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区位选择(通用10篇)
空间区位选择 篇1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虚拟空间不断扩大升级。在虚拟空间下,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会影响到空间临近性和区位的具体含义, 使得知识快速传递, 减少时空阻碍, 缩小空间尺度。另一方面, 虚拟空间的不断成熟影响社会发展以及空间的结构、人类生活。
一、虚拟空间的内涵以及区位论历程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地理临近等现象的表现体现出虚拟空间的构建和发展。
1. 虚拟空间的内涵和特征
虚拟空间, 即多维信息空间或网络空间, 是指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综合应用为基础, 构成一种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信息传递的新型空间。
2. 区位论五大阶段发展历程
传统区位理论是从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开始, 将时间变量引入到基础经济模型里。新古典区位理论是指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收益递减、完全理性、利润最大化等假设为主的经济理论。行为区位理论打破新古典区位理论的局限, 将内外部因素考虑进去。20世纪80年代以柔性生产方式为主的区位理论解释生产方式和区位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为主的区位理论, 一方面找到新区位因素, 另一方面改变传统区位理论的框架。
二、企业在虚拟空间下区位因子的地位转变
埃德加·胡佛认为, 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距离成本决定了经济活动和结构的区域性。虚拟空间下, 三个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
1. 技术因子成为核心区位因子
信息技术使市场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对生产、服务和创新提出新的挑战。在消费者偏好数据库与专业化生产商等条件下企业可以为全球任何一个地区提供即时送货和超级服务, 可以高效完成产品开发, 可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大规模定制。
2. 社会因子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经济地理学开始重新重视社会因素在企业区位中的重要作用。知识溢出具有区位锁定效应。知识溢出又促成创新网络, 使得企业可以获得更有效信息、知识、技术和经验。企业之间可以发展成共赢模式,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形成集聚。
3. 运输因子更偏重运输时间
Feitelson和Salomon认为现代交通网络不能只考虑可达性, 更重要的是考虑交通网络弹性, 包括节点弹性、连接弹性以及时间弹性。运输方式日益增进, 交通网络完善, 促进产品快速配送。同时, 物流信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带动全程跟踪的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完善。
4. 市场因子更重视消费者需求
传统区位论以最大利润原则进行, 主要考虑企业与市场运输距离、市场规模、等级和结构等。虚拟空间中, 更针对消费者的需求, 而弱化了距离的作用。信息的及时传递使得市场范围几乎没有空间界限。
5. 集聚因子作用更加复杂
虚拟空间下, 时空影响的作用降低使得信息和技术等因素交流和传递减少阻隔。从生产角度看, 虚拟空间弱化了距离等因素而分离, 因创新活动而集聚。从空间层次看, 虚拟空间基础设施分布不平衡使得企业在全球发达城市集聚。
三、企业在虚拟空间下时间成本的重要性
“时间成本”指企业在发现商机后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所需的时间。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 最短时间原则正逐渐成为虚拟空间下的企业区位选择的核心。
戴尔 (Dell) 电脑公司的运作方式基本上代表了定单生产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对市场快速反应和快捷配送。这两个因素都反映出时间成本的重要性。在过去, 控制成本是传统企业经营的核心问题。信息时代, 由于市场变化日益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产品的上市机会和时间对企业的成功变得异常重要。
四、企业在虚拟空间下区位选择的建议
在虚拟空间中, 知识因子和创新因子等新区位因子的作用愈加明显, 由于知识溢出具有区位锁定效应, 进一步带来集聚作用。两种力量相互作用使得企业空间组织出现“分散的集中”, 进而改变国际劳动空间分工格局。虚拟空间下的企业区位选择过程中, “时间成本”是决定新区位的核心机制。为了快速应对市场、节约时间成本, 企业可采用“即时生产 (JIT) ”、“定单生产 (BTO) ”等弹性生产模式, 精简结构, 提高效率, 表明时间因素是虚拟空间下提升发展的空间动力。企业为适应虚拟空间的发展, 结合自身的优势, 调整生产方式, 整合生产资源, 提高自身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164-165.
[2]沈丽珍, 张敏, 甄峰.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空间观及其研究进展[J].人文地理, 2010, 25 (2) :20-23.
[3]宋周莺, 刘卫东.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J].地理科学, 2013, (3) .
[4]付晓东, 虚拟经济对区域经济学的冲击[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28 (1) :7-10.
[5]宋周莺, 刘卫东.信息时代的企业区位研究[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3 (2) .
[6]Dunning J H.Location and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 neglected factor[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9, 40 (1) :5-19.
“工业区位选择”难点分析 篇2
一、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一般来说,要做到:根据工业生产特点确定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工业布局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程度);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市场是否广阔;劳动力数量是否丰富;科技是否发达;交通运输是否便捷;信息、网络是否通畅等。
二、主导经济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因此导向型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如表1所示。
三、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
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较多。学习中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1.柱状图(图1)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图1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图2、图3)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2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3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图4、图5)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图4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5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图6)
图6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比重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图7)
依据图7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省区如广东,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用作造纸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图8)
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以获取关键信息。从图8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图9)
根据玫瑰图(图9)中信息显示,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工业区位选择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点,也是各地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考生认为这部分知识听起来能懂,做起来不难,但得高分不易。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等),考试考查中,命题多由文字、数据表格、坐标图等结合具体区域示意图构成,往往从工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分析方面设问。
一、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一般来说,要做到:根据工业生产特点确定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工业布局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程度);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市场是否广阔;劳动力数量是否丰富;科技是否发达;交通运输是否便捷;信息、网络是否通畅等。
二、主导经济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因此导向型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如表1所示。
三、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
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较多。学习中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1.柱状图(图1)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图1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图2、图3)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2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3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图4、图5)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图4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5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图6)
图6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比重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图7)
依据图7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省区如广东,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用作造纸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图8)
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以获取关键信息。从图8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图9)
根据玫瑰图(图9)中信息显示,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工业区位选择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点,也是各地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考生认为这部分知识听起来能懂,做起来不难,但得高分不易。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等),考试考查中,命题多由文字、数据表格、坐标图等结合具体区域示意图构成,往往从工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分析方面设问。
一、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一般来说,要做到:根据工业生产特点确定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工业布局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程度);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市场是否广阔;劳动力数量是否丰富;科技是否发达;交通运输是否便捷;信息、网络是否通畅等。
二、主导经济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因此导向型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如表1所示。
三、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
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较多。学习中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1.柱状图(图1)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图1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图2、图3)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2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3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图4、图5)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图4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5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图6)
图6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比重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图7)
依据图7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省区如广东,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用作造纸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图8)
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以获取关键信息。从图8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图9)
空间区位选择 篇3
1 对房地产区位的解读
房地产区位不仅指房地产项目在城市空间中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且包括由该位置出行的便利程度,即可达性,以及在该位置所能获得的非经济方面的满足程度。房地产区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房地产区位的综合性———房地产的使用价值决定了其社会属性,即房地产对人们生活的作用是通过其自身的品质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来综合体现的;2)房地产区位的动态性———房地产与其他商品的特殊属性在于其长期的空间固定动态性,房地产的耐久性使得其地理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时候,由于其区域交通区位和环境等发生变化,房地产的区位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而具有位置静态但区域环境动态的双重属性;
房地产区位的特殊性由于不同主体之间价值观和社会情况的巨大差异,房地产的使用主体往往具有一定的偏好,这就使得房地产的区位并没有很大的普适性。
2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房地产地价分布规律
1)单中心城市(mono-centric city)地价分布规律:新城市经济学对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的研究延续了杜能的孤立国理论,只不过研究对象从农业用地转为城市用地,阿朗索、穆斯和密尔斯等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通达性和居住区位的选择,建立了单中心的城市地价空间结构模型。单中心城市一般只拥有一个综合性服务中心,与每一个方向远离中心的交通成本相等,城市的外围是土地和居住区,城市地区人口规模较小,所以可以假设人均充分就业;那么可以假设唯一的交通成本发生在居住区与中心商业区之间,中心商业区内的交通成本被忽略;偏好被定义为对中心商业区复合商品的消费和土地的消费等。因为,城市中各种活动的区位取决于他们所能支付地租的能力,各种活动通过土地供给、土地需求的市场价格变化来竞争各自的最佳区位。这样,对区位较敏感、支付地租能力较强的竞争者(如商业服务业)将获得市中心区的土地使用权,其他活动的土地利用依次外推,从而形成地租和地价随远离市中心区逐渐降低,出现一个有特点的围绕最高价值点中心服务区的同心圆城市地租级差模式
2)多中心城市(polycentric city)地价分布规律:经过单中心城市的积累阶段后,城市功能与结构进入快速发展的剧变期。这一阶段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变化:内部整合和外部扩张。前者是指城市内部的区域分工和功能结构日趋合理;后者是指城市的规模和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区域空间结构日趋合理和内部通联网络日益发达。城市核心的功能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有更多的城市群落愿意接受其经济外溢和功能辐射,进而有更多的互补性区域被纳入到城市的区域空间内来。随着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核心区功能开始向外分散与裂变,城市区域开始呈现多中心体系结构,城市竞标地租曲线受交通因子和次中心吸引效应的影响,开始由单中心同心圆的结构向多中心起伏状分布转变,出现围绕多中心体系结构向边缘递减的地租级差模式。
但是,城市的发展由于其时间、空间纬度的多元重叠以及城市发展决策的必然性,使之显得更具多变与偶然。城市的发展不会像模型中描述的那样均衡,实际上,绝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因为城市在住宅需求市场、城市土地价格、城市交通设施、市政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因而它对住区建设的影响也就通过各个要素综合地予以体现,其内在的规律必须放置到目标城市的实证研究中去把握。
3 从城市动态发展的角度看地价升值区位
城市的扩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则是其中影响最大的,城市的发展不是一个匀速扩展的过程,而是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点;其次,城市要能正常运行和发展,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付出附加费用。因此,基础设施系统在扩展中遇到的约束条件也会对城市的空间发展起某种限制作用;再次,城市的功能性转变也会构成城市发展的“门槛”,用地置换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另一方面,城市的结构性发展也使得地价的增长出现非线型的变化,特别是出于单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演变的时期,往往在次级中心的土地升值特别快,这个结论可以很直观地从多中心城市的地价分布规律中得出。
4 不同城市结构空间中的房地产区位选择
城市发展一般会呈现明显的圈层式特点,主要可分为三个圈层———核心圈层、成长圈层与外围圈层。每一圈层都会呈现不同的发展特征,房地产区位选择的考虑也会因圈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核心圈层由于城市经济发展高度集聚,服务业和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地价是最高的。核心圈层内居住空间的改造和再开发在更大程度上与周边的服务设施、交通设施混合在一起,功能复合。处于这样一种城市空间特征下,房地产的开发区位选择要充分考虑环境容量的要求,以及超量开发带来的经营风险和对城市空间环境的负面影响,在区位选择上需要考虑周边改造和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空间区位上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成长圈层是城市结构性变动最为活跃的区域,也是土地功能转换和景观变化最为剧烈的圈层。这个圈层具有城市发展与新区开发的双重性质,强调对新的城市环境的贡献和创造。一般进行建设的土地规模相对较大,有利于实现规模效应;土地开发成本较低;交通条件发展比较成熟,而公共交通发展落后;建设密度差异较大,居住和公建层次分明。在房地产开发的区位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次级中心发展的总体容量,以及在房地产建设投入使用的整个周期内对本区域以及中心城市的各种服务设施的需求,在区位选择上还要考虑产业发展状况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的时序对空间区位的影响。
外围圈层则是城市活动密度相对较小的地域,一般以农地和风景旅游区为主,房地产开发以组团式分散型为主,在这个区域内带状组团式结构布局是城市轴向连绵发展的主要模式,各个主要发展组团之间多通过交通廊道连接,形成带状结构,在此圈层开发要特别注重原生态景观环境的保护,开发定位高,区位选择偏重环境品质,风水、自然格局和交通设施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地价在该区域的级差现象并不是十分显著。
5 结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世纪副中心的兴起,交通通讯方式的改变,导致城市内部空间变得复杂起来,不再呈现典型单中心结构,因而发展了多中心扩展模型。城市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肌理,地价规律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其他包括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都可能会对房地产的开发起决定性的作用,因而通过本文的简单探讨旨在从城市空间演变的最抽象直观的规律中分析地产开发区位选择的一些考虑因素,而真正要阐述清楚这个问题,恐怕单凭几个数学模型是不可能解决的,需要包括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较为接近实际的解释
摘要: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角度,结合常用的地价理论和城市发展规律,探讨了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角度看房地产开发的空间区位选择,以期指导房地产开发商在城市结构演变过程中合理选择区位和开发时机。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房地产,区位
参考文献
[1]莫宏伟.房地产全程策划实战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Richard M Heller.Reverse real estate exchanges-inside and out-side the safe harbor 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 Professionals[J].Bryn Mawr,2003,57(6):12.
[3]Fariborz Moshirian,Toan.Determinants of US investment in realestateabroad[J].Journal of 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2000(10):63-72.
[4]刘正山.房地产投资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5]冯亚军.房地产投资项目系统策划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2):28-34.
《农业的区位选择》重难点分析 篇4
例1 下图示意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各区农业与地形因素关系最密切的是( )
①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②海南岛种植天然橡胶 ③江南丘陵种植茶树 ④吐鲁番种植葡萄 ⑤上海郊区发展园艺业 ⑥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⑥ D. ②⑤
(2)2011年,财政部发放农资补贴986亿元,比上年增加14%,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社会生产力
解析 第(1)题,①⑥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②④是气候,③是土壤、⑤是市场;第(2)题,当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种粮利润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粮食总产量下降。故政府发放种粮补贴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体现了政策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 (1)C (2)A
点拨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分布和耕作制度;光照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种;水分影响作物的分布。
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牧业。
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性质都对农业生产有影响。
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
交通: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便利的交通。
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科技:通过机械化、良种化、水利化等农业现代化技术,影响农业的发展。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例2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桑基鱼塘”发展规模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科技因素 D.交通因素
(2)珠江三角洲传统的“桑基鱼塘”转变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
A.农业技术的改进 B.劳动力的转移
C.市场需求的变化 D.自然条件的改变
解析 读图可知,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的发展规模呈波动式变化,一个地方的自然条件是相对稳定的,而社会经济因素常存在明显的变化,因此这种发展规模的变化最可能是由于经济因素的变化导致的;近年来,珠三角的“桑基鱼塘”逐步转变为“花基鱼塘”、“菜基鱼塘”,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答案 (1)B (2)C
三、农业的区位因素中“主导因素”与“制约因素”的区别
例3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据图完成(1)、(2)题。
(1) 新疆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新疆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市场狭小 B.水资源紧缺
C.价格低廉 D.劳动力严重短缺
解析 新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番茄的生长;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期集中,对水分需求量大,而该地水资源紧缺,限制了番茄种植业的发展。
答案 (1)A (2)B
四、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例4 读“某城镇周围农业区位安排图”,完成下列问题。
(1)B、E两地中,_______处更适合种蔬菜,为什么?
(2)C地建奶牛场是否合理?为什么?
(3)麦田在D地,苹果园在A地是否合理?为什么?
(4)今年该城镇农业发展以花卉种植为主要部门是否有可能? 为什么?
解析 蔬菜生产需水量大,产品需要保鲜,应靠近水源和市场;奶产品需保鲜,奶牛场应靠近市场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平原地区发展种植业,丘陵地区可发展林果业;花卉种植主要面向城市市场。
答案 (1)B;B处靠近水源和市场。
(2)合理;C处靠近公路,交通便利,靠近市场。
(3)不合理;D处为丘陵地形。不适宜发展种植业;A处为平原地形,耕地面积大,靠近水源,适宜发展小麦种植。A处不利于果树在垂直方向上利用光热。
(4)有可能;本区有充足的水源,且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市场需求量将增大,而市场需求量最终会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同步训练】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图所示。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1、2题。
1. 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 珠江三角洲 B. 太湖平原
C. 华北平原 D. 松嫩平原
2. 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国家政策 B. 生产经验
C. 自然条件 D. 市场需求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3、4题。
我国梨果资源非常丰富,主产区集中在华北、黄河流域。20世纪末,我国果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约100美元,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果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分别约为3 000美元、1 800美元。我国梨果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价格低、出口量少;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果实混级贮运。
3. 我国发展梨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B.多干旱、洪水等灾害
C.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D.加工条件优越,市场需求量大
4. 我国发展梨果业的限制性区位条件是( )
①产业化水平低 ②果农技术水平低下 ③政策不支持 ④品种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空间区位选择 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联系实际, 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及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内的合作、讨论分析, 选择出最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人际交流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入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树立工业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原料、动力、运输、市场、土地、水源等。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资源与环境
1. 多媒体网络教室, 保证每个小组拥有一台通过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的计算机, 且安装有Mind Manager等软件, 配有大屏幕投影等设备。
2. 教师提前准备与工业区位选择相关的图片资料, 用于呈现学生任务的P P T以及评价量规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有关首钢公司 (老厂址) 简介的视频片段。
师:2005年2月,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首钢搬迁方案, 同意首钢迁往河北唐山曹妃甸, 到2010年首钢搬迁将全面完成。无独有偶, 东风汽车总部由十堰迁往武汉, 腾讯公司总部由深圳迁往北京中关村……这些公司为什么要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时间搬迁总部呢?今天,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2. 分组布置任务
(1) 呈现任务
师:今天, 请大家给我的一个朋友当个参谋。他在一家大型咨询公司工作, 现在接到6份项目规划方案的咨询业务, 分别是建造钢铁厂、制糖厂、食品加工厂、飞机厂、炼铝厂和污水处理厂。各个方案的选址区位大体已经确定。他想请我们分别给这些规划做方案论证, 给每个项目规划选定各自最终的建厂地址。请大家分成6个小组, 每个小组分别讨论一个方案。
第一组:钢铁厂项目论证专家组。具体任务是:某单位打算要在图1所示的城市建造一家钢铁厂。由于条件所限, 厂址只能从A、B、C、D、E、F 6个地点选择。请你们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选择钢铁厂最为科学合理的布局区位, 并说明理由。
第二组:制糖厂项目论证专家组。具体任务是:某单位打算要在图2所示的区域建造一家制糖厂。由于条件所限, 厂址只能从A、B、C、D、E、F 6个地点选择。请你们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选择制糖厂最为科学合理的布局区位, 并说明理由。
类似地, 其他小组分别承担食品加工厂、飞机场、炼铝厂和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的论证专家组, 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2) 提出要求
师:为了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 我们需要先熟悉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 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我事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大家首先阅读相关材料, 依据所学知识做出科学合理而负责任的选择。
师:各组充分论证好建厂方案后, 请向全班汇报。为了能够清晰地表达你们的讨论结果, 我建议你们将讨论结果利用Mind Manager软件做详细的记录和展示。比如说, 我是污水处理厂组的, 我的记录结果可能是这样 (教师出示图3) 。
(3) 确定任务
教师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 每个小组协商选定小组任务。
师:为了保证小组活动能够有序开展, 老师建议你们为组内每位同学分配相应的角色。在合作的基础上有所分工, 大家共同参与。具体有以下角色:
小组长一名:负责小组内组员之间的协调活动。
书记员一名:利用Mind Manager工具记录发言情况。
发言人两名: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 一人讲解、一人演示概念图作品。
其他人为小组专家, 发挥各自聪明才智,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确定论证结果, 并做出必要的补充发言。
(4) 展示评价量规
师:同学们在活动中要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小组任务。活动将依据你们小组对方案论证的科学性、全面性, 概念图的质量、创新程度, 组员的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几个标准来进行评价 (向学生展示评价量规) 。
3. 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1)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包括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相关知识、评价量规以及小组任务。
(2) 小组讨论。各小组就本组任务中每个建厂地址的优缺点展开讨论, 并利用概念图软件记录过程性结果。
(3) 确定方案。在讨论的基础上做出小组选择, 提出最优方案, 并美化概念图。
4. 组间交流讨论
(1) 小组展示。此环节, 各组将本小组集体完成的概念图通过大屏幕投影仪向全班学生展示, 并详细介绍本小组的论证结果。全班学生在听取汇报的过程中可以对每个小组的论证方案提出质疑或补充, 甚至展开讨论。通过本节课的教学, 我们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碰撞出一些火花。比如讨论飞机场建设方案时, 该小组的学生在图中给出的选项中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论述也比较充分, 但由于这个选址的周围是森林和农田, 有学生提出选这个址不合适, 因为农田周围会有大量的飞鸟出现, 对飞机的安全造成威胁。
(2) 教师点评。结合各小组的汇报展示情况及全班同学的评价结果, 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 并详细分析各小组作品的优缺点。讨论钢铁厂选址方案小组对6个选址都进行了详略得当的论证, 几乎考虑到了所有应该考虑的因素并对每个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选出了科学合理的方案, 是这节课中完成较好的一个作品。
第二小组制糖厂选址方案的讨论结果虽然正确, 但理由陈述不够充分, 并且将优缺点混在一起讨论, 反映出该组学生的思维比较混乱。
5. 教师总结
师:在前面的讨论中, 我们发现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生:原材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策、信息等。
师: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市场、劳动力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 信息的通达性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与此相对应,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 原材料因素、动力和交通运输因素的影响正在逐渐淡化, 但是水源问题、环境问题成为近年来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6. 布置作业
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篇6
人口迁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人口空间分布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的重新配置和组合, 进而对社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国内外学者已对迁移人口规模强度、流向、迁出入地的空间结构以及未来人口迁移格局等方面展开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中国迁移人口表现出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 从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 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动, 并且大规模的跨省迁移人口向沿海少数区域集聚的趋势。当前, 以经济型为主导的中国人口迁移必然导致各城市人口迁移规模的极大差异。本文从空间模式和影响因子入手, 重点综述我国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特征及造成区位选择差异的宏观影响因素。
二、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特征
以往关于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的研究显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主要迁出地在经济发达地区, 东部沿海仍是人口迁入的主流, 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是人口净迁出的主流。诸如西部大开发, 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并未改变中国宏观环境所决定的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人口由西向东迁移的基本区域模式从未改变, 只发生一些局部性变化。王桂新等通过对五普和六普数据的比较分析, 指出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局部性变化包括:人口迁出和迁入的分布呈一定程度集中趋势且迁入更为集中;一些重要迁出和迁入地的迁移强度表现为强者一直处于强者地位且有更强的趋势;人口迁入重心北移, 长三角都市圈成为人口迁入的主要地区。
严善平对1990-2000年间省际人口迁移机制做了研究, 指出10年来整个社会流动化程度一直在提高;沿海和西北几个边疆地区为主要人口输入地, 中部和西南地区是主要人口输出地;省际迁移人口越来越向主要输出和输入地集中, 两极分化倾向愈显明显。
赖小琼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特点, 指出流动人口在分布上以中部地区最多, 东部次之, 西部最少, 短距离省内移民多于长距离跨省移民;流向上主要从人多地少经济不发达就业机会少的中西部流向收入较丰厚就业空间较广的沿海城市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鲍曙明等依据五普及历次人口调查资料对2000年以前50年间人口分布及各地区人口迁移空间形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省际迁移流向区域模式上, 东部是跨省迁移人口的主要目的地, 中西部出现迁移人口的净流失, 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是省际迁移人口的主要目的地, 中部和西南地区迁出人口居多, 来自中部地区的迁移人口是主体。
三、人口迁移宏观影响因素
人口迁移从本质上来讲, 是迁移人口对经济, 社会, 文化等众因素空间差异性反应的结果。研究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多用人口普查及抽样数据, 研究对象也多为多个个体构成的迁移流群体特征, 因此本文站在宏观角度选取社区因素归纳总结。
严善平, 丁金宏, 段成荣, 周皓都认为区域差异导致了人们选择迁入地的差异。丁金宏将区域差异原因归为经济、区域文化差异、地理环境制约。严善平, 段成荣指出迁出地与迁入地间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异是影响人们迁移的主要因素。
周皓利用五普数据, 运用条件罗吉特模型, 从人口迁入省选择性角度, 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乡镇企业营业收入、人口规模、迁移网络对人口迁移为正向作用。外商投资、文盲率、医院床位、人均耕地面积对人口迁移影响为负。白积洋将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作为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距离越远, 迁移越少;经济差距越大, 迁移越多;迁移链对人口迁移有正向作用;人力资本存量越大, 迁出越少;就业几率对迁移为正向影响。雷光和等依据六普数据研究发现, 中国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和家庭因素驱动。迁移信息、收入水平差、人口数量差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正向指标, 城乡分布和空间距离是影响人口迁移的负向指标。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在不同距离范围内表现出差异性。余路等研究发现, 中近距离 (1200公里以内) 迁移主要受经济距离和人口规模影响, 远距离 (1200公里以上) 迁移主要影响因素是地理距离和气候条件。
根据萨缪尔森冰山理论, 产品在自由运输过程中一部分像冰山一样要融化掉产生运输成本。人口迁移过程看作是产品运输过程, 在迁移中势必要损失掉一部分, 称之为迁移成本。欧阳!等将托达罗模型和新经济地理模型结合, 通过建立内生劳动力转移模型的推演表明:迁移成本下降将促进转移。
迁移距离在空间位置上是固定的, 但改善交通条件可以减少迁移者心理成本, 促进迁移。马伟等基于引力模型研究了以火车交通时间为表现形式的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迁移的影响, 发现火车时间提速1%促使跨省人口迁移增加0.7%到0.8%。
宏观因素对省际人口迁移的影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Fan利用重力模型对中国四普、五普各省区迁移流进行研究:四普时期, 距离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因素;而五普时期, 移民存量构成的网格关系成为影响迁移的首要因素。朱农利用线性对数模型, 结合1990和1995年省际人口迁移数据, 关于各省人口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对外开放度等对省际迁移流的作用做了分析。通过两次数据的对比, 发现影响省际迁移因素的作用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四、结论与评述
通过对人口迁移区位选择研究的上述综述, 可以看到目前我国人口迁移在区位选择方面整体表现为:人口由中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迁移, 中部地区呈现塌陷趋势, 主要迁入与主要迁出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近距离迁移多余远距离迁移。对迁移宏观原因的研究广泛涉及经济水平、社会发展、区域文化、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空间距离、社会网络、迁移成本等, 但多侧重于经济因素。
以往的研究成果固然能对认识人口迁移现状及它们与社会经济等的发展关系至关重要, 对进一步认识人口迁移本质不可或缺。但人口迁移的过程是一个涉及迁入地、迁出地、迁移中介、迁移者本身等因素的复杂又多变的过程。多角度考察人口迁移的整个过程才是对人口迁移现象深入理解分析的前提。在区位选择方面, 多数研究多集中于大片范围内, 将各地区笼统的分为几个部分做整体的分析, 但不同的地区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地区之间的差异影响。将各个地区作为具体的个体进行分析或许能更精确的了解到人口迁移的区位选择倾向。在人口迁移影响因素方面, 对于迁移人口心理方面的研究目前为止还几乎是空白, 其中的奥秘有待探索。
摘要:通过对人口迁移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 重点综述了人口迁移的区位选择特征及造成区位选择差异的宏观影响因素。并指出现有研究的欠缺之处, 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空间区位选择 篇7
在关于居住区位的相关研究中,分析城市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是主要研究内容之一。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制度与政策方面、住房制度以及城市规划方面的因素[13]。微观因素主要包括居民社会属性、收入、家庭生命周期、交通、环境、就业可达性、工作地等,事实上微观因素更直接更具体地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因此,对微观因素进行研究,可以在优化城市居住区位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使住宅开发与居民需求相吻合。
1居住区位概念和模型的认识
居住区位的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杜德斌认为居住区位是住宅所在的空间位置[14];张文忠认为这种空间位置具有固定性和独特性,不同的居住区位价格不同[15];董昕指出居住区位不仅仅是指住宅空间中所坐落的地理位置,还包括该位置出行的便捷程度以及该位置对居住者产生的非经济方面的影响。总体来说,就是该居住区位的地理位置和在此进行日常活动所需的货币和时间成本,以及该区位的自然人文环境对居住者身心的影响[8]。
居住区位模型的研究在国外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它对估计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以及对这些因素如何进行权衡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国内仍然缺少对这方面的研究。帕利亚拉和威尔逊将居住区位模型分成三大类:1基于城市经济学理论的居住区位模型;2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居住区位模型;3计量经济模型[16]。第一种居住区位模型起源于城市经济学理论,它受农业土地利用和租金思想的启发,理论核心是家庭在居住区位选择时需要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权衡。第二种模型的建立类似万有引力定律,主要来研究影响居民移动的因素和吸引他们的居住地的因素之间的关系。第三种居住区位模型来自于计量经济学模型,更明确地说是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它基于微观经济的随机效用理论,能够在家庭层面上来研究居住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离散选择模型方法的发展。
2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
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主要针对城市居民而设置,对城市建设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通过对相关文献总结得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居民在住房选择过程中考虑最多的因素是房价、房屋位置、交通便利程度、周边配套设施(尤其关注是否有适合子女的学校),而居民自身属性如收入水平、职业、年龄、教育程度等考虑很少[17,18,19,20]。由于城市的形成历史、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个性的不同,影响居民住房选择因素在国家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约瑟夫认为主要有四组因子影响居住区位的选择:居住单元的特点 (尺寸、设计、是否有停车场、噪音大小等);居住区位特征(本地区居民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质量、安全水平、购物和休闲设施、交通等);可进入性的特征(进入城市多种职能区、购物中心、工作地等的方便程度);居民个人特征(家庭生命周期、教育、 收入等)[21]。库马尔等采用叙述性偏好和显示性偏好数据,研究发现居住地到目的地的时间和成本、租金高低、家庭收入、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和邻里指数(是否走路能到学校、是否有好的环境)对居住区位选择有一定的影响[22]。
本文将影响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微观因素分为两种,共性因素和个性因素,其中共性因素主要是指居住 区位的因 素,个性因素 则与居民 自身相关。
2.1共性因素
2.1.1房价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房价是居民在购房时考虑最多的因素,刘敬伟选择居住区和小学作为问卷调查地点,研究结果表明60% 左右的居民认为价格仍是现在和未来最重要的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多数居民在自己的支付能力范围内选择实用性高的住房[23]。房价主要由房屋的面积和其坐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这就表明当房屋的面积一定时,城市内不同的区位的房价也不相同。王玥等以沈阳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对住房价格距最近的城市中心的交通距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住房的价格受市中心的影响,即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减小,住房的价格增加[24],这和我国城市中房价空间分布规律相似。通常来说周边服务设施完善、靠近城市中心、文化和商业密集区的地段房价较高。
2.1.2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汉迪等表示可达性由潜在目的地的空间分布、每一个目的地的活动质量和特征所决定[25],即由进入一个特定地区的难易程度和地区的特征所决定。因此,居住区位的可达性由该位置的交通条件和进入城市公共设施的便捷程度共同决定[26]。可达性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它很好地 解释了为 什么居民 喜欢居住 在城市中 心(因为它为接近 各种活动 机会提供 了一种潜 能)。苏鲁尔等通过计算达拉斯-沃斯堡地区的可达性指数,发现就业地、零售场所、公共停车场的可达性机会的确对居住区位的选择有明显的影响,同时就业地可达性机会对居民的影响更加显著[27]。在关于可达性的研究中,最多的是交通可达性和就业可达性的研究。
1交通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交通可达性是居住区与外部联系的便捷程度,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目的地与居住地的实际距离,二是指交通工具的可获得性[28]。一个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进行日常活动的方便程度,因此一般有较近的公交站点、轨道站点的地区是居民的首选地。林瑜茂研究了上海市轨道交通与居民居住地选择的关系,表明城市外围区域居民喜欢选择轨道交通站点附近的住房,随着距轨道交通站点距离的增加,住房被选择的机会减小, 与此同时市中心的轨道交通站点对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大[29]。莫林等总结了布鲁塞尔地区关于居住选择的各种案例研究,发现这些研究都认为交通可达性机会的影响不明显,认为主要是居民支付得起多样的交通工具,但是对于依靠公共交通的居民来说情况就不同了[30]。事实上,方便快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居住区周围道路数量和公共交通线路数量)对居民的住宅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31]。吕顺[32],张文忠[33]研究发现轨道交通对周边住宅区的价值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地区交通可达性水平越高,其房价也就越高,与此同时一个地区交通设施的改善,可以提高居民对该区位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评价水平。潘达采用1998年和2004年曼谷的社会经济调查数据,采用双峰选 择模型 (Bimodle Choice Model) 研究交通轨道建设前后对居住区位模式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月收入高 者 (月收入大 于15 000铢)始终喜欢居住在城市外围,使用汽车进行通勤;不同点是在2004年,当引入轨道交通后, 中等收入者(月收入5 000-15 000铢)开始使用轨道交通,并搬到较原先远的地方居住[34],这也表明一个地区轨道交通的建设可能使居民离开现居地,重新选择居住地。此外赛蒙斯等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三藩市两性在选择居住区位的过程中对交通因素的敏感性,发现女性相比于男性对通勤时间更敏感[35],也就说女性更倾向于选择交通便利的居住地。
2就业可达性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就业可达性也影响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地区提供的就业机会越多,人们选择在这里居住的概率也就越大。 杰西和钱德拉对达拉斯-沃斯堡的研究发现,就业可达性机会对高学历的居民的影响较大,对其他居民影响不 大[36]。现在,随着就业 流动性的 增强,双职工家庭的增多以及城市区域的分散,潜在工作中心的可达性在居住区位的选择 中变得重要。居民在选择居住地和考虑通勤时间时,同时考虑现工作地点和潜在的工作地的可达性。罗德里格兹等人通过控制重要的家庭和邻里属性,采用离散选择模型来研究北卡罗纳州-梅克伦堡县地区就业分中心地区对居民居住区位 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高收入的家庭,进入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及累积进入所有就业分中心和居住区位选择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对于中等收入的家庭,进入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对居住区位的选择影响不大,但是累积进入所有就业中心对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对于低收入家庭,他们尽可能选择靠近最近的就业分中心同时更靠近所有的就业 中心[37]。
2.1.3环境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住区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比如光照情况,污染程度,住宅所处的山水形态等。现在, 随着城市污染的日益加重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使得居民对居住环境产生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环境因素在居民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刘长岐等研究发现随着北京市空气质量的下降,城市居民逐渐开始选择在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小区购房[38]。亨特基于1 277个家庭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获得的数据建立一个Logit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质量对居民选择有相对较大的影响,这些家庭愿意权衡市政税的增加和通勤时间的 增加,以获得降 低恶劣空 气质量的 频率[39]。同时城市自然环境中的地形对住宅区位的影响也较大,一般家庭会选择地势平坦的地区居住,方便出行,然而对于有钱人建别墅一般选择在山区城市中较陡峭的地段,因为这种地理位置具有的孤傲性和排它性恰好显示了他们的身份和地位[40]。人文环境主要是住宅区的居民属性、公共安全、公共服务设施等。格莱泽[41]和朵拉[42]指出,在发达地区,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环境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盖达的研究发现, 在布鲁塞尔周围环境安静、安全、交通量低的地区更加吸引居民,此外儿童可以安全的在街上玩耍也是家庭选择居住区位重视的因素之一[43]。现在,随着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居民倾向于选择在教学质量高的学校附近居住[44]。总的来说,居民都倾向于选择环境优良、治安良好、基础服务设施完善的居住区。
2.2个性因素
2.2.1居民收入差异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民在进行居住区位选择时,在支付能力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决策。低收入家庭的选择范围最小,以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为主;中等收入家庭会对居住的面积和环境等有所考虑;高收入家庭可以最大限度地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居住区选择。现实生活中,同一收入阶层的居民在消费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他们对住房区位的选择也具有相似的倾向性。郑思齐等通过建立支付意愿梯度模型和区位选择模型,利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详实的社会调查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表明,高收入群体仍倾向于居住在距离市中心较近的位置,但是低收入阶层,受经济的限制,多会选择房价较低,出行购物和上班都较便利的地区[45]。
实际上,早期伯吉斯和霍伊特的居住区位理论就是从收入差异的角度来研究居民居住区位的选择。二者都认为,随着大城市的发展,高收入者多搬到新建的城市外围环境较好的新住宅,低收入者居住在他们搬出的离市中心较近的老住宅区。这主要是由于西方城市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郊区也可以提供完善的服务设施和就业, 及公共交通发达和家庭汽车的拥有量多,因此高收入家庭一般选择居住环境质量良好、房屋面积相对较大的郊区。正如皮特等认为西方国家居民搬到郊区居住主要原因就是交通的发达和便利, 以及城市中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46]。然而在我国由于市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商业服务业高度集中,高收入阶层偏好在距离城市中心较近的位置居住。例如在上海,高收入住宅主要分布在地段景观资源好、历史文化价值高、高起点成片开发地段以及市中心繁华地段,低收入住宅主要分布在老城厢、旧城区、旧工业区、设施不完善交通偏远的郊区[47]。
2.2.2居民社会属性差异与居住区位的选择居民的社会属性主要是指居民的教育程度、职业、 民族和宗教,出生及生长环境等,居民社会属性的不同会导致其对居住地的选择不同,如王铮等研究发现在校大学生在居住选择中更注重距交通干道、学校和公园的距离,而房价、距市中心、购物中心和医院的距离关注程度较低[48]。一般来说,从自身安全和心理需求出发,具有相同社会属性的居民倾向于选择特定的居住空间。然而张文忠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市内部居民居住区位选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职业居民在宏观居住区位选择偏好上趋于相似,职业对居住区位的选择更多地反映在微观层面上,总的来说个人属性与居住空间偏好之间基本独立[49]。
在居住区位选择研究中,生态学派强调居民的社会特征对特定区位形成的影响。伊文思在1985年出版的《城市经济学》中指出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志向相同的人倾向于居住在一个地区,而且需要类似服务的人通常居住在一起, 少数民族地区尤为突出[50]。行为地理学认为,家庭在做居住区位决策时,家庭的社会地位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特别是在一个社会分层严重的地区,社会分层可以来自于任何形式的分化(能力、 财富、知识、文化等),但住房和区位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51]。在选择居住区位时居民对地区历史和文化的认知在做决策时同样有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与文化、宗教等相联系的因素和情感在解释居住选择是不可忽略的[52],因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形成的居住分离现象,在旧中国的一些大城市中有十分明显的表现[40],如在北京,位于宣武区的牛街一直是回族居民的聚居地。在西方国家,由于种族之间的相互排斥十分激励,相同种族或国籍的人居住在一起,在特定的地域内形成界限分明的少数民族居住区。斯图尔特和加里以洛杉矶为例,对非洲黑人移民家庭和白人家庭居住区位的地域分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非洲黑人移民家庭倾向于居住在市中心,而白人家庭倾向于居住在郊区[53]。
2.2.3家庭的生命周期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54],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由于生活和心理需求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居住区位。罗布森[55]基于市中心处于衰落阶段,环境恶化,房价便宜的前提下得出,青年型家庭日常社交活动较频繁,喜欢出行方便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居住,因此他们的住房面积一般较小;中年型家庭相对富裕,对居住面积、住宅环境、特别是子女上学条件等要求较高,一般选择城市比较好的住宅区; 老年型家庭社会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趋向于选择贴近自然、价格便宜、邻里关系和睦和社区文化生活丰富的住宅区。然而罗布森住房区位选择模式只反映了一般情况[56],比如许多青年型家庭为了靠近父母居住,会选择离市区相对较远的住房。 如刘旺采用采用比奇的分异度指数和GIS分析方法对万科青青家园调查发现年轻型家庭由于文化程度普遍较高,收入较高,大部分拥有私家车, 因此居住区位的选择外移的趋势[57]。王益洋通过对上海市的调查研究表明,市中心区人口平均年龄大,边缘区人口平均年龄小,原因是城市边缘新建了许多住宅区,住房面积大,环境质量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因此许多青年夫妇会选择离开父母,居住在边缘区。而老年人熟悉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加上家庭住房和社区环境成为主要的活动空间,则仍多愿 意留在市 中心区[58]。 此外,梁丹等通过对郑州市8个城区居住空间分布现状和城市居民个人居住区位选择进行调查,表明不同年龄和家庭结构的居民对居住空间的选择存在趋同性[59],也就是说年龄和家庭构成对居住区位选择的影响不明显。
2.2.4工作地与居住区位的选择沃德尔认为工作地决定了家庭对具体区位的选择[60]。陈等人的研究发现工作地的距离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61]。劳瑞认为家庭到工作地之间的 花费是解 释和促进 家庭区位 分布的原 因[62]。同时有关研究显示,居民在选择住房时会着重考虑该位置到工 作的时间 和距离[63,64]。陈科等基于分层Logit(Cross-nested Logit)模型建立了居住区位和通勤交通方式的组合选择模型, 以《成都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2010)全市200家企事业单位的5 000名就业员工的调查为数据来源,结果表明:就业者在选择居住区位时,会综合考虑通勤成本和居住成本,且多数人更愿意居住在离就业地近的地方,但对于收入高且有私家车的就业者来说他们的选择范围更加灵活。此外女性同男性相比,她们更希望通勤时间较短,对工作地的选择会更接近居住地。家庭责任假说”(Hou sehold Responsibility Hypothesis)认为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庭工作和照顾孩子,因此女性的通勤时间要比男性短。而许多研究都证明了家庭责任的性别差异是造成通勤时间差异的重要原因[66]。
阿伦索,米尔斯和穆特的经典模型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就是,居民对住房支付意愿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居住地到工作地的时间和距离所决定, 居民对离工作地点较近的居住区位支付意愿偏 高。阿伦索[4]的经典住宅区位选择理论,是基于消费者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的前提下从城市内土地利用和交通系统的关系研究 住宅区位问题,称之为“互换论”。他指出在单中心城市中(所有的工作都在市中心),在经济能力范围内,家庭在居住成本和通勤成本之间选择效用最大化的住房,两者之和最小才是最佳的区位,通勤成本会随着距市中心距离的增大而增加,而住宅价格距离市中心越近越高。之后米尔斯和穆特在细节上对阿伦索的模型进行了一些修正和改进,形成了米尔斯-穆特 (Muth-Mills)模型[67]。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富人搬进城市内的废弃地区,翻新和居住在那里时(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后来被称为绅士化(中产阶级化)[68]),该理论已经无法给出满意的解释了。里维拉等采用非集计算模 型(Disaggregate modeling)的方法来研究大马尼拉双职工家庭的空间行为和模拟他们的选择行 为,研究结果证实在大都市确实存在郊区化的模式,更多的家庭在居住区位的选择中愿意权衡更长的通勤距离,也就是通勤时间[69]。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互换论的思想是正确的,但它缺少考虑居民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偏好对居住区位选择产生的影响。
此外,性别也是一个影响居住区位选择的因素,女性一般喜欢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居住。虽然中心区的房价高、居住空间较小、环境质量较差,但是由于 市中心基 础设施建 设比郊区 完善[70],所以大多数中国城市女性居民都觉得选择在城区中心居住会比在郊区更加方便。
3影响因素和居民实际选择之间的关系
家庭居住区位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一系列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对不同的家庭来说重要程度是不同的[71]。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同时各种因素不是独立地起作用,往往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但居民在区位选择过程中也不可能兼顾所有方面,因此要在许多因素之间进行权衡,毕竟一套住房不可能满足所有居住偏好[72],家庭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偏好,进行收益和成本的权衡[73]。其中最经典的权衡理论是阿伦索的关于居住成本和通勤成本之间的权衡,布鲁克纳等在该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城市设施因素,这使得居民在选择住房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该位置到城市设施的可达性,居民在这些因素之间寻求平衡[74]。埃普尔等认为居民在选择居住区位时在住房成本和城市公共品之间进行权衡[75]。韦克利等提出居民在居住状况(是一种和住房相联系的社会期望,如对宗教、 环境、文化的期望)和住房质量(住房的物理的、可测量的状况)之间进行权衡[76]。克兰等学者考虑到就业位置在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这时居民就要关注长期的利益,也就是在居住地到当前工作地的距离和到未来工作地的距离之间进行权衡, 选择最适合的区位[77]。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更加注重游憩活动和环境质量的问题。研究者开始关注居民在住房成本和附近休闲设施之间选择的权衡、可达性(包括到工作地、商场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和居住环境质量之间选择的权衡,可达性和住房成本之间选择的权衡等问题。此外由于居民的社会经济属性、家庭生命周期、性格特质的不同及变化,他们对住房的偏好也会随之不断变化[78]。但最重要的是,居民只能在支付能力范围内选择效用化最大的住房。
4结语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篇8
关键词:投资非洲,空间计量,区位选择,空间自相关
根据2014年官方权威统计,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企业达到了3 152多家,对非洲直接投资流量32.3亿美元,投资存量为323.5亿美元,来自中国的投资已经覆盖非洲52个国家。从投资地理①分布看,2005-2014年间,中国对非洲投资的区位选择和趋势发生了变化。目前,中国对非洲投资由北向南转移趋势更为明显,对非洲西部和东部的投资分布呈稳定态势,近年来对北非投资减缓与北非政治动荡风险频发相关。2005年度中国对北非投资占对非总投资40%,超过了对非洲南部和西部等投资的份额。到了2014年这种情况完全改变了,南部非洲投资占比高达44%,各区域投资占比排序依次为:非洲南部(44%)>非洲北部(16%)>非洲西部(15%)>非洲中部(14%)>非洲东部(11%)。
2005-2009年对非投资主要集中在南非和尼日利亚等资源与人口大国,其中南非占比57%、尼日利亚9%、阿尔及利亚6%、赞比亚(6%)。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对非投资呈现出分布多元化态势,投资主要分布于阿尔及利亚(10%)、津巴布韦(10%)、赞比亚(10%)、苏丹(9%)、尼日利亚(8%)、刚果(金)(6%)、毛里求斯(4%)、坦桑尼亚(4%)等国,南非已不在前10之列。
由于中国和非洲经济互补性较强,作为我国“一带一路”规划建设的战略高地之一,非洲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对非洲投资呈现出持续快速态势。然而,在中国对非投资快速增长的背后还在存在投资风险频发、经营粗放、投资过于分散、投资空间集聚效应弱,以及投资区域不均衡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对非洲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对于提高中国对非投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1. 全局Moran’s I指数
Moran’s指数分为全局Moran’s I指数和局部Moran’s I指数,全局Moran’s I指数能够从区域空间总体上刻画区域属性值空间分布集聚情况,Moran’s I指数的整体取值范围为[-1,1],全局Moran’s I指数公式如下:
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当Moran’s I指数为正值时表示各区域的某个观测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当Moran’s I指数为负值时表示各区域的观测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当Moran’s I指数为零值时说明各区域之间的观测值不存在相关关系,整体呈随机状态分布。
2. LISA集聚地图
LISA全称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即局部空间相关性指数,分为局部Moran’s I和Geary’C指数。局域Moran’s I指数可以分析并观测出空间聚集的具体局域分布情况,每一个区域观测值指数表示该区域与周围相邻区域在空间上的相关程度。局域Moran’s I指数取值分为四种状态:高高集聚状态(HH)、低低集聚状态(LL)、高低集聚状态(HL)和低高集聚状态(LH),局部Moran’s I指数公式如下:
LISA集聚地图与局部Moran’s I指数本质上提供相同的信息,图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空间自相关类型,在Geo Da软件②制成的LISA集聚地图中有四种颜色:深红色表示高高集聚状态,品红色表示高低集聚状态,深蓝色表示低低集聚状态,浅蓝色表示低高集聚状态。
3. 空间滞后模型
空间滞后模型(SLM模型)是讨论变量在一个地区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一个现象是否通过交流、扩散、溢出等形式影响周边,它是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中加入一个空间滞后变量,因变量的变化不仅受到解释变量的影响,还与周围相邻地区的因变量有关,反映空间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公式如下:
参数β反映了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空间滞后因变量Wy是一内生变量,W是空间权重矩阵,ρ表示周边地区的因变量对中心地区的影响程度,ε为随即误差项。
4. 空间误差模型
空间误差模型(SEM模型)是指由于数据存在测试误差或者模型构建中,由于考虑因素的不周全而产生的空间依赖性,反映因变量虽然和解释变量相关,但是他的误差项也不容忽视,公式如下:
参数β反映自变量x对因变量y的影响,Wε是空间误差因变量,W是空间权重矩阵,λ为n*1阶乘的因变量y的空间误差系数,μ为正态分布的空间误差项。
(二)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201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和《非洲统计年鉴》,非洲shp地图文件来源于Arc GIS Online数据库。
二、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空间集聚分析
分析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空间集聚,先要通过空间四分位图反映投资区域的地理分布,再通过全局Moran’s指数揭示空间自相关程度,即投资区域的集聚总体状况,通过LISA集聚地图进一步反映局部自相关程度和地理分布。
(一)对非洲投资空间四分位分布图
根据2005-2014年度中国对非洲FDI流量测算54国③的人均FDI值,利用Geo Da软件制作出我国对非洲国家人均FDI的空间四分位分布图。依据人均FDI量将非洲54个国家被分为四个等级,非洲投资区域的投资量由大到小(按颜色由深到浅)依次分类如下:
1.第一类国家,即较高投资量国家,该类国家(人均FDI)占非洲总投资的87.8%,包括塞舌尔、毛里求斯、赤道几内亚、津巴布韦、赞比亚、加蓬、卢旺达、科特迪瓦、博茨瓦纳、安哥拉、苏丹、阿尔及利亚、吉布提、纳米比亚。
2.第二类国家,即高投资量国家,该类国家(人均FDI)占非洲总投资的9.2%,包括利比里亚、几内亚、刚果(布)、毛里塔尼亚、尼日尔、莫桑比克、喀麦隆、加纳、马里、塞拉利昂、刚果(金)、肯尼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
3.第三类国家,较低投资量国家,该类国家(人均FDI)占非洲总投资的2.6%,包括多哥、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埃及、塞内加尔、乍得、贝宁、南苏丹、马拉维、乌干达、佛得角。
4.第四类即低投资量国家,其(人均FDI)占非洲总投资的0.4%,包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厄立特里亚、莱索托、摩洛哥、赤道几内亚、斯威士兰、冈比亚、中非、索马里、西撒哈拉。
第一类国家大多分布在非洲南北两端,如安哥拉、赞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均集中于在非洲南部,对阿尔及利亚和苏丹等国投资集中于北非。第二类多集中于非洲中部及西非,如刚果(金)、坦桑尼亚、尼日利亚等。第三类和第四类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北部,中国对非人均FDI的分布大体呈现出从南到北递减趋势。
(二)对非投资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通过Geo Da软件计算出我国对非洲人均FDI的Moran’s I系数为0.032,说明存在较低的空间自相关性,非洲区域人均FDI的空间集聚分析如下:
1.大多数非洲国家存在弱的空间集聚效应,这些国家自相关性较低且分布广泛。如北非的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南部非洲的赞比亚、安哥拉、纳米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刚果(金)等国,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很低,难以形成溢出效应;
2.低低集聚国家(Moran’s I系数介于0.1-0.2),主要分布于北非和东非地区,说明苏丹与一些投资量(FDI)较少的国家存在较低空间溢出效应,即苏丹与南苏丹、埃及、利比亚、乍得和埃塞俄比亚等北非邻国间存在投资弱空间溢出效应。
3.低高集聚国家(Moran’s I指数<0),主要分布于南非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国,M指数值为负,反映近些年投资规模下降的南非与周围投资量(FDI)较大的国家如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国,不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
4.高高集聚类(Moran’s I指数>0.2)和高低集聚类国家(Moran’s I指数<0)。图中并没有该类国家分布显示,说明中国对这类国家的投资没有形成显著的集聚效应,国家间空间溢出效应微弱,相互影响小。
三、非洲FDI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一)空间计量模型与评价过程
本文先选取影响投资非洲区位选择的因素指标,再分别建立最小二乘法(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SLM模型)、空间误差模型(SEM模型)三个模型,对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选取最适合的模型进行结果分析。对非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选取了以下7个指标:国家人口、扫盲率(国民接受教育水平)、GDP、国民购买力、出口量(包括服务和商品的出口额)、国家公共能源产量(能源资源)、经常账目平衡(国家经济稳定状况)。这7个指标从国家规模、文化程度、国民生产力、消费能力、能源资源和经济状况等不同方面反映情况,为了减少数据波动的影响,采用各个指标2005-2013年的平均值。
首先,对6个因素指标数据和人均FDI均进行取对数处理,减少结果扰动的幅度,将人均FDI作为因变量,7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公式如下:
其中ln GDP为人均GDP的对数,EDU为国家扫盲率,ln POP为国家人口数量的对数,ln COS为国民消费额的对数,ln ENE为国家公共能源产量的对数,ln EXP为国家商品和服务出口额的对数,ln CAB为国家经常账目平衡金额的对数。
用OLS(最小二乘法)对FDI区位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再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法(ML)来估计空间滞后模型(SLM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SEM模型),回归结果见表1。
在最小二乘法估计结果中,R2为0.822,拟合度较高;同时,GDP、COS、EXP、CAB系数为正,即这四个因素对FDI区位选择具有正向的效应,但是POP、EDU、ENE没有通过检验。
注:*、**、***分别表示通过10%、5%、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
(二)实证结果分析
1. 空间计量模型选择
结果显示三个模型中R2的值分别为0.8221、0.8243和0.8252,有上升变动,表明空间误差模型的拟合度更高。参照Log-L、AIC和SC的结果,Log-L的值越大,说明模型的拟合度更高,而AIC和SC则是值越小,拟合度越高,三个模型中SEM模型的拟合度高于SLM模型,同时SLM又高于OLS模型。三个模型的因素系数也略有变化,增加的空间因素对指标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结果产生轻微影响,SEM模型评估结果中POP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在其他两个模型中没有体现出来。SEM模型和SLM模型的结果不一,滞后项通过10%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误差项通过了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表示空间相关性较弱且存在空间依赖性。
2. 空间计量SEM模型结果分析
空间滞后模型的滞后误差项显著性较低,说明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的存在较低的空间溢出效应,即投资对相邻东道国之间互相影响较小。空间误差模型的误差项显著性相比较空间滞后误差项的显著性提高,说明存在相对明显的空间依赖性;同时,从三个模型的检验值可以看出空间误差模型(SEM)的拟合度最好,本文以SEM模型的估计结果为参照。
(1)SEM模型评价结果显示能源资源(ENE)没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受到能源资源的影响不明显,这反映出我国对非洲的投资并不完全是资源导向型,FDI空间四分位分布图也显示我国对非洲投资由南到北递减的趋势。这与西方国家在国际上宣称我国对非洲的投资是“资源掠夺”的舆论相悖。
(2)SEM模型评估结果显示国民购买力、贸易出口额、GDP和国家经常账目平衡系数均为正,且国民购买力和贸易出口额显著性明显。这说明中国对非洲投资受到东道国国民购买力、贸易活跃程度影响最为明显。贸易对投资促进作用很明显,如尼日利亚2013年度出口额达到了1 280.94亿美元,增长26%,增长了30.6%,而同年中国对尼日利亚直接投资存量达到了21.46亿美元,增长了10.8%。再如投资空间分布图第一类国家中有11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了1 000美元,可见经济发展水平对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
四、结论与和启示
(一)主要结论
通过对2005-2014年中国投资非洲52国的空间分布及集聚效应进行分析,并应用空间四分位图对非洲投资区域的归类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对非投资空间分布不均衡,且呈现由南向北逐次递减的趋势。投资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大多数非洲国家存在弱的空间集聚效应,这些国家空间自相关性较低且分布广泛,其中低低集聚国家主要分布于北非地区,苏丹与比邻国家存在弱的投资空间集聚效应。低高集聚国家主要分布于南非地区和马达加斯加岛国,南非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等邻国不存在显著的投资空间溢出效应。应用空间计量模型(SEM等)对非洲投资区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非洲东道国直接投资存在较低的空间溢出效应,企业投资区位选择决策受东道国购买能力和出口贸易因素影响较为明显,而受东道国能源资源影响并不显著。
(二)启示
1. 加强企业投资集聚和产业链集聚。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空间集聚效应弱不显著,既源于非洲东道国国别差异和政治风险凸显等因素,还与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经营中存在盲目投资、粗放经营有关,许多投资缺乏企业间价值链的承接关系和产业间的协调关联。为此,应发挥中非企业商会和中非联盟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投资企业的相互合作与协同,引导企业展开集群式投资和产业链投资,提高对非投资的产业集中度和空间集聚能力,以发挥出对非洲投资的集聚效应。
2. 因地制宜优化投资区位选择。
非洲地大物博、部族众多,国别差异巨大,投资环境迥异,对非投资应因地制宜优化投资选择策略,在投资中应当注意发挥自身优势与东道国比较优势的有机结合,以形成对非投资溢出效应。南非、博茨瓦纳和纳米比亚经济较为发达,且南非有金融业发展基础,可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等新兴产业。科特迪瓦和加纳的国民消费高,可以投资该国制造业和贸易行业,促进其经济发展。赞比亚、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国家的矿产资源和能源产量丰富,中国企业通过携手联合投资该区域的采矿业,形成该区域投资辐射影响和产业集聚效应。
3. 发挥中非投资产业园的空间集聚效应。
中国企业在尼日利亚、毛里求斯、埃塞俄比亚和赞比亚都已经建立了中非境外经贸合作区或工业园,应提高产业园区运行效率。通过产业引导和培育,吸引大批企业入驻产业园区(或工业园),促进企业间战略联盟和供应链协同,加强产业园区内企业联盟和行业协会的交流和联合,既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形成空间集聚以及产业链集群效应,为产业园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也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4. 借力“一带一路”机遇改善非洲投资环境,提高对非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
例说分析工业区位选择问题的方法 篇9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
分析主要工业区位因素时,要调用已有知识,从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中寻找区位信息,多角度考虑,并结合工业自身特点,突出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
2.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判断。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的判断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根据所在地域进行具体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导向型特别明显的工业,如甜菜制糖业;②非唯一导向型的工业,如云南省的有色金属工业,既有水电的区位优势,又有丰富的资源优势;③地域不同主导因素随之不同的工业,如大庆市的石化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而南京市的石化工业则属于市场导向型。
3.工业区位选择的评价。
评价工业区位选择时,除了要考虑经济效益外,还要考虑环境、社会等因素。例如,自来水厂要求水源清洁,应选择在河流上游;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技术人才,应选择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附近。
4.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
选择工业区位时,要考虑有利条件,如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发达等。同时,也要考虑限制性因素,如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山区交通不便等。
5.常见的工业区位分析语言表达模式。
【典例解析】
例1.(2014年高考大纲卷文综)美国M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某电子产品生产厂,零部件依靠进口,产品全部销往美国,产品的价格构成如右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M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可以在全球选址,主要是因为()
A.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B.产品技术要求高,需要多国合作
C.异国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D.能降低原材料成本,扩大国际市场
(2)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市场广阔B.劳动力价格低
C.交通运输方便D.原材料丰富
(3)我国进一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下列措施最有利的是()
A.扩大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B.提高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利益比重
C.加大电子信息产品高附加值环节的投入
D.限制电子信息产品生产环节的国际引进
解析:第(1)题考查跨国企业(工业分散)在全球选址的原因。电子产品生产厂在全球范围内选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的运输成本相对较低,选项A正确。第(2)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M公司将电子产品生产厂由美国转移至中国,主要是为了利用中国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选项B正确。第(3)题考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措施。要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应提高技术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选项C正确。
答案:1.A2.B3.C
例2.(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位置见右图)。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于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解析:第(1)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原料、能源、资金、交通、市场等角度进行分析解答。第(2)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炎热干燥,生产生活用水缺乏;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与工业基础条件差。这些是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条件。第(3)题考查考生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赞同观点可从污染角度进行阐述(甲地人口稀少,污染后果轻;乙地人口密度大,濒临海洋,污染后果重);反对观点可从生态稳定角度进行阐述(甲地生态脆弱,易受污染,污染后难以恢复,污染后果重;乙地环保技术、设备完备,应对措施得力,污染后果轻)。需要注意的是,观点应与理由相对应。
答案:(1)沙特阿拉伯(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例3.(2014年高考山东卷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成为世界主要汽车企业投资的热点地区。现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材料二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近年来,该省汽车工业规模不断扩大,部分配套零部件生产由长春市向周边地区转移,带动了周边地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长春市为核心的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右图为长春市及其周边地区汽车工业空间体系图。
(1)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
(2)试分析汽车工业“整零协作”模式对长春市周边零部件生产地区的积极作用。
解析:第(1)题,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等,据此可分析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第(2)题,零部件生产转移到周边地区对促进当地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以及专业化和协作化生产等都有积极作用。
答案:(1)市场需求量大(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
国内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进展 篇10
1.1 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曾菊新博士在2001年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中, 提出了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城市化的实施途径应该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均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 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 使城乡居民在具备上述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其学术思想并非寻求单一的城市发展或农村发展, 而是侧重探讨改善城市地域系统的有机构成, 使城乡发展进入良性互动的运行轨道, 并通过优化城乡关联结构和构造一个有序的空间组织, 使城乡发展的整体效果最大化, 其主旨在于提高城乡发展的空间经济组织化程度。
1.2 双核结构理论
陆玉麒教授在2002年对皖赣沿江地区实证分析上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双核结构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把一个区域中的两个端点城市, 即区域中心城市与港口城市, 通过它们之间的连线组成区域发展中的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 将会构成一个空间度更大、区域效应更强的广义港城关系, 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 也使各自在区位上和功能上得到互补, 从而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它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高效的空间结构形式。
1.3“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郭荣朝、顾朝林教授等人2004年在对襄樊市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上, 提出了“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现有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 并把生物学中的斑块、廊道、基质三个名词形象地运用到城市空间的布局中 (其中斑块是指城市内部修建的公园等点状场地, 廊道是指城市中的河流、绿化带, 基质是指城市外围山地和大片农田等更大范围的片状区) , 将三者有机结合, 便形成城市的绿色生态系统。城市各功能区与完善高效的城市生态绿化系统毗邻, 各功能区及功能区内部的居民都可分享到城市绿色空间。因此, 自然协调、规模适度的“绿心组团网络式”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是比较理想的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之一, 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1.4 牵引空间理论
陈修颖教授等人2006年在对产业布局的研究中提到过牵引空间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一个地位不同、功能各异的等级产业空间体系中, 能带动整体区域发展的优秀区域成为整体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牵引空间, 相应地, 其他区域则是被牵引空间。该理论一方面强调区域自身与周边区域的分工、协同与互动, 一方面又强调区域对周边区域的牵引功能, 核心区壮大发展的目标是为了被牵引区的同步发展, 而被牵引区自身的发展是一个主动过程。作为一种空间规划模式, 它是对空间秩序的再造, 目的是追求区域系统的整体优化和发展, 在改进自身结构的同时, 提高与外界的竞争力。
1.5 城市中心分移理论
牛雄、陈振华在2007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中提到过城市中心分移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对于只有一个单核中心的城市来说, 随着外部人口的流入和城市内部人口的流动, 加之政府政策的导向、新的土地开发和产业布局变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 该城市的中心会存在一个逐步的漂移 (或者叫滑移) 过程。该理论特别强调, 中心分移过程和人口流动的方向也不是完全一致的, 中心的分移带动的主要是城市内部的干部专业人员, 而其他如务工、经商、求学和培训等人员的空间流向和城市中心的迁移方向是不同的, 他们更多的侧重于就业方面, 由此造成社会空间布局的区位分异化, 城市空间结构随之而变。
2 国外区位选择的新理论
2.1 新产业区理论
马歇尔在1977年对意大利东北部等地区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提到过新产业区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创业之初, 由于受资金、人才和技术的限制, 中小企业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交往关系比较稳定、信任度高的地区, 而这些地区的社会历史、社会结构和一些政策都是对创业有利的环境, 每个区域和地方环境都是一种文化力, 这种文化力有利于企业风险, 保证企业的成功, 从而导致相关的产业在地理上互相吸引, 产生“集聚效应”发挥外部经济的效用。而这种“集聚效应”所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又吸引了更多的企业进入产业区, 推动企业在该地区集中布局, 从而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区。
2.2 新产业空间理论
斯科特在1988年所写的《新产业空间:北美和西欧的产业柔性集聚和区域发展》中提到了新产业空间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生产系统其实是一种交易结构。一个公司其实代表着一组由一系列如生产、组装、管理和决策、运输、后勤等部门所控制的内部交易系统所构成的劳动过程, 而在外部市场的交易中, 每个公司却只是其中一部分生产或者叫交易环节。对公司来说, 如果内部交易成本高于外部交易成本, 它就会把一些机构分离出去使其成为社会上的专业化机构, 于是也就对与这些机构间的地理距离产生敏感, 外部交易越频繁就越要求地理接近, 这就促使公司集聚以减少外部交易成本, 同时又可以实现内部经济。
2.3 新经济地理理论
1991年, 克鲁格曼提到了新经济地理理论, 该理论主要研究“报酬递增规律”如何影响产业的空间集聚。他的基本观点是, 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性是“报酬递增”的结果。产业集聚是规模经济的结果, 而分散则是由于运输成本过高、地方保护主义、土地与劳动力价格等的上涨等方面的原因。他认为产业区位的形成是规模效益和运输成本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 他还建立了两种模型: (1) 中心——外围模型。它主要用来解释经济规模和产业集中两者成正比的现象会使空间自生的演化成一个中心工业带和外围农业带的中心——外围结构; (2) 动态多区域模型。它是1996年克鲁格曼为解释空间结构均衡时产业的分布状况时构建的。他认为, 在运输成本降低的情况下, 产业会由最初均衡布局发展到最终流到2个初始规模最大的城市中, 而其他城市只剩下那些由于受资源限制不能流动或迁移成本高昂的产业。
参考文献
[1]曾菊新.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M].科学出版社, 2001.
[2]陆玉麒.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 2002, 57 (1) .
[3]郭荣朝、顾朝林、曾尊固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应用---以襄樊市为例[J].2004, 地理研究, 23 (03) :293-294.
[4]陈修颖、叶华.牵引空间战略与中国的产业空间结构重组[J].中国软科学, 2006 (11) :126-127.
[5]牛雄、陈振华.关于城市中心分移的理论探讨---以南宁为例[J], 城市规划, 2007, 31 (02) :36-37.
[6]李茗芳.近20年来产业区位的研究进展[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7, 2 (02) :89.
[7]王缉慈, 等.创新的空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