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4-05-27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共12篇)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1

干旱对人类生产活动最明显、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严重灾难。尤其是中国北方频繁出现的旱灾, 造成粮食作物大面积减产, 给人民带来苦难。据1978~1989年统计, 全国播种面积平均每年145061百万公顷, 而每年受旱涝等灾害就有42.14百万公顷, 占28.9%, 在受灾面积中有60.6%是旱灾。一旦出现旱灾, 农业粮食减产十分严重。要预防和减少干旱, 就要先了解干旱。

一、干旱的成因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形成干旱的主要因素, 而其中降水少与形成干旱的关系特别密切, 土壤的水分收入主要来自降水, 而蒸发则是土壤水分损失的主要方式, 如果某地区降水量过少, 长期晴朗少云, 蒸发量很大, 那么这一地区就会出现干旱, 甚至形成干旱灾害。

二、干旱怎样对农业产生影响

作物主要是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其中很少一部分水分用于构成新组织, 绝大部分水都要通过叶片蒸发散播到空气中去, 参加了土壤———大气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如果土壤缺水, 植株体水分收支失去平衡, 就会发生水分亏缺, 造成干旱危害。植物水分亏缺, 细胞膨压下降到零, 叶片就会出现蔫萎, 使植物发生一系列伤害。根据不同植物在不同阶段对缺水的敏感性差异, 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三、干旱的类型

我国各地根据农业生产的习惯和特点, 按干旱出现的季节, 分为春旱、夏旱、伏旱、秋旱等。伏旱、秋旱影响冬小麦播种质量和冬前正常生长, 还会因农田蓄墒不足, 直接影响冬小麦返青的生长。春旱、春末初夏旱影响春小麦播种和冬、春小麦需水关键期以及秋粮正常生长。夏旱, 特别是伏旱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大, 如月降水量少于70毫米将出现“卡脖子旱”, 产量会受到影响。

干旱除了直接对农业造成影响外, 还会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使水库蓄水减少, 水位降低, 影响发电;严重的干旱, 会使大范围地表植物枯萎, 致使土壤表面裸露, 裸露的地面一遇上大雨, 地表土极易被冲蚀, 造成水土流失, 一遇大风, 还会造成风蚀, 久而久之, 土地明显退化。

四、干旱灾害的防御

既然干旱对农业生产及人们各方面的生产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们就要从根本上作好防旱、抗旱的相应措施。我国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防御干旱灾害, 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防汛抗旱指挥部”, 对洪涝和干旱灾害的防御从资金、物资及人员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1. 做好干旱灾害的监测和预报

我国气象部门把干旱等气象灾害作为监测和预报的主要内容, 为全国防汛抗旱的决策和组织及物资调运起了很好的作用。

2. 兴修水利, 发展灌溉农业

兴修水利、地面灌溉, 可以利用地下水或河流中的水引田灌溉, 在干旱情况下, 使农作物少受灾害。在我国, 各地还因地制宜采用各种集水方法进行防旱、抗旱。如甘肃1999年出现冬春干旱, 但由于甘肃省干旱山区农民在庭院和地头制作了140多万眼集雨窖, 进行灌溉, 使得这年出现旱情严重灾情轻的局面, 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 人工降雨

这是我国目前许多地区采用的一种抗旱措施。要进行人工降雨, 首先要有合适的天气过程影响本地。有合适的天气系统及相当的云系影响本地, 再进行人工降雨作业, 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效的增雨作业能使降雨量十分明显, 较大程度的缓解旱情。

4. 针对不同的干旱区域特征及生态环境问题, 制定不同的改善生态环境方案

西北干旱区是中国沙漠化和风沙综合防治区的重点地域。生态治理的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加强防沙治沙, 重点恢复紧邻绿洲边缘的荒漠植被;建设山区水库, 改造平原水库, 改善下游生态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绿洲生态。

当前, 在人类还无法避免干旱灾害, 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采取必要的适应性措施, 可以避免或减少干旱灾害造成的损害, 如在农业生产上改良品种或改种耐旱作物, 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 此外,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都能起到保持水土、减轻干旱灾害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损害的程度。还要进一步加强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和利用, 做到灾害性天气早预报、早预防, 全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2

去冬今春我市降水偏少。2010年11月至2011年4月总降水量173.8毫米,较常年偏少3成。加之近期气温偏高,蒸发加剧,外江水位持续下降,内垸河渠水位普遍偏低,旱情呈加剧态势,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5月2日,潜江市政府下发关于切实抓好当前抗旱保春播工作的紧急通知,5日,潜江市气象局组织农气专家到农村大田,实地调查近期干旱对我市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干旱对作物的主要影响

1.水稻

目前,我市在4月25日左右播种的中稻处于两叶期。由于干旱,大部分地区稻田缺水,主要表现为厢面干、厢沟无水。基于目前一些沟塘乏水,加之未来降水仍偏少,在5月下旬至6月初中稻移栽时,将面临严重缺水问题。

我市中稻稻苗长势情况

已播中稻厢沟与厢面无水

中稻已处于两叶期

2.棉花

目前,我市棉花处于移栽期,一般有两片真叶。由于前期天气干旱,定根水灌浇不足,生长状况较差。

我市移栽棉花因干旱苗情较差

棉花生长处于两叶期(另两片子叶)

3.小麦

目前,我市小麦已经进入乳熟期。前段连续30℃以上高温干旱天气,一方面对小麦灌浆可能产生一定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使小麦赤霉病发生较轻。

我市小麦田间生长状况

个别小麦穗子见轻微赤霉病

4.油菜

目前,我市油菜已进入绿熟到成熟期,干旱天气对油菜的充实有一定的影响,但前期的晴好小风天气,避免了油菜的大部倒伏的出现。

气象业务人员田间调查油菜长势

油菜出现个别倒伏现象

二、未来天气趋势分析

5月6日至7日,受高空偏北气流控制,我市天气晴好;5月8日至10日,受中低层切变线影响,我市云系将明显增加。

三、应对措施

前期干旱天气对我市小麦和油菜的影响较小,但对棉花移栽影响较大,尤其是严重影响了我市中稻的播种和以后移栽。为此,潜江市气象局建议:

(一)加强田间管理,对未来降水注意蓄水保水;

(二)加强水资源优化调度,充分利用江河水资源,引水入田;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3

关键词:灌溉;土壤结构;干旱;潜水电机

中图分类号: S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4-23-1

1 合理灌溉的好处

1.1 合理灌溉有利于作物生长

实践表明,在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对于水分的需求是必须的,但并不是水越多越好,而是有个临界点,过了需水临界点,反而对作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土壤中的水分不足和过多,都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因为水分不足或过多都能对作物的根系及植株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水分的多少也能影响土壤中的空气、温度、养分分布和农田的小气候,对于作物间接生长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所以灌溉要科学合理,恰到好处,既满足需要,又达到平衡,不浪费,充分利用,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条件,促进高产。

1.2 合理灌溉有利于土壤培肥

水在土壤中,对于土壤的熟化、土壤培肥等都有一定的调节主导作用,因为水分子在土壤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土壤中的水分子能影响土壤中的空气移动,达到调节土壤温度的作用,起到水、气、热之间的一个互相调节的作用,这对于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有机质的分解合成,进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保存与释放以及土壤中的一个有毒物质的积累与清除。合理的灌溉对于土壤的肥力及理化特性的调节是十分明显的。

1.3 合理灌溉减少灌溉成本,提高效益

现在农业生产中,除了种子、化肥、农药、人工等成本外,灌溉的成本也是个不小的数目,科学合理的灌溉除了直接节省水的用量外,也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高产,间接降低成本,促进收入增加。如今的农业生长,物价不断上涨,水价也不断上调、电价也在上涨,农业生产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不进行科学灌溉,还是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大水漫灌,可以想象成本会是多么高,高成本下,效益不佳。

2 不合理灌溉存在的问题

2.1 破坏土壤结构

如果灌溉量过大,土壤中的胶质物就会过分膨胀,大大降低其凝聚力,这样就会分裂成细小的单粒无结构的土壤,这样多次的灌溉,土壤就会在下层形成坚硬的胶结层,密实坚硬,作物的根部发育活动受到限制,同时土壤水分的运动也受到影响,板结的土壤表层,水分容易散失,土壤的空隙变小,保水能力变差,这样更容干旱,在干旱地区本来水资源就不足,这种情况要增加灌水次数才能解决,这样就增加了灌溉成本。

2.2 抬高地下水位

过量灌溉,土壤中的持水量达到极限,这样水分在重力下,会慢慢下渗,这样会增加地下水位。而在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的稀少,土壤中的水分会大量蒸发,土壤中的中性盐,就会随着土壤水分的蒸发把盐分带到地面,这样土壤中的盐分增加,变成了次生盐土,久而久之,土质恶化,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

2.3 影响土壤的通气性

灌水过量、土壤湿度加大则影响土壤的通气性。在土壤通气不变的情况下,土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会使种子发芽和农作物根系呼吸感到困难,致使其生长衰弱或者叶片黄萎。据测定,当土壤中有二氧化碳的浓度增高1%时,作物发育开始缓慢,再高就有毒害作用。作物枝叶茂盛,当通气不良,土壤中有机质分解缓慢,影响了作物的养分供应和光合作用,限制了作物生长发育。因此,不合理的灌溉,不仅使土壤理化性发生改变,而且会造成水量的浪费,增加灌溉成本。干旱地区必须实行科学合理的灌溉。

3 如何进行合理灌溉

3.1 适量供水

不同的作物对于水分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在灌溉时要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情况及不同的生育时期的需水规律,结合地理情况、耕作方式及天气情况来确定合理的供水方式,在时间、水量上加以科学控制,要做到适量供水,不多也不少,尽可能做到恰到好处,满足作物对水分的正常要求,又不浪费,节省水资源及生产成本,促进高产、稳产。

3.2 供水要均匀

现在农业生产中,灌溉这个环节存在较多问题,由于水利设施的配套不完善,很多地方仍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有的虽然采取节水灌溉的方式,但也存在供水不均匀的问题,有的多,有的少,导致水供应正好的地方苗长势强于水分不足或水分过多的地方,造成苗势不齐,达不到合理灌溉的目的。

3.3 在干旱地区要计划用水灌溉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要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的分配。计划用水是根据河源供水情况和农作物的需水要水,有计划的进行引水、配水和灌水,是实行合理灌溉的重要方法,实行计划用水对充分发挥灌溉效益,不断扩大水土资源利用率及提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3.4 努力提高灌水技术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4

1 干旱的特点与类型

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 导致黑龙江大部土壤失墒加剧, 发生严重气象干旱, 呈现发展快、范围大、程度重三大特点。干旱是指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水平条件下, 较长时段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特别偏少, 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造成损害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通常分为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大气干旱的特点是空气干燥、高温和太阳辐射强, 有时伴有干风。在这种环境下植物蒸腾消耗的水分增加。即使土壤并不干旱, 但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以补偿蒸腾的支出, 使得植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而受害;土壤干旱主要是土壤含水量少, 水势低, 作物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去补偿消耗, 致使植物体内水分状况不良而受害;生理干旱是由于土壤环境条件不良, 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 造成植株体内缺水而受害[1,2]。进入2009年6月, 抚远县自然降水量极少, 旱情较为严重以来, 部分地区持续晴热少雨, 江河来水不足, 土壤失墒加剧, 旱情露头后迅速蔓延发展, 不少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夏伏旱。春季的环流变化是主导因素之一。5月, 亚洲地区的大气环流以纬向型为主, 冷空气活动不频繁, 因而形成降水的条件较差。

2 干旱对抚远农业生产的影响

抚远县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02万hm2, 达33万t, 2009年3月上旬以来抚远地区降水明显偏少, 3月降水只有0.4 mm, 为历年同期最低值。并且2008年冬季降水偏少, 使得土壤底墒严重不足。进入5月, 持续的严重干旱造成大田土壤墒情只在60%以下, 并出现了干土层。此次干旱使得已播种的作物不能出苗, 未播种的农民不敢播种。2009年5月以来, 黑龙江大部持续高温少雨, 旱情迅速发展, 干旱面积不断扩大。持续的干旱, 严重影响黑龙江春播作物播种、出苗及幼苗生长。2009年5月, 黑龙江大部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 处于干旱状态。严重旱情对黑龙江春播作物出苗及幼苗生长不利。据悉, 5月, 黑龙江干旱使部分地区玉米、大豆播种受阻, 导致播期延迟;已播作物出苗不齐, 部分地区播后因干旱时间长, 造成粉种甚至毁种;进入苗期的作物植株弱小, 苗情较差;局部地区水田缺水严重, 影响水稻移栽。黑龙江春小麦受干旱影响比玉米、大豆轻。但由于目前正值小麦分蘖期, 干旱高温且无灌溉条件的地区小麦植株矮小, 有效穗减少, 局部地区小麦分蘖死亡甚至幼苗全株死亡;部分地区受干旱影响未能及时播种小麦而被迫改种生育期较短的其他作物。

3 对策

一是进一步加强旱情的监测分析。通过卫星遥感、全省加密测墒、实地调查等形式, 及时掌握和分析全省的旱情分布和发展趋势。二是进一步加强预报预测工作。充分利用T639等数值预报产品, 尽最大努力做到到点、到时、到量, 重点做好转折性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 特别是第1场透雨的预报、预测。三是进一步做好人工增雨工作。充分利用黑龙江现有和空军支援的增雨飞机, 抓住一切有利天气时机开展增雨作业, 尽最大努力增加降雨量, 并根据作业需要, 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黑河等机场间互相转场。四是做好灾情的预评估工作。根据雨情和测墒结果, 及时分析评估降雨量对缓解旱情所起到的作用、土壤喝水程度以及旱情可能对今年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为相关领导和相关部门制定抗旱措施提供科学依据[3,4]。五是建议上级气象部门派出气象服务小组赶赴旱情严重地区, 对旱情进行实地、实时勘察, 指导当地气象部门实施人工增雨抗旱作业。并把各地气象站的土壤墒情观测结论进行对比分析, 把分析结果迅速转化为相应的服务产品[5], 逐步增强土壤墒情分析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确保抗旱气象服务工作早日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卢建国, 赵永宏.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现代农业, 2009 (12) :49.

[2]蒲昌权.渝东北地区干旱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8) :214-216.

[3]严华, 董长海, 乌力吉, 等.2009年科左后旗夏季干旱灾害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2) :294.

[4]金玲, 王忠波, 王玉.黑在江省干旱灾害问题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8 (5) :16-18.

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5

农地流转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可以细分为一下就几方面的影响:

一、对农业生产投入与产出的影响。

1、对农业生产投入的影响又包括对于农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和对劳动投入的影响。

(1)、对于农业资本投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地流转后所带来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投入。对于农地生产的投入不再局限于农药化肥,转而会增加各种农机产品以及机械化生产设备。随着农地流转的盛行,这必将带动相关产业的生产。

由于农地流转的规模扩大化,对农地资金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农业税的取消,以及部分农民将田地看作自己最后的生活保障,农民对自己的农地承包权更加珍惜。当初邻里、亲友之间通过转包、代耕的形式流转土地,或者农户委托村社代为流转,无偿或只象征性的获取一定收益,现在的农地流转主要以租赁的形式为主,租金以收取现金或者粮食折价为主。总的来说,农地流转将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资,也会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将会随着农地流转的发展而逐渐减少。所以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去向问题,也是我们在之后我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困难。

2、对于产出的影响,在土地流转之后,农地之间的田垄田埂都可转化为耕地。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大粮食的产出。同时也可以通过增加更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以及资本投入来增大生产的产出。

二、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

之前,农地主要用来生产粮食,农地流转会使土地更加整合在一起,受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影响,这部分流转合并的农地可能会去生产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作物,或者用来养殖水产畜牧等。这在一方面可能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也可能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威胁。

三、对农业生产模式的影响。

之前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农地通过出粗、转包、转让、互换、入股、土地银行等形式逐渐流转到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甚至一些农产公司的手中。使得他们能够充分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充分利用规模效应使生产成本降低的优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和企业化经营。实行“反租倒包”后,宜春市出现了一批种粮大户,使传统的“家家农工副、户户小而全”、以自耕自种为主的家庭经营方式,逐步向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方式转变。

四、土地流转对于农业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促进和完善。

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6

关键词:人工增雨;气象;农业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62-1

1 人工增雨的原理

1.1 雨的形成及特性

云中的水汽的多少及凝结核的数量及温度共同决定了云厚度和颜色,这三种因素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云的形态。而云中的这些水汽,相互间是一种稳定的胶性状态,这样水汽很难形成水滴落到地面形成雨,如果这种胶性的稳定状态被打破,水汽就会凝结,形成雨滴落到地面。雨的形成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水汽足够多,二是有流动的气流打破云的胶性状态,三是温度的变化影响云中凝结核冰晶的改变。如果云中的水汽量达到一定程度,在云的流动中水汽会相互聚集形成水滴,当水滴聚集到一定程度,空气浮力不能平衡水滴的重力时,水滴就开始下落,下落过程中仍然会碰到小的水汽并汇集在一起落到地面,同时下落的水滴也能影响气流的变化而导致更多的水汽的碰撞而形成雨滴下落,再有温度的升高能使冰晶融化成水滴下落,气流的变化会加速水汽的撞击汇集成雨滴。

1.2 人工增雨的原理

人工增雨就是利用雨的形成而采用一些办法,人为改变云的这种胶性稳定状态。这种对云的胶性状态的改变也叫做云的催化。云的催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冷云,一种是暖云。冷云是指云体中有一部分或大部分的温度都在冰点以下的云,也就是云中的冰晶数量很多,这种情况下,人工增雨就采用往云中加入适量的致冷剂或冰核,让云中的冰晶数量增大,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冰晶就会发生下降,同时随着凝华和冲并的增加,这些降水质点不断增大,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下降,降落过程中,由于近地面温度增高,而使得冰晶融化形成雨滴降到地面,形成降水。暖云的情况是云体中的整体温度都在0℃以上,但由于云的胶性稳定,水汽很难汇聚成大的水滴,这时就采用在云中加入吸湿性物质,比如食盐,或直接撒入大水滴,增加云中的大水滴的形成,在冲并增长的过程中,打破云的原有胶性稳定,达到降雨的目的。除了使用上述办法外,还可以采取“动力催化”的办法,就是通过释放能量影响大气运动。就是人为在云体中-10℃过冷却部分撒入大量的人工冰核,冰核转化为冰晶时,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从而提高了云的内部温度,这样云内温度升高会形成上升的气流,促使云体变宽变高,云内水汽在这过程中大量汇集形成降水下落。

2 人工增雨作业

2.1 催化剂的使用

冷云催化剂主要有致冷剂、无机冰核和有机冰核。无机冰核和有机冰核统称为人工冰核。致冷剂在云中直接播撒致冷剂,可使云中部分区域迅速降温,在云中产生大量冰晶。主要的致冷剂有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液态丙烷、液氮、液态空气等。干冰一般采用飞机播撒。

无机冰核,有成冰能力的无机冰核有数十种,主要是碘化银、碘化铅与硫化铜等。碘化银是目前人们认为非常有效的一种冷云催化剂,由碘化银与铝粉、镁粉(燃烧剂)、氯酸钾(助燃剂)及粘结剂等混合制成的焰弹,适用于飞机投掷或发射;也可将碘化银装于高射炮或特制火箭的弹头中,在地面向云中发射。

主要的有机冰核有介乙醛、问苯三酚、乙酰丙酮铜、苯酐等。暖云催化剂主要是吸湿性物质,如食盐、氯化钙、尿素、硝酸铵等。这些物质吸湿性强,价格便宜,无毒性。但由于所需量大,因而催化作业时要求飞机载量大。

2.2 人工增雨催化作业

催化作业是人工增雨的实际操作业务。在实施催化作业时,必须根据催化对象(冷云或暖云),考虑催化时机、播撒部位、催化剂的剂量等。播撒方法有飞机播撒、高炮火箭轰云、地面烧烟以及气球携带等。

3 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1 缓解旱情

近些年,在我国的经济建设过程中,过度的开发造成了生态系统的平衡被破坏,在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大型的水利设施及矿业等无序的发展,对水文地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震、洪水、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虽然有些地区采了水利灌溉缓解了一部分旱情,但由于水的温度并不适宜,对农作物的生长还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的,而人工增雨技术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缓解旱情,适宜的补充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为高产稳产促丰收创造有利条件。

3.2 降低温度

干旱不可避免伴随的是高温天气,持续的高温不仅对于作物生长有影响,而且给人们的生活也带了诸多的不便,而人工增雨这时就能有效的降低温度,不仅利于作物正常的生长,而且对于人们的出行、工作、生活都十分有利,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生存空间。

3.3 净化空气

持续的干旱无雨,空气中的扬尘会大大增多,降雨无疑能有效冲刷空气中和地面的尘灰,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下雨使空气中的湿度大大增加,让人感到空气清新,舒适。

干旱灾害对定陶县农业的影响分析 篇7

关键词:干旱灾害,农业,影响,山东定陶

干旱是一种因长期无雨或少雨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基本特征。长期大范围的干旱可形成旱灾, 使农作物严重缺水, 作物根系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以补偿蒸腾作用消耗, 致使作物体内水分状况恶化影响正常发育而造成大幅减产, 甚至颗粒无收[1]。定陶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 地处湖西平原区, 属温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其中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 秋、冬、春季干旱缺水为当地基本水情, 以冬春干旱对农业影响最大。2010年9月下旬至2011年2月底, 山东省平均降水量仅有15 mm, 较常年偏少80%, 全省气象干旱已达特大干旱等级, 气象干旱概率达到60年一遇, 有232.6万hm2冬小麦受旱, 近400座水库干涸, 380多条河道断流, 3.5万眼机电井出水量明显不足。该文分析了此次干旱灾害成因及对定陶县的影响, 并提出科学应对气象灾害的抗旱救灾措施。

1 干旱概况

2010年9月23日至2011年1月12日, 定陶县逾120d未出现有效降雨, 气象干旱概率达200年一遇;至1月28日, 定陶县所在的菏泽市平均降雨量1 mm, 比历年同期偏少99%, 连续125 d无有效降雨, 农田墒情下降, 旱情蔓延;至2月5日, 全县共降水14 mm, 此常年同期偏少80%, 其中2010年12月至2011年2月基本无降水, 加上冬季气温偏高, 土壤失墒严重, 形成冬春连旱。

2 干旱成因分析

2010年入冬后, 南方暖湿气流较弱, 位置偏南, 定陶县所在的山东省一带受上空缺乏偏南暖湿气流影响, 大气干燥;尽管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 但路径偏北、强度偏弱;这种冷空气偏北、暖气流偏南现象致使山东地区上空少有冷暖空气汇合, 无法形成降水;同时, 地面上北方气旋影响较多, 带来大风天气加剧水分蒸发。分析表明, 降水偏少是由2010年7月开始的拉尼娜事件影响, 通常拉尼娜事件发生年份的11—12月定陶县及其附近地区降水量偏少概率为80%以上。

3 干旱对农业的影响

3.1 对冬小麦的影响

定陶县常年种植冬小麦4.67万hm2以上, 2010年10月以来的持续干旱少雨使全县冬小麦大面积受害。定陶县是干旱严重的地区之一, 2010年秋冬期间, 冬小麦出现大范围秋冬连旱, 由于冬季气温起伏较大, 重旱地块冬小麦安全越冬面临严峻考验, 受寒旱影响, 大部分麦田麦苗枯黄, 甚至死苗[2]。这与冬小麦秋播时土壤墒情不足、整地质量不高, 且播后无越冬水浇灌等因素直接相关。

3.2 对春播的影响

定陶县2010年秋冬春连旱, 由于种植区降水少或无降水, 影响适时播种, 农民延迟播种, 导致播种面积下降;或即使播种, 种子难发芽出苗造成返种;使作物生长后期利用土壤水分、养分能力下降, 产量降低[3]。

3.3 对病虫害的影响

受干旱及冬季低温天气等影响, 定陶县2011年春季多种病虫害发生较晚, 整体发生程度较轻。其中, 小麦纹枯病、红蜘蛛发生偏重, 平均病株率15.1%;白粉病零星发生;小麦蚜虫较常年同期偏低;尺单行虫量发生较重;小麦吸浆虫1.8~76.5头/m2, 平均25.2头/m2。2011年春季气象条件适宜灰飞虱发生, 为玉米粗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提供传毒虫源, 可能会导致麦田兼治灰飞虱。

4 农业抗旱救灾措施

4.1 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部门联动

面对多年罕见的灾情, 气象部门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机制, 与农业、水利等部门联动, 积极启动应急预案, 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在抗旱救灾中的作用, 对“旱情、苗情、墒情”进行监控, 合理调配资源, 全面支持抗旱和配合抗旱工作[4]。截至2011年2月28日, 全县引入黄河水逾3 500万m3, 开挖沟渠41条、逾260 km, 出动劳动力逾20万人次, 抗旱机械逾4 000套, 灌溉麦田48 140 hm2。

4.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技术管理

加强定陶县农业水利设施建设, 对水库、堰塘、沟渠等进行整修或扩建, 以保证旱能灌涝能蓄;加大农业技术抗旱资金投入, 设立专门的农业抗旱救灾技术推广小组, 宣传推广节水抗旱成功技术。同时, 根据定陶县干旱发生规律, 引进适宜农业生产的防旱抗旱农业先进种植技术, 引进抗旱、耐贫瘠的优良农作物品种, 增强当地农业生产的抗灾救灾能力。

参考文献

[1]阿帕尔, 叶尔克江, 阿斯马.昌吉市气候干旱指标对比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 3 (3) :22-25.

[2]成林, 刘荣花, 申双和, 等.河南省冬小麦干旱规律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4) :3.

[3]丁一汇, 任国王, 赵宗慈, 等.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及预估[J].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1 (1) :1-10.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8

综上所述,积极应对干旱灾害,加强抵御旱灾的能力,是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虽然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1,2,3,4],但由于不同的区域之间自然因素、社会状况之间的差异,使得这些研究的结论和价值局限于被研究的区域,很难达到在任何区域都适用的效果,因此,对流域内农业干旱的发生规律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意义。笔者针对上述问题,对农业干旱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对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流域农业防灾体系的建设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和对策。

1 淮河流域农业干旱灾情的时空变化

1.1 农业干旱灾情的高频率性

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淮河流域内旱灾的发生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还基于年代和地域的不同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从1949~2000年的52年中,淮河流域每年遭受旱灾成灾面积在1 333 333 hm2以上的有21年,占统计年数的40.4%;年成灾面积在2 000 000 hm2、2 666 666 hm2和3 333 333 hm2以上的分别有14年、11年和6年,分别占统计年数的26.9%、21.2%和11.5%,年成灾面积在4 000 000 hm2以上的特大干旱年份包括1992年、1994年、1999年和2000年,平均13年发生1次。由表1可以看出,按年代平均,1950~2000年,流域旱灾成灾面积依次为971 466.7 hm2、1 252 467 hm2、1 190 200 hm2、1 612 667 hm2和2 811 467 hm2[5],即除了70年代略有下降外,流域内成灾面积

随着年代的发展呈增长趋势,尤其是90年代,增幅最大,约为74.34%。50多年来每个年代的平均增速达47.35%。

1.2 农业干旱灾情的地域性

从流域地形地貌的视角,将流域内多年的平均水面蒸发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作为干旱指数,淮河流域干旱指数自南往北、自东向西递增,即西部和北部的山区是最易受旱的地区。具体而言,干旱指数的变动幅度在0.5~1.5之间,在1.0干旱指数等值线以南,包括伏牛山区、淮河以南、江苏里下河以东地区,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干旱指数小于1.0,气候湿润,不易受旱;此线以北,包括淮河以北,沂沭泗地区,降水量略小于蒸发量,为半湿润半干旱区;西北部郑州沿黄一带,干旱指数接近于1.5,为流域内最干旱的区域。

从行政区域的视角,通过计算不同年代流域内行政区域的成灾率(成灾面积/耕地总面积),如图1

所示,可以看出:一方面,淮河流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旱的程度呈增大趋势;另一方面,不同行政区域的旱灾灾情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江苏省的灾情最轻,这可能也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远大于其他3省的原因,安徽和山东省的灾情最为严重,5个年代中,成灾率最高的安徽省占了2个、山东省占了3个,不过从近2个年代的统计资料来看,河南省的旱灾灾情也有明显的加重,在流域受旱最严重的90年代,它和安徽成为灾情最重的2个区域。另外,由表2可以看出,50年来,河南省是流域内旱灾成灾面积增长最快的省份,年代平均增长率高达83.81%,其次为江苏省,为67.29%,再次为山东省的29.24%,最后为安徽省的25.90%。由此可以看出,多年来,虽然山东和安徽2省是旱灾灾情最重的区域,但灾情随时间的加重幅度确是最小的,河南和江苏的旱灾灾情虽然相对较轻,但其加重的趋势远大于以上2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淮河流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受旱程度越来越重的原因。

2 农业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分析

2.1 数据和变量选取

本文选取1999~2008年10年的相关数据对干旱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淮河水利委员会出版的相关年份的《治淮汇刊》(年鉴),以历年的旱灾成灾面积来衡量农业干旱的程度,用X表示;在选取粮食总产量的同时(用Y表示),还选取流域内的主产农作物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分别进行分析,并且每个变量都以流域内的行政区域为单位选取,最终形成了包括4个截面和10个连续年份的面板数据,如表3所示。

2.2 模型设定

因为以上数据类型为面板数据,本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该模型就是对于不同的个体有不同截距的模型。有学者指出,如果对于不同的时间序列(个体)截距是不同的,但是对于不同的横截面,模型的截距没有显著性变化,那么就应该建立个体确定效应模型[6]。模型表示如下:

Yit=α+βXit+αi+εit(1)

式中:Y为因变量,文中选择粮食平均产量指标;X为自变量,用成灾面积来进行分析;i为个体单位,在这里指流域内的4个省份;t为时间,本文数据范

注:表中数据根据相关年份《治淮汇刊》(年鉴)整理,“—”表示数据缺失。为了在做回归分析时实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单位统一,粮食产量用1 000 hm2产量为计量标准。

围是1999~2008年;α为截距项;β为斜率系数;αi表示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本文除了分析流域内整体粮食产量与农业干旱的依存关系外,还分析了流域内的主产农作物小麦和水稻与农业干旱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分析结果涉及了3个模型。

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根据以上给出的模型设定形式,根据Eviews6.0软件进行估计分析,利用表3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参数估计结果如表4和表5所示。

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对于模型1而言,干旱成灾面积对流域的粮食产量有显著(10%的显著水平)的影响,斜率为-325.278,即对于该样本数据而言,干旱成灾面积每增加1 000 hm2,粮食每1 000 hm2的产量将减产325 kg。另外,流域内4个省份的共同截距项为5 561 850,但是1999~2000年间4个省份之间的个体差异(干旱以外的因素)对粮食亩均产量的影响也具有显著的差异,根据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结果,河南、江苏2省对共同截距存在正的偏离,其中又以江苏的偏离程度较大,为735 257.0,说明这2个省份的粮食生产自我保障能力较强;而安徽和山东2省对共同截距存在负的偏离,且安徽的偏离程度较大,为-696 852.9,说明这个省份的粮食生产自我保障能力弱于其他2个省份。

模型2和模型3显示了流域内小麦和水稻受农业干旱的影响状况。模型2中,斜率系数为-648.370,且在5%的显著水平下显著,干旱成灾面积每增加1000 hm2,表明粮食每1 000 hm2的产量将减产648 kg,并且区域之间的个体差异对小麦的单产影响各不相同,河南、山东2省的小麦生产自我保障能力强于其他2个省份;模型3中,斜率系数为-180.786,其绝对值小于模型1和模型2中的斜率绝对值,在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说明水稻与农业干旱之间的依存度低于小麦等其他农作物,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一是水稻产区一般具有较高的水资源禀赋和相对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二是流域内一般在冬春季节发生干旱,正是小麦需水最旺盛的时期,因此对小麦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在水稻生产的自我保障能力方面,江苏和山东2省的个体固定效应系数对公共截距存在正的偏离分别为501 441.9与756 379.0,要强于河南和安徽2省。

3 结 语

a. 流域农业干旱灾情逐渐加重,且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949年以来,淮河流域干旱灾情不断加重,成灾面积随着年代的发展呈增长趋势。根据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山东和安徽2省是流域内干旱灾情最严重的区域,多年来的平均成灾率高于其他2省,但是河南和江苏的旱灾成灾面积增长率相对较高,是导致流域整体旱情逐渐加重的主要原因。

b. 农业干旱与粮食产量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业干旱是制约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作用,干旱灾情对不同农作物的产量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对小麦的影响程度最为严重。

c. 由于农业生产保障能力的差异,流域内4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受干旱灾害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以上分析表明:就粮食总体生产保障能力而言,流域内4个省份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江苏、河南、山东、安徽;就小麦生产保障能力而言,流域内4个省份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就水稻生产保障能力而言,流域内4个省份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为: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农业生产保障能力越强,干旱对其粮食生产的影响就越弱;反之亦然。因此,相关部门在制定抗旱政策时,应根据不同区域农业生产保障能力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案。

旱灾作为一种客观的自然社会现象, 其过程是自发的, 并具有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 它对农业生产以及粮食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治淮力度的逐渐增大,以及适宜的政策环境和科技进步的作用, 流域内的农业生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农业干旱灾情程度不断加剧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 必须正视流域内农业生产系统的脆弱性以及不同区域抵御旱灾能力各有不同的现状, 一方面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增强农业生产抵御干旱灾害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旱灾时空发展规律与预测的研究, 深刻揭示流域内农业干旱对粮食生产影响的内在机理, 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以提高农业自然灾害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程静,陶建平.全球经济变暖背景下农业干旱灾害与粮食安全:基于西南五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0(9):1524-1527.

[2]李彬,武恒.安徽省农业旱灾规律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9):18-23.

[3]武永峰,李茂松,蒋卫国.不同经济地带旱灾灾情变化及其与粮食单产波动的关系[J].自然灾害学报,2006(12):205-210.

[4]杨载田,钟顺青.衡阳市农业干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3(11):796-799.

[5]毛建康.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9

内乡县地处伏牛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 北部为伏牛山主脉峰岭, 海拔1 000 m以上山峰有43座, 东南部为平原, 是“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年均温15℃, 年均降水量782.7 mm总面积2 465 km2, 可耕地面积5.08万hm2。然而受气候变暖的影响, 近50年来干旱有不断加剧的趋势。2008年10月24日至2009年2月6日, 内乡县降水严重偏少, 气温偏高。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较重的秋冬连旱。与历史同期秋冬连旱情况相比, 较1995—1996年强, 接近于1998—1999年干旱过程, 是比较严重的秋冬连旱。

1 干旱成因

干旱的成因很多, 它与降水量、年内降水分布有关。也与地貌特征、地下水埋藏深度、土壤性质和结构等有关。尤其是以降水量的多少和分配为主导因素。但是近年来人类的一些自然活动也加剧了水的供需失衡。冬季长期受大陆高压控制, 雨雪稀少。春季太阳辐射增强, 升温迅速, 但冬季风势力依然较强, 由于内乡县境内山川丘陵交错, 地形地貌复杂, 因此降水量地域之间差异较大[1,2]。

1.1 降水偏少且无有效降水时间长

2008年10月24日至2009年2月6日, 无降水日数长达106 d, 仅次于1995—1996年的113 d, 为历史同期次多值。月降水量均不足8.5 mm, 日降水量最大的也只有4.4 mm, 与常年同期相比均偏少6成以上。

1.2 干旱持续时间及强度变化

根据河南省干旱监测遥感数据显示, 2008年12月初南阳市已经出现干旱, 且南部已经达到中旱, 之后旱情不断发展并加重, 2008年12月中旬达到重旱, 于2009年2月7日干旱程度达到最重, 几乎所有县区都达到重旱—特旱等级;

2 月7日之后出现的降水过程才使旱情得以缓解, 到2 月下旬大部分区域的旱情基本解除, 干旱持续时间达80 d以上。

2 干旱对农业的综合影响

2008—2009年秋冬连旱对2009年冬小麦的生长发育不利, 自2008年10月20—22日下了一场透墒雨之后, 内乡县2008年10月23日至2009年2月26日, 127 d内仅降水19.5 mm, 较常年偏少80%。截至2009年2月底, 中间虽有几次降水过程, 但由于前期降水极少, 多数县区出现干旱, 秋冬连旱使小麦大蘖数减少, 占分蘖数比例89%, 是近4年最低值;成穗数比2008年少34.5万穗/hm2左右, 穗粒数比2008年多0.2粒/穗, 千粒重比2008年重1.2 g。因此, 从综合因素分析, 干旱对小麦的生长发育非常不利, 小麦产量比2008年减少1.7%左右。据政府救灾办不完全统计, 2008—2009秋冬连旱, 造成5.3万人受灾, 2.8万人、1 0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农作物受灾面积2.6万hm2, 成灾面积1万hm2, 绝收面积2 000 hm2, 全县小麦种植面积2.93万hm2, 其中严重干旱面积达到近2万hm2。全县小麦一类苗仅占25%, 三类苗达36%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 000万元, 其中农业损失5 000万元。

3 对策

3.1 改善生态环境, 以影响气候、改善气候

因为干旱是长期的气候问题,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干旱问题, 就要改善“十年九旱”的气候环境。“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这是政府倡导的, 也是人们公认的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方法。只是应该更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加快植树造林步伐, 尽可能扩大森林覆盖率, 使气候改善逐年有成效[3]。

3.2 根据气候规律, 雨季蓄水防旱

一是除了进一步改善水浇地水利设施外, 可在丘陵、山地等无灌溉条件的地方修建小水库、塘坝、蓄水窑等, 扩大农田灌溉面积, 拦截和蓄存雨水;二是在相对干旱区域, 利用每次天气过程, 进行人工增雨联合作业, 扩大降水区域和降水量, 做到未雨绸缪, 顺应自然又改造自然, 提高抗旱能力[4]。

3.3 提前做好农业防旱准备

当冬季降水少时, 要在即将开春时立即进行灌溉, 切实预防干旱发生, 因为洛阳春旱一般较多, 等到干旱大面积出现时, 旱灾就不可避免。因此, 根据降水和作物生长规律和气候预测, 提前做好农业预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法付诸实施, 将会避免干旱的发生, 最少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干旱的影响程度。

3.4 适应气候特点,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

根据气候区划和各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 指导农民合理布局农业种植结构, 因地制宜, 适应气候, 达到无论干旱与否都能获得丰产丰收。

摘要:通过对2008—2009年内乡县秋冬连旱的成因及其对2009年冬小麦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针对农业防旱、抗旱提出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趋利避害、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对策, 为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秋冬干旱,成因,影响,对策,河南内乡,2008—2009年

参考文献

[1]肖瑶.湘西岩溶地区干旱特征及治理措施[J].湖南水利水电, 2010 (2) :73-75.

[2]孟宪群.浅谈中国的农业气象灾害[J].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0 (1) :51-53.

[3]申慧, 冯盛.新疆塔城盆地抗旱战略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10 (7) :41-42.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10

资中县辖33 个镇、393 个社、297158 户农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春早、夏长、秋冬季短, 幅员面积1734km2, 总人口132 万人, 农村人口达115. 9 万人, 总耕地面积5. 74 万hm2, 旱地面积3. 43 万hm2, 水田面积2. 31 万hm2。浅丘地区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 既是农业大县, 又是全国产粮大县和全国商品粮食生产基地县。由于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靠天吃饭的现象严重, 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冬干春旱、夏旱连伏旱气象灾害, 对全年大小春粮经作物影响严重, 造成大幅度减产减收, 制约着农业的发展, 严重影响该县农业增产增收, 特别是大旱之年更为突出。如2009 年小春粮油生产受到极大影响, 据统计, 从2008 年12 月至2009 年3 月底, 降雨量仅为19. 9mm, 与上年同期相比少降雨75. 6mm ( 接近5 倍) , 致使小麦单产仅为120kg /667m2, 比上年减少35. 1% , 总产1700t, 减少34. 6% ; 油菜单产86kg /667m2, 比上年减少28. 3% , 总产260t, 比上年减少27. 8% 。

2 面对干旱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的对策

近几年来, 政府及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确保天旱之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现将有关对策作一阐述。

2. 1 注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利用国家对第二轮土地承包的相关政策, 整合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等林业工程和川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 从2001年起至2014 年, 先后采取大户承包和公司加农户的模式, 将全县1000hm2比较高坡、容易干旱或比较贫瘠的土地成规模地种植迅生杨及早熟的枇杷、梨和耐干旱的桃子, 种植了有资中特色的塔罗科血橙、“不知火”等水果。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 扩大抗旱、耐旱、高效的经济作物栽培面积, 达到了有效地抗御旱灾,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同时改变了传统种植业在大旱之年经济效益低下, 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的状况。由此可见, 产业结构调整是确保干旱之年农业增收的最佳措施。

2. 2 加大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农业抗旱新技术, 是农业增强自身免疫力和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行耕作制度的改革, 坚持小春为大春服务, 合理利用预留行, 统筹全年, 能提高耕地全年的经济效益。

2. 2. 1改革耕作制度按照“统筹全年, 趋利避害, 作物多样, 突出主作, 用养结合, 增产增收”的原则, 发展多熟间套种植, 大力推广小春旱地中厢带植, 为大春适时早播, 趋利避害和旱地深度开发创造条件。望天田、高塝田、漏筛田坚决走旱路, 跳出连年栽秧都靠天, 连年栽秧都抗旱的怪圈; 坚持好土必种小麦, 小麦地必改制, 改制必规范, 规范必利用, 确保抗旱技术的实施, 努力提高种植效益。

2. 2. 2 抓早避灾, 以早制旱做到早认识、早计划、早行动, 抢占有利气候时段, 适期早播种、早移栽, 加强田间管理, 即将玉米抽雄前后15d, 此期是玉米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安排在降水较丰的时段, 将抽雄期置于夏旱末, 成熟期安排在伏旱到来前, 从而使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抽穗扬花期避开高温伏旱, 确保其生长不受影响。

2. 2. 3 推广抗旱、耐旱节水品种我县农业部门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加快引进抗旱、耐旱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玉米生产上坚持中穗夺高产, 推广紧凑型或半紧凑型中熟品种; 水稻上推广早中熟抗旱、耐旱品种。

2.2.4落实抗旱节水技术措施首先, 是推广“旱育保姆”简化旱育秧技术。该技术具有省水、省工、省种、省肥、省秧田、增产、增收的优点, 配套省工节本、保水抗旱、壮苗壮根、防虫治病, 可免去催芽, 节省泡种时间, 实现一次性消毒、防病、防虫、防鼠、化控、调酸、施微肥, 旱育保姆使用后很快吸收苗床底墒水, 在根部形成1.5~2cm厚的一层“小水库”, 使出苗率提高11.3%, 成秧率提高9.4%, 达到苗齐苗壮。全县“旱育保姆”拌种技术在旱育秧 (旱育秧面积达到1.23万hm2左右, 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5%左右) 中使用已达95%以上。其次, 是地膜覆盖技术。一是提高地温, 一般可比裸地耕作层土壤提高2~4℃;二是抗旱防涝, 由于阻隔了土壤水分蒸发, 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 可阻挡雨水直接渗入土中, 并汇集雨水从排水沟泄到田外, 从而减少了沥涝灾害;三是防止土壤板结, 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养分的转化;四是防止杂草, 覆盖黑色地膜, 可以抑制多种杂草的滋生;五是改善小环境, 改善近地面小气候, 特别是改善了植株中下部的光照条件;六是早生早发, 增产增收。采用地膜覆盖的作物表现为早长早发, 植株繁茂, 病虫危害轻, 一般可提前收获5~10d, 增产10%以上。第三, 是加强其它抗旱技术的落实。重点推广种子包衣剂、旱地龙等抗旱剂的使用和免耕技术、足墒播种, 半旱式中、小苗直播技术, 深窝浅盖地膜覆盖等, 实现增窝、增苗、增穗、增产、增收。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是确保干旱之年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2. 3 建立科学抗旱防灾工作机制

按照“技术引入预先, 科学抗旱领先, 资金投入为先”的原则, 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长效工作机制。县政府每年应预算安排一定的抗旱防灾补助专项资金, 支持抗灾、避灾技术的研究与运用, 加强对主要农作物抗旱、耐旱品种的引入、选择、试验、示范, 加强对抗旱节水灌溉、农田保护性耕作、蔬菜、果树等抗旱栽培管理技术的引入、试验、示范推广。变被动抗旱为靠科技抗旱、主动抗旱。进一步建立旱灾补助机制, 进一步建立科技抗旱机制, 依托农业科技专家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组织科技抗旱服务队伍, 深入基层进行抗旱技术指导, 集成农业科技抗旱实用技术, 编制适合于农民的科技抗旱技术手册, 下发到农民手中, 提升抗旱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水平。因此, 建立科学抗旱防灾工作机制是减少旱灾损失的有力保障。

农业部门近几年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运用及科学抗旱防灾工作机制的建立, 在干旱之年使农业受到的损失相对减少。干旱这一自然现象有可能长期存在, 因此我们要长期坚持抗灾夺丰收的思想不动摇, 确保“防抗结合、科学制旱、积极避旱、主动抗旱”的抗旱减灾工作思路, 变被动抗旱为主动避旱, 变以抗为主为防抗结合, 变单一抗旱为综合抗旱, 才能确保干旱之年不减产、少减产或略有增产, 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摘要:冬干春旱、夏旱连伏旱等干旱现象严重制约着资中县的农业生产, 可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运用, 建立科学抗旱防灾工作机制等措施, 促进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1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国家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有很大的贡献。通过我国2004-2012年相关数据显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社会进步和农业技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近几年,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对我国的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是最直接的。通过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以及农业相关的资源和要素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的影响,提出了针对农业增长贡献的相关途径。

关键词 农业生产性服务;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

中图分类号:F326.6;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9--02

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关键是农业技术的进步,近几年,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农业的增长率。但是相关数据显示,农业技术发展方面缺少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高标准条件的匹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个单元发生了变化,其技术能力的创新和农业技术产业链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业科技水平逐年发展和农业科技多层次的投资机制的产生,使农业生产出现了很多不能与市场需求同时进步的缺陷。因此,通过对农业生产性服务对社会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和贡献的分析,提出了有关农业生产性服务的相关意见和途径,做出如下论述。

1 国内与国外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1.1 国外对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国外的相关学者认为,农业技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农业增长的关键。农业技术进步的模式与国家原有的农业资源先关,选择农业机械型模式的国家,大部分是因为国家的劳动力不足,所以选择机械的农业技术来代替昂贵的劳动力。农业技术的进步程度与市场的发展方向有不可割舍的关系,市场的多形式的竞争模式,能够促进农业新型技术的产生,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发展。国外的农业研究专家发现,农业生产性服务是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是促进农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关键[1]。

1.2 国内对影响农业技术进步的概述

国内的农业经济学的相关专家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制度与农业技术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国家制度是影响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对农业技术的进步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农业金融的发展可以为农业技术的提高增加投资的额度和力度,从而促进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的科学体系的建设是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农业体系中农业生产性服务是农业技术发展的关键。

2 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2.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金融服务和创新监管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农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周期长,其在发展进步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及资金的投入量是巨大的。农业的技术创新在农业相关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由此,其不同阶段所需要的金融服务的额度和性质都是不同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在金融服务于农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进步的同时,进行资金支持的监管,确保农业技术进步的各个阶段得意顺利进行。

2.2 农业生产性服务中农业信息的整合能力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农业技术在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中,其农业中相关动植物主体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需要农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各个产业部门进行沟通。农业生产性服务中农业信息整合的平台可以为农业技术发展提供相关的技术信息和创新技术的支持,同时提供农业市场变化趋势的需求方向,从而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2]。

2.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中技术能力的转换和推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我国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速发展的经济技术水平下的农业技术能力的需求。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的相关需求,使农业生产性服务不断专业标准化,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加速创新技术投入现实农业生产的进程,实现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 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的策略

3.1 制定支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也发展的相关政策

根据近期我国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产值仅占了农业生产的总产值的2.3%,其发展的规模较小。我国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过程中,要关注农业生产要素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使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土地、融资等方面进行大力的支持,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能具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

3.2 新型农村制度的建设

新型农村制度,新型的城镇建设和土地流转的新模式,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农业适度的规模化和专业化是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要求。农业生产性服务会向聚集型模式发展,使农业的产业链进行专业化和规模化的转型,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

3.3 加大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水平和科技文化水平也在逐步的发展。各级政府要紧追国家的发展方向,要积极学习和吸收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明确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技术水平的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教育和农业技术信息的分享平台。同时,加大对农村的金融的资金、信息和生产流通性服务行业的建设,加强对农业金融服务行业的监管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链的形成,加快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3]。

4 结论

国家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国家粮食产量的提高,而决定国家粮产量的关键因素即是农业技术,农业技术的进步是提高农业生产总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生产性服务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农业技术的进步是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关键。通过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概述和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内容的论述,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的策略。希望通过阐述,为农业生产的相关部门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方面提供借鑒。

参考文献

[1]尹雷,沈毅.农村金融发展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技术进步还是技术效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J].财贸研究,2014,6(2):32-40.

[2]肖琳子,肖卫.二元经济中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流动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1992-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4,9(6):23-33.

[3]赵德昭,许和连.FDI、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于“合力模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5(9):1342-1353.

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篇12

华北地区是历史上干旱灾害多发地区之一, 此地受灾频率较高, 且易发生连年干旱, 因此影响较为巨大。近年来, 华北地区干旱情况持续加重, 而2008年底至2009年初, 由于大气环流的异常和冷空气的频繁活动, 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 华北地区再次遭遇严重冬春连旱, 旱情持续时间长, 影响范围广, 作物受旱程度十分严重。

注:图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农业年鉴》, 由作者汇总后得出

2 干旱灾害对华北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

干旱灾害不同于其他灾害, 干旱直接威胁的就是农业生产和人们生产、生活, 因此对地区农业经济的影响也非常巨大。近年来, 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防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 但总体来说却仍然无法摆脱干旱灾害的威胁。

2.1 因旱灾所造成的粮食减产量

1990~2007年华北地区因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量如图所示: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农业统计资料》, 经作者汇总计算后得出

2.2 因旱灾粮食减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1990~2007年华北地区因旱灾粮食减产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图表数据来源:图2数据及历年粮食生产价格, 经作者汇总计算后得出

华北地区因旱灾粮食减产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根据刘颖秋提出的总受灾面积、成灾面积法得出:W= (0.1F1+0.2F2+0.5F3) *A式中W-旱灾减产量, 万t;F1-受灾面积, 万亩;F2-成灾面积, 万亩;F3-绝收面积, 万亩;A-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t/亩 (当年全国的平均粮食亩产) 。[1]

2.3 旱灾对华北地区农业经济影响

旱灾的频发会影响地区的粮食产量, 进而对农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3.1 旱灾引发的粮食减产可在一定时期内引起粮价上涨。粮价上涨一方面会直接带动食品价格的上涨, 而食品价格仍然是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目前, 在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中, 用于食品消费支出的比重仍然分别占到37.7%和46.2%, 影响力仍然很大。另一方面粮食价格上涨还会间接带动其他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 造成其他商品价格的上涨。粮食价格如果继续扩大其波及范围, 可能会引发农产品产业链上的连锁反应, 甚至演变成物价连锁反应以至通货膨胀。

2.3.2 旱灾对灾区农民的生活会造成一定影响, 灾区农民的增收会更加困难。现今种粮收入仍是农民尤其是华北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旱灾造成粮食减产的经济损失可能是农民纯收入绝大部分。目前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 农民工大量返乡, 因此09年的春旱更是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据专家统计, 09年北方旱情将令冬小麦减产5.8%左右, 减产590万吨左右。若按现有的小麦价格计算, 农民将会少收入158亿元左右。[2]

2.3.3 华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因旱灾导致的粮食减产将会影响全国粮食供应, 对当地甚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据估算,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因干旱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一般干旱年约占GDP的1.1%, 严重干旱灾害年约占GDP的2.5%-3.5%。此外, 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 社会稳定就很难得到保障。从这点上说, 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是实现国家稳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大计。

3 对华北地区干旱灾害的应对策略

农业是多自然灾害的弱质产业。为应对华北地区干旱灾害, 增强抵御能力, 保证粮食安全, 应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3.1 技术方面

3.1.1 发展节水型农业, 提高农田灌溉效率。

要在保障农产品增产的前提下, 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节水措施和先进的灌溉技术, 包括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资源, 提高现有灌溉工程的灌溉效率, 因地制宜地推广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 最大限度地降低农业对水资源的消耗, 以达到节水和增产的双重目的。

3.1.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研究推广避灾减灾工程技术。

制定适用、可行和有效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 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高新节水技术建设为核心,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针对我国目前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的问题, 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灾害多发地区建立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全面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

3.1.3 应用高新技术, 全面提高地区防灾抗旱能力。

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采用远程自动遥测技术、3S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数值预报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 为现代化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高新技术支持。此外采用现代生物技术, 建立抗旱栽培新体系, 包括用科学方法选育高产抗旱作物和耐旱品种, 也可明显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及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促进旱区农业可继续发展及全面提高防灾抗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2 制度方面

3.2.1 进一步完善抗旱法规制度, 确保抗旱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在法制保障方面, 我国已形成了以水法为核心, 河道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抗旱法律法规体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颁布实施了大批抗旱配套法规。完善的抗旱法规制度是有关部门有效开展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 加强抗旱法规制度建设力度能够使各地区、各部门在抗旱工作中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更加明确, 保证抗旱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3.2.2 健全社会化抗旱服务体系, 增强民众防灾意识。

抗旱服务组织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抗旱服务组织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和管理, 可发挥长期的抗旱效益[3]。此外, 还需加强对全民的防旱抗旱减灾教育, 提高全社会成员的干旱风险意识, 从而积极做好应对干旱的准备。

3.3 经济方面

3.3.1 以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发展节水型农业经济。

针对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 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水权制度。加强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用水管理,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水价的同时还要建立农业节水激励机制, 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 杜绝水资源浪费, 促进合理用水。

3.3.2 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应对干旱灾害。

扩大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 发挥政策性银行的导向作用;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为“三农”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机构;同时强化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 加强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 使其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扶持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发展新技术农业以应对旱灾方面发挥作用[4]。自去年旱灾发生以来, 灾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均积极行动, 如推广惠农卡、发放小额贷款, 为农资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等, 在抗旱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5]

3.3.3 完善并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事业, 防范和化解农业生产风险。

旱灾属于频发性自然灾害, 如果按商业化的保险费率来厘定保费, 无论对农民还是保险公司来说, 都将是巨大的负担, 因此长期以来, 旱灾游离于农业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之外。为此, 自2007年起, 我国开始推行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保险金额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但由于财政等方面原因, 保险工作推广并不顺利, 制度上在完善赔付率、承保品种和建立巨灾基金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鉴于政策性农业保险事业在预防农业自然灾害中的重要作用, 国家应该十分重视对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扶持, 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补贴力度, 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农业巨灾风险专项基金, 同时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 并向发达国家学习经验, 不断推进我国农业保险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颖秋.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影响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74-75.

[2]蒋和平, 辛岭.北方干旱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抗旱对策[EB/OL]. (2009-03-04) .http://www.sdny.gov.cn/art/2009/3/4/art_621_194208.html.

[3]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中国水旱灾害[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7:471.

[4]杨秀花.政策性金融在服务农村经济中要有新作为[J].华北金融, 2007 (6) .

上一篇:高校基层团建论文下一篇:职业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