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应对机制

2024-10-15

管理应对机制(共12篇)

管理应对机制 篇1

本文首先阐述了旅游危机管理的基础理论,包括旅游危机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旅游业的具体情况,从游客旅游行为决策过程、旅游行业的广泛联系性、以及我国旅游行业危机应对能力三方面对其危机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旅游危机管理中的危机防范和应对机制,其中主要阐述了建立“国家旅游危机管理中心”、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和旅游行业自身完善三个方面的建议。

一、旅游危机管理的基础理论

旅游业是一个同社会各行业广泛联系并对产业环境十分敏感的社会服务性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旅游业收入统计的构成我们可以看到旅游业主要同交通业(民航、铁路、汽车、轮船和市内交通等)、住宿、餐饮、商品销售、娱乐、邮电通信、游览等行业部门紧密联系,其中旅游业收入中游览收入贡献率在2006年仅为2.9%,2005年为4.2%,上述任何一个行业环境的变化都会对旅游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旅游业是一个取决于游客对目的地形象认知的敏感性较强行业,游客的出游受对目的地形象判断影响明显。

世界旅游组织(WTO)认为旅游危机是: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并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这类事件可能以无限多样的形式在许多年中不断发生。旅游危机的特点为非预期性和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社会化和决策的非程序化。

由于旅游行业本身同社会各行业广泛联系、行业敏感性和易产生连锁反应的特点,任何危机事件都可能对旅游业产生的较大影响。2008年四川发生汶川大地震,作为旅游资源集中省份,四川省的旅游业受到了重大影响,全年接待游客1667.7万人次,下降34.6%;实现旅游总收入67.0亿元,下降52.3%(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08年四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而随着世界的全球化、信息化,单一事件的影响都将被扩大化,旅游业受危机影响的概率增大许多,受影响程度也将更大。

二、我国旅游行业危机承受能力分析

由于旅游危机事件发生的非预期性和危害难以人为控制的特点,对旅游行业的危机承受能力进行分析,增强行业自身应对危机能力,也应是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范围。

(一)游客旅游行为决策过程

旅游行为的发生主要取决于民众对目的地的感知与目的地形象,决定游客是否前往某个目的地是根据形象而不是现实,游客根据对某地的感知形成了目的地形象。因此目的地的感知与形象的保持与维护在旅游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公众广泛认为目的地或者抵达目的地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等,根据经济学理性人的理论分析公众将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将选择不前往旅游,因此出现游客数量骤减、旅游业收入明显减少,危机就此在旅游业产生影响。Sönmez&Graefe(1998)使用信息集合理论和保护动机理论为框架提出旅游决策过程模型,详细考察8项相关变量,包括国际旅行经历、对风险的感知程度、国际旅行的态度、年龄、性别、教育、收入和家庭是否有孩子等,参见图1。

(二)旅游行业的广泛联系性

由于旅游业同交通业、住宿、餐饮、商品销售、娱乐、邮电通信、游览等行业部门紧密联系,一项典型旅游业务的完成将离不开其中任何一个行业,某个行业出现危机将打断旅游的业务链条。旅游业的行业广泛联系性就决定了在旅游危机发生时的应对和日常对旅游危机的防范工作中需要有一个协调统筹中心。

(三)我国旅游行业危机应对能力分析

1. 国内旅游产业存在的不均衡格局

旅游业旅游目的地和客源来源地分布的广泛性导致其在应对危机时的弹性,在局域性出现危机时表现出局部受影响,未受危机影响部分甚至出现增长的现象,旅游业的弹性特点能增强其危机承受能力。我国旅游业在近些年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国内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其中主要体现为旅游目的地分布不均衡和入境游客客源构成不均衡。

由于旅游资源的分布取决于可开发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各地开发程度不同,目前旅游业存在行业旅游目的地不均衡分布问题,旅游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地区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统计,我们选取了2004年到2006年收入数据分析发现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三地区收入占全国的比例达到53%,远高于其他省份。经济发达地区发生危机事件的概率高于其他地区,旅游目的地的不均衡分布将减弱旅游业危机承受和应对能力。

国内入境游客客源以港澳同胞为主体,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2006年港澳同胞入境游人次占全部入境游人次的78%,虽然外国游客和台湾游客的比例在逐年缓慢上升,但短期内该格局将依然存在。同时外国游客的构成中以东南亚和日韩游客为主,地理分布较为集中。如此分布格局将影响旅游业在危机下弹性特点发挥,从而影响我国旅游业对危机的承受能力。

2. 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有学者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经济改革已进入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时期,在社会发展序列上恰好对应着“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中国已进入危机频发时期。在中国的转型期,危机事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危机事件涉及的领域多元化;(2)危机事件呈现高频次、大规模;(3)危机事件危害性加大,波动方式多元化;(4)危机事件国际化程度加大。因此,在目前国内政治经济持续稳定的大环境下,也不能低估国内危机事件对旅游业造成冲击的可能性。

3. 危机应对经验不足和体系不完善

我国旅游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对旅游危机的关注却不多,主要表现在(1)对旅游业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不足;(2)旅游业从业人员危机防范意识和危机应对经验不足;(3)危机管理模型尚未成型和得到广泛认可并采用;(4)没有形成对犯罪、自然灾害以及其他一系列危机的预测管理体系。

我国的研究学者们在总结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相对来说,文献的数量就少得多,而且大多数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与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也难以满足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构建我国危机管理机制

旅游危机管理主要包含危机防范和危机应对,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旅游危机管理机制对于最小化旅游危机对旅游业的冲击具有实质性作用,同时有效执行危机管理机制对于旅游业的规范化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良好辅助作用。

(一)建立“国家旅游危机管理中心”

由于旅游危机的出现和解决往往同许多行业相联系,旅游危机的防范和应对也不能仅针对旅游部门进行,建立一个能够统筹协调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危机管理中心能有效进行旅游危机的防范和应对工作。

国家旅游危机管理中心的职能主要为日常阶段的危机防范和危机阶段的危机应对,其中危机阶段为旅游危机事件出现、处理和事后恢复阶段。

日常阶段的危机防范工作主要为(1)研究总结国内外旅游危机案例,总结积累旅游危机管理经验,对各种环境下可能出现的各类型旅游危机提出具体可行的预案;(2)编制旅游危机防范和应对手册,对旅游业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3)同相关部门合作,对可能预先侦测的旅游危机发出预警和提前干预;(4)管理风险管理基金;(5)建立同全国旅游企事业联网的危机响应体系等。

旅游危机应对工作是国家旅游危机管理中心存在的原因,也是体现危机防范工作成效的时候。根据旅游业和旅游危机的特点,国家旅游危机管理中心的职能分为危机处理和事后恢复阶段。危机处理阶段该中心的职责主要为(1)通过危机相应体系等途径及时准确了解危机情况,启动预案积极组织危机处理工作,确实辅助协调好各危机处理部门关系;(2)及时下拨风险管理基金,为危机处理提供资金和物资支持;(3)建立新闻发布中心,迅速通过媒体发布危机处理方面的最新信息,及时纠正不真实的报道,开通热线和互联网平台实施诚实而透明的沟通策略。

旅游危机处理阶段的工作旨在将危机事件本身对社会尤其是旅游业的冲击减少到最小,而危机事件对当地旅游业的负面消极影响则可能是长期且深远的,旅游危机后恢复阶段的工作对重振当地旅游业甚至化危机为机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旅游危机管理中心在此阶段的职能主要为(1)对危机事件进行经验和教训总结,建立或改进相应的危机应对方案,并研究此类危机的防范措施;(2)组织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进行危机后自救,对危机中可能受损的设施等及时进行修复指导,确保旅游的安全性;(3)协调促进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同媒体等的合作,鼓励其对受危机影响的区域旅游业进行重新包装和宣传,减小危机在旅游者心中的负面影响;(4)搜集市场信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丰富的经验辅助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事业设计提出的振兴旅游的营销方案;(5)为财务困难的企事业提供旅游危机管理基金资助。

(二)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在危机防范阶段,政府应做好旅游业的安全保障工作和危机预警工作,引导旅游业在全国和各行业的均衡发展,并吸引境外更多的旅游者来华旅游。

政府除了在危机处理阶段积极应对,使对旅游业的冲击最小化外,在危机后旅游业重振阶段也需要政府提供宽松有利环境,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优惠政策支持,这些优惠政策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1)对旅游相关行业,如交通业、酒店餐饮业、娱乐业、商业和景区等提供减免税费优惠,为各行业恢复减轻负担;(2)为暂时营业困难但长期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提供特许贷款担保和贴息,帮助旅游业度过最困难阶段;(3)拿出专项资金对旅游业进行宣传促销。

(三)旅游行业自身完善

旅游业的自身发展和壮大才是旅游业应对一切困难和危机的根本,旅游业自身的规范化运作和引入风险评估体系对旅游业的发展将开辟新的天地。在旅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中,旅游行业本身完善其产业管理体系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危机防范方面,旅游业可以注意几项工作:(1)增强行业危机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等,为旅游业从业人员提供相关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危机意识和危机应对能力,设计相应的危机应对预案;(2)积极开发多方位多类型的旅游方案,吸引更多游客,在能力允许情况下可以采取多样化经营,分散旅游业风险;(3)企业自身重视财务稳健,设置危机储备基金,购买旅游行业保险,为一旦出现危机提供充分的财务支持。

在危机应对方面旅游行业应积极应对,同其他行业和政府部门协作,与公众进行诚实透明的沟通,进行全力自救,争取使危机的影响最小化。在危机后旅游业重振阶段,旅游行业应积极进行旅游营销,并根据危机情况改进旅游产品,对危机处理进行经验教训总结,完善危机防范和应对预案。

旅游危机的发生是非预期的,其危害却是可控制的,其发生概率是可减小的,一套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和一套科学的产业管理体系能够为旅游危机管理提供有效支持和保障,而随着对旅游危机管理案例的研究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改进旅游危机防范和应对机制,通过良好的机制建设和执行,使危机冲击最小化,同时使旅游行业不断完善和健全。

管理应对机制 篇2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热点问题》讲座听后感

当前,网络正日益成为社情民意的高度聚集之所。加强网络舆情趋势研判,并视情进行应对、引导与处置,及时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是网络时代政府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题中之义,也是必须认真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聆听了国家行政学院龚维斌教授的《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热点问题》讲座,深受教益,其中,由网络舆情处置不当而屡屡引发群体性事件,进而影响社会稳定,尤使我深思。我感到,要妥善化解舆情危机,应当建立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做到预防在先,有备无虞。现提出如下粗浅思考:

建立舆情预警机制。准确掌握舆情是有效应对的前提。为此,应当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应对和引导工作组织架构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坚持“早发现、早汇报”的原则,24小时全天候浏览收集网上各类舆情,分析评估发展趋向和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鉴于网络信息存在来源复杂、更新快速、传播广泛等特点,特别是海量的特性,需要着手建立从事收集舆情信息的专业队伍,通过专业网络技术手段辅助人工收集、整理舆情信息,及时预警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按照规定迅速上报,以利及时应对。

强化舆情引导机制。积极引导舆情是有效应对的关键。在舆情危机事件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按照“快速反应,正面回应”原则,在第一时间启动响应机制,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及时在网站主页上发布正面权威信息,以真相和公义化解诱发负面舆情的“酵母”,积极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有重大影响的舆情,要协调主流媒体,集中、重磅推出相关报道,引领社会舆论。

完善舆情处置机制。有力处置舆情是有效应对的核心。按照“确认事实,妥善处置”的原则,在以官方渠道实施正面信息有力覆盖的同时,要对收集整理到的舆情抓紧判明信息真伪,分析舆情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抓住引发舆情危机的根结点见招拆招,对引发舆情的虚假情况进行澄清,强化针对性和引导性,力争尽快平息危机。同时,组织网络评论员,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对提出的负面置疑进行反驳,增加社会支持性力量,推动舆情向良性方向发展。

管理应对机制 篇3

【关键词】奶牛养殖;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应对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手段,已成为企业强化战略部署、提升资源利用率、把握经营风险的必要举措。我国奶牛养殖行业近年来在政府推动及产业需求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行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养殖水平仍较为有限,奶牛养殖企业较少应用全面预算管理。虽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奶牛养殖经营者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次不齐、预算环节不易控制等原因,奶牛养殖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有待探讨。

一、奶牛养殖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奶业的发展提升到了较高的位置,将其视为提高国民营养水平和民族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推进,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较为迅猛。除传统奶牛养殖户外,各类规模化、专业化的奶牛养殖企业正在不断涌现,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我国奶牛单产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集群化、规模化、专业化将是未来奶牛养殖业发展的重点。对于解决了技术问题的奶牛养殖企业,亟待通过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因此,研究奶牛养殖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对于企业乃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全面预算管理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我国奶牛养殖企业脱胎于传统牧业经济,其管理根基较差,人员素质偏低。虽然近年来通过奶业的国际融合不断提升着养殖技术及饲喂水平,但其企业管理水平仍与其他类型产业有着较大的差距。全面预算管理是围绕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活动,通过对公司各项业务、财务信息以及人力资源的控制,来完成企业内部资源的调配。奶牛养殖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投资决策均围绕着奶牛这一生物性资产来进行,通过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把控饲喂、防疫、疾控、营养、繁育等关键环节,可促使企业建立更加完善、更加严谨的运营管理体系。

2.全面预算管理将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

奶牛养殖企业的利润一方面来源于产奶量的增加及生物资产增值,另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资源把握。高效的全面预算管理将围绕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完成资源配置,根据可动用的资源,从饲草管理到原奶销售等各环节进行资源的有效分配,同时,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各部门将严控占用资源成本,将有限的的资源归置到更加急需的环节,有效避免了企业资源的空耗,从而推动奶牛养殖企业由传统粗放式经营向集约管理型转变。

3.全面预算管理可有效把握经营风险

奶牛养殖企业的经营风险突出体现在投资决策、财务管理、防疫疾控等方面。传统奶牛养殖企业缺乏企业战略规划及预算管理,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奶牛养殖企业可系统梳理企业发展脉络,确定未来一段时期的企业投资决策,并在预算管理过程中对企业财务风险给予充分重视,可有效降低企业的诸多经营风险,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将对未来的防疫疾控做出计划,有助于企业的主动防御及快速反应。

二、奶牛养殖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奶牛养殖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根源在于企业管理基础薄弱、管理者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意识不足,由此导致了全面预算管理浮于表面,从编制到执行乃至监控,都没有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1.管理者未认识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奶牛养殖企业普遍管理水平较低,且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较为薄弱。众多的管理者仍以经验作为管理手段,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知之甚少,同时对于其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存在着较多的质疑。即使是少数已经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的奶牛养殖企业,由于管理者并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更多地认为这只是花把式,故此下属部门抱着工作负担的思想进行预算编制,那么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预算目标不清晰、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监控不完善等问题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2.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规划脱节

全面预算管理是与企业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脱离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难以发挥实际功能。奶牛养殖企业业务类型相对简单,我国产业管理者尚未脱离传统管理方式,更多地认为奶牛养殖无非就是做好饲喂、防疫等基础工作,其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企业发展更加随性化。这种背景下做出的全面预算管理,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3.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及监控不能完全到位

奶牛养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即便是编制环节已经考虑各个因素,但由于奶牛做为生物资产的特殊性以及基层奶牛养殖工人普遍知识层次较低,细致工作受控能力有限等原因,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的概率仍较高,加之企业管理手段的相对不完善,执行及监控也不能完全到位,从而导致了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三、奶牛养殖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应对机制

传统企业有效地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奶牛养殖企业需要依据行业特点,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不断强化管理者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当前,我国奶牛养殖产业发展迅速,产业下游纷纷跨入奶牛养殖行业,其产业竞争也愈加激烈,奶牛养殖企业管理者只有不断强化自身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同时以制度形式确立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角色和地位,使其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武器,方能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为此,管理者应不断深化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了解奶牛养殖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有益之处,才能保证企业由上至下思想的全面贯通。

2.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确定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传统的奶牛养殖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产业的发展,奶牛养殖企业需要结合产业特征及自身情况,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及战略目标,并以此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围绕着战略及预算目标,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也需根据以往所积累的奶牛养殖经验,不断完善各项预算依据,考虑到企业未来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而细致的预算分析,保证预算目标的准确度。

3.建立预算执行监控及绩效评估体系

监控及绩效评估是保障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的关键环节,已经确定的预算作为约束和管理奶牛养殖企业生产运营的既定目标,必须在管理者的执行监控下得以有效推行,虽然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性,预算调整可能性更大,但此部分调整仍需避免超出预算调整要求范围,以保证预算的刚性要求。同时,奶牛养殖企业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估适于半年期考评,通过先奖后惩的方式激励员工执行预算积极性,让其能够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即加强积极性,执行过程中再对其执行效果进行考评。

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目标的确定、分解,各部门分别编制、汇总审核、执行调整、考评激励等程序,可以推动奶牛养殖企业强化战略管理、梳理企业制度流程、促进员工积极性的提高,对于企业乃至全行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正确把握全面预算管理的方向、方法,才能够保证奶牛养殖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祖法亮.全面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6):305

[2]杨廷炯.我国建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11(32):144,157

[3]郝晓娜.我国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5):215-217

驾校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机制初探 篇4

然而实际中由于管理不善, 导致许多驾校的管理水平很低, 主要表现在驾校管理方法、驾校教练素质等方面。驾校只能利用降价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这对驾校的发展而言是极其不利的。在此背景下, 对驾校存在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相应对策, 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当前驾校的管理现状

2013年,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7亿辆, 汽车保有量达到1.1亿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随之增高, 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相关数据统计发现, 近些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每年大约发生四百多万起, 死亡人数达到近7万人, 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近10亿元。

众所周知, 驾校是面向十八周岁以上成人, 提供专门驾驶技能教育服务的相关机构, 承担着职业技能培训教育的责任, 以及相关社会责任。随着驾驶员培训开始进行市场化机制运行, 以及国家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出台, 我国驾校的数量在急剧增加。但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 驾校之间相差悬殊, 总体来说, 规模小、过于分散、实力较差, 是现阶段驾校的管理现状。

驾校本身存在的问题

1、行业监督问题。

所谓行业监督问题, 即对考试过程和路上训练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些问题。比如在路上训练进行监督和管理的相关问题, 与驾校监管部门对路上训练的监管力度不充分。驾校为出于成本管控的目的, 进而限制学员参与路上训练的次数, 这造成许多学员即便取得了驾照, 在路上的安全意识与实际驾驶效果等也依然存在着问题, 特别是在面对危险情况时应变能力的不足, 这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此外, 据数据调查统计, 对已经取得驾照的学员进行考察, 能够达到《交通法》规定标准的人员仅占到25%, 有许多学员甚至没有参加过路上训练。

驾校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 人性化的教学方式, 以及教练员的努力。

2、驾校内部管理因素。

许多驾校存在严重的内部管理问题, 机构不完善, 特别是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欠缺。长此以往, 许多驾校包揽所有业务, 哪怕是已经制定的成熟的规章制度, 也很难落实到位, 造成驾校内部机构无法发挥其真正的职能。此外, 由于教练车和承包管理是一种形式化运营手段, 所以驾校往往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实施教练车承包制度, 即把教练车承包给个体。换言之, 教练甚至可以私自定价, 这是导致恶性竞争的主要原因。个别驾校仅仅看到眼前利益, 并未做好教练车的维护保养工作, 使学员在训练中埋下安全隐患。

驾校教练存在的问题

1、责任意识不强。在教学行业, “以人为本”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理念。

驾校也属于教学服务行业的一种, 教练在对自身定位方面, 要明白自己首先是一名服务者。

驾校要想获得经济效益, 吸引学员学车, 离不开良好的口碑, 简单说就是要有优质的服务, 为学员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对于教练来说, 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 特别是教学服务方式方法, 要让学员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教练的关怀。但现阶段诸多教练毫无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为学员学车过程中留下很多安全隐患。

2、驾校教练综合素质偏低。

许多驾校教练的综合素质不高, 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偏低。尽管国家有明文规定, 驾校教练的最低学历为高中, 但目前缺少监督和审核环节, 这导致驾校教练的文化水平偏低。尽管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理论讲解, 驾驶培训中有一定的实践训练, 但缺少相应的理论知识, 使学员无法融会贯通。

驾校管理的应对机制

1、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监管力度,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加强机构建设的监督和管理, 相关监管部门有责任对驾校管理进行提议, 建立考察机构, 提高业务能力, 维护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2) 加强驾驶培训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对驾校经营行为进行严格规定, 在市场中引入优胜劣汰的机制, 淘汰不合格的驾校 (3) 加强评估机制, 对驾校教练进行考核, 强化责任意识, 提高综合素质。

2、完善运行机制。

驾校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模式和管理理念, 人性化的教学方式, 以及教练员的努力。教练员要针对不同的学员, 对他们进行针对性辅导, 力争在一定时间内扩大训练效果。定期对驾校人员进行知识及素质培训, 确保学员了解相关制度, 灌输“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驾校打造“系统化、人性化、科学化”的运行机制。

3、建立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教练员的业务能力, 定期对其进行再教育, 与时俱进, 探索教学新方法, 提高教学技能, 增强自身的学习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 建立教练员评价体系, 对其进行绩效考核和教学效果评价, 奖优罚劣, 增强责任感。

4、维护市场秩序。

对驾校经营行为进行规范, 建立和完善管理规定, 按照地方特色对教学措施进行调整, 提升教学质量。对一部分不合格的驾校进行整合, 对优秀驾校给予鼓励, 维护市场秩序, 争取从源头上对驾校行业进行管控。

5、提高驾驶门槛。

在许多驾校的教学课堂上, 往往是由于应付驾驶考试, 进而过分强调开始课程, 忽略对学员实际驾驶技能的培训。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即使对学员进行某项技术的培训, 教学效果也不甚很理想, 最终使学员的驾驶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高。许多驾校无法适应时代发展和潮流, 没有采用新媒体教学的手段, 不仅无法为驾驶教学提供物质条件, 也难以适应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导致学员学无所用。

除此之外, 笔者针对教练员的教学实践特总结出以下建议:

1、注重身教, 乐于分享。驾校要在树立安全意识的前提上, 对教学设备、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 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要亲身示范, 把自己的驾驶经验, 及在学车过程中的容易遇到的难点问题与学员进行分享, 鼓励学员自行思考问题, 并协助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促使学员对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更好地掌握和运用, 培养学员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2、实施阳光收费。近年来, 驾校学员不断增加, 驾驶培训行业迎来巨大商机, 学员数量的增加和社会学车热潮的来袭, 使驾校市场的利益化更为显著。加之近年来驾驶考试难度的增大, 使驾校乱收费现象更为显著, 这对市场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正常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而实施阳光收费, 是让驾校收费在公示条件下变得透明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建立公开、透明的收费管理体制, 驾校一方面要准确把各项收费公之于众, 在醒目的位置标注监督电话, 自觉加强自身监督, 履行相关规定, 不被利益冲昏头脑, 强化责任意识, 真正把服务意识灌输到每一位教练员的心中。

3、适时调整, 通力配合。尽管驾校要按照教学计划进行部署和实施, 但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 所以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 教练要坚持把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方面要关怀学员、尊重学员, 教练、学员通力配合, 把教学成果体现在教学质量与教学成绩上, 提高学员的学车积极性。这是促进驾校管理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手段, 有助于提高驾校的市场竞争力。

Windows.视窗

核电电价机制改革与应对对策研究 篇5

核电电价机制改革与应对对策研究

王世鑫

核电定价机制回顾

还本付息电价是以电力项目的实际造价为基础,测算各项成本费用,在保证补偿成本、缴纳税金和一定赢利的前提下测算出上网电价。还本付息电价能从财务核算上保证企业的赢利水平。

具体测算方法是:先计算发电成本,包括折旧、运行成本、摊销、财务费用等因素,同时计算销电税金,包括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费等。而销售收入是总成本费用、销售税金、销售利润之和,电价是销电收入和上网电量之比。实际测算中,采用多种试算,最终测定一个能满足还贷要求的电价以进行比较分析。

这种测算方法的依据为:利用贷款资金建设的电站,其电价应当保证在规定的期限内还清本息,并满足还贷期间维持正常生产、应纳税款、合理利润等要求。

在计算中,首先假定一个上网电价,做还贷计算,当计算的偿还年限大于允许偿还年限,说明假定的上网电价低了,应提高电价,反之则降低电价,直至等于或略小于允许还贷偿还年限,这个电价即为

泥南轩 奉上

求得的电网电价。秦山一期核电站作为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其定价思路就是采用了还本付息方法。

而中外合资大亚湾核电站则是特有模式电价。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电价收入主要用于还贷和滚动发展。其上网电价的基本模式不同于其他核电项目,借鉴了国外对公用事业定价模式,采用了本-利浮动电价模式,其利润也不是按一般电厂的电价-成本=利税的方式,而是由董事会根据《合营合同》的规定予以确定。

大亚湾核电站的发电成本除退役费用、乏燃料后处理费用等核专项费用外,其他成本项目与一般电厂基本相同。

净利润P(当年税后利润),用下列方法计算出来 P=■×K 公式中:K代表利润因子。股东基金亦即股东权益,年初股东基金即为上年末股东权益,年末股东基金即上年末股东权益加上本年内未分配利润(含公益金、公积金等)。

也就是说,该模式中每年税后利润按股东权益的某一百分比(K由董事会决定,实际上相当于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得出。而如何确定每年K的水平,不是单纯地仅看当年净资产收益率,而是以股东投入资本金之时为起点,以电站投运产生利润并分派红利给股东为现金

泥南轩 奉上

流入,计算在一定时期内股东所能获得的内部收益率FIRR,并以该FIRR的水平来调控每年的K值。

在每一个会计结束后30天内,董事会审批该实际的总发电成本与利润总额,确定分售结算电价等。会计实际的总发电成本与董事会确定的税后利润、应缴纳的所得税之和除以总分售电量之商,即为该的分售电价。

上网电价公式=(发电成本+净利润+所得税)/总分售电量 S■=■(C■+D■+F■+■)其中:E■为全年上网电量,千瓦时;

C■为电厂运行成本,包括燃料费、乏燃料费、退役基金、运行维修、大修、人工、行政等费用;D■为年折旧费;F■为全年财务费用,包括贷款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银行费用等;g■为所得税率;P为净利润。

公式表明,大亚湾核电站上网电价是一个不确定值,由合营双方协商平衡后确定。由于利润不是由电价-成本=利税的方式确定,在一般情况下由董事会决定的利润不会因成本的变化而变化,国家的税收有保障。

大亚湾核电站的电价模式,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有其特殊的背景。这种模式发挥了特定的作用,其“引进外资、借贷建设、售电还钱”

泥南轩 奉上

经营方针对广东核电的滚动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今后这种模式可能不再广泛使用。

经营期上网电价

现阶段应用最多的是经营期电价。所谓经营期电价就是在综合考虑电力项目经济寿命周期内各的成本和还贷变化情况的基础上,通过计算电力项目每年的现金流量,按照使项目在经济寿命周期内各的净现金流量,能够满足按项目资本金计算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条件测算电价。其计算公式:

■(Ci-Co)■(1+FIRR)■=0 FIRR为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n为经营期限,i为经营期的年序数。Ci为现金流入,Co为现金流出。

经营期电价出台,主要是2001年原国家计委以《国家计委关于规范电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计价格[2001] 701号)为依据,针对过去还本付息电价存在的问题,对上网电价进行了清理。同时因燃料、利率、部分还贷结束、折旧提完的电厂相应降低了上网电价,将按照还贷期定价的方法改为按电力项目经营期定价,将个别成本定价改为按社会平均成本定价。

经营期电价计算主要考虑的因素:

●确定经营期限。经营期一般为20~30年;

泥南轩 奉上

●确定收益率水平即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一般与国债收益率挂钩并略高出一定的百分点,如8%。

●计算成本费用。以设备容量、年利用小时、厂用电率等确定发电量,据此按各种参数计算成本费用。包括各种原材料的耗用、综合折旧、大修理费等,运行成本一般参照社会平均成本。

●依据贷款合同、贷款利率等计算还贷本息。

●计算经营期各年现金流。最终满足现金净流量符合财务内部收益率要求。

经营期电价计算为投资者对项目投资的获利能力提供了判断基础。同时,经营期电价按社会平均成本定价,并明确规定项目投资回报,一方面摆脱了以往以项目个别财务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有利于鼓励企业降低成本。目前运行的核电站如秦山二、三期,江苏,岭澳等,均采用此方法测算。

核电电价机制的改革

当前实行的经营期电价,对促进电力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经营期电价仍然是在高度集中的电价管理体制下,以个别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机制,不能与今后的电力市场化改革相适应。因此,出台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配套的新的上网电价机制势在必行。特别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后,逐步引入双边协商

泥南轩 奉上

定价和市场竞价的机制,以逐步替代电力市场化改革前采取政府定价的方式。

两部制电价

两部制上网电价是指将电价分为两部分,即容量电价(也称基本电价)和电量电价。其中容量电价主要反映发电厂的固定成本,电量电价主要反映发电厂的变动成本。在采取两部制上网电价的电力市场中,发电成本要通过容量电费和电量电费回收。其中:固定成本主要通过(按可用容量计算)容量电费回收,运行成本主要通过电量电费回收。采用两部制上网电价,可以保障发电企业一定的固定收入,对促进电力工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核电不能像火电一样,必须满负荷运行,因此,难以适用此机制。但在核电财务管理上给我们以启发。对核电企业而言,尽管不适用两部制电价,但降低固定成本是有必要的。一方面是实实在在降低投资,降低固定成本;另一方面从重新认识和划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改变传统的固定成本定义,将更多的固定成本与产量挂钩,从财务上改为变动成本,主动适应电价改革来讲意义重大。

标杆电价

国家中长期核电发展规划已出台,但与新的核电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核电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在核电规模建设已经开始的情况下,加紧研究适应核电大发展的电价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参照目前火电

泥南轩 奉上

标杆电价思路,可以尝试建立核电的标杆电价制度。核电标杆电价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是促进核电投资增强成本意识,降低造价,提高效率。核电标杆电价的确立从目标管理的角度看,等于为企业设立了一个标准,设置了价格上限。价格不再取决于核电本身的成本。按照经济学原理,即价格既定的前提下,追求成本最小化,必然促使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特别是工程造价的管理),提高效率。

二是引导核电合理的布局。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并非所有地区都能适应核电的进入,会存在一个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核电的经济性会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标杆电价的设定,可以使政府、企业、公众对本地区是否适合发展核电做出更加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做出科学的决策,从而促进核电建设形成合理的布局。避免地区盲目争取核电项目,但从电价和电量的消化角度又存在难以解决的困难。

因此,核电作为电力产品,必须考虑电力行业的社会平均成本和社会平均收益。对新投产的机组,执行国家统一制定、事先公布的标杆上网电价,改变了过去以个别成本定价的做法,有利于促进核电企业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电价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如何设立核电标杆电价,现阶段应结合当前实际着重考虑如下因素:

泥南轩 奉上

——不同的堆型差异。目前我国实际运行和在建的核电站主要有二代及二代加压水堆、重水堆及三代压水堆等堆型。不同的堆型对造价、运行成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即使同样的堆型,也有进口和国产化的不同。核电标杆电价,首先要考虑堆型及技术路线的因素。特别是在当前核电的引进并非完全追求经济性的前提下,更应考虑不同的堆型和技术路线带来的投资差别。

——不同的区域差别。从目前已有核电或正在有核电的省份看,区域差别是较大的,沿海较内陆,华南较东北,即使华东地区不同的省份,如浙江较安徽等,电价的差别还是存在的,因此,即使同一堆型的核电,在不同的省份,采用标杆电价,也要考虑所在不同的区域差别对待。

——参考脱硫(脱硝)火电电价。从核电的清洁性与环境友好性来说,核电电价至少应与脱硫火电标杆电价相当,特别是再考虑到火电脱硝问题,各地的脱硫加脱硝标杆电价会更高。我国一次能源以煤炭为主,在各类能源中,以在建煤机的全要素成本为基础核定的各省煤电标杆价,基本上体现了当地电能力供求长期均衡的要求,从而也成了各地区核电的机会成本的最合适标志。具体说,就是参照各地的脱硫火电标杆电价,考虑核电的个别因素来确定核电价格。

核电企业如何应对标杆电价

泥南轩 奉上

核电不管如何定位,有两点是普遍共识,即因“核”而突出安全性,因“电”而强调经济性,安全和经济是核电发展的根本方针。核电的发展必须要适应国家整个产业的发展,同时核电也要积极应对电价机制的改革,特别是要重点思考以下因素:

——转变观念,从源头控制建造成本。前几年,由于国家采用对核电支持的电价模式,核电电价不论是在机组利用小时,还是内部收益率,都体现了政策支持.今后采用标杆电价,要求我们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成本,考虑未来的收益水平,因此在设计上、建造上,包括融资模式上都要在收入既定的前提下,事先思考如何降低造价,降低成本,增加盈利空间。

——专业经营,降低电站运行成本。核电的成本构成中,相当一部分如折旧、财务费用,还有按国家法规提取的乏燃料后处理费等专项费用,是相对固定的,扣除部分成本,唯一可控的就是运行成本。过去核电站基本上是大业主,大而全的管理模式,在核电规模化发展后,实施专业化经营,是降低运行成本的有效途径。

——平滑效益,建立长远的财务模型。核电在运营期内必须安全稳定地发电,在此基础上考虑未来上市的战略发展,应当建立一个长期平稳的财务模型。如何建立适合核电长远发展的财务成本模型?

成本费用尽可能与发电量联动挂钩。固定资产折旧,其在上网电价中约占20%的比重,如按年限法提取,则作为固定费用体现,不

泥南轩 奉上

管年发电多少,都固定金额提取,一旦出现计划外长期停堆,发电量剧减,势必造成利润的大幅波动。因此,成本费用应尽可能与发电量挂钩。

除固定资产折旧按产量法提取外,乏燃料后处理费、退役费、中低放废物处置费等,均可改变按量价固定提取的方式,而采用根据应提取总额折算到每千万时发电提取标准,在经营期内按发电量提取。

贷款偿还及财务费用力争等额偿还。核电投资大、负债高,因此财务费用即利息支出是相当大的,一般约占电价比重的10~15%。根据贷款协议规定核电在运行前期是还贷期,大多数是经营期前15年本金等额还款,利息逐年递减,个别项目也可通过协议适当延长还款期限。为建立长期平稳的财务模型,贷款偿还期限应在经营期通过新的协议或搭桥尽量延长,尽量争取本金及利息均等额还付最好。

——适当考虑核电站寿命期与经济计算期的关系。核电运行的潜力巨大,核电站经济寿命期现均按25年考虑,但实际上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一般为40年,如通过技术改造延寿至60年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核电站的经济计算期与实际运行期相差悬殊,如果按经济计算期理论计算,一切成本费用均在25年内得到补偿,似乎不太合理。因此,为降低核电在经济计算期的发电成本,提高核电的竞争力,部分成本费用如折旧、退役、乏燃料后处理费、中低放废物处置费等,可考虑在经济计算期降低提取总额,适当延长至电站寿期内补偿。

泥南轩 奉上

医疗缺陷应对机制的探讨 篇6

[关键词] 医疗缺陷;应对机制;医患关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792-02

由于目前医学技术尚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诊疗需求,在实际诊疗工作当中会出现各种情况的医疗缺陷。医疗缺陷的发生会引起患者不满,少数患者甚至会采取极端手段,发生暴力伤医事件,进一步恶化医患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医疗缺陷的内涵,医疗缺陷的成因,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医疗缺陷的管理,持续不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 医疗缺陷的概述

1.1 医疗缺陷的概念 医疗缺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事故及其他医疗差错或缺点。研究医疗缺陷成因的目的在于减少医疗缺陷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医疗过失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都属于医疗缺陷。医疗缺陷多发生在检诊、抢救、用药、手术、护理等环节上[1]。医疗缺陷是医疗过程中不符合医疗行为规范及技术标准的一种特殊表现,主要是指由于医疗、护理、服务中的失误、失职及管理过程中的不完善而形成的质量不足或服务不满意,其范围包括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生的医疗事故、医疗护理差错、医疗问题及医疗护理缺点等。

1.1.1 国外医疗缺陷的现状 在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等国,10%的患者每年都要遭受一次医疗缺陷事件;美国每年有9.8万名患者因医疗过失死在医院;全世界每年有140万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据美国医学会1999年11月发布的官方报告,在美国,每年约100万例医疗缺陷发生,其中约4.4-9.8万人死亡,远高于乳腺癌、AIDS和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数,造成170-299亿美元的损失,而这些医疗缺陷半数以上是可以避免的[2]。

1.1.2 國内医疗缺陷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同类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更严重。在我国,据有关医疗质量调研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在医疗中常犯的错误:技术方面占35%,忽略必要的信息占16%,不小心占11%,没有依照规则占9%[3]。因此,在医疗过程中,要将医疗的缺陷降低到最小程度,医院开展医疗缺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缺陷管理不是完全杜绝工作中出现“缺陷”,而是要以“零缺陷”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即通过制定相关医疗管理方法来约束医疗活动,然后进行检查督促、发现和处理缺陷,达到改善医疗质量的目的[4]。

1.2 医疗缺陷的成因 人总会犯错,我们不能期望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不犯错。医疗缺陷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本身因素、医院的管理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1.2.1 医务人员个人素质 主要与医务人员的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如与病人的沟通不到位、未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未及时落实会诊意见及设计的治疗方案、检验结果错贴或登记错误。知识技能缺乏,如抢救决策失误、治疗原则、措施、方法失误,未发现阳性体征、药物使用不当及滥用等等。医疗缺陷的医方原因主要表现在服务态度差、医疗护理不规范和医患沟通不够等[5]。

1.2.2 医院管理因素 医院管理不严,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部门之间协调不力、流程不畅、组织设计和结构缺陷。医疗安全制度不全与措施不到位,如无健全的医疗纠纷报告制度、无合理的医疗费用管理等,医疗资源(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状况不佳,如培训不利、无经验而又缺乏上级指导、仪器配备不足等。安全预防措施不到位,如无质量控制手段、试剂变质、药品未按规定要求保管等。

1.2.3 外部因素 病人个体特征不典型,配合程度较低,医疗保健制度不健全,医疗机构行政执法不严等。

1.3 医疗缺陷应对机制

1.3.1 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即TQC(Total Quality Control)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途径。其特点是“三全一多样”,即全面的医疗质量管理、全过程医护服务工作质量管理和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体系,采用的管理方式是多样的,通过多样化管理来实现全面护理质量管理方式[6]

1.3.2 构建医疗安全管理系统 医院不发生医患纠纷,不出现医疗事故是不可能的。医疗安全系统化管理旨在把医疗安全作为系统工程进行分工管理,实行高层决策,整体安排,逐级负责,防范为主,“监、管、建”并举,全方位强化。在质量至上的新时代,医院的经营方向就是质量经营,重视医疗缺陷的研究,可促进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使医院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使医院安全管理向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1.3.3 建立减少或免于惩罚的医疗缺陷报告制度 对于如何完善和健全相关制度,多数国外学者认为应该建立一种不带惩罚措施的医疗缺陷报告机制。有调查显示,当去除惩罚机制,医疗缺陷的报告率显著上升达10倍甚至20倍。防范医疗缺陷,Leape认为至关重要的事是要认识到医学如同其它领域,缺陷也是由于人类所建立的系统和组织的失误所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医疗缺陷通常是由于多重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是系统和组织的问题,几乎很少是由于个体的疏忽或行为不当所致[7]。

1.3.4 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为了加大监督考核力度,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服务质量,要注意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准确操作、合理用药;要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的法律规章制度教育,结合具体案件进行医疗过失警示教育,以引起医务人员对医疗过失的重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1.4 提高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疗安全(medical safety)是指通过积极的手段、方式的设计和运用以防止医疗错误及其带来的不良后果的行动[8]。医疗安全是医疗服务的基础,是实现病人权利的重要条件,也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标准。目前医护人员及医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完善管理上的不足,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而努力。

2 结 论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对医疗缺陷的防患均予以高度重视,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然而,由于国情不同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西方国家之间在医疗缺陷的研究视角、形成原因、防患措施等方面所达成的认识也有所不同。这对我国在当前形势下,积极应对医疗缺陷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积极研究应对医疗缺陷的长效机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对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现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新潮.加强医疗缺陷管理.确保医疗安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5:277.

[2] Rosenbloom M.Medical error reduction and PDAs.International Pediatrics,2003,8(2):69-77.

[3] 孟普.医疗不良事件已成世界性问题[J].医院管理论坛,2007,24(11):28-30.

[4] 李珩.医疗缺陷管理体系的运行与效果[J].医院管理论坛,2009,27(5):32-34.

[5] 李平.医患纠纷引发的原因分析和预防对策[J].淮海医药,2008(1):88-89.

[6] 程光丽.医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方式与作用的思路[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79.

[7] Leape LL.Can we make health care safe.Accelerating change today for America's health,2000,2:2-3.

管理应对机制 篇7

产品伤害危机是指偶尔出现并被广泛宣传的关于某个产品有缺陷或是对消费者有危险的事件。[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构造越来越复杂, 由于生产工艺、技术设计、提醒警示等失误而形成的“缺陷产品”给消费者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也日益增多。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近几年年均约发生200起产品伤害危机事件, 平均每个月接近20起, [2]连一些国际知名的大品牌都未能避免, 如雀巢、可口可乐、丰田等。产品伤害事件会导致消费者的感知损失和感知风险, 进而影响品牌情感与品牌信任, 最后导致品牌忠诚度的改变, [3]同时由于口碑效应和大众媒体的扩散, 产品的品牌声誉乃至企业的声誉都将受损。因此企业创新管理机制, 加强产品伤害危机的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

(一) 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产品伤害危机发生之后, 企业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处理危机相关事宜, 包括召回危机产品、赔偿消费者相关损失等。如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共支付了20亿美元用于召回存在油门踏板故障的问题车, 更有分析师表示, 丰田汽车公司未来需要承担诉讼费用, 加上促销活动, 未来一年其财务方面的损失总计可能超过50亿美元;另一方面, 危机会损害企业的声誉, 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 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受到重创。今年7月香港媒体曝出霸王旗下中草药洗发露、首乌黑亮洗发露及追风中草药洗发水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后, 霸王的销售额急跌60%至90%。同时, 产品伤害不仅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对企业的投资者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由于公司的市场价值下跌, 投资者将抛售股票以降低风险, 导致危机企业融资困难, 损失惨重。如圣元乳粉疑致儿童性早熟事件报道后, 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圣元股票开盘后一度跌逾35%, 收报12.72美元, 一天之内股价下跌4.69美元, 市值损失近2.8亿美元。因此, 产品伤害危机对于企业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轻则影响企业短期内的经营状况, 重则导致企业资不抵债, 就此消失, 如2009年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 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三鹿集团资产净值就降为-2.01亿元, 损失惨重, 以破产告终。因此, 企业需要谨慎的处理产品伤害危机, 减少因危机导致的严重经济损失。

(二) 有利于维护企业声誉, 降低形象损失

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 (如产品特点、行销策略、人员风格等) 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 它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企业形象有好与不好之分, 当企业在社会公众中具有良好企业形象时, 消费者就愿意购买该企业的产品或接受其提供的服务;反之, 消费者将不会购买该企业的产品, 也不会接受其提供的服务。据管理学家统计, 负面信息的影响远大于正面信息。因此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容易破坏并难于恢复, 产品伤害危机将严重地影响消费者过去形成的品牌印象, 如“中药世家”的霸王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产品安全, 然后才是养发、防脱等功效, 现在被曝出产品致癌, 影响了消费者对其的品牌认可度, 市场对霸王产品的信任度严重受损。同时, 随着大众传媒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产品伤害事件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域, 进一步加速了事件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事件的影响范围, 加重了企业的形象损失。因而, 创新企业管理机制, 加强产品伤害危机管理成为企业维护声誉的重要渠道, 是企业巩固品牌形象的关键环节。

(三) 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高

伴随改革开放及30年来的经济快速增长, 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 买方市场形成, 给生产者和经营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企业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的竞争。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条件下, 企业通过培育自身资源和能力, 获取外部可寻找资源, 并综合利用, 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实现自身价值的综合性能力。产品伤害危机发生后, 消费者很有可能将危机产品划入低品质产品之列, 并改变其对公司诚信的认知, 企业竞争力的三个层面必将受到沉重的打击。因此, 企业需要创新管理机制, 加强产品伤害危机管理, 及时发现产品质量以及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不断地加快公司技术创新的步伐, 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我国企业产品伤害危机管理的现状及不足

(一) 意识理念方面

很多企业对产品伤害危机缺乏防范意识, 他们坚信自己的产品没有任何技术层面的问题, 生产流程也完美得无懈可击, 因此, 这些企业认为不需要对产品伤害危机作任何准备。事实上, 虽然一部分产品伤害事件是由于企业自身使用有害物质所致, 但也不能排除一些偶然事件导致的产品伤害。如当年必雷矿泉水苯污染事件, 经调查是由于生产线的清洁人员忘了冲洗用于清洁生产线的残留清洁剂所造成;09年发生的雪碧汞中毒事件历经4个月的调查证实系人为投毒, 期间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销售产生了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没有企业能完全对产品伤害危机免疫。国外的先进企业在产品伤害危机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意识理念, 在管理能力和应对措施方面, 据统计, 世界500强的寿命是40岁至42岁, 1000强的平均寿命是30岁, 而我国集团公司的平均寿命是7至8岁, 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岁。我国企业对产品伤害危机认识不足, 在危机管理方面的意识也较为缺乏, 导致企业产品伤害危机应对能力低下, 企业风险暴露程度偏高, 这些因素是我国企业寿命相对较短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识别能力方面

根据零点调查最新公布的《京沪两地企业危机管理现状研究报告》显示, 如果将能从19种潜在危机中正确识别出10种以上者视为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能正确识别出6-10种的视为中等危机识别者, 能正确识别出5种或者5种以下者界定为低危机识别能力者, 那么, 仅有18%属于较高危机识别能力者, 9.4%属于中等危机识别能力者, 72.7%属于低危机识别能力者。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对危机的识别能力非常薄弱。危机识别是整个危机管理的基础, 如果能正确地识别潜在危机, 尽快地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中, 企业就可以避免危机爆发后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损失和名誉损失, 维护企业的利益。

(三) 资金支持方面

由于企业发生产品伤害危机的概率难以估计, 同时确实存在企业从建立到消失都没有遭遇过产品伤害危机的现象, 因此, 很多企业都抱有侥幸心理。因为进行产品伤害危机管理需要企业额外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 如同保险一样, 如果意外事故没有发生, 那保费就等于白白送给了保险公司, 所以企业宁愿在发生伤害危机之后再去处理, 也不愿意提前提供资金进行危机预防管理。同时, 在危机发生之后, 很多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损失, 一味地躲避责任, 拒绝赔偿消费者。据调查当企业出现产品和服务危机时, 选择“不采取任何措施”的企业占9.2%, 采取“观望”态度的企业占25.59%, 选择“按内部管理机制处理”的企业占39.3%, 只有25.5%的企业表示会立即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方案处理危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 因此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的资金支持明显不足。

(四) 管理技术方面

产品伤害危机管理对企业的管理技术能力要求较高, 需要对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行业形势以及企业自身的状况进行全面的把握。由于受到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我国企业在管理技术方面的建设比较落后。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原有的管理技术已经跟不上现代企业的发展步伐, 中国企业在人才管理、信息管理、技术管理等方面与国外企业都存在着差距。在危机管理方面的技术能力尤为不足, 主要表现在企业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的管理缺乏计划性, 或计划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可行性和连续性。企业管理者对产品伤害危机的产生根源、特点和类型, 缺乏专业的学习和系统的了解, 危机的预防与应对措施缺乏专业的指导与培训, 因此很多在常态下企业有竞争力的企业, 一遇到危机时往往惊慌失措, 很多企业在处理危机时往往错过最好时机, 失去了转“危”为“机”的最佳机会。从三株事件到标王秦池, 再到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 这些曾经是各自行业中赫赫有名的大企业, 正因为在危机管理技术能力方面的不足, 最终都抵挡不住小风波引起的危机侵蚀而倒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知名品牌可口可乐公司, 该公司虽然遭遇了多次产品伤害危机, 但却一直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并持续了100年。

三、创新企业管理机制以应对产品伤害危机的对策建议

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条件下, 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下, 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程较短, 在企业管理机制方面与世界先进企业有一定差距。国内的企业管理机制在产品伤害危机管理方面一直存在严重缺失, 企业迫切需要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和完善产品伤害危机管理制度。

第一, 创新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企业管理机制, 建立产品危机管理制度需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一是完善产品伤害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产品伤害危机管理既是一项常规工作, 也是一项重点工作, 需要做到细致、落实、常抓不懈。企业应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从事产品伤害危机管理工作, 做到分工合理、职责分明, 以确保产品伤害危机管理的及时、高效、独立;二是加强产品伤害危机管理的考核约束。产品伤害危机的管理质量关系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务必做好危机管理的考核问责。对于消极应对产品伤害危机、违反危机管理规定的行为, 必须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三是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影响产品伤害危机的因素复杂多变, 针对目前处于摸索阶段的危机管理, 企业不仅要落实危机管理的问责制度, 也要做好尽职免责方面的工作。对于因不可控因素或强大外力造成的危机管理失效的情况, 若职能机构和人员在危机管理中存在积极行使职权的行为, 应给予该部分人员免责处理。

第二, 建立事前预防机制。虽然企业危机的爆发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估量性, 但从企业运营整体去考量, 任何一次危机的爆发都自有根源, 在企业危机爆发的背后, 我们都可以找到危机萌芽的蛛丝马迹。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到:“管理好的企业, 总是单调无味, 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 并已将它转化为例行作业了。”目前, 在很多企业都没有专门的危机预警系统, 他们总是在危机产生了重大影响之后才想办法去解决, 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却难以化解危机, 因此企业应当创新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 及时捕获危机信息, 将危机扼杀在摇篮之中。

把危机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中, 建立专门的产品伤害危机预警部门, 负责定时定点开展危机预测工作, 时刻监控着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和征兆, 对于企业未来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以及危害性做出合理的预测, 据此制定危机预防措施, 避免或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

第三, 完善事中处理机制。虽然产品伤害危机预防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危机的发生概率、降低危机的严重程度, 但是也不能完全阻止危机的出现。因此, 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 在危机发生后迅速响应, 化解危机。

产品伤害危机中, 不同的企业对于产品伤害危机的不同处理态度也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只有责任感强的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如“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 三鹿在第一时间就完全否认自己的责任, 甚至将责任推给家长没有科学哺育, 这一行为和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心理预期截然相反, 尤其在之后又曝出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确实受到了三聚氰胺的污染, 三鹿五十年来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和公司形象大大受损。

除了主动承担之外, 企业应该及时地利用媒体对所发生的伤害危机进行合理的解释, 如果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应勇于承认, 不掩盖事实, 及时将企业的危机处理步骤和实施情况公之于众, 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解决问题的诚意, 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如果危机并非企业自身原因导致, 企业应该大力搜集证据, 并邀请政府官员、相关专家参与企业新闻发布会, 借助他们的影响力获取大众的信任, 防止负面消息的不断扩散。2009年王老吉夏枯草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的第二天, 广东食品协会就紧急召开记者招待会, 称王老吉凉茶中含有夏枯草配方是合法的;事发仅4天, 卫生部也发布声明确认王老吉凉茶在2005年已备案, 并认可夏枯草的安全性, 事件很快平息了, 究其原因, 最重要的在于其出色的政府公关。

总之, 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 企业在进行产品伤害危机管理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一些眼前的小利益, 而应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先, 让消费者感受到企业的重视, 重塑对企业的信心, 维持品牌忠诚。

第四, 加强事后复苏管理。在产品伤害危机得到妥善处理之后, 企业需要对整个产品伤害事件进行反思, 将复苏管理纳入企业管理机制之中, 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杜绝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首先, 要探寻导致产品伤害事件发生的原因:是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 是可以控制的还是不能控制的, 以此发掘企业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以及对外公关中存在的问题, 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规范企业行为, 保证产品质量, 避免企业重蹈覆辙。其次, 要评估危机给企业带来了多大的损失。如经济损失、企业形象损失等, 制定一系列相应计划, 发动企业的各部门共同努力, 重点开展一些能够挽回企业形象、恢复公共关系的社会公益活动, 并加强与消费者及社会公众的沟通, 力争在短期内重塑企业的良好形象, 弥补危机中的损失。再次, 要总结整个产品伤害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 为应对今后可能发生的产品危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Siomkos, George, Kurzbard, Gary, The hidden crisis in product-harm crisis mana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4 (2) :30-41.

[2]花海燕, 于玮.产品伤害危机中扩散因素与媒体扩散趋势的关系研究———基于案例实证分析, 研究[J].2009 (4) :127-130.

管理应对机制 篇8

一、以人为本,构建符合新课改理念的管理运行机制

以提高应试教育质量和高考升学为目的的学校管理,更多地强调学校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对师生的刚性管理。这种刚性管理的弊病是,制度高于一切,管理者高高在上,师生往往得不到尊重,严重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束缚了教师创新潜力的发挥,对学生全面的发展极为不利。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树立“以人为本”和“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管理氛围。因此,在新课改下,学校管理应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强调师生的自律精神,辅以制度管理,构建以课程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管理运行机制。课程管理要改变管理者的角色,变“领导”为“指导”和“服务”,全面落实新课改关于课程三级管理的政策,加大力度开发校本课程。学生管理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以“章”为本,构建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新课改的核心是“教学民主”,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转变为共同构建学习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大力提倡民主教学。在构建学校管理制度的时候,一要完善以教师为主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在民主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改变校长“一言堂”的做法。二要加强民主规章制度建设,重点突出两个方面:①规章制度简明具体,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富有“弹性”;②要赋予教职工对领导的监督权,只有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对领导有监督权,制度建设才具有实质意义,只有在民主管理中按照新课改理念使教师、学生成为学校真正的主人,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民主化。

三、突出发展,构建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

传统的学校管理评价把学生的考试升学率和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优劣的唯一指标。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教师便不顾一切、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研和教改缺乏热情,无暇顾及自身专业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与手段及评价体系的变革。由此,学校务必构建激励师生共同成长的评价反馈机制,立足教师、学生教学过程评价,着力促进师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学校评价教师除关注教师的工作成绩外,要关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同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由于新课改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人格养成、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提倡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在具体评价时,要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要重视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等质性的评价方法。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注重评价的信息来源的全面性。只有这样,新课改“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目标才会实现。

管理应对机制 篇9

一、网络舆情及其基本特点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意见、观点和情绪的总和[1]。网民通过新闻跟帖、BBS讨论、电子邮件、博客 (微博) 或一些即时通信工具表达意见与情绪, 在反复互动过程中汇聚成带有某种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的网络舆情。同一般的舆情相比, 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 网络舆情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 影响范围广。网络的使用及信息的发表具有自由、便捷、低成本的特点。舆情内容涉及面广,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无所不有, 网络信息的传输是以电子为介质, 具有数字化的特点, 其传播速度与范围大于一般媒介的舆情传播。互联网可以采用多种渠道进行信息传播, 通过网络超链接技术, 大量的舆情信息可以随时查阅、传播、反馈, 因此网络舆情信息公开的数量和速度都要超过现实社会中的其他媒介。第二, 网络舆情非理性成份较大。在一定程度上, 网络舆情是情绪的宣泄, 具有较强的非理性特点。这一特点使得网络舆情传播容易出现群体极化倾向。第三, 即时性强。网络是开放的, 言论的发表可以署名亦可匿名, 在缺少了传统媒体运作的“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程序下, 网络上的言论表达被即时地传播出去。网络的使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网络上形成的舆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被网络使用者查阅、跟帖, 新的舆情产生后又可以被使用者即时发现。因此可以说网络舆情具有即时产生、即时传播、即时反馈的特点。这是网络舆情突发性的主要原因。

二、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舆情代表着社情民意, 代表着民间大众的呼声, 是政府管理的重要依据。网络舆情不仅是网民民意表达的场所, 更是沟通政府与公众的一种方式。网络舆情的发展, 无疑对政府运作的方式和效能带来很大的挑战。随着网络媒体作用的日益加强, 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方式、政府职能转变及政府管理理念等方面将产生重要影响。

1. 网络舆情推动电子政务发展,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建立高效政府是世界各国政府努力的方向, 也是确保经济社会成功发展的基础。20世纪70年代到来, 为了裁减冗员、消减行政费用、提高行政效率, 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各种不同措施进行着本国的行政改革。网络舆情的发展为政府提高行政效能提供了良机。电子政务通过使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 以更为快捷、更为经济的方式收集、处理、传递、沟通信息, 能够大幅度提升政府的整体行政办事效率。同时, 信息可以在组织内部为更多的人分享, 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较低的层级就可以得到解决, 以上传下达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中层管理得以大大精简, 因信息传送不及或传递错误所造成的内部消耗可以大为减少, 行政程序将进一步简化[2]。

因此, 为了适应网络媒体的传播特点, 政府管理向电子政务方向发展是政府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网络化、电子问政平台建设、政府网站建设等形式可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例如, 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通过在政府和民众间搭建起一个双向沟通顺畅、解决问题有效的平台, 提供给人民群众对执政党和政府进行监督的一种互联网新的方式。为民众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形式, 既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也增强了民众的参政议政能力。

2. 网络舆情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网络舆情有利于公众获取信息, 提高公众参政议政能力。政府作为社会管理机构必须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公众希望政府更多地帮助个人解决问题, 向社会公众发布各种政策信息, 提供各种政策咨询服务。便捷、低成本的网络舆情使公民和企业可以及时了解政策法规, 从而获得政府更具体化、更个性化的服务。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与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全能型政府已经难以为继。政府职能的无限扩张不会为公众解决更多的问题, 相反只会产生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政府职能定位应从弥补市场缺损, 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的角度出发。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挑战, 要求政府实现职能转变, 将社会性、公益性、自我服务性的事务性工作从政府职能中剥离出去, 交给中介组织和事业性单位承担, 将原本属于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的经济职能归还给社会, 政府集中精力致力于市场与社会组织的培育, 实现公共权力的本质。

政务管理走向公开与透明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一环。网络舆情的快速与突发性特点对政务公开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电子政务的框架下加强网上政务公开工作, 使大众及时了解政务信息与办事制度、流程, 监督政府政务工作。网上政务公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民主权利, 维护群众利益, 使大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公开政府办事制度、办事过程、办事结果, 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政府才能真正做到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3. 网络舆情催生政府管理理念创新, 树立政府治理理念。

网络舆情不仅对政府管理方式与政府职能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 也在管理理念上对当前的政府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来说, 在网络舆情的关照下, 政府管理理念要从政府管理向政府治理转变。

管理与治理虽然仅一字之差, 但其内涵相差甚远。全球治理委员会于1995年在《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报告中提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 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者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并非单纯的规则或者活动;治理的手段是协调、合作, 而非控制;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 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3]。由此可见, “政府治理”是在行政型政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 政府由高居于社会之上的国家对社会实施治理的公共权力机构, 转变为社会众多权力主体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协调者、引导者。政府组织结构也开始由等级制的金字塔式的管理结构逐步向网络化扁平式的治理结构转变。

治理强调网络是政府对外展示的一个良好平台, 为公共管理双方提供了便利的沟通渠道。对网民而言, 通过网络了解政府出台相关政策的初衷, 可以知晓公共管理具体行为的推进情况, 甚至于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监督政府的行政管理行为。在这样一种良好的互动情况下形成的网络舆情, 有助于为政府管理提供有利的舆论环境。

三、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探讨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浪潮, 作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在现代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新闻报道与参政议政等方面已有超越传统媒体之势。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社会组织, 政府有必要主动介入互联网, 根据网络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组织专家分析研究网民的思维方式, 用网民能够接受的形式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资源, 不断完善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 发挥政府在网络社会中的作用, 引导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1. 建立政府权威信息发布机制。

在网络媒体的介入下, 传统媒体中的受从地位发生改变。网民由被动变为主动, 网民可以自己设置新闻议题, 利用微博、BBS、论坛等形式发布即时新闻。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 要确保公众的知情权, 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过去政府处理重大突发事件时, 往往从社会稳定角度出发, 采取先封锁, 后公布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一大隐患:主流信息不畅易引发谣言。网络媒体传播速度与范围的不可控决定了面对网络舆情, 不仅不能采取封堵躲的办法, 而必须通过及时公布权威信息, 才能真正抑制谣言。可以说, 政府要高度重视网络媒体的作用, 提供主动公开、快速畅通的信息渠道。正如刘云山部长所说:“在这种形势下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如果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不高度重视、不善于运用, 就会陷入被动, 更谈不上扩大覆盖面、增强力。”因此, 政府要善用网络媒体、抢占网络阵地, 第一时间发布全面、准确、权威的信息, 堵塞小道消息传播的通道, 以增强政府舆论宣传的公信力。

2. 建立政府网络问政机制。

网络问政是现代政府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 中国网络问政得到快速发展。2009年10月, 山东烟台“网上民声”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10年, 广东奥一网网络问政平台荣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建立网络问政机制可以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 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提升公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意识, 对于巩固社会主义民主, 扩大参政议政渠道具有积极意义。政府各职能部门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上采取相应措施, 设立专人专岗从事网络问政平台建设, 及时了解社情民意, 建立群众、网民意见受理、转办、督办、反馈机制, 接受民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 形成政府对网上社情民意反应敏捷、渠道畅通、直接开放的回应机制, 实现政府和民众的互信、互动;在网络问政建设中建立规范工作流程, 明确受理、转办、督办、反馈等工作流程的具体工作内容;提出时限要求, 对涉及职责范围的咨询、投诉、意见和建议, 由各级各部门专人在规定时限内办毕并反馈, 对确需延长办理的, 应在网上作出说明, 对确需通过详细调查后才能办结的社情民意, 要及时在网上通报办理进度。

3. 建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互联网已成为各种思潮、思想、观点的集散地, 成为思想舆论斗争的新阵地。为了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政府必须加强正确舆论导向, 以积极正面的舆论取代、压制不利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消极舆论。一般来说, 人们在网络中浏览、搜索信息时会意识地倾向于选择信息源内容丰富、具备较高权威的网站。因此, 政府网络媒体应充分发挥网络舆论导向作用, 围绕网上热点问题, 及时披露信息, 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在网上刊发, 解疑释惑, 维护网上正确舆论导向, 逐步形成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政府在接受公众舆论监督, 改进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同时, 还应加强与公众的互动, 主动充当“意见领袖”, 正面引导网民的讨论, 及时批驳敌对势力的造谣、攻击和污蔑, 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同时, 注意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突发事件中往往起到了引导舆论方向的作用。因此, 政府需要建立一定的沟通交流机制, 引导网络“意见领袖”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理解政府解决种种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实际操作, 确保网络意见领袖在引导网络舆情方向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4. 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特点。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爆发, 这一特点无疑加大了政府管理的难度。因此, 有必要建立一整套网络舆情预警体系, 及时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 提高应对效率。网络舆情预警体系包括预警指标、预警等级、预警测度、预警方法、预警活动等多项要素与指标,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 需要网络专家、软件工程技术人员、社会学家、政府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机制、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机制、网络舆情发展方向的预测机制和网络舆情发展的干预机制。通过建立预判预警机制, 政府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对网络舆情进行干预, 如在收集和分析舆情信息时发现了负面信息, 则可以通过报道正面消息冲淡负面信息的影响。

5. 建立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机制。

现阶段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 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危机管理是对当前政府面临的较大挑战。对网络舆情来说, 在用正常渠道无法处理的情况下, 民众长期积累的各种社会诉求可能通过网络爆发, 从而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目前中国的公共管理危机处理机制尚处起步阶段, 网络舆情危机时有发生, 政府在应对时尚缺乏有效的机制, 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可以通过设立综合性决策协调机构和常设的办事机构,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来提高应对网络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网络舆情问题, 可以建立由专门部门负责, 各部门参加的舆情监管机构, 制定程序化的网络舆情处理过程, 提高有关部门的响应时间, 采取有计划的步骤, 沉稳地面对事件, 消除影响, 减轻危害, 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和信息安全, 同时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

6. 建立网络道德自律机制。

网络舆情主体素质是构建和谐网络环境的重要基础。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往往体现着情绪的宣泄, 并容易出现群体极化现象, 导致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政府要加强网络文明与道德建设, 提高网民道德自律意识, 使网络舆情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的《文明上网自律公约》, 号召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和广大网民:“自觉遵纪守法, 倡导社会公德, 促进绿色网络建设;提倡先进文化, 摒弃消极颓废, 促进网络文明健康;提倡自主创新, 摒弃盗版剽窃, 促进网络应用繁荣;提倡互相尊重, 摒弃造谣诽谤, 促进网络和谐共处;提倡诚实守信, 摒弃弄虚作假, 促进网络安全可信;提倡社会关爱, 摒弃低俗沉迷, 促进少年健康成长;提倡公平竞争, 摒弃尔虞我诈, 促进网络百花齐放;提倡人人受益, 消除数字鸿沟, 促进信息资源共享。”这一公约的提出, 对于网民的网络舆情表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克服网络舆情表达中失范现象。

7. 建立网络规范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破坏政治稳定、政治安全的事屡有发生, 互联网成为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各种国家分离主义分子如藏独、疆独、台独以及“法轮功”组织等敌对政治力量利用网络的隐匿性与虚拟性, 传播不真实的政治信息, 制造背离政府主流政治文化的网络舆论, 对国家政治安全造成压力和干扰, 破坏中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这种虚拟的网络化斗争将成为今后意识形态斗争的一种常态。针对境内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宣传、煽动和和破坏以及网络空间传播的虚假信息, 我们要大力加强网络规范化建设, 通过立法规范, 化解网络中的敌对势力对我们的攻击与破坏。一方面, 我们要加强网络立法, 通过完善的司法制度规范和引导网络空间的各种行为, 包括与网络媒体监督相关的传播行为、讨论行为等。另一方面, 应加强网络安全工作, 防范不良、虚拟信息的输入, 使网络舆情真正反映民众呼声, 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7-53

[2]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12-208

[3]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M].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5:23

[4]姜胜洪.中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引导[J].广西社会科学, 2009, (1) .

[5]李发戈.网络舆论对政府公共决策的影响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9, (3) .

[6]吴绍忠, 李淑化.互联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 .

[7]杨久华.试论当前中国的网络群体事件及其治理思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4) .

管理应对机制 篇10

从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开始, 我国网民通过互联网对事件舆论监督作用开始凸显。网络影响公共事件发展进程, 逐渐成为促进事件解决的推动力量:首先, 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一个表达平台, 团结零散的力量, 表达民意;其次, 形成了一种新的监督形式, 如“周久耕天价烟事件”;最后, 网络提升政府形象, 如“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同时网络事件也是把双刃剑, 网络事件中也出现了网络暴力现象, 低俗文化和民粹思想在网络上泛滥, 如“凤姐”走红网络、“死亡博客事件”中的人肉搜索、网络谣言等。

一、网络事件公共政策管理应对机制模型

网络虚拟世界的无序性给政府行政管理活动和政府权威带来了挑战, 政府需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反馈、评估”的全套过程, 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分配社会资源、维持整个社会有序运转, 实现其政治目的和社会目的。所以建立网络事件的公共政策管理应对机制引导公共舆论, 确保网络信息传播有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重要问题。完善的公共政策管理应对机制关系到网络事件能否妥善处理, 也是政府进行在网络事件管理活动的主要依据。政策机制包括政策运行系统和政策过程两个方面:

1. 政策运行系统构成

网络事件管理中政策运行系统构成主要包括: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

(1) 网络事件管理中的政策主体

在网络事件管理中, 政府无疑是最主要的政策制定者, 是网络事件管理中的政策主体。网络事件不一定仅限于发生在网络上, 它是现实社会矛盾激化, 然后再网络中得到引爆, 广泛传播。

(2) 网络事件管理中政策的客体

政策客体毫无疑问就是网络事件本身。在网络事件管理过程中, 要了解该事件的性质特点, 了解它所涉及到的群体需要和利益, 才能制定政策, 执行政策, 发挥政策积极作用, 实现目标。另外网民也是网络事件政策客体。网络事件发生后, 在互联网时代被网民迅速传播后, 给政府施压。

(3) 网络事件管理中政策环境

网络事件常在短时间内“积聚引爆”, 大范围的传播。互联网“去中心化”的传播模式, 每个网民都是面向大众多向传播, 这种高密度、高强度的传播可以是一个普通事件在短时间内, 积聚大量传播能量, 对于政府部门政策过程带来挑战。

2. 政策过程模型

网络事件管理政策过程模型有四部分构成: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监控和政策评估与终结。

(1) 政策制定

政策制定的程序有问题发现、目标确立、方案设计、方案评估、政策合法化。在网络事件管理中, 政策制定机构就是各级政府部门。正确有效的政策是网络事件危机得以消除的基础。

(2) 政策执行

由于政府网络事件管理所涉及的某个社会事件, 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如果政策执行不能有效处理, 事件可能会受到更多网民的关注, 引起更大的社会波动。同时, 在关于网络事件的任何一个政策方案都暗含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一旦最初的政策方案发生失败, 迅速的考虑替代方案, 保证政策执行顺利进行。

(3) 政策监控

政策监控是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活动进行监督控制并加以完善和调整的过程。政策监控的目的在于保证政策各系统的顺利运行。在网络事件管理过程中, 政策监控非常复杂, 常规的监控方法无法满足需要, 政府要充分调动各种监控力量, 对反映的问题及时做出回应, 纠正偏差。

(4) 政策评估

在网络事件处理完后, 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 对政策进行全面地分析和总结。政策评估是依对政策的效率、价值等进行判断, 从而决定政策修正、调整, 为今后同类事件提供依据和参考借鉴, 实现有效配置资源。

二、网络事件管理中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应对机制存在的问题

1. 政策制定中信息子系统建设落后

目前, 我国关于网络事件的政策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一方面, 政府垄断大量的信息资源, 但并没有行成一个完善的“收集、处理、传递、保存”体系, 即便拥有大量的资源, 但利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 政府存在“信息鸿沟”, 获取信息渠道狭窄, 收集信息有限。信息的滞后性和因受到其它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失真变形, 使决策环境异常恶劣、险峻。加之政府对处理网络事件的决策很多属于非程序性决策, 事件往往是首发或突发, 使政府决策的科学民主化面临极大的挑战。

2. 政策执行中沟通表达机制不完善

网络事件的公共性、传播迅速性等特点, 要求政府在网络事件爆发的开始、处理网络事件的整个过程中, 都要及时沟通, 公开、透明地向公众披露有关事件的信息, 降低公众获取信息的成本, 稳定公众情绪。但是, 我国网络事件信息的传播通常严格控制在相关的政府政策决定部门和技术专家之间, 往往会出现由于沟通不够, 公众无法获得真实的政策相关信息, 加重恐慌情绪并对政策产生误解, 给网络事件妥善处理带来不利的影响。

3. 缺乏有效的监控和评估体系

对网络事件的监督作为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贯穿公共政策的全部过程。虽然我国的政策监督机制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 但是目前网络事件管理中公共政策的监督机制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 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漏洞, 如行政监督体制不完善, 不能实现自我有效监督;权力机关监督的力量弱小, 形同虚设;社会和舆论监督制度不规范, 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专门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等导致监督功能弱化, 影响了监督的力度和实际效果。

三、我国网络事件政策体系的构建

1. 依靠信息子系统, 扩展信息渠道

信息子系统要为公共决策提供准确、及时和适用的信息, 为政策过程服务, 保证制定出合理的政策并加以有效的执行, 以取得预期目标, 这就要求信息系统的高效运转。网络事件管理信息子系统包括:资料系统、研究系统、咨询系统、预警系统、反馈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平台等。资料系统收集网络上有效的资料, 通过研究系统,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研究, 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通过反馈系统进行反馈事实, 通过庞大的咨询系统, 拓宽信息来源, 对缺失的信息进行补充, 提出专业意见, 如果某个问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通过预警系统, 向有关部门反馈意见, 提出解决的政策。

2. 建立网民和政策主体相结合的信息沟通机制

加强政策主体与网民之间的沟通, 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网络事件信息披露机制。一方面, 可以利用官方渠道开展政策宣传, 发现可能导致网络事件发生的各种潜在因素, 而且在网络事件过程中, 官方的沟通渠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传递可靠信息、疏导公众情绪。通过各种官方媒介, 打造良好的沟通的路径, 如办好政府网络、地方网络论坛、政务微博微信、领导网上信箱等方面, 向群众进行政策宣传, 使公众了解政策目标, 政府的态度, 了解政策进展, 缓和公众的紧张情绪, 得到公众的认可和信任, 避免出现“塔西佗陷阱”, 打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使政策顺利执行, 为政策监督评估提供条件。另一方面, 通过媒体和公众的监督, 为监督主体和客体之间提供一个宽广的空间, 让公众意愿顺利表达, 政府有关部门及时反馈信息, 从根源上杜绝网络事件的发生。

3. 完善网络事件监控评估体系, 健全网络事件问责机制

在网络事件过去之后, 需要根据政策制定的目标, 进行政策评估、分析。根据结果总结经验, 为今后的网络事件管理活动提供依据, 同时也完善了网络事件管理政策体系。如建立问责机制和标准。包括在网络事件管理的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过程中, 政策主体履行职能的优劣程度, 对整个网络事件的起因, 处理情况, 公众的反应, 网络媒体的应对等等。这些都应该作为问题的内容, 以法律规则的形式制定下来, 杜绝问责的不彻底性和随意性, 规范问责程序, 是问责公正、规范、操作性强。让问责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结语

网络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影响力大, 使我们需要给予密切关注。它的不可测性和不可控性, 使我们很难有效的预防和避免。政府在网络事件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科学民主性, 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通过提高公共政策评估监控的合法性, 完善网络事件管理中公共政策机制, 提高网络事件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

青海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 篇11

关键词:青海;高校;突发事件;机制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101-4

0 引言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发,由大学生起主导作用,并具有突发性,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1]。近年来,青海省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结构调整进程在加快推进,给各高校的安全维稳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处于改革发展进程中的青海高等院校,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校园突发事件威胁,维护高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切实保护师生安全,成为当今青海各高校管理者均必须严肃面对并认真思考的问题。

1 青海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与特征

突发事件的类型与特征分析是应急管理者面临的普遍问题。研究和分析青海省内高校当中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可以为突发事件防控机制建设,带来特殊的效果,如果把突发事件类型与特征分析看作问题,那么突发事件防控机制建设就是解决方案,因此突发事件类型与特征分析是完善青海高校突发事件防控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步骤。类型与特征分析的结果不仅有助于确定工作重点,而且也为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

青海省高校突发事件的表现多种多样。通过调查和参阅历史材料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进行了归总,突发事件的类型包括: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事件。根据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结合青海省高校突发事件种类的研究,2016年5月,笔者对青海部分高校学生及教师进行小型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20份,获得有效调查问卷108份。在调研当中,笔者将以上突发事件类型归类为重大传染性疾病、师生心理健康问题、教育腐败、重大意外事故、校园犯罪、群体性事件、食品安全、自然灾害、环境灾难、民族宗教问题、邪教组织渗透等11种情况。调研方式为确保被调查者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内涵有着清晰了解的前提下,请受调查者对青海高校发生概率较高、危害较大的突发事件类型采取多项选择的方式进行评估。经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青海高校各类突发事件当中,公共卫生及社会安全类事件是被师生评估为风险等级与危害性较大的校园突发事件类型。图1为高校突发事件管理机制结构示意图,可作为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参考。

2 青海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当中存在的问题

“非典”之后,我国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机制建设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已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教育系统中,已经基本建立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形成了以教育部总体预案为总纲,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预案为主体,以各级各类学校预案为支撑的体系格局。

在此宏观背景之下,青海高校普遍加强了对于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及能力的建设。普遍制定出台了校园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各类型突发事件专项预案。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另外,在学校管理制度方面,普遍成立了校园综合治理的领导小组或专门委员会,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组织框架。并形成了一些重要机制,如“责任包干及承诺书制”、“处级干部联班制”、“网格管理制”、“维稳例会制”、“本科生导师制”等制度,初步建成了一套适应省情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对管理机制。

青海省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民族社会,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决定了高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不仅关系到高校日常教学与工作秩序以及未来的良好发展,还关涉民族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任重而道远。因此,以长远眼光及紧跟时代潮流的视角出发,当前青海省高校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建设,可能存在以下六个方面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第一,如何认识和处理校园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建设与“维稳”工作的关系。

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是一种全过程管理、全系统管理、全面应急响应、全手段管理和全社会管理。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应对往往要求在短时间、大范围、超强度、高效能地调用各种资源应对突发的公共安全危机。它与携政权之力,整合社会各种力量全员参与的维稳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存在许多共通之处。由于青海高校在校园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处突机制尚不够健全和完善,处突机制的效能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过去及今后一段时间,青海高校的处突工作,被纳入到更为成熟的“维稳”体制的范畴之中是一种常态。但是,以制度化、长效化、专业化、技术化为目标的处突机制的构建,与举国体制下以政治动员形式展开的“维稳”机制,在发展方向、工作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多的分歧。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建设,应当正确处理与“维稳”工作的关系,在后者同步协调发展的同时,需要兼顾到处突机制建设的主体性。

第二,突发事件防控工作没有制度化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专项经费保障。

高校突发事件包括高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心理健康突发事件、学校管理突发事件、意外事故、暴力犯罪、群体性事件、自然灾害等多种类型。根据2008年以来的经验来看,青海高校防控的重心在于由民族和社会问题所引发的突发事件。而由于学校管理疏失或自然不可抗力所引发的突发事件,无论数量还是影响,均远逊于前者。换句话说,青海高校突发事件,大部分是受到社会发展消极因素波及所产生的次生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投入,应当计入政府社会治理的成本。既然高校的主要职能包括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不在其中,那么,当前校园处突工作所分摊的社会治理成本,由高校自身承担自然是不合理的。高校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建设,应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由政府财政划拨专项经费予以支持。在政府投入之外,学校还应当充分利用优惠政策、社区共建、优惠贷款、基金资助、项目捐助、企业捐赠等形式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破解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机制建设运作当中所出现的投入不足的瓶颈,使青海大学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进入稳步提升的良好状态。

第三,当前青海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设实际并未以提升校园突发事件预警能力为导向。

突发事件具有随机性的固有特征,即突发事件的发生,大部分情况下无法用常规性规则和知识进行判断。青海高校突发事件防控机制,重点放在了“事后的消防式处理”。而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实质上是用一套固定的确定体系去应对不确定的突发事件。高校突发事件预警的核心关键要素在于能否在危机发生临界点前掌握及时、全面、充分的信息,并且保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恰当的过滤、分析和处理。青海高校预警机制在以下方面可能存在缺失:

①信息的收集、报送、整理、分析、共享的机制;

②突发事件数据库,危机事件的管理模式研究,准确预测突发事件发展变化的经验性知识;

③以学校中枢指挥调度机构为轴,扁平型的信息传递网络。

第四,高校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文本性突出,实用性有待加强。

所谓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在安全评价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与环境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应急救援的设备、设施、条件和环境,行动的步骤和纲领,控制事故发展的方法和程序等,预先做出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因此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本地和本校实际情况,搞好专项调研,在充分掌握情况的前提下,保证预案的精准性。从内容上讲,考虑到参与突发事件处置人员的多样性,其中大部分均为非专职人员,因此预案的编制应该尽可能的详细具体,明确写明突发事件前、中、后等各阶段的注意事项及处理规程,形成手册,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及时便捷地进行查阅。

第五,学校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体系的基层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重点在于强化突发事件防控系统的终端建设。突发事件防控系统的终端,主要是指辅导员、班主任、大学生社团组织和学生志愿者组织。该群体既是校园突发事件预警系统主要的信息源,更是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过程中及事后恢复过程中主要工作的执行者和落实者。当前青海省高校突发事件防控系统终端的主要问题是,班主任、辅导员尤其是专职辅导员与学生数量的比例、待遇偏低,导致基层工作薄弱,处突工作在中层以下难以落实到位。

第六,校园突发事件预警与应对体系的教育和演练相对缺乏。

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缺乏人的有效参与,不能发挥任何作用。在笔者开展的问卷调研当中,70.9%的受调查者对于本校的应急预案完全不了解,23.6%的受调查者对于本校的应急预案不太了解,说明高校应急机制的学习教育和实操演练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为对突发事件应对的教育和预演工作的贯彻落实不够到位,师生对校园安全工作的警惕性不够,危机事件处理的经验不够,应急预案的修订不够及时,应急管理队伍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能力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3 青海高校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路径

在较长的时期当中,青海高校校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被纳入高校维稳工作当中。高校维稳工作,卓有成效,这些努力对于近年来青海高校突发事件的防控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不能脱离实际,遽然要求学校一夜之间从“治安与政治事件管理”切换到“突发事件管理”模式。因此,从务实的角度来看,维稳模式下的学校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还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下去。如何在维稳模式框架下,构建科学化、系统化、有效化的维稳工作策略,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十分重要。

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各高校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推进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专题教育,在学生当中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严格遵守中央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路线方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道德、法制和安全防范观念,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辨别能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以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依托,完善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设。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让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寝室文化建设、社团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校文化的熏陶作用,让广大师生能够在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当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法制宣传工作结合起来,教育广大师生学法、用法、守法,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学会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

3.2 不断加强校园基层安全工作队伍建设

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校园突发事件的防控与处置仍然将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以各级党委为核心开展工作。各高校院系基层安全工作队伍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和一部分学生当中的积极分子,他们是高校整个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收集情报、处突工作具体落实的重任,其重要性应该给予高度重视。调查数据显示,52.7%的受访者认为政治觉悟高、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和学生党团干部在“处突”工作当中更容易取得良好成效。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班主任、辅导员在提升校园突发安全事件防控与处置能力当中能够起到关键作用,其个案响应有效百分比为40%,超过校主管领导的36.4%,居第一位。因此,班主任与辅导员,应注重选配政治可靠、业务强、作风硬的优秀教师担任,并加大辅导员班主任职称、津贴、政治待遇等方面的政策倾斜。针对当前校园安全工作队伍中最薄弱的学生干部这一环节(个案响应有效百分比29.6%,高居第一位),应制定学生干部选拔、配备、教育、管理的办法,配备思想政治素质好、品德优良、负责任、有担当的学生担任班团干部。根据部分高校的经验,在有条件的高校,班委当中应当增设安全委员。

3.3 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

坚持“平战结合”的方针,扎实开展校园突发事件模拟演练。在平时应注意抓好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应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物资储备以及应急资金准备,以确保相关保障在危机发生时能够及时调度到位。不定期开展相关人员的应急知识、技能培训,根据安全维稳工作预判,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应急演练,检试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功效性,不断提高学校应急管理系统人员的能力和素养。模拟演练的时间可以选定为春季或秋季运动会前后,抑或将演练作为新生军事训练的内容。模拟演练的主要任务包括:普及性地进行校园安全教育,确保广大师生对学校应急管理机制有基础性的了解;评价学校应对突发事件机制的运行状态及其有效性,完善修订各项应急预案;检视校内应急管理机构与其他职能处室、教学院系的协同配合情况,锻炼应急管理队伍。

3.4 完善校园突发事件的事中反应、事后恢复机制

首先,要强化学校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工作效能,确保突发性公共事件一旦发生,能够及时启动危机应急预案,能够在学校主管领导的指挥下,统一指挥调度所有资源投入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其次,应该将突发事件的事后恢复作为各高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中心工作之一。在校级层面统筹规划事后恢复计划,领导重建工作,恢复学校正常工作秩序。加强学校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力,充分借鉴社工机制,发挥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主阵地作用,依托“对口支援”等合作机制,借用外力,全面加强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建设,增强学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3.5 建立突发事件物资保障与处突社会联动机制

学校应当按照“防护救助、食宿消毒、应急交通、动力照明、通信广播、设备工具和一般工程材料七类物资类别”[2]做好事前的物资、装备准备,并建立应急物资的保障机制。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十九条规定:“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警、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因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力建设完善设置合理、标识统一、易于识别的应急避险场所和设施。最后,加强省内外高校之间关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的内部管理机制理论研讨和相互借鉴学习。积极地与公安、消防、民政等公共机构建立有效沟通协调机制,以“党员进社区”等主题活动为契机与周边社区建立合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内外衔接”,整合学校、政府与社区等各方资源,务使高校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效能最大化。

3.6 建立应急预案修正机制

学校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基本结束后,学校应该对整个突发事件进行全面地跟踪与回顾,形成专项调查报告,对与事件密切相关的方面进行深刻地反思及备案,以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学校应急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调查报告大致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一个包含突发事件发生原因、发生经过、处理结果以及相关背景资料的详细记录。

②人员伤亡情况及财物损失情况明细统计数据。

③全面检讨应急管理的效果,进而提出处理及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初步措施及实施方案。确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后,得到及时的应对。

④突发事件后沟通落实改进的建议与方案。

参 考 文 献

[1] 李余华,李黎青,丁阳喜.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 耿健,徐远平,王文生.网络舆情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106-108.

管理应对机制 篇12

1. 突发公共事件和应急管理内涵

自2003年SARS事件之后, 中国政府意识到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开始全面建设和完善以“一案三制”为核心战略的应急管理体系, 即应急管理预案、应急管理法制、体制和应急管理机制。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基本相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公共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 危机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过程、性质和机理, 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成4种类型, 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

应急管理应视为贯穿于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管理活动, 以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为核心, 但不限于政府。具体而言, 应急管理包括常态下和非常态下两部分工作。常态下的管理工作主要指应急准备工作, 其准备效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非常态下突发事件的响应和处置效率。

2. 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概述

尽管关于“一案三制”的基础建设工作已完成, 但是很多具体工作和制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其中, 应急管理机制应该是对政府在长期应急管理实践中所使用的各种有效方法、手段和措施的总结和提炼, 其实质内涵是一组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之下的政府应急工作流程体系, 主要包括突发事件预警预测机制、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制、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突发事件社会动员机制、突发事件善后恢复机制以及应急管理调查评估机制等。[1]其中应急管理评估实践较少, 因此应急管理评估机制建设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较为落后和不足。

从理论上来讲, 有必要厘清不同的应急管理评估对象, 根据不同类型的评估对象来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其评估机制。例如:对于应急管理的常态工作的评估, 其目的主要是改进和提高政府应急管理工作能力;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起因、影响、性质、损失的评估, 其目的是以问责为主要目的;对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评估, 其目的主要是以改进工作为主。此外, 还有各种具体的应急管理评估, 例如风险评估、应急预案评估、环境损害评估等。

本文所研究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与常见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方面, 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和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绩效是有区别的。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主要指地方政府实现应急管理目标的水平, 这种能力的建设更多的是体现在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绩效主要指地方政府应对某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响应和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绩效的优劣是通过地方政府应对具体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体现出来, 反映地方政府对非常态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直接影响政府应急管理绩效水平。尽管还未有研究是从应急管理能力和应急管理绩效的角度去证实这两者之间的联系, 但已有学者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研究了美国城市地方政府绩效与政府能力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政府实施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力。[2]

基于上述的概念界定, 本文所研究的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是指地方政府应对城市发生的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所开展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工作的程序, 也既是一套组织实施绩效评估的规范性、系统性、制度性的工作办法。良好的绩效评估机制能够有效保障应急管理评估实践活动持续进行, 提高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二、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存在的问题

突发自然灾害种类繁多, 近几年影响我国城市的突发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泥石流、雪灾冰冻、地震、大雾等灾害。城市内频繁发生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导致城市电力、通讯、供水中断, 交通拥堵, 城市淹水, 影响城市正常的生活秩序, 经济损失严重。例如: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5.12”中国汶川大地震、2011年武汉暴雨洪涝灾害、2012年北京暴雨洪涝灾害等。

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有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 地方政府应急准备能力不足、处置不及时或者管理混乱等管理性问题是导致同类自然灾害重复发生并且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究其本质原因则是缺乏完善的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 因为评估是问责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漏洞的重要环节, 也是政府改进应急能力的重要依据, 这需要健全完善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来保障评估实践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基于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机制建设存在以下问题:

1. 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准确

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模式多为内部评估, 评估主体是上级行政机关。这种内部评估模式呈现非公开性、非透明性以及封闭性特点, 自我监督力度有限, 容易陷入评估过程形式化、评估目标偏离等后果。造成上述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准确。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目的无论是问责性还是改进性, 其最终的目标都是要求以公众的利益为核心, 满足公众的需要, 服务广大公众, 这也是政府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核心价值取向。只有准确的定位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才能确保绩效评估的方向。

2. 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对象的界定不清晰

目前, 关于应急管理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类是针对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 一类是针对地方政府应对某突发事件工作的评估。然而, 地方政府应急能力评估、地方政府应对某突发事件的工作评估以及地方政府应急绩效评估是有区别的, 各自评估对象的界定是不同的。尽管当前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 然而, 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评估需要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分级进一步明确分类, 清楚界定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绩效评估对象, 否则, 实践工作无法有效展开。

3. 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主体不明确

应急管理评估主体分为组织者和执行者, 评估的组织者是评估活动发起者和推动者, 在评估进程中负有监督和督促的责任。评估的组织者是由相关法律和法规确定的, 有时候评估的组织者也是被问责者, 这是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主体难以确定的困难之处。执行者是具体开展评估行为的群体, 包括有专业技术人员、专家教授、独立的评估机构、内部工作人员等。如何甄选合适的专家是应急管理评估工作的一个难点。按评估来源不同, 可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内部评估是由活动执行组织内部的成员担当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外部评估是指由活动执行组织外部的评估者所完成的评估。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各有其优势与劣势, 这也需要根据具体的评估对象和评估目的确定合适的评估主体。

4. 缺乏基于实践调查基础的绩效评估机制

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主要服务于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 评估的目的主要是问责性的和改进性的。我国已有应急预案对调查评估做过相当多的表述。例如:2006年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概要作出“要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的规定。各省 (市、自治区) 至各级地方政府也都先后发布《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突发事件本身的评估机制已经可见雏形。然而, 目前尚未形成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机制直接指导相关部门的评估工作, 部分原因是绩效评估机制的建设应该建立在地方政府长期的应急管理实践的基础之上, 从这一点而言, 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时间尚短是造成评估机制不完善的客观原因。

5. 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

地方政府应急管理中“哪里出了问题”以及“哪里需要改进”能够通过科学的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体现出来。国外已有学者试图将已被企业广泛采用的平衡计分卡 (BSC) 用于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中。也有学者根据应急管理的过程设计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尽管我国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绩效评估在灾害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然而,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实践未能有效展开。除了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之外, 缺乏科学依据的评估指标体系也是评估实践未能有效展开的重要方面, 无法反映出地方政府灾害处置过程效率与效果。这一方面与评估对象未能清晰分类有关, 另一方面, 也与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定位发生偏差有关。

6. 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结果未能有效反馈和使用

当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更多的是作为奖励和惩罚的依据。然而, 这仅仅是实现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部分目的, 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在对评估结果进行鉴别和分析的基础上, 及时有效地反馈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并且汲取经验, 改进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

三、完善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机制的对策建议

地方政府作为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主体, 担负着减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的重任,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机制也是提高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 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建设应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地方突发事件应对条例, 并且根据各省、市、地方应急经验和本地应急实践经验, 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和完善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

1. 清晰定位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限制、决定着评价标准”[3], 价值取向应该“集中在那些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上——不只是国家自身的需求, 能使国家得以维持的需求, 而是人类自身的需求。满足人类的需求, 政策才对人类具有价值, 政策才能证明其存在的合理性”[4], 只有基于该类价值取向的绩效评估工具才能体现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满足人民需要的价值。而且,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是否合适也需要合适的价值理念支撑。因此清晰定位评估价值取向是科学地构建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体系的首要任务和指导方向, 是“政府绩效评估的灵魂”[5]。

具体而言, 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应该包括“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效能政府”的价值取向以及“持续改进”的价值取向。“民众本位”的价值取向是以民为本、以人为本, 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以公民的满意度为导向。“效能政府”的价值取向主要指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机制运作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对外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性。明确划分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的职能部门及其上下关系, 制定合理、合法、完备的法制规章制度能够有效保障地方政府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效率。“持续改进”的价值取向不仅要求作为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的主体之一的地方政府的应急能力与应急管理能力持续改进, 还强调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 公众的应灾意识和应急能力得以提高。

2. 根据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级区分评估的主体

评估的主体包括评估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突发事件的等级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4个等级。例如:对于较大自然灾害应由事发地 (市、州) 人民政府、省级主责厅局或二者联合牵头负责组织事件的评估工作[1]。

由评估的组织者指定评估的实施组长及评估工作人员。组长人选应该具有相当能力和资历的人员, 通常为相关部门的领导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事件的影响范围、实际评估工作需要和经费条件等选择小组成员, 小组成员可以选择事发地人民政府、相关部门、相关单位的领导或工作人员、相关领域专家以及群众代表。群众代表可以从事发地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政协委员、工会、妇联、专业协会、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组织人员中选择。另外, 应该尽可能采取多种主动措施推动事件受害者和涉及者有序参与到评估中来。

3. 明确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目的

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指的是地方政府对城市突然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因果的评估以及对事件应急处置全过程的评估。绩效评估的目的主要有问责性目的和改进性目的。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调查事件起因、性质、影响、责任和恢复重建等, 主要是对事件结果中的人为因素进行问责, 并且对相关部门、领导、工作人员在应急处置中的责任和过失予以准确判断。以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和应急机制为核心目标, 通过组织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绩效评估, 查找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低效率甚至无效率环节, 通过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 不断改进地方政府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4. 清晰分类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对象

应急管理评估对象根据工作性质可以分为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评估和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评估, 也可以根据应急管理全过程划分为应急准备阶段工作评估、应急响应过程的工作评估以及应急恢复与重建工作的评估。应急准备阶段工作的评估更多的属于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的评估, 应急响应过程和应急恢复重建工作的评估更多是针对非常态的应急管理工作评估。应急管理评估包括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内容, 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主要评估对象为非常态下的政府应急管理工作, 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结果反映了地方政府应急能力的水平。

应该根据突发自然灾害的4种响应级别, 清晰分类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对象。从突发自然灾害应急处置负责人角度进行绩效评估, 地方政府对不同级别的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对象很有可能也是评估活动的组织者。例如:一级突发自然灾害绩效评估对象是国务院、国家级应急指挥协调机构、主责部委或事发省 (市、自治区) 主责部门;二级突发自然灾害绩效评估对象主要是事发省 (市、自治区) 人民政府、国务院主责部委等;三级突发自然灾害绩效评估对象主要是事发地 (市、州) 人民政府、省级主责厅局等;四级突发自然灾害绩效评估对象主要是事发县 (区、市) 主责部门。从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内容的角度进行绩效评估, 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对象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本身及事件发生前、事发中和事发后全过程的应急处置决策和行为。

5. 科学设置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是整个评估程序中最核心的部分, 然而,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复杂多样, 即使相同类型的突发事件都具有独特性, 而且,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展开时间较短, 应急实践和评估经验比较欠缺, 因此, 制定一套通用的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全面地、有效地评估政府各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存在较大难度。可以依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预案, 制定一个用于框架参考的评估指标体系, 同时, 提出一种设计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参考思路。概括而言, 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主要包括划分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和维度, 区别要素指标、证据指标和量化指标等指标类型, 明确评估指标遴选原则和筛选方法等。

6. 规范呈现和使用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结果

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结果应该以规范化的评估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在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中, 应该对评估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一定的要求。

具体而言, 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绩效评估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1部分是基本情况描述, 主要包括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基本情况描述、绩效评估方法和流程的描述。第2部分是绩效评估报告, 一方面是对该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本身的评估, 包括事件的性质、造成的损失以及责任追究等的分析、论证和结论等;另一方面是对主责人或部门对事件应急响应和处置的描述、分析、论证和总结等, 并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的整体效率和效果进行综合判断。第3部分是提出改进措施和工作建议, 主要针对评估的结果, 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最后还应该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绩效评估结果的使用予以明确说明。一般而言, 绩效评估报告应该作为该突发自然灾害事件问责的依据和政府部门绩效考核的依据, 并且应该进行系统的备案, 在适当的时候作为其它类似事件评估的参考依据。此外, 评估报告的重要内容应该于适当的时机向社会公众公开。

四、结论

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研究属于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机制建设必须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并且基于地方政府在长期的应急管理工作实践, 其实质内涵是一组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之下的政府应急工作流程体系。良好的绩效评估机制能够有效保障应急管理评估实践活动持续进行, 追究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漏洞的重要依据, 提高地方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能力。

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应急管理绩效评估价值取向的定位不准确、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对象的界定不清晰、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的主体不明确、缺乏基于实践调查基础的绩效评估机制、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科学和应急管理绩效评估结果未能有效反馈和使用。因此, 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的相关建议, 即清晰定位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根据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级区分评估的主体、明确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目的、清晰分类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的对象、科学设置地方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以及规范呈现和使用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绩效评估结果。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绩效评估机制建设比较落后, 因而, 笔者关于政府应对城市自然灾害绩效评估机制研究更多的是一种理论上的分析, 以供灾害应急管理实践部门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欢.应急管理评估[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0.

[2]Berman E, Wang X H.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 U.S.Counties:Capacity for Reform[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2000, 60 (5) :409-420.

[3]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兰州大学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心编.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年鉴创刊卷2010[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4]马宝成.试论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5) :18-20.转引自阿尔蒙德, 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 前引书, 458-460.

上一篇:页岩气开采技术下一篇:燃气锅炉节能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