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2024-06-26

辩证法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共13篇)

辩证法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

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蔓延,以及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不断创出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而对这一问题,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来认识和处理,可以看清问题。

一、从对立统一(矛盾)角度分析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随着高校扩招以后毕业生人数创出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青年权益状况报告》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待业率已达到15%左右,远高于社会平均失业率。而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610万,加之历年累积,2009年加入就业大军的高校毕业生将会超过700万人。有的学者分析: 大学扩招导致的大学生数量供大于求,造成总量失衡。a

从对立统一角度,大学生就业难与当今社会人才稀缺是对立的,而它们又统一存在于社会中。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是斗争的,又是同一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不平衡现象呢?

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人才结构也要随之调整。而很多专业课程设置长期不变,与现实需要结合比较差.就业问题这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而不同时期则有不同时期的特殊性,高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若不改变,则难以解决这一矛盾。

二、从质量互变角度分析

还是从以前到现在看,也许曾经学历高就代表着好工作,但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升级。终于,量变引发质变,新形势下,一纸文凭已经不足以成为就业的通行证。用人单位对专业知识技能、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要想就业能力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自身也要发生质变,不能平时只死啃书本,也要不断积累市场需求的专业能力,量变引发质变,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新时代满足市场需求的人才。而许多大学生只是学课上知识,在当今发生了质变的社会,对就业风险缺乏必要的准备。

三、从肯定否定角度分析

大学生就业之路是曲折的,必须不断否定自身的不足,不断满足社会的变革,进而产生否定之否定,更上层楼后的“扬弃”,最终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四、从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角度分析

北京大学毕业生陆步轩街头卖肉、大学生争当搓澡工、大学生争当球童等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而这一现象背后放映的本质则是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大学生就业观念没有端正。有因必有果,只有找到了问题的原因,才能实事求是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五、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顺应社会产业结构,要不断扩充新时代知识与能力,只有解决了这一矛盾的特殊性,才能解决就业难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其次要端正自身就业态度,不要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这三个阶段,不断完善自己,量变引发质变,最终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辩证法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2

一、当代大学生不诚信现状

大学生缺失诚信主要有, 抄袭作业、考试作弊, 随意撒谎、欺骗老师、同学和家长;拖着银行助学贷款不还;向他人借钱、借书不还;随意违约毁约、不守信用等等。本文主要从考试作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进行探讨。

考试作弊成风是大学生诚信问题最突出的表现, 多年来屡禁不止, 并且愈演愈烈。考试作弊被抓的仅仅是作弊大军中的冰山一角, 绝大多数监考老师都不愿意将作弊学生抓出来上报学校, 而是千方百计把作弊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据调查, 考试前准备作弊以及考试过程中可能随机作弊的学生占到半数以上, 在外语等级考试和各类资格考试中雇佣“枪手”在大学校园里屡屡发生。有的学生将自己作弊的动机归结为“别人作弊, 我不作弊吃亏”,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中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严重性和诚信意识的淡漠。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问题制约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发展, 并给高校的教育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大学生诚信问题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 具体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 家庭教育的缺陷。家庭是人们接受道德教育的摇篮, 父母是第一任老师, 理应言传身教, 然而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父母只注重子女学习成绩, 而不太重视品德教育。

第二, 高校制度建设存在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的监督与惩罚机制等制度的缺失使得大学生不诚信行为未得到应有的惩罚, 坚守诚信的大学生没有在利益上保护, 甚至大学生弄虚作假还会因此得到好处。

第三, 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对学生的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点, 对道德规范教育尤其是诚信道德的教育不够重视和缺乏。诚信教育的内容、方式缺少创新, 诚信教育缺乏吸引力、说服力, 教育效果较差。

第四, 社会消极现象的影响。社会上通过不诚信手段 (如弄虚作假、欺诈蒙骗等) 获取经济或政治上成功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对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带来了较大冲击, 加之在校园内通过作弊、欺骗等手段获取荣誉和好处的现象, 使得大学生诚信问题更加突出。

三、提高大学生诚信的措施

大学生面临的诚信问题不容忽视, 解决这一问题要从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 从教育工作实际出发。

第一, 强化诚信光荣, 不诚信可耻观念, 形成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 并以此为基础, 营造校园信用环境。学校可通过校内宣传媒体如校报、电视台、广播台、橱窗、宣传板等加大诚信的内在价值、传统美德、典型人物和事例等宣传, 同时指出诚信缺失的严重后果, 鞭鞑不守诚信的人和事, 逐渐使“重诚信、守诚信”蔚然成风。

第二,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两课”教学是高校加强诚信教育的主渠道, 应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作用, 让大学生认真学习基本道德规范, 深刻认识诚信在学习、工作、做人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使大学生逐步学会责任承担, 从而将诚信道德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并自觉以此为标准去做人做事。

第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实践活动, 加强诚信道德教育。高校应结合实际工作适时开展各类有效的教育实际活动, 期末考试期间, 可开展不作弊等考风考纪教育活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理论学习中, 可开展以“诚信光荣”为主题的辩论或讨论活动;结合助学贷款, 开展信用调查活动;结合毕业生求职, 开展“个人简历不做假”签名活动;结合校园文化节, 开展“诚信校园”系列活动等等。通过这些诚信教育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诚信道德规范的认识, 并在实践中逐步树立重诚守信的道德品质和诚信意识。

第四, 建立诚信监督和奖惩机制。高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诚信监督和奖惩制度, 将大学生诚信行为与学生就业、评先进、入党、竞选班团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等挂起钩来, 让诚实守信者得益, 不诚信者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进而减少学生不诚信的机会, 增加其不诚信的风险和难度, 促使学生“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做老实人”, 以诚待人, 以信取人。同时, 加强对学生诚信状况的监督, 发现学生的不诚信行为, 应立即给予制止、批评、教育, 甚至给予行政处分。

摘要:作为当代大学生, 具备诚信品质对个人的发展、国家的未来、社会文明的进步有着重要影响。但是, 目前大学生的诚信意识比较淡薄, 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许多不讲诚信的现象, 尤其以考试作弊最为严重。针对这种情况, 本文对大学生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考试作弊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马保恒.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探讨[J].党史博采, 2008 (2)

[3]周文翠.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社会原因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报, 2009 (5)

浅谈我是如何用辩证观点看问题的 篇3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按照本身固有的对立统一规律运动、发展的,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

因此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到坏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不容易走极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的看待事物。辩证观点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下面简单谈谈我是如何用辩证观点看问题的。

一、如何用辩证观点看待“知止”与“知不止”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提倡知止的精神。

北宋名臣张咏曾说:“大小之事,皆需用智,智犹水也,不流则腐。”被后人引申为“水不流则腐,人不进则退”。这是提倡知不止的精神。

知止与知不止是矛盾对立的观点,各自均有人以此为追求目标。一说该止,一说不该止,到底孰是孰非呢?

其实,宇宙的根本规律就是对立统一的。我认为知止,应该是指个人的欲望、贪心而说的。如不止欲而纵欲,就会出现欲壑难填的现象,被欲所害,走向毁灭。

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众所周知二战的发动者希特勒,他在短短的半年内占领了西欧,可他野心膨胀,又去进攻苏联,众叛亲离成为世人的公敌,最终兵败身亡,成为人类的败类,遗臭往年。

又如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贪官和珅,四处敛财,富可敌国,结果也落得被抄家的下场。

物欲横流之中,知止者智,知不止者愚。

希特勒与和珅为争名利,费尽心机,到头来却也是空来白走,这正是他们不知止的缘故。

知止,知不止是对立的,但它们也是可以统一于一身的。

中国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祖国的原子事业,放弃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在深山中几十年如一日,在团体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1964年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波兰的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在十分简陋的木棚中历经多年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世界上极其珍贵的镭。可她却毅然放弃申请专利,并把她提炼出的镭全部上交,分文不取。

邓稼先和居里夫人在个人享乐方面懂得知止,而在为国家、社会、人类发展的事业上却知不止。他们的这种精神不正是张横渠先生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吗?这种精神会长存世间,亘古不灭。

二、如何用辩证观点看待得与失问题

得与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最常遇到的一对矛盾。

其实世上没有纯粹的得,也没有纯粹的失,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当你正在得到时,同时也在正在失去。任何得到都是以失去为代价的,得到越多往往也会失去很多。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仕途不顺,屡遭贬谪,贤妻早丧。他失去了很多,但若无此种种不顺,又怎能造就他伟大的文学成就,造就他旷达一世的情怀呢?“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何等的气势;“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又是何等的豁达。

苏轼的失去,苏轼的不顺,使苏轼能立在峰顶俯视他人。

也许你会说老舍也失去很多,作品删繁就简,损失了金钱上的利益。但正如老舍先生自己说的,他在经济上吃了亏,却在文学上占了大便宜,失去了金钱上的利益,换来一部部不朽的经典之作。你说他是得还是失呢?

海伦凯勒在19个月的时候,一场暴病残酷地夺去了她视听说的全部能力,后来她在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的帮助下,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成为一名举世瞩目的大作家。

海伦是不幸的,但这种不幸使得她更渴望得到一种承认,所以说苦难给了她不幸的同时,也教给了她微笑面对生活,创造奇迹的勇气。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双耳失聪后,并没有自暴自弃,而在自己内心清静的环境下,咬着小木棍,用细棍的震动来感知音乐,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他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失去,失或许无可奈何,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又何尝不是得呢?所以说,失与得,本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

三、如何用辩证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人无完人,没有哪个历史人物是十全十美的,有的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过贡献,也可能犯一些错误;而有的历史人物做了许多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却也在某些方面做过一些贡献。所以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既要肯定他的功绩,又要指出他的过失,不能简单的肯定或否定。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28年,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历了三大改造、一五计划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但在这之后却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蒋介石是毛主席的对手,他对我们中华民族来说,有功也有过。他有两大功劳:一是1926-1928年领导两次北伐,推翻了北洋军阀长达17年的统治:二是与共产党第二次合作,共同领导了抗日战争,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收回了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但他也有两大过失:一是1927-1937年,清党和剿共;二是1946-1949年发动了三年反共内战。

回眸历史,沧海桑田,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我们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我们要辩证的评价他们,不能因为有功而掩盖其过失,也不能因为他们的过失而抹灭了他们的功劳,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评价他们,他们都曾为我们中华民族做出过杰出贡献。

秦桧和岳飞大家都很熟悉,岳飞一直是忠义的代表,被称为英雄。相应的秦桧却是奸佞的代表,被冠以小人、败类之称。但鲜有人知道,

秦桧其实早期也是一个宁折不屈的汉子。靖康之变后,金国想要扶持一个傀儡皇帝,秦桧坚决反对,结果被金抓去,后又被放回。在岳飞坚决抗金,收复北宋失地时,秦檜和赵构坚决反对,赵构的反对是怕徽钦二宋回来夺了他的皇位,秦桧的反对一是附和赵构,二是秦桧对宋金两国的实力比较清楚,知道就算支持岳飞抗金,结果也不一定能胜,甚至有可能会被灭国。

虽说秦桧联合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岳飞,可至少南宋有存活了若干年。这个事情告诉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面。

世间万事万物本是相对的,并不存在绝对的是与非,只有相对的是是非非,天下也永远是是非共存的,八卦的阴阳各为一半也是不会被打破的。

辩证法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4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更改规则很重要,中国特色的文化是诗歌和词的传承,唐朝之前的诗人所作文章是没有韵律感的,中国的诗歌从唐朝起,弄起了一层又一层的凡例障碍,刚兴起的唐诗严格遵守了这个规则。但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就常常犯规,李白的诗歌充满了一种灵动的气息,已经从诗歌没有规则到规则完整,最后到李白那个时代,规则已经限制事务的发展了,所以李白就要去变。同样的道理,词的的规矩也多多,所以不好做,一要平缓,二要短促,早年那些词人的词都是这些特点,但为何刘墉为之一变,因为刘墉太熟悉写词的方法了,刘墉觉得要创新,刘墉成为了破坏规则的人,这里就凸显了之前规则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刘墉熟悉之前的规则,他怎么创造新的规则,规则很重要,但破坏规则同样需要保护。

文章要好,人要成熟。好作文的前提是一个人必须要心智成熟,参加大学生入学考试,检测人的目的是衡量你的心智成熟程度,议论文的本质就是考察同学们的思维能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只有一个最佳切入视角,你动态的辩证的看这个材料,这个材料本身给我们的是两个信息,一个信息是规则的问题,一个是合理的破坏规则,并且要把这两个信息融合到一块。你的结论是规则固然很重要,但是,当事物成熟到一定程度,破坏规则,这种状态和行为,同样需要得到保护,因为事物总是在变和不变当中不断向前推动自身。

辩证法看改革开放 篇5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这头东方雄狮开始慢慢觉醒,但却步履维艰。经过了大跃进的错误和文革的十年内乱,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后来更是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社会不断走向和谐。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生达567万名!

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创新。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天科技强国!2007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月梦成为了现实!“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今天,13亿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稳定走上了奔向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蓬勃生机,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然而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改革开放也使中国社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的问题是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去人们为了尽快富起来,牺牲了环境,还有一方面就是资源利用率不高,单位GDP消耗了过多的资源。

第二个问题是民生问题。教育、医疗、住房都成为了人民的烦心事,住房问题更是严重影响适龄青年的婚配嫁娶。食品安全也是频频被人们质疑。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基尼系数进入危险水平。

第三个问题就是大面积的腐败。官员不愿意为人民办实事,吃拿卡要。更重要的是官场风气变坏了,不再是想着成为人民的公仆,而想着升官发财,凌驾与人民之上。

在此提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民精神的涣散,民族自信的缺失。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可怕的问题。人们不再认为祖国是我们一生的守护,总是觉得外国这好、那好,更有许多人渴望移民,远离祖国。我总是觉得韩国、朝鲜和日本这些国家的人民很伟大,他们有着巨大的民族凝聚力,这正是国人所欠缺的。

有人怀念毛主席在的日子,认为那时候更好。我不同意这种看法,国家社会总是要发展的,不能停滞不前,这些问题总是要暴露出来。换个方面看,大家都吃不上饭,就没了贫富差距;没有现代工业,就没有了污染;都上不了大学,那没人嫌学校贵。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深受改革开放的益处。

但这些问题总是要去解决,我是充满信心的。政府重视社会问题,在18大中,中央领导反复提及,而且随着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民素质会有一个飞跃。我的信心大多来源于后者。

《辩证看,务实看》读书心得 篇6

河口县纪委纠风室王宇

《辩证看,务实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2》是一本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很强的哲学思维,读后耐人寻味。本书主要通过描写近年来发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案例,层层深入,引发读者的无限思考。

全面辩证分析热点、科学务实解难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务实地处理和解决矛盾,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学习《辩证看,务实办》是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必须永远追寻的真理。

此书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收入差距、房地产调控、素质教育、道德风气、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反腐倡廉、医疗收费”等八个方面,用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并进行了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地回答,问题面前不绕开,矛盾面前不回避。回答的八个问题无不紧扣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关切,贴近了群众需求。内容客观、资料详实,分析问题简明透彻、解决问题思路清晰、措施务实操作性强,有哲学思辨性,有闪光的思想,经世致用,内容既简单易读,又有理论高度,对帮组我们了2-

得半点虚头。尽管办事有多种方法,虚事实办、实事虚办,急事缓办、缓事急办,大事小办、小事大办。但务实最重要,没有务实的执行,再辨证的看也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再好的事情也会办成坏事。

从当代农村青年现状看三农问题 篇7

青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一定年龄段的群体。不同国家和组织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和年龄划分, 本文对农村青年的界定依国家统计局划分, 为15到34岁之间的具有农村户籍的群体。农村青年在整个社会人口中所占比例极大, 据有关数据统计, 农村青年占青年人数的64%, 从这一比例可以看出, 农村青年在整个青年群体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从1958年国家实行户籍制度开始, 便有了农村人和城市人的区别, 农村青年也应运而生。1919年“五四运动”后, “青年”一词在中国逐渐被广泛使用, 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至今, 青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更是大大提高, 直到三次民工潮出现, 农村青年在整个社会产业的发展中同样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沿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与此同时, 其给农村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特别是对于当前国家正在着力解决的三农问题产生了极大障碍。

二、农村青年现状

农村青年, 一个被边缘化的社会群体, 被半城市化的对象, 被社会遗忘的队伍。用一句话总结农村青年的现状:他们是尴尬的农二代, 却又被标上了市民的纠结符号, 是农民还是市民他们自己都无法定位, 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形候鸟频繁地在家乡和大城市之间迁徙。想进城安居, 却受户籍限制;想买房买车, 却受经济束缚;想升学就业, 却又教育不良。他们该何去何从, 社会该如何对待他们, 国家该如何扶持他们, 成了社会的热点话题。

经过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国家政策对农村的调适, 农村青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户籍准入困难、经济收入落后、政治地位下滑、教育程度偏低、社会保障危机、医疗资源匮乏等系列困难。当代农村青年是迄今为止农民中相对最有文化的一代, 但他们拥有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却相差甚远;他们是眼界宽阔、思想开放的一代, 却束缚于农村文明发展枯萎这样一个地域;他们更是追求富裕和梦想的一代, 结果却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理想梦想有之即灭。中共中央办公厅研究员李荣时认为:“目前农村青年是‘四有’‘三无’, 只能走‘一条路。四有, 是指农村青年有吃、有穿、有精力、有时间。三无, 即无活干、无钱花、无前途。就业的压力, 城市的吸引, 使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走上了一条路——进城打工之路。”1

三、三农问题探究

三农问题由来已久。1996年温铁军博士以经济学概念提出三农问题, 2000年, 李昌平给朱镕基总理写信说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 2再次提出三农问题。2001年三农问题被正式写入文件, 2003年将三农问题正式写入工作报告。2004年到2010年,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聚焦三农问题, 大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有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农问题涉及到广大农村地区关于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的重要问题, 事关国家稳定和长远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第一支柱产业的地位始终没有变,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作用更是不可忽视。未来三十年, 农业将始终是我国发展过程中必须依靠的主要力量, 三农问题同样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主要问题。就三农问题, 学术界通过大量文献和实证调查对其展开研究, 国家出台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系列文件帮助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农业增产增收。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号召全党全国要做好三农工作, 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李昌平老师曾两度给朱镕基和温家宝两位总理写信, 描述三农问题的处境, 随后以《我向总理说实话》和《再向总理说实话》两本专著大声疾呼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性。时至今日, 三农问题始终是国家聚焦的重要工作内容, 2013年1月3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2014年1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两个文件都不同程度提及发展现代农业、创新型农业和可持续的生态农业。从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锁定三农问题, 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政策逐步加快三农又好又快发展, 学术界也从不同角度探析三农现存的系列问题和解决措施。

四、以贵州省遵义县芝麻镇农村青年种植烤烟为例

贵州简称“黔”, 地处中国东南部, “芝麻镇地处大娄山脉北部地区, 位于遵义县西北角, 总面积92.64平方公里, 总人口18118人。海拔580-1626米, 垂直气候分布明显, 低海拔地区终年无积雪, 高海拔地区终年无酷暑。”3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当地主要以种植烤烟、高粱、柑橘、核桃等为经济收入来源, 其中烤烟是当地居民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每年平均种植烤烟超过8500亩。“烟叶生产作为农业的产业之一, 不仅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紧密相联, 而且是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4本文根据在贵州省遵义县芝麻镇进行的实地走访和了解的当地基本情况, 形成拙文的实例支撑。

笔者试图对当地的青年群体进行访问, 但每每进入一个家庭时见到的, 大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或还在咿呀学语的孩子。真正像笔者在本文中界定的14-35岁的青年几乎没有, 整个村子都变成了老人村孩子户。通过两天走访, 笔者将整个镇分两类进行比较, 第一类是大量种植烤烟的村寨, 第二类是大量外出务工的村寨, 可以明显对比出两类村寨在经济状况和教育状况等各方面有很大区别。第一类村寨大多数青壮年都留守在家, 当地只存在个别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 多数青年都是离乡不离土, 就近务工或者经商, 在老人赡养和子女教育上投入成本较高。从当地村寨统计来看, 14-25岁之间的青年多数是在校学生, 并且这部分人群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或者专业技术教育, 据对当地几个烤烟种植集中的村寨统计, 基本每村每户平均有一个孩子正在接受大专以上高等教育。在这大力投入的背后却又是不堪负重的经济负担, 当地居民告诉笔者, 他们每年的收入基本全部来自烤烟种植, 仅在子女教育投入上就远远超过了他们一年的收入, 只有靠闲时就近务工补贴家用。从当地居民的居住情况看, 他们近二十年来基本没有进行过房屋的更新和修缮, 大多房屋还保留着古香古色的土木结构, 居住条件极为简陋。与之相反, 第二类村寨中, 放眼望去满满的都是洋楼别墅, 可满满中却空空无人, 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随处可见, 甚至有个别不满14周岁的孩子吸食摇头丸。少数青年特别是文化基础和法律意识淡薄的农村青年, 出门在外名目上是打工挣钱, 却做着一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青年犯罪率持续高涨的原因。可见, 这类村寨在子女教育上存在严重的缺失, 在物质收入上不可否认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远远高出了他们甚微的经济收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缺失的情况下, 我们难以想象未来农村青年的希望在哪里。

当然, 在两者之间没有何者更好的断定, 各有其优劣。在第一类村寨中当地居民虽然在老人赡养和子女教育上有其突出的成效, 但当地居民却因为农忙后闲暇在家, 导致部分经济相对宽裕的村民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以赌博为生, 致使当地生活习惯腐化, 思想观念落后。然而, 在第二类村寨中, 当地居民大多在外务工, 他们习惯了城市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 看到外面世界的繁华和学习到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带回了先进的文化理念。两者之间, 留与去, 孰轻孰重, 没有绝对的可比性, 就本文而言, 第一类村寨因当地烤烟种植这一产业留住了大部分农村青年, 为解决当地三农问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五、农村青年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当代农村青年是拥有丰富知识和巨大创造力的新生力量, 学习热情高、自学能力强、思想观念更新快、敢想敢干是他们的特点。在当下外出务工青年不断增多、留守农村青年相对减少和三农问题越显突出这样一个现状下, 农村青年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要求建设新型农村、培养创新性农民和发展生态农业, 都离不开农村青年这一特殊的群体。

在笔者看来, 农村青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青年拥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自身特点, 新时期三农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农村、培养什么样的农民和发展什么样的农业。在建设新型农村中需要有更先进的文化理念和超前的思想觉悟, 不能一贯坚持陈旧观念, 新型农村的建设更多地需要融入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元素新理念。而当代农村青年见识广、眼界宽, 更容易接受新事物, 在建设新型农村问题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建设新型农村过程中, 对如何保护好历史和融入新事物有长远的考虑。对培养新型农民, 当代农村青年更是有着巨大的优势, 新型农民要求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 农村青年知识覆盖广, 文化理念更新快, 学习和接受新技术快, 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 他们具备了新型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不断学习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文化知识, 将所学所见运用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和新型农村建设当中, 带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和农民的学习热情,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三农问题的解决。遵义县芝麻镇当地农村青年在烤烟种植这样一个巨大的产业发展过程中, 始终不忘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目标, 积极开展生态养鱼、绿色种植, 将外出务工青年带回的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生产和生活中, 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和知识更新, 努力为建设新型农村献计献策, 为当地三农问题解决增添了催化剂、注入了新活力, 树起了一面建设新型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和发展生态农业的新旗帜。

摘要:农村青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特殊群体, 是国家未来发展极为重要的一支后备力量, 然而当前农村青年现状不容乐观。农村青年在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从农村青年这一群体为视觉入手, 以遵义县芝麻镇农村青年种植烤烟为例, 探析三农问题与农村青年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农村青年,三农,烤烟种植

注释

11 李荣时.农村青年的现状和未来[J].人口研究, 2005, 06:43-45.

22 李昌平.再向总理说实话[M].北京: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2, 8.

33 http://www.zypg.gov.cn/gov/xxgk/infodept.asp?dpt=CF28&fid=1.

(辩证看,务实干) 篇8

——论大学生辩证思维和务实精神的培养

1101s130 刘志芳

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创新变革飞速发展,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时代潮流中,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全面、辩证的分析,科学务实的思考,确立辩证理性思维,培育务实平和心态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辩证,主要是用来判断、识别及作出选择;而实干,则是在作出选择后用心用力地去落实。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为我们创造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便利条件,然而然而我们的内心同时也变得躁动起来。面对收入差距、房地产调控、素质教育、道德风气、食品安全、环境污染、反腐倡廉、医疗收费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社会观点纷繁复杂,进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更是层出不穷。黑格尔说“一切真正科学的认识都应是辩证思维的认识”,恩格斯也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所谓辩证思维,其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培养辩证思维,就要求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时事,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生活,理清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于当下最热点的钓鱼岛问题,许多城市均爆发了规模大小不等的示威游行,抗议日本政府“购买”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活动。示威游行,抵制日货,打砸日货,到底是爱国还是害国?这必须慎重思考。抵制日货,可以发泄人民群众的民族仇恨,也是人民群众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但同时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

考虑到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60%靠外需,以及对外资的依赖性,抵制日货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用务实的精神去思考,每一位国人都应该思考,自己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何贡献,切实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升国民经济,只有国家真正强大了,钓鱼岛问题才不复存在。

现代社会中存在诸多矛盾,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简单与复杂,成功与失败,现象与本质,外因与内因,量变与质变„„它们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都离不开辩证思维。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立体的、充满信息的、注重实效的社会,大学生辩证思维和务实精神的培养关乎将来的人生发展。直面问题的鲜明态度,认识问题的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务实理念这三点便是我们最基本的原则。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培养我们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分析问题时必须分析矛盾的各个方面,正与反,内因和外因等各个方面来分析思考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出最科学的判断。我们是大学生,是未来的领军人,是别人的楷模,应该时刻考虑到我们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不被片面之词迷惑,为行为负责,实事求是。

辩证看,务实办-----刘宗琪 篇9

最近我们党支部学习了《辩证看,务实办》一书,这本书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在通俗的文字下面包含了万千道理,从易懂的语句中解析出了所有的百姓心中的热点问题。

在所列出的八个议题中,“收入差距如何缩小”无疑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焦点中的重中之重,它也被列为了第一个议题。这里,我也从收入差距说起。

经济是基础的,也是强大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没有坚实的经济做基础,就绝不会有稳固的上层建筑。只有让人民的钱袋子丰满起来,让人们能通过辛勤的努力赚到自己幸福的生活,社会才具备了稳定的基础。只有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切实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近年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配合、努力下,我们国家的“蛋糕”做大了,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做到了全世界的第二位。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因为只有“蛋糕”做大了,人民才会分到更多的“蛋糕”。当时这个消息确实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引起了轰动,这是一种难以藏于心中的激动。但是,激动过后,大家也发现,这些年来,人们分到的“蛋糕”确实多了,收入确实增长了,但是,收入的差距不但没有减小,反而增大了。数据显示:2005—2010年,从区域看,城镇居民的高低收入差距由2.33倍扩至2.41倍;从98个行业大类看,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由7.8倍扩至11.9倍;城乡居民收入比虽呈现缩小趋势,但绝对值仍在扩大。

这是为什么呢?是我们的蛋糕还不够大吗?不对,我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世界第二名了;是我们的党和政府没有考虑到收入差距的问题吗?也不对,近年来党和政府时刻把缩小收入差距放在心头,为此作出了巨大努力,如取消农业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将个税起征点提到3500元,明显减轻工薪阶层税负;连续8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大幅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等。

可是收入差距很大,并且正在变得更大,这是一个事实啊。还有很多人在抱怨政府,说自己正在被公布的数据中“被幸福”着,说自己被共同富裕欺骗了。其实,这个问题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这三观的角度来解释。宏观上说,这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我们国家如此,国际经验的结果也是如此,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和政府调节的逐步到位,经过这一个时期后收入差距才会逐步缩小;中观上讲,我们国家的许多机制还有待完善,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社会主义保障体制,再比如我们的社会主义法律体制等,机制上的缺失难免造成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微观上看,分配制度的相对滞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二次分配中,再分配调节机制不健全,财政、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尚未有效发挥。三次分配规模小,慈善捐赠的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还不完善。从这三个角度上看,收入差距的绝对值还真的是要扩大。

辩证的看过了收入问题,剩下的就是要解决好这一问题。解决不行还要解决好,这是有难度的,是需要时间的。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说:现在收入差距的关键问题,固然有不均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不公问题。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就是不仅要解决好分配问题,还要解决好不公问题。

我觉得,解决不公问题,就不得不要去面对既得利益者,要改变现有的格局,不仅需要难度,还需要时间。而先着手分配不均的问题,时间上相对就会见效快的。所以,现阶段,我支持把分配制度的改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日程上来。

一个国家收入差距大小,取决于一个国家中作为社会主体的普通劳动者收入水平的高低。在我国当前阶段,作为社会主体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是偏低的。这就要求我们党和政府统筹好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关系,做好三次分配。在我的思想中,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缺少不了任何一个环节的努力,但是无论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达到什么程度,劳动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重要源泉,劳动者的创造始终是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从事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线工作者就应该享受最好的分配。

党是人民的党,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党和政府为了解决人民的收入问题、分配问题所作出的不懈的努力。一个为人民着想的党必然受到人民的拥戴,一个能把问题解决好的党必然能够万古流芳。缩小收入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这一目标会逐步成为现实,全体人民必将共沐公平正义阳光,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小黑

辩证法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0

1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和创业观

当代大学生就业受社会和家长观念影响较大。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许多家长不支持孩子走自主创业之路,总是想方设法让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认为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工作稳定、待遇优厚,将来可以一劳永逸,而自主创业风险大又吃苦。当今社会流行就业观,如“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创业不如就业”……在这些观念影响下,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找个好工作、考研、出国、创业”的选择中,“找个好工作”通常被排在首位,而“创业”则被排在最后。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比例是0.3%,广东地区为1%,这一数据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生创业率20%相差甚远。

为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愿,“问卷星”对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意向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以下是“问卷星”至2011年12月结束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1)对“你是否有创业打算?”回答“考虑过但还未实施”占67.92%,“完全没想过”占21.7%。(2)对“创业你会选择哪种投资?”回答“风险小收入稳定”占47.17%,“分散投资尽可能减少风险”占39.62%,“高风险高收入”占8.49%。(3)对“你认为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回答“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占85.85%,“资金不足”占68.87%。(4)对“你认为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具备哪些素质?”回答“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占91.51%,“管理及领导艺术”占79.25%。(5)对“你觉得现阶段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挑战自我实现理想”占80.19%,“兴趣爱好”占50.94%,“发财致富”占45.28%,“缓解就业压力”占27.36%。

这些数据与笔者对本校部分学生做的调查相似,问卷结果说明:超过半数的学生曾有过创业想法,只是由于各种条件制约而未选择创业;大部分学生创业目的更偏重于“挑战自我、实现理想和兴趣爱好”,真正为解决就业问题而创业的只是少数;影响大学生创业主要原因一是来自“缺乏社会经验”和“沟通交际能力”等个人主观因素,二是来自“缺乏创业资金”客观因素;多数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投资时,“寻求资金安全降低风险”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以上关于当代大学生创业观的形成原因和具体表现,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角来看,符合人类需求的基本规律。

2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角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亦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马斯洛看来,人的动机来源于需求,人类需求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也可将其归纳为基本需求、心理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三个方面。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解释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观。

2.1 从基本需求视角分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求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两个层次:生理需求指人们对空气、水、食物、衣服等最基本的需求,是推动人们行动的首要动力;安全需求包含劳动安全、健康保障、生活稳定、免于灾难、对未来有保障等。

从生理需求角度,我们可以解释当代大学生为什么先选择就业再选择创业。就业可以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以满足生理需求,而创业风险性大这是不争的事实,创业初期由于资金缺乏常常会餐风露宿甚至食不果腹,一想到自己辛辛苦苦读了十几年书,到头来还要遭受创业的艰辛,这让一些害怕挫折和吃苦的大学生望而却步。“问卷星”对“创业你会选择哪种投资?”回答“风险小收入稳定”和“分散投资尽可能减少风险”占到了86.79%,说明大学生们把投资安全、生活稳定、未来保障等安全需求作为创业投资考虑的重要因素。可见,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和创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基本生理需求,其次才是资金安全和生活保障方面的安全需求。

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班学员在淘宝网开网店创业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几年前,义乌工商职院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工作,因为相同专业用人单位首选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就业这一基本需求无法满足时,该院另辟蹊径鼓励并指导学生自主创业,他们选择让学生在淘宝网开店既解决就业又规避投资创业的风险,不用囤积货物、不用门面租金甚至不用交税,只要有保证资金安全的支付宝定单就可以去义乌小商品城进货、发货,创业对这些学生而言既快乐又充实。

2.2 从心理需求视角分析

马斯洛认为人的心理需求分为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社交需求也叫归属与爱的需求,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爱与理解,是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需求;尊重需求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尊重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从心理需求角度看,我们可以解释出身寒门的大学生创业比普通学生更能吃苦,他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获得财富、地位和威信,从而受到别人的尊重。义乌工商职院通过鼓励学生开网店创业,造就了一批拥有百万财富、得到许多师生尊重和崇拜的创业成功者,因此吸引大量学生报读该校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就社交需求而言,许多学生不仅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爱与理解,而且认为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有利于创业成功。在“问卷星”对“你认为自主创业要求大学生具备哪些素质?”回答“出色的沟通及交际能力”占91.51%,“管理及领导艺术”占79.25%;对“你认为创业过程中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回答“经验不够,缺乏社会关系”占85.85%。说明许多大学生不愿创业的一个主要原因与自身的社交能力欠缺有关。

2.3 从自我实现需求视角分析大学生创业观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等级需求是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人成长与发展、发挥自身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求,这种需要表现为胜任感和成就感,能胜任某项工作以及工作成功的喜悦比任何报酬都大。马斯洛认为高层次需求比低层次需求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需求而激发的。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希望个人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大学生们更是如此。“问卷星”对“你觉得现阶段创业的目的是什么?”回答“挑战自我实现理想”占80.19%,“兴趣爱好”占50.94%,“发财致富”占45.28%,“缓解就业压力”占27.36%。说明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意愿较高,他们选择创业更多的是出于挑战自我和实现理想,并非为了单纯的就业和发财致富。

广西北流市山围镇李村的女大学毕业生刘贤,辞掉银行高薪工作回老家,把种植马铃薯作为自己创业的“第一跳”,这一案例充分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主要推动力是自我实现,并不是很多研究者认为的投资回报高。一旦积累了资金和经验,大学生以自我实现需求为目标的创业激情会比其他需求来得更高,这种成就型价值观将最大程度地促进大学生在创业路上不断进取。

3 结语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角,纵观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创业观,我们可以较客观地看待我国大学生创业率远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原因:我国大部分大学生来自普通百姓家庭,大学毕业找份工作获得一份稳定收入养活自己,满足人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这样的择业观符合我国目前国情。当我国人均收入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时,基本生理需求将逐渐被自我实现需求所取代,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也会逐渐高涨。当然,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低也与我们学校、社会不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有一定关系。因此,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

创业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创业者既要懂经营又要善管理;既要能协调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又要能当机立断、指挥若定;既要能开拓创新又要不怕挫折和困难。因此,建议各级各类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努力营造大学生创业的优良条件;同时希望政府把对大学生创业支持的更多精力放在创业指导服务上;另外,资金欠缺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整个社会都应该尽量在这方面给大学生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热情积极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蔡毅强.当前大学生创业观的内涵与形态特征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1(1).

《辩证看 务实办》心得体会 篇11

近日,镇政府下发了由中共中央组织部编写的《辩证看 务实办》一书,让各名村官展开系统学习,并做好面向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的理论传达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旨在使中央的政策、理论、最新学习成果能够更好地下到基层,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村两委班子的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提高广大村民的知识水准和民主决策水平。

《辩证看 务实办》一书共包括“收入差距如何缩小”、“房地产调控如何支持”、“看病费用如何降低”、“素质教育如何推进”、“道德风尚如何提高”、“食品安全如何保障”、“环境污染如何遏制”、“反腐倡廉如何深化”八个章节,围绕百姓最关心的国计民生问题系列展开,既牵涉到大的改革关节,又考虑到了小的民间急迫,真正做到了巨细必陈,全面周到。具体到每章节,作者先从提问开始,根据与百姓生活关系最紧密的情景设置问题,将所要讲解的重点内容悉数陈述,然后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数字,将我国的现实问题和盘托出,让读者既能体会到改革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又能在分析现实关节时产生思路和对策。最后,作者将讲解的重点放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上,从各个角度进行对策找寻和分析,旨在尽可能有效地真正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近两周的系统学习和思考,我个人感觉到收获颇多,现具体谈一下本次学习的读书心得:

一、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问题越来越涉及民生所在,真正做到了“想民之所想、谋民之所谋”。书中的八个问题,是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处,是影响百姓幸福生活的最亟待解决之处。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解决的程度如何,真正关系到下一步百姓的生活质量能否得到切实提高,百姓的吃穿冷暖能否得到有效改善。党和政府看问题之透,把握现实之准,充分体现出执政能力的提高,体现出党和政府真正想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

二、当代中国的改革现状,是非常复杂急迫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国内问题都非常复杂多样,加上改革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历史遗留阻力,我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如今中国社会改革的这盘棋,真的是步步艰险,真的不好下。中国需要顶住压力,上下一心,加快发展,争取早日度过社会转型期,早日达到百姓对于幸福生活的期望,从而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要时刻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从书中关涉的重点问题可以看出,党和政府不再单纯地注重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是把执政的重点放在了切实维护百姓幸福生活、为子孙后代造福上。书中的八个问题,包括民生、环境、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和谐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对社会弊病由浅入深进行的一次全面清理。通过本次执政着力点的悉数呈现,党和政府想要告诉我们:今后改革的重点要从“速度和政绩”上转变到“人”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真正着眼于“人民幸福”,真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位百姓。

四、党和政府的科学执政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执政理念和执政眼光有了很大的提高。像书的题目的前三个字“辩证看”所传达出的信息一样,党和政府在分析问题时更加地辩证、科学,更加能够透过问题的表象而抓住实质。在大的执政形势上,经过从前的发展,我国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些成绩,比起人民的期望,比起新中国成立时的艰难,比起共产主义的伟大愿景,都是非常不够的,我们仍要继续努力,争取为人民创造出更大的福祉。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上,党和政府处理每一个关节,都能用全面、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改革难点,都是一系列复杂问题共同作用的结果,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必须要时刻冷静、辩证地分析问题,全面地找出现象后面关涉的复杂因素,只有如此,才能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改革,才能在保证人民生活安乐的基础上实现飞跃发展。

五、党和政府应更加坚定务实高效的执政态度。书的题目明令指出,要“务实办”,这是本书的一个思想精髓,也是本书对所有人提出的一个具体要求。在处理问题时,一定不能假大空,必须要务实而行。本书在解读八个问题时,均用很大的篇幅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和步骤,这正是务实执政的重要体现之一。对于我们来说,不管是在改革中,还是在处理具体事务中,都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将每一份力,都用在“改善百姓生活、获得更好发展”之上,只有如此,才能使百姓看到我们的诚意,才能使党和政府的执政事业历经千秋万代而不朽。

孙海营辩证看务实办读书心得 篇12

《辩证看务实办》这本书,深入时代发展前沿,从老百姓关注的八个热点问题做出解答,全面辩证地分析怎么看,科学务实地阐明怎么办,旨在尽可能有效地真正分析,解决问题。

这本书教会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基本方法。辩证看从哲学角度说,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问题的方法,通俗地讲就是看问题要全面,用对立统一的思维和矛盾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如果不能辩证地看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就不能理性地把持自我。

务实办是办事的实用办法,是解决问题的行动。有了好的措施,关键在落实,办事要务实。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说:“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就是说务实是最重要的,没有务实的执行,再辩证的看也只是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

辩证法看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13

阿尔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出发, 为艺术下了这样的一个定义: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的认识。因此在现实社会中, 唯一可能的艺术就是反叛现实, 否定现实的现代主义艺术。而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是对现实的刻板的认同和模仿, 使艺术与现实同一化, 导致了艺术风格的失败。文化工业的大众艺术就是这种机械地模拟现实的产品。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 (culture industry) 这个术语进行过专门的解释, 明确“文化工业”的提法是为了与一般大众文化拥护者所言的“大众文化”相区分。阿尔多诺认为文化工业是指“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 或多或少是按照计划炮制出来的”。“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 (from above) 整合它的消费者, 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和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块, 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 (阿尔多诺, 《文化工业再思考》, 1963年) 从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的解释中可以看出, 文化工业的商品拜物教特征和自上而下的整合性特征。阿尔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 有专章《文化工业·欺骗群众的启蒙精神》对“文化工业”展开了全方位的批判, 他的观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文化工业自上而下的控制导致作品的模式化。

在《文化工业》的开篇, 阿尔多诺就指出:“现在一切文化都是相似的。”文化工业的产品是按照标准化、模式化的框架生产出来的, 所以, 在宏观和微观上表现出了“虚假的一致性”。“在垄断下的所有群众文化都是一致的, 它们的结构都是由工厂生产出来的框架”。 (1) 这种虚假又机械的一致性, 造成的后果就是:第一, 个人成为经济选择程序的一部分, 并被当做“消费者”, 划入“不同收入的集团”。第二, 文化工业只承认效益, 它破坏了文艺作品的反叛性。比如电影观众会错误认为外面的世界是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情况的不断的延长。“文化产品本身,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声电影, 抑制观众的主观创造能力”。 (2) 第三, 文化工业的完全同一, 会形成政治上内聚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可以自上而下地对从作品的出版到消费者的消费都形成控制, 作品的语言、风格等等完全受上级操纵。而所有的人, 从工作到休息, 一刻也离不开这些文化工业产品。第四, 文化工业最终使模仿绝对化了, 谈到文化, 总就已是违背文化了。“文化这个总称呼, 可能已经包含了把文化编入行政管理领域内的编辑、排目录、分类等意思”。 (3)

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所造成的模式化的批判, 是基于他对艺术的“否定性”特征的强调。阿尔多诺认为:“在每一个艺术作品中, 作者的风格都是一种诺言。因为被表达的东西, 通过风格变成了占统治地位的普遍性的形式。”“因此, 艺术的要求, 始终也是意识形态的要求。但是, 只有批判那些在风格上遭到失败的传统文化, 艺术才能找到表达苦难的形式。”而成功的艺术, 是避开雷同的弱点, 追求同一的必然的失败, 表现矛盾的特点, 所以文化工业的生产模式, 抛弃了艺术品在美学逻辑与社会体系中同其他事物的基本区别, 消解了文化作为精神产品的基本特征。

二、文化工业通过娱乐消遣的作品为消费者提供虚假的满足, 公开欺骗消费者。

文化工业对消费者的欺骗,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文化艺术和娱乐消遣作品都是按照一个虚假的公式而不断实现文化工业的完善化, 消费者的利益基础, 取决于技术, 而不是内容。

第二, 娱乐消遣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劳动的延续, 是为了让生产者松缓一下机械化的劳动过程, 重新增长力量。所以, 生产者看到的是劳动过程本身的模拟图像。

第三, 文化工业通过不断地向消费者许诺来欺骗消费者。“它不断地改变享乐的活动和装潢, 但这种许诺并没有得到实际的兑现, 仅仅是让顾客画饼充饥而已。需求者虽然受到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招贴的诱惑, 但实际上仍不得不过着日常惨淡的生活”。 (4)

第四, 消费者只是文化工业的对象, 消费者被满足的需求, 都是社会预先规定的, 他永远只是被规定的需求的消费者。“文化工业各个部门的产品, 都是希望观众摆脱日常生活, 但是这种摆脱会使消费者像美国幽默报上所登载的, 女儿被拐骗私奔以后, 父亲一个人在黑暗中扶着梯子, 孑然一身、无依无靠”。 (5)

第五, 娱乐是消极的逃避。“娱乐消遣作品所许诺的解放, 是摆脱思想的解放, 而不是摆脱消极东西的解放”。 (6)

第六, 商业与娱乐活动的密切关系, 表明了娱乐活动本身的意义, 即为社会进行辩护。

三、文化工业只能有利于资产阶级, 对劳工群众而言, 是新意识形态统治。

“消费者是工人和职员, 农庄主和小资产者。资本主义的生产用灵和肉紧紧地控制住他们, 使得他们心满意足地享受为他们提供的东西……他们坚定不移地相信统治者用来奴役他们的意识形态”。 (7) 资本主义社会在为劳工群众提供文化产品的同时, 也在努力灌输他们的新意识形态, 即把世界本身作为对象, 崇拜事实, 把恶劣的定在提高到真实的王国之中。“这些文娱活动, 就像宗教界经常说教的, 心理学的影片和妇女连载小说所喋喋不休地谈论的, 进行装腔作势的空谈, 以便能够更牢靠地在生活中支配人们的活动”。 (8)

文化工业有巨大的商业利润, 资本家一面付给工人工资, 一面通过大众娱乐制品暴富起来。“电影院是为极权的康采恩进行营业的, 无线电广播中所宣传的商品, 也都是为康采恩服务的文化用品, 甚至个人叫卖的商品也是如此。人们用50个铜币可以看到百万富翁的电影, 用10个铜币可以买到一块口香糖, 而出售这些电影票和口香糖的却是世界上最大的富翁, 他们通过推销这些商品而更加强大和富有起来”。 (9)

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全面的、尖锐的, 他指出文化工业的直接后果就是批判与敬畏的消失。文化工业的艺术作品下降为文化用品, 像公园一样, 仅供人们消遣娱乐, 通过买卖的方式而取消了文化教育的特权。这样导致人们内心深处的完全物化, 个人所特有的仅剩下“洁白反光的牙齿, 以及汗流浃背卖命劳动和呕心沥血强振精神的自由”。“例如, 一个年轻的姑娘, 当她想表示接受或拒绝对方的约会时, 当她在打电话或在约会的地方谈话时, 或者叙述自己的心理和内心生活时, 她都想能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 (10)

阿尔多诺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他的社会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文化工业是启蒙的理性文明在当代社会的恶性发展。在阿尔多诺看来, 表达启蒙精神的正面效应的艺术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面临绝境, 甚至死亡。阿尔多诺对启蒙的辩证法的分析, 其理论来源主要是黑格尔和尼采。他说, 尼采和黑格尔阐述了启蒙与统治权的分裂关系。黑格尔从艺术的死亡, 推演出理性文明对社会的危害, 而阿尔多诺则从对启蒙的批判进入对艺术的分析。尼采对希腊史诗两重性的分析, 对阿尔多诺的影响很大。阿尔多诺批判现代人陷入了启蒙的骗局, 启蒙同时就意味着欺诈;启蒙压抑和扼杀了由它自身孕育出来的艺术的自由精神, 使艺术走向衰亡和终极。同时, 他还提出了艺术的另一重要功能即拯救功能。拯救与批判是密不可分的。他曾说:“我本来就是把拯救绝望的动机视为我所探讨的中心目标的。” (转引自朱立元,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阿尔多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否定是深刻的、独到的。他结合现实社会的发展来探索美学理论, 表现出贴近现实的务实倾向。但他把现代社会的一切文明形态都归结为启蒙的产物, 具有扼杀人类的危险。犹太教的救赎思想使他严厉地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但他对用理论来开拓未来不抱多大希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斯.霍克海默, 特奥多.阿尔多诺著.启蒙辩证法.洪佩郁, 蔺月蜂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0, (第一版) :113.

②同上, 118页。

③同上, 122页。

④同上, 131页。

⑤同上, 133页。

⑥同上, 136页。

⑦同上, 125页。

⑧同上, 135页。

⑨同上, 147页。

上一篇: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三级资质标准材料下一篇:中泰文明施工专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