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作的辩证法

2024-05-14

作文写作的辩证法(精选10篇)

作文写作的辩证法 篇1

辩证唯物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勇于批判,不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如果写作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那将使作文大放异彩!

在平常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会经常发现学生论述时片面、绝对、主观臆断、不留余地。如:以“挫折与成功”为话题写文章。“刘伟经历了众多的挫折才有了今天的成功;史铁生若不是遭受了双腿高位截肢的挫折,哪有现在文学上的成功;只有遭受挫折才能得到成功。”并不是所有的挫折都孕育成功,“挫折”与“成功”二者并无必然关系。

一方面学生在写作时不会运用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去思考,一方面2014年高考各省明显加大了辩证思维的考查力度,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突显辩证思维。

(一)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认识和把握任何具体联系都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由于条件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性质、作用也各不相同。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强调的就是事物联系的条件性。

联系观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著名的木桶效应说的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木桶具有盛水的功能,但无论有多少块木板,如果没有特定的结构,木板是不能盛水的。一盘散沙、相互掣肘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整体的功能来自各个部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结构优化。各个部分、要素之间如果结构不合理,互不匹配,互不合作,整体就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正如“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再如1986年全国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树木、森林、气候三者之间的关系密切。一棵棵树生长在一起构成森林,森林离开一棵棵树就不成其为森林。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只有森林才能改变气候,但如果离开了每一棵树齐心合力的作用,森林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从何说起呢?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许多人一起共同构成社会。一个人不能影响社会风气,只有整个社会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思想品德好了,整个社会风气才会好。但离开了一个个社会成员的思想好转,也就谈不上社会风气的好转。

(二)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如漫画作文《习惯》,从标题,我们就可以知道漫画中的老人家舍新式的洗脸池、洗衣机而不用,变新式的浴缸为洗脚盆,变坐便为蹲便是因为习惯。于是就有同学从以下方面立意:养成好习惯,摈弃坏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成败等。以上立意明显有问题。审题时不妨多思考几个问题:老人的习惯若是在过去,或是在偏远贫穷的地方当然是可以延续的,是没问题的,但关键是在什么时候就显得很尴尬了,有问题了。如果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就不难得出答案:时代发展了,社会进步了,科技进步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的那些遭遇尴尬的老习惯是不是也要随之而改变?借此也就知道作者借以讽刺不接受新事物的人的寓意。联系现实,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让习惯给新事物让路”“向习惯势力宣战”“不要让‘习惯’左右我们 前进的脚 步”等。 再如 :2014年广东卷黑白胶片与数码技术的时代,也可用发展的观点来思考。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

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促进事物的发展。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引用的两个论证 (“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 是黑格尔关于量变和质变的典型论证。茂密的头发脱落了几根,没有人会在意,但谁也不能断定到底哪根头发的脱落是秃顶的开始,突变是在人们不知不觉的渐变中发生的,而你警觉时,事物的性质早已走到了反面。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如挖井的漫画:挖井人在五个井挖出后,对五个井显然是不屑一顾,泰然处之;五个井深浅不一昭示挖井人敷衍了事,应付他人;井下水的存在又在嘲笑挖井人没有毅力。我们可以从事物量变到质变的角度思考,从挖井深度的角度联想:五个深浅不一的井,其中有个就要到水面,可惜未能再挖下去。可见不可浅尝辄止,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做事贵在坚持深入。

(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相反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故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些都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包含二重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性,即矛盾的一方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离开其中一方,他方就不能存在。例如:没有纪律,就没有自由;没有正确,无所谓错误;没有战争,无所谓和平。二是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例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的是祸与福的转化。这种向自己对立面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没有一定的条件就不能实现转化。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牵牛要牵牛鼻子”;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如:2004年天津卷“材与非材”,“材”与“非材”并非绝对,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比如,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材”;“材”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非材”。如全国卷“忘记与铭记 ”、“出人 意料与情 理之中”。

如试以“快与慢”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

我们可以展开辩证思考,全面分析:可写快速发展给人带来的好处,行事神速具有的优势;也可以写快节奏的生活给人带来的方方面面的压力;慢,可写慢就会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慢人一步可能错失良机,也可写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学习;快与慢,各有千秋,快可以捷足先登,先拔头筹,慢可以明察秋毫,统筹全局。快让我们不偷懒,不拖沓,不虚度年华,慢让我们不焦躁,不盲从,不急功近利;真正的快,不只是追求速度,更要追求质量;有意义的慢,不只是缓步前进,更要为快储备动力。“快中有慢”“慢中有快”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快”与“慢”各有优劣长短,各有其适用的对象场合与前提条件;何时需“快”,何时需“慢”,“快”与“慢”的矛盾关系应怎样协调、统一,它取决于哪些客观和主观等多方面的因素?阐述自己的观点时,突出一点,是突出“快”还是“慢”?还是二者并驾齐驱,要明确地表示出来,不能含糊,可从“快”与“慢”之间存在的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论述;也可以在肯定其一方存在的合理性的同时,而偏重对另一方的利与弊的剖析。根据上述切入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立意:⑴“欲速则不达”,当慢则慢,不可拔苗助长,应该实事求是。⑵高度发展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我们更应该学会忙里偷闲,快中取“慢”,慢慢地欣赏人生路上的美丽风景。⑶“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拖拉、懒散、敷衍、空耗时间等等“慢节奏”的低效乃至无效的不良作风应予以狠刹!……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充满了思辨的色彩,“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如果问下雨是好事还是坏事,要对着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是不可能的,应当给出确定的条件。毛泽东曾说,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性。我们必须时刻记得列宁的话:对于具体的事物作具体的分析。“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是指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

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如果学会了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如果学会了这种思维方法,还怕在作文时不知如何思考吗?

作文写作的辩证法 篇2

“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论证方法,一是因为它不像别的论证方法那样要刻意为之,只要写议论文就会条件反射似的想到这种方法;二是作为一篇讲道理的文章,“事实胜于雄辩”,说一大堆空话,不如来一个事实有力量,因此它广受欢迎。然而,尽管许多同学对它“情有独钟”,但在实际的写作中对这种论证方法的使用总是不能尽如人意。比如下面这段议论文字:

“自古英才出寒家”。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一点粥都难以吃到;明代大学士宋濂家里一贫如洗。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这段文字要论述的观点是“自古英才出寒家”,列举了6个古今中外的名人为例,这些例子也不是不准确,但是文章的作者仅仅是罗列现象而已,对事例中隐含的道理没有任何哪怕是只言片语的分析,就得出了结论“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这就是典型的“观点+例子”的议论文,这样的文章就是材料再丰富,也是没有力量的,因为只有“例”,没有“证”,材料中隐含的“理”还不能很好地服务所论观点,就像盖房子砌墙,只把一块块的砖码起来是不够的,那样的墙一推即倒,只有用水泥把它们一块块的“焊接”起来,才能成为坚固的壁垒。

那么,用例证法论证论点怎样才能使观点和材料紧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呢?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常用的分析方法:

1、因果分析法。即在列出事实论据后,就论据中事物的成因或结果进行分析:或由果索因,探求本源,揭示本质;或由因导果,进行推断,寻求结论。

示例: 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受诸葛亮委托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当道下寨,以防魏军偷袭,但马谡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最后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书,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盲目自信,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高考优秀作文《自信,但不能盲目》)

《失街亭》是大家都学过的一篇课文,从教材中取材做论据材料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做法,因为阅卷者熟悉,有亲近感。这段文字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马谡失守街亭,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分析出马谡的失败在于他的狂妄自大,盲目自信。反之,用因果分析也可以倒过来,先说出原因,再列举现象。

因果分析法中常用到一些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

2、假设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从正面或反面假设分析。如果事例是正面的,分析就从反面进行假设;如果事例是反面的,就从正面进行假设,以揭示材料和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示例: 幻想是成功的助跑器,拥有幻想,会跑得更快,更远。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华裔科学家高锟,奖励他在光纤通信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当年他弄清光纤通信的理论后,马上意识到这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要将光纤通信应用于实践,对原材料的要求苛刻至极。一般的玻璃载体会损失光携带的大部分信息,只有纯净的无杂质的玻璃才能让信息准确地传送。他幻想着能得到这种玻璃,他勇敢地向很多公司推荐自己的想法,但四处碰壁。他坚持着,一定要将幻想付诸现实,终于他成功了,找到了这种玻璃,自己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如果当时的高锟仅知道光纤通信的理论,而不幻想将它实现,那么今天的通信技术也许要退后数十年;如果他四处碰壁就放弃了幻想,也许就没有成功的一刻。幻想助推成功,有了幻想的指引,成功会变得简单。

(2010高考湖北卷优秀作文《幻想引领进步》)

这段文字所举事例为正面典型,叙述完材料后,作者用“如果„„那么„„”“如果„„也许„„”两个假设复句从反面分析高锟不那样做的后果,由此证明段首提出的论点。反之,如果所举事例是反面的,假设就要从正面进行了。

用假设的方法分析事例,其特征有三步:第一步,列举事例;第二步,从正面或反面假设结果;第三步,得出结论。

3、归纳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大量的现象中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归纳出它的共同点,即由个别到一般,点明材料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示例: 千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亭里的点点残血;千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千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吹走了北海雪原中牧羊的老者;千百年的黄沙漫漫,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阵阵驼铃。他们是不幸的,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无处释放,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无处照汗青,苏武的一根节杖早已光秃,张骞十年的牢狱之苦无人体会。

但是,当那铁铸的奸臣双膝下跪的时候,当那不死的丹心依旧炽热的时候,当那苍苍老者拄杖回到长安的时候,当那丝绸之路连通东西方的时候,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精神史册已经成了民族的瑰宝,那璀璨的光明布满天空。生命被阴影重重覆盖之后,却又迎来了更加璀璨的光明。

人生有得意与失意,有顺境和逆境,“天光云影共徘徊”的人生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2010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天光云影共徘徊》)

这段文字先列举了岳飞、文天祥、苏武、张骞四个人的人生遭遇,然后归纳出其共同特点:“生命被阴影重重覆盖之后,却又迎来了更加璀璨的光明。”从而说明人生有得意,也有失意,有顺境,也有逆境。

归纳分析的主要步骤:①列举多个事例;②找其中的共同点;③归纳其本质特点(结论)

4、对比分析法。这种方法,就是将相对或相反的论据摆在一起进行分析议论,把事例中包含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方法、效果等对比起来分析,从对比中领悟深刻的道理,从对比中突出、强化其对中心观点的论证力量。

示例: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人们难以忘记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事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 60 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高考优秀作文《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以上两个论据,一正一反,对照鲜明,德国和日本同是第二次大战的发起国和战败国,但是这两个国家在对二战的反省上却有着天壤之别,有力地论证了“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这一论点。

5、意义分析法。意义分析法就是叙述事实论据后,用精练的语言揭示、评价事物或事件的效果、价值、影响,从而证明论点。

示例:

大凡有成就的人,大多崇尚深阅读。毛泽东崇尚深阅读。即便是那硝烟弥漫、敌人围追堵截的行军途中,毛泽东也要抽出时间潜心进行深阅读。因为他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此时的阅读,是在积蓄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领袖的深阅读,读出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充满魅力。

季羡林崇尚深阅读。充满奥秘的梵语言岂是三两下的浅阅读就可以弄透彻的?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论著,季老潜心于家中,一张椅,一壶茶,品茗于天地之间,思想便倘佯于书海之中。读至深处,内心与书本内容形成交融。大师的深阅读,读出了国学的光辉,充满魅力。

余秋雨崇尚深阅读。唐诗宋词,元曲散文,四大名著,无一不是余秋雨阅读的对象。在不断的深阅读中,余秋雨的思想渐渐升华,功底日见扎实,于是,《文化苦旅》、《千年一叹》等一系列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著作相继问世。作家的深阅读,成就了一大批文化上品,充满魅力。

深阅读让我悟出:

流金铄石的力量由深阅读中得来。流光溢彩的思想由深阅读中得来。流芳百世的美文由深阅读中绽放光彩。(2010年高考全国卷2优秀作文《深阅读,魅力永存》)

这是几段论述深阅读好处的文字,所举事例都是正面的,领袖、大师、作家,除在每段举例后有所分析外,例子举完后又集中来了三句对深阅读价值的评价,虽然语言精练,但可谓画龙点睛,深阅读的好处一目了然。

意义分析法在列举完事例后分析时,也可用一些标志性词语,如“表明了„„”“体现了„„”“充分说明„„”等等。

采用例证法,分析事例的方法除了上面介绍的这5种,其实还有辩证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推理分析法、引申分析法„„具体到一篇作文在分析材料时用什么方法,用一种分析方法,还是用多种分析方法,没有一定之规,适宜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各人的所长。总之,要在举出事例后,紧扣论题,分析出事例所含的意义,使它很好地为观点服务,千万不能让材料和观点形成两张皮,油水分离。那样的话,论点就站不住脚了。

一 念 之 间

“一念”有多长?或许连千分之一秒都不到。但“一念”的作用有多大?或许人的一生乃至整个世界都被这“一念”给改变了。“一念”这个既小又大的东西,对我们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认为,要把握好“一念之间”。

一念之间有善恶。人的善与恶很多时候受感情上的“一念”支配。有多少犯人被审判后都后悔当初不该由着一时冲动做傻事,又有多少想做傻事的人在行动前“一念”顿悟而免于跌入深渊。做错事的人会忏悔没有把握住那“一念之间”,克制了自己的人会庆幸自己把握了那“一念之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或许刘海洋不会把硫酸泼向无辜的熊,或许马加爵还可以继续和室友聊天打牌。刘备曾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善与恶的一念,多服从于善的指引,抵制住恶的诱惑,我们一定能让心灵充满良善,让世界更加温暖。

一念之间定成败。许多重大的成就,与“一念”都有关系。门捷列夫小睡时梦到了一个奇怪的表格,醒后他立即把它画出来,他研究多年的元素表难题宣告破解,元素周期表诞生了!斯特劳斯在多瑙河边漫步,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一段旋律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掏出笔和纸,奋笔疾书,名曲《蓝色的多瑙河》问世了!爱迪生曾说那99%的勤奋在很多时候不及那1%的灵感。那1%的灵感是什么?就是那瞑瞑中的“一念”,那一念之间里闪现的灵感带来了成功和进步。当然,一念之间带来的也不全是好东西。比如拿破仑 在滑铁卢之战时因“一念”的害怕,没有投入预备队,导致战役失败,进而导致他被从王位上拉下,死于流放的岛上。由此看来,对于一念之间产生的东西,我们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对于思路和想法,我们要大胆实践;对于犹豫和胆怯,我们要仔细思索,发现不对就大胆抛去。不让灵感跑掉,不为懦怯阻碍,我们就可以抓住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获得成功。

善与恶、成与败都与“一念”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经常会在自己的脑子里出现一闪念,好好思索自己所经历的“一念”,看看把握住了什么,没把握住什么,它们分别又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会有利于我们把握住“一念之间”,把握住现在和未来。

点评:

这是一篇有理(有论点)、有据(有材料)、有序(有条理)的议论文。从论证方法的角度看,主要用了例证法,在证明第一个分论点“一念之间有善恶”时,直接用假设分析法对反面典型刘海洋、马加爵进行了正面假设(因为这两个事例人所皆知)。证明第二个分论点“一念之间定成败”时,用了归纳分析法,指出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斯特劳斯创作《蓝色多瑙河》都是因为“一念之间闪现的灵感带来了成功”。而对于拿破仑的失败,则用的意义分析法,指出了由于他“一念”的错误而给国家和他个人带来的严重后果。正因为作者在讲道理时有“例”有“证”,论据才显得有力,论点才立得稳当。

当我们错过了播种的季节

播种于新春,埋下的种子就是希望;收获于金秋,收获的果实就是成功。如果我们错过了播种的季节,扔掉种子,就是放弃成功;留下种子,就是保留希望。如果想要品尝收获的喜悦,那么就不要为错过播种的季节而懊恼,收起种子,静侯来年新春的到来。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放弃努力,我们将前功尽弃,一无所有。乌江岸,四面楚歌,项羽的军帐中,昔日雄踞一方的西楚霸王,怀里躺着奄奄一息的虞姬,面前站着神色焦急的乌江亭长。项羽知道垓下之战自己大势已去,昔日风光不再,成功的机遇已从指间逝去。是跟着亭长夜渡乌江,隐忍苟活,以待东山再起,还是与爱姬一起悲壮地自刎乌江?历史告诉我们,一世之雄的项羽又怎么会懂得隐忍坚持的宝贵呢?他那不屈的脊梁上顶着一颗高傲的头颅,于是,他选择了放弃,随着宝剑落地和喷涌的鲜血,错过成功的项羽,放弃了日后成功的种子。在后世人的眼中,他只能算是汉王刘邦辉煌成功的注脚。

当我们错过播种的季节,隐忍坚持,我们必然会再次赢得成功的青睐。同样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同样是亘古不变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时代,会稽山下,被围困的越王勾践在昔日接受百官朝拜的金殿上踯躅,他知道败局已定,吴王夫差才是此役的胜者,是以九五之尊的王侯之躯出城受降,以保全未来的希望,还是顾及气节,以死换得那虚无的流芳百世?最终,勾践选择了前者,因为他不甘心在这次错过成功后善罢甘休,对成功的渴望使他选择了隐忍苟活,留下了希望的种子,以伺成功机遇的再现。苦心人,天不负,十年生聚,十年忍辱,勾践最终以三千越甲吞吴。同样是错过成功,隐忍坚持的勾践等到了播种的第二春,他再没有错过,横扫吴国,就是对此最好的诠释。

当我们错过了播种的季节,轻易言弃,那么将会与成功渐行渐远。高三的我们,若有知识上的遗漏,亦更应在复习中亡羊补牢,奋起直追,方能把握下一次成功的机遇。况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过之后,与其驻足怅然若失,何不隐忍坚持,静侯来年春天的到来? 简评:这是一篇成功的考场议论文。首先,作者审题准确,把错过的“季节”定义为成功的机遇,当我们错过了此次的成功,不应放弃,应该争取彼次的成功,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其次,作者选用的材料恰当,用项羽和勾践两个同是君王的例子,地位一样,处境相同,但一个选择了隐忍苟活,最终成功,一个选择了慷慨自刎,舍身成仁。再次,从论证方法上看,全文于正反对比中,主体部分又各用意义分析法,对项羽的慷慨自刎和勾践的隐忍坚持的结果指出实质,以突显观点的正确。文章结构清晰,总分总的形式让人一目了然,特别是文章结尾处由历史回到现实,结合学习的实际,奉劝所有同学不要因为错过了以前的成功而放弃现在的努力,使文章具有了现实意义。

培植善念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古老的三字经道出了深奥的哲理。既然人性本善,为什么还会出现罪不容诛和舍己救人两种截然相反的人呢?这些都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差异。如果你种下恶种,就会得到恶果;如果你种下善念,就会收获善果。

那么,什么才是善念呢?

我觉得很简单,就是没有恶意。看到别人身陷困难,需要帮助,你不会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之意,而是有雪中送炭、伸出援手之念,这就是善念;看到别人取得成功,获得成就,你没有嫉贤妒能、破坏他人好事之意,而是有诚心祝贺、虚心请教之念,这就是善念;当自己获得胜利,而别人功败垂成时,你不会有过河拆桥、上屋抽梯之意,而是有真心帮助、共同提高之想,这就是善念。这些都是很平常很普通的善念,如果你有普渡众生,博爱一切,救民于水火之念,那就是最高级的善念了。长此以往,就可以达到冯友兰先生所说的道德境界,甚至天地境界了。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培植自己的善念呢?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离开了群体,谁都没法生存,要想在群体中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培植善念。一个不善之人做出了坏事,会令他人厌烦、愤怒,久而久之,就会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就会被人群孤立。有谁想成为这种人呢?不想,那就得培植自己的善念,做一个以人为善之人,去赢得众人的敬仰。假如我们的社会,人们都不心存善念,那情景真的无法想象,恐怕就会象鲁讯先生在《狂人日记》里描写的一样,人人都生着一双狼眼,虎视眈眈地盯在别人身上,对谁都想置于死地。这样的社会必将灭亡,与我们提倡的建立和谐社会南辕北辙。因此,要想实现和谐社会,就必须人人心存善念。

怎样才能培养起自己的善念呢?

这是一件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只要不为一己私利,而是处处为他人着想,在自己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将别人的损失降到最低。如果我们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能如此想问题,那就算是在心里种植善念了。但要真正做到大善大义,那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了,它需要在任何时候都以大众利益为重,甚至需要舍己为人的态度。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所有人都达到这种境界,只要绝大多数人能达到前种境界,就盛世太平了。

只要我们齐心种下善果,就会开出和谐社会的美丽之花。

点评:这是一篇成功的考场命题作文急就章。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一是审题准确。许多同学由于审题不慎,把文章写成了“行善”、“善举”的堆砌,忽视了题目中的关键词“培植”。而作者却准确抓住了“培植”大做文章,精准审题是作文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走错了,后面的努力都是白费功夫的。命题作文,除独词题外,无论是短语或是句子为题,它总是有关键词的,抓住了关键词就是抓住了“牛鼻子”。

二是结构清晰。全文除首尾外,主体部分按“什么是善念”“为什么要培植善念”“怎样培植善念”三个层次行文,思维的条理若行云流水,这种用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展开的文章,让阅卷者在快速的评卷中一目了然,抓住要领。议论文写得有没有条理,它反映的实际上是一个考生逻辑思维的能力,反映的是考生在动手行文之前袖手思考的程度,只有想得明明白白了,才能写出这样明明白白的作品。

三是语言平实。用平实的自己的语言,讲中学生明白的道理,是一种应该提倡的文风。现在许多中学生一写作文就爱堆砌辞藻,掉书袋,一味追求语言的华美,不顾内容,有的甚至故作深沉,好像真的“曾经沧海”一般,这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文风,应该引起所有同学的注意。写身边的事,讲平常的理,说自己的话。

钝感带来美好生活

“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生活中我们或许更喜欢那些心思百转千回的人精,可殊不知木讷、钝感的人内心深处更是蕴藏着一种绝妙的处世哲学,它能让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充满美好积极的生活向往。

平日里的钝感能让内心安宁。生活中充斥的多是琐屑小事、烦心事,当心灵被它们堵塞,难以排解时只有钝感可以给我们带来安宁。世人常说“借酒销愁”,很多时候我们喝酒不为那杜康之盛名,只是要让自己在酒后变得迟钝,变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文人饮酒,最是如此。有了钝感,就会忘却周遭的烦心事,诗仙太白吟出了“夫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无欲无求,苏子了然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澹泊,智慧的化身孔明更是诫子十书,让他们澹泊名利,宁静致远。这种将万事钝化的纯粹的心,用于生活中,虽不至于像宋荣子“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般无欲无求,也能寻找到一片宁静的心灵家园。遇挫折时的钝感让内心坚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最可怕的是遭遇对人生影响重大的挫折,那么一次两次我们是不是就要被打倒在地了呢?这时钝感的突出好处便显现了出来。曾有位美国总统竞选失败了无数次,可最终这样一个失败了99次的“失败者”去赢得了第100次的胜利。正是因为他内心拥有超强的钝感力,不烦恼,不气馁,不在乎别人的反应,不在乎下次是否失败,只是一心反思失败的教训,一往无前,屡败屡战,他最终得以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中途一切的艰难险阻也便跨过了。试想一下,如果他是个敏感而脆弱的人,第一次州议员竞选失败还勉强鼓起勇气,第二次副总统竞选失败就无法承受外界的质疑与耻笑,灰溜溜地退出政治舞台,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了。

钝感是一种抵抗能力,它的智慧深藏在内心,平日里,它带给人以安宁,遇挫时,它更能化身为一层坚硬的盔甲,保护你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现在的高三生活,更是需要如此的钝感,不受外界影响,专心备考,不怕挫折,相信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

辩证看待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 篇3

微写作是通过简短、清晰的语言对某件事情形象生动并具体的描述。现如今很多人会通过微写作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现状和心情。如有很多人会通过微博文字这种社交软件进行交流和对某事件进行传播。这种形式也属于微写作的一种,可见微写作的力量有多大。而微写作是写作和表达能力的一个基础,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融入这种微写作的形式,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也可以通过微写作让学生们更加喜爱写作,从而更愿意通过写作来进行有效的表达。

【关键词】

写作水平 微写作 语文教学

微写作的创作来源于题材的诉求,所以在微写作的课堂中。老师们要不断的对题材内容进行全方面的剖析。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的、有效的了解写作内容,积攒更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写作技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兴趣。接下来对于微写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希望学校和老师们重视并且有效合理的采用建议。

1.微写作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1)首先,老师们可以给初中生创造一个好的写作环境。一个好的环境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自己内心的想法和学生们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水平。一个好的环境也会让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其中的创作。例如:老师们可以在班级中以板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展开对于微写作的创作,并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当学生们看见自己作品诞生的那一刻,学生们的自信心上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并且对于微写作也更加的热爱。

(2)其次,很多创作都是源于生活,在初中这个年龄的学生的感情往往都是很细密的、丰富的。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把自己这种细腻的感情融入到微写作当中并且用笔记本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养成学生们写作的好习惯。而且在这时间飞逝的时代微写作也是成长过程中一个很好的见证。

(3)最后,在课堂的微写作练习中,老师一定要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命题,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很快的进入写作状态,不会为写作命题难无从下手。这样合理的命题会让学生们对于写作充满自信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写作当中,从而一个好的写作作品也会随之诞生。学生们也会认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了老师的认同和尊重。选择兴趣培养,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语文学科的整体水平也会提升。

2.通过内心的真实想法对微写作进行创作

微写作与正式写作相比字数要少的多,但是微写作可以直接表达、描述重点,简单明了。正是因为微写作的简单明了,他可以随时随地的自由发挥,把自己想要表达并记录下来。微写作的魅力不需要太过于华丽的语句进行表达,只是需要寻求事件的真实性,语言的朴实性,往往这些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所以老师们要在课堂上多鼓励学生从心而发的认真对待微写作。听从内心的想法,把自己想表达出来的东西愿意通过微写作的这种方式写出来。我相信通过微写作的这种方式也一定会减少学生们的一些压力,让学生更加的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愿意表达。

当学生与老师们分享微写作内容时,这也代表着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把自己的小秘密毫无保留的告诉老师时,请老师们尊重每一个学生内心的真实的感受,能够替学生保守秘密。如果碰到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最近的压力或者种种的不顺时,老师要对学生多加关心,并开导学生。当学生完全释怀的时候,学生们会体会到原来通过微写作这种形式老师们真的能够了解自己,体会到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更加愿意通过这种形式与老师进一步的交流。

3.微写作教学评价与反馈的策略

在微写作的教学评估中首先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写作评价。老师在评价时最好不要用一些伤害学生的词语,因为在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内心都是很敏感的,可能无意间的点评会让学生不喜欢微写作,从而也会不善言辞,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与评价之后老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引导,纠正在写作当中的错误,并且督促学生们及时改正。希望老师在教学当中和学生们多一些交流和沟通,有效的沟通是成功的“桥梁”。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可以让老师更快的知道每一个学生对于写作的理解和不足之处,并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可以知道该从哪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对于微写作老师可以为学生进行命题,通过相同的命题可以考察学生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理解,并且学生们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2)也可以让学生们自由的发挥,自由发挥好的好处是可以让老师更加快速的了解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特点。同时同学们也是在通过微写作这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总而言之通过以上的两点都能增添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师生共同进步。

最后也希望学生们之间也可以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十分钟让学生们互相进行评价。现如今很多学生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于好的评价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对于不好的地方,要加以改正自己的不足。通过互相评价的方式也可以增加学生们之间的感情。在课外时间也可以进行更深一步的交流。互相评论这种形式也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在古板,而且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们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想学的。评论不代表批评,评论的意义是在于吸取别人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使大家共同进步,并爱上微写作。

总之,微写作是抛掉旧的观念,由心而发,更加灵活的对事物的描述和对情感诉说的一种表达方式。微写作的意义是为日后的正式写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希望学校和老师们更加重视微写作,给学生们一些自由的空间,这样学生才可以游刃有余的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得到更多的收获。

【参考文献】

【1】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 【J】. 课程 ·教材 · 教法 ,2013(9)

作文写作的辩证法 篇4

然而许多考生对作文题目和材料并没有整体把握, 不知话题或材料指向, 又加命题的隐藏性 (命题一般回避了那种一目了然的直截说理, 而是往往通过寓言、童话、漫画、图表及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等材料渗透暗示) , 增加了文题的理解难度, 造成了作文说理肤浅、片面、偏激、绝对化甚至跑题的现象。因此, 只有掌握了一些技巧或有了明确的步骤, 拿到文题, 才能心中不慌。

一、定好“基准点”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就是学生阅读理解、观察思考、联想想象的过程的展示。这一步, 好比打洞要先定基点一样, 是决定性的一步。常言道, 万事开头难。这个基点定得好, 写作起来, 就会思路顺畅, 一气呵成;定偏了, 或是无从下笔, 或是半途而废, 或是不入法眼, 白费工夫。审题立意时要做到客观全面, 虽不必面面俱到, 但要重点写好一个方面就必须全面地看问题;具体说来, 就是要看到局部与整体, 正面与反面的关系, 能够做到由因推果, 由果思因, 由主到次, 由表及里。辩证思维像一面洞烛幽微的明镜, 运用它去分析作文命题中所包含的生活图景、社会现象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可以避免进入“以偏概全”、“执此一端”、“滞于表象”、“因果不明”、“全盘肯定”等立意上的误区。

二、定出“新颖点”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对学生作文等级的评定有两级:基础等级、发展等级。在发展等级中, 有一条“见解新颖”的要求。现在我们要知道的是如何才能做到“见解新颖”, 怎样才能少冒风险。

我把作文的审题立意看做为“打洞”找基点, “见解新颖”要求我们找的这个“点”要有新意。用揣摩法来审察题目的文字义及感情倾向, 用观照法来联系社会现实和生活现实, 用追问法来敲定我们的初始立意是否合题意, 这一过程, 是初学立意者必须掌握的, 是作文水平高些的人为下一步打定的基础, 这是为立意的创新“定点定位”, 没有这一步, 下一步就容易偏题离题。在求新颖时做到有哲理性地思考, 进行辩证阐发, 也就不难切中题旨中说理的内核, 进行准确全面精密地说理, 文章思想上有自己的个性见解, 自然就会提高文章的档次。

为此, 我以高考作文模拟题及学生作品为例, 旨在分析落实这两大基点的同时贯彻辩证统一思想的重要性。

[文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一个平静的大海边, 住着一个老渔人, 他每天在海边打鱼, 他从没有到过外面任何地方, 但他生活得很快乐, 他说:“这个地方挺美, 适合我生活。”

有个亿万富翁, 一生经历坎坷, 在商界打拼几十年, 到过世界上许多的地方。最后, 他选择了这个海边, 打算在此度过余生, 他说这里有别处没有的宁静、安详和自由。

两个老人在海边相遇了。

有人说, 亿万富翁追求一生, 最终就是为了这个, 那他还不如那个老渔人呢。也有人说, 他一生毕竟经历过。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 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例文1:

追寻自己的苍穹

或许, 伴随着人类的意识的萌动, 一个永恒的人生悖论, 一个真正的两难选择即摆在每一个真正的人的面前:一边是冰蓝的一湾, 足以舒展地栖居自己的灵魂, 安放自己的一生, 祥和而明媚;一边是残风萧萧雨淋淋, 你将或独自踽踽在痛苦困顿的泥泞中, 或与千军万马冲杀于独木桥上。或许此后你会收获阳光, 重带着满足与疲惫回到那个港湾……

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呢?你彷徨。

但人生之于宇宙, 如长河一沙, 或许就在你茫然四顾中倏忽而逝, 空留余叹于西风瑟瑟中。那么何不依从本心, 毅然摒弃杂芜、犹疑, 追寻属于自己的苍穹?又何必患得患失, 锱铢必较于人生之路的省便而忘却舒展自己的灵魂出世抑入世不都是一种自我的追寻与安放么?

一向以“梅妻鹤子”卓然于中国历史的林和靖不可谓不博学广才, 出世当能博“一官半爵”进而垂裕后昆。可他却淡然笑着隐入山林, 将一段“疏影横斜”, 一段“暗香浮动”品咂得有滋有味。或有人暗羡其闲适从容, 或有人指斥其不思奋斗, 然而我却赞叹他的那份执著于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终不易移心志的决然。

又想起那个令人嗟之叹之的武侯诸葛, 想他蜇居于卧龙坡, 酒饮冬霜, 箫吹秋月, 又何等清闲自在。可他却抑不住那搏动的热血, 随刘备出山, 从火烧新野大战赤壁, 到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虽无力回天, 但其“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精神至今为人传颂, 其锦囊妙计, 神机妙算, 至今仍为人乐道, 这又是一种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呢?他虽失却了那份闲适, 却捕获了一种精彩, 一段与林和靖不同的精彩, 然孰是孰非又有谁难断然划定呢?

平淡宁静的生活固然滋润, 坎坷曲折的人生也多彩, 又何必幼稚地争辩好坏优劣, 说服他人对自己人生范式的认可与仿效呢?如果功利地争论, 权衡此得彼失, 而不去问问自己的内心指向, 盲目选择一种自以为轻松有利可图的人之路, 则此且必少一种百折不回的气概, 少一种坚忍不拔的定力……到头来, 这种投机之人只怕“鱼”与“熊掌”皆不可得, 空留一弯冷冷的悔恨了。

历史使人明智, 冷眼看一桩桩已凝固的悲喜剧, 我发现人生其实很简单, 那就是尽力追寻自己的苍穹, 并且, 无悔!

例文2:

同一片海

这一刻, 灵魂在清爽的海风中小睡, 生活的意义便在于此。

——题记

同一片海, 同样清爽的海风和温暖的阳光, 同样的宁静安详和自由, 幸福地享有即可, 何必去计较到达这里走过了怎样的路?

岁月的车轮碾过千年, 历史的天空繁星灿烂——

是那个梁上观鱼笑鱼之乐的乐者吗?是那个不知我是蝶抑或蝶是我的痴者吗?是那个尾于涂中的智者吗?庄子斜倚着那棵灵魂之树, 在溪边垂钓逍遥之梦。人世的苦乐不属于他, 官场的争斗不属于他, 属于他的是这自在的天地, 是这浩渺的星空, 是这清风明月。而他自己在这逍遥之中早已化为乌有了, 剩下的只有逍遥, 逍遥。

庄子如此, 那个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林逋不也这样吗?那个海边的渔人不也这样吗?没有经历世俗, 没有体验风浪的坎坷, 可是谁又说过没有这些就没有快乐呢!

他们快乐是始终未变由生到死的快乐, 是自然的快乐。

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歌者吗?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浪子吗?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人吗?

苏轼有着一颗治国安邦的赤心, 有着一份为政为民的热情, 然而, 贬, 再贬, 又贬!失意的他经受了始料不及的一次又一次打击, 而当落魄的他来到黄州之时, 在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诗人与清风明月把洒言欢, 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正在飞舞的灵魂, 他很快乐。

苏轼如此, 那个辞官还乡种豆南山下的陶潜不也是这样吗?那个走出官场且放白鹿青崖间的太白不也是这样吗?亿万富翁, 还有他们, 或在商界中起起落落, 或在官司声中浮浮沉沉, 这样的经历让他们体味到的是弥足珍贵的快乐。走过挫折之后享受的快乐是达然的快乐。

同一种自由, 渔人和商人在乎的是对灵魂的守候。

同一片海, 来时的路已无影无踪, 剩下的只有宁静和自由。

例文3:

奋斗, 人生最华美的乐章

蝴蝶之所以美丽, 是因为它经历过与茧的殊死奋斗;苍松之所以美丽, 是因为它经历过与石的不懈奋斗;人生之所以美丽, 是因为它经历过与一切困难的顽强奋斗。

奋斗, 才是人生最美丽的乐章

人生鄙视平庸, 所以当老渔父同亿万富翁站在一起时, 尽管他与富翁的角色已然一致, 但他永远将是一个失败者。上帝创造人类是要人奋斗而不是心安理得的得过且过。虽然他不必忧心商场上的尔虞我诈, 也不必忧心商场上的物价不稳, 整天只需要哼个小曲垂钓度日。看似悠闲, 但这样的生命只是一潭死水, 永远不会有大江的奔腾与大海的博大, 也永远不会有人生对他的眷顾。

人生崇尚奋斗。它从不管你受了多大的委屈, 它只认你做了多少贡献, 为目标进行了多少奋斗。

项羽是个悲壮的作曲家。他悲壮地奋斗, 悲壮地谱写, 悲壮地失败。乌江的自刎将这一千古绝唱绵延至今。项羽之前, 有无数人死去;项羽之后, 也有无数人死去, 但再没有谁能像项羽那样让人叹惋, 让人悲伤。因为项羽奋斗过, 用自己的奋斗谱写了人生最壮丽的乐章。

老眼昏花的华盛顿在自己的葡萄架下静坐, 但谁也不会把他和随便哪个葡萄架下的老头儿混为一谈, 因为他是华盛顿, 他是美国的三军总司令, 他是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他是美国当之无愧的国父。在美国历史上怕再也没有人能够和他比肩。他尽管坐着, 却能高出整个世界。因为他为美国人民的奋斗, 为自己的目标的奋斗。他告诉世界, 只有奋斗才是无愧于人生的唯一方式。

泰戈尔说:“天空留不下鸟的痕迹, 但我已经飞过。”是的, 只要奋斗过, 经历过, 人生又怎能叫虚度呢?或许你通过百倍的努力终于取得成功, 那你是个英雄, 因为你的人生里, 你奋斗过, 或许你通过百倍的努力却依然失败, 那你也是个英雄, 因为在你的人生里, 你也曾奋斗过, 只有那种蜗居一室更怡然自得的人才应该感到可耻。他们的存在只是在浪费口粮, 浪费上帝的心血, 浪费宝贵的人生。

奋斗吧, 用自己的信念做弦, 用自己的行动为指, 去奏响那人世间最华美的乐章!

在对上面文章评价之前, 我们先对上面的材料作以下分析, 可以得到几点材料所暗示的信息:

(1) 从头读到尾, 材料中最后说道:“有人说, 亿万富翁追求一生, 最终就是为了这个, 那他还不如那个老渔人呢。也有人说, 他一生毕竟经历过。”这句话暗示了思考基点:这里其实是在讨论两个老人的人生, 在探讨两种生存价值, 是在引领我们围绕人生价值取向这一范围展开立论。

(2) 再来重新阅读材料:首先, 材料客观地展示了两个老人的一生, 没有褒此贬彼的倾向。其次, 两个材料中有一个共同点, 一个是一直平静, 一个是最终归于平静。

(3) 再考虑“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这样的要求, 作文立意必须两方面均能照顾到, 最好的立意应当俯视材料, 材料的两个主体是不是存在一个共同的东西, 是不是可以在两种人生当中搭一座桥?老渔人在生命的开端选择了大海, 矢志不渝, 终身与大海为伴, 他选择了直线人生。亿万富翁从一开始选择了搏战商海, 一生经历坎坷无数, 最后将平静的大海作为人生的终点站, 回到了生命开始的地方, 他选择了曲线人生。

所以这则材料的最佳立意为:种植一种态度, 收获一种人生。直线或曲线给了我们选择的余地。不管哪一种人生, 只要我们在浮华中能够真正依从自己的灵魂, 不会“心为形役”, 选择真正的恒心, 就必定能够获得充实而精彩的人生。

由此不难对上面三篇文章的做出判定, 例文1属于一类构思——“辩证派” (48分以上) 。

例文2属于二类构思 (45分上下) , 其中还包含以下几种写法: (1) “宁静派”:《王子和乞丐都在欣赏月光》、《绚丽之极归于平静》、《心灵的栖息港湾》, 这种写法能够抓住材料两个重要部分的共性——都归于宁静, 这样写也是一种全面的对材料的理解。 (2) “经历派” (立足富翁) :《隽永的历程》、《曾经拥有》、《曲线之美》、《美在旅途中》、《回忆时的充盈》。 (3) “闲适派” (立足渔翁) :《固守心灵的圣洁》, 这种写法从这两种角度立意, 只要不否定另一种人生态度, 然后集中写自己的见解, 就是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 然后选择一个侧面来写。

例文3属于三类构思——“奋斗派” (36分上下) , 这类构思写人生不能没有奋斗, 而贬斥材料中另一种生活方式, 这是最可怕的一种材料作文的审题误区:他们只抓住了材料中的只言片语“他一生毕竟经历过”就阐发开来, 没有了对材料的整体分析, 忽视了思考的基点, 缺乏辩证的角度。若还有其他构思则均为偏离材料, 例如泛泛地写“追求”, 写“寂寞”之美, 等等。

由此看来, 在明确作文立意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注意精准而不是“剑走偏锋”, 否则, “棋失一着, 全盘皆输”。如果我们为了标新立异而失去了“准”, 作文写起来就会是净打擦边球, 或是脚踏西瓜皮, 甚至是牛头不对马嘴;如果我们为了贪大求全而失去了“精”, 作文写起来就会是囫囵吞枣, 或是蜻蜓点水, 甚至是假大空全;所以, 立意先要“准”, 对材料全面分析, 选准角度, 采用辩证法, 准确立意;立意还要“精”, 精小、以小见大, 精确、准确无误, 精炼、一个观点贯彻到底, 这样才能写出有深度的切题作文。

摘要: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 也是学生难以把握的部分。本文以材料作文题, 以及学生习作为例, 明确提出学生在面对该类作文题时首先应当定好基准点, 其次要定出新颖点, 力求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材料暗含的信息, 做到全面理解, 根据不同构思角度, 精准立意。

辩证的作文 篇5

我们可以看到“野路子”与“外行”们对那个领域带来新的风气。原来封闭的圈子注入新的性格、思维、方法,不再是古井无波,闭门造车。不一样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融合、交锋、碰撞,使得原领域更有活力与趣味。

“外行”中有贡献卓越者,但更多的是汲汲无名的小卒。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外行”们的专业素质不过硬。他们以外行之姿出现,精入学习的状态却一直原地踏步,或小有建树,停留在领域的外围,而不想着愈研愈深,或亦不知其所穷。“内行”们所用的所用的方法,掌握的知识与思想空穴来风,而是前任经验与与自身勤奋的硕果。“外行”们原来缺失,又不琢磨着去补充、完善、提升,怎么能够走得长远呢?

其次,是“外行”的心态不纯粹。一些“外行”们对于他们闯入的行业领域有着极强的功利心态,比如说以原著作者执导博噱头宣传的电影。他们不够严谨,细致,踏实,没有拿它当成一门手艺下功夫。另一些外行则是试试深浅,得过且过的态度,是为拓展自己的视界而非精深那门手艺。驱动他们的事散落的热情,而非持之以恒的责任。

这样的外行不会有所成就。但是“外行”未尝不给“内行”启示。“内行”久置于某领域中,有“外行”帮助自己跳出圈子来审视、反醒、开拓,而不是被桎梏,变得死气沉沉,了无生机。有外行人敏锐洞察与创新,逼迫自己去突破,无疑是有益于“内行”人的。

外行人也要沉下心来钻研。先做叽叽喳喳的活跃分子,表面光鲜,在时间考验后却什么都无法留下。相反地,利用自己的外行人的独特优势去打量整个行业,去精入开掘,会变成一个自成一派的内行,并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置于我们眼前的是一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我们觉得有这么多片领域,这么多的可能性,不去尝试,如何发现合适我们所在、真正兴趣的那一方天地呢?这是我们的外行人身份。

“外行”让我们找到它,“内行”让我们精通;畅游于那一片领域中。

作文写作的辩证法 篇6

关键词:否定,辩证法,实践

一、“否定的”的辩证法实质是主观辩证法

“否定的”辩证法是在整个哲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理论, 直到今天, 这个理论对于当代的哲学研究以及现实的社会生活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这一重大思想是由西方著名现代哲学家阿多诺创立的, 他撰写的《否定的辩证法》著作中十分详细地阐释了这一理论。总的看来, 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实质属于主观辩证法, 是关于阐述主观辩证法的理论。

按照通常的解释, 辩证法可以被分为两种形态, 即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这里所说的客观辩证法就是通常理解的与本体论有着密切关系的辩证法, 即关于客观世界矛盾运动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是与认识论相联系的辩证法, 即关于人类认识和人类思维矛盾运动规律的辩证法。主观辩证法本质上是人类认识活动所特有的辨证地看待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探讨主观辩证法问题就是在探讨人的思维方式问题。阿多诺在“否定的”辩证法中主要探讨了“主体”问题, 所谓的“主体”问题就是人们的精神活动问题, 就是人们思维活动问题。他认为“否定的”辩证法区别于其他辩证法的主要特征是它的独特的思维方式, 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辩证地进行思考”。从阿多诺所阐述的观点中,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里所说的“辩证的进行思考”就是指让人们在思考各种问题时形成一种“非同一性”思考方式的习惯和模式, 最终完全消除“同一性”思维模式对人们思维的限制。“非同一性”是人类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它要求大家在思考各种问题时, 要完全清除“同一性”思维模式的干扰, 并将这种彻底不能融合的对立差异思维方式运用到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他曾写道:“这种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不再一致了。它的运动不是趋于每一对象和其概念之间的差异的同一;相反, 它怀疑一切同一性”。原因在于, 由于概念与对象两者之间体现了一种“非同一性”的关系, 所以作为人类的最常见的思维活动就不再受到“同一性”的束缚, 与“非同一性”保持高度一致。因而, 阿多诺所强调的“辩证地进行思考”的说法是从他一再倡导的“非同一性”思想中孕育出来的, 是利用这种“非同一性”思想揭示出来而形成的。“辩证地进行思考”是认识问题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和逻辑理论, 是“否定的”辩证法赖以认识问题和事物的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这样看来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又是一种“辨证逻辑”,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和研究思维方式和概念的理论, 即探讨认识论和逻辑学的理论。辩证法蕴含着认识论的价值, 这种价值正如伟大的导师列宁所阐释的“活生生的、多方面的认识”;辩证法也蕴含着对逻辑学所具有的价值, 这种价值也正如列宁所阐释的“形式是具有内容的形式, 是活生生的实在的内容和形式, 是和内容不可分离地联系着的形式”。这样看来, 阿多诺对主观辩证法是持肯定态度并承认观辩证法的存在, 他的“否定的”辩证法就是关于主观辩证法的理论。

二、“否定的”的辩证法蕴含着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

阿多诺的“否定的”的辩证法对主观辩证法是持肯定态度并承认主观观辩证法的存在, 但是却对客观辩证法持反对的态度, 他认为辩证法只能存在主观世界领域, 而辩证法并不存在于客观世界领域。他说:“辩证法不能作为阐述的普遍规律扩大到自然界中去。”

第一, “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客观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对立统一规律。阿多诺指出, 无论传统辩证法还是现代辩证法, 它的核心理论应该是它的“非同一性”理论, 而不是对立统一理论, 更不是“同一性”理论。他说:“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非同一性”理论为什么能够成为辩证法的核心理论呢?阿多诺指出, 主要原因在于所有哲学所面对和思考的对象, 也就是所谓的客体, 都不是“同一性”的, 却都是“非同一性”的。阿多诺一再强调, 黑格尔对于客体的“非同一性”的问题, 阐述得十分系统而详细。黑格尔曾说:“一切个别事物自身, 都包含着他物”。既然现实世界中的每一个事物又同时蕴含别的事物, 那么所有别的事物与事物的自身做到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 如果做不到绝对同一, 就一定是不同一的。所有事物的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是必然对立的, 对于任何事物而言, 不是同一的就是非同一的, 不可能做到既是同一的又是非同一的。正因为如此, 所有事物都要体现为“非同一性”的。不但每一个事物体现为“非同一性”, 而且每一个事物的矛盾性也体现为“非同一性”。阿多诺主张, 所有的事物都体现为一种矛盾性, 而“矛盾即是非同一性”。所以所有事物都要体现为一种“非同一性”, 任何辩证法实质都是体现为与这种“非同一性”保持高度一致。这样“否定的辩证法”就割裂了“非同一性”与“同一性”之间的联系, 把“非同一性”绝对化并孤立起来, 只看到它们之间的对立的一面, 并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统一的一面。这显然是与客观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不一致的。对立统一规律主张“非同一性”与“同一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既对立又统一。“非同一性”不能单独离开“同一性”而存在, “同一性”也不能离开“非同一性”而单独存在。“否定的辩证法”只是强调“非同一性”因素而忽视了“同一性”因素, 并割裂了它们的联系, 实质上已经是否定了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 “否定的辩证法”否定了客观辩证法所坚持的否定之否定规律。为了更加系统而深入地将“非同一性”思想阐述清楚, 阿多诺进一步提出他的“绝对否定”的看法。他坚持辩证法本身属于“绝对否定”的辩证法, 在所有的辩证法中不应含有任何“肯定”的色彩。“非同一性”与“同一性”是非同一性, 是不能统一的, “否定”与“肯定”也是非同一性的, 事物之间不应该有任何联系, 不是“绝对否定”, 就是“绝对肯定”。“否定的”辩证法实际上属于完全消除肯定私彩而坚持“绝对否定”的辩证法。通常所说的客观辩证法中的否定之否定理论, 坚持每一个事物内部都是由肯定和否定两个要素构成的。肯定要素和否定要素之间体现了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肯定与否定是相互差异、相互抵触、相互排斥的, 同时它们之间又是相互包容、相互统一的。肯定中有否定, 否定有肯定。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不包含否定的绝对的肯定, 也不存在不包含任何肯定的绝对的否定。肯定因素当中不可避免地掺杂着否定因素, 否定因素当中又不可避免地掺杂着肯定因素。它们并不是彻底孤立的, 更不是各自为战的, 是对立统一的。阿多诺所坚持的“绝对否定”的思想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联系, 过度地强调否定的作用而忽视了肯定的作用, 这是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精神是背道而弛的。

三、从“否定的”辩证法走向辩证法的“否定”的理论价值

阿多诺在阐述他的“否定的”辩证法时, 并没有使辩证法得到丰富和发展, 而是走向了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 但是在对客观辩证法的“否定”中却揭示很深的理论意义。阿多诺阐述“否定的”辩证法理论的目的是希望改变大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错误认识, 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阿多诺本意并不是希望实现辩证法理论发展与创新, 而是针对传统辩证法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无怪乎是那几个规律和范畴组成的客观辩证法而提出的一种独特的观点。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辩证法影响以及受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束缚, 很多学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 它所揭示的理论就是“三条规律”和“五对范畴”, 除此, 就没有其他的理论可以阐述了。而阿多诺却不这么看, 他主张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属于是实践的辩证法。实践应该是辩证法最本质的特征, 也是让其包含了本身的内在活力及强大的自我运动与发展的力量所在。阿多诺提出, 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当中已经鲜明地阐释了实践辩证法的思想, 这也是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否定的辩证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思想成果。马克思认为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辩证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 而辩证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又是立足于现实生活世界的, 辩证法只有在对现实生活世界的肯定与否定中即“扬弃”中才会充满生机和鲜活性。所以, 阿多诺认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实践的辩证法。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来面目, 阿多诺在阐述“否定的”辩证法过程中对客观辩证法进行了“否定”。笔者认为这才是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走向辩证法的“否定”的最重大的理论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伦敦1973年英文版.

[2]俞吾金, 陈学明著.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 (西方马克思主义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3]刘放桐等著.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4]韩秋红, 李百玲著.断裂还是传承·西方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资本主义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版.

作文写作的辩证法 篇7

一、马克思辩证法的特征

马克思辩证法从其形成到成熟有其特有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历史性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人的历史性存在方式为对象揭示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的真理, 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 揭示了资本运动与人的根本对立与矛盾、人在其中的全面异化以及扬弃异化的可能性道路, 马克思的辩证法必然具有历史性的特征。马克思汲取了黑格尔辩证的人自我创生又自我回归的历史想象, 创立了他的唯物辩证法, 这里的“物”就是社会关系, 唯物辩证法就是要揭示这种作为关系的存在, 而关系是在人们的生产中形成的, 是生产方式的演变的产物, 而生产方式的更新就是历史, 就是人的历史性存在的内容, 所以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在本质上是历史辩证法, 具有历史性特征。

2. 超越性

马克思辩证法扬弃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精神自我推动的非批判性, 描述了人自我诞生的现实, 也描述了人在现实中被压迫的异化和颠倒的状态, 其核心就是革命性, 也即批判性, 马克思的辩证法与人的生存经验和历史有批判性关联, 这种关联来自生活本身的超越性, 马克思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超越性原则, 它不是神秘的精神历程和纯粹的自然规律, 不是抽象的和形式的, 而是具体性的实践性的批判, 是指向人的自由王国的历史运动。马克思辩证法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共产主义运动本身, 使人们对现实的批判性的改造, 是人对自身存在的真理的探索和实现, 马克思对于自我创生的辩证法的指向深深地扎根于人的异化之现实土壤, 个体存在的真理性被寓于普遍劳动中, 个体的片面性将逐渐被扬弃。

二、黑格尔辩证法特点

在《小逻辑》第81、82两节中, 黑格尔明确把辩证法的运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辩证的阶段”, 亦可以叫做消极理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内, “有限的规定性扬弃它们自身, 并且过渡到它们的反面” (3) 。第二阶段为“肯定理性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 “在对立的规定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 或在对立双方的分解和过渡中, 认识到它们所包含的肯定” (4) 。黑格尔也说过矛盾是推动整个世界的原则, 他明确指出, 矛盾是运动和生命的根源, 包含矛盾, 忍受矛盾, 理解矛盾正是有生命有活力的事物的本性, 黑格尔一方面说“上帝是理性”, 一方面说“矛盾时上帝的力量”, 此时也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逃不出上帝力量的范围。他用“上帝的力量”这样的宗教术语将其辩证法神秘化, 使之成为唯心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把辩证法理解成了客观的活动, 即有生命的东西的创造活动, 绝对精神是不断地都走出自身、又不断地返回自身的过程, 同时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发展过程。绝对精神不仅在不断否定和扬弃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丰富, 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自身的认识, 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 自我认识的过程表现为肯定, 否定, 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辩证法是精神自己的活动, 而不是外部的活动, 是自己的生命自身的内在灵魂, 这种内在的生命体现在观念的东西中, 辩证法在本质上就成了思维的本性, 本质。恩格斯说黑格尔辩证法的本质“在黑格尔那里, 辩证法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绝对概念不仅是从来就存在的, 而且是全部现存世界的灵魂。” (5)

三、马克思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

1. 出发点的差异

马克思辩证法的出发点是物质存在, 是现实的客观物质世界, 他认识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的种种现象背后的东西是封建腐朽的专制制度和残酷剥削的资本主义制度, 他立足于现实生活基础发现资产阶级对工人剥削的事实, 用理论证明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 他深得黑格尔辩证法要领, 并将其运用到对当时现存的国家制度以及经济制度的分析上, 从而得出了作为一阶段的资本主义为在此制度下产生的庞大的无产阶级所推翻。在黑格尔那里, “在自然界和历史中所显露出来的辩证的发展, 即经过一切迂回曲折和暂时退步而有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运动的因果联系, 在黑格尔那里, 只是概念的自己运动的翻版, 而这种概念的自己运动史从来就有的”。 (6) 黑格尔把概念的辩证法当成了现实世界的辩证法。

2. 在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别

剥离了黑格尔辩证法唯心主义的外壳, 也剥离黑格尔将其辩证法用于和概念间的逻辑演绎, 剥离黑格尔对于其母国的神圣而丧失理智的信仰, 只剩下辩证法作为一种逻辑论证方法的本质时, 那么这便是马克思辩证法的本质, “概念的辩证法本身就变成了只是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的自觉的反映, 从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就被倒转过来了, 或者宁可说, 不是用头立地而是重新用脚立地了。” (7)

黑格尔的理论无论多么庞大, 多么精深, 如果不能反应现实, 不能立足于现实, 不能将其哲学抽象思辨同现实生活世界结合就流于空洞, 更何况再给他加上唯心主义的外衣。只有将其血淋淋的现实袒露在人们面前, 人们才会从根本上认识到套在头上的枷锁不是国家的概念而是现实的国家, 才会把对概念的批判引向现实的批判。作为一个思想家, 黑格尔用概念粉饰伤痕累累、千疮百孔的普鲁士王国, 而马克思则揭开了那层神秘的面纱, 将罪恶袒露在人民面前, 使无产阶级奋而起之, 为自己的权力而斗争。那么这个程度上, 黑格尔用辩证法这块遮羞布维护祖国残存的尊严, 而马克思则更加现实的将其呈现在众人面前以兹观瞻, 渴望用自己的思想武装无产阶级奋起反抗, 将这改变世界的运动从哲学界引向现实世界。

3. 辩证法作为方法在运用上的差别

如果仅将辩证法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就其本身来讲是没有唯心和唯物之分的, 马克思对于辩证法的应用是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 不是出于将辩证法运用于哲学唯心和唯物派别斗争的需要, 是他出于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需要, 当然科学研究必然以现实为出发点。哲学研究需要概念分析作进一步阐释, 而马克思则把辩证法从哲学研究的天上拉到了人间,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马克思说:“无产阶级不把哲学变成现实, 就不能消灭自身”。 (8) 马克思对辩证法的使用时认识到了辩证法的革命本质这一点, 将概念间的否定拉回到现实世界即是革命, 对于现存的腐朽制度的宣战,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宣战。黑格尔用辩证法证明了绝对精神最后却归于一套理论循环, 在此意义上他并未彻底坚持辩证法, 因为就其本质而言, 辩证法代表的是革命, 是死亡, 是新生, 而不是循环。马克思坚信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正生成无产阶级这一强大的否定性力量, 而这一力量的最终目的不是复归而是新生, 以一种新的姿态演绎世界历史。如果说黑格尔概念的批判使人们安于现状, 那么马克思的辩证法则是让人们推翻压迫, 挣脱牢笼, 获得新生。

对马克思来言, 哲学不仅仅是知识, 而是用来反映现实, 批判现实的工具, 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反思, 更是反思过后的实践活动, 如果哲学仅在抽象的高度解释世界, 就走不出理想世界的美梦, 从而无法回到现实这个此岸世界。黑格尔用辩证法支撑起整个哲学体系的构建, 绝对精神自为自在, 在其辩证逻辑中得以可能, 并在理念王国演绎了完美的精神盛况, 拿到现实中就脱离了生活世界的种种基础, 如果说一套理论脱离了现实就失去了存在的土壤, 那么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在人们的头脑中展开的宏大的战场。“我们重新唯物地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事物的反映, 而不是把现实事物看作绝对概念的某一阶段的反映, 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9) 这才是马克思的辩证法。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1-11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78-579.

3[德]黑格尔, 贺鳞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177;18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2.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43.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6.

数学中的辩证法 篇8

一、矛盾统一观点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世界万物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都具有正反两方面, 而且矛盾是发展的根源, 只有具有一定的矛盾, 事物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自然, 矛盾的原理在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也是存在的。例如, 学生在刚入小学时接触的都是一些自然数, 然而在这一个范围之内, 减法运算就会受到限制, 如10-5=5, 然而5-10=?学生都不知所措。于是, 为了解决这一认知和运算的矛盾, 在教学中就引入了负数的概念。再如, 在整数的范围内, 有些除法运算是无法实现的, 如10除以3等于多少?出现矛盾了, 于是又引入了分数, 扩展到复数。这样每一次的扩张, 都是一个解决矛盾的过程。

二、对立统一规律

在数学的运算过程中, 对立统一的规律最为常见和突出, 如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等, 本是对立的, 但从另外一个意义上讲就是统一的了。例如, 减去一个数就相当于加上了这个数的相反数, 除以一个数就相当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这一规律在几何领域也有充分的表现, 例如,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距离之和等于常数 (大于|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椭圆”;“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常数 (小于|F1F2|) 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 这是两种截然相对的概念, 但是在本质上却有着统一性, 可以统一于:“平面内与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之比为常数的点的轨迹”。

三、联系的观点

如几何中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面积都有着一定的联系性, 面积与边长有关, 就拿梯形面积公式来说: (其中a为梯形的上底, b为梯形的下底, h为梯形的高) 当梯形的上下底长度一样时, 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当梯形上底为0时, 就是三角形, 如果更进一步推理联系的话, 就可以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些都体现了联系的观点, 世界万物都在联系之中, 没有真正独立存在的事物, 数学学习自然也是如此。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 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方式学习。新知识的学习还体现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认识的辩证过程。

长与短的辩证法 篇9

智宣子不听智果之劝, 立智瑶为继承人, 因为他认为智瑶有智果说的五项“优点”:仪表堂堂, 精于骑射等, 而对智果强调的仁厚不以为然, 事实证明智果果然有先见之明。智瑶一开始东征西讨, 大大扩大了智家的势力, 成为了晋国六卿之首, 但终被赵、魏、韩三家击破, 成了智家的送终者。可悲的是当时智瑶正在带领韩、魏攻赵, 却被赵襄子派张孟巧施反间计, 结果三家决堤引河水攻智瑶, 瓜分了智家乃至整个晋国, 不仁者落得个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下场, 这也正是智果当年的预测。

智瑶的五项优点若放之常人定是优点, 但放在一个不仁厚的君王身上就是致命的缺点, 恃才而骄永远是悬在君王头上的一把匕首。优点与缺点永远是相对的, 没有绝对的优点或缺点, 所谓扬长避短就是根据情况来尽量判断何为优何为劣并发扬或避免之。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 无不是扬长避短的应用。兵者, 诡道也。当年曹操在乌巢放的一把火烧尽了袁绍军的“优点”, 野兽越庞大, 所要的食物越多, 军队亦然, 袁绍的兵精粮足反而成了他的罩门。审时度势就是兵法的精髓, 也是扬长避短的灵魂。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圣子美的这两句诗已脍炙人口, 武侯祠里的孔明像也已受到万人膜拜。又有谁记得狼烟飞沙背后那些悲惨的黎民百姓。三国之中以蜀最弱, 却也以蜀最穷兵黩武, 孔明六出祁山, 常年劳民伤财却战而无功, 蜀国上下疲惫不堪, 继任者姜维更是九伐中原, 弄得天府之国皆民有菜色, 国力日衰终为晋国所灭。不知审时度势, 以蜀之短击魏之长, 以此来看, 蜀国之亡孔明难辞其咎。

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历史上不乏知人者, 但自知者却寥寥可数。究其原因, 只怕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吧。其实若能审时度势, 分清优缺, 则可以在这大千世界里游刃有余, 无往不胜。若无法认清, 以己之短击敌之长, 则会饮恨败北。中国古代无数文人墨客因无法见容于官场, 或被贬官流放, 或辞官归隐。然而不同的人, 心境不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归隐田园, 采菊东篱, 成为田园诗人的鼻祖;李白受谗言赐金还乡, 纵情山水, 大笑江湖, 终成诗仙之名。他们不能在官场一展宏图转而寄情山水, 挥毫泼墨, 吟诗作赋。他们不适合当政客, 就当个文人, 扬长避短, 柳暗花明。

历史教学中的辩证法 篇10

灌输与疏导

开展历史教学要始终坚持灌输和疏导原则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做到灌输中有疏导,疏导中有灌输。科学的历史观的形成、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历史素养的形成既不是来自先天,也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只能通过外部灌输和疏导。在历史教学工作中,坚持灌输原则,就是以历史教学大纲为指导,以历史教学相关课程为载体,结合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向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正面、系统地讲授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介绍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阐述重要的历史概念,揭示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记忆、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方法,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坚持疏导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同学生的情感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主动了解学生学习历史遇到的实际困难,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要因势利导,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同时也要提醒其戒骄戒躁;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找出问题症结,鼓励其端正态度,积极上进;对于学习态度不端正,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的学生要多加引导,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进取心。

认识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坚持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即开展历史教学工作时既要重视课堂教育,也要开展课外教育。一方面,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开设学习小组讨论课,为学生搭建自由交流、畅所欲言的平台。通过设置命题启发学生自主探讨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或开展小组调查访问,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理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重大节假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认识社会、指导实践,在接触、参与社会生活的实践中自觉接受历史文化熏陶,加深对唯物历史观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运用历史知识、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言传与身教

言传身教,就是一个人既身体力行,成为别人的榜样,又以言语讲解、传授,从而对别人进行有效的教育。言是一种情感、志向、行为的流露,行则是言的表现、反映。言是有声的,行是无声的,有声和无声的结合,就构成了历史教学的行为作用、榜样作用、导向作用。具体来说,教师通过良好友善的言行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够获得学生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与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坚持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以自己的行动启发和教育学生。教师敬业爱岗、认真负责、言行一致,就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就是强有力的身教。教师惟有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才能够在身教的基础上进行言传,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明确学习目标。

说理与约束

上一篇:超声探头下一篇:空间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