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024-05-13

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共9篇)

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篇1

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要演讲的题目是《从当代大学生教育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众所周知,大学生生当然无法站在理论的高度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但是作为一个当事人吧,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下面我就为大家一一说明。

大家都知道当今大学生就业难“毕业相当于失业”的现象已不再是危言耸听,而是成为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令人不解的现象?各位专家众说纷纭,各有千秋。或说大学扩招,导致人才市场饱和;或说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无法迎合市场的需要,等等。本人作为一个大一的新,到底有多难?我们来看看:据调查,江苏省暨南京医科大学2009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7000余名毕业生进场争夺175家用人单位提供的4432个需求岗位。激烈竞争下,一些毕业生放低身段,大医院没编制博士争着去。1500名硕士竞聘卖猪肉。经济不景气就业艰难,一度令人唏嘘的“北大才子卖猪肉”,眼下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所接受。更有甚者,大学生抢农民工饭碗期望月薪仅民工一半。据报道,某农民工专场招聘会,吸引了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前来应聘。他们对第一份工作的月薪期望,在1000元左右,与不少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相比,少了一半。能找到一个能使自己施展拳脚的工作的人更是凤毛菱角。这不得不让正踏上大学之路的人胆战心惊,于此同时也不得不自我反思一下。古语有云嘛,“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就从本人认为比较直接的方面——大学教育入手,分析分析这个问题的原因。

中国式的大学教育模式,我想无需我赘言,各位经过一年或几年的体验早已了然于心。“翘课”现象显然已蔚然成风,课堂上心猿意马的行为更是见怪不怪。这样的毕业生首先是不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大学生都值得怀疑,这样的毕业生企业又何以敢聘请。这是其一。其二,我们都知道,任何招聘者更看重的是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不是纸上谈兵的把戏。然而目前的大学教育虽然相比于中学教育有明显的改变,但在很大程度上仍延续着“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并且学生已习惯于“老师伸手喂,自己张口吃”学习方式,导致这种现象一时难以改变。如此的教育模式造成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创新意识的缺失。接下来我给大家具体说一下这个问题。

一、缺少创新与创造精神的培养与培育。

这是个老话题,也是中国教育界好不容易能达到共识并公开承认的一个。教育的功能是培养精英,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培养有益于社会的人群,目标没有错。但在我们教育过程中,不断的扼杀创新与创造精神,我们的学校更象是工厂,制造出有着相同世界观、人生观、知识结构的产品,他们的脑子里有着相同的思维、相同的追求,连他们的人生与生活轨迹都刻意安排的几近相同。

一个时代出现同一批烙印的人群,说着同样的话,干着同样的活。在这一过程中,创新与创造精神不断的胎死腹中,我们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了考试这一万能的工具。一切都以考试为准,一切围绕着这根指挥棒转。书读得越来越死,功课是第一位的,这时受教育者已经失去了思考的习惯,失去了独立思维的勇气,失去了创造性的工作。在整个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没有创新与创造精神的培养。佛说因果循环,于是教育的结果就是培养趋同,而不是求异。

二、缺少卓越教育。

每年的诺贝尔奖评选出来后,都是那群有理性、有忧患意识、危机感的中国人共同的受难日,因为我们又一次离这个奖项很远。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叫《诺贝尔我们不要也罢》,主题就是这个奖是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念、价值理念、选拔标准制定的,我们到现在为止一次没有得到,一是文化及价值判断理念的偏差;二是带有政治的标准。其实这种观点可能代表我国一部分人的共同心理,很有市场。换个角度讲,就是你不带我玩,我还不和你玩了呢,关起门来自己设个奖,我自慰行不行?。诺贝尔的游戏规则可能是稍微有一点异化或者政治的原因,但其评选的标准还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不要老抱怨人家的游戏规则,我们需要反省的是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造成这种现状的罪魁祸首就是我们的教育,没有好的教育改革我们在20年内还是出不了诺贝尔获奖者,就是出来一个,那也必然是偶然和照顾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很少提卓越教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益于社会的人。这中间可能出现精英,但精英不是卓越,也代表不了卓越,卓越是杰出的、不可替代的人。美国的教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告诉学生,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是不可替代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你要与众不同。而我们的教育却很少提及此类,你只要成为一个社会劳动者就足够了。俗话说:宁缺毋滥,对旨在追求效益最大化的企业来说,怎会情愿花钱聘请对公司无多大建树的人呢!措辞可能略显激烈,然而只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慨罢了。

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群人。在大多数人喊着工作难找时,身边不乏炙手可热的毕业生。同时一所学校毕业,为什么出路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这正是我要说的最后一个问题。大学的教育模式虽然存在缺陷,但大学环境无疑是优越的,百川汇于此,天南地北,思想碰撞,知识交流。它的开放与融合没有社会复杂,却比社会纯粹;虽没社会绚烂,但比社会真实。大学的主题当然是学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做人,学习处事,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如何更好的踏入社会。然而我们往往只关注于知识的学习,甚至有人连这一点也忽略。多少次看见学长学姐们站在舞台上叱咤风云,很多人尽管心动却无行动;多少次当自己假期在家里优哉游哉时,却不知有心人顶着酷暑或严寒实习。哲学上说: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大学教育固然有它的不足,但究其根本却在自己。大家要明白,企业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要以为毕业证书长一个样,自己就和别人一个模样了。大学四年,大家或目标明确、或迷迷糊糊,殊不知在潜移默化中就定了性,成了形。要成驴子还是要变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

所以同学们,一方面不要灰心丧气,要明白目前的形式是就业市场人员的饱和,而不是人才的饱和,大家都有施展拳脚的空间;另一方面,大家也不能怨天尤人,要从自身找不足,寻找问题的关键,抓住每一个自我提升的机会,不荒废四年的大学时光,努力使自己在此期间成才成人。

以上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篇2

1999年, 我国高等院校开始实行全面扩招。此前, 人们曾欢呼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有了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 尤其在倡导知识经济的今天, 人们坚信, 高等人才的增加势必会给中国发展增添新鲜血液, 将带动中国经济的继续高速发展。然而, 令大家失望的是, 当第一批扩招生毕业, 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时, 局面已变得不再乐观, 甚至就业问题的解决也不再是求学者或高校能够应付的。就业率的持续下降和大批大学生失业的现状迅速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此, 笔者希望从人力的资本的角度出发再次深入探讨相关问题。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 从人力资本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

1.智力要素

大学生通过教育投资, 可以获得系统的知识, 具备各种技能, 成为大学生自身人力资本的外在形式, 然而人力资本投资具有长期性, 需要投资者不断进行补充, 如果所学知识或技能涵盖面过窄或僵化, 甚至与社会需求脱节, 那么人力资本的回报将大大降低。首先,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 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经历重大调整, 产业结构升级, 而我国的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针对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改进, 传统专业仍占主导地位。扩招后的学生们苦读三、四年获取的知识和技能大体相当, 而传统专业的招聘岗位没变或是减少, 多数大学生毕业后因难以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而无法充分发挥其知识和技能特长。一方面大学生期望找到体现自身价值的岗位就业, 另一方面需求方大量的职位空缺却聘不到合适的人选, 使得结构型失业加剧。另外高校的教材陈旧落后, 学生接受的知识僵化、教条。其次, 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待提高。虽然近年来大力推进教学改革, 要求把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交还给学生, 但由于扩招后, 教师数量有限, 表现为普通高校的生师比值从1999年的12.0到2005年的16.85 (其中2005年本科院校的生师比值高达17.75) , 相比1978年的4.2差距甚远, 各高校迅速加聘教师或从外单位聘请代课教师, 没有严格把好教师的质量关, 有些教师照本宣科, 教学手段落后, 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没有真正实现, 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大大限制。最后, 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普遍较差。“临时抱佛脚”的现象盛行, 而不重视平时的积累。在面试时缺乏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求职状态不佳, 无法将自己成功地推销出去。

2.非智力要素

现代大学生做事意志不坚定, 持“先就业再择业”想法的人数居多, 许多大学生毫不重视起初找到的工作, 把它当作跳板, 工作不用心, 得过且过, 敬业精神自然无从谈起。也正因为此, 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又引发了社会思考。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又一个根源, 因为出现了怪圈:大学毕业生过剩—就业难度大—降低要求就业—就业问题暂时得到解决—择业—跳槽—大学生信用危机—下一批大学毕业生过剩……这样的怪圈让用人单位难以接受, 以至于很多单位拒招应届大学生, 或是减少招聘数量, 以减少用人风险, 同时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 对于工资的讨价还价能力趋于弱势。近年的大学毕业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 父母过度的关爱或者溺爱让他们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 自我意识强, 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 受挫折能力弱, 缺乏独立适应社会的能力。

3.健康

任何工作任务的完成都得依赖健康, 何况有的岗位对健康还有着较高的要求, 但不少大学生认为学习成绩才是第一位的。除了体育专业的学生外, 其它专业的学生几乎没有制定相应的锻炼身体的计划, 高校的体育课一般也只在大学一年级开设, 学生和高校对身体素质培养的忽视必然导致大学生身体状况总体下降。身体素质已成为部分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因素, 而大学生心理上的疾病也逐渐显露, 自信心不足, 害怕考试, 烦于应付人际关系, 不能正确看待社会现象, 与社会脱节, 对就业持悲观或逃避的态度。

(二) 从人力资本产权的角度分析

人力资本产权, 包括人力资本的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发展权、处置权等权利。在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生稀缺,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分配由中央“统一计划、集中使用、重点配备”, 此时, 人力资本虽然依附于大学生个体身上, 但他们不能自由选择岗位、不能自由更换工作、工资待遇需要“论资排辈”, 因此并没取得人力资本真正的主权。这种所有权掌握在国家手里的分配制度, 一方面使当时我国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 另一方面对缓解当时我国人才稀缺的压力, 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 我们也因此付出了高昂的成本——利用效率极度低下。现在,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 就业制度在朝着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方向改革, 主要特征是以毕业生自主就业和创业为主, 这对大学生自主就业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再者, 从谁投资谁受益的角度而言, 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生人力资本产权中的受益权无疑归属于国家, 因为他们的教育成本完全由国家承担。如今, 大学教育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大学教育者需要为自己的学习担负越来越多的成本, 这必然要求大学生人力资本的一切权利应归属自己所有。大学生在享有自身人力资本的所有产权时, 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所有的义务, 最突出的一项就是自主就业。目前国家仅处于引导地位进行宏观调控, 人力资本如何配置则按市场规则运行。经过优胜劣汰, 人力资本含量高的大学生必然流向收益率高的行业或岗位。在这样的分配制度下, 大学毕业生为了尽快收回教育投资成本和体现自身价值, 都希望找到收益高的岗位, 因此, 他们的竞争意识不断增强。获得高薪岗位的毕业生必然努力工作, 以保住工作;而愿意留在低薪岗位工作的毕业生积极奋发, 期望能进入高薪的行列。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和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

在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的今天, 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地位的回归让大学生就业产生竞争, 进而优化人力资本配置, 使全社会受益。但既然是竞争, 必然有失利者, 在他们当中有的愿意接受不太理想的岗位, 而有的为了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自愿放弃毕业后立即工作, 表现为摩擦性失业。加之市场失灵可能性的存在 (如信息的不对称) , 用人方与能满足其需求的大学生无法完全匹配。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状况是必然存在的。

(三) 从人力资本流动管理的角度分析

人力资本的流动以劳动力流动为基础。在流动的过程中, 人力资本本身并不会增值, 但由于流动带来的结果是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产生了更优的配置, 这种配置能使生产效率提高, 从而间接实现了人力资本的增值。在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完全归属于劳动者自身时, 他们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自由流动。如果经过自由流动, 可以让毕业生得到更多的利益, 他们将会选择流动, 在个人效益增加的同时, 社会效益也会相应提高。自由流动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可选择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心, 可见, 人力资本的自由流动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积极意义, 当然对大学生就业和择业也有促进作用。

我们应该看到, 就业制度在逐步完善, 但毕竟还处于过渡阶段, 很多法规和具体操作办法仍然限制着大学生作为人力资本自由流动的实施, 例如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社保制度。而在人情关系显得格外重要的中国, 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大肆运用“社会资本” (这里指人情社会中的关系网络) , 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均, 间接限制他人自由流动等现象出现。

(四) 从人力资本压力管理的角度分析

过高的社会期望值。如果大学毕业生找到的工作远低于社会的期望值, 会出现暂时的挫折, 他们在面临社会的目光时心理上的压力就特别大。这样, 他们宁愿失业也不愿意去从事不太理想的工作。他们认为只有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当工作与期望值相匹配, 才值得他们去工作。而现实是, 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多, 人均就业机会减少, 大量的毕业生无法在毕业后及时找到较好的工作, 因而失业率上升。

人际关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 也常常会遇到不知所措的状况, 他们需要得到别人的包容和肯定, 也很容易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当他们遇到矛盾和纠纷而老师、同学或朋友不理解他们时, 很易于产生自卑的心理, 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 甚至陷入一种与同事孤立的状态。相对与校园, 社会更为复杂, 难以适应让他们想要逃避。

缺乏自信心。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接触到方方面面才华横溢的人, 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 过分夸大他人的优点, 不能冷静客观的评价自己, 形成自卑感。此外, 已有的经验和外在的评价也会影响到自信心的建立, 这都将构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让人不断自我否定。缺乏自信心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 因为在面试时它就不能让应聘者正视自我, 无法把握充分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

过度的承受力。多为独身子女的青年一代几乎没有亲近的兄弟姐妹, 知心朋友也比较少, 有了压力他们大多选择自己承担。沉淀在心理的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 必然产生压抑感, 影响身心健康。这就是为什么如今大学生中的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们害怕承担责任, 缺乏信心, 总是担心事情做不好会有怎样的后果。身心的不健康当然也会影响到他们寻找工作。

不利于健康的宣泄渠道。现在的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多少会遇上所谓“郁闷”的事, 而他们偏爱通过寻找刺激的方式来释放自己, 例如蹦迪、吸烟喝酒、玩网络游戏、赌博等, 久而久之, 很容易堕落在其中难以自拔。这不但不能减轻其痛苦, 反而有害健康, 更谈不上积极的寻找工作了。

三、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 高等教育应加快调整结构的步伐, 避免结构性失业

我国的高等教育应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 积极实行教育产业化, 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趋势, 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 为大学生就业和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让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能顺利与社会的需求接轨, 取得双赢的局面。另外, 国家应该做好引导的工作, 鼓励高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加大对职业学校的投入, 出台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注入高校, 提高教师的待遇, 加强对高校教学的监督, 避免专业重复设置, 优化资源配置, 尽可能避免结构性失业。

(二) 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就业难, 根本在于传统的就业观念没有改变。毕业生都希望在大城市找到薪丰体面的好工作, 但人人向往的工作岗位有限, 大家都往里挤, 其结果是让招聘单位提高用人要求, 竞争更为激烈。高校必须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尝试用普通社会就业者的心态去找工作, 就业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就业率提高的关键, 高校尤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加大求职技能的培训。

(三) 落实大学生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地位

人力资本产权对大学生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 产权中的部分权利已得到实现, 如大学生可以通过努力得到升迁、加薪或跳槽到更好的岗位工作, 享有收益权。但还有一些权利没有真正落实, 只有大学生完全拥有自身人力资本的一切权利, 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努力减少失业率, 为社会总福利的增加做出贡献。因此, 我们要促进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地位的尽快实现。

(四) 完善就业制度, 真正实现人力资本自由流动

实现人力资本自由流动是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二元结构突出, 导致现阶段人力资本流动最大的障碍在于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大学生流动还存在着手续繁杂、乱收费甚至因各种理由受到流动限制等现象, 离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流动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应联合各部委、各单位打破传统限制, 完善就业制度,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人力资本自由流动铺平道路, 也为大学生就业增添信心。

(五) 重视大学生的压力管理

这是一般高校和社会最容易忽视的环节, 他们认为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应以获取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 压力等心理问题属于自己调控的范围, 因此很少有高校为所有在校学生开设心理课程或者讲座。有的大学生根本不了解压力的排解途径而深陷其中。大学生无法成功做到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更无法把自己推销给别人。笔者建议如下:首先, 配备相应数量的辅导员, 保证辅导员有时间和精力了解他所负责的每一名学生并提供帮助;其次, 高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压力;再次, 家庭和社会应对大学生的压力持包容的态度, 协助他们减轻压力;最后, 大学生应该努力做到压力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拥有了良好的身心健康才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双发.从人力资本产权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变革.青年探索[J], 2004, (3) .

[2]杨海波.大学毕业等于失业吗——人力资本理论与就业关系研究.煤炭高等教育[J], 2004, (3) .

[3]武毅英, 王影.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定量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M], 2005, (6) .

[4]文东茅.我国高校扩招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 2005, (4) .

[5]任婷, 周畅.结构性失业与高教政策调整.煤炭高等教育[J], 2005, (1) .

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众化 就业难

自建国以来,国家就充分认识到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多次在教育问题上提出相关决策,包括实行义务教育,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对教育事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直至1979年高考制度正式恢复,国家的教育事业才从此步入正轨,教育的对象逐渐扩大,受教育的人和在全国中所占的人口比例也逐渐增加,到21世纪初期,我国就正式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时期。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有利有弊,好处在于毕业生数量增加为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建设;坏处在于毕业生数量增加,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就会在无形中增大。从某个角度来说,毕业生数量的大幅增加带来的主要体现就是消极影响,社会中的职业岗位是一定的,毕业生的数量多于职业岗位的数量,两者之间数量失衡,并且每年毕业生找工作时,之前就业的人还没有退休,也就是说这些人还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岗位,这就更加大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小处来说是涉及到大学生自身工作的问题,从大处来说却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如果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会使社会发展不稳定,导致人心惶惶,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国民对国家的信任度和支持度,对国家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而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

1 高校特色发展,避免趋同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岗位有很多人竞争,而这些人的专业文化水平大致趋同,彼此之间的差距很小,没有特色。针对这一点高校在办学时就要有所作为,改变以往在统一教学要求下进行完全符合教学规定的教学方式,突出学校自身的特点。比如现阶段很多的大学都是综合大学,其中的各类专业究竟哪些竞争力较强,哪些的教育水平更高却并不清晰。所谓“一心不能二用”,这句话虽然是用来描述人的,但运用在学校办学上也同样是适用的,学校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一个学校在每个专业上都有所涉略,也就是说将有限的时间、精力过多的分散化,到最后只能导致各专业的教学水平停留在一般层次。

高校要想脱颖而出,使毕业生成为就业岗位竞相选择的对象,就要有所专注,术业有专攻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考虑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学校进行专业化的办学,比如经济全球化形势加强,金融经济类社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机会多,那么学校就可以致力于经济金融类进行办学;国家提出依法治国使法律的地位得到提升,其潜在的法学发展空间也是十分巨大的,那么就致力于发展法学教育。现阶段,我国虽然进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毕业生数量大幅增加,但真正属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的毕业生却是只占一小部分,因而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不能妄图将所有好的专业都囊括在内,要有所舍弃才能有所获得,凸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和专业攻克,才能帮助毕业生在社会就业时增加竞争资本。

2 高校要拓展教育内容,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社会发展真正需要的是能够灵活巧妙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实际贡献的人,那些空有一身文化知识却不懂得如何运用的人,只能在竞争中被社会所淘汰。

高校在办学时,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文化水平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就如同文化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逐步深入有规律可循的过程。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办特色社团,比如有些社团的办团宗旨是才艺交流学习,有大提琴社团、笛箫艺术团等;有些社团是服务性质的社团,主要活动内容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专业所学服务社区、服务社会,有法制进社区、经济促发展等专项活动。这些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从不同的方面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得到丰富,也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增加了技能。不论是以艺傍身,还是热情服务都会在就业竞争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对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乃至整个人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高校的目光应当放长远一些,从专业文化教育层面向外拓展,提供资金、政策等的支持,让学生的个人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3 调整大学生专业学习,拓展就业渠道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还是十分讲究“专业对口”,一旦专业性质不同,大学生就会陷入就业难的僵局。导致这样一种情况的基本原因就是大学生的专业所学将就业选择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为改变这种情况,高校应当落实国家的相关教育规定,放宽政策,鼓励有能力的学生辅修双学位。

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但可能未来就业形势不是很好的专业,还是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但未来就业形势十分良好的专业呢?如果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但就业可能会遭遇困境;如果选择了就业形势好的,学生就可能因为最初的不喜欢而使这门专业的专业文化水平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间接拉低了社会在这门专业上的总体水平。这样的“二选一”的专业选择在很大程度对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双学位的选择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大学生可以在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后,提前为自己未来的就业做打算,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选择热门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这样在毕业之后,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就会相应的增加,这意味着大学生就业渠道也得到了拓展。

高等教育事业走向大众化、普遍化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必须要顺应的一个趋势,而就业难问题则是在发展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社会的总人口增加,受教育的人口比例增加,民族的整体文化素养也在逐步提高,面对这样一种新的局势,要抓住教育发展的机遇,敢于直面就业难带来的挑战。不论是从大学生本身做好思想工作,还是针对社会就业岗位做出调整,都是缓解就业难可以采取的措施。在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大学生就业难二者之间的矛盾时,切不可急于求进,要掌握规律,有条不紊的进行矛盾的解决。

参考文献:

[1]陈大尧.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所面临的三大研究课题[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02).

[2]宋熹.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8).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篇4

十年寒窗为名累,怎肯面对无所为,早知不如卖红薯,何忍面对亲人泪。这是现在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真实写照。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现在世界金融危机又不断恶化,将更大程度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何面对和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让辛辛学子十年寒窗终有所为,是我们国家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社会每个人的共同的责任。

我也是大四学生,所赖专业独特,所以找工作不是十分费力,可是看见同一栋楼里其他院里的为工作奔波的同学,不禁心生怜悯,如果当初我也选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专业,恐怕以我的实力,找工作也未必能顺心。

可是,形势就这样一个形势,我们除了要面对,难道不应该多一分反思吗?首先,我觉得首要责任不在学生自己,而是国家的经济政策出了问题。我曾经在一个论坛里引用了郎咸平先生的一个观点,“中国就没有适合本科生的岗位,更别提研究生了,考研根本就是死路一条”,不幸的是遭到了某些版友的炮轰。郎咸平有一个“6+1”的产业链理论。他把整个产业链分成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产品制造、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七个部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价值最低且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而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试想一下,真正适合大学生的岗位是在哪里呢是那个“6”,是产品设计,是批发经营,是终端零售等等,而我们国家的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只负责那个“1”,你能指望诸如东莞一些的玩具加工厂招聘大学生做什么呢,他们不缺精英,也不需要精英,需要的是没有任何知识成本的廉价的劳动力。

其次,不要混同两个概念,“大学生”与“文人”或者“知识分子”。传统的文人或者知识分子是有骨气有信仰的,“不为五斗米折腰”“我以我血荐轩辕”,这就是传统的知识分子的骨气与信仰;传统的知识分子,对历史,对文学,对哲学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谓上通天文,中晓人事,下知地理,这样的知识分子,无论是放在古代的军事或者民政管理,还是现代的企业管理,都是独当一面的高手。可是,在我们大部分大学生身上,看不到所谓的信仰,也看不到读书人应有的骨气。而由于教育制度关于文理分科的改革,使太多的理科生缺乏了应有的诸如“历史,哲学,文学”等的人文教育,数理化再精,你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你只能算是一个工人,顶多算是“senior workers”。好在从大一时候,我的班主任给了我这个启蒙,我有幸能在大学四年里养成阅读的习惯,为自己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当代大学教育看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篇5

论文关键词:

伦理关系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

论文摘要:

探讨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需要深入责任意识的本质,指向伦理维度;而在大学阶段个体从“家庭成员”向“社会公民”的角色过渡,又使得大学生群体具有自身的伦理特殊性,这就涉及到其责任意识的再造、深入发展过程;所以,对于各个大学来说,既要承前启后,做好“家庭”向“社会”的角色转变责任意识教育,又要开创未来,树立大学生的民族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社会群体,普遍拥有较高的知识认知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他们是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也是整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群体的特殊使命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自我担当的能力和正确的责任意识。然而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自身意义感的丧失、自身行为的放纵、对社会义务的冷漠以及对生命的漠视等现象却日益加剧,这些都突显出中国当代大学生使命感的弱化和责任意识的缺失。加强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已经迫在眉睫。而反观中国大学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大多是一些对象化、教条化、口号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责任意识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只有认清责任意识的本质,从大学生群体角色转变的特殊性入手,才能更好的实现当代中国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构建更加合理健全的教育体系。

一、责任意识教育指向伦理维度的必然性

康德说,“人,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件”。所以,从本质上来讲,责任意识不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更是属于道德领域的一种意识形态呈现。人的这种责任意识体现于人们平时的各种道德行为当中,它不是一种抽象的观念,而是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

责任意识的道德属性是和人的社会本质是分不开的。人在本质上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类生命本质要求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就必须有“规定”、“使命”、“任务”。也就是说,健全的责任意识要求必须做到对自我负责,也要对“他者”负责。这个“他者”,可以是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对象化的总和,如家庭、集体、社会、民族等等。所以,责任意识实际上建构在一种“关系”之中。另一方面,责任意识的建构离不开责任意识的教育。人们通过教化从自然人逐渐向社会人过渡,责任意识的构建和健全也需要通过一个不断教化并且进行各种道德实践活动而最终得以完成。人们的这些教化活动在一个关系共同体中,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得以发生和实现。

责任意识不仅是树立“对自我负责”,“使自身不受到伤害”的自我意识,更重要的是要树立对家庭、集体、社会的承担意识。

所以,对于作为被视为“人生转折点”的大学生活而言,各高校对大学生群体的责任意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群体又有着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轨迹,正确的进行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首先要认清楚大学生群体的自身特点。

二、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伦理特殊性

大学生活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一次全面接受集体检验的体验,也是其走向社会前对自我意识审视、反省、再造的阶段。大学是从个体家庭生活模式到社会生活模式的过渡阶段。

(一)角色转变:从家庭成员到社会公民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的生活模式大多为“家庭-成员”模式。也就是说,个体在自我意识中更多的是认为“我”是家庭的一员,而较少的把自己自觉的看成社会的公民。进入大学以后,个体主要面对的将不再是和自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而是各种素不相识的社会个体。在“家庭-成员”的生活模式中,个体的责任对象主要是自身和其他家庭成员。在这样的模式中,血缘关系使得责任意识中更多的包含的是一种“宽容”和“爱”的情感;而一旦进入大学,朝夕相对的同学之间要求得更多的是一种“对等”的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大学生个体作为“幼”辈,在责任体系中往往处于被“保护”的地位;而在“社会-公民”模式中,大学生主体与主体之间却要求一种“平等”的关系,相互之间具有平等的责任义务。

显然,两种角色所要求的责任是不一致的,个体在进入大学之始,若不能及时的进行角色的转变和调整,两种生活模式中的不同角色要求便会在个体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行为中产生冲突。大学所承担的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便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加快这种角色转化,加强对同学、对学校等社会意识的培养,使之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二)责任意识缺失:前期责任意识教育的缺乏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便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化转变和教化,形成了一定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形成自我对“责任”的一些认知和意识。

然而,这种学习过程更多是接受对各科基础知识的灌输,而不太注重对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教化。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多半来自于家庭教育。正如前文所说,在以血缘关系为轴心的“家庭-成员”的模式下,作为“子女”角色的大学生个体更容易被宽容、被原谅,往往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意识大于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意识。由于当代中国“独生子女”的特殊家庭环境和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日益迫切,很多子女把这种爱理解为了一种“理所当然”。加上基础教育阶段对这种责任意识教育的忽视,很多大学生缺乏一种家庭责任意识或者形成了一种错误的家庭责任意识。不仅对自身的行为任性放纵,也缺乏对父母、亲人的关心和爱护。这与当代中国大学生中自私、人际关系冷漠等现象有直接的关系。

这些现象不是进入大学以后才产生的`,然而却是大学教育必须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每个大学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模式、作息规律等等,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对立或者冲突。对于各个大学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必然要求引导主体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会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树立对他人的责任意识。

(三)面向未来:民族责任意识的建构

黑格尔说,民族是一个“伦理实体”。每个人的最初和最终归属都必然是他的民族,这种归属被黑格尔看做是一种“悲怆情愫”。反过来说,每个人无论有怎么样的不同,最终都从属于他的民族,都要担负起民族的建设大业。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学只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最终要承载的是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大学生不仅是社会的公民,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大学生不仅要对社会负责,更要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未来负责。大学是个体从“家庭”迈向“社会”的阶梯,也是重树、再造个体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中的责任意识教育又必然要求面向未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在和平年代,那种民族危亡时的为国捐躯很难实现,也得不到当代大学生的共鸣。它更多的是表现为一种坚定的民族信念和爱国信仰。

三、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伦理导向

责任意识不仅是一种法律上的义务,更指向“人之德性”的道德领域。责任意识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伦理意识而不是强制规定,是被康德称之为“心中敬畏”的神圣道德法则之一。也就是说,责任意识是一种由内向外、由认识到实践的实现过程。所以,责任意识教育也应该以主体为出发点,把责任作为一种德性,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责任是一种德性:教育的出发点

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训示,从自身出发,尽心、知性、知天下,培养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所谓“修内安外,成人之道”,即是说,人生完美境界的造就,既需要内在修养,又需要外在事功。但“成人之道”的出发点在于“修身”,最终的目的则是成就外在的事业。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责任的认识就在于强调对自身的修炼,即所谓内省而“自知”。反观现在的大学思想教育课程,多过于教条化、书本化,而脱离了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首先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内在修养。

修身是一种以“立德”为本的责任意识培养。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善于反思自己,认识自己,客观的认清事物的本质,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自省意识,实际上是要大学生对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言行树立一种责任意识,要对自己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负责。而一旦同学间出现矛盾、分歧,也要从自身入手,首先站在客观的立场审视自己,懂得“和而不同”的道理,才能培养出宽容大度的个人气质。中国有“仁者爱人”的道德传统,各高校也应当引导当代大学生注重自身教养的修炼,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成才,先成人”,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应该以德性教化为基本出发点,首先使大学生成为有担当、有使命感之“仁人”,再谈技术能力专业方面的知识传授。

(二)民族责任意识的树立:教育的目的

大学阶段处于家庭成员向社会公民角色过渡时期,所以要求各个高校要培养大学生“公正”、“正义”的道德情操。而作为民族的一员,其最终的伦理归宿却是整个中华民族,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又必须具有民族责任意识,自觉地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作为一个社会人,大学生必须学会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而作为中国当代的大学生,还必须要对国家的未来负责,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负责。

所以,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必须树立对社会负责的观念和热爱国家的民族意识。这就要求大学教育中要适当的增添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责任意识教育内容。而这两项内容也不应该是空洞的口号式宣传,而应该结合实际、结合时代为学生做生动而具体的介绍。在和平年代,民族危亡时的为国捐躯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但是中国在各方面发展取得的成就却很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加强民族荣誉感,必须与实际结合,事实求是的为学生提供资源和材料,让其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祖国,树立民族发展的责任意识。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最重要的是要树立“诚信”的意识。中国向来注重“利益”关系,强调重义轻利的气节。在面对一些利益诱惑时,大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判断意识,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目前,高科技犯罪正成为社会日益严重的问题。这与当代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判断有着直接的关系。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一定要与时代结合,制定一套适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教育体系,而不应该是一些空洞的教科书式的思想教育。

(三)责任意识见之于行为实践:教育的转向

责任意识,不是一种形而上的抽象,而是具体的体现在平时的行为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是让他们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注重对他们日常的行为养成。

大学的责任意识教育应当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由近及远。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其责任意识,比如引导灌输爱护环境、节约低碳的生活理念等等,从身边的小事培养其社会责任意识。尽可能使学生从实践中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民族使命。高校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其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多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责任意识。学校还应与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合作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艰苦创业教育、现代科学应用教育等,进而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责任意识。同时,高校还可以制定相应的权责条例,明确权责等行为增强学生承担责任的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承受。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教育改革之路还很长,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是,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脱离了责任意识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回归其伦理本质,才可能从根本上做好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为大学生德育培养提供一种可能性途径。

参考文献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

[3]王晓虹.道德贵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l975.

[5]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王键.简谈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n].光明日报,,7.

[7]孟彦乔.对当前大学生“责任感”表现弱化的理性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6

业难这个尖锐的问题,应该怎么的理性认识。

据了解,应届生就业不吃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认为,对于近年来盲目上马、目前就业较困难的专业,应坚决按教育部规定,区别具体情况减少或停止招生。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许多骗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和缺乏社会经验的弱点进行坑蒙拐骗。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少,导致就业难。缺乏工作经验:经验也是自己的一大优势,在拥有得天独厚的学历引诱下,被应聘职

位的经理以一句不以学历做主要参考而否决自己的实力和优势。

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

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怕吃苦,爱面子也是应届毕业生的一大问题。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

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从“蚁族”群体看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7

一、“蚁族”群体生活现状

有专家认为, “蚁族”是继农民、农民工、下岗职工三大弱势群体之后现代社会的第四大弱势群体。廉思在《蚁族:大学生聚居村实录》一书中指出, “蚁族”就是对“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的典型概括, 该群体有着高知、弱小、聚居的特点。他们受过高等教育, 主要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等临时性工作, 有的甚至处于事业半失业的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两千元, 绝大多数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的平均年龄集中在22~29岁之间, 九成属于“80后”一代。他们主要聚居于城乡结合部或者近郊农村, 形成独特的“聚居村”。他们是有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 是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

二、“蚁族”群体背后的问题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原因和环境背景。蚁族问题的背后, 更多的是当代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是一个经过了较长一段时间积累和各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而就业问题也有深层次的原因, 主要如下:

(一) 高校培养问题以及高校连年扩招。1998年以来, 高校曾经以每年递增15~30%的速度连续扩招, 导致人才市场产生了“供大于求”的局面。据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 比2009年的611万多19万人, 还不包括待就业的非应届大学毕业生。据调查, 2009届大学生毕业生普遍认为, 高校教育最应该改进的三大方面依次是:实习实践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培养主动学习能力不够。可见, 高校的培养问题也日益凸显, 应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一方面, 从“蚁族”群体的生活现状看, 他们大多没有“三险”和劳动合同。他们的月收入较低, 没有可靠的生活来源, 工作无稳定性, 生活环境较为恶劣, 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未曾涉及到的部分。“蚁族”现象所反映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也凸显出了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非正规就业的现实要求的问题。我国现行的《就业促进法》对此也并没有明确规定。另一方面, 蚁族群体的户籍问题也亟待解决。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 使得某些地区形成一种优势, 吸引了更多的大学毕业生, 最终导致群居现象, 并使得一些城乡社会保险的接续问题也浮出水面。这些方面都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及其公平性的缺失。

(三) 大城市的向心力。一方面, 我国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之间、大小城市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这也是大城市较中、小城市更具有就业吸引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如今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拥有较为理性的择业观念, 他们在就业方面的选择既看重货币的收入, 又包括自然环境、发展机会等因素。如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一样的大城市就具有这种隐形的向心力, 使得大学毕业生涌向这些大城市, 形成京蚁 (北京) 、沪蚁 (上海) 、穗蚁 (广州) 、秦蚁 (西安) 等蚁族群体。 另一方面, 来自农村的学生毕业后, 大部分都倾向于留在城市生活工作, 无疑加剧了大城市的磁体效应。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 无疑又增加了许多“京蚁”群体的数量。2010上海世博会, 同样吸引了更多的人群流向上海。在这些大城市的巨大感召之下, 更多的大学毕业生认为, 留在这些城市势必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因此, 他们更愿意留在这样的大城市来打拼。

三、解决现状的途径

(一) 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科学方法, 是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出发, 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并在大量的、系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政策措施。 “蚁族”产生的根源之一在教育, 解决的根本途径也在教育。 为此, 要采取三条措施:一是要转变高校招录体制, 避免招生工作的盲目性, 力争招收人数与市场需求人数的平衡;二是要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切实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方法, 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三是要改革评价方法, 高校和有关教育部门在就业问题上不能只关注数字, 评价领导与高校应当与学生的成绩和就业率脱钩。

(二)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蚁族”群体是一种处于生存之上、生活之下状态的群体。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着所有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权益, 没有一个人应该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而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针对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问题而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条文。因此, 我国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对于非正规就业者的各种社会保障政策, 力求使所有阶层都被纳入到法律保护的范畴当中, 真正使所有人群都能切身感受到社会保障的保护、享受到社会福利的待遇, 真正体现出社会的公正公平。

(三) 扎实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蚁族”现象还与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有密切关系。因此, 高校应当扎实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教育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 摆正心态, 认真做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努力践行之。有关部门要为“蚁族”提供切合实际的就业培训、提供心理辅导等, 让他们了解并且打心眼里认可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 真正树立起自己创业、在基层干事业的理想。

总之, 从“蚁族”群体我们所看到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充分就业是当今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社会各有关部门包括大学生自身都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这样, 我们的社会才会向着和谐稳定的方向更迈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廖建华.我国非正规部门就业存在的障碍及对策[J].社会科学家, 2008

[2].刘庆珍.“蚁族”社会因素透视[J].资治文摘, 2009

[3].阳玉平.我国“蚁族”之理性审视[J].社会科学家, 2009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分析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现状 原因 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大学生应聘清洁工、服务员的事情也时有发生,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2015年就业需求与2014年相比没有明显的变化。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家庭的幸福美满,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去解决。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社会资源不足主要存在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所从事职业、职务级别等方面。由于家庭的原因,许多大学生遵从“父母在,不远游”的道理坚持在本地找工作而放弃了许多工作机会。还有一些学生因为户口等问题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等等。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差也是用人单位拒绝他们的理由。

2、大学生就业难的自身原因: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估计过高,对工作百般挑剔,往往手高眼低。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注意学习学习安排的必修课程而对很多课外知识的积累并不重视,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很多大学生在应聘时表现得过于紧张、胆怯,不能很好的展示自己而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工作导致就业的成功率不高。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政府加快就业政策的完善。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政府要加大对就业政策的改革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去艰苦的的地区就业,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同时也要对那些地方保护主义进行整治和破除,给大学生们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让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公平竞争。对于那些失业或者未能成功就业的大学生政府也应当伸出援手,给予相应的救济,让他们不至于沦落为“啃老族”。对勇于创业的大学生政府应适当扶持,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2、高校应当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增强创新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把握机遇。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即将面临社会与就业,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这就需要老师的专业化指导,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3、招聘者平等对待应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应该只因学生的成绩和学历就对其另眼相看,这并不是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给每一个应聘者公平的机会竞争才能知人善用,合理有效的利用人才资源。用人单位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的培训工作,树立人才储备观,也要避免学历高消费,以至于使人才浪费。这样既降低了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又使公司积累了一定数量的人才,达到了双赢的局面。

四、大学生自身应具备的品质

1、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利用假期时间多去社会上历练自己,增加就业机会,并将自己平时做学到的知识付诸实践。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观察,积极进行实践并持之以恒才会成功的过程。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将我们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会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甚至是那种只会夸夸其谈而没有实际本领的人。真正会学习的人知道怎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二者融会贯通,达到平衡。专业知识只有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被自己牢牢掌握,成为以后就业的最佳保障。

2、努力的适应社会,提高就业能力。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大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到有关就业的各种情况,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有助于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大学生要积极走向社会,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比如做兼职等等。这样可以大大缩短自己的适应期,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此外,大学生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没经历过残酷的现实和生活的压力,总是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过于乐观化,忧患意识不足。怕吃苦怕受累的不在少数,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一定程度的让大学生了解到社会的竞争和压力,培养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人人都说成功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现在创造未来。因此,大学生要大胆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篇9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生规模将达750余万人,然而这些高校大学生毕业生之后的就业形势会如何呢?答案是——不容乐观!

据称2010年光大学毕业生就有630万,加上往年没有就业大学生,需要安排的大约有700万,还有一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初中、高中毕业以后,不再继续升学的学生,这一块大约也还有600万人,再加上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从军队退伍需要安排的人员,一共有2400万人左右需要就业。而国家自己只能安排1200万人就业。另外,目前还有1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的就业现状表现为:“劳动力供大于求”。尽管是处于这种情况,我们大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更有这个责任来好好思考和规划我们的未来之路。

可是造成大学生久特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经济原因

二、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式正发生着着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在经济危机过后将进入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时期,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率都将降低一到两个百分点。而这种态势可能将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持续。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也面临着人口增多、人口老龄化以及就业方式思想理念和经济方式转变等严峻的问题。无疑对大学生择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说 放眼世界,整个国际大环境总体上是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的。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成长,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正迈向经济一体化发展,在这个特殊的阶段,爆发战争是违背各国利益的。所以在各国利益多重化的特殊时期,大国间的战争是不可能的。这就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发展我们的经济,赶超国际上美国等先进经济水平,二者有需要有大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撑,大学生义不容辞成为这股势力的后备军,因此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来看,这样的经济条件和形式都对大学生就业有所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还只是大学生,毕竟对国际形势了解的相对少一些,因此我们还是立足国内,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证明,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是适应国内环境的。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增加,与市场资源优化的提高,面临国内如此巨大的市场和资源,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我国的经济增长神话将会继续谱写下去。

三、当前,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我国经济,都因为美国次贷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金融危机又逐渐渗透并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使一些金融机构发生连锁性的破

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但总的来说还是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因而影响了大学生在一些行业的就业问题。

四、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才难”的问题。很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聘的应届大学生数却很少。这又是为什么呢?一方面是因为人才扎堆现象严重。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众多考生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其他专业方向的公司也聘不到优秀的人才。此外,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相对薄弱;持续的高校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使大学生在大学中所受到的教育达不到应聘单位的要求。

五、自身原因

对于大学生个人,在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时,可能为受到相应的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当然,不可否认,这更应该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对于,已经独立成年的各大学生而言,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不同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必须成为我们一种本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很多大学应届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像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通过自身的学习努力,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战;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也不能过高期望,必须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使自己达到人生、事业的高峰。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许多各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大学生就业问题,如性别问题,相关资料表明,女性毕业生的就业率比男性毕业生低6.4%。还有,城乡区别问题。据报道,来自农村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比来自城市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低10.09%。......但是这些原因都不能、也不应该成为阻碍我们大学生找到合适工作的借口,对于如今就业难题,我们要有充分的预见和心理准备,既要把困难估计得充分一点,又要把应对措施考虑得周密一些。虽然国家正在宏观调控,扩大内需,教育部门出台多项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企业也正在想方设法解困,但是有一点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机遇和挑战无处不在,竞争永远不会消失,现代社会需要的还是拥有真才实学的有用之才。因此,无论有无经济危机,大学生最需要做的就是及时充电,练好内功,提高自己的硬实力,而不是抱怨或沮丧。那从现在起我们大学生就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1.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或在校大

学生都应该及早准备,关注生活实事,做信息搜集工作,并从中寻找自己想找的工作方向,同时也要想清楚大致自己可以面向哪些专业等地。现在用人单位的录

用标准水涨船高,原来招本科的岗位可能现在就要研究生了,原来招本科生的岗

位可能现在也要博士生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更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做好打算;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可以任性的孩子了,现在的我们有了责任、有

了义务,我们也要学着为自己负责、为别人负责、也为了父母负责。我们的人生

不要等到失去、得不到之后才去后悔,才去反省;想要美好而又成功的人生,我们必须现在、立刻制定好人生规划,步上人生征途。

2.再次,我们还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就业能力等。毕竟,未来的我们要走上社会的工作岗位,“专业水平”会被认为是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

力,也是用人单位看中的,由此可见学好专业知识,夯实专业功底的重要性。专

业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等方面。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整个知识

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每一类人才知识结构的特色所在。而专业实践能力与行业职

业活动紧密相关,决定着大学生能否从事某一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毕业前夕,大学生应该查漏补缺,弥补专业知识盲点,多参加实践,了解行业企业相关知识,实现自我增值。而就业能力则是信息获取能力、自荐能力、表达能力、面试技巧、职业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单位进行人才选

择与录取的关键因素,但这些也往往是许多大学生所缺少的,毕竟这些能力并不

是能从学校学到的,毕业生应该在求职准备阶段好好补上这非认知技能的一课。

3.同时,大学生们还应该树立正确的求职就业观念。刚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必须

要有正确的对待专业的态度,必须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诚信意识、敬业精神。不要一开始就把自己放在高高的平台上,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要相信,想要得到

高薪酬的工作那在之前就得付出相应的或更高的辛勤与汗水。然而,在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可以另辟蹊径,不再是一味的去找工作,可以用创业代替,来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下。早在2006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规定,“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且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显然,政策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方便。不过创业的过程

势必会很艰辛,大学生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更应该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必须要有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要知道平静的海面练不出优秀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强者。80后大学生一般没有遭遇多大的挫折和磨练,自强自立意识薄弱,吃苦耐劳精神欠缺。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应该做好吃苦准备,砥砺健全人格,磨炼坚强意志,提高心理承受力,坚决不做“啃老族”。我们相信只要肯努力、能坚持,能吃苦,那些自主创业的大

学生一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4.我们要根据国家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地区。当然地,中西部地区就为大学

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东部沿海地区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竞争的激烈程度原本就很高。而此次金融危机中东部沿海地区恰恰成为重灾区,这使得在东部地区获得就业机会的难度更大。相反,中西部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比例较低,受到的冲击相对缓和,加上这两个地区大学毕业生数量较少,就业竞争没有东部地区那么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到中西部地区显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目前,我国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是开发大西部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故而相应地会在投资和政策上相应地倾斜,在这种情形下,大学毕业生在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相应地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类似地,在中小城市,由于大学毕业生相对较少,竞争没有大城市那么激烈,一旦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可能会比在大城市更容易得到施展才华的空间,而且,中小城市生活成本较低,能够缓解刚工作大学毕业生的生活压力,更容易使他们安心工作。

5.充分利用国家战略规划与各种优惠政策。当前,我国广大的极为缺乏大学毕业生

农村基层正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农学、医学、林学等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积极参与。近日出台的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中特别提到,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此外,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

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这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保障。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数项有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后续的问题是如何切实落实这些政策。只要各级政府采取各种办法积极落实新的政策,就会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安心地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同时这也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在现今形势下,面对日益严重的就业困难,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要积极采取个各种积极的办法,及时了解当今社会就业情况,关注时事发展,以平稳心态对待,不要好高骛远、不要错过机遇,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再调高自己的能力,为自己今后的就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化工专业提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上一篇:把微笑送给折磨你的人下一篇:七年级 上册第三单元 单元分析与提示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