弃舆论引导, 这种不利的应对方式既违背信息的传播规律又造成工作的被动。尽早的收集网络舆情, 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进行判断, 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重视的当下, 开展网络舆情研究正成为热潮, 如何在网络监督环境下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应对和积极的引导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要研究网络舆情就要先了解网络舆情的载体。网络舆情载体可以分为公共载体和个人载体两大类型, 公共载体主要以新闻跟帖、网络社区、网民留言、BBS等公共环境为平台, 个人载体则以博客、微博、微信、个人网站等为主。公共载体如同向用户提供了一块公共电子版, 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消息、提出观点, 每天的访问量以亿为单位进行计算, 很多人都会爆料和讨论问题。以天涯社区为例, 它犹如公共茶馆, 并不偏重于某一种观点, 而是追求观点的平衡, 不批判、不唱反调。近几年, 个人载体的影响力持续壮大, 已经大大的冲击了公共载体在网络舆情中的霸主地位, 极大的影响着网络舆论的广度和深度。随着网络与手机的结合日益紧密, 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浏览信息、发表意见、上传视频。其中, 微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 ( 2014) 》指出, 超过3亿手机用户使用微信, 微信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成为第一大舆论场, 是2014年舆情事件的最大信息源。以上这些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 有的在萎缩, 有的在发展, 在应对和引导网络舆情的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各种舆情载体在传播方式上的变化。

面对不断变化的网络环境和舆情载体, 在把握传播规律的基础上, 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不断加强网络舆情应急预警机制建设。按照网络舆情事件的性质, 可能达到的危害程度、涉及范围, 将网络舆情事件分为特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 具体区分为红、橙、黄、蓝四色预警。根据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具体需要, 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组织机构, 做好网络舆情突发状况应急机制, 制定网络舆情事件的预警、监测、调查、应对等应急方案。从发现网络舆情问题, 监测网络舆情发展, 搜集网络舆情信息, 分析网络舆情内容, 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以及协调运作等都要有完备的应急机制。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对全面掌握与网络舆情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 形成处置领导体系和协调运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设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立顺畅、高效的协调联动机制, 根据一定时期网络舆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 由专们人员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有针对性的预警监测, 发现可能诱发网络舆情危机的情况及早通知有关部门, 保证第一时间获知, 做好应对准备。网络时代, 一件事从发生到成为全国议论的热点只需要几十分钟, 回应网络疑问就像打仗, 要在第一时间抢占山头, 山头谁先抢占谁就是主动, 另一方要想打上去, 就要付出很大代价, 在这个山头空白的时候, 要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根据网络舆情议题的特点以及网络舆情热点平均存活时间和最大关注度出现的天数等特征, 注重因势利导, 适时、规范的发布权威信息, 掌握权威信息发布的主导权。做到早发现, 早应对, 早处置, 早解决, 争取时间, 争取主动引导舆论。

构建网络舆情分析应对系统。及时组织专门人员对相关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进行查找, 对网络舆情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核实, 对网络舆情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 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和材料。善于将部分责任人和整体果断的进行切割, 对于与工作无关的个人问题, 要及时、主动、准确的发布权威网络信息, 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尽快澄清事实真相。不能让单独的个体代表了整个机构, 甚至整个系统, 这样网民就不会把整件事情与整个单位联系, 网络舆情自然就会去谴责个人行为。相反, 如果不计代价的盲目维护则会将本来与整体关系不大的个别问题复杂化。

网络舆情事件的第一要务还是解决实际问题, 千万要警惕技术决定论, 丢弃有了负面东西就找关系花钱删贴的想法。试问, 你封得住吗? 谁有能力把所有网站都封住呢?要积极妥善面对网络舆情, 有误解的要积极澄清, 有错误的要敢于道歉, 有责任的要敢于承担。哪里出了问题, 哪里先去解决问题, 解决好之后, 才能去做宣传, 问题没有解决, 单凭宣传是没有用的。当然很多问题是比较复杂的, 一时解决不了, 这时千万不要试图用一次虚假的信息发布将事情掩盖, 这样只会让网友失去信心。其实不妨查清一点公布一点, 循序渐进, 用滚雪球的方法发布信息, 因为一旦贸然说出去再想改就不容易了。

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舆论议题和参与对象的引导。根据议题的自身特点因势利导, 放大主流, 缩小负面, 进行正面的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网络和网民进行沟通, 引导他们去正面评论, 疏导民意。要重视网络舆情参与主体中意见领袖的作用, 他们起着重要的过滤和影响作用, 往往他们的一个行为会对很多社会普通公众产生很大的影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非韩寒莫属, 他的每一条微博都有上百万次的点击, 号召力已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当然, 我们遇到的网络舆情不一定都被名人关注, 但我们可以利用本地论坛, 本地问题本地解决, 影响自然也就小了。绝不能固执的认为本地论坛不能有负面的东西存在, 任何一种社会形势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 老百姓没有在本地的发泄平台, 自然要去外面寻找, 本地论坛搞的好, 外面的负面消息也就少了。

参考文献

[1]蒲红果.说什么怎么说-网络舆论引导与舆情应对[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13.

[2]曾润喜.我国网络舆情研究与发展现状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 2012 (8) .

[3]姜胜洪.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与发展现状及舆论引导[J].理论月刊, 2013 (4) .

上一篇:中国的脊梁下一篇:高中数学答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