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舆情

2024-09-03

大学生舆情(精选12篇)

大学生舆情 篇1

一、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建设研究的概况

(一) 舆情的概念

舆情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民众对社会现实的主观反映, 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大学生舆情, 即指在一定时期内, 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校内外一些具体事项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1]

(二) 研究的现状

从图1, 可看到2013年至2015年最近三年来, 我国网民规模逐年上升, 大学本科占其比例也相应增加, 可见大学本科在网民规模中占有很大的分量, 并且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这趋势告诉我们:将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大学生本科开始更加紧密的接入网络舆情, 网络在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了解时事、宣泄情感等的重要舆情渠道。

为能及时收集并报送中央重大突发的事件, 2003年中宣部专门成立了舆情信息中心;为权威、实时舆情跟踪报道, 开设中国青年网舆情频道;为给舆情工作者提供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2014年国内第一家舆情专业社区论坛开通上线等, 通过法律法规限制与网络管理双重整治。国外舆情研究起步较早, 从19世纪中期初级发展, 20世纪中期已走向成熟。20纪9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关注网络民意、网络空间治理、网络民主等网络舆情问题, 已建立五大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和十大舆情检测软件。

(三) 研究意义

随着校园网络的不断发展, 形成了相应的大学生网络舆情, 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群体和其他领域舆情的特征, 这给高校管理与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因此, 通过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应对方法, 为高校管理与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意义。

第一, 通过一些图形反映出大学生在舆情中的趋势, 为舆情工作者提供清晰明了的情报。第二, 通过研究, 舆情监控渠道发生重大转变, 由最初的传统媒体到现代的新兴媒体, 能够更快更优地处理舆情信息, 让舆情信息以最简单最便捷的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第三,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学校在舆情监控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 也提出了很多相应的应对措施。但还是有很多校园舆情问题没有被细化, 应对措施也单薄无力,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针对我校园舆情监控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并就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法, 在理论上为校园如何正确解决舆情问题提供新的帮助。第四, 作为国际上公认的“第四媒体”, 网络以其特有的优势比其他传媒的发展更为迅速。不可否认, 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大学生舆论的有效工具, 但是由于监控体系中机制存在重大缺陷, 不可避免地带来相应的校园舆情问题。因此, 积极找出其存在的缺陷并及时完善, 做到事发时有章可循。

二、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可以实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布、接收、传播及其带来的影响。但是, 鉴于网络中个人信息隐蔽性的特点, 充斥着大量良莠不齐的信息, 在对学校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 也有大量的舆情信息不符合甚至违背社会主义办学理念。

(一) 大学生舆情信息复杂化与来源渠道多样化

1. 大学生舆情信息复杂化

大学生舆情信息多来源于网络, 联网开放、虚拟的特性让言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程度, 只要个别人在其中煽风点火, 极易造成网络非理性情绪蔓延, 并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3]舆情一旦发生, 其信息会像滚雪球一样传递下去, 形成一种几何倍数的传播模式。如果舆论媒介在舆情导向中有意夸大事实或者有意隐瞒事实, 而导致不能把客观实情有效地、全面地传递给大学生群体, 导致事实部分失真。信息真伪难辨, 使舆情信息复杂化。

2. 大学生舆情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

早期大学生获取舆情信息渠道有报刊广播、电视、收音机等传统媒体, 随科技发展, 即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如数字电视、微信、微博等所产生的信息数量要远大于传统媒体, 成为当今大学生获取舆情信息的主要渠道。大学生舆情信息来源渠道多样化与复杂化, 使舆情信息管理难度增大, 管理过程出现重大的缺陷。

(二) 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管理机制薄弱

1. 监测收集机制薄弱

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工作主要从主体、收集的渠道及反馈机制三方面着手。大学生校园网络收集主体很明确是大学生。信息收集渠道被动:线下信息收集主要通过辅导员和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班委反映等。网络热点议题的平均存活时间只有16.8天[4], 时间极其短暂, 但通过走访、班委反映及传统媒体收集信息不快捷, 部分传统媒体还存在截留和淡化信息现象, 使得舆情工作者难以全面、正确的掌握大学生的心声。线上收集信息主要通过新兴媒体, 新兴媒体虽然传播迅速, 但于其存在言论的“匿名制”、信息内容的海量性、时间地点的不受约束性等特点。因此, 必然有许多舆情得不到及时反馈。

2. 分析研判机制薄弱

收到舆情信息之后, 需要引入一套科学的、严格的分析研判程序, 选择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判, 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判断, 从客观上保证舆情分析研判的准确性。只有抓好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保证, 才能将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工作做好, 所以组建舆情信息研判团队及探索出一套符合本校的一套科学的、严格的分析研判程序是关键, 由于任务艰巨以及人力资源有限等原因, 目前许多高校对此还没有落实。

3. 舆情干预机制薄弱

舆情干预机制就是根据掌握的各种苗头、倾向和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引导舆论、化解矛盾、消除危机的工作程序。近年来, 大学生舆情事件频发, 校园事件频有发生, 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但仍有不少高校领导缺少干预意识, 他们认为学生危机事件是偶然的, 没必要投入大量精力干预, 毕竟高校的核心任务是科研与教学, 普通的日常管理已经足够保障高校的正常运营。因此, 即使国家职能部门屡次强调, 危机管理应纳入到高校的日常管理之中, 但仍存在高校在危机管理上出现流于形式的做法和作风。

4. 舆情引导机制薄弱

大学生舆情引导机制是大学生舆情引导过程中各要素的构成方式、运行形式以及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总称。大学生舆情引导主体包括引导者和引导对象。引导对象很多时候对教育信息处于被接收的地位, 但引导对象也具有主动性的一面, 它能反馈引导信息、影响引导者的引导行为, 有时也能进行自我调节和实现自我思想行为引导。在网络舆情的日常引导工作中, 许多高校少有或没有设立专门的引导机构就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澄清真相, 导致没能及时将引导对象向积极的主流方向引导。

5. 问责机制薄弱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方式, 专门的舆情管理与监控分析机构还很少, 且管理大多是兼职思想教育工作者, 完全凭借大学生网民的道德自律。由于政府在网络舆情危机监控中没有力的惩罚机制和问责机制, 也没有对舆情监管不力的惩处行为以及程度的界定, 各级政府部门在网络舆情监管行为缺少来自后果方面的威慑与制约, 在行事过程就非常有可能出现失当行为。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

大学校园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态度变化作用越来越显著, 做好舆情监控工作是扭转大学生态度变化的关键环节。由于网页信息采集需要相应的高难度技术支撑, 因此, 有必要构建相应的工作小组, 共同协调工作。

(一) 成立信息处理技术小组

信息处理技术小组的任务主要是收集来自线上、线下的信息, 然后分析信息, 最后得出科学结果。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地, 但很多高校的管理工作人员因专业局限, 符合大学生网络舆情管理需要的素质要求的人却明显不足, 懂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 却缺乏必要的网络信息技术, 懂技术的又缺乏理论研究的能力。[5]因此, 各高校必须投入大量资金、时间、精力培养一批具备信息处理的技术性人才。信息处理技术小组的最终目标是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为机动调节小组和危机应对小组提供科学依据。

(二) 成立机动调节小组

机动调节小组是对校园普通舆情事件进行调节的小组。建立该机动调节小组, 处理分析研判结果普通的舆情事件, 并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动态, 并做好日常调节准备。

(三) 成立危机应对小组

危机应对小组是相对于机动调节小组而设立的, 机动调节小组无法调节时才启用危机应对小组。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各类型舆论内容, 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 做好应急准备, 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6]预防是减少危机的根本方法, 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应及时了解舆情, 密切关注校园网络动态, 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将校园不和谐因素消除在萌芽之中。

(四) 成立信息发布小组

信息发布小组的建立是将处理结果及时公开发布并且确保其具有权威性。通过学校的官方微博, 校园网站或开设的专栏等渠道公开发布信息, 争取获得大学生的认同。本小组的职责是与消息来源方确认消息的真假性, 对于不确定的舆情事件绝不发布, 保证信息的科学性、正确性, 让大学生心目中有一个值得信赖的消息来源地, 将他们引向积极的主流方向。

(五) 做好督察监管工作

工作小组除了管理好大学生之外, 也要加强管理部门自身的管理, 避免因腐败、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引发网络舆情炒作。各部门各司其职, 以身作则, 以带动他人。推进网络舆情监控相关条例、规定、章程等制订历程, 将“人肉搜索”侵犯他人权益之类的网络舆情纳入法律规范管理的范畴, 并进一步明确国内网络不良信息提供者、网络不良信息使用者、网络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摘要:大学校园舆情事件频发给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中存在的机制缺陷,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对推进大学校园管理、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舆情,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磊.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J].学术论坛, 20008, (5) :177-182.

[2]李伟东, 刘敏姬.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校园稳定维护[J].教育与职业, 2010, (21) :71-73.

[3]曹金璇, 陈彦舟.基于Hadoop的微博舆情监控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 2013, 22 (04) :18-23.

[4]丁俊杰, 张树庭主编.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0年.

[5]张秀红, 郭云.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管理[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41 (04) :39-40.

[6]祝苏东, 李礼建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判分析及启示[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5-140.

大学生舆情 篇2

为进一步加强舆情监控,特别是加强对校园舆情的引导和监控,防止不良信息对校园的侵害,促进和保障学校稳定和谐发展,结合本部门的工作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构建全方位舆情监控网络

成立舆情监控领导小组,设舆情管理员一名。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构建全方位舆情监控网络,密切配合,共同应对校园舆情的引导与监控工作。舆情监控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安全预警制度,慎重、快速处置突发、群发事件,强化舆情监控和引导,努力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全力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二、建立健全舆情汇集和反馈机制,增强预见性和实效性

舆情信息的汇集和分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学生中单个的信息如果得不到重视并妥善解决,容易使个体信息发展为群体信息;透过若干群体信息可以预见一定时期可能产生的群体思想动态。因此,在教师和学生中建立信息员制度,通过信息员收集舆情,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判断,可以增强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的能力,预测发展趋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前瞻性,避免群体事件的发生。

对舆情及时反馈,可以有效疏导学生负面情绪,解决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化解大学生中存在的疑惑和矛盾,防止负面舆论向谣言和事实背面转化。同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可以使学生得到受重视的满

足感、与负责人直接对话的亲近感、意见和建议得到采纳的成就感和对学校工作的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在这种互动中取得了最佳效果。

建立健全舆情汇集和反馈机制,完善学生舆情诉求渠道,建立平等的对话机制,各科室要充分利用学生宿舍区、学生社团、网络等有效平台,扩大对话渠道,提高对话的频率,正确引导学生。

三、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增强调控性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渐渐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镜和大众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并逐步跃升为反映社情民意的主要渠道。作为网络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大学生将网络视作新闻传播和社交活动的主要场所,校园网络是各种社会思潮碰撞融汇的场所,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行为规范有着强烈的冲击作用,在这种社会情形下,依据网络舆情特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健康发展以及高校稳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舆情引导的关系

1.1 网络舆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实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过程中,能够传递、承载符合社会主流教育价值观的信息或者内容,同时可被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掌控和运用,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达到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所要求的思想高度的任何一种活动形式或中介桥梁。随着网络设备、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这一新领域逐渐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高校网络舆情直观体现了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诉求和心理状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一新阵地,通过关注网络舆情信息以及其中暴露的现实问题,及时了解学生思想、情绪、心态,并以此为依据,沟通思想、反馈调节、疏导矛盾,消除焦虑。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网络舆情平台发布健康、积极的思想内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营造正确的言论氛围和民主和谐的文化气息,促进高校健康和谐的发展。

1.2 网络舆情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网络舆情平台具有自由、隐匿等特点,高校学生作为网络平台的主要使用者,深受网络舆情影响。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中的信息纷繁复杂,暴力、色情、谣言等不良信息也充斥着高校校园网络,不良信息泛滥容易对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造成误导,使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扭曲,是非观念模糊。加之大学生涉世未深、人生观尚不健全,有可能使得高校学生成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甚至发布者,严重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网络的复杂性赋予网络舆情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大的困难性和挑战性,对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思想政教育对于网络舆情的渗入尤为重要。

1.3 思想政治教育为网络舆情引导提供保障

网络舆情已然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与之相反,如果高校充分利用网络舆情平台对高校学生进行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那么政治教育的成果将为网络舆情的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利帮助。大学生作为网络舆情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提高在校学生的思想水平,将为社会整体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提供一批高质量的引导者。高校网络舆情反映的是高校大学生对热点话题的关注程度及发展态势,是高校大学生内心思想的真实反映。教育者们应当科学地进行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积极效用,从热点问题的实际出发,主动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对高校学生思想及时进行教育引导,掌握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

2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存在的问题

2.1 观念落后,方式单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面对不良信息,通常采用堵的方式,然而在网络传播自由性、快速性的特点下,管理者却依然采取删除的管理措施,不认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更无视事件背后学生流露的真实诉求。很明显,这并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甚至会因为学生内心不满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网络舆情管理的新观念应该主张在保持与上级领导部门统一的大方向上,从学生内心诉求的角度出发,维护学生的话语权,引导和发挥学生的自主自律,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消极信息的产生。

2.2 重视不够,制度不完善

网络舆情作为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在部分高校未能引起足够重视,校方精力投入较少,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阻碍。不完善的引导制度令相关工作者采取生硬手段制止消极网络舆情内容的传播,从而使学生内心不满不仅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反而让消极言论的传播更加严重;另外不完善的应急机制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后得不到及时科学处理,也是导致事件情态的恶性发展的原因之一。

3 高校网络舆情机制探索

3.1 构建健康网络平台,优化网络舆情大环境

高校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都是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为高校学生构建健康良好的信息获取平台。借助网络舆论平台,弘扬正确的认知观念,以积极的信息内容引导学生思想;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新型校园文化活动,丰富高校学生文化生活,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网络资源的管理和维护也是健康网络舆情环境的重要环节。重视健康网络资源管理需要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加大投入,对于平台传播资源的选取应本着健康、积极、传统与创新并存的原则,充分利用线上信息资源,筛选整合与党史教育、时政热点、道德教育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素材。通过网络资源的更新、维护最终占领网络舆论新阵地,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3.2 增强学生主体角色,引导网络舆情总方向

作为网络舆情教育机制中的重要参与者,高校大学生应当增强其主体角色意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觉意识。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乐观情绪。网络消极言论出现的重要原因是学业、就业的双重压力,高校应注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相关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及时排解、疏导压力,将会在消极言论的起点遏止其传播。其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少数人员不顾及道德约束,发布传播不良信息,影响其他不了解真相学生的客观评判,造成信息误导。高校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学生用道德约束网络行为,呼吁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律法规,文明上网,培养其道德自律意识。最后要注意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尚不健全的网络安全教育机制威胁着高校网络环境的稳定发展,高校应将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放网络安全教育手册、张贴海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学生自觉学习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nlc202309011814

3.3 加强监督保障机制,监测网络舆情新动向

网络在反映大学生积极利益诉求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负面舆情,这种网络舆情环境的复杂性要求高校在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中将监督保障机制放在重要位置。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制定符合本校实情的高校网络行为规范,约束学生网络言行,避免在校内出现负面舆情源头。其次要建立有效地反馈机制,采用实时监控的手段,对于不良网络舆情内容进行监督、管理和反馈,反馈机制的建立可以采用人工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人工方面指定专门老师或学生深入同学们生活,实时观测高校重要网站、论坛,及时监控校园舆情的发展动向;技术手段方面,在高校的网站、论坛建设中实施实名制等强制政策,以保证网络信息的源头可查性,同时要积极研发新技术新手段,以保证网络敏感信息不在校园网络内传播。最后要注重加强舆情保障机制的资金支持、以及法律保护,网络舆情保障机制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与管理工作得以长期有效地开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制度保障,是高校进行技术升级、人员培训、制度改革的坚实基础,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保障机制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条件,只有提供资金、法律以及技术支持,才能建立起长期发挥效能的保障机制。

3.4 建立危机应急机制,处理网络舆情突发情况

任何健全的监督保障机制都不可避免不良舆情信息的传播,这就要求高校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中加入紧急情况应急机制。在不良舆情内容出现后,学校要有能力及时应对,快速处理,控制局面,以避免不良信息的大范围扩散。首先,防患于未然,一个较为全面地预案可以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为具体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方案的制定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建立尽可能全面的应急预案。其次要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部门明确自身责任,依据程序化的决策过程,周密计划,以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的正常秩序,获得最大程度的主动权。最后,对于紧急情况的后续处理,要注意总结回顾,对于先前网络舆情紧急状况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对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总结,为以后紧急情况发生后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

陈京辉,现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马红艳,现为河北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

何莉辉,现为河北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

作者单位

1.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2

2.河北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2

浅谈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4

1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况

(一)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 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 以事件为核心, 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 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而大学生网络舆情, 顾名思义, 是指是在一定时期内, 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二)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就是大学生群体, 由于主体的特殊性, 其本身所表现出的特征也有别于一般的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 自由性与非理性。互联网具有开放性, 任何人都有权利在上面发表言论、观点, 当然也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在网络虚拟空间里, 发表观点言论均采用匿名方式, 在这种自由环境下, 网民表达言论时往往带有即时性、随意性, 很多观点往往有失偏颇。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 心智还未完全成熟, 情绪容易冲动, 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差, 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舆情的影响, 做出过激的非理性行为。

(2) 个性化与多元性。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 大学生的观点纷繁复杂, 在宣扬个性化的大学校园里, 他们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通过网络媒体表达观点也是他们最为喜欢的方式之一。因此, 大学社网络舆情也具有明显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

(3) 隐匿性与突发性。互联网具有虚拟性, 多数人以匿名身份出现在网络空间里。这使得大学生暂时摆脱社会现实的束缚, 获得宣泄情绪和不满的机会。因此, 他们可能把一些片面性的认识和不成熟的观点表达在网络上。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也非常迅速, 往往一个突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某种情绪化意见的碰撞, 就能成为大规模网络舆情爆发的导火索, 个人观点也能很快汇聚成为公众观点。

2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 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网络舆情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热点、焦点问题, 树立争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消极的网络舆情并未能真实反映事实真相, 容易造成大学生"三观"扭曲, 往往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利于维护社会及校园的安全稳定。

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迅速, 影响面广, 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网络空间具有的自由性, 让发表网络舆论信息的人不用受印刷包装、出版发行的限制, 网络覆盖面广, 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学生在网民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这其中又以高校大学生为主, 他们与网络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更多, 一旦高校或社会发生突发性事件, 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将以极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放大这些事件的不良影响, 学生盲从和冲动的行为也不利于校园的安全稳定, 有些事件进一步激化, 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二) 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网络舆情煽动性强, 控制难度大, 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与融合, 没有明确的导向。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 心智还未完全成熟, 情绪容易冲动, 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舆情的影响, 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 做出过激的非理性行为。不良的网络舆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如何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鉴于大学生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 消极影响会危害到校园甚至社会的安全稳定, 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我们应该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 积极干预, 尽量降低甚至杜绝不良舆情的影响。

(一) 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

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可以从政府及高校两个方面着手:

(1) 政府应该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政府应该尽快制定、完善我国在互联网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通过政府强制力对这一虚拟世界进行有效引导。两外在技术方面, 加大在人员和技术方面的经费投入, 通过开发与借鉴相结合的方式, 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技术, 对监管法规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2) 高校应该加强主流社会观念的传播, 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 创建网络教育基地, 通过新型网络媒体, 如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 加强宣传, 教育学生应遵守网络规章制度。学校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 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学校的一项整体事业, 人人有责, 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建立起完善的校园网络监管体系, 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二) 加强对大学生主体的引导教育

作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 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教育, 是杜绝网路舆情消极影响的有效办法。引导教育工作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

(1) 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教育管理者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学校网络舆情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下, 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育学生要善于鉴别网络舆情信息, 在面对突发热点事件时应该保持头脑冷静, 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信息员机制, 对学生中可能寻在的思想异动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另外, 可以建立积极正面的网络平台, 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如班级QQ群、微博、微信等。

(2) 大学生自身应该洁身自好,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面对网络舆情信息时, 保持冷静思考的能力。在遇到思想困惑时, 及时向老师求助, 杜绝不良思想的侵害。

总之,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督和管理, 需要政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努力把握网路舆情的发展规律, 加强引导管理, 使各种舆情都朝着有利于社会、校园和谐的方向发展,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学生作为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 很容易受到网络舆情信息的影响。网络舆情由于其自身的特征, 很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有的甚至危害到校园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对大学生主体的引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消极影响,监督与引导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289, 31.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sQjGvTC3Ew8QEq-sRtSpGZELx30ViWS-jiLuZSMmstbrl5ltXprgfh11pgh4Mm6e7quCb8bpgvttLAb-fp2WkVKi5TatEEJNFx64gihXs7.

大学生舆情 篇5

江苏科技大学9月份大学生舆情报告

新学期已经来临,大学生们也投入到了新学期学习当中,为更加及时地,全面地了解我在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掌握我校学生对一系列社会热点,难点以及敏感话题的关注程度。我们舆情调查小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前往各个学院,深入到广大大学生当中收集广大学生中有价值,有思想的舆情信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收集广大学生中有价值,有思想的舆情信息,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和发展。

关注一:新学期开始,促进学校的学习氛围。

随着暑假的结束,虽然同学们已纷纷返回学校,但学生们心貌似还没有完全归来,但是学生还是以学习为生,广大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才是重中之重。

依据党中央精神,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诸多学生组织以及班级都开展了形势各异的主题活动及班会,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对学生们进行指导,希望能将学生们的心重新拉回学校,在学校里反响很大。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以及态度,有人说暑假过度的放纵导致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好好学习,而这适当的班会却使自己重新找回了学习的状态,应好好感谢学校。也有些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同学感到懊悔,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并说自己往后一定会好好学习。可以说这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注二:由钓鱼岛事件引发的思考。

最近常常看到中日因钓鱼岛问题关系紧张的报道,9月8号日本海上保安厅于当日凌晨逮捕了7日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的中国渔船船长,并将船长带到了冲绳县石垣市,中方提出严正交涉。随后中日关系局势紧张。

对此我们舆情调查小组对广大学生做了一系列的采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以及看法,有人认为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无可争议也同样无可取代,我们应该与日本抗争到底。也有认为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品行告诉世界,中国人没有刚性,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做出一些强硬的态度。但同样有同学觉得这些事情是国家的事,离自己太过遥远,谈论这些话题没什么必要。

关注三:美国撤军伊拉克。

九月一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正式从伊拉克撤军,七年的伊拉克战争正式宣告结束,美军从伊拉克撤军所引发的一系列遐想不得不引起各个国家对此次事件的高度关注。

为了想了解一下大学生对此次事件的一些看法或者想法,我们舆情调查小组特地对广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学生们对此各持个的看法,有些同学认为美国是一个强权国家,仗着自己国家强大的国力去欺压一些弱小的国家,看不起美国。有些同学认为伊拉克遭到美国的欺压不但是由于自己有吸引美国的资源,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自己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所以一个国家想摆脱他国的欺压,只有发展好自己国家的军事力量。还有一些同学对此保持沉默,他们认为这些事情与他们无关。

总结:通过一系列对同学们的调查发现,对于社会的热点,难点以及敏感话题的关注度,同学们对那些跟自己有关的话题关注度明显高于那些国际上的一些热点话题,或许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已经给我们这些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以及大学生们对于社会的一些不满,这虽然对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建设带来了一些困难,但我们坚信随着大学生们思想的逐渐成熟,他们的很多看法会得以改变。

江苏科技大学舆情调查小组

大学生舆情 篇6

在当今互联网世界中,多种新兴的网络产业此起彼落、风起云涌,带动了整个互联网发展与改变,在不断前进和创新的道路上,互联网不再停留于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多路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展现得淋漓尽致。WEB1.0带动了互联网群众的热情,催生的WEB2.0加速了网络作为媒介传播的力度,打破了传统媒体平面和单途径的简单方式,传播的方式从“广而告之”的一对多转变为“人人皆记者”多对多,直接影响了整个互联网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在没有特定的主客体之分的情况下,“受”者皆为“授”者,而这样的时代也被称之为“自媒体时代”。

在自媒体时代中,信息的更替让原本的受者主动成为授众,微博、SNS、论坛等各种多元化信息交互平台均衡地推动互联网服务的发展,一点一击中,信息变成充满活力的新鲜事物,更多的人在感知自媒体时代的分享和速度。互联网群众催生了自媒体时代的现在,自媒体时代也将引领整个互联网世界充满“活的信息”的未来。这不仅是正向推动传播媒体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从传播者的角度还是新闻参与者的角度,群体的力量逐渐显现。青年群体也将在互联网激流中涌进,而这股年轻的力量将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

互联网自组织群体现象定义及网络中大学生群体自组织的意识和价值定位

互联网背后支撑的群体力量,让“自组织”的概念再一次走上舞台。早在1959年由Yovits M. C 和Cameron S写的《Self-Organizing Systems》中就有提出“自组织系统”的定义。之后更有多位学者提出自组织系统概念和特征,其中有经典的理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自动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过程。”如今互联网的潜在群体力量让信息从无序的分享走向有序的聚合,互联网个体行为也从无序的形式走向有序的自组织群体。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的学说——混沌理论(Chaos theory)中,也对今天这样的群体现象做出了概念性解释。混沌理论说明了复杂而不断变化的系统 ,而这正贴合了如今的互联网群体,他们在无形中组成了虚拟世界中的组织体,他们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

网络群体中,散布着大量的年轻人。据EnfoDesk易观智库最新研究揭示,国内两大主流微博平台——新浪和腾讯,他们的用户多集中于20 ~29岁,均占据各自用户年龄构成的60%左右。特别是作为中坚力量的多是大学青年,在社会大环境中,信息洪流冲击着这些年轻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大学青年们往往怀有满腔热情,对于互联网应用较为熟悉,善于利用互联网寻找到现实生活中无法诉求的渠道,获取有用信息,寻找共性同伴,自发形成自组织群体。他们大都广泛开展线上交流,部分还结合线下互动的形式。他们在现实中组织意识较为淡薄,却往往寻求在虚拟世界中的倾述,价值取向较现实世界中更为自由。

自媒体时代打破了原有的静水传播模式。互联网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全方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各种文化的冲击,迅速扩散到虚拟世界的每个角落。这同样也影响着网络中的各种自组织群体。网络中的自组织群体团结在相似的情感环境中,有着较为类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网络表达自我,倾述自我,这无形中加大了舆情问题产生的几率。

大学生自组织群体及舆情问题产生的成因、影响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需要面临整个互联网以及社会文化传播格局的转变。同时,网络舆情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已有很多典型网络舆情案例,特别是其影响常常被不可控地扩大,给舆情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符合幂律分布模式,当一个信息传递一次的概率是k时,传递后的再次传递通道是m的话,那其所可能第三次传递的概率就已经从原本的1变为km,而这决定于信息的被关注度和有效性,也更取决于被转发后传递通道数量。六度分隔理论4也印证了互联网传递无边界的特点,它打开交流互动的空间,不仅将更多的信息带给使用者,还提供了一种无序无责的复杂的虚拟环境。

大学生正处于形成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思维的波动和行动的冲动多见于这个年龄层次。在互联网中,青年大学生往往会放弃在现实生活中的拘谨,缺少面对面交流的互联网强化了青年大学生在线上自由表达自我的诉求。在互联网管理法规和制度还不完善的今天,互联网带给青年大学生一系列的错觉,无责感、多样性、随机性都会将任意的群体趋向于无限制的自由状态。而这恰恰忽视了舆论错误导向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具有有序结构的消息即为信息”,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群体,通过从无序的消息集合,慢慢转变为传递有序的信息。“消息有序是信息,信息有序是知识,知识有序是智慧”5的说法中,不难看出到在传递信息和知识之间,尚未构成知识的无序信息最容易导致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郭美美事件、温州重大集资案、环境PM2.5检测、故宫文物被盜、世界末日说等一系列新闻事件都在互联网平台上引起网民的广泛热议。一方面促进了舆论监督力度,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夸大不实的虚假谣传。青年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对事物的好恶分析多以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以偏概全。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鉴别能力,加强对谣言的抵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问题都是现今高校亟待思考和完善的。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管理的办法和建议

对于大学生网络群体自组织行为及舆情问题如何有效管理,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价值观。高校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开展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工作,培养青年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紧跟时代脚步,研究尝试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为他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紧密结合实际需求,开设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课程,营造良好的自我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氛围。

2、加大互联网舆论管理力度,完善自组织管理办法。 互联网的纷繁复杂,不仅在于网络媒体错乱无序的形态,更在于对网络舆论管理的缺位。如何让无序的互联网舆论走向有序、规范,法治化将是可以维护互联网和谐环境的基本路径。例如采取网络实名制,这将进一步引导舆论参与者的言论规范化,约束谣言的散播;创设规范互联网舆论的法规办法,促进互联网络健康发展,用文字性法规健全网络言论及自组织行为。将混乱无序自由的组织建构从线上虚拟状态转向有序民主和谐的形态,这不仅有利于互联网的良好发展,更有利于网络民众的非组织行为得到保护。

3、发挥党团组织指导作用,促成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在虚拟媒介中传递往往借助了自组织的群体活动的介入和推崇。在青年学生中,网络生活已经深入人心,贴近他们的生活,结合新时代的媒介特点,进行健康、良好的网络文化的传播,将大大丰富和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通过新媒体,建立良好的党团组织网络载体,传播党团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将培养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同时也创新了党团组织服务方式,贴近群体,走进生活,教育和提升了网络群众的精神文化。

本文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自组织及舆情现象分析》(XGZC04)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篇7

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校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 高效的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不但能在处理重大危机事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 锻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防患于未然, 减少甚至从根本上防止利用高校网络煽动群体无意识恶性事件发生。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以网络为主阵地, 是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延伸, 指导教师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 进而结合网络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是网络时代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议题, 亦是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要求。

二、高校现有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1. 传统“填鸭式”教育思维根深蒂固

在我国高校建设网络舆情机制的同时, “填鸭式”教学亦伴随左右:学院开通了微博, 强制学生关注;开通了微信, 给每个班级分配点击量……反观传播内容本身, 无非是学院官网的复制粘贴, 既没有照顾到移动媒体的阅读特点, 也没有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是机械地发布内容, 功利地追求点击量。显而易见, 这样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只会聊胜于无。更有甚者, 往往达不到日常维护的要求, 更不用说利用影响力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了。

2. 学生逆反排斥心理过重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日趋复杂的特点, 其中就包括情感强烈、渴望关注、网络关系拓展等方面。随着网络传播代替电视传播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过分娱乐化与碎片化的网络传播形态也逐渐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固有化的教育理念早已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加之思想政治工作说教色彩较重,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很难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3. 传播理念落后, 形式缺乏创新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过程中, 除“教”与“学”双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惰性心理外, 网络传播理念的缺失也是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收效甚微的又一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有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对于网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 一味地教导学生“远离网络, 少上网, 多看书”, 并不能意识到网络对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笔者认为, 作为高校辅导员,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封堵学生自己认知世界的窗口, 而是应该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明是非, 辨善恶, 提升其对于网络传播及其内容的理解力与把控力,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使他们成长为信息化时代的主人。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以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平台HBU外院为例, 从原来辅导员独自完成微信的制作与发送到现在成立专门的学生会部室分管微信平台工作, 仅用一年的时间, 该校便完成了由老师全权负责变成由老师主导、学生自主编辑的良性工作局面的形成。通过微信平台的运营与维护, 学生骨干深刻了解了网络传播的特性, 掌握了网络传播的一般技巧, 提前接触了社会, 锻炼了能力;作为普通学生, 微信平台的出现促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学院工作, 增强了普通学生对于学生工作的参与感, 为其提供了与老师交流的平台, 有效避免了高校辅导员对于“中间学生”的忽视现象。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 需要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 掌握网络运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为目标,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曾昭皓.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理论与实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大学生舆情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事件,舆情预警

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群体, 他们思想活跃, 学习能力强, 社会事件参与度高, 同时也是网络的主力军。当国内外出现重大事件、热点事件时, 他们通过微信、QQ、微博、论坛、评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其中, 利用转发和留言的方式, 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参与的人多了, 便形成了网络舆论。

1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特点

自网络这种新媒体产生之后, 人们更习惯于“快餐文化”, 即通过网络主动和跳跃性的获取最新信息资讯及最新新闻动态。快速的同时也局限了他们对于信息真假的鉴别。加之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 当他们面对社会事件危其自身利益时, 不可控情绪大增, 言语会表现得比较激烈。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1 传播渠道多样性, 传播过程呈交互性

随着3G、4G网络的出现, 尤其是手机智能化, 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已大有超越固定互联网的趋势, 手机QQ、微信操作简捷, 增加了互动频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了交互性。网民就一事件能够不分时间和空间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碰撞, 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意见能够迅速会集到一处, 这种互动性的观点和情绪就是网络舆情的源头。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于2014年开展的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及评介调查显示,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手机和互联网这两种媒体的使用程度高达80%。

1.2 在虚拟网络空间的细分下, 达成共识难度加大

大众媒介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出现而产生, 这种媒介一经产生便慢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 即大众媒介的观点几乎等同于大众共识。但随着网络媒介的新起, 媒体把关者的权威越来越受到挑战, 网络加大了媒介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虚拟的网络空间把网民这个大群体进行细分, 这种细分加上网民意识的多元化, 使得大家达成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

2 大学生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

引发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因素是一个综合体, 有各方面的原因, 总体来说归纳为以下三点。

2.1 在校学生自身的因素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群体事件发生的首因是在校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首先, 大学生对于身边群体性事件, 有参与的潜在意愿, 这也是群体性事件得以在高校发生的强大推力。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方便使用, 加之现在大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 他们越来越愿意身体力行, 积极参与到身边的事件中去。其次, 在校学生还未进入社会, 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 判断事物能力有限, 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进行挑拨、教唆, 就会引社会矛盾, 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2.2 高校方面的因素

自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 迎来了高校发展的高峰期, 加之很多大学合并, 进行综合性大学的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有问题时, 学生不知道应该向哪个部门进行反映, 缺乏维权的畅通途径。职责不明确, 造成有问题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使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慢慢丧失, 一旦出现可以发泄的机会更会加入其中。

2.3 社会层面的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先富者带动后富者的策略, 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时期, 因区域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加大, 贪污受贿问题加重, 这些被不法分子添油加醋后, 利用其对学生进行蛊惑, 引诱大学生攻击政府。

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事件的舆情预警机制

3.1 完善网络立法, 加强网络传播主体的监管

根据《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这些规章制度来看, 没有详细的针对网络集群事件的限制和处理章程, 也就是说网上集群事件不受这些法律法规的限制。因此,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网络立法, 使利用网络生事的不法分子能够在法律依据的条件下受到法律的处理。现在网络不是实名制, 因此很多网民发布虚假信息, 在网上制造谣言, 网络论坛上无道德底线的进行评论, 对别人进行诋毁。他们觉得反正网上不知道我是谁, 乱骂一通也无所谓。实行网络实名制后就能进一步对网络传播主体进行监管。

3.2 建立网上网下结合的舆情处置方案

高校管理者要想知道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 就要追踪他们的脚步, 知道他们学习之余做些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进行学习, 在网上干什么, 参与什么论坛, 对什么话题感兴趣, 什么媒介和社交工具用的最多, 只有把这个功课做足做细了, 才能得到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同时加强对信息传播的防控, 对有害信息及时发现、分析和过滤, 防止有害信息在校园传播。把这些信息建立一个信息库, 制定网上报上程序, 形成舆情处置方案。

3.3 构建大学生群体事件的舆情预警组织体系

针对大学生群体事件, 我们要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决策、早平息”原则, 如何做到这点, 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事件的预警组织体系。充分利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发展班委和优秀学生党员进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 再加上校园媒体, 对校内外热点事件进行跟踪, 搭建出一个网络平台。具体框架图见图1。

3.4 设立校领导接待日, 加强大学生利益诉求渠道

随着新媒体的介入,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发生改变, 获取信息的欲望也在加强, 他们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和自身的利益, 利益诉求就是一种体现。那么我们应该通过网上网下结合的方式来及时传递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 如通过建立各种窗口的微信、QQ群和校园官网, 把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大学生课题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通过网络第一时间进行展示, 同时在网下也通过传统的媒体窗口如宿舍的黑板、教学楼展示板进行告之。碰到无法确定应该向哪个部门反映的时候, 他们还可以通过校领导接待日进行问题的反映。这样就解决了诉求无门的状态。

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时来势凶猛, 规模大, 涉及人多、面广, 解决起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此, 网络舆情群体事件监测和预警意义重大。但仅仅有预警还不够, 因为网络群体事件舆情变化快, 舆情相关信息又具有不确定性, 利益诉求也比较隐蔽, 因此在事件处理过程中, 还应该与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沟通, 必要时让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决策, 做到舆情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大学生舆情 篇9

一、大学生的消费认知仍然存在一定偏差

大学阶段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要求, 包含了诸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掌握遵循社会规范, 培养和造就社会角色等要求。从当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 大学生们的社会化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他们整体上, 生活阅历比较有限, 与社会接触显得被动, 社会实践能力普遍不强, 经济能力仍然依靠父母, 缺乏自主决策和理财体验, 因此消费认知的结构也具有明显的单一性和不完整性。

1. 归因偏差

归因能力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外在行为表现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并对行为的性质或原因作出解释和推测的能力, 也就是指人们理解他们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方式。科学的归因应做到区分行为的内因和外因, 即人们做某事是因其真实期望还是因环境压力。正确地区分行为的内因和外因有助于认知者了解事件和理解随后的结果。

在大学生群体中, 少部分同学倾向于将自己的贫穷和他人的富有完全归结于情境因素, 不从主观身上寻找努力动机;或在消费行为上无差别攀比, 而忽视所处家庭环境、自身经济条件是否支持的重要性。两种归因都片面地割裂了消费行为与自身实力、现实与动力的内外部关系。长此以往, 虽然社会经历在增加, 但却没有从中学习到如何正确认知自我和他人, 未能通过消费活动来推动自身认知能力的发展, 也无法达到个人成长和进步的需求。

2. 自我意识趋于主观化

在看待某些新闻事件引发的社会热点问题上, 如高富帅与白富美、屌丝与土豪等热词的对立上, 仅依据个人以往的经验与思维惯性, 以个人价值为核心, 对信息进行加工、推理、分类, 容易导致角度偏激, 思考片面, 形成心理失衡、超前消费的思维。带上理想的色彩, 不够切合实际, 情绪化的言论比较多, 缺乏透过表面现象看到事件本质的精明, 缺乏站在大局层面看部分的意识, 缺乏结合社会复杂性与多样性的能力, 那么在认识他人、自己、社会的关联性时必然不能做到准确、深刻、全面。

3. 从众心理

当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群体的某种压力时, 就会在社会知觉、社会判断以及态度和行为上, 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这就是从众现象或曰从众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 因为社会认知力还处在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 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尤其在消费购买问题上常常容易表现出不能洞察、判断一定的社会现象, 因而产生模糊观念和立场动摇的现象, 思想上感到迷茫, 容易被从众心理驱使、控制, 在认知失调的情况下, 再加上青年人易于冲动的特点, 很容易表现出平时所不敢做, 或单个人不敢恣意放肆的行为,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去个性化”。这种盲从, 使得大学生缺少了在情绪纷扰中仍可保持中立自省的自觉能力, 而多了走向歧途的危险。也正是有些学者指出的, 大学生中的消费方式正在形成一种“晕轮效应”, 大学生正陷入由高收入家庭大学生引导的消费陷阱。

二、如何利用新闻舆情引导在校大学生消费认知力的发展

堵不如疏。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 舆情引导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群的关注, 而新闻舆情引导是舆情引导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现实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他贯穿于大学生的生活, 是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之一, 是培育学生消费态度的重要渠道。利用新闻舆情的导向性, 可以让大学生了解社会, 拓宽信息渠道, 加深对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认识, 辨析该消费是否与自己的实际所需相符, 学会正确归因, 对情绪和想法自我控制, 回归理性判断, 促成对消费认知习惯的培养。

1. 抓住热点新闻话题, 把握培养认知时机

大学生与媒体的接触不可谓不频繁。从前有选择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体使用行为, 而现在手机则成为继第四代传播媒体互联网之后的新兴传播媒介。新兴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随着手机阅读时长的不断增加, 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媒体。从理论的角度讲, 媒体形式越多, 越有利于发挥新闻舆情的引导作用, 越有利于提高新闻舆情的引导水平。

热点新闻报道作为新兴媒体承载的重要内容, 它的观点和看法都在有意无形中改变着大学生们的言谈、举止、情绪以及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发的, 一方面, 在传播途径方面, 新闻媒体占尽先天优势。通过媒介获得信息具有方便、快捷、实用的特点, 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获取新的消费认知的方式;另一方面, 新闻报道、评论对受众的影响除了简单的信息传递之外, 更在通过新闻报道的覆盖面和公信力, 来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 依靠某种意识形态形成巨大的“精神链”, 使得每个社会成员尤其是频繁接触媒体的高校学生群体, 无不在这条无形却又实在的“精神链条”的影响下生活。更重要的是,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他们精力充沛、情感丰富, 同时, 也是一个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的特殊群体, 认知能力处于形成阶段, 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超强的敏感性。而新闻媒体报道求“新”的本质属性与大学生求新、求变、求时尚的心理特征相吻合, 很容易对其产生价值观和认知层面的影响。

而热点新闻它所产生的眼球效应是巨大的。如自2009年以来, 每年的“双11”都成为整个网络零售市场营销热点, 而且成交额一年比一年高。而从支付宝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 有关网络消费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 全国超过55%的在校大学生, 喜欢网上消费和支付。从地区来看, 上海100个大学生中, 有88个是支付宝用户, 大学生网上消费普及率全国排第一, 排名第二的是北京, 大学生网上消费普及率达87%, 浙江省达86%的普及率。杭州的浙江大学、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成都的四川大学的学生网购年消费总额位列前三甲。这些数据统计很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兴趣点, 如果把握住这些时间点, 以讨论的方式进行引导, 那么获得的教育效益将是最大化的。

2. 应用新闻受众心理, 有效引导需要心计

新闻舆情往往会形成一股强大的“舆情场”, 促使公众舆情向该“舆情场”的方向转移, 这就是新闻舆情引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闻舆情的引导作用, 可将属于新闻传播学的一些原则与方法有意识地应用到新闻舆情引导工作中去。这样做, 可以极大地增强新闻舆情引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与实效性, 切实地提高新闻舆情引导的水平。

美国学者曾做过一项题为《伟大的美国价值观试验》的研究, 研究人员在美国两个条件相似的城市播放不同的有关美国价值观的电视节目, 在一段时间后的调查发现, 这两个城市居民对价值观念的排序是不一样的。这个案例中, 运用的就是新闻传播学中受众群体接受暗示心理的理论方法。暗示, 乃是在无对抗条件下, 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法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思想。新闻受众群体所接受的暗示信息主要来自新闻媒介。从实质上说, 接受暗示心理也是受众自愿接受新闻导向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由新闻的特性和新闻的功能所决定的。可以说暗示是新闻报道影响受众的一个重要途径。新闻强调“客观报道”, 所以受众从字面上看不到记者直接的表态, 但是可以从报道内容的选择、语言的使用、编排的方法等方面得到暗示, 并心领神会。

由此可见, 传媒本身所拥有的这种强大的渗透能量往往是青年大学生所无法抗拒的, 甚至在大多数环境下也是无法选择的。传媒对人的影响力基本可以体现为一种社会认知的控制力, 它对大学生消费价值认知系统不仅发生影响、产生变化, 甚至可以改变或扭转学生的消费认知, 助其重新树立新的价值取向。

作为思政教育的一些工作者, 不仅要了解这种新闻传播学的方法和手段, 同时更要学习, 在引导的背后需要“处心积虑、费尽心机”的策划, 但是却能不造成直接或间接指挥学生的印象。比如班会、群组讨论、一对一面谈或者情景剧表演时, 可以抛出时下流行的有关大学生消费方面的主题, 如“绿色消费”、“网购”、“促销”、“购物狂”,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新闻素材或者挖掘事件发生背景, 进行归纳、分享和“吐槽”, 不设置标准答案。对这样一些因为没有明显的强制他们接受的意向, 学生们在接受时, 不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认为是自己得出的见解, 所以接受起来十分自然、顺从。

3. 及时澄清误解误读, 以身示范正确归因

非典期间的食醋、大蒜价格飞涨;日本海啸后的食盐疯抢, 这些都是造谣者利用了消费者的敏感心理, 只要有一个人闻风而动, 其他人即使将信将疑也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跟风而行, 而大学生们在QQ群、微信群等传播渠道方面具备的转发力, 更可能加大了谣言的传播力度。网络是虚拟社会, 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密不可分, 直接关系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网络谣言把谎言包装成“事实”, 将猜测翻转成“存在”, 在网上兴风作浪, 扰乱人心。如果任其横行, 把一则普通的事件演化甚至炒作为一次针对社会体制的负面舆论事件, 也能严重扰乱社会秩序, 影响社会稳定, 危害社会诚信, 引起民众恐慌。

谣言盛行, 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其中一个, 就是官方的媒体发布渠道反应不灵, 缺乏公信力, 受众特别是情绪不稳定容易受某种错误思潮影响的大学生群体, 难免会对看上去正面的新闻事件报道产生质疑和逆反心理, 产生对立情绪。如果当事双方及时澄清受众的误解误读, 公开信息渠道, 正面回应质疑, 那么网络谣言也好, 社会谣言也罢, 自然就会得到有效遏制与传播。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如何扭转大学生的成见, 引导他们回归理智, 建立起分析新闻事件的思维体系, 新闻舆情可以发挥它的大作用。

作为思政工作者, 向学生亲身示范如何善用唯物辩证思维, 可以教会他们正确归因, 建立正面的消费观念, 明辨真伪, 破除谣言。比如那些以正常市价数十倍购进大量食醋、食盐的消费者, 不仅仅是经济上受到了损失, 也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那么以对其消费认知的引导作为切入点, 也能帮助其逐步形成对社会现象和本质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存在一定的偏差, 探索如何引导他们培养成熟的消费认知力是解决问题的出路。针对机遇与挑战, 本文提出了利用新闻舆情的特点来开展引导工作的模式, 拓宽信息渠道, 加深对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认识, 辨析该消费是否与自己的实际所需相符, 学会正确归因, 回归理性判断, 促成对消费认知习惯的完善。

关键词:消费认知,引导,新闻舆情

参考文献

[1]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 (7) :282-294.

[2]余展洪.大学生消费两极分化趋势的晕轮效应[J].当代青年研究, 2006, (6) :14-16.

大学生舆情 篇10

1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点

1.1 突发性和多元性

互联网是一个不受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的高度自由的虚拟空间, 各种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文化可以在这个空间相互碰撞, 大学生通过论坛、博客、微博、校内网等媒体尽情地展示自我和自由表达, 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或热点事件会第一时间在这一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并得以迅速传播, 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学生间引起轰动, 甚至产生偏激性言情观点进而引起突发性事件。

1.2 自由性和群体性

校园中的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都存在着严格的监督机制和责任人, 而网络舆论空间没有显著的围墙, 没有明确的责任人, 网络舆论参与者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自由发表言论, 因此,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的特点。由于大学生年龄相近, 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等, 他们的关注物、兴趣点甚至价值观更容易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群体一致性意见, 所以许多网络事件在大学生中产生连锁放大效应, 引发“滚雪球”现象。

1.3 非理性和难控性

大学生群体本身存在着非均衡性, 有些大学生自我表现极强, 喜欢特立独行, 张扬个性, 尤其在虚拟性、隐匿性较强的网络空间中出现一些不负责任的、盲从的、起哄的、跟风石等非理性的言论, 甚至出现谩骂攻击、扭曲捏造事实等现象。网络全面开放、媒体平台多样性、言论自由化而网络立法、网络教育管理却相对滞后, 社会公共道德也往往缺乏对网民个体的道德约束, 致使高校网络舆情较难控制。

2 高校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机制应坚持“全面落实、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及时处理、遇事可控”的工作思路, 严格标准、严格职责、严格考核, 坚持制度、坚持科学、坚持常规。为了能够第一时间、无遗漏的收集监测到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排查突发性群体事件, 应建立了多层次的学情信息收集渠道。

(1) 加强思政工作者深入学生。班主任、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可以经常进寝室、进研究中心、进课堂, 从而深入学生、了解学生, 加大学生的关注度, 及时掌控学情信息有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2) 依托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学校充分利用学生会、年纪工作委员会、社团等组织, 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覆盖全体学生。一方面, 能够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另一方面, 可以实时感受和收集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及时反馈学生重要信息, 能够第一时间收集到特殊学情和网络舆情动态信息。

(3) 依托寝室长及公寓阿姨。学校应重视寝室长工作职能, 建立寝室长直接负责的机制, 加强寝室管理和学生成长需求反馈。通过学生工作者每天“进寝室”与寝室长、班级党员、公寓阿姨交流学生学习、生活和情感情况。

(4) 借助网络和相关部门力量。学校建立了网络舆情监控与分析系统, 实时监控人人网、微博、bbs等学生思想动态, 与校医院、心理咨询中心、家长等保持长期联系, 及时反馈学生特殊情况, 实时掌握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源。

(5) 开发舆情监测系统。该系统有信息采集、信息过滤、舆情分析、舆情展示等功能。系统根据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从网站、微博等多种信息渠道来源收集学生网络舆论信息, 通过网页爬虫、社会计算等技术自动信息采集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集。采用提取关键词、数据挖掘等技术对采集到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过滤和存储, 并生成舆情信息。通过舆情话题分类、正负面信息鉴别、情感与行为模式建模等发生分析学生网络行为、情感等。舆情展示帮助使用者了解学生网络舆情中的热点话题、舆情趋势、突发事件的预警干预。

3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的动态监测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了基本保障。正确引导高校舆情、网络正能量传播, 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保证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3.1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走进网络

加强和完善校园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建设, 高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发挥大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积极开发教育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 利用该平台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科学、合理、正当、安全、有效地使用网络,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 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

3.2 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

一些学生在寻求网络表达自由的同时, 忽视了网络表达自由的界限, 一些由校园网络舆情酿成的群体性事件, 与部分学生在校园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很大关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高校更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法治理念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引导同学们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3.3 培养意见领袖

培养一批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意见领袖”, 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牢牢地守住网上舆论阵地。“意见领袖”描述的是“大众传播—意见领袖—粉丝”构成的传播过程, 其传播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 所以这种“二级传播”往往比直接的大众传播更有说服力。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网络问题、群体事件高等, 可以组织这些“意见领袖”来撰写相关文章或者进行访谈, 来引导学生去正确思考和看待问题。

3.4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

严防特殊网络舆情是底线, 不仅要“守”, 还要“导”。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 针对学生群体的特点, 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规划, 建立学生个性化成长档案, 引入心理咨询、健康心理引导等手段, 动员一切可动员的力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等一些平台的迅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网络舆情不仅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风向标, 而且是快速、准确了解青年大学生的真实情感和实际行为的有效途径, 成为引导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网络文明习惯的有力助手, 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和引导已是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题中之义。该文围绕网络舆情的特点, 网络舆情动态监测机制, 继而探索科学的引导高校舆情。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监测,引导机制

参考文献

[1]戴维民.刘轶我国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现状及对策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 2014:24-29.

[2]杜坤林.高校网络舆情生成机制应对策略研究与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教育, 2011 (7) :60, 102-104.

[3]聂鑫.当代大学生舆情引导的策略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1 (4) :60-62.

大学生舆情 篇11

【关键词】网络舆情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导向功能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网络信息平台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首要选择。网络舆情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掌握着最新的网络应用技术,在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甚至在未来的就业中都无法离开网络而单独存在。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并不完全成熟,更容易受到来自网络舆情中负面信息的干扰。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在网络舆情环境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

网络舆情对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在于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多样性等特征能够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机遇;消极影响在于网络舆情存在很多负面以及失真的信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因此,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舆情并不断克服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命题。

(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网络舆情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网络正悄然地走入大学生的生活中,并且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上网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学习和娱乐,更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全面发展。网络舆情信息涉及的社会问题和事件包罗万象,从神舟飞船对接天宫一号看到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从贪官手腕上的昂贵手表看到背后的贪污腐败,从老人摔倒没人扶起看到社会人心的冷漠,从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和救助流浪猫狗看到人间的温暖。互联网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大学生对自己所关心的各类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和表达权,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学生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的在网络中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各类信息,及时进行追踪和了解事态变化。

2.网络舆情为大学生情绪疏导搭建互动平台

网络舆情的交互性特点有利于缓解大学生情感压抑的困扰。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由于网络主体具有不同程度的隐匿性,从而使得言论更加随意自由,大学生可以用文字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处在虚拟世界中的成员可以实现相互感染,相互勉励,及时的将自己的不良情绪释放,寻求心理的慰藉,从而对情绪的恶化起到“减压阀”的作用。

3.网络舆情为大学生参政议政提供有效途径

网络舆情使得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评论,就某个阶段的社会焦点事件,自由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越来越多的党政领导干部开始关注网络,接触网络,通过网络媒体与大学生进行在线互动交流,对大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反映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对相关事情进行调查和处理,对后续处理进行回復和跟进。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网络舆情容易诱发大学生的人格心理异化

由于网络舆情的可控性弱化,给大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社会竞争加剧、、贫富差距拉大、生活节奏加快、下岗失业率高等社会问题与大学生息息相关,这些问题刺激了他们对前途的不确定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在这种充满宣泄、消极的言论空间中,容易引起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错位。常见的“网络牢骚”它也很容易让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变得愤世嫉俗,容易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2.网络舆情容易引起大学生非理性情绪的蔓延

由于网络自身具有开放性、自由性、隐匿性等特点,网民可以在网上任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就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们借助网络媒体,对他人进行人肉搜索,恶意攻击,严重的甚至出现造谣谩骂,诋毁他人名誉,给他人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大学生们,对于网络上传的社会事件容易被表象所迷惑,缺乏理性的分析,很难理清事件背后真正的原因。由于受到网络中一些不客观的声音引导和煽动,容易造成大学生对社会事件处理的不满,进而引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3.网络舆情容易造成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

网络舆情的多元化打破了地域阻隔,使得西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文化思想的渗透无处不在,体现不同意识形态的网络言论随处可见,特别是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敌对势力一直没有放弃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的演变。他们捏造和传播网络谣言,诋毁我国现行的体制和制度,极力宣扬西方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等学说,蓄意制造社会矛盾,甚至通过网络言论挑起民族对立和事端。而当代大学生由于理论基础薄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大量西方多元化、复杂性的观念使他们在价值取向上出现迷茫和无所适从,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盲目地推崇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把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准则,给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

二.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在网络舆情中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就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进行引导,使之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作为一个特殊的实践活动和动态的实践过程,它的思想导向、政治导向、价值导向、舆论导向、个体自身自主导向内容,能够在当今“人人手里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里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导向功能极其重要。

(一)网络舆情的群体极端化特征易造成网络舆情危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大学生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在文化背景、喜好相似的情况下,对某一焦点热点事件会有很强的同质性。同质性本身非常容易产生心理暗示并且相互传染,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被群体核心成员心理认同,如在BBS中取得意见领袖的认同,这些具有明显片面化和主观化的信息就会形成势不可挡的群体力量,使得大学生群体出现失去意志和辨别力的集体无意识状态,从而形成汹涌的网络舆情或网络危机。这就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进行疏导。

(二)网络舆情的自由性和虚拟性特征极易使大学生价值观、道德观扭曲异化,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网络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场所,加上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网民群体在虚拟世界中并不能正确地辨别事件的真相,极易受他人的欺骗,很难形成对社会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学校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还不成熟,大学生自身的价值观、道德观也未完全形成,这决定了迫切需要在网络舆情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

(三)网络舆情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特点容易腐蚀大学生思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曾说过:“中国不会拒绝互联网这种技术,因为它要现代化。这是我们的可乘之机。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把美国的价值观送到中国去。”我国网络监管机制还不完善,网络管理还缺乏足够的力度,政策研究也相对滞后。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极易受到一些不良居心的势力所利用,他们企图通过制造虚假的网络舆情煽动大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及党和政府不满,还通过宣传拜金主义、功力主义等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腐蚀大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进行引导。

(四)网络舆情的非理性和情绪化特征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需要按照社会所要求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欲望被压抑到内心深处。网络独特的“匿名性”特点,使得网民不需要在网络中对自己的非理性行为承担责任,这就引发网民内心深处本能的、情绪化的、带有非理性色彩的冲动。这种缺乏理性,甚至带有偏激的情绪和态度一旦形成规模,将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尤为关键。

三、网络舆情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实现途径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成、发展、变化、消亡的过程,网络舆情也不例外。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网络舆情有不同的特点。舆情在“风平浪静”时,要加强正面引导,唱响主旋律,提前做好应急预案;舆情在“风吹草动”时,要重视网络监控,启动预警机制,做到准确判断,尽早处理问题;舆情在“风急浪高”时,要重视引导措施,进行分类引导,抢占舆论制高点,占领网络阵地。网络舆情环境下,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需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网络舆情初期:思想导向

网络舆情处在发生期时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前期的预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预测学生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提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防止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的产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

(二)网络舆情发酵期:政治导向

网络舆情发酵期的信息往往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等特征,容易使大学生思想出现错误倾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方法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把自己最真实的态度和意见表达出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真正知道他们的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辨别政治方向,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网络舆情高潮期:价值导向

网络舆情发展期,由于各種利益驱动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在发生深刻而急剧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舆情发展期要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发展,防止由于价值取向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一时期通常表现出负面舆情传播迅速、影响深入、后果不确定和不可预见性等特征,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应对和引导,就会对社会公众形成较大威胁的网络舆情。

(四)网络舆情衰变期:舆论导向

在网络舆情衰变期,为了防止舆情触底反弹,学校要不断提高自身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坚持及时、公开、公正的舆情处理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知情权,防止学生产生逆反情绪。此外,增强舆论导向功能的关键还在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对各种具有倾向性和多样性的网络舆情进行正确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积极引导作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重要体现。

面对网络舆情带来的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正确运用思想导向,才能使大学生划清思想是非界限,增强核心价值主导;只有正确运用政治导向,才能使大学生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只有正确运用价值导向,才能使大学生对社会价值高度认同,坚持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正确运用舆论导向,才能使大学生分辨是非曲直,在复杂的舆情环境中辨别正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80页,第312页。

[2] 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31页。

[3] 马凌锋,《基于高校网络舆情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月。

[4] 翟志伟,李晓瑜,《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对策》,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3年6月。

[5] 叶景文,李爱东,于洪泽,《网络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导刊,2011年。

[6] 石新宇,《论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引导》,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4年。

[7] 温玉,《浅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3年。

[8] 郭红卫,李琳琳,《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特点及引导策略分析》,现代商贸工作,2011年。

[9] 朱磊,《高校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德才,李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2年。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80页。

作者简介:张媛(1989-12),女,26,汉族,籍贯江苏省徐州,江苏师范大学法律与公共事务学部1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

大学生舆情 篇12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舆情导向

1 引言

如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正处于知识海洋中。在自媒体时代,面对巨量信息资源时,人们需要使用全新的思维方式。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用户通过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传递个人看法。在互联网中有些不确定性的、负面的、错误的信息,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如何使用移动社交媒体,利用好自媒体这种形式来提高大学生信息判断能力,给予大学生正向积极的引导,把握舆情正确方向,为中国建设信息强国服务,是一个重点和难题。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网络基站覆盖率的提高,使得人们上网更加方便,据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中国居民上网人数已过半。报告中还显示,2015年新网民最主要的上网设备是手机,使用率为71.5%。在2015年新增加的网民群体中,低龄(19岁以下)、学生群体的占比分别为46.1%、46.4%,调查中显示这部分人群使用互联网的目的主要是娱乐、沟通,便携易用的智能手机较好地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在职业结构中,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1]。在网民中大学生是较为积极活跃的群体,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来源不仅局限于大学老师,大部分大学生把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据《2015年中国教育行业舆情报告》显示,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已成为本年度教育热点舆情传播的主要途径,互联网新闻则位居第三。

如今获得信息、知识的途径变得十分简便。在有网络的地方,只需打开搜索引擎,在搜索框里输入问题,便会有成千上万条的搜索。在自媒体环境下互联网带来巨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带来的很多信息的真实性都有待证实。导致有时大学生会接收到一些伴有强烈主观色彩或是负面心理导向的文章、音频、视频等信息。如果大学生没有仔细判断将会人云亦云,盲信盲从。高校大学生是网络利用率极高的群体,现在几乎所有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网络的传播[2]。高校是我国现代化科学及文明成就的前沿地,高校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的其中一部分,反映且影响着一定范围社会舆情的生成与发展。更重要的是高校的网络舆情的管理和建设是各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校稳定和发展,严重来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导向研究,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 自媒体特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大学生面临日益复杂的信息环境。在微信、微博、QQ、直播中不仅有文本还有音频、视频等自媒体形态的信息集合。自媒体呈现的草根性、即时性、交互性、隐匿性等特征带给媒介“民众化转向”的同时,也意味着最低限度的国家干预与组织限制,意味着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表达[3]。我们已进入一个自媒体环境下的信息时代,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充分利用自媒体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

2.1 去中心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时空界限,全球互通互联,在自媒体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边界模糊,两者身份可以互相转化。自媒体中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空间,发布个人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信息生产者。在微信、微博、QQ、直播等所有提供自媒体的网站上,用户只需要通过简单的注册申请,就可以利用自媒体平台,在网络上发布文字、音乐、图片、视频等信息,发出属于自己的“媒体声音”。在自媒体环境中,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看待的角度不同,知识储备也不同,对一事情的看法同时也受个人理解和情绪影响。自媒体突出了平民的力量,从而让自媒体大受欢迎并迅速发展。

2.2 强交互性

传统媒体主要是单向传播,在信息传播中接受者被动接受,缺乏信息交流反馈,使得静态的传播信息流通性较低。而自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具有很强的交互性。传播者和接受者享有选择权,交流过程中是双向交流的一个过程。接收者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传播者消息,也可以通过移动社交媒体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传播者从而可以根据接收者的反馈进行回复或是调整,从而促进双向的互动传播。

2.3 高传播速度

传统媒体的信息从发出到反馈需要一个较长周期,而现在信息能够迅速传播,时效性大大增强。应用数字技术的互联网、移动通信等自媒体接受和发布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媒体信息的传播突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有即时性的特征。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手机、手提电脑等设备接受和发送信息,在短短时间内便可以刷出数条热点、新闻和发布简短的评论,这使得大学生生活和互联网交相杂糅。在自媒体时代,当高校热点事件发生后,在现场的任何一名学生和老师都可以通过手机编辑文字、拍照、录音、录视频等方式将这些信息传到网上,其他接收者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转发或评论。这种病毒式的传播使得舆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传播扩散。

3 方法——关联整合

现在使用移动社交媒体十分方便,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促进了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高效传播。自媒体环境下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思维方式,这给自媒体时代舆情传播与控制带来挑战。在自媒体平台中信息丰富,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高校要把握主流媒体的声音,引导正确的舆论走向。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分析,寻找网络舆情形成的深层原因,利用好这些自媒体方式的平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学生进行正向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1 建立自媒体舆情导向模式

高校工作者需要把握正确的舆情导向,坚持正向积极的引导。微信、微博、QQ、直播等自媒体以大量信息冲击着大学生的生活,其中很多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证实。在自媒体中许多不确定性的、负面的、错误的信息,这些信息的传播可能会误导大学生。要重视对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管理和引导,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机制。自媒体是在信息和技术时代下产生的,所以,要提升学校的舆情控制能力、信息技术能力。首先,对学校的思政人员进行培训。使得思想先进、态度端正的人员发展成为高校舆情工作中的意见领袖,从而发挥他们在现实生活与网络环境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大学生道德、法律、心理咨询等工作[4]。其次,高度重视高校舆情的引导,以开放的视野和心态面对学生的表达和诉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消除“沉默的螺旋”现象,解读大学生表达的深层次问题,使其真正成为高校维稳工作的关键环节。

3.2 创建高校舆情传播双向互动

各高校应积极研究微博、博客、QQ、直播等自媒体平台,从而进行自媒体舆情管理,建立自媒体互动平台,实现学校和大学生的友好交互。在传统理念中传播主体为主导地位,互动交流创造出学校与大学生合作的和谐氛围,使得学校与大学生在知识、情感、思想等多方面相互交融。在自媒体互动平台上,发表积极文章、语音、视频等来引导大学生,增强学校自媒体平台的公信力。在互动中大学生既传播者又是接受者,互动式交流有助于双向交流,及时把握舆情发展新动态。

3.3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在利用自媒体进行积极舆情引导的基础上,建立互联网舆情应急处理机制。首先,要密切关注学生中的舆情,科学搜索与分析高校舆情传播规律,预防危机产生。需要敏锐捕捉一些对学生具有影响的不确定性的、负面的、错误的信息。其次,舆情一旦发生,需要各高校围绕着中心去服务大局,把握舆情的发展动向,形成较强的舆论引导。需要各高校积极应对、提前介入,切实迎合大学生的诉求和听取他们的建议,减低或遏制舆情事件的恶性扩散。利用高校官方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优势,合理引导自媒体舆情。最后,各高校需要总结成败,完善符合各高校的应急处理机制,从而建设和谐校园,促进社会和谐。

4 结语

在数字化时代下,移动社交媒体快速发展,自媒体环境中各高校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自媒体发展将带来一场互联网革命。为加强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与建设,促进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健康发展,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需要各高校和大学生协调配合,积极正确引导自媒体环境下舆情的发展,助力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中国打造成信息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商情报网.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6-01-22)[2016-05-25].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6/01/22/141430ekou.shtml.

[2]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3]董文波.自媒体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及维稳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5(3):79-80.

上一篇:复合效应下一篇:综合业务数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