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路径(共11篇)
应对路径 篇1
目前,教学冲突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一般而言, 并非仅指外部作用于教学的偶然,而主要指教与学在相互作用中,由于彼此见解不同、认识有别或观念不一等而产生的一种对峙状态,它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有的教学冲突具有破坏性,也有的具有可用性。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教学冲突相关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教学冲突的现实表现
1.教学冲突的频度有所增加
如今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强调要表现自我,因而教学冲突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由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见解,并喜欢坚持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学生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导致教学冲突的次数增加。比如,由于知识方面的见解不同而引发的教学冲突;由于师生、生生之间的认识与情感的差异而引发的教学冲突;由于师生、生生之间的价值观不同而产生教学冲突。而上述教学冲突时而以行为表现出来,如冲突中的横眉竖眼、动手动脚、语言对抗等。
2.教学冲突的内容有所扩展
由于学生的主体性被提到重要的位置,其表现自我的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彩。见多识广的学生对教师、课本、信息等所承载的教学内容也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学生不仅对教师传递的知识、情感等有着见解,对教师的教法、教学目标等也有着明确的见解。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学生不再完全受命于教师,不再完全束缚于教师教给的知识,而是通过与教师沟通、反驳等表达自己的理解与主张。课堂教学出现了师生共同参与的局面,教学冲突的内容也随之丰富而立体。
3.教学冲突的手段变得多元
由于教学冲突的内容多样、次数增加,其冲突的手段也由原先单一的口头冲突而变得多样化。比如,用语言(包括口头言语和身体语言冲突)表达不同与抵抗;用教学方面的载体如作业、试卷等强调自己的见解,用手机短信、QQ等反映自己的主张; 甚至还有的学生采取表现假意接受的冲突策略[1]。
4.教学冲突的影响更加深远
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相互尊重与理解,学生的个性化和主体性就会得到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异样见解或行为所导致的教学冲突能够理性地对待与处理。相反,如果教师仍然是武断地教学,不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给学生表现自我的余地,对出现的教学冲突一味拒绝与排斥,学生就会变得听之任之。另一方面,教学冲突反映出社会冲突的某些影子,同样社会冲突也对教学冲突有着影响。所有学生都是从学校走向社会,从社会生活走向学校,如果处理不好教学冲突,对社会冲突也会产生不良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之一,就是构建和谐的校园、和谐的教学。
二、课堂中教学冲突的产生根源
1.教师与学生间认知的差异
师生之间由于年龄、社会阅历等文化背景的不同,存在一些认知和理解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也会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例如:针对某一问题,教师也许会按几年前自己曾执教过的知识进行教学, 但随着社会进步、观念更新、知识递进,学生会用当今的观念对此问题进行理解,教学冲突产生了:教师无法接受学生的观点,学生无法接受教师的看法[2]。 这种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导致的教学冲突,许多教师没有很快地觉察到,其结果必然是否定学生的认知观点,或者学生被迫接受教师的讲解。
2.教学中教师绝对化的权利
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双向互动的过程,其主体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如今的课堂制度化倾向严重,带来的后果是教师拥有在课堂中的绝对化权利。例如:教师再三强调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学习,服从老师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的内心感受不予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束缚,被动接受知识,自然而然容易导致某些看不见的教学冲突的发生。冲突的结果是学生并没有参与教学过程或者简单应付教师的教学等。
3.课堂教学出现的偶发事件
课堂教学并不会完全按预设的进行,具有极强的生成性。即使教师课前对本节课作了充分的预设,难免有意外事件发生。例如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意说错话、用错词等,或者误解教学内容,或者无意伤害了学生心理。这些问题教师没有也无法预料, 想不到的教学冲突在预设与生成中产生了。
另外,某些教学冲突的根源在于教师有意的行为造成。如教师故意把内容讲错,想引起学生的注意;或者教师有意对某些问题追问而不作答,想引起学生的好奇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教学冲突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冲突的应对路径分析
1.前提——坦然认可教学冲突
要勇敢面对课堂中的教学冲突,从内心深处认可教学冲突的存在。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对待它,并采取合理的方式化解它。教学并非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而是交流、互动、沟通、质疑的过程。教学冲突并非是教学事故,教学中产生了教学冲突,实质上表明了师生的参与、师生的存在,进而表明教学需要进一步的对话,需要进一步的交流[3]。
换言之,教师认可教学冲突,即承认教学冲突存在的合理性及必然性,也就承认了课堂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与思考;教师认可教学冲突,也就认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教师认可教学冲突,即感觉到老师本身存在的缺陷,包括知识的、情感的等等。
当然,认可教学冲突并非排斥老师的权威。教师的权威必须建立在学生自由选择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学生认可的基础之上,并由教师自身的魅力, 或教学的感召力来维护,并不是强制而来。因此,教师切忌迷信师道尊严,必须学会面对学生的挑战, 承认课堂中的所有教学冲突。坦然认可课堂中的教学冲突,是保证建立积极、融洽、展现自我的课堂的重要前提。
2.基础——勇敢接纳教学冲突
接纳教学冲突并非是无条件地接受,它是一种对冲突进行理性分析,进行积极评价后的价值倾向与情感肯定。在接纳教学冲突的同时,教师已经有了解决冲突的信心和方式。
首先,接纳教学冲突,要具备接纳学生向自己说“不”的教学勇气。只有真诚地从内心深处接纳学生说“不”,才能勇敢面对所存在的教学冲突,才能从异己声中找到合理的结论,才能让师生有所感悟和提高。其次,接纳教学冲突就要靠自身的努力,具备克服恐惧的勇气。接纳教学冲突就是接纳学生, 只有深刻地理解教学的生活性、生命性,才能体悟到教学冲突中的积极意义,战胜接纳冲突的恐惧感,尊重学生、呵护学生与信任学生,从而更好地为化解教学冲突奠定基础。最后,接纳教学冲突,还在于教师在必要的时刻去激发恰当的冲突,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接纳方式,让教师和学生找到课堂教学中真实的自我,并促使教师找到应对教学冲突的最佳方式。
3.关键——积极转化教学冲突
教学冲突具有即时性和复杂性,它的出现并非教师可能预设到的,因此针对即时出现的教学冲突,需要教师作出即时、正当的智慧反应,积极转化教学冲突的负面、消极影响,促进教学的和谐,促进师生双方的发展。
首先,关心和爱护学生。面对教育冲突,教师要避免一时的气愤或尴尬,对孩子充满关心和爱护, 学生就会反哺教师,成全教师,进而成全课堂教学, 使教学冲突顺利转化。其次,教师要善于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用此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 教师还要善于反思与总结,从转化教学冲突中悟出教育教学的智慧。
因此,转化教学冲突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观念, 在每次转化冲突后进行反思、吸取教训,以沉着应对下一次的教学冲突。
四、应对教学冲突的条件保障
1.构建课堂对话文化
课堂教学中提倡“对话”,但并非简单的师生对答。例如:“1+3等于几?”“等于4”;“1000是不是很大的数?”“是很大的数”……类似的缺乏思维交流与碰撞的“对话”,很难产生利于教学的冲突,而一旦发生教学冲突,也很难得到有效转化。对话文化, 是一种对话精神,是生命的对话,是自主的交流,是真理的交流,是平等的交流,更是思维的碰撞。构建课堂对话文化,是应对教学冲突的根本保障之一。
首先,指导学生善于表达自我。表达自我,即说真话,去除华丽的语言,真诚地再现自己对教学的理解,用清楚的口头语言和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课堂教学中,一旦学生打开自我的心灵窗口, 有效表达的时候,教学冲突可能会产生,但这种情况下的冲突并不是相互制造麻烦、相互误解,而是师生相互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见解或主张。这样的教学冲突一般不会激化,更有利于转化为和谐。
其次,鼓励学生学会用心倾听。用心倾听与表达自我同样重要,不去用心倾听,很难做到表达自我。用心倾听即尊重表达人的人格,努力从表达人的阐述中,收集并理解其表达的内容。不论学生的发言是可笑的还是有理的,是理性的还是自以为是的,是交流探讨还是有意挑战,都要引导学生用心倾听每一句话并积极作出真诚的交换意见,让所有学生明确: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表达的权力,彼此之间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4]。
2.完善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效率的高低,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引导师生双方课堂教学中的行为, 可以更好地转化课堂中的教学冲突。
首先,让学生民主参与日常教学管理。当前的日常教学管理有两种极端,或者管得过细,或者不管不问。前者让师生失去了自我,在纪律约束中充满无奈;后者让学生无法得到人格的尊重。这对于教学冲突的化解都是不利的,因此必须让学生民主参与日常教学管理活动。例如:取消妨障课堂自主性发展的纪律约束;减少统一化标准要求,加强教师的非教学行为的约束,保护学生的自主创造性等等,并让学生参与其中。长此以往,教学冲突的产生和转化,都能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规范课堂教学冲突管理。虽然课堂教学管理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例如“尊重学生,平等对话”,但是一旦发生教学冲突,教师多数按自己的个人意愿和理解来处理与应对。所以说课堂中的“教学冲突管理”是缺位的,应当将“冲突管理”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一环,以此规范应对教学冲突的行为,更好地为转化教学冲突服务。例如,针对教学冲突可以制定如下约束:冲突产生后,教师要给学生表达的机会,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与学生通过对话化解教学冲突,无法转化的冲突,可以留在课间沟通等等,从而避免教师单一处理行为的发生。 而引入教学冲突管理,可以随时提醒教师反省自己的教学,优化应对教学冲突的方式方法,从而发挥教育冲突的积极功能,为教学服务。
3.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意义上的概念,并非选择意义上的评价。良好的教学评价,可以通过诊断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行为。而良好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更是教学冲突转化的重要渠道之一。
例如,大多数教师面对即时发生的教学冲突时,或者烦躁,或者恐惧,或者回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当前的教学评价制度重结果忽视过程,教师的教学效果完全用学生的分数来衡量。为此,教师不得不将注意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对出现的教学冲突要么一律看成是消极的,不再用过多的时间去处理教学冲突,能躲避就躲避, 或者强制解决。原因之二,当前的评价制度重视评价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如果一节课出现教学冲突,例如学生有疑问,学生听后不会等,则表示课堂教学的失败。在此情况下,教学冲突被避之而不及。因此,改进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十分重要且必要。
让课堂教学评价回归原位,即评价和改进课堂教学的功用,是评价改进的首要任务。例如,取消分数至上的评价,淡化选择与精英意识;关注学生学习的快乐,关注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评价,注重教为学服务原则,以学定教,切实关注学生的自主创造性等。
摘要:教学冲突虽然没有一定的界定,但由于师生间认知等原因在课堂中时有发生。认可、接纳、转化教学冲突,需要积极构建课堂对话文化、完善课堂教学管理、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等。
关键词:教学冲突,根源,应对路径,条件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岩.由教学冲突引发的教学浪费刍议[J].语文学刊,2012(15).
[2]王爱菊.化冲突为动力——论教学冲突的性质[J].教育科学论坛,2009(3).
[3]刘付珍,王松平.教学冲突及其策动效应[J].教学与管理,2011(12).
[4]陈加胜.于矛盾中求发展——关于课堂教学冲突的几点认识[J].科教文汇,2007(27).
应对路径 篇2
一、金融业经营体制发展的历史演变
20世纪80年代,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随着新的竞争者崛起,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过去追随美国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逐步放弃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英国在1986年完成了金融“大爆炸”的改革,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形成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企业集团。日本于实施“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放宽了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限制,废除了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业务的禁令,旨在推进日本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过渡。东欧转型国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在转型之时就实行了混业经营。美国在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之前,各金融机构通过金融创新,规避金融法律约束,使分业管制在美国就已名存实亡。1911月4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这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已基本完成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向较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转变,目前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二、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动因分析
从金融经营体制设计的角度分析,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各有利弊,混业经营具有效率优势,而分业经营具有稳定优势。分业还是混业,其核心或关键的问题是能否在增进效率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风险,而这又取决于几个重要约束条件的有效性,如产权、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技术所决定的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市场竞争的有效性,监管的有效性,信息的有效性等。实践中,重在对现实约束条件进行有效地判断,以此在混业经营所带来的微观利益和制度不健全下实行分业经营所带来的体制性金融安全之间权衡取舍。因此,混业经营目前之所以成为一种趋势,绝不是一种偶然或巧合,而是各个国家在金融全球化竞争博奕中的动态最优选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不同角度对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动因进行分析。
1.内在动力――商业银行利益驱动与分散风险的需要
商业银行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利润率不断下降,迫使其不得不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实行混业经营可将各种金融业务进行有效组合,创造利润调节、客户资源共享等优势,有利于优化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并利用多样化经营所形成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效用来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从更深层面分析,混业经营体现了金融市场内部相互沟通的基本要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的相互融合可以产生优势互补、连动效应,依靠业务交叉而创新的中间业务来实现多渠道获利,以此提高金融体系的整合度。同时,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实现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可有效地分散风险,使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趋于稳定。
2.竞争环境――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
金融机构竞争与整合追求乘数效应、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全球竞争中,金融机构规模的大小、业务范围的宽窄等决定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以德国为代表的实行混业经营国家的金融机构具有向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优势,相对处于有利地位,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实行分业经营国家的金融机构则处于劣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无形中促使这些国家的金融管理部门纷纷放弃原先金融分业管制政策,普遍实行混业经营,以谋求金融业的平均利润和规模化经营效应。同时,由于金融行业具有高风险性,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加强,各国金融业的市场风险急剧加大,金融危机日趋频繁,这使得金融机构需要通过多元化经营、多地区经营来分散各类经营风险,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可见,金融机构选择混业经营也是其风险最小化动机下的理性选择。
3.技术支持――以
应对路径 篇3
【摘要】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介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校陷入舆情危机。高校是备受社会关注的场所,当高校危机事件发生后,社会群体会立即聚焦事件,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传播,导致高校的负面新闻放大,甚至将社会矛盾指向高校,加大舆情群体化的风险。本文将以高校作为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研究对象,以华南地区某大学校园执法事件为例,从多元主体角度展开对高校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归因分析,并从事前预警预防、事中应急处理、事后恢复三个阶段来探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危机应对
“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常态,公众在网络媒介上互动交流意见,但也容易引发网络舆情。由于网络自身的自由性和即时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的特点,多元主体在网络场域中开展博弈,但在群体协同效应下出现群体极化现象,使网络舆情偏离正常社会价值目标。本文将以华南地区某校园执法事件为例,对高校网络舆情群体极化进行归因分析,并探讨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路径。
一、校园执法事件回顾
由于该校商业区商铺合约即将到期,学校为了重新规划商业区,要求商铺在合约到期后尽快清空。然而在校方发6次通知后各商铺档主仍无动于衷,校方无奈之下只能采取强制清除措施。
事发现场,城管、派出所及校方执法人员均在场。在学校执法过程中,某商铺女店主手臂无故受伤流血。事件后,电视台记者介入并采访了该校资产管理处处长。在被问及女店主流血原因时,该校资产管理处处长回答模糊,并表示要记者关了摄像机才能解释。随后,该校执法事件和记者采访的情况被电视台某栏目作为当天的头条新闻播出。在新闻播出后,很多民众情绪化地认为校方执法暴力,欺负“弱势群体”,对新闻报道进行网络传播,使校方陷入舆情危机和形象危机。
二、校园执法事件中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表现
“群体极化”概念是由凯斯·桑斯教授坦提出的,他认为:“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由于网络平台开放性、交互性特质,个体间在进行信息交互后,其意识和行为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在该校遇到网络舆情危机过程中,群体极化产生负面的催化效应。
网络舆情初期,媒体存在着标签化的舆论引导。在栏目组制作的视频中“暴力执法”、“保安”、“关摄像机”等敏感词语反复出现。由于校方标签化越多,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就越小,越被民众边缘化。观众“未审先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出现情绪化、非理性化的攻击和谩骂,使得部分理性的声音被淹没;舆情传播加速,负面信息急速失控;不少网民在维护正义、讨还公道的旗帜下凝聚成偏激的价值偏好。校方面临严重的舆情危机与“执法”困境。
三、校园执法事件中网络舆情群体极化归因分析
1.规则博弈中道德绑架。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重新规划宿舍区,面临政策变迁的困境,此次租户与校方处在博弈规则的矛盾状态,校方以正式规则(学校规章制度)执行政策,但租户以非正式规则(社会道德准则)来期望获得最后利益筹码。租户们在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情大于法理,觉得这是一个人性社会。显然,租户们对校园利益形成长期固化的依赖,不舍得放弃最后稻草,所以与学校僵持住,希望通过媒体报道的形式获得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租户们的道德绑架情绪通过媒体传播发酵,引起了民众的集体情绪化,使民众站在租户的统一阵营里,并对峙性地以舆论导向的方式批判学校的强制性清除行为,将学校的合法性行为歪曲化。在很多民众看来,该校的“保安与租户”关系如同社会上的“城管与小贩”。近些年来“城管与小贩”的敏感话题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并且很多时候民众会支持“被执法”的弱势群体,声讨具有执法权力的城管。而校园发生的事件让民众会有情绪或者情景迁移,从而出现网络舆情群体极化的现象。
2.校方保密性与媒体间矛盾。在进行清除时,学校部门领导、城管、派出所及校方执法人员均在场,学校相关负责领导能够有效地跟进了解事实,并及时地与媒体互动。但在该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信息报送要求中,有相关的保密原则: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按照保密工作的各项要求,确保整个事件的信息处理过程不出现失密、泄密情况。所以在危机事件处置中,学校有时会陷入一种“该不该向社会信息公开”的选择矛盾中:如果信息公开,有可能媒体的舆论引导加重学校的形象危机;如果信息不公开,选择保密,使媒体和公众可能会质疑学校隐瞒真相,又使学校陷入舆情危机。
3.校方对公共危机安全的培训不足,缺乏新闻发言人制度。该校资产管理处处长代表学校积极接受媒体的访谈,但在记者询问关于流血事件真相时,校方发言人要求关摄像机的行为被媒体断章取义,引发社会对学校执法行为的质疑。如果平时有足够多的培训或健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新闻发言人对于言辞的拿捏应该有很好的斟酌,并且类似敏感的行为就会大大减少。在这次风波中,学校的危机意识不强,没有专门制度化的机构、也没有训练有素的公关人才来处理校园危机,以致于学校名誉受损。
4.媒体对事件存在主观性的舆论引导。媒体是很重要的网络信息渠道,在舆论中能起到导向作用。此次事件的报料人为其他租户,而媒体作为第三方介入事件。虽然媒体有反映一些现实,但是事件报道更多地反映租户的利益诉求,将学校执法的合法性弱化,放大所谓的“暴力执法”。媒体对事件报道是不应该带过多偏见的,但从该新闻的报道可以看出,媒体更偏袒表面上弱势的一方,或者说更贴近民众的一方,给予租户更多的话语权、倾诉权,而对于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采访则单一而尖锐,并对于一些字眼有意放大,营造更多舆论空间,这本身对学校不公平。
5.网络平台特性带来舆论负效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信息传递,为网民提供了表达意见的工具,民众可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意见。但是网络平台具有自由性,每個人的言论很难受到约束,个性化甚至偏激化的言论层出不穷。同时,网络平台的隐匿性和便捷性弱化了法制与责任,缺乏道德与熟人社会的约束,使得部分网民随心所欲地表达观点,导致许多网络舆情偏见。网络空间的交互性传播渠道畅通和容量巨大,舆论很容易传播。但是在舆论传播中,信息被扭曲误解,存在失真风险。
6.群体协同效应。不少网民缺乏信息驾驭能力和思考能力,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会盲从其他人意见而强化某一趋势,产生群体极化。沉默的螺旋理论指出,人们在表达观点时会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自己认同且被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的讨论当中去,这类观点也因此会不断得到放大或扩散;而当人们在面对自己认同的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的情况时,往往用保持沉默来避免可能出现的群起而围攻的遭遇。对于此次校园执法事件,很多民众在强大的舆论场域中失去自我理性判断或者屈服于集体意识,以道德情怀扭曲校方行为的合法性。
四、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路径
1.事前预警预防阶段。高校要对网络平台舆论和媒体播报新闻进行动态关注,尤其对与社会舆论的关注焦点相悖的事件、与校园生活及大学生利益相关事件等信息进行重点收集。在信息收集后,识别负面报道和不良言论、热点和敏感话题,分析舆情信息的倾向性,对有必要重视的舆论进行预警和报告。做好舆论信息的预警,制定较为详尽的警报标准和预警方案,和不同等级对应的应急措施;监测网络舆情动态,做好危机处置前的准备工作。
2.事中应急处理阶段。在危机处理中要坚持5S原则,包括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证实的原则。
(一)速度第一原则
在舆论危机处理过程中,高校主流媒体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要在第一时间内抢占舆论制高点,表明学校的鲜明立场以及应急预案、处置措施,并及时发布事件信息进行澄清,对网民质疑进行回应,把握舆论主动权。校方要持续跟踪事态、跟进报道,积极反馈网络舆情,及时给全体师生和社会公众通报事件处理结果,对舆论危机事件的制造者、传播者等进行查处,让相应人员承担责任。
(二)系统运行原则
高校各部门要联合起来,成立危机应急联动小组,对网络舆情持续跟踪,了解舆情的新动态,掌握舆情的处理情况,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存在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实行统一规划,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和权限进行相应的划分,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加强各环节的衔接和及时报送,确保第一时间汇总、分析和处理网络舆情。
(三)承担责任原则
在舆论危机时,高校要承担责任,始终保持坦诚负责的立场和态度发布信息,满足民众的需求。切忌遮遮掩掩、闪烁其词。因为侥幸心理的隐瞒和不负责任的歪曲,甚至进行错误的袒护,只会带来网络谣言和负面舆论的蔓延。
(四)权威证实原则
高校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准确全面地向外发布信息,包括对源头事件的起因、过程、造成的后果、进展情况的介紹、高校的立场和态度、已采取的解决办法和收到的相应成效等,对于可能引起误解的细节进行详细说明。
重视校园媒体的传播功能,将权威媒体引入校园媒体,并加强校报、杂志、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对舆情的深入解读,引导主流网络舆论。及时邀请不同领域的权威人士、自媒体意见领袖以及高校管理人员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信息、传播正确观念,引导舆论。
3.事后恢复阶段。网络舆情危机平复后,高校要第一时间进行反思,总结工作经验和教训,积极稳妥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舆情危机,有关部门和成员要勇于承担责任,对于造成经济损失的,要在信息公开发布时及时予以道歉和赔偿,重塑高校形象。并以舆情危机为案例,加强工作探讨,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预案,确保及时化解危机。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该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协调多元主体在网络场域的关系,从预警预防、应急准备、恢复阶段探索危机应对路径,把握网络舆论环境的复杂性,主动引导网络舆论,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态,维护学校形象。
【参考文献】
[1]陈展眉.自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危机公关策略研究[J].视听,2015
[2]段美霞.网上群体极化事件危机研究及其应对策略[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唐斌.群体性事件的网络传播与政府干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
[5]钟莉.网络社会环境下高校舆论危机应对机制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低碳标准演化路径与应对 篇4
低碳经济问题的提出有两个大的背景:一个是环境背景, 一个是经济背景。然而,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各国在这个问题上立场的逐步清晰, 低碳经济的环境属性正在被淡化。从低碳经济提出的经济背景及各国的立场来看, 一个基本的结论是:低碳经济本身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 发达国家对低碳经济的倡导并非是其环境道德使然, 认为是单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问题显然是以偏概全, 背后是能源使用技术、经济发展的世界支配权争夺。低碳经济的本质是国际间进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的一种策略, 因为归根到底, 这个市场是人为“设计”出来的, 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一个环境保护手段。要警惕低碳经济的发展会演化出低碳标准, 而这一标准对中国经济安全, 特别是贸易安全的影响将是全面的, 要清晰地看到低碳经济本身的政治与外交策略性。
低碳经济问题提出的大的经济背景是日本、欧洲等国家经济发展迟缓、对能源问题的高度依赖, 日本、欧盟、美国等国家纷纷将高能耗产业向亚洲等国家转移。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平成萧条”和产业的空洞化;而英国更是从能源安全的角度认识到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 按目前的消费模式, 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美国奥巴马政府改变了布什政府的策略, 重新重视并着力强化低碳经济, 其真实目的在于扩大美国的出口贸易。
奥巴马政府希望美国出口翻一倍, 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受经济发展速度的影响, 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能够帮助奥巴马政府实现这一承诺的国家只有中国和印度。美国向中国出口为每年800亿美元左右, 还有很大的潜力。而美国又对中国出口产品目录设置很严, 禁止很多产品对华出口, 因此, 美国寄希望于碳税问题上的要挟以换来贸易上的利益。在这一点上, 与持续进行的中美汇率谈判的目标是一致的。
与此同时, 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化石能源, 而俄罗斯也通过出口石油与天然气积累了大量的经济发展资本, 且通过石油与天然气输出, 俄罗斯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与日俱增。这在很大程度上触动了欧盟和美国的地缘政治利益。欧盟和美国发现:与其控制能源占有和输出不如控制能源的清洁使用技术。这一策略付诸实施的前提是:国际普遍认可低碳经济模式并据此制定相应的产业低碳标准。而一旦出现全球性的低碳生产标准, 中国各产业势必受其制约并影响到出口领域。
目前, 从各国在低碳经济发展问题上的谈判立场、国内政策制定的情况来看, 在可预期的未来, 由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提出减碳标准或低碳标准的可能性正在提高。且这种变化随着CDM机制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即清洁发展机制) 的逐步淡出而愈加明显。更为重要的是, 这一标准的制定开始向贸易标准靠拢, 也就是说, 未来国际上的低碳标准将很可能与贸易标准捆绑在一起。而一旦低碳标准与贸易标准结合到一起, 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可以这样说, 低碳标准将成为中国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最大挑战。随着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借助于低碳标准对中国经济进行施压, 这种发展态势越来越明显。
二、低碳标准演化路径
对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的判断, 只能基于现实的观察并根据历史上类似组织的发展路径来进行推演。从低碳经济提出的经济背景、各国政府的立场原则以及对低碳经济本质的分析来看, 低碳经济本身具有很强的策略性, 是一种国际间协调的策略工具。而这种工具发挥作用有赖于标准的建立, 一旦标准建立, 必然会出现赢家通吃 (winner-forall) 的现象, 国际上这种事例屡见不鲜。因此, 对于中国目前而言, 需要研讨低碳经济可能的演化路径并进行针对性的布局。
本文认为低碳经济演进路径如下: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双边与多边协定—低碳标准 (包括生产与消费标准) —具有约束力的多边低碳合作组织, 其最终的演进方向是贸易。各个步骤之间相互关联, 但在实现时间上可能会并行出现。具体的, 通过利益的驱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体加入, 实现多数派独裁国际结构, 从而压制组织外国家和政体。在这个过程中, 小国必然采取免费搭车的策略, 而联盟内收益的分配来源于联盟外国家的损失。
(一) 低碳标准确立
低碳标准可以大致上分为低碳消费标准与低碳生产标准, 对于前者, 主要涉及消费模式的选择。例如, 倡导居民选择环保产品、购买低能耗的家电等等。消费标准现在基本上涉及到了各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标准, 下一步关注的重点是生产标准, 即生产一件产品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Jotzo和Pezzey (2005) 、Philibert (2005) 、Pizer (2005) 、Kolstad (2006) 等人提出以单位产品排放量的形式 (如生产每吨钢铁的排放量) 来衡量一国的减排努力, 实际上就是提出的一种低碳生产标准。一旦这种低碳生产形成标准, 将会立即转变成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除了可以借口环境保护为由开征“碳关税”外, 低碳标准也可以变成非关税壁垒。
例如, 如果欧盟或美国规定冰箱生产过程的碳排放总量标准, 即冰箱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当量 (包括上游材料所耗碳当量) , 超出这个标准将拒绝进口。此时中国的冰箱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中国冰箱企业只能采取“逆推”的方式, 要求原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厂商提供低碳标准下的产品。这种市场“逆推”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是出口受到大面积阻滞;二是在短时间内, 由于基础产业 (钢材等) 不能很快适应低碳技术, 冰箱企业只能通过进口发达国家低碳技术生产的原材料, 然后出口;三是由于短期内国内技术还未能适应低碳生产的需要, 为了满足出口的要求, 势必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技术进口。其结果将进一步使中国出口陷入“悲惨增长”的局面, 继续陷入高价买技术, 然后生产全球过剩产品的泥潭中。
(二) 区域合作协议、框架以及各种低碳基金规模化出现
这个趋势已经比较明显, 而目前这些合作框架、各种基金安排都会成为日后国际间正式制度安排的基础。Murase (2002a) 建议2012年后的未来体系需要包括诸如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印度、韩国、墨西哥、巴西、印度尼西亚、南非和尼日利亚等关键国家和集团。
哥本哈根会谈充分暴露了目前国际上对待低碳经济问题的不同立场和政策, 矛盾冲突出现的同时, 区域合作的机会与可能也在增强。在多边合作方面, 中国是碳收集领导人论坛、甲烷市场化伙伴计划、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的正式成员, 是八国集团和五个主要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对话以及主要经济体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会议的参与者;在双边方面, 中国与欧盟、印度、巴西、南非、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气候变化对话与合作机制。
从目前的国际态势来看, 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各国之间合作大于竞争。因为, 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金砖四国”在应对发达国家策略性利用低碳经济这一“大棒”方面, 利益相似, 都有动机通过国家间的合作以增强其在低碳经济国际间对话中的能力。而且这几个国家属于重化型产业结构, 碳排放的密度较高。而且,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远没有完成工业化的进程, 重化型产业结构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因此,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关系到“金砖四国”的切身利益。
因此, “金砖四国”可在《京都议定书》框架之外, 设立低碳经济发展互助基金、探讨技术转让协议、合作减排交易机制等问题, 从整体上提升参与全球低碳问题对话的能力。此外, 目前中日的合作主要集中在CDM领域, 应该突破这一合作框架, 由企业间的合作变为国家间的战略合作。
(三) 依托WTO相关规定, 行贸易保护之实
尽管在目前征收碳关税并不符合WTO关于贸易自由化的相关规则, 但在低碳态势下, 以环境保护为名, 通过修改WTO的相关规定, 行贸易保护之实, 这成为近期需要重视的一种发展倾向。WTO中多边国际环境协议及有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法规中, 已经要求出口国的产品生产加工过程应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标准。如果达不到这些环境保护的要求, 则允许进口国对这类产品的进口加以限制。
在过去20年, 无论是GATT还是WTO, 总的指导思想是实现贸易自由化, 而在环境问题上的限制较少, 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环境标准的制定问题, 但环境问题正在逐步被重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在贸易领域磋商制定包含“碳关税”条款的国内法案, 并提出应该结合低碳标准来修改相应的WTO规则, 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 全球性低碳减排合作框架
在《京都议定书》的基础上建立全球性、带有强制性的低碳减排合作组织, 其作用、组织架构和谈判进程类似于世界贸易组织 (WTO) 。Kanie (2006) 认为尽管目前《京都议定书》依然是世界减排体系的核心, 但最终还是需要建立一个有广泛国家参与的网络体系。Murase (2005) 提出:应该仿效WTO/GATT体系制订实现排放目标的框架。而Esty (2001) 、Murase (2002b) 则呼吁建立一个自身包含争议解决机制的新制度——世界环境组织, 以此规范和协调各国之间的减排以及因减排而导致的贸易争端问题。
从长期来看, 这个问题应该引起中国足够的重视, 要防止被边缘化。从低碳减排所具有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类似组织的建立不可能没有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任何纯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协定或组织不可能有效地完成全球低碳减排的目标。尽管目前还不能肯定这类全球性、带有强制约束性组织一定会在哪个时间建立, 但从国家层面而言, 积极准备和应对是必要的, 积极建立和参与多边框架合作是对这一问题的最好应对。
三、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应对低碳标准
当前, 应对低碳标准的核心原则和步骤可概括为:接受、学习、参与。应该看到低碳标准特别是低碳生产标准与出口标准的确立已经是不可逆转的事实, 过多讨论于事无益, 要在干中学, 而不是观察中学。因为, 终究这些标准还是与技术紧密联系的。而参与标准, 包括两个步骤:首先, 对于企业而言要积极开展碳足迹核查并进行碳标签的申请和注册。对出口导向型企业而言, 这一点尤为重要;其次, 中国政策在积极倡导并建设国际低碳合作组织的同时, 要积极参与低碳标准的制定, 以免再次被动。从目前各种低碳合作组织,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低碳合作组织的发展来看, 中国的主导性和影响正在逐步增强, 需要进一步把这种影响以标准和规则的形势固化下来。总体来看, 政府和企业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未雨绸缪, 积极应对。
(一) 不承诺进行结构性减排
尽管, 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谈上已经承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但中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却不能轻易给出减排的结构性承诺, 即不承诺某一行业的具体减排总量与时间表, 特别是那些涉及到中国出口比重较大的行业。欧美各国正在积极地进行能源使用标准的设定, 避开这些标准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出口影响的一个主导性策略就是:不承诺进行结构性减排。因为, 如果承诺减排产业结构, 那么即使总量绝对减排, 但仍然在具体产业上不能实现减排承诺, 同样会受到碳关税的威胁。
特别是在工业生产领域, 中国没有义务, 也不可能现在给出具体的减排目标与时间表。因为, 中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 刚刚建立起了化石能源工业生产体系, 甚至许多在建工程都是这一生产技术体系的延伸, 不可能跨技术体系进行减排, 即不能以高技术体系为基准来衡量低生产技术体系国家的减排。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即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也认为应该允许发展中国家从一个体系向另一个体系转变并据此设定与之相适应的减排规划。
(二) 加快区域减排体系建设
当前, 如何使中国企业建立可观测、可计量、可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档案, 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因碳排放而起的贸易争端, 是应对低碳标准的关键。例如, 在一个可预期的未来时间, 如果欧盟国家以中国某企业生产产品高碳为由拒绝进口或征收碳关税, 此时企业就应该拿出在此之前的减排证据以应对。而要做到这一点, 单纯的行政命令与指引难以取得全面的效果, 关键还是要通过市场的手段, 激励微观主体自主选择。
从目前国际上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的实践来看, 利用市场并付诸相对严格的规制激励机制促进减排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方向。欧洲和美国都已经建立成型的碳市场, 许多发展中经济体 (韩国、印尼、肯尼亚等) 也提出了建设国内碳交易市场的时间表。考虑到我国各省市在减排成本、产业结构、能源依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客观存在的差异, 笔者认为应该首先在国内设立区域性强制减排规划, 区域内企业需要遵循强制减排的原则, 不足者从区域外企业购买以补偿其超额排放量。这项制度安排的优点在于: (1) 可自我实施, 具有持续性, 执行成本低, 国家只需要控制减排总量、减排的额度分配控制即可; (2) 可观测、可控制、可计量, 透明度高; (3) 用市场手段代替纯行政手段, 可最大限度降低减排的经济与环境成本; (4) 有利于平衡各地区、各产业间的发展, 同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总的来看, 这一区域交易制度满足国际上公认的低碳管理政策四原则:环境效应、成本效应、分配效应和制度可行性。此外, 这一机制比较灵活的一点是:可以在省市一级上合作, 也可以在一个行业内进行。因此, 无论从管理目标还是监管上相对容易操作, 政策性成本以及对经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较碳税而言, 相对较低。特别是对那些目前对能源依赖相当严重的省市或行业而言, 此种政策能够大大降低其产业结构升级的转换成本。
(三) 积极进行碳足迹核查与碳标签认证
碳标签认证实质上就是对产品或服务全生命周期 (LCA) 碳足迹的计算, 本质上就是一种低碳标准, 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两个环节。2007年3月, 英国试行推出全球第一批标示碳标签的产品。随后, 日本、美国、德国也推出了自己的碳足迹核证标准与碳标签认证体系。到目前为止, 已有14个国家与地区推出或即将推出碳标签制度 (共计19种) 。
目前, 国际上影响较大的碳足迹核查标准主要有:英国标准协会制定并于2008年11月正式公布的PAS 2050标准 (《产品与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 ;德国产品碳足迹测量方法以ISO14040/44为基础并参考PAS 2050;而美国则由不同的机构推出了三种碳标签制度, 这三种碳标签制度均以全生命周期测量为主导方法。
众多碳标签体系事实上对中国产品的出口构成了一张“壁垒网”, 中国很多出口导向型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这张“出口壁垒网”的束缚。因此, 应该一方面集中力量设计本国的碳标签认证体系, 一方面要对出口目标国的低碳认证体系进行研究, 指导企业主动进行对象国低碳标签的认证。对于中国企业而言, 尽快参与到出口对象国的碳标签产品认证体系是唯一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宗计川.应采取市场化手段解决减排的结构性矛盾[OL].人民网, http://env.people.com.cn/GB/12583626.html/2010-09.
[2]宗计川.须警惕低碳标准向贸易标准演变[OL].人民网,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71364/153588/13134292.html/2010-11.
[3]宗计川.低碳标准的警钟为谁而鸣[J].低碳经济, 2011 (, 6) .
[4]Esty, D.C.Bridging the Trade-environment Divide[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01, 15 (3) :113-130.
[5]Murase, S.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Its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Aspects:Case of the Kyoto Protocol[Z].Jurisuto, 2002a, 1232:71-78 (in Japanese) .
[6]Murase, S.Conflict of International Regimes: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Z].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Public Law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ssaloniki.Thesaurus Acroasium, 2002b, XXXI:297-340.
[7]Jotzo, F.and J.C.V.Pezzey.Optimal Intensity Targets for Emissions Trading under Uncertainty (Draft) [Z].Canberra, Australia:Centre fo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2005.
[8]Murase, S.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Climate Change Issues[J].Manchester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2005, 2 (2) :18-38.
[9]Pizer, W.A.The Case for Intensity Targets[J].Climate Policy, 2005, 5 (4) :455-462.
[10]Kanie, N.Leadership and Domestic Policy in Multilateral Diplomacy:The Case of the Netherlands[J].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2006, 8 (2) :339-365.
应对路径 篇5
关键词:“一带一路”;会展业;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4-0127-02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指出,“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前海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会展业“新常态”是伴随世界经济新常态和中国经济新常态所表现出的相呼应、相一致的会展发展特征和发展趋向。所谓的会展业“新常态”体现在会展业规模、格局、产业链、市场化进程、发展条件等各个方面,其具体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化运作;行业初具规模,增长速度放缓;区域集约化程度明显,多种产业链并存发展,竞争加剧等方面。“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的提出,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和维度思量会展业的“新常态”,打破发展思维定式,为中国会展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路径。
1 政府高度重视,完善会展业政策机制
会展业将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但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这是会展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会展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进,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完善政府职能,坐实会展业发展的政策保障,制定和完善会展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制度、监管机制,优化会展业发展的环境,加大对会展业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的投入。
同时,重视和尊重会展业发展的市场规律,提升会展企业在会展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扩大市场规模,全面提升会展管理和经济效益,共促会展业有序、持续发展。另外,提高财政对会展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具有国际化、特色化的会展活动、会展配套服务设施的投入。比如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和适当放宽对会展企业的信贷条件,切实减轻会展企业负担,促进会展业发展等。
2 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大陆,联系东亚和欧洲两大经济圈。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倡导合作发展的理念,与沿线各国发展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打造经济利益共同体。《愿景与行动》表示,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亚洲合作对话、亚信会议、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相关国家加强沟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因此,会展业应借助这个平台和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加强对外开放和合作,创办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峰会、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对增进沿线各国理解、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发挥重要作用。鼓励扶持会展企业到国际市场,加强会展业同行业的交流与合作,缩短与发达地区会展业发展的差距。同时,要提升会展效应,利用优势资源、优势互补,增加以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色会展组合,推动国内外沿线地区会展经济合作发展,加快区域内会展产业发展,实现合作共赢,引入国内外知名或对沿线各国和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会展活动,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加快会展业“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和资源,开拓会展业国家化的经营发展模式和道路,推动会展业的发展。如内蒙古、吉林、辽宁,北京在“一带一路”中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应加强与俄罗斯、内蒙古等沿线国家的友好合作和往来,形成如“中俄博览会”等重点品牌为主,“家具展”等自主品牌展会为辅的展会集群效应。
3 强化会展产业链,完善服务体系(共用产业资源)
“一带一路”中指出,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
会展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具有综合性、专业性的产业性质,同时,会展业集聚资源、区位、产业等要素为一体,会展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会展业的发展应加强产业链的打造和完善,考虑会展业发展所需要的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条件,利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群,制定会展业长期发展的产业发展规划,整合会展优势资源,优化会展发展环境,鼓励同类型的会展活动进行跨区域或是行业的整合,提高会展活动规格,同时,会展业需构建优质的会展服务体系,建立会展服务测评体系,完善服务功能,提升会展活动的运作能力和专业化程度。
4 优化会展格局,完善“三圈三带”
目前,中国会展业格局受到中国经济格局影响,会展业基本已经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圈、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圈、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等的会展经济圈。以沈阳、大连、哈尔滨为核心的东北亚会展经济带,以武汉、郑州、西安为核心的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成都、重庆、昆明为核心的西南部会展经济带。其中,沿海东部地区求变,会展业亟待转型升级;中部地区求稳,坚持稳定发展态势;西部地区求新,寻求会展业发展创新之路。
在“一带一路”的正式规划中,重点圈定18个省,包括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等西北的6省,黑龙江、吉林、辽东等东北三省,广西、云南、西藏等西南3省,上海、福建、广东、浙江、海南等5省,内陆地区则是重庆。规划中的个别省份由于受到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制约,会展业较为滞后,但具有可开发的良好的会展资源,借助“一带一路”的经济带动,加速会展业发展,同时优化会展业格局,帮助改变和调整会展业形成的“三圈三带”局面,促使会展业所辐射的会展地区形成不同的会展发展模式和特点和发展方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应积极结合当地特色规划会展业发展。比如,在规划中,新疆被定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新疆会展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举办专业展会、论坛等活动向外界展示,同时也是国内、国际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枢纽。
5 打造会展特色,实施品牌战略
“一带一路”中指出,“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因此,在会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会展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转变单纯追求规模、效益的观念,必须坚持走国际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的会展道路,在“一带一路”引导下,沿线地区和国家应积极相应政策,培育新的符合地区发展优势、地方特色的会展品牌,打造不同特色的会展新活动,发挥会展品牌效应,以品牌会展促创新、赢发展,提升会展活动的竞争力。比如举办沿线国家的文化节、专业展等,如继续挖掘中国-东盟博览会等特色会展的闪光点,做大做强。
总之,随着“一带一路”规划,会展业应紧抓战略新机遇,积极酝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会展发展规划,全方位促会展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储祥银.中国会展业步入新常态[N].国际商报,2015-02-03.
希望教育:应对学生厌学的新路径 篇6
一、希望理论概说
希望是一个极为通俗的词汇, 因而容易被人忽视。就现状而言, 学者对希望理论的探索并不充分。近年来, 随着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兴起, 属于积极内涵的希望理论开始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 虽然目前学术界对希望理论的理解存在很大分歧, 但也呈现出一些一致的观念, 综合看来, 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 希望包含一种良好的认知能力, 一种使个体维持自己朝某种目标进行活动的思想和信念。
希望是一种以信任自己的能力为核心的认知, 这种认知不仅能帮助个体增强避免陷入各种问题的信心, 同时还能帮助个体找到有效应对生活压力的途径[3]。
2. 希望包含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如Averill, Catlin和Chon认为希望是一种和个体的目标紧密相联系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当个体的目标是可达到的、可控制的以及对个体本身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并能为社会或道德所接受时, 个体就会产生一种情绪体验, 这种情绪体验就是希望[4]。由此可见, 提高了学生的希望水平, 也就是带给其应对生活的积极体验。
3. 希望可以带来个体实现愿望目标所需的意志力。
斯奈德 (Snyder) 认为, 希望包含“意志思想”, 即个体认识到在实现愿望目标的过程中自己需要意志力[5]。因此, 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希望, 也就是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力。
由上可知, 希望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良好的认知能力、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坚强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拥有巨大生命力的理论体系, 能够有效地激发个体内在的正性力量。由此看来, 如果将希望理论运用于学校教育领域, 推进希望教育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 将能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厌学现象, 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希望教育对缓解学生厌学的价值和意义
1. 希望教育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
素质教育在矫枉应试教育的进程中, 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生机, 但纵观教育的现实, 应试教育的某些负面影响依然存在, 主要表现为部分学校仍注重教育的筛选功能、选拔功能, 以选拔淘汰为筛选目的, 以考试为筛选手段, 以分数和升学率为筛选标准, 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重视教学中的“知”而忽视学生的“思”;重视方法上的“灌”而忽视学习中的“乐”, 久而久之学生的厌学情绪油然而生。而希望教育则反映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精神, 以学生发展的潜能为基础, 注重学生的优点而不是弱点, 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以此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和向着积极目标不断进取的精神。可见, 希望教育是通过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在优势, 不断增强学生的积极体验, 进而在体验中达到学生的“乐学”。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代没有获得必需的情感体验, 待到长大以后, 就很难补上这一课了。因此, 希望教育就是在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实现“以情促学”。
2. 希望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现代心理学认为, 希望既包含认知成分, 同时也包含情绪成分。从认知的角度来说, 希望是个体的愿望目标和个体的预料之间的联系的桥梁, 当个体预料到目标是可达到的、可控制的、对个体具有重要意义并能为社会或道德所接受时, 就会在这种认知基础上产生希望这种调节力量, 促使个体追求目标。也就是说, 当学生意识到某种学习目标是可达到的, 并对自己有意义时, 将会产生希望, 希望将成为使学生维持自己朝向某种学习目标的信念。从情感的角度来说, 希望总是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 积极情绪情感可使人的机体各部分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 从而使个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去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事业, 对生活和前途充满信心。如果学生对某一件事情抱着希望, 通常不会被动地等待着愿望来自动实现, 他们一般会以一种主动的态度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因此, 高希望水平的学生将具有较高的学习动机, 在面临挫折时, 表现出更高的应对挫折的努力。
3. 希望教育可以有效地预防厌学现象的发生, 促进学生更和谐地发展。
希望教育使学生处于良好的动机激发状态, 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有利于形成其健康稳定的希望心理和健全人格。斯奈德的系列研究发现, 高希望水平的孩子是快乐的孩子, 他们将来也会成为更成功、更富有建设性的人[6]。斯奈德用他的《儿童希望水平自我报告量表》测出, 具有较高希望水平的孩子, 其希望得分与无助、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得分呈显著负相关, 而与内控、自尊等积极情绪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此外, 高希望得分的儿童还倾向于表现更多的社会赞许行为。他还发现儿童在希望量表上的得分与智力量表上的得分没有相关, 但却与儿童在学校的学业成绩有显著相关[7]。因此, 通过希望教育, 培养学生高水平的希望, 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行为, 积极的个性品质, 同时有助于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并且可以有效地预防厌学现象的产生, 最终促进学生更和谐地发展。所以说, 对学生厌学现象而言, 希望教育无疑是给了学生们一剂“预防针”。
三、旨在提高学生希望水平的有效措施
由上所述, 通过希望理论对学生进行希望教育, 以此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其学习兴趣, 并最终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此外,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个体的希望水平与其智力水平没有多大的相关, 只要是正常的孩子, 其智力都足够使其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人, 进而促使其获得人格的完善。因此, 提高厌学学生的希望水平不仅具有现实意义, 而且是可行的。
1. 帮助教师树立希望教育观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 如果教师对学生充满希望, 学生则会充满希望, 充满自信, 奋发努力。希望教育能否得到有力落实, 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 为此, 教师应对希望教育持有如下几个认识。
(1) 希望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应试教育”是选择适应教育的学生, 希望教育则是选择适应学生的教育。希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它是一种“无差生”的教育, 竭力培育每位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希望。
(2) 希望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教育。希望教育关注学生的主体性,着眼于学生的主动与生动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富于生机。在受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学生主动地自订“目标”.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达到目标,从而形成稳定的希望品质。
(3) 希望教育是以学生幸福生活为日标的教育。-项“孩子为什么不开心”的心理问卷周查显示,78%的少年儿童感到不开心。其原因五花八门:身体受伤、生病、作业多、父母不让看电视动画片、没有零花钱、不能吃零食、上课没劲、数学题日不会做、愿望未达成、被迫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等等。深究其原因乃是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儿童 (100) 段落的快乐和纯真生活已被压力所取代。而希望教育则让教育生活充满生机,时刻关注学生的幸福生活,把立足点放在学生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方面,并致力于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积极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希望水平,增进学生的幸福度。
2. 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抱负水平
只有明确学习目的才能有正确的学习方向, 而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目标, 没有正确理解学习的真正目的与意义, 从而消极对待学业, 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因此, 个体的愿望目标在个体希望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目标确立过程中, 教育者应该注意: (1) 目标必须要有一定的价值, 引起学生去追求它。 (2) 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 是学生付出努力能够达到的。 (3) 确立目标要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
3. 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许多孩子从小受到宠爱, 养成娇纵任性、飞扬跋扈的性格, 意志薄弱, 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 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 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 而是逃避退缩, 最终导致知识掌握不牢, 学业成绩较差, 最终失去学习兴趣。因此, 有必要指导学生形成实现愿望目标所必需的意志力, 比如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充满希望的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需要付出努力的游戏等, 不断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4. 发展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学习过程中, 不良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往往使部分学生显得手忙脚乱, 无法适应, 力不从心, 穷于应付, 在学习中不断遭遇挫折, 自信心逐渐下降, 对学校生活失去热情。可以说, 不良学习方法和策略不断滋生着学生的失败感。当个体具备了适宜的目标, 并且具备了完成目标的意志品质时, 寻求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将至关重要。优良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的质量, 特别是能够帮助那些因不具备学习策略或学习策略掌握不好的学生改进学习, 尽可能改革学习不佳者的学习状况, 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5. 充分提供机会, 使个体获得成功体验
教育要给学生充分、自由、自主地尝试学习的机会, 即使遇到挫折, 也要尽可能鼓励学生再次尝试, 适时对他们进行肯定的、激励性的评价, 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如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能力, 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 让他们意识到学习也是快乐的, 提高学习和生活的希望水平。
从希望教育观看来,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成功者。用希望的理念指导学校教育, 提升学生的希望水平, 将能有效地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 充满希望。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希望的人是真正快乐的人, 同样, 亦很难想象一个充满希望的人是一个不快乐的人。希望教育, 将是学生通往快乐学习的一把金钥匙。
参考文献
[1]藤文荣.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增刊2) .2003.
[2]孙芸.初中生厌学问题研究—来自深圳龙岗区的报告[D].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89.
[4]任俊.儿童希望的培养—心理学意义上的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6, (5) .
[5]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90.
[6][7]张青方, 郑日昌.希望理论:一个新的心理发展视角[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6) .
应对路径 篇7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一) 手机依赖的定义
随着“手机一族”队伍的不断壮大, 一种由于对手机过分依赖而形成的现代心理疾病——手机依赖症, 悄然现身。手机依赖症又称为手机成瘾、手机滥用综合症、手机问题使用等。手机依赖症指个体由于无法控制自己而过度依赖使用手机, 导致心理或生理不适应并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的一种行为成瘾现象。[2]它是一种新型的心理疾病, 而大学生群体是其主要关照对象之一。手机成瘾和上网成瘾本质一样, 但它却更具广泛性和隐蔽性, 对人的生理、心理危害更大。手机成瘾者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在手机上花费大量时间而无法自控;二是无法正常使用手机时会出现不良情绪反应;三是过度使用手机导致影响到日常生活、工作或学习。
(二) 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现状
为了解国内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 麦可思公司在2014年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通过腾讯教育频道开展了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从调查研究中, 我们可以发现国内高校, 九成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 拥有手机的大学生中, 超过九成会带手机去上课。他们机不离身,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近15%的本科生平均每节课使用手机时间超过30分钟 (211本科生:16%, 非211本科生:13%) , 这部分学生几乎是整节课都在玩手机。调查研究显示, 课上使用手机的学生中, 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的学生占70%, 玩游戏看视频或听音乐的占45%, 获取新闻资讯的占43%, 另外还有23%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辅助学习, 如拍摄PPT、录音等。与此同时一份对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被随机发放问卷的同学中, 如果离开手机, 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内, 36%能忍受一天。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对手机严重依赖。如果忘记拿手机, 17.1%的人感到焦虑不安, 46.4%的人则感到不适应。在手机充电时, 70.7%的人偶尔玩手机, 18.3%的人经常玩手机。
再观之国外, 2015年的全球知名民意测验和商业调查咨询公司盖洛普刚刚发表报告显示, 超过一半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 在1个小时内会频繁地查看自己的手机。81%的受访者表示, 除了睡觉, 他们其他的时间都离不开手机, 还有63%的受访者表示, 睡觉的时候, 也会把手机放在自己的身边。由此可以看出手机依赖症人群不仅只存在于中国, 手机成瘾现象有着全球化的趋势。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智能产品的不断普及, 手机成了大学生娱乐, 社交, 外出的重要工具。即使在课堂上, 学生玩手机也已成为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他们用手机聊天或者玩游戏, 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 这严重影响了听课效率与授课效果, 并对学生的学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过多的使用手机严重地影响了生活、工作和学习, 从一定程度上, 占据了他们的部分生活空间, 让原本忙碌的大学生更懒于或挤不出时间来升级自己其他方面的技能, 更有甚者是沉迷于虚拟的网上世界, 与现实生活脱节。大学生与手机之间关系的不合理调和, 已成为很多大学课堂都面临的共同难题。
(三) 大学生手机的依赖的成因
1. 客观环境因素[3]
(1) 手机功能多样化。在现今社会, 科技发展迅速, 手机作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产物, 功能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 包含社交、娱乐、词典、音乐、地图、小说阅读等多个方面, 并且都被大学生们广泛使用。同时, 手机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甚至有替代传统上网模式的趋势。如今, 几乎每个大学生都“人手一机或多机”, 当他们频繁的刷着微博朋友圈时, 对手机的依赖也逐渐加重。
(2) 交往方式网络化。在网络时代下, 网络化的交往方式已经成为现代人交往的主要方式。人们利用互联网工具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传递语言符号, 表达情感, 交往双方相互“在场”, 进行实时互动。这种方式尤其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偏爱, 甚至出现这样的现象:他们在网络上畅所欲言, 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无话可说, 即使是面对熟悉的朋友。他们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在虚拟的网络中进行沟通与交流, 克服时间、空间以及自我心理等多方面的障碍而进行互动, 逐渐加深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3) 生活方式自由化。踏入大学, 大学生生活的自由空间明显大于初高中, 在这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下, 学校的纪律约束不如中学时代严格。因此, 大学生对时间支配有更大的选择性。但是, 由于大部分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淡薄, 缺少对学习和生活的规划, 常常产生迷茫感, 极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并且, 大部分学生异地就学, 脱离家长其的管控, 于是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手机上, 为手机成瘾提供时间上的可能性。
2. 主观心理因素
(1) 自我管理意识淡薄。在经历了中学长时间单调高压的学习生活, 相比而言, 大学生活轻松而自由。而且, 大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还不成熟, 缺乏自制力, 自我管理意识淡薄。常常受到外界的诱惑, 对所处的群体有强烈的依赖感, 容易随波逐流而产生从众心理。而手机作为他们过去所不能经常接触的高科技产物, 如今可以自由支配, 容易导致使用过度。
(2) 手机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多方面需求。通过手机通话、短信和各种社交软件的功能, 可以快速便捷地与他人联系。并且, 手机上还涵盖了游戏、GPRS、音乐、摄影等众多功能, 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求。潜移默化中, 对大学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手机成瘾现象普遍存在。
二、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
(一) 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的构建
医学上对手机依赖综合症的临床治疗主要是从患者自身出发, 希望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多与现实的人沟通接触, 改善性格缺陷, 并通过自我约束, 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等。[4]然而, 对于刚从压力颇大的应试教育中脱离出来的大学生, 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低, 大多自身无法主动的完成对使用手机时间的控制。
因此, 在基于对导致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客观与主观因素的研究基础上, 从“因”出发, 分析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角度与客观约束的成因及改善方式, 获取应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可行性路径, 从而构建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模型 (如图1) 。
(二) 大学生手机依赖应对路径的分析
在解决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时, 大学生自身对手机戒瘾的态度是关键。因此, 需要加强大学生本身对手机依赖的了解度 (即培养大学生本身对手机戒瘾的接受度) 。在此基础上, 从家庭、学校等各方面注意并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使大学生主动的培养自身的自控能力并保持良好心态。当戒瘾趋势逐渐形成的时候, 大学生本身的社交心理以及从众心理也会随之加强大学生手机戒瘾的主观接受度。
除此之外, 还应对影响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因素 (即可实现改善的客观因素) 进行优化。可实现改善的客观因素主要为家庭、学校等环境的客观约束以及政府对手机APP的监管和运营商对APP的开发性质引导。客观因素的存在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手机戒瘾, 对已具备自我约束能力的大学生的心理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 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手机戒瘾的接受度。
客观约束有利于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培养的同时, 大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促进客观约束的进一步完善与增强。总的来说, 客观约束与自我约束相辅相成, 对缓解大学生手机依赖大学生在课堂、讲座等本应学习的时间机不离手有极大的帮助。
(三) 手机依赖应对路径的应用
(1) 高校。高校是大学生数量最多的社会环境。在手机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工具情况下, 大学生手机成瘾成为很多高校的困扰。因此, 高校为应对这种情况, 除了相关的监察及奖惩制度外, 还应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分散大学生对手机的注意力, 减少其使用手机的时间, 尽量做好辅助培养大学生自控能力的工作。
(2) 家庭。家庭是教育孩子最初的地方, 也一直肩负着培养一个孩子的重要责任。然而, 如今大学生回家通常一天到晚对着手机, 缺少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缺乏沟通的家庭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大学生手机成瘾的现状。因此, 在家里, 家庭应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 让大学生能够感觉安全地倾诉自己的想法, 保持良好的、乐于在现实中接触人的积极心态。
(3) 政府。目前社会上缺少APP相关的政策来限制手机APP内容和形式的发展。手机APP呈现多样化趋势的同时, 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因此, 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 对APP的安全及实用性进行检测, 限制具有成瘾性质的APP或APP相关功能。
(4) 手机APP开发商。大部分手机APP的目的是为了吸引用户, 并且能够拥有长期用户。因此, 手机APP的多样化, 以及利用心理学设置的环节使得大学生沉迷手机。因此, 手机APP开发商应更多的考虑大学生健康问题, 开发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APP。
三、结语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手机快速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手机上瘾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加强自身以及外界的约束力, 从自我和客观环境出发, 合理使用手机的同时使手机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的知识分子, 更应该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不做“低头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6年8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312/n1146904/n1648372/c5295254/content.html, 2016-09-26.
[2]郭欢.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与成因的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4) :208-209.
[3]杨萌.论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原因[J].亚太教育, 2016 (01) .
应对路径 篇8
一、全面了解图书造假方式
所谓“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图书馆相关人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全面了解图书造假的方法, 这能够为提高鉴别图书真伪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一般来说, 图书造假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
1、换皮不换瓤。
图书按出版年按年分新旧, 把过时得图书书皮及再版编目页扒去重新换成年代新的页, 看起来像新书一样, 但细看书脊胶体较厚, 纸张色泽有细微差异。
2、直接影印。
这种方法比较原始。使用这种方法盗印, 会使图书质量大幅度下降。一般表现在:正版书由于使用字库制版的关系, 反差大、清晰, 而盗版书由于是影印的原因, 反差缩小、整版变灰、杂点增加、清晰度下降。当然, 在没有使用字库反盗版之前, 要想识别这种盗版, 一般需要与正版书对照进行。在使用字库反盗版技术之后, 由于可以使用自有字库对正版书进行密纹加密, 所以, 在没有正版图书作对照的情况下, 一般应当能够识别这一本书是不是盗版书。
3、用OCR识别为文本文件后排印。
只是一种既要质量, 又要速度的贪心的盗版方式。因为只有使用字库制版, 印刷质量才好, 黑度才上得去, 字体的边角才会有锐度。但是它又不想打字, 觉得打字太麻烦。所以使用OCR。加上现在OCR对一般的通用字库识别率颇高, 盗版者以为捷径。他那里知道, OCR只对一两种通用字体有效, 多一两种都不行, 譬如对行书就根本不认得。所以错字率较高。
4、盗版者照原书打、排、校、印, 力求做到天衣无缝。
从纯印刷上讲, 其质量与正版书不相上下。很显然, 它需要有字库支持。没有字库是不可能的。
5、监守自盗。
这是由于管理不严所造成的, 也会给出版单位带来巨大的损失。这主要出现在出版社和印刷厂两个方面。出版社方面, 出版社内部参与编校排人员私下将书稿盗出。方法上与第二种相同, 后果更加恶劣。因为它甚至可以先于正版图书出现于市场;印刷厂方面, 在制版印刷的时候盗版, 他们通过文件另存、另拷照排版、加晒PS版、私自增加印数等等方式进行盗版。这种情况一般需要盗版人员与印刷厂内部人员密切勾结。
二、掌握鉴别图书真伪方法
这一点是关键, 图书馆相关人员应该掌握鉴别图书真伪的方法。正版图书和盗版图书是的一定区别的, 只要掌握鉴别的方法, 是不难识别的。
1、看封面。
正版图书封面光泽度好, 色彩清晰均匀, 无论正视侧视光泽度较好, 盗版图书封面光泽度差, 直观印刷不清晰, 侧面看光泽度差。
2、看作者。
网络上自由拷贝的玄幻小说。在武侠类图书中, 近年来发展繁盛的玄幻小说, 成为网络盗版的寄生地。玄幻小说的写作基本存在于网络之中, 因读者面广而被盗版商青睐。市场上的玄幻小说大多相当粗糙、版权页残缺, 小说的作者如“再梦人”“、尘灭”“、老猪”“、勿用”“、违法者”等, 很多一看就是“假名”或网名, 这些玄幻小说都是直接拷贝自网络的盗版之作。事实上, 摘取网络原创作品拼凑成书的做法, 除了集中出现在玄幻类小说中, 还出现众多的网络文学作品集、甚至是粗俗的色情读物的编辑出版中。
3、看重量。
放在手中手感沉, 因为所用纸张好。盗版图书放在手中手感轻, 因为所用纸张克数不够。
4、看印刷。
正版图书字迹清晰, 纸张洁白无污点。盗版图书字迹不清晰, 字迹也比较虚, 细看有重影, 纸张有零星污点。
5、看字体。
正版图书排版紧凑, 字体大小适中, 视觉效果好, 有美感。盗版图书排版稀疏, 字体大, 为了多占篇幅。
6、看定价。
正版图书定价适中, 一般社科类图书在18至30元之间, 盗版图书定价较高, 一般39、49、59等。
7、看错别字。
正版图书很少有错别字, 盗版图书错别字较多。
8、看尺寸。
正版图书一般比盗版图书尺寸大一圈。
9、看用纸。
书要两面印, 纸张太薄则易掺墨而致字迹模糊。所以, 除辞典外, 正版书用纸均在52克以上。一旦遇到纸比较薄的书, 另一面字迹能渗露过来的, 多数是盗版书了。
1 0、看装订。
按出版业的常规, 一本200页以上的正版书常常放弃铁丝订而改用锁线订、塑线或无线胶订。而由于印刷装订设备的局限或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 盗版书300、400页以上仍常用铁丝订。而且盗版书装订质量很差, 折页不正, 短页、连刀页较多, 由于订口不牢, 有些书的封面与整个书瓤能分离。
1 1、看版权页。
其中包括:一看版权页的版本记录项目是否符合规定, 著录是否准确、完整, 1991年9月以后出版的图书, 版权页未印出版社重新登记证号的, 一般均为非法出版物。二看是否盗用社名, 盗版书的版本记录, 往往盗用边疆省 (区) 出版社或已撤销出版社的名义, 甚至编造出版单位名称。三看是否标明印刷单位, 正版书的印刷单位一般均为省级定点印刷厂家, 而盗版书往往不标明印刷单位, 或标以非定点的乡镇印刷厂甚至是地下印刷厂。四看总发行 (总经销) 单位是否含糊不清, 如有的盗版书只含混注上“新华书店发行”, 究竟是哪家新华书店, 不明确标出。
1 2、看卖书人及售价。
盗版书一般不登正规书店的店堂, 因为这样易被查抄, 卖盗版书的人大多数是推小车、提布袋、摆地摊、叫卖兜售的不具合法经营资格的游商小贩。由于盗版书从纸张、排版到印刷, 成本很低, 既不付稿酬又逃避税收, 因此兜售者往往以低于标价二三倍的价钱出手, 一本定价标着60元的书, 15元他就卖给你。而地摊上那些对折出售的新书, 一般大多是盗版书。
不管怎样, 假的终究是假的, 它永远也代替不了真的。只要认真识别, 一定会“去伪存真”, 买到正版图书的。
三、与图书供应商签订严格的防盗版书合同
图书馆相关人员一定要有用法律武器来维护图书馆及读者利益的意识。在购书时, 应该与图书供应商签订严格的防盗版书合同, 一旦发现有盗版书混入, 立即终止合同并重罚。一般图书供应商比较珍惜与图书馆合作的机会, 不会为了盗版书而丧失与图书馆合作的机会。
四、加强业务学习
图书馆相关人员应该把鉴别盗版图书当做一项必需掌握的基本技能, 加以重视。图书馆应该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 来加强相关人员业务学习;相关人员也应该本着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态度, 多走走市场, 多看多问多学等等, 通过这些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五、购书流程严格把关
图书馆应该制作详细的图书验收分配单, 按流程所有参与验收的人员均需签字, 这样共同监督, 层层把关, 才能更好的消除盗版书流入图书馆的隐患。
高校图书馆是图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坚持不懈地进行反盗版图书的斗争, 保障高校图书馆的的馆藏图书资源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读者的需求, 为高校图书馆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使之确实成为高校顺利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基础, 这是高校图书馆自身的重要职责。杜绝盗版图书流入图书馆是我们每一个书馆员又一项新的责任, 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摘要:目前图书市场上盗版图书泛滥成灾, 高校图书馆应该通过全面了解图书造假的方式、掌握图书鉴别真伪方法、与图书供应商签订严格的防盗版书合同、加强业务学习、购书流程严格把关等路径进行应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应对,盗版图书,路径
参考文献
[1]井丹, 刘紫萍.版图书识别方法初探[J].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2, (10) :50-52
[2]苏文娟.印刷渠道盗版手段揭秘[J].新疆新闻出版, 2007, (7) :128
[3]钱金珍.盗版图书的新变化及图书馆的对策[J].兰台世界, 2005, (12) :62
应对路径 篇9
1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表现
1.1 在环境方面的适应性问题
对于多数人来说,上大学意味着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学习和生活。因此,对于大多数新生来说,首先面临的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一些大学新生会受到气候、水土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感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另外,不同地区文化习俗也会有较大差别,对环境的不适应也表现在人文环境方面。大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每个地区都会存在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习俗,比如饮食习惯、语言表达,礼仪规范等。这些方面的差异也会构成新生不适应因素。
1.2 在学习方面的适应性问题
学习,是大学生生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进入大学是另一个新的和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的开始。首先,大学课堂信息量大,课程内容理论深度高,与高中课程内容相对简单易理解相比,给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带来了压力。其次,有些新生不能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学阶段的学习注重学术研究,教师的辅导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这使很多学生不适应。再次,学习动力和目标的变化,引起了部分大学新生的不适应。以往的学习目标很单一,就是为了在高考中顺利地通过“独木桥”,这也是高中生学习的最大动力。而考上大学之后,这一目标完成,大多数学生一下失去了学习目标,在学习上也失去了动力。这使得他们产生消极被动,完全放松懈怠,还有的则因没有目标而心情郁闷。
1.3 在生活上的适应性问题
首先,思念亲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相当一部分是第一次离开父母,他们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思乡之情,出现情绪低落、孤独,甚至一些新生频繁回家的现象。其次,生活自理能力欠缺。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是走读,日常起居是靠父母料理,甚至一些完全有父母代劳,许多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在对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中,有35.7%的学生因不会照顾自己而生病,有62.9%的学生对花钱无计划,有56.3%的学生不能很好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困难而烦恼。(1)再次,业余时间增多,生活规律紊乱。大学与高中相比,可供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大大增加了。很多学生因时间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生活无规律。一些表现为无所事事,没有方向,还有的表现为因忙于兼职、各种社团等活动而应接不暇。
1.4 在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
人际交往不协调是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刺激因素。在高中阶段学生大部分时间埋头学习,社交能力没得到锻炼。而且由于其所处社会关系和环境比较单一,基本只是面向老师、同学和家人,并且几乎都是本地区的人,交往障碍少。步入大学之后,社会角色增多,所处社会关系复杂,需要参与的人际交往频繁。在此过程中反映出了新生在人际交往上的种种不适应。第一,缺乏交往的能动意识。一部分大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害羞、自卑、害怕与人交流,普遍缺乏交往的主动性。调查发现,58.1%的新生不确定或者不知道如何与陌生人交谈,从不或极少主动与他人打招呼。(2)第二,以自我为中心。一些在与同学和同宿舍的人甚至是老师相处中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这些都是在大学新生身上反映出的人际交流障碍。
2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产生的原因
大学新生的不适应问题,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特殊的年龄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密切相关,也与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的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2.1 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影响大学新生的适应性
青年大学生处在人生的过渡期也是关键阶段,他们正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全成熟。这一阶段的他们思想行为上呈现出矛盾性,既自信满满又过分自卑,既渴望独立又充满依赖,既热情开放又孤独闭锁。这些自身方面的因素为其适应大学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自信与自卑并存。经过十年寒窗走进大学校园,实现了人生一大转折,对自我能力给予极大肯定。然而在人才济济的大学校园,昔日的优越感已经荡然无存。进入大学后对学生的衡量标准也不单是学业成绩,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衡量标准的多元化也使得一些高中的“尖子生”显现的相对平庸而给他们带来自卑感。还有很多来自农村或者贫困地区、家庭的同学,由于经济条件不如别人也产生自卑心理。
独立与依赖并存。这一阶段的学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要求张扬个性,希望别人把自己当成人来看待,表现出较明显的要求独立的愿望。但是,由于缺乏锻炼欠成熟,又很难独立应对生活、学习上的很多困难,表现出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性。
热情开放与孤独闭锁并存。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并且他们希望在与人交往中得到别人的接受和认可。有与人交往的强烈的心理需求,渴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又由于对正确人际交往缺乏认识,交往技巧的欠缺,害怕与人交流造成自我闭锁而感到孤独。这种心理对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2.2 学校、家庭教育失当和不足影响大学新生的适应性
由于教育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中和大学交汇阶段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衔接问题。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和大学沟通不够,高中关心的是如何提升升学率,而大学对高中高的关注是如何招收更多的尖子生;高中对大学教育茫然,而大学对高中教育漠然,由此,造成一些高中生进入大学以后出现诸多的不适应。(3)
当前高中阶段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停留在将学生送入大学这一阶段性的功能上,注重培养学生应试所必需的各种知识、技能,学校忽视对个体生命成长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素养的培养。在高中阶段的这种培养目标的单一指向下,学习也几乎是学生生活的全部。这使得学生在独立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能力不足,导致对大学生活的各种不适的表现。另外,大学入学教育的不到位,也是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新生入学之际,很多学校的入学教育不系统、不及时,学校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适应大学生活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学校有相关方面的活动也只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实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其度过适应期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这方面的忽视也往往是造成新生适应障碍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的失误,许多学生潜在的适应能力没有被更好地挖掘出来。(4)长期以来,中国很多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事情大大包揽,尤其高中阶段,出于为孩子节约时间学习,很多家长更是为孩子的日常起居考虑得面面俱到,剥夺了学生能力锻炼的机会。另外,家长往往忽视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第一所学校,这些家庭教育方面的失误,都导致许多同学独立生活能力不足甚至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差,难以适应大学生活。
3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解决路径
大学新生出现适应性问题是情理之中的,是正常的现象。对于解决新生适应性问题,高校在做好预防和解决措施方面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应以增强新生自我调适能力为关键,以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对新生适应性问题的正确分类为前提,坚持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相结合为方法,将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解决落到实处。
3.1 增强新生自我调适能力是关键
所谓心理调适,是指心理调节的主体运用心理保健的知识面对自己身边发生的引起自身心理冲突和矛盾的人和事,进行正确地分析和认识排除心理上的困扰和不适,寻求新的心理平衡,保持身心健康的过程。(5)内因是解决矛盾的根本原因,指导新生具备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是解决适应性问题的关键,学校应做好引导学生自我调适的工作。首先要增强新生自我调适的意识,提高新生自我认识,这是加强大学新生适应的内部条件。另外,学校加强对新生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指导大学新生主动锻炼提高自我调适能力。
3.2 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加强对新生的适应性问题的教育,高校也应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理想信念是灯塔,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发挥导向作用,为个体提供价值追求目标,为人生指明方向。理想信念是精神驱动机,对人们的行为提供强大持久的支持。理想信念是调节器,对人们思想行为提供调节、控制作用。因此,解决新生的适应性问题,学校应坚持以指导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为核心,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理想目标的实现,以明确和崇高的理想目标和坚定的信念来引导自己的行为,克服适应性困难。
3.3 进行正确分类是前提
新生的适应性问题表现是多方面的,对学生造成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也是不同的。心理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6)根(下转第120页)(上接第84页)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多数学生的心理是比较健康的。(7)因此,对于新生在适应性问题上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区分,是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解决适应性问题的前提。
3.4 以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相结合为方法
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传统的两大方法。在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上,将两者结合有针对性地加以选择利用,对于解决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更有实效性。
个案工作是一种从个人或家庭入手,工作者与受助者个人或家庭该面对面、一对一的社会工作助人方法。这使得具体情况具体解决较有针对性。但是,在适应性成为新生普遍存在现象的情况下,普遍提高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能力,采取这种工作方法效果不大,而小组工作方法相对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小组工作方法是小组工作者运用科学知识与带领小组的技巧,以一个小群体为对象进行服务的工作方法。运用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辅以相关的活动,帮助大学新生建立信心,适应新环境,开发潜能,提升自身能力。(8)
参考文献
[1]严明.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7).
[2]黄兆基,李远煦.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疏导模式探析——基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8(11).
[3]李桂英.从大学新生的不适应谈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问题[J].人才开发,2007(1).
[4]马志国.心理解析:大学新生怎样适应新生活[J].中国青年研究,2006(10).
[5]吕秋芳,齐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调适[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13.
[6]张旭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7]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卫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10.
应对路径 篇10
关键词:高师教育 合格师资 培养 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184-02
高等师范教育(以下简称“高师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又必然对高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高中阶段教育合格师资问题,就必须依靠地方高师教育,即高中新课程合格师资的培养要定位到高师教育如何培养高师生的问题。也就是说,河南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关注其服务对象。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掌握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普及高中教育合格师资的矛盾,找准高师教育应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格师资培养的有效路径,实现高师院校培养目标与普及高中教育阶段合格师资的无缝对接。
1 明确高中新课程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格教师的要求
1.1 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总体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而向现代化,而向世界,而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基础教育新理念强调教育要以学生为本,要促进学生把知识、能力与人格完善结合起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较强能力的教育工作者;这就决定了高师院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必须符合高中新课程的目标和理念。
1.2 宽厚、丰富的知识储备
高中新课程提倡开设的综合课程往往横跨几个学科与领域,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是单一的某门学科的知识,要博通各科、融会贯通,才能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将自身的知识智慧转化为学生的经验与能力。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要有宽厚、丰富的知识储备。
1.3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此项工程的实施者,无论是在教学设计还是在课堂掌控等诸多方面均要突破常规,另辟蹊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创新意识,才会在新课改实施的工程中开发智慧,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培养教师高等师范院校,若仍然过分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必将会影响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1.4 研究和教学设计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从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这就必须以研究和设计者的姿态投入教育教学改革之中,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头脑,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行为,用新的教育方法解决实际出现的问题,并在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内容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对于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不要过高地要求科技创新成果的“含金量”。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给他们一个创造实验的平台。
1.5 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
高中新课改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信息时代的高中新课改的实施者,必须掌握高科技的信息技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查阅资料、整合课程资源,收集、处理信息及数据分析,也可以运用网络平台,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课后交流与辅导。这样教师不仅具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而且也具备了信息技术的传播和交流的能力。
2 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滞后性与普及高中教育合格师资的矛盾
高中新课程对教师在教学理念、教育能力与知识结构等诸多方面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虽然高师院校为顺应新课改对师资的要求已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从改革效果来看,高师院校培养的“准教师”的目标仍存在滞后性,未能实际满足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2.1 教学理念滞后于新课程理念
高师院校对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认识不够积极。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未能主动探讨和顺应基础教育的改革需求,大多数教师长期致力于本专业、本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关注度不高,总认为和自己关系不大或者是没有关系,思想上不重视,行为上不关注,致使在高师生的培养方面,对高中新课改的理念灌输或传授较少或者根本就没有。
2.2 课程设置没有合理反映未来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培养理念上的偏差,首先表现在设置课程综合理念的薄弱。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途径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因此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在地方高师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专业为主导的,其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的课程所占比例较大;而对于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比例相对较少,现行的课程没有合理反映设置未来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2.3 综合素质和实践教学能力未得到重视
高师院校对高中新课改的理念缺乏认识,必然导致对高中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忽视。作为地方高师院校本应积极创设氛围使学生更多更好地感受新课改,但实际上学校在此方面的工作力度非常微弱,致使一些高师生临到毕业,还不知道新课程改革之事,更不要说具备实践新课程的意识和本领了。虽然,高师院校的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学生也安排了见习或实习,但在学校没能给高师生提供到亲身感知新课程实践的机会,致使高师生缺乏对新课程的认识,所以也无从谈起对高中新课程的探究了。
2.4 个性展示与创造性的培养缺乏
21世纪倡导自由、个性和创新,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是不会有创新行为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就是要在平凡中彰显个性,在差异中凸显创新。作为地方高师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新课改中也提倡增加选修课程,赋予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目前的高师培养目标中,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的科目、完成的课时、修得的学分的规定,表述更侧重于统一的要求,而少有对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展的鼓励和教学安排。
3 高师教育应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格师资培养的有效路径
高师教育为更好地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也应随之做出转变和调整,探索出适应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格师资培养的有效路径,即实现以下对接。
3.1 教育理念的对接
树立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应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方面的知识,还应了解课程理论及编制方法、教育心理、班级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教育统计等相关学科的内容,并灵活应用其去指导教学实践,改进与完善自身的教学活动。还应有积极的课改意识,关注课改的最新动态,随着课改的进行不断更新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作为未来师资的教师教育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高中新课改所要求的理念,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和独立性的前提下设计好每一堂课
3.2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对接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2011〕6号),明确师范教育能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构建特色鲜明、突出应用能力、具有时代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高中教育阶段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为适应新课程对高中阶段教育合格师资的要求,高师院校应对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进行设计与改革。(1)增加教育课程的门类和学时;(2)调整课程结构;(3)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等多方面融合,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的交流,促使教师成为“理论+实践”型的专家。
3.3 教学实践能力的对接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提升高师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要抓好职业能力建设。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和思想的研究,了解学生年龄特点的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完善个人修养和形象、掌握课堂授课技巧理论等,以培养学生贴近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新理念;在富有高中新课改经验的教师指导下,创新和提高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专业能力。各地方高师院校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将见习和实习时间延长为一个学期,开展支教实习,与基础教育建立真正的广泛的联系,请进来,走出去,定期进行研讨,使相互积累的经验在交流中共享,使教师教育类专业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河南省高师教育应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合格师资培养的路径思考”(NO.SKL-2011-2485)论文之一)
参考文献:
[1]封欢欢.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调整[ J] .课改探微,2009,(4).
[2]李文亮,阿丽娅,秦伟.关于地方高师院校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思考[ 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李红惠.新课改背景下高师院校师范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 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01).
应对路径 篇11
中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气候变化强烈,人口密度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些都将使气候变化对中国各地区民众的健康影响更复杂。根据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机构统计:2013年中国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为38818.17万人次受灾,1851人死亡,433人失踪,121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5708.4亿元。[6]在过去50年里,中国的平均气温升高幅度达到1.1℃,速度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速度。造成降水格局改变、南方地区暴雨天数增多、北方省份旱灾发生范围不断扩大等。有研究预测,在未来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条件下,中国鼠疫疫源地的面积将增大40%左右。[7]有些学者对中国近几年发生的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SAS,冰灾和热浪等对公共健康的影响都有所报告[8,9,10,11],还有学者研究了空气质量与公共健康的关系,研究公共健康危机治理的重要保障是伦理道德。[12,13]为此,如何有效预防气候灾害和提高民众的灾害应对能力,已是关系到国民的安全与健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国际学术界总结的主要调控措施包括:气象预报与预警系统,疾病监控系统,安全的保护技术,全面的疫苗接种,应急管理与灾害预防,公共健康教育与预防,最后还有立法和行政。[2]由于气候变化具有空间性,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环境都不一样,这些具体的应对措施主要还是落在了地方层面上。[5]本文主要研究在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下气候变化对公共健康所带来的影响及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的模型分析,以期能为社会群体在气候变化影响公共健康的相应阶段提供对应的政策建议。
一、人类社会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式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社会生活方式已与古时大不相同,由于卫生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同时工业的迅猛发展产生的二氧化碳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远远超过了过去的水平。由于对森林乱砍滥伐,植被遭到破坏,再加上地表水域逐渐缩小,降水量大大降低,减少了吸收溶解二氧化碳的条件,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加。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气温升高和环境系统的压力,将导致某些地区的降雨量增加,某些地区会出现长期干旱,飓风出现的频率和力量都增强,自然灾害加剧。
人类的社会活动对环境及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家庭生活能源;(2)交通系统产生的环境压力;(3)食物和农业产生的环境压力;(4)工业发展产生的环境压力。具体见表1。
二、气候变化对公共健康的影响路径
人类社会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对全球的生物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温室效应,即全球各地都面临着在未来变暖的趋势。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预测,到2100年全球的气温将升高1.8~4.0摄氏度。在很多热带人口密集的地区最高温度已超过40摄氏度,到2020年这些地区的温度将升高1~3摄氏度,到2080年将升高3~5摄氏度(IPCC 2007)。温室效应引起一系列全球生态环境变化,主要包括降雨雪的不均衡,地区温湿度的改变,空气污染等。而对人类影响最直接的是一些极端的气候变化,主要有洪涝灾害天气,飓风、热浪、寒潮等。这些极端气候变化根据世界各地地域环境的不同,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威胁,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些影响主要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包括由于极端天气变化,例如洪涝灾害和飓风所带来的直接伤亡,由于热浪和寒潮带来的一些慢性病死亡率的升高,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间接影响主要有由于气候变化带来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一些流行病的感染与传播,由于地区极端气候原因导致农作物歉收等引起的贫困而致一些人群由于饥饿、营养不良而致健康状况下降,长时间处于非正常天气变化中也会引发人类焦虑不安、恐惧忧郁等心理健康疾病。影响路径具体见图1。
三、应对气候变化对公共健康带来影响的措施
1.缓解措施(mitigation)
根据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因素,一些相应的缓解措施(主要是指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温室效应的形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缓解措施主要包括政策鼓励市民采用更环保的交通方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率,多使用自行车或步行;鼓励市民采用更节能的炉灶和能源,特别是在一些低收入国家,可适当提供补助让市民不烧煤炭和木材;提倡节约,减少对食物和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和单位坚决关闭取消,或者采用低碳能源或再生资源,改煤炭发电为风力、水力或核发电;加强环境保护,绿化造林,保护植被。
这些应对措施不仅能从源头上降低温室效应作用,缓解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环境恶化所导致一些极端天气的出现,减少由于自然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能直接降低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比如空气质量的提高可以减少一些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心脏病和哮喘等的发病率。
2.应对措施(adaptation)
应对措施是指当灾害不可避免发生时所采用的一种事后的干预措施,以尽量降低灾害对公共健康的危害。人类社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包括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政策法规基础、文化生活方式等。各地区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应对措施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该地区的易感性(suscepti⁃bility)即易受影响(或损害)的状况,例如,该地区的地质条件和人口年龄分布等。二是恢复能力(resilience)即应对灾害的能力和从受灾状况恢复的能力,以提高人类社会应对灾害能力,降低该地区的易感性和提高应对灾害和灾后恢复的能力。例如,该地区的基本医疗设备条件、应急能力等。
应对措施主要应用于极端灾害天气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根据极端天气所导致的灾害类型,相应的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保证食物安全,防止水污染,确保饮水卫生,加强对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临时住所的安置,垃圾等有毒物质的处理,医疗卫生条件能够得到保障,及时的灾后心理创伤干预,加强个人卫生注意事项的宣传等。
3.各级政府相应的职能应对
毫无疑问,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化问题,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努力减少资源浪费和温室气体排放,从根本上控制全球气候恶化。但是,正如Cayan[4]等学者所说,即使现在采取最有利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部分气候的变化已经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减少气候变化的同时,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去应对由于气候变化给人类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则是必须的。[5]
气象变化对公共健康所带来影响的措施(缓解措施和应对措施)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国家、地方政府和个人三方都需积极参与,各层次职能分工具体见表2。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