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犯罪

2024-07-08

当代大学生犯罪(通用9篇)

当代大学生犯罪 篇1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社会矛盾也不断增加,例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价值观扭曲,人情冷漠问题等。受大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尚不成熟阶段,很容易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挑战,犯罪率也不断增加。最近几年大学生伤害、杀人、校园暴力、恐吓事件时有发生、犯案的残忍程度,令人怵目惊心。大学生频频犯罪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一、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1. 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

虽然近几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权力腐化、“官德”堕落;吸毒贩毒猖獗;人际关系冷漠;社会公德失落;职业道德下滑等方面,这都会间接地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如2010年发生在河北保定的“我爸是李刚”事件,此案曾一度红遍各大媒体。大学生李启铭醉酒驾车,撞倒两位女大学生后逃逸,造成两受害人一死一伤的惨剧,给受害人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事后李启铭却以我爸是李刚(河北保定市公安分局副局长)为缘由欲开脱罪名,并显示其“显赫”身份,此举遭到社会强烈的批评和指责,在舆论压力下李启铭公开在媒体上致歉。究其言辞,我们不难发现,他正是因为自信心的变相增加而产生了对他人漠视的心理。在现代社会类似这样利用亲属的社会地位或权势逃避罪责、增加自我价值筹码的行为随处可见,这种官二代、富二代不良习性的滋生势必会扰乱社会和谐,不利于公平公正社会制度的建立,并且容易引发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平衡,有些大学生对社会产生怀疑和矛盾心理,失去了是非观念,甚至对正确的东西也持怀疑态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这部分大学生藐视国法,大胆作案,甚至结成犯罪团伙来做出反社会的行为。

2. 社会思想观念变迁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新的体制无疑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市场经济主体的独立性、平等竞争性,强烈的冲击着封闭保守、等级特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形成追求实效、平等竞争、追求人生价值等新的观念。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者的私人利益差别为前提的,竞争性和功利性是其重要特征,市场主体具有强烈的趋利性,一旦渗透到人们的全部社会关系中,就难免诱发出人们的贪欲,使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的价值观念侵蚀人们的心灵。

3. 不良媒介的影响

由于文化市场的失控,不良文化泛滥已经成为大学生犯罪的直接诱因。各种充斥着暴力、淫秽色情内容的音像制品,报刊杂志等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腐蚀作用。美国学者班杜拉认为:“电影、电视、网络游戏常常生动地描绘暴力画面,并且剧中的暴力被说成是一种可以接受的行为,它甚至反映了一种英雄气概,由此人们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暴力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用于处理日常事务和人际关系。”

二、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家庭是以婚姻为基础和以血缘为纽带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是未成年人最早接触的社会化单元,同时也是社会安定的基石。一个健康的家庭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能否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教育的好坏。

1. 家庭成员关系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影响

有些父母离婚或一方死亡而形成的单身家庭,父母有分居、婚外情或重新组合的,这样的残缺家庭,对大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得到的关爱和家庭教育也较少。单亲家庭的孩子,跟生活在完整家庭中的孩子比更容易出现性格扭曲或人格畸形。一些未成年人还会产生深刻的情绪障碍,经常有悲观厌世、消极处世、情绪波动大、自卑、自负等心理特征,久而久之易形成反社会的倾向,一旦心理失衡就会引发犯罪。

2. 家庭成员的不良品性及教育方式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影响

有的父母自身素质比较低,不懂得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子女,没有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只知道打骂,信奉“棍棒之下出人才”“不打不成器”的信条,甚至用侮辱性的语言对待子女,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对子女的自尊心造成很大伤害。而且,有的父母或近亲属有赌博、酗酒、盗窃、嫖娼等不良恶习,都对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负面的影响。

3. 家庭贫困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影响

当前不少家庭父母工作压力较大,家庭责任重,或因下岗造成家庭生活贫困入不敷出,而大学生的心理又极为敏感一旦受到外界攀比之风的影响,很容易在同龄人中产生自卑感或心理失衡,更有极端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跨越道德底线去偷父母的钱,甚至到社会上进行诈骗、偷盗、抢劫、谋杀等违法行为。这些父母的不当做法都会直接影响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给他们的童年造成无法磨灭的阴影,尤其是不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无疑会对其人生道路的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总之,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幼儿成长阶段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的性格表现也因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而千差万别。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教育子女是当代社会的必修课,更是一门学问。要想从根本处降低大学生犯罪率,在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父母对子女的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学校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

学校是大学生离开家庭后的第一个舞台,是大学生走入社会的桥梁。学校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大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不过,当前学校教育中的一些缺陷和失误容易使大学生养成不健全的人格,进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1世纪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各项科学技术不断更新,知识也需要更新换代。但有的学校崇尚封闭式管理,教师思想保守,不主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仍采用程式化方法教育学生,简单偏激,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和学生缺乏有效和长期的沟通,教师不参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实行高压政策,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也感受不到理解和关怀,情绪极度压抑,很容易敏感,遇事反应激烈,长此以往学生便转而从友伴群或者到社会上去寻找安慰和寄托,误入歧途。

当代大学生犯罪 篇2

师范学院杨春200911512138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兴旺。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发展,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日趋增多,而且大学生犯罪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学生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困扰学校政治思想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大学生犯罪现象如果得不到遏制,就会毁掉一批又一批大学生的美好前程,进而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其危害的严重性、长远性不言而喻。因此,大到国家、社会的各个部门,小到社区、学校、家庭,都有责任互相配合、共同行动。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犯罪现状犯罪心理特点犯罪成因 正文: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现状

近年来,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大学生们纷纷触犯法律,身陷囹圄,断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高校学子违法犯罪现象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这就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群体是青少年群体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犯罪学研究中,对青少年的界定是14周岁至25周岁。“文革”前五六十年代,我国青少年犯罪并不突出,仅占20%-30%,其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约占1%;“文革”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占犯罪人数的6O%,大学生犯罪上升为2.5%;从70年代后期开始,青少年犯罪呈现逐年上升之势,近几年来占到了刑事犯罪的80%,大学生犯罪占到了青少年犯罪的17%,占高校总人数的1.26%,更为严峻的是,大学生犯罪呈逐年增加趋势:2001年比1999年增加了54.5%, 2002年较之2001年又增加了97.1%。据有关资料透露,目前国内青少年犯罪占整个犯罪人数的80%左右,且以年平均2%—3%的速度上升,大学生犯罪在其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犯罪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1999年起高校继续扩大招生规模,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到2007年底,全国研究生教育招生42万人,毕业生31万人。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66万人,在校生1885万人,毕业448万人。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犯罪人数也不断增多,大学生犯罪日益严重化。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

1、犯罪数量逐年增加。

据调查,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1999年起开始上升。2004年比2003年增加了54.5%,2005年较之2004年又增加了97.1%。

2、犯罪类型多样化、智能化。

大学生犯罪多以伤害型和财产型为主,但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类型案件。大学生犯罪开始向多样化和智能化发展,犯罪手段比一般犯罪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性以及高隐蔽、高危害性。

3、犯罪主体范围扩大。

在前几年,犯罪大学生多出普通大专院校,而现在来自重点大专院校甚至名牌院校的犯罪大学生较往年明显增多。在大学生犯罪中,其中不乏博士生和硕士生。

4、当代的大学生犯罪还有一些不同于以前的现象,构成了近期新的特有的趋势:

(1)、女大学生犯罪引人注目。近期女大学生犯罪的频频发生大大提高了女性犯罪在大学生犯罪中的比例。调查发现,在2002年67名犯罪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有11人,其中盗窃10人。

(2)、新的犯罪种类如贩毒、走私、组织介绍卖淫罪等出现,虽然从犯罪种类看来,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为主,这类犯罪并不成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重心,但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类型,况且已经有增长的趋势,如在1995年广东省有两所高校出现大学生走私毒品的案件。

(3)、犯罪团伙化。在许多过程复杂的犯罪中往往出现大学生犯罪团伙,并且这种犯罪团伙经常拌以社会成员,这在诈骗罪与走私罪中表现尤为突出。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心理特点

任何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实施完成的,因此,探讨大学生犯罪就有必要分析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特点。当前,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特点主要有:

1、强烈的自卑心理

自卑指自我评价偏低。自卑除了可以消磨一个人的雄心,还会使人自暴自弃、悲观绝望。因而产生消极、不自信、抑郁等失落情绪。当前,一些大学生自卑情绪严重,有的对自己身体素质或自己的社会条件、自身能力不满意而产生自卑。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会导致其人格的缺陷,严重者会走上极端,抑或愤世嫉俗,消极度日,从而走上犯罪道路。

2、强烈的享乐欲望

某些大学生由于抵制不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假如没有及时的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极容易产生心理趋同的倾向。许多大学生都存在盲目攀比的心理和现象,对于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自然有优势去高消费,但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而又有这种心理的人,一般情况下,家庭是不能满足其极富虚荣心的消费的。在这种“需要”的影响下,便产生盗窃以及其他的犯罪动机。有很多女大学生为了这种极其低俗的享乐,从事卖淫和盗窃,并且这两种犯罪占到了女生犯罪的很大比率。

3、长期形成的冷漠心理

冷漠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对人对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甚至有敌对情绪,这种人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的和别人交流思想感情,感情一般也不会外泄,对一般的事无动于衷,缺乏同情心。形成这种心理的人通常受过极大的伤害,如欺骗、受人漠视甚至歧视等。大学生有这种心理主要表现为对国家、社会的命运漠不关心,对自己的命运采取回避的方式,这是对生活环境的自我逃避的退缩性反映。由于其回避人际交往,造成心理脆弱、自负等不良心理,对周围的人、事高度不满,已发生冲突和争执,甚至实施犯罪行为。

4、嫉妒心理

嫉妒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一个人的潜力,但如果控制不好这个度,会造成心理的失衡,影响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和学习,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才。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利益的冲突和矛盾是大学生产生失衡心理的客观原

因,同学间普遍存在盲目攀比心理,使其对社会及诸多事物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这种心理如果长期不能得到缓解、平衡,而为了其心理的平衡,大学生极有可能通过违法犯罪手段报复他人、社会以求暂时的心理平衡。心理失衡是导致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5、追求刺激

大学生空余时间相对较多,接触的事物也较多,尤其是受到一些不良书籍、录像、网络的影响、刺激,一些大学生会迷失自己,一部分大学生为了追求刺激、满足心理需要,不惜违法犯罪,尤其是性犯罪。

三、当代大学生犯罪成因分析

大学生犯罪心理的形成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

(一)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正是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了“象牙塔”内众多学子纯洁上进的思想,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错位。市场经济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给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和错位。

(二)大学生心理不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其生理和心理都迅速走向成熟但还没有成熟。他们感情丰富,心理起伏大,易冲动,自控能力差;他们没有走向社会却渴望走向社会;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但社会却纷繁复杂,所以,如果没有正确引导的话,大学生很容易误入歧途,走上犯罪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

2、心理迷乱,情绪失控。

3、对社会不满,报复性。

4、生理不健康。

(三)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文化事业受到消极因素的严重冲击,危害大学生身心的东西屡禁不止,使大学生的认知产生偏差。

(四)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

从学校方面的因素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教师素质问题以及校园暴力都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五)受婚姻、家庭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特点及预防 篇3

【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类型特点;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020-02

作者简介:张富(1968-),男,河北承德市人,重庆科创职业学院技能培训学院院长,副教授,重庆市永川区政协委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李凤荣(1968-),女,河北承德市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外大学生思想教育对比。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高学历、高智商层次的象征,被誉为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然而,近年来,这些天之骄子们频频跌倒,甚至中途夭折,不仅是他们个人及家庭的不幸,对社会、对国家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令人叹惜。为此,高校必须立足于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特点及原因的研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增强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努力将可能发生的违法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中绝大多数遵纪守法。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据有关方面研究统计,大学生违法犯罪比较集中地表现为:抢劫偷盗、聚众赌博、打架斗殴、侵犯公民通信权利及利用高科技犯罪等。这些现象虽然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但在高校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大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道德和法纪观念淡薄型:一个人缺少必要的道德和法纪观念,就很难将社会需要上升为自己的需要,因而对于行为后果、性质的认识就会相对减弱,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例如,某高校一学生,当其兄被通辑后逃到其就读的大学时,他非但没有及时劝兄归案,由于法制观念淡薄,反而又留宿又提供食物并放其逃走,结果该生因包庇罪被捕,毁掉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1.2 激情冲动型:激情是一种爆发性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当人处在激情状态下,大脑完全被激动的情绪所左右,缺乏理性的控制。在这种情绪激烈冲动的状态下,极易产生激情犯罪。如某高校一名学生, 因考试不及格且补考之后仍不及格,在向老师要求提高分数遭拒绝后,竟在一气之下杀了老师,造成了骇人听闻的校园惨案。

1.3 追求享乐型:享乐心理也称贵族心理。贵族有其永恒的“魅力”——高贵、典雅、物质富有,因此许多人都梦想着加人这个行列。在大学里,也有少数学生为追求“享乐” 超前“消费”。他们具有强烈的精神上的优越感和对低俗的鄙视,却无法解决现实的经济困难,无力抵挡物质的诱惑,因而为获取钱财不惜一切手段。如某些大学生,在物质利益、物质享乐面前轻易地出卖自己的青春和人格,最终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学生为满足物欲,行窃偷盗, 冒领他人汇款或存款,一步步走向犯罪。

1.4 仇恨报复型:大学里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同学、师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导致关系对立、相互仇视,甚至用报复方式对待对方,结果导致违法犯罪。如某些学生谈恋爱, 当对方提出中断关系时便采取报复的手段,伤害对方致使犯罪;某些学生受到他人侮辱或伤害后,便纠集一伙人去报复,结果导致犯罪;还有些学生受到学校或领导的处理或批评后,不思悔过,而由此产生仇恨,仇视领导、仇视学校、仇视社会,并以各种方式进行报复,最终导致犯罪等。

1.5 嫉妒伤害型:在大学校园中,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但是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竞争,不是通过更加努力进取成为竞争的优胜和强者,而是对比自己强的同学产生嫉妒。当这种嫉妒心理激烈膨胀时,就会不择手段地伤害对方,达到损害他人、打击他人、抬高自己的目的。如某高校一女生,原是班干部, 但总是嫉妒同班也是班干部的女同学,直到有一天,手持菜刀,对其连砍数刀,结果造成终身残疾,其后果可想而知。

大学生违法犯罪类型很多,除上述几种类型外,还有偏激表现型、模仿型、悲观消极型和心理变态型(尤其是性变态心理)等。

2 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2.1 犯罪类型和方式的多样化:近年来一些新的犯罪种类如贩毒、走私、组织介绍卖淫等也开始在大学生犯罪中被发现,虽然这些犯罪数量较少,但危害极大。吸毒、嫖娼、卖淫等丑恶现象和犯罪行为已严重腐蚀了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对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

2.2 犯罪手段和方法的智能化:大学生犯罪中除专科生、本科生外,硕士生、博士生也不乏其人,他们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犯活动中,为其实施犯罪制造便利条件。这方面最典型的是计算机网络犯罪。

2.3 大学生犯罪增长速度呈加快趋势: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犯罪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清华大学学生泼熊事件、天津某高校学生杀亲事件、四川大学生微波炉烤活狗事件、北京高校学生持仿真枪夜闯女生楼行凶事件及长沙某高校学生因恋爱问题杀害友事件等等。据统计,我国高等学校学生违法犯罪的占高校总人数的1.26%。

3 大学生犯罪原因分析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在客观环境的长期消极影响下,经过主体的实践体验不断积累,是主客观交互作用的结果。

3.1 环境原因: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环境原因是指主体外不良因素, 主要有:

3.1.1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结构不健全与家庭教育功能不良是其两个主要方面。家庭结构不健全包括:(1)家庭结构的解体与破坏,如父母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2)家庭关系结构的破裂,如父母间冲突或家长与子女公开冲突,子女难享家庭温暖自然向外寻求“友谊”与“温暖”; (3)家庭意识结构不良, 如父母本身品行不端, 性格不良、思想庸俗, 潜移默化中影响子女。

3.1.2 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 (1)不良社会风气、错误社会思潮、不健康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像黄、毒、封建迷信、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的毒害;(2)不良大学生亚文化的影响,像品德不良的一些大学生所组织的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相互误导和教唆;(3)受社会别有用心者唆使。

3.1.3 学校教育的欠缺。学校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塑造人,若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或侧面出现欠缺或失当,都会导致违法犯罪现象产生。诸如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脱节,应试教育的错误导向,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够深人细致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

3.2 自身原因:大学生个体自身的主观不良因素也是导致其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 主要有:

3.2.1 道德修养不良。主要包括:(1)道德情绪体验消极;(2)道德认识不正确;(3)道德意志薄弱、缺乏自控力,明知故犯、知行不一;(4)有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3.2.2 法制观念淡薄。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与不懂法或法制观念淡薄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某些大学生不知以法制规范自己的行为,而是随心所欲、我行我素,有的违了法却昏然不觉, 只是在将受到法律的惩罚时才如梦初醒, 悔不当初。

3.2.3 心理素质不佳。大学生处于青年的中期,他们精力充沛、活力旺盛、求知欲强、积极上进,但同时,他们追求新奇特、辨别良莠能力低、好冲动、自我控制力差、虚荣心强、好走极端等,这些不良的心理特点若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控制,都可能成为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

4 当代大生犯罪的预防

4.1 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奋斗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受环境影响非常大,而这一时期又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加大正面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学生明确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尊、自爱和互爱的意识,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不在生活中相互攀比,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袭。

4.2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思考。要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放弃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性问题,指导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恋爱,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对有病态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有效的心理治疗。

4.3 进行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在校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20岁左右,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和青春期,身体的内在本能会引起他们的行为冲动和思想变化,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控制,可能会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目前我国对学生的生理健康教育还很欠缺,尤其性知识宣传教育的严重缺乏,易使求知欲和好奇心甚强的学生产生了错误认识。对此实施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发生。

4.4 强化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我们强调要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知识和实际案例的教育,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除正常开设法律课程教学以外,各大专院校还应增设法制宣传栏、宣传刊,并采取多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法律常识教育。另外,还应与司法机关加强联系,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结合所办案件,对学生进行现实的法制教育,强化他们的法制观念,将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结合起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当代大学生犯罪之剖析 篇4

(一) 根据犯罪数据调查发现, 从1999年开始大学生犯罪各类案件和人数不断上升。2001年和1999年相比增加了54.5%, 到2002年与2001年相比竟增加了97.1%。

(二) 大学生犯罪多趋向于智能化并以财产侵占和人身伤害为主要特征。据《中国教育报》2004年11月12日发布盗窃犯罪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左右, 居大学生犯罪的首位, 大多是家境困难生活不理想的居多。并且犯罪手段较一般犯罪来讲表现出高智能、严重危害性, 比如马加爵在实施犯罪之前首先在网络上查询哪种罪犯工具杀人后流血较少以及制造的假身份证等都可以说明计划的周密性, 表现出智能化的特点。

(三) 犯罪主体范围扩大。根据数据统计过去几年中, 大学生犯罪很少来自重点高校而大多是出自民办的专科院校, 如今大学生犯罪在全国各个本科院校甚至国家重点培养院校的数量逐渐增加。据一项对“校园犯罪”的调查发现, 大学生犯罪人员复杂化, 在51名大学生犯罪人员中就有16人来自重点院校, 占了总数的31%, 其中成教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人员比例也占有很多部分。

还在调查中发现, 女大学生犯罪增长情况要比同期男大学生犯罪情况高出很多, 而且其作案手段多以色情性、多样性、残忍性为主。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一) 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发生改变

当今高校教育中不再强调对于学生思想作风的培育, 而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期, 缺乏思想教育的后果就是价值观产生扭曲, 偏离正确的人生方向, 从而走上一条不归路。进入大学, 各种形形色色的诱惑不断充斥在大学生身边, 加之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为学习知识文化为主, 强化学生的书本知识, 从而欠缺了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的培养, 最终导致其偏离正确的价值观。

现代社会,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越来越高, 不管从何种角度讲对物质的追求都不在是过去遭人唾弃和谴责的对象, 反而在工作生活中受到多数人的吹捧与重视。大多数人将个人的成功失败用物质的多少来衡量, 认为拥有了物质的财富就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这种对物质过度追求的不良风气进一步歪曲了大学生对于物质利益的正确理解, 使得思想价值观偏离正确轨道, 从而引发大学生通过盗窃、抢劫、敲诈等违法犯罪手段谋取物质利益, 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等不良心态。

(二) 心理的不成熟

中国教育自小学教育开始, 学生一直身处学校, 很少与外界社会人员交流沟通, 处事并没有熟练到成年人的成熟度, 心理和心态也并没有完全成熟, 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随着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大学生失业问题也逐渐增加, 对于大学生的自豪度、社会事业单位的认可度逐渐降低, 使得新一代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趋向于颓废放任的心理, 不能给自己正确定位, 更不能在社会中全面发展自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 如果没有正确引导, 很容易导致他们心理迷乱, 情绪失控, 产生对法律藐视的心态, 误入歧途失足犯罪。

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素质较差, 很难乐观的面对挫折和困难, 自制力薄弱。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是绝大多数, 外地学生远离父母初来异地求学, 周围环境变动很大, 心理又处于学生向成人过渡的转型期, 对挫折没有准备, 一旦遇到事情, 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另外由于年纪轻、压力大等因素, 特别是刚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大学生, 面对社会的彷徨无助感会更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从而走上歧途。

(三) 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

随着网络的普及, 大学生可以直接从网络上观看各种形式带有社会不良风气的电影、话剧、小说等。社会上许多领域也通过此渠道传播各种封建道德迷信和网络色情说教等, 使得文化事业环境遭到了极大的污染,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遭到极大的危害, 在认知方面远离正轨。

现如今的大学生一般来讲从小只能接触到电视和各种书刊杂志。许多媒体和杂志等不知不觉的从视觉和身心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平日的言行举止。然而对于意志力较为薄弱的部分大学生来说, 很容易受到这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认知和辨别力较为欠缺的情况下因一时冲动触犯法律。另外对于心理年龄过于“成熟”的部分大学生来说对一些武侠、言情小说和大型网络游戏的认识不够准确, 将现实和虚拟空间混淆, 将自身与他人的形象设定混淆, 诱导其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此外, 步入大学对于一直身处高中时代家长、学校强行管制的学生而言, 则进入了自由的天堂, 思想放松的情况下很容易作出违法行为, 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即使只是因为一时冲动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 学校教育体制不健全

从学校环境来看, 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现阶段许多高校出现的教育观念的偏差、教师素质问题以及校园暴露事件等都会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成长。特别是学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办学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而很多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却未加强, 远不能与高速发展的高等教育相适应, 反映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滞后的状况。如今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放松化, 上课纪律松散、寝室管理制度松懈, 有些学校甚至对于学生夜不归宿、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不予过问、不予处分, 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大学生犯罪的不正之风。学校自身没有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严密的管理制度, 导致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很容易迈入违背道德的道路, 最终导致犯罪。

(五) 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

大学生违法犯罪家庭方面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家庭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造成的不良影响。很多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 而忽略了对子女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培养, 在教养的方式上多采取简单、粗暴的家长制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 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品质,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格障碍。反之, 有的家长对于孩子过分的溺爱, 任何不合理的要求都给予满足, 不能以一个正确的家长身份培养教育孩子, 尤其是进入大学以后, 更加过分溺爱, 使得孩子自身保持一种优越感, 正视挫折困难的能力较弱, 心理承受能力不堪一击, 一旦遇到一点人际交往的不和谐就会心理失衡, 用暴力而非理智解决问题, 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社会上部分学者认为, 对于经常打骂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家庭不和谐、胡乱放任孩子自由的多种问题家庭来说, 更容易引发犯罪。原因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庭欠缺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不能从小环境中影响孩子的良好品质, 不能使孩子从家庭教育的根本上培养优秀的道德修养、认识到违反犯罪的危害性。因此在解决大学生犯罪问题时也不应该忽视基础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三、减少大学生犯罪的途径

(一) 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违反法律的大学生给予相应的处罚, 目前为止是减少大学生犯罪最为直接且最可行的途径。这一方式的作用可以分别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通过法律的强制力和约束力可以避免大学生再次犯罪的可能性, 二是法律对于其他大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预防性和警示性。而对于这一实施的效果, 理论界却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社会各界的部分人士认为, 对于罪行和犯罪后果不太严重的首次犯罪来说, 实施定罪量刑的举措并不合理。反之, 如果对他们先进行教育引导, 在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之后, 给他们一次改头换面的机会, 暂缓起诉, 让他们继续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和学习, 可能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更有帮助。然而实际上, 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在校期间都表现良好, 成绩优异, 校方在事发后向司法机关申请, 要求不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其处罚。

第二种观点:法律人士认为必要的规定必须遵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如果根据观点一的要求那么就违反了这一原则, 违反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使得全社会树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识减弱。犯罪的所有构成要件一旦成立, 就构成犯罪, 但是对于某些具体案件的具体分析做到不超越法律界限, 又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要求, 又未尝不是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 但是这一观点仍有待做出具体的研究。笔者认为, 施行暂缓起诉的举措是合理的, 有助于刑罚功能的实现。从社会角度讲, 任何犯罪都是一种损失, 法律的责任不单单是惩罚犯罪, 而目的在于预防犯罪, 减轻损失;从处罚角度讲, 应该根据犯罪者的罪行轻重和认罪态度给予刑罚或罚金。

(二) 预防是减少大学生犯罪最有效的途径, 是对社会人才和社会安全的保护。个人价值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程度的影响等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因素导致了犯罪, 所以说在预防大学生犯罪问题上应该从全社会各个领域入手, 引起全社会各界的关注才能更有效果。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构建适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1.首先, 应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社会公德意思, 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社会,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杨叔子院士说“育人要育有人性的人”。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 在培养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要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加以关注,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标准, 成才必先要成人, 是高等教育中应高度关注的课题。

2.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强化大学生的法制建设, 增强法律意识, 从学校教育入手。贝卡利亚指出:“教育起着正本清源的作用, 教育通过情感的捷径, 把年轻的心灵引向道德。”学校应该根据社会上普遍出现大学生犯罪等现象, 从原因本质入手净化大学生的思想意识, 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应使大学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 积极履行各种义务, 并且要正当时行使权利。对于学校中不知法、不懂法的学生, 不应以单方面传授法律知识和规定为主, 还应该重点培养其对待法律的应有意识, 要结合社会中各种不同的典型案例, 与学生们一同分析并认识到违法法律的严重性。构建法治道德建设。

3.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培养健全的人格。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和心理缺陷, 引发行为异常、性格孤僻, 这一现象是导致大学生犯罪问题的主要原因。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 开设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讲座, 使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树立良好健康的心理态度。

4.加强学校管理, 创建有利于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良好环境。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文化的场所还兼顾着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加强学校管理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有效方法, 学校应该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护措施, 减少有碍于大学生发展的不良社会风气, 从根本上消除大学生犯罪问题。从学校的基础建设上保障对学生的管理, 利用网络设施将学生的具体课程安排以及睡前签到做到严谨周密, 此外学校还要经常举办安全主题活动, 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校生活环境。

5.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应该担负起培养孩子优秀品质的责任, 学校不可能全面的落实到每一个大学生身上, 这就需要家长起到从中辅助的作用。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沟通, 了解孩子近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 并且自身也要做好榜样, 以积极正面的方式引导孩子的教育, 创建有益于大学生发展的家庭环境。

此外, 司法机关也应该投入到大学生犯罪问题中去, 利用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健全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将当今社会大学生犯罪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论当代青少年犯罪问题 篇5

姓名:钟杰仁

学号:20101304291

专业:广告1001

摘要:近来,世界各国青少年犯罪急剧增加,呈现犯罪年龄提前、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等趋势。社会对此问题仍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和足够的关注重视,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峻。本文试通过社会学知识分析当代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影响,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及引起更广泛的社会重视。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社会问题,社会规范,危害,预防

当前,青少年犯罪已被国际社会列为世界第三大公害,其危害已经加深并扩散到必须高度重视的地步。编者希望运用社会学的知识,综合地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并找出合理可行的解决途径,给社会提供有效改善现状的方法。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近来,青少年犯罪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其危害已经和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列世界三大公害。而且青少年犯罪还犯罪年龄提前、手段残忍、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增强、改造难度加大等趋势。

根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发表的《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罪抽样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罪总量为68193人,占刑事犯罪的比率为6.78%。未成年犯罪以14至16岁为主,16岁以下占接近80%,低龄化趋势严重。调查显示,84.2%的未成年犯罪属于“共同犯罪”,其中65.4%有成年人参与,“帮派”问题广泛存在各地校园,已成为燃眉之急。调查还显示,除抢劫、盗窃等主流犯罪类型,故意伤人、杀人,强奸和聚众斗殴等严重恶性犯罪增加,大有增长苗头。

在国内外大学校园,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犯罪时常出现在我们眼前,各种命案不断在校园发生,而作案者大多为在校或开除学生。不仅除此,越来越多的高校/

5学生投身网络犯罪和高科技犯罪中,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青少年犯罪频繁的发生已经成为社会的一个大难题,各种不良趋势更是让人担忧,社会各界都必须重视起这一严峻问题,充分意识到其为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

二、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首先谈的是内因——自身原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一些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其自身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游手好闲、好逸恶劳、无事生非的不良嗜好和品行,自身性格的缺陷,幼稚的心理,以及自身生活需要、人格尊严得不到满足,加上法制观念的缺乏等等,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很容易走向犯罪道路。但这并不足以导致目前青少年犯罪问题如此严峻,所以下面将主要分析造成现状的元凶——外因。

1.家庭原因

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家庭都是个体出生后接受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的教育和影响对个人早期社会化甚至一生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父母关系和家庭的氛围影响甚至决定了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代社会处于转型期,由于种种压力,导致大量家庭矛盾的发生,这种家庭长期的不和谐给青少年留下了难以修补的心灵创伤,埋下了青少年犯罪的地雷,只要稍一触发就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另一方面,家庭关系的疏远也是青少年犯罪的导火索,家庭关系的缺失导致青少年渴求其他方面的填补,继而经不起犯罪的诱惑。

2.学校原因

学校是个体进行预期社会化的地方,在这里,每个人将学习认识自己将要和需要扮演的角色,起到方向导引和人格塑造的作用。但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轻视直接导致青少年法制观念的缺乏,从而增大了他们走上歪道的可能。最令人担忧的一点是,学校老师经常以成绩为教育前提,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往往为“学习”让道,这不仅培养出了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还培养出了一批人格素质低下的犯罪分子。

3.社会原因

社会的不良现象和风气对青少年的影响尤其关键,青少年容易收到社会环境的熏染,偏离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当代社会充斥着“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是青少年犯罪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低级、庸俗的文化会侵害、腐蚀人们的灵魂。目前,在文化市场上,图书报刊、音像制品中充斥着大量的封建迷信、凶杀暴力、淫秽色情及其它不健康的内容,对社会文化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

2)以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腐败现象对下一代的影响亦不可等闲视之。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和走后门拉关系,使一些青少年也耳濡目染。他们受家庭环境影响,依靠自己的家庭势力而违法犯罪;

3)带有黑社会性质暴力犯罪的“黑色污染”——近几年来,我国带有“黑社会”性质(称之为“涉黑案件”)也越来越多。一些比较具体的宣传报道,虽然有正面的法制教育的作用,但过于细致的宣扬和描写,使一些青少年纷纷模仿。

三、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

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首先物质上它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非物质上它危害到社会的和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正视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影响是为其给予足够大重视的前提。

1.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国家每年在处理犯罪问题上投入的花费是巨大的,更不用提犯罪受害者所遭到的物质损失,其中青少年犯罪所带来的损失尤其值得关注。青少年犯罪不仅在总犯罪案件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执法难度也高于一般案件,造成的损失也较难弥补,而且未成年犯罪的反复性较强,容易发生再次作案带来二次损失。

2.引起社会动荡,破坏社会和谐

青少年犯罪同其他犯罪一样,也会恶化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秩序,使社会陷入恐慌,同时它还带来严重的家庭问题和社会伦理问题。青少年犯罪,相当于毁了自己,也毁了家庭,现代家庭将孩子当作希望,青少年犯罪无疑将这希望扼杀,使犯罪者家庭将陷入瘫痪,当这些家庭数增加到一定数量,整个社会都会受影响,产生动荡。犯罪青少年应该获得再社会化的机会,但随着青少年犯罪越趋严重恶化,人生安全和道德伦理就被放上了天枰的两端,导致社会和谐的崩坏。

3.阻碍社会发展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青少年犯罪直接危害的就是社会的未来。青少年犯罪带来的近忧是直接的物质损失和间接的非物质损失,但其真正可怕的是难以想象的远忧。如果青少年犯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将会进一步恶化下去,甚至成为一种在青少年群体的不良文化,引发起青少年犯罪的集合行为。这些行为可能是“帮派”的合理正常化,暴力解决问题的普遍化,自我约束的虚无化。当一个大群体的社会行为严重偏离,社会将陷入瘫痪状态,可见青少年犯罪正在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

四、青少年犯罪的解决方法

1.优化社会联系预防个人犯罪

美国犯罪学家赫希的社会控制理论之观点认为人都有潜在的犯罪倾向,但社会联系可以防止个人犯罪。从这个观点出发,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可以通过切断不良的社会联系和建立优良的社会联系实现。在青少年身边的有害联系来自包括学校周边的坏人,社会上的不法团伙,各种媒介中的“枭雄”“兄弟”等,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加强对学校周边的整治和对信息传播的正确监管解决的。而优良的社会联系责是良好的家庭关系,优秀的学风校风,和谐的社会环境可以带来的,使青少年有所依恋,学会奉献,参与到正常的社会互动中,有正确的目标信仰,这是最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途径。

2.加深细化并落实青少年的社会规范

法国社会学者涂尔干提出的失范理论之观点认为青少年犯罪是由于社会没有为少年提供

明确的规范以指导少年活动,以使少年无所适从。从这个观点入手,我们应该加深细化并落实对青少年的社会规范。首先要完善对青少年的法律规范,更加细化青少年犯罪的相应惩罚,避免模糊不清的情况出现,杜绝青少年认为犯罪是毫无代价的;然后要加深道德规范的约束,在家庭、学校、社会都要加强道德规范的全面渗透,让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构建起对犯罪的正确观念。

总之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是社会的毒瘤,必须在危害到整个社会的生命前遏止,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重视并参与其中,更需要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的通力合作,努力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

参考文献

【1】 操学诚.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罪抽样调查分析报告.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06)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当代大学生犯罪 篇6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犯罪特点,犯罪原因,犯罪预防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高智商、高素质、高层次的青少年群体。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然而,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学校教育的缺陷,家庭的不和谐及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不高、辨别是非能力弱、法治观念淡薄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当代大学生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大学生犯罪不仅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也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犯罪是很有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犯罪属于青少年犯罪的范畴,但又与一般的青少年犯罪不同,有自己的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多样性

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多样性。主体多样性是指实施犯罪的大学生具有受教育层次复杂化,年龄、性别多样性的特点。二是犯罪类型多样性。大学生犯罪多以财产型和伤害型犯罪为主,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类型犯罪案件,除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只能是特殊主体犯罪外,大学生犯罪几乎涉及其他各大类罪,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权利罪等。罪名主要有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诈骗、赌博等。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可塑性强

当代大学生犯罪多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心理发生畸变从而导致自己偏离正确轨道的。他们本质是好的,只要教育得法,措施得当,并持之以恒,就能够把犯罪大学生从迷途中挽救回来。

(三)当代大学生犯罪手段的凶残性

一是由于学校和社会忽视了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偏轨。一些大学生认定“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生信条,做事胆大妄为,不计后果。二是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生活中缺乏关怀,逐渐丧失爱心。

(四)当代大学生犯罪的高智能性

近几年,大学生犯罪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其手段表现出高智能、高技术、高隐蔽以及高危害性。大学生是优秀人才,接受高等教育,有着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使得大学生在智力化犯罪方面比一般的犯罪主体更具有优势。大学生犯罪智能化最突出的表现是计算机和网络犯罪,如:侵害计算机网络,编制、传播计算机病毒和诈取钱财等。大学生智能犯罪呈上升趋势,给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五)大学生犯罪时间的规律性

大学生犯罪有明显的特定时间性或阶段性,在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对每一学年来说,每学期的期末和开学初期都是“敏感”期;对一年来说,5月和10月是大学生犯罪的两个“高峰期”。

(六)女大学生犯罪呈现严重性

近年来,女大学生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其增长率超过了男生犯罪的同期增长幅度。女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犯罪主体中的一个醒目群体。在女大学生犯罪中性犯罪和财产型犯罪各占一半。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犯罪是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外部客观因素也有内部主观因素。外部客观因素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内部主观因素包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对法律的信仰等方面。

(一)客观因素

1.社会因素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泛滥,导致大学生把金钱和地位看得很重,使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偏轨和倾斜。有的学生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用诈骗、盗窃、抢劫等犯罪手段来捞取钱财。

其次,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化、复杂化,一些不法商人利用投机倒把、非法经营的手段来牟取暴利,这也影响着大学生。

再次,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使一些大学生心理失衡。统计资料和犯罪学研究表明:失业和犯罪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失业率越高犯罪数量就会增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调查显示,2007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559万,比2007年增加60多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可见一斑。一些大学生不能忍受压力,采用极端手段来解决问题,最终走上犯罪道路。2003年1月,周一超参加了嘉兴市秀洲区政府的公务员考试,笔试和面试顺利通过,但在体检时查出“小三阳”,不能被录用。他心理不平衡,一怒之下用水果刀刺向工作人员,造成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周一超被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不良文化的影响。文化环境对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影响在于,它能为人的动物性和文化性的彼此消长创造一种特定的外部条件,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促进文化性的强化和动物性的弱化,为文化性克服动物性创造非常有利的条件,恶劣的文化环境则能导致文化性的弱化和动物性的强化,为动物性摆脱文化性创造必要的条件。犯罪行为是人的动物性恶性膨胀,文化性遭到排斥的结果。尤其对于青少年,恶劣的文化环境是促使其犯罪的催化剂。

当前,文化传播的速度快、途径多、内容广。良莠不齐的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大学生正值青春期,模仿性、学习性特别强,同时由于缺乏社会阅历,辨别是非和意志力弱,极易受到暴力、色情等不健康文化的污染。恶劣的文化环境是影响大学生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

2.学校教育的缺陷

学校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经阶段,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而储备能源的基地。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养成和提高都与学校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良好的学校教育不仅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而且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却存在缺陷。

1)学校教育观念的偏颇,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和法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虽然提出素质教育,但学校仍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优劣的重要标准,导致了大学生道德水平低下,法律意识淡薄。如曾经发生的震惊国内的“刘海洋事件”,为何一个高才生却做出如此残无人性的事?就是因为他的道德低下,缺乏爱心,法律意识淡薄。学校教育观念的偏颇,对学生德育和法治教育的不重视是造成悲剧的重要原因。

2)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忽视。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身体发育成熟,但其心理上还未成熟,其感情的发展处于波动与稳定、幼稚与成熟之间,其思想、情感和行为是复杂的、多变的、矛盾的,需要别人的正确指导。但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中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的教育。从2001年10月全国第三次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得到的资料显示:大学生有心理障碍者占25.4%,其中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6%。

3)在学校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缺失。人文精神的缺失是大学生犯罪最深层次的意识根源。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是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具有人文精神,对社会具有严肃感与使命感。而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却忽视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缺失会导致大学生做事不计后果,没有责任心,不会关心、爱护、尊重别人。

4)不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增长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使其德智体全面发展,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科学、全面、相互协调进展。但是近年来,色情、暴力等不和谐的校园文化腐蚀着意志力薄弱的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偏离。甚至导致大学生走向犯罪的道路。

3.家庭影响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习惯和性格的养成起到直接深远的影响。在大多数犯罪的大学生中,多半是成长在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的。

1)家庭结构上的缺陷。缺损家庭中,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共同关爱和教育,更不会爱护别人,与人正常交流。这严重的损害着孩子人格的健康成长,可能会使孩子变得孤僻、偏执、自私、冷漠、难与人相处。

2)不和睦的家庭。家庭气氛冷漠、紧张,会使孩子失去温暖。孩子时刻处于紧张状态,会在人格上出现缺陷。

3)贫困家庭。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往往会有自卑、敏感、脆弱、封闭的表现。2004年发生的云南大学“二·二三”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加爵狰狞形象下掩盖的可怜和自卑。

4)家教放纵、娇宠。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这也成为诱发他心理疾病的原因。过分的溺爱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孤僻、自控能力差、焦急恐惧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有些还发展为暴力倾向和行为。这样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受委屈,就容易心理失衡,做出过激行为。

4.学校和家庭缺乏必要联系,是造成大学生犯罪的时空盲点

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的成长都有重要影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应相辅相承。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异地求学,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此时如果学校和家庭建立必要联系,对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是十分有益的。

(二)主观因素

1.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

1)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大学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自我预期值开始下降,不再因为是社会精英而自豪,而是对前途充满疑虑、迷茫。这极易产生消极颓废心理,导致心理迷乱,情绪失控,失足犯罪。

2)心理脆弱,无法应对挫折。大学生心理正处于“断奶期”,又远离父母而独立生活,面对挫折没有充足准备,极易采取不正当手段解决问题。

2.畸变的自我意识

1)过低的自我评价。这类大学生对理想我期望值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变。在心理上自我排斥,会产生否定自我、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对自我产生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往往又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和抑郁等表现。

2)过高的自我评价。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病人为理想自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类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他们一旦受挫,极易做出过激行为。

3.不正确的人际交往

1)人际交往不适应。一些大学生,特别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内向的性格使他们不善于与别人主动沟通,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容易被孤立,变得沉默、自卑、自闭甚至产生敌对、仇恨心理。

2)与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交往。受不良青年的影响,容易使大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甚至会被带向犯罪的道路。小焦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马某。觉得马某很讲“义气”,在自己受欺辱后,马某可以帮忙。一天,马某将小焦叫到公园,说一起抢劫,一起分赃。刚开始小焦不同意,但经不住马某的威逼利诱,实施了犯罪,最终难逃法网。大学生心理还不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差,再加上交友不慎,很容易误入歧途。

4.缺乏法律信仰

据调查,21%的大学生对法律的印象是“阶级的、严峻的”,14%的认为法律是“民主的”,对法律的认识仅处于感性阶段,对现代法律基本精神缺乏准确的理性认识。

学校法治教育缺乏。再加上社会上的行贿、贪污、腐败之风盛行,而犯法者却逍遥法外。这也使得大学生对法律的威慑力、强制力产生怀疑。有的便以身试法,对法律持蔑视的心态。

三、当代大学生犯罪的预防

大学生犯罪预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是社会的责任,有利于减少、避免犯罪对社会造成的物质损失,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大学生犯罪预防的原则主要有:教育保护原则、及时防治原则、综合治理原则、科学性原则。预防大学生犯罪,要构建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社会教育为辅导的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从内部到外部全方位多角度的预防体系。

(一)大学生犯罪的外部防范措施

1.净化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对大学生来说是引导其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外在条件。仅对大学生实施良性教育而不采取有效措施来净化社会环境,那么防止大学生犯罪是不可能的。在净化社会环境的措施中应坚持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达到标本兼治。

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文化市场的治理,特别要加强网络文化的治理。严禁暴力、色情文化流入市场。大力弘扬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2)坚决惩治腐败,逐步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治理犯罪问题,首先要治理腐败。腐败不除难以立国,贪官不除难以立本,贪污不除难以立信。

3)完善立法、司法工作,严格依法办事,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预防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关键所在。

2.学校要更新教育理念

1)重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01年10月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学校要针对时代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与道德伦理专家共同探讨出适合新时期的价值观教育。

2)加强学校的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特别是加强学生的责任教育和生命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重视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治观念。这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当多的犯罪行为是由于个人法治观念淡薄造成的。

4) 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2002年4月,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 (试行) 》指出, 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健康成长”。各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首先,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及时疏导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等其他心理疾病。教导大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学会合理的情感宣泄。

其次,教会大学生正确与人交往,学会与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最后,教会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给自己做一个正确的社会定位。

5)加强校园管理,培育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加强校园管理,首先要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实施以规范学生行为;其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建立各项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制度,帮助他们解决物质方面的困难。培育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首先要加强学校的网站建设,根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大学生所需的信息,设置大学生喜爱的栏目,以高雅文化引导学生远离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鼓励大学生展示才华。

6)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被害的可能。

3.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在家庭防线、学校防线和社会防线中,家庭防线是最基础的防线。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思想素质和品德的形成,是最直接的。

父母应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与孩子多沟通,重视孩子的心理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共同寻找问题根源,探讨对策来解决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内部防范措施

1)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三观”。关心国家大事,学习先进事迹,树立积极的生活目标,避免因内心空虚和心理不健康而产生违法犯罪的倾向。

2)自觉培养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保持心态的平衡。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在交友时一定要注意,远离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不要被一时的“哥们义气”所蒙蔽,被人利用。多与有理想、知追求的进步人士交往。

4)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特别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当代的大学生普遍的意志力不够坚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放弃,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够强。

5)大学生要多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这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心,还能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当代大学生犯罪是一个“综合病症”,必须调动起社会一切力量,尽可能消除导致大学生犯罪的因素,将犯罪的数量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全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2]李锡海.文化与犯罪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6.

[3]马广成.试论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6.

[4]吴珍平.当代大学生犯罪特点、原因及防治[J].龙岩学院学报, 2006.

[5]王斌.浅谈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和预防[J].时代文学, 2007.

[6]赵艳.对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几点思考[J].法治与社会, 2007.

当代大学生犯罪 篇7

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新特点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年龄、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虽然如此,我们从中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新特点。

1. 违法犯罪呈现广泛性。

(1)犯罪类型多样化。犯罪类型表现出形式复杂、种类繁多的新特点。除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只能是特殊主体犯罪外,大学生犯罪几乎涉及其他各人类罪,不仅仅以财产型和伤害型犯罪为主,还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侵犯财产权利罪,等等。罪名主要有盗窃、抢劫、故意伤害、故意杀人、强奸、诈骗、赌博,等等。(2)人员层次复杂化。大学生犯罪的广泛性,还表现在人员层次上:性别上有男也有女;年龄上有大也有小;学历上有高也有低;经济条件上有好也有差;思想人品上有由优变劣的:地区上有农村也有城市;政治面貌上有普通人员也有共青团员、共产党员;平时表现上既有一般较差的人,也有学生中的高材生、三好学生、学生干部;既有历史上有劣迹的,也有初犯的,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的状况。

2. 犯罪手段呈现智能化。

大学生文化水平较高,他们在违法犯罪上明显区别于一般青年的特点就是智能性。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作案能力,有的学生利用高科技手段破解、盗用他人密码以窃取钱财;有的利用网络进行诈骗。有的学生为提高反侦察能力,逃避法律制裁,有针对性地学习法律知识,违法过程显得更隐蔽。

3. 犯罪动机具有突发性。

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多为18—22岁,正处于青春活力旺盛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思想偏激、容易冲动、易走极端等特征。他们犯罪的过程大多比较突然而简单,受到某一件事情的强烈刺激后,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危害社会的恶果却希望或放任它发生,在心理亢奋的状态下,不计后果,恣意妄为,来不及更多的思考,也没有考虑的余地,便着手实施犯罪了,结果是酿成大祸,一失足成千古恨。

4. 大学生心理问题加剧导致犯罪。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期间,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但他们的心理发展却是相当的不稳定、不成熟。近几年,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大。这些大学生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或者遭受学习、生活、感情上的挫折时,如果不能用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就可能演变成大学生犯罪心理。

5. 女大学生犯罪呈现严重性。

近年来,女生的犯罪现象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男性因为自身的优势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女大学生就业一年比一年困难,长期找不到工作,她们就会萌生被社会抛弃、歧视的心理。在女大学生犯罪中,性犯罪与财产型犯罪所占比重较大。

6. 与考试有关的违法犯罪日趋常见。

从小的方面来说,考试作弊、论文抄袭都是违纪、违法的行为。从大的方面来说,为了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不惜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大学生甚至由原先自己买假文凭、假证件转向制作假文凭、假证件贩卖;有的由偶尔代别人考试转变成有组织地代他人考试,等等。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社会的犯罪现象还是个人的犯罪行为,都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大学生犯罪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及大学生自身因素。

1.社会因素。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期,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带来的无序性引发了人们思想上的某种混乱,社会的深刻变化无疑会影响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变化,使得少数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轨和倾斜,他们趋乐避苦、追求享受、低级趣味,当通过正当渠道不能达到目的时,其中一部分大学生就会采取犯罪的方法来实现。从经济发展来看,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同时,拜金主义也越来越严重。许多大学生错误地以物质利益为尺度去评价个人得失,这就诱发部分大学生进行抢劫、盗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2.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的失当是导致大学生走向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考指挥棒的压力下,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忽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教育方式上,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家长采取溺爱型的教育方式,对子女娇生惯养,极易导致子女形成一种唯我独尊、以我为中心的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和不健全的人格品质;而当子女考入大学后,许多家长又将全部的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而对孩子的大学生活无力指导,或者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这样,孩子一旦受到委曲、挫折,就会造成心理失衡,采取极端的手段解决问题,进而滑向犯罪的泥潭。

3.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看,学校教育体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学校教育观的偏颇和其他一些不良因素都会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学校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对学生人生观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存在重知识“输入”而轻思想品德的“塑造”,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有的学生夜不归宿、逃课旷课、赌博醉酒等也无人过问。由于未做到防微杜渐,导致个别学生自觉性越来越差,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很容易突破道德的防线而走上犯罪歧途。

4.大学生自身原因。(1)法制观念淡薄。大学生违法犯罪并不完全是由于对法律的无知,大多是知法犯法,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手段高超,不会被查获,所以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2)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少数人学生在精神追求上,一味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则又会不择手段,往往冒险走向违法犯罪之路。(3)爱慕虚荣、贪图享受心理。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发生了改变和错位,他们把穿名牌、高消费看成是一种时髦。对物质享受和满足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部分大学生去进行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4)贫富差距导致心理失衡,目前,因家庭困难造成经济紧张而陷入困境的大学生,在学校里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经济的窘迫使他们自卑心理特别敏感,一旦遇事伤及自尊导致心理失衡,就很容易走上邪路。

当代大学生犯罪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法制教育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然而,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体制不断变革, 高校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的环境下,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及取得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大学生漠视道德修养, 法制观念不强、法律意识淡漠的现象仍旧十分普遍;大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更是屡见不鲜, 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比例也日趋偏高。

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 除了研究外部客观原因, 从环境、社会、家庭、教育本身等方面进行探讨外。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研究, 也是学术界和法制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以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切入点开展高校法制教育, 应该成为整个法制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部分。本文拟从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层面作一些分析和解读。

一、大学生心理的一般特征

1.大学生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的转变时期。斯普兰格 (E.Spranger, 1924) 将青年期形容为人的“第二次诞生”。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经历精神和情绪逐步趋向安定和相对平稳的过程, 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但由于特殊身份和社会地位, 他们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 被排斥与成人行列之外又已脱离孩子的群体, 因而具有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的心理表现。

2.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大学生能够通过将客观世界和主观意识相结合, 在抽象的水平上精确地掌握和理解各种事物的关系;大学生的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 并富有创造性, 这是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大学生的思维表现出独立的批判性, 他们喜欢探求事物的根源, 并容易怀疑和争论, 对待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不轻信先有结论和盲从他人的意见。

3.大学生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愈加丰富和复杂。如对自己喜爱对象的狂热, 对成就的自我欣赏,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不平事件的愤慨等等。他们需要与值得信赖对象交流感情, 并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强的控制和调节能力。但大学生的情绪表现还不能够向成人那样稳定, 具有显著地两面性, 往往强烈与温和共存, 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情绪的表现具有明显的矛盾性。因此情绪波动大, 负面情绪多, 是大部分大学生都不同程度面临着的心理方面问题。

4.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日趋成熟, 具有追求成功的强烈内在动机和较强的意志行动。他们渴望自我实现, 因而面对不同的需要、动机、情感、价值观时, 他们已经能够明确动机、确定行动的目的、作出实现意志行为的计划。但是, 在整个意志行动的过程中, 大学生在面对选择时也很容易陷入冲突和困扰状态而难以自拔, 还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够实现其决定。

总的说来, 大学生心理的发展越来越趋于成熟化, 表现出更加丰富和稳定的特征。但相对于生理发展来说,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表现出滞后性。因此, 这一阶段也是心理问题频发时期, 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性和不适应性是各种不良心理状态的诱因, 大学生之所以出现违法犯罪行为也是基于违法犯罪的心理的产生。

二、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

(一) 矛盾和冲突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存在

1. 大学生往往被视为同龄人中的优秀人群, 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可是, 尚未完全脱离父母庇护, 又还未真正踏上社会的大学生们尚不具有把握现实的能力。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所带来的迷茫和彷徨, 是大学生心理最尖锐的矛盾。挫败、沮丧、偏激等负面情绪极易得到诱发。不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是基于反社会的心理, 认为社会缺乏公平正义, 遂产生通过违法犯罪来危害社会的心理动机。

2. 大学生基本具备了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思想上表现出独立的批判性。在与他人沟通交流过程中重视强调个人观点和意识。当不能得到他人认同和理解, 或者发现自己没有得到认可和证实的途径时, 会产生强烈的证明动机。大学生因争执和观念冲突引发的案件并不在少数。另外, 大学生极度希望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认可, 并有强烈的表现欲望。不少高智商、高科技和网络犯罪都是因为一些才智突出的大学生为了“展示”才华, 体现自己的“专业性”而产生的。

3. 大学生个人独立意识不断增强, 他们需要有独立自由的空间。另外, 随着生理上的成熟, 大学生情感上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他们害怕孤独, 渴望与值得信赖的对象交流, 渴望融入集体的大环境。这种情感上的二重性, 让大学生的情感生活更为复杂, 情绪变化大且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 容易产生偏激、冲动等情绪冲突。情绪方面的不稳定性和矛盾性也是引发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主要诱因, 许多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都是在情绪控制不稳定的一瞬间发生。

4. 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常以成年人标准看待自己。但是, 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并不高, 缺乏社会经验, 逻辑思维能力还不深刻, 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够敏锐, 再加上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仍然有限, 在适应社会和适应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冲突在所难免。表现在行动上可以看到, 需要和愿望得以实现便感到满足而欢欣不已, 而一时得不到满足变悲观失望甚至出现心理失衡。为获得暂时的心理平衡也是众多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共同心理特征。

(二) 自我意识的矛盾和偏差

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 指人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出现矛盾是不可避免的。自我意识对个体行为具有直接的支配作用, 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在采取行动时也会更加恰当适宜。反之当个体无法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和适宜的自我态度, 以致不能达到自我统一性的确立, 就不能获得安定、平衡的心理状态。也就出现了自我意识的偏差, 那么在采取行动时也往往与现实不相适应甚至发生冲突。

1. 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

较强的自我意识促使大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迫切想要证明自身的价值。当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达到理想自我的境界, 便表现出极度的自我, 遇事盲目乐观, 相当自负。这种状态必定遭到周围人际环境的排斥和不接受。因而这种自我意识状态下的大学生极易遭受失败和心理冲突的折磨。此时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理想自我, 正确认识现实自我, 使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尽可能相一致。那么, 就会沉溺于苦闷、自卑之中。当进一步发现自己与理想中的差距越来越大且无法改变, 那么在挫折无法承受的情况下, 违法犯罪最后成为了一种宣泄内心不满的方法。

2. 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低。

比较理想自我, 很多大学生总处于不满现实自我的状态。总表现出对自己的否定和排斥, 怀疑自己的能力并拒绝采取积极的行动去适应环境接纳自己。他们的心理体验常年伴随较强的自卑、盲目性和情绪消沉、孤僻、抑郁等现象。他们经常遭受内心冲突和情感损伤。自我评价过低带给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得不到调适, 长期以往容易导致大学生将内心的痛苦和矛盾转变成对外界人和事的仇视心态, 一旦在特定状态下得到激发, 一些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便因此产生。

(三) 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形成过程

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 并不是某种问题心理单纯作用的结果, 在它背后都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以较为常见的大学生偷盗案件为例, 行为的实施者可能是在物质需要的利益驱使下, 妒忌心、报复心共同作祟以及对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状态下作出举动。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 不仅要看到某一种不良心理造成的影响, 更要全面综合研究多种不良心理共同作用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

1. 内化。

大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的时期, 自我意识经历着分化———矛盾统一的过程。同时大学生处于知识和经验大量积累的阶段, 他们会逐渐的将所知的人类的知识、经验、社会规范与价值体系转化为个体的知识、经验、价值与信念。在学习的过程中, 他们通过对社会规范的不断认同, 逐步确立对各种社会存在进行鉴别的内在标准, 以此作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这是一个将社会存在转化为自身心理因素的内化过程, 并在内心形成指导自己行为的标准。

然而,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还没有完全实现统一, 他们生活的环境处于半社会状态。容易对社会和生活中一些现象产生错误理解。由于缺乏自我心理调适和控制能力, 又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影响。再加上一些自身的不良习惯和定势, 大学生在形成心理指导标准的时候极易产生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这种偏差和错误就是导致违法犯罪心理产生的根源。

2. 外化。

违法犯罪心理与违法犯罪行为有着必然联系。违法犯罪心理产生后, 个体在受到某种需要和欲求或者其他物质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刺激 (即“诱因”) 。那么更为明确的违法犯罪动机便产生了。个体从而就具备了足以发动违法犯罪行为的内心冲动。一旦出现有利于的外部条件, 或者个体周围的微观环境给与了个体某种刺激和适合的情境。那么违法犯罪行为就极易被引发。于是违法犯罪的心理就得到了外化。

考察大学生违法犯罪个体的犯罪过程, 一般都经历了不良心理———违法犯罪心理的质变过程。有许多平时表现良好的大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例子, 实际上只是因为这些大学生犯罪心理的演化是以一种隐性方式进行的。也有很多大学生犯罪案件的发生看上去是突然的毫无征兆的, 同时具有冲动性、即时性和偶然性, 但实际上也只是已形成的犯罪心理在较为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了外化的过程。

三、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机制的研究是法制教育有效开展的又一途径

当下的高校法制教育, 教育内容主要还是侧重在法律知识的普及和灌输上。教育途径仍是通过开设《法律基础》的系统课程, 而作为一门课程去教学, 必定有损于法制教育所希望的实效性。让大学生知法, 懂法在现代的教学体系中已不再是难点, 而要实现法制教育的真正目的, 还在于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 大学生能够正确的用法和控制自己在法律允许的维度内行为。法律意识水平的高低也是通过行为得以体现, 而心理因素已经是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因素。

通过开展法制教育, 增加大学生法律知识, 强化法律意识的同时, 违法犯罪的心理预防应该提升到法制教育过程中更高的位置上来。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寻找到其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对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进行干预, 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 应该是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有效途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咨询活动的介入应该成为法制教育开展的必要环节, 及时的将学生的不正常心理活动引向正轨, 就可能预防和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因而除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外, 较高水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应该是当今社会对法制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李进宏.当代大学生心理解读[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8.

[2]李义军.论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犯罪的影响及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7, (4) .

[3]魏健馨, 张学林.犯罪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2.

[4]李峻.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动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06-8, (24) .

当代大学生犯罪 篇9

腐败是指掌握公共权力的组织和个人以对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用而达到牟取私利目的的行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当前腐败现象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如何应对当前的腐败问题, 笔者认为必须坚持十八大提倡的“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策略, 从反腐体系的构建入手, 构建制度化、法治化、系统化的反腐机制。

当代中国腐败问题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 我国的腐败问题呈现出越来越复杂化的特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腐败的范围和领域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当前腐败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管理部门、国有企业扩展到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要害部门, 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受到了腐败问题的侵蚀。

二是高官腐败与基层腐败问题同时纵深发展。针对该问题习近平主席提出“既打苍蝇, 又打老虎”的反腐战略, 将打击高官腐败和清除基层腐败作为反腐重点工作。

三是腐败“集团化”和案件“牵连化”问题突出。目前查处的很多案件, 都存在“窝案”、“串案”的特征。在腐败这一特殊的生物链中, 腐败官员存在依附关系, 甚至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是腐败手段新型化和隐蔽化趋势带来查处难题。随着反腐斗争的深化, 腐败手段也越来越隐蔽化, 给查处工作带来困难。一些腐败分子规避法律规定, 借合法之名行腐败之实。此外, 权权交易、权色交易问题日益突出, 原有的反腐败立法局限于权钱交易已无法满足反腐形势。

当前我国防治腐败犯罪的策略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一直将反腐作为工作重点。中纪委向十八大作出的工作报告中浓墨重彩地总结了十七大召开后5年来的反腐工作进程, 并且提出了宝贵经验、指正了今后工作的方向, 重点策略如下:

(一) 加大惩治腐败犯罪的力度, 维护党纪国法

我国通过加强立法、严肃执法, 重点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腐败这一特殊生态链中, 基层腐败实为高官腐败的爪牙, 按照中央关于“苍蝇”、“老虎”的比喻, 拍死了苍蝇就断了老虎的手足, 使其失去滋养的土壤, 必能进一步净化反腐败的生态环境;而打死了老虎才能动摇基层腐败的靠山, 拔了萝卜才能带出泥。本着苍蝇、老虎一起打的原则, 惩治腐败不但打击高层领导违法犯罪, 更强有力地铲除基层腐败问题。

(二) 深化制度建设和改革创新, 提高反腐水平

我国目前的反腐工作已经走上了制度化、法制化的必经之路。国家权力机关多管齐下, 通过宪善立法、深化改革、强调履职多个方面提升反腐工作的力度。

一是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 出台修正案完善法律。

二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铸造不易腐的“笼子”。习近平主席说过, 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一方面, 通过深化铁路市场化、电煤市场化、电网市场化改革, 将过去的“电老虎”、“铁老大”变成市场竞争的主体, 将高度集中的权力被市场化稀释, 从而打造“不能腐”的行业传统;另一方面, 通过健全制约监督机制, 促进有权机关正确运用权力。

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全面履行反腐职能。一方面, 中央派出十个巡视组重点巡视稽查省部级领导干部违反党纪国法的问题, 另一方面, 坚持和完善纪检监察合署办公体制, 全面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 加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监督。同时, 加强反腐败国际交流与合作, 做好《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履约相关工作, 积极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执法、司法合作。

(三) 强化作风建设和队伍建设, 确保拒腐防变

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 是拒腐防变的强心剂, 也是党员干部预防违法犯罪的预防针。

一是加强党内学习锻炼, 严肃处理违法乱纪。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状况评价机制, 把作风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 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是坚持求真务实作风, 严厉整治公款浪费。我国当前反腐中的一个重要工程, 就是促使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政绩观和权力观, 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坚持艰苦奋斗, 厉行勤俭节约, 严肃整治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等行为。

三是优化干部队伍建设, 打造过硬领导班子。一方面, 培育科学、良好的干部选拔机制, 通过公平、公正的选拔程序提拔真正思想过硬、业务精湛的干部进入领导队伍, 为拒腐防变提供优良的主体基础。另一方面, 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和法治意识, 严格按法律法规和政策办事。

几点看法和思索

我国现今防治腐败犯罪的策略, 已经做到了标本兼治, 既严厉打击犯罪现象, 又抓住源头未雨绸缪。

(一) 以培育廉洁文化为重点, 既打老虎又打苍蝇

腐败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并非一日之寒, 这之间有个入的腐化变质因素, 也有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中国大陆一位官员在新加坡考察时询问新加坡有没有腐败, 一位新加坡官员说:“我们不敢说消除了腐败, 但腐败已不再是制度性的, 他不再是官员的生活方式, 而且他被控制在社会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新加坡之所以成为亚洲最廉洁的国家, 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对廉洁文化的大力打造。

笔者认为构建廉洁文化势在必行。廉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廉洁文化的发展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在构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廉洁文化建设。

(二) 以强化组织监督为重点, 立足社会形成合力

反腐工作中, 组织监督与社会监督都是必不可少的, 二者既构建了权力的“笼子”, 同时又为发现和惩治腐败犯罪提供了线索。

一是强力发挥部门专业职责, 做到有为有位。大力加强组织监督, 就必须发挥各职能部门的功能, 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做到严格执法, 严厉打击腐败犯罪,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二是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建设, 做到令行禁止。要健全完善机关党组织监督制度, 使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行使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步骤都受到监督和制约。

三是鼓励发挥社会监督机能, 做到疏而不漏。组织监督尽管拥有强制力, 但是在广泛性上要逊色于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形式多样, 比如网络监督、信访监督、民主政治评议等等。如何理性引导, 合理利用, 引领以互联网信息平台为主的民间反腐力量向着理性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反腐败职能部门和信息管理监督部门面临的新课题。

(三) 以打造反腐体系为重点, 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反腐败必须要形成体系, 这个体系应当包括预防和惩治两个部分, 缺一不可。体系的构建, 包括法律的完善、制度的建设和文化的形成。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打造反腐法律体系, 构建司法堡垒。2013年3月9日的新闻发布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郎胜解读“未来5年的立法规划”, 表示“完善反腐败方面的立法, 真正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重点, 这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首次公布反腐立法的时间表。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马怀德认为, 源头治理腐败尚需制定三部法律, 分别是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的《重大决策程序条例》、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政务公开法》和实现权力制衡的《行政组织法》, 他认为唯有如此, 才能遏制当前腐败高发多发的势头。笔者还认为, 需要通过刑法修正案进一步明确对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案件的处理, 扫清反腐死角。

二是加快司法体制改革, 严惩腐败犯罪。从司法实践来看, 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 腐败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 反腐工作的国际交流日益密切, 包括案件移送、证据转换、犯罪分子引渡等问题都在现实发生。针对新形势的发展, 加快司法体制改革, 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从严惩治势在必行。

上一篇:施工异常情况下一篇:作文多媒体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