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2024-10-08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共9篇)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1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城市区位受自然条件影响正确的是( )

①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而建 ②青藏高原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区

③西北地区城市多建在绿洲上 ④我国北方城市位于铁路公路沿线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2、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河流为城市增加一道风景线 ② 沿河分布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区

③ 河流是城市主要水源 ④ 河流便利的水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A 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气候对城市的影响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干或过湿,一般不利与城市的发展

B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大,数量大,需水多,所以城市最好建在雨水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

C世界城市主要分布与气温适中的中高纬地区

D在我国的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所以没有大城市的分布

4、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是因为( )

①气候异常变化而变得恶劣 ②无节制开采矿产资源而枯竭

③大运河的淤塞而不能通航 ④海上运输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有关交通与城市区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一般都建在主要交通干线上

B沿河海、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可形成轴线

C不同交通时代,城市产生的区位相同

D一地区交通线的兴衰会对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6、有关政治因素对城市区位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作为政治中心城市一般也会为区域的经济中心,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发展

B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首都,都是本国最大的城市

C6月10日,哈撒克斯坦首都迁往阿斯塔纳,必将促进该城市的发展

D我国历史时期,著名的古都也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城市

7、对现代城市区位影响已经很弱的因素有( )

A军事和宗教 B政治和军事

C自然资源和交通 D科技和旅游

8、以石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有( )

A鞍山、包头 C大同、抚顺

B曼切斯特、伯明翰 D阿伯丁、大庆

二、双选题

1、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B大多数城市要求有 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气温,所以世界城市要求有适度的降水和适中的气温,所以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边缘地带

C热带地区城市因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所以热带没有城市

D河运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至今河流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

2、下列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区位在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是( )

A乌鲁木齐、齐齐哈尔 B 长春、西安

C包头兰州 D 太原、西安

3、有关城市区位临河分布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聚落是工业生产非常集中的地方,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

B有利于城市发展水产养殖,供应城市的水产品需求

C有利于解决城市人口的生活用水需要

D有利于将产生、生活废水排入河中

4、影响下列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的是( )

A 我国南方城市区位多位于沿河地带

B我国东南部地区城市密度大于西北部地区

C山西省汾河河谷地地区城市

D世界中低纬的沿海地区是城市主要的分布地区

5、下列城市既是该国或该地区的行政中心,又是该国或该地区的经济中心的是( )

A中国的北京 B美国的华盛顿 C唐朝的西安 D巴西的巴西利亚

三、综合题

1、读课本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图2-2-8

①说说该城市带的名称及该城市带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②大城市带的出现,对于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会带来哪些影响?

2、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1月19日至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在京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会议强调要不失时机推荐西部大开发,这不仅是西部地区的大事,也是东部地区和全国的大事。

材料二:19世纪30年代,美国兴起了西进运动,中部大草原被破坏,造成了频繁的 “黑风暴”,刮走了50亿吨的尘土。

材料三:我国西部地区图

(1)西部的特大城市在西部经济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

A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是西部开发的支柱

B是利用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基地和交通枢纽

C是大中城市与乡镇联系的纽带

D 可就近吸收农村劳动力,是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纽带和当地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2 )我国西部开发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在川西南、贵州、云南设郡县对其进行行政管理与开发的是( )

A西汉—汉武帝 B蜀—诸葛亮 C 秦—秦始皇 D唐—唐太宗

(4)19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频繁出现“黑风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哲学角度分析,我国的西部开发中要重视环保建设的原因。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2

20世纪中后期开始,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如日本、新加坡走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前列,而一些自然资源丰裕的国家( 主要集中在南非和中东地区) 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阻碍[1]。Auty首次提出“资源诅咒”这一概念,即丰富的自然资源不仅没有对区域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反而会阻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2]。国内在对资源诅咒效应的研究中,徐康宁、王建首先对中国的各省域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得出中国省域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的结果[3]。其他许多学者也从荷兰病效应[4 - 6]、挤出效应[7,8]、制度因素等[9,10]方面对资源诅咒效应的传导机制进行了解释。然而,以往学者在研究资源诅咒效应时往往只对资源的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进行考察,并未将不同地域的区位条件作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变量引入到考察的范围当中。地理学的经典区位理论认为,区位因素是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区位条件能使城市借助交通、距离等优越的因素吸引更多的投资,发展制造业,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发展优势。而资源型城市由于决定矿产资源分布的地层、岩相、古地理条件、构造条件等与影响城市布局的经济、社会、交通等因素在空间上并不完全耦合[11],往往分布在较偏远的地区,远离经济中心, 因此其经济发展必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目前研究资源城市的主要方向有以下三个: 一是资源型城市的演化过程[12,13],二是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产业续接[14 - 16],三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17,18],而鲜有研究从资源诅咒效应的角度来对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东北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分布密集,并且很多城市处于转型期,其未来的发展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因此, 探讨这些城市是否存在资源诅咒效应,考察其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为例,试图在现有的资源诅咒考察机制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区位条件进行辨析,并把区位变量引入到传统的资源诅咒效应机制当中,探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资源丰裕程度、 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2研究区概况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处于我国东北边境,与朝、俄、蒙三国接壤,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根据国务院2013年出台的《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文件划分的资源型城市名单,目前东北地区有30个资源型城镇( 包括地级市和县级市) ,占全国总数的1 /4,并且类型齐全,有煤炭型、石油型、林业型、金属矿藏型和综合型等。为了使统计口径一致,本文仅将地级市作为考察对象。东北地区的地级市级别的资源型城市一共有21个,具体分布见图1。由于大兴安岭地区的数据缺失,因此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仅对余下20个资源型城市的情况进行分析。

3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 1区位偏远度模型及数据来源

为了考察不同城市的区位情况,本文引入区位偏远度概念。为了分析城市的区位是否存在偏远现象, 本文取省会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参照对象。由于本文研究的资源型城市均处于东北地区,因此选取资源型市所在省的省会城市和距离这些资源型城市最近的区域中心城市北京为参照对象。计算公式为:

式中,REPi表示第i个资源型城市距省会城市区位偏远度; DPi表示第i个资源型城市与省会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 DPj表示第j个资源型城市与省会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 REAi表示第i个资源型城市距区域中心城市区位偏远度; DPi表示第i个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 DPj表示第j个资源型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REP > 1,说明该资源型城市距省会城市区位偏远; REP≤1,说明距省会城市区位不偏远; REA > 1,说明距区域中心城市区位偏远; REA≤1,说明距区域中心城市不偏远。本文中的两个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均通过对各个城市赋予的经纬度坐标,使用Google Earth的地理编码器服务得到。

3. 2资源诅咒检验模型

变量选取说明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了资源开发强度( RED) 这一指标作为资源禀赋的衡量指标,其值为采矿业从业人数占全部从业人数的比重。以往的研究表明,资源禀赋在1% 的显著水平上与采矿业从业人员比重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采矿业人员比重越高,资源开发强度就越大[3]。除自然资源以外,还需要设置一系列的控制变量,以考察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综合考虑资源型城市中确实存在的对资源诅咒产生影响的因素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主要选取以下控制变量: 制造业水平、物质资本投资水平、人力资本投入水平和开放程度。各个变量的描述见表1。

考虑到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对时间序列的要求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的研究时间为1999—2012年,数据来源为2000—2013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和各资源城市1999—2012年以来的社会统计公报。常用的面板数据计算方法中包括混合OLS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由于本文所运用的变量中包含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人均GDP初始值、距省会城市偏远度和距区域中心城市偏远度,固定效应模型的运用受到了限制。本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为最小二乘法( FGLS) ,采用的面板数据估计软件为Eviews7. 0。

模型设定: 为了考察资源型城市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参考Sachs、Waner[20]等学者的研究方法,结合面板数据的特点,本文建立以下回归方程:

式中,被解释变量y表示人均GDP的自然对数, ln GDP99表示考察期初1999年的人均实际GDP自然对数,RED为资源开发强度,Z为控制变量向量集,i对应于各城市截面单位,t代表年份,α0为常数项,α1、 α2、α3为待估参数,ε 为随机扰动项。

各控制变量添加到回归方程( 1) 当中,可得最终的回归方程为:

4实证结果及分析

4. 1资源型城市区位偏远度分析

计算结果得出,各资源型城市到各自省会城市的平均距离是225. 08km,东北三省各地级市到省会城市的平均距离为196. 31km,两者的比值为1. 15,说明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存在距离省会城市偏远的现象; 而各资源型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的平均距离为963. 55km,东北三省各地级市到区域中心城市的平均距离为875. 28km,两者之间的比值为1. 10,说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距离区域中心城市也存在偏远的现象,各个资源型城市的区位偏远值见表2。为了更清晰地显示出各资源型城市的区位偏远度情况,取1. 0和1. 5为临界值,将资源型城市分为不偏远、较偏远和很偏远三种类型,结果见图2。

从图2可见,东北三省的资源型城市区位偏远度相差比较大。距区域中心城市偏远值的大小主要与资源型城市所处的省份相关。黑龙江省各城市的REA值普遍较高,吉林省次之,辽宁省最低。这主要是黑龙江省本身位于东北地区的最北部,距离区域中心较远, 因此黑龙江省的各资源型城市的REA值均大于1。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的最南部,所有城市都相对距离区域中心更近,因此辽宁省的资源型城市REA值均小于1。距省会城市偏远度的大小则与资源型城市的类型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森工型城市都建设在森林周边,远离繁华地区,区位偏远度最大。如黑龙江省黑河市的REP值高达1. 82,吉林省白山的REP值为1. 31,伊春和牡丹江的REA值也都大于1。钢铁型和冶金型城市距省会城市偏远度则相对较小,这主要是由于这些类型的资源在加工过程中生产需要的原料较多( 如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等) ,生产出来的产品重量较大,一般都布局在与原料地和消费地较接近的位置, 区位偏远度较小。如辽宁省本溪市的REP值仅为0. 28,鞍山的REP值为0. 6。葫芦岛作为冶金城市,虽然距离省会城市较偏远,但却是所有资源型城市中最靠近区域中心的城市,并且葫芦岛地处沿海区域,拥有货运港口,成为资源加工发展的另一大优势。

4. 2资源型城市资源诅咒检验分析

资源诅咒效应初步验证: 在进行东北地区资源诅咒效应的计量检验之前,本文首先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区位偏远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的经验观察,从直观上了解资源开发、区位偏远度对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利于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图3中三幅散点图的拟合曲线均朝下,资源开发度、距省会城市偏远度和距区域中心城市偏远度三者与经济发展都呈负相关关系。首先,资源开发程度对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这说明东北资源性城市有存在资源诅咒效应的可能; 其次,距省会城市偏远度和距区域中心城市偏远度与经济发展也呈负相关关系, 说明不论是距离省会城市还是距离区域中心城市,距离越远,经济发展就越有可能受到阻碍,而在以往的资源诅咒效应验证中往往忽略了区位因素造成的影响。

资源诅咒效应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逐步回归结果见表3。表3中第( 1) 列显示的是仅将初始经济水平和资源开发水平作为考察对象所得出的结果,结果显示资源开发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但调整后的拟合优度较小,说明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不仅仅包括资源开发水平,还需要添加其他相关要素。第( 2) 列为添加了除区位因素以外的其他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其结果显示,资源开发水平仍与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说明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资源诅咒效应在东北地区的资源型城市中是存在的。 第( 2) 列中的制造业水平与经济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均在1% 水平下显著。传统的经济学观点认为,制造业发展是拉动区域经济水平的重要因素[21]。而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中最为大众所认可的“荷兰病效应”指的就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将资本和劳动从制造业吸引到资源行业,从而造成制造业萎缩,阻碍经济发展[22]。此外,第( 2) 列中物质资本因素和教育水平因素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固定资产投资与教育水平的提高均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正向影响。外商投资一直都被认为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对经济水平发展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回归结果显两者关系为负相关,并且在1% 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在资源型城市中,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不但没有起到促进作用,反而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资源型城市的外资利用效率不高,并且外商对资源型产业的投资有可能造成资金外流,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反向作用。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对外商投资资源型产业具有一定的限制。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外商投资指导目录( 2011修订) 》中就明确规定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等资源的勘探和开采属于限制外商投资的行业,而大部分有色金属和稀土的勘探和开采属于禁止外商投资行业。此外,由于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结构较单一,并且资源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也较严重,这些城市的投资环境往往不够理想,无法吸引更多能带动城市经济长期发展的投资进入。

注: * 、**和***分别表示系数通过了10% 、5% 和1% 显著性水平的检验。

第( 3) 列显示的是在传统控制变量的基础上加入距省会城市偏远度之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资源开发度和距省会城市距离偏远度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均为负数,说明资源诅咒效应仍然成立,而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与其所在省会城市距离的影响。第( 4) 列中继续加入了距区域中心城市偏远度变量。其结果显示,距区域中心城市偏远度变量的系数也为负, 且添加了这两个区位变量之后,并没有改变资源开发度的系数符号,说明资源诅咒效应在考虑了区位的影响之后,仍然是成立的。从第( 4) 列的REP和REA系数上来看,虽然两者均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负面影响,但REA系数的绝对值比REP系数的绝对值小,说明虽然两者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均造成了负面影响,但与省会城市的距离相对来说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大。显然,由于省份之间的行政壁垒,不同省份之间的城市经济联系远远弱于同一省份内部城市之间的联系。因此,即使北京作为首都和区域中心,具有较强的区域辐射能力,但对周边城市的带动作用仍很难到达区域内的每一个角落。然而在同一省份内部,省会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则较强,虽然省会城市的辐射力没有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大,但基于这种紧密的联系而产生的经济带动作用在同一省份内部就显得较强。因此,对区位比较偏远的资源型城市来说,改善与省会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至关重要。

5结论与讨论

以往对资源诅咒效应的研究一般仅仅从资源开发度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丰裕的资源是否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效应,而往往忽略了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区位的作用。

本文通过将区位因素转化为距离省会城市偏远度与距离区域中心城市偏远度,探讨了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区位和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 1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距离省会城市和距离区域中心城市均呈现偏远现象。从省份来看,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距省会城市偏远度和距区域中心城市偏远度依次递减; 而从资源城市类型来看,森工型城市的区位偏远度最高,而钢铁型城市的区位偏远度最低,前者是由资源城市所在的省份固有的区位条件决定的,而后者则主要受到资源型城市所开采和开发的资源类型的限制。2不论从传统的计量方法还是加入区位因子的计量方法入手,均能得出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说明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确实受到资源诅咒效应的影响。 在资源开发程度以外的其他变量中,制造业水平、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教育水平均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正向促进作用,而外商投资却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负面作用,说明资源型城市对外商投资的利用率不高。3距省会城市偏远度和距区域中心城市区位偏远度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偏远度越高,对经济发展越不利。相比之下,距省会城市的偏远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更大。这说明相对于区域中心来说,资源城市与省会城市之间的联系要更大,对远离省会城市的资源型城市,加强和改善与省会城市之间的联系和协同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3

1、建设单位申请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应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资料中需包括()。

A.土地使用权权属证件

B.土地出让协议书

C.批准的建设项目建议书

D.城市用地规划许可证

2、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

A.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B.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C.国道、省道、市道、县道和乡道

D.高速公路、快速公路、快路干道

3、城市规划管理的决策是一种()。

A.技术行为

B.管理行为

C.行政行为

D.协调行为

4、关于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管理表述正确的是()。

A.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应在计划部门审批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之后立即进行

B.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应该作为计划部门审批项目是否可行的参考意见

C.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只是看:该项目有比较明确的建设地点情况下开展

D.没有规划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计划部门不得批准该项目可行性报告

5、对建设项目选址进行规划管理的日的是()。

A.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政府的建设计划要求

B.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建设单位的用地要求

C.保证建设项目的选址、布点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D.保证建设项目的布点和建设符合市场经济的经济效益要求

6、古人云:“为政之本在于任贤”,这句古语说明()。

A.政治作用的根本体现在于用好人

B.领导者不能用人唯亲

C.用干部是领导者的责任

D.领导的根本任务是选用贤人

7、建设单位申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应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文件、图纸。

A.建设工程设计总平面、设计说明等

B.填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或书面申请报告

C.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附件,或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载明规划设计要求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及附件

D.设计单位的建筑设计资格证书

E.地形图

8、出让国有城市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当制定()。

A.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汁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出让土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D.出让土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9、下面四个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

A.管理环境决定了规划管理的方向、方式、方法和效果

B.事物的发展变化决定了城市规划管理系统具有动态性

C.必须要以发展的观点、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D.管理过程是指,管理对象由原始状态通过管理活动达到现实状态的途径

10、城市规划管理决策优化,就是要不断地从传统决策向现代化决策转变,首先是优化决策结构,决策结构即()。

A.支持系统、咨询系统、评价系统

B.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策系统

C.监督系统、反馈系统、评价系统

D.支持系统、信息系统、决策系统、评价系统

11、风景名胜区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保护权放在首位。要按照()原则,把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和管理好。

A.严格保护

B.统一管理

C.风貌完整性

D.合理开发

E.永续利用

12、下列()建筑、场地和设备,属于军事设施。

A.指挥机关、地面和地下的指挥工程、作战工程

B.军用机场、港口、码头

C.军用医院及附属用地

D.军用公路,铁路专用线,军用通信、输电线路,军用输油、输水管道

E.军队家属区及公共设施用地

13、房地产转让、抵押时,()同时转让或抵押。

A.房屋所有权和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

B.房屋所有权

C.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

D.房屋使用权和房屋占用范围内土地所有权

14、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制度。

A.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公平、公正、公开

C.合议、回避、公开审判、两审终审

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5、建筑工程规划管理的内容有()。

A.建筑物使用性质的控制

B.建筑物所在地段土地价格

C.建筑容积率的控制

D.建筑密度的控制

E.建筑内外设施配备控制

16、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内容不包括()。

A.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名称

B.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C.作出处罚的依据及可变更处罚的情况

D.受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或者住址

17、()部门有权对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过程中是否符合城市规划进行监督检查。

A.城市人民政府

B.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城市立法机构及公检法机构

D.城市规划土地管理部门

18、与城市给水工程规划中关系密切的法规有()。

A.《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B.《水法》

C.《文物保护法》

D.《环境保护法》

E.《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19、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内容主要有()三点。

A.建设项目的一般情况,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意见,建设项目选址的具体规划要求

B.建设项目的情况,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依据,建设项目选址的具体规划要求

C.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依据,建设项目选址的用地范围

D.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建设项目规划选址的主要依据,建设项目选址用地范围和具体规划要求

20、依据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我国自然保护区分为()。

A.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B.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和地方级自然保护区

C.一级自然保护区和二级自然保护区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4

6、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应由【D】组织编制。

A.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

B.有关地区共同组织一个领导小组

C.有关地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小组

D.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7、根据《水法》,水资源属于【B】所有。

A.国家和集体

B.国家C.集体D.谁开采归谁所有

8、对于居住区绿地率,新区建设需达到【D】,旧区改造【D】。A.3%;30%B.不应低于3%;不宜低于30 %C.30%;2%注册城市规划师D.不应低于30%;不宜低于2%

9、甲.乙级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规划编制任务时,承担城市总体规划任务的,向【C】备案。

A.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B.国务院注册城市规划师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5

【摘要】智慧城市标准是智慧城市有序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相关标准”、“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和“缺乏城市部门间的协同协作”。各地盲目建设和投资,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甚至难以连通等问题,任由发展下去,将造成更大的信息孤岛,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因此,只有通过统一智慧城市的技术要求、工程实施要求和测试认证方法等标准化手段,才能规范和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和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 标准化 治理现代化 信息化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5.17.002

智慧城市及其发展综述

关于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众说纷纭。两院院士李德仁形象的说法是:“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则认为,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城市信息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更高级的指挥化发展,它将促进我国能源有效利用、绿色环保、居民安居乐业和创新型国家发展。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给出的定义则是,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法,目标是使得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

可以说,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信息化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支撑。在本文中,我们引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其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中所做的定义: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技术参考模型。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城市包括四个层面:一是通过深层感知全方位地获取城市系统数据,二是通过广泛互联将孤立的数据关联起来、把数据变成信息,三是通过高度共享、智能分析将信息变成知识,四是把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应用到各行各业形成智慧。

为了便于业界统一认识,目前正在编制中的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技术参考模型》提炼了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该模型从城市信息化整体建设考虑,以ICT技术为视角,提出了所需要具备的五个层次要素和三个支撑体系,横向层次要素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支撑体系对于五个横向层次要素具有约束关系。分别为:(1)物联感知层:提供对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感知设备及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2)网络通信层: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三网之间的融合的公共网络(例如:移动互联网),以及一些专用的网络(例如:集群专网),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网络所组成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3)计算与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4)数据及服务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本层处于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的中上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5)智慧应用层:在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支撑层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城市管理决策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6)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日志记录,涉及各横向层次;(7)运维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涉及各横向层次,确保智慧城市整体的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8)建设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建设管理要求,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指导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发展现状。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随着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城市信息化发展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核心城市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相继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以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美国、欧洲的瑞典、爱尔兰、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纷纷起步,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推动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智慧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指导。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7月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北京、上海、浙江、宁波、扬州等省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划。与此同时,我国东、中、西部的各级城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高潮,纷纷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涉及社会管理、应用服务、基础设施、智慧产业、安全保障、建设模式、标准体系等内容。各地的智慧城市规划均结合了城市区域内自身禀赋和发展需求,因此在发展目标、重点和措施方面各有特色,同时也在城市普遍面临的各类“城市病”和关键问题上有一定共识。部分专家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不再是数字城市建设中大量建设新的IT系统,而是如何有效推进城市范围内数据的融合,通过数据和IT系统的融合来从根本上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共享、行业的行动协调、城市的精细化运行管理等。

面临问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调研,在我国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承建企业认为,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的前三项是“缺乏相关标准”、“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和“缺乏城市部门间的协同协作”。

在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各个职能部门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由于其固有的专属性,帮助各职能部门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及城市信息化的推进,对协调一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兴起,我们对信息的利用程度也与日俱增。

目前,虽然全国两百多个城市都提出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但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信息化开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存在很大差距,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标准支撑。同时,调研表明,用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最为关注的仍然是信息化建设多年来的难题――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有效利用和跨部门业务协同。

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实施中,几个要注意的关键事项是:

一、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重点项目进行科学、统一的顶层设计;

二、建立智慧城市项目的统一标准体系;

三、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共享;

四、实现广泛的业务协同;

五、能敏捷地提供差异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标准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由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限于各地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环境、发展水平,以及综合技术实力的不同,各地的智慧城市实践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范。各地盲目建设和投资,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甚至难以连通等问题,任由发展下去,将造成更大的信息孤岛,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

在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依据。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统一智慧城市的技术要求、工程实施要求和测试认证方法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中智慧城市相关工程的建设及软件产品的研发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和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的发展。目前,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和协调下,我国多个部委联合起来,积极开展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

国际上,自2013年以来,智慧城市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的工作热点,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相继启动了智慧城市标准研制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3年9月在技术管理理事会(TMB)下成立了智慧城市任务组,2014年2月任务组转为咨询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13年6月成立了“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信息技术国际标准组织(又名: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于2013年11月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组;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组于2月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焦点组”(ITU-T/SG 5/FG SSC)。各个组织均将基础性标准前期预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开展了标准梳理、术语、参考架构、评价体系等相关的研究。我国在这些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均担任了重要职务,取得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地位,并积极推动着这些组织协调开展工作。

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进展

形成国家级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体系。一方面,为了加强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部、农业部等八大部委,于2014年1月份成立了“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组”(标委办工二[2014]33号)。各组的职责如下:(1)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以下简称“协调组”):统筹规划和指导智慧城市领域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研究制定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战略及政策措施,协调处理标准制修订和应用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2)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以下简称“总体组”):在协调组指导下,负责拟定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战略和推进措施,制定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协调我国智慧城市相关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技术归口,指导总体组下设各项目组开展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和标准应用实施等工作;(3)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专家咨询组(以下简称“咨询组”):配合协调组,提供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技术方面的咨询,对智慧城市标准化试点工作进行指导,提出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建议。三个工作组成立后,统筹协调了国内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化研究工作。

另一方面,为了共同形成合力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等25个部门,于2014年10月份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以下简称“部际协调工作组”)。“部际协调工作组”建立了各部委在智慧城市领域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奠定了各部委联合推进智慧城市相关工作的基础。“部际协调工作组”还制定了2015年工作计划,当中提出要开展“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大问题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编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各部委负责推进各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制定。目前这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部际协调工作组”、“协调组”和“咨询组”的指导下,在“总体组”内各核心单位的积极工作和努力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已形成了标准体系、关键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成果。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体系是对特定标准化对象按照一定目标进行标准化活动的依据,是由许多现行的、正在制定的和将要制定的标准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性、完整性、预见性以及可行的、成文的概念体系。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旨在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满足应用需求的系列标准并贯彻实施,以指导和支撑我国各地城市信息化用户、各行业智慧应用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工程建设,同时规范和引导我国智慧城市相关IT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手段。

目前,在梳理现有相关标准和研究标准需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总体、支撑技术与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等七个大类,明确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蓝图和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关键标准。依据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各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如全国信标委SOA分技术委员会等)分别推进基础性、共性等重点国家标准的立项任务。围绕智慧城市评价、数据融合、数据共享及数据安全等标准,提出了一批重点研制的国家标准项目建议,并逐批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截至目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先后审批并正式立项了关键性的16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项目,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总共制定41项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

全国信标委SOA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进已立项的12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的研制,具体标准内容见下页表。

目前,上述标准均在草案编制阶段,将在国标委及“总体组”的统一部署下,陆续开始标准验证试点和意见征求工作。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部际协调工作组”制定的2015年工作计划中,把“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为重大问题,委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编制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制订的总体要求》,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分项制定提供统一依据和参考。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提出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分为能力类和成效类两类指标,能力类指标往往是客观性的指标,体现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发展机制、网络安全、创新能力共四个方面的保障水平;成效类指标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体现给市民、政府等用户带来的实际影响和用户的主观感受,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及产业体系现代化共五个方面的城市建设成效。从“信息资源”到“产业体系”都属于一级指标,分别下设若干的二级指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制订的总体要求》的发布旨在指导和规范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分项的制定。其中规定,各分项应从总体框架的9项一级指标中筛选部分一级指标作为分项的一级指标,并结合领域特征,设立若干二级指标。同时,二级指标可分为核心指标(是智慧城市分领域建设必须完成的指标)和扩展指标(体现智慧城市分领域建设效果的其他指标)。此外,还规定了分项评价的计算公式和分领域评价指标说明表等。

目前,已有公安、测绘、交通等三个领域按照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梳理出了各自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表,将在进一步完善后适时发布。

推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

当前,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开展了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我国通过担任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召集人等领导职务,提交关键贡献物,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引领智慧城市研究方向。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于2013年9月在最高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局(TMB)下成立了智慧城市任务组,并于2014年2月转为智慧城市咨询组,以全面系统分析ISO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需求、现有ISO已发布和在制定的标准如何在智慧城市中应用实施、ISO与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之间的任务边界和合作机制等。英国是召集人国家,中国等12个国家为成员国。智慧城市咨询组于今年6月份召开了第七次面对面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集中讨论了9月向TMB提交的最终报告的编写。我国专家作为智慧城市咨询组核心成员,对报告中关于未来ISO智慧城市的发展架构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同时,我国还积极号召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联合制定智慧城市基础通用类的标准。

在ISO的另外一个分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社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分技术委员会(ISO/TC 268 SC1)中,中国担任了副主席国家(主席国是日本)。该分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智慧社区相关的标准化工作,负责研究制定TR 37150、TR37151技术标准报告。报告对当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计量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标准的方向,对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性能计量进行了讨论。该报告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文件。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于2013年5月在标准管理局(SMB)批准下成立了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SEG1),下设三个任务组(TG)及七个工作组(WG)。SEG 1旨在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化战略、术语及评价现有标准化活动、参考架构、标准路线图等方面的研究,并为IEC下一步在智慧城市、特别是与电子电工结合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指明方向。SEG 1主席国为日本,中国和德国担任副主席国。我国还同时担任了SEG 1下设的8个工作组其中5个工作组的组长,分别负责开展智慧设施管理、城市规划与仿真系统、智能家居、智能教育、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积极将我国相关标准化成果推向国际。目前,SEG 1即将完成研究任务,将于明年组建成立智慧城市系统委员会。我国已将智慧城市评价、城市管理及已有的由中国承担的5个工作组的具体研究内容纳入到未来系统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内,未来将积极承担系统委员会的副主席及咨询组组长的职位。

信息技术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 1)。ISO/IEC JTC 1(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是国际上专门负责信息技术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由ISO和IEC联合成立。2013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代表我国向ISO/IEC JTC 1规划特别工作组提交了《中国关于JTC 1内智慧城市潜在标准工作的建议》提案,提出了JTC 1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的建议。2013年11月,JTC 1正式成立了SG 1(智慧城市研究组),旨在分析智慧城市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的标准化需求、提出具体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方式,并明确如何将现有的信息技术标准用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SG 1的召集人和秘书均由中国专家担任,成员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等16个国家。

目前,我国在推动SG 1完成第一年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智慧城市 ICT评价指标》《智慧城市ICT视角参考模型》《智慧城市领域知识模型》(与英国联合)等3项新工作项目提案(NWIP),从而建议JTC1成立工作组开展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后续,我国将积极争取新工作组的召集人和秘书的职位。

国际电信联盟(ITU-T)。国际电信联盟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焦点组(ITU-T FG-SSC)于2013年2月成立,旨在从ICT角度提出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路线图、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综述及ICT所扮演角色、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关键指标等方面的工作建议。西班牙为主席国,中国专家担任副主席,同时兼任第三研究组的协调员。到目前为止,焦点组举办了五次全会,目前已开展了十七个技术报告编写,中国专家牵头了其中的六个报告,并参与了其他七个报告。

展望

当前,正值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信息社会渐行渐近、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历史时期,智慧城市建设被赋予更多艰巨的历史使命。随着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将逐步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资源共享、整合与业务协同的难题,从而有效促进城市范围内数据融合共享、推动信息与智慧决策实现、提升城市居民的福祉,并最终带动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中心信息化与应用室主任袁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6

巴音浩特是阿拉善左旗 (县级) 的首府, 1980年成立阿拉善盟 (地区) 时首府也选在巴音浩特, 目前, 旗首府和盟首府连在一起。巴音浩特地处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端, 历史上就被称做“塞外小北京”。巴音浩特是蒙语, 即意思是“富饶的城市”。阿拉善盟的面积很大, 将近27万平方千米, 但是, 多半是沙漠和戈壁, 巴音浩特就是茫茫荒漠中的一片绿洲。280多年前, 当时居住在中国西北部青海省的首领曾率部叛乱, 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部落亲王奉命前去平叛, 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当时的清政府决定建一座城作为犒赏, 就是现在的巴音浩特 (定远营) , 从历史上选城址的情况分析, 可想而知它的地理环境是比较优越的, 有利于建立聚落。

1. 地理位置

巴音浩特位于阿拉善盟东南端, 阿拉善左旗中部以南东南部, 其位于东经106°和北纬39°经纬线交接附近。交通可东北接乌海市、巴盟磴口县、乌拉特后旗、鄂尔多斯;东及东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青铜峡市、平罗县相望;南交甘肃景泰县、古浪县, 宁夏中卫县、中宁县;西连甘肃武威市、民勤县和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北边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该旗国境线长188.28公里;西北通向额济纳旗, 周边工商经济交流环境优越。

2. 自然环境

从自然地理位置分析, 巴音浩特地处贺兰山西麓, 腾格里沙漠东缘, 阿拉善高原东南端, 海拔高度1600米左右。地形属于山前洪积扇、干枯河床、滩地与丘陵交错分布地带, 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大气干燥、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是巴音浩特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之一。不管是夏季还是冬季, 巴音浩特地区的空气终年干燥, 降水稀少, 年平均降水量在208毫米左右, 而60%~70%的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之际。但是, 在阿拉善盟来说巴音浩特地区属于降水量最大, 空气湿度相对大一些。整个阿拉善地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即200毫米以上降至50毫米左右, 年平均蒸发量由东南向西北在2347.7毫米至4203.2毫米之间, 夏秋季节的蒸发量大于冬春季。

巴音浩特地区的气温在时间分布上形成了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是该地区气候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冬季最冷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0.00℃左右, 夏季最热月7月份的平均气温在22℃左右。冬季和夏季之间的年温差达到31℃左右, 这种年温差大的状况也体现了巴音浩特地区大陆性气候的一个特点。

二、人口

1. 人口概况

虽然巴音浩特是盟 (地区) 首府所在地, 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中人口最少的城镇, 加上左旗首府的人口不足15万人口, 有蒙、汉、回、满、朝鲜、达斡尔等14个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占28.3%,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小城镇。

2. 人口发展

巴音浩特建城 (定远营) 到1980年建盟的250多年间, 巴音浩特镇的人口增长到5万人口左右, 建盟以来的30年间人口增长较快, 达到十几万人。巴音浩特镇的人口增长比较缓慢, 这种情况与当地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三、人口、“城市”与区位的关系

1. 人口与城市

巴音浩特镇是一所牧业城镇, 在阿拉善盟境内属于人口最多的居住区域。该城镇除了牧业生产以外, 在巴音浩特镇周围的蔬菜种植业和果树种植业发展较快, 畜产品销售业和蔬菜水果销售业成为当地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 巴音浩特是盟政府所在地, 但, 按照我国城市建制规定, 因为人口达不到建城的规模, 所以只能称之为“巴音浩特镇”而不是“巴音浩特市”。

2.“城市”与区位

从城镇发展的历程分析, 由于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巴音浩特的城镇发展步伐很慢。从区位因素分析, 阿拉善盟是牧业地区, 当地地理环境比较恶劣, 历来人口分布稀疏。人口稀疏影响当地城镇规模, 所以, 受区位因素影响, 巴音浩特的城镇规模发展缓慢。

3. 区位与城市

影响巴音浩特“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是水源不足, 地面没有径流, 在它的周围只有少量, 规模不大的湖泊。虽说是湖泊, 实际上是一些水面只有几百至两三千平方米左右的蓄水池, 当地人称之为“涝坝”。“涝坝”是本城镇周围蔬菜种植业的主要水源,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巴音浩特周围有许多泉眼和“涝坝”, 泉眼形成了三条溪水流经巴音浩特镇。当时本镇居民的饮用水是从贺兰山中蓄水坝自然流下来的泉水, 用水会很方便。

随着城镇规模的发展, 用水量日益增加, 从而泉水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近年来大量开发地下水, 还部分引用黄河水补给用水量增加问题。引用黄河水距离远地形复杂其成本比较高, 现在大量开发地下水的结果, 地下水位快速下降, 使周围的许多泉眼消失, 同时也加速“涝坝”水面的萎缩, 三条溪水已基本不见了。如果再继续开发地下水, 将来可能使贺兰山的生态环境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 从巴音浩特的区位因素分析不宜城镇规模的发展, 如果城镇规模继续发展, 应要严格控制对地下水的开发量。

从区位因素中水源的特征分析, 巴音浩特人口容量不宜达到中小城市的规模, 人口增长不宜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首先, 人口的增长, 各种事业随之发展, 从而不断加大用水量。如果大量开发地下水, 不仅地下水位下降, 还会引起贺兰山水源枯竭, 使其生态环境会遭到严重退化。其次, 大量开发地下水, 也会引起巴音浩特周围地面水源“涝坝”的萎缩或消失, 这样会影响巴音浩特地区蔬菜、水果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再次, 根据以上所述问题和当地自然地理区位因素分析, 人口增加不宜城市规模发展的这一事实, 政府是否对当地实施特殊政策, 而不考虑人口容量的前提下, 把巴音浩特镇改成“巴音浩特市”, 这样是否也体现了地区特色或民族区域特色。

参考文献

[1]周淑霞.宁夏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目标动态研究.宁夏大学学报, 2010年第04期

[2]贾科利, 张俊华, 郭占军.毛乌素沙地、腾格里沙漠南缘带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以宁夏中部为例.2011年第02期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7

城市污水热能回收与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摘要:城市污水中赋存着巨大的热能,有效回收与利用城市污水热能具有明显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根据近年来的.一些初步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实例,从节能、经济和环保的角度提出并建立了城市污水热能回收与利用的比较系统、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并进行了分析.作 者:王宏哲    尹军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期 刊: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ISTICEIPKU  Journal: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OF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31(4) 分类号:X703 关键词:城市污水    热能    回收    利用    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8

1.BRT系统主要由、、、和组成。

2.进入轨道交通线网的客流可分为和。3.是BRT车辆在专用车道上运行时可能受到外界干扰的最大区域。

4.BRT站场通常分为、、、、和6个部分。

5.BRT专用道类型分为、、、4种形式。

6.公共交通线网规划评价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二、选择题

1.我国最早的轨道交通出现在哪个城市:()

A 广州B上海C 北京D 天津

2.人口规模小于100万的城市不适合发展哪种公共交通方式:()

A轨道交通B公共汽车C电车D电动自行车

3.公共交通单向客运能力16-25km/h的交通方式为:()

A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B公共汽车

C电车D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4.以下不属于轨道交通范畴的是:()

A地铁B轻轨C市郊跌路DBRT

5.以下哪个不属于轨道交通的特点()

A速度快B容量大

C不受地面交通干扰D造价低

6.介于传统的轨道模式与公交模式之间的“第三种方式”是()

A地铁B轻轨C市郊跌路DBRT

7.公共交通线路的非直线系数不宜过大,一般不应超过()。

A1.0B1.2C1.5D2.0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特点。

2.简述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3.请举例描述三个以上的国际大都市公交系统规划的情况。

4.影响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5.简述常规公交线网规划的目标。

6.公交线网优化采用的方法有哪些?

7.论述国内外轨道交通发展历史和现状。

8.介绍轨道线网规划的意义、目标和轨道线网规划的特点。

9.简析轨道交通与公交线网接运方法注意要点。

10.论述国内外BRT的发展现状以及BRT在未来发展中存在的优缺点。

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练习题 篇9

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 我国城市内部住宅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的角度, 对城市住宅分布[2]、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变化[3]、城市社会空间的形成和演化、宅郊区化等进行了深入分析, 这些成果对我国城市内部住宅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利用大量的社会调查数据, 采用显性偏好排序的效用函数对居住区位选择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1.住宅区位选择的显性影响因素

在新的房地产运行机制条件下, 作为房地产市场独立消费主体的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住

房需求来选择适宜的住房。本文主要是从居民的个体特征 (职业和收入) 、房屋价格、交通通达性和对居住环境的偏好等显性因素着手, 来研究它们在住宅区位选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下面简要阐述某些重要的显性因素的作用机制:

首先, 房价与住宅区位的选择。房屋是一种高价值的产品, 就国际惯例来看, 一般是5年的居民家庭收入来确定住宅的售价, 这种关系是住宅作为商品在长期买卖中形成的, 它客观反映了住宅生产和消费的本质的内在关系。但是, 目前我国商品房的价格远远高于居民家庭收入的5倍, 造成我国商品房价格太高的重要原因是地价太高, 也就是居民在购房时, 要支付的住宅区位费用过高。高额的房价直接制约着普通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自主权, 由于有限的经济收入, 他们往往选择偏离市中心的住宅区位。当然具有较高收入的群体受房价的制约性很小, 往往选择区位最好即房价最高的高档住宅。

其次, 收入与住宅区位的选择。从经济学的角度看, 居民收入的不同导致了预算约束的差异, 不同的收入阶层对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是有差别的, 从而效用函数反映的无差别曲线是不同的。在选择住宅区位时, 居民必须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不同区位的房价来寻找适合自己居住的区位。一般地, 高收入阶层趋向于购买区位较好的高档住宅, 而中低收入阶层只能选择区位较差的住宅, 如偏离市中心区位较差的地段。在我国, 不同收入阶层对住宅区位选择的模式尚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西方发达国家, 一般高收入阶层的居民多居住于环境质量良好的郊区, 低收入阶层的居民则多居住在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的市区。我国由于公共交通设施尚不发达, 个人拥有汽车量很低, 另外, 郊区的综合社会服务水平较差, 因此, 市区仍然是高收入家庭的首选的最佳居住区位。相反, 郊区由于地价低廉, 房屋价格相对符合普通居民的收入水平, 因此, 郊区住宅则是城市普通收入阶层的主要选择的居住区位。

同时, 交通的通达性也影响了住宅区位的选择。交通的通达性主要是指居住区与外部联系的便利程度, 直接影响着居民上下班、出行和子女上学的方便程度。一般有直达市区主要交通中心或接近公交交通工具的站点是居民最佳区位的候选地。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居民对住宅区位的经济价值和综合社会功能的评价也有很大改观, 一般交通通达性较好的住宅区, 消费者对其评价都很高。

最后, 居住小区环境偏好与住宅区位选择也有很大的关联性。社区环境包括生理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居民对社区环境的偏好直接影响着居民对居住区位空间的选择。不同的居民群体对居住环境的喜好会有所差别, 如年轻人大多喜欢繁华热闹的地方, 而中老年人则喜欢宁静的自然环境, 因而他们在居住区位选择时会有相反的倾向。

2.研究方法和数据

2.1研究区域和目的

芜湖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城市, 人口在100万人以上, 城市竞争力很强, 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 在安徽省内表现明显。本文就是在芜湖市区进行大规模家庭住房问卷调查结果基础上, 试图分析了解芜湖城市在住房市场化体制下, 居民对住房区位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在调查过程中, 共设置400份问卷, 调查区域分布均匀, 有效问卷率达到90%以上。问卷主要涉及居民的个体特征 (职业、家庭构成和收入) 、通勤时间、社区环境 (包括生理环境、生活便利程度、小区治安) 以及房屋价格等内容。调查区域主要是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以及三山区。

2.2研究方法

居民对居住区位的支付意愿 (willingness-to-pay) 是指居民为居住在某一位置所愿意支付的价格。本文利用这一指标来考察居民对居住区位的偏好特征。该指标的含义是, 当居住区位在空间上朝某一个方向 (例如城市中心) 移动某一固定距离时, 居民意愿支付额的变化量, 它反映了居民在朝该方向上的居住区位的偏好。该变化量用住房总价的百分比来表示, 使不同的住房之间存在可比性。即WTP’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WTP为意愿支付额的变化量, △D为居住区位的移动距离 (设为定值) , P为住房总价。在实证研究中, WTP′具体为住房向城市中心的距离缩短10分钟, 某居民愿意为住房额外支付的金额站其住房总价的百分比。WTP′是居民对居住区位的支付意愿在空间上的剃度, 同时也是将其居住区位向城市中心移动的边际收益。对个体而言, 居民将此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比较, 从而选定其居住位置;对总体而言, 所有居民的支付意愿规律最终决定了城市住房价格的空间分布。

本文主要是利用居民的显性偏好排序建立区位支付意愿模型。在获取调查微观数据之后, 采取联合分析方法中应用较多的最小二乘法 (ols) 回归方法。表达式如下:

WTP′=α + βiPi +εi

其中, WTP′为居住住宅区位的支付意愿梯度值, 即居民愿意为住房向市中心移动10分钟的距离而付出的房价百分比;Pi 为各显性偏好的属性水平;βi为各属性特征的系数;εi为各属性特征的随机误差项;

2.3实证分析数据

2.3.1数据的期日价格修正

由于购房时间的不统一, 为了能在同一个横截面上比较, 本文根据购房时间、价格以及历年来合肥市的房屋价格指数 (芜湖的房屋价格和省城合肥很相近) 进行统一调整。

期日修正价格=修正前价格undefined

注:以2000年的价格指数为基数 (100)

2.3.2变量的设置及其属性特征

首先在Excel中建立居民住宅区位支付意愿和各显性偏好属性因子的观察值数据库, 以居民支付意愿为独立变量即因变量, 各偏好属性的观察值为自变量, 采用Eviews3.1统计软件, 运用最小二乘法 (ols) 及异方差检验的逐步剔除法建立回归方程。

3.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3.1模型估计的结果如下

注:①上述结果是在F检验、t检验以及异方差检验的基础上删减得到的。②**在99%的置信度下显著;*在95%的置信度下显著。

3.2模型的回归方程

U=6.247+0.546P1+1.943P2-0.216P3+0.218P5 +0.374P6+0.567P7+ε

注:回归系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3.3回归结果的分析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由于变量的赋值是从外到内逐步升高的, 所以系数显著为正的变量标明这类居民群体更容易选择距离城市中心偏近的居住区位。下面对各变量的情况进行逐一分析。

职业变量用于表示工作位置和城市中心的相对关系。本文选择在市中心集聚较高的职业和其他职业, 职业前的系数显著为正, 说明在城市中心聚集度较高的就业领域里, 大部分职工会选择距离市中心较近的居住区位。同时也反映了相同职业的社会群体在住宅区位空间选择行为上具有类似性和趋同性。

收入前的系数显著为正, 这与目前芜湖城市发展的情况也很相符。高收入居民为了生活和工作的便利, 多选择市中心附近的居住区居住, 相反, 低收入阶层能够支付的住宅区位费用很有限, 只能在偏离市中心的边缘区居住。由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的差异, 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居住空间的分化, 形成了类似“督能环”的居住区位空间分化格局。

生理环境评价反映居民评价预期居住环境是否满足了自己的生理要求, 如通风状况、日照情况以及各种噪音的影响程度等。生理环境评价前的系数为负, 完全符合理论, 说明随着距离市中心越近, 住房的生理环境越来越差。

治安状况评价前的系数为正, 符合芜湖目前的社会发展现象, 反映了随着高科技发展的和盗窃的频繁发生, 居民对住宅小区安全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勤时间的偏回归系数为正, 表明交通条件是影响居民区位选择中的主导因素。居民为了工作、学习、生活的方便, 往往选择接近公交站点、高速公路等地段, 这样可以减少居民的出行成本, 所以说, 住宅区的开发, 必须要同时考虑到居民出行的问题。在住宅开发的同时也要同时搞好住宅区对外联系的交通设施建设, 特别是面向普通收入阶层的住宅区, 必须要开通一般公交运输系统, 而且, 开通的公交线路尽量与市内主要交通干线相连接。

房屋价格一项是:居民区位选择时必须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前面的系数显著为正, 与理论相符。位于城市不同区位的房屋, 其价格相差很大。房价的高低时制约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客观因素, 居民必须根据实际收入理性购房。同时, 政府和开发商也需要转变观念, 遵循市场规律, 以城市居民对住房的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居民的承受能力和对住宅区位的空间偏好, 在不同的区位开发和建设不同类型和档次的住宅区,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和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实证分析结果不仅能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与否, 还能够在理论分析无法确定最终结果之时通过数据寻找规律, 得到可靠的结论。

4.结论

在新的房地产运行机制条件下, 城市居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职业、交通通达性和对居住环境的偏好等因素选择满意的居住区位。因此, 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在考虑开发利润的同时, 应遵循市场规律, 更多地考虑环境因素、居民收入、通达程度以及城市规划等因素, 从居民购房需求角度出发, 构建和谐的住房市场。

本文首先概述影响居民区位选择的显性因素, 然后利用居民支付意愿模型对居民的居住区位选择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在居民对居住区位选择的过程中, 高收入群体仍偏向城市中心聚集。同时, 交通通达性和环境的偏好对住宅区位选择有显著影响。房屋价格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居民的选择, 对房价的承受能力越高, 越容易选择靠近城市中心的住房。

参考文献

[1]董昕.城市住宅区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城市规划, 2001, 25 (2) :33-41.

[2]张文忠.城市居民住宅区位选择的因子分析.地理科学进展, 2001, 20 (3) :268-275.

上一篇:反垃圾邮件的几种技术下一篇: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