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2024-10-20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精选11篇)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篇1

2015年4月7日, 住建部和科技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 (区、县、镇) 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 再加上2013年8月5日公布的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所确定的103个城市 (区、县、镇) , 以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已达290个。

面对如此大量的建设数据, 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建设智慧与否, 成为了当下政府工作的关键点。这不是空口说白话就行的, 必须要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 我国尚不具备国家层面的、统一的、明确的智慧城市评价标准, 但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在深入开展调研后, 建立了各自的智慧评价指标体系。如, 工信部2012年发布的《城市信息化水平测评指标方案 (试行) 》、南京信息中心2010年发表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报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2011年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 (镇) 发展指数评估体系》、上海浦东新区发布的《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1.0》和《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等, 它们是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建设道路上的“先驱”, 为智慧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

本文将对现有的智慧城市相关评价指标及方法做简单介绍, 并就国内外评价指标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部分见解供业内人士探讨。

1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及评估方法的必要性

1.1 智慧城市是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智慧城市是利用智能科学理论和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 通过全面感知、互联互通、信息智能处理、实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智能管理;实现政府、企业、家庭和居民智能化;确保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高效率与人民生活的高质量;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是长期发展建设和不断完善的过程.

1.2 各级政府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需要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为了分析城市所处的状态, 与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差距, 需要对城市信息化、智慧化的水平进行评价, 为此要研究制定一套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为考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提供依据与工具, 它对规范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关于智慧城市的评价内容

2.1 智慧城市评价模型 (见图1)

2.3 设计评价指标的原则

1) 目的性

评价的目的是了解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促进智慧城市科学、稳步发展, 有利于提高智慧城市工程建设和行业、企业及地区建设的效益。

2) 科学性

评价内容要科学、全面, 要以真正能反映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水平及效益等指标来评价。

3) 实用性、可操作性

评价指标要便于采集数据, 方便使用。

4)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性分析评价与量化指标测度评价相结合。

5) 主观性指标与客观性指标兼顾

由于统计部门仅有信息基础设施及部分信息化的统计, 尚缺经济、社会信息化全面统计, 设置居民对智能化、智慧化的体验的主观性评价指标十分必要, 主观、客观评价要兼顾。

6) 通用性以通用、共性、基本评价指标为主, 根据评价任务需要, 可增设关注领域的补充评价指标。

3 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

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由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及28个三级指标构成。

3.1 智慧城市环境指标

1) 网络设施:宽带接入率, 有线电视入户率。

2) 经济、产业环境:人均GDP, 信息产业增加值, 服务业所占比重。

3) 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应用普及率, 电子商务普及率。

4) 人文环境:网民占职工总数比例, 大学生占人口总数比例。

5) 领导智慧和能力、领导力和执行力:智慧城市认知度, 决策能力, 有关规划、政策的决策与执行力, 年均智能化投入、对管理改革、创新力度、资源整合、掌控能力等。

3.2 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指标

1) 政府智慧政务 (管理服务) 普及率、覆盖率

政府智慧政务普及率是指政府职能范围的管理服务等政务智能化应用的普及率, 政府智慧政务覆盖率是指政府管理服务中智能功能 (自适应、自校正、自诊断等功能) 的覆盖率;换言之, 是智能技术 (知识处理、专家系统等) 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普及率、覆盖率。

2) 智慧企业普及率、覆盖率

智慧企业普及率是指智慧企业数占城市全部企业总数中的百分比, 智慧企业覆盖率是指智慧企业中智能功能 (自适应、自学习、自诊断、自进化等功能) 的覆盖率;智能调度、管理、决策的覆盖率, 知识处理、专家系统等智能技术在企业核心业务应用的覆盖率。

3) 城市智慧管理普及率、覆盖率

城市智慧管理普及率是指智慧管理、智能技术在城市资源管理、市政管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及各种事务管理中应用的普及程度;城市智慧管理覆盖率是指智能调度指挥、决策等功能的覆盖率, 智能技术 (知识处理、专家系统等) 应用的覆盖率。

4) 智慧居民、家庭的普及率、覆盖率

智慧居民普及率是指智慧居民 (有智能技术知识的网民) 占城市居民总数的百分比 (%) , 智慧家庭智普及是指智能家庭占全市家庭总数的百分比 (%) 。

3.3 智慧城市效益指标

1) 经济效益

(1) 人均GDP增加率, 是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内, 智慧城市建设后比建设前人均GDP增长之比例 (%) 。

(2) 劳动生产率提升率, 是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内, 智慧城市建设后比建设前全市平均劳动生产率增长之比例 (%) 。

(3) 投资回报率, 指在对应的一个会计年度内, 实施智慧城市建设总投入的收益率及投入/产出比。

2) 社会效益

(1) 对城市生态环境、生活环境改善的贡献率, 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绿化、低炭环保、宜居环的促进作用, 居民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的改善, 用空气质量提升和发病率下降来度量。

(2) 就业增加率, 对比一个会计年度, 智慧城市建设后比实施前本市就业人数增长比例 (%) 。

(3) 居民满意度, 老百姓幸福指数提升率, 智慧城市建设后一个时期城市居民对智慧城市建设满意度, 老百姓幸福指数提升比率 (%) 。

4智慧城市的评估方法

4.1 单项评价指标的评估方法

参照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水平, 制定各个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评估级别, 分优、良、好、中、差五级;百分制, 依次为85~100分, 75~85分, 60~75分, 40~60分, 0~40分;标准要随智慧城市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定期调整。

4.1.1 单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

1) 信息基础设施的评价, 分为5级, 如表2所示。

2) 人文环境的评价, 分为5级, 如表3所示。

3) 智慧政府智慧政务评价, 分五级, 如表4所示。

4) 智慧企业评价, 分五级, 如表5所示。

5) 智慧家庭评价, 分五级, 如表6所示。

4.1.2 经济效益评价

投入/产出比投资回收期, 分优、良、中、低、差五级, 如表7所示。

4.2 综合评价法

通过专家参照各项评价指标的重要性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系数, 按评价标准对各单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打分, 通过各级指标逐级加权计算, 进行汇总, 形成智慧城市发展水平总的评分结果, 把这综合评价分数可称之谓智慧城市发展指数。

E=∑ (Ii×Wi) , E表智慧城市指数 (总评分) ;Ii表示i个评价指标;

Wi表示i个指标的权重, ∑Wi=1

根据智慧城市综合评分 (智慧城市发展指数) 划分智慧城市初级、中级、高级阶段, 即E综合评分30~50分, 为智慧城市初级阶段, E综合评分51~80分, 为智慧城市中级阶段;E综合评分81~100分, 为智慧城市高度阶段;分阶段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5 目前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估、评价指标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5.1 国外智慧城市评价研究简况

国外智慧城市评估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欧洲智慧城市评估、美国智慧社区评估及全球10大智慧城市排名。

1) 欧盟中等城市智慧城市评估

由维也纳理工大学区域科学中心提出评估指标, 分为智慧产业、智慧民众、智慧治理、智慧移动、智慧环境和智慧生活6个维度、31个要素、74个三级指标, 对70个城市进行评估。评估指标缺少对城市在制度、社会、文化及环境方面的评价, 指标选取不全面, 评估数据获取不全, 仅获取87%的数据以及比较陈旧, 评估数据中只有27%是最近3年内的。

2) 全球10大智慧城市排名

2012年Boyd Cohen博士研究全球创新城市TOP 100指数 (The Innovation Cities™Index) 对比各城市创新能力发展水平, 参考全球范围内对城市生活质量的排名、西门子绿色城市区域排名、美国数字社区的数字城市排名、西班牙智慧城市的IDC排名, 综合对比各城市政府数字管理在信息通信方面的创新应用。经过综合考量, 评选出维也纳、多伦多、巴黎、纽约、伦敦、东京、柏林、哥本哈根、香港和巴塞罗那为全球10大智慧城市;评估数据非直接获取而来源于其他排名和研究数据, 最终的数据分析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

3) 智慧社区论坛 (ICF) 评估指标

社区论坛 (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 总部设在纽约。ICF从1999年开始, 每年举办“年度智慧社区”评选活动, 颁发“智慧社区奖”。ICF智慧社区评估共分为3个步骤:根据各城市提供的申请材料, 评选“Smart 21”问卷调查并且专家打分评选“TOP 7”;最后由独立研究公司和论坛评议团 (包括政府官员、学者、商界领袖等) 评选年度“智慧社区奖”。ICF的评估内容, 分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创新、数字包容、营销和宣传5个维度 (一级指标) , 再细分为18二级指标对社区的发展水平进行评估。

5.2 目前国内城市评价指标研究现状

5.2.1 据初步调查和不完全统计, 目前至少已有12套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1) 宁波智慧城市研究院提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6个一级指标, 19个二级指标, 32个三级指标;

2) 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的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版 (5个一级, 19个二级, 64个三级指标) , 2.0版 (6个一级, 18个二级, 37个三级指标) ;

3) 北京国脉互联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提出, 6个一级, 19个二级, 39个三级指标;2012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 5个一级, 10个二级, 20个三级指标;2013年智慧城市评价指标:6个一级, 15个二级指标;

4) 工信部中国软件测评中心 (CSTC) 2012年提出城市智慧度评价指标:3个一级, 9个二级, 33个三级指标;2013年1月发布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报告提出, 5个一级, 26个二级, 71个三级指标;

5) 住房建设部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评价指标:4个一级, 11个二级, 57个三级;

6) 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CSIP) ,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6个一级, 27个二级35个三级指标;

7) 南京市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研究:4个一级, 20个二级指标;

8) 赛迪世纪智慧城市咨询中心智慧城市评价指标:5个一级, 15个二级, 57个三级指标;

9) 北京市智慧城市发展指数:环境、基础设施、智能应用、发展效果4个分指数, 19个二级评价指标;

10)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公司智慧城市评价4个一级、19个二级、57个三级指标;

11)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2个一级, 9个二级, 25个三级指标;

12) 中国工程院智能城市评价, 5个一级指标, 20个二级指标;

13) 国家信息中心提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 6个一级, 32个二级, 76个三级指标。

5.2.2 智慧城市评价的一级指标

汇总11个单位提出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的一级指标如表7所示。

5.3 目前评价指标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

1) 目前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大多数是城市信息化的指标, 没有反映智慧城市的实质内容, 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名不符实;虽然有“智慧XX”的名称, 但并无智慧化、智能化的内涵, 这样评价不利于智慧城市的发展。

2) 有的指标缺乏导向性, 还会有误导作用, 例如在智慧城市的指标中都强调发展智慧产业, 会导致重复投资与建设并造成资源浪费 (光伏产业发展的教训) , 智慧产业不必每个城市都搞, 要全国一盘祺;城市产业需要智慧化, 产业智慧化取决于企业智慧化, 应把智慧企业普及率作为产业智慧化评价指标。

3) 普遍缺少智慧城市效益、效果的指标, 要提倡效益导向, 要重视投入产出。

4) 政府、企业、居民是城市的三大主体, 智慧政务、智慧企业、智慧居民的评价指标重视不够, 智慧企业很少提及, 智慧政务、智慧家庭、智慧居民有的在一级、二级指标虽提到, 但在二级、三级指标中未落实。

6 建议尽快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试行方案

国家网信办信息化专家委牵头组织有关学会的专家, 在调研分析现有国内外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基础上集成创新, 尽快制定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试行方案, 首先在智慧城市部分试点城市进行评估应用试验, 分析评估实验的情况和问题, 进一步研究修改完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估标准, 形成可推广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 以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科学地发展。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篇2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以安全保障措施为视角,从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和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五个方面给出了智慧城市安全要素,如图1所示。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智慧层应用安全应用软件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Web安全技术功能要素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数据与服务融合层安全决策规划数据内容安全数据融合安全防护建设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服务融合安全...组织管理计算基础设施安全计算与存储层安全软件安全检测存储安全...监测预警响应协调监督网络设备安全网络通信层安全网络传输安全...通信线路安全终端接入安全应急处置评价改进物联感知层安全感知设备安全恢复灾难恢复...执行设备安全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基础安全技术支撑基础安全服务支撑 图1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a)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要素包括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通过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可以指导和约束智慧城市的安全管理、技术与建设运营活动。

b)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是实现智慧城市协调管理、协同运作、信息融合和开放共享的关键。本标准参考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结合智慧城市特征,梳理出智慧城市安全管理要素,包括决策规划、组织管理、协调监督、评价改进。

c)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以建立城市纵深防御体系为目标,从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融合层以及智慧应用层五个层次采用多种安全防御手段实现对系统的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以应对智慧城市安全技术风险。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的功能要素包括防护、检测、响应和恢复。

——物联感知层安全涉及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领域,例如,天气、水、电、气、交通、建筑等重要控制系统中感知设备和执行设备的安全。 感知设备安全是保证智慧城市应用于实现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的识别和信息采集与监控的设备,保证信息采集安全,实时为上层提供准确感知数据。 执行设备安全是保证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设备和人员等要素管理和控制过程的执行设备按照既定的指令提供正常的功能。

——网络通信层安全包含了互联网、电信网、卫星通信网络以及多网融合的网络设施和通信传输的安全,还包含了智慧城市用户网络接入安全。

——计算与存储层安全包括计算资源安全、软件资源安全以及存储安全。

  计算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数据计算能力物理的计算机、服务器设备和虚拟化安全。软件资源安全是指可为上层数据和应用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和资源管理软件等的安全。 存储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物理和虚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能力的服务器安全。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安全包含了数据内容安全、数据融合安全和服务融合安全。

  数据内容安全是指不同行业数据信息内容本身的安全。

数据融合安全是指数据融合过程中从数据采集与汇聚、数据整合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管理与治理过程的安全。 服务融合安全是指支撑智慧城市应用的基础技术服务在融合过程中包括服务聚集、服务管理、服务整合和服务使用的安全。

——智慧应用层安全包含了智慧城市中多领域和产业的应用系统的安全、应用软件、网站安全、应用开发安全等。

d)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是指对智慧城市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中系统和网络、城市信息资产、智慧城市公共基础信息平台以及业务安全工程建设以及运行状态的监测与维护。确保在智慧城市建设运营过程中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信息平台、应用系统及其运行环境和状态发生变化时,为维持智慧城市各项业务正常运行所采取的一系列响应和恢复活动。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要素包含建设实施、应急预案演练、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和灾难恢复。

e)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

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是由智慧城市的安全技术支撑和智慧城市安全服务支撑。安全技术支撑包括密码管理、身份管理和时间同步等。安全服务支撑包括产品和服务的资质认证、安全评估、检测以及咨询服务支撑等。2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 2.1 要素 2.1.1 法律法规

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活动应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2.1.2 政策文件

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活动应以智慧城市相关的政策文件为指导。2.1.3 标准规范

智慧城市安全标准规范可以作为政府和管理部门提供管理、监督指导规范,也可以为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提供技术规范和要求准则。2.2 功能要求

智慧城市的战略保障应满足下列要求:

a)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对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的相关方的安全活动进行约束、规范、监督和责任界定。

b)以国家政策文件为指导,制定安全总体规划,制定详细的策略规程和制度,实施安全建设,开展智慧城市安全验收和安全运营活动。

c)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规定,协调解决跨部门、跨行业时,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过程中的矛盾。

d)能通过在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管理、验收和运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促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更新或修订工作。

e)以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国家标准为指导,开展具有区域特征、行业特性的智慧城市安全标准规范和指南工作等。f)按照智慧城市相关信息安全标准,开展智慧城市安全项目的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活动,研究、开发设计智慧城市安全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 3.1 要素 3.1.1 决策规划

相关方应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为指导,基于风险评估活动识别城市安全风险,制定符合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策略,规划安全组织架构,并在相关人员中充分传达。应识别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产和智慧城市安全应用服务方面的重大风险,判断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制定智慧城市安全风险应对策略和机制。总体规划涉及安全风险评估、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与产品和安全建设运营等方面。3.1.2 组织管理

相关方应围绕智慧城市安全规划的目标和策略,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进行安全组织建设和人员管理,组织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和技术培训活动,对智慧城市安全建设项目给予资源支持。

3.1.3 协调监督

相关方应统筹协调智慧城市安全工作,处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充分沟通,监督智慧城市安全活动,制定相关监督、检查和评估机制,围绕智慧城市安全规划目标,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为指导,定期组织开展安全评估、测试工作,对智慧城市安全相关角色、责任及活动开展监督和检查工作。3.1.4 评价改进

相关方应通过智慧城市安全建设和运营的经验,向决策者上报安全事件,促进总体规划和策略的改进。3.2 功能要求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基于风险的安全管理模式,应参考GB/T 22080—2013《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和GB/T 22081—2008《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提出相关要求,确保智慧城市具有可持续的安全管理能力,有助于智慧城市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

a)制定智慧城市安全总体规划,设计安全总体框架,明确智慧城市安全保障对象和智慧城市安全目标,分发至智慧城市安全相关角色与人员。b)制定智慧城市网络安全风险接受准则,识别风险和控制优先次序,指导对保护对象进行风险评估。风险接受准则中宜包含具体保护对象名称和组成单元、保护对象的价值以及智慧城市运转的关键程度、必要的保护措施、与保护对象相关的组织和人员、安全风险等级、发生安全事件的影响、安全事件处理的规程、法律要求与责任等。

c)依据风险评估准则,定期组织开展智慧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活动。

——应确定评估范围、目标、工具、方法、类别和内容等,形成评估报告。——应能深度、系统地分析城市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威胁。——应能通过风险评估分析识别风险项,划分风险等级。

——应能根据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和必要的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城市可接受的水平,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d)依据智慧城市安全总体规划与目标,制定涵盖智慧城市安全建设、管理、验收与运营的策略与规程,提出符合全局发展的、系统性的设计要求,并在相关角色和人员中发布和传达,以指导智慧城市建设、验收和运营,推动智慧城市安全措施的实施。

——建立智慧城市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组建智慧城市安全领导小组,按照安全角色和职责配置人员,明确智慧城市安全管理责任人,制定岗位责任制度。

——指定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相关部门负责人,明确重要岗位责任,制定智慧城市安全相关角色的重要岗位人员的招聘、录用、调岗、离岗、考核、选拨等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要求。

——智慧城市安全相关部门负责人、智慧城市安全相关角色的重要岗位人员在录用前应进行背景调查,以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要求,录用时签订保密协议。

——对造成重大智慧城市安全事件和严重影响的人员给予处罚或处分,并进行书面记录。

e)制定具体的智慧城市安全管理制度与规程,例如,智慧城市技术相关的安全(系统、网络、数据、应用等)策略与制度、工程建设安全策略与流程、系统开发策略与制度、病毒防护等策略与制度、智慧城市安全追责制度等。

f)建立智慧城市安全协调管理和监督机制,指定跨部门协调管理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负责跨部门、跨领域、跨组织的沟通协调工作。

g)储备安全专业人才,对相关人员制定之针对性的智慧城市安全培训计划,并对培训计划和内容定期审核更新,包括专业技术技能、安全管理和运营、安全意识培训,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评价、记录和归档。

h)针对已发生的安全事件加强宣传教育,对教育结果进行考核、评价、记录和归档。i)落实在智慧城市安全建设、验收和运营方面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

j)定期或在智慧城市安全规划和策略变更时,及时审核并更新智慧城市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流程。

k)建立智慧城市安全检查、评估、认证和调查取证机制,落实智慧城市安全重点领域的安全检查活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原则,落实岗位责任制,评估安全相关部门和负责人。

——参考GB/T CCCCC.1—CCCC《智慧城市 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等相关标准和GB/T 33356—2016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开展定期评估和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评价工作,检查各项指标达成情况,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参考GB/T 22239—201X《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相关标准开展安全要求实施的测评和验收工作。

——对不符合智慧城市安全评估标准的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给出定性或定量的分析评估报告。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篇3

一、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图景设计的“导航仪”

智慧城市的理念、布局、建设是“有规划的社会变迁”过程,刻写的是政府、企业、组织和公民“全面互联、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的新模式。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的“量化版”,它对城市的布局、重点、层次、结构、空间、流程、特色等都有导向性的意义。目前,全球应用层面的智慧城市评估体系主要有:欧盟中等规模城市智慧排名指标、IBM智慧城市评价标准、上海浦东新区智慧城市指标体系2.0、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南京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台湾绩效指标等,这些指标对本城市以及其他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先驱”角色和“导航”价值。

(二)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发展样态的“度量衡”

智慧城市是由城市各个组成要件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反映的是一个城市体态结构与功能的运行质量和水平。基于不同的视角和层级,智慧城市呈现为不同的城市空间和城市意象,因而,测量的指标和维度不尽一致,如IBM认为“互联网+物联网=智慧的地球”,侧重于现代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感知和运用;欧洲中等规模智慧城市从“智慧人群、智慧经济、智慧治理、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6个层面、31项二级指标来测量;国际智慧社区论坛(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n)把“宽带连接、知识型劳动力、创新、数字融合、社区营销与宣传”作为评价智慧城市的标尺;智慧南京走的是“智慧服务、智慧产业、智慧政府、智慧人文”的发展战略,因此,不管“智慧”邂逅“城市”耦合成怎样的面貌和样态,都需要指标体系来度量、细化和修正。

(三)指标体系是智慧城市纵横比较的“方位器”

目前,智慧城市的推进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市场主导型,即市场和企业对智慧资源的研发、推广和运用享有支配权,而政府只是协调者、协作者,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美国和西欧;二是政府主导型,即政府是智慧城市构建的主要推动力量,从规划、配置到实施都由政府主治,如上海、北京、深圳、常州等;三是市场+政府型,即把市场、企业的科技力量与政府的规制力量有机衔接起来,共同推进城市的智慧化治理,如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各具千秋,这些根植于民族、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更能反映城市治理变革和进步的个性,而与之相契合的指标体系就是智慧城市“胎动成型”的方位器,其理念与图景、机制与体制、路径与战略、规模与层次、重点与布局都洋溢着自身的特色、定格自身的方位。

二、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这是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最基本原则,要保证指标体系配置的科学性:首先,明确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既要论证理论预设的合理性、可行性,又要根据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发展和创新,对智慧城市的丰富内涵、框架构成、基本特征、目标愿景、层次结构、发展动态、规律趋向等有科学认知和全面测量;其次,指标的名称、内涵、口径、范围、适用要有精准的界定和目标导向,指标选择与层次划分要合乎自然逻辑和标准尺度,不能有内容重复、标准不一、越界划分、顺序混乱等错误。

(二)系统性原则

智慧城市是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因此,指标体系应遵循系统性构建原则,把相关领域纳入系统整体,正确调适和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基层与政府、行动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信息量得到充分反映,体现指标群的独立和完善,从各个角度、不同层次彰显被评价对象的特征和实态,而且还要体现对象的发展变化趋势。在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指标选取、分值赋权上,要抓住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注重各个部分、要素的关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以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三)导向性原则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将全面反映智慧基础设施、智慧规划、智慧人群、智慧政务、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家居、智慧意象、智慧生态等方面的内容,从发展的视角集中展示了智慧城市的最新理念、未来愿景、建设目标、内在逻辑、架框体系、感知能力等核心要素,必须具备强大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力量,能起到指导和牵引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预测智慧城市趋向、推动智慧城市提升的作用。

(四)可操作性原则

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一项理论研究课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其进行实践分析,对现有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评价,这才是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因此,指标体系的拟设计要充分考虑在经济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其一,数据获取的简易性和精确性;其二,数据的可综合性和可分解性;其三,经济成本的低廉性和可承受性;其四,测量手段和工具的明细化和量态化。

(五)可比性与发展性原则

可比性是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实际操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决定着评价结果的公信力。所以,选用指标时必须注重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保证指标体系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的比较优势和鉴别品质,同时在指标选取上注重把不可比要素转化成可比要素,并尽量与国际通用的指标相统一,以提高智慧城市评价的国际性。同时,适应区域和区段的特殊性,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有其特色和个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和赋权也应相应变动、修正和发展。

三、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一)理论依据

1.Smart模型理论。此模型由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智慧城市评价咨询中心设计,通过以下五要素为内涵展开:Service(服务);Management(管理);Application(应用);Resource(资源);Technology(技术),依托公共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企业、组织和个人之间的深度感知和高效协同。

nlc202309051531

2.城市演化理论。其代表人物主要为伊利尔·沙里宁和黑川纪章,此理论从城市生命体和城市生态学出发,认为城市的各要素、部分,如设施、物流、资金、信息、人群、服务等是共生关系[1],具有紧密的“功能性关联”,它们之间有机演化、互动协同、战略联接,共同推动城市从物理城市向空间城市的递升。

3.城市系统工程理论。该理论主要从系统工程论的视角,把城市大系统分解为若干高度联系的次系统,城市规划、景观、水电气资源、建筑、交通、排污、绿化等,以“时空观为理念,城市与发展为主题,城市系统、城市逻辑与城市制度为维度,发展阶段、发展规律、发展战略与发展调控为问题”[2]。

4.数字城市。数字城市是表征城市信息化的新形态,其代表人物有沃尔曼、卡斯泰尔、布互索等,他们从信息空间(I-space)的角度,构建和论证数字城市交互的海量性和虚拟性,认为人类的未来栖身之地不在“钢筋混凝土构造的现实城市中,而是在数字化组建的‘软城市’(Soft Urban)里”[3]。

5.网络拓扑理论。即城市空间中“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段落、距离”[4],构成网络拓扑的空间结构,其主要特性为定向性和路径连通性。

6.城市意象理论。该理论由凯文·林奇创立,他认为,城市意象由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五个元素构成[5],意象是观察者的主观感知,具有很强的审美性。

(二)现实依据

常州市政府通过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如《常州“智慧城市”发展规划(2012-2016)》、《常州市“智慧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有力指导了智慧城市的发展。

第一,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建成了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常州名优农产品营销信息系统等一大批为农服务信息系统。互联网宽带实现了全市所有行政村的通达。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工业经济各个领域,全市建成了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2 个、示范(试点)企业77 家,产业服务示范园3家。

第二,电子政务促进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三合一”网络平台,实现了行政权力运行、法制监督、行政监察三大功能的全覆盖。“金审”、“金财”、“金税”等“金”字工程的建设推进了政务系统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人口基础信息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数据库等项目初步建成运行。

第三,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水平获得较大提升。社会保障市民卡已初步推广,逐步开始发挥服务公众的载体功能。社区管理信息系统全面运行。建成城乡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响应系统投入运行,实现110、119、120、122 的应急联动。

第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十一五”期末,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是“十五”期末的3.6倍,太阳能光伏、新型电子元器件等优势产品群的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高。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01.38 亿元,是“十五”期末的10.5倍。

第五,以集约化为特色的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通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和广覆盖。信息通信应用水平显著提升,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字电视、互联网等信息通信服务基本实现按需接入,生活信息化主要指标在全省领先。

第六,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市电子政务安全体系逐步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建立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安全产业有所发展,涌现出一批从事企业、机关、公共机构信息安全保障的专业企业。

四、常州“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从智慧城市的系统性出发,构建智慧城市“智慧资源”、“智慧动能”与“智慧精神”三维一体的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之下创设二级指标,并赋予5%的权重,彰显智慧城市建设的一般性与特色性,蕴含智慧城市构建的物质性与人文性,催生智慧城市发展的丰富性与国际性,进而实现常州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化。

三个一级指标分别是:智慧资源、智慧动能和智慧精神,相对应的二级指标分别是:智慧法律政策制度体系、智慧化基础设施与资金保障、信息化网络化物联化覆盖率、智慧产业集聚与发展、智慧组织和智慧人群、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居、智慧生态与可持续城市化;电子政务与高效政府、智慧治理与协同服务能力、智慧安全与智慧城管、智慧优质民生保障、智慧发展与推动能力、智慧生活便捷性、智慧救济与法治回应力;智慧城市安全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智慧创新创意能力、智慧智力资源潜能、智慧人文底蕴与软项目发展、智慧城市意象与个性化、智慧城市品牌文化体育卫生等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日]黑川纪章.共生城市[J].建筑学报,2004(1):7-12.

[2]寇晓东,薛惠锋.城市系统工程的理论框架探讨[J].中国会议,2004(6):380-382

[3]徐静,陈秀万.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智慧城市模型构建[J].科技导报,2013(8):5.

[4][瑞士]弗朗茨.奥斯瓦德等.网络城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37.

[5]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6.

(责任编辑:李利)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评估 篇4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及城市“聚集效应”的增强, 如何解决城市资源短缺、交通拥堵、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 建立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进入21世纪以来,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促使经济社会由数字化、智能化进入到了智慧化的发展道路, “智慧城市”发展理念应运而生, 并逐渐映入城市决策者的视野[1,2,3]。

智慧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最优化的城市形态, 从本质上讲, 是一种极具创造力的新型城市, 主要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 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等方式, 延伸人的智慧, 促进体制机制及运营模式创新, 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及城市运营成本最低、效率更高、价值最大, 使人们幸福感最强。目前, 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受到了普遍关注,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展开了实践探索, 如美国、欧盟、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 都展开了智慧城市建设, 并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此不断提振本国的经济信心。与此同时, 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战略影响下, 智慧城市自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引擎, 科技部、工信部、住建部、旅游局、测绘局等相关国家部委也出台了一些智慧城市管理办法, 并展开了试点示范。据统计, 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内的150多个城市已陆续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计划, 为抢抓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以及城市演进带来的机遇。

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评估

2.1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智慧城市的体系架构及运营特点和实现流程, 其需要通过布局完善的感知设备及智能终端对物理世界的人和物的信息进行全面感知, 再通过信息网络传输到数据处理加工中心, 并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挖掘, 然后才能对城市做出智能化、精准化的管理决策, 进而不断显示出智慧城市的创造性和“智慧”。显然, 智慧城市的“智慧”来自对物理世界的智能感知、来自于对信息的传输、来自于对数据的有效挖掘处理等, 这些都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首要职责, 也是智慧城市运营过程中第一步需要完成的工作。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必须要加强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 这是一项基础性、关键性、支撑性工作, 其直接决定智慧城市的建设水平及最终成败。

经过系统研究, 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城市主要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管理、智慧民生、智慧人群、智慧产业、智慧环境等6个部分, 其中智慧基础设施也就是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 它是智慧城市的DNA, 是智慧城市健康运转的生命线。在整个智慧城市理论体系中, 国脉互联认为智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第一, 信息网络设施, 包括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市物联网及三网融合等, 这是智慧城市的信息传输系统;第二, 信息共享基础设施, 包括云计算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及测试中心等, 这是智慧城市的公共数据存储、信息交换及运营支撑平台;第三, 经过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基础设施, 主要是对包括水、电、气、热管网, 以及道路、桥梁、车站、机场等设施的感知化与智能化建设, 从而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由上可知,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公共性、智能化的特点。首先, 基础性是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基础, 没有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就好比人缺少了五官和四肢一样, 就不能对外界进行感知, 从而失去生命。其次, 公共性是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共有财产, 不属于某个人或者某个单位, 必须进行共建共享。再次, 智能化是指智慧基础设施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对实现城市的智慧化发展打下基础。所以,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布局, 避免重复建设, 造成浪费, 同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有科学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 以保障其公共性的地位, 实现共建共享, 以发挥其最大价值。

2.2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评估

目前,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全面展开, 由于基础条件普遍较弱, 所以各地都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列入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 并投入大量资金积极推进包括信息网络、云计算平台、数据中心等方面的建设。但是, 我国各地智慧城市基础建设目前存在轻规划、重技术, 轻共享、重建设, 轻整合、重拥有, 轻运营、重投入等问题, 不仅造成了巨大浪费, 并且出现了一些新的“信息孤岛”现象。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要做好顶层设计, 用科学的方法和评估指标标准体系引导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国脉互联经过科学研究, 设计构建了一套系统的智慧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以此来客观反映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并总结经验, 推广先进做法, 为智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帮助, 提升整个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关于对智慧基础设施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国脉互联主要从智慧基础设施包含的3个方面进行体系化设计, 并保证具有可采集性及对比性, 切实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引领、指导的作用, 具体评估指标内容如下:

1) 信息网络设施, 主要反映一个城市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 也是衡量城市运行效率、信息化程度以及竞争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基础设施从宽带网络及三网融合进行评价, 以此来衡量宽带网络建设及城市网络的融合情况,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1所示。

2) 信息共享基础设施, 主要反映利用新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解决资源共享、集约建设的能力, 也是智慧城市数据处理能力和适应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基础设施从政务云、四大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服务设施等建设应用情况进行评价, 以此来评价智慧城市的平台支撑能力,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2所示。

3) 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 主要反映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解决城市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水平, 也是实现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及便民化服务的重要体现。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包括交通设施、地下管网、安防设施、楼宇及其他重要建筑物等, 以此来评价智慧城市管理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主要评估指标如表3所示。

3 总结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根基, 直接关系智慧城市建设的水平, 并且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大, 改造重建难度都比较大。所以,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就要对基础设施进行科学的规划, 并进行系统化的建设, 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建设基础。为了保障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的规划建设, 需要有一套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以规范、指导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冰之, 郑爱军.智慧城市发展手册[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2]毛光烈.智慧城市建设实务研究[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3.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篇5

【摘要】智慧城市标准是智慧城市有序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相关标准”、“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和“缺乏城市部门间的协同协作”。各地盲目建设和投资,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甚至难以连通等问题,任由发展下去,将造成更大的信息孤岛,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因此,只有通过统一智慧城市的技术要求、工程实施要求和测试认证方法等标准化手段,才能规范和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和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 标准化 治理现代化 信息化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5.17.002

智慧城市及其发展综述

关于什么是“智慧城市”,目前众说纷纭。两院院士李德仁形象的说法是:“数字城市+物联网=智慧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则认为,智慧城市实际上是城市信息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更高级的指挥化发展,它将促进我国能源有效利用、绿色环保、居民安居乐业和创新型国家发展。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给出的定义则是,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方法,目标是使得基础设施更加智能、公共服务更加便捷、社会管理更加精细、生态环境更加宜居、产业体系更加优化。

可以说,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信息化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支撑。在本文中,我们引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其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中所做的定义: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技术参考模型。从技术角度看,智慧城市包括四个层面:一是通过深层感知全方位地获取城市系统数据,二是通过广泛互联将孤立的数据关联起来、把数据变成信息,三是通过高度共享、智能分析将信息变成知识,四是把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应用到各行各业形成智慧。

为了便于业界统一认识,目前正在编制中的国家标准《智慧城市 技术参考模型》提炼了智慧城市技术参考模型。该模型从城市信息化整体建设考虑,以ICT技术为视角,提出了所需要具备的五个层次要素和三个支撑体系,横向层次要素的上层对其下层具有依赖关系;纵向支撑体系对于五个横向层次要素具有约束关系。分别为:(1)物联感知层:提供对环境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感知设备及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城市范围内基础设施、环境、建筑、安全等方面的识别、信息采集、监测和控制;(2)网络通信层: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三网之间的融合的公共网络(例如:移动互联网),以及一些专用的网络(例如:集群专网),为智慧城市提供大容量、高带宽、高可靠的光网络和全城覆盖的无线宽带网络所组成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3)计算与存储层:包括软件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为智慧城市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以及相关软件环境的资源,保障上层对于数据的相关需求;(4)数据及服务融合层:通过数据和服务的融合支撑,承载智慧应用层中的相关应用,提供应用所需的各种服务,为构建上层各类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本层处于智慧城市总体参考模型的中上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5)智慧应用层:在物联感知层、网络通信层、计算与存储层、数据及服务支撑层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各种基于行业或领域的智慧应用及应用整合,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等,为社会公众、企业用户、城市管理决策用户等提供整体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6)安全保障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统一的安全平台,实现统一入口、统一认证、统一授权、日志记录,涉及各横向层次;(7)运维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运维管理机制,涉及各横向层次,确保智慧城市整体的建设管理和长效运行;(8)建设管理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整体的建设管理要求,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指导智慧城市相关建设,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发展现状。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关注的热点,随着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城市信息化发展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核心城市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首尔等相继加快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以期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美国、欧洲的瑞典、爱尔兰、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纷纷起步,在多个领域积极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推动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促进提升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智慧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指导。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7月发改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都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北京、上海、浙江、宁波、扬州等省市也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划。与此同时,我国东、中、西部的各级城市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高潮,纷纷提出智慧城市发展规划,涉及社会管理、应用服务、基础设施、智慧产业、安全保障、建设模式、标准体系等内容。各地的智慧城市规划均结合了城市区域内自身禀赋和发展需求,因此在发展目标、重点和措施方面各有特色,同时也在城市普遍面临的各类“城市病”和关键问题上有一定共识。部分专家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成败的关键不再是数字城市建设中大量建设新的IT系统,而是如何有效推进城市范围内数据的融合,通过数据和IT系统的融合来从根本上实现跨部门的协同共享、行业的行动协调、城市的精细化运行管理等。

面临问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调研,在我国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承建企业认为,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的前三项是“缺乏相关标准”、“缺乏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和“缺乏城市部门间的协同协作”。

在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各个职能部门建立了各自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信息化建设初期,由于其固有的专属性,帮助各职能部门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随着城市建设及城市信息化的推进,对协调一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应用的兴起,我们对信息的利用程度也与日俱增。

目前,虽然全国两百多个城市都提出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但各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和认知水平参差不齐,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信息化开发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智慧城市的“智慧”程度存在很大差距,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和标准支撑。同时,调研表明,用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最为关注的仍然是信息化建设多年来的难题――信息资源共享、整合、有效利用和跨部门业务协同。

因此,在智慧城市的建设实施中,几个要注意的关键事项是:

一、对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和重点项目进行科学、统一的顶层设计;

二、建立智慧城市项目的统一标准体系;

三、促进信息资源的深度共享;

四、实现广泛的业务协同;

五、能敏捷地提供差异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标准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由于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限于各地城市的发展理念、发展环境、发展水平,以及综合技术实力的不同,各地的智慧城市实践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范。各地盲目建设和投资,有可能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甚至难以连通等问题,任由发展下去,将造成更大的信息孤岛,导致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局面。

在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标准是规范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工程管理等行为的依据。统一标准是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只有通过统一智慧城市的技术要求、工程实施要求和测试认证方法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中智慧城市相关工程的建设及软件产品的研发在全国范围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和行业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的发展。目前,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发改委的指导和协调下,我国多个部委联合起来,积极开展了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

国际上,自2013年以来,智慧城市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的工作热点,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相继启动了智慧城市标准研制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3年9月在技术管理理事会(TMB)下成立了智慧城市任务组,2014年2月任务组转为咨询组;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13年6月成立了“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信息技术国际标准组织(又名: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ISO/IEC JTC1)于2013年11月成立了智慧城市研究组;国际电信联盟(ITU-T)的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组于2月成立了“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焦点组”(ITU-T/SG 5/FG SSC)。各个组织均将基础性标准前期预研作为当前工作的重点,开展了标准梳理、术语、参考架构、评价体系等相关的研究。我国在这些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均担任了重要职务,取得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地位,并积极推动着这些组织协调开展工作。

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进展

形成国家级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体系。一方面,为了加强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部、农业部等八大部委,于2014年1月份成立了“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总体组和专家组”(标委办工二[2014]33号)。各组的职责如下:(1)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协调推进组(以下简称“协调组”):统筹规划和指导智慧城市领域国际国内标准化工作,研究制定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战略及政策措施,协调处理标准制修订和应用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2)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总体组(以下简称“总体组”):在协调组指导下,负责拟定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战略和推进措施,制定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协调我国智慧城市相关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技术归口,指导总体组下设各项目组开展智慧城市国家标准制定、国际标准化和标准应用实施等工作;(3)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化专家咨询组(以下简称“咨询组”):配合协调组,提供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技术方面的咨询,对智慧城市标准化试点工作进行指导,提出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重大问题建议。三个工作组成立后,统筹协调了国内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形成合力,共同开展智慧城市相关标准化研究工作。

另一方面,为了共同形成合力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工信部、公安部等25个部门,于2014年10月份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以下简称“部际协调工作组”)。“部际协调工作组”建立了各部委在智慧城市领域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奠定了各部委联合推进智慧城市相关工作的基础。“部际协调工作组”还制定了2015年工作计划,当中提出要开展“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重大问题的研究工作。该研究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编制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各部委负责推进各领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制定。目前这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在“部际协调工作组”、“协调组”和“咨询组”的指导下,在“总体组”内各核心单位的积极工作和努力推动下,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目前已形成了标准体系、关键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等一系列成果。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标准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体系是对特定标准化对象按照一定目标进行标准化活动的依据,是由许多现行的、正在制定的和将要制定的标准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性、完整性、预见性以及可行的、成文的概念体系。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旨在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联系紧密、相互协调、层次分明、构成合理、相互支持、满足应用需求的系列标准并贯彻实施,以指导和支撑我国各地城市信息化用户、各行业智慧应用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工程建设,同时规范和引导我国智慧城市相关IT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手段。

目前,在梳理现有相关标准和研究标准需求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包括总体、支撑技术与平台、基础设施、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安全与保障等七个大类,明确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的蓝图和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关键标准。依据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各相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如全国信标委SOA分技术委员会等)分别推进基础性、共性等重点国家标准的立项任务。围绕智慧城市评价、数据融合、数据共享及数据安全等标准,提出了一批重点研制的国家标准项目建议,并逐批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截至目前,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已先后审批并正式立项了关键性的16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项目,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总共制定41项智慧城市的国家标准。

全国信标委SOA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进已立项的12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的研制,具体标准内容见下页表。

目前,上述标准均在草案编制阶段,将在国标委及“总体组”的统一部署下,陆续开始标准验证试点和意见征求工作。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部际协调工作组”制定的2015年工作计划中,把“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为重大问题,委托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牵头,编制评价指标体系相关标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和《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制订的总体要求》,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分项制定提供统一依据和参考。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框架》提出了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该框架分为能力类和成效类两类指标,能力类指标往往是客观性的指标,体现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发展机制、网络安全、创新能力共四个方面的保障水平;成效类指标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方向,体现给市民、政府等用户带来的实际影响和用户的主观感受,主要包括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及产业体系现代化共五个方面的城市建设成效。从“信息资源”到“产业体系”都属于一级指标,分别下设若干的二级指标。

《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分项制订的总体要求》的发布旨在指导和规范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分项的制定。其中规定,各分项应从总体框架的9项一级指标中筛选部分一级指标作为分项的一级指标,并结合领域特征,设立若干二级指标。同时,二级指标可分为核心指标(是智慧城市分领域建设必须完成的指标)和扩展指标(体现智慧城市分领域建设效果的其他指标)。此外,还规定了分项评价的计算公式和分领域评价指标说明表等。

目前,已有公安、测绘、交通等三个领域按照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梳理出了各自领域的评价指标体系表,将在进一步完善后适时发布。

推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

当前,国际标准化组织都开展了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我国通过担任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召集人等领导职务,提交关键贡献物,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引领智慧城市研究方向。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SO于2013年9月在最高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局(TMB)下成立了智慧城市任务组,并于2014年2月转为智慧城市咨询组,以全面系统分析ISO在智慧城市领域的标准化工作需求、现有ISO已发布和在制定的标准如何在智慧城市中应用实施、ISO与其他国际标准化组织之间的任务边界和合作机制等。英国是召集人国家,中国等12个国家为成员国。智慧城市咨询组于今年6月份召开了第七次面对面会议(也是最后一次会议),集中讨论了9月向TMB提交的最终报告的编写。我国专家作为智慧城市咨询组核心成员,对报告中关于未来ISO智慧城市的发展架构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同时,我国还积极号召国际三大标准化组织联合制定智慧城市基础通用类的标准。

在ISO的另外一个分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社区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分技术委员会(ISO/TC 268 SC1)中,中国担任了副主席国家(主席国是日本)。该分技术委员会开展了智慧社区相关的标准化工作,负责研究制定TR 37150、TR37151技术标准报告。报告对当前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计量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标准的方向,对城市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性能计量进行了讨论。该报告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文件。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IEC于2013年5月在标准管理局(SMB)批准下成立了智慧城市系统评估组(SEG1),下设三个任务组(TG)及七个工作组(WG)。SEG 1旨在开展智慧城市标准化战略、术语及评价现有标准化活动、参考架构、标准路线图等方面的研究,并为IEC下一步在智慧城市、特别是与电子电工结合方面的标准化工作指明方向。SEG 1主席国为日本,中国和德国担任副主席国。我国还同时担任了SEG 1下设的8个工作组其中5个工作组的组长,分别负责开展智慧设施管理、城市规划与仿真系统、智能家居、智能教育、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工作,积极将我国相关标准化成果推向国际。目前,SEG 1即将完成研究任务,将于明年组建成立智慧城市系统委员会。我国已将智慧城市评价、城市管理及已有的由中国承担的5个工作组的具体研究内容纳入到未来系统委员会的职责范围内,未来将积极承担系统委员会的副主席及咨询组组长的职位。

信息技术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 1)。ISO/IEC JTC 1(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是国际上专门负责信息技术的国际标准化组织,由ISO和IEC联合成立。2013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代表我国向ISO/IEC JTC 1规划特别工作组提交了《中国关于JTC 1内智慧城市潜在标准工作的建议》提案,提出了JTC 1成立智慧城市研究组的建议。2013年11月,JTC 1正式成立了SG 1(智慧城市研究组),旨在分析智慧城市信息技术领域相关的标准化需求、提出具体的工作领域和工作方式,并明确如何将现有的信息技术标准用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SG 1的召集人和秘书均由中国专家担任,成员来自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法国等16个国家。

目前,我国在推动SG 1完成第一年研究报告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智慧城市 ICT评价指标》《智慧城市ICT视角参考模型》《智慧城市领域知识模型》(与英国联合)等3项新工作项目提案(NWIP),从而建议JTC1成立工作组开展智慧城市国际标准化工作。后续,我国将积极争取新工作组的召集人和秘书的职位。

国际电信联盟(ITU-T)。国际电信联盟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焦点组(ITU-T FG-SSC)于2013年2月成立,旨在从ICT角度提出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路线图、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综述及ICT所扮演角色、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关键指标等方面的工作建议。西班牙为主席国,中国专家担任副主席,同时兼任第三研究组的协调员。到目前为止,焦点组举办了五次全会,目前已开展了十七个技术报告编写,中国专家牵头了其中的六个报告,并参与了其他七个报告。

展望

当前,正值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信息社会渐行渐近、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历史时期,智慧城市建设被赋予更多艰巨的历史使命。随着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和深入,将逐步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资源共享、整合与业务协同的难题,从而有效促进城市范围内数据融合共享、推动信息与智慧决策实现、提升城市居民的福祉,并最终带动城市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中心信息化与应用室主任袁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智慧城市“矩阵式”评价体系研究 篇6

在IBM提出“智慧城市”概念之后,国内外多个城市顺应潮流,提出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发展目标,更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有相应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指导。

一、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评价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是城市信息化评价体系的起源阶段。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提出了信息化测算方法,并开创了马克卢普信息经济理论,是后世所有信息化评价体系的基础[2];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内外政府、组织、学者纷纷提出各自的城市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加以实践;2013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分技术委员会(筹)初步形成了《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报告》草稿,共包括基础、支撑技术、建设运行、运营管理、信息安全及应用等五大部分[3]。

目前,对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之前,国内外对于城市信息化的评价体系,这也是后期构建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二是在“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之后,针对其所需要达到的目标,需要关注的领域,而专门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

现有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普遍都涵盖了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经济的发展情况等,不同之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部分指标体系涵盖了更多数量的指标,或者将部分指标以更细的方法进行划分;二是不同的指标体系在归纳整理上也有差异,从而导致了一级指标的设置上存在差异;三是各指标项的权重设置上有所差异,使得同一城市在不同的排名中,有先有后。

通过综合分析现有评价指标体系,普遍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

一是评价指标较为复杂,难以进行应用。例如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的评价指标中,细分指标多达362项,尽管较为系统,但很难获取所有的数据,特别是在进行城市间横向比较的时候,更是如此。而事实上,细分指标之间往往有着较强关联性,在选取指标的时候,实际只需要选取一些关键性的指标即可。

二是评价指标所需要的数据,难以有效获取。现有评价体系在应用中,主要依赖于三方面的数据,一是政府或企业(如电信运营商)所统计的数据,部分是定期公开的,部分需要向其申请信息公开,这就存在被拒绝的可能;二是来自于调研所获得的数据,相对较为繁琐,也存在由于地区差异而导致的感知差异的情况;三是来自于主观评分,受基础资料等方面的影响,准确性更低。

三是评价结果以现状为主,未能体现动态发展特征。现有评价体系中,尽管也会设置城市的发展潜力指标,但其与评价现状的指标进行加权求和,从而在最终的排名中,掩盖了快速发展潜力。

二、智慧城市“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总体原则

基于现有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所选取的指标、评价的方法,本文所构建的“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将遵循五方面的原则:

一是可比性原则:为了能够在不同城市之间实现对比,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存在性指标,如是否存在整体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等,二是比率性指标,如宽带普及率等。

二是客观性原则:为了减少在评价过程中,出现主观因素影响,而导致评价失真的情况,本文所选取的指标,尽量使用客观的统计数据。

三是简化性原则:为了能够方便评价,本文所选取的指标之间,避免相互之间存在强相关性的情况,减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无用功的情况。

四是易得性原则:为了能够有效的获得评价数据,本文所选择的指标在应用中,所需要的数据,主要来自于政府、企业等已统计的数据,并以已公开的为主,而避免采用需要通过调研等相对较为复杂的方法而获得的数据。

五是发展性原则:为了综合评价智慧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评价智慧城市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未来进行评价,并同发展现状相结合,形成矩阵式评价结果。

最终,通过应用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形成智慧城市评价矩阵,其中发展现状主要评价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所达到的状态,发展潜力主要评价未来五年内,智慧城市所具有的增长潜质。

三、智慧城市“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

(一)智慧城市发展现状评价指标

本文认为,智慧城市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智慧设施、智慧应用、智慧经济、智慧生活等4项一级指标,以及15项二级指标和26项三级指标,相应指标的设置,其中智慧设施、智慧应用主要从是否提供了代表性的智慧性服务以及代表性的智慧性服务发展方面考虑指标的设定;智慧经济、智慧生活主要从信息经济在城市当中的地位、企业信息化和居民信息化发展状况等方面考虑指标的设定。每项指标,均按照0-10分进行评分。其中智慧应用具体如表1所示。

(二)智慧城市发展潜力评价指标

本文认为,评价智慧城市发展潜力,主要可以从政策方向、经济发展潜力、信息产业成长潜力、人文素质成长潜力等4项一级指标,以及7项二级指标进行评价。每项指标,均按照0-10分进行评分。具体如表2所示。

四、智慧城市“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方式

对于智慧城市“矩阵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对于每一个指标权重的设立;二是具体评价时候数据的获取;三是对目标城市进行排名。

对于指标权重的设立,将采用“专家评分法”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邀请多名专家,通过多轮的意见征集,使得各位专家的意见趋向于集中,最终确定最终的指标权重。相应的方法,目前在诸多领域已得到较为深入的应用,在此不再做深入的探讨。

对于具体评价时候数据的获取,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对于政府已经公开的数据,可直接使用公开的数据,如城市常住人口数等;二是对于政府尚未直接公开的数据,可通过申请公开的方式,获取相应的数据;三是对于需要定性判断的指标,主要是对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的分析,将通过“专家评分法”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于目标城市的排名,主要是应用所获得的数据,并结合所确定的权重,分别从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两个维度进行排名,确定每个城市在矩阵当中的具体地位。

参考文献

[1]IBM.智慧的城市:理解IBM智慧城市的基础[R],2009.

[2]陈禹,谢康.马克卢普知识产业论及其影响[J]. 图书情报工作. 1997(07).

[3]CIO时代网. SOA分委会推进我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EB/OL]. http://www.51nb.com/viewnews-81058.html.2013-03-01.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篇7

关键词: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对照分析补充完善

指标体系研究背景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促进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建设智慧城市, 对加快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 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目前, 我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 覆盖了东、中、西部地区。经过几年的建设, 智慧城市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但也出现了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绩工程等现象, 暴露出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网络安全隐患和风险突出等问题, 一些地方出现思路不清、盲目建设的苗头, 亟待加强引导。其中智慧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标准是什么?评价标准是什么?我国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亟待建立并完善。本文就此展开初步探讨与研究。

2014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8月, 经国务院同意,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交通运输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和《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下简称《规划》和《指导意见》) , 对于我们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宏观的、战略的、全局的、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对我们制定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也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指导意义。

《规划》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六个建设方向:1、信息网络宽带化;2、规划管理现代化;3、基础设施智能化;4、公共服务便捷化;5、产业发展现代化;6、社会治理精细化。

《指导意见》第六章第18条“完善管理制度”中指出:“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 推行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风险和效益评估机制, 定期公布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完成进展情况。”这为智慧城市建立指标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

近几年, 全世界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多家机构、公司对其相应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出了不同的评价体系。我国的一些学者、研究人员对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指标体系也开展了研究。

吴余龙教授、艾浩军副研究员在《智慧城市———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城市建设之道》 (2011年10月) 中提出了智慧城市评价体系设计的5个一般原则、三级评价体系。一般原则是: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导向性原则。他们提出:智慧城市的指标体系由一级特征、二级因子、三级指标组成, 包括6个特征、31个二级因子、74个三级指标。六个一级特征分别是:经济活动、市民素质、公共管理能力、通畅性、环境友好性、生活幸福指数。

李林教授在《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 (2012年第一版) 一书中, 提出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的制定要遵循4条原则: (1) 指标具有可采集性; (2) 指标具有可代表性; (3) 指标具有可比性; (4) 指标具有可扩展性。李林教授提出,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可以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主要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二是智慧城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主要包括8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三是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 主要包括2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四是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 主要包括4个二级指标、7个三级指标;五是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 主要包括2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

住建部的“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

2012年11月,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这表明, 国家对智慧城市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迈开了第一步,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有了国家级政府部门的试行版。2013年初, 住建部公布了90个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标志着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到规模推广的阶段。

《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 (以下简称《试行指标》) 采取了三级指标体系, 分别设有一级指标4个方面:一是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 包括二级指标3项, 三级指标11条;二是智慧建设与宜居, 包括二级指标2项、三级指标16条;三是智慧管理与服务, 包括二级指标3项、三级指标23条;四是智慧产业与经济, 包括二级指标3项、三级指标7条。合计二级指标11项, 三级指标57条。以下具体介绍这套试行指标体系:

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一) 保障体系与基础设施 (一级指标)

1、保障体系 (二级指标)

(1) 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 (三级指标) 。指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2) 组织机构 (三级指标) 。指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体系和执行机构, 负责指挥城市创建工作。

(3) 政策法规 (三级指标) 。指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行的政策法规。

(4) 经费规划和持续保障 (三级指标) 。指智慧城市建设的经费规划和保障措施。

(5) 运行管理 (三级指标) 。指明确智慧城市的运营主体并建立运行监督体系。

注:以下 (二) 、 (三) 等均指一级指标;1、2、3等均指二级指标; (1) 、 (2) 、 (3) 等均指三级指标。不再分别注明。

2、网络基础设施

(1) 无线网络。指无线网络的覆盖面、速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

(2) 宽带网络。指包括光纤在内的固定宽带接入覆盖面、接入速度等方面的基础条件。

(3)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指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和使用情况。

3、公共平台与数据库

(1) 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建设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建筑物基础数据库等公共基础数据库。

(2) 城市公共信息平台。指建设能对城市的各类公共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交换的信息平台, 满足城市各类业务和行业发展对公共信息交换和服务的需求。

(3) 信息安全。指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保障措施和有效性。

(二) 智慧建设与宜居

1、城市建设管理

(1) 城乡规划。指编制完整合理的城乡规划, 并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 制定道路交通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城市景观风貌规划等具体的专项规划, 以综合指导城市建设。

(2) 数字化城市管理。指建有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并建成基于国家相关标准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 建立完善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

(3) 建筑市场管理。通过制定建筑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 并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政府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环节的监督和管理能力提升。

(4) 房产管理。指通过制定和落实房产管理的有效政策, 并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房产管理, 促进政府提升在住房规划、房产销售、中介服务、房产测绘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管理服务能力。

(5) 园林绿化。指通过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 提升园林绿化的监测和管理水平, 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6) 历史文化保护。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水平。

(7) 建筑节能。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提升城市在建筑节能监督、评价、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水平。

(8) 绿色建筑。指通过有效的政策, 并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提升城市在绿色建筑的建设、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水平。

2、城市功能提升

(1) 供水系统。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从对水源地监测到龙头水管理的整个供水过程实现实时监测管理, 制定合理的信息公示制度, 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2) 排水系统。指生活、工业污水排放, 城市雨水收集、疏导等方面的排水系统设施建设情况, 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功能的发展情况。

(3) 节水应用。指城市节水器具的使用和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情况, 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水平的发展情况。

(4) 燃气系统。指城市清洁燃气使用的普及状况, 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安全运行水平的发展情况。

(5) 垃圾分类与处理。指社区垃圾分类的普及情况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其整体水平的发展状况。

(6) 供热系统。指北方城市冬季供暖设施的建设情况, 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器整体水平的发展状况。

(7) 照明系统。指城市各类照明设施的覆盖面和节能自动化应用程度。

(8) 地下管线与空间综合管理。指实现城市地下管网数字化综合管理、监控, 并利用三维可视化等技术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三) 智慧管理与服务

1、政务服务

(1) 决策支持。指建立支撑政府决策的信息化手段和制度。

(2) 信息公开。指通过政府网站等途径, 主动、及时、准确公开财政预算决算、重大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

(3) 网上办事。指完善政务门户网站的功能, 扩大网上办事的范围, 提升网上办事的效率。

(4) 政务服务体系。指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平台的联接与融合, 建立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政务服务体系。

2、基本公共服务

(1) 基本公共教育。指通过制定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 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目标人群获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便捷度, 并促进教育资源的覆盖和共享。

(2) 劳动就业服务。指通过法规和制度的不断完善,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提升城市就业服务的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等措施提升就业信息的的发布能力, 加大免费就业培训的保障力度,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3) 社会保险。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提升覆盖率的基础上, 通过信息服务终端建设, 提高目标人群享受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服务的便捷程度, 提升社会保险服务的质量监督水平, 提高居民生活保障水平。

(4) 社会服务。指提高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在提升覆盖率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服务终端建设, 提高目标人群享受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基本养老服务和优抚安置等服务的便捷程度, 提升服务的质量监督水平, 提高服务的透明度, 保障社会公平。

(5) 医疗卫生。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和终端服务, 保障儿童、妇女、老人等各类人群获得满意的服务;通过建立食品、药品的溯源系统等措施, 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供应, 并促进社会舆论监督, 提高服务质量监督的透明度。

(6) 公共文化体育。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 促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服务面, 提高广播影视接入的普及率, 通过信息应用终端的普及, 提升各类人群获得文化内容的便捷度;提升体育设施服务的覆盖度和使用率。

(7) 残疾人服务。指在提高服务覆盖率的基础上, 通过信息化、个性化应用开发, 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基本服务的水平, 提供健全的文、体、卫服务设施和丰富的服务内容。

(8) 基本住房保障。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应用, 提升廉租房、公租房、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服务水平, 增强服务的便利性、提升服务的透明度。

3、专项应用

(1) 智能交通。指城市整体交通智慧化的建设及运行情况, 包括公共交通建设、交通事故处理、电子地图应用、城市道路传感器建设和交通诱导信息应用等方面情况。

(2) 智慧能源。指城市能源智慧化管理及利用的建设情况, 包括智能表具安装、能源管理与利用、路灯智能化管理等方面的建设。

(3) 智慧环保。指城市环境、生态智慧化管理与服务的建设情况, 包括空气质量监测与服务、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与服务、环境噪声监测与服务、污染源监控、城市饮用水环境等方面的建设。

(4) 智慧国土。指城市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建设情况, 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土地资源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地籍管理等方面的建设。

(5) 智慧应急。指城市智慧应急的建设情况、应急反应机制、应急响应体系、灾害预警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指挥系统等方面的建设。

(6) 智慧安全。指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智慧化建设, 包括城市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平安城市建设等建设情况。

(7) 智慧物流。指物流智慧化管理和服务的建设水平, 包括物流公共服务平台、智能仓储服务、物流呼叫中心、物流溯源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8) 智慧社区。指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便捷化、智能化水平, 包括社区服务信息推送、信息服务系统覆盖、社区传感器安装、社区运行保障等方面的建设。

(9) 智能家居。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和环保节能的建设情况, 包括家居智能控制, 如智能家电控制、灯光控制、防盗控制和门禁控制等, 家居数字化服务内容, 家居设施安装等方面的建设。

(10) 智慧支付。指包括一卡通、手机支付、市民卡等智慧化支付新方式, 支付终端卡设备、顾客支付服务便捷性、安全性和商家支付便捷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建设。

(11) 智能金融。指城市金融体系智慧化建设与服务, 包含诚信监管体系、投融资体系、金融安全体系等方面的建设。

(四) 智慧产业与经济

1、产业规划

(1) 产业规划。指城市产业规划制定及完成情况, 围绕城市产业发展、产业转型与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规划编制、规划公示及实施的情况。

(2) 创新投入。指城市创新创业投入情况、包括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创新费用投入, 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投入等方面。

2、产业升级

(1) 产业要素聚集。指城市为产业发展, 产业转型与升级而实现的产业要素聚集情况, 增长情况。

(2) 传统产业改造。指在实现城市产业升级过程中, 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情况。

3、新兴产业发展

(1) 高新技术产业。指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服务与发展, 包括支撑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环境、科研环境、金融环境及管理服务状况,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在城市整体产业中的水平状况。

(2) 现代服务业。指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 包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发展环境、发展水平及投入等方面。

(3) 其它新兴产业。反映城市其它新兴产业的发展及提升状况。

对比研究

住建部的《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 (简称《试行指标》) 是在2012年底制定的, 当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和《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尚未正式制定发布。在《规划》和《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后, 需要对照《规划》和《指导意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一) 《试行指标》同《规划》的对照分析

《规划》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六个方向, 本人将《试行指标》与其进行对应性分析:

1、信息网络宽带化:

推进光纤到户和“光进铜退”, 实现光纤网络基本覆盖城市家庭, 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 50%家庭达到100Mbps, 发达城市部分家庭达到1Gbps。推动4G网络建设, 加快城市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覆盖。

《试行指标》在 (一) 2中已包含。

2、规划管理现代化:

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 推动平台建设和功能拓展, 建立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及建 (构) 筑物数据库, 构建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国土利用、城市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和精准化。

《试行指标》在 (一) 3、 (二) 1、2, (三) 3大部分已包含, 但对“建立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信息平台”需要明确、完善。

3、基础设施智能化:

(1) 发展智能交通, 实现交通诱导、指挥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能化。 (2) 发展智能电网, 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接入、居民和企业用电的智能管理。 (3) 发展智能水务, 构建覆盖供水全过程、保障供水质量安全的智能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 (4) 发展智能管网, 实现城市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监控智能化。 (5) 发展智能建筑, 实现建筑设施、设备、节能、安全的智慧化管控。

《试行指标》在 (三) 3、 (二) 2、1大部分已包含, 但对“发展智能建筑, 实现建筑设施、设备、安全的智慧化管控”需要补充完善。

4、公共服务便捷化:

建立跨部门跨地区业务协同、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信息服务体系。利用信息技术, 创新发展城市教育、就业、社保、养老、医疗和文化的服务模式。

《试行指标》在 (三) 2中已覆盖。

5、产业发展现代化:

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 推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 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化集成发展, 创新并培育新型业态。

《试行指标》在 (四) 1、2、3中有涉及, 但对信息化、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等指向、提法等均不明确, 需要补充、完善。

6、社会治理精细化:

在市场监管、环境监管、信用服务、应急保障、治安防控、公共安全的社会治理领域, 深化信息应用, 建立完善相关信息服务体系,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试行指标》在 (二) 1、 (三) 3中已基本上全部包含, 但市场监管方面只有建筑市场管理, 需要扩展广度。

总体来说, 《试行指标》大部分反映了《规划》的精神和要求, 局部需要明确、补充或完善。

(二) 《试行指标》同《指导意见》的对照分析

《指导意见》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五个主要目标, 笔者将《试行指标》与其进行对照分析:

目标1:公共服务便捷化。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交通出行、防灾减灾、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领域,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的信息服务体系, 公众获取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方便、及时、高效。

《试行指标》在 (三) 2、3中大部分已包含, 但对于计划生育、检验检测等没有涉及、需要补充。

目标2:城市管理精细化。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的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 统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 (构) 筑物数据库等资源, 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 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试行指标》在 (二) 1、2、 (三) 1中大部分已包含, 但对于人口管理、检验检疫、市场监管等需要补充、完善。

目标3:生活环境宜居化。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 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 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试行指标》在 (二) 2、 (三) 3中大部分已包含, 但对于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这两方面, 需要补充完善。

目标4:基础设施智能化。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 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

《试行指标》在 (二) 2、 (三) 3中大部分已包含, 但对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这两方面, 需要补充完善。

目标5:网络安全长效化。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 基础网络和要害信息系统安全可控, 重要信息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 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试行指标》在 (一) 3信息安全中体现, 但网络安全没有明确提及, 需要补充完善。

总的来说, 《试行指标》大部分与《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是一致的, 局部需要补充或完善。

结束语

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和《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正式发布的情况下, 有必要根据《规划》和《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对《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进行明确、补充和完善, 使之成为正式的指标体系, 以更好地、充分有效地规范与指导全国的智慧城市建设。

摘要:文章从智慧城市指标体系研究背景出发, 简要介绍了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重点介绍了国家住建部在2012年11月发布的《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 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2014年3月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2014年8月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进行了对照分析, 建议试行指标体系应根据《规划》和《指导意见》的精神与要求进行明确、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对照分析,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 》 (2014年3月发布)

[2]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4年8月发布)

[3]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2012年11月发布)

[4] 、《国家智慧城市 (区、镇) 试点指标体系 (试行) 》 (2012年11月发布)

[5] 、李林编著《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规划》 (2012年出版)

智慧城市:一个体系的变革 篇8

我国电信运营商在智慧城市的战略布局正不断加大。

据本刊记者了解, 截至目前, 中国联通已在全国26个省超过150个城市签订了智慧应用建设;中国电信则与28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政府、179个地 (市) 政府签署了“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 发展了超过2000万的移动用户。

中国移动则以“无线城市”的理念渗透到各地的智慧建设中。其在近日举办的“201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宣布, 截至2012年底, 中国移动无线城市建设已覆盖全国336个城市, 能够为人们提供覆盖居家、学习、医疗、出行、工作、消费等方面的上万种应用。

国内外重量级IT企业更是争相而上, 纷纷推出各具优势的“智慧战略”。同时, 随着“城市智慧战”的日趋激烈, 相关的物联网、软件、云计算产业园以及数据中心遍地开花。

“实际上,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IT企业, 尤其是地方政府, 都应该冷静思考, 避免盲目跟风, 毕竟智慧城市不是通过技术手段就可以建成的, 更需要全面规划和布局。”日前, 业内一位资深专家向本刊记者坦言。

在他看来, 目前很多城市在交通、医疗、教育等某一领域打造的信息技术智能化试点和应用, 充其量只是智能或数字建设, 与智慧城市的理念相去甚远。

智慧还是智能?

智慧城市的理念最早源于国外。2008年11月, IBM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提出了“智慧的地球”这一理念, 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而欧盟则于2006年就发起了欧洲Living Lab组织, 它采用新的工具和方法、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来调动方方面面的“集体的智慧和创造力”, 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机会, 并发起了欧洲智慧城市网络。

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主任、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院长季统凯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指出, 智慧城市其实是一个体系的变革, 它需要产业辐射以及整体经济的转型。

据世界银行测算, 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 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 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 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红利更多, 投入不变, 损耗更小。

最关键的是, “智慧城市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形成良性生态环境。”季统凯说。

当前,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病”像流行病一样频频爆发, 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正逢其时。据悉, 国家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目前已有90个。除了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外, 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 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湖北、湖南、山东、辽宁、四川、河南、安徽等省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今年5月初, 住建部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3年度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并要求6月底前完成初审工作。

不过, 上述专家指出, 目前我国城市的智慧建设更多地依赖技术手段, 缺少了最重要的统筹规划, 仍属于智能或数字化城市的范畴。

季统凯认为, 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经济发展, 能惠及政府、市民和企业三个主体。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应过多地依赖信息化, 更大的影响还在于制度、体制以及模式, 技术作为支撑只能发挥辅助作用。

机遇与挑战

事实上, 无论是智慧还是智能建设, 都将极大地促进市场发展。

据民生证券对智慧城市总体投资规模进行测算:乐观假设下将达到2.1万亿元, 中性假设下为1.4万亿元, 即使悲观假设下也有9750亿元。并且“十二五”期间对智慧城市的投入仅是第一阶段, 2015年之后还将继续投入以软件应用为主的第二阶段, 以及以升级维护为主的第三阶段。

安信国际则估计“十二五”期间将有600至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 加上后期各种数据中心、分析设备和服务设备的投资, 预计总规模也将达2万亿元, 并预计可带来新一轮产业机会。

不过, 本刊记者采访中发现, 各城市智慧建设虽然口号响亮, 但多数仍在探索和试点阶段, 真正建成者寥寥。

智能电网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国家电网公司目前关注的重点还是基础设施云, 在PaaS层面也开始做基于云计算的服务, 不过后续的路还很长。虽然目前的规划已经到了2020年, 但最终要建成混合云, 还需要云计算的厂商给我们提供更多的经验。”国网电科院北京中电普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杨宁坦言。

智能交通的情况基本类似。中国智能交通系统 (有限) 公司创新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山东易构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勇认为, 仅从其中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来看, “目前在实施方面就遇到了很多问题, 包括一体化公交基础设施建设, 比如怎么完成从公交、地铁、轻轨等多种交通工具的换乘等。”

上述资深专家指出, 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能给人们营造更便捷舒适的生活环境, 促进新兴技术产业的发展, 但必须真正应用到市民的生活和城市的管理中, 缓解和根治“城市病”, 这样的建设才是有益和有效的。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有的地方甚至连基本的数字化城市条件都不具备就投身智慧城市的建设, 其实是盲目投入。”他特别强调。

我国台湾地区在智慧城市方面颇具成效。在国际智慧城市组织ICF今年的智慧城市评比中, 新竹市、台北市等地区都榜上有名。

据介绍, 在台北市, 不管是市民还是游客, 都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智慧应用。比如, 在公共汽车站等车时不仅可以知道下一班车什么时候来, 还能清楚地了解到哪一班车什么时候可以到哪一站;看病不需要排很长的队, 可以做移动挂号, 也可以预约看病时间;游客可以享受智慧观光, 即时查询附近的景点和路线。

根据自身的发展经验, 台湾云端运算产业协会主任委员、资策会副执行长王可言指出, “智慧需要一步一步地传授, 建设智慧城市应从智慧社区开始。”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篇9

关键词:城市监控报警,智能化,智慧城市

城市监控报警体系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 是以先进技术为支撑, 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为载体, 实现从以人力为主的“人防”向以科技为主的“技防”的重大转变。以往的城市监控报警体系存在在缺乏联网、效率不高、体系不清等问题, 难以满足现代化智慧城市的要求。积极探索以技术为主体的新型治安管理体系, 采取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构建智慧城市, 成为当今智能化建设研究热点。

1 城市监控报警体系现状

1.1 区域为主, 缺乏联网

目前, 由于资金、技术、理念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各地的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主要为了一般治安监控而建, 通过治安值班人员观看视频, 手动操作实现监控报警。国内大部分城市的监控综合管理系统还处于初级建设阶段, 以底层派出所为主体, 初步实现了对辖区内治安监控需求, 区域性特征明显, 功能单一, 缺乏系统联网。因此, 大部分城市的监控综合管理系统不能做到深层次应用, 如不能与地理信息系统、GPS系统等的融合, 更不能实现公安三警合一、城市应急联动等功能。如今的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 在治安防控能力方面显得比较薄弱, 缺乏“智能”, 难以满足构建智慧城市的需求。

1.2 标准不一, 效率不高

由于治安监控领域没有可供遵循的权威标准和国家标准, 同时, 各地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时间上有差别, 前后不一, 导致了目前各个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在技术、产品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如从前端信号的采集与传输, 到中间过程的交换与控制, 最后到后端信号的显示与存储, 都存在很大差异, 这给跨地域联网和远程治安控制带来了许多障碍, 无法构建统一的体系, 无法将监控报警系统效能最大化。

1.3 数模共存, 体系不清

目前, 从各个城市的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建设来看, 主要存在模拟监控平台联网和数字监控平台联网两种模式, 因此, 技术体系也大致分为模拟技术体系、数字技术体系和数模结合技术体系三种。现有的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 大多以公安部组织的“金盾工程”为依托, 在城市敷设大量的光纤, 以提供清晰和流畅的影像资料。现有城市大多采用的是“模拟摄像头+光端机+矩阵”的模拟方式进行治安视频监控和管理, 但为了实现多用户共享, 图像的存储却大多采用数字方式存储, 因此整个系统在传输、存储、控制、调用等多个环节存在数字与模拟共存的现象, 造成体系不够清晰的局面[1]。

2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需求分析

过去那种以城市监控综合管理系统为主的城市监控报警体系, 已经难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 新型的城市监控报警体系正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1 整体需要分析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以城市监控综合联网系统为主体, 它是一个跨区域、跨专业、跨应用的综合性治安防控体系, 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和领域。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是一套覆盖整个城市的大型联网监控系统, 随着系统的深入建设, 系统的监控点将几何级数量增加, 因此, 对系统整体上有如下要求:

(1) 灵活的接入方式, 以满足各个监控网络传输条件的差异; (2) 具有强大的接入能力, 以实现大规模、大范围的监控区域覆盖; (3) 具有集中管控, 达到整个系统可控、可管、可调; (4) 具有整合功能, 将各分散的监控网络整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需要完成各类应用的整合与调用, 其中包括:

(1) 与110、120、119等报警系统的联动;

(2) 与高清电子警察系统兼容;

(3) 能够对传统报警体系进行优化;

(4) 具有便捷的视频监控录制、存储与点播;

(5) 能够与GIS系统充分融合;

(6) 能够与GPS系统充分结合;

(7) 具有图像识别、移动侦测等先进功能;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需要具有差异性管理机制, 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用户对图像资源的使用权限、优先次序各不相同。因此,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要求系统必须支持分层组网架构, 且具有灵活多变的用户管理功能。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作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大平台, 在资源的保密性、运行的稳定性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系统必须具备可靠、强大的安全特性。

2.2 建设需求分析

2.2.1 范围更广、数量更多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要求能够涵盖整个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交通要道、重要场所、大型聚集场所、重点监控部位等, 还能与治安卡口、电子警察等系统结合。

2.2.2 事先预警、快速响应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对监控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监控系统作为治安管理和治安防范的重要手段, 不仅体现在它可以为各级公安部门提供现场图像, 更注重对各类突发事故的“事前预警”, 提前发现异常情况, 提高整个治安监控系统对犯罪的免疫力和敏感度。

2.2.3 资源分享、共同作战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要求从基层派出所到各区县分局、地方市局、甚至到省厅之间, 都能保持信息交流畅通无阻, 为实现警卫巡查路线、突发事件预警机动等管理提供支持。为了实现此功能, 资源共享是前提。只有实现城市监控体系的跨区域资源共享访问的前提下, 才能确保众多警种互相协同配合, 提高共同作战的能力, 从而有效地、迅速地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因此, 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监控管理联网平台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安部门在城市治安管理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

2.2.4 系统安全、内外分开

由于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需要将大量的社会监控资源并入到公安的专用网络系统中来, 因此, 为了防止公共外网对公安专用网的非法访问, 采用安全隔离设备来确保公安专用网与公共外网之间的网络隔离, 从而实现社会图监控资源安全接入公安专用网, 确保公安专用网的安全性与保密性[2]。

2.3 功能需求分析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应实现不同设备、不同网络及不同体系的互联和互通, 并实现各系统的远程图像音频及报警信息的采集、传输、转换、显示、存储、控制。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应当能进行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 保证监控报警体系信息的安全和保密。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应当具备实时图像点播、远程控制、监控智能化、移动/无线监控视频报警联动等主要功能, 以满足公安部门日常工作。最后, 为了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应具有可扩展性, 能与其他业务系统的数据接口对接成为必要的功能需求。

2.4 管理需求分析

根据智慧城市中治安管理需求,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一级安全性:网络安全性和设备安全性。网络安全性是指承载的网络具有一定的防止网络攻击的防御能力和防御措施。设备安全性是指设备必须是经过安全技术防范检测, 数字设备必须具有安全保护措施。

二级安全性:信息传输过程的完整性与合法性。在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中, 为了保证信息的来源是真实可靠, 保证信息使用是合法有效, 需要有一种机制来验证系统中各方的身份的真实性。安全认证就是其中的主要技术, 它主要涉及到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和安全审计等过程。在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中, 采用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与合法。

三级安全性:数据安全性。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必须要确保用户数据和图像资料的安全, 用户数据由多层次服务器进行分布式存储, 图像资料由所在级别服务器进行单体存储, 重要数据或案件数据采用提级存储, 由上级服务器进行统一存储[3]。

3 设计与规划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建设就是要以智慧城市为目的, 以“金盾工程”为载体,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优化整合不同社会资源, 构建一个覆盖整个城市的治安监控报警体系, 促进各警种的现场勘查与处置、物证采集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应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警力的作用。因此, 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四化”平台, 即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

数字化, 是指利用高效视频编解码压缩技术 (如MPEG-4、H.264) , 对各类音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 以非常低的带宽占用率实现远距离图像传输, 实现数据储存、调用、观看等功能。

网络化, 是指以现代网络技术为载体, 经过数字化压缩处理的数据, 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存储和播放, 结合先进的网络技术, 对监控报警体系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 用户可通过网络浏览器登录中心监控平台, 实现全网所有监控点的控制与浏览。

智能化, 是指监控报警体系以网络化传输、数字化处理为基础, 整合各项功能, 实现从单纯的图像监控向报警联动、流媒体播放、GIS、GPS、图像识别以及移动侦测等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与延伸。

集成化, 是指在上级指挥中心对下级指挥中心进行控制管理, 实现监控报警系统、警务信息系统、GIS/GPS系统、指挥系统的高度整合, 充分发挥科技力量, 提高警务效能。

4 结束语

目前, 智慧城市建设正是以治安监控报警联网系统为支撑的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的集中体现。新型城市监控报警体系作为智能化管理的全新领域, 如何做好城市监控综合联网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切实做到“科技强警”, 正逐渐成为构建智慧城市的重点, 要把握时机, 全面加快推进新型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建设, 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公安部科技局.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的意见[J]. (公科[2005]8号) .

[2]公安部计算机管理督察司.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技术[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8.

智慧城市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进展 篇10

综合整理2013年度中央国务院和各省部委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共计51项, 其中:国务院及国务院办公厅发文18项, 各部委发文33项。

在统计的51项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文件中, 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14项, 直接指导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政策文件14项, 国家各部委指导智慧城市相关试点工作的政策文件22项, 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13项。

关于绿色、节能、环保、民生、低碳的相关政策

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融合就是实现新型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四化融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2013年, 国务院有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指导文件更加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践,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关注我国新型城镇化在具体实施中的相关政策的发布。

在2013年度中, 《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文和《关于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3]2号) 文就明确对新型城镇化的绿色建筑和水资源管理发布了政策规定。

其他相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文件还有:

(1) 《关于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的通知》 (国办发[2013]10号) ;

(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号) ;

(3)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国发[2013]36号) ;

(4)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号) ;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国发[2013]30号) ;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 (国办发[2013]23号) ;

(7) 《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1号) 。

以上文件凸显出国务院对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核心内容已经形成了体系性的政策法规。

助力智慧城市技术支撑和各项专业技术的政策

在2013年度中, 国务院及各相关部委在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和支撑技术方面也进一步完善了政策法规的建设, 如:

(1) 《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信[2013]7号) ;

(2) 《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 (发改高技[2013]266号) ;

(3) 《关于印发<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试行) >的通知》 (建科研函[2013]52号) ;

(4)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13]733号) ;

(5) 《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发[2013]31号) ;

(6) 《关于印发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2013]97号) ;

(7) 《信息化发展规划》 (工信部规[2013]362号) ;

(8) 《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 (民发[2013]170号) ;

(9) 《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卫规划发[2013]32号) 。

从以上发布的政策文件的目录可以看出, 从2010年至2013年度, 国务院和各部委已经就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涉及的各项支撑技术及各专项专业技术的基础应用, 逐步形成了体系完整的智慧城市政策规范。

1《“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国发[2013]31号) 中指出宽带网络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 发展宽带网络对拉动有效投资和促进信息消费、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从全球范围看, 宽带网络正推动新一轮信息化发展浪潮, 众多国家纷纷将发展宽带网络作为战略部署的优先行动领域, 作为抢占新时期国民经济、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近年来, 我国宽带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传输和接入能力不断增强, 宽带技术创新取得显著进展, 完整产业链初步形成, 应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电子商务、软件外包、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网络信息安全保障逐步加强, 但我国宽带网络仍然存在公共基础设施定位不明确、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应用服务不够丰富、技术原创能力不足、发展环境不完善等问题, 亟需得到解决。

根据《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3号) 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特制定《“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 旨在加强战略引导和系统部署, 推动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快速健康发展。

2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办发[2011]38号) 、《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工信部规[2011]556号) 等文件发布以后, 《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就进一步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和引领现代物流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指导意见》要求深刻认识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物流是贯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全局的重要活动。信息化正在全面渗透和融合到物流活动中, 成为现代物流最重要的核心特征和时代特征。

3《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是在《“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发布后的又一重要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管理文件, 文件对规范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 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 (主要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基础信息资源库、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政府数据中心以及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建设的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 的管理, 促进了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高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电子政务项目的投资效益。

4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是智慧城市数据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 (试行) 》、《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部门信息共享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智慧城市要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 去满足各政务部门利用信息化手段, 多渠道快速准确地获取和共享信息的迫切需要, 切实提升宏观决策、监测分析、应急处置和公共服务能力, 政务信息共享已成为政务部门有效规范经济社会秩序,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紧迫任务, 也是我国2013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实践中立项最多的内容。

5公共服务实施相对完善, 改善城市居住条件和市民的身体健康是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始终关注的目标。人口健康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体现国民生活质量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之一。

《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卫规划发[2013]32号) 的发布是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我国人口健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在智慧医疗和智慧社区的规划和项目实施中必须遵循的基础性文件。《指导意见》指出我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快速发展, 为提高卫生计生服务和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覆盖城乡的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网络全面建立, 以临床应用和电子病历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远程会诊系统初具规模, 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步伐加快, 居民健康卡试点成效开始显现, 信息标准和安全体系建设日益健全, 150余项标准和安全规范初步满足当前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需求, 部分地方建立了省级信息平台和地市、县级区域信息平台, 区域内卫生信息共享以及跨区域业务协同逐步深化。形成数据向上集中、应用向下延伸的服务模式, 探索开展了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信息的跨部门、跨地域交互和共享, 促进了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

在智慧城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中, 面临亟需解决的问题有:亟需整合卫生计生已有信息系统, 扩大区域信息平台覆盖面, 并提高联网水平, 实现系统互连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 提高卫生计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亟需改变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状态, 促进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平衡发展。亟需提升数据集成、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提高科学决策支持能力。亟需进一步加强制度、管理、人才和资金的保障, 进一步完善信息标准和安全体系, 支撑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产业调整的深入, 在2013年度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就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及运作模式的改革上也发布了相关的极其重要的政策文件, 如:

(1) 《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3]4号) ;

(2) 《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3]96号) ;

(3) 《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2号) ;

(4) 《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7号) ;

(5)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2013]20号) ;

(6) 《关于印发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重点工作部门分工方案的通知》 (国办函[2013]69号) 。

2013年度可以认为是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运作模式进入更深层次探索和实践的一年。

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政策指导性文件

在2013年度, 各部委有关智慧城市试点都做了相应的政策指导和规定, 城市试点的实践进一步深入开展, 对实践中产生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式, 如:

(1) 《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测国发[2012]122号) ;

(2) 《关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评审有关事项的通知》 (建科研函[2013]3号) ;

(3) 《关于做好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 (建办科[2013]5号) ;

(4) 《关于智慧武汉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项目立项的批复》 (国测国发[2013]14号) ;

(5) 《关于申报2013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通知》 (农办市[2013]4号) ;

(6) 《关于印发<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的通知》 (农办市[2013]8号) ;

(7) 《关于认定2013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通知》 (农市发[2013]5号) ;

(8) 《关于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的通知》 (建办科[2013]22号) ;

(9) 《关于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1884号) ;

(10) 《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3]1718号) ;

○11《关于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 (国科办高[2013]52号) ;

○12《关于征选信息消费试点市 (县、区) 的通知》 (工信厅信函[2013]701号) ;

○13《关于印发<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过程管理细则 (试行) >的通知》 (建科研函[2013]183号) ;

○14《关于组织开展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2664号) 。

综合整理上述国家智慧城市相关试点的政策文件, 截至2013年底, 我国目前已有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信息消费试点市 (县、区) 、2014-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8个智慧城市相关试点项目, 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第一批和第二批共计193个以外, 其他试点项目根据文件内容可以了解到其进展情况。

1 2012年底,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测国发[2012]122号) , 这项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是对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支撑技术的重要实践项目, 也是智慧城市可靠保障的重大举措, 因此, 也收录在2013年度发布的重要政策文件范围内。

该《通知》指出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对智慧城市建设有三项重大的意义。

第一,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在数字城市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 科学技术达到一定水平, 社会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研究迈向实践探索, 正在成为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和新途径。

第二,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是通过泛在网络、传感设备、智能计算等新型高科技手段, 实时汇集城市各种时空信息, 而形成的更透彻感知、更广泛互联、更智能决策、更灵性服务和更安全可靠的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

第三, 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各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试点工作, 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在时空数据资源获取、地理信息服务等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 推动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2012年12月24日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局长会上明确提出, 2013年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 每年将选择约10个城市为建设试点, 每个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3年。

2013年,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在太原、广州、徐州、临沂、郑州、重庆、武汉、无锡、淄博、济宁启动了试点工作。

选择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要求这些城市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 包括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中心必须初具规模;良好的地理信息资源及应用服务基础;要建立起比较科学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 包括更新与共享方面的能力;具备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人才资源基础。

2在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项目中, 2013年度已经认定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等40家单位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3在“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项目中, 2013年已经确认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西安、克拉玛依、厦门、青岛、深圳以及长沙、株洲、湘潭3个城市联合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群建设。

《关于同意北京市等16个城市 (群) 开展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3017号) 中对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的建设提出了结合实际, 因地制宜, 不断完善的基本要求, 同时要求示范城市形成深挖特色应用、注重形成合力、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宣传引导、形成长效机制的工作模式。

4 “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包含:顶层设计专项行动计划;标准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技术研发专项行动计划;应用推广专项行动计划;产业支撑专项行动计划;商业模式专项行动计划;安全保障专项行动计划;政府扶持措施专项行动计划;法律法规保障专项行动计划;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10项。其牵头部门分别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

《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各行动计划的牵头部门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对各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分工与进度、保障措施等, 尽快细化具体措施。要求各牵头部门加强沟通协调, 务实推进相关工作。

5为深入贯彻党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落实国务院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充分发挥信息消费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首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市 (县、区) 在全国范围内遴选50个试点。从2014年1月开始, 截至2015年12月结束。试点结束时, 择优评选“全国信息消费示范市 (县、区) ”, 进行示范经验推广。

6 在2013年底,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2016年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通知》, 酝酿了一年多的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终于启动了。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是推进物联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行动项目, 是在《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3]7号) 、《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2号) 、《关于印发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的通知》 (发改高技[2013]1718号) 发布后, 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重大举措。文件同时发布了《国家物联网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区域试点总体工作方案编制大纲》。

发布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政策

在2013年度, 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国家信息安全和城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管理发布了相关政策, 《关于组织实施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改办高技[2013]1965号) 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3]101号) 。

《2013年国家信息安全专项》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3号) 的工作部署, 针对金融、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面临的信息安全实际需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组织国家信息安全专项。并要求和支持各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信息安全试点示范、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应用试点示范、信息系统保密管理试点示范及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领域示范。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依法、迅速、科学、有序应对突发事件, 最大程度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管理办法要求应急预案编制要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制度, 紧密结合实际, 合理确定内容, 切实提高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纵观智慧城市两年来的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遵循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深入、提高和发展的过程。总结2013年度我国国务院和各部委的关于智慧城市的政策文件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先行探索, 更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 完善城市治理结构、创新城市治理方式, 提升城市社会治理水平。而各级领导部门的相关政策文件规范从科学管理和科学实践方面形成了具体的实施政策指导体系。这对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者来说不仅是必须遵循的科学指导意见, 更是智慧城市两年来建设成果的体现。

附录:2013年度智慧城市重要文件目录表 (见表1)

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 篇11

关键词: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层级架构

伴随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 世界各国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步入了智能、感知阶段,“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 201年,IBM公司首先提出智慧城市(Smart City)概念,之后各国政府开始提出智慧城市战略。 国外学者对智慧城市的内涵、特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很多, 如G C Lazaroiu[1],Junghoon Lee & Robert Phaal[2]等,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型。 国内学者致力于探索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 专门研究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方面的有袁媛[3]、颜鹰[4]等,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与构建方向。

目前,我国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急需标准体系指导,政府多次公开呼吁智慧城市建设需以标准化作为规范。 为了避免各省市智慧城市建设一哄而起,标准不统一、自成一体,本文提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构建的具体架构,试图为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1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的成果及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经过3 年的探索与实践, 通过试点工程获得了初步经验,在标准化建设及其相关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

2009 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住建部在京成立 “ 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 ‘智标委’)”,开始智能建筑物数字化系统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2012 年,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标准工作组实施SOA标准在智慧城市典型项目应用试点,提出编写《智慧城市SOA标准项目指南》。

2012 年, 全国智标委启动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工作,确定了《智慧城市体系架构》与《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发布《中国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报告》。

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始阶段十分注重标准化建设工作,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信息孤岛、标准未统一等。 很多城市进行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教育、医疗、交通等部门信息化系统自成体系,在功能、业务流程等方面互不相联,各部门拥有独立的数据库、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 各应用领域之间缺少统一标准, 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无法进行信息共享与业务集成,存在着信息孤岛。 2013 年,住建部公布的90 个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都提出了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但缺少行业标准、建设标准、评价标准,也缺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标准。 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整个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智慧城市标准化研究的目标,是针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规范,避免信息孤岛、条块分割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促进技术、业务、监管的融合协同,为服务支持提供保障。

智慧城市建设亟需标准化建设的指引。 智慧城市标准化的含义是指,在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环境和治理、智慧人群等多个领域,广泛运用标准化的技术和服务手段,以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培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效地实现智慧城市高水平建设、全方位发展的目标,包括技术标准化、行业应用标准化和服务标准化3 个层面[4]。 构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加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促进国家权威机构尽快出台统一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并予以实施。

2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层级架构

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应该根据智慧城市的技术内容设立,按照目前行业内普遍认可的技术要求, 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自下而上由感知控制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层、服务支撑层、应用层以及安全管理和评估体系构成(见图1)。 全国智标委开展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包括总体标准、感知控制层标准、网络传输层标准、数据层标准、服务支撑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安全标准和管理标准[5]。我们结合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对智标委提出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进行归纳和补充,构建出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1(见图2)。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模型包括总体标准、基础标准、应用标准、安全标准、管理标准和评估标准5个层级,内容如下。

来源:智慧城市技术体系与白皮书(http://www.docin.com/p-417808631.html)

2.1 总体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化必须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相结合, 尤其要根据各个城市不同的发展模式与优势领域细分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标准化工作[6]。

智慧城市标准应用体系应遵循4 个原则: 建立层次化的标准体系结构;充分吸收和利用现有标准,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优先制定急需标准;具有前瞻性和延续性。

政府先行主导,注重顶层设计,制订整体规划。 各地区、部门借鉴国外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统一思想,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通信设施、智慧城市系统及物联网软硬件指标等方面达成一致,保证各地区、部门之间在智能化建设中的协同合作。 采用先行后续的进程,后续阶段的标准必然建立在已有的标准之上, 将技术的延续性和前瞻性摆在突出的位置[6],从动态上把握标准化的建设规划。 政府在市级层面进行统筹, 成立由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行业协会联合组建的标准化工作小组,规划战略、指导协调,解决智慧城市标准化工作中碰到的难点问题。 做到长远规划,从宏观上看待智慧城市的标准化建设。

2.2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是智慧城市系统建设最基础的技术标准, 主要包括感知控制层标准(A)、网络传输层标准(B)、数据层标准(C)、服务支撑层标准(D)。

2.2.1感知控制层标准(A)

设备技术平台(A1),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搭建高标准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设备技术平台, 主要包括泛在传感网、RFID、SOC、汇聚设备、采集设备、内容安全获取设备等,建立信息采集应用的智能传感器与RFID技术标准,注意软硬件设备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

感知技术标准化(A2),主要针对目前我国现有的智能感知技术提出的标准化要求,对其性能和适用环境作出明示,体现技术的前瞻性和适应性,达到一系列国际通用标准。

智慧城市感知系统标准化(A3),是城市管理与发展各项工作的环境探测、协同处理的智能化系统建设,包括环境与突变检测感知、智慧城市立体感知网、空间信息感知获取系统、城市基础设施感知系统、航拍建模系统和车载感知网络等,对系统的建模制定明确的识别和互联标准,能够实现融合协同。

2.2.2网络传输层标准B

通信技术标准(B1),是指新一代互联网传输介质与传输方式的技术更新,包括宽带聚合网、HSDPA与无线宽带网、光网络、IPV6、4G通信、宽带超宽带通信和三网融合,目前,我国网络通信实行国际ETSI和3GPP标准, 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网络传输方式亦不尽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对新一代通信技术达成共识,以便更好地实现网络互联。

专网技术标准(B2),主要是针对异种网络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和通信的技术,不同介质之间通过传感设备,实现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进行数据传递和信息交换,如物联网技术、WSN网络技术、社会网络、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新型网络体系和机制等。物联网以国际ISO 18000 安全标准和局域网IEEE 802 传输协议标准作为规范,WSN无线传感网有Zigbee、ISA100 标准等。 IPV6数据报文和帧头压缩规范6Lowpan协议标准以其优质特点,成为该领域广泛应用的标准。 我国应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标准体系,设定各项技术适当的参数配置,加快进入物联网时代。

传输控制技术标准(B3),主要针对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应采用的格式及遵循的转换控制标准,包括实时接入技术、多源汇聚技术、可信可控可管网络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等。 因特网上采用TCP / IP协议标准,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标准等,控制技术标准支持多种设备控制协议的转换,进行网络传输协议、控制协议、设备地址的转换。

面向智慧城市传输控制技术标准(B4),是面向智慧城市各种设备系统开发的传输控制技术标准, 包括面向智慧城市的无线宽带新技术与产品、面向智慧网络传输的应用基础技术、面向专用智慧网络系统传输的控制技术等。 智慧城市无线宽带、网络传输、 专网传输协议的兼容与支持要求传输控制技术标准规范统一,以实现各种感知设备、信息传输的互联畅通。

2.2.3 数据层标准C

数据活化标准(C1),是将隔离的数据整合,恢复数据之间的关联,突破数据利用的局限性,包括数据描述与认知、数据维护与管理、数据关联和生长、活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建立数据的识别、关联等标准,实现动态的、整合的数据共享与交换。

数据处理技术标准(C2),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的技术过程,包括海量数据存储、城市数据挖掘、海量数据清洗、关联数据动态建模、数据进化理论等。 各领域的符号、图表、标记不同,统一标准能够实现数据传输。 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用OSI标准等,对各种原始数据的分析、整理、计算和编辑等进行标准化、系统化处理。 建立可靠的、准确的、稳定的标准,适用海量的数据处理技术。

2.2.4 服务支撑层标准D

通用技术标准(D1),主要实现信息和业务的处理,采用面向服务等技术提供跨领域、通用的基础服务,包括SOA、云平台、智能搜索引擎、可视化与仿真技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个性化智能门户技术等。 目前, 我国对于支撑技术的开发远远不够,但是,基于软硬件平台和上层应用层中间件技术达成一致标准是必要的。

专用技术标准(D2),主要是针对智慧城市专用领域,对与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提供支撑的软件系统平台, 包括时空信息实时接入与动态管理、运行管理的数据分析与支撑平台、动态运行数据呈现与服务、空天地融合的智慧城市信息共享、多维协同服务平台、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网络监管工具与平台、面向业务数据集成和聚类服务、多层多维智能决策平台等。开发智慧城市专用领域的支撑技术标准,形成系统、平台之间的互联、协同,对标准化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应用标准

应用标准是智慧城市行业应用平台的技术标准, 要求统一规范性和行业特点相结合, 包括应用服务层标准和行业应用层标准。

(1) 应用服务层标准。 支持业务软件的服务平台,集中了系统的业务逻辑处理,包括行业内务共享平台、跨行业共享服务平台、综合环境评估与突变预警平台、应急联防服务平台、公共安全服务平台、 视频监视网的共享感知与服务平台、 智能交互平台、现代信息服务平台、社会组织生态与治理服务平台等。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设立灵活的、可重用的、可升级的、可维护的服务平台,明确标准能够促进软件平台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2) 行业应用层标准。 针对智慧城市具体业务设计,用户直接进行操作的软件,包括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保等。 在软件配置上以需求为导向,不盲目求大求新,力求达到最优性能、价格比。 在研究开发应用系统模块时应形成共识, 在面向对象的可行性及易操作性方面能够形成一致共识[6]。 智慧医疗使用HL7 卫生信息交换标准,智能电网有IEC-SG3 标准和IEEE-P2030 指南。 通过通用标准, 建立快捷、共享、安全、互联的智慧城市业务系统,最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2.4 安全标准

安全标准是维护智慧城市系统运营的安全技术标准, 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

(1)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应是一项最低标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包括安全参考架构和技术要求、数据加解密、安全传输、身份认证、网络身份管理、信息标识等。 2012 年10 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制定、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发布的GB / T 25068.1-2012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IT网络安全第1 部分:网络安全管理》等14 信息安全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技术标准,能够对网络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标准。 智慧城市标准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问题,就是安全管理本身的标准建设,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等。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ISO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应用最广泛、最典型,适用于各种性质、规模的组织,2008 年,已转换成国内标准GB / T 22080 正式实施,为系统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2.5 管理标准

智慧城市管理标准是维护智慧城市高效运行的各项管理指标。 智慧城市的医疗、交通等业务互联、互通,形成扁平化网状结构城市系统, 要求行政管理方式从自上而下的单向行为转变为政府、组织与个人相互合作的多元治理。 智慧城市建设应该使各机构趋于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调整分工体系,建立新型的城市服务模式。 在管理标准方面主要分为:智慧城市内容与运行方式标准、业务流程标准、人才培养标准等。

智慧城市服务内容及运作方式涉及系统工作任务在智慧城市网络环境上的运行, 要求智慧城市系统能够流畅完成业务工作及其程序,在具体细节上做到分工明确,权责分明,落实到位,程序合法,必须有明确清晰的标准规范各项内容的协作、连接与操作等。 智慧城市的医疗、交通、社保等系列业务流程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对业务母系统和子系统进行严格的设计规划,设立统一标准,通过简化、重组、整合业务流程,创新、优化管理程序。 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对专兼职从事智慧城市建设人员的培养要求也要有其标准。 政府公务员,智慧城市医疗、交通等其他业务部门的从业人员,都要进行培训提高,既懂得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 还要掌握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等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必要的技术。

2.6 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是衡量智慧城市效益的指标体系。 2013 年,中国智慧城市年会提出包括智慧准备、智慧管理、智慧服务3 个维度的评估指标体系,基本涵盖了智慧城市的整体框架。 智慧准备类包含互联网平均速率、智能手机拥有率等18 个指标,智慧管理类包含行政审批效率、行政执法监管效能等20 余个指标,智慧服务类包含教育服务、社保服务等11 个指标。

智慧城市评估标准要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前瞻性的原则,指标体系从智慧设施、智慧应用、智慧产业和智慧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衡量,在具体指标上要量化指标,包括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6]。 评估标准体系重在“以评促建”,有效指导智慧城市的实施,使智慧城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3结语

上一篇:实施前期下一篇:教育改革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