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2024-05-28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共5篇)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篇1

一、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当今成功学的书泛滥,这种适用类型的书往往得到大众的青睐,而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困难重重,很多人深感迷茫。这些大学生盲目买了很多成功学的书,然后对于到底如何去做,他们并不清楚。

(二)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成功学与心理学的关系,阐释的现代大学生如何认清自己,才是通往成功的最基本途径。

二、关于成功学与心理学的内涵及关系

(一)成功学的内涵。成功是一门科学,是有很多规律在里面起作用的。成功不可以复制,如果找到成功的规律,便可以作为走向成功路上的借鉴。一块大石头叫一个人扛,非常吃力,拿一台推车,立刻变成非常简单,所以成功是要掌握好方法的,只要找到成功的规律。

(二)心理学的内含。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体心理机能在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体的心智。

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影响行为。应用心理学家还有第五个目的——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这些目标构成了心理学事业的基础。

(三)成功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成功学和心理学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成功学放大人性中的欲望,使人进入到一种躁狂的状态;心理学发现人性中的善,让人回归内心的平和。成功学使人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心理学让人明白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

三、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自我认知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情况日益严峻。大学生数量的增多,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劳动力就业市场形式的严峻,是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现代社会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被父母保护的很好,毫不知晓社会现实。他们对就业普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幻想能赚大钱,不操心,不辛苦的白领工作,结果毕业后找工作总会给他们沉重大打击,让他们失落和失望。

(二)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层面。1.对自我优点的认知。当代大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的优点在哪,在工作努力的过程中,不知道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通过自己的长处遭到自己的工作。其一,从人际交往中得知自己的优点。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的人非常善于交际,有很多朋友,很多人脉,而有的人则不善言辞。如果你发现你倾向于前者,那么恭喜你,你知道并且成功运用了你的长处。但是如果你属于后者,那么就要思考,你的性格到底是什么。有的人性格很开朗,但是一到公共场合就变得胆切,这一类人你应该锻炼你的口才,卡耐基的演讲与口才你可以去读,或者你要锻炼你的胆量,提高你的自信。那么对于天生内向的人来说,其实你们需要的也是更多去锻炼开口,但是如果实在不擅长,也不必勉强,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其二,在成长经历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有的人从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钢琴八级,后来高考后由于家人的压力以及各种原因考了一所理工科大学,毕业从事建筑行业。但是这类人清楚的知道,自身优势,还有钢琴,其实这也是针对就业的一项很好的途径。还有的人在上学期间各项体育比赛中成绩优异,这类人就的体育素质好,体校毕业,毕业就可以考虑从事健身行业,即对自己有帮助有造福他人。2.对自我缺点的认知。其一,从失败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一件事情的失败,一定有他失败的原因,到底是自己哪方面的不足导致这件事情的失败,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客观原因,一定有主观原因。分清楚主观原因是什么,没错,这就是你的缺点。知道了你的缺点能够更好的改正和注意,在就业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尽量不选择我们不擅长的。其二,在成功中总结自己的缺点。一件事情的成功,同样也不是偶然,除了有辛勤的汗水,必然也会有机遇,以及你所擅长的东西。那么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那些你觉阻碍你成功的因素,就是你所不擅长的缺点。多多寻找到你的缺点,对各方面都很有力。其三,对自我兴趣的认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喜欢的东西,不喜欢的东西。

总结

无论大学生通过本文,对自己认识的有多么透彻,都应努力去实践,就业在现在看来依然严峻,靠的是学生正确的心理认知和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有了正确心里认知的学生未来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昀熙.《伟大的心灵导师,戴尔卡耐基》.管理大师解读.

[2]陈璐.《在逆境中崛起》.科教文汇(下半月刊),2007年1月.

[3]戴尔卡耐基.《人性的优点》.2003年版.

[4]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2003年版.

[5]汝信.《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篇2

摘 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当前社会环境下,先进典型对大学生思想层面的影响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和现象。通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生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出当代大学生对于先进典型的认知情况,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先进典型;认识

先进典型是在某一时期公众价值观念和社会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对于社会公众群体价值观念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先进典型,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环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断变化,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而先进典型对大学生的影响则呈现弱化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高校就业、心理等问题的恶化,使得更需要先进典型的培育和存在,进而对大学生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良好效果。

一、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面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的学生开展,采用问卷调查法。为了更具当代大学生的代表性,本次调查的参与对象为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人数为521人,其中有效问卷521份,有效率为100%。在答卷同学中,男女比例为3:1,与我校整体男女比例较为接近。在政治面貌方面,91.8%为共青团员,7.6%为中共党员或者中共预备党员,0.6%为群众,整体成分比例与大一至大三年级的政治面貌成分比例较为一致。在参与情况方面,数据比例的一致性保证了本次调查结果具备较强的代表性。因此,也保证了得出的结论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问卷共由20题组成,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个人情况,包括性别、年级和政治面貌;第二部分主要调查价值与信仰认知状况;第三部分主要调查大学生对榜样与典型的认知,以及对于各类典型的认识与选择;第四部分主要调查大学生对榜样的选拔与宣传认知,便于得出更受大学生青睐的先进典型培育和宣传模式。问卷收集之后,对各题选项的答题比例和答题情况进行统一的分析整理,并作出饼状图,使结果简单明了。

二、价值与信仰认知状况在衡量大学生优秀与否的问题上,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品质决定了大学生的优秀与否。选择成绩和社交能力的同学都为13.92%,另有21.52%的同学选择创造力。由此可见大学生更加注重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同时作为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大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重视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对于崇拜偶像和坚定理想信念,有68.99%的同学清楚自己具有崇拜偶像和坚定理想信念,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不清楚自己是否具备崇拜偶像或者坚定理想信念,甚至6%的同学根本没有。由此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缺失,是的较多的同学不清楚、不明白或者不具备应有的崇拜和理想信念。在针对崇拜偶像的问题上,崇拜明星、历史人物和其他人物的同学都接近30%,崇拜自己父母的同学为8.23%。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对于崇拜偶像上更加理性,而崇拜除明星、历史外的其他人物的比例反映出当下大学生的个性化较强。在有关当下的信仰或者理想信念的问题上,46%的同学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所在,以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信仰或者理想信念的同学都为21%,另有超过11%的同学认为自己不知道或者没有信仰或者理想信念。由这个问题的答案所反映出的情况在于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为成功,尤其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遭到了较多同学的接受,并把其当做自己的信仰或者理想信念。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认知方面,超过半数的.同学认为在所在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就是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较多的同学将自己的个人价值与行业的影响力结合到一起,说明了较多的同学愿意在自己的行业中取得成就而换得个人价值。以上是对个人价值与信仰认知状况的调查结果,除此之外,在针对大学生对自身群体是否缺失理想的问题上,有超过80%的同学认为当下的大学生存在缺少理想或者没有理想的情况。反映出当下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团体缺少理想以及对大学生团体不认可的情况。

初二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调查 篇3

关键词:自我认知 初二学生 不平衡性

1 前言

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复杂的结构系统,一般可将其分为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大系统。这三方面是综合统一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个性的基础——人的自我。自我认知(又称为自我概念、自我结构、自我图式)是指一个人关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当个体把自己当成认识对象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产生知觉并形成关于自己的一般观念。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关键期,是自我产生突变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学校生活中,在老师的指导和同伴群体的影响下,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的觉醒和知识经验的增长,中学生越来越能自觉地认识、评价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心理行为。所以,提高初中学生自我认知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2 調查方法

在昆明随机抽取某中学的初二年级A、B两班,以自然的课堂教学形式状态,在两个班中首先请学生模仿“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格式,写出五句话,表现出自己最突出的特点(问题1)。然后让学生以一种事物来代表自己,并写出自己哪些外部特征和这种事物相似,自己哪些内在品质和这种事物相似(问题2)。将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堂作业,让学生完成后在下课之前交给教师。

课程结束后,对该中学初二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请学生们谈谈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有哪些,表现在学习上是什么状态(优势学习科目和弱势学习科目是哪些)等。以了解一些关于初中生自我认知方面的更真实的情况。随后再对初二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任课老师对初中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状况的评价。

3 结果分析

3.1 对问题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分析

问题1从对自己评价为全部是自己的优势、3点以上(含3点)为自己的优势、弱势多于优势、不明确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50%以上的初二学生认为自己的优势多过弱势,并且有32.9%的学生将自己的特点全部归纳为优势,对自己十分肯定。对自己持否定态度或不明确的只占不到17%的比例。

3.2 对问题2“以一种事物来代表自己”的分析

对问题2从对自己的比喻为好事物、有双重性的事物、不好的事物、指代不明确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

结果表明:有37.1%的学生全部以好事物带来表自己,对自己十分肯定。但是对自己不肯定的学生也达到了17.1%。将近46%的学生认为自己可以用有双重性的事物来代表,或不算好也不算坏的不明确、偏中性的事物来代表。

3.3 调查所属的初二A、B两班的对比

因为经对初二年级的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后,了解到该校初二A、B班差异较大,A班的学习氛围及学习成绩都优于B班,因此,再对初二两个班学生的对问题1“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问题的回答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表3:

结果表明:在初二A班中有58.6%的学生认为自己优势比较多,对自己的满意程度较高,但仍旧能过找出自己弱势,承认自己的缺点;但在初二B班中对自己既肯定又承认缺点的同学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

在初二B班中,有39.5%的学生对自己非常肯定,在写出的自己的特点中全为优势,对自我的期望比较高,对自己的满意程度很高,而在初二A班中对自己肯定程度很高的学生比例只有26.8%。

4 讨论

通过对昆明某中学初二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可知初中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简单的正确的自我认知的能力,其中一部分学生还能深入分析自己的性格中的双重性的特点。但在课堂教学之后的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二学生还是不能很快讲清楚自己的特点,自我认知的程度并不深。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所有学生都能对自己做出评价,概括出自己的特点,即所有的初二学生都能够进行自我认知。

(2)初二学生自我中心的特点表现明显。在问题1中许多学生将自己描述为“我是一个独立的人”“我是一个有个性的人”等,在问题2中约80%的学生对自己的比喻没有出现重复性的事物,这都体现出初中生心中独特的自我,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与众不同的。

(3)大部分初二学生都对自己非常肯定并对自己有较高的期待。在问题1中,有83.5%的学生评价自己全为优势或优势多于弱势;在问题2中有37.1%的学生将自己比喻为“火”、“自由的马”、“阳光”、“蝴蝶”等美好的事物,并且有22.9%的学生将自己比喻为具有双重性的事物,其中也包含了对自己的肯定和较高的期待。但对自己不非常肯定,以及对自己有着低期待的学生也占一定的比重。在问题1中体现出有11.4%的学生有这种倾向;在问题2中体现出有17.1%的学生有这种倾向。

(4)初中生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表现较为突出。初中生心理上的成人感及幼稚性并存,表现出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并存等心理冲突和矛盾。调查表明,只有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这种特点,在问题2中,有22.9%的学生选择了具有双重性的事物代表自己。如将自己比喻成“时热时冷的水”、“又酸又甜的小草莓”、“外表有刺内心清凉的黄瓜”等。

(5)不同班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存在一些差异。推断不同班级的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存在着一些差异,可能与班集体的氛围及同学们之间的关系有关。

5 教学建议

初二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后有助于发展良好的道德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因此,应让初中学生了解“认识自我”即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并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

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的差异,教师应该掌握每班的不同的情况,了解不同班级的学生自我认知状况的特点,做到“因班施教”。在不同班级中可以采用有差异的教学方法,以在不同班级中都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追求美好的特点对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有着一定的帮助,每位学生都有着上进心,努力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更加完美。但也要注意学生对自己双重性格的不断深入的认识,这既是一种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也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教导学生不能因此而自负,更不能产生自卑情绪,尤其是那些对自己的负面性格认识较多的学生。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给自己的将来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1月第1版

[2]周红.浅析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J].教育探索,2007.11

[3]田凤娟.重视自我意识特点促进初中生自我教育[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4]刘惠军,石俊杰.抑郁情绪与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初探,中青网心理学研究文献

大学生自我认知报告 篇4

(一)自我认知

本人品行端正,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的素质较好,交际沟通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有团队精神。而且具有北方人的热情和豪爽。学习能力较强,求知欲强,爱好看书。有很强的自信心。

性格开朗,爱笑,待人温和不会经常发脾气,具有一定的隐忍性,会和认识的人保持较好的关系。是那种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的人,对我好的人我会加倍的对他好

我兴趣广泛和不同的人聊天时不会有无话可说的情况发生。我爱交朋友,喜欢见到各种各样的陌生人,不是为了和他们交朋友,只是喜欢观察陌生人。但是我缺乏较好的耐心,和自制能力。

(三)学生生涯规划

希望在自己不断努力奋斗下在大学三年的时间内完成“升本”或“接本”的目标。在此期间我要有一个很好的生活方式。要一个快乐充实的生活方式。身体要锻炼,身体是革命是本钱;学习要努力,学习是来此的目的;各种有趣的活动要参加,只有痛痛快快的玩才能学的好。为了达到我的目标,我要做到每节课认真听,要每节课都有收获。课下的时间要博览群书。可以是任何方面的书,例如:心理、武侠、历史、周易„„

报的自考要认真准备。要话大量的时间在自考上课和看书上。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去别的院校跟着学习“高数”因为听老师讲总比自学是来的快和轻松的。

还要时时关注时事,尤其是关注各国经济问题。这有助于以后我们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以及了解所选企业所处的行情。知道了解的东西越多总是越好的,使自己在企业中发挥的游刃有余。

当然在校三年,事事变化无常。我所定的目标要根据我的实际情况而不断调整计划,甚至改变目标。在一切进展顺利的情况下我可以加大任务量。发现目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我可以改变目标。如果目标提前实现了,我就要计划“读研”。总之无论怎样都要让自己有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为自己定了认证准则,虽然有些空大。但在我身经社会之前它确实是我心中所想,我愿意为它而努力。而且希望在我经历世事之后人能将这个准则作为心中的力量:诚实做人,忠实做事时我的人生准则,自强不息,勇于进取是我的在追求。

我坚信每天进步一小步,成就辉煌一大步。人必须保持奋进的心态。职业规划设计--自我认知小结

通过分析飞途网人才素质测评报告中我的职业兴趣类型,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个性特征以及其他测评并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我对自己的认知做以下小结:

职业兴趣类型偏重:社会型为主,管理型次之。

价值取向:自我实现取向为主

职业能力:推理、数理能力较强,人文素质次之

自身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管理组织能力

热心、健谈、负责,善于与人合作是我对自己的总结。善于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得到鼓励和赞扬时工作最出色,希望自己和他人所付出的受到赞赏,同时也会适当的给别人一定的鼓励和赞扬。主要的兴趣在于那些对人们的生活有直接和明显的影响的事情。喜欢组织众人和控制形势,然后与他人合力圆满又按时地完成任务。正直而忠诚,即使在小事上也有始有终,且希望别人也如此。珍视安全和稳定。可能忽视逻辑思考和深刻的洞察力,需要注意发展对现实的感受力和情感。职业规划设计--职业认知小结

职业认知小结 通过以上外部环境分析、目标职业评估、职业胜任力测评与SWOT分析等各方面的分析综合,在毕业前期从事软件方面工作,为自己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胜任工作要求。而在测评中我选的职业是IT主管,因为我觉得我在人际交往、管理方面较有天赋,也适合我的兴趣及爱好,但我所学的专业是软件工程,学院与东方标准为我提供一个很好的舞台――Java软件工程师和网络工程师双证及东方标准的两年技术护航。

在信息化时代下,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基本把握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在未来的IT行业还是蛮抢手的。正如东莞市神星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东方标准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东莞培训中心经理邹有能老师所说:“软件行业的管理有个特点,管理人员需要懂IT技术和知识,据说微软99%的管理人才是从技术出身的,你有软件行业的专业技术知识,又懂管理,努力锻炼自己将会是很抢手的人才”。我希望自己在软件方向发展一段时间后继而转向IT管理方向。从职业胜任力测评方面看我还是蛮适合在IT主管方面发展的。不过在专业能力方面现在还有待提高,所以在没毕业前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为自己的专业充电。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认知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符号消费;自我认同

Symbol Consumpti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Self-identity”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IU miao-tao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egin to put Symbol Consumption into the decision-making in their own consumption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In the process of Symbol consumpti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chieve self-identity by showing personality, chasing fashion and consumption show in order to achieve self-positioning. But we must have a view into two with the students in consumer issues on the symbolic consumption, and guide the students to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the capacity of self-identity through reasonable consumer.

【Keywords】College student Symbol Consumption Self-identity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3-0025-02

随着我国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群体在消费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当代社会中特殊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又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之一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受西方消费社会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观念也受到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在消费过程中,大学生不只停留在仅是注重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即质量和价格),而商品的另外一种价值属性正越来越高地受到他们重视,那就是商品的符号价值,于是符号消费开始被他们有意无意地纳入了自己的消费决策中。符号消费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它是自我认同的体现和表达。大学生对符号消费的关注说明了他们对自身的自我认同的关注正通过符号消费来建构。

1 符号消费与自我认同的理论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人类进入了一个经济和文化全球同构的语境中,与此同时,形成于西方消费社会的消费主义这种价值观念和消费方式,不断地煽动人们的消费激情,刺激人们强烈的消费欲望。这种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需要的满足,而是为了不断追求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的满足。也就是说,人们消费的商品不只是传统的物质形态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文化意义上的象征价值,成为人们“自我表达”的主要形式和“身份认同”的主要来源,这就是人们称之为符号消费的消费。

符号消费的理论基础来源于1996年社会学家让·波得里亚首先提出的“符号价值”概念,认为商品不仅具有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还有符号价值。他认为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的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就越高。可见,符号消费就是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商品的过程中,所追求的并非商品的物理意义上的使用价值,而是商品所包含的附加性的、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声望和表现其个性、特征、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等带有一定象征性的概念和意义。因此符号消费成为了人们自我认同的主要表现形式。

人们的自我认同心理是有关人们消费观念与消费态度的心理,它是与符号消费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的特征相对应的。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吉登斯透过 “反思性”,即社会实践总是持续不断地由新近到来的有关这些实践的信息加以检验和重塑,因而连续不断地改变它们的特征,由此不断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在全盛现代性的条件下,自我认同受到了全球化社会背景的影响,并在反思性的作用下,被不断地投射和改变,并塑造出新的自我。自我认同的“内容”,即个人的经历由之建构的特质,也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社会变迁中的一个子系统——消费活动,构成了自我认同的形成、创造、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方面。个体的消费行为既是个人塑造个体认同的原材料,同时又是受自我认同的指导和支配。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决定了“我”消费什么才符合自我的身份地位。也就是说,自我认同决定了“我”在消费时,哪些消费内容和形式是符合“我”的地位、身份和认同的以及哪些是不符合的。这种情况下,人们选择这种而非那种生活或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认同所决定的。正如人类学家弗里德曼所说的,“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

2 大学生符号消费中自我认同的体现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年龄构成,基本上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较为特殊。伴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飞速发展,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产品为提高大学生消费质量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的不断融合,一种以传媒为载体,以大众为对象,以鼓励消费来体现人自身品位、人格和价值的消费主义文化也逐渐蔓延开,也悄然改变着当代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于是一些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表现出消费欲望的冲动和浮躁心理,出现了符号消费的特征,并以符号消费方式来实现自我认同。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符号消费中的自我认同状况,我们以浙江林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调查研究的规范选取多层次、多样式在浙江林学院中的各二级学院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和座谈。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7份,占发放问卷的95.7%。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符号消费中的自我认同主要表现为:

2.1 展现个性。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后的大学生,尽管身在象牙塔,却崇尚自我,追求个性,打破传统的生活消费观念,渴望展现一个更加炫丽、独立的自我。因此,他们的生活消费,处处都表现着一种个性自由与开放。在问及“您在购买商品时,最注重什么”时,从调查中得知36.2%的学生选择样式和效果,选择品牌、质量、价格的分别为24.5%、21.2%、18.1%。由此可见,追求个性在大学生的消费决策中已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又如问及“您一般选择在哪里购买服装”时,选特色店的学生高达34.8%,其次选专卖店的占31%,而选大型购物中心和普通店各占15.9%和19.3%。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对个性的重视程度。而在问到“您认为什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个性”时,选择穿着打扮的学生竟高达42%,另外,选择举止谈吐、内在修养和休闲娱乐方式分别占23.3%、28.5%和6.2%。从这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学生消费水平的上升,传统的认为内在修养比外在表现如相貌、穿着打扮,甚至是举止谈吐更能真实地体现一个人的个性的观点逐渐地不为大学生所认可,在他们眼里,外在的显现比内在的修养同更为重要,因为它是一个表现自己个性的最令人一目了然的效果最佳的途径。

根据以上调查我们大体可以得出结论,由于每个大学生自身条件不同,个性心理存在差异,随着他们的自我意识的不断加强,消费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消费行为的个性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他们在消费过程中还喜欢标新立异,希望能够以独特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品位。因而,他们往往喜好个性化的商品用以突出自我。

2.2 追逐时尚。追逐时尚是大学生消费的另一主力表现。从大学生对衣着、学习和生活用品的消费情况来看,追逐时尚已是一种趋势。消费过程中追逐时尚既反映出一种消费的符号性,也表达着大学生被社会认同的渴望与自我同的肯定。在消费中,大学生站在资讯的前沿,对于青春、时尚、流行元素更有着敏感的洞察力。在传统与时尚之间,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关键词是“独特风格”,是个性的展示。大学生喜欢的先锋消费品均带有鲜明的个性与独立的色彩。这次调查显示,对于“时尚” 、“流行”、“时髦”这些语句,大学生中有23%-36%的人表示出偏好。而对于“您购买服装主要是为了?”这一问题,有近32.4%的大学生选择追赶时尚。对于“您认为自己穿着是否时髦、流行”这样的问题,大学生的肯定答案占25.2%。这可以说明,大学生对时尚消费的认同和现实表达,体现了“示同”和“示异”心理,也就是说,一方面大学生借消费时尚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同意社会阶层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又借消费时尚显示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差异性。

2.3 炫耀消费。大学生在消费中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或是为了所谓的“寻找自我”而进行的购买,或是为了与他人相比以显示自己处于“优越”地位或具有“独立人格”而进行的消费,就有炫耀性成分。通过对林学院的调查结果表明,以手机消费为例,目前在校大学生的手机持有率是87%。从购机目的来说,67.7%的人是为了“通信需要”,20.3%的人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5.6%的人是因为“受到别人影响”,6.4%的人是“没有原因就买了”。也就是说,32.3%的人根本没有购机的打算,但是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而改变了主意。从购买手机的价格来看,30.6%的人买的手机是1000元以下,37.5%的人买的是1000-1500元,25.9%的人买的是1500-2000元,6%的人买的是2000元以上,,其中1000-2000元的手机倍受青睐。手机的价格高低已成为大学生个人身份的象征和自我价值的体现。另外,在大学生眼中,品牌商品的重要性具体体现?调查显示,对“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重品牌”的选择,56%的学生表示“注重”,30%的学生表示“无所谓”,仅有14%的学生表示“根本没有考虑”。对于“您认为穿名牌服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认为“用名牌面子”的所占比例最大,占被调查者的44.3%,30.5%的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既是为了给他人看同时也为自己感到愉快”,25.2%的人认为“主要穿给别人看以免被人瞧不起”。可见,当今大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提高,对于名牌商品购买的主要动机具有明确的自我取向,希望通过消费名牌获得“幸福感”,希望通过消费上的早熟、求异、新潮、时尚和前卫来炫耀青春的活力,显现自我的能力和价值。

3 对大学生符号消费中自我认同的反思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符号消费的倾向日益明显。而大学生群体在符号消费过程中主要通过展现个性、追逐时尚、炫耀消费等方式来达到自我认同,以实现自我定位。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在他们看来,消费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满足需要而且还要能够充分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要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朴素被视为“老土”已经过时,品牌和时尚才是追捧的对象。

大学生是社会中最为活跃的一群,和其他阶层的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身份地位意识。然而因其身份的特殊,处境的尴尬,他们有着更为迫切的自我认同的需要以实现自我定位。相对于大学以前的青少年来说,社会更倾向于把他们看成是成年人。然而,相对于社会上其他成人群体来说,他们却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除了少量的额外收入,绝大部分仍来源于父母支助。大学生生存境地的尴尬,使他们在社会等级图谱上找不到自己的确切位置,这就使他们比社会任何阶层的人都更依赖符号消费划分自己的社会阶层,进行自我定位。

大学生是一群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都很强的个体。对于他们来说最强有力的影响群体往往是他们身在其中的大学生群体本身。这个群体给予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动力,也有压力。大学生在吃穿用等上面反映出来的炫耀性消费就是这种影响的体现。通过消费,不同的学生个体通过消费传达不同的讯息,而在他们本人看来,这些讯息会使事情向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比如,家庭富裕的同学会借助消费高档、名牌产品显示自己殷实的家庭背景和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达到“示异”的目的;家庭贫困的同学也会通过选择性品牌消费掩饰自己家庭财力的不济,更不愿让同学因此而看不起,或觉得没面子。

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具有不稳定特性,正因为不稳定,才在行为上,尤其是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具有显著的符号导向,即越是能够体现身份、地位、个性、偏好和品味的商品越能被他们认同而加以占有与吸收。在他们看来,这些符号能够充当他们有关自我的代言人、翻译者。然而,也正因为不稳定,他们的符号消费,尤其是时尚消费充分暴露了他们对自我的怀疑、不安与否定,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怎样做才是对的、合适的。由此看来,自我认同不仅构成大学生心理压力之源,而且构成其生活的核心任务。

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的当代大学生,如果过分地注重符号消费而过度地追求时尚和个性,过度地攀比进行不合理的消费以及淡薄理财意识和观念等,这必将可能导致无法正确认识自我,很容易滑向“符号的深渊”而导致种种问题,进而就会影响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建立合理的消费方式和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理财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的接班人就成为我们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的任务之一。而在大学生消费问题上出现的符号消费状况,我们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以简单的对或错作为评价标准,更不能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抑制大学生的个性消费。那么,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对大学生的消费,应以学生为本,遵循大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特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选择,同时应该在大学生中倡导一种文明行为,加强自身修养,消除不良消费,倡导和谐消费、适度消费,并且学校与家长都要对学生的消费加以科学的指导,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通过合理正确的消费来巩固和提高自我认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3] 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 蔡雪芹.现代消费与人的自我认同[J].学术论坛,2005,(9)

[5] 徐佳丽.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成因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4)

[6] 侯玲、王洪斌、大学生消费文化观念与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3,(4)

上一篇:视频监控、光纤通讯下一篇: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