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情

2024-09-03

社会舆情(通用12篇)

社会舆情 篇1

近期, 社会舆情的内容主要以土地、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环保, 以及交通等民生热点问题居多。还有部分攻击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不良信息。总的看来呈现如下特点:

一、舆情发布平台向纵深发展

这些舆情信息主要以网帖的形式在全国各大网站、论坛等主要平台发布, 少数敏感舆情会在天涯社区、凤凰论坛和人民网论坛等国内知名论坛出现。与此同时, 随着网民网络生活的不断丰富, 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随着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普及异军突起。微博的发布具有门槛低、传播快、影响大、难监管且代价低的特点, 已逐渐为网络负面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发源地和扩散渠道。

二、网络言论快速传播日益彰显

由于借助论坛、博客等网络平台传播信息简单直接且身份隐蔽, 网民能够快速、大胆地发表意见, 呼唤声援, 在短时间内形成利己的舆论浪潮。按照网络发展的舆情发展的规律来看, 重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 一般1~3个小时内就可呈现在网上, 如果成功吸引了网民的眼球, 带动网民的情绪, 在发帖3小时内跟帖就可达到舆情的高潮。而在舆情发展的高峰期, 每小时舆情都可能转移到多家外地网站, 微博上的舆情信息更是每时每刻都有可能爆发。这种舆情的扩散传播呈现出指数增长的趋势, 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臆断的观点在短时间内就能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如温州动车事故就是如此。

三、先入为主的网民“映像”

在网络中“三人言虎”的效果非常明显。即使错误观点, 如果被多个网民, 特别是网络名人传播后, 就容易产生极强的说服力。而一个人对负面舆情形成“第一映像”后, 往往寻找各种所谓的证据和推论来维持他的“第一映像”, 导致这种“映像”难以扭转。到目前为止, 大多数网络舆情在事件的初始阶段就在网民中迅速传播, 然后产生普遍认识与共鸣, 进而推动更多的爆料, 使舆情向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领域蔓延与扩散。多数不明真相的网民看到帖子后先入为主, 纷纷跟随大众的声音质疑、谩骂, 更有甚者是恶意中伤, 从中推波助澜, 从而引发一场公众信任危机。

四、全民沟通, 无边界的网络互动

在信息社会和网络技术进步的同时, 由于互联网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互动性的特点, 越来越多的网民不限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表达情绪, 越来越多的网民试图通过网络问政的形式解决自身的利益诉求。网民通过本地论坛、国内外知名网站和微博等对政府工作、民生问题、重大事件, 以及公共事件进行质疑、咨询, 发表意见和建议。在工作中, 越来越多的行政机关、众多的公共服务单位也注册官方ID及官方微博, 他们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到网络中与网民进行沟通交流和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 及时公布权威信息,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2011年9月9日湖南邵阳沉船时间事故发生后, 死亡人数不断变化, 从最初的乘客39人死亡8人, 到乘客45人死亡11人, 再到乘客50人死亡12人, 每次新书据都遭到媒体质疑和公众的批判, 相关部门陷入公信危机。

五、新旧媒体频频炒作, 引发更大的舆情火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争夺网民关注焦点已经达到白热化地步。面对一个敏感的话题和舆情焦点,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往往相互追逐炒作, 不断讨论和爆料。网络媒体受点击率的影响也刻意主推舆情, 引发更大的舆情火势。

六、民粹主义抬头, 舆论场形成对立面

近段时间以来, 民粹主义逐渐成为当今网络舆论的要害, 少数网民出于自身目的, 以维护大众利益为由, 反对权威, 不惜采取卑劣的误导手段挑动群众同政府对抗。而披上公众外衣的民粹主义更具有迷惑性, 很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同, 导致舆情形成更多的对立面, 加大了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

摘要:当今社会, 社会舆情呈现一种新趋势。其中以土地、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环保, 以及交通等民生热点问题居多, 还有许多涉及社会公共领域。

关键词:社会舆情,新趋势

社会舆情 篇2

《中国社会伦理舆情年度报告(-)》26日在于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网络伦理论坛上发布。报告指出,根据-的数据显示,制度伦理、职业伦理、人际伦理的舆情热度排在前三位。制度伦理舆情事件数量最多,这一领域的伦理冲突主要集中于行政权力和私权之间的冲突。职业伦理中,警民关系、医患关系是两个热点。企业伦理舆情集中在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安全性方面。人际伦理方面,与老人、儿童、青少年、孕妇等相关的舆情词汇成为高频热词。此外,在家庭伦理领域,与一老一小相关的伦理舆情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当下的社会伦理现状。

《报告》提出,当代伦理秩序的重建,以社会结构的变革——从家族到家庭、从熟人到陌生人、从现实到虚拟的变化为背景。对此,重建伦理价值体系,首先需要借助大数据等量化研究方法呈现网络伦理舆情状况,结合质化研究方法,探究伦理失范的症结所在。其次,深入剖析传统伦理价值体系中具有活力的文化资源,探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第三,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理性的态度加以客观解读,引导公众在讨论中逐渐达成社会共识,实现构建和谐有序社会伦理价值生态的目标。

报告由“场域视野下的网络伦理舆情评估”“网络伦理舆情高频词词库构建”“2017-中国社会伦理舆情运行特征素描”“2017-度中国社会伦理场域舆情特征素描”四个章节组成,旨在呈现当下中国社会伦理舆情的.状况,为进一步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对策提供基础。

此外,论坛设“家庭伦理与网络社会行为伦理”和“媒介伦理与媒介素养”两个分论坛,与会学者针对网络时代如何构建和谐的伦理秩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祝华新、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伦围绕“网络伦理构建的着眼于着手处”“互联网公共空间与公民素质”“万物互联时代的网络伦理学”等主题作主旨发言。

本论坛由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研究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

相关消息:

26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社会伦理舆情调查报告显示,至20,中国的伦理舆情事件中,“社会与法”类事件最多,占比过半。从热点伦理事件的省域分布来看,北京、河南、广东列前三位。

3月26日,由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研究院承办,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首届网络伦理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届论坛以“网络时代伦理价值体系重建”为主题,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研究院院长于丹发布了《中国社会伦理舆情年度报告(2017-2018)》。据介绍,该报告以权威数据源作为研究基础,力图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当下中国社会伦理舆情的状况,并为进一步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对策提供基础。

报告称,社会伦理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家庭、人际、企业、市场、环境等子领域,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

这份报告的研究显示,2017-20伦理舆情事件中,“社会与法”类事件最多,占比超过50%,“时政”与“民生”类次之,均为13%。

报告分析,从社会性事件及涉法事件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说明公众对于那些具有新闻性、时效性及争议性的事件更感兴趣。

从伦理舆情事件的地域分布来看,调查显示热点伦理事件大多集中于地市级城市,占比39%,县级市及以下区域和全国范围内的事件占比约20%。一线大城市伦理事件占比最少,仅为5%。从热点事件的省域分布来看,北京最为集中,其次是河南和广东。

报告称,伦理舆情集中某些省域的现象,与该区域人口数量众多、人员构成复杂多样有很大关系。北京、广东由于自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势,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更强。加之本区域媒体数量众多,用户借助自媒体参与信息传播的主动性强,为伦理舆情的发酵和传播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社会舆情 篇3

主持人语:从事传媒的参与者依据职能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即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监管者可以运用自身所具有的公权力、话语权、对传播工具资源的掌控等各种方式对被监管者施加影响,无论这些影响积极亦或消极,对传播行业和传播事业而言,其只能成为单一的承受者。本期《传媒与法》栏目推选三篇文章,其关注点及主要探讨的就是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二者之间的关系,再具体些,就是对监管者在施加的影响的同时,被监管者基于自身的客观条件对这些影响所做的反应,其中负反馈居多,表现出来就是所谓的监督职能。《新媒体语境下网民意见表达对舆论监督的影响》这篇文章是以轰动全国的“吴英案”作为个例,凸显了在当今新媒体时代,相较以往,受众针对这个事件所能作出的反应以及对舆论监督产生的诸多影响,作者在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当今的新媒体技术使参与式的舆论监督的发展前景发展充满了谨慎的乐观。在《省级党报舆论监督浅議》这篇文章里,作者以党报为研究主体、站在职责界定清晰的特别机构的立场上,阐述了在新闻监督和舆论导向中自身应予发挥的作用和应尽的职责。最后一篇是有关北洋时期的新闻立法和癸丑报灾的文章,是对历史事件的细致回顾和简要研究,北洋政府正是运用公权力乃至国家暴力对报业施加了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过于消极,让人在缅怀历史的同时也从中得以警醒。

社会舆情 篇4

1 社会舆情事件描述

事例一: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事例二:2009年11月14日,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

事例三: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当小悦悦被送进医院时,已经脑死亡。八天之后,小悦悦离世……

众多的社会事件无一不表明:中国传统的美德如“爱幼扶老”、“见义勇为”等在物质文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渐渐地迷失。是什么让我们在见到需要帮助的人面前踌躇不前呢?当互相帮助成了奢侈,当信任变成了敲诈砖,作为孕育“祖国花朵”的我们,教育又将何去何从?

究其原因,归根在于引导与教育。在网络信息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是青年人培养的摇篮,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定位培养教育大学生,促使其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呢?

2 高校思政教育形势严峻

在网络的舆论渲染下,大学生从小建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在“老人该不该扶起”的网络博弈中,大学生的选择受到考验,甚至意志薄弱者容易受到影响,往社会所希望的相反方向发生。例如事件三引发“人性冷漠”的网络思潮。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每天都接受大量的信息,优秀的文明成果和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一同涌入,复杂的社会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思政教育尤其重要。

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但所起到的作用往往可能会被大家所忽视。现在的社会、家庭、学校,总是以学习成绩来辨别学生的好坏,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放松。一味地强调成绩,而忽视教育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这造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错误定位。

结合事例一,我们可以看出,长江大学英雄的事迹体现了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在思政教育上面临严峻的形势。

(1)思政教育中道德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文明高度发达,造成了社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冲击着大学生的象牙塔。从事例二可见,当学生的知识架构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冲突时,学生的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被误导。所以思政教育要与社会大环境结合,当社会舆情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地予以引导。

(2)思政教育不免流于形式。在高校的思政教育课上,老师总是讲一些相对肤浅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的皮毛,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容易造成只是应试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作用。

3 与时俱进,提高实效性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网络多元化、社会思潮汹涌的当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

(1)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树立开放式的思政教育观念。高校思政教育要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就必须更新思政教育观念。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这就必须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爱国热情,发扬传统美德,传播先进文化。在社会舆情事件发生后,明确是非,坚持社会正气,不随波逐流。另一方面,树立开放式的思政教育观念。随着信息化时代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育观念势必滞后。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实施“走出去”原则,加入网络一体化、信息交互化的新特点,明确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以此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灌输模式,寻找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直白单一的说教性、填鸭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淡漠、反感甚至抵触。所以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达到寓教育于无形之中,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新形势下,思政教育要以有新意而又有实效的载体进行,创新和变通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度为基准,着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以此达到共赢的局面。例如:结合事例一,举办思政教育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灌输”方式,引进了师生“交互式”交流方式。通过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自由组织,形式多样开展系列思政主题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最终学生反馈结果良好。

(3)建立网络新阵地,加强信息化监控。网络信息的多样化与广泛化,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全面而又丰富的内容。这要求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建立“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可控性。首先,建立思政教育的网络新阵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场鲜明地引导重大政治问题,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次,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增强调控性,即时应对社会网络舆论事件,利用网络新阵地,防止流言、谣言或妄言的传播,舒缓师生的情绪,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

4 结束语

“小悦悦”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社会事件的连续发生,给我们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针对社会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我们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在育人和管理中的作用,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新伟,朱玉飞,王春玲.高校应对微博公共事件舆情的策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2.7.

[2]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10.10.

如何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 篇5

及时全面准确地搜集分析人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愿望心声以及带倾向性的社会动态等,是我们正确决策、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是党和政府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带领群众一道前进的重要基础,归根到底是我们党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基本功。现实中,一些地方的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利益视而不见,对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对群众的情绪和愿望心中无数,对社会舆情无所用心,往往凭个人经验和主观臆断决策,损害群众利益,违背群众愿望;有的官僚主义严重,不会也不愿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推诿扯皮,采取一躲、二推、三拖、四哄的态度,致使许多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新问题拖成老问题,简单问题拖成复杂问题,导致群众情绪激化;有的对重大社会舆情若明若暗,缺乏预警,等到事态发展成突发性事件后又手足无措,简单地把专政机关推到第一线,加重了群众的对抗情绪,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提出:“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

第一,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必须时刻强调的永恒话题。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调研制度、群众接待日制度、基层联系点制度等,开辟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多种渠道,及时捕捉群众的“第一信号”,把握群众的第一愿望。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民主观、权力观的教育,使广大干部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共产党人只不过是人民大海中的沧海之一粟,真正做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解民忧,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在帮助群众中了解群众心声,在服务群众中把准群众脉搏,在奉献群众中体验群众情绪。

第二,健全人民群众信访渠道畅通机制。坚持疏导、化解原则,最大限度地方便信访群众,让群众有说话之处、诉苦之处,从群众来信来访中关注社会动态,掌握深层次、动态性、预警性信息。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访处理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不能把矛盾上交,更不能视上访群众为“刁民”,粗暴地对待上访群众;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虽然合理但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

第三,加强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型传媒的信息搜集和分析。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无论从用户规模、业务应用、技术实现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仅1998年至2004年6年间,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就从117.5万发展到近9000万,互联网站从3700个发展到63万个。我国手机短信每年高达两千亿条。尽管网上信息、手机短信内容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但作为一块正在加速膨胀的思想阵地,加上其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通过这类渠道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去伪存真,还是能从中了解到民情民意的。因此,在加强互联网、手机短信管理的同时,组织力量开展信息汇集整理和分析,对于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很有意义。

社会舆情 篇6

关键词 社会舆情事件 高校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愈发地处于世界的顶端,可精神文明建设渐渐地偏重失衡。“我爸是李刚”、“小悦悦事件”、“扶老太遭连环索赔”、药家鑫等社会事件连续发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严重冲击,我们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愈发艰巨。本文将从社会舆情事件分析,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提出几点思考。

1 社会舆情事件描述

事例一: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事例二:2009年11月14日,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

事例三: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当小悦悦被送进医院时,已经脑死亡。八天之后,小悦悦离世……

众多的社会事件无一不表明:中国传统的美德如“爱幼扶老”、“见义勇为”等在物质文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渐渐地迷失。是什么让我们在见到需要帮助的人面前踌躇不前呢?当互相帮助成了奢侈,当信任变成了敲诈砖,作为孕育“祖国花朵”的我们,教育又将何去何从?

究其原因,归根在于引导与教育。在网络信息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是青年人培养的摇篮,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定位培养教育大学生,促使其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呢?

2 高校思政教育形势严峻

在网络的舆论渲染下,大学生从小建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在“老人该不该扶起”的网络博弈中,大学生的选择受到考验,甚至意志薄弱者容易受到影响,往社会所希望的相反方向发生。例如事件三引发“人性冷漠”的网络思潮。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每天都接受大量的信息,优秀的文明成果和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一同涌入,复杂的社会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思政教育尤其重要。

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环节,但所起到的作用往往可能会被大家所忽视。现在的社会、家庭、学校,总是以学习成绩来辨别学生的好坏,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面不可避免地放松。一味地强调成绩,而忽视教育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这造成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错误定位。

结合事例一,我们可以看出,长江大学英雄的事迹体现了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在思政教育上面临严峻的形势。

(1)思政教育中道德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文明高度发达,造成了社会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冲击着大学生的象牙塔。从事例二可见,当学生的知识架构与现实社会环境相冲突时,学生的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都被误导。所以思政教育要与社会大环境结合,当社会舆情事件发生时,要及时地予以引导。

(2)思政教育不免流于形式。在高校的思政教育课上,老师总是讲一些相对肤浅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理论的皮毛,忽视了学生的内在需求,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容易造成只是应试教育,并没有很好地起到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作用。

3 与时俱进,提高实效性

当今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越来越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信息、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渠道和平台。思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网络多元化、社会思潮汹涌的当代,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

(1)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树立开放式的思政教育观念。高校思政教育要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就必须更新思政教育观念。一方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方向。这就必须以先进文化的前进方面为导向,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弘扬民族文化,培养爱国热情,发扬传统美德,传播先进文化。在社会舆情事件发生后,明确是非,坚持社会正气,不随波逐流。另一方面,樹立开放式的思政教育观念。随着信息化时代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育观念势必滞后。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应该实施“走出去”原则,加入网络一体化、信息交互化的新特点,明确丰富思政教育的内涵,以此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2)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灌输模式,寻找思政教育的新模式。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直白单一的说教性、填鸭式,容易引起学生的淡漠、反感甚至抵触。所以寻找新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才能达到寓教育于无形之中,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新形势下,思政教育要以有新意而又有实效的载体进行,创新和变通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度为基准,着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以此达到共赢的局面。例如:结合事例一,举办思政教育活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灌输”方式,引进了师生“交互式”交流方式。通过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自由组织,形式多样开展系列思政主题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奉献精神,加强社会道德教育。最终学生反馈结果良好。

(3)建立网络新阵地,加强信息化监控。网络信息的多样化与广泛化,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文化需求,为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全面而又丰富的内容。这要求思政教育必须与时俱进,积极建立“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增加信息传播渠道的可控性。首先,建立思政教育的网络新阵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念、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场鲜明地引导重大政治问题,努力打造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其次,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增强调控性,即时应对社会网络舆论事件,利用网络新阵地,防止流言、谣言或妄言的传播,舒缓师生的情绪,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

4 结束语

“小悦悦”事件、药家鑫事件等社会事件的连续发生,给我们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敲响了警钟。针对社会网络舆情的特点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我们要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在育人和管理中的作用,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新伟,朱玉飞,王春玲.高校应对微博公共事件舆情的策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2012.7.

[2] 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中南大学,2010.10.

社会舆情 篇7

舆情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观点等的总和,具有一致性、强烈性和持续性, 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展产生影响[1]。在中国,网络舆情主要由网络中的媒体言论、论坛新闻跟帖、博客微博的关注情况等共同反映与形成,网络舆情是对社会舆情的反映,也是舆情在互联网上的映射[2]。

网络舆情具有信息功能、导向功能、沟通功能、监督功能, 有效控制网络舆情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对规范网络信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监督和稳定社会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网民不但通过互联网曝光一些热点事件,为加强对政府舆论监督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网民通过互联网造谣传谣,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不良影响[3]。所以,网络舆情的研究分析和管理导控是十分必要的。

2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网络的研究出发点是行动者之间存在的各种联系,社会网络分析采用数学方法中的图论来描述,社会网络分析研究的是深层次的、隐藏在复杂社会系统表面之下的一定的网络模式[4]。一个社会网络由多个点和各点间的连线组成,“点”是各个社会行动者,“边”是行动者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网络分析就是建立这些关系的模型,力图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研究这种结构对群体功能或者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5]。

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对网络传播的信息内容进行研究,发现重要舆情内容;二是对网络中结点构成的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发现该网络的特征[3]。因此,如果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应用于网络舆情研究领域,将有助于实现系统化分析,通过定量定性方法,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得到网络舆情分析结论,进而有效地协助相关部门监控、管理互联网用户的上网行为、维护互联网舆论氛围的健康,及时地控制和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是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1]。

3基于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分析

3.1研究方法和步骤

基于社会网络的网络舆情分析中所采用的通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及存储、数据分析、 结论讨论。

选择确定研究对象。选择所要进行分析的事件或话题,确定网络舆情研究的方向,是发现舆情内容还是网络舆情结构分析。

数据采集。需要根据选定的研究对象,从网络中尤其是从论坛、博客、微薄等虚拟社区中获取相关信息,根据网民之间通过发言和回复形成交流关系、相互关注关系、互为粉丝关系等, 建立行动者间的关系数据。数据采集的方法可以通过编程实现,也可以选择适当的网络爬虫软件爬取所需要的原始数据。

数据预处理及存储。收集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才能存储分析。数据预处理首先是内容上的筛选,且有回复关系或关注引用关系等。如果社会网络很大,便于分析需要删除关系较简单的点,这些点对整体网络的特征不会产生根本影响。根据研究目的不同有时以所有帖子或博文为研究对象,有时则需要选择某一时间段内的帖子或博文为研究对象。预处理后的数据按照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的要求进行存储,建立关系矩阵。

数据分析。以存储数据为一局,选择恰当的社会网络分析指标以得到所研究网络的特征,通过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挖掘网络舆情信息。

结论分析讨论。通过上述分析结果,获得舆情网络信息, 明确舆情应对策略,采取科学的方法对相关网站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关注意见领袖,对其采取正向引导以期引导整个舆论网络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3.2实例分析

本文选取天涯网络社区中题为“京津冀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将何去何从”的主题帖及相关回复作为研究对象,时间截点从2014年4月5日20时33分到2014年4月11日13时56分,共有有效贴188个,涉及网民120人,有发帖回复关系的网民49人,有效的发帖回复关系为106个。为了充分保护网民的隐私,文中用1-49编号代表这49位网民。本文使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存储在Excel中的关系数据读入Ucinet中,形成的关系网络如图1所示。

3.3社会网络指标分析

3.3.1网络密度

通过计算,整个网络的密度为0.0451,网络中关系的标准差为0.3984,网络密度值很低,表明该网络涉及的网民并未形成紧密联系,仍然比较松散。但是网络舆情是动态发展的,舆情发展后期可能会出现参与网民不断减少的情况,此时网民的凝聚力可能会增强,还应时刻关注网络舆情变化。

3.3.2凝聚子群

文中通过“成分”分析该网络的凝聚子群。如果一个图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内部成员之间存在关联,而各个部分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这些部分称为成分[5]。有向网络数据中的成分的定义分为“弱成分”和“强成分” 两种。

通过Ucinet对该网络分析得到7个弱成分,含有至少3个节点的弱成分有两个,第一个弱成分包含36个节点,即图中最大的连通子图,第二个弱成分包含3个节点,分别是14、34、 40。对该网络进行分析得到40个强成分,含有至少3个节点的只有1个强成分,包含5、7、15、24、30、31、41、46、48这9个节点。通过凝聚子群的研究揭示了群体内部的子结构。

3.3.3度

通过Ucinet软件得到所有网民对应节点的出入度值,出度代表回复他人的次数,入度表示被回复的次数。出度越高表示网民越活跃,入度越高表示越被关注,一般总度值越大的节点在网络中越重要,“权力”越大。

在所有节点中入度最高的两个节点分别是17和31,入度值分别是19和14;出度最高的两个点分别是31和30,出度值分别是52和9。总度数前三名分别是31、30、17,度值分别为66、22、19。这说明该三个人在整个网络中最活跃,易被其他网民关注和回复,在整个网络中处于“权力”中心地位,即意见领袖,需舆情管理部门重点关注。

同时,该网络的点出度中心势为9.635%,点入度中心势为3.255%,该网络的中心势较低,说明网络结构比较松散。中心势越接近1说明网络越具有集中趋势。

另外,由于该网络不是一个连通图,则最短路径的计算就会不准确,由此得到的中间中心度就不够准确,所以选择最大的弱成分子网,得到的各点标准化中心性分析如图2所示,分别包含度数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间中心性。

度数中心性一般指在网络中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有直接关联,则该节点处于中心地位[6]。该值越大,说明该网民在该网络中越活跃。

接近中心性表示一个节点传播信息时不依赖其它节点的程度。当某行动者离其他人越接近,则在传播信息过程中越不依赖其他人。一个非“权力”中心成员必须要通过他人才能传播信息,易受他人控制。所以该属性关注的是不受别人控制的能力。

中间中心性主要反映行动者在中间路径上的控制能力,如果有很多节点与其相连,其地位就比较重要。如果一个行动者占据网络中的位置越多,其中间中心性也就越高,就存在更多依赖这个中间中心点的行动者。所以该属性衡量怎样使行动者控制其他行动者的能力问题[7]。

通过对图2这三个属性的观察发现,节点31、30、17在网络中的活跃度最高,其不受其他节点控制的能力最强,节点31、 41、30对其他节点的影响控制能力最强。

3.3.4网络直径

由于该网络是不连通的,所以直接研究网络直径无意义。 计算最大弱成分组成的子网络其平均网络直径为2.163,值较小,表明节点间建立关系较容易,平均2-3个人就可以发生关系,呈现“小世界”现象,符合“小世界”理论。

3.3.5聚类系数

通过计算最大弱成分组成的子网的聚类系数为0.183,水平偏低,说明网络中节点间交流较少,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 同时也说明在主题帖发表初期,参与者相互之间交流不会很多,随着事件发展和时间推移,参与者针对该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后,网络的聚类系数可能变大[3]。

3.4结论讨论

从整体上来看,这个网络舆情所组成的网络密度小、结构松散、不连通,不能用单纯的网络直径及聚类系数进行描述,所以这两个参数是基于网络中最大的弱成分组成的子网的。网络直径比较小,聚类系数较小,网民之间易于建立联系,网民之间交流较少,未形成稳定的交流关系。网络中的关键节点31、 30、17的活跃度最高,不受其他节点控制的能力最强,节点31、 41、30对其他节点的影响控制能力最强。结合前面分析,虽然节点间的关系较少,但两者建立关系则较容易。另外,对像31号这样的意见领袖需要重点关注,他们对整个网络的连接贡献较大,对整个舆情的演变起到关键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舆情的发展方向。

4管理对策研究

对网络舆情的分析不仅是对舆情内容的分析,同时需要分析舆情行动者之间的社会结构,探究舆情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挖掘网络的相关特点,寻找意见领袖和核心小群体,通过对他们的引导,以达到对整个网络舆情发展的引导。

网络舆情管理具体措施分两步:第一步网络舆情的防范, 政府或相关部门充分利用论坛、微博、博客等虚拟社区主动公布相关信息,构建自己的社会网络,引导舆情发展,防患于未然。第二步网络舆情监管处理,相关组织通过网络舆情处理平台,及时分析舆情内容并持续不断的追踪舆情发展动态,充分利用虚拟社区传播快的特点,对不良事实拿出相关证据予以反驳,传播正能量,消除负能量。另外,监管部门对舆情发展后期往往疏于管理和关注,致使因关部门处理不当或者是网民对处理结果的不满而产生的一些负面消息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关注,导致舆情的发展出现新的发展动态,所以,看似结束的事件仍需要后期的舆情监督和管理。

5总结

社会舆情 篇8

一、网络舆情与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关系

刘毅教授认为“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 在一些公共事务中关系着广大网民的切实利益, 这些网民通过网络的方式来发表自己的情绪、看法、意见等”。可见, 网络舆情不是在虚拟的世界中产生的, 而是网民根据现实生活中和自己切实利益相关的事情利用网络平台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宣泄自己的情绪。然而, 大学生作为众多网民中的一部分, 他们往往也会利用网络媒体, 比如校园贴吧、微博和微信等平台去表达意见和看法。

一般来讲, 社会心态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 社会类别中的社会共识、社会情绪和感受, 以及社会价值取向。它能反映出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对社会的认识, 并在心理形成对社会的基本看法、观点和态度。具体来讲, 大学生社会心态主要是指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现实的主观认知和感受, 他们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真实看法和态度, 并在价值观念和社会情绪上具体地反映其社会心态。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社会环境日益复杂多变, 这种大环境势必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产生重大影响。网络舆情是人们社会心态在网络上的表达和反映, 社会心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它是由客观社会存在所决定的, 并且反映和能动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可见, 网络舆情的变化将会对大学生社会心态产生重大影响, 但网络舆情不是消极和被动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心态, 而是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具有主观能动作用。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网络舆情能在某种层面上折射出大量的社会问题, 是现实社会存在的真实问题的网络虚拟化反映。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 网络舆情将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产生重要影响。

( 一)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社会认知的影响

网络舆情对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往往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时代的进步, 人们的思想更加成熟, 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能够多角度地审视, 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 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这无疑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发展。网络舆情这种互动式的发展更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 强化了大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责任感; 由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复杂性和易变性, 当网络上传递负面消息和虚假信息时, 网络的负面情绪和非理性因素会进一步上升, 导致网络舆情的方向发生变动, 使其不能够真实地反映网民的想法, 不利于国家和政府做出科学的决策, 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网络舆情会干扰大学生的社会认知, 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会压力、不公平感和安全感, 降低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 二)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谁掌握了网络话语权, 谁就会对社会舆论产生重大影响。QQ、微博和微信等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政治观点和参与社会热点问题讨论的新型工具, 可见网络舆情的作用日益凸显。与此同时, 网络舆情在维护大学生话语权的同时, 也进一步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网络舆情的不断变化使得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一方面, 当人们利用网络不断传播正能量的时候, 这种网络舆情往往会引导着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生活信念,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法制观念, 并影响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另一方面, 网络的负面消息也会冲不断冲击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由于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 思想行为还不够成熟, 易被权钱腐蚀, 部分大学生盲目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 加上西方多元化和复杂性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的价值观很容易发生偏离, 导致其价值扭曲。这种网络舆情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更不利于其形成良好健康的社会心态。

( 三)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社会情绪的影响

网络舆情能够折射出较为现实的社会问题, 更加凸显社会矛盾。网络舆情不仅仅能反映出民意, 更能反映出民众的社会情绪。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表达着自己的焦虑情绪, 例如“学习焦虑”、“就业焦虑”、“财富焦虑”等, 这些无不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的过大, 生活负担过重, 竞争越来越激烈等, 大学生社会心态呈现出了消极悲观的一面。然而, 网络舆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当大学生在网络上真实地表达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观点时, 往往也会引起国家和政府对些问题的重视, 例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社会腐败问题。在广大媒体舆论的监督下, 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一些较难的问题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 大学生的合理期望和切身利益得到重视, 这样就大大地缓解了大学生的社会紧张情绪, 更利于其良好心态的形成。

摘要:网络舆情的变化将会对大学生社会心态产生重大影响, 但网络舆情不是消极和被动地反映大学生社会心态, 而是对大学生社会心态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它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念和社会情绪产生具体影响。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社会心态,影响

参考文献

[1]侯锡铭.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 (05) .

社会舆情 篇9

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 出现了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 对于杂志、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 社会文化导向、社会舆情风向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中, 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的形式进行信息传递, 并且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实现信息的即时传递, 更容易产生各种社会舆情。基于此, 在新媒体环境下, 必须对社会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和引导, 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

二、新媒体传播环境下社会舆情监测的重要性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通过微博、论坛、门户网站等方式, 能够对各类信息进行迅速的传递和反映, 从而加速社会舆情的发酵。在全世界范围内, 平均每天都会产生上亿条新的信息, 并且复杂多样, 很难掌握和把控。在爆发性增长的信息基础上,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用媒体监测的方式, 获取对自身发展有利的信息, 从而分析和掌握相应的舆情。[1]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 人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更多地选择网络的形式, 很多门户网站、论坛等也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互和沟通的渠道。而与此同时, 也出现了很多不利的因素, 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此, 如果不进行有效的监测, 将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 在新媒体环境下, 对社会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的意义十分重大。

三、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情传播的新特点

在现实社会中, 对于某些事件的反应, 称之为舆情, 如个人意见的表达和个人情绪的发泄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 会在社会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随着新媒体的普及, 社会舆情的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环境下, 与传统媒体环境相比, 社会舆情传播具有很多新的特点, 如去中心化、交互性、及时性、瞬时性、便捷性、草根性等。新媒体摒弃了传统媒体中的传播中心, 任何人、任何事都可能形成社会舆情。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互动方式, 能够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2]用户通过微博、论坛等, 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 并迅速作出反应。用户通过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 都能够连接网络了解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各大论坛免费发布信息, 实现传播媒介向草根大众阶层的普及。

四、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情的引导方向

(一) 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

对于社会中发生的各类事件, 人们通常更为关注负面消息, 并对事件主体的处理行为进行关注。例如, 对于公共突发事件来说, 人们通常会关注政府的行为和权利的行使。因此, 政府部门应当在负面情绪中对正面意义进行挖掘, 对社会舆情因势利导, 使其回归理性、正义的方向。在突发社会舆情中, 政府部门应当在最佳的时机对社会舆情的发展进行引导。[3]例如, 早期介入对社会舆情传播的控制, 能够对社会舆论进行良好的把控, 从而更好地化解矛盾, 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在对待社会舆情的态度上也应进行转变, 改变过去慢热型的方式, 积极了解事件的始末、动态、发展等, 深入地进行调查, 明确事件缘由, 从而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对社会舆情进行引导。

(二) 舆情引导系统性的加强

为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引导社会舆情, 应当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在社会舆情即将爆发的萌芽阶段, 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引导。通过良好的社会舆情预警机制, 能够尽早地发现未来可能爆发的社会舆情, 提前进行情绪疏导, 缓解和控制社会舆情的发生。在新媒体环境下, 由于信息具有很多的传播方式和渠道, 因此使得社会舆情引导的难度大增。因此, 在社会舆情的引导当中, 可以通过官方网站、贴吧、微博、 论坛、百度等多种渠道进行信息的发布、反馈、了解、搜索等。 通过这些方式, 及时满足公众的知情诉求, 缓解群众的不满情绪, 从而引导社会舆情。在舆情引导中, 如果引导恰当, 能够实现社会舆情的消退。但是如果没能进行有效的引导, 甚至可能产生反作用。因此, 应当注重对社会舆情引导的后期反馈与沟通, 让民众了解事件的真实情况, 彻底平息民众的不满情绪。

(三) 及时准确地收集处理信息

在新媒体环境下, 要想更好地对社会舆情进行引导, 必须掌握和了解详细的信息, 并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应当采取多样化的手段, 时刻关注社会舆情动态, 扩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 对于不同行业和阶层的态度都要进行了解。对于收集到的信息, 应当进行仔细甄别, 从中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 信息技术人员还应当对信息来源进行深度挖掘。[4]对于收集到的信息, 应当进行良好的整理和分类, 从而推断信息产生的原因。在收集和处理社会舆情信息的过程中, 应当建立常态化的机制, 提高对技术处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 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处理技术, 才能够更加高效地处理社会舆情信息, 从而更为有效地对社会舆情进行正确的引导。

五、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中, 基于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 产生了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相比传统的媒体形式, 新媒体具有很多特点, 因而对社会舆情的监测和引导来说, 也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因此, 在新媒体环境下, 应当充分认识到社会舆情监测的重要性和信息传播特点, 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正确的引导, 从而确保社会环境的稳定。

摘要:新媒体技术逐渐应用于很多领域, 因而使得社会舆情环境更为复杂, 舆情的监测与引导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对此, 政府部门要想更好地发挥其治理能力, 保证良好的公信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 就必须对社会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与引导, 保持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稳步发展和经济的持续提升。基于此, 本文结合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情监测的重要性及传播特点, 对其具体的引导方向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社会舆情,监测与引导

参考文献

[1]陈阿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与舆论引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 :104-108.

[2]许正林.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引导的特点与运作模式[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3) :81-91.

[3]许典利.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下[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03) :20-23.

浅谈社会保险舆情管控的必要性 篇10

一、加强社保舆情管控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承担着整个矿区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和服务职能, 是企业的窗口服务单位, 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广大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对企业的评价,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和政府在广大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出现了社保网络舆情, 而我们却没有及时、准确地加以疏导或解决, 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群访、上访、缠访事件, 势必会影响到整个矿区的和谐稳定。因此, 面对全新的网络平台与社保舆论环境, 在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的特点、把握传播规律的基础上, 我们要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积极疏导, 有效化解, 全力维护矿区的和谐稳定。

二、加强社保舆情的应对措施

1. 要辩证地对待社保网络舆情的社会影响。

网络舆情具有信息、导向、沟通和监督功能。运用得好, 可以让网络舆论成为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 促进社会良性发展;运用不好, 则会适得其反。当前, 线上与线下联动趋势渐显, 社保中心如果不能从线上和线下两个领域来建立长效应对机制的话, 一方面因“极化效应”可能使网络充斥偏见和矛盾;另一方面又增大了现实社会压力, 造成矿区社会结构的脆弱和不稳定。

2. 处理突发事件要有大局意识。

应对网络突发事件不能与现实问题脱钩, 解决问题第一位, 舆论引导第二位。矿区职工到网上诉求, 本意并不是为了让事情乱传、讹传, 而是想深入、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 解决好、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通过删帖、掩埋沉贴等方式消除网上的不良言论, 而是要积极引导, 及时从网上舆论趋势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在顺利解决了现实中的问题后, 更要及时到网上发布有利的消息, 通过公司新闻通讯、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开诚布公、坦诚相告办理的结果。正确及时处理每一个参保人员的权益, 要充分、全面考虑到其他人员的利益和整个矿区的利益平衡。

3. 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

紧紧把握“发现在早, 处置在小”的原则。社保中心为了切实提高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应对能力, 及时、准确掌握发布有关信息, 掌握、引导舆论的主动权, 最大限度地避免网络舆情对企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特意指定了专人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预警监测。及时对舆情监控平台采集到的负面网络舆情信息进行人工判读, 对负面舆情作出准备判断。这种机制对于及时处理参保人员的问题, 争取时间、争取主动引导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网络舆情监测预警环节, 技术层面已经不存在问题。但从根本上讲, 要警惕“技术决定论”的自我安慰, 不能存有那种反正出事了有技术部门处理的心态, 着重从制度建设上解决现实问题。

4. 要注重对舆论参与对象的引导。

从矿区公众的参与主体来看, 普通成员和意见领袖对舆论传播的作用是不同的。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 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 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 如加工与解释、扩散与传播等, 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 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比如华北油田社保中心2012年开展了矿区居民参加居民养老保险工作, 网络上有一帖子反映说社保中心不执行国家政策, 不允许油田户籍外的人员参加, 跟帖的人不明就里, 数量很多, 给社保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我们及时关注此贴, 通过沟通, 发现是发表这个帖子的人对政策理解不透彻引起的误会, 经过对这种首领性或发起性的人物的耐心解释, 他又重新对发帖进行了更改和声明, 为企业的稳定及时挽回了影响。因此, 在对舆论参与对象的引导中, 要区分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于普通大众, 则应该态度端正、及时进行对话。

5. 要注重对网络议题的引导。

社会保障与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伤息息相关, 哪一个方面处理不得当都会给个人身心及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不同程度、不同层面的伤害, 因此社保部门要很谨慎地对待每一个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的每一个问题。同时, 在社保网络舆论引导中除注意把握传播过程、参与主体外, 还要根据议题的特点和焦点, 因势利导。治本之策是真诚、切实、及时地解决现实突发事件本身, 最大限度地平息民众的不满和关注。对于暂时无法妥善解决的事件, 则要开诚布公地向民众作出解释, 以尊重民意的态度和积极行动的姿态来取得民众的谅解和支持, 再适时把注意力引导到其他关系矿区民众利益的议题上。这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凝聚力。

三、结语

良好的舆论传播有利于平息事态, 树立油田企业和社保部门的良好形象, 加大其影响力。坦诚倾听各方意见、全面告知事实真相、积极有效进行承诺, 以负责任、敢担当的魄力和勇气, 为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邓大松.社会保险 (第二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9

[2]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3]楼玲娣, 周小斌.网络舆情的运行状态分析[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9 (2)

社会舆情 篇11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网络舆情;网络社会治理

一般来说,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容忍的时间内用传统IT技术和软硬件工具对其进行感知、获取、管理、处理和服务的数据集合。[1]具有信息量大、类型多样、时效性强等特点。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兴起,各类网络数据规模和种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我国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网络数据监测和管理更加困难,对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

网络舆情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2],主要涵盖两点:一是通过互联网发布、传播的新闻事件、热点信息,二是公众表达的观点、态度、情绪和意见。大数据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普及,新闻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各类新兴网络媒体存在门槛低、用户群庞大、信息量大、传播迅速、实时互动性强等特点,每个人都可以制造和传播新闻。

网络社会既包含网络信息、网络行为等直观因素,还涉及这些因素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等因素,网络舆情是网络社会中观点、矛盾、诉求的集中体现。在大数据时代,中国已经形成了规模巨大、构成复杂的网络社会,其所涉及和影响的领域,不仅包括信息传播和社会交往,同时也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管理的内容。如果说网络舆情治理是对网络传播的社会舆论信息的监测和管控,那么网络社会治理就是通过对网络信息、网络行为的治理及其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的调整,充分合理地发挥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作用。

二、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与网络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网络新闻新特点促使网络舆情监测难度进一步增加

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约为5.55亿,较2014年底增加3572万,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为4.60亿,较2014年底增加了4420万。[3]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新闻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并呈现出新的特点,进一步加大了网络舆情监测难度。第一,传播平台众多,传播主体大众化。除门户网站外,BBS、QQ、MSN、微博、微信等用户群庞大的通信工具、社交网络也都在时刻传播新闻,公众只需要几个按键就能随时转发新闻资讯并加载评论。这使得新闻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第二,影像技术进步,传播内容多样化。随着影像设备和手机功能增强,公众可随手获取最新的新闻图片和影像,网络新闻传播形式已不仅局限于文字加简单配图,更多的是愈加高清的视频和图片,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更具有说服力,也更难被之后的信息所改变。第三,搜索引擎发展,信息获取主动化。搜索引擎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并与语言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通过语音、图片搜索信息更为便捷,公众从以往被动接受信息,转为更准确、更快速的搜索和评论各类信息。

(二)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难度进一步增加

网络舆情检测和分析手段落后。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包括多种数据源、数据种类和格式,规模之大超出传统数据库采集、存储和分析能力,谷歌执行董事长艾瑞特·施密特曾说“现在全球每两天创造的数据规模等同于从人类文明至2003年间产生的数据量的总和”[4]。如何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网络舆情动态,增强舆情信息监测、分析能力,并对社会舆论进行正确引导,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严峻挑战。

网络舆情应对方法不当。例如,在以往的网络舆情应对中,一些地方政府经常使用删帖、禁言等封堵信息的办法,但在大数据时代,信息不是传播到某个网站被动等待浏览,而是迅速传播到多个网络平台,甚至每个人的手机中,删除网站信息容易,但是删除成千上万人手机中的信息恐非易事。网络新闻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使得封堵信息越来越难,这对政府的应对速度、方法提出了挑战。

(三)网络舆情更为深入的涉及社会关系

参考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5)》[5],可将网络舆情划分为涉警涉法、环保、反腐、财经、教育、医疗、国际热点等方面。网络舆情已不仅限于信息的传播,而是越来越深入涉及社会关系,并显示出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愿望。以近年来的“滴滴专车”事件为例,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开始限制和处罚滴滴专车的同时,各大社交网络充满了为其鸣不平的用户,同时很多网络媒体和行业专家也都肯定“专车”服务,认为有利于社会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6]。该事件本身不仅是网络新闻传播,也不仅是政府部门表态,更涉及多项行政管理法规及行政法律关系,涉及专车服务包含的民事合同关系,同时也存在市场主体创新经营如何适应政府市场监管的问题。而公众和专家积极通过网络平台加以评议,甚至不乏专业意见,也显示出其希望参与社会治理的愿望。

三、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的对策建议

(一)更新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理念,完善治理方法

政府应该保持更加开放、包容和积极的心态,使网络治理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调整,在调整中完善。应更充分地发挥互联网作为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倾听民意和舆论监督平台的作用。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该改变治理策略,要从封堵不同的声音向增强自己的声音转变,要从简单处理网络舆情信息向深入调整网络社会关系转变,从对违法传播行为的处罚向进一步解决深层次社会矛盾转变。从而跳出“怀疑政府—封堵信息—抨击政府—矛盾加剧”的恶性循环,逐步建立“舆情引导—行为管理—调整化解矛盾”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提升治理水平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于网络舆情监测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目前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主要停留在治安层面,应进一步建设迅速而有效的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主要作用:一是通过互联网了解社情民意,获取和分析最直接、最真实的公众诉求;二是随时了解和准确收集与政府各部门相关的舆情信息,并加以追踪;三是掌握突发事件和舆情信息的发生过程、最新变化及断未来走势,以便于政府选择最佳的干预时机和措施;四是有助于及时制止、处罚违法行为,防止违法舆情信息传播和失控;五是及时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从而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调整相关社会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可以在“云平台”存储、计算能力基础上,通过电子政务专网、终端存储和服务等设备共同构建,并通过专用程序为政府各级用户提供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舆情管理等舆情监测功能服务。该系统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在各市、县逐级设置,共建网络舆情数据中心,并依职权和级别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增强网络舆情监测的系统性和时效性。

(三)提高政府信息传播公信力,增加治理着力点

对于网络舆情治理来说,提高政府公信力已刻不容缓。某些政策的出台或者具体的行政处罚案件中,虽然政府可能有失当之处,但是由于公众的关注,再经互联网传播放大,各种谣言四起,就可能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就必须建立及时、透明的信息公开渠道,在第一时间发布全面、准确、权威信息,向公众答疑解惑。目前大多数政府部门都已建立了政府网站和微博,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某些政府网站和微博建立之后,信息更新不及时、对公众的疑问没有反馈,逐渐失去了公众的信任。因此政府网站和微博,应及时发布更新与公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信息,对公众的疑问要及时解答。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潜力巨大,各级政府应提高行政效率,将本地区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形成有效的信息网络,通过发布信息、积极互动,提高政府信息传播公信力。

(四)推进互联网法治体系建设,强化治理能力

法律是加强网络舆情和网络社会治理的有力武器,在网络治理方面应坚决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虽然我国出台了一些互联网监管法规,但存在操作性不强、立法滞后、法律位阶不高、缺乏系统性等问题,再加上部分公众法律意识淡薄,治理效果十分有限。例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不仅立法位阶较低、条文简约,而且调整范围较小,主要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规定,对网络舆情治理、网络行为规范仍然缺乏专门法规加以调整。鉴于此,我国需加快相关行政立法进程,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网络监管和执法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杰.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年06期.

[2]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政法舆情危机应对实务手册[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年版.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http://www.cnnic.cn/gywm/xwzx/rdxw/2015/201507/t20150723_52626.htm.

[4]孙培梁,林枫,昌志泷.大数据时代的政府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研究[J],载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年第3期.

[5]谢耘耕.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10月.

社会舆情 篇12

1 新媒体新闻传播溯源

新媒体新闻是指在不同于传统纸媒、广播电视等媒体上发布的新闻, 主要是在各种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平台上发布, 所以新媒体新闻在范畴上大致等同于网络新闻。谈及网络新闻的产生, 就要追溯到我国互联网技术演变的历史。互联网技术在20 世纪末传入我国, 并随着计算机硬件一起发展, 出现了网络社区、论坛以及各大门户网站, 这些网络平台成为了最初的网络新闻的发源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硬件条件的改善, 人们接触网络新闻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如今新兴的移动网络科技技术和越来越容易操作的移动设备端, 人们对网络新闻的接触更加频繁, 并且已经养成了一种互联网阅读习惯。互联网环境下, 新闻的传播讲究时效性和交互性。所以, 无论从新闻的内容还是传播的形式和手段上都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不同。网络新闻在近几年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了碎片化、速食化的特点, 为了迎合人们快速消费信息的阅读习惯, 网络新闻在编辑上也呈现出了短平快的特点。

1.1 新媒体赋予网络新闻的特质

简单来说, 新媒体的语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环境, 并且新媒体所制造的新闻无疑更贴合当下快节奏社会里人们的阅读习惯, 因而, 新媒体新闻对传统的媒体新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新媒体里, 新闻的制造几乎是不停歇的, 完全不受时间和空间场所的限制, 所以新媒体的新闻具有流动的特点, 在不同的时间段里会有不同的新闻填充, 在互联网的时空里几乎没有留白。而这一操作模式, 是传统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传统媒体的新闻有一个相对来说更漫长的生产周期, 包括素材的收集、撰写以及排版, 到最后的出版, 都受着时间的约束, 并且在每一个生产周期之间存在时间上的空白。比如对上一篇新闻进行后续报道, 就不能直接接着报道, 而是要进入到下一个生产周期才能实现。而新媒体则解决了时空上的空白的问题, 上一条新闻和下一条新闻的生产完全可以无缝衔接, 不留空白。同时, 这也是网络新闻之所以更加碎片化传播的原因之一, 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留给人们去收集完整的信息, 因而只能进行片段式的报道, 最后可能会形成完整的信息, 也可能没有完全报道。具体来说, 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新闻报道的完整性方面。从本质上来说, 传统新闻和网络新闻都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资讯为目的的传播, 但从表达形式和传播效果上, 却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新闻媒体更加注重报道的完整性, 在编辑信息的时候更多的会从新闻要素是否齐备的角度出发, 因为在传统媒体的认知里, 编辑的任务是信息的输出, 而读者仅仅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所以, 对新闻报道的完整性的追求体现了这一点。而完整性和要素是否齐备在网络新闻中并不是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在网络平台上, 信息泛滥, 如何在信息的海洋里抓住读者, 就要快速准确地出击, 对信息进行消化, 尽量选择读者感兴趣的角度来报道。所以造就了网络新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 网络新闻提高了新闻的扩展性。传统新闻的报道范围实际上是受到限制的, 比如报纸有版面大小的限制, 而电视节目则有时长的限制, 所以, 新闻报道都是节选之后的结果。但网络媒体则几乎没有这些方面的限制。没有所谓的版面, 它可以是无限延伸和扩展的。另外, 网络新闻的报道呈现出块状化和多元化的趋势, 这意味着一条现实中完整的新闻在网络媒体的报道则很可能不会一次性完整报道, 而是通过多次滚动报道的方式, 同时, 让读者和其他媒体参与, 最终, 在多种角度的报道的集合下才有可能获得事件的全部报道。

3) 新闻报道的原创性更可能引发争议和质疑。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的创作者的身份是比较容易确定的, 但在数字化的网络语境下, 新闻的来源很可能难以厘清。因为新闻报道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很容易复制和粘贴, 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经过多次传播, 加上如今缺乏对网络新闻报道的著作权的保护, 几经转发的新闻很可能无法判断源头的所在。这也是网络媒体常常被人诟病的原因之一, 因为欠缺对原创的保护, 造成了信息很容易被转发, 在模糊了原创作者身份的同时, 也不断制造者同质化严重的信息, 不仅导致网络信息的数量大量增加, 而且同质化严重的信息反而降低了阅读质量。另外, 在没有鼓励原创的创作环境下, 也容易形成浮夸的创作风气, 过度追求新闻是否有吸引力, 而不是新闻是否有价值。

1.2 新闻制作的网络化

以往的新闻按照传统的素材的收集和编辑的流程来完成创作, 如今借助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 创作新闻的效率更高, 同时也获得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新闻表达形式。网络媒体能够承载多媒体的表现, 因而, 新闻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的选择, 包括视频、音频、图画等手段。网络化制作的新闻相较于传统的新闻的表现形式, 更加简单直观地报道新闻, 同时, 网络化的表现形式也更贴合人们当下的信息接收的习惯, 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另外, 网络化制作新闻还意味着新闻的来源可以是来自网络的, 大大扩展了新闻素材的收集范围。

1) 制作方式更加多样。传统媒体为了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通常需要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完成报道。而在网络时代里, 新闻的制造场所范围已经扩大, 现场第一手的素材可以不用亲身去收集, 在网络平台上通过数据的搜索既可获取。同时, 网络媒体不受版面和时间的限制, 能够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报道, 并且可以跟踪事件, 进行实时报道。从这角度来说, 网络媒体报道新闻更有优势[6]。

2) 借助网络资源进行多角度的报道。网络世界的信息和资源非常丰富, 线下所获得资源则相对有限, 并且获得的成本也更高。当事件发生之后, 网络媒体可以及时做出反应, 并且可以快速检索出与事件相关的信息, 包括事件的历史背景、未来预测等。网络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的一大优势就是可利用的资源异常丰富, 并且形式多样, 表达手段也更加丰富, 因而, 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反应, 对事件进行专题报道。

3) 网络新闻表达舆情的能力更强。网络媒体的新闻可以通过分享链接地方式从而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进行传播。这种舆情表达的能力是传统的媒体所不具备的。这不仅是传播新闻, 而且也传播了新闻以外的信息, 比如对新闻的舆论倾向等。

4) 网络新闻可以借助数据库等技术进行制作。一方面, 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 数字化的信息在网络世界里存量巨大, 它所提供的素材的量是传统的媒介所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 网络新闻的制作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提高对素材的处理效率。比如通过办公软件对历年的数据进行整理, 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 数字化的结果也能很快加以应用。最后, 利用计算机技术, 可以分析传播过程中的大数据, 判断用户对信息的偏好和兴趣, 从而为编辑提供角度。

2 多媒体新闻的受众特质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技术的主要阵地已经出现了由电脑客户端向手机移动客户端转移的趋势。移动新媒体是当下的重要趋势。新媒体在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比如腾讯新闻客户端、新浪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产生新闻的主要场所了。新媒体新闻在这种浪潮下正在经历自身的沉淀, 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业链, 包括素材的来源、新闻的编辑、排版形式以及最后的发布, 环环相扣, 并且在内容、表达形式和特点上与传统媒介有相当大的区别。随着网络新闻的规模越来越大, 也成为了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对象。可以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新闻的大趋势也难以逆转了, 所以应当研究它的特点, 加以适应。在网络新闻的传播中, 人们的阅读习惯被改变。传统的读者是被动的信息的接受者, 有意见也无法直接表达, 在网络平台里, 读者和新闻发布者的身份是可以互换的, 读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同时, 二者的互动增加。网络新闻的阅读者可以及时反馈对新闻的看法, 甚至以原来的报道为素材发布自己的“新闻”。

交互性的特点也凸显了对读者的反馈的重视。在传统新闻的传播中, 阅读更多的目的是获得有价值的新闻。而在网络新闻的阅读中, 读者更多的是出于某种心理需求, 比如好奇的心理、求知的心理等等, 反而不一定要求新闻有很明显的价值。从心理需求层次来说, 读者最大的兴趣点是在生存信息, 其次是安全信息, 分别对应人们的生存需求和安全的需求。

新闻传播在交互的双方之间进行可谓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最开始的新闻就是在论坛、社区、门户网站上发布的, 用户通过相应的操作可以表达自己阅读后的看法。甚至在一些场所下, 很难判断读者和信息发布者的身份, 毕竟读者可以根据原来的报道进行再次创作, 而读者的意见反馈也可能为编者提供丰富的素材。

3 新媒体新闻的不同舆论表达

网络新闻的一大特点是交互性强, 在一种相对平等和开阔的语境下, 新闻的产生者和读者并没有稳定的关系, 不像传统新闻在编辑和读者之前存在既定的鸿沟, 读者也可以作为创作的主体, 发布新闻, 而编辑也需要从读者哪里获得素材, 并且也有以读者身份参与讨论的时候。这种颠覆的编辑和读者的关系更加适合当下的媒体语境。目前, 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已经是大势所趋, 学界对此的研究也不断增多, 在原来的新闻学的学科下增加了诸如网络新闻传播学等分支学科。这是理论和实践相互配合的过程。

反观传统的新闻媒介, 十分重视设置议程。当媒体对事件进行系列报道, 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 这样的新闻的传播效果很大, 能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影响。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里, 人们面对信息缺乏足够的选择的能力, 同时, 也缺乏自主建构信息的能力, 所以, 通过网络媒体对信息进行筛选和重组, 构建一个完整的事件体系, 从而减轻人们阅读信息的难度。而在重构事实的过程中, 也会带入编辑者的主张和倾向, 这就是新闻的舆情表达。

在交互的网络媒体平台上, 舆情表达的主体可以是编辑者也可以是读者。任何人都可以拥有发言的权力。在传统媒体的世界, 发言权是被掌握在少部分社会精英的人群手中, 大多数人是没有表达主张的机会的。而网络媒体则为大众舆论的表达提供了机会。

在发言权更加分散的网络媒体中, 也有议程设置。因为网络媒体还是存在意见领袖, 它们在互联网中最具有发言权。同时, 政府和网站都有自己的主张要维持, 所以, 也会对网络新闻中的舆论导向件进行控制。所以当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公共事件的时候, 就会出现议程设置, 来引导舆论。在一些自由的语境下, 最有话语权的主体可能是多方的, 他们会处于自己的利益为自己发声, 并试图获得更多的舆论支持。不同的利益会出现不同的诉求, 而这些诉求的表达如果缺乏议程设置, 就会形成媒体报道的盲点, 用户难以获得信息的重点。而设置得偏激或不当, 也会导致错误的舆论导向。所以, 在群体事件中, 应当设置客观理性的议程, 尽量客观地从多个角度诠释事件的真相, 最符合大众的利益。

摘要:以新媒体为立足点, 主要对新媒体的发展过程进行了简单梳理, 并重点探讨了新媒体新闻的传播特点和传播效果, 以及它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新媒体平台拥有传统媒体平台所不具备的时效性和交互性, 因而在传播效果和传播速度上是传统媒体所难以比拟的, 鉴于新媒体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 对社会舆论的引导也越来越有力量, 因而, 探讨它对社会舆情的影响和导向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网络新闻,新媒体,全媒体,社会舆情

参考文献

[1]张泽.企业网络新闻的发展趋势与策略探究[J].科技传播, 2015, 7 (24) :12-13.

[2]李妮.网络新闻发展中的瓶颈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1) .

[3]李星静.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把握[J].新媒体研究, 2016 (2) :82, 97.

[4]刘佳伟.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法制建设研究[J].新闻战线, 2016 (3) .

[5]张骋.论网络新闻的后现代性[J].编辑之友, 2016 (2) :54-57.

[6]朱树娥.从大众明星恋情公开新闻浅谈网络编辑素质要求[J].传播与版权, 2016 (1) :106-107.

[7]张洪雪.网络新闻标签在传播中的负面影响[J].新媒体研究, 2016 (3) :21, 34.

[8]陈瑞昌.网络新闻的特征及其发展[J].江苏教育通讯, 2004 (1) :38-42.

[9]高云.中国网络新闻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7) :27.

【社会舆情】推荐阅读:

舆情应对05-19

公共舆情06-24

城市舆情07-02

舆情素养08-01

学生舆情08-06

舆情疏导08-19

舆情引导09-01

负面舆情09-05

舆情报告09-14

舆情服务09-14

上一篇:学校突发事件下一篇:爱情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