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应对

2024-08-11

干旱应对(精选6篇)

干旱应对 篇1

建平县地处辽宁西部, 年平均降雨量350~450毫米, 属严重干旱地区。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春季降雨量稀少且较晚、夏季降雨量大而集中、秋季降雨较少。干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使农民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国家省市县领导和专家非常重视辽西干旱问题, 推出了许多抗旱节水项目和应对措施, 为挽回农业损失发挥了重大作用。

1. 地膜覆盖

是针对早春至雨季耕层土壤水分缺乏限制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主要作用是保墒提墒、提高地温、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改善作物田间光照条件、减轻病虫杂草和土壤盐渍等。2008年建平县地膜覆盖栽培总面积32.5万亩, 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7万亩的17.38%, 其中覆膜玉米26.2万亩、覆膜马铃薯1.3万亩、覆膜西香瓜1.5万亩、覆膜烤烟2.3万亩、覆膜蔬菜1.2万亩。

2. 秸秆还田

秸秆是农村的一种丰富资源, 还田成本小, 老百姓易接受, 近几年建平县秸秆还田面积2万亩以上, 2008年秋至2009年播种前全县秸秆还田面积将扩大到10万亩。实施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理化性质, 从而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增加粮食产量, 因此推广秸秆还田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膜下滴灌

是覆膜种植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灌水技术, 也是地膜栽培抗旱技术的延伸与深化。根据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将水通过滴灌系统一滴一滴地向有限的土壤空间供给, 仅在作物根系范围内进行局部灌溉, 也可同时根据需要将化肥和农药等随水滴入作物根系。作为一种新型节水灌溉技术与地表灌溉、喷灌等技术相比, 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 是目前最节水节能的灌水方式。膜下滴灌的配水设施埋设在地面以下, 管材不易老化, 灌水时土壤表面几乎没有蒸发, 又避免了水的深层渗漏和地表径流, 使作物对水、肥的利用更直接有效, 便于农产田间管理和精确控制灌水量, 达到高效农业用水的目的。建平镇马铃薯膜下滴灌示范区200亩平均产量3190.4公斤, 比旱地平均单产1640公斤, 亩均增产1550公斤, 按现行价格0.70元/公斤计算, 扣除新增成本170元后, 每亩增收915元。

4. 保护地

温室大棚是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极为重要的栽培形式, 这种保护地栽培有许多露地栽培无法比拟的优点。通过人工控制温湿度以及小气候, 可以使作物在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 做到常年生产, 达到高产。

此外, 镇压保墒、抗旱保水剂拌种、选育抗旱品种等也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措施。

干旱应对 篇2

干旱是世界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灾害之一,其出现次数、持续时间、影响范围、造成的损失等均居各种自然灾害之首。据统计,每年因干旱造成的全球经济损失高达6×l09 80~10 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气象灾害l1l。近40年来。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升高,我国气候总体出现变暖变干的趋势.这种趋势对我国农业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在现有的种植制度、种植品种和生产水平不变的前提下。2030-2050年,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气候事件会使我国粮食生产潜力降低约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3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且对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圜。因此,研究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对发展可持续农业极为重要,并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干旱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危害性干旱灾害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尤其是农业生产影响巨大。历史上.干旱造成的危害就十分严重。如1876、1879年的华北大旱灾.在总面积100万km 的土地上。田地龟裂,河流干涸,树木枯槁,青草绝迹,更没有任何庄稼,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大旱灾共饿死了l 000多万人f31。20世纪的前50年中.曾发生过11次死亡逾万人的特大旱灾。近年来,旱灾更是频繁发生,如2010年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了持续大范围的特大旱灾,给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加上其他地区全国耕地受旱面积达773.33万hm,其中作物受旱604.53万hm。重旱190.10万hm、干枯101.O0万hm,待播耕地缺水缺墒168.40万hm ;有2 425万人、1 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问;而2010年秋至2011年初华北多省也遭遇严重干旱,部分达到特大干旱,比西南干旱更为严重.甚至湖北这个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誉的水乡泽国.也承受了一场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剧痛。据报道,2010年的冬春连旱使长江水量受影响。洪湖、斧头湖、长湖等主要湖泊水体面积比同期少4成。塘堰干涸,水库无水,长江汉江告急,中小河流断流,成片土地龟裂、禾苗枯萎,连续6个月降水持续异常偏少.导致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阁。干旱除造成农业歉收外,还造成水资源匮乏.导致工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不足。据报道,全国有3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0多座,年缺水量约58.4亿m。据测算,因缺水每年造成的城市工业产值损失在1200亿元以上,且有增长的趋势『3J。而沿海一些城市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出现地面下沉及海水倒灌现象。而且,水资源缺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质难以保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干旱发生时还因降水不足,土地墒情下降,致使土地沙化、盐碱化。而土地沙化又使沙尘暴活动加剧。如2001年春季,北方干旱加上冷空气和气旋活动频繁,由其引起的大风、沙尘天气偏多,仅3~5月就出现18次沙尘天气,沙尘天气总Ft数达41 d。频繁的大风、气旋卷走了大量表层泥土,加速土壤水分蒸发耗散.也加剧了旱情的发展。我国干旱的特点

2.1 季节性明显

我国的气候为明显的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差异较大,总体而言呈现夏多冬少的现象。但由于夏季风自南向北推进有一个过程,因此各地雨季到来时间有所差异。且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作物生长的季节与降水年内分配不相适应,农业季节性干旱特征明显。我国各地根据农业生产的习惯和特点,按干旱出现的季节,将干旱分为春旱、夏旱、秋早和冬旱。春旱一般发生在3~5月份,该时期气温上升快,空气相对湿度低,土壤水分丧失快,而此期间正是播种插秧时节,发生干旱对作物造成的影响会非常大;夏旱多发生在7—8月份,此期间虽然降雨量大,但降雨往往集中在一次或几次暴雨中,短时间内总的降水量大于同期作物需水量,导致作物对降水的有效利用率低.加之此期间气温高,蒸发量大,所以也可能发生旱情。秋旱一般发生在处暑到秋分这一时期,直接影响作物的浇灌和播种;而冬季多偏北风,降水一般很少,因此也时常发生冬旱。冬旱导致土壤底墒减少,影响越冬作物。如2008年冬天,我国大部分地区雨雪严重偏少,华北大部、西北大部、黄淮大部及江淮大部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50%~90%,一些地区基本无降水,华北、黄淮一些地区连续无雨雪13数超过70 d,一些地区累计雨量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小值。

2.2 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大干旱灾害具有受灾面积大的特点,因此民间有“洪涝一条线,干旱一大片”之说,说明干旱面积非常广。而且农业干旱在我国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发生频率高且在全国各地均有可能发生,只是发生及危害的程度有所不同。如2000年,我国先后有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严重旱灾,尤其是长江以北地区2~7月份的春夏大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华北、西北东部旱期长达半年之久,全国受旱面积高达4 054万hm,为建国以来之最,其中成灾2 678万hm,绝收800万hmz,因旱损失粮食近6000万t,经济作物损失510亿元人民币,其影响超过了1959—1961年3年自然灾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灾害 1。在地域分布上,黄淮海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干旱地区,面积居全国之首,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6%,而拥有的地面径流量仅占全国地面径流总量的4.9%,每年旱灾面积约占全国旱灾面积的50%左右,干旱发生的频率也最高I 5l。

2.3 持续时间长从干旱持续时间看,许多地区是冬春连旱或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三季连旱,持续时间长。如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湖北省从2010秋至2011春夏遭遇了秋冬春持续干旱,在长达200 d的时间里降雨异常偏少.有66个县市的雨量为近60年气象记录最少,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北部地区偏少60%~80%,千余座水库水位跌至“死水位”以下,水库有效蓄水基本用完。全省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0万hm,其中绝收2.6万hm,有989万人遭受旱灾。除了持续时间长外.有的地区干旱时还常伴随着高温出现,致使旱情加重.这种情况在长江流域伏早期较为明显。而最为严重是连年干旱。历史上的大旱灾都是连年干旱造成的,如西北地区曾发生过接近14年的大旱。干旱的连续性往往使旱灾加重,损失加大。干旱的成因分析

3.1 气象因素

极端异常气候是特大干旱形成的主要原因。如当某 一地区长时间受北方冷高压或南方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高压范围内气流下沉,就会导致持续晴天少雨或无雨。另外,势力强大的北方干燥气团侵袭南方时会吸收空气中的大量水分,使地面水分迅速失去,也会酿成旱灾。而太阳黑子、火山活动和地球轨道偏移,厄尔尼诺现象等天文、地球物理因子的变化等也都可通过大气降水等天气气候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农业干旱的发生

3.2 地形、地貌干旱严重程度也与地形地貌有关,丘陵、山地和平原、盆地等就有所不同,其降水分布差异很大,从而造成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农业干旱。如泰岭、太行山等高大地形区会阻挡及影响夏季暖湿的东南季风向西北内陆深入,使山地背风面的降水显著减少,成为少雨易旱区。而南方山区虽然年降水较多,但因地面坡度较大,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因而也经常遭受干旱威胁。在西南地区,其大部分河流河谷深切、田高水低,且大部分耕地为坡耕地,绝大部分无灌溉条件,且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山高坡陡,加之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很难留住水,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因此,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面对极端异常气候发生时就显得十分脆弱[8J。此外,由地形引起的土壤植被差异,也与农业干旱的发生密切有关。植被茂密,土壤深厚疏松、结构良好时其蓄水保水能力就强,农业干旱发生就轻.反之则重。

3.3 农业生物因素

不同的植被,不同种类的作物,或同一种作物的不同品种,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期。其抗旱耐旱能力也有所不同,如谷子、甘薯等作物就较耐旱。而玉米、棉花苗期需水少,抗旱能力强,中期则需水较多。

3.4 人类活动影响

人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索取导致的生态环境破坏、水资源浪费以及水环境污染等在客观上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从而加剧了干旱的发生程度。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大量流失导致土地蓄水保墒能力减弱,加剧了河道湖泊的淤积,加大了干旱灾害的危害。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 600)<10 hmz.占国土面积的31.7%,其中,山西、陕西、河北水土流失面积分别占省区面积的69.1%、65.5%、43.6%。而且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均呈加剧趋势,使干旱灾害更为严重。但人类活动既可以造成或加剧农业干旱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减轻或避免农业干旱的危害。如果合理利用水资源,重视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合理安排作物布局和种植,推广应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等农技措施,就可减轻或避免农业干旱的发生;反之,过度开发水资源,乱垦滥伐、过樵过牧以及耕作种植不当等.就会破环天然森林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泉水断流、局地气候变化和沙漠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引发或加剧农业干旱。对策建议

4.1 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决定了我国的干旱灾害不可避免,尤其是北方地区“十年九旱”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在目前的国情国力条件下。消除所有量级的旱灾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树立尊重自然的理念,摸索干旱发生规律,由对抗自然、改造自然、无限制向自然索取向逐步掌握、适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转变。在特定流域和区域范围内,应根据当地气候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按照自然、经济规律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统筹规划,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生活布局,将有限的水资源,通过l丁程和非工程措施,在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之间进行科学分配.减轻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旱缺水风险。

4.2 大力兴修水利。实行科学灌溉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近几年来我国的特大干旱灾害充分暴露了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把“兴水利、除水害”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根本上全面提高我国抗御干旱灾害的能力。在农田基本建设上,一是要加快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工程,重点建设田间末级灌排沟渠、机井、泵站等配套设施,发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应急水源、喷滴灌设备等,增加有效灌溉面积。二是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应用推广地膜覆盖、渠道防渗等技术,积极开展深松深耕、保护性耕作,引导农民合理有效利用灌溉水资源。三是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尽快建设一批中小型水库、引提水和连通工程,支持农民兴建“五小水利”等小型水利设施,显著提高雨洪资源利用和供水保障能力。科学的灌溉技术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合理使用有限的水资源的根本性措施 目前我国节水技术应用范围不广.农田大水漫灌还比较普遍,农业灌溉水利用率只有国际先进水平的60%㈣。因此,应在畦灌、沟

灌、淹灌、喷灌、滴灌和雾灌等多种形式的地面灌溉中。推广滴灌和雾灌技术,它们是灌溉中最为节水的方式.应予以大力发展。

4.3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根据当地农业干旱发生规律,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针对作物种植,要宜旱则旱(旱作),宜水则水(水田),充分利用天然降雨,发展雨养农业,少种或不种耗水多的作物。在生态脆弱的西部地区。应控制农牧业等发展规模,不对本已脆弱的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在华北地区,年降水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常发生春早、春夏连旱等,因此在无灌溉条件的地方,应以种植秋熟作物为主,尤以玉米、棉花比较适宜,因为玉米、棉花苗期需水少,抗旱能力强;中期需水较多时,恰逢雨季来临,所以在严重干旱地区宜适当压缩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玉米、棉花种植面积。江南伏旱常发地区应适当调整作物播栽期,使作物对水分亏缺敏感期躲开伏旱,例如在热量条件充足的地区种植双季稻就比种植单季稻遭受伏旱危害轻,因为单季稻在伏早期间正值孕穗一灌浆期,对缺水非常敏感,遭遇伏旱将严重减产,而种植双季稻则使早稻和晚稻需水关键期分别处在第一和第二个多雨时段.可以躲开伏旱危害,减少损失。良好的森林植被对水的涵养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进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尤其要抓好大于25。陡坡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同时,要因地制宜实施陡改梯、横坡等高耕种、水平沟耕种、沟垄种植、残茬覆盖和地膜覆盖等水土保持耕种措施,蓄水保土存肥,提高农田抗旱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有条件的山区,要休环山渠、水塘和水窖等小型工程,将雨水径流汇集起来,发展径流农业或半灌溉农业。在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宜先采取种草种树措施以恢复地表植被,然后考虑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做到合理种植,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地农业干旱面貌

4.4 加强干旱监测预报提高预警能力我国气象部门历来把干旱等气象灾害作为监测预报的主要内容,因此,应进一步重视气象预报,利用气象预报信息作好抗旱决策,减轻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失。目前,应加强重点旱区土壤墒情监测站网建设,构建区域信息共享平台,及时掌握旱情发展动态;加强中长期天气预测预报工作,提高灾害预报的超前性、准确性;加快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构建多渠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平台,着力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等瓶颈问题。在生产上应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进一步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提供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包括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范围、时间、影响对象和防御措施等。定期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如土壤墒情监测公报、干旱监测公报、农业气象旬周报等。

4.5 完善抗旱非工程措施防灾减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一项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工程项目,涉及到灾前的监测、预报和防御,灾中的抗灾和灾后的救灾以及重建等方方面面。应按照“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强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政策法规、监测预警、抗旱保障、公众防灾避灾等抗旱非工程措施.加强旱情预警系统建设和设施改造,尽快建立旱情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持系统,提高抗旱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由于农业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巨大,因此急需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农业自然灾害保障机制。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障仍较为落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急需大力发展。

干旱应对 篇3

【关键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国土绿化 战略

总体来看,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经济欠发达,但生态地位极为重要,人们生态需求日益迫切。长期以来,该地区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脆弱点和敏感点,也是我国国土绿化的重点和难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东西部平衡发展,必须把西部地区造林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放在一个战略高度来思考。

一、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现状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指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涉及西藏、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北大部和吉林、辽宁二省的西部,总面积约470.4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9.13%,森林覆盖率仅为5.64%,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7.7%,其中乔木覆盖率更低,只有1.51%。

据考证,距今四五千年时期(农耕前时期),这个区域不乏森林茂密和水草丰腴,平均森林覆盖率在20%左右。司马光《资治通鉴》描写盛唐时期陕、甘一带为“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清代《民乐县志》记载:“祁连山森林很多,峰峦突出,松林葱蔚。”由于历经战乱等人为因素的破坏,特别是人口快速增长、农耕文化向西北扩展,加上自然灾害,导致了这个地区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地沙化,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清朝严如翌《三省边防备览》记载:“从周至到洋县逶迤数百里森林,入山伐木者数万。”为了恢复这个地区的森林植被,重唤西北地区的秀美山川,多少代国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清同治年间,左宗棠“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一直被人传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先后启动实施了防沙治沙、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进展很快,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一是人工造林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生态改善明显。“十五”期间人工造林面积674.73万公顷,占同期全国人工造林面积的24.50%;“十一五”前两年完成造林任务207.71万公顷,占同期全国造林总任务的26.14%。内蒙古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十五”期间,全区共完成造林治沙446万公顷,沙化草原治理1005万公顷,昔日沙进人退的地方变成了人工绿洲,为华北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二是因地制宜构建特色的绿化模式,灌木林发展迅速。近十年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坚持适地适树,灌草乔结合,人工林面积年均增加28.91万公顷,年均净增率6.46%,是全国年均净增率的二倍多。陕西延安从1999年开展退耕还林等工程,森林覆盖率从18%提升至36.6%,其中灌木林占70%以上。三是特色林果业凸显,经济效益可观。干旱半干旱地区科学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实现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新疆林果种植面积突破1600万亩,果品总产量超过530万吨,总产值150亿元。陕西、甘肃等省区的苹果产业已成为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四是全民绿化意识提高,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对建设绿色家园的愿望十分强烈,各级党委、政府加强对国土绿化的领导,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形成了“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良好社会氛围。近30年来,甘肃省有3.5亿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完成义务植树20亿株,年人均植树5.5株,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9%。

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尚存一些值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水资源不足且分配不均。在自然降水中,年降水量大大低于蒸发量,而且时空分布不均;在河流用水中,上下游水资源分配不合理,中上游浪费严重,下游断流干涸;在地下水资源利用中,低洼地大量打井,地下水形成漏斗,相对高地生态用水越来越困难;在灌溉水资源分配中,农业用水漫灌浪费,生态用水没有进入分配盘子。二是缺乏抗旱节水良种。绿化树种选择单一,人工林几乎皆为单一树种纯林,缺乏物种多样性,难以形成稳定的森林结构,林地生态系统脆弱,同时容易遭受各种虫害的侵袭。三是推进难度大。本区域大多位于黄土丘陵水土流失严重和荒漠化、沙化严重地区,立地条件差,植树种草成活率低,绿化难度不断加大。四是管护程度低。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危害大,灌溉等基础设施差,补植补造和抚育措施跟不上,火灾、病虫鼠害和人畜破坏严重。五是投入严重不足。本区域内国民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5.10%,地方财力十分有限,国家对重点林业工程人工造林的投入近两年才增长到200元/亩,与实际成本达1000元/亩左右差距较大。

二、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的重大意义

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西部开发,生态先行。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改善该地区生态状况,不仅可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西部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且也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1、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我国生态安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土地的90%以上在这个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0%也在这个区域。西部绿,中国绿。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对阻止风沙、干旱等气候灾害南侵具有特殊作用。

2、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人民福祉。生态需求已与物质需求、文化需求一并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生态脆弱是影响干旱半干旱地区人们生活幸福的关键。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迫切需要加快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进程,有效治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扩大人们生存空间,建设一个宜居美好的绿色家园。

3、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民族团结。我国有50个少数民族和75%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土著于此。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必须实现不同民族群众享受同等良好的生态。干旱半干旱地区群众常年受风沙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的危害,导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加大,严重影响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4、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实现森林资源“双增长”目标。受人口密集和建设用地的制约,我国东中部用于扩大森林的土地资源已十分有限。干旱半干旱地区宜林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同时还有大量潜在的造林绿化用地,要实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2020年森林资源“双增长”目标,必须充分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绿化的土地资源。

5、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事关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陆地边境线的85%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毗邻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多个国家。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是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国边防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显示我国政治优势的重要窗口。

三、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主要对策

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硬任务,必须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坚持“人工促进与自然修复并举,保护和利用结合”的原则,分类指导,多管齐下,确保快速推进、快见成效。

1、积极实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继续抓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大黄土丘陵地区、土地荒漠化地区退耕还林力度,确保防沙治沙、水土保持主攻目标的有效实现。同时,要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尽快启动实施绿洲地区、高原地区特色林果建设工程,为富民强林增添活力。

2、建立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将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和公益事业,大幅度提高造林种草国家投资标准,对营造国家重点生态林要全额预算并纳入国家生态补贴范围。加大中央财政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尽量减少或取消造林绿化投入的地方配套资金。全面实施中央财政造林补贴制度,建立国家国土绿化差别化投入标准制度,依造林地的生态区位、难易程度和培育森林的结构实施不同的投入标准,改变营造林投入全国“一刀切”的现状,鼓励营造乡土树种和混交多层林。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体制机制改革,对国有荒山、荒沙、荒地进行拍卖,在土地利用规划中允许一定比例用于其他建设,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

3、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无论在树种选择、林种确定,都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的需要,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的林果业和木本油料,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投身造林绿化事业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建立一批特色林果业生产加工基地,有效转移依附于退化土地的农牧民,实现集约化生产和资源高效利用。

4、因地制宜选择国土绿化模式。坚持“灌、草、乔结合,以灌草为主;封、飞、造结合,以封为主”,最大程度提高国土绿化成效。在有灌溉条件、绿洲范围内和人们生活聚居的地区,加大乔木林营造力度,建立健康的、高效的防护林网络。高度重视城市、城镇、村屯绿化,将城市森林、村屯风水树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干旱半干旱区,对造林绿化成效的评价除采用森林覆盖率外,可同时采用林木绿化覆盖率指标,引导各地根据其自然条件开展灌木造林和经济林培育,避免不切合实际大规模营造乔木林。

5、加大对国土绿化节水灌溉支持力度。在水资源利用规划中通盘考虑国土绿化灌溉用水,生态用水与农业用水同等待遇,降低或豁免生态用水的水资源费。将国土绿化灌溉设施列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大力加强国土绿化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将灌溉设备纳入农机具补贴范围。

6、加强国土绿化的科技创新。重点研究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重建的基础理论,对不同地类宜林性质进行分类与评价。大力选育抗旱、抗盐、抗病虫害的林木良种,积极推广节水、保水、灌溉新技术。

花生生产应对干旱的栽培技术措施 篇4

一、改土抗旱

1. 合理轮作

可与红薯、玉米、蔬菜、芝麻、马铃薯等轮作换茬, 间隔1~2年后再种植花生。轮作可减少土传病害, 为花生生长提供有利的土壤环境, 增强抗旱性。

2. 科学耕作

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地质量差、耕层浅、土壤肥力低、多年连作等, 造成蓄水保肥能力差、病害严重、产量低而不稳。所以今后要求应逐年加深耕层, 使深度达20厘米以上, 提高土壤保水性, 延缓干旱发生。露地栽培在苗期和花期要进行1~2次中耕松土, 花期结合中耕进行培土, 提高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 促进根系生长和下针, 减少地表蒸发。

3. 施用改土剂

增施有机肥, 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抗旱能力。应在翻耕时亩施有机肥1500千克;施用石灰可降低土壤酸性, 改善土壤结构, 还可补充花生钙素营养, 提高抗旱能力。此外, 遇旱情发生可用高分子吸水树脂, 按0.3%比例与土壤混合可延缓旱情4~7天。

二、推广应用地面覆盖抗旱

地膜覆盖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保持土壤水分, 而且可提高土温, 促进花生生长, 提高抗旱能力, 同时, 由于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播种和促进早熟, 能较好避开后期干旱威胁据试验, 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在干旱年份可增产25%。

三、化学抗旱

通过土壤施用或叶面喷施抗旱剂, 达到减少蒸发或增强作物本身抗旱性的目的。一是在盛花后期至结荚初期用15%的多效唑喷施, 可控制徒长、促进根系、减少蒸腾和增强抗旱性;二是干旱前喷施旱地龙, 能有效地缩小叶面气孔开张度减少蒸腾, 提高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三是施用促根剂等促进根系生长, 增加植株吸水保水能力, 用生根粉拌种或促根剂拌种并在苗期叶面喷施, 有很好的效果;四是施用能促进花生在干旱条件下生长, 提高花生抗逆性的生长调节剂, 如在花针期、结荚期结合叶面追肥喷施天然芸苔素硕丰481或“碧护”等, 可显著提高抗旱性。

四、选用良种、适期早播抗旱

干旱应对 篇5

1 抗旱适应性变化

蕨类植物有孢子体和配子体两个独立生活植物体,生活史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蕨类植物从孢子萌发到孢子体阶段具备不同的抗旱能力。研究者认为,蕨类孢子体与种子植物相比抗旱力较弱,但配子体比苔藓植物拥有更好的抗旱能力[1,2]。在进化过程中,蕨类植物的适应性也会发生变化,分布在热带地区的部分蕨类物种已经失去了其生活史中的孢子体阶段,而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配子体不但更适合在干冷的环境下存活,而且比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体更具耐旱力[3]。

2 形态学应答策略

无论是蕨类植物孢子体还是配子体,还是快速或缓慢失水,都会对植物体造成损伤。干旱胁迫下的形态学变化通常表现为:萎蔫、干枯、叶色变化与内部结构变化等。通常,干旱条件下的植株叶片会逐渐卷曲或折叠,以期用最小叶面积暴露于光下[4,5,6]。因此笔者认为,蕨类植物的形态学变化也是一种干旱适应机制,即植物减小暴露于光下的叶面积避免对植物组织造成光损伤,同时也认为干旱初期叶片的动态变化是植物幼嫩地上部分阻止遭受过度辐射的有效手段。除叶片自主规避光照损伤外,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也形成了特殊的结构用以抵御干旱。如在附生蕨类植物鹿角蕨属(Piatyceium)的多数种进化出两种典型形态差异的叶片:孢子叶和基叶。孢子叶主要作用是光合作用和产生孢子,并密被纤毛,具有防止水分过度流失功能。基叶中的含水量最高可达95%,可在植物缺水时提供水源[7,8]。除孢子体外,多数蕨类植物配子体表面不同程度分布毛状体[9,10],其功能等同于高等植物叶片或蕨类孢子叶表面的纤毛[11],对防止水分流失具有一定作用,但作用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干旱胁迫也可引起植物细胞结构和大小的改变以及细胞容积的显著减少[12]。含水量良好的叶片细胞形状通常很规则,薄壁细胞内胞质充分,相比之下,脱水叶片细胞则有变形、折叠或发生严重的皱缩。干旱导致的氧化胁迫往往会间接造成叶绿体结构遭到破坏和数量减少[13],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效果,加剧胁迫损伤。气孔在干旱胁迫下的变形甚至损坏尤其明显,有些蕨类植物能够主动采取干旱规避方式适应环境变化,气孔对水分流失非常敏感,在叶片水分含量达到不利情况前即已经完全关闭,以确保在长时间的干旱条件下以保持水分平衡[14]。

3 生理学调控

干旱能够引起细胞质壁分离、膜结构紊乱和ROS积累造成氧化损伤,这些会导致光合受到抑制、代谢紊乱、细胞结构受损,最终表现为植物发育受阻、繁殖力降低和提前衰老甚至死亡,而渗透调节、渗透保护、抗氧化作用和防御系统的清除作用是植物抗旱的重要基础和保护策略。

3.1 渗透调节物的保护作用

对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凤尾蕨(Pteris nervosa)、蜈蚣草(Pteris vittat)、铁线蕨(Adiantum capiuaris)、毛蕨(Cyclosorus interruptus)进行干旱处理,发现叶片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及游离脯氨酸含量等相关生理指标都有显著变化,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说明脯氨酸在干旱胁迫下有重要调控功能[13]。对开蕨在PEG6000胁迫后,细胞膜透性与胁迫程度呈正相关,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的时间延长而累积,说明脯氨酸和可溶性糖是参与对开蕨(Phyllitis japonica)渗透调节的主要物质[6]。近年来,研究发现海藻糖在蕨类抗旱过程中的功能逐渐突显。海藻糖是植物在逆境胁迫条件下大量积累的一类物质,具有稳定细胞结构和蛋白质的功能。自然界,海藻糖的合成是细菌、真菌、低等植物等有机体在胁迫应答中形成的[15],早期的研究认为在高等植物中不存在海藻糖的形成,但目前已发现被子植物密罗木(Myrothamnus flabellifolia)中存在海藻糖的积累[16],在抗旱力极强的蕨类植物Selaginella lepidophylla[17]与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18]中也被发现,尤其在卷柏抗旱过程中海藻糖含量持续偏高,成为干旱和复水阶段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有研究证明,海藻糖在酵母的糖酵解途径和胁迫应答中作为一个重要的调控组分[15],干旱也能诱导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Tabacum)海藻糖的合成,起到渗透保护和稳定细胞结构。这些都说明,海藻糖对蕨类植物抗旱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但调控方式很可能是通过海藻糖代谢间接实现的[19]。

3.2 光合作用的变化

干旱造成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主要因为干旱下气孔关闭、叶片膨大率减小、光合代谢减弱、叶片提前衰老和相关养分供应率下降[20]。

干旱能够诱导气孔关闭,植物对水分供应反应敏锐。气体交换测定分析表明,附生蕨类要比陆生蕨类植物有更高的光合水分利用率[14],如附生的巢蕨(Neottopteris nidus)和星蕨(Microsorium punctatum)相对含水量达到70%左右时气孔会完全关闭,此时也保持着比较恒定的Fv/Fm,而陆生的网脉铁角蕨(Asplenium finlaysonianum)和似薄唇蕨(Paraleptochilus decurrens)直至胁迫后期相对含水量至45%,Fv/Fm降低时,气孔才会关闭。干旱能够引起蕨类植物光合原件受损和光合参数的变化[21],而光合原件被破坏同时限制了CO2的吸收和转运,CO2的不足很可能降低植物对光合损伤的敏感性[22]。树蕨(Dicksonia antarctica)和桫椤(Cyathea australis)在高光和干旱胁迫下,对水分流失非常敏感,表现在光合参数如最大羧化速率、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光饱和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显著降低[23]。干旱胁迫期内,多数蕨类植物的光合代谢通路会受到抑制[24,25],但对于某些特殊生境和特殊形态的蕨类植物如附生蕨类的光合代谢变化会有不同。附生蕨类最重要的适应性之一即在水分流失时启动光合代谢中的景天酸代谢(CAM,crassulacean acid metabolism)。CAM是热带及亚热带干旱及半干旱地区的一些肉质植物所具有的一种光合固定二氧化碳的附加途径,研究者在干旱和高辐射胁迫下的二歧鹿角蕨(Platycerium bifurcatum)中发现此代谢表达[26],并且只在基叶中检测到。虽然二歧鹿角蕨中的功能性CAM比较弱,而且仅限于基叶而不是孢子叶,但苹果酸的昼夜代谢变化也为高等植物中存在古老的CAM系统提供了进一步证据,同时也表明蕨类植物耐旱过程中光合代谢的复杂性。

3.3 ABA调节和抗氧化酶系统的激活

干旱胁迫下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调节不可忽视。研究表明,水含量的轻微下降即可导致复苏被子植物Craterostigma wilmsii内源ABA的急速应答[5],极度耐旱的密罗木的离体叶片在脱水条件下ABA含量会显著增加[27]。在复苏蕨类卷柏中,干旱条件下内源ABA的含量提高了3倍多[18],ABA作为卷柏类植物干旱调控的重要因素,在干旱期内的显著积累,也可能是促使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升高的诱因之一,同时也可能参与过氧化水平的调控与气孔的开闭[24,28]。但最新研究中对于蕨类植物内源ABA是否介导气孔的关闭还有一定争议[29]。干旱导致的氧化胁迫往往会促使ROS的积累。ROS是导致核酸、蛋白、膜质损伤的重要物质,并可造成细胞结构的变化[24],抗氧化酶系统的启动对消除ROS作用巨大。植物中的SOD构成了消除体内ROS的第一防线,在对井栏边草(Pteris multifida)、红盖鳞毛蕨(Dryopteris erythrosora)、阔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和贯众(Cyrtomium fortunei)进行干旱胁迫,叶片SOD活性即会显著提高,同时因为SOD可以消除自由基对质膜的损伤,故而笔者也认为适度的干旱能起到“炼苗”的作用[30]。卷柏在干旱和复水处理下,同时启动的四种抗氧化酶(SOD、 POD、CAT、GR)活性变化都有助于清除ROS的积累和对植物体的过度损伤[24]。

4 分子生物学机制

植物细胞失水会造成基因的上调或下调表达,不同类型的基因会被干旱诱导,基因表达也可能被胁迫间接启动,但干旱胁迫应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多基因联合作用的过程。

4.1 胁迫蛋白和基因表达

胁迫蛋白和基因的合成是植物对失水的普遍应答反应。研究表明,复苏植物干旱条件下细胞壁的塑化是该类植物的普遍策略,富阿拉伯多聚体(Arabinose-rich polymers)如阿拉伯果胶(Pectin-arabinans)、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 proteins)和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s)对保持细胞壁弹性作用巨大。复苏蕨类植物(Mohria caffrorum)干旱条件下的阿拉伯果胶与阿拉伯半乳糖蛋白的表达为保证细胞的完整性提供了保障[31]。热激蛋白属于分子伴侣中的一大类,很多热激蛋白会被干旱胁迫诱导,对胁迫下植物蛋白的折叠和防止蛋白变性有一定作用[32],该作用在复苏卷柏和S.lepidophylla的抗旱过程中有显著体现[24,28]。膜蛋白和胚发育晚期丰富蛋白是另一类干旱胁迫应答蛋白,无论从蛋白表达水平还是转录水平,这两类蛋白都在蕨类植物的抗旱过程中表达,这些蛋白和基因的表达同时也有助于防止伴侣蛋白的降解[22]。东北多足蕨(Polypodium virginianum)[33]中的光合酶、M.caffrorum中的热稳定蛋白以及卷柏抗旱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光合、能量代谢和细胞结构等功能类群蛋白的表达都为蕨类植物的抗旱性分析提供了大量分子信息。

4.2 干旱胁迫的信号调节

蕨类植物在中度缺水的情况下即可诱导内源ABA浓度的快速升高[24],而ABA又作为信号会介导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ABA介导的基因表达高度复杂,涉及转录调控因子的正负调控,最终导致干旱条件下植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34]。S.lepidophylla中与ABA响应元件(ABA-responsive elements)和AP2结构域转录因子(AP2 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 factor)绑定的bZIP转录因子(bZIP transcription factor)的表达,表明S.lepidophylla内存在着依赖ABA和非依赖ABA两种基因调控[28],卷柏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18,24],这些研究结果似乎也表明蕨类植物在脱水应答过程中采取了与高等维管植物相似的分子调控策略。另外,ABA缺失突变体的遗传学分析表明,ABA在水分流失过程中对于气孔的调控是必须的,而且无论是内源还是外源ABA,均可作为胁迫信号诱导基因表达。二歧鹿角蕨中的外源ABA诱导了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下降[26],进而可以推测,外源ABA也介导了气孔的关闭和相关基因的调控。

通常条件下,胁迫信号的表达也发生在氧化还原系统和代谢循环的关键时期。信号表达途径的复杂性与蛋白激酶表达、胁迫的敏感性、ROS积累等的密切相关。如干旱胁迫可促使蕨类植物中第二信使如蛋白激酶、14-3-3蛋白等基因的表达调节干旱胁迫应答[24]。目前,具有耐旱能力的垫状卷柏(Selaginella pulvinata)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已被克隆[35],其信号调节功能在很多高等植物中已得到验证,其在蕨类植物中信号通路的作用不可忽视,更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干旱应对 篇6

1 固埂堵漏

新开渔塘和塌陷严重的塘埂,渗透水量相对较多,发现渗漏应及时进行修补堵漏。漏水严重的鱼池需加宽加固塘埂,并在池埂适当部位开挖深沟,重新填埋泥土掺和石灰粉并夯实,堵住漏洞渗水,减少养殖用水的流失。

2 增加蓄水

积极采取筑坝蓄水、疏浚沟渠、二级提水、打井抽水等办法,最大限度增加养殖用水。在不影响堤坝安全、不影养殖品种生长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外源水提高池塘水位,蓄水保渔。

3 处理注水

外源水位持续下降,且得不到雨水的有效稀释,各类有机质及其他有害物质的浓度比较高。在加注外河水时,可采用蓄水池经过简单的沉淀和消毒处理后,再注入塘中,也可在池塘注满水后进行全池药物泼洒消毒。

4 水质调控

久旱无雨天气,塘口水量极易蒸发减少,塘水肥度会逐渐增加,酸碱度降低,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浓度会升高,可定期用生石灰或生物制剂调节,达到加快分解有机质,调节水质,增加水体透明度。

5 合理投饵

观察鱼虾蟹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量和投饵次数,适当控制饲料投喂量,防止饲料投喂量过多败坏水质。同时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饵料,严禁投喂变质饵料,保证饲料有足够的蛋白质含量,满足鱼虾蟹生长需求。

6 增加溶氧

加大巡塘力度,观察鱼虾蟹活动吃食情况,及时开启增氧机增氧。雨水偏少,水质相对较差,提高水体溶氧量,有利于水体中有害物质分解氧化。装置增氧机的池塘,12:00以后可增氧2~3 h,闷热天气和池中缺氧时,24:00以后开机增氧至第2天早上。

7 控制水草

河蟹养殖池塘,水草数量多少对水质的影响非常明显,水位浅,水草生长迅速,过多的水草影响河蟹的生长,必须做好水草总量控制,当水草覆盖率大于65%时,要及时疏密,确保水草上部没入水位10 cm以上。水草过少的塘口,需移植轮叶黑藻、苦草、青萍,为河蟹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及时清除枯死、漂浮断草,防止腐烂败坏水质。

8 轮捕轮放

高产精养鱼池,当部分鱼已达上市规格时,可用地笼、扳罾的办法捕捞部分“热水鱼”销售,以减少池塘载鱼量,缓解溶氧压力,待旱情缓解后,轮放一定数量的当年夏花,以套养来年大规格鱼种,保障养殖池塘产出量。

9 应急准备

上一篇:朱熹家庭教育思想下一篇:阀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