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团

2024-10-15

大学生网络社团(精选12篇)

大学生网络社团 篇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技术的逐步成熟, 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流和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第三课堂”, 对高校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产生了相当广泛的影响, 从而导致了高校学生社团的组建动机、建设理念、构成方式、活动方式和内容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并由此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虚拟网络社团。网络社团正以迅猛发展的态势, 成为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课余活动和人际交流的重要方式。当前个人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日益普及, 在此基础上, 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参与到网络社区当中, 网络社团以其丰富的类型、富有特色的风格, 呈现出更为迅猛的发展趋势。

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认清新形势, 对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 才能使网络社团真正服务于广大师生, 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才能保证青年学生和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一、以积极姿态主动介入大学生网络社团建设, 做好服务、监督和引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调查了解网络社团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结合学校实际分析网络社团的特点, 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机制和平台;注重社团学生干部的培养, 加强与他们的联系, 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把在校园内已经产生一定影响力和有一定规模的网络社团逐步纳入整体社团管理体系, 科学引导, 适度监管, 保障服务;围绕学校发展和思政教育工作实际, 引导各个网络社团完善自身制度建设, 提升大学生网络社团组织和活动的层次、水平, 打造一流品牌、健康向上的优质大学生网络社团。

重视并主动做好大学生网络社团监控机制建设。针对网络的虚拟性和社团成员具有的虚拟身份等情况, 有必要建立、健全大学生信息资料库, 并且利用IP地址管理等技术性手段, 不断完善对网络社团的监管和引导, 从而营造和保障网络社团发展的健康氛围。

二、依托服务型校园网主网络平台,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络

建立健全服务型校园网络平台, 要求建设高质量、一体化、有特色的校园网, 能够融合知识性、思想性、服务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及时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就业、心理咨询等提供所需, 这样才能为在校学生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 发挥其主体和导向作用, 使其成为学生喜爱、获取知识与健康信息的主流渠道。

在此基础之上, 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建设。把广大团员青年和学生党员仅仅团结在学校党委周围, 介绍党的历史, 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同时应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结合社会热点, 开展思想大讨论, 在涤荡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设专业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团队和优秀的学生理论团队, 围绕时事和学校实际, 吸引学生发表观点, 使其成为畅通信息渠道、活跃网络文化氛围、繁荣校园文化、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三、将网络社团文化培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

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前沿阵地, 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络的技术进步使其日益成为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学生组织和团体。将社团建设和网络相融合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必然面临的客观形势, 需要针对网络社团的特性加强网络社团的文化建设, 促进其健康发展。目前, 各高校为了应对网络化对校园的影响, 采取了许多多样化的措施, 完善校园文化信息化建设, 加强引导和监督。面对其蓬勃发展之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高校在建设信息化校园的同时, 还必须把网络社团的文化建设纳入到整体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之中, 以解决网络社团文化的过度自由化、盲目化、低俗化问题, 控制和减少消极方面的影响。

四、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 建设学习型思政教育团队, 为网络社团保驾护航

大学生网络社团的产生和迅猛发展, 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 采用新理念、新手段和新方法对其进行引导、管理, 要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和研究, 提高自身素质。各高校之间也应加强横向交流, 群策群力, 形成合力。

网络的开放性、广泛性显著, 由此伴生出的大学生网络社团就具有了跨地域性和跨校园性的突出特征, 相比传统社团, 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网络社团的成员有可能是来自全国不同地域、不同高校, 或者是同一地区的多所高校, 都超越了实体校园的限制。网络社团的这些特征, 必然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横向交流和协作。同时, 网络也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之间进行超时空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 应当主动加以利用, 建立讨论和交流专区, 分享引导社团工作的经验, 交流各自发现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新动向, 共同商讨引导和管理的对策, 从而在网络空间形成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合力。

网络社团是高校学生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载体, 是高校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网络社团以其更为突出的“自由性”、“活跃性”、“亲和力”、“多样性”, 在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第二课堂”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 一定程度是对传统教育方式有效补充。大学生网络社团作为传统社团的拓展, 必能为推进先进校园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今后, 高校不仅要倡导弘扬科学精神的学术类大学生网络社团, 扶持凸显先进文化的文化娱乐类大学生网络社团, 还要建设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类大学生网络社团, 通过对网络社团予以扶持和弘扬, 使其朝着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认识到网络社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德育工作应积极主动, 采取科学措施进行应对, 以适应其发展,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介入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发展, 完善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监控和引导机制, 规范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建设。一方面要通过对大学生网络社团调研, 力图清晰地掌握其当前的基本情况和运行规律, 另一方面将其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 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工作实际, 完善大学生网络社团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为在大学生网络社团中科学开展学生工作, 促进其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经验借鉴, 促进高校学生工作水平的提高, 推动大学生和高等学校的健康、全面发展。

摘要:大学生网络社团兴起和发展, 既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机遇, 也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正在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日益引起高等教育机构和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应积极采取措施适应其在网络社会条件下的新发展, 实施掌控主动、把握规律、完善监督、科学引导、横向联合的策略,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吸引力, 在大学生网络社团进行“自转”的同时, 又引导其有规律的“公转”, 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团,网络舆论,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孟伟:《大学生社团管理刍议》.洛阳工学院学报, 2001 (6)

[2]黄平:《大学生网络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8 (6)

[3]昝玉林:《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兴起与高校德育的应对》.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11)

大学生网络社团 篇2

第一次网络会议记录

一、点名

请假:吴思陶 侯鹏飞 熊君仪 王旭伟

因放假联系不上:刘阳

二、工作安排

(一)各部门在过节期间制定下学期的工作计划

1.主席团要考虑下个学期的大事发展方向

2.各部门在正月十六前上交社联下学期工作计划初稿,经主席团审定后制定社联下学期整体工作计划

(二)下学期重大活动的初步讨论

1.上学期立项资助活动的结项

(1)塞扶结项的问题

(2)sunny爱心协会捐款去处

解决方式:由公关部在假期期间与两个社团负责人联系,将结项工作向他们说明

(3)结项成功活动宣传工作(宣传形式:晒活动 晒账目)

2.(1)星级评比主要是十佳活动和四五星社团,去年的风云人物效果好,建议继续

(2)星级评定是否可以放到社团巡礼闭幕式之后,可以保证社团在闭幕式的上座率

(3)社团评优工作由组织部负责,包括十佳社团活动、星级社团、优秀社团干部、社团工作积极分子等

(4)活动立项作为反映老师意向的评选,把十佳社团活动作为完全大众学生的选择

3.(1)寒假先将社巡的初步策划做出来,交由老师审核,开学后找各类社团谈谈想法

(2)社巡的时间、形式,是否有更好的创意,如何更好地展示社团 值得思考并需要与社团沟通

(3)社团巡礼将与社团发展论坛融合4.关于下学期的立项答辩会的讨论

(1)确定立项答辩会的日期:立项答辩会预计在两周内完成(2)开学后将敲定答辩会的时间和地点并通知各社团

大学生网络社团 篇3

[关键词] 基础英语;翻转课堂;Christmas主题教学;泛在网络;探究社团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两位老师,他们把使用录屏软件制作的用PPT演示讲解的视频上传至网络,供缺席的学生补课。而后翻转课堂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其形式转变为让学生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讨论、展示、评价等,教师帮助解决困难。这种新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并引起了很大关注。[1]其基本内涵[2]是:其一,教学流程“翻转”。学生课前看教学视频完成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课上通过师生问答、小组协作等达成知识内化,这在教学流程上完全颠覆传统“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过程。其二,师生角色“翻转”。教师由原来的权威布道者转变为学习活动导演和教练;学生则由原来被动的“观众”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其三,学习资源泛化和教学环境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为基于泛在网络和专业数据库的海量信息;学习环境也由传统课堂拓展到线上空间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网络空间的师生与同伴互动更加便捷高效。自2012年以来,翻转课堂被引入国内,[3] 并引起很大反响。近几年,重庆聚奎中学的“三四五六”模式、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课堂实验、昌乐一中的翻转“AB课”等都是国内翻转课堂模式改革最前沿的大胆尝试。[4]

最新版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 [5] 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工具性要求英语教学应通过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最大限度提高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能力。在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下,积极推进泛在网络 [6] 与教学融合,才能真正达到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翻转的模式最大限度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人文性要求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要通过开展问答讨论、合作探究、组间辩论等英语实践性和应用性活动来发展交际策略、探究思维与合作精神等人文品质,提升跨文化交际的综合素养。Christmas是西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内涵,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文章将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Unit 3 Lesson 4 Memories of Christmas为教学内容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努力尝试构建基于泛在网络和探究社团的基础英语翻转课堂模式。

一、泛在网络和探究社团

泛在网络指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合适的终端连接到网络,获取所需个性化信息的网络环境。随着IT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各类终端的无缝连接,目前已初步形成多形态资源、多终端接入、多通道交互的“三多”泛在学习环境。[7]学生可借助各类平台,通过微信、微博、RSS、Wiki、BBS、QQ、APP以及校内网等各类社会化软件和社交网络,获取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形式的多模态英语学习资源,并方便快捷地开展互动交流。

探究社团体系基于美国教育家Deway的实践性探究理论,[8]该理论认为混合学习环境下知识构建源于师生、生生间的积极互动,即学习内化在探究社团中完成。因此,在翻转课堂的语言教学活动中,紧密地探究社团建设十分关键。学生将依据知识结构、认知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并结合教师指导自由组建协作小组,并在小组轻松、信任的环境中合作探究、表达情绪。在探究社团体系中,有意义的教学体验由认知临场(cognitive presence)、社会临场(social presence)和教学临场(teaching presence)三大核心因素交互构成。

二、基于泛在网络和探究社团的翻转课堂模式

1.课前第一阶段:教师基于泛在网络制作学习资源

Christmas主题教学中,教师基于泛在网络制作的学习资源可包括四类。第一是预设性学习资源。教师依据学情,预先自主开发并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使用的资源,包括reading comprehension, vocabulary comprehension, cultural comprehension, oral summary task等导学学案,教学PPT,重要语言点或教学环节的微课,结合讲授录制的教学视频,其中可嵌入交互式问题。第二是形成性学习资源。一方面,教师以课文内容、语言难点、词汇理解等设计问题。如问题1:Can you list the things you think that Western people have at Christmas? 这个问题可以作为vocabulary brainstorming,也可以作为课文的导入。问题2:Read the text quickly and circle the Christmas things. 问题3:Take out a blank paper, how many words can you still list out about the Christmas? 后两个问题可以作为Skimming以理清行文思路,也可以作为Christmas相关词汇习得之用。另一方面,学生在后续自主学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通过网络平台汇总,动态化生成一类形成性资源。第三是关联性学习资源。教师围绕Christmas主题,拓展有明确搜索范围的相关资源,如Christmas百度百科,[9]了解Christmas历史起源、庆祝习俗、社会影响等;借助wikipedia,[10]超星电子图书下载Christmas Customs and Culture[11]等,可供查阅Christmas history, customs and traditions等详尽信息,这些资源生词量合理,适合中级阶段的学生阅读。关联性资源主要供学生解决问题时查阅,也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阅读。教师可附上Christmas father, Christmas tree,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等作为关联topic,提出各类思考问题。第四是泛化性学习资源。学生可根据个性化学习需求,充分利用泛在网络中的各种有用资源,自主获得学习资料。“英语流利说”这样较成熟的英语学习APP [12]也可推荐给学生。

2.课前第二阶段:学生基于认知临场开展自主学习

在课前第二阶段,学生基于认知临场认真观看教学视频、导学学案、PPT、语言点微课等预设性学习资源,并广泛应用形成性、关联性和泛化性等资源开展语言知识、技能策略、文化理解等个性化学习,自主完成课前练习。在认知临场维度:首先,学生接受学习任务,进行学习的自我管理。教师通过网络平台或QQ、微信等社交软件,支持学生提升元认知学习策略,并适时鼓励、帮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其次,教师要赋予学生自我学习管理的空间和时间。翻转课堂模式可以让学生真正实现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它的时间和空间的个性化优势可以使高水平和低水平的学生都取得进步。最后,学生适时反思和巩固。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给学生以支持。根据图式理论,巩固好的已有知识会影响新知识构建,有效促进下一步学习。学生在Christmas主题英语学习和完成练习的探究中可以逐步形成学习经验和策略,并通过与同伴交流提升团队认同感和归属感,并达到知识的初次内化。对依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记录下来留待“课堂学习环节”来解决。

3.课堂第一阶段:师生基于教学临场开展课堂活动

在课堂的第一阶段,师生基于教学临场开展课堂测试、综合评价、问答讨论等一系列课堂活动。首先,实施小型课堂测试。测试可设计为Christmas词汇测试:Write out at least 10 words about Christmas, and more will be better. 段落main idea匹配测试: Match the main idea of Christmas beginning, Christmas decoration, Christmas activities in the morning, after lunch and on the eve with each paragraph. 阅读细节multiple choice测试:Choose the best answers to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英语知识fill-in测试:如Then we had tea, with a huge cake (cover) ____ with snowmen. 这道题可以考察学生对非谓语动词的理解。根据线索词retell or narrate memories of Christmas测试:Retell the authors memories of Christmas according to some pictures. 简言之,课堂测试的范围涵盖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意识等多元目标,设计原则是基础性、全面性。其二,开展综合评价和问答讨论。学生通过personal learning report, self-assessment, mutual comment等对课前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给予肯定或提出意见,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此基础上,师生以问答的形式就课前学习和课堂测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开展讨论,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达成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语言文化的二次内化。

4.课堂第二阶段:学生探究社团基于社会临场开展拓展学习活动

在课堂的第二阶段,学生社团基于社会临场开展合作探究、成果展示、组间辩论等一些系学习活动。首先,教师提出“拓展型”课堂探究问题,要求学生必须应用学到的词汇、语法、视听技巧、会话技能和交际策略等完成任务。如设置情境:An American boy George came to China on Dec. 23, 2015. He stayed with a Chinese family of 3 people, the father, the mother and a lovely little boy Xiaojun. George saw dense Christmas atmosphere in the supermarket. 探究问题1:Xiaojun is curious about Christmas customs in America. He asked George many questions, and George replied. Act out the dialogue. 探究问题2:The family decides to celebrate this Christmas just as what Georges family does in America. They hold a heated discussion to make the plan. Act out their discussion. 探究问题3:The 4 people report one by one in detail what is his/her part of job for the celebration. 又如:How to make a beautiful Christmas stocking?What are the steps? 课堂探究问题既始终围绕Christmas,又超出学生课前学习,这些问题轻松有趣,可以较好引发学生的探究。其二,小组开展合作探究,并展示成果。小组成员开展checking resources,role play,discussion等层层推进的合作探究活动,在“用语言做事”的交际活动中可以再次获得强烈的目的语体验。最终学生以presentation,report,speech等形式呈现成果,解决问题。学生在精诚合作中可以获得搜集信息、合作学习及团队归属所带来的快乐体验,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英语综合素养。其三,可进一步设计组间辩论等批判性、即时性强的综合语言活动。如debate:Should Chinese people celebrate foreign festivals?学生小组组成正方、反方对此议题进行辩论,激烈的舌战不仅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更是对学生批判性、创新性高阶思维的训练,可以大大增强思想碰撞和团队凝聚力,是实现翻转课堂多元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方式。

秉承英语学会而非教会的基本理念,翻转课堂模式以其“翻转”最大限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值得深入研究。优质的英语翻转课堂应充分发挥泛在网络和探究社团在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内涵培养上的独特优势。教师应基于泛在网络制作学习资源和教学视频,学生则基于各类社交媒体开展交流和个性化学习,努力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师生探究社团基于认知临场、教学临场和社会临场开展问答讨论、合作探究、组间辩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对语言知识、技能、文化深度内化,掌握信息交流、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提升对英语文化了解的兴趣和团队归属感,全面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8-10.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3]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08-115.

[4]王红,赵蔚,孙立会,刘红霞,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5]百度文库.2015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dja2ZtNNmglKU5aLhnQD5S3tEMwcTDwizYfC5-LdviIrFRHyInAQikztJIyWo8dHORuFImHBBWzf8qg35Mo5_QiE-Q7nA2oi7DFGTzmiEdS,2015-3-17/2016-2-1.

[6]邵华,喻惠群.基于泛在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5,(3):37-46.

[7]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1):47-53.

[8]Garrison D. R.,Anderson T. & Archer W. 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 Computer conferenc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1999,(2-3):87-105.

[9]百度百科. Christmas[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gJ5ckr0VMJk4r_H_2nDcrHGNrM0FDi8kqOAaNex-UgPq9KqH26GL9GruJIIvUL7LyZUw1n8FlI8tWNpcqy1myQc-YEx4-3cE1Z3AwIwc4Ai,2013-12-21/2016-2-1.

[10]Wikipedia. Christmas[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ristmas,2016-1-11/2016-2-1.

[11]毛永泉.圣诞节的习俗与文化(中英文对照)[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4.

[12]芥末堆-辛巴.探访昌乐一中的翻转课堂是怎样做起来的[EB/OL].http://learning.sohu.com /20160129 /n436310532. shtml,2016-1-29 /2016-2-1.

大学生网络社团 篇4

随着网络的普及, 大学生越来越频繁的使用和依赖网络, 通过网络进行求职招聘的平台是大学生求职的首选同时也是最佳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存在非常多的求职招聘方面的网站, 同时很多高校也建有各自的就业网站。 然而这些网站都无视了大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求职定位的重要作用。 本文实现依托大学生社团的网络就业平台, 旨在为大学生及用人单位提供更精细化的大学生就业平台。 该平台有助于大学生更明确自己的兴趣专长, 从而更利于构建自己的职业规划, 同时也使得用人单位更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人才, 更好的满足招就双方的垂直搜索需求。

1 平台设计

(一) 前台功能

前台功能如图1 所示。 主要包含用户注册、登录、个人信息操作、招聘信息查找 (看) 等。

(二) 后台功能

前台功能如图2 所示。 主要包含信息管理、用户管理、公告管理、链接管理、社团经历管理等。

2 平台功能实现情况

该平台实现了网络就业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前台实现了

用户的注册和登录的验证、查询招聘信息、查看及修改个人信息、查看社团经历及就业指导信息等功能;而后台完全实现了管理员的动态添加信息的功能。

3 结语

本文所设计的依托大学生社团的网络就业平台使用开源进行开发, 功能强大, 移植性好, 从社团的角度丰富了现有的网络就业平台, 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凯华, 刘欣, 李慧等编著.实战突击PHP项目开发整合[J].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

[2]杜江.PHP5完全攻略[J].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E时代网络社团纳新章程 篇5

第一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e时代网络社团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性组织,受唐山学院团委领导,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老师进行技术指导、系书记和系团总支书记具体管理。

第二条 社团活动宗旨:在唐山学院人才培养的理念指导下,通过和开展学习、讨论、实践、研究等各种活动,让同学们对网络技术有更全面、更透彻的认识,扩展理论知识,获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机会,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培养职业素质。

二、活动目的:

为保证E时代网络社团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有足够高素质的后备力量,能更有效的开展学习工作,实现E时代网络社团的新老交替,培养和壮大社团的团队力量,帮助同学们实现知识的扩展,自我能力的提升。

三、纳新细则

(一)招新对象 2012级大二学生 2013级大一学生不限制专业

(二)招新要求.1、乐观青年,敢于认识和挑战超越自己.2、对计算机网络有较高的兴趣爱好。.3、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

4、思想品德好,工作积极主动,责任心强。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三)招新人数

30人

(四)招新形式

在招新时间内,申请人到指定地点进行登记报名。初步筛选之后进行面试,合格后经会长批准方可成为社团新成员。

(五)招新时间及地点

于19周进行纳新活动

四、纳新流程

(一)前期宣传

(1)在学校宣传栏等位置张贴海报宣传。

(2)在学校网站贴吧等学生论坛发布纳新信息。

(3)向学生发放宣传单页。

(二)报名面试阶段

(1)在纳新期间 接受网上和现场报名两种方式 由报名人员填写报名表 纳新工作人员进行初步的审核筛选进入面试的人员。(根据报名人员所填写的报名信息进行公平筛选)

(2)、面试 面试一共进行两次

根据筛选情况进行第一轮面试

面试内容

①简单的自我介绍

②报名者回答问题

根据面试情况 面试方为面试者提出第二轮面试问题由面试者第一轮面试后查阅资料在第二轮面试的时候进行回答(保证面试者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三)审核确定人员名单

1、根据面试结果以及招收人数等信息和要求,初步确定协会人选名单,并上报院社联主席团。

2、院社联主席团审核复查后同意上报名单,并进行登记。

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管窥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

在我国高校共青团的工作中,大学生社团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社团管理机制这一课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创新研究。

1.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实施的标准和方法

一般来讲,管理机制主要是指管理系统的运行机理及其结构,在决定管理功效这方面起核心作用。管理机制主要存在以下五个特征:系统性、自动性、客观性、内在性和可调性,无论什么类型的管理机制,它对管理对象的自动作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制订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时候,必须依据该校的社团结构、发展现状以及客观环境,有的放矢。此外,还要尊重社团在管理工作上要求自主的意愿,同时注重激发学生在社团工作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工作中充满干劲,这也是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的基础。

在实施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时,需要对机制内的各项因素进行合理调配,同时将大学生社团工作系统化,使各项因素与整个系统的目标、要求相匹配和适应。一般来讲,要想全面实施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就需要对社团每一阶段、层次的工作安排具体化、全面化。此外,为了确保管理机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功效,一定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对社团工作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的监督。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保证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的运行。

2.社团管理机制创新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只有针对性地突破管理体系、组织系统、约束和激励机制的薄弱环节,才能有效的对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进行创新。

2.1管理体系的创新

在建立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产生一些相互作用或者相互关联的要素,这些要素形成的就是所谓的管理体系。大学生社团管理体系包含人才培养体系、工作监督体系、文化培训体系、权益和品牌保障体系,这些体系不是独立的,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支持和依存的。对社团运行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是大学生社团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有效实施管理的前提条件。因此,不仅需要对社团活动进行监督,而且建立财务监管和特派员制度也是很有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特派员不是社团成员,而是由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派遣的人员,特派员没有权利管理社团,只是通过全程参与社团活动对社团进行监督,并且将社团的运行情况汇报给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这一制度保证了监督的深入性和客观性。很多大学生社团管理混乱的鲜明特征就是财务混乱,财务监管制度一般包括活动经费审核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收支上报制度,需要强调的是个人不能占有社团的任何收入。大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难点主要是社团成员的权益保障问题,所以大学生社团应该对民主化建设进行强化。优秀的人才、健康积极的社团文化、良好的品牌活动是社团生命力的显著体现,这三者都需要完善有力的管理体系作为支撑。由此看出,管理体系的创新对社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2组织系统的创新

大学生社团的组织系统就是社团本身以及与社团工作有关的团队或者机构,比如团委社团部、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等。对大学生社团组织系统的创新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对全校社团结构进行优化,第二,对社团的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我国高校社团普遍存在资源浪费和功能设置重叠的现象,所以必须整合社团的组织结构。在对社团内部结构进行优化时,要简化社团行政管理,加强对社团业务的培训,设置与工作类型相适应的社团内部结构,比如在口才协会中,设立主持部、演讲部就比设立传统的宣传部和组织部强很多。同样,社团联合会也要进行相应的合理的结构创新,根据工作任务、类型设置部门机构。除此之外,还应对社团指导和管理团队的建设做出进一步的强化,这里所说的管理团队主要负责大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相关的科研工作以及发展规划等。指导教师不乐意参与活动是存在于指导团队建设中的难点之一,所以社团要尽可能争取学校对社团活动的支持,为教师提供相关待遇,从而提升指导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外,随着大学社团与社会活动联系的日益频繁,社团还应注重对校外企业家、与专业相关的知名人士的聘请,让他们担任社团的校外顾问或者指导员,与社团进行定期的联系,从而参与到社团活动中来。

2.3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创新

根据需求机制的原理,在实现设定的目标后,被管理者会得到他们所期望得到的回报,从而就会更加服从管理。所以实现社团希望得到的回报对社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然而,激励机制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社团组织,一些实力较弱的社团在付出相同的努力后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种情况就会抑制社团组织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因此,实施激励机制不仅仅是通过评定工作效果,还应评定工作的量和创新程度。当然,约束机制可以很好地遏制在实施激励机制过程中产生的弊端。约束机制主要包括宏观约束以及微观约束,前者主要是健全某些社团的惩罚制度,后者主要是对大学生社团进行自我约束,其中最常用的两种方法是加强民主化建设和制度建设。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正确评价大学生社团是实现约束和激励机制功效的基础,这个评价系统一般需要评价四个方面,分别是评价管理者组织能力、评价社团人员绩效、评价普通学生形象、评价重点工作效果。此外,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客观、公平、公正为原则,避免出现管理者滥用权力的现象。

3.总结

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大学生社团活动不仅仅能够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成才就业、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然而在我国高校中,大学生社团并未得到校方足够的支持和认可,在管理机制上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必须对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社团管理机制,完善社团的服务功能,社团才能得到高校和社会的认可,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瑾.大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创新初探[J].管理观察.2009.(35):127-128.

[2]杨军.基于项目化管理的高校学生会与社团联合会共建模式探析[J].内江科技.2012.(12):15-16.

高校社团网络化管理初探 篇7

关键词:网络化,高校社团,初探

1 高校社团网络化

高等学府历来是—个思想最活跃的地方, 大学生则是时尚潮流的重要引领者之一, 高校社团是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 自愿, 并经学校职能部门批准的群众性组织。是学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 也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重要阵地, 更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渠道。随着互联网的兴起, 网络已经变成大学生工作、学习、娱乐交流的一种方式, 特别是在软件学府, 除了学习, 90%的学生足不出户, 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娱乐交流, 完成学习工作等。高校社团网络化的工作管理趋势越加明显。

2 互联网对高校社团的影响

首先, 高校社团交流的开放性特点与网络信息的开放性特点一致。借助网络的开放性, 高校社团的学术交流可吸引更多感兴趣的学生参与, 扩大参与人群。第二, 高校社团学术交流的平等性特点与论坛、网络聊天的平等性特点也一致。高校社团的交流可以更方便地借助于这些形式。第三, 高校社团交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与网络交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征一致。网络交流方式可以为社团学术交流提供更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交流服务。此外, 信息化技术带来的计算机网上交流的快捷、灵活、低成本等优越性对高校社团交流的益处更不待言。

3 高校社团网络化管理的实施

高校社团网络化管理包含三种涵义:一是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二是社团的自我管理;三是上级社团对下级社团的管理。我将这三层涵义概括为信息化高校社团管理所涉及的方向引导问题、自我管理问题和组织结构问题。

3.1 网络化高校社团的方向引导问题

目前, 致力于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兴趣爱好活动等非官方组织在各个高校兴起和壮大, 在某些方面发挥了学校所难以履行的职能。学校对社团由直接管理变为间接调控, 社团所起的纽带作用显得空前重要。另一方面, 互联网创造了兴趣爱好者跨学校、跨系、跨专业、跨年级交流的条件, 社团的活动空间空前扩大。为了保证社团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加强社团管理采取相关措施。实际活动中, 经费上适当投入, 提供一定物质条件, 为社团活动提供物质基础。活动指导中, 发挥社团骨干的作用,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定期举办网络交流会、网络聊天室、电子论坛、个人博客、新闻主页等, 鼓励社团打造精品特色活动, 树立社团品牌, 更好地为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服务。

3.2 网络化高校社团的自我管理问题

传统社团管理基本上以学校为基础进行,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领导关系, 具有强制性的政策或要求。互联网目前基本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传统的行政权力对于网上的信息资料不能完全做到明确化。首先, 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作用和社团自我管理优势, 二者有机结合, 建立社团网站, 社团成员数据库的信息服务平台。并利用互联网将此平台扩大并延伸到对社团感兴趣的学生群中, 提供更广泛的资源和服务。实体社团与虚拟网络的结合不仅有利于社团交流的广泛, 也有利于社团自身的发展建设。同时对社团自我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3.3 网络化高校社团的组织结构问题

高校社团通常可以采用会员制。凡承认社团章程并具备章程中所规定的条件者均可申请加入。高校社团以社团联合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由社团联合会选举产生主席、秘书长、理事等。各个子社团在社团联合会的指导下, 通过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社团网站, 会员只要在网站上填写个人资料、经过认证并确认即可。非本社团的成员可以参加不同社团中有限的活动, 但是不能享受会员待遇。会员可以根据本社团的需要在网站上开设专门的版块, 组织更多的子团体。这就形成了上位社团与下位社团的关系, 在社团中他们是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随着社团组织队伍的发展和壮大, 子社团和子团体的出现加速了社团网络化的进程。

高校社团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是同步的, 为了在信息化社会中更好的生存, 高校社团的管理必须借助于网络。这是由它自身特点决定的。高校社团对于发展校园文化, 优化教育环境,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高校的管理者, 应该鼓励支持这些广大学生自发组织起来的充满活力的团体, 允许社团相对独立地开展各类活动, 结合虚拟网络的管理, 建立精品社团, 使学生能够在社团中真正进行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呜奋.互联网与信息化艺术社团管理[EB].2007.7.

[2]王晓舟.信息化时代科技社团的学术交流[EB].2008.1.11.

[3]努力做好共青团工作, 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EB].2006.1.1.

[4]浅谈分团委、学生会工作机制的创新[EB].2005.12.3.

大学生网络社团 篇8

自然界和社会领域中的许多复杂系统都可被表述成由节点集通过边的连接而构成的网络, 例如现实世界中的互联网、新陈代谢网、食物链网、神经网络、通信与分布式网络、物流与供应链网络、产业集群网以及社会组织网络等[1,2]。近年来在对复杂网络的研究中发现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性质, 称为社团结构。它是指整个网络由若干个组或簇构成, 组内节点间的连接比较紧密, 而组间节点的连接比较松散[3]。发现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并对其进行分析是了解整个网络结构、特征和功能的重要途径, 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社会学研究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3,4]。

谱平分法、分裂法、凝聚法和搜索法是近年来在该领域主要的四类研究方法[1,5], 而本文提出的算法兼具了谱平分法和分裂法的特征。谱平分法主要包括基于Laplace矩阵[6,7,8]、基于Normal矩阵[9]和基于电压谱[10]的方法。基于Laplace矩阵的谱平分法以网络的Laplace矩阵为研究对象, Laplace矩阵可表示为L=K-A, 其中K是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各元素为对应节点的度, A是网络的邻接矩阵。求L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其中第二小特征值λ2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是分割网络的依据, 该特征向量中正元素所对应的节点是一个社团, 负元素所对应的节点是另一个社团。如果要将一个网络分成两个以上的社团, 应对子社团多次重复该算法。该算法适合于网络可明显地分为两个社团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不仅可得到满意的社团结构, 而且时间复杂度也比较低, 否则该算法就未必有效。基于Normal矩阵的谱平分法假设社团数目为g, 则网络的Normal矩阵N=K-1Ag-1个非常接近1的非平凡特征值, 而其他的特征值都与1有明显差距, 而在这g-1个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结构:在这g-1个特征向量中, 同一社团内的节点相应的元素非常接近。以此为依据, 可将网络分割为g个社团。该算法适用于多个社团的情况, 时间复杂度与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方法和社团数目g相关。上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均比基于电压谱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高, 而且本文算法与基于电压谱算法相关性较大, 故下面着重介绍该算法。

Wu和Huberman提出的基于电阻网络电压谱的快速谱分割法 (下文简称WH算法) :无向加权图G= (V, E, W) , V是节点集, E是边集, n是节点个数, m是边的条数, W=[wij]n×n是边的权值矩阵。假设G可以划分为两个社团G1和G2, 且已知节点AB分别属于这两个社团, 初始时令节点A为源节点, 电压值为1, 而节点B为终节点, 电压值为0, 其它节点的电压值也为0, 即v1=1, v2=0, …, vn=0。将网络中的每条边都视为一个电阻Rij=w-1ij, 整个网络就可以看做一个电阻网络, 从而利用Kirchhoff定理求得各个节点的电压值。然后选取一个电压阈值v (0<v<1) , 若节点i的电压值vi>v, 则认为它属于源节点A所在的社团, 否则属于终节点B所在的社团。一般情况下, 利用Kirchhoff定理求各节点的电压, 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 (n3) 。Wu和Huberman进一步简化了算法, 按照式 (1) 运算, 只需迭代一定次数, 使电压谱达到一定精度, 就足够进行网络的一分为二。vi=1ki (i, j) Evj=1kijVvjwij, i=3, , n (1) 其中, ki=jwij. 划分时, 将每个节点的电压值列在电压谱中, 然后只要在接近中间位置且电压存在最大差值的两根谱线之间划开, 就可以将整个网络分为两个社团。简化后的算法使计算速度大大改善,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 (n+m) 。以上方法是针对二分网络的情况, 对于多社团的情况, Wu和Huberman做了进一步的推广, 还是以电压谱为基本运算, 而后应用统计的方法得到多个社团。虽然该算法时间复杂度较低, 但是必须已知网络社团数目, 这大大缩小了算法的适用范围。

社团发现的分裂方法一般是基于社会学与社会网络模型方法的。由Girvan和Newman提出的GN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分裂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不断地从网络中移除介数最大的边来达到划分网络的目的[3];而Radicchi等则是利用边聚类系数代替GN算法中的边介数来作为发现社团结构的依据[11];Tsuchiura等引入了布朗微粒来衡量网络中两个节点之间的“距离”[12], Zhou基于这种距离矩阵, 引入了相异性指数来表示两个最相邻节点属于同一个社团的可能性大小[13,14];Fortunato等提出了一种利用信息中心度来划分网络的算法[15];Sales-Pardo等提出了一种自上而下划分且可以区分出不同社团特性网络的分裂算法[16]。以上算法均可得到层次结构的社团结构, 但是它们也有各自的局限, 如GN算法的边介数计算的时间复杂度较高, 又需反复计算, 总时间复杂度为O (m2n) ;Radicchi的算法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中存在的三角形的数目;基于相异性的算法需重复计算距离矩阵和相邻节点的相异性指数, 基于信息中心度的算法同样要反复计算移除每条边后造成的信息有效率减小的相对量。此外, 值得提出的是其他类型的社团发现方法如:Blondel等提出的能够探测到层次化社团结构的凝聚算法BGLL[17]、高学东等研究的基于共享最近邻的社团结构探测算法[18]、段晓东等给出的节点权重计算函数及在此基础上的多社团网络结构划分算法[19]等进一步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

本文在分析上述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网络社团结构快速划分算法, 算法借鉴电阻网络电压谱和分裂法的思想, 在经过简单的迭代过程之后, 能够找到使网络能够一分为二的最大分割位, 经过一定数量的二分过程, 从而达到自然分割为层次社团结构的目的。

2 社团发现的快速划分算法

2.1 “扩散距离”与算法思路

针对WH算法的限制条件, 本文算法不需预先知道网络社团数目, 也不需要预先设定源节点和终节点, 而是在初始时赋给每个节点随机数;迭代过程中每一步对所有节点做加权平均运算, 即所有节点都运算公式 (1) ;然后用相邻节点差值的绝对值代表每条边的“扩散距离” (类似于WH算法中的电位差) ;在迭代过程中, 虽然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的值都会逐渐趋近于某个固定数值, 但是由于网络中节点连接的疏密, 社团内部节点的数值会相对聚集在一起, 而社团之间的节点的数值则会差距相对较大, 这就是本文划分社团的基础。

WH算法是通过计算节点电压, 然后利用电位差来分割网络的, 而本文算法是利用扩散或传播的概念来划分网络的, WH算法中源节点和终节点的数值 (电压) 是固定不变的, 本文算法中所有节点的数值都在变化, 这个变化其实是不断的扩散或传播过程, 虽然最终所有节点都会趋于一致,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连接紧密的节点间的差异明显小于连接松散的节点间的差异, 这个节点差异其实就是上述边的“扩散距离”, 在迭代一定次数后, 网络中节点之间的“扩散距离”虽然还在变小, 但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趋于稳定 (在下文中讨论迭代次数问题) , 那么通过切断一组平均“扩散距离”最大的边, 即可二分网络得到两个社团。该组边需满足的条件是:①组中每条边连接的两个节点分别属于分割后的两个子网络, ②连接两个子网络的所有边都包含在该组中, ③该组边的“扩散距离”之和与该组边的权值之和的比值是最大的。显然, 寻找该组边是一个NP问题, 为快速求解, 可通过线性的方法得到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将扩散后节点的值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一个序列, 如果从此序列中某节点处将网络一分为二 (此节点前的所有节点属于子网络1 (包括此节点) , 此节点后的所有节点属于子网络2) , 将切断所有连接两个子网络的边, 那么依次从序列中做此假设切割, 计算所对应的每组边的“扩散距离”之和, 然后再除以每组边权值之和得到每个均值, 其中最大的均值所对应的就是“扩散距离”最大的那组边。如网络存在多个社团, 继续二分网络即可, 当满足算法终止条件时, 即完成了划分网络社团的任务。

2.2 模块度函数

所有的网络社团结构划分算法都需要一个评价准则, 来判断划分得到的社团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此Newman和Girvan定义了一个用以评价网络划分满意度的指标, 称为模块度[20,21,22] (Modularity) 。模块度函数定义为Q (Ρk) =c=1k (ecc-ac2) =Τr (e) -‖e2‖ (2) 上式是以无权网为基础的, 式中Pk是指将网络划分为k个社团的一种划分情况, e是一个k阶的对称矩阵, 其元素eij代表第i个社团与第j个社团之间的连边数占网络总边数的比例, ai=c=1keic, 矩阵的迹Tr (e) =ieii, 矩阵的和范数x=i, j|xij|。针对有权网的模块度函数见式 (3) :Q (Ρk) =c=1k[L (Vc, Vc) L (V, V) - (L (Vc, V) L (V, V) ) 2] (3) 式中, L (V, V) =iV, jVw (i, j) , 模块度函数Q的物理含义是:网络中社团内部的边的比例减去在同样的社团结构下随机连接节点的边的比例的期望值。Q值越大, 说明网络的社团结构越明显。

本文使用模块度函数Q来衡量社团划分的结果, 在网络逐渐分裂的过程中, Q值会逐渐增加, 当划分为kmax个社团时将达到峰值, 之后开始减少, 那么算法的终止条件就是当Q值减小时算法停止。

2.3 算法描述

本文算法是一种社团划分的分割算法, 在WH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所有节点都运行式 (1) , 在迭代过程中, 切断平均“扩散距离”最大的组边, 达到快速分割成为社团的目的。采用模块度函数作为衡量最佳社团结构的标准, 即通过模块度函数确定最佳的社团数目。具体算法如下:

Input: 复杂网络G= (V, E, W) , 社团数目s=1, 确定“扩散距离”最大边或组所需的累计数j;

Output: 社团划分结果Pkmax;

Step1: 对每个节点赋随机数Vi=random, i=1, …, n;

Step2: 对每个节点计算:vi=1ki (i, j) Evj=1kijVvjwij, i=1, , n (4) Step3: 通过计算网络中相连接节点的数值差的绝对值得到边的“扩散距离”:Dg=abs (vi-vj) , (i, j) ∈E; g=1, …, m (5) Step4: 求本次循环中的max (Dg) , 记录此边的编号gmax;

Step5: 如果最近j次循环中的gmax不同, 转到Step2;

Step6: 将节点的值Vi从小到大排列得到一个序列, 依次从序列中每个节点处做假设分割 (将网络一分为二) , 计算所需切断的每组边的“扩散距离”之和, 然后再除以每组边权值之和得到每个均值:ΜDi=DixWix (6) Step7: 求最大的均值max (MDi) , 所对应的就是“扩散距离”最大的那组边, 切断该组边。

Step8: 按照式 (3) 计算模块度Q, 如大于上次的模块度, 转到Step1, 如小于, 上次的模块度即为最大模块度, 其所对应的社团结构Pkmax是最佳社团结构划分, 算法终止。

2.4 时间复杂度分析

从算法描述中可以看出, Step1赋随机数的时间复杂度为O (n) ;Step2、Step3、Step4和Step6是以边为核心的运算, 时间复杂度为O (m) ;要找到平均“扩散距离”最大组边所需的循环次数, 需要所有节点的数值扩散到比较平均的程度, 这明显取决于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算法最终的平分次数在最差情况下是m-1, 但在一般情况下, 切断边的条数与网络节点数和边数目无关。所以算法在最差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O (Lm2) , 需要指出的是WH算法在二分网络时的时间复杂度应是O (Lm) , 而其在划分多社团的最差情况下与本文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一样的, 因为计算节点电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扩散过程, 那么也是取决于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L的。当网络是稀疏网络时, mn, Lm,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 (n3) , 比其它谱平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低;当边数目远大于节点数时, 即mn时, 平均路径长度将远小于边数目, 即Lm, 而且最终切断边的条数一般来说是远小于m的, 那么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约等于O (m) 。可见, 本文算法在边数目远大于节点数的情况下, 比其它谱平分算法有较大的优势, 而且时间复杂度对于网络的规模是不敏感的, 而且对于社团结构较强的网络往往很快就分裂成几个独立的部分, 这样就大大减小了后续的计算量。

2.5 “扩散距离”的收敛性

本文算法的前提是“扩散距离”必须收敛于0, 即网络中所有节点均无限趋近于某个实数, 显然, 只有在满足这个前提的基础上才能计算并分割网络。算法中的基本迭代运算公式 (4) 用矩阵形式来描述:Vt+1=K-1WVt=NVt=NtV1, t=1, 2, … (7) 其中, Vt= (v1t, v2t, …, vnt) Tt-1次迭代后节点值组成的向量, N=K-1W是网络的Normal矩阵, K是对角矩阵, 其对角线上的各元素kii=jwij.如果limtΝt存在, 且其所有行向量相等, 则“扩散距离”是收敛的。

根据随机矩阵的定义[23]:矩阵的每行的元素和等于1, 可知N是一个随机矩阵。

由于要划分的网络是连通网络 (连通网络才有化分社团的必要) , 所以矩阵N是不可约的;而对于有向网络, 矩阵是不可约的当且仅当矩阵对应的网络为强连通网络。

而且要划分的网络不应该是简单的规则网络, 那么N的循环指标应为1, 即模等于1的N的特征值的个数为1, 根据素矩阵和循环矩阵的定义, 可知N是素矩阵, 不是循环矩阵。

矩阵N是不可约的随机矩阵, 则limtΝt存在当且仅当N是素矩阵。

且由于N是非负素矩阵, 则limtΝt= (yΤx) -1xyΤ, 其中xN对应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 yNT对应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 因特征向量x= (1, 1, …, 1) T, 可知limtΝt的所有行向量相等。

综上, limtΝt存在, 且其所有行向量相等, 则“扩散距离”是收敛的。

3 实验

本文算法是在Matlab软件平台中实现的, 实验所用网络为空手道俱乐部网络和美国大学橄榄球联盟网络, 数据来自M.E.J.Newman教授的网站。

3.1 空手道俱乐部网络

Zachary网络是社会网络分析的一个经典问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 Zachary用了两年的时间来观察美国一所大学中的空手道俱乐部成员间的相互社会关系, 从而构造了该网络。该俱乐部的主管与校长之间殷某些问题而产生了争执, 结果该俱乐部分裂成了两个分别以主管和校长为核心的小俱乐部。图1中的节点1和节点33分别代表了俱乐部主管和校长, 而左侧的18个节点和右侧的16个节点分别代表了分裂后的小俱乐部中的各个成员。其中节点3是有歧义的, 与两边的连接数都是5, 谱平分算法和GN算法将节点3划入左边的社团, 本文算法也将节点3划入左边的社团。Zachary网络可进一步分裂, 得到6个社团的结果如图1所示, 其中在分裂为三个社团时Q值达到最大, 即在右边社团分裂出节点5、6、7、11和17所构成的社团时Q值最大。网络的层次结构在逐步的分裂过程中很清楚地展现出来, 如图2所示, 其中左图是社团数逐渐增加时模块度Q的变化情况, 右图为划分的层次结构图, 左右图是相对应的。

3.2 美国大学橄榄球联盟网络

本文实验研究的第二个网络是美国大学橄榄球联盟, 网络中115个节点表示115支球队, 而613条边代表了613场赛事。这些球队被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由8~12支球队组成, 同组内球队之间的比赛要比组间球队之间的比赛多。

应用本文算法得到的模块度最大时的社团结构如图3所示, 此时社团数为12, Q=0.54。图4是随着分裂得到的社团数目的增加, 模块度值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知, 在整个网络逐渐分裂的过程中模块度值不断变大, 但到了峰值 (k=12) 以后, Q值开始变小。按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 (12个地区) 划分时Q=0.48, 根据GN算法得到的社团结构与图3基本一致, 模块度也是0.54, 唯一的区别在于节点37所属的社区不同。

分别利用GN算法、FCM算法、WH算法和本文两种算法计算美国大学橄榄球联盟网络, 所得的结果如表1所示。

4 结论

分裂算法和谱平分算法是复杂网络中社团结构划分的两类重要方法。本文借鉴电压谱分割算法的思想, 提出了复杂网络社团发现的快速平分方法。算法通过分割平均“扩散距离”最大的一组边来平分网络, 同时算法以模块度函数作为评价标准得到最佳的社团结构;本文给出了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分析, 表明算法不仅对稀疏网络能够快速运算, 对非稀疏网络更能高效求解, 体现出算法具有较高的健壮性;又进一步从矩阵论和图论基础上说明了“扩散距离”是收敛的, 从而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与已有的社团发现谱平分算法和分裂算法相比, 本文算法不需要事先给定社团数目, 时间复杂度较低, 划分社团的准确率高, 能够在结构未知的大型网络中得到高质量的社团结构。

大学生网络社团 篇9

电力系统恢复按恢复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点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黑启动阶段、网络重构阶段和负荷恢复阶段[1]。其中,网络重构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尽快给失电的厂站送电并建立一个稳定的网架,为下一阶段全面恢复负荷打下基础[2]。在网络重构这一阶段,逐步恢复主网的网架,并将子系统同步,从而建立一个稳定的网架。这个阶段的系统恢复策略总体上可分为2种:一种是串行恢复,即在大多数发电机并网前对整个网络进行充电;另一种是并行恢复,即系统分成几个子系统同时恢复,然后在各子系统恢复完成后再同步并列,恢复整个网络[3,4]。因而,在制定恢复规划时,合理划分恢复子系统对加快大停电后的系统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当系统大面积停电后,可以首先把系统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之后启动对这些子系统的恢复,从而加速系统恢复过程,缩短对停电负荷的恢复供电时间。到目前为止,关于恢复子系统划分问题的研究较少,而在绝大多数实际电力系统中,如南方电网[5]、江苏电网[6]、广州电网[7]等,其恢复子系统主要根据专家经验按地域或电网所属的电力公司来划分。这些方案大多从地理上对恢复系统进行划分,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人为因素,并且缺少理论支持。这样,得到的恢复子系统划分结果是否合理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此外,应该如何确定恢复子系统间同步并联的先后次序,在理论上也缺乏指导。

自1998年Watts和Strogatz提出的小世界网络[8]和1999年Barabási和Albert提出的无标度网络[9]开始,复杂网络理论[10]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复杂网络的概念也逐渐被应用到电力系统研究领域。目前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力网络的小世界模型特性[11]、电网脆弱性评估[12,13]、连锁故障传播机理[14,15]等。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理论在许多领域也得到了应用,如自然、社会以及生物等领域[16,17,18]。电力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复杂网络,同样也具有社团结构特性,但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尚不多见,目前主要集中在无功分区[19]和同调等值[20]上。对于大停电后的恢复,在网络重构阶段采取并行恢复策略时,需要把系统划分为几个恢复子系统同时恢复,这与社团结构的思路相吻合。因此,可以考虑用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理论来指导恢复子系统的划分。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的恢复子系统划分算法,根据电网自启动能力机组分布情况及电网结构特点来划分恢复子系统,利用社团结构的模块度概念来评估恢复子系统划分的合理性,从理论上为恢复子系统的划分提供决策支持。此外,该算法可以根据各个恢复子系统分裂出来的先后次序来确定恢复子系统之间同步并列的先后次序。

1 复杂网络理论

1.1 电力网络简化

用复杂网络的思想来研究电力网络特性时,首先需要将电力网络用抽象图表示。下面介绍一些在复杂网络社团结构分析中需要简化的原则:

1)本文的研究只限于高压输电网络,不考虑配电网络、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主接线。

2)所有高压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支路均抽象为网络中的无权边,忽略高压输电线路各种电气特性参数以及电压等级的不同。

3)电网拓扑模型中的所有发电厂节点、变电站节点和负荷节点均抽象为网络中无差别的节点,且不考虑接地点。

4)在恢复过程中,为了减少对地电容的影响,一般先只投双回线路中的一回,因此在网络简化时可以合并同杆并架的输电线,且忽略并联电容支路,这样可以消除电网拓扑模型中的多重边和自环,使相应的图成为简单图。

5)为了确保每个子系统至少有一台黑启动机组和一台不具有黑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防止在黑启动阶段已经建立好的同一条黑启动路径所包含的节点在网络重构阶段被划分到不同的恢复子系统,有必要在社团结构分析之前,把黑启动路径所包含的节点合并成为一个新节点。

6)忽略电力网络图的有向性。因为在分析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时,忽略网络图的有向性将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15];事实上,在电力网络中,输电线路中潮流的方向是可变的。

经过上述简化,电力网络就能够被抽象为一张具有n个节点的无向、无权的稀疏连通图,可以用n×n邻接矩阵A表示。

1.2 复杂网络特征参数

节点i的度定义为与该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数目,即ki=j=1nAij,其中Aij为邻接矩阵A中第i行第j列元素。直观上看,一个节点的度越大就意味着这个节点在某种意义上越“重要”。

边介数定义为在网络所有最短路径中,通过某条边的最短路径的条数。在复杂网络拓扑结构的研究过程中,通常用边介数来衡量边在网络中的枢纽性。边介数越大,就认为该边在网络中的枢纽性越强,断开(或删除)这样的边会使网络中大量的节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变长。

高压电力网络一般都是环网运行的,因而并不是任意节点对之间都只有一条最短路径,在一些节点对之间有可能存在若干条等长度的最短路径。因此,传统的用于求取网络指定节点对之间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不能直接用于计算边介数。采用了由Newman提出的边介数计算方法,其具体求解步骤详见文献[17]。

2 恢复子系统划分

2.1 社团结构简介

实际的复杂网络都呈现一种共同特性——社团结构,即整个网络是由若干个社团构成。在每个社团内部,节点之间的连接非常紧密,但是各个社团之间的连接相对比较稀疏[10,17]。

传统上,图论和计算机科学中的图形分割以及社会学中的分层聚类都属于网络社团结构的分析范畴[10]。其中,分层聚类方法是基于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相似性或者强度,把网络自然划分为各个子群。根据划分过程中是往网络中添加边还是从网络中移除边,又可将其分为凝聚算法和分裂算法。传统上,基于凝聚的分级聚类方法应用较多,其主要是通过搜索各个社团中具有高连接强度的核心节点,并优先把它添加到各自的社团。而对于具有较低连接强度的边界节点,该算法不能很好地被划分到其各自的社团中,这也正是该方法的主要缺点。而对于分裂算法,目前最为流行的是由Girvan和Newman于2002年提出的算法[16],简称为GN分裂算法。该算法可以弥补上述传统算法的一些不足,近几年来已成为社团结构分析的一种标准算法。其具体思路为:如果一个网络包含几个社团且各个社团之间只通过少量几条互联的边连接,则各个社团之间的所有最短路径必然要经过这些互联的边,从而这些边就具有较高的边介数,通过移除这些边,就可以把隐藏在网络中的不同社团划分开。而本文所研究的电力网络恰恰是这种情形,因为在电力网络中不同子系统间一般也是通过少数几条联络线连接的。因此,本文采取GN分裂算法来划分大停电后的恢复子系统。

2.2 模块度指标

虽然GN分裂算法可以弥补传统算法的一些不足,但是该算法本身也存在一个缺陷,即它不能确定网络的社团结构数目。此外,在不知道社团数目的情况下,GN算法也无法确定这种分解要进行到哪一步终止[10,17]。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Newman等人引进了一个衡量网络划分质量和确定最优分区数目的指标——模块度Q,其具体定义如下[21]:

Q=12mi=1nj=1n(Aij-kikj2m)δ(ci,cj)(1)

式中:m为网络中边的总数,

m=12i=1nj=1nAij

ci为节点i所在的社团;如果节点i和节点j在同一个社团内,则δ(ci,cj)=1,否则δ(ci,cj)=0;kikj/(2m)的物理意义是如果保持各个节点的度不变,其即为形成随机网络时连接节点i和节点j的边的期望值。

因此,如果社团内部边的总数目不大于随机连接时的期望值,则Q=0。Q的上限为1,Q越接近1,就说明社团结构越明显。在实际网络中,Q的值通常位于0.3~0.7之间,大于0.7的情形一般较少。因此,在恢复子系统的划分上,可以利用模块度的这些特性来判断恢复子系统的划分结果是否合理。

2.3 基于分裂算法的恢复子系统划分

边介数是区分一个社团的内部边和连接社团之间的边的一种有效的量度标准,因而,GN分裂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不断从网络中移除介数最大的边。对于事先不知道社团数目的网络,一般先把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分裂成一个社团,然后再用模块度来衡量应该分为几个社团最为合理。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大停电后的恢复问题,由于恢复子系统可能的最大数目已经由具有黑启动能力的机组总数量所制约,因此,只要先用分裂算法把各台黑启动机组划分到不同的社团就可以停止分裂,而不必将每个节点都分裂成一个社团;然后再运用模块度来判断是否已经合理划分了恢复子系统(即模块度Q是否为最大值),如果划分得不够合理,则可以考虑把初步划分的恢复子系统进行适当合并,直到模块度达到最大值为止。

对由分裂算法划分得到的各个恢复子系统,最后还需对其内的有功发电容量和负荷进行检验,判断是否能够大致维持平衡;也可以通过设定一个指标(如发电和负荷不平衡量的容许值[22])来衡量有功功率的平衡水平。此外,在恢复初期,一般优先对重要负荷进行供电,而对不太重要的负荷节点则可以等到系统足够强壮时再行恢复,只要各个恢复子系统内的发电功率能够满足总的重要负荷功率即可。对于存在严重不平衡的情况,由于处在2个子系统交界处的节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歧义性[10],则可以考虑把交界节点重新划分。

在分裂过程中,各个子系统从网络中分裂出来时存在先后次序,这个次序本身体现了各个子系统之间联系疏密的程度。而且,由于分裂算法在每次移除一条边之后,会重新计算由此得到的新网络的边介数,这样,规模较大的子系统的节点数以及节点对较多。因此,这些子系统内的一些边的介数相对于规模较小的恢复子系统而言会大一些,从而规模较大的子系统一般会首先被分裂成2个规模小的子系统;反之亦然。从原理上讲,根据分裂算法划分出来的各个子系统的规模相差很大的可能性较小,从而各个子系统的恢复时间相差很大的可能性也就相对较小。此外,由于在恢复子系统划分时考虑了每个子系统内部的功率平衡,因此,各个恢复子系统可以在不需要其他恢复子系统支援的情况下,保持子系统内的功率平衡;而且,在恢复初期,各个子系统的网架一般不够强壮,且子系统间的联络线两端可能存在较大的合闸相角差,此时如果对子系统进行并网,则可能会使本来就不够强壮的子系统再次受到冲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系统再次发生解列。因此,可以等到不同的恢复子系统的网架比较稳定之后,即每个恢复子系统都完成恢复供电之后,再采取同步并列策略。基于上述考虑,提出了下述同步并列策略,即根据子系统分裂的先后次序来指导各个恢复子系统之间的同步并列顺序。从网络中最先分裂出来的子系统与剩下的系统之间的联系比剩下的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要稀疏,因此,该最先分裂出来的子系统应该等到其他恢复子系统同步并列完成之后才能并列。相反,最后分裂出来的恢复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在恢复子系统同步并列时,应该优先考虑最后分裂出来的子系统。因而,本算法对于恢复子系统之间的同步并列顺序可以从理论上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用于恢复子系统划分的分裂算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对电力网络进行简化,并用抽象图表示。

2)计算网络中所有边的介数。

3)找到介数最高的边并将其从网络中移除。

4)判断是否出现新的分区。如果出现新的分区,则计算此时的模块度指标。

5)重新计算介数最高的边被移除之后的网络中所有边的介数。

6)回到步骤3,直到各个黑启动机组所在的节点都各自在一个退化的社团为止。

7)计算最后得到的分区的模块度指标,以判断恢复子系统划分的合理性。即判断最后计算的模块度指标是否为最大值,如果不为最大值,则考虑合并一部分已分裂的社团;如果达到最大值,则继续下一步骤。此外,还需判断如此划分得到的每个分区内是否包含黑启动电源,如果不是,则应将该分区与其最紧密的分区(即与其最后被划分开的分区)合并。

8)统计各分区的有功发电容量和负荷,判断区域内是否基本维持平衡;如果存在严重不平衡,则考虑把处在边界上的节点重新划分,以维持子系统内的有功发电容量和负荷基本平衡。

9)根据各恢复子系统分裂出来的先后顺序来判断各分区同步并列的顺序。

3 算例分析

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来验证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假设黑启动发电机节点号为32,33,37,并且在黑启动阶段分别向位于节点31,34,30的非黑启动机组提供启动电源,其黑启动路径分别为32→10→11→6→31,33→19→20→34,37→25→2→30。

首先,对各黑启动路径所包含的节点分别进行合并,结果如附录A图A1和表A1所示。经简化后该系统就转化为一个具有29个节点、36条边的无权、无向的连通网络。

利用介数计算方法对各线路的介数进行计算,各次分裂算法的计算结果如附录A表A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节点合并后的新网络中线路16-17的介数最大,其值为204.666。根据分裂算法,首先将线路16-17从网络中移出,经校验系统仍未分裂成多个恢复子系统。这样,再重新计算线路16-17移除后网络的各条线路的介数。经过第2次分裂后,线路14-15的介数最大,其值为360。故移除线路14-15,经校验此时系统已分裂成2个恢复子系统,但仍有2台黑启动机组位于同一个恢复子系统,故继续分裂算法。经过第3次分裂后线路3-4的介数最大,其值为147.934。故移除线路3-4,经校验系统未分裂出新的恢复子系统,继续执行分裂算法。第4次分裂后线路1-39的介数最大,其值为200。故移除线路1-39,经校验此时系统已分裂成3个恢复子系统,且3台黑启动机组分别位于3个不同的恢复子系统中,故分裂算法迭代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各次分裂过程中,存在后面分裂的线路介数比前面分裂的介数大的情况,这是由于每次分裂时网络中边的数目不同引起的。

从恢复子系统的分裂过程可以看出,经过2次和4次分裂之后,系统已分别分裂为2个和3个恢复子系统,经计算其社团结构的模块度分别为0.345 7和0.550 5,其社团结构的树状图及其对应的模块度分布如附录A图A2所示(图中p表示得到新的恢复子系统的次数)。可以看出,把系统划分为3个子系统时的模块度值大于把系统划分为2个子系统时相应的量。因此,恢复子系统的最合理数目为3个,详细划分结果如附录A表A3所示。

对于上述初步划分的各个恢复子系统,还需校验各个恢复子系统内部的有功发电容量是否不小于有功负荷。各个恢复子系统的有功发电容量和负荷的统计结果如附录A表A3所示(其中有功发电容量的数据来源于文献[23])。可以看出,3个恢复子系统中的有功发电容量均大于负荷功率。恢复子系统的最终划分结果如图1所示。此外,当功率严重不平衡时,即各个恢复子系统内的发电功率不能满足其内总的重要负荷功率时,则可以考虑重新划分边界上的节点。例如,假定恢复子系统1内的发电功率比较充足,而恢复子系统3内的发电功率不能满足其内总的重要负荷功率,则可以考虑把节点3划分到子系统1内或者把节点39划分到子系统3内。

最后,根据各个恢复子系统被分裂出来的先后次序来指导恢复子系统之间同步并列的先后次序。由图1和附录A图A2可知,在第2次分裂时恢复子系统2首先与系统的剩余部分(即恢复子系统1和3)分裂开来;在第4次分裂时系统的剩余部分又分裂成恢复子系统1与恢复子系统3。从这个分裂过程可以看出,恢复子系统1与恢复子系统3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而恢复子系统2与这2个恢复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则较为薄弱。因而,当各个恢复子系统的网架被基本恢复且并网同步运行的时机已经成熟时,应该首先对恢复子系统1和3进行同步并网,最后再进行恢复子系统2的同步并网。

4 结语

运用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来划分恢复子系统,克服了传统的按地域或电网所属的电力公司划分时存在相当程度的人为因素的缺点,从理论上为并行恢复规划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支持方法。复杂网络中的模块度指标可以为确定恢复子系统的最优划分数目在理论上提供指导;同时,可以根据分裂过程中各个恢复子系统分裂出来的先后次序来确定恢复子系统之间同步并列的先后次序。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不能衡量恢复子系统划分的合理性,以及无法确定同步并列顺序的缺点。

虽然本文在划分恢复子系统时考虑了电力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电与负荷的平衡等影响恢复过程的重要问题,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例如,如何保证各恢复子系统在规模上的平衡,以及如何更客观地判断子系统交界处的哪些节点具有歧义性等。这些都是下一步将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http://www.aeps-info.com/aeps/ch/index.aspx)。

摘要:并行恢复对加快大停电后系统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恢复子系统的合理划分是并行恢复的基础,但到目前为止在理论上还没有成熟的方法来指导恢复子系统的划分。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的恢复子系统划分算法。该算法根据黑启动机组在电网中的分布情况以及电网自身特点来划分子系统,利用模块度指标来衡量划分结果的合理性,并根据各个子系统分裂出来的先后次序来确定子系统之间同步并列的先后次序。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衡量划分结果合理性、不能适当确定同步并联规则或策略的缺点。最后,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说明了所述方法的基本特征。

大学生网络社团 篇10

构建“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的过程中, 中国电网将出现1 000kV/500kV电磁环网, 甚至出现1 000kV/500kV/220kV多级电磁环网。随着高一级电压电网的建设, 下级电压电网应逐步实现分区运行, 相邻分区之间保持互为备用;应避免和消除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磁环网。

文献[1-2]将柔性交流输电技术应用于电磁环网运行方式, 以消除功率环流或对潮流进行控制。文献[3]从功率转移和短路电流超标2个方面分析了特高压电网发展过程中电磁环网运行方式的危害。文献[4]将风险理论应用于电磁环网安全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效益风险函数的电磁环网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文献[5]综合考虑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的影响, 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电磁环网开环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电磁环网分区是一个多目标、非线性、非连续的混合整数规划问题, 其中一些约束条件涉及微分方程, 难以描述为完整、统一的优化模型, 一般将该优化过程分为方案形成和方案评价 (校验) 2个阶段。目前, 针对电磁环网分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方案评价阶段, 对于方案形成过程只是根据工程经验按照行政区划或电网所属电力公司来划分, 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 难以形成合理的分区方案。

自1998年Watts和Strogatz提出小世界网络[6]和1999年Barabsi和Albert提出无标度网络[7]开始, 复杂网络理论成为各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社团结构是复杂网络继小世界和无标度特性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特性[8], 它是指整个网络由若干社团构成, 每个社团内部节点间的连接非常紧密, 但是各个社团间的连接相对比较稀疏。电力网络作为一种复杂网络, 同样具有社团结构特性, 目前主要用于无功分区[9]和恢复分区[10]方面。

本文选取支路的导纳模值作为边权重, 将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应用于电磁环网分区过程, 为形成电磁环网分区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枢纽变电站分布情况及网络拓扑结构特性, 应用GN分裂算法将电磁环网运行方式下低电压等级网络划分成若干分区;依据电力网络分裂过程中各个分区被划分出来的先后顺序形成电磁环网分区方案集合, 并利用社团结构模块度指标衡量电磁环网分区质量。

1 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理论

1.1 复杂网络特征指标

节点度定义为与该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数目。在不同的网络中, 节点度有不同的含义, 但总体来讲, 节点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征该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

边介数定义为在网络的所有最短路径中, 通过某条边的最短路径的数目。最短路径是指从指定起点到终点的所有路径中长度最短的一条路径。在复杂网络的研究中, 通常用边介数衡量某条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

1.2 改进Floyd-Warshall算法

与节点有关的特征指标的计算不需要太多搜索时间。对于网络最短路径的计算, 由于需要进行全图范围内的路径搜索, 如不采取合理的算法, 将使计算过程较为耗时。常见的最短路径计算方法有:Dijkstra算法[11]、Bellman-Ford算法[12,13]、SPFA算法[14]、Floyd-Warshall算法[15,16]、Johnson算法[17]等。本文需要计算网络全部节点间的最短路径, 且所研究网络大多为环网结构, 某些节点对之间可能存在多条等长度的最短路径, 因此采用改进FloydWarshall算法计算网络最短路径, 具体算法流程见附录A。

1.3 GN分裂算法

分层聚类是分析复杂网络社团结构特性的经典理论, 它是基于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相似性或强度, 把网络自然地划分为各个子群。根据划分过程中是往网络中添加边还是从网络中移除边, 又可分为凝聚算法和分裂算法。传统上, 凝聚算法应用较多, 其主要是通过搜索网络中具有高连接强度的中枢节点, 并把它们添加到各自的社团。然而, 对于具有较低连接强度的边界节点, 此类算法不能很好地将其划分到各自的社团[10]。

目前较通用的分裂算法是由Girvan和Newman提出的, 简称为GN分裂算法[18]。GN分裂算法弥补了传统算法的不足, 近年来已成为复杂网络社团结构分析的一种标准算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个网络包含几个社团且各个社团之间通过少量几条互联的边连接, 则各个社团之间的所有最短路径必然经过这些互联的边, 从而这些边具有较高的介数, 通过移除这些边, 就可以把隐藏在网络中的不同社团划分开。GN分裂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步骤1:计算当前网络中所有边的介数。

步骤2:找到介数最高的边并将其从当前网络中移除。

步骤3:返回步骤1, 直到每个节点退化为一个社团为止。

1.4 模块度指标

GN分裂算法对于网络的社团结构没有一个量化定义, 不能直接从网络的拓扑结构判断所求得的社团是否具有实际意义。此外, 在不知道社团数目的情况下, GN分裂算法也不知道这种分解要进行到哪一步终止。为解决这个问题, Newman等人引进了一个衡量网络划分质量的标准, 即模块度指标[19]。此后, Fortunato等人指出该指标在社团规模差异较小的情况下能够给出合理的结果[20]。

考虑某种划分形式, 将网络划分为l个社团。定义一个l×l阶的对称矩阵E= (eij) l×l, eij表示网络中连接社团i和社团j的边数在所有边中所占的比例。设对角线上各元素之和为T, 它给出了网络中连接社团内部节点的边数在所有边中所占的比例。定义每行 (或列) 中各元素之和为ai, 它表示与第i个社团中的节点相连的边数在所有边中所占的比例。这里所说的所有边是指在原始网络中的, 不必考虑是否被分裂算法移除。在此基础上, 定义模块度指标为:

式 (1) 的物理意义是网络中连接社团内部节点的边的比例减去另外一个随机网络中连接社团内部节点的边的比例的期望值。随机网络的构造方法为:保持每个节点的社团属性和度不变, 根据节点的度随机连接节点间的边。Q越接近其上限值1, 说明网络的社团结构划分得越好。如果社团内部边的比例小于随机连接时的期望值, 则Q=0。在实际网络中, Q值通常位于0.3~0.7之间。

为方便计算, 将式 (1) 等价变形[21]为:

式中:n为网络节点数;m为网络总边数;kv和kw分别为节点v和节点w的度。

2 电磁环网分区方法

2.1 网络加权

传统GN分裂算法适用于无权网络, 然而实际网络大多为加权网络, 网络中的权重具有实际意义。如果忽略权重去分析网络, 将丢失包含在权重中的有效信息, 影响分析结果的合理性。Newman通过把加权网络转换为多重图, 实现了GN分裂算法在加权网络中的推广应用[22]。

考虑边权重的社团结构划分结果更能反映电力网络的实际特性。边权重代表该边连接的2个节点之间的紧密程度。考虑电力网络的线路长度及参数特性, 本文选取支路的导纳模值作为边权重, 即导纳模值越大, 则该支路连接的2个节点之间的紧密程度越高。

综合考虑网络的拓扑连接关系和连接紧密程度, 电力网络的加权边介数可定义为在无权重情况下求得的边介数除以该边的权重。也就是说, 边介数越大, 导纳模值越小, 则该支路的加权边介数越大, 在网络分裂过程中首先被移除的可能性越大。

结合电力网络的边权重信息, 由式 (2) 可定义加权模块度指标为:

式中:Svw为连接节点v和w的支路的导纳模值。

式 (5) 的物理意义是电力网络中连接分区内部节点的边权重的比例减去随机网络中连接分区内部节点的边权重的比例的期望值。也就是说, 分区内部较大导纳模值的支路所占比例相对于随机网络中的越高, 则加权模块度越大, 分区内部的连接紧密程度越高, 该电力网络的社团结构划分得越好。

2.2 方法流程

用复杂网络的思想研究电力网络特性, 需要对电力网络进行下列简化, 并用抽象图表示。

1) 本文的研究仅限于高压输电网络, 不考虑配电网络以及发电厂和变电站的主接线形式。

2) 电力网络中的所有发电厂节点、变电站节点和负荷节点均抽象为无差别的节点, 且不考虑接地点。

3) 所有高压输电线路和变压器支路均抽象为网络中的有权边, 权重为该支路的导纳模值, 且忽略网络的有向性。

经过上述简化, 电力网络就能够被抽象为一张具有n个节点的无向、有权的稀疏连通图, 可以用n×n阶的关联矩阵A表示。

GN分裂算法对于事先不知道社团数目的网络, 一般先把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分裂成一个社团, 然后再根据模块度指标来衡量划分为几个社团最为合理。对于电磁环网分区问题, 为避免低电压等级网络被分裂成脱离主网运行的孤立电网, 选取高一级电压电网中参与构成电磁环网的变电站或发电厂作为枢纽变电站, 则分区可能的最大数目由枢纽变电站的总数量所限制。因此, 只要用分裂算法把各枢纽变电站划分到不同的分区就可以停止分裂过程, 而不必将每个节点都分裂成一个分区。

对由分裂算法得到的分区方案, 如果存在不含枢纽变电站的分区, 则应该将其与相邻分区适当合并, 直到网络中只存在含有枢纽变电站的分区。采用基于贪心思想的快速合并算法, 依次合并有边相连的分区 (2个均含有枢纽变电站的分区不进行合并) , 计算合并后的加权模块度指标增量ΔQ。根据贪心思想, 每次合并应该沿着使Q′减小最少或增大最多的方向进行, 不断重复这一过程, 直到网络中只存在含有枢纽变电站的分区。

电磁环网分区方法流程如图1所示, 其中, 网络最短路径长度矩阵可以用来判断是否出现新的分区及各枢纽变电站是否被划分到不同的分区。综合文献[5]和本文的研究, 首先应用本文方法形成电磁环网分区方案集合, 对于发展规划中的电磁环网分区, 还需要对各方案进行安全校验, 在满足安全约束的方案中选择加权模块度最大值对应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对于运行规划中的电磁环网分区, 还需要对各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选择综合评价优先度最大值对应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

3 算例分析

3.1 标准算例

以新英格兰10机39节点系统为例, 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假设在节点5, 16, 26上连接高一级电压电网, 系统将形成大量的高低压电磁环网。以节点5, 16, 26为枢纽变电站, 则该系统最多可划分为3个分区。

线路介数计算结果见附录B表B1。原始网络中线路3-4的介数最大, 其值为2.027 3, 根据分裂算法将线路3-4从网络中移除, 经校验未出现新的分区, 再计算线路3-4移除后所有线路的介数。第3次分裂后, 线路1-39的介数最大, 其值为4.903 9, 移除线路1-39, 经校验此时网络已分裂成2个分区。由于仍有节点16和26这2个枢纽变电站位于同一分区, 因此继续执行分裂算法直到把2个枢纽变电站划分到不同的分区为止。在各次分裂过程中, 存在后面分裂过程的线路介数比前面分裂过程的线路介数大的情况, 这是每次分裂时网络的连通性及线路数目不同所导致的。

电力网络分裂过程如图2所示。该网络经过3次和4次分裂后分别被划分为2个和3个分区, 各分区方案不存在不含枢纽变电站的分区。

计算各分区方案的加权模块度指标, 如表1所示。其中, 方案1和2为本文分区方法形成的分区方案;方案3和4为2种经验分区方案, 方案3为断开线路1-39, 3-4, 16-17, 方案4为断开线路1-2, 3-4, 14-15, 16-17。方案1和2的加权模块度指标较方案3和4要大, 说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反映电力网络社团结构特性, 因此选择加权模块度最大值对应的方案2为该系统的电磁环网分区方案。

3.2 实际系统

1) 500kV/220kV电磁环网分区

选择2012年夏季青岛电网全接线、全开机、负荷5 500MW为典型运行方式, 应用本文方法对青岛电网进行电磁环网分区。青岛电网在琅琊—胶东、胶东—崂山断面存在大量的500kV/220kV电磁环网, 根据主观判断难以形成合理的分区方案。

青岛电网分裂过程如图3所示。该网络经过3次、7次和10次分裂后分别被划分为2个、3个和4个分区, 加权模块度指标分别为0.558 5, 0.649 0, 0.651 7。青岛电网被分裂成3个和4个分区时, 2个分区方案中青岛厂分区均没有500kV枢纽变电站。由于青岛厂分区只与崂山分区相邻, 因此2个方案中的青岛厂分区均与崂山分区合并。

计算各分区方案的加权模块度Q′和综合评价优先度P[5], 如表2所示。方案1和2的加权模块度和综合评价优先度的大小关系保持一致, 选择综合评价优先度最大值对应的方案1为该系统的电磁环网分区方案。

在系统分裂过程中, 不含枢纽变电站的青岛厂分区被划分出来, 该地区网络接线复杂, 负荷分布集中, 可以考虑规划新建500kV变电站, 从而促进网络的进一步分区;琅琊和胶东分区在最后被分割开, 该地区220kV网络结构较为稀疏, 电磁环网的存在可以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表2中方案2的加权模块度指标较方案1要小, 也说明琅琊—胶东电磁环网的分区时机尚不成熟, 可以围绕500kV枢纽变电站新增220kV线路, 提高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为电磁环网分区提供条件。

2) 1 000kV/500kV电磁环网分区

根据规划[23], 到2020年山东电网特高压站与省外天津南、石家庄、徐州、连云港特高压站已经连接成环网结构, 打开1 000kV/500kV电磁环网的时机逐渐成熟。

应用本文方法对山东特高压电网进行电磁环网分区, 电网分裂过程见附录C。该网络经过5次、10次和14次分裂后分别被划分为2个、3个和4个分区。山东电网被分裂成3个和4个分区时, 2个方案中的鲁西南分区均没有1 000kV枢纽变电站。利用贪心算法快速合并分区, 山东电网网络合并情况如表3所示。由于鲁西南分区与济南分区合并后的网络加权模块度减小最少, 因此, 2个方案中的鲁西南分区均与济南分区合并。

计算各分区方案的加权模块度指标, 如表4所示。经校验, 3个方案均满足安全约束, 选择加权模块度最大值对应的方案3为该系统的电磁环网分区方案。该方案中, 滨州换流站位于济南—鲁西南分区, 青州、胶东换流站位于潍坊分区, 临沂换流站位于鲁南分区, 能够较好地满足地区电力平衡要求, 保证直流功率的合理接纳。在网络分裂过程中, 不含枢纽变电站的鲁西南分区被划分出来, 最终与济南分区合并, 从而山东电网主要电源送出系统被分成北送部分和东送部分;莱阳—大泽、莱阳—崂山500kV线被较早地切除, 说明该区域网络联系较为薄弱, 应适当加强电网建设。

4 结语

随着特高压电网的发展, 下级电压电网应围绕枢纽变电站逐步实现分区运行。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社团结构特性量化分析的电磁环网分区方法, 能够有效反映电力网络社团结构特性, 指导电网运行和建设规划。

仿真结果表明, 根据枢纽变电站分布情况及网络拓扑结构特性, 应用GN分裂算法将电磁环网运行方式下低电压等级网络划分成若干分区, 克服了按照行政区划或电网所属电力公司划分时主观因素较重的缺点;根据电力网络分裂过程中各个分区被划分出来的先后顺序可以形成电磁环网分区方案集合, 利用社团结构模块度指标能够从整体上宏观地衡量网络划分质量。

附录见本刊网络版 (http://aeps.sgepri.sgcc.com.cn/aeps/ch/index.aspx) 。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与创新分析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社团 创新

大学生社团又被称作高校社会团,主要指具有相同兴趣与喜好的大学生自己主动组织并参与,通过学校的有关部门的批准,组织者制定该社团的章程,还要据此来开展相应的活动这种群众性业余组织。大学生社团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繁荣学校文化。通过大学生社团,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组织、管理与服务,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1.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

1.1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呈现了网络化的趋势,大学生会把网络技术应用到社团的开展中,通过网络来建立社团同外部的交流平台,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把自己的社团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社团网络交流平台能够把各种各样的社团都联系到一起,不仅促进不同社团的交流,还可以对大学生社团进行统一的管理,还可以把本社团的成员推向更广阔的平台。其次,大学生社团还有着社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从社团的活动范围和内容上可以看出,社团的活动逐步走向社会,这也是增强社团生命力的有力工具,同时社团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各大高校中形成了社团联盟,社团都在不同地区的学校进行招募,有力的促进了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最后大学生社团的发展呈现市场化,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上,该动机具有功利性,大学生往往抱着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业能力的心态,例如参加就业协会或者职业发展协会等等。市场化还体现在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上,社团活动大多都会去各种公司去拉赞助,这样就会同 企业的合作较多,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与抵抗风险的能力。

1.2大学生社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社团虽然能为大学生带来许多好处,但是在发展中也遇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社团活动的场地不足,活动经费十分有限,据相关数据显示,有将近百分之八十社团都没有固定的开展活动的场所,还有一些社团在申请社团活动场地的时候会遇到种种难题,不利于社团开展活动,各种专项的活动更缺少资金的支持;其次,大学生开展的社团活动很少有专业的教师为其作指导,有些社团具有一名指导教师,一般都是义务性的,更是没有任何奖励措施,这样指导教师原本具有的激情逐渐变淡,另外,指导教师由于本身还有课程需要教授,对社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十分有限的;最后,大学生社团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虽然每个社团都有相应的章程或者管理制度,但是在实际操作层面也会出现管理不当,让管理成为了一种形式,并没有转化为实质。另外,大学生社团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社团规模大,组织活动多,范围广泛,反之也没有相应的效果,这样也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2.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创新对策

2.1为社团提供资金保障

资金是社团开展活动的保障,加强资金的投入是社团发展的基础,只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才能不断促进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加大资金投入的措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对社团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活动场地、活动道具以及活动条件等方面,学校应该给予社团优惠和支持,为社团开展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对社团经费加大投入力度。设立社团发展专项经费,确保社团活动健康有序进行,同时对优秀社团成员进行奖励和支持;积极引导监督社团,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与社会进行接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此外可以积极吸纳社会赞助为社团提高资金,多渠道发展。

2.2加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在社团发展中的作用

教师在建设精品社团、提高社团层次上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除了校团委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之外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加强指导,树立“全员德育”观念,加强教师在社团中的作用能够不断提升社团的水平和层次。在制度上,教师应该积极介入社团活动,将教师的职称审核、薪资与社团水平挂钩,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在社团中的作用,还能不断提升社团水平,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社团教师队伍。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让大学生在今后能够有效的过渡到社会之中。

2.3加强管理,积极推動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

成熟系统的管理模式是社团发展的保障。加强社团管理,积极采用引导、激励、鼓励等方式能够保障社团活动有序的开展,是进一步完善社团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社团管理办法,形成系统的管理制度,确立明确的相关章程能够使社团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避免社团工作的随意性和散漫性,良好的管理系统能够使社团正规化。积极鼓励学生多开展、参加社团活动能够不断完善社团,提高社团水平,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促进社团不断发展。

同时,在推动社团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引入竞争鼓励机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包括:注册管理登记制度、考核制度、评比表彰制度、社团评审制度等等,定期开展社团评比活动,对于表现出色的团队、团队人员、指导老师以及参与人员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社团成员的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社团的整体水平,推动社团健康有序的发展。此外,建立社团评价体系,将评价体系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能够促进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对于社团全面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

3.结语

社团活动是新时代大学生锻炼与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满足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尽管政府对大学生社团已经加大了关注力,制定了相关的意见,但是大学生社团活动的顺利进行仍然有着多方面的限制因素,难以有效的开展。因此,大学生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争取得到学校和各界的认可,为大学生社团提供一个展现当代大学生风采的平台,让大学生社团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冶敏.制约大学生社团发展的因素及对策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35-36.

[2]王先江.大学生社团创新能力建设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60-61.

[3]王富秋,孙杰.大学生社团管理和发展建议[J].凯里学院学报,2014,(01):47-48.

大学生网络社团 篇12

社团结构是指内部节点连接相对紧密,而节点之间连接比较稀疏的群落[1]。人们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是根据社团结构的这个特性而言的。寻找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对于分析和了解现实网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阶段,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许多社团发现算法。较早社团发现算法包括Kernighan-Lin算法[2]和基于Laplace图特征值的谱平分法[2]。Newman和Girvan提出的GN算法[1]是一种基于边界数(Edge Betweenness)的分割方法,将网络划分成越来越小的部分。该算法计算量大,并且划分出的社区没有一个定量描述。Radicchi等人在GN算法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提出了快速分裂算法[3]。

但是,目前的大多算法将一个节点仅归属于一个社区。然而在现实自然界中,事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一种事物往往可归属到不同的类别中,社团间存在大量重叠的现象,一个节点可属于多个社团。

于是,近年来研究者们开始转向重叠社团挖掘方向,并完成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如Gergely Palla提出的k-clique算法[4]等,但研究者的重心仍然放在节点上。

考虑到现实中的节点往往具有多种身份属性,它们会根据不同的身份聚集在相应的社团中。就是说,节点之间的联系是基于边的[5]。

该文结合这种发现,将研究重点放在联系节点的边上,提出了一种边的定义,利用边对复杂网络的节点进行扩展得到边向量的矩阵,通过对该边向量矩阵进行聚类划分得到具有共性的边的划分,进而来得到节点集的不同社团划分。

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挖掘出具有相似边特性的节点,能有效地将网络划分成若干社区。

且各个社区内部的节点集是具有相似属性的。

1 基本概念和相关定义

1.1 复杂网络数据的表示

在复杂网络的研究中,我们得到的数据是表征节点们彼此联系的数据。设节点集为D。

一个节点用它的邻接节点集来表示。

如节点1和节点2,节点3,节点4相连,{节点2,节点3,节点4}称为节点1的邻接节点集。

所有节点的向量构成一个邻接矩阵。

用图来表示,复杂网络对应一个无向图G=,其邻接矩阵为A。在A中,若i、j两节点有边相连表示为ai,j=1,否则ai,j=0。

1.2 边向量的定义

虽然一个节点蕴含多种身份属性,但连接两个节点之间的边却是有明确含义的,这条边体现的是连接的2个节点所共同具有的属性。

定义边向量为:

即2个节点的边向量由这2个节点向量的公共部分构成。

设D1=[D2,D3,D4,D5,D7]和D2=[D2,D3,D4,D6]。则D1,2=[D2,D3,D4]。

一个复杂网络有N个节点,通过彼此计算边向量可以扩展为一个N*N的边向量矩阵。通常,这是一个稀疏矩阵。

如Di和Dj没有共同邻接节点,则Di,j=0。

如Di和Dj有共同邻接节点Dm1,Dm2,..Dmk,则Di,j=[Dm1,Dm2,..Dmk,0,...0]。

边向量矩阵的特殊性:向量矩阵的元素不是一个数值,而是一个向量。

2 聚类算法和实验分析

2.1 数据准备

以19个节点构成的网络为例,该网络包含19个节点,37条边。

对数据集矩阵化得:

计算边向量:

可以得到边向量矩阵

2.2 边向量的相似计算

复杂网络是离散型多维度向量的数据,研究者们已经提出很多种针对此类数据计算相似度的方法,最经典的是Simrank共享最大邻法和离散余弦相似度法[6]。

分别是基于图划分和向量余弦夹角的方法,可以证明,它们是等价的。

该文采用离散余弦法来计算边向量的相似度。

计算公式:

2.3 边向量的聚类分析

研究发现,同一社区内的点集倾向于拥有相似的属性,对社区内的点而言,就是要拥有相似的边向量。因此,对边向量进行聚类计算。可以得到边向量的划分集。而一个划分内的边向量所涉及的节点集合就是一个社团划分。

为使分析更简明,该文采用离散化的经典K-means聚类[6,7],

K-means算法是将样本聚类成k个簇(cluster),具体算法简述如下:

步骤1:任意选取k个聚类质心点为μ1,μ2,…μk∈Rn作为初始中心,

步骤2:对于每一个边向量Di,j,计算其应该属于的类Cn。

这里,边向量之间的距离计算采用边向量离散相似度的倒数。

步骤3:对于每一个类Cm,计算该类的质心

步骤4:计算目标函数,如果J>=给定的ε,返回步骤2,继续迭代。

步骤5::J<给定的ε,输出此时的划分Cn。

对上述D=[Di,j]进行计算,最终结果为

社团划分如下:

3 结束语

基于边向量的聚类划分方法能够有效的挖掘复杂网络中的社团,并且能处理重叠型社团挖掘。但是,现阶段算法的复杂度太高,只能适用于节点数不是太多的数据。有效地降低算法的复杂度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摘要:现有的复杂网络社团挖掘算法大多无法处理具有重叠性的社团结构,该文提出一种度量节点间关系的边向量,通过对边向量的聚类计算来得到网络中节点的社团结构。对简单的重叠性网络计算验证,该方法能够得到较好的社团划分,可以处理具有重叠性的网络划分。

关键词:复杂网络,社团挖掘,边向量,边聚类

参考文献

[1]汪小帆,李翔,陈关荣.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2-191.

[2]杨博,刘大有,Liu Jiming,等.复杂网络聚类算法[J].软件学报,2009,20(1):54-56.

[3]Chen Duanbing,Fu Yan,Shang Mingsheng.A Fast and Efficient Heuristic Algorithm for Detecting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Complex Net works[J].Physica A,2009,388(13):2741-2749.

[4]Fortunato S,Latora V,Marchiori M.A method to find community structures based on informaton centrality.Phys.Rev.E,2004,70:056104.

[5]Clauset A.Finding loc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Physical Review E,2005,72.Newman MEJ.Modularity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in network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6,103(23):8577-8582.

[6]赵凤霞,谢福鼎.基于K-means聚类算法的复杂网络社团发现新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6):2041-2043.

上一篇:西式教育下一篇:“少”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