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2024-05-21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精选10篇)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1

一、政治观念方面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关心国家大事, 有爱国热情, 耳闻目睹了改革开放的成就,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关心改革,支持改革,通过学习和实践,认识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可以说,学生的政治方向主流是好的。但也必须看到,大学生在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上存在一些矛盾、困惑和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的、模糊的层面,缺乏理性的、深刻的理解,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感到困惑。如内地与沿海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问题,社会腐败现象,社会治安问题,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等等,对上述矛盾的现象往往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2.在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上存在着淡化倾向 , 他们主要以自我发展为视点看待政治问题,不少学生把入党、评先进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手段,他们参加政治学习,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一定程度上是想通过参与政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利益和要求。

3.当代大学生在政治上还有幼稚不成熟的一面 , 有爱国热情但易冲动,有正义感但缺乏政治觉悟,因此,思想易波动,把握不好,极有可能产生过激行为。

二、价值观方面

当代大学生积极进取,敢于竞争,积极向上,但价值主体、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上表现出自我化、实效化、短期化的特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还是不成熟的,绝大多数学生还不能用理想的价值目标指导实践, 当他们人生价值的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

1.从价值主体来看 ,大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增强 ,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为对自我崇尚、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热衷于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

2.从价值取向来看 , 大学生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并重;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上的享受,认为即使是追求理想和知识的同时,也需要金钱和物质享受。合理的利己主义,成为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价值取向。

3.从价值评价标准来看 ,具有明显的双重性 ,理论上认知的标准与实践中践行的标准不一致。他们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对自己却采取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对学雷锋、见义勇为等行为在观念上认同,却不积极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动。这种矛盾的双重标准,充分反映了处在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大学生的复杂心态。

4.从价值观念来源来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冲击下 ,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来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社会现实生活及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念对学生影响较大, 他们越来越多地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他们认为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道德观念方面

当代大学生道德主流是积极、良好的,但就大学生群体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在:

1.在道德追求上降低标准。大学生认为应该讲道德 ,但较多地局限在道德对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协调功能,而忽视道德对人的心灵净化、人格提升的教化作用。一些大学生对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不愿意遵循,连一些起码的文明用语、文明举止和社会公德都需要重新补课。

2.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 ,只考虑自己,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

3.在知行关系上 ,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理论上认同的道德规范,常常不能变为大学生实实在在的道德行为,不能从自己做起是大学生道德上知行脱节的突出表现。

四、自我认识方面

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趋于客观,自我意识和成才意识日益强烈,但身心健康状况下降,成长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不断增加。

1.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趋于客观。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社会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大学生没有学得一技之长,就有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这一系列变化使大学生逐渐有了生存危机和生存竞争意识,迫使大学生冷静地思索自我,重新评价自己,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重新进行定位。大学生已开始按照社会要求塑造自己,自立意识、成才意识和学习主动性日益增强, 但学习上的功利化现象比较明显。特别是随着“招生并轨 , 收费上学”和“ 双向选择 , 自由择业”等制度的改革,经济因素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日益突出,并成为学生选择专业、选课、选择职业的主要参考因素,热门专业、实用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热点, 经济待遇优厚的职业和工作岗位是大学生向往和追求的职业目标。

2.学生中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感到迷茫、困惑、苦闷、压抑、烦躁、焦虑,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多方面的压力,造成很多学生心态消极和心理不适应。一些调查表明,20%左右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2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意识;道德能力;培育

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道德教育工作开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受教者能够将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向道德实践转化,真正的做到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统一,在知识向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道德能力是做好道德实践工作的关键和基础,我们将大学生作为出发点研究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提升途径做出研究。

1 当代大学生具备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的必要性

1.1 是社会转型与多元化价值并存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单一的社会生活被消除,社会中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社会使得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受到冲击,新道德观念的形成,旧道德观念的消沉,各种道德观念相互碰撞,给现阶段我国社会道德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也淡化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能力。所以各高校需要提升对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当代大学生能够在道德迷宫中明确现阶段各种道德现象,并作出理性科学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

1.2 道德相对主义与“去道德化”盛行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大幅度提升,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交流的更加频繁,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自身主体意识的提升,使得主张自由的当代大学生更愿意接受和推崇尊重个人个性和主体的道德相对主义,而对那些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却加以反对。这种“去道德化”的思想的出现造成社会中未婚先育、吸毒等一些原本具备鲜明是非准则和善恶的事物变成了个人私事,社会对当事人不能进行其特定行为和态度要求。在这种道德相对主义和“去道德化”风靡的背景下,给我国价值观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更消除了道德存在的本真意义,使得我国当代大学生丧失了原本正确的道德意识,对善恶不能进行有效的区分,影响了我国未来人民的道德意识,所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让其具备正确的道德观念,能够做到明是非、变黑白,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德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1.3 受信息多样化与负面大众文化的影响 现代科学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网络社会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的重要部门,但是网络社会的出现,使得我国原先单一的信息空间开始向立体化信息空间转变,但网络社会中广泛的信息资源,使得信息过于膨胀和泛滥,大学生不能清楚分辨出哪些信息是合法的那些是非法的,哪些是有益的信息,哪些是有害的信息。这种真假信息混淆的状况下出现了网络信息污染。此外那些娱乐化、低俗化的大众文化也对我国主流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大大降低了主流文化的约束功能和导向能力,让不良的价值观念也在大学生生活和文化价值观念中得到渗透。那些当代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分辨出道德生活善与恶,出现了道德困惑的状况。所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就变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2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2.1 自主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广泛的提升,尤其是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更要在公平竞争、追求公平的市场中发挥着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作为大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和储备知识重要途径,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虚拟性都大大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使得大学生主体意识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上也有所反应,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形成和确立过程中摆脱了对教师、家长以及书本的依赖,并按照自己对道德的认识和理解,树立了自己的道德观念。自主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是新时代下产生,也是当代大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

2.2 具备传统精神文化引导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传统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的源泉,现阶段,大学生普遍存在排斥传统文化道德精髓的现状,更没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真正的与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将大学生传统的道德意识培养和道德能力提升安排在传统政治教育过程,让大学生没有真正的意识到道德存在的价值,更没有将道德作为个人约束的关键准则。所以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传统文化精髓指引下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能够了解和认识到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当然需要做好道德意识的创新、继承工作,只有升华的道德意识才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才能树立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2.3 具备理性化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 我国改革开展具有较广的复杂性、开放性、多层次、全方位等特征,市场经济则具备自发性、盲目性和竞争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让当代大学生感到了极大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大学生想要面对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就需要具备理性化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并能够拥有广泛的自信,面对道德问题出现时做到冷静观察和理性思考,不要盲目冲动和过于情绪化。更重要的是要坚定自己对事物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能够展示出沉着、冷静和独立思考的行为,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都趋于理性化。

3 结束语

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和文化背景以及多变的道德环境,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培养大学生具备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在面对道德选择能够做到从容应对,更好的应对千变万化的社会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周姝怡,陈冬林.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的实效性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2]蒋燕.论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培育[J].职教通讯,2015(8):77-80.

[3]何小红.关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5):71-72.

论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 篇3

1 职业道德观概述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一定范围内所必须遵守的与其行业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观不仅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 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观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1.1 职业认同与自我认同

职业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指个体对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 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对于大学生来说, 职业认同是潜在的, 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自我认同就是有明确的人生目标, 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面对日益竞争盒完善的就业市场, 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努力在现有条件下谋求个人发展。

1.2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个人价值指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价值指的是社会对个人的认可与回报。大学生是深入思考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群体, 不能回避走向社会、走向职场的过程, 因而其自我价值必须要走出校园, 让其社会价值成为一种可能。大学生职业道德观构建, 就是要将这两种价值自觉地统一于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并融合为一种稳定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方式, 即大学生能够具有一种自给自足的、独立自主的价值系统来处理个人前途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2 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2.1 社会发展的要求

首先, 改革开以来中国社会已呈现经济体制和利益阶层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特征, 这些现象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尤其是职业道德观产生影响。其次, 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现象成为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因此, 大学生踏入职场前的职业道德观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随着社会的发展, 用人单位一再提升用人标准, 尤其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高校的扩招, 社会上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许多用人单位往往把职业道德素质作为录用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 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2.2 大学生的择业观

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 其形势不容乐观。一些大学生对加强自我职业道德教育也不以为然。在大学生的择业观上, 他们往往对所提供岗位的工资待遇、工作地点极为关注, 大城市、薪金丰厚的工作几乎是大多数大学生的共同愿望。这导致在就业市场中一些岗位趋之若鹜, 一些岗位却无人问津。在敬业精神方面, 当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已弱化, 十分强调奉献与索取成正比。

3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3.1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21世纪的中国, 不仅要求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还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为社会培养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水准的合格人才, 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 而且可以为企、事业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从而可以推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3.2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良好的经济效益源于员工高素质。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的建设者, 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迈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最后准备阶段, 有履行其教书育人、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职能和义务。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不仅有利于他们道德素质的提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而且可以防止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 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3.3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高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所以高校不但要开展专业技能的教育, 而且还要开展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其中, 职业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有利于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所以, 对大学生进行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为主的职业道德教育, 可以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4 当前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重智育轻德育

一些高校对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在目前高等学校教育中, 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校注重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 而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却没有给予极大的关注;而在这已被忽视的道德品质教育的过程中, 又存在着重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其他思想道德教育的现象, 使得高校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弱化。

4.2 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缺陷

近几年, 不少高校已开始陆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只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增加相应职业道德方面的内容, 开几次讲座;有的尽管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开设, 但有关就业的课程设置多属选修课, 且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 也没有合适的教材, 往往将岗前培训教材拿来应付。

4.3 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观念落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 社会职业的分化越来越明显, 早期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将所学的职业道德转化为工作中的表现, 对笼统的道德规范也不能置于具体的行业要求中, 适应不了社会发展需要。部分高校这种陈旧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

5 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5.1 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职业道德规范是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处理职业关系的行为准则, 是评价、判断某种职业现象和职业行为是否符合职业道德的客观标准。教育者应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 把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纳入德育课的内容, 按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基本道德规范要求, 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让学生了解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公民所必须具有的职业道德素质。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结合案例教学, 采取民主、讨论的方式同学生沟通, 使学生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真正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意识。

5.2 重视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和先进模范的导向示范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一方面可以邀请社会人士, 特别是大学生将来从事的相关行业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优秀企业家, 请他们畅谈工作中的心得体会, 用他们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勇于奉献的先进事迹感染大学生;另一方面可通过表彰一批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优秀毕业生, 形成巨大的示范效应, 使大学生能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使先进典型成为激励大学生将来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5.3 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活动实践, 强化以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实践教育

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它要求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把所学的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紧密地同所从事职业联系起来, 以提高我们的职业道德品质。在实践中, 既要不断把职业道德理论付诸实践, 又要反对和防止各种错误的职业思想的侵蚀。

总之, 良好的职业道德观的培养既需要学校的教育, 更需要自我的素养, 让我们积极的建立正确的、有社会价值的职业观, 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一名优秀的社会建设者。S

参考文献

[1]韩丽萍.浅议大学生职业道德观的培养[J].教育探索, 2010 (12) .

[2]李红.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高校价值观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3]陈洪月.从就业市场化探析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09 (4) .

[4]胡文静.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三条途径[J].江西教育科研, 2007 (9) .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4

【关键词】大学教育 思想道德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54-02

教育是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社会需要,它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等学校不仅要有完备的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教育体系,而且还要重视和加强德育,具有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融入社会实践

尽管当代大学生精力充沛、知识面宽、思想活跃,但他们却缺乏实践的锻炼,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因此,思想道德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要针对新时期的社会发展态势,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而不是脱离实际、僵硬的说教或就事论事的随机教育。要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于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这一灵活、丰富、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使学生在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得提高,做到知行统一。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这种教育形式,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和理想人格。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当代大学生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当代大学生虽然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着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人的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在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和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容易受到影响。这就要求高校应把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放到德育的首位,使其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作为高校教师,应把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素质作为培育新时期人才的着眼点,使大学生增进心理环境的内稳性和肌体对环境的有效适应性,以积极主动、平衡灵活、正确理智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环境,塑造出身体健康、道德健康、心理健康的人格,正确看待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在激烈的竞争中健康成长。

三、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结合

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一员,与同学一起学习、生活,同学也更愿意向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通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可以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从而更切合实际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要让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参与学校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在联系、团结、教育大学生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在道德上的核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科研上的标兵作用。这既能补充学校管理队伍的不足,减轻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压力,又能使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在参与学校的管理中得到教育、锻炼和提高。

四、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

大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可塑性强,这一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一个人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如果忽视课堂这个教育阵地,思想道德教育就会失去较大的优势。因此,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应当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有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特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还应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因材施教,努力把德育工作贯穿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推动大学教育由注重专业教育向提高素质教育转变,确保学生世界观的转变,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学生要以学习为本,学习要以德育为本”,每一所学校都应该通过切实有效的形成教育和示范教育等形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深入学生课堂宿舍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2.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解决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关心困难学生,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3.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突发性事件,并按程序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

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篇5

一.关注情感两极性, 培养道德情感

情感的两极性, 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常常会出现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例如, 回嗔作喜, 悲喜交集。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既有“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情感描写, 又有“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情感抒发, 就体现出两极性的特征。两极的情感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互为转换, 如从激动到平静, 从紧张到轻松等。两极性也表现为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积极起到增力的作用, 消极起到减力的作用。因此, 在教育工作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道德情感两极性的表现, 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当学生感到失望、沮丧和愤怒的时候, 不仅应该给予必要的同情与安慰, 而且更应该具有高度责任感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学生一旦发现老师能够理解和体谅他们的感受, 就能使他们由沮丧变得开朗, 由孤独变得合群, 进而逐渐培养出一种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 使他们的心理得以健康的发展。

二.创设道德情境, 唤起道德情感

客观环境、客观事物能影响个人的情感, 人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境中的各种因素, 对情感的产生, 具有综合作用。例如布置得五彩缤纷、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迎新晚会上, 会给人带来快乐感;学校里窗明几净、阳光灿烂, 会给人带来振作、进取的舒适感;公共场所的随地吐痰、乱丢果皮、不讲文明、不守纪律, 会给人带来厌恶感。因此, 教育者可以利用情境性, 组织和创设健康、积极的情境, 让学生在这样的集体情境中, 产生欢乐、奋发的上情感, 从而健全、丰富他们的情感生活, 陶冶情操, 培养道德情感。在班队活动中,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安排、组织一些德育与美育相结合的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一个个节目的表演来完成, 从而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如我在设计“尊师礼仪教育”主题班会中, 特意安排一个小话剧《课堂上》 (《课堂上》主要内容为课堂上部分同学不遵守纪律的种种表现) 。同学们形象的化妆、逼真的表演, 使学生看到了自身的影子, 认识到了自己存在的错误, 从而产生尊师的良好风尚。这种表演本身既是美育, 又是德育, 不但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还培养了学生表演审美的能力。

三.挖掘情感因素, 感染道德情感

在一定的条件下, 情感能产生共鸣的作用, 就是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 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或者类似的情感。因此, 教育者可以动员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 也可以挖掘教材中积极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共鸣, 使它成为推动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情感的感染性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不可低估的影响。近来青海玉树地震牵动着每个中国人的心, 全国各界人士都在为抗震救灾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由此, 我利用班队课, 给同学们播放抗震救灾的视频, 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 感染着同学们的心, 很多同学都为之流下了感动的泪花。从这里, 同学们懂得了“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 懂得了“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的人生哲理。课后, 很多同学纷纷表示要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 我的情感也同样受到了感染, 我们的心灵得到了共鸣, 灵魂得到了净化。

四.训练道德行为, 巩固道德情感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6

审美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育与提升人的审美情操。情操是人最高级的情感与态度, 是人的情感与操行的完美结合, 情操涵盖着人的理智感、道德感、审美感等深层次的情感态度, 是人性完美和谐的最显著的体现。它对人的品行、人格、胸怀等方面的影响与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审美情操即从美学的角度突出情操的审美内涵。审美情操的培养与提升对青春期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成长本身蕴含着多维度的意指, 它不仅指生理身体方面的成熟, 也包括社会和文化规范对个体的塑形, 以及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完善。成长的过程是个体对自我、社会、历史、文化等认识生成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通过他塑和自塑而实现某种程度的自我认同。这种认同不仅指向对自我身份的界定, 也包含着主体的精神认同, 精神认同指涉着主体的信仰认同、价值诉求、情感趋向、生命理想及人生目标的确立等。也就是说, 大学生的精神认同对大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大学生的精神认同与其审美情操培养与提升显然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 审美情操直接决定了大学生的精神认同与自身的发展。审美情操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塑造, 它能够唤起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和追求, 净化心灵, 提升灵魂, 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完善自我的精神认同与情感趋向, 使成长向着健康、蓬勃向上的方向发展, 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的生命境界。

然而, 调查数据显示, 大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美情操培养的重要性与对它关注度是很不相符的。当下的时代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 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带来丰富的物质利益的同时, 也产生了无法避免的弊端,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与个人主义等腐朽风气有所蔓延。另外, 在生存和竞争压力之下, 一些人有被物化与异化的可能, 东西方多元文化的汇涌造成了多种文化混杂现象, 那种商业化、大众化、媚俗化、反深度与反意义的思想, 造成了对文化的思想意义与深度的放逐, 导致一些人的浅薄与浮躁, 影响了社会价值观的良好建树。这些喧嚣与骚动, 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再加之, 当今媒介场域的丰富, 各种信息资源泥沙俱下, 对于部分意志力薄弱、缺乏是非善恶辨别力的大学生无疑是不利的。现在的某些大学校园内发生的个别大学生自杀、自虐或伤害他人的现象, 只知道追求物质享乐的现象, 都表明了某些学生对自我精神认同的失败。如果重视对他们进行审美情操的培养, 就可以避免一些校园悲剧的发生, 使学生得到情感与精神的提升和超越。如果他们心中满溢着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欣赏与追求, 对伟大、健全人格的向往, 那么他们的外在行为肯定应是向善向美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会有益于大学生情感与精神产生熏陶与提升, 使之达到人格的完美与精神的和谐。这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处理好自身的问题, 并能完善大学生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更好地认识自己与社会, 最终实现与社会的融和, 做有益于社会的人。所以说, 对大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无论对于社会的发展, 还是对于大学生本人的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与价值。

大学生的审美情操是在审美教育与审美活动中得以培养与提升的。蔡元培说:“美育者, 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那么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育他们的审美情操?

首先, 在大学的课程设置上, 应注重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学校在课程设置时, 不应只从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立场出发, 也应该从大学生的情感塑造方面考虑, 设置一些能够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 这些看似近期没有价值, 但从长远的发展眼光看, 却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针对理工科大学生, 学校可以设置大学语文、博雅课堂和音乐等类的选修类课程, 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针对文科类的大学生可以设置他们专业课之外的美学理论等课程, 直接对学生进行审美和审美理论的教育, 使大学生形成审美意识, 了解审美规律, 让他们通过接近美、感受美与鉴赏美, 而达到热爱美与创造美。在这种对美由远及近的接触中, 学生的审美情操无疑会得到培育与提升。这应该是培养大学生审美情操最有效的途径。

其次, 高校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 通过艺术审美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操。艺术可以说无处不在, 无处不有, 艺术可以是人一生的朋友, 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可以引导人感受和理解生活中的美, 而且, 直接给人以情操美与理想美的教育。学校可以开展读书节、艺术节、电影节与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 让书籍成为学生们的朋友, 成为人生航行的灯塔, 从书籍中得到灵魂的净化与精神的超越。另外, 可以倡导大学生设立社团和协会, 比如鼓励大学生创立文学社、摄影协会、书法协会或舞蹈队等等组织, 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的参加各种活动, 大学生通过参与这些艺术活动, 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鉴赏与感悟力, 使艺术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引导与促进大学生对艺术的热爱, 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操。

再次, 学校应加强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建设。无论是中国的孟母三迁, 还是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还是西方泰纳的环境决定论, 都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与重要性。良好的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美的环境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与美化灵魂。因此, 学校应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美化校园环境, 营造宁静、和谐与轻松的成长与学习氛围。校领导应该意识到无论是校风的建设, 还是教学理念的构建, 都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鹄的。教师在授课中, 也应注意对学生审美意识的渗透。另外, 学校的自然风景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操也是很重要的。望山则情满于心, 观海则志满于胸。大学生如身处于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树木葱茏、鸟儿欢唱的校园中, 他们的审美情操能不得到提升吗?清晨树下晨读, 夕阳西下时看晚霞满天, 听鸟儿归巢私语, 在美丽的大自然与校园的怀抱中, 大学生的审美情操孕育着与提升着。

当然, 大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 完全依靠学校教育的努力是不足够的。审美情操属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情感与态度, 大学生作为主体应该从内心自发的去追求与培育自己的审美诉求。外部的努力再轰轰烈烈, 主体不自觉追求, 也是没有意义和结果的。因此, 大学生应该从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中, 去发现美、欣赏美, 有意识地陶养与提升自己的情感与心灵, 培养自己的审美情操。从老师一句温暖的语言中, 从同学的一个微笑中, 从路边一朵盛开的小花中, 从晨光的露珠中, 从前辈文人大师的作品中, 从随意听到的一段旋律中……让心灵体味美、感悟美, 进而自己也能够为世界、为他人增添美、创造美, 审美情操就这样在自己的追求美与善中得以提升与完善。而这些, 都将促进大学生往向善、求真、求美的人生境界前进, 最后实现个人的和谐发展, 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7

一、大学生的道德缺陷及其表现形式

大学生群体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90年代和2l世纪新生代的历史演变后,其社会美誉度和社会期望值似乎在下降,一些人发出了“一代不如一代”的感叹。尽管这种看法不够全面,但有一点却是值得注意和思考的:与过去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群体中至少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缺陷,其中不乏道德缺陷,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人群所应有的素质极不相称。归纳起来,这种道德素质的缺陷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道德水平退化。

当代大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退化是一个不争的客观现实。校园内,教室里的“课桌文学”、考场上屡禁不止的作弊、饭堂里的挤、塞和乱倒饭菜,图书馆里的占座,公共场所的吵闹喧哗,人际交往中的粗话、脏话连篇,尤其是一些学生宿舍中的“天女散花”和“人工降雨”,成为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

2. 集体责任感相对薄弱。

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个人主义倾向比较明显,集体责任感相对淡薄。一些人更多关心的是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对政治活动不热情,对于集体的活动置之不理,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不关心。或一心只读圣贤书,厌恶集体活动;或热心于做公益活动的“看客”而很少参与,把自己看成是独立于他人和集体的单一的人,个人自我奋斗、个人价值追求,成了一些人的人生坐标。

3. 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弱化。

现在大学生中有一种不良风气,一些人对祖国的前途漠不关心,却动辄指责国家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好像他不是中国人,或忘记了自己是华夏子孙,丧失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4. 人际关系的庸俗化和世俗化。

社会上庸俗的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里也有反映。一些大学生不是把学习成绩、政治进步、毕业择优寄希望于勤学苦练、增长才智、完善自身上,而是寄希望于动用社会关系上。在一般的大学中,总有一部分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社会背景也不错的学生,他们自己本身就有一种很强的优越感。为人处事多了些世俗功利和虚伪,少了些襟怀坦荡和真诚。

5. 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有所滋长。

盲目追求个人的享乐和时尚,注重金钱利益,互相攀比,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忽视了高尚的精神生活的现象,在大学校园里也有所滋长,且有蔓延之势。一些大学生在一起不是比谁的学习成绩好,谁学习勤奋刻苦,甚至有时会取笑那些刻苦学习的人。

6. 理想信念淡漠。

与以往大学生相比,当今的大学生缺少鸿鹄之志,缺乏青年应有的朝气。一些人在学业上满足于最低标准;生活中无所追求,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在大学生中,痴迷于谈情说爱的有之,痴迷于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的更是有之。有的学生在宿舍连机打网络游戏,甚至到了可谓是茶饭不思的地步。

二、大学生道德缺陷的成因分析

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上述道德缺陷,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能把以上现象看做是今天大学生的主流,否则将会导致认识偏激而全面否定当今大学生。他们的道德现状与社会预期的反差,实际上暴露了中国教育体制的缺陷和社会道德环境的弱化。

1. 缺乏行之有效的公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测评手段。

当今大学生存在着道德缺陷,固然有大学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它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问题,它暴露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弊端。长期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片面重视分数教育。教育指导部门考察教育的指标,只有分数是可操作的,硬碰硬的,无形中促使学生只为分数而奋斗。基础教育又偏重智育,高考的指挥棒引导着基础教育片面追求学习成绩,素质教育很难有大的作为。比较起来,道德教育被冷落了,道德养成被忽视了。这种德育弱化的惯性,致使当今大学生表现出种种道德缺陷。

2. 社会转型期道德规范的失衡。

抱怨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差的同时,教师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比大学生又怎样呢?社会上其他人群的道德水准又如何呢?社会给大学生提供的道德生存环境又如何呢?大学即社会,大学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缺陷是我们这个社会各类人群道德缺陷的反射和回声。道德规范失衡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行为的无所适从。这种不良的道德生存环境,污染着人们的心灵,也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行为。

3. 学校道德教育存在偏差。

作为教育者,应该反思的是,高校思想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又做了些什么?中国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殿堂,当然不能离开“德育为首”,为此,国家统一规定了“两课”的内容。然而实际操作层面上,高校管理部门大多把道德教育当做一门课,存在着因人设课的现象。一方面,高校现行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等实际状况很不适应,缺乏吸引力,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另一方面,片面强调适应性,忽视主体性,把受教育者变成纯粹的教育客体,使其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道德教育丧失了主体性价值。

三、创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模式

目前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加之科技浪潮的推波助澜,德育理论界尚不可能很快形成一套新的道德哲学与实践体系,原有的德育模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学生思想变化,出现了滞后性的倾向。为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努力构建大学生道德教育新模式。

1. 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

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从比较完备的意义上讲,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要素。思想道德不单是认识或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实践问题。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

(1)实践活动有助于青年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的经验,在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链条上,具体一环常常残缺不全,或失之片面,或失之肤浅,从而导致整个思维的缺陷。他们可以利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来充实思维的链条,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理解,进而在理性上得到改善和升华。(2)情感体验是构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动的动力之一。必须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的尝试,亲身感受和证明某一理论的正确性,才能产生情感和信念。(3)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心理学研究证明,认识过程本身并不具有控制情感、情绪的功能,而必须由意志这个中介来完成。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的剧变,情绪的波动,复杂矛盾的增加,更需要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一个人意志由脆弱到坚强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具体化、对象化的过程,在成功和失败的磨炼中得以实现。(4)行为的外在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活动与效果。大学生只有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也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务。

2. 注重校园文化的构建。

校园文化内在的教育导向,潜移默化的功能和对学生思想、行为影响的潜在性、暗示性、渗透性作用,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递文化知识,陶冶高尚情操,活跃课余生活,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高校教职员工要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带领大学生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之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共同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改变目前存在的道德失衡现象而不懈努力。

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2l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德育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介,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高度的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便捷性和隐匿性特点,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并对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都发生着广泛和深刻影响,拓展了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广阔舞台。

古语曰:“德胜才是君子,才胜德是小人,德才兼有才是圣人。”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因此,高校的工作不仅需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学科知识能力,而且还应是学生具备比较高的道德水平。所以,我们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陷与德育模式的创新的研究,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为企业用人单位输送骨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陈立司.现代思想教育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孝宜.新世纪高校政治理论教育途径与方法探索[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8

一、网络道德的内涵及其特征

(一)网络道德的内涵

道德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系,并以善恶为评价标准,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心理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1]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了网络社会的出现,基于此,网络道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网络道德的实质就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规范,是现实社会道德在虚拟空间的延伸。

(二)网络道德的特征

1、自主性特征。

网络道德是一种更多自主性的道德。相比于传统社会的道德,网络道德更少依赖性,强调个人的自觉、自主、自律。我们每个人都是网络社会的主体,作为主体,必须要自己对自己负责,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做网络的主人,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维护网络社会的秩序。理性的、自主的、自律的道德判断与道德实践能够推动网络社会更加安定与和谐,健康发展。

2、开放性特征。

网络道德是一种更具开放性的道德。它超越了时空的局限,消除了各种阻碍人们交往的界限。网络社会中,不同国家、不同时区的人们可以自由交往,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观念相互交流、碰撞,相互影响。这种开放性还体现在人们的思维空间的开放上。各行各业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们可以就一个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各种思想火花相互碰撞,极大地拓展人们的思维边界。

3、多元性特征。

网络道德是一种具有多元性的道德。基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网络社会,既有共同性的主导道德规范,也存在特有的多元化道德规范。各种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相互交流、碰撞,逐渐达到融合。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

1、对网络道德认识不足。

网络道德认识,即是一种对网络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也可称之为网络道德认知。网络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大学生可以在其中自由获取所需的资料和知识,开阔眼界,但网络中充斥着色情、暴力、甚至网络犯罪等不良信息也会对道德观念尚未定型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当代大学生由于网络道德认识的不足,对各种信息内容不能明确辨别、消化,久而久之,这些信息会干扰大学生的价值趋向和行为模式。

2、网络道德情感困惑。

网络道德情感即人们的网络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内心体验,它是伴随网络道德认识产生的。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用于交流和表达感情的主要工具。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隐蔽性,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世界尽情宣泄释放自己的情感,精神压抑得到缓解,精神空虚得到填补。但是网络交流与现实交流相对比,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和心理压力,常常使大学生产生困惑和迷茫。另外,部分大学生与家长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代沟,心理沟通较少,他们容易转向网络寻求情感支持。如果长期沉迷于虚拟网络,而忽略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势必导致情感冷漠和疏离。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言论的场所,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匿名展现自我进行情感交流,但是也使大学生越来越缺乏自我认知,从而陷入困惑和孤独中。

3、网络道德意志薄弱。

网络道德意志是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在决定道德行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坚持精神。网络道德意志的能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网络社会中的人们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自觉抗拒网络中的各种诱惑,健康上网。[3]网络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是网络道德认识转化为网络道德行为的中介。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点容易使人们的网络道德意志弱化,特别是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大学生往往有一定的网络道德认识,但由于意志薄弱,却不能做出相应的道德行动。也有大学生在网络道德行为中能付诸实施,却由于意志薄弱不能抵制诱惑,而不能坚持到底。因此大学生必须加强道德意志的磨练,使其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4、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网络道德行为即一个人遵照网络道德规范所采取的言论和行动,它是衡量一个人思想觉悟高低、道德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由于成长期的大学生思想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差,导致了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的发生,从总体上来看,比较突出的大致分为三类,即网络语言不文明行为、网络色情与网络犯罪。网络语言不文明行为主要是传播谣言,或用粗俗、有暴力倾向的语言在网上谩骂,进行人身攻击。部分大学生意志力薄弱,长期沉迷色情网站,严重危害身心健康。青年大学生道德认识存在偏差,自控力差,极易掉入网络陷阱,诱发犯罪。大学生网络犯罪行为主要有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黑客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网络诈骗、盗窃,由网络色情、暴力信息诱惑而实施的强奸、故意伤害等。

(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教育层面的原因。

学校对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普遍滞后甚至缺失,网络道德这个新内容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不足导致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认识,进而出现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

2、大学生自身层面的原因。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独特规律为网络道德问题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危险期”和“关键期”,自我意识空前高涨,心理冲突和矛盾较多且不平衡。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同时在心理上闭锁倾向加强,但是又需要精神上的理解与支持。而网络由于自身的隐蔽性、虚拟性等特征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追求自由、表达情感、展示自我的场所。

3、家庭教育层面的原因。

家庭环境的影响,主要指家长的思想素质和行为规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的影响。家庭影响具有普遍性和长久性。家庭的长期影响、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在家庭教育和日常的生活中,家庭的多方面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品行。一些家长的不良网络道德行为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女。另外,家长如果对大学生已存在的网络道德问题放任不管,势必会导致问题加重。因此正确认识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环境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4、社会教育层面的原因。

相关部门对网络监管的力度不够,舆论监管不到位,监管技术存在漏洞,是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一大社会原因。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网络立法滞后使得网络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另外,诚信缺失、社会心态趋于暴力化等不良社会风气也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造成消极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层面

1、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高校应开设广泛丰富的网络道德课程,并逐渐形成课程体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接受德育熏陶,让学生掌握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分析能力和道德识别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提高他们的网络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培养他们的道德自律精神。”[4]以此防范学生的网络不良行为。

2、学校加强教育管理。

学校要把加强管理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学校要完善德育内容体系,把网络道德教育落实到该体系中,同时要建立一套网络管理制度,规范校园网络的使用,逐步实现校园网络管理的制度化、体系化、科学化。

3、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好学修德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改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营造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丰富广泛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

(二)大学生自身层面

1、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自律能力。

网络道德建设的主体是人,大学生必须提高网络自律能力。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要意识到自己真实的道德需要,明确自己应有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从而增强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强化道德意志,通过自省,发现并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惯,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改造自己,自觉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大学生要自觉加强网络道德修养,“慎独”和“内省”是重要的方法。“慎独”强调的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一贯性,“内省”就是反省自己的言行,去恶存善。在网络社会中,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需要“慎独”和“内省”,逐渐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形成自觉。

2、增强大学生三观培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道德品质,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由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多元价值观、各种价值观得以在网络环境中传播放大,这无疑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因此,为了培养正确的三观,大学生除了要认真学习知识外,还要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要善于辨别各种思想观念,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3、加强大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做到知行统一。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大盘的认识,那么就要把这些原则、规范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品质。

(三)家庭教育层面

1、家庭全面关注大学生的成长。

一般来讲,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和家庭影响的主体。家庭应注重关怀教育并结合心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品质。家长应主动了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掌握一些基本规律,并积极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同时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辅导,帮助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回归现实,健康成长。

2、发挥优良家风家教的作用。

加强家庭教育,形成言教与身教融合的家风环境,对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好的家风,对家人尤其是孩子的三观、道德素养、行为习惯等产生好的影响。家教不仅是以言教训,更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家长要以身示范,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素养。家庭教育,就是一个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

(四)社会层面

1、优化网络道德社会环境。

政府倡导在全社会建设健康网站,优化网络道德环境。网络经营者和管理者必须强化社会公德意识,为广大网民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方便、安全的上网空间和网络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行业规范,采取严格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引导网民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同时相关部门要重点加强网吧管理,对公共网吧进行严格的检查,使网络环境得到净化,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2、完善立法及健全网络道德体系。

“依法治网”和“以德治网”是网络道德建设的必要手段。一方面,通过加强网络的立法与执法,建立并完善网络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对网络不法行为予以制裁,以规范人们的网络道德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健全网络道德体系,可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道德评价体系,以此来增强大学生抵御网络不良信息的能力,锻炼道德意志,规范道德行为。

3、创新技术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要在“以网管网”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新思路,创新应用各种网络监管新技术,提高网络信息监管的效率,激发网络监管的活力,有效打击网络违法行为,维护网络社会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徐宝库.《网络道德重在自律》[N].光明日报,2008-5-18.

[3]周兴生.《青年网络伦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9.

[4]曹瑞明,百里清风,裴宇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0:178.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修补;道德缺失;有效途径

一、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中存在的道德缺失

1.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情况;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

2.部分大学生诚信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已不再是个别现象;对做“枪手”、助学贷款欠款不还等行为,也并不觉为耻。

3.大学生有较强的社会公德意识,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却重视不够,缺少检点,如在课桌上乱写乱画、逃课、上课迟到早退、在教室里吸烟吃零食、随地吐痰扔垃圾、随意撕毁折叠涂画公共图书、在公共厕所便后不冲洗、在课堂上打电话、在网上发布不健康消息、在公共场所行为举止不得体等。

4.大学生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但是有些大学生生活不够节俭,花钱大手大脚屡见不鲜,艰苦奋斗精神淡化,自立自强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5.互联网正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首要渠道。网络使当代大学生对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

6.个人情感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大学生,处理不好恋爱与学业、爱情与性等诸多问题,导致抑郁、敌意等心理症状,造成未婚合住、未婚先孕、为情自杀他杀。

7.不善于人际交往。大学生的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逐步成型,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求一种宽松与自由的环境。但部分学生由于很少融入到一些实际活动中,导致不能形成合理的自我评价,也就对自己在所处环境中的地位与角色不能正确认识。

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根本修补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明确了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更大层面是从人的内心修养角度着眼,从文化的角度来建构人的发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囊括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因此,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抓住了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问题的关键。

1.建立示范机制,从自律自省层面上修补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和运用先进典型,树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可望、可及的道德楷模,讓典型引路,让当代大学生见贤思齐,提出建设“无污染校园”。同时,还要特别强调领导干部、广大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大学教师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人的道德行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规范和道德形象去教育影响学生。

2.建立评价机制,从他律层面上修补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要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现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机制。道德规范的基本特点之一,是以善恶标准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善”主要是指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恶”主要是指违背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会道德要求的行为。要结合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具体要求建立健全道德评价机制、诚信档案制度,在社会主义大学中筑牢基本道德规范,形成惩恶扬善的舆论氛围。

3.明确先知后行,从知行统一的软件层面上修补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曾记得教育家陶行之先生到一所大学讲演时在桌子上撒一把小米,然后双手抓住一只鸡,强迫它吃。小米虽为小鸡喜爱之物,可那只鸡却极力挣扎不肯动嘴。而当把小鸡放在桌子上让其自由行动时,小鸡便自在而快活地啄起米来。这一演示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光在管理上下功夫,不能靠管、卡、压等机械粗暴的做法,要注意思想上的动员和疏导,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上的认识,化被动为主动,要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民主的环境和氛围。不要流于形式,而要注重方法,讲求实效。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从人文环境渗透层面上修补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校园文化是学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重要作用。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加强校园景点建设,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赵显军.荣辱观教育之我见[J].天津教育,2001(2).

[2]李振兴,毕建军.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缺失及对策研究[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4(3).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情感 篇10

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是好的, 但仍有一些大学生传统道德缺乏。

1. 诚实信用意识薄弱。

表现在考试作弊, 不按时缴纳学费, 开假证明获取助学贷款, 偷盗, 缺乏网络伦理道德, 编造虚假荣誉获取就业机会等。

2.社会公德意识淡漠。一是公共卫生意识淡化。在学校许多场所经常可见烟头、废纸、果皮等废物。二是公共秩序意识淡化。不少大学生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三是公共财产意识淡化。有些学生对学校公物不爱惜。

3.功利主义倾向突出。一些学生个人本位主义严重, 其过分关注眼前利益, 淡化社会责任感, 认为个人贡献应与社会索取相等价。

4.艰苦奋斗精神丧失。许多大学生生活追求新潮, 推崇及时行乐, 相互攀比, 超前消费, 甚至一些来自边远山区的学生也出现不惜“借钱过好日子”的现象。

当代大学生传统道德缺失的主要成因

1.现代家庭教育忽视传统道德教育。现在的家长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好的学习环境, 却忽略了孩子的品行教育。这样做使孩子变得任性、缺乏同情心, “以自我为中心”相当严重, 对家庭、社会没有责任感。更有家长自身价值观扭曲, 严重影响子女对道德的判断。

2. 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和不全面性。

现今大学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走向大众化, 学生的个人功利性倾向、学校的集团功利性倾向日益突出。使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难以有效落实, 品德教育被忽视, 没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进行教育。

3. 社会教育淡化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多元化思想并存, 社会更多地把眼光和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和科技上, 往往忽略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一些家庭、学校和社会忽视了青少年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 缺少做人的根基, 导致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

4. 市场经济带来的消极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体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竞争体制有利于促使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促使进取观念、平等观念、价值观念、竞争观念等新道德观念的形成和强化。另一方面导致部分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生存状况和发展条件而削弱了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5.大学生真假是非观念不够明确。许多大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不能加以正确选择, 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现象, 不能自觉地力行好的道德规范, 在道德文明方面知行脱节。

加强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的主要对策

1.在家庭教育中突出传统道德教育的地位。第一, 父母要转变片面的教育观, 要了解孩子身心发展规律, 因势利导, 同时要提高自身的各种修养。第二, 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制造机会并积极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让他们从生活中去感悟一些最基本的德行, 并逐渐成为良好的内在品质。第三, 父母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帮助指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交往目的、端正交往态度。第四, 父母要学会理解和关心孩子。第五, 父母要和学校、社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

2.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一要抓统筹规划, 把传统道德建设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二要抓课程建设, 狠抓学校教育主阵地, 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三教师要开展以传统道德为主题的各种教育活动。

3.创建多种形式的传统道德教育平台。在大学校园网络上设立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网页, 同时利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众多现代化手段加强传统道德宣传。学校可以创建一批适合宣传和学习传统道德的场所。如成立读书俱乐部、文娱俱乐部、大学生服务中心、绿色网吧等, 用来加强传统道德的宣传和教育。

4. 以制度机制来强化大学生的自律意识。

学校要依据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大学生自律机制, 以学分制和综合考评制度要求和引导大学生提高自律意识。建立以学生会、学生社团为主体的学生自律网络, 突出自律特点和效果。建立不局限于学校的、全社会的制度机制来约束大学生, 提高其自律意识。

5.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要加强传统道德的宣传和教育。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应将公民道德规范与传统美德内容结合起来, 突出民族精神教育、仁爱思想教育等。其次, 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来武装人们的头脑, 有效地提高人们正确地进行道德选择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最后, 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德。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和发扬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李曼丽.今日大学的道德和公民教育——课程与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2) .

[2]姜维茂.高校德育新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3]刘智峰.道德中国: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的深重忧思[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一篇:普通综合类高校下一篇:激励理论下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