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2024-06-12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通用12篇)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1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14年年7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了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 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 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 占比25.1%。这其中又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网络已在我国大学校园得到广泛普及, 已成为当今人们交往的主流方式之一。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在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网络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对大学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心理状况等方面因此,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

1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况

(一)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对社会问题不同看法的网络舆论, 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载体, 以事件为核心, 广大网民情感、态度、意见、观点的表达、传播与互动, 以及后续影响力的集合。

而大学生网络舆情, 顾名思义, 是指是在一定时期内, 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对校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校园管理以及其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

(二)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就是大学生群体, 由于主体的特殊性, 其本身所表现出的特征也有别于一般的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 自由性与非理性。互联网具有开放性, 任何人都有权利在上面发表言论、观点, 当然也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在网络虚拟空间里, 发表观点言论均采用匿名方式, 在这种自由环境下, 网民表达言论时往往带有即时性、随意性, 很多观点往往有失偏颇。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 心智还未完全成熟, 情绪容易冲动, 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差, 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舆情的影响, 做出过激的非理性行为。

(2) 个性化与多元性。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 大学生的观点纷繁复杂, 在宣扬个性化的大学校园里, 他们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通过网络媒体表达观点也是他们最为喜欢的方式之一。因此, 大学社网络舆情也具有明显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

(3) 隐匿性与突发性。互联网具有虚拟性, 多数人以匿名身份出现在网络空间里。这使得大学生暂时摆脱社会现实的束缚, 获得宣泄情绪和不满的机会。因此, 他们可能把一些片面性的认识和不成熟的观点表达在网络上。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也非常迅速, 往往一个突发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某种情绪化意见的碰撞, 就能成为大规模网络舆情爆发的导火索, 个人观点也能很快汇聚成为公众观点。

2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 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网络舆情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热点、焦点问题, 树立争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消极的网络舆情并未能真实反映事实真相, 容易造成大学生"三观"扭曲, 往往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不良影响。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不利于维护社会及校园的安全稳定。

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迅速, 影响面广, 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网络空间具有的自由性, 让发表网络舆论信息的人不用受印刷包装、出版发行的限制, 网络覆盖面广, 传播范围广、速度快。学生在网民中占有极高的比例, 这其中又以高校大学生为主, 他们与网络接触的时间和机会更多, 一旦高校或社会发生突发性事件, 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将以极快的速度做出反应, 放大这些事件的不良影响, 学生盲从和冲动的行为也不利于校园的安全稳定, 有些事件进一步激化, 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

(二) 不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网络舆情煽动性强, 控制难度大, 各种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与融合, 没有明确的导向。高校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 心智还未完全成熟, 情绪容易冲动, 容易受到网络不良舆情的影响, 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 做出过激的非理性行为。不良的网络舆情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如何应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消极影响

鉴于大学生网络舆情是把"双刃剑", 消极影响会危害到校园甚至社会的安全稳定, 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我们应该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督、引导, 积极干预, 尽量降低甚至杜绝不良舆情的影响。

(一) 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

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可以从政府及高校两个方面着手:

(1) 政府应该为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法律保障和技术支持。政府应该尽快制定、完善我国在互联网监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通过政府强制力对这一虚拟世界进行有效引导。两外在技术方面, 加大在人员和技术方面的经费投入, 通过开发与借鉴相结合的方式, 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技术, 对监管法规的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2) 高校应该加强主流社会观念的传播, 完善大学生行为规范, 创建网络教育基地, 通过新型网络媒体, 如微博、微信等渠道向学生传播正确的思想, 加强宣传, 教育学生应遵守网络规章制度。学校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 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学校的一项整体事业, 人人有责, 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建立起完善的校园网络监管体系, 从源头上加以控制。

(二) 加强对大学生主体的引导教育

作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主体, 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教育, 是杜绝网路舆情消极影响的有效办法。引导教育工作的效果取决于两个方面:

(1) 作为大学生的直接教育管理者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当其冲。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学校网络舆情教育管理工作的整体部署下, 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育学生要善于鉴别网络舆情信息, 在面对突发热点事件时应该保持头脑冷静, 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班级中建立信息员机制, 对学生中可能寻在的思想异动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另外, 可以建立积极正面的网络平台, 向学生传播正能量, 如班级QQ群、微博、微信等。

(2) 大学生自身应该洁身自好, 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在面对网络舆情信息时, 保持冷静思考的能力。在遇到思想困惑时, 及时向老师求助, 杜绝不良思想的侵害。

总之,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督和管理, 需要政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努力把握网路舆情的发展规律, 加强引导管理, 使各种舆情都朝着有利于社会、校园和谐的方向发展, 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网络时代已经到来。学生作为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 很容易受到网络舆情信息的影响。网络舆情由于其自身的特征, 很容易对大学生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有的甚至危害到校园乃至社会的安全稳定。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对大学生主体的引导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网络舆情,大学生网络舆情,消极影响,监督与引导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289, 31.

[2]《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sQjGvTC3Ew8QEq-sRtSpGZELx30ViWS-jiLuZSMmstbrl5ltXprgfh11pgh4Mm6e7quCb8bpgvttLAb-fp2WkVKi5TatEEJNFx64gihXs7.

[3]http://baike.baidu.com/view/2143779.htm?fr=aladdin.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2

丁义浩,王 铄

摘要 :网 络 舆 情 工 作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升网络舆情工作效 率、保证网络舆情工作质量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任务包括舆 情信息的搜集 当 前,整理、分 析 汇 总、酌情处理和及时上报四 项 内 容。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责 任 主 体 不 明 确、管理观念落后 等 问 题。为解决网络舆情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 高 网 络 舆 情 工 作 的 实 效 性,高校舆情工作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 机 制、队 伍 保 障 机 制、舆情预警机制和干 预 引 导 机 制。关键词 :高 校 网 络 舆 情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随着网络 和 新 媒 体 的 迅 速 兴 起,网 络 舆 情 应 运而生。由于互联网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全球性 等特点,网络舆 情的产生和传播 速度相较传统舆 情 得 到 大 幅 提 升,影 响广 度 和深度亦显著增加。

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事件逐渐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管理部门 和 社 会 的 广 泛 关 注,如 何 加 强 和 改 进网络舆情工 作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

高校网络 舆 情 是 网络舆情发展在高校的具体反 映,是大学生在 社会公共网络平台或校园网络空 间内,通过多种 多样的互联网渠 道对其所关心的或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政策、新闻等表 达的个人1]。看法、意见、态度、情绪,从而汇集而成的信息集合[因 此,建 立 健 全 高 校 网 络 舆 情 工 作 机制有利于及 时了解 大学生群 体的意见和诉求,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网络舆论生成与传播有其自身运行发展的规 律。总体来看,网络舆情的生成 和发展过程一般 包括 四 个 环 节:言 论 形 成 期、讨 论 传 播 期、为了 提高舆情工作的主动 性,网 下 冲 突期和 舆 论 消 退 期。有效规避消极舆情的影响,必须对网络舆论生 成与传播规律有清醒的认识。1.言论形成期

新闻事件、社 会 热 点 等 信 息 资 讯 是 网 络 舆 情形成的重要诱 因,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往往是 由 那 些大学生群体关注度较高或关乎大学生群体自身利益的网络新闻事件引发的。这些网络信息可能首先来自于传 统 媒 体 的 报 道,再经过网络媒体转 载,但更多的时候传 统 媒体保持沉默,于 是 有 关“知情人”首先 在论坛等网络场所发表相关信息。此类信息一旦 触及到大学生群体的兴奋点,往 往 会引起他们的 高 度 关 注,事件相关的言论 便 会纷纷在网络上 出 现,引起 更多大学生群体甚至 全 社会的广泛关注.2.讨论传播期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网络言论的快速传播创造了条件。相对于传统媒体,新闻事件、社会热 点等在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上不仅传播了热点事件本身,多样化的评论观点也会随之产生和传播,其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大也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在高校,热点事件和相关评论、观点等在公共社交网络或 校园论坛等平台上发表、传 播 和 碰 撞。当大学生们关于某个争议性事件的不同意见 逐渐成为舆论 焦 点 后,极 易引发他们在网下对该热点问题的 争 执 和 讨 论。网下讨论的新情况、新 信息又会被随 时传播到网络上,形成网上网下的 交互影响。经 过 短 时 期 内 的 集 中 讨 论,针 对 该 事 件的讨论高潮 随 即 形 成,这标志 着高校网络舆情高潮期的到来。

3.网下冲突期

由于大学生 群 体 具 有 易 情 绪 化、易 受 鼓 动 和 诱惑等特点,在负面舆论信息的刺激下,他们容易采取过激行为,甚至组织、参与某些不良群体性活 动。群体性事 件 是 舆 情 危 机 的 表 现 形 式 之 一,反 映着舆情双方的矛盾关系,是舆 情状况的极端外

化形式或非正常表现[4]。如果高校无法及时有效地对舆情高潮 予 以 应 对,极易导 致网下群体性事 件的爆发。当 然,网下冲突期并 非高校网络舆情 形成、发展的必经阶段,是高校网络舆情发展中较少发生的异常情况。即便舆情 发展进入高潮期,发展仍处于可控范畴,高校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在网络舆情形成和传播期采取有效手段防止舆 情危机的发生。4.舆论消退期

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扩散,无论是否经历网下冲突期,最终都必将迎来舆论消退期,即舆论观点及影响的逐渐淡化直至消逝。舆论消退期持续 时间长短不一,取决于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度、事件 本身的影响面、解决是否合理以 及媒介环境中是 否有新的吸引受众注意的事件发生

。消退期通常伴随着新的舆论讨论点的酝酿、舆情环境更换,因此也可能出现新环境下已冷却的舆论重新升温即“二次发酵”的现象。

二、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任务及存在问题

自媒体时代,新一代 网民日益热衷于以“快餐”方式追逐最新的信息资讯,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这种方式满足了他们快速获取信息的需要,但是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对信息真伪的严肃甄别和对事件发展的完整了解。大学生群体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处于形成时期,易于接受新事物、善于使用新技术、乐于获取 “异 类 ”信 息,许多时候不能客观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准确把握各种信息的本质,极易受到负面网络信息影响。因 此,明确高校网 络舆情工作的具 体任务和存在的 现实问题,加强网络言论的正确引导和监控,成为 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任务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应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重要工作的开展及重大事件的发生展开,运用科学的手段,在网络上广泛收集广大大 学生群体的意见和观点,并通过一定方式和程序,加以分析、整理,形成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舆情信息,供高校管理者和教育管理部门作为决策参考。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主要任务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分别是搜集 整理、分析汇总、酌情处理和及时上报。搜集整理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广泛收集网络上大学生群体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社会公共事件、高校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的 意 见 和态度,并 根 据 舆 情 的 内 容(包括重大决策部署类、经济发展类、社会热点类、突发事件类、宣传思想工作类、重要境外涉华类等)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汇总是指运用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相关分析方法对分类后的舆情信息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舆情产生的背景、成因、发展状况并预测未来走向,为进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依据

。酌情处理是指高校 管理层以科学分析为依据,综合考量舆情信息所 反映事态的严重程度,从而决定是否采取干预行 动,何时采取干预行动以及采取何种干预行动。及时上报是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部门将舆情的产生、发展、处理方式、处理结果等相关工作向教育管理部门汇报,为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在舆情发展和演变的各个不同阶段,高校实际舆情工作的具体任务各有侧重。在网络舆情的言论形成期,高校舆情工作部门应对网络上出 现 的刺激性信息,尤其是与大学生群体利益密 切 相 关的信息加强 监 控,科学 预估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并提前做好处置预案。在讨论传播期,高校舆 情工作部门应在广泛搜集网络上出现的各类信息 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汇总,密切关注 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针对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 行有针对性的正面解释与疏导,用真相和事实引导舆论走向。如果网络舆情发展进入网下冲突期,网络舆情危机爆发,高校舆情工作部门应在前 期分析和预判等工作前提下,根据舆情事件的具体表现形式,按照处置预案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恰当运用网上和网下的双重力量(如进 一 步 披 露 热点事件的真相,对不良信息进行辟谣,干预刺激 性信息的传播,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有效降低舆情的负效应。舆论消退期是一个舆情发展周期的尾声,无 论在该舆情周期内是否出现 网 下冲突,高校舆情 工作部门都应该 对前期工作进行 总结,梳理实际工作中获得的经验,及时上报学校 和上级领导部门。

2.当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队伍建设、工作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顺利开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对 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校尚未

建立网络舆情工 作专门领导机构,没有科学合理的舆情处置预案,导致工作措施缺乏及时性和连贯性。舆情工作队 伍建设起步较晚,无专业人员配备或配备不合理,不能按照舆情 工 作 规 律 开 展 工 作,导 致 舆 情 工 作 实效性不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部门缺乏必要的 舆情预警意识 和 预 警 措 施,不能 科学研判舆情态 势,影响舆情应对工作的针对性。对 网 络 舆 情 的 干预 方 式 单 一,主 动 引 导 不 足,封 锁 消 息、强 制 删 除消息等 简 单 粗 暴 方 式 大 量 存 在,容 易 引 发 “次 生”不良情绪,甚至给 舆情危机 的爆发埋下隐患。综观这些问题,其核心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

第一,网络 舆 情 工 作 责 任 主 体 尚 不 明 确。目 前,在大多数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并没有引起 足够重视,工作责任归属并不 明 确。受 到 传 统 观 念和工作惯性 的 影 响,一般认为与学生事务相关 的工作应由学生工作处、团委等部门负责,或者认 为与网络相关的工作应由校园网络管理部门或宣 传部门负责。在 实 际 工 作 中,观 念上的分歧导致 许多高校网 络 舆 情 工 作 的 低 效 无 序。同 时,由 于 工作责任主体 不 明 确,加之网络舆情是高校管理 中的新生事物,高校的网络舆情 工作专业人员仍 存在较大缺口,工作专业化程度亟待提高。

第二,网络舆 情 管 理 观 念 和 管 理 方 式 有 待 改 进。在高等学校,由于缺乏对于网络舆情发生、发 展特点的深刻 认 识,采用传统舆情应对方式管理 网络舆情的现象较为普遍

。在负面舆情信息管理 上,“堵”和“禁”等传统舆论管理观念仍挥之不去

。这种落后的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网 络舆情发展的 形 势,非但无法有效控制舆情事件 的爆发,甚至会激化冲突、加速矛盾升级。

三、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机制的措施

目前,我国 高校网络舆情工 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段,长效机制 尚 未 建 立。为解决网络舆情工 作 中 存在的现实问题,提高网络舆情工作的实效性,高 校舆情工作部门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 制、队 伍 保 障 机 制、舆 情预警机制和干预 引 导 机制。1.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科学民主的工作领导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动 态 多 变的工作,需要一套从上到下分层管理、各负其责 的工作领导机 制,这套机制的好与坏直接影 响 着 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效果。(1)成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机构

高等学校的网络舆情工作质量直接关涉学校 的改革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因此,高校内部的 舆情工作要在校党委领导下由党委办公室或校长 办公室、宣传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学团工作部门、后勤管理部门 等相关单位组成领导小组,逐 步 实 现各单位之间 协 调 联 动,实现舆情工作的专 门 领 导,快速反应和及时处理。(2)建立健全决策程序

高效合理的领导机制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重中之重,其科学化、民主化水平直接决定了网络舆情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时,领导系统的决策 程序是网络舆情领导工 作的基础和前提。因 此,规范严谨的决策程序对于提高网络舆情领导工作 的科学化、民 主 化 程 度 至 关重要。在 高 校 网 络 舆 情工作中,网络舆情工作领导小组应广泛调研、听 取各方意见,在 涉及舆情领导工作决策中坚 持 开 放、民主的工作原则和决策程序,确保高校网络舆 情工作在健康的轨道上有序开展。

(3)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舆情预案

为快速、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 情事件,舆情工 作领导小组应预先制定行之 有 效 的处置预案。当舆情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开展工作。执行过程中,舆情工作领 导小组应根据 事态的发展情况,对预案及时作出 调整,妥善处理每一个细节,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影 响降低到最小。

2.建立健全布局合理、密 切 配 合 的 队 伍 保 障 机制

(1)建 立 网 络 舆 情 工 作 队 伍,提 高 工 作 实 效性合理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是做好舆情工作的

前提,高等学校 必须组建好专兼职结合的网 络 舆情工作队伍。专职工作队伍需要在相关职能部门 设立专门的工 作 岗 位,在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领导 小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兼职工作队伍可以聘 请部分政治素质高、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网络舆论 引导能力强的 教 师 和 辅 导 员,担 任网络评论员或 信息搜集员。同 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骨干的作 用,组建学生舆情工作团队,充分发挥其了解学生 群体动向、熟悉学生交流习惯的优势,及时搜集网 络舆情信息,积极发表正确言论。

在实际工作中,舆情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保 证舆情工作 协 调 有 序 展 开。例 如,信 息 搜 集 员 需 要随时在网络上 进 行 “巡 查 ”,了 解各种舆论动向 和舆情变化情况,不定期形成舆情信息报告,上报 舆情专职工作人员。专职工作人员对舆情信息进 行分析预判后,对有关网络评论 员和学生舆情团 队发出处理指 导 意 见,安排正面信息发布和正向 舆论引导工作。

(2)组 织 网 络 舆 情 研 究 团 队,提 高 工 作 科 学性

众所周知,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和 多 元 性 等 特点,难以准确预测和直接控制。高 等 学 校 必 须 重视网 络 舆 情 研 究 工 作。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 中,要注重三个“契合性”。首先,注重网络舆情研 究和舆情实践的契合性。高校网络舆情实践工作 是网络舆情研 究 的 出 发 点,也是 网络舆情研究的 落脚点。研究成果指导网络舆情工作实践的有效 程度是衡量其 理论价 值和实践 价值的根本标准。高校舆情研究 应 做 到 为 了 实 践 而 研 究,在 实 践 中 研究,研究内容能有效指导实践

。其次,注重网络 舆情研究与高校实际工作的契合性

。高校实际工 作是高校网络 舆 情 产 生 和 发 展 的 源 头,高 校 网 络 舆情研究必须 立 足 高 校 实 际 工 作,全 面 了 解 大 学 生群体对学校方针政策、改革发展的意见与看法,深入探索高校实际工作与网络舆情发展的互动机 制,形成网上了解 舆 情、网下 解 决问题的良性互 动。最后,注重 高校舆情研究与 社会舆情研判的 契合性。随着 高 校 与 社 会 联 系 的 日 益 紧 密,社 会 思潮和舆 论 热 点 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不断深 入,准确研判社 会舆情的发展态 势已经成为高校 舆情研究的必 要 前 提,在高校网络舆情研究中应 高度重视广大学生对社会热点、舆论思潮的态度,为高校准确判 断 形 势、掌握舆情发展趋势提供参 考依据。做好上 述 三 个 “契 合 ”,有助于高校网络 舆情工作者高 效 完 成 工 作 目 标、顺利推进舆情工 作,切实提高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科学性。

3.建立健全反应迅速、全面可靠的舆情预警机制

舆情预警机制是在网络舆情事件实际形成之 前对舆情的预 报、预测及提供预先处理操作 的 重 要机制[5]。对网 络舆情的预警要 达 到 良 好 效 果,必须构建成 熟合理的预警体系[6],并 对 舆 情 事 件 进行科学分级,为舆情干预和引导工作提供依据

。(1)建立舆情发展的精确测算系统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在科 学、全面的舆情监测工作基础上,为了提高舆情监 测的 准 确 性 程 度,首 先 要 确 定 科 学 的、全 面 的、分 层次、易操作的舆情指标系统,并且根据不同指标 的重要程度分 别赋予不同的权重,进 而 根 据 舆 情 动态核算舆情分数,以达到舆情监控的目的。(2)根据舆情分数划分舆情事件预警级别

为了提高舆情预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可对舆情分数进行分级,划分舆情事件严重程度。在舆情预警实践中,一般可将舆情预警划分为四 个 级别:蓝色预警、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在工作中,高校可以通过利用预警“雷达”技术,随 时关注高校网络的即时动态,监测敏感信息,并在 舆 情 危 机 形 成 前 及 时 预 警,为进一 步干预、引导、处置工作做好准备。

4.建立健全方式多样、应 对 灵 活 的 干 预 引 导 机制

完善的、系统的、全方位的高校舆情干预引导 机制对消解网 络 舆 情 危 机,维护高校稳定和社会 和谐发展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一 般 情 况 下,网 络 舆 情形成前的干 预 效 果 最 佳,可以从源头有效防止 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网络舆情形成后,不恰当的 网上干预往往 适 得 其 反,甚至诱发舆情危机 的 出 现。因此,网络舆情形成后,积极主动地引导更有 利于网络舆情危机的消解。(1)加 强 事 前 干 预,从源头控制网络舆情事 件的发生

采用简单的方式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仍是高校 普遍采用的方 式,即由校园网络管理部门直 接 删 除敏感信息或采取技术手段屏蔽信息

。从结果来 看,往往适得 其 反,无 益 于 事 件 的 解 决。一 方 面,网络信息监测和删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成本。讨论焦 点 一 旦 形 成,删除大量的敏感信息 将成为不可 能 完 成 的 任 务。另 一 方 面,简 单 粗 暴 的应对方式可能激发网络讨论参与群体的逆反心理,进一步激化矛盾,使得敏感、负面信息爆发式激增。

网络舆情所表现出的观点和立场,其根源和指向仍然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为防止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产生,在网络舆情产生之前或形成初 期,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广泛关注 的具有争议性的 舆论热点(尤其是与学校密切相关的负面事件)进行干预和疏导 可以有效防止争议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形成关注焦点,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不正当言论的产生。有关工作人员应 广泛深入基层,认真听取广大学 生对于社会热点 问题,尤其是校内热点问题的意见和呼声,并有针 对性地予以解释和处理。

(2)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

首先,高等学校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确保第一时间 发布权威、准确的信息,及时将事态最新进展向社会和广大师生公布,避免网络上无端猜测与恶意谣言的产生和传播;其次,不良网络舆论 一 旦产生,高等学 校应及时发布官方信息,用事实说话,对不实 言 论进行澄清或辟 谣,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进一步扩散。(3)发挥网络“舆论领袖”的积极作用

根据拉扎斯菲尔德的 “二 级 传 播”理论,在传播过程中,“舆 论 领 袖 ”[8]是消息和影响的重要来源,他们频繁接触媒体,比一般人更留心媒体信息,对有关事件有更多的了解。他们发表的信息 和观点能更广 泛地影响普通人,甚至左右事件的

发展和处理结果。在高校中,校园BBS版主、校园官方微博、人人网“人气之星 ”等 “舆 论 领 袖 ”了解高校学生关 注 的 热 点 话 题,并且知道如何使有关信息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网络舆情 工作中,高校应合理利用网络“舆论领袖”在负面、敏感舆情形成后 积 极 传 递 “正 能 量 ”,抑 制 或 扭 转 消极网络舆情的发展势头。参考文献:

[1] 王 灵 芝 .高 校 学 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 [D].长 沙 :中南大学政治学院,2010:30.

[2] 周 滨 .“微 博 问 政 ”与 舆 情 应 对 [M].北 京 :人 民 出 版 社,2012:118.

[3] 郝 英 杰,马 海 红,彭 军 林 .高 校 网 络 舆情形成规律分析 [J]. 北 京 教 育,2010(6):13. [4] 常 锐 .群 体 性 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

[D].长 春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2012:45. [5] 史 波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 [J].情 报 理 论 与 实 践,2010(7):93-96.

[6] 吴 绍 忠,李 淑 华 .互 联 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 [J].中 国 人 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 然 科 学 版,2008(3):39.

[7] 张 勇 锋 .对《旅 游 新 报》事件的网络舆情解析 [J].今 传 媒,2008(9):44-46.

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篇3

摘 要:网络时代,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湖北工业大学在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引导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24-02

近几年来,许多大学生的社会矛盾正通过当今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进行蔓延,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随着高校的蓬勃发展,高等学校不断增多,当代大学生选择网络这种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各类网络舆情危机就会呈现高发的趋势,这种情况会极大地影响学校的正常秩序,社会稳定也会构成严重威胁。如果网络舆情出现得不到正确引导,就很可能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甚至造成群体性恐慌。大学生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和任务。

一、网络舆情危机的特征

网络舆情危机,是一种网络负面舆情的极端化形式,它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削弱政府公信力、影响政府决策、降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等[1]。一般来看,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以下特征。

1.爆发频率高

当今社会,一方面贫富差距加大等民生问题激发了一些人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传统的参与方式与机制不能有效地安抚民众不满情绪的大背景之下,网络诞生了。它成为民众发泄心中不满的最好途径和方式。针对己所不满,可以随意在网络上大发牢骚或者大肆批判。网络舆情常受到“群体极化”机制的影响,负能量的范畴容易倍速放大[2],网络舆情危机的出现是必然的。网络舆情危机的频发,一方面由于公众表达不满情绪的传统通道不给力、不直接、不通畅。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互联网自身的特点所导致的。

2.周期循环短

传统舆情危机因受到媒体信息发布内容和程序上的限制,以及受众面可控性等影响,其爆发周期相对较长,可以给政府部门留有足够的反映缓冲时间[3]。网络传播却具备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在互联网上的任何节点可以随时获取信息。因此,网络舆情危机较之于传统的舆情危机,发生周期缩短了很多,尤其是当今社交网络工具的广泛应用,舆情在网上的呈现与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和效率。

3.影响范围广

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范围相对更广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链接超越时空,任何信息,无论真假,只要达到引爆点,就可能迅速在网络之中蔓延,从而体现一种“井喷效应”[4]。

4.后果危害深

网络舆情危机虽然只是表达意见,甚至有时仅仅是公众反映情绪,但危害无法从经济和实物层面加以重建,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舆情危机的深远程度是非常大的。

5.控制难度大

因互联网自身特点,任何人在网上都是信息权力的中心,都是信息传播者和新闻发布者。网络信息主导权被分散,没有谁可以成为固定的意见领袖或信息中心。因此,信息的主体不仅拥有权力,而且自然而然成为意见的领袖。

二、网络舆情危机的负面影响

1.加深社会不稳定因素

一般而言,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往往伴随着谣言以及不确定的情绪化倾向。在网络环境中,公众情绪表达往往伴随谩骂和攻击,甚至会出现煽动性言辞,极易引发现实群体性突发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2.削弱政府公信力

当前,我国部分政府部门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方式没有主动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对一些危机事件处置不当,为部分民众利用互联网大肆散布谣言,甚至故意捏造虚假信息提供可乘之机。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对于涉及民众切身利益的敏感事件宁可信谣、传谣也不信官。一些政府部门信息不透明、漏报瞒报重要信息,甚至以“辟谣”方式进行封堵,这些都极易引发网友对政府的信任危机,客观上削弱了政府公信力。

3.颠覆社会主流价值观

网络舆情通常以“非主流”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跨越了时空限制,产生即时性效应。网络舆情危机如果处置不当,将直接导致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被怀疑、质问甚至是否定,从而产生认同危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方式和通道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网络舆情危机的传播渠道也越来越多样化,虚拟社区、主题论坛、博客、贴吧、移动互联、即时通讯等手段和工具结合在一起,致使网络舆情危机一旦发生,就势如破竹,不可阻挡。

三、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策略分析

1.充分发挥“微博”作用

微博作为分享、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新型平台,因其自主、互动、简洁、快捷特点而深受大学生欢迎。高校可利用“微博”强大的传播效力,把它作为学校管理的辅助手段之一。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除运用传统的纸媒、发布网站公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外,可通过“微博”及时发布准确信息,遏制谣言散布、掌握舆情主导权,将网络舆情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还可利用“微博”有效参与学生互动,动态掌握各类舆情等。

2.科学疏导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出现后,往往会出现正反两面的评论,对此,高校应有宽容气度,允许不同声音,切忌强行封堵、刻意回避。同时,也要密切跟踪网络舆情动态,及时搜集代表性的信息,充分把握网络舆情危机的形成过程及所处的阶段,一旦有网络舆情危机爆发的前兆,应及时主动发起干预,必要时可召开新闻发布会澄清事实,以正视听。在情况尚不明朗时,切忌草率发布信息,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的“二次爆发”。

3.强化正面引导

涉世未深的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海量的网络信息和评论时,往往会无所适从、失去主见。此时,那些活跃在网络、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的“舆论领袖”的观点,往往会成为他们决策的依据。因此,高校要培养一批忠诚的“舆论领袖”,让他们在网络舆情的宣传中加强正面信息的宣传,形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的实践探索

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湖北工业大学在2009年12月成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中心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

我们以政治学专业的研究生为主体成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小组,对学校网络舆情比较集中的地方如“湖工大在线(南胡呓语论坛)”、“紫竹林论坛”、“百度湖工大帖吧”进行全天候监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舆情动态。我们采取重点监测与广泛监测相结合、人工监测与计算机软件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互联网中实施有效的监测,并且及时发现与收集涉及大学生的网络舆情信息。一方面,主流论坛、高校BBS、百度贴吧、微博、学生QQ群和QQ空间是大学生网络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需要重点监测的区域。我们建立信息监测与收集队伍,密切关注上述重点监测区域[5]。同时,要采用网络搜索引擎技术和网络信息过滤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广泛监测。另一方面,对重点区域网络信息的监测,可以采用人工的方式。但对整个网络信息的广泛监测,则需要计算机监测软件的配合。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研判是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中心环节。对于搜集到的网络舆情信息,高校要及时地进行分析研判[6]。

2.大学生网络舆情预警

在完善有效的舆情监测收集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大学生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通过密切关注舆情动向和事态发展,做出相应的处置预案,从而防患于未然。由于很多负面舆情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盲目炒起来的,因此,对于负面舆情,高校要在有效监测和分析研判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反应,尽快向网民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尽可能在舆情未激化之前化解纠纷和矛盾。我们对校园网用户实行实名注册制,这样可以让那些通过校园网散布或传播谣言者有所顾忌,也方便在必要时进行落地查证[7]。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安全预警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因此,我们采用先进的技术,以提高网络监测与预警能力,例如,利用网络蜘蛛能够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监测和信息收集,采用关联分析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分析判定事件之间的关联度,通过数据挖掘中的聚类技术能够预测舆情的发展趋势,等等。

3.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

在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方面,做了如下工作:一是成立网络舆情引导小组。成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工部老师、政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为主体的网络舆情引导小组,利用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信息,解答网络舆情中的问题,起到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的作用。二是建设“网络辅导员”队伍。“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从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中挑选了一些学生,对他们进行了相关培训,让他们成为网络辅导员。网络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在“湖工大在线(南湖呓语论坛)”、“紫竹林论坛”、“百度湖工大帖吧”浏览学生的发帖,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问题帖”以评论、跟帖等方式给予解答,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三是培育“网络舆论领袖”。网络舆论领袖是指经常在网络上发表有见地、有影响力的观点的网民。根据传播学规律,“舆论领袖”在影响受众的态度方面作用明显。“网络舆论领袖”的发言一般被版主用醒目的字号和色彩加以强调,放在网页的突出位置,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大学生网络舆情研究中心”研究了“网络舆论领袖”的特点和形成途径,从思想政治课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中,挑选一些人员,经过培训,将他们培育成“网络舆论领袖”,发挥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大学生网络舆论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06,(5).

[2]胡旭阳,阮俊华.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评估[J].高等农业教育,2005,(5).

[3]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管理[J].思想教育研究,2008,(7).

[4]杨丽英.大学生群体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分析[J].社科纵横,2008,(9).

[5]杜坤林.高校网络舆情的生成机制与对应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7).

[6]张彦,赵靓.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及传播特点分析[J].消费导刊,2010,(4).

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诚信问题探析 篇4

网络诚信就是指网络行为主体在使用网络时应该遵循的诚信规范和诚信原则以及使用网络过程中形成的伦理关系。在网络社会里, 大家都是平等的, 人人都有发言权, 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网络诚信必然是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

近年来, 一系列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 人们对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越来越重视。当前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中存在的网络诚信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网络语言失范, 一些不道德不文明的表达充斥在网络舆情的各个角落; 二是虚假舆情泛滥, 大学生舆情的真实性开始遭到质疑, 各种虚假网络舆情现象不断涌现, 主要表现在由技术手段造就的虚假 “舆情”; 三是网络谣言与诽谤, 一些网民在网络中编造或者篡改社会事件, 或无中生有, 或夸大事实, 而不明事理的大学生则会通过转发的方式, 将这些网络谣言散布开来, 从而造成了大量网络谣言的出现; 四是网络舆情信息欺诈与信用危机, 大学生由于网络责任意识相对缺乏, 无法直接感知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更容易受不良舆情信息的欺诈。

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 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诚信建设, 相比较现实社会更具有挑战性。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诚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从教育环境、诚信文化、法律制度等方面来共同努力, 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建设大学生网络舆情诚信的对策体系。

1 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诚信教育体系

第一, 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网络虚拟社会的实践活动, 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思想的自主性、开放性、自由性, 另一方面, 网络舆情信息的良莠不齐也放纵了大学生的某些行为, 一些大学生因缺乏自控力而造成网络诚信道德的缺失。在网络虚拟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要引导大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和解决网络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 在现行学校道德教育体制中纳入网络诚信教育的内容。高校道德教育体制的确立不是单方面传授知识, 而是为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网络诚信知识的教育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及时掌握学生思想道德的变化, 通过构筑真实的诚信冲突, 鼓励学生发表积极健康的言论, 让大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诚信活动中来, 促进学生正确诚信观的培养, 提升其诚信认知水平。

2 构建完善的网络舆情法律体系

第一, 完善保障网络舆情健康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目前, 我国已经出台包括涉及软件保护、网络安全、网络服务管理、著作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共计二十余部, 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复杂性, 有些法律法规可操作性并不强, 而且对于具体的网络活动等方面进行规范的不多。加强有关网络活动方面的法制建设有利于形成网络 “他律”的约束性, 那些 “自律”能力差一点的大学生在网络上也能遵纪守法, 以促进大学生网络诚信观的发展。

第二, 形成网络诚信守则规约制度。网络诚信守则是为促进大学生诚实守信而制定的用以规范、约束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 提倡大学生共同遵循、自觉遵守的行为信条和行为准则。通过在网络诚信方面提出规范性、提倡性的原则性要求, 以易于接受、简洁明了的形式确定下来, 有利于通过刚性的方式对大学生起到强制性的约束作用。同时它也能为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提供行为范式, 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自觉遵守诚信规则, 并不断内化为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 从而减少直至消除网络失信行为的产生。

3 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诚信社会氛围

第一, 良好的网络诚信氛围的营造是规范网络舆情的必由之路, 也有利于为创造有利的环境应对网络失信行为。因此, 需要引导社会公民形成正确的诚信道德观念, 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体的形式多样的全民道德教育, 充分发挥舆情监督和引导的作用, 营造社会良好的诚信意识与舆情氛围, 对于规制网络舆情中的不诚信行为起到监督和激励作用, 从而形成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 促进网络诚信的建设。

第二, 重视网络文化建设, 发扬诚信传统美德。网络文化的构建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网络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 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中优秀成分的同时, 还应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和整合多元网络文化。通过培养特定优秀团体的团体文化的基点, 使其在网络中形成喜闻乐见的、浓厚的网络文化氛围, 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以抵制腐朽思想、腐朽文化的侵蚀。大学还应该保持自身优良的校园文化传统的延续, 营造良好的学生氛围, 树立深入人心的校训, 积极开展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 使广大学生在品鉴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意识到自身繁荣校园文化的责任, 在和谐校园的氛围中塑造高尚品质和健全人格。

摘要:作为网民主体的大学生, 在网络舆情传播过程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网络舆情诚信教育体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网络诚信氛围等方面开展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诚信教育十分必要。

关键词:舆情,诚信,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余玉花.思想道德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徐铁光.网络舆情管理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J].伦理学研究, 2015, 03.

[3]李庆波, 邵晶.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与提升[J].人民论坛, 2014, 20.

[4]李宁.曲阜文化资源产业化问题研究[J].现代商业, 2014, (17) .

[5]麦尚文.全媒体融合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12年3月.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5

摘 要 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改进建议

当前,全球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于通过这一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从而形成网络舆情、引发舆论热点,常常导致事件的放大升级,甚至对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精确研判、有效引导、积极化解,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网络舆情的概念、特征及现实状况(一网络舆情的基本概念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主要通过各类新闻评论、论坛、聊天室、博客、微博客、QQ群、聚合新闻(RSS、跟帖,电子邮件、新闻组、即时通讯等形成并传播。

(二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网络舆情形成快速直接。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任何人都能通过网络快速传播事件、发表意见、参与议论。网络舆情传播的速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如:杭州 七十码事件 ,在传统媒体未介入之前已 现身 网络。相对于现实社会,互联网对个人思维言论约束较小,多数网民乐于表达个人真实观点,反映个人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能够较为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矛盾,较为真实地体现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 网络舆情题材丰富广泛。网络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涉及政治、民生、经济发展等话题。不同阶层、不同状况、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网民都能够自由发挥,怎么写、写什么往往是随意的、自发的,没有任何约束,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网络舆情虽然内容丰富,但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可能客观,观点看法却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甚至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网络舆情互动参与热烈。网络的虚拟性、无约束性特征决定网民的参与意识相对现实生活要强烈得多。某类问题、某一事件传播于网络后,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甚至就不同观点出现激烈交锋。网民之间的互动实时交流,各类观点意见能够得到快速深入表达,并形成主流,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网络舆情易受情绪左右。网络舆情又是个人情绪与群体情绪相互作用的一个结果。网民现实生活的压力困惑会直接影响其网上言论的表达,网民的言论也可能会体现为情绪的宣泄。相同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有过同样遭遇的网民会形成 共识 ,并压制住理性客观的言论。因此,网络舆情反映的事件可能真实,但产生的结果与当初的目的可能出现较大的偏差,甚至引发有害舆论,造成不良影响。如涉警舆情,由于媒体炒作和公众对警察工作的高度关注,公安机关内部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等诸多原因,网民对涉警舆情往往不假思索将责任归咎于警方,这即是明显情绪化选择性失明的体现。网络舆情存在渗透现象。西方反华势力和民族分裂分子将互联网作为反华的重要渠道,利用互联网进行舆论渗透,在网上传播虚假信息,散布反动言论,花钱雇佣网络特务,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会热点难点等敏感问题进行炒作,歪曲事实、误导视听、蓄意制造社会矛盾,试图争夺舆论阵地。

(三网络舆情的现实状况 网上议事已成为网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二十四次互联网络调查统计,截至2009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 38亿人,网络普及率达25 5%,网络媒体使用率达78 7%,用户达到3 2亿。其中,81 7%的被调查网民认为网络媒体使其更加关注社会事件,56 1%的被调查网民认为互联网是其发表意见的主要渠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网络已经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来临,这一趋势还将继续扩大。网民发表意见的渠道呈多元化趋势。以博客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08 2009博客市场及博客行为研究报告 统计,截至2009年6月底,1 81亿网民开设了个人博客或个人空间,其中1 13亿人平均每个月至少更新一次。过去,写博客主要是记述个人生活;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针对 社会现象 发言的作者所占比例达到54 5%,比2007年上升了44 5个百分点。随着科技的进步,网民不必仅依靠电脑进入互联网发表意见,手机等传统通讯工具同样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互联网发表传播信息意见。微博客有效地突破某些信息屏障,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手机短信彩信等发布信息、相互留言交流,能够赶在传统媒体报道和政府新闻之前,第一时间发布大量第一手的信息,成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如在湖北 石首事件 中,一位匿名网民在网上实时播报街头消息约200条。网络舆情对现实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网络舆情是把 双刃剑 ,对推动社会的进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也是引发各类极端事件的 汇合集中源。孙志刚事件 改变了延续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反日游行事件 也是从网上发起,并在网下付诸行动;邓玉娇事件 发生后网络的推动作用明显左右了案件的最终裁决;从另一角度

而言, 躲猫猫事件 对加强监管场所科技化建设、规范监所管理是有推动作用的。网络舆情对现实影响力还将随着网民队伍的壮大、公众参政意识的增强不断扩大。涉警舆情占各类舆情总量比例较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统计梳理出的2009年上半年十大

舆情热点中,云南晋宁县 躲猫猫事件、浙江杭州市 七十码事件、湖北 邓玉娇事件 等涉警事件榜上有名。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以跟帖数统计出的200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中, 躲猫猫、七十码、跨省抓捕(河南灵宝王帅案等涉警舆情分列第二、三、十名。据正义网舆情工作室统计,2010年1月份以来政法网络舆情负面信息公安类话题占49%,成为媒体和网民最为关注的焦点,其中较为突出的有: 1 12 贵州安顺枪击案、1 12 广西荔浦警民冲突事件、1 19 广东阳山警民冲突事件等。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公众对公安工作的高关注度,注定涉警舆情稍有不慎就会成为舆论的焦点、热点,甚至是引发后果事件的导火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躲猫猫事件 ,此事成为网络焦点之后,凡涉及监所管理死亡事件非常容易成为网络焦点、热点。

二、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视网络舆情为眼中钉、肉中刺,对网络舆情一味控制、围堵遏制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观察事务的方式、角度、立场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渴望通过网络实现其参政议政的愿望。因此网络舆论存在不同的声音是常态,网络上只有一种声音是病态。少数领导错误认为凡是网络舆情就必须控制,凡是负面舆论不加分析研判、有效引导就坚决遏制。实际上,当舆论浪潮已经风起云涌,早期没有准确判断形势,后期强行封堵,反倒是 此地无银三百两。

(二视网络舆情为身外事、梦中景,对网络舆情视而不见、束手无策

不可否认,部分领导干部平时疏于学习,对互联网陌生,没有养成上网的习惯,更不用谈常看评论跟帖,常逛网上论坛,因此无法从网络舆情中发现问题。一些部门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应对措施,没有固定的网络舆情研判引导队伍。民意 早期受冷落,就会演变为中期的 民议 和后期的 民怨 ,就会导致舆情能量的聚集与放大。

一旦网络舆情形成热点,甚至负面不真实的舆情演变为主流舆论,演化为现实中的大事、难事,甚至左右政府机关的处置方式时,则往往缺乏技巧、不知所措,无处着手。

(三网络舆情应对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网络舆情收集监测、研判引导队伍薄弱,过多强调网络舆情的兼职引导,缺少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收集监测、研判引导应对机制,没有形成网上舆情应对合力;政府信息公开度不高,报喜不报忧,欺上瞒下,导致内部信息渠道严重阻塞,特别是危机信息的传递,网络舆情已形成热点,内部尚不知情;对已经形成的网络舆情热点反应不及时,对外口径不一致,简单轻率下结论,疑点众多,可信度不高;对网络舆情不敏感,对网络谣言没有及时澄清或删除;过度低估了网络舆情的影响力,低估了网民的力量和素质,没有将舆情应对工作放在政治高度认真对待,正面言论抓不住公众的兴奋点,形式过于 八股 ,空话多于事实,虚话多于实话,说服不了受众,产生不了共鸣;与网络媒体的沟通不畅,致使负面报道过多;网络舆情应对方式落后,在社会高速发展、公众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依然采取堵、盖、封、压等不合时宜的短期措施应对,引起受众的强烈反感;部分领导怕担责任,不敢说真话,不敢率先说话,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三、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建立一支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引导专业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工作机制

网上舆情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有些问题并非一个部门能够妥善解决。网政民互动系统的

成功运作,无疑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和深层次的启示。因此,可参照网政民互动模式,由政府牵头、专业人士参与,建立一支专门的网上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应对多合一集中办公的专业队伍,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学习培训、绩效考核一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组建网络舆情收集队伍,制定网络舆情收集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特别是网络舆情集中部门、电信部门抽调专业人员集中办公,行使类似于110指挥中心接警员的职能,负责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或手动搜索收集监测区域内网络舆情,并制定网络舆情收集规范运作机制,对网络舆情按责任部门、责任区域、所属类型、涉及事项、跟帖议论情况、轻重程度分门别类,逐项记录。组建网络舆情研判队伍,制定网络舆情研判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抽调工作和社会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实践理论水平较高、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文字功底较深的业务能手成立网络舆情专家研判队伍。制定网络舆情研判工作机制和网络舆情危机评估机制,对网络舆情尤其是即将或已经形成热点的舆情按责任划分进行来源、真伪研判评估,并归类、定向、矫正,划分舆情危机等级,将研判评估结果快速形成文字资料上报政府主管网络舆情的领导,按照指示进行舆情引导,并要求责任单位全力开展后续处理工作,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专业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队伍还应建立与舆情涉及部门的信息沟通机制,共同研究应对措施。组建网上舆情引导队伍,制定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由政府牵头,从各部门抽调思维敏捷、有一定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且精力充沛的年轻工作人员成立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制定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按照责任划分及研判工作情况,用生动活泼的网络语言,采取跟帖、发帖等方式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及时澄清真相、把握主流,并记录在案。只要在舆情形成热点之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可以有效防范 热点 引发为 炸点。除专业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员队伍外,应号召广大公务员主动加入主流舆论引导行列,尽可能壮大政府 网民 力量。对于已经形成较大热点的舆情,则应按照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的要求,启动紧急预案,由政府组建专门应对小组加以处置。开展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队员学习培训活动,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队伍上岗前,集中一段时间,聘请专业人士针对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引导工作授课,并进行任职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日常可根据现实情况以及实际运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定期开展针对性学习培训活动。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奖优罚劣,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建立一套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快速稳妥处置已经形成热点的网络舆情 1 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除政府外,各单位尤其是网络舆情易形成 热点、炸点 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就形成热点的网络舆情、焦点问题,结合专业队伍分析研判结果召开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公布事实真相,发布权威信息,尊重社会公众知情权。网络舆情涉及多个部门的,要加强横向沟通,形成统一的对外口径,由政府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发布,不能各说各话,单打独斗。落实后续联动处理机制。对热点舆情要组织各部门人员快速稳妥处置,安排专人跟踪回访处置效果。如涉及治安刑事案件的,公安机关要全力侦破;涉及政府机关作风或腐败问题的,纪检部门要全力核实,公正处理;涉及多个部门的,由政府牵头组成联合调查组全力攻坚,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公布调查进展情况和结果,以满足公众的 猎奇 心理,避免谣言四处传播。强化网络舆情信息审核制度。政府机关和责任部门平时应加强与网络媒体的沟通,把好主流媒体信息审核发布关,把好网络管理员管理、编辑员编辑关。对明显违反法律政策、恶意歪曲事实真相的负面舆情及时清除;对明显攻击政府、攻击现行政策制度的网站要严格限制。要做强做大政府主流网站,设置民生议题与网民进行交流,设置领导信箱帮助网民解决各类诉求,使政府网站成为网民获取权威信息的主要渠道。

(三政府机关应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成为主流舆论的引领者 提高政府机关的公信力。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核心是提高政府机关公信力。据2009年初中国青年报社调查中心委托腾讯网所作调查,网民选择的举报方式依次为:网络曝光(35 8%、传统媒体曝光(31 3%、向纪委举报(17 2%、向检察院举报(11 4%、向上级政府机关举报(3 3%、向公安部门举报(0 5%。在法治环境下成为首选的本应是向检察院或公安部门举报,而网民此意向却如此之低,从中不难看出群众对政府机关的满意度不高,也反映了政府机关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不够。有威信说话才有分量,才有资格成为网上 意见领袖。因此政府机关要把握网络舆情的主导权,必须从各个方面改进工作作风、服务态度,提高政府机关工作效率和公信力,赢得网民的信任和支持。成为网上 意见领袖。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关键是政府机关主动成为 意见领袖 或与 意见领袖 在原则问题上保持一致。意见领袖 是指在传播活动中表现格外活跃的一小部分人,他们对某方面的事态发展比较关心、了解,分析问题比较深刻、理性,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言论能对公众产生较大影响。网络 意见领袖 的发言可以影响甚至左右其他网民的看法,并由此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和控制网络舆论走向。因此,政府机关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网络 意见领袖 ,同时加强与已有网络 意见领袖 的联系沟通,在热点焦点原则性问题上与 意见领袖 保持相同的方向,用 意见领袖 的言论引导主流舆论方向,孤立非主流言论。提高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的重点是思想上高度重视,方法上科学合理。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同时还应注重方式的合理合法、灵活多变。一要抓牢 四个环节 :网络舆情的产生并形成热点、舆情热点的膨胀扩大、舆情热点的波动变化、舆情热点的淡化消失。其中应对的最佳时机是热点的形成并膨胀扩大这段时间,因提前应对可能造成 推波助澜、无风起浪 的作用,在热点膨胀后应对则可能失去舆论主导权。二要把握 四个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关心网民的利益,不推卸责任;信息公开原则,对网络舆情特别是热点舆情要迅速核查,快速公布;速报事实、慎报原因原则,说真话、立刻说、不乱说,赢得话语主动权;承诺兑现原则,第一时间承诺调查事件真相,表明已采取和将采取的措施。三要注重 四个要点 :把应对的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把化解问题的关键落在疏导上;对因自身问题引发的舆情危机,严肃自查,不回避、不掩饰,以诚恳的态度、过硬的整改,获得公众的理解,有效化解危机;对个别媒体误解、捏造或恶意中伤引发的危机,要主动与媒体沟通,严正交涉,公布真相。四要做到 四个灵活 :灵活掌握介入时机,对已经形成热点的舆情要高调介入,全力应对,对于一些尚不明朗的话题,认真观察细心研判,低调介入冷处理,必要时可 制造 话题转移公众视线;灵活选择好应对角度,既要满足受众的需要,予以正面引导,又不能直接将矛头引向己方;灵活选择好恰当的时机,既要有利于舆情引导,又要有利于事件后续调查处理,判断有利

时机,适时接触;灵活把握应对的态度,发表权威信息时要义正辞严、有理有据,采取跟帖形式时要生动活泼,不能刻板教条。

(四积极探讨 官民合一 的网络舆论场

官方 和 民间 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有专家学者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说法,一是传统的官方舆论场,二是网络舆论场。官方需要维护其统治,民间则寄希望于在政府的管理下获取更好的生活条件。官方舆论和网络舆论融合为同一舆论存在很大的难度,因为两者一旦并存就一定会出现主流舆论和非主流舆论的关系。双方出发点虽然未必相同,但也不是没有共通之处,如汶川大地震中的舆论,官方和民间的统一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有必要对建立 官民合一 的网络舆论场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以营造出民主和谐的 官民合一 网络舆论场。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6

关键词:党政机构微博 网络舆情引导 问题 对策

1 党政机构微博的兴起背景

2006年的两会期间,博客以一种传播渠道的方式进入公众的视线之中,媒体记者和普通百姓借助这个平台参入两会的议题讨论。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变革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微博以一个展现公共舆论气场的身份强势影响中国市场,作为一种媒体技术的它又在悄无声息地实现着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微博又称微博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icro blog,主要功能是以140字左右的文字发布信息,进而实现即时分享,而这仅仅的140个字也曾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过一次互联网的信息传播革命。

而恰恰在这个时代里,国家的进步使得中国公众地位提高,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也更加民主化,这就增强了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和明确的参与意识,人民群众越来越希望对政府责任事件有所了解,更希望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提出来,参与到社会管理当中去。因此,在“媒介是人体延伸”的网络时代里,微博就恰当好处地集中了民间意见,成为不同层面和空间舆论形成和扩散的重要工具,公民也有了随时发言的良好平台,真正实现了我国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党政微博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2 党政机构在网络舆情引导中存在的问题

2.1 互动有效性不足,存在着作秀的嫌疑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党政机构微博的主要功能是发布信息,很少会对民众的询问与质疑进行解答,有关调查研究显示,在突发事件之中,超过半数的党政机构微博未及时的回复网民的评论与疑问,即使回复也多是一些空话和套话,难以达到民众的期望值。同时,我国一些党政机构微博沦为缩减版的党政网站,其微博内容也多是将网站中的内容拆分贴上去,微博的释疑作用未充分的发挥出来,这就导致民众出现一些怨言。此外,部分党政机构微博对于敏感问题也有着回应迟缓、不予理睬甚至删帖的情况,这就严重的影响着民众的微博问政热情。

2.2 公信力偏低,说服力不足 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处在一个社会转型阶段,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高发阶段,对于一些社会矛盾,很多党政机构的微博中存在瞒报与谎报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民众对于党政机构的信任度。而这些社会矛盾与民众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信息的披露不真实,不仅会引起民众的不满,甚至会引发暴动事件。

2.3 微博语言官腔化 很多政府官员习惯了官腔化的语言,在发布微博时也未顾忌到民众的感受,这就导致党政机构与民众之间产生隔阂,实际上,民众内心中深刻的希望针对自己切实关心的问题与党政机构进行沟通,如果党政机构不改变这种语言方式,必然会失去社会公信力。

3 解决党政机构微博在网络舆情引导中问题的策略

3.1 加强沟通,切实的为民众解决问题 党政机构要想真正发挥出微博的作用,就一定要摒弃作秀的心态,加强与民众的沟通和交流,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关系,意识到政务微博的作用,加强与民众的互动性,充实微博中的内容,加强双向沟通,建立起平等、双向的沟通机制。

此外,政务微博还要做到运行制度化,让传统的信息运作模式适应高新技术下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整合多个微博平台的政务微博,听取民意,回复民众质疑。还应尽快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从行业自律和法律法规建设两个层面彻底消除网络恶意谣言的不良影响,对以讹传讹、错误引导舆论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打击和销毁,同时保障网民在微博上言论表达自由,倡导健康有益的网络文化,制度化保证微博问政的发展。

3.2 坦诚相待,注重民众的参与 党政机构微博代表着党政机构的信息,其微博消息也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如果信息不真实不仅会降低民众的信任度,甚至会产生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党政机构微博在发布信息时,必须要重视信息的准确性、客观性、真实性与及时性,为民众提供正确的信息,此外,为了赢得民众的信任,还要少说虚话、套话、官话,注重民众的参与,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赢得民众的信任,才能够将党政机构微博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3.3 正确使用网络话语,走入群众中 网络环境中的话语与现实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党政机构微博要实现与民众有效、畅通的交流,就必须要使用合理的网络语言,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如果民众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党政机构微博就需要与民众进行坦诚的交流,考虑到这一因素,党政机关在发布微博时,就需要转变居高临下的表达方式,正确的对待网民的意见与评论,即使发生争辩,也应该坚持理性,将姿态放低,这样就能够赢得民众的信赖,也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够有效的提升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敬宏,蒋秋兰.党政机构微博在网络舆情引导中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传播,2012(07).

[2]季丹,谢耘耕.中国网络舆情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基于CNKI、CSSCI高被引论文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4).

[3]张妙玲.论突发事件背景下的网络舆论引导[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7

一、网络舆情问题的相关内容

(一) 网络舆情的定义

网络舆情问题主要是指在网络上广泛宣传的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及组织目标和利益的突发事件。这类事件同时能够引起公众对其产生评论和意见, 从而导致更大的网络影响力, 最终形成能够改变社会和组织原本发展趋势的信息力量。通常情况下, 网络舆情问题最终会发展成为社会公共危机。[2]

(二) 网络舆情问题发展的特点

一是网络舆情危机问题形成具有预警性特点, 即网络舆情事件是由一件普通的社会公开事件经过四个阶段发展成为网络舆情问题的;二是网络舆情危机迅速扩张性特点, 主要是网络舆情中过激的言论意见具有快速传播的功能;三是网络舆情危机具有扩大范围的特点, 即当一项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 将会引申到相关或相似的事件中, 并且拥有持续不断的后续报道, 持续引发公众过激言论的产生[;3]四是网络舆情主体情绪的极端化发展, 当网络形成消极意见集聚时, 部分网民陷入极端情绪当中, 从而引发网络舆情危机。

(三) 组织部门处理舆情问题遇到的挑战

一是未能把握好舆情问题处理的时机, 导致舆情问题处理的效率低, 效果不明显, 造成不能弥补的社会消极影响;二是在面对网络舆情问题处理时, 相关部门和机构往往采取不正确的方式进行网络舆情控制, 不仅没能有效控制舆情发展, 反而更加激化了事态的扩大。

二、组织部门处理网络舆情问题的方式

(一) 组织部门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

网络舆情危机具有预警性特点, 所以一方面要求组织部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 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 在网络舆情危机还未产生, 并还未对社会发展造成影响的时候, 就采取合适的手段, 杜绝该网络舆情的后续发展。例如, 2007年开始, 河北石家庄王丽亚伪造学历证明和任职证明, 先后成为河北石家庄市储备干部、鹿泉市开发区党委书记和石家庄团市委书记, 在发现其伪造的个人信息之后, 组织部门采取了相关措施对涉案人员进行警告和开除党籍的处分, 组织部门在处理该事件的时间把握上效果甚微, 事件经过2003年~2007年四年的时间, 导致爆发了严重的网络舆情。通过这件事, 组织部门正确认识到了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的重要性, 即要求从选人、用人的本质入手, 并在事件未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之前就要展开相应的措施。

(二) 组织部门要构建与群众畅通交流的渠道

网络舆情危机的发展不仅影响组织部门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其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所以要求组织部门在传播途中就要杜绝网络舆情问题的发展。可以采取的方式有加强对公民公共责任意识等的培养, 通过构建公开的党民交流平台, 为网民提供合法、合理、高效的沟通渠道, 实现党务组织部门与媒体展开合作的方式杜绝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三) 组织部门要拥有接受监督的意识

杜绝网络舆情问题最根本的方式在于从根源上杜绝公共危机事件的产生。即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等干部在行事作风上符合法制法规要求, 提高其行事的效率, 减少工作中误差的产生, 从而归还给公众轻松自在的网络环境, 减少公共危机事件的产生。同时还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健全公开透明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政府部门工作监督体系, 从而从根源上杜绝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四) 组织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原则处理网络舆情危机

组织部门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网络舆情危机处理原则, 如抢占先机原则, 即在网络舆情发生的初期就由组织部门掌握舆论的发展方向;正确导向原则, 同样在网络舆情发展的萌芽期, 对舆情进行引导发展等, 这些原则都是利用在舆情的发展萌发期对舆情的总体走向进行引导, 从而控制舆情发展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给公众自由发言的机会, 避免产生的网络舆情危机破坏社会的和谐。 另外在网络舆情危机已经出现时, 要通过公正、透明的第三方进行舆情的导向, 从而使网络舆情回到正常的范围内。例如, 2009年的行贿买官案中, 河南省许昌市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国华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1259.4万元, 经过纪委部门的查处后, 王国华和相关涉案人员得到了相应的处置, 在这一网络舆情实践中, 组织部门处于主动的局面, 并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高效处理该案。通过这一案例可以说明, 组织部门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时, 要依法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法规办事。

三、结语

总之, 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双重性特点, 这大大加深了网络舆情危机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的程度。同时, 网络舆情的阶段性特征又给予组织部门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控制和正确引导的机会。通过建立网络监督体制, 加强对萌芽期的网络舆情的控制;通过提高相关部门的自我素质, 避免公共危机事件的产生, 提高公民的公共责任心, 杜绝极端情绪的产生。最终得以避免网络舆情危机给社会发展带来挑战。

参考文献

[1]秦亚欧.组织部门应对网络舆情问题的策略分析[J].领导科学, 2011 (06) :41-43.

[2]梁春阳, 李习文.论党政部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 (11) :21-25.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8

(一) 热点形成呈加速化趋势

时间是影响舆情的重要因素。网络舆情传播摆脱了传统新闻媒体的束缚, 缩短了人们信息传播的距离, 加快了舆情形成的速度。一旦社会上发生重大新闻, 尤其是一些突发性的灾难事件或敏感事件, 网络媒体就会在第一时间内把有关事件的文字、图片甚至是视频发布到网上, 对新闻予以追踪报道, 捕捉最近动态, 迅速吸引网民眼球。由于网络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 当重大突发事件在网络上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焦点时, 网民就会通过发帖或跟帖形式对事件迅速做出评论。正是这种即时性, 也使网络舆情的形成与表达更加便捷化, 更容易聚集众人的反应, 激起强烈的公众舆情。

(二) 涉及内容呈多元化趋势

随着现代网络媒体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 成为舆情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其内容多元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话题的多样性。网络舆情的话题不仅局限于中国的国内政策、外交政策、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件和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 而且还涉及到国外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二是内容载体多元化。手机短信、论坛贴吧、QQ、MSN、博客等都是舆论信息的载体。三是表现形式丰富。网络舆情不仅表现为简单明了的图文信息, 而且还包含了许多音像视频内容。网络内容的多元性, 使得政府的举动都处于网络媒体和网民的监督之下, 政府官员的任何一项不恰当的行政行为都有可能成为网民“口诛笔伐”的对象。

(三) 实现方式呈互动性趋势

一是网络公共空间内部的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络媒体与网民之间的互动通常是在媒体发布信息的评论栏里实现的。一方面媒体可以通过网民发表的观点来了解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 另一方面网民也可以针对媒体发布的新闻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二是网络公共空间内部的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可以把网络上的某个话题进行无障碍的多维互动, 这种多维互动可以是一个网站的内部网民之间的互动, 还可以是不同网站之间网民的联动。在这种互动交流的过程中, 网民的情绪有时会带动其他网民而引起话题的逐渐升级, 从而促使另一种网络舆论的迅速生成并不断扩散。三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传统媒体既可以与网络媒体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 对网络新闻进行求证、追踪和挖掘, 最终让事件真相大白, 又可以借助网络媒体进一步扩大网民热议的话题, 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促使政府政策的变更和敏感问题的解决。

(四) 社会影响呈扩大化趋势

现代社会人的环境包括现实环境和舆论环境, 人所接触到的现实环境是有限的, 而舆论环境则往往是无限的, 舆论环境对人们价值理念和行为趋向的影响愈益显著。有些突发敏感事件发生后, 通常都会在网络上刮起不小的旋风, 引起网民关注和讨论, 进而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 给参与事件处置的政府部门和突发事件中的相关方带来极大的压力。再加上传统媒体的介入, 一般会影响到网民对社会热点态度的变化和突发敏感事件的演变动向。网络舆情对社会上重大事件的发展态势影响巨大, 其在网民的心目中地位也逐渐提高。

二、当前地方政府在掌控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预防网络舆情的危机意识淡薄, 及时回应能力明显薄弱

一是对网络舆论的认识水平有待提高。面对网络舆论要么置若罔闻, 听之任之, 要么束之高阁, 敷衍了事;有的草率处理群众急需解决的事情, 结果引起群众不满, 造成干群关系紧张;还有的视网络舆情为“洪水猛兽”, 通常采取“拖”、“堵”、“删”、“等”方法。一旦事件爆发, 往往准备不足, 手忙脚乱。二是对网络舆论引导方式的认识狭隘。认为对于一些有损政府形象的网络舆情只要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手段, 诸如强行删帖或强制关闭网站的方式便可达到目的, 而忽视了利用媒体来进行政府公关, 恢复政府形象。

(二) 信息公开不及时, 错失舆情引导的最佳时机

在网络社会, 网络舆情正在逐渐成为民意的“晴雨表”, 政府官员若无视或轻视信息公开, 没有及时通过有效途径发布权威信息, 等于自毁正面引导网络舆论的平台。而当网络上出现各种传闻后, 又没有做出针对性的舆论引导, 一部分网民缺乏对信息的辨伪能力, 容易听信谣言, 滋生舆论危机, 进而扩大事态并激化矛盾, 甚至激起网民的反抗情绪。依据社会燃烧理论, 网络舆情的爆发通常要具备三个“燃烧”要素, 即可燃物、氧气和火源。由于谣言为“可燃物”提供了足够的“氧气”, 所以一旦接触到“火源”便可迅速燃烧。可见, 如何牢牢掌握舆论导向的主动权, 及时切断网络舆情事件的“氧气”, 对于事件的成功处置有着极端的重要性。

(三) 法治理念滞后, 缺乏明晰的法律条文规制

各级党委政府对网络舆情引导是非常重视的, 把预防突发事件和引导网络舆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 实际上, 有些政府部门的法治理念滞后, 不能理性认识和引导网络舆论, 有些领导干部担心信息公开会引发公众恐慌, 扰乱社会正常秩序, 因此严格控制媒体, 对信息进行无限过滤。更有甚者过分依靠高压政治手段来处置网络舆情, 对网民在网络上讨论的一些社会敏感问题, 采取封杀网页、屏蔽信息和删帖来组织网络舆论的蔓延。而且, 当前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 至今尚未形成一部完善的专门处理网络舆情事件的法律条文, 与之相配套应急措施也不健全, 使得政府在治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时没有法律可以参照, 行为也缺乏法律规范和制约。由于缺乏法律的指导, 一些领导干部在舆情引导的过程中, 经常分不清事件性质和发展态势, 误把所有涉及社会热点问题和社会动乱联系在一起, 处置方法不得当, 最终酿成事态恶化。

(四) 利益诉求渠道不畅, 压制和扭曲社情民意

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和利益分层加剧的背景下, 需要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利益沟通协调机制, 使各种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可以得到充分表达。目前中国由于制度不完善、社会管理滞后、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使得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无法通过有效的利益沟通协调渠道来解决, 再加上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执政理念偏差, 往往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身的利益, 不惜欺上瞒下, 扭曲社情民意。当群众的合法利益无法通过正常途径得以实现时, 就会在网上发布谣言来诋毁政府的形象, 借此发泄心中的怨恨, 其他不明真相而又义愤填膺的群众看到这些信息后, 情绪也会被迅速煽动起来, 产生“共振”效应, 直至酿成重大的网络舆情事件。

三、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的对策

(一) 增强危机意识, 着力提升网络舆情的回应能力

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预防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危机意识。处理网络舆情事件不能只是“灭火”, 更需要“防火”。政府部门必须重视舆情监测工作, 建立一个由专业人士负责网络舆情分析的机构, 密切关注各个网站的时事热点和网络舆情, 并对重大的新闻报道的网络舆情实施监控, 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征兆。而负责网络舆情监控的人员要具备甄别网络信息的能力和判断社情民意的能力, 能够从网民的评论中了解网民的真实看法, 把握舆情的发展动向, 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同时, 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汇集分析。从突发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 就应该对网络舆情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鉴别, 善于捕捉舆情的表象, 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 尽早解决问题, 以防止舆情进一步扩大和升级。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政府官员的回应能力。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加强与网民沟通, 对网民提出的问题、意见和要求予以详细解答, 将网民合理的批评建议纳入政府决策范围, 及时解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并对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出积极回应, 以争取公众的帮助和理解, 不回避、不敷衍, 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

(二) 及时公开信息, 切实把握舆论导向

首先, 扩宽信息公开渠道, 及时公开信息。网民在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时往往会陷入极度恐慌状态, 主要是因为获取的信息渠道窄, 对信息了解甚少。因此, 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可以尽快稳定民心, 防止小道消息满天飞, 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要以政府信息网站建设为平台, 促进公众与政府的沟通, 积极主动地拓宽信息渠道, 鼓励公众回馈信息, 不断提高公众参政的热情。在网站建设上, 强调“以人为本”, 加强政府网站中互动模块的建设, 以方便公众获取信息为出发点, 满足公众获取信息的需求, 为其查阅相关的信息资料提供帮助, 使其成为社会公众反映信息和政府回应公众信息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 政府应该积极与媒体合作, 充分利用新闻媒体, 及时向媒体公开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这样做不仅满足了公众的要求, 也为有关部门处理危机提供决策参考, 也有利于遏制谣言泛滥, 避免社会恐慌, 把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其次, 加强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快速、公开和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引导网络舆情的重要手段。如今, 网络和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利益表达和情感宣泄的主要途径, 它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和监督作用, 也为政府了解民意和汇集民智提供一个新平台。因此, 政府必须加强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 充分利用网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不断更新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 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努力抢占先机, 赢得主动。要准确把握网上舆论态势, 避免一些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 使一些“不明真相”的网民群情激愤, 让政府工作陷入被动局面。还要善于借助各种媒体获取和提供有效信息, 并通过媒体做好网络宣传工作, 营造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 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负面观点, 消除不良影响。

(三) 加强法治建设, 善用法律手段实施监管

互联网既然作为一个自由的舆论平台, 那么就需要接受政府的引导与监督。加强法治建设, 实行网络监管将有利于规范网络媒体的行为, 能够为网络媒体营造一个健康文明的舆论空间。英国学者哈耶克认为:“法治意味着政府的全部活动应受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的制约—这些规则能够使人们明确地预见到在特定情况下当局将如何行使强制力, 以便根据这种认知规划个人的事务。”因此, 政府在保障公民舆论自由的基础上, 通过制定法律对公众舆论的内容、参与方式等做出明确规定, 是政府有条不紊地进行各种活动的最有力保障。

政府在引导网络舆情的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网络的舆论监督, 加强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 完善重大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制度, 切实保障公民的舆论自由, 从政治制度层面上减少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频率, 而且还要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实施舆论监督。政府部门必须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规范, 不断提高网民的法制意识, 使法制理念深入人心, 成为每个网民内在的约束力量。并且, 赋予网络媒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那些违法乱纪的网民进行曝光的权力, 引导公众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自身诉求, 逐渐减少具有危害性的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

(四) 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者行为

一方面, 畅通民众利益表达渠道, 提高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热情。由于大多数公民在参与活动时符合“理性人”假设, 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政治参与目的。因此, 政府要建立利益诉求的网络表达渠道, 加强与网民的直接交流互动, 使政府能够迅速、及时了解民众的利益诉求, 努力协调和规范民众间的利益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缺位”的现实。同时, 要大力发展电子政务, 为网民的利益表达提供一个制度化途径。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 创建专门的网上论坛以供网民咨询, 或以热线和电子信箱的形式, 通过发布各种政务信息, 为网民提供权威的信息来源, 向网民征集重大政务问题的建议。网民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向政府部门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减少因信息层层过滤而导致决策失误, 损害民众利益。

另一方面, 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素质, 规范网络政治参与者行为。政治参与者素质, 直接影响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所以, 政府要不断加强网民主体意识的培养, 培育公民的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 提高网民参政议政的热情, 使公民在法定范围内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要牢牢把握言论主导权, 培养网民正确区分各种信息和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 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思想方针和政策, 引导网民增强对当前政府政策的了解与认识, 从而逐步提升他们的政治参与的素质与能力。

摘要: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 网络信息传播已经成为社会主流信息的重要传播方式, 一旦社会爆发突发敏感事件, 公众舆论容易在网络上迅速集聚, 而相关部门如果反应迟滞、应对不力的话, 极易形成网络舆情事件。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网络舆情的分析能力, 及时准确地掌握社会舆情动态, 科学应对网络舆情, 优化社会治理环境, 将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也是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和严峻挑战。

大学生网络舆情特点及监控对策 篇9

1 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1.1 舆情主体的相似性

与其他舆情主体相比, 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相似性, 他们从小在教育系统框架下学习, 所接受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都高度相近, 在进入高校以后, 大学的生活环境、利益冲突、面临的压力都极其相似。大学生由于绝大部分群居在校园, 受社会的影响较少, 但是地域影响因素强烈, 大学生群体内部交流频繁, 且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文化, 相互影响性大。目前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 年龄集中在18 至22 岁, 处于青春萌动时期, 思维活跃, 心思细密, 喜欢展示自我, 维权意识重, 富有集体荣辱感和正义感,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接受过系统教育, 大多数学生在表达观点时能理性分析, 但因为社会阅历浅, 他们心思敏感却单纯、心理在逐步迈向成熟过程中, 容易情绪化。在这种成长历程高度相似的大环境下, 大学生热衷关注的时事类型、价值偏向也比较接近, 一旦遇到感兴趣的热点事件, 极容易产生共鸣, 形成舆情。

1.2 舆情内容的范围偏向性

大学生好奇心重, 个人时间充裕, 平时关注的网络内容涉及面广, 但并不是所有关心的事件都会形成大学生网络舆情。舆情的形成需要群体的参与, 这就要求事件性质能引起广泛大学生关注并且触动其情感, 这样的事件多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矛盾以及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矛盾事件的讨论, 参与的大学生出发点往往是源于自身的爱国情感以及身为公民的责任感, 通过观点表达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不公事的蔑视。较于国家和社会热事, 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 学校硬件设施、教学质量、学院安全、管理服务、师生沟通等等都涉及到大学生自身利益, 一旦出现突发问题, 学生容易惯性地当事人的身份与校方对立, 形成负面言论并传播, 甚至非理性的借机宣泄各种不满情绪。

1.3 传播发展速度快

大学生个体之间有着班级、社团、干部机构等组织相连接, 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交际圈, 而且大学生群居在校园, 由于区域的局限性, 舆论极容易传播, 随着4G网络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开发应用, 校园信息呈星网状传播, 网络的即时性和联通性无限扩大了舆论传播的范围及速度, 舆情在极短时间内爆发而难以控制。

2 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策略

2.1 建立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大学生拥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最活跃的网络群体之一, 引起舆情的触发点多样, 要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监测, 就要求信息员能够及时地甄别出容易激起大学生情绪的信息, 如具有敏感性话题、煽动性言论、诋毁性谣言等等。高校信息员需要持续且广泛地对大学生日常网络舆情动态进行监控, 排查校园内热点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 在舆情萌芽期, 能够预测到的网络舆情的发展和走向, 在重要的时间节点, 如新生入学、大型活动、毕业实习、期末考试、国家敏感时期, 甚至是周边工程动工期间等, 更应该加大监测力度, 一旦有突发事件引起群体性舆论事件, 要立即采取应急预案。

2.2 改变传统的网络管理观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校园网的追踪管理优势正逐步消失, 高校传统的网络舆论“封杀”或者搁置等舆情消失的处置方式显得粗暴而被动, 在知情权越发被重视的现今社会, 这样的管理往往只会激起大学生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学校的质疑, 甚至导致了舆情危机的爆发。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观念必须要有所更新。

2.2.1 打造官方信息发布平台, 及时、正面、全面地发布消息

公开全面的信息能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 避免片面舆论影响学生的判断, 有利于舆情走向的控制;抢占网络舆论的主导权, 能让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 在往后讨论中都以校方消息作参照依据。

2.2.2 建立网络时事评论队伍, 掌控舆情发展方向

随着舆情发生的日常化, “水军”成为了网络热词, 正如成语“三人成虎”, 出色的舆论公关可以改变整个舆情走向, 建立一支有技术、有素养、有写作分析能力的网络评论队伍, 可以在消极舆情形成以后进行舆论导向,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注重宣扬正面的观点, 唤醒大学生的素质责任意识。

2.3 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若只靠网络过滤技术和现有管理法规难以控制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 必将导致法律实施和行政的成本的无限提高。要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舆情水平应从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提升着手, 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 鼓励大学生响应《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的号召, 从自身做起, 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正义感强, 是网络活跃群体, 通过爱国教育、自律教育, 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感, 唤醒他们的社会公民意识, 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秩序的维护者, 能改变网络舆论群体的群体素质结构, 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质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舆论的阵地逐渐向网络迁移, 网络舆情监控成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是最活跃的网络群体之一, 本文通过舆情主体、舆情内容、传播速度分析了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并就大学的网络舆情监控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2]张迈曾.传播学引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篇10

一、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校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 高效的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不但能在处理重大危机事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更能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技巧, 锻炼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防患于未然, 减少甚至从根本上防止利用高校网络煽动群体无意识恶性事件发生。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以网络为主阵地, 是日常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延伸, 指导教师掌握网络传播的特点, 进而结合网络特点改进教学方法, 是网络时代思想教育工作的核心议题, 亦是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新要求。

二、高校现有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1. 传统“填鸭式”教育思维根深蒂固

在我国高校建设网络舆情机制的同时, “填鸭式”教学亦伴随左右:学院开通了微博, 强制学生关注;开通了微信, 给每个班级分配点击量……反观传播内容本身, 无非是学院官网的复制粘贴, 既没有照顾到移动媒体的阅读特点, 也没有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只是机械地发布内容, 功利地追求点击量。显而易见, 这样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教育工作只会聊胜于无。更有甚者, 往往达不到日常维护的要求, 更不用说利用影响力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了。

2. 学生逆反排斥心理过重

当代大学生心理发展呈现出日趋复杂的特点, 其中就包括情感强烈、渴望关注、网络关系拓展等方面。随着网络传播代替电视传播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过分娱乐化与碎片化的网络传播形态也逐渐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固有化的教育理念早已不再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 加之思想政治工作说教色彩较重,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很难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

3. 传播理念落后, 形式缺乏创新

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 在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过程中, 除“教”与“学”双方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惰性心理外, 网络传播理念的缺失也是导致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收效甚微的又一因素。值得注意的是, 有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对于网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娱乐层面, 一味地教导学生“远离网络, 少上网, 多看书”, 并不能意识到网络对于学生社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笔者认为, 作为高校辅导员, 我们应该做的不是封堵学生自己认知世界的窗口, 而是应该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明是非, 辨善恶, 提升其对于网络传播及其内容的理解力与把控力, 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使他们成长为信息化时代的主人。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发展

以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平台HBU外院为例, 从原来辅导员独自完成微信的制作与发送到现在成立专门的学生会部室分管微信平台工作, 仅用一年的时间, 该校便完成了由老师全权负责变成由老师主导、学生自主编辑的良性工作局面的形成。通过微信平台的运营与维护, 学生骨干深刻了解了网络传播的特性, 掌握了网络传播的一般技巧, 提前接触了社会, 锻炼了能力;作为普通学生, 微信平台的出现促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学院工作, 增强了普通学生对于学生工作的参与感, 为其提供了与老师交流的平台, 有效避免了高校辅导员对于“中间学生”的忽视现象。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发展刻不容缓。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辅导员, 需要了解网络传播的特点, 掌握网络运营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为目标, 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曾昭皓.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理论与实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11

关键词:网络舆情 大学生 民族主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利用互联网表达民族主义情绪成为了一种时尚。大学生们利用网络对民族主义进行理性的表达切合了新时代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网络中对民族主义的非理性表达却正在伤害着爱国主义热情。

一、我国大学生民族主义的形成

通常所说的民族主义,是指殖民地知识分子为追求和维护民族和国家独立,站在殖民地民族的立场上来批判西方的文化殖民,强调本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积极价值。【1】中国大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从五。四运动到一二。九运动,广大充满爱国主义热情的学生积极投身于中国的革命事业,为我国革命事业的成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后来的和平建设时期,他们又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流砥柱。当祖国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们总是敢为人先,尽力为国家排忧解难;当国内外势力破坏祖国的独立和民族尊严时,他们又率先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从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2001年美国战机侵犯中国领空权,撞毁中国战机;从北京奥运火炬在境外传递期间多次被干扰到2012年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发生的南海争端,他们都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国热情。

除了传统的游行示威和抗议外,当代大学生愿意通过网络论坛、校园BBS、博客等来传播和制造民族主义情绪和言论。有很多学者也将这一行为称之为网络民族主义。

二、大学生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舆情表达方式及特征

当代的大学生正在经历着中国的社会转型期,我国的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表达也同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充满了矛盾。他们既有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同时也有对西方世界的追逐崇拜。在心理层面上就特别表现为“全球意识”和“民族观念”的相互冲击交织混杂。【2】民族观念和国家意识始终是他们走向全球化过程中复杂的情结。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思想的理性表达方式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尊感有了明显的提升。当祖国的利益和尊严遭受威胁和侵犯时,他们总能在网络上掀起一浪又一浪的爱国热潮。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基于对国际大局、大事以及大势的了解和判断,他们认为中国应该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他们同时也承认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他们认为中国应该虚心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东西,取其精华弃其糟泊。更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渠道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这不失为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的理性表达。

然而,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在表达爱国主义时显得比较激进和冲动,以一种狭隘的民族思维来看待中国外交。他们甚至以极端民族主义来宣泄他们的爱国情绪。随着中国总体实力的不断加强,对民族主义情绪非理性表达有逐步蔓延的趋势。

(二)以狭隘民族主义思维为特征的非理性表达方式

对民族主义本义的误解是用狭隘民族主义思维来表达他们的爱国热情的原因之一。他们利用网络进行毫无限制的情绪宣泄往往带有政治冲动和非理性倾向。这一部分非理性民族主义者认为现在的中国在外交上不够强势甚至是软弱。当中国与周边国家发生摩擦时,其中的愤青群体更是建议中国应不计代价地诉诸武力。在互联网社会里,这部分愤青大学生是以反西方霸权的形象出现的,他们独霸这网络世界里的话语权,一旦网络中出现了与他们不一样的声音或者是对他们提出了一些理性的质疑时,他们就会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攻击这些质疑者。他们往往对理性质疑者冠以“民族败类”、“汉奸”和“卖国贼”等称号。他们的言辞和行动都带有强烈的情绪化特征,缺乏理性。

三、大学生民族主义在网络上非理性表达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民族主义在网络上非理性表达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网络舆情自身特征的原因也有大学生对民族主义的不正确理解。

(一)网络舆情自身特征导致了大学生民族主义的非理性表达

由于网络舆情兼具隐匿性与外显性、情绪化与非理性、个体化与群体极化性等诸多特点,这些特点就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上表达民族主义情感时会无所顾忌。大学生在网络上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民族主义情绪时会轻易地隐藏或者转移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某种顾虑而掩饰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态度。正是因为网络可以隐匿人们的真实身份,人们无需太多顾忌,完全可以畅所欲言。于是,我们就会经常看到网民们在各大论坛上的激烈争论,言辞激烈、情绪激动,甚至是相互侮辱和谩骂。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也在网络中找到了合适的情绪发泄场。个体化与群极化也是造成大学生民族主义网络表达非理性的原因之一。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和价值判断的相似性,使得他们在互联网上很容易形成一些志趣相投的团体。关于民族主义也不例外,他们会藐视与他们保持异议的同学。当出现意见不合者时他们会尽力用群体的压力让其屈服。

(二)大学生对民族主义的不正确理解也是造成民族主义非理性表达的原因之一

民族主义是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长期积淀而成的。民族主义中也有积极民族主义和消极民族主义之分。一部分大学生消极民族主义者认为民族主义就是要视西方国家和以中国为敌的敌人,在与西方国家进行交往的时候要显示出足够的强硬,在与西方国家的相互关系中只有对抗没有合作。这样的心理倾向为消极民族主义的成长提供了土壤,也为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非理性表达创造了条件。

(三)高校对大学生民族主义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缺乏专业的国家关系课程的教育,一部分大学生对复杂的国际关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只能跟着感觉走。在面对国际大事时更多的是从感性的角度去判断,很少用战略的思维去分析和判断中国的外交策略。各高校缺乏对大学生民族主义专业素养的培养,导致了一部分学生混淆了爱国主义、积极民族主义和消极民族主义的概念。

三、在网络舆情的视角下培养大学生民族主义的方法

针对当代大学生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非理性表达,各高校必须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做好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民族主义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各高校要把根据新时代大学生民族主义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做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调整,增强教育效果。

(一)各高校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体系,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教会他们运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和理性的语言到网络中去表达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呐喊助威。

(二)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要抢占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开辟好网上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在校园网络论坛中开辟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板块,邀请知名专家和学校领导在红色爱国主义教育板块中与大学生网民互动,形成一个人人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以国际和国家发生的大型事件为契机,营造爱国主义氛围。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神七、神八、神九顺利发射升空等事件为契机进行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 篇12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事件,舆情预警

大学生作为一特殊群体, 他们思想活跃, 学习能力强, 社会事件参与度高, 同时也是网络的主力军。当国内外出现重大事件、热点事件时, 他们通过微信、QQ、微博、论坛、评论等方式积极参与其中, 利用转发和留言的方式, 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参与的人多了, 便形成了网络舆论。

1 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特点

自网络这种新媒体产生之后, 人们更习惯于“快餐文化”, 即通过网络主动和跳跃性的获取最新信息资讯及最新新闻动态。快速的同时也局限了他们对于信息真假的鉴别。加之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 当他们面对社会事件危其自身利益时, 不可控情绪大增, 言语会表现得比较激烈。目前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1 传播渠道多样性, 传播过程呈交互性

随着3G、4G网络的出现, 尤其是手机智能化, 移动互联网的使用已大有超越固定互联网的趋势, 手机QQ、微信操作简捷, 增加了互动频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而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了交互性。网民就一事件能够不分时间和空间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相互之间进行思想碰撞, 各种专业和非专业的意见能够迅速会集到一处, 这种互动性的观点和情绪就是网络舆情的源头。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于2014年开展的高校大学生媒介使用及评介调查显示, 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手机和互联网这两种媒体的使用程度高达80%。

1.2 在虚拟网络空间的细分下, 达成共识难度加大

大众媒介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出现而产生, 这种媒介一经产生便慢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形象, 即大众媒介的观点几乎等同于大众共识。但随着网络媒介的新起, 媒体把关者的权威越来越受到挑战, 网络加大了媒介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虚拟的网络空间把网民这个大群体进行细分, 这种细分加上网民意识的多元化, 使得大家达成共识的难度越来越大。

2 大学生群体事件发生的原因

引发高校突发性事件的因素是一个综合体, 有各方面的原因, 总体来说归纳为以下三点。

2.1 在校学生自身的因素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群体事件发生的首因是在校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首先, 大学生对于身边群体性事件, 有参与的潜在意愿, 这也是群体性事件得以在高校发生的强大推力。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方便使用, 加之现在大学生知识层面的拓展, 他们越来越愿意身体力行, 积极参与到身边的事件中去。其次, 在校学生还未进入社会, 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 判断事物能力有限, 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进行挑拨、教唆, 就会引社会矛盾, 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2.2 高校方面的因素

自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 迎来了高校发展的高峰期, 加之很多大学合并, 进行综合性大学的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有问题时, 学生不知道应该向哪个部门进行反映, 缺乏维权的畅通途径。职责不明确, 造成有问题时部门之间相互推诿, 使学生对学校的信任慢慢丧失, 一旦出现可以发泄的机会更会加入其中。

2.3 社会层面的因素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实行先富者带动后富者的策略, 社会处于巨大的转型时期, 因区域发展不平衡, 贫富差距加大, 贪污受贿问题加重, 这些被不法分子添油加醋后, 利用其对学生进行蛊惑, 引诱大学生攻击政府。

3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事件的舆情预警机制

3.1 完善网络立法, 加强网络传播主体的监管

根据《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这些规章制度来看, 没有详细的针对网络集群事件的限制和处理章程, 也就是说网上集群事件不受这些法律法规的限制。因此,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网络立法, 使利用网络生事的不法分子能够在法律依据的条件下受到法律的处理。现在网络不是实名制, 因此很多网民发布虚假信息, 在网上制造谣言, 网络论坛上无道德底线的进行评论, 对别人进行诋毁。他们觉得反正网上不知道我是谁, 乱骂一通也无所谓。实行网络实名制后就能进一步对网络传播主体进行监管。

3.2 建立网上网下结合的舆情处置方案

高校管理者要想知道学生的需求和思想动态, 就要追踪他们的脚步, 知道他们学习之余做些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进行学习, 在网上干什么, 参与什么论坛, 对什么话题感兴趣, 什么媒介和社交工具用的最多, 只有把这个功课做足做细了, 才能得到相关的网络舆情信息。同时加强对信息传播的防控, 对有害信息及时发现、分析和过滤, 防止有害信息在校园传播。把这些信息建立一个信息库, 制定网上报上程序, 形成舆情处置方案。

3.3 构建大学生群体事件的舆情预警组织体系

针对大学生群体事件, 我们要坚持“早发现、早介入、早决策、早平息”原则, 如何做到这点, 关键的一环就是要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事件的预警组织体系。充分利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发展班委和优秀学生党员进行网络舆情信息收集, 再加上校园媒体, 对校内外热点事件进行跟踪, 搭建出一个网络平台。具体框架图见图1。

3.4 设立校领导接待日, 加强大学生利益诉求渠道

随着新媒体的介入, 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在发生改变, 获取信息的欲望也在加强, 他们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和自身的利益, 利益诉求就是一种体现。那么我们应该通过网上网下结合的方式来及时传递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 如通过建立各种窗口的微信、QQ群和校园官网, 把助学金、奖学金、勤工助学、大学生课题等与他们利益相关的信息通过网络第一时间进行展示, 同时在网下也通过传统的媒体窗口如宿舍的黑板、教学楼展示板进行告之。碰到无法确定应该向哪个部门反映的时候, 他们还可以通过校领导接待日进行问题的反映。这样就解决了诉求无门的状态。

网络群体事件发生时来势凶猛, 规模大, 涉及人多、面广, 解决起来也没有固定的模式, 因此, 网络舆情群体事件监测和预警意义重大。但仅仅有预警还不够, 因为网络群体事件舆情变化快, 舆情相关信息又具有不确定性, 利益诉求也比较隐蔽, 因此在事件处理过程中, 还应该与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沟通, 必要时让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决策, 做到舆情信息共享。

参考文献

上一篇:现代企业薪酬体系研究下一篇:糖尿病周围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