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犯罪问题(精选12篇)
大学生犯罪问题 篇1
近些年来, 大学生犯罪事件时有发生, 许多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分析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与产生的原因, 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大学生犯罪的主要特点
1. 广泛性
大学生犯罪在犯罪主体和类型上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实施犯罪行为的主体在教育层次、年龄等方面近年来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而在犯罪类型上也从以财产性犯罪为主转向多样化的犯罪类型, 特别是暴力性犯罪与性犯罪等案件较为多发。
2. 突发性
大学生犯罪呈现出突发性的特点, 犯罪主体往往是在受到一些事物的强烈刺激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实施犯罪行为, 在事前并无明显的预谋性。有些暴力性犯罪发生的原因仅仅是由于日常行为或言语间的不和所导致的, 在行为动机上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3. 技术性
犯罪行为的技术性是大学生犯罪的又一鲜明特点。由于大学生的文化层次较高, 并且在分析判断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 部分学生正是利用自身的学科与专业知识优势, 实施具有一定技术性的犯罪行为。
二大学生犯罪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主观方面存在的原因
第一, 价值观念失衡。一些学生价值观念失衡, 缺乏明确的人生追求与奋斗目标, 不能较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对处理人际关系也缺乏一定的认识与技巧, 严重者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第二, 法制意识淡薄。大学生的法制意识仍然有待于提高。一些学生缺乏对中国法律体系与法律制度的深入了解, 对法律常识以及自身的权利义务缺乏明确的认识, 法制意识较为淡薄。
第三, 心理素质欠缺。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造成大学生犯罪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生中存在的焦虑、压抑等消极或负面的心理因素及情绪若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时, 就可能导致犯罪动机的产生, 进而发生犯罪行为。
2. 客观方面存在的原因
第一, 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也导致了一些不良因素的产生, 给大学生的身心成长带来了负面影响, 诱使部分学生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地方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不够严厉, 也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侥幸心理, 导致学生犯罪问题的产生。
第二, 学校教育的失衡。从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 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低, 而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造成学生在思想行为上存在偏差, 容易误入歧途。同时, 对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常常流于形式, 学生的偏差行为在一些情况下未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这同样会导致犯罪问题的发生。
第三, 家庭教育的缺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溺爱、放任或家庭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父母的不当言行与教育方式, 都可能会起到负面的教育效果, 使子女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在行为上失范。
三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预防
1. 完善社会预防机制
首先, 应完善社会法制环境, 努力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 提高全民的遵法守法意识, 这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关键。其次, 要努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为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与物质基础, 减少大学生在个人发展上的障碍。最后, 要努力净化社会风气, 倡导积极、正面、向上的价值观, 为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首先, 应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 建立以独立的法律基础课为基本的法制教育模式, 提升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并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行业法律教育, 加强学生对行业性法律法规的了解, 提升未来的职业素养。其次, 应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并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及时进行科学疏导, 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惑或心理压力。最后, 应加强对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 利用主题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意识与习惯, 最终使学生能够做到知晓法律、遵守法律与正确运用法律。
3. 改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或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都有可能对子女产生负面的影响, 因而改善家庭教育对预防大学生犯罪的发生同样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 父母应该履行好自身的教育责任, 约束自己的言行, 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其次, 父母应多与子女进行沟通, 及时了解他们在校期间的生活与学习情况, 关心其成长, 并进行正确引导, 重视良好品德的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大学生的犯罪问题是由主客观原因所导致的社会问题, 对其进行预防需要社会、高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笔者相信, 通过教育改革的推进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 大学生犯罪问题在未来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与预防。
大学生犯罪问题 篇2
您好,我们是在校的大学生,正在进行网络犯罪及其影响的社会调查,我们非常需要您的意见。为了能使我们更准确的理解您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建设我们共同的网上家园,真诚的希望您能给我们准确、认真、如实、完整的信息反馈,非常感谢您填写我的问卷!
1.请问您的年龄?
A.10-15B.15-20C.20-15
3.请问您每天上网的时间是多少?
A.0-3小时B.3-5小时C.5小时以上
4.请问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多选题]
A.购物B.查阅资料、浏览网页C.聊天交友D.收发邮件E.玩网络游戏F.其他
5.您认为以下哪种或哪些行为是网络犯罪? [多选题]
A.散播网络病毒B.网络赌C.网上散播淫秽图像
D.网上恶意散播谣言,公开他人隐私(例如:“秦火火事件”、“艳照门”事件)
E.盗取他人网络密码或网络虚拟财产(例如QQ密码或者Q币)
F.人肉搜索
6.您对先进网络犯罪的态度是?
A.极其恶劣,应当严惩
B.新型犯罪,有待研究
C.我不知道
D.其他:
7.您听说过下列哪一项有关网络犯罪的法律及对策: [多选题]
A.欧洲理事会《网络犯罪公约》
B.《刑法》中相关规定
C.我国2007年推出网络虚拟警察网上巡逻
D.一个也没有听说过
F.听说过其他的8.您觉得国家是否有必要出台《网络虚拟财产保护法》?
A.相当必要,遏制网络犯罪,必须国家惩治
B.出台与否都没有关系
C.不应该出台法律,网络犯罪还没有嚣张到必须法律制裁.D.其它:
9.您认为防范网络犯罪最有效的途径是: [多选题]
A.国家立法、加强执法B.道德舆论监督
C.国家寻求全球合作
D.增加网络犯罪防范意识,注意维护计算机的安全性能
E.加强对网民的法制教育,号召网民自觉守法
F.增强广大网民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网上自我防范意识
G.其他
大学生犯罪问题 篇3
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实务
一、职务犯罪侦查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一)保护人权是宪法的精神的落实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而人权保障的范围除了守法公民的正当合法权益外还应该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在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充分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权利是宪法的题中之义。
(二)保护人权是司法公正的体现
维护公平正义始终是职务犯罪侦査的核心价值取向,职务犯罪侦查过程中,既要做到惩罚犯罪,又要注重保障人权,既要实体公正,又要程序公正,真正体现司法公正。然而职务犯罪侦查阶段,是犯罪嫌疑人人权极易受到侵害的阶段,故在职务犯罪侦查中,保护好犯罪嫌疑人的权益,这不仅是侦查机关须严格、公正执法的义务,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举。
(三)保护人权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制的进步,价值理念也在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人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权保障是大势所趋。
二、职务犯罪侦查实务中存在的人权保障问题
(一)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保障不到位
一是,沉默权的缺失,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有如实回答的义务,这无疑给部分侦查人员为获取供述而不惜侵害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提供了制度性支撑;二是,辩护权落实难,虽然新刑诉法以法律形式肯定了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的委托辩护人的权利,并对律师的陈述意见权、调查取证权及会见权有了明确规定,然而在侦查实务中,部分侦查人员侦查理念转变不到位,将律师视为侦查工作的“绊脚石”,采用各种方式来限制、阻碍律师行使辩护权,例如,以案件为特别重大贿赂案件为由,限制律师不经许可会见犯罪嫌疑人,对于律师的会见申请,回复不及时或者予以拒绝。
(二)侦查行为规范化程度不高
1.审讯行为不规范
审讯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由于职务犯罪的侦查对象的特殊性,即国家工作人员及其共犯,他们一般文化水平、法律水平较高,社会阅历丰富,社会关系网复杂,具有较强的反侦查能力,职务犯罪侦查中审讯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一对一”的行、受贿犯罪而言,因而不乏侦查人员为了突破案件,拿下口供,而使用不规范的审讯方式。如疲劳审讯、指供、诱供,甚至刑讯逼供。
2.笔录制作不规范
职务犯罪侦查笔录制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侦查人员不能全面、详尽、客观记录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的情况。比如对于犯罪嫌疑人做的无罪的辩解、罪轻的供述或与其他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不一致时,记录时轻描淡写或干脆不予记录;制作笔录时,为了与之前的笔录形成一贯性,直接复制、粘贴之前的笔录;或是记录人员根據自己的意思随意组织语言;不能切实做到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
3.非法搜查、扣押、冻结款物
存在违反法律规定,非法搜查、扣押、冻结款物,严重侵害犯罪嫌疑人财产权利的行为发生。一些侦查人员随意扩大扣押、冻结款物的范围,出具的相关法律文书不规范、在无见证人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搜查、扣押,或是对扣押、冻结的财务不及时退还。
(三)司法救济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被限制、被剥夺时,犯罪嫌疑人及其律师可以向负责侦查的检察机关及其上级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控告,由于这并不足以启动对于侦查机关非法侦查行为的司法救济程序,故而可操作性差、收效甚微、流于形式。
三、职务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执法理念存在偏差
一方面是“重打击犯罪,轻保护人权”的执法观念残余。在这种先入为主,原心定罪的思维理念下,重实体、轻程序,导致容易侵犯犯罪嫌疑人人权。另一方面是无罪推定原则未完全建立。实践中“有利于被告人原则”贯彻力度不大,有罪推定在办案中有不同程度反映。
(二)检察侦查权缺乏外部的异体监督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担负着查办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在查办这些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行使的是立侦捕诉于一体的职能,权力可以说过于集中,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容易造成权力滥用,从而损害司法权威。虽然检察机关有自己内部的制约机制,但是任何公权力主体单一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难以让人信服,也很难实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三)司法体制方面的因素
导致职务犯罪侦查程序中侵犯人权现象时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司法体制行政化。虽然从理论上讲,检察机关行使检察权是不受任何行政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是,在检察实践中,在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中,检察机关对那些握有重要政治与经济资源的人物或者单位,对那些具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敏感性的对象侦查,很可能会屈从于权力而放弃职守。现在对有争议的案件或重大问题,通常不是经过法律程序,而是由政法委员会“协商”或“统一协调”解决。
四、职务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制度的完善
(一)转变法律观念,切实保障职务犯罪嫌疑人刑事司法权利
首先在刑事司法领域,我们尤其要注意把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作为民主与法治的体现。其次就是要从过分强调司法效率的法律观转向追求司法公正优先的法律观。一个时期以来,我们总是过分倡导一些旨在提高司法效率的做法。一些追求司法高效的做法,有的是以牺牲诉讼公正为代价,有的甚至以丧失法制原则为代价。随着法治建设的健全和完善,我们应当重新审视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关系。当公正与效率间存在冲突时,公正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公正是居于优先地位的。最后是从追求实体真实的法律观转向追求正当程序优先的法律观。
(二)赋予职务犯罪嫌疑人拒绝强迫自证其罪权
反对自我归罪权利的核心是,对于要求个人提供自己负刑事责任根据的材料这一作法,应予限制,因为强迫宣誓或负刑事责任,侵犯个人自由和尊严。这一权利的确立,有助于维护被控人的诉讼特权,对于言词证据起着主导地位的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关系重大,并对遏制侦查中可能出现的刑讯逼供等侵权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三)完善对检察官违法行使侦查权的纠错机制
从比较容易违规的环节入手,设置相关的监督制约纠错措施和制度。一是建立对重点环节和部位的监督制约机制。二是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三是严格执行错案和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对检察官在侦查权行使过程中,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事实认定错误或者程序错误,在遵循实事求是、主观过错与客观行为相一致、责任与处罚相适应、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努力提高检察官素质
当代大学生犯罪与网络问题探究 篇4
关键词:犯罪,网络问题,健康成长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
1、互联网开放性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互联网最根本的特征是自由开放。其应用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在网络世界中, 没有任何的约束和教条, 任何观点、思想, 任何民族的文化、价值观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展现。在这一开放的平台上, 各种新思想、新成果自由交流, 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知识提供了便利的渠道。但是, 一些不良信息发布者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 放弃了社会道义, 发布色情、迷信、凶杀、恐怖等毒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这些信息将会对大学生网民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 成为少数大学生犯罪的催化剂。一旦受到某些条件的强烈刺激, 大学生的犯罪心理暗示极易外化为具体行动, 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互联网世界的虚拟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
虚拟的互联网世界没有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约束, 每个人都可以伪装自己的身份, 在网上说任何话、做任何事, 甚至可以滥用自己的权利。因此, 部分大学生热衷于网络世界, 沉迷于个人小天地, 久而久之, 变得自我封闭, 与现实社会中的人的交往越来越少, 游离于现实社会之外。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就可能出现异化, 如网络成瘾症、网络孤独症、人际关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等。特别是不良网络游戏中的思想观点, 有的甚至颠覆传统的伦理道德准则, 极易弱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法律意识。由于长期的潜移默化, 一些大学生以网络思维方式处理现实事务, 有时发生了犯罪行为还全然不知。给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高校需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大学生犯罪。
二、信息时代高校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构建
1、加强校园思想道德教育
大学生走向犯罪的过程, 也可以说是社会整体道德素质下滑的一种具体体现。例如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事件的发生, 犹如一面镜子暴露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问题。因此, 预防犯罪, 重在治本,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最主要方面。2005年1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大学生能够学到现代科学知识、技能和理论的同时, 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教会他们为人之道, 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2、加强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核心。采取多种形式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增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自觉性。然而目前对大学生的法律教育
包括写作宗旨、文体知识、格律知识、教学模式等, 均有其较为完备和系统的论述。
如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专对写作文体作理论研究, 明确提出“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四种类型八中体裁样式的理论。这些写作理论典籍及相关研究理论对我国古代大学写作教学起到了不可提到的教学指导作用。
中国古代大学语文教育, 因其历史的局限性, 固然包含了许多封建社会教育的陋习, 但是其教学形式、思想、方式方法等仍有值得我们今天的中高段语文教育思考和借鉴之处。
还很不到位。法律意识薄弱、法制观念欠缺、法律基本知识贫乏、法律信仰缺失是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原因。针对许多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现象, 作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讲座、发放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应当要求大学生们平时注意保管好钱财, 遇事要冷静沉着, 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高校应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关键。高校应充分发挥心理干预作用, 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压力, 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例如云南马加爵杀人案件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表现, 对于此案专家分析认为:由贫穷导致自卑, 由自卑产生虚荣的自尊, 当脆弱的自尊受到伤害时, 就可能会疯狂地进行报复。因此, 学校应当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 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犯罪的诱因, 积极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增强社会应变能力, 建立健康、健全的人格。同时教育大学生要克服自卑心理, 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4、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学生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约束机制
规章管理是高校构建预防大学生犯罪机制的保障。疏于防范、管理不善而诱发大学生犯罪是当前高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 目前, 许多大学的内部管理制度松懈, 纪律要求不严格, 导致校风松散, 因此各高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内部管理机制, 完善规章制度, 树立良好的校风, 强化校园网络管理, 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对于网络的管理, 高校可通过建立网络防火墙的方式, 防止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浏览不良网站, 或防止不良网页与木马病毒的侵入。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 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 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高校应配合有关执法部门综合整治, 清查校园周边出租场所, 排除校园周围不健康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减少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因素,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如打击不良网吧, 净化上网环境。同时学校应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 网络也是把双刃剑。现在的网络管理还不完善,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作为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都要认清形势, 对有可能引发的网络犯罪进行预防和控制。只有从根源上切断网络对在校中学生的毒害和迷惑,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 彻底净化文化市场, 确保互联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才能真正有效预防和控制在校中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保国.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稿 (上、下册) [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9.
[2]张隆华, 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0
[3]张隆华.中国语文教育史纲[M].长沙: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4]余立.中国古代大学教育思想探析, 高等教育研究, 1995年第2期.
【作者简介】
青少年犯罪问题透视 篇5
新华网山东频道9月1日专电(新华社记者 张晓晶):在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学生中,辍学少年虽然数量不多,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这些孩子过早离开学校以后,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缺乏监管,成为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一项调查发现,目前在押一千多名少年犯中辍学生占70%左右,辍学与违法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辍学少年,家庭、学校、社会“三不管”
山东一位农村小学校长对记者说,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上初中要跑七八里路,有的孩子跑一年,再加上对学习不感兴趣,就回家了。有的女孩子十五六岁就出去打工了。
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最近检查发现,目前因贫辍学现象大幅度减少,但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提前就业导致辍学的现象有所增加。全国人大代表、泰安市东岳中学校长宋文新在调研中发现,辍学少年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她说,导致辍学的原因很复杂,学习困难、厌学是重要原因,也有的孩子随父母流动造成辍学。
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犯罪研究室主任李康熙分析说,一些农民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不佳升学无望,加上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觉得继续供孩子上学不划算,不如及早学门手艺挣钱实惠。随着农村逐步富裕和减免学生杂费等措施的实行,真正因家庭困难而辍学的很少
李康熙说,这些学生闲散在社会上,成了学校不再管、社会无人管、家庭无力管的“三不管”对象。由于他们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弱,绝大多数属于法盲,又失去了学校正面教育和管理约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环境的感染李康熙说,这些学生闲散在社会上,成了学校不再管、社会无人管、家庭无力管的“三不管”对象。由于他们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弱,绝大多数属于法盲,又失去了学校正面教育和管理约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环境的感以及不良小团体拉拢和坏人教唆而步入歧途。调查表明,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违法犯罪,几乎是走向犯罪道路的辍学少年的行为轨迹。
辍学少年成为犯罪高发群体
一些孩子读完初中甚至初中没毕业就离开了学校。刚走出校园的青少年分流成两路:一路外出打工,一路在家闲着,或偶尔干点杂活
李康熙对在押少年犯犯罪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押一千多名少年犯中辍学生占70%左右,没有接受完义务教育而辍学的未成年人成为犯罪主体。从其辍学时的年龄来看,10岁以前辍学的占3%,10岁-13岁辍学的占23%,14岁-17岁辍学的占73%。从其辍学时学业程度来看,小学期间辍学的占26%,初中期间辍学的占57%,高中、中专、技校期间辍学的占17%。大多数孩子是在初中二年级时辍学的。
李康熙说,这些辍学少年60%以上没有正当职业,既进不了城,又不安心务农,重活干不了,轻活、家务活又不想干,整日闲散在社会上玩耍取乐。在“辍学后具体干什么”的问卷中,有59%的在押少年犯回答是“闲着玩”。为了满足消费欲望,吃得好一点,玩得好一点,往往铤而走险,实施犯罪
济南市历下区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庭副庭长许莉长期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她介绍说,近几年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数目大幅增长,其中盗窃、抢劫犯罪占70%-80%,犯罪主体以无业的少年居多,其中包括一些进城打工的青少年,也
有一部分初中毕业闲散在家的城市孩子,他们思维活跃,叛逆性强,由于失去监管导致犯罪。
辍学少年犯罪率高折射教育盲区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差,得不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同,导致情绪时有波动,行为失控,他们一般被歧视性地称为学习、品德“双差生”,尚存不多的进取心也受到严重打击。
17岁的小于家境富裕,父母经营着一家小食品厂。他对记者说,以前也想好好学习考大学,找个好工作,后来因为与班主任老师发生冲突,学习成绩直线下滑。“成绩不好,老师、父母、同学没人看得起我,我有时感到很孤独,越来越不愿学习,后来干脆不上学了。”因为犯罪被关押在少管所里的小于,对记者说起这些往事神情黯然。离开学校后,小于因为孤独和苦闷认识了不少“哥们儿”,羡慕他们潇洒,就开始和“哥们儿”一起混,最后因抢劫犯罪,被判处4年有期徒刑。
许莉在审判工作中接触到许多辍学少年,她说,辍学少年犯罪折射了教育盲区。现在学校重点管尖子生,要升学率,学习不好,老师家长都会放弃,自己也放弃。有的孩子想,不被社会、学校和家长认可,不是好孩子,干脆就不做好孩子,实际上是对社会的一种报复。
李康熙说,中小学生辍学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危险信号。目前,对辍学少年管理方面,家庭、学校、社会都存在空白。青少年犯罪看似具有较大偶然性和突发性,实际上,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他们行为失常,也有一个过渡期和累积期,这个时候,若有人拉一把,他们也许就回到了正常的轨道。
专家认为,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家庭教育应该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实行全方位监护,避免失控脱管。学校也应该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同时加强职业教育,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劳动技能,让这些学生能够在学校和社会上找到认同感
17岁辍学少年成犯罪“老手” 伤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实施多次暴力抢劫,价值达7000余元;以借打电话为名,诈骗他人手机3部;踹门翻窗,入室盗窃价值2万余元财物;为琐事,故意持刀将表哥刺伤„„没有人能想到,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作案史竟发生在一个年仅17岁的未成年人身上。记者昨日从西夏区人民法院了解到,因犯抢劫罪、诈骗罪、盗窃罪及故意伤害罪,被告人小斌(化名)被判处十一年,蹦出罚金7000元,为自己拿青春赌明天的不羁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缀学后走上犯罪道路
在庭审中,小宾站在被告席上始终一言不发,在听到法院判决的一瞬间,作为法定代理人的小宾的父亲早已老泪纵横„„小宾原在西夏区某中学上学,上到初二时因厌学而执意退学。但因游手好闲,小宾渐渐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整日在街上闲逛,惹是生非。由于父母离异,忙于生计的父亲对小宾也疏于管教,对小宾的所作所为在屡次打骂无果后,只能听之任之随着年岁的增长,小宾的花销逐渐增多,上网、喝酒、蹦迪,样样都需要钱,小宾已不满足于向父亲伸手要点零花钱。于是,在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中,小宾的胆子也越来越大。2005年11月30日晚,在几个“哥们”的撺掇下,小宾等人来到银川橡胶厂生活区平房张某家,趁其家中无人时踹开门锁,将屋内的电视机、电冰箱、DVD、手机等值钱的物品洗劫一空,变卖后赃款全部挥霍。在随后的1年里,小宾多次伙同他人采取踹门翻窗的手段,在西夏区一带入室盗窃3起,作案价值达2万余元。抢劫
诈骗伤害他都干
2005年12月5日,16岁的小宾伙同他人来到西夏区西花园一水吧,向水吧服务员杨某索要现金,杨某称自己没钱,但其认识的另一个服务员曹某身上有钱。小宾等人遂指使杨某以买手机为由将曹某叫到杨某的宿舍,使用暴力手段抢走曹某600元现金及手机一部。2006年4月20日晚,小宾和同伙来到西夏区某宾馆,以借打电话为由,连续骗走3名客人的3部手机2006年11月14日凌晨,小宾因其姥姥家中失窃之事与表哥刘某发生争执,刘某坚称是小宾偷了姥姥的钱,小宾矢口否认,情绪激动之下竟抽出匕首将刘某刺伤„„未成年人犯罪与受害同在。
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有多大,行为人自己承担的刑事责任就应当有多重。而与成年人犯罪不同的是,由于年龄、智力、生理等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的成熟性和自我保护能力远逊于成年人。因此,未成年人犯罪和受害同时存在,违法犯罪的情节有多重,其受害的程度就有多深,这一点相比成年人更为明显
作为小宾案件审判长的许法官告诉记者,在其审理的多起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这些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罪犯,而是在逐渐认知、了解社会的过程中,被社会中一些腐朽、阴暗的东西所吞噬,他们内心善良的一面并不是消除了,只是被遮挡着,依然存在。在法庭对这些失足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扶教育时,绝大部分孩子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耻辱和懊恼,表示愿意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因此,许法官表示,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刻不容缓,这一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努力。
据宁夏青少年犯罪研究者袁纪介绍,父母不和、离异,教育不当,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品德、爱好和思想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些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因丧失了父母的爱抚和管理,逐渐与其父母感情淡薄,这时只要有人稍加引诱,就会使他们滑向犯罪的深渊。他们视打架斗殴为“英雄行为”,视冒险亡命为“快乐”,将好胜心的满足,建立在暴力与他人的痛苦之上。这种好胜心的扭曲和演变,是当前未成年任暴力犯罪的一大诱因。
辍学少年校园内与学生械斗 民警缴获大砍刀5把
5月28日上午,数名辍学少年身带砍刀,翻入合肥某中学校园内,与学生械斗。东七派出所民警火速赶到,现场抓获两人,缴获大砍刀5把。
当天9时许,东七派出所接到的辖区莫学校老师报警:五六个小青年从为情翻入校园,趁学校课间休息之机,找初三的学生打架。
民警火速赶到现场。几个气势汹汹的人发现警车后悄悄溜走,动作慢了点的两个人正想逃走时,被一群男生围住。民警立即冲进人群,并从其中一人鼓鼓囊囊的背包内查获长约50公分的大砍刀5把。将两个小青年牢牢控制住
毒品犯罪疑难问题认定 篇6
关键词:持有 运输 毒品共犯
[基本案情]2014年10月3日上午,被告人张某某(吸毒人员)打电话给曾某某,请曾某某为其购买一样东西(指冰毒50克),并希望将冰毒带至天津。曾某某随即答应,要求张某某先将购买冰毒的钱汇到自己用他人名义开办的中国农行如意卡上。张某某为了让曾某某帮自己买冰毒,于2014年10月3日汇入10000元到曾某某指定的账户。曾某某收到钱后,遂找林某送货。2014年10月5日林某驾驶私家车准备送货,出发前,林某的朋友黄某某得知林某要去天津,便提出要搭车去天津办事,林某同意后,两人一起前往天津。途中,林某告知黄某某是去送货(指毒品),黄某某未作表示也未下车,两人在车上共同吸食了少量毒品。当车沿京津塘高速公路行驶至97公里处宜兴阜收费站时,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并从林某车上收缴冰毒50克。2014年10月5日18时,林某按照公安机关的要求,配合公安机关在北辰区的一个商业区将前来收取毒品的张某某抓捕。
一、实务分歧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张某某和黄某某的定性,对此,司法实务中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对于张某某的认定,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张某某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理由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即《武汉会议纪要》)的规定:“吸毒者在购买、存储毒品过程中被查获,没有证据证明其是为了实施贩卖毒品等其他犯罪,毒品数量达到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规定的最低数量标准的,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定罪处罚。”本案中张某某即为吸毒者,其是在购买毒品的过程中被抓获,并且现有证据无法证明其购买冰毒是用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等其他毒品犯罪,因此,完全符合《武汉会议纪要》规定,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认定。第二,张某某构成运输毒品罪。理由是张某某异地买毒,并让曾某某为其送货的行为表明张某某主观上有使毒品在国内流转的故意,客观上其通过曾某某找人运输,且毒品也已运输,因此符合运输毒品罪的规定。第三,张某某不构成犯罪。《刑法》第348条的非法持有毒品罪要求行为人必须现实地“持有”毒品,本案的毒品在运输途中被查获,张某某还未拿到毒品,没有“持有”行为,因此不能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同时,张某某虽然要求送货但其是作为买家购买毒品,没有运输毒品的故意和行为,不宜认定为运输毒品罪,否则所有异地买毒的买家均构成运输毒品罪,显然这并不合理。张某某系在购买毒品过程中被抓获,但尚未买到毒品,因此不构成犯罪。
对于黄某某的认定,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第一,黄某某构成运输毒品罪的共犯。黄某某虽然起初不知道林某是在运输毒品,但中途得知,却未阻拦也未下车,而是继续乘坐该运毒车辆,主观上存在运送毒品的故意,同时,林某与黄某某在封闭、独立的车内已经形成紧密共同体,黄某某客观上起到监察、把风的作用,或者至少对林某的运输行为有在精神、心理上助势、加强的功用,因此应当与林某构成运输毒品罪的共犯。第二,黄某某不构成犯罪。黄某某虽然途中被告知运输毒品,但其未下车仅仅是要搭车,不存在与林某共同运输的意思与行动,现有证据也难以证实黄某某有监视、望风的行为,因此不能认定其构成犯罪。
二、法理分析
(一)张某某的行为定性
本文认为张某某的行为应当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理由如下:第一,“持有”的根本含义是对毒品保有管理、支配的权利。刑法之所以规定持有型犯罪,是因为行为人持有了法律所禁止的物品,而此物品的私人储有存在危害社会的危险。从逻辑上看,既然行为人持有的物品是违禁品,即法律禁止行为人持有,因此法律便不可能再去推定该物品由行为人持有,也即行为人的持有只能是事实上的持有,而非法律的持有。就非法持有毒品罪而言,201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第2条规定,“非法持有”,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占有、携带、藏有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毒品。通常情况下,行为人是直接持有毒品的,如随身携带、放在家中或藏入地窖等,但也不限于此,譬如行为人委托他人保管毒品的,此时也应认为行为人持有了毒品。事实上,“持有”的要义是对毒品有支配、处分权,而非一种空间地理位置上的紧密联系。本案中由于张某某已经支付对价,因此取得了对在途毒品的“返还请求权”,此请求权因违反法律强行性规定而不予认可,但基于此“返还请求权”,张某某却在事实上构成了对毒品的支配,其可以通过曾某某向林某发布指示处置毒品,如改变运输目的地、变更毒品接收人等,因此可以认为是持有了毒品。
第二,运输毒品罪的成立需要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犯罪相关联。所谓运输毒品,从字面含义理解,是指将毒品在国内进行转移的行为。但实践中却不宜将国内进行毒品空间移动的所有行为均认定为运输毒品罪,这是因为从刑罚的配置看,运输毒品罪被规定在《刑法》第347条,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罪具有相同的刑罚,从罪刑相适应原则考虑,如果仅仅是毒品的空间位移,尚无法达到如此重罚的程度,只有毒品的移动具有与实施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相当的危害性时,才可以同罚。具体而言,毒品的移动必须具有实现和促进毒品流通的功能,成为走私、贩卖、制造毒品必不可少的环节时,才可能以运输毒品罪处罚,如果没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在持有毒品的过程中有走私、贩卖或制造毒品的其他目的(如出于吸食、窝藏等目的而移动毒品),则不能认定为运输毒品罪。[1]就本案来看,林某运输毒品的行为是张某某要求的结果,但现有证据尚无法证实张某某具有促进毒品流通的意图和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相关联的行为,因此,不应认定其构成运输毒品罪。
第三,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刑法为堵截毒品犯罪的补充性设置。鉴于毒品犯罪的隐蔽性和巨大危害性,《刑法》第348条专门设置了非法持有毒品罪,对持有数量较大毒品,本人无法说明合法来源,且没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犯罪行为的,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处罚。立法规定的理由在于毒品是违禁品,持有毒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可谴责性,而且行为人一般不会无缘由的持有毒品,其中往往隐藏着一些先行犯罪或后续犯罪,为提高刑法的威慑力,将非法持有毒品罪作为堵漏性的规定,防止放纵犯罪。[2]张某某购买毒品50克,根据其日常吸食量及经济状况,已经属于数量大的范畴,因此应以非法持有毒品罪进行追究。
(二)黄某某的行为定性
关于黄某某的行为性质,本文认为不构成犯罪。认定黄某某构成犯罪的理由在于黄某某中途知道运输毒品,主观上有运输毒品的故意,客观上存在帮助运输的行为,属于承继的共同犯罪。但知晓并不等于参与,认定黄某某构成运输毒品罪的理由并不充分:第一,从主观方面看,黄某某系在途中得知林某运输毒品的,其未予表示的行为并不能当然地推定是认同林某,进而双方达成意思联络,难以认定黄某某具备运输毒品的主观故意。第二,从客观行为看,虽然黄某某在知情的情况下选择继续搭乘林某的车辆,但现有证据并不能证明黄某某存在监察、注视、通风报信等帮助行动,而强化林某的犯罪心理,因没有外在的行为作为支撑,仍然无法认定,也即对于运输毒品而言,难以认定黄某某对此结果施加了原因力。第三,林某作为独立的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黄某某并不负有阻止林某运输毒品的义务,黄某某途中知晓林某运输毒品,至多负有知情不举的责任,但其无法律上的义务加以阻拦,更不能因为不阻拦而构成犯罪,否则公民在生活中将时刻处于防止自己得知他人犯罪的境遇,这对公民而言是无理的负担。
三、结语
司法实务中,法律的适用就是将法律规范与案例事实相对接,但此种对接绝不是按照字面意思机械地建立联系,而必须考虑立法原意、法条关系、刑罚比例合目的地解释,以实现人权保障与惩罚犯罪的平衡。
注释: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008页。
大学生犯罪问题 篇7
当今社会是以网络为平台的信息化社会,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 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一方面, 网络化、信息化给中小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便捷, 比如移动学习、云学习等。另一方面, 网络化、信息化的负面影响也在发生作用, 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 而网络犯罪就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方面。中小学生网络犯罪是指中小学生以计算机网络为工具或以计算机网络资产为对象, 运用网络技术和知识实施的犯罪行为。[1]为了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使其成为个性化和谐发展的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我们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积极性, 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2]因此, 我们需要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 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提高中小学生法制素养, 以预防中小学生网络犯罪问题的发生。
一、中小学生网络犯罪的表现
在当今社会, 网络犯罪成为一种新的中小学生犯罪现象,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具体而言, 主要有以下几类现象。
1. 利用网络进行网络欺凌、网络暴力行为
对于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这类报道, 经常见诸报端、电视以及网络媒体。在日本等发达国家, 对于网络欺凌现象早已经有较多的研究, 而在我国研究还比较少。总的来看, 网络欺凌主要是指中小学生利用网络或电子通信工具对其他一个或者多个学生有意识地施以威胁、骚扰、侮辱的违法行为, 其表现为情绪失控、网络骚扰、网络盯梢、网络诋毁、网络伪装、披露隐私和在线孤立七种表现形式。[3]可见, 网络欺凌本质上是一种网络暴力, 使有关中小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2. 利用黑客手段制造、传播网络病毒
这种网络犯罪主要是利用网络非法破坏或者非法侵入他人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破坏计算机运行的程序, 向其系统安装木马程序以及虚假数据和信息, 删除或更改数据与资料, 篡改信息与文件, 制造和故意传播病毒等, 从而使得他人的计算机处于被干扰和被侵害的状态, 以至于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以及经济上的损失。在中小学生中, 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 通过对网络知识的了解以及对网络技术的熟悉, 运用网络手段或者技术工具对他人的计算机进行攻击, 一方面使得他人的计算机的数据或者文件受到损害或者毁坏, 干扰了他人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使得他人的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 让其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从而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3. 建立网站或网页, 进行制作、传播、出售淫秽物品等网络违法行为
这方面的网络犯罪主要是指:一方面, 一些中小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一些国内外的网站, 去浏览那些淫秽影片或者图片, 以至于损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并将其传播给其他人, 从而构成犯罪行为。另一方面, 一些中小学生利用网络建立淫秽网站或者网页, 单独或伙同他人制作、出售淫秽物品, 不仅让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 而且还有意或者无意地去毒害其他的中小学生。
4. 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和网络盗窃
利用网络进行诈骗和盗取他人的财物也是当前中小学生网络犯罪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网络诈骗主要是指中小学生通过伪造银行信用卡、制作假票据、篡改电脑程序等网络手段来欺骗和诈取他人的财物等犯罪行为, 而网络盗窃就是指中小学生通过计算机指令将他人账户上的存款转移到虚开的网络银行账户上, 或通过计算机网络对一家公司的计算机下达指令, 要求将现金支付给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另一家公司, 从而窃取现金。[4]这一类网络犯罪在生活中也逐渐增加, 一方面, 通过网络平台如QQ、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 与他人进行聊天或网络视频对话, 与他人“套近乎”, 获得他人的“信任”后, 开始对他人进行网络欺诈, 从中获得不当的收益。另一方面, 有些中小学生进行网络盗窃, 通过尝试密码或者修改他人的账户登录名称, 使他人的网络账户不能正常运行, 或者从他人网络账户中进行转账, 从而使得他人的钱财受到损失。
二、中小学生网络犯罪的原因探析
1. 社会因素:社会不良风气在影响着中小学生
我们知道人的发展受到环境、教育、遗传、个体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 而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宏观环境下, 一些不利因素在刺激着中小学生的网络犯罪, 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到的:“一些成年人价值观发生扭曲,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 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等等, 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5]可见, 社会风气在影响着中小学生, 也在刺激着中小学生的网络犯罪。
2. 家庭因素:家长对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
中小学生没有成年, 需要得到家长的保护, 需要家长的正面引导, 但是一方面在今天就业压力加大, 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家长一天到晚就是“忙、忙、忙”, 以至于用太多的时间去工作, 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关照自己的孩子, 特别是在留守孩子这一个特殊群体中, 中小学生的父辈去外面打工, 留下孩子呆在家里, 他们没有得到更多的家庭教育, 更不用说法制教育了。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离婚率的上升, 许多离异家庭孩子的法制教育容易被忽视, 从而导致其沉迷网络以至于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实际上, 我国很多家长并没有多少法制知识, 连自己都缺少法制观念, 就别奢谈对孩子进行法制教育了。因此, 在对待中小学生上网的问题上, 家长更多的是默许, 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中小学生的网络犯罪行为。
3. 学校因素:中小学法制教育不到位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与学校法制教育的不得力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当前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是缺乏系统性, 教育者整体法律素质有待提高, 学校、家庭、社会的法制教育未形成合力。[6]在学校法制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下, 中小学生缺乏法制意识, 缺少对法律的畏惧, 也没有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 面对网络犯罪, 中小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一方面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错误和违法行为从而使自己越陷越深。另一方面面临网络犯罪现象不能正视和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损害。
4. 个体因素:中小学生自身的辨别力差和抵抗力弱
中小学生网络犯罪与其自身的因素是分不开的。一方面, 中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分辨力差, 对网络上的东西辨不清真伪与美丑容易被误导。另一方面, 中小学生的自制力差, 对诱惑缺乏抵抗力。网络上的各种金钱诱惑、色情诱惑、暴力诱惑等诱惑因素很多, 让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落入了陷阱。
5. 网络因素:网络自身的弊端
第一, 网络技术的局限。网络本身的技术不完善, 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 只要网络技术水平高些的人就能进入他人的计算机进行散播病毒, 修改别人的计算机程序, 攻击其他网络, 从而进行相应的违法犯罪行为。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 有些中小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已相当熟悉, 并能利用和识别某些网络的缺陷, 轻而易举地进行网络犯罪。第二, 网络黑客文化的影响。当前网络黑客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对计算机的使用应该是不受限制的和完全的;所有的信息都应当是免费的;怀疑权威, 推动分权;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创造艺术和美;计算机将使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7]在网络黑客文化的影响下, 会刺激一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网络犯罪。
三、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 预防网络犯罪的策略
1. 充分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要做到预防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就需要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 让其具有遵守法律, 维护法律尊严的意识。培养中小学生的法律意识, 对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早在1986年, 邓小平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社会上也要进行这个教育。”[8]因此, 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积极进行普法教育, 实现新课程所提出来的培养目标, 让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 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9]
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中小学法制教育很重要, 这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认为, 法制教育还可以通过学科教学进行渗透, 将法制知识与法制意识渗透到学科课堂中去, 在遵循以学科教学为重的原则、自然渗透的原则、深浅适度的原则等原则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法制知识与法制意识[10], 进行法制知识的渗透, 使法律知识融入到课堂中去, 融入到生活中去, 减少和杜绝中小学生网络犯罪。
3.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小学生是学习的对象, 而中小学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是学生的重要影响者。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因此, 教师首先自己需要具有良好的法制知识和法律意识以及维护合法权利的能力与愿景, 预防网络犯罪。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教育中, 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很薄弱, 一般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社会活动课教师”, 或者是“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专业学习与培训的校外司法人员, 这些校外兼职人员虽然有较厚的法律知识功底和丰富的法律案例素材, 但是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 对中小学生教学规律和特征不熟悉, 只能结合自身工作对中小学生进行讲座式的辅导”。[11]因此,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4. 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七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 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可见, 学校是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 中小学需要加强预防网络犯罪的法制教育。但是学校不是一座孤岛, 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的, 所以, 社会大环境需要给予中小学生正确的法制宣传, 让其在净化的氛围中受到耳濡目染, 能远离网络犯罪。当然,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 家庭在中小学生的教育中也不容忽视, 因此, 家长需要具有法制意识, 能教育自己的孩子遵纪守法, 并密切配合学校的法制教育。总之, 在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法制教育体系中, 学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法制教育, 从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 进而形成网络犯罪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参考文献
[1]彭科莲.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成因及对策[J].公安教育, 2003 (6) .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N].中国教育报, 2010-07-30.
[3]李静.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8) .
[4]网络犯罪的种类有哪些[EB/OL].http://news.9ask.cn/xsbh/fzlx/fzzl/201110/1561052.s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 2004-02-26.
[6]刘曼玉.中小学法制教育:现状、问题与推进[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
[7]网络犯罪.[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73426.htm.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9]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N].中国教育报, 2001-06-08.
[10]张翠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J].科技信息, 2012 (24) .
大学生犯罪问题 篇8
关键词:诈骗罪,犯罪构成视角,相关犯罪
诈骗犯罪,在1979年刑法中只作为一个单独的诈骗罪进行规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法律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1995年八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1997年刑法在对《决定》有关内容予以适当修改的基础上,专门设立金融诈骗罪这一新的类罪;合同诈骗罪也作为一项新的犯罪写进了刑法。实务中,一些犯罪因为其与诈骗犯罪相类似的行为方式也给在司法实务中对犯罪行为的处理带来了困扰。本文对诈骗罪和相关犯罪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希望有所助益。
一、诈骗犯罪之范畴界定
“诈骗”一词在刑法学界,公认的解释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这充分体现了诈骗犯罪在行为方式上的共通性。具体到各个诈骗犯罪的范畴,这一行为方式自当考虑在内。值得关注的是,关于金融诈骗罪刑法条文没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字样,金融诈骗罪之构成是否应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作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要素,引发了学界的众说纷纭。根据现在学界的通说:首先,金融诈骗罪是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非法占有之目的自然是诈骗犯罪题中的应有之义;其次,金融诈骗罪虽然单列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一章,也并不是因为其不应具备这一要件要素,而是其侵犯之客体的复杂性———它不仅包括公私财产,而且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后者之危害较前者更大;最后,金融诈骗罪仅从字面理解,就应当含有非法占有之目的,否则将不堪“诈骗”二字,甚至都难以称其为犯罪,这也正是立法者立法技术和立法技巧的体现。
二、犯罪构成视角下各诈骗犯罪之若干问题
根据犯罪构成四要件的通说,通常从主体、客体、主观与客观四个要件分析诈骗犯罪的构成。本文按这一分类为基础对其中若干问题加以阐释。
(一)主体要件
在诈骗犯罪的主体问题上,一般来说,自然人一般主体都可以构成诈骗犯罪。而刑法对未规定单位犯罪的金融诈骗犯罪,不能认为单位主体可以构成该项犯罪,而应当将单位进行的贷款诈骗行为按合同诈骗罪定罪处刑。有的学者认为,就单位诈骗犯罪而言,无论从立法结构还是条文本身的规定看,合同诈骗罪都比贷款诈骗罪轻,有放纵单位犯罪之嫌。但我更同意学者童德华的观点:“因为对单位犯罪只能适用财产刑”,“贷款诈骗罪适用的则是定额罚金刑”,“对单位的罚金可以达到贷款诈骗的规定”。另外,“单位有固定的资产或者注册资金作为担保”,当单位进行贷款诈骗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之时,对直接负责人之处罚与诈骗罪并无二异,且单位资产与注册资金往往可以抵消被诈骗金融机构损失,损失变小,社会危害性自然也小得多。
(二)客体要件
诈骗犯罪的客体从其在刑法中所分布的章节即可得出;对于侵犯的是复杂客体的诈骗犯罪,主要客体与次要客体的区分也可依此方法判定。这里值得提及的是“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界定。根据199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重新构建合同分类方法的做法,我们不难窥见立法者的用意———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应作以下理解:1.合同诈骗罪之“合同”,必须是能够体现市场经济关系的,与这种社会关系无关的各种“合同”,如身份关系的协议,不该在该“合同”之列。2.在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使合同诈骗罪具有最大的包容性。除利用经济合同外,只要有利用其他“合同”进行诈骗且足以扰乱社会秩序的,原则上都应属于合同诈骗之“合同”。3.从证据的客观可见性要求来说,在合同诈骗罪的认定中,需要有证据能够证明被告人所利用“合同”的存在。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口头合同”。因为其已经为法律形式所承认,不应将其排除在“合同”的范围之外。二是“行政合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其体现的是行政管理秩序,而不是市场经济秩序,因此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特征。
(三)主观要件
诈骗犯罪的主观方面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因而只能是故意不能是过失,而且只能是直接故意,换言之,诈骗犯罪的主体在实施诈骗犯罪的过程中,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对公私财产的损害或者金融秩序的破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仍然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不构成该罪。
首先,由于金融诈骗罪认定上的技术性与复杂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有一定的难度。根据《纪要》的精神,在认定金融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又不能仅凭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行为人通过诈骗的方法非法获取资金,造成数额较大资金不能归还,并具有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以上七种行为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金融诈骗罪定罪处刑。
其次,在认定合同诈骗罪之主观方面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之时也有特殊之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应认定其行为属于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刑。
1. 明知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担保,采取诸如虚构主体,冒用他人名义、使用伪造、变造或者无效的单据、介绍信、印章或者其他证明文件的,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兑现的票据或者其他结算凭证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隐瞒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担保条件的抵押物、债权文书等作为合同履行担保的,使用其他欺骗手段使对方交付款、物的欺骗手段与他人签订合同,骗取财物数额较大并造成较大损失的。
2. 合同签订后携带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逃跑的。
3. 挥霍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4. 使用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上述款物无法返还的。
5. 隐匿合同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保证金等担保合同履行的财产,拒不返还的。
6. 合同签订后,以支付部分货款,开始履行合同为诱饵,骗取全部货物后,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双方另行约定的付款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拒不支付其余货款的。
(四)客观要件
犯罪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后果、因果关系及其他客观要件(主要指时间、地点和方法)。具体到诈骗犯罪而言,危害行为都表现为积极的作为,消极的不作为不构成诈骗犯罪;危害结果则在现行立法与司法解释中亦都有所规定,危害结果大多因其数量大小及情形不同对应着轻重不同的刑罚;其余客观要件在现行立法与司法解释中也有提及。它们共同为诈骗犯罪的准确认定提供了依据与保证。此处强调的是数额的计算。
在现实的诈骗犯罪中,犯罪分子往往会采用“多次诈骗并以后次诈骗财物归还前次诈骗财物”的方式;在计算时,应当将案发前已经归还的数额扣除,按实际未归还的数额认定,量刑时可将多次行骗的数额作为从重处罚情节予以考虑。但是,基于金融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较之诈骗罪的特殊性,仍应当在此原则基础上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金融诈骗罪中,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不能单纯以财产不能归还作为金融诈骗罪来处理;合同诈骗罪之行为方式是利用经济合同进行诈骗,诈骗数额应当以行为人实际骗取的数额认定,合同标的数额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三、诈骗罪与其它相关犯罪
在司法实践中,在确定一行为构成犯罪的前提下,行为方式的复杂使对于在理论上区分明确的犯罪认定在实务操作中遇到困难。我将其区分如下,不妥之处请指出改正。
(一)诈骗罪与盗窃罪
二者一般不易发生混淆,但在行为既有采用被害人不知的方法盗窃,又有采取欺骗的方式时就极易混淆(如顾客冒充购买金项链,叫营业员拿出挑选,趁营业员不注意将其窃走)。此时区分关键之处就在于该项犯罪的取财的实施主要依赖的是“秘密窃取”还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取得,还是其诈欺使被害人主动将其交付行为人或指定第三人的。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行为人盗窃空白的支票伪造印章盖上,而后自填数额支取财物时,前两项行为在一定情况都可认定为单独的犯罪,但其都是为了实施最后一项取财犯罪所必须的,因而根据刑法学中的牵连犯理论,可将其认定为诈骗罪。行为人窃取或者骗取的是不计名、不挂失的国库券、债券、提货单、购物卡等,则这些券、单、卡本身就是财物,以其获取之时的行为性质确定。
(二)诈骗罪与侵占罪
一是在犯罪对象上,侵占罪的客体是三类特定对象 (1) ,诈骗罪则无此特定要求。二是在客观行为上,侵占罪不要求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而对于诈骗罪,这是犯罪构成必备的行为手段。三是非法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侵占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在合法占有他人财物之后才产生占为己有、不予归还的非法目的。而诈骗罪的行为人则要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或者实施中即产生了非法占有的目的。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当行为人先合法持有他人的财物之后产生非法占有的目的,编造虚假谎言拒不退还或拒不交出被害人财物,被害人信以为真放弃了要回财物,我认为此情况属想象竞合犯,应当以诈骗罪定处。
参考文献
[1]陈兴良.论金融诈骗主观目的认定.刑事司法指南[J].2000, (1) .
[2]陈忠林主编.刑法学[K].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7:184.
[3]陈荣飞.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几点思考[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 2002, (4) .
[4]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 (第二卷:刑法实务问题研究) [C].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10:403.
[5]陈忠林主编.刑法 (总论) [K].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50-151.
[6]赵秉志主编.金融诈骗罪新论.[C].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2-1:7-8.
网络犯罪问题研究 篇9
关键词:网络,犯罪,问题
一、网络犯罪的含义
随着科学基础的突飞猛进, 高科技技术手段的运用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衍生出了很多安全隐患。计算机, 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最重要的产物之一, 在信息时代, 为人们构建无阻碍交流平台, 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地的瞬息万变。但同时, 与之相关的计算机安全问题、网络问题, 却令人担忧。
首先, 应该明确区分“计算机”和“网络”的概念。从现行的我国的狭义的刑法来看, “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代表网络的含义。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这样的界定是十分模糊且不准确的,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错误的, 不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应用范围。从法律角度上来讲, 它的管辖范围是清晰的,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并没有亟待改革的必要。但是, 我们不可以因为这样的情况就放弃准确区分“计算机”和“网络”的含义, 避免因概念混淆造成的法律问题。需要强调的是, “计算机”和“网络”的概念是有交叉涵盖关系, 就现在信息网络发展的现状, “计算机”相较于“网络”是小概念, “计算机”往往是“网络”的载体和工具;“网络”是较为宽泛的广义含义, 它既包括运用计算机等相关设备进行独立操作, 也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交流传播。因此, 网络犯罪也应该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
1994年, 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这是我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法律, 它为规范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打击计算机信息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 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相关的犯罪问题的对象和形式的多样化, 相关法律也需要相应的调整。而对于网络犯罪的定义, 各国说法不一。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对于网络犯罪的定义:“任何在犯罪、调查或起诉过程中, 必须具备特别电脑网络技术知识的不法行为。” (2) 这样的定义实际上是十分全面的, 对我国正确定义网络犯罪具有参考价值。
笔者认为, 想要准确地定义网络犯罪, 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根据现在实际情况, 预测未来网络发展的情况以及网络犯罪的趋势, 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网络犯罪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种:
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犯罪, 即将网络作为实施不法行为的对象, 在未取得允许的情况下, 进入他人的私人网络领域, 对其进行窃取、破坏等恶劣行为, 造成被破坏对象精神和物质上的损伤。这类犯罪的典型形式有袭击网站、传播计算机病毒、侵入内部系统等, 其作案方式和时间都灵活多变, 侦查和防范工作都有很大的难度。
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 实际上是将网络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工具, 利用网络这样一种媒介来实施违法活动。通过网络诈骗、勒索, 窃取他人秘密对他人造成损害或有损害趋势, 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犯罪, 在网上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混淆性, 不易区分, 监管难度极大。
综上, 本文定义网络犯罪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 或者以计算机和网络作为主要的犯罪手段, 实施的危害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安全的行为或者实施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3)
二、我国网络犯罪存在的问题
(一) 立法方式的问题
但凡法律都有管辖权的问题, 法律也因为其地域性具有管理上的局限性。尤其对于网络犯罪问题, 其涉案地域之广、牵扯国家之多是过去的犯罪活动都不曾有过的。从民商事法律关系方面来说, 网络使国际交易突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使国际市场成为一个统一的交易市场。在法律方面存在的冲突, 一方面加重了国际市场的不稳定因素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降低了国际交易的效率, 浪费了资源, 阻碍资源有效配置, 这同时也加大了司法成本。目前, 国际上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共同努力维护国际贸易的安全和稳定,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民商事法律就能够形成统一规则体系。
但是在刑法方面存在较大的障碍, 想要使各国统一其刑法法典几乎是不可能的。当前国际只对极个别的犯罪行为实施统一的犯罪规制, 但是其力度和实施度远远不如国内法律的实施程度。鉴于网络犯罪渗透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影响之大, 针对网络犯罪的刑法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难度极大, 因此, 网络犯罪管辖权问题, 是网络犯罪立法的难点之一。
就我国国内来说, 我国是以刑法法典为主, 以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文件作为辅助的立法方式。这样的立法方式, 针对网络犯罪来说, 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局限性和分散性。很多法律法规, 一出台就被时代淘汰, 不能为打击网络犯罪作出有效的标杆指示。
(二) 犯罪构成的问题
从犯罪主体来看, 我国的网络犯罪只规定了自然人犯罪的相关法律, 并未规定法人或者单位作案的法律。但是, 就目前的网络犯罪案件来看, 单位作案、团体作案的情况越来越多, 但是却没有相关的法律进行规制, 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网络犯罪。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后, 没有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这都对网络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环境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从犯罪取证来看, 目前我国网络犯罪的制裁存在取证难、取证少的问题。对于这种新型的信息科技, 用传统的途径获取犯罪证据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 电子证据应运而生。电子证据, 也被称为计算机证据, 是指在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 以其记录的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电磁记录物。 (4) 电子证据具有易破坏性、无形性和动态性等特征, 这样的特点, 致使对电子证据的取证十分困难, 不仅需要高科技的技术, 也需要极强的侦查能力和辨识能力。它容易被篡改、伪造, 而且很难区分真伪, 受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极大, 稍有纰漏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这也是目前网络犯罪治理的最大难题之一。
(三) 取证问题
法律的刑罚要求有理有据, 面对不充足的证据, 再完善的法律系统也发挥不了作用。以西安市的一起网络诈骗案件为例, 澳门某富豪收到敲诈电子邮件, 声称要富豪汇去300万元, 否则后果自负。警方介入调查之后, 发现这封邮件是从西安市的某网吧发送的。经过追踪IP地址, 发现发送邮件的邮箱是在西安市的A网吧注册的, 诈骗邮件是在A网吧附近的B网吧注册的。在A、B网吧附近, 人口流动性大, 人员构成复杂, 给追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警察经过日夜排查, 终于锁定了附近S大学的大三学生李某。他这样通过网络诈骗已经三个多月了, 对网络安全环境造成了恶劣影响。
这样的网络诈骗案件不胜枚举, 警方普遍存在取证困难的问题。大多数的网络犯罪都是根据IP地址进行追踪, 但是对于很多黑客高手来说, 隐藏IP地址并不是什么难事。我国推行实名上网多年, 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犯罪分子依旧可以伪造身份证混淆视听。即使警察可以根据IP地址和身份证信息锁定了使用公用电脑的人员名单, 也不能保证是哪一个人作案。再退一步讲, 就算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也有可能因为证据不足等原因而终止调查。
这样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我国网络犯罪取证困难重重, 难以有效地打击非法势力的不法行为。
三、应对网络犯罪存在问题的措施
(一) 技术层面上的防控
网络犯罪依赖技术的支持, 因此要从根源上展开打击网络犯罪活动就要掌握比犯罪分子更先进的网络技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化, 人人都可以接触到计算机网络, 但是真正精通的人却少之又少。这就需要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中观企业配合和个人微观努力共同结合。首先, 国家在政策制定时, 可以对计算机教育培训方面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体现国家鼓励培养高精尖计算机人才的意愿;其次, 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经济细胞, 在经济运行和国家发展中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打击网络犯罪中, 企业更要拿出其规模效应, 集结优秀人才, 为钻研计算机技术不断努力。现在很多公司都已经推出了防盗软件、杀毒软件等, 为维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献出一份力。最后, 着眼于个人,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名成员, 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研习计算机网络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 法律层面上的规制
自从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 我国的各项法律都在不断的完善中, 与时俱进。但是如上文所提及到的, 我国目前针对网络犯罪的法律都不够具体, 针对性不强, 并且具有时滞性和延后性。因此, 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网络犯罪法律迫在眉睫。
1. 应明确司法管辖权
明确相关法律的司法管辖权, 不仅是在国际上可以维护我国的合法利益, 共同营造和谐的网络安全环境, 更重要的是, 它是完善国内法律体系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国际化倾向日趋明显, 越来越多的国际公司和个人来到中国发展, 这其中就存在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在网络犯罪方面的问题, 很多跨国公司利用网络跨国作案, 在我国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这样一方面不利于构建安全的国内生活环境, 也不利于形成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
2. 应明确刑事责任年龄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 我国网络犯罪的低龄化严重, 许多的未成年人接触到网络之后, 误入歧途。未成年人因其三观没有完全成型, 不能明确辨别好坏, 在大是大非面前或许还有一定的辨别能力, 但是面对网络的新奇的诱惑, 很容易陷入其中。成为犯罪分子的侵害对象。更为严重的是诱导其协助自己从事不法行为, 这不利于我国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因此, 需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责任, 责令其加强监管, 并且对达到惩罚年龄的青少年进行责罚, 不姑息纵容。
3. 道德层面上的引导
在建设精神文明社会和物质文明社会的今天, 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只有从根本上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才能从根本上防范网络犯罪的发生。
要引导人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 意识到自己有责任、有义务维护网络安全。以此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生活环境, 共同创建和谐网络生活。
参考文献
[1]曹赞刚.网络犯罪及其防治对策[N].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0) :15-17.
[2]聂里宁.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J].中国会计电算化, 2004, (11) :23-25.
[3]刘士国.当前网络犯罪的特征、形式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 2005, (04) :39.
[4]马进保, 袁广林.网络犯罪的类型、特征与防控对策研究[N].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6, (03) :29.
大学生犯罪问题 篇10
关键词:渎职犯罪,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竞合
2005年我国仅煤矿就发生事故3341起, 死亡5938人, 其中100人以上的矿难就有四起。 (1) 近年来, 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多次部署安全生产整治, 但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未完全得到遏制, 而且大多数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都涉及到了渎职犯罪。随着《刑法修正案 (六) 》的施行, 学者们对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特征以及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认定等问题进行了不少研究, 但是对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竞合问题却无人专门论及。本文将着重分析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竞合问题, 以期引起研究者及政策制订者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和思考, 为司法实践中的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竞合提供参考, 使《刑法修正案 (六) 》在处理安全责任事故犯罪时得到有效的贯彻。
一、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概念
渎职犯罪, 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妨害国家机关公务的合法、公正、有效执行, 损害国民对国家机关公务的客观、公正、有效执行的信赖, 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1]。
《刑法》第131条至139条规定了安全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2) 该类犯罪涉及11个罪名, 但至今安全责任事故犯罪尚未有较为统一的概念。笔者认为, 安全责任事故犯罪, 是指在生产、作业、管理或者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过程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规章制度, 或者监督过失, 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造成严重后果, 以及事后不报、谎报, 贻误事故抢救, 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异同
1. 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共同点
渎职犯罪和安全责任事故犯罪都是由于行为人未忠实地履行职责而构成的犯罪, 即都是具有“渎职性”的犯罪, 二类犯罪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1) 渎职犯罪和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主体均为特殊主体, 都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身份 (除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以外) 。渎职犯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一般情况下,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有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或者从事公务时才能构成渎职犯罪, 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作为一般主体时, 不能构成渎职犯罪, 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驾驶私家车发生交通事故, 此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只能作为一般主体, 构成交通肇事罪。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犯罪主体大部分为对安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而且行为人只有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才能构成安全责任事故犯罪。 (2) 渎职犯罪和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主观方面一般都表现为一种过失, 安全责任事故犯罪主观方面的过失属于刑法理论上的监督过失, 另外, 司法实践中许多具体的渎职犯罪均表现为监督过失, 如玩忽职守即是典型的监督过失表现。 (3) 渎职犯罪和安全责任事故犯罪都是典型的结果犯, 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 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才构成犯罪[2]。
2. 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区别
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又有以下几个区别: (1) 犯罪客体不同。渎职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 不仅侵犯了国家法益, 也侵犯了国民个人法益。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客体为公共安全, 是指不特定的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2) 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表现为不同。渎职犯罪的客观方面的行为, 有的表现为徇私舞弊, 即出于徇私的目的而不公正地履行职责;有的表现为滥用职权, 即不合法地超越职权或者玩弄职权;有的表现为失职行为, 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应当履行的职责。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行为, 有的表现为违反规章制度、安全管理规定;有的表现为强令他人冒险作业, 有的表现为不报告、不执行、不采取措施等不作为形式。 (3) 犯罪主体不同。渎职犯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犯罪主体大部分为对安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其中有一部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由上述分析可知, 渎职犯罪和安全责任事故犯罪都是典型的结果犯, 有一定的相似性, 除了二者“渎职性”的相同点之外, 在主体方面二罪有重合部分, 即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安全主管责任人员, 因此, 渎职犯罪和安全责任事故犯罪在主体重合部分比较容易发生竞合。
三、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竞合表现
渎职犯罪的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这是渎职犯罪必备的构成要件, 也是渎职犯罪区别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 因此, 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只有在主体方面重合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 才有可能使二罪发生竞合。《刑法修正案 (六) 》的施行, 增加了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以及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的犯罪行为, 也扩大了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主体范围, 这也将使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竞合范围有所增加。
《刑法》第131条规定的重大飞行事故罪、第132条规定的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第134条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第135条规定的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135条之一规定的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6条规定的危险物品肇事罪、第137条规定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8条规定的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9条规定的消防责任事故罪和第139条之一规定的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 以上11个罪名中, 按犯罪主体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重合的可能性分, 即与渎职犯罪竞合的可能性可分为三类:
一是犯罪主体不会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产生重合, 如《刑法》第131条规定的重大飞行事故罪、第132条规定的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第136条规定的危险物品肇事罪、第137条规定的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重大飞行事故罪的犯罪主体为航空人员;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为铁路职工;交通肇事的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即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交通事故, 此时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并未代表国家行使职权, 是一般主体;危险物品肇事罪的犯罪主体为从事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人员;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为单位主体, 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综上, 此类犯罪主体不会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因此, 此类安全责任事故犯罪也不会与渎职犯罪产生竞合。
二是犯罪主体可能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产生重合, 但情况较少, 如《刑法》第134条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第135条规定的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第138条规定的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第139条规定的消防责任事故罪。此类犯罪主体为对安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其中有一部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例如某市电力局的局长通常为该市电力公司的负责人, 教育局的工作人员也有少数为某学校的校长。在此情形下, 该类安全责任事故犯罪可能会与渎职犯罪产生竞合。如:A为某镇教委主任兼任该镇中心小学校长职务, 该小学有一幢教学楼为危房, A不但知悉, 且已有多人向A反映该情况, 但A仍然不采取措施, 放任不管, 结果造成教学楼倒塌、多人死伤的重大伤亡事故。A的行为同时触犯了《刑法》第138条规定的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和第397条玩忽职守罪, 原因是一方面A明知教学楼有危险, 而不采取措施, 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 就应当以教育设施重大安全事故罪定罪处罚;另外A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 不认真履行职责, 造成严重损失, 也可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按此看A实际上只实施了一个不作为的行为, 而触犯了两个罪名, 是属于想象竞合犯, 应择一重罪处罚, 但由于此二罪的法定刑轻重相同, 而且刑法397条也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所以对A应当以重大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定罪处罚。
三是犯罪主体在较多情形下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产生重合, 如《刑法》第135条之一规定的大型群众性活动重大安全事故罪, 139条之一规定的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实践中, 很多大型群众性活动是由依法承担维护公共安全职责的国家机关举办的, 作为举办方的国家机关的主管人员如果违反安全管理的规定, 不履行消除公众活动场所安全隐患的职责或义务, 从而导致重大的伤亡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对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就应当以重大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定罪处罚, 原因是一方面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没有履行相关作为义务, 造成严重后果, 就应当以重大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定罪处罚;另外国家机关不履行维护公众活动场所安全的义务, 同时也是没有履行他的法定职责, 造成严重损失, 也可以玩忽职守罪定罪处罚, 按此看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实际上只实施了一个不作为的行为, 而触犯了两个罪名, 是属于想象竞合犯, 应择一重罪处罚, 但由于此二罪的法定刑轻重相同, 而且刑法397条也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所以对于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以重大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定罪处罚。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主要是发生安全事故的现场直接责任人员、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群众性活动举办单位的主管人员或其他负责任人员;一类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主要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主要领导人, 总局办公厅、总局调度统计司、煤矿安监局事故调查司等这些总局内设机构的负责人以及各个主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地方各级政府负责人在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发生后, 不向上级主管部门、上级政府报告或谎报安全事故, 贻误事故抢救, 并且引发严重情节, 那么同时触犯两个罪名:玩忽职守罪和瞒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属于想象竞合犯的, 应当责以重罪处罚。但是这两种罪名的法定情形轻重都是相同的, 并且刑法第397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对于相关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以瞒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定罪处罚。
综上所述, 当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的犯罪主体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发生重合的时候, 可能使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产生想象竞合, 想象竞合犯的处罚原则为从一重罪, 但是这两类犯罪的法定情形轻重基本上是相同的, 并且刑法第397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 依照规定, 因此, 对于相关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般都以安全责任事故犯罪定罪处罚。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7-8, (3) :892.
谈谈职务犯罪预防问题 篇11
关键词:职务犯罪;存在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D9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59-01
首先谈谈职务犯罪预防专业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预防理念上存在偏差。当前,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在基层依然存在一些误区。有观点认为这项工作是软任务,是“万金油”,是形象工程,是表面文章,甚至还有人认为会影响和制约职务犯罪的查办工作。这些工作理念上的偏差,导致预防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以及活動载体的形式化、舞台化等问题。 二是机构设置、人力配备不合理。全国检察机关的预防部门成立较晚,很多地方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预防机构,一些检察机关的预防部门职能设置还不够健全,人员结构还不够合理,预防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化的预防工作要求,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预防工作的发展。三是预防知识体系尚未健全。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内部职务犯罪侦查与预防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侦防一体化建设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没有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剖析,对于各类职务犯罪信息资源也未能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整理分析。不少地方的预防部门仅凭经验开展预防工作,对于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健全职务犯罪预防的知识体系,导致预防工作方法过于陈旧、简单,工作内容表层化,缺少针对性、实效性。
再谈谈职务犯罪预防专业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实践中,预防工作的专业化建设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起初,一些检察机关的预防工作仅仅停留在应一些单位或系统要求而提供“量身定做”的预防工作。可喜的是,预防工作专业化建设现已逐步成为基层检察院的自觉实践和探索,如涉农职务犯罪的专项预防、重大工程建设领域的专项预防、医疗卫生系统“药品回扣”现象的专项预防、教育系统教材回扣的专项治理和预防等等,都是预防专业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全面提升预防工作专业化水平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检察机关要全面提升预防工作水平,必须充分总结和借鉴已有的经验做法,从预防队伍、履职方式、工作机制、理论研究几个方面大力加强专业化建设。
一要着力推进预防队伍的专业化。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以犯罪学为学科基础。犯罪现象的发生,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因素密切相关,涉及体制、机制、管理等诸多问题。这不仅要求预防工作有很强的思辩性、实践性和专业性,也决定了从事预防职务犯罪的干部,要具有相应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职务犯罪的发生既涉及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国有企业等不同的系统,也涉及工程建设、医药购销、银行信贷、涉农惠农等不同的领域。这些系统和领域的犯罪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这就要求检察机关开展预防工作时,必须在深入研究各行业各领域的职业特点及职务犯罪易发环节、诱发因素等问题基础上,兼顾职务犯罪的共性和特性,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为此,有必要在预防部门内部确立行业预防的专人负责制,实行专业人才的分工,由固定的人员负责特定行业和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以提高预防人员对特定行业和领域的认知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预防措施的针对性,取得更理想的工作成效。因此,提高预防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首先在队伍建设上既要按专业化的要求配备人员,也要按照专业化的要求加强教育培训和岗位练兵,提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要加快研究预防培训的大纲教材编纂工作,研究制订专业化的标准体系,为预防队伍的专业化学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
二要着力推进履职方式的专业化。要切实把预防调查作为提高预防手段专业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基础性工作。通过预防调查,牢牢抓住影响社会发展大局、容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的突出问题,加强对不同单位或系统犯罪风险源点的排查,广泛收集职务犯罪信息,深刻剖析典型案例,研究其特定的可能发案的环节和原因,对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环节和部位提出预警和检察建议,提交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作出决策参考,消除职务犯罪的严重隐患,增强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综合效应,强化检察机关预防工作的权威性。比如,对于金融领域的职务犯罪预防,应当根据其业务发展需要,帮助其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易发生犯罪的主要业务环节和重要部门、要害岗位,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内控制约机制,加强对人、财、物的管理,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对于涉农职务犯罪的预防,应充分发挥乡镇检察室的作用,结合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围绕犯罪高发、易发的关节环节、部位和岗位,对权力运行方式进行研究,查摆教育、制度、监督等环节上的漏洞,并以此为基础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帮助其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村级干部和财务人员的经济活动,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切实增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另外,运用计算机技术手段,实现预防工作数据科学分类和分析运用,也是提升预防工作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措施。要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职务犯罪作案方法特点、规律的信息的存储、管理,为预测预警和预防对策研究提供信息保障,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预防工作过程的系统性、科学性。
三要着力推进工作机制的专业化。要进一步强化侦查和预防优势互补、整体联动的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通过定期总结交流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情况,从查处和预防的角度,共同分析犯罪特点、规律和变化态势,研究防范对策。对个案预防、专项预防、系统预防、预防调查和预防宣传等工作,要实行相应的制度化管理和主办责任制。根据预防调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适时调整工作中心,选准预防的主题和内容,主动开展“惠农资金的专项预防”、“重点岗位、重点人才的专项预防”等预防工作,不断创新预防工作机制和方式。要充分发挥计算机在预防工作管理和信息收集方面的优势,建立预防工作信息计算机综合管理和分析预警系统,缓解预防工作人手少和信息处理量大的矛盾。认真落实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这一系统在预防职务犯罪中的督促作用。
四要着力推进预防专业化研究。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对预防工作影响大、要求高,只有不断结合实际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及时把准发展脉搏,预防工作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检察机关要把职务犯罪预防理论研究纳入检察理论研究规划之中,抓好重点课题,促进成果转化,强化对职务犯罪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强化对执政条件下权力配置、运作和监督制约的研究,强化职务犯罪预防的方法和对策研究,逐步建立预防职务犯罪的理论体系、对策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估体系;善于发现和总结工作经验,通过办案研究个案,通过个案研究类案,通过类案研究一个时期职务犯罪的发案特点,科学预测职务犯罪发展变化趋势,推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创新发展。
总之,加强职务犯罪预防专业化建设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公检法部门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毒品犯罪相关问题研究 篇12
随着改革开放, 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 毒品犯罪也在我国境内日益肆虐。据统计, 2010年中国禁毒执法部门全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8.9万起, 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0.1万人, 缴获海洛因5.3吨、鸦片1吨、冰毒9.9吨、氯胺酮4.9吨、大麻3.2吨, 查获易制毒化学品869吨, 整顿、取缔涉毒娱乐场所3800多家, 成功破获一大批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大案, 抓获境内外毒枭和重要毒贩40多名。同时, 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秩序, 加强对网上易制毒化学品销售信息的管理, 打掉网上贩毒团伙46个。目前, 我国的毒品犯罪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 犯罪体系完整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 我国境内的毒品犯罪已不再是以往犯罪分子单个从境外小量贩运至国内销售, 而是呈现出了毒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犯罪链模式, 毒品犯罪体系日益完整化。
第二, 犯罪范围扩大化。20世纪80年代, 我国毒品犯罪主要发生在云贵川黔地区, 随着开发程度的日益扩大, 毒品犯罪地域也在日益扩大, 由西南、西北地区向内地、沿海城市蔓延。据统计, 全国85%的地区都出现了毒品犯罪。
第三, 犯罪手段现在化。以贩毒为例, 许多贩毒分子不但拥有现代化的交通通讯设备, 而且还携带精良武器。为使贩毒得逞, 贩毒分子挖苦心思, 已知所采用的手段不下200种, 在不少场合都采用了现代化工具, 如物理、医学、电子等科技手段。
第四, 犯罪成员集团化。有组织犯罪是毒品犯罪中最普遍、最典型的形式。相当一部分贩毒集团内部已经形成一定的分工, 具有一定的组织形式。
二、毒品犯罪的概念
通常而言, 我国目前所称的“毒品犯罪”是指《刑法》分则第六章第七节“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犯罪”中的12个罪名, 立法上并未给毒品犯罪下过定义。这就造成了理论界多种观点林立的局面,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观点区分了国际上的毒品犯罪和我国的毒品犯罪, 对国际上的毒品犯罪定义, 主张援用1988年《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第3条的规定;我国的毒品犯罪则是指违反国家关于毒品管制法规, 从事与毒品有关的危害社会秩序和公民身心健康的活动, 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1) 第二种观点认为,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禁毒法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以及从事与上述毒品犯罪直接相关的或者与毒品有关的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毒品犯罪也是国际公约规定的国际犯罪。 (2) 第三种观点认为,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法规, 非法走私、贩卖、运输、制造、使用毒品以及与前述行为直接相关的破坏国家禁毒活动的行为。 (3) 第四种观点认为,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毒品管理法规, 非法走私、贩卖、运输、运输、制造、使用毒品, 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破坏国家禁毒活动、危害公民身心健康和社会治安秩序, 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 第五种观点认为, 毒品犯罪是指以毒品或者与犯罪有关的人和财物为犯罪对象, 走私、运输、制造毒品, 非法持有毒品, 非法提供毒品, 窝藏毒品,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 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并出售毒品,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 窝藏毒品犯罪所得财物以及走私用于制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物品的行为 (5) 以上有关毒品犯罪的定义各有其合理之处, 但也存在一定可完善的余地。为了准确而合理地界定毒品犯罪, 在宏观上必须考虑一下几个方面:首先, 定义要有包容性。即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要尽可能地涵盖所有毒品犯罪的各种情况。其次, 定义要兼具简约性和包容性。简约性即定义要简明扼要, 切中实质, 勿要拖沓冗长。包容性则是要求全面, 但是片面追求面面俱到就可能会导致主次不分, 第五种观点就犯了这种错误, 从而未能揭示毒品犯罪的本质。最后, 定义要具有统一性, 即将毒品犯罪的形式特征与实质特征结合起来。我国《刑法》中犯罪定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将形式特征与实质特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对毒品犯罪的定义亦应如此, 一方面既要强调其形式上范围了毒品、毒品原植物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法规;另一方面还要强调其实质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由于实施了破坏禁毒管制活动, 因而应受到刑罚处罚。
综上所述, 冒昧的可将毒品犯罪定义为是指违反我国的禁毒法规以及我国缔结和参加的关于毒品管制的国际公约的规定, 破坏禁毒管制活动, 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毒品犯罪的构成要件特征
(一) 毒品犯罪的主体资格
毒品犯罪的主体资格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其中自然人主体又可以分为一般主体和特殊主体。
(1) 自然人一般主体。大部分毒品犯罪的主题均为一般主体, 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构成。但是对于贩毒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可以由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构成, 其他的毒品犯罪主体均要求16周岁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2) 自然人特殊主体。它是指自然人在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上, 还必须具备特殊的身份才能构成刑法分则中规定的那些犯罪的主体。毒品犯罪中某些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比如《刑法》第355条规定的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 只能由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人构成。此外, 需要注意的是, 某些自然人主体的特殊身份虽然不能决定刑事责任的有无, 但却可以影响刑事责任的程度。比如《刑法》第349条规定的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罪, 如果是缉毒人员或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此罪, 依法从重处罚。
(3) 单位犯罪主体。我国刑法中明确规定了单位可以构成的毒品犯罪的种类, 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走私制毒物品罪,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以及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对于单位构成的毒品犯罪, 我国刑法采取双罚制, 即对单位判处罚金,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其所构成的具体犯罪处罚。
(二) 毒品犯罪的客观方面
毒品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的禁毒法规以及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关于毒品管制的国际公约的规定, 实施破坏禁毒管制涉及的各种具体毒品犯罪的行为。我国刑法分则规定了12种具体的毒品犯罪, 总计17种具体的毒品犯罪行为, 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6) :
(1) 毒品生产类犯罪活动。毒品生产类犯罪活动主要包括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活动和制造毒品活动。具体是《刑法》第347条制造毒品罪和第351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2) 毒品流通类犯罪活动。毒品的流通活动又称为“毒品的交易活动”。毒品的非法交易包括非法提供、出租、转让、分销和非法进口、出口、运输、发送毒品等行为。具体是《刑法》第347条规定的走私、贩卖、运输毒品罪;第350条规定的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第352条规定的非法买卖、运输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55条规定的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等, 都属于毒品流通活动。
(3) 毒品消费类犯罪活动。毒品的消费活动, 主要是指与毒品的吸食、注射行为有关的犯罪行为。具体是指《刑法》第353条规定的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 强迫他人吸毒罪, 以及第354条规定的容留他人吸毒罪等, 都是与毒品吸食有关的消费类活动。
(4) 其他类毒品犯罪活动。其他类毒品犯罪活动是指不属于毒品生产、流通、消费类犯罪活动, 而妨害国家对毒品的管制秩序的犯罪活动, 主要包括对毒品及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非法持有行为, 还妨害国家机关打击毒品犯罪的活动。具体包括《刑法》第348条规定的非法持有毒品罪;第352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第349条规定的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三) 毒品犯罪的主观方面
毒品犯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过失不能构成毒品犯罪。对于这一点, 一般不存在疑问。但是, 对毒品犯罪的故意形态究竟为何, 理论上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 毒品犯罪只能是直接故意, 不存在间接故意。 (7) 另一种观点认为, 毒品犯罪中绝大多数是直接故意, 但有些毒品犯罪也可由间接故意构成, 如运输毒品罪。 (8)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毒品犯罪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9) 三种观点究竟哪种更可取, 我们需要从故意的两方面—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来分析。
(1) 毒品犯罪的故意形态的认识因素。刑法理论认为故意犯罪的认识因素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在毒品犯罪中, 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主要是通过毒品的危害性反映的。因此, 对于主要犯罪对象—毒品的认识, 成了毒品犯罪认识因素中的首要内容。在毒品犯罪中, 行为人必须对犯罪对象有所认识, 否则不构成毒品犯罪, 即如果行为人不知道行为对象是毒品, 那么他不构成毒品犯罪;如果行为人误将海洛因当做面粉而持有, 由于他没有认识到所持物品为海洛因, 因而就没有毒品犯罪的故意。
至于犯罪对象的认识程度, 一般认为必须达到“明知”的程度。实践中, “明知”主要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对毒品犯罪对象存在相当程度明确的认识, 一种是对毒品犯罪对象存在模糊、概括的认识。以运输毒品罪为例, 前者是指行为人知道自己运输的一定是毒品, 后者是指行为人知道自己运输的可能是毒品。不管是哪种情形的“明知”, 都符合毒品犯罪的认识因素的程度要求。
(2) 毒品犯罪的故意形态的意志因素。刑法基本理论认为, 故意犯罪的意志因素是对行为结果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希望”是指行为人对已经明知的社会危害结果所具有的积极追求的心理。“放任”是指行为人对已经明知的社会危害结果既不积极追求, 也不坚决反对, 而是任其自由发展的心理。毒品犯罪中的举动犯和行为犯, 其行为都是经行为人自由意志选择的, 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都是积极支持、肯定的态度。“放任”实质上是一种消极无为的态度, 任何行为本身都不可能在这种态度下发生。所以, 行为犯中行为人对其行为的态度只能是“希望”。“放任”只能是行为人对行为的某种伴随结果的态度, 即毒品犯罪结果犯中可能存在放任的态度。
因此, 综上所述, 绝大部分毒品犯罪是不存在间接故意的, 只存在直接故意一种形态, 但某些类型的毒品犯罪却也存在间接故意的可能。
摘要:毒品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最严重的犯罪之一。中国也难逃其害。20世纪80年代, 随着国门的打开, 由于我国与国际毒品原产地相毗邻的地理环境和曾经有过毒品泛滥的历史背景, 毒品犯罪逐渐上升, 出现了几十年未有的严重状况。本文即是诞生在此背景之下, 既要在规范论的范畴内廓清毒品相关犯罪的结构, 又要提出具体的对缉毒司法实践具有具体指导意义的建议, 以刑法学和犯罪学多角度为视角, 希冀为扭转现在毒品泛滥的严峻局面做出有益的贡献。
【大学生犯罪问题】推荐阅读:
五年来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综述08-26
大学生犯罪论文06-28
当代大学生犯罪07-08
大学生犯罪成因10-08
大学生犯罪心理11-24
大学生激情犯罪的预防11-11
大学生犯罪事件调查报告08-25
大学生无犯罪证明申请书10-24
新时期大学生犯罪心理原因及对策探讨07-05
大学生热点问题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