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舆情(共11篇)
公共舆情 篇1
2016 年1 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5 年1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88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0 亿。网络的不断发展使信息传播向公众敞开了“参与之门”,让公众有了更多话语权,网络也成为各种社会事件、问题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网民的行为在网络媒介功能作用下,往往引发新的网络风险或公共危机事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建立社会舆情信息汇集机制和分析机制。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共舆论管理、危机传播理论、网络舆情技术模型与平台建设等方面。
1.1 公共舆论管理
Norman R.Luttbge指出公共舆论、媒体和决策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T.Glasser.& C.Salmon指出公共舆论客体的重点研究对象是社会问题。A.Cvetkovich认为民意调查是公共舆论管理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1.2 公共危机传播
Endreny和Singe通过对不同媒体在灾害事件中报道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发现政府官员对危机信息传播具有重要影响。Benoit指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要勇于负责,及时传播有效的危机事件信息。Jonathan Bernstein认为对公共危机的处理办法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才有可能使危机传播趋于稳定、和谐。
1.3 网络舆情理论研究
Patricia Moy认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引导不当是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主要影响因素。Noelle-Neumann认为公众意见在网络舆情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一方意见会因为另一方意见的沉默而成为某种一致性的舆论,进而演化为网络舆情。
1.4 网络舆情的技术与模型研究
Hegselmalm等人指出在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舆情观点是多种观点的共同交互结果。Elgazza强调领导者的重要性,认为负有传播、解释各种观点责任的个体,可以轻易地、完全地改变其他个体的看法和观点。Antioine Naud等人认为采用聚类算法等方法和技术,对网络上的舆情话语进行舆情简报处理、倾向性分析等操作。Vadrevus、Gelgif、Davulcuh等人认为对网络舆情可以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如Fisher判别法、距离判别法等。
2 国内研究现状
2.1 网络舆情的内涵及特征
陶建杰指出公众借助网络来表达自己对社会发生的焦点事件、热点问题的言论与观点就是网络舆情。纪红等人指出网络舆情就是公众通过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发展变化中执政者及政治价值持有者的基本态度。徐晓日认为网络舆情具有来源广泛性、发生突然性、指向倾向性、传播极化性和发布匿名性五大特征。
2.2 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与机制研究
曹劲松认为网络舆情发展包括“散播—集聚—热议—流行”四个阶段和“爆发、升华、延续”三个关口。顾明毅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一般包括早期传播—社会性知情—社会性表达—社会行动等阶段。王国华以“药家鑫案”为例,重点从事件、公众和媒体三者关系分析了意见领袖的作用。唐超认为网络情绪在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并提出网络舆情的情绪演化规律。
2.3 网络舆情的分析模型与技术研究
郑军设计了Web舆情系统模块,并构建舆情热点发现和追踪模块。谢海光和陈中润等人提出了舆情分析“十点”论,并对突发事件的传播、扩散以及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马海兵指出舆情分析引擎是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核心。李晓黎认为舆情采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等各类技术是政府监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支持保障。
2.4 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
第一,加强舆情引导能力。秦健认为,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可以鼓励党政部门领导、部门新闻发言人、宣传部门工作者等开通微博,就发生的事件进行线上评论、解释或答疑。蔡晓平等人认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要掌控主流舆论,对信息进行有选择性的分类与引导,满足公众需求。第二,加强舆情监控制度保障。白树亮认为要利用法律制度来对网络舆论进行规范控制。周文飞认为以法制化为核心,建立舆情监控体系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关键。第三,推动监控技术防范保障。郑保章认为要注重从技术层面上对网络信息进行筛查,如使用具有信息分级以及筛查功能的浏览器;使用专门的信息筛查软件,有效阻止信息进入广域网。
3 结语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学者都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值得加强的地方,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跨学科分析尚存在不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规律还需要深入探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还有待加强等,这也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未来值得研究的方向。
摘要:加强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工作是我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回顾以往国内外的研究,从网络舆情的内涵、特征、理论基础、模型研究、技术方法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综述
公共舆情 篇2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在社会发展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日益增加,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频率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已经成为党委政府应急管理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文试结合鄞州实际和国内典型的网络舆情,并对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面临的挑战及其特点加以分析,提出一些粗浅的对策建议。
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面临的挑战
1、当前社会正处于矛盾高发多发期。据有关专家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类型的社会矛盾显现是这个时期的必然性。从鄞州实际情况看,近年来特别鄞州撤县设区的8年多来,改革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随之带来的诸如经济结构转型调整、重点工程量大面广、来外人口集聚增加、历史遗留问题层出不穷等等,此外随着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强势推进,土地征用,拆迁安臵、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凸显,这些社会现象必然会涉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纠纷,加上群众的期望值不断提升,各种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仍然较多,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着巨大压力。
2、当前社会正处于舆论危机活跃期。改革开放30年来,新闻媒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在市场化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弊端。从近年来各地的信访维稳实践来看,广大群众在传统渠道反映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的时候,喜欢找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反 1 映需求。而少数新闻媒体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注重片面地追求收视率、点击率等等,从各种渠道收集转发一些突发公共事件,加上传统媒体的共振作用,给突发公共事件后期的处臵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如王佳俊冒名顶替罗彩霞上大学事件,在新闻媒体的大肆炒作和广大网民的热议中,舆论危机骤然升级。
3、当前社会正处于网络迅猛发展期。我国目前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28.9%,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博客用户规模2.21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到2.33亿人。同时网民结构在年龄上不断优化、无业下岗失业人员比例上升、农村网民规模逐步增大、中高收入的网民数量有所增长,网民的组成更加贴近现实的社会结构。虽然不能说网民代表全体中国人,但研究显示,网民作为中国公民中社会参与热情程度最高的一个群体,积极地关注和反映社会现状,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人群基础。
4、当前社会正处于危机观念转变期。危机是社会的一种常态,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危机本身是“危险”和“机遇”的结合体,处臵得到还可以转“危”为“机”。过去相当多的党政领导几乎是出于本能的拒绝信息公开,认为负面信息传播会引起恐慌,会影响社会稳定。但近年来,随着各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多发频发,鄞州党政部门从中看到了“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思维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舆论发展形势,正在慢慢转变的危机观念。如鄞州高桥镇某村村民为反映诉求,在各种论坛上发贴制造影响,引起不明真相的网民热议,为平息网络舆论,当地政府召集市、区两级主要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针对村民的诉求提出了具体处理意见,经刊登转发后迅速平息了网络舆论,2 为妥善处臵该事件赢得了舆论基础。
二、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的特点
1、传播速度成几何级增长。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广度和速度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想在互联网时代封锁消息几无可能。一个网民在上传稿件或发表意见和观点只是半秒钟的速度。一个网上稿件被另一家网站用抓取软件抓走的时间是53秒,5分钟之内就被转载成千上万次了,一条信息可以在互联网上以N×N次方的速度传播。网络媒体、手机短信、即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等新型传播形式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产生了巨大冲击。
2、成为社会舆论的主流媒介。随着网民数量的急速增加,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舆情逐渐走向趋同,网络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表现,网络已经成为反应社会舆情最主要的媒介。互联网从舆情事件的发端到推波助澜,再到最后舆论主题的形成,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南京周久耕事件为例,事件的缘起是网民因为周久耕一句引起公愤的话发动了对其进行的“人肉搜索”,个别网民发现“天价烟”和名牌手表引起网络舆论潮,最终导致司法机关介入调查。统计发现,近年来全国典型的网络舆情多数发起于互联网,平息与互联网,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公众舆论的“主流媒介”。
3、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广泛关注。2009年排名前100的中国网络舆情事件分类统计显示,受到网民关注和评论最多的类型是政府管理类事件共26件,如上海交通“钓鱼执法”;其次是突发安全事件包括环境污染问题21件,如杭州胡滨飙车撞人事件;经济民生类和司法类事件分别占到了5件和3件,排名第六、第 3 七,如司法类的邓玉娇事件;上述事件起源都是社会热点问题,在互联网的作用下被逐步放大,具备了更广泛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从私人事件到网络民意的转化速度正在不断加快,许多事件发生的24小时内就能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4、影响范围往往超出事件本身。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包括网络新闻和搜索引擎等是网民最常使用的功能之一。由于多数网络媒体没有独立采访权,主要转载传统媒体报道为主,但是他们利用网络独有的超链接优势对信息加以整合,加上新闻与评论互动,使其向纵深发展,产生新的传播效果,对事件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影响范围可能大大超出事件的本身影响。如在“北方数省遭遇暴雪袭击”、“山西煤炭整合风暴”等网络舆情中,网络媒体给了各种观点空间,最终的讨论开始走向地域歧视、国进民退、房价等话题,已经超越了原有的事件本身。
三、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对策建议
1、树立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理念,变被动为主动。长期以来,在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引导实践中,较多地采用了行政管理的方式。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网络的应用,显然,这种管理体制已不能满足网络舆论引导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因此,各级党政领导一定要转变危机观念,把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工作提高到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及时、适度调整网络舆论引导策略,并要根据网络的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有效的方式对网络舆论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变被动为主动,立足于“疏”和“导”。
2、把握“黄金4小时媒体”法则,形成良好互动。传统观念认为,政府部门处臵突发公共事件有“黄金24小时”之说,但是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相互渗透并深刻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过程的冲击下,传统的“黄金24小时”法则渐显无力。因此,有专家提出了“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其主要内容是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4小时内,在能产生快速舆论传播的网络媒体(以微博客、QQ群、BBS论坛为代表)上,以简短精炼的语言快速、连续地发布事件的实事和处臵进展,与媒体、民众进行良好互动,最大限度消除谣言,避免带来被动。在昆明的螺丝湾群体性事件中,政府部门科学地运用了“黄金4小时媒体”法则,成为近年来处臵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经典案例。
3、创新建立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提高舆情应对能力。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制度,进行适时必要的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制度创新。一是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本地区百姓所关心的问题、事件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发布。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尽快澄清虚假信息,消除误解、化解矛盾,正确引导网络舆论。二是网络人才资源整合制度。各级党委政府应注重吸纳、培养高水平的理论和管理人才、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和掌握尖端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利用这些人才,可以创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搭建政府与公民沟通互动的平台,引导和启发网民思考和判断是非,使网民与政府产生共鸣,主动把握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4、加强政府网站和信息平台建设,增强媒体调控力。现在全国省、市、县政府网站的总体拥有率已达86%。鄞州区政府 5 部门和镇乡(街道)也按照要求基本建立了政府网站,但从其功能和内容、群众的认可度来看,整体水平不是很高。网站的功能仅局限在提供基本信息,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跟进不够,缺乏参与互动性,最有网络特色的交流性没有体现出来。省委书记赵洪祝也曾提出,要着力增强新媒体的调控力,做大做强主流新闻网站,形成网上主流舆论强势。因此,政府网站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就要加大政府上网工程建设力度,完善电子政务的服务功能。同时借鉴商业网站模式,努力增强与公众互动的功能,增强政府与群众沟通,增强普通网民对政府网站的认可度和支持度。
公共舆情 篇3
2011年第一季度,公共安全舆情事件主要集中于自然灾害、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领域,其中,食品安全领域的舆情事件影响巨大,安全生产问题尤为突出。从舆情应对看,政府和企业的舆情应对速度仍需提高,与公众的沟通仍需加强,地方保护等现象有待改进。
一、舆情概览
1.热度Top10
在2011年一季度公共安全舆情事件热度前十名中,双汇“瘦肉精”事件因影响巨大占据排行榜榜首,“核辐射恐慌引发抢盐风波”和“镉米”事件因影响范围广、关注度高位列排行榜二、三名。在排行榜中,热度90分以上有8例,其中食品安全事件4例,其他事件领域分布比较分散。
2011年一季度公共安全事件排行榜Top10
2.领域分布
在2011年第一季度,公共安全舆情事件主要分布于食品医药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领域,其中由自然灾害引发的舆情事件最多,总占比达到22.4%。这是因为近年来自然灾害多发,且影响范围大、危害严重,公众对该领域事件异常关注。此外,食品安全、社会治安、交通事故、安全生产等领域的舆情事件占比也较大。
3.地域分布
在第一季度公共安全事件中,近六成事件集中于广东、江苏等十省市。广东、江苏以9起事件并列成第一季度舆情最多的省份,其中广东9起事件有6起发生在交通安全领域,应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
4.倾向性分布
一季度公共安全事件中,负面事件占比超过七成,多为社会治安事件、食品安全事件及安全生产事件;正面信息和中性信息合计约占三成,其中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较多,如“国家查办问题乳粉系列案件”、“卫生部为一滴香正名”等。
二、舆情分析
1.食品安全事件影响巨大
一季度的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频度高,社会影响巨大。一季度共有20件食品安全事件进入公共安全事件周排行榜, 其中5例曾位列公共安全事件周排行榜榜首,双汇“瘦肉精”事件连续两周处于排行榜榜首位置。这些食品安全事件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不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现状的担忧,对食品安全监管和社会道德诚信的全面讨论,还促使食品企业对现有行业发展模式进行检讨,使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展开“瘦肉精”大检查。
2.煤矿及化工厂爆炸事故频发
第一季度煤矿及化工厂爆炸事故较为突出。在进入公共安全事件周排行榜的17起事件中,有10起为化工厂、煤矿爆炸。如贵州盘县发生瓦斯爆炸致19人遇难、吉林白山市发生瓦斯事故11人遇难2人失踪、云南戛拉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9死2伤等事件。连续不断的爆炸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公众舆论就安全生产事故为何屡治屡查不改发出追问。
3. 扭曲心态导致的安全事件亟需重视
在一季度的公共安全舆情事件中,有一部分是因个人心理扭曲导致的社会治安事件,如“东直门爆炸案”的犯罪嫌疑人雷森自称“因个人工作生活不顺利而报复社会”,广州地铁纵火案犯罪嫌疑人作案理由是“心情不好”等。这种由扭曲心态导致的安全事件亟需引起重视。
4. 政府公开信息占比较大
在一季度,有32.5%的公共安全舆情事件由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引发,仅次于由媒体公布信息的53.6%。如:农业部下令严查“皮革奶粉”,西安未央区公布“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进展”等。在这些由政府披露信息引发的舆情事件中,负面信息占比63%,说明一些政府部门面对危机事件时已不再一味屏蔽消息,而是将信息公开和传达,值得肯定。
5. 企业舆情集中于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
在一季度公共安全事件中,与企业相关的舆情事件34例,主要集中于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不乏双汇“瘦肉精”、“苹果供应商员工因污染致残”等社会影响较大的事件。因此,政府部门应注重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的监管。
三、舆情应对
1. 加强监管力度,有效预防舆情事件
在一季度公共安全舆情事件中,食品安全及安全生产是舆情高发领域。这些舆情事件是企业自身问题的反映,也是政府部门监管体制不完善的体现。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在事件曝光后,舆论多为愤怒声讨之声,除了对双汇的企业道德诚信发出质疑外,更多舆论对农业部和商业部互相“踢皮球”、监管人员“收钱放行”的现象提出强烈质疑。
加强监管力度,是防范舆情危机的根本之策。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是关系到民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近年在这两个领域发生的事件几乎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由于政府部门具有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因此,在舆情事件发生后,社会舆论的矛头会更多地指向各监管部门。这些舆情事件都说明:若要有效预防公共安全舆情危机的发生,不能单纯依赖企业自律,政府部门有效、有力的监管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途。
2.提高突发事件应对速度,避免舆情失控
在一季度公共安全舆情事件中,因突发事件应对速度较慢引发的舆情事件虽然不多,但影响较大。如在广州好又多超市遭投毒勒索事件中,好又多超市在食品售出一周后才发布召回信息,称“一个多星期前,这个超市销售的散装大米等多种食品内含有有害物质”,这引起了舆论的质疑和斥责,大量网友指责企业危机应对迟缓,如果投毒剂量大,后果将不堪设想。
突发事件发生后,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往往是考察危机应对能力的关键点。消极对待的方式往往会造成民众的质疑甚至事件的失控,极易导致事件升级为范围更大的舆情危机。因此,在出现突发事件,尤其是涉及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同时向公众公开信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正确引导舆情的发展方向,力求使舆情事件的影响最小化。正如有评论所言,真诚(态度)和第一时间(时机)是危机公关的最为重要的解决之“道”。
3.提高政府公信力,避免或减弱舆情影响
在第一季度公共安全舆情事件中,因政府公信力遭质疑而引发的重大舆情事件较多,如“江苏响水爆炸谣言引发大逃亡”、“安徽阜阳拐卖虐待儿童成风”、“深圳警车碾死两岁男童”等。江苏响水爆炸谣言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启动应急预案,调查事件原因,通过短信、网站、电台等方式向社会公布事件真相,但处于“化工围城”中听闻过中毒和爆炸事件的民众,依然没抵挡住谣言的蛊惑,这种民众对于政府信息不信任的态度,反映出的是政府公信力的缺失。
因此,政府在日常应对舆情事件时,应注重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加强官民互动,逐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在具体操作中,政府部门应在舆情事件发生后,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通过新闻发布会、专家解读等方式,及时准确地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积极应对,解决问题。对公众进行正确的引导,关注民生,才能使人心稳定,才能避免负面事件发生时舆论失控。
4.拆除舆论监督中的“挡箭牌”和“保护伞”
在第一季度公共安全舆情事件中,地方政府为部门、企业充当“保护伞”、阻碍媒体监督的现象比较常见。对于地方重点企业的不当行为,政府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来对待企业的“错误”,为企业提供无形的保护伞。此时,地方政府已成为阻碍舆论监督,侵犯公众知情权的“拦路虎”。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中,针对大批媒体的涌入采访,漯河市政府接待办通知各大酒店“关注记者动向”。此种行为被媒体曝出后,不仅使地方政府遭到了舆论的攻击和质疑,还严重影响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使舆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当今社会资讯发达、信息流通快速,行政单位建立政务公开、信息透明、办事迅速的工作方式是形势所趋。政府扮演的“挡箭牌”角色,不但不会起到保护本地企业的作用,反而会使地方政府形象受损。
公共舆情 篇4
当下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的数量较多是个不争的事实, 在这些事件中, 有一些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还有一大部分是由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突出导致。在网络化时代, 每当有突发公共事件发生, 必将会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 网络自身的自由性与开放性与网友对事件的观点与看法相互交织, 最终形成"网络舆情"。
2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的特点
(1) 舆论传播渠道呈现多元化
在自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 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 传统的媒体垄断新闻源的局面已经被打破, 很多情况下突发事件发生后, 发布第一条新闻的往往不是专业新闻人, 而是普通大众, 公民记者和网络平台的意见领袖已经颠覆了传统单一的传播渠道。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传播渠道也由原来的单一转变为多元, 对互联网时代的舆论走向产生导向作用的意见领袖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传播中心的同时, 也形成了自己的传播中心和权威。
(2) 舆论参与者表现非理性化
突发公共事件爆发的特别突然, 瞬时的灾难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与破坏, 对人力、财力和物力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给生存环境和社会安定构成威胁。然而, 此时一些不理性的网友会对原本惨重的灾难雪上加霜, 形成不良的舆论导向。一些网友甚至产生"恶搞"的心态, 去经济化和去政治化, 缺乏理性, 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信息有偏颇, 给大众的心理造成恐慌, 对社会造成不安和负面影响。
(3) 舆论的主体数量大范围广
突发公共事件与人们的切身利益相关, 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无论是事件发生当地还是其他地区的群众都会关心关注, 也会发表自己的评论。然而, 每个人对事件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 立场和视角也是有差异的, 大多数的公众往往更多单纯关心自身的利益, 舆论受到个人情感的支配, 很少从全局和社会的利益考虑事件的动态。
3 突发公共事件中舆情引导出现的问题
(1) 对互联网舆情的重视程度不足
如今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以后, 公众反映舆情的渠道已经不限于传统的信访方式, 当下人们更多使用的渠道是互联网, 网络表达已经成为公众个体宣泄情感、表达意见、碰撞思想的主要渠道。然而, 相关部门对互联网的认识不足, 对网络舆情没有足够重视, 缺乏主动性, 这样容易使事件的发展进一步恶化。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开放性和虚拟性, 人们通过网络表达舆情更加直接、传播的速度很快、范围很广。同时, 网络舆情具有隐匿的特点, 公众可以更加随意表述观点, 使得网络舆情非常复杂, 真假难辨。
(2) 舆情引导不及时造成时间移位
随着我国民主进程的加快, 公众的权利意识增强, 不断争取知情权。如今互联网背景下, 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迅速, 当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以后就会在网上快速引起公众的关注, 网络上会瞬间汇集鱼龙混杂的网络舆情, 爆炸的事件信息充斥着网络。如果此时政府或者媒体没有及时应对, 反应迟钝, 会使新闻报道和公开的时机变得滞后, 给应对舆情造成极大的障碍, 陷入舆论的困境, 甚至给公众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4 突发公共事件中正确舆情引导的策略
(1) 及时公布信息, 引导舆论走向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不确定性, 并且与大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一旦突发事件发生, 公众个体想尽快获取相关信息。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快, 但是网上的信息有真有假, 公众很容易误信假消息造成谣言并产生不必要的恐慌, 对突发公共事件产生模糊和不理性的偏见。因此, 政府和媒体应该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做出快速反应, 发出真实准确的声音, 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 从而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2) 培养意见领袖, 捕捉网络舆情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以后, 除了政府和媒体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评论和观点以外, 网络意见领袖的意见对整个突发事件的影响非常大。意见领袖对突发事件的原因有自己的见解, 这种意识会影响广大网友的看法和认识, 意见领袖的言行是非常有影响力的。然而, 网络信息碎片化的特点使得大众无法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甚至会被一些虚假消息误导, 做出不理智的判断。此时, 意见领袖应当为这些困惑的大众提出理性合理的思路判断, 为大众的正确态度做出引导。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 应当借用意见领袖的力量对网络舆情做出正确的指引。
(3) 完善沟通渠道, 汇聚网络民意
公众希望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向有关部门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沟通的渠道不通畅, 公众无法进行舆论表达, 政府和相关部门不能正确快速理清思路, 不能及时解决问题, 长此以往, 必然会堆积社会矛盾, 直到矛盾过大而爆发, 造成二次灾害。因此, 政府和媒体应该利用网络新媒体搭建良好通畅的沟通渠道, 以便公众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应对面临的难题, 介入突发事件, 表达自己的意愿, 满足当家做主以及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力, 更能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
公共舆情 篇5
公共关系建设
21世纪随着互联网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不同信息在网络传播的交互性和开放性变得更加透明和便利。社会民众之间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参与到所关心事件的讨论中来,形成对该事件的网络舆论。公安机关作为国家重要的公权力机构,由于其特殊的敏感性,非常容易成为网民群体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做好涉警舆情危机处置,降低危机损失,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提高应对效率,是当前我们公安机关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发展态势及网络媒体“热炒”现象
随着我国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种媒介对作为国家重要公权力机构的公安机关和执法民警的活动必然会更加关注,既会有正面的宣传,也会有负面的批评。加之现在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公安工作的环境变得更加严峻和复杂,执法难度会越来越大,而一旦发生涉警案件,公众舆情非常容易在网络上迅速集聚,成为事件矛盾的焦点。特别是当有些公安机关对一些突发性事件处置不当、信息披露不及时时,部分媒体和网络舆论就会大肆炒作,将矛头对准公安机关,各种不同的看法尤其是负面消息会导致公安机关遭受信任危机。2008年以来,发生的瓮安事件、“躲猫猫”事件和“欺实马(七十码)”事件等大多数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导火索”都与我们公安机关的行政管理权、治安执法权或刑事司法权等具体的执法执勤职务行为有关。由于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未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而采取了“躲堵拖封”等一些消极的舆情管理方式,最后造成了被动。加上当
事一方为公安机关和警察,其身份的特殊性更容易引起舆论媒体的关注,甚至被质疑是否“知法犯法”、“滥用职权”等,使得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权威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涉警舆情案事件发展社会影响扩大化,网络舆论引导不力。
现阶段网络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发展态势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发生改变。逐渐从纸质媒介向电子媒介转移,其中又以微博微信为主。微博微信具有即时性强和信息呈裂变方式传播的特点,不仅可以上传文字还可以上传图片和视频等。网民可以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发布和接收信息。这种呈几何形的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对于社会舆情的影响力是十分巨大的。网络传播的巨大威力,使得一旦发生了涉警案事件,就无可避免的象放大镜一样曝光在所有人面前,这个时候只要有点情况有点问题,就会被炒得沸沸扬扬。二是涉警舆情案事件发展社会影响扩大化。由于网络舆情传播摆脱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束缚,社会信息控制和引导来不及反映,舆情热点就瞬间爆发,特别是对一些重特大灾难事件或敏感事件,网络媒体会在第一时间把相关事件的文字、图片等发布到网上,对新闻进行追踪报道,网民会迅速通过发帖或跟帖形式对事件作出评论。这种即时性,更容易聚集众人的反应,激起强烈的公众情绪。强大的网络舆论会给参与处置的政府部门和相关方带来极大的压力,影响到网民对社会热点关注度的变化和突发敏感事件的演变方向。
(二)警民关系不够和谐造成网络媒体的舆论导向失衡,危机源头把控不利。
社会上对公安机关和警察的认识出现偏差,造成了涉警舆情案事件被网
络媒体舆论“热炒”的现象。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警民关系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究其原因有:第一,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决定了警察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是执法与被执法、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如果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对这三种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对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造成消极影响;第二,有些地方政府常动用公安民警参与强行拆迁、整顿市容等非警务活动,而这些活动一般都会涉及到当事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出现纠纷甚至发生矛盾时,当事群众很容易把不满情绪转移到警察身上,这会造成公安形象破坏、警民关系恶化;第三,舆论导向的偏离,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警民关系。现在一些新闻媒体和网络为了追求新闻效应,对涉警案件的报道欠客观、公正,使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受到了伤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第四,公安机关对网络研究不够,平时不重视维护媒体关系,不明白新媒体属性,加之自身警务宣传不足,没有形成强势的正面舆论。一旦危机发生时四面楚歌,找不到合适的发声渠道,最后被负面舆论吞没。这些媒体的舆论导向对人民群众的社会负面影响很大。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民群众不支持警察工作,恶意投诉警察,屡屡发生暴力袭警事件;在网络上表现为涉警案件发生后,网民批评谴责警察的多,理解的少。
(三)公安机关因工作特殊性而造成的信息不公开,社会舆论应对不力。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发展转型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利益冲突剧烈。因此,如果涉及公权力大、公众关注度高的部门及公职人员时,极容易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当出现“警察”“警车”等一系列显著性的因素时就容易引起舆论热炒。而公安机关自身职能特殊,在新闻媒体上发布案件信息较为谨慎,通常是在案情清楚后才在相关媒体上发布信息。这样做,一是
出于案件保密需要不能随意透露相关信息;二是防止案件未清楚之前公布相关信息损害相关嫌疑人的权利;三是 “遮家丑”,如云南“躲猫猫”事件。起初当地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组成的联合部门调查核实的结论是:该事件系在押人员趁民警刚巡视过后擅自进行娱乐游戏时,发生的一起意外事件。而事实真相是看守所的管教民警玩忽职守,致使一名在押人员在监管场所被伤害致死。很显然,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公安机关在信息公开方面都可能存在缺限。正是受信息来源的限制,网络舆论与事实真相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网络为了追求实效性和点击率,很多消息或言论本身的真伪并没有充足的时间得到核实,报道和传播的信息有时并不确切,有些甚至是谣言。为吸引网民关注,有些信息或言论本身就很极端,具有极强的煽动性。信息受限加上其极强的煽动性,网民很难对信息作出真伪鉴别,更倾向于接受群体讨论后产生的一系列观点,不知不觉中就成为极端言论的拥护者,促使涉警舆情案事件的危机现象产生。
(四)网络舆论中网民群体个人责任感的缺失,舆情监督不力。
个人责任感的弱化与分散的现象,是因为在群体讨论情形下,最终的责任由整个群体承担,责任会变得非常分散。这样较个人而言,群体中成员承担的责任会越来越小。所以个体在群体中发表言论会比独自承担责任时更大胆,甚至变得无所顾忌。在网络中,个人责任感的弱化与现实相比更突出。在现实中个体要为自己的言论负责,因为发表言论的个体是真实存在的,其言行都处于众人监督之下,个体在发表言论时会较为谨慎。而网络中的个体由于表达的匿名制,网民容易放松对自己法律意识、道德规范的要求,容易淡化自己的责任,放纵自己的行为。在目前制造新闻如此低成本且尚无明确法律法规的环境下,一些新闻媒体和网络为了追求新闻“眼球”效应,对涉
警案件的报道欠客观、公正,使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受到了伤害。而公安民警执法规范、形象的是网络负面炒作的主要对象。因此一旦出现网上涉警的负面消息必须加以重视,否则就可能成为网络舆情危机的加速器和推动力。
三、公安机关的舆情危机处置对策分析与新型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涉警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要端正态度,树立正确意识,积极疏通交流而不是压制,要联合各部门,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管,进一步加强对网民理性思考的引导等措施,使网络在促进公安工作开展和建立和谐警民关系方面产生更多积极影响。
(一)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应对舆情危机。
涉警案件发生后,事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领导应高度重视,应在第一时间组织精干力量成立专门调查小组,迅速前往事发地调查案件真相,及时在主流媒体发布有关该案件的权威信息,并将采访信息及专家的判断及时发布到受关注的网络平台上。对于网络舆论对事件所质疑的问题应做到,一是坦诚倾听各方意见,给对方尊重、表现自己的诚意。二是及时全面做好新闻发布,告知真相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应尽量表明公安机关快速处理、及时整改、坦诚事实的诚意。三是及时做出积极有效的承诺,处理事件危机应有计划的进行,根据事态发展及时发出积极可行的承诺,同时与媒体保持良好的互动。通过多角度地及时公布事件的信息是公安机关避免流言、回击谣言的有效方式。
(二)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减少网络舆论危机。
和谐的警民关系是指人民警察与社会公众相互信任、和谐相处,人民警察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社会公众大力支持公安工作,从而形成良性互
动的警民关系。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做好公安工作的前提。警民关系如果不和谐,公安机关很难获取网络舆论的真正支持。只有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人民群众对警察的支持才会增强,公安工作开展才能顺利。警民关系和谐了,网络上批评警察的言论自会减少,理解与支持警察的言论就会增加,涉警案件的负面报道现象也会相应减少。因此公安机关积极推进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有利于减少网络舆论危机给公安机关带来的消极影响,促使网络舆论朝着有利于公安机关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网民理性思考的引导,做好网络舆论监管。
涉警案件发生后网民一般特别关注某个事件某一方面或只从某一视角来观察事件,缺乏理性思考。为加强对网民理性思考的引导,公安机关力争做好以下三点:第一,涉警案件发生后,公安机关可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在网络上发表看法,通过他们解释公安机关履行法定职能的规定,如有不妥之处也请他们进行分析,消除争议,减轻网络舆情对司法权威的冲击;第二,培养意见领袖也是引导网民回归理性思考的一种途径。在网络舆论中,有时某人一句适时的提醒和正面的引导都有可能迅速转变群体的思维,使群体变得理性。在网络论坛上应该充分发挥“版主”等“意见领袖”的正面引导作用,他们对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以此影响网络群体中的追随者的观点;第三,对于那些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混淆视听、造成恶劣影响的网民,公安机关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一般来讲,公安机关的网络监管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是公安机关的网监部门要加大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力度,力争第一时间获取网络关于某些事件的信息,整理相关资料,为接下来调查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公安机关可以借助各个网站协助监管。网站监管一方面可以
使用过滤技术来屏蔽一些“敏感信息”。另一方面,网站的相关人员对网民发表的言论一定要严格审核,确保内容合法、健康、真实,有利于减少网民群体的极端言论。
(四)建立科学的应对危机预案,有效应对舆情危机。
公共舆情 篇6
摘要: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成为了公众表达诉求的主要平台,网络舆情态势持续高涨,给人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影响。通过研究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过程,深入剖析其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化解网络舆情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路径优化。
关键词:网络舆情;政府;公共服务;路径优化
近年来我国网络舆情活跃,网民数目猛增。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14年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目前已经有许多舆论事件在互联网上发生、发展,并且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2013年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就指出,我国2003年至2012年十年间舆情事件数逐年增长,热度呈波动性上升。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
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也并非是机械式的按步就绪发展,当现实或网络产生热点事件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竞相报道,公众通过两大类媒体获得事件的进展与真相则同时形成公众关注度,最终合力倒逼政府的回应效应。只要媒体追踪与更行及时准确,政府回应确切客观,就不仅实现了公众的知情权也牢塑了政府信任机制,对公众、对政府、对社会都是有利无害的;但是当传统媒体报道出现滞后或含糊的现象,会引发舆论危机,失去公众信任,危害社会。
二、网络舆情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公共服务的积极影响
首先,拓宽公众表达渠道,提升政府服务理念。一方面,进一步促进政府服务理念向依法行政,规范行为,防止和遏制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以将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取信于民发展。另一方面,决策者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基础上,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首要目标,推进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其次,促进政府信息公开,优化政府服务体系。在网络上政府引领好舆论,充当意见领袖作用。有针对性的采取适当的措施逐一加以解决公众的疑难问题,及时化解舆情发生的根源,通畅群众合理的诉求路径。这样有利于提升公众的监督意识以促进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最后,强化公众维权意识,推动服务监督力度。网络舆情体现的民意一方面显示出与官员压力对抗的巨大能量以更好地维护基层民主权力,另一方面在客观上督促政府及政府官员将信息透明化自觉接受公众检阅,促进决策者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推动政府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公众诉求与现实需求。
(二)网络舆情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消极影响
首先,信息内容多元化,影响公共服务实施。具有代表性的一系列舆情事件主要分为官员言行、社会民生、公共安全等多种类型。诸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等问题也凸显。
其次,信息内容情绪化,干扰公共服务实施。城市改造、拆迁证地、劳动争议、福利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所形成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事件,不断增强公众的情绪宣泄。在这种情势下,过于情绪化的网络信息只会干扰公共服务的优化。
最后,信息内容垄断化,误导公共服务实施。尽管网络舆情的价值在于话语权的自由,但从发布、参与网络舆情的网民结构来看,机关领导、工人、外来务工等群体的参与较少,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网络普及率不均等的问题,足以显示出网络舆情的主体结构存在垄断性,从而为获得部分利益群体的需求而导致政府公共服务的不公众不平等不普惠,加速利益冲突。
三、网络舆情应对与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优化路径
(一)转变执政理念,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创造条件
网络已成为公众生活中的常用工具,与传统的媒体不同,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在于交互性。然而,在许多政府网站上,政府网站与网民的互动情况并不乐观。网络舆情的高发态势给予了明确的信号提醒:需转变执政理念,大力发展完善电子政务解决公众所需,为公众提供好服务,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政府在与网络的互动的生态治理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预防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危机意识。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舆情蔓延扩散。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政府官员的反应能力,提高地方官员对网络媒介的认识与网络媒介引导沟通能力;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社会的网络媒介形成互动机制,及时的更新相关的政务信息,政府的行为更加的透明。
(二)创建透明政府,推动公共服务信息公开
传统理念的政府以资源控制为核心,对社会公共服务实施垄断性控制和管理是其典型的特征,而随着网络媒体的盛行,电子政务系统的优化服务日益得到重视以来,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改革也是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打破过去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实现政府主导模式,实现信息公开,开放政府公共服务的关键性程序,让公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政策制定、问责、流程再造等,改变以往刚性的思维方式,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公开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拓展,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让服务成果与民共享,服务过程与民共督。
(三)提升官员素质,引导网络舆情的正确方向
政府在与网络的互动的生态治理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预防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官员的素质,提高政府官员的反应能力,政府应加深了解网络媒介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传媒的评断标准及传媒的特点,加强组织学习,提高地方官员对网络媒介的认识,提高执行人员的网络媒介引导能力、网络媒介沟通能力及网络信息的收集分析及判断的能力;加强政府网站的建设,与社会的网络媒介形成互动机制,及时的更新相关的政务信息,政府的行为更加的透明。
(四)完善网络法治,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环境
做好公共服务,是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政府在公共服务提供中缺位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网络舆情作为检验政府公共服务践行效果的重要部分,则离不开法律的疏导。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创造健康文明的网络舆情生态环境,离不开法治的规范和公民的理性参与。2014年11月5日,中央网信办召开了“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会议。会议明确指出了网络环境立法的重点方向目标,最后一致建议加快制定网络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保护,推动《电信法》尽早出台。(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199it.com/archives/257541.html:2014年7月.
[2]邱少明.如何科学引领网络舆情[J].新重庆,2012(07).
[3]彭波.政府网站,如何让公众满意[N].人民网,2013—03—27.
[4]代灵敏.不断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N].人民日报,2014—03—12.
[5]张勤.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与政府信任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14(4).
公共舆情 篇7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也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高发期。 如2008 年的汶川地震,2010 年王家岭煤矿透水事件,2011 年的乌坎事件、723 高铁撞车事件等。 伴随着无线网络、移动终端、新媒体平台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每一个突发性公共事件都能在网络媒体引起强烈的反响,形成网络舆论,从而进一步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对公共管理部门的社会治理带来考验。
青年已经成为新媒体影响最为深刻和广泛的群体。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 截至2012 年12 月底,30 岁以下的青年网民占全体网民数的56.1%。青年群体看待问题还不够全面,思考问题较为感性,受网络舆论的影响较大等特点。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如果不能对青年进行很好的引导,将对社会平稳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对加强突发性公共事件中青年网络舆情应对研究非常重要。
2突发性公共事件生命周期与青年心理变化模型
突发性公共事件中青年网络舆情的发展存在两个变量。 一个是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生命周期。斯蒂文·芬克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将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生命周期进行了5 个阶段的划分:酝酿阶段、爆发阶段、扩散阶段、处理阶段和后遗症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网络舆情及其应对方式有所不同。 另一个是青年心理变化。 汉斯·塞里耶将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分为3 个阶段: 警戒、抵抗和疲惫,不同的心理阶段也应采用不同的应对方式。
结合上述理论, 笔者归纳形成突发性公共事件生命周期与青年心理变化模型,如图1 所示。
该模型主要反映突发性公共事件生命周期及青年群体心理变化过程,包括:
(1)突发性公共事件酝酿期的青年群体警戒反应心理。这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潜在因素萌发,青年群体出现好奇、求证、观望的心理态度。
(2)突发性公共事件爆发期的青年群体从警戒反应到抵抗心理。 这时突发性公共事件已经爆发,青年群体的心理渐渐从好奇、 求证、观望到对事件有自己的认识、看法和评价。
(3)突发性公共事件扩散期的青年群体完全抵抗心理。这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已经扩散, 此时青年群体的心理已进入完全抵抗期,随着意见领袖的出现,报道的深入和意见的成熟,群体极化现象出现。
(4)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期的青年群体从抵抗到疲惫心理。突发性公共事件各种应对手段开始出现成效, 青年群体的心理进入疲态,网络舆情开始弱化。
(5)突发性公共事件后遗症期的青年群体疲惫心理。此时事件进入反思阶段,青年群体的心理完全疲态,应激反应重新平衡,等待又一轮的应激反应。
3基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生命周期与青年心理变化模型的应对研究
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生命周期与青年心理变化的不同阶段, 应采用不同的应对模式和策略,才能发挥较好的应对效果。
3.1 突发性公共事件酝酿期
在突发性公共事件酝酿期,青年群体出现好奇、求证、观望的心理态度。此时应该采用“开放性思维”模式,重在收集和研判舆情信息。
(1)要加强网络舆情信息收集。 这阶段会出现各种信息,真实的信息夹杂着各种谣言,或者真实信息被过分夸大。应充分利用网络舆情监控平台及时收集和掌握网络舆情信息。
(2)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研判。 对收集的信息加以分析,及时掌握青年群体最准确的心理动态,通过经验分析、模型分析、趋势分析等手段对网络舆情的发展进行研判,作为采取下一步行动的依据。
3.2 突发性公共事件爆发期
当突发事件得到证实,并在网络被大量转载和引用时,青年群体的心理渐渐对事件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这一阶段重点是报道真相,澄清事实。
(1)依托各类网络平台传递真实的声音。 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时将事件最真实的信息予以报道。 在报道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青年网民能够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也要遵循媒体报道的原则,速报结果、慎报原因,避免造成更大的事件。
(2)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使信息更大范围的覆盖。 依托报纸、电视、广播、户外媒体等渠道确保信息被广泛地覆盖。 同时公共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发言人制度,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尽快传递真实信息。
(3)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的收集和研判。爆发阶段各类信息涌现,仍应加大对这些信息的收集和研判,为事件处置决策提供依据。
3.3 突发性公共事件扩散期
随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影响不断扩散, 青年群体的心理已进入完全抵抗期。随着意见领袖的出现和报道的深入,群体极化现象出现。 此时网络舆情应对的重点就是引导和监管。
(1)加强报道力度,积极引导青年群体。 继续通过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反复报道事件真相、澄清事实、澄清谣言,循循善诱地对青年群体加以引导。
(2)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网络意见领袖对青年群体调整心态和意见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时应该充分利用公共管理部门所培养或建立的意见领袖资源,请他们运用网络平台传播正面言论。
(3)加强网络宣传团队的力量。依托组织化的力量以及网络舆情队伍的力量,动员组织内部的人员共同发布、转发积极正面的消息,并由他们带动周围的亲友、同事、同学共同参与宣传。
(4)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 此时,公共管理部门应当采用一定的网络舆情监管的措施,对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对有谣言、负面言论的信息予以删除、封杀账号。 通过法律手段对散布谣言或利用突发性公共事件在互联网上制造恐慌的个人或组织予以控制。
3.4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期
突发性公共事件处理期各种应对手段开始出现成效,青年群体的心理进入疲态,网络舆情开始弱化。 此时巩固阶段性成果是关键。
(1)继续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尽管突发性公共事件到了处理期,但是网络舆情存在着滞后,同时存在事件通过网络死灰复燃的可能。需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避免青年群体疲惫的心理状态再次被激活。
(2)加强深入报道。 此时深度报道的材料逐步产生,应充分利用网站,传统纸媒等深阅读平台,对事件产生的全过程进行深入报道。利用青年群体逐渐冷静的状态,帮助他们平静地分析和思考整个事件的过程。
3.5 突发性公共事件后遗症期
这一阶段,事件进入反思过程,青年群体的心理完全疲态,等待又一轮的应激反应。 此时网络舆情的应对可以应减少引导或过多的评论,而是转向网络舆情信息收集,避免该事件死灰复燃。 同时, 对于该事件再次出现的可能产生影响力的网络舆情要特别予以重视,避免更大的事件的产生。
此外, 还应利用这一阶段对事件的网络舆情应对效果进行梳理和总结,积累应对经验,丰富应对能力。
摘要:我国正处于突发性公共事件频发期,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给突发性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带来了挑战。青年是思维活跃、受网络舆论的影响较大的群体,作为公共管理部门加强对青年网络舆情应对研究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斯蒂文·芬克的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和汉斯·塞里耶的心理应激理论建立起突发性公共事件生命周期与青年心理变化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探索相应的应对模式和策略。
公共舆情 篇8
1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现状
1.1 大数据信息的产生及相关特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的出现存在着必然性。在网络时代,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不断增强,存储能力不断扩大,这是大数据产生的必要条件。通过移动终端系统产生的信息化数据具有多样性,是大数据存在的重要来源。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数据理论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据的容量大。第二,速度变得更快,能及时产生数据且处理数据能力很强。第三,有多样的数据,数据类型丰富。第四,具有一定的的运用价值,能及时对相关数据进行预测,从而在数据分析开展之前找到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统计的信息与之前的信息进行对比,找到有用的数据,提高了数据的使用价值。
1.2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网民数量也不断增多。根据相关报告统计,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6亿之多,其中有5.3亿是手机网民,手机上网的比例首次超过电脑上网比例,由此可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智能终端已经迅速在人民群众中推广普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的大数据时代[1]。
社交网络平台中拥有着大批基础用户,很多舆论的产生来自于其中,这是公共网络舆情需要进行重点监督的区域。在网络社交平台上,每个网民都可以表达对公共事件的自由看法,因此,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各种虚假的、非理性的或非真实的言论,这对互联网监管工作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2 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舆情发展特点
2.1 言论自由导致信息相对开放
由于社交网络平台的开放,网民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打破了新闻媒体的主要地位,因此,网络舆情的发展也越来越大众化、普遍化[2]。
2.2 舆论信息传播迅速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社交平台及时地发表言论,事件在网络上快速传播,从个人意见的表达到群体意见的汇集,在信息化时代这就是“核裂变”式的“蝴蝶效应”的过程。
2.3 舆论信息丰富
在网络社交平台,有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在内容分类上,既有积极向上的言论,也有一些过激的个性化言论。从传导方式上来看,微博与微信等相关应用软件广泛传播,其应用软件的交流方式也很多,不同于传统的传播方式,不仅仅是文字的交流方式,更是结合了摄像、拍照、语音等一系列多媒体的应用,使得网络舆论信息更加多元化。
3 网络舆情信息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舆情信息分析不足
在网络平台下,收集的一些相关信息真实性程度不是很高,相关部门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其整理收集,对事件发展的背景没有进行详细分析,信息的情报价值和参照价值不够明显[3]。
3.2 舆情检测的方式过于落后
在绝大多数单位,对于舆情的网络检测只停留在人工收集资料的阶段,由于人工检测方式范围相当有限,一些网上事件难以及时发现。
3.3 对舆情的分析评判不准,对未来事件的预警能力差
对于网络舆情工作的评论开展一定要及时,目前很多单位对网络舆情工作的评测缺乏专业见解,一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有限,对大多数事件中产生的隐含信息还缺乏相应的掌握能力,一些事件的发生不在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范围之内,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追踪的灵敏度就大大减弱,因此,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
4 大数据技术在网络舆情工作中的相关应用
4.1 加强对网络社交平台的监控
大数据的应用既是一种新的技术方法又是一种全面的理论,网络舆情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当前的事态发展,运用大数据的技术优势,为舆论的检测提供信息搜集,对一些较为流行的社交平台,诸如微博中的数据进行快速定位,识别其中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对事件背景的分析,分析事件背后隐藏的规律,提供相关公共突发事件的技术支持[4]。
4.2 大数据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处理
大数据对海量的信息进行搜索与采集,这些数据的来源和种类都是多样化的,有系统化的数据也有非系统化数据,需要对这些搜集的数据进行归类和分析,将一些相似的数据进行归类,不同的数据之间进行转换,以便下一步的数据挖掘和整理。
5 结语
大数据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方法论,它的出现给信息技术带来了一场技术革新,它代表了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从其本身的特征来看,它所引导的不仅仅是信息的概括和速度的处理,更重要的是对信息的处理,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对网络舆情的检测工作中,是新时期相关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理的最好途径,也适应当前的环境。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现状,以及新时期公共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需求,着重分析了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看法,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初步分析,结合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运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为其提供相应的服务。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公共突发事件不断频发,给人民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加深,网民数量不断增加,一些新型的社交媒体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并受到广泛应用,而突发事件在网上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相关部门应如何快速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汇报,是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新时期,网络舆情的发展错综复杂,它的信息安全工作直接关乎着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安全。
关键词:大数据,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
参考文献
[1]陈浩,李纲.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过程[J].图书情报知识,2015,(01):116-123.
[2]陈浩,李纲.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研究——以网络组织为视角[J].情报杂志,2015,(02):42-46.
[3]张,孙霄凌,朱庆华.突发公共事件舆情传播特征与规律研究——以新浪微博和新浪新闻平台为例[J].情报杂志,2014,(04):90-95.
公共舆情 篇9
一、江苏“塑胶跑道”事件舆情的五个阶段
2015 年12 月25 日, 笔者通过谷歌以 “塑胶跑道” 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找到约406,000 条结果;以“江苏塑胶跑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找到约337,000条结果,约占“塑胶跑道”总检索结果的83%。 可见,在此次“塑胶跑道”舆情事件中,江苏作为舆情发源地是网络媒体关注的重点。 通过对网络及媒体对“江苏塑胶跑道”关注报道的分析,发现该事件舆情的发展、演变大概历经了以下几个时期。
(一)舆情萌芽期:2015 年9 月中下旬,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塑胶跑道“引燃”舆情
2015 年9 月9 日上午, 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出现多名学生流鼻血的情况, 家长怀疑可能跟学校新建的塑胶跑道的刺激性气味有关, 并将此事向澎湃新闻进行反映。9 月11 日,澎湃新闻最早就此事件刊发相关报道, 该报道在刊发两日内被数十家媒体进行转载,至此此事正式进入公众视野。 9 月18 日,凤凰网等媒体对该小学塑胶跑道事件的新进展进行了报道。报道称,该校抽样检测结果显示,有些教室空气中甲醛含量已经接近临界限制。因为此事在网络上已有一定的关注度,检测结果一经曝出加之各媒体转载报道不断,瞬间“引燃”了“塑胶跑道”事件舆情。
(二)舆情发酵期:2015 年10 月中旬,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四地多校被曝出塑胶跑道问题,舆情不断升级
2015 年10 月12 日,江苏新闻广播(FM93.7)以《有毒的塑胶跑道———校园“隐形杀手”独家调查 》为题播发了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地塑胶跑道被疑毒害学生健康的报道, 报道从多个方面分析了问题塑胶跑道进入校园的原因, 多家媒体的转载和跟踪报道使得事件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 引发网民热议。 10 月13 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刊发题为《多地塑胶跑道被疑毒害学生健康有毒物质过量或致男孩绝育》的报道,对此,中国青年网、腾讯网等多家网络媒体纷纷转载。 “毒跑道或致男孩绝育”相关报道言辞吸睛,以致白血病、不育的流言横飞,引发社会舆论一片哗然,舆情事态不断升级。
(三)舆情高潮期:2015 年10 月19 日—10 月23日,镇江市丹阳前艾中心小学出现问题跑道,将舆论推向高潮
2015 年10 月21 日,澎湃新闻刊发题为《江苏丹阳一小学“疑似有毒”塑胶跑道检测全合格,已暂时停工》的报道,报道称,前艾中心小学塑胶跑道是由江苏省塑胶办统一援建的同类项目中第一个因疑似出现质量问题而遭到投诉的。 此援建问题跑道一经曝出,立刻引发网民强势围观,将舆论再次推向高潮。
(四)舆情持续期:2015 年11 月中旬至11 月底,塑胶跑道问题上升为全国性舆情, 因而引发对江苏塑胶跑道事件处置情况的回顾,舆情热度居高不下
2015 年11 月中旬,全国范围内已有上海、浙江、广东等10 多个省市相继曝出疑似塑胶跑道致学生不适事件。 11 月2 日,深圳福田美莲小学跑道经检测甲苯、二甲苯平均超出国家标准20 倍,公众哗然。 11 月中旬起,各大媒体纷纷刊发评论文章,形成舆情高峰。11 月21 日上午9:52,人民网刊发文章 《江苏多地校园塑胶跑道被疑“有毒”,六疑问待解》,将舆情焦点又一次集中到江苏。同日12 点,江苏省教育厅通过厅门户网站、官方微博“江苏教育发布”等平台发布了《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学校塑胶场地建设及近期督查情况的通报》,当日,新华社对江苏省教育厅的通报内容进行了播发,其他媒体均做了转载。官方回应再次引发媒体和网民的集中关注,舆情热度仍居高不下。
(五)舆情消退期:2015 年12 月初,江苏省发布全省塑胶跑道检查工作,并就监管不力严查责任人,使得舆情热度开始降温
2015 年12 月4 日晚, 江苏省教育厅门户网站“ 江苏教育网” 与厅官方微博 “ 江苏教育发布” 发布《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全省学校塑胶运动场地检查工作的情况通报》。 随后,中国新闻网等多家媒体就通报内容进行相关报道或转载。由于江苏省当地政府对此次塑胶跑道督查处置措施得当,加之诸多媒体对于江苏省回应处置情况的报道和转载,大多数网民表示肯定和支持,至此江苏相关舆情开始消退。
二、公共卫生类事件舆情特征
(一)舆情发展迅速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的生产、 传播方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有别于以往传统媒体掌握信息发布和传播的绝对主动权,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即时性成为网络传播最显著的特征。 同时,网络传播的及时性也导致了危机事件的爆发呈现常态化, 这也是为什么早些年就已经存在的“问题塑胶跑道”事件近期才密集爆发的根本原因。
(二)舆情演变复杂
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和交互性,在给社会公众提供表达言论自由和发泄个人情绪平台的同时,也导致一些网民因为不良动机或者纯粹“恶搞”性心态发布具有明显情绪性及非理性特征的言论,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共卫生事件舆情演变的复杂性。 在此次“塑胶跑道”舆情事件中,部分媒体和网民为了博取眼球, 不加核实就大肆传播塑胶跑道容易导致男孩绝育、患白血病等言论,引发公众的心理恐慌。 同时在此次舆情事件中,网民舆论演变呈现一边倒的负面言论倾向:从质疑无良商家到质疑相关部门腐败再到质疑管理部门互相推卸责任等, 公众舆论议题的不断嬗变导致事件舆情反复波动且质疑政府、学校等的次生舆情泛滥成灾,从而造成有关“塑胶跑道”的舆论热度“高烧不退”。
笔者梳理“塑胶跑道”舆情发展过程发现,相关舆情发酵历经数月之久,有关“塑胶跑道”的舆情热度仍居高不下。 舆情演变的复杂性可以说是“塑胶跑道”舆情难以降温的根本原因,此次舆情事件是典型的网络舆情事件, 其舆情传播路径大致如下:“个案爆发—媒体报道—网络传播—网民围观”,自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塑胶跑道问题“引燃”舆情以来,其他新增个案时时涌现, 该事件舆情传播按照以上路径进行循环,从而形成了源源不断的话题热点。
(三)舆情传播具有广泛性
舆情传播的广泛性, 首先体现在舆情传播主体的广泛性。 公共卫生类事件与全民利益息息相关,事情一旦爆发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广泛传播。 另外,舆情传播的广泛性还体现在传播地域的广泛性。 回溯“塑胶跑道”舆情发展,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小学“塑胶跑道”事件是江苏塑胶跑道舆情事件的开端,此后江苏苏州、无锡、南京、常州等地多所小学、幼儿园陆续陷入“塑胶跑道”的风波中,从而使得“塑胶跑道”事件舆情全面爆发,也因此使江苏省成为舆论话题的中心之一。 截至2015 年12 月,全国范围内大量类似舆情事件出现“井喷”式增长,“塑胶跑道”舆情也一跃成为全国范围内广泛关注、热议的事件舆情。
(四)舆情处置艰难
公共卫生类事件往往事发突然, 不但具有以上所述的事件舆情发展的快速、演变的复杂性、传播的广泛特性, 同时兼具向社会群体性事件演变的可能性, 以上诸多舆情特征决定了地方政府舆情引导和处置工作的艰巨性。
自媒体门槛低且相对自由,传播快,容易成为流言滋生的温床。 舆情处置的艰难之处还在于网络流言的存在,流言往往会挑战或者暗合某些受众心理,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而这些都会导致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态势难以得到管控。 在此次“塑胶跑道”舆情事件中,部分媒体中提及的“或致男生绝育”等流言,导致公众心理恐慌和社会秩序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舆情处置难度。
此外, 公共卫生类舆情事件较容易衍生系列评论性文章,容易引发社会各界对相关政府部门监督、管理等工作的讨论, 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形象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当地政府对于此次舆情事件的处置和引导工作十分艰巨,其复杂性决定了其只能由也必须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多部门开展联动合作。在天津港爆炸事故的政府公关中,舆情危机处置经验的不足导致每次新闻发布会都会出现多个次生舆情,正向回应遭遇次生舆情覆盖,网络传播中不断生成新的质疑和吐槽,政府公信力受损。 与之相反,江苏省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此次“塑胶跑道”舆情处置过程中应对得当,引导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三、地方政府部门“塑胶跑道”事件舆情处置可圈可点
(一)面对舆情危机, 官方回应及时、 表态迅速,为危机化解创造条件
此次舆情危机爆发后, 为将舆情波及度缩减至最小,2015 年10 月14 日上午,江苏省教育厅及时召开新闻通气会,对此次事件进行了回应,并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绝大部分媒体在新闻通气会的报道和评论中, 均对江苏省教育厅主动回应和明确表态予以高度肯定, 这对引导本次舆情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根据首因效应规律可知,在事发后谁先说话、谁早表态,谁的观点和想法就会产生较大影响力,就会对后表态的人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2]党政机关如果先从正面的角度对某些问题进行一个总体的描述或说明, 就有助于后面的人用一种比较理性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因此,快速反应原则是地方政府舆情应对工作中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舆情事件发生后,网络舆情的即时性要求地方政府能够迅速掌握舆情事态,把握舆情应对的“黄金24 小时”甚至是“黄金1 小时”,发布相关信息及时进行回应表态。舆情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最先关注的是相关政府的态度,江苏省教育厅在事发后立即召开新闻通气会,并且在通气会上态度积极诚恳, 给公众留下了一种回应及时迅速、勇于承担、令人信任的第一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平复了负面舆情发酵, 挽回了政府的公信力。 相反,如果地方政府在舆情事件发生后,没有主动引导舆情的意识,而是固守传统惯性思维,一味地采取对相关报道和网络言论进行封堵、 压制的鸵鸟政策,不予理睬、回应和解释,那么最终就会导致谣言肆虐,引发社会恐慌,造成一系列更大的舆情危机。[3]
(二)借助媒体,持续发布信息,占据舆论制高点
2015 年11 月14 日上午,中央驻苏和江苏省30多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江苏省教育厅召开的通气会,结合媒体报道及舆情变化规律,教育厅新闻通气会内容已发挥主导作用。 当天中午,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及门户网站第一时间发布新闻通气会内容,并通过全省微博微信联盟平台,要求各地各校新媒体及时转发权威传播新闻通气会的内容,积极引导舆论。 各地各校积极响应,及时予以转发和评论,效果明显。 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信息发布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也更大,江苏省政府善于利用主流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并借助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发声”,切实做到了“以快对快、以新对新”,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明确要求政府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国家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并通过推进新闻发言人、 制定相关规定的方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增进公众和公权力部门之间的沟通。[4]政府舆情处置工作中信息发布不但要及时, 更要真实、透明、有技巧,政府信息发布技巧要遵循六说:速说态度、简说过程、巧说事实、慎说原因、跟说进展、后说评价,[5]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舆情往往复杂而敏感,极易引发公众的不安情绪。 因而相关政府部门更应该谨慎稳妥,既不能秉承“谣言止于智者”的惯性思维闷头处置,事后一次性发布信息,更不能在没有掌握清楚情况之前乱说一气,而是要及时进行动态性发布,先点后面、先局部后整体地发布信息回应公众关切。 舆情事件发生后,江苏省政府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事件调查,并将相关的进展和动态公布在其官方网站、微博上,对公众关切的问题逐一进行解释和交代,有效避免了舆情事态的恶化。
(三) 及时协调沟通, 有效开展舆情的收集和研判工作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情绪和态度表达的主要平台。 相关政府部门要认识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的巨大差异性,编制网络舆情预案,通过应急预案实现对可能的突发性事件网络舆情进行预测和分析,识别可能带来的威胁, 并针对这些情况制订相应的预备性处置方案。[6]一旦预测的舆情发生,就立刻按照预定的方案采取行动,同时根据具体的舆情发展及时调整方案以控制事态,将可能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点。 江苏多地“塑胶跑道”问题被报道后,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新闻办)即刻向苏州、无锡、南京、常州四地教育局下发 《舆情通知单》。 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加强舆情预警、 研判工作的举措可以说十分契合当下舆情复杂的发展态势, 且更有利于督促各地协调配合做好舆情的收集、研判工作,做到有新情况随时上报,进而制订动态舆情应对方案,把握舆情应对的主导权。
四、政府应对处置公共卫生类舆情事件的启示
(一)健全舆情预警应对机制,加强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跟进舆情动态,重视当下公众诉求,可以避免其负面情绪反复发作
江苏省“塑胶跑道”舆情事件一波三折,舆情发展阶段不同舆论的议题也不同, 因而公众诉求也不同。 为了更好地应对舆情危机,及时掌握事件舆情的发展动态, 地方政府部门应当健全舆情预警应对机制,如果有条件应设置专门人员,负责对各个网站的网络舆情内容进行全天候密切关注。 另外,面对重大舆情处置工作,更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协作。 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要联合行动、分工协作、彼此配合,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引导和控制,从而有效实现共同的危机管理目标。[7]
在日常的监测工作中, 应着重对重点论坛和网站加强监控,及时了解掌握舆情动态,加强对动态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并可以采用互动、回帖等方式,及时解答网友们对事件的疑问。 此外,还应针对当下民众诉求制订处置方案,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相反,如果忽视民众诉求,不但不能平息公众舆论,反而会使网友舆论一边倒,使问题更为尖锐,舆论热度也会随着官方回应呈上升趋势。如果相关部门在回应之前做好舆情研判,及时提出具体有效的应对措施,就能有效避免负面舆情的反复发作。
(二)彻查事情原委、迅速问责,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是平息舆论的釜底抽薪之法
校园连曝“塑胶跑道”事件,说明此问题由来已久,只是近日才集聚爆发,而一经爆发舆情热度便居高不下。 其原因是塑胶跑道进校园本是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现如今却成了威胁学生健康的罪魁祸首。 对此,相关管理部门难逃其责,公众舆论和主流媒体也纷纷发言问责, 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当正视公众正当诉求,强化“解决问题第一位,舆论引导第二位”的理念,通过彻底查清“塑胶跑道”频现之原因、加大惩戒过失方等,切实解决好现实问题。
江苏省教育厅在事发后分别于2015 年10 月14日、10 月15 日、10 月16 日、10 月19 日发布工作进展和涉事塑胶跑道的送检结果、 事件调查、 处理结果,并于11 月份发布了《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学校塑胶场地建设及近期督查情况的通报》,公示了媒体报道的江苏省部分地区个别学校塑胶跑道问题核查和处置情况。 江苏省教育厅积极督查和公布存在问题学校的整改措施、处置方案和处置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负面舆论, 有效地防止了各种猜测和质疑,平息了不断发酵的舆情事态。
(三)官方应持续高度重视,借助多种渠道正面宣传,有效地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著名学者罗伯特·希斯在《危机管理》一书中提出了4R模式,即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 其中,恢复工作是舆情危机事件得到控制后的首要工作,不但包括危机发生并得到控制后着手后续形象恢复和提升,还包括在危机管理结束后的总结阶段,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支持,避免重蹈历史覆辙。[8]危机管理4R模式中关于恢复的方法,对我国地方政府应对舆情危机事件同样适用且有其必要性。 在此次“塑胶跑道”舆情事件中,因舆情涉及师生的身心健康, 只有持续关注、 积极恢复才能使舆情彻底平息。 因此,江苏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在此次舆情事件的处置结果公布后持续重视, 注重借助传统媒体和自媒体平台,同时邀请相关专家和“舆论领袖”发表评论性文章,加强跟进舆论动态,做好正面宣传,正确引导舆论,有效树立地方政府规范管理、严格治教的良好形象,从而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9]此外,在“塑胶跑道”舆情事件得到控制后,地方政府还应当就此次舆情危机事件进行分析总结, 撰写相应的汇总报告, 并召开专题会议组织相关政府官员进行学习交流,以提高地方政府的舆情处置能力。
摘要:自2015年9月新学期开学以来,随着江苏、广东、黑龙江等多个省份“塑胶跑道”个案接连不断被曝光,“塑胶跑道”舆情密集迸发,且逐渐扩大为全国性的话题。分析该事件舆情及其处置发现:健全舆情预警应对机制,加强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工作,跟进舆情动态,重视当下公众诉求,可以避免其负面情绪反复发作;彻查事件原委、迅速问责,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是平息舆论的釜底抽薪之法;此外,官方还应持续高度重视,借助多种渠道正面宣传,才能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关键词:公共卫生,塑胶跑道,网络舆情,政府
参考文献
[1]刘鹏程,孙梅,李程跃,等.H7N9事件网络舆情分析及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10):784-786.
[2]时蓉华.社会心理学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157.
[3]蒋静.公共卫生安全类事件的网络舆情研究[D].湖南大学,2014.
[4]政府信息公开条例[EB/OL].2008.
[5]刘伯贤,李星驰.新媒体语境对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影响及治理[J].桂海论丛,2015(3):98-102.
[6]岳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论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7]王爱军.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路径研究[D].中南大学,2014.
[8]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30-31.
公共舆情 篇10
1 H7N9网络舆情演变分析
1.1 百度指数的引入
舆情分析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管理。针对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 目前国内较常用的监控系统有PALAS、麦知讯、Goonie、鹰隼、军犬等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广泛运用于公共危机的舆情监测与报告。百度公司依托其海量数据基础和强大的数据检索和处理功能, 推出百度指数[2]功能, 提供自2006年至今不同关键词的网络日搜索量数据, 以反映不同关键词在某一限定时段内的“用户关注度”和“媒体关注度”, 可以形象的反映社会对某一热点的舆情关注状况。百度指数作为舆情监测工具已经被用于投资、城市规划、旅游等方面的研究,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舆情分析中尚使用较少, 本文将百度指数作为H7N9事件舆情分析的工具。
1.2 材料来源
本文先选择全国整体作为研究区域, 再按照本次H7N9疫情发病和死亡数目的排序, 选择浙江、上海、江苏、安徽四个最多的省份进行对比分析, 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可比性, 本文通过百度指数“大数据分享和探索”网络界面, 以“H7N9”为关键词, 时间跨度为2013年3月至6月, 分析H7N9事件的舆情演变。
1.3 H7N9事件舆情演变分析
1.3.1 全国趋势。
图1是2013年3月至6月份H7N9事件网络舆情的全国趋势演变, 可以看出, 该事件的网络舆情经历了明显的“从无到有, 达到高峰, 渐渐平息”的状态。该图最下方2011-2013年时间轴上阴影部分的波动即为2013年3月至6月份的网络舆情, 在2011-2013年其他时段均无相关的H7N9事件信息。
结合H7N9事件的现实演变, 该事件网络舆情大致经历了发生期-调查期-处理期-后续反思期-舆论休眠期[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以下称“国家卫计委”) 3月31日通报, 上海市和安徽省发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用户搜索指数和媒体指数在3月31号开始出现并迅速上升, 这是该事件的发生期, 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人感染H7N9病例, 人们由之前的一无所知到开始面对和了解, 并随着事件的披露, 信息开始迅速积累和扩散。国家卫计委在4月5日开始每日向全国发布H7N9疫情信息, 该日发布消息“截至2013年4月5日17时, 全国共报告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6例, 其中死亡6人。病例分布于上海 (6例, 死亡4例) 、江苏 (6例) 、安徽 (1例) 、浙江 (3例, 死亡2例) ”[5], 用户搜索指数在4月5日达到第一波小高峰。此后国家每日发布全国疫情信息, 消息透明度提高, 民众情绪略平复。4月10日-11日, H7N9事件的网络关注度激增, 从之前的一个低谷到达最高峰, 分析可能由于该日出现第一例患者治愈出院, 这是人感染H7N9病例第一次被治愈的报道, 引发了人们的广泛讨论。这一阶段是H7N9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期, 期间国家各方面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并即时发布事件进展和处理情况, 社会舆论和民众情绪也随之起伏。此后几天, 国家每日发布疫情信息, 病例处于散发状态, 各地纷纷采取各种控制措施,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网络舆情逐渐回落, 4月25日开始, 国家卫计委的疫情发布也改为5日一次, 新增病例数减少, 至5月13日停止发布, 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此后搜索指数和媒体指数趋向于0, 网络舆情进入休眠状态。
1.3.2 地区趋势。
我们将H7N9疫情发病和死亡数目较多的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按地区对比分析其2013年3月至6月的网络舆情状况, 各省舆情趋势呈现出基本一致的规律, 如图2, 但与全国趋势有所不同。各省均在4月5日出现舆情高峰, 即国家开始逐日发布感染状况后, 网络关注的程度开始下降, 但在4月11日第一例治愈患者出院后百度指数出现了一个小的峰值, 这与全国关注度激增并达到最大峰值有所不同, 说明疫情严重的四个省份, 民众对此的关注热度不如全国。此后沪、浙、苏、皖四地均有散发性病例出现, 直到4月30日, 这四个省份不再有新发病例产生, 百度指数出现又一次上升, 并在5月2号达到最高, 这说明四个省份的民众对于H7N9事件的阶段性成绩表现了极大的关注。同样, 在5月16日浙江终止人感染H7N9禽流感Ⅳ级响应, 因为全国很多省份尚存在H7N9疫情, 因此该事件对全国层面影响较小, 但在江浙沪地区引发较大的关注, 社会的紧张氛围被冲淡。此后, 网络舆情逐渐进入沉寂期。
2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启示
从上述H7N9时间网络舆情演变的规律可以发现, 人们对于事件的关注和反应与事件的发展和处置结果有密切的联系, 发达的网络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载体。一方面, 这容易造成人们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紧张情绪, 引起恐慌;另一方面, 如果充分把握网络舆情的规律, 积极引导民众情绪和行为, 有利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和社会的稳定[6]。
2.1 保证信息及时透明发布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涉及专业知识, 且其处置多由专业人员进行, 民众对于事件背景、演变、处置和未来预期多只能通过社会传媒获取, 而网络传播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就需要专业部门和专业人员通过社会媒介及时透明的进行消息的发布, 从而使人们消除疑虑, 避免通过猜测或受到错误引导而引发恐慌和社会秩序的混乱。此次H7N9事件中, 国家卫计委通过其官方网站每日发布H7N9感染状况和死亡状况, 并介绍全国疫情趋势;同时各地也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新闻发布会等各种形式的媒介及时的向社会通报H7N9疫情控制的进展, 介绍其防治知识, 信息发布通畅、透明和及时。这也为H7N9事件的处置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全社会自觉配合政府卫生部门共同防治H7N9疫情。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中已日益成熟。
2.2 对网络舆情及时监测预警
网络为民众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也往往会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表达对事件的反应和需求。网络舆情预警是对当前网络舆情做出评价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并及时做出未来事件应对的反应[7]。目前舆情的监测和预警被我国各级卫生部门所重视, 国家卫计委、中国疾控中心、北京疾控中心等均开展了定期的卫生舆情报告, 上海世博会期间, 上海市疾控中心专门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舆情监测》等[8]。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政府部门一方面要及时迅速的处置事件本身, 另一方面需要密切监测网络舆情, 进行预警, 解答人们的疑惑, 应对民众的质疑, 公布事件的进展, 吸收群众的意见。最终建立起“监测-预警-响应-疏导-发布-反馈”一体化协同联动模式[9], 使事件的处置和舆情的处置相互结合, 最终促进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的化解。
2.3 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由于网络舆情与传统的舆论传播方式不同, 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期, 难免出现各种社会矛盾的冲突, 当出现网络舆情危机时, 政府部门再以“维稳”的方式应对, 采取“堵、压、瞒”的策略对待网络舆论, 往往适得其反[10]。因此, 需要变控制舆情为疏通舆情,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产生后, 及时疏通网络上消极的声音, 用权威的声音引导人们消除恐慌, 及时制止谣言的扩散, 维持民众情绪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摘要:目的:分析H7N9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演变规律, 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提供参考。方法:以百度指数为工具, 选择全国和江浙沪皖作为研究区域, 研究时间跨度为2013年3月至6月H7N9事件的网络舆情状况。结果:网络舆情经历了明显的“从无到有, 达到高峰, 渐渐平息”的状态, 网络关注热度与事件处置和信息发布密切关联。结论: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 应保证信息及时透明发布, 对网络舆情及时监测预警并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关键词:H7N9,网络舆情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参考文献
[1]徐勇.危机管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4, 20 (6) :519-520.
[2]郭岩, 万明, 朱丹燕, 等.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设计和实现[J].医学信息学, 2011, 32 (8) :6-9.
[3]http://baike.baidu.com/view/1235.htm.
[4]傅黎犁, 刘岩.“毒胶囊”事件舆情分析及其对医学情报工作创新的启示[J].医学信息学, 2013, 34 (1) :51-54.
[5]http://www.moh.gov.cn/mohwsyjbgs/s3578/201304/a9399eb8ac8d40b7bd4b28eca4cdec7d.shtml.
[6]苏志军, 李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呼唤危机管理机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 19 (9) :519-520.
[7]吴绍忠.互联网舆情预警机制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8:38-42.
[8]郑秋莹, 姚唐, 邱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发展现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7:12-14.
[9]赵路平, 许鑫.浅析公共危机传播中舆情分析研判机制的体系与流程[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 5 (4) :99-102.
公共舆情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下,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探讨
一、新媒体环境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的影响
新媒体环境是指融入了新兴媒体形式的媒体大环境,新媒体顾名思义是针对传统媒体所提出的概念。主要是依托互联网与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媒体,同时包括近几年来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在互相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新的媒体形态。
舆情主要是指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公众(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针对自己关心或密切联系自身利益的各种公共事务,所生发出来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舆情很容易因为舆论走向刺激,以较大强度在短时期内爆发,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生成舆情危机事件。
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为例来说,2015年8月12日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后,信息当即便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人民网、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和其所办新媒体账号第一时间跟进此次爆炸事件新闻,成为此次事故信息的主要汇集窗口。这种信息传播速度,是传统媒体时代所无法想象的。网络数据显示,天津爆炸事故网页新闻量截至8月14日15时已经达到4.4万条,微信则达到6万篇,新浪平台#天津塘沽大爆炸#、#天津港爆炸事故#两个微话题阅读量高达25亿人次,有将近460万条讨论量,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此次事件的舆论点主要在于救人、祈福和消防官兵的安全等之上。面对井喷的信息和不断升温的事件,强化舆论话语权分外重要,几大主流媒及各大网络新闻平台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设置议程,使得灾情信息透明度大幅提升。人民网、央视、财新等多家媒体甚至运用了无人机航拍爆炸现场,传递回了极为震撼而直观的视频、图像资料,极大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给人们提供了更多讨论窗口的同时给政府和媒体的舆情走向提供了更多的针对性,对网络噪音的消除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媒体环境面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暴露出的问题
虽然新媒体环境给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带来了极大作用,具有传统媒体环境所无法比肩的很多优势,但从当前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的处理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中有明显的呈现。
(一)当地媒体失声
重大公共危机往往是一种突发性危机,且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冲入性等性质,处理不当很容易会使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的公共安全和稳定造成影响。地方媒体作为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地距离最近的媒体,对信息的采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更快更好整合传播舆论,对舆论制高点加以抢占。但在事件中,面对网络媒体以及外地传统媒体爆炸式的关注,天津当地媒体却并未发挥其本地媒体沟通事件与公众的作用,却呈现出相对失声的状态。
(二)传统媒体跟进不及时
与网络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普遍存在跟进不及时状况。往往新闻在网络中爆发后,传统媒体才纷纷跟进,且很多切入点均无新意。事件发生于当天晚上23:30左右,从有明火开始,便有网友开始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此次事件,各大网站和传统媒体网络账号跟进时已经在凌晨或凌晨以后,而传统媒体则在13日、14日才有关于这起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件的报道,且对事件发生原因等跟进明显不如新媒体。
(三)网络上谣言四起
新媒体有其传播快、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但与此同时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信息往往比较繁杂,各种谣言掺杂其中,舆论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影响走向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方向。事故刚放发生,即有人谣传此次事故死亡人数超千人;有人谣传有害气体会扩散到北京;有人传播CNN记者采访被天津官员打断新闻,但事实上CNN中午便发表声明采访是被悲伤的家属打断;更有甚者,国难当头有人编造父母双亡求捐助诈骗数十万,凉了众多爱心人士的心等。总之,各种真假信息和谣言数不胜数,人心惶惶。
三、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走向建议
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对我国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舆情危机事件是社情民意一定程度上的反映,非理性因素时常掺杂其中,很容易对公众产生误导,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在公共危机事件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何正确引导舆情走向,是我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舆情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传统媒体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中的应对建议
传统媒体是媒体的起源和基础,虽然新媒体的发展势头猛烈,但传统媒体在很多人群中依然具有正统地位,人们普遍认为传统媒体所播报的新闻更具权威性,由此也可以看出传统媒体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中具有比新媒体更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必须坚守新闻人的责任,通过新闻人的特有敏感,对危机前兆加以洞察。重大公共危机的出现,有偶然和自然性的,也有必然和人为性的,即便是天灾很多时候也是可以有根可循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出现前都会有一定的前兆,传统新闻工作者所要坚守的就是始终站在船头,对社会中各种事件密切关注,及时将事实报道出来,而不是为了表面的舆论安稳选择雪藏重大公共危机事件。
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不可能完全脱离新媒体,舆情危机的发生通常是新旧媒体互动的结果。传统媒体的积极介入虽然是推动很多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影响的关键节点,但其在信息传播方面则确实无法比肩以互联网等为依托的新媒体。所以,双方各自发挥优势联动合作,更利于舆情危机的有效处置与消解。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及时、覆盖广泛、运用便捷、富于亲和力,适于危机预警与公关;传统媒体则具有权威性、系统性、较强的采编和把关能力。传统媒体应积极与新媒体优势充分结合起来,通过新媒体的信息收集对传播度较广的舆情进行深入、全面地调查分析满足公众的认知需求,以深刻的思想、高屋建瓴的眼光引导公众将注意力转向建设性话题,以高度的责任感服务相关各方平等对话、充分交流,最终促成矛盾化解。
(二)新媒体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舆情走向中的应对建议
重大公共事件的舆情危机是有其发展阶段的,通常表现为酝酿期、爆发期、平台期、消退期四个方面。虽然每一阶段都很紧要,但在酝酿期及早介入,通常更有利于舆情危机的消除。酝酿期在新媒体环境下时间越来越短,期间某些新媒体平台披露的一些个性信息,很有可能会刺激危机进一步发展,逐渐向社会普遍关注的舆情事件转化,很快将会到达危机临近点。在这一过程中,舆情事件生成、扩散的关键点为社群,当大众主流媒体也开始介入时,说明社会基础已经足够,新媒体可在此时积极介入,对质疑进行诚挚地应对和处理,在舆情的引导和危机的消解中有重要作用。
新媒体环境中,每一位参与者虽然理论上都可以称之为传播主体,但在新媒体舆情危机传播中只有不到极少数的意见领袖可以产生较大影响。与这些意见领袖充分沟通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就可极大程度上促使危机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在论坛、微博、微信等媒体中,那些在各自领域中有较大知名度和专业性的人士都属于意见领袖范畴,具有相较普通网友们更多的话语优势,在频繁互动中对舆论走向具有一定的左右作用。加之其民间属性,能够使公众在危机状态下的逆反心理更快消除,舆情管理者应与这些人员加强沟通和联系,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意见领袖地位,并充分发挥其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舆情走向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芳侣.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危机公关——以近年公共危机事件为例[J].经营管理者,2009,(21):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