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遭遇

2024-05-24

智慧城市遭遇(共8篇)

智慧城市遭遇 篇1

智慧城市遭遇“信息孤岛”

编辑:陈辰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天健房产 HOUSE.RUNSKY.COM 2014年0

4月01日 09:13:37 星期二

试点增加、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标准体系开始健全„„2014年,智慧城市发展迎来了春天。业内许多人士将2014年称为“智慧城市落地元年”,但“信息孤岛”现象正成为制约当前国内智慧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专家表示,智慧城市将产生大数据,而城市数据正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资产,因此政府应把加速开放数据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智慧城市遍地开花

从2013年初拉开序幕以来,智慧城市的发展势头现在已如火如荼。仅住建部公布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总数已达193个,工信部公布的试点名单也已经达到140多个,41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十二五”规划或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建设智慧城市,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

近期,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要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伴随该规划的出台,业界认为将进一步助推智慧城市建设。

据机构预测,“十二五”期间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规模将达2万亿,与之配套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一系列模块的搭建,也将迅速带动相关产业链条及企业的飞速成长。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将催生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还可以引发相关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成为国内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日前指出,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基础上,把物联网和云计算加在一起,实现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融合。所以它对我们国家的经济转型、对城市的智慧管理和大众的智能服务具有广泛前景。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为智慧城市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机遇。”智慧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系统服务板块常务副总裁阎镜予近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政府意识到,智慧城市既不是单纯的信息化也不是简单的数字化,而是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低碳技术应用等综合性工程。

“信息孤岛”制约智慧城市建设

在智慧城市中,大数据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据专家介绍,目前,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智慧城市建设中由海量传感器组成的物联网将不断采集海量数据,比如地图数据、交通数据、人口数据以及环境监测数据等各行业数据量正呈现爆发式增长。如何有效挖掘、分析大数据,是高效解决城市运营问题的关键。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目前许多城市数据很多都相对孤立和封闭,往往不向外界开放。比如说城市建设的建筑、街道、交通、照明,网上只可以查到很浅的数据,深入的数据很难查到。再如城市的环境、水的情况、气的情况、垃圾的情况等,往往也不易查到。在专家看来,其实这些数据目前都有,但就是没有向公众开放,致使这些数据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实用价值由此大打折扣。由于缺少城市数据的支撑和应用,一些智慧城市也显得不太“智慧”。

据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院长刘韵洁教授介绍,目前在大数据开放方面,美国已制定完整的数据开放计划,欧盟、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开放计划。而我们国家进度比较缓慢,也相对比较落后。

针对当前的信息孤岛、数据封闭现状,阎镜予认为,目前一些城市数据不开放的原因,一方面是信息安全问题,担心数据泄密;另一方面是管理问题,需要打破政府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只要这两方面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开放数据就不是问题。

“智慧城市的智慧来自大数据。大数据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基础,没有大数据,智慧城市就是一个空架子。”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也曾如是表示。

“数据是智慧城市重要资产”

在专家看来,开放数据是数据挖掘的重要来源,只有开放数据,才能使智慧城市的数据收集更全面,才能让数据更好地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认为,智能城市的建设,合理的推进战略应该是以实用性为目标,打通数据孤岛,并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推进高水平决策和高水平应用。城市大数据的建设需要政、企、民三者合作,而政府将在数据管理和开放中起主导作用,目标是促进企业发展,确保信息安全,更好地为市民提供服务。

“城市数据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资产。”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政府开放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开放性是智慧城市评价的重要指标。政府的数据开放有利于市民参与城市的管理和对政府的监督,改进公众服务和社会管理,营造创新环境和释放商业机会,打造众“智”成城的生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则建议,智慧城市的大数据问题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要抓好技术创新和攻关研究,才能拉动数字服务产业的发展,更好地实现智慧城市的各种智慧应用。智慧城市建设是一把手的工程,需要根据每个城市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分布实施。

智慧城市遭遇 篇2

一、上海动拆迁工作遭遇的困难

(一) 动拆迁成本急剧攀升

1. 动迁居民货币补偿期望值越来越高

随着上海近几年来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 被拆迁房屋的市场价值也水涨船高。在2006年的时候, 上海平凉地区的动迁费平均约43万元, 北广场附近为50万元, 而现在则需要80~90万元, 黄浦区则高达100万元以上。即便一块中等规模的动迁地块, 动迁成本动辄在几亿甚至十几亿元, 大规模的地块就更不用说了。动迁居民攀比思想严重, 更是令动迁直接和间接成本大大增加。

2. 不规范操作令动拆迁成本加大

“数砖头”还是“数人头”一直是动拆迁中的老大难问题, 在政策面虽然有所界定, 但是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拆迁基地都无法彻底执行, 政策有但无法依, 令拆迁补偿款核定困难, 也拉升了动迁成本。

另外, 有些动迁户对安置提出过高要求, 甚至出尔反尔层层加码、开出天价。当无理要求被拒绝时, 他们便层层上访。而鉴于拆迁基地效率或者被迫于社会效益和政治上的考虑, 投资商往往只能无奈接受。这不仅进一步抬高了动迁成本, 而且形成了非常恶劣的负面影响, 使公正、公平、公开难以实现。

(二) 动迁时效越来越差

1. 动拆迁目的远离初衷

有的动迁房早已不住人, 动迁房仅仅被用来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 常常坐地起价。还有一些人用拆迁补偿款购买其他待拆房屋做起了“拆迁专业户”, 有的利用各种漏洞, 帮助其他基地被拆迁人与动迁组谈判提成做起了“动迁黄牛”。这些被动迁对象往往坚信“晚走晚得益”, 采取“拖后腿”的方式, 使基地动拆迁难以按时办结, 严重影响时效性。

2. 矛盾激化

一些群众将沉积多年的社会、家庭矛盾和种种问题, 都指望能够在动迁中得到解决, 令动迁工作举步维艰。

(三) 缺乏统一的监督和指导

第一, 动迁方案标准难以统一。有的基地之间只相差几百米、有的区相隔一条马路而安置标准却大相径庭, 缺乏统一的标准, 动迁公司无法把握, 因而形成了安置标准无序状态。第二, 在核定动拆迁补偿费用上, 也没有办法严格执行有关政策, 导致无序。第三, 在安置房源上, 方案难被接受。由于动迁居民多生活在市中心, 而动迁基地的安置房源大多远离市中心, 被动迁居民对此无论在生活上、习惯上还是感情上都难以接受, 由此产生抵触情绪。

二、动拆迁工作所遇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住房问题与家庭困难交杂在一起, 难以一统解决

动迁工作现在不仅仅是单纯的动迁, 它还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如特困、贫困救助和社会保障问题, 破产企业问题, 还有历史遗留的“华侨产”、“文革产”、“宗教产”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的影响, 居住在旧城区的居民中下岗待业、年龄偏大、技能偏弱的人较多, 平时由于矛盾难以解决或利益无法切割而暂时掩盖下来, 但是遇到动迁, 这些问题就集中爆发。因此, 对动迁工作来说, 不仅仅要解决居民的安置问题, 而且还要化解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 因此导致动迁难度的增加。

(二) 动迁早走和晚走的实际所得利益难以始终如一

由于动迁单位对“钉子户”往往会妥协、给予更多的实际利益, 而使更多的动迁居民认为“早走吃亏, 老实人吃亏”, “吵得越凶, 无赖得越厉害, 就能得到更多的实惠”。由此动迁居民普遍对动迁补偿产生过高的期望, 形成不达到所谓的“心理价位”即坚决不走的局面。

(三) 合理的利益诉求与不合法的表达手段交织在一起, 难以及时处置

由于动迁中往往是合理的利益与不合法的表达手段交织在一起, 经济利益诉求与维护民主权利的要求交织在一起, 多数人的合理合法要求与少数人的无理取闹交织在一起, 群众的自发行为与一些别有用心者的插手交织在一起, 使得动迁问题愈加复杂, 难以解决。更有个别对社会现实不满的人, 总希望把事情闹大, 好从中渔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动迁中涉及到的群体性的社会问题, 一旦把握不好, 被人利用, 容易引起较大的风波, 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对当前动拆迁工作的建议

(一) 建立协调机构, 实现多方共建格局

政府的指导和调控作用是动拆迁和谐运作的保证。动迁工作协调机构要有权威部门牵头, 以解决多头管理、重复管理、各执其词和政多出门的问题。协调机构要定期召开各个动迁基地例会, 统一标准、统一口径、统一思路、统一工作节奏。要经常到各基地了解动态、进程和居民意见, 及时改进工作。动迁办应深入到动迁第一线, 在每个动迁基地成立一个联系工作小组, 发挥统筹协调职能, 及时研究解决动迁工作中出现的难题, 指导动迁基地的工作, 努力把动迁工作中产生的一些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寻求帮助, 实现多方共建格局。在基地引进律师、街道、居委会和基地领导的接待机制。特别是动迁工作需要积极地寻求与街道办事处的共建, 可能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由于街道工作人员角色的客观性和亲民特性, 往往更容易让被拆迁居民接受。当动迁部门为每户动迁居民“量身定制”各自方案后, 街道干部客观的“拾遗补缺”不仅为居民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 同时也促进了动迁工作顺利开展。

(二) 实现事前准备充分、事中规范操作、事后公开透明的科学和谐动迁

动迁基地全面实施之前, 动迁工作人员要做好充分的排摸工作, 认真做好事前准备。同时, 建立“依靠被动迁居民来完成动迁任务”的新机制, 坚持“动迁方案听居民意见、动迁政策向居民交底、动迁过程由居民监督”的原则。

动迁过程中, 要坚持阳光政策, 坚持“统一标准、公开操作、严肃纪律、依法动迁”的原则, 做到政策法规公开、安置方案公开、奖励措施公开、被拆除房屋基本情况公开、评估单价公开、安置房源和使用结果公开、特殊对象认定条件公开、签约进展情况公开、评估单位及人员和评估机构名单公开。通过设立不同的奖励期和先搬迁后签订协议的奖励制度激励居民早搬早受益。

加强全程审计。借助社会审计力量扩大审计覆盖面, 确保动迁工作有序推进。重点是以资金走向为主线, 将定期会计账面检查和及时审核动迁户档案资料相结合, 监督动迁公司专户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加强对动迁费用合法性、合理性的监督检查。特别是通过事后审计和公示, 对动拆迁基地工作进行有效的回顾和总结, 同时也给被拆迁居民一个交代, 杜绝遗留问题发生。

(三) 建造安置住房, 解决多元需求

最近, 根据上海市政府的相关要求, 各区已着手在本区范围内通过增加容积率等方法建造一些紧凑型、小户型的就近安置房。此举将满足部分居民的要求, 对缓解动迁难也将起到积极作用。但这只能满足极少一部分对面积标准要求不高的居民, 而且如静安、卢湾等区, 由于区域范围小, 可供使用的土地资源匮乏, 不可能长期建造大量本区内的安置房。因此, 市中心区域的旧区改造,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 无法就地获得中低价动迁房源的建造基地, 可探索参照市重大工程动迁房源的解决办法, 在市郊外环线附近辟出专供市中心区域使用的中低价位的动迁房源建造基地, 以利突破中心城区旧区改造的瓶颈。同时, 可探索选择适当地块建造一定数量的经济适用房。若居民今后条件改善需置换, 应由政府部门在原价和市价中选一个中间价进行回购, 回购的经济适用房再转让给新的申购者。

(四) 建立专项基金, 解决遗留问题

彭博遭遇大智慧 篇3

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彭博决定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中国的竞争对手大智慧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月11日,双方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完成了预备开庭。彭博认为大智慧的一款终端产品“金融投资家”模仿了彭博终端机的特有装潢,包括双屏显示器、配套键盘和软件打开后的界面,构成不正当竞争,向对方索赔500万元人民币。

彭博终端是一套用来访问彭博专业服务的定制计算机,自从1983年彭博率先用终端机月费的形式推广旗下金融服务并获得成功后,路透社等金融信息供应商都推出过自己的终端机。彭博将终端机看做自己的核心产品和直接收入来源,一台彭博终端机每月最低租金约为1500美元(9000多元人民币),根据一家国内券商提供的数据,包括租金和一些收费服务,在中国使用彭博终端机的金融机构每年在一台机器上的花费超过80万元。

彭博终端机有内置的独特操作系统,而且两个显示屏,可以同时展示资讯数据、分析工具和交易系统,出于为金融业者定制的目的,键盘剔除掉了tab等键,增加了红色系统键、绿色行动键和黄色市场分类键盘。

2010年,将自己定位为“中国的彭博”的大智慧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终端机。除了外形跟彭博终端机相似的“大智慧投资家”之外,还有6个显示屏的“大智慧金融实验室”,并且还为它们在国内申请到包括外观设计专利在内的一系列专利。

由于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彭博选择以不正当竞争提起诉讼。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赵占领认为,彭博想要胜诉需要同时证明三点:彭博终端机在国内是知名产品、特殊装潢并不属于行业通用元素、对方使用相似装潢会误导消费者。

大智慧一位受访人士对《第一财经周刊》称,他们不认为彭博可以证明自己在中国是知名品牌。根据彭博提交给法院的资料,它在中国共有2250台机器,没有大智慧多。并且为推广这些产品,彭博至今的花费约为300万元,而这不过是大智慧一个季度的广告开支而已。彭博没有回应上述评论。

在全球范围内事情就完全两样,2011年,全球金融信息服务业收入为250亿美元,其中彭博占比30.4%,而大智慧2011年的营收为 3.61亿人民币。

只是与2000年就专注开拓中国本土市场的大智慧相比,彭博进入中国较晚,2009年才取得在中国开展新闻金融服务的许可证。进来以后它发现,它也不幸被本土竞争对手“山寨”了。

长期研究国内知识产权纠纷的赵占领称,如果不能举证侵权实际损失或对方违法获利,不正当竞争或著作权侵权成立的最高罚款只有50万元。侵权举证困难,加上缺乏惩罚性罚款,使得国内公司“山寨”竞争对手的收益普遍大于可能遭受的损失。从抄袭和模仿起步,也成了中国公司发展的一条捷径。

智慧城市遭遇 篇4

2011年8月25日,四川长虹集团在深圳长虹大厦隆重举办了主题为“智尚生活 心随我动”的长虹智能品牌战略暨智能终端群发布会。长虹集团高层悉数高调出席发布会,体现了长虹实施智能战略规划的空前决心和豪迈气势,同时,关联智能应用程序表开发商、网络运营商等产业链合作伙伴以及智能电子、证券投资等领域的专家人士也现身此次发布会。会上,长虹首次曝光了其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整体智能战略,计划未来几年内将加速智能终端战略的拓展和实施步伐,以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提供商。全面启动智能战略电子系统公司给力智能“生态树”

发布会上,长虹公司董事长赵勇宣布了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集团智能战略,并将智能应用开发商及其相关周边开发、服务商与智能应用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形象生动地构造成了一棵智能“生态树”。长虹公司总经理刘体斌在致辞中提到,经过“内涵+外延”双管齐下的积累发展,目前长虹已形成了国内最完整的智能产业链,并仍在着力不断完善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三大智能体系的建设。长虹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董事长林茂祥则表示,智能时代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个产品的竞争,而是具有不同基因的智能生态树的竞争。“端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具有相同基因的各类跨界智能终端,构成树冠;智能操作系统和SoC是所有智能终端共同的基因,即为树干;各种网络提供商则为树根。要满足消费者追求的各类智能终端与应用服务的需求,核心就是“智能平台、智能操控及智能应用”;长虹为保障智能战略的成功实施,已建立了两个平台(云服务平台和智能终端平台),确定了三个应用方向(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

四川长虹电子系统有限公司作为长虹集团智能战略重要成员之一,凭借自身领先的“端云一体化”智能平台开发技术的“壮实树干”优势,以及关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家庭的智能终端应用产品的“繁茂树冠”,参加了集团的这场智能战略盛会,重点向与会者介绍了长虹智能电子站牌及智慧家居产品系列在智能化、网络化及人性化等方面的优势性能,以及长虹安防智能监控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在城市交通、居家安全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效果,生动而清晰地描绘出长虹电子系统所倡导推动的智能新生活的美好蓝图,充分显示了长虹电子系统在长虹集团智能战略布署中的核心位置,在全球安防企业涉足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在了最前面。

智慧城市智慧家——长虹“智能电子站牌”&“智慧家居”体验

长虹电子系统公司隆重推出的“智能电子站牌显示系统”及“智慧家居系统”,受到了众多与会人员的关注。

长虹智能电子站牌显示系统由三台独立42寸长虹高清液晶监视器组成,主要包括多媒体交通信息发布、线路到站信息显示、交通信息触摸查询三部分功能。其中,多媒体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包括政府公告、商业广告、天气预报、时事新闻、实时菜价等,是一项便民化实时公告信息栏;线路到站信息显示系统,可以显示出本站台所有公交车辆目前行程停靠状态,及车内乘客实时数量等信息;交通信息触摸查询系统,通过触摸屏的手写输入,除了可以查询长途汽车、火车、飞机时刻表外,还可查询公交换乘方案,车辆实时动态信息等资讯,为展现城市魅力、彰显人居文化、提升城市形象起到了积极的意义。整个智能出行平台的三个子系统既可组合使用于各种公交站台、机场、地铁等交通节点,也可独立应用在社区、学校、商场等场合。

如果说安防行业的1.0时代属于模拟安防产品,安防行业的2.0时代是模数安防产品,那么具有智能化、人性化、可远程视频监控、报警功能的长虹智慧家居系统的诞生,则标志着安防行业3.0智慧时代的来临。该系统基于网络(IP和3G)服务器为中心,可通过本地或远程PC、PDA移动终端,利用网络进行实时查看监控视频,并且当室内探测器被烟雾、煤气、破碎玻璃等预设监控事件触发时,可输出报警告示,并同时上传警情到手机通知用户。智慧开启辉煌新篇章

长虹电子系统公司从成立初期结合集团显示技术的优势,抓住新兴数字技术的发展机遇,成为众所周知的安防制造生产商,到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深入分析,集合三网融合、物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形势,成功跨入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和系统集成服务商的行列,再到如今采用投资方式介入租赁项目和对已使用工程提供运维服务,最终成就了集产品制造商、方案提供商、系统集成商和运营服务商于一体的行业综合服务商,正是拥有了这种不断革新与蜕变的精神,才铸就了长虹电子系统今日的辉煌。

智慧城市 篇5

-------140城市角逐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有望近日面世

“智慧城市”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样本。

在2013年年初已经公布90个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第二批试点城市也即将在6月底完成初审,数量大约为50个,两批合计140个。

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日前表示,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在RFID(无线射频识别)和智能IC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在此基础上,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制定的 《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也有望于近日下发。

第二批试点待出

按照专家的解释,智慧城市是指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

我国所有的一线城市、50%以上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 “智慧城市”的目标。在今年1月底住建部确定的90个“智慧城市”试点中,包括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其中二、三线城市占据绝大多数。据知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将在下半年公布,数量在50个左右。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智慧城市”的建设分为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中期数据处理设施建设和后期的服务平台建设,相关的建设涉及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分析企业、电信运营商和数据服务企业,对整个产业链将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初步预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在“十二五”期间累计将超过7000亿元。

“„智慧城市‟可作为贯穿全年的重要主题。随着住建部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投资方向逐步具体化。年中第二批试点城市名单有望公布。按照我国项目建设传统进度,下半年通常是招投标高峰期。不断释放的招投标信息有望成为行业持续的催化剂。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智慧城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的具体任务,也是扩大内需、启动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新要求。

角逐背后的隐忧

目前,全国开始建设“智慧城市”的地方遍及东中西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外,杭州、厦门、珠海等一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也纷纷开始“智慧城市”建设。

而湖北、湖南、山东、辽宁等省份则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群。浙江省日前还成立了“智慧城市”促进会,计划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启动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遍及智慧健康、智慧旅游、智慧安居、智慧交通等领域,预计投资28.68亿元。

在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信息数理中心教师王学严看来,要实现“智慧城市”的视频预知网、GPS定位、“市民卡”等,在研发层面问题不大,最大的障碍可能不在技术而在于钱。翻看各个试点城市的申报材料就可以看到,各种规划的背后,是巨大的资金投入和融资需求。

一住建部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智慧城市‟建设不是大搞投资的另一个抓手,因此在首批90个试点的基础上,本次试点范围有所缩减。”

工信部科技司司长闻库也曾提出,“智慧城市”建设要合理规划,应尊重市场规律加强宏观指导,杜绝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按照住建部的设想,将高起点构架“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高标准构建智慧型的城市基础设施,高规格建立发展协调机制,高效率推进 “智慧城市”的示范作用,通过试点探索、总结、提炼创新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住建部在《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3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中写道,每个省限推荐2个试点,可以是市、县、区或镇。“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试点选取的无歧视性原则,但也增加了遴选难度。”上述住建部内部人士说,因为没有GDP、人口规模等硬性限制,申请门槛较低,也更需要甄别,以保证试点效果。

有专家也提醒,一些欠发达地区建设“智慧城市”的积极性可以理解,但不考虑基础条件就急于启动项目,还需三思。如果头脑发热盲目上马,挤占了其他基础民生投入,甚至让地方政府和百姓债台高筑,无疑就有些本末倒置了。

标准体系将问世

在刚刚结束的京交会上,三星SDS集团亚太区CEO杨惠泽表示,火热的市场中却缺乏相关的标准和法律法规规范这类企业的运营,90%以上以 “提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服务”为宣传口号的企业实则只能提供整体方案中某个细分环节的解决方案。

据住建部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毅介绍,住建部已经完善了智慧城市标准体系。从2012年8月启动并开展中国 “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的研究工作,目前“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框架已经基本确立,梳理出正在制订的标准以及根据实际需求规划近期优先编制的标准的思路。“以突出共性标准为主,兼顾特殊要求标准,实现标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落地。”

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廖仁斌也建议,“„智慧城市‟建设应以市场应用为导向,以服务应用为切入点,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总体规划和标准体系。”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一份名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牵头制定,有望近期出台。意见经修改完善后,将以国务院名义下发执行,成为从现在起直至2020年指导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据悉,意见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主要目标以“五化”进行了完整概括,即城市规划设计科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管理精细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和产业发展现代化。针对上述各地竞相角逐智慧城市的问题,《意见》还要求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要结合各自实际,理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部门之间的藩篱一直是新兴产业发展的症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校长邬江兴认为,建设“智慧城市”难点不在技术,而在利益壁垒。

以智能公交为例,需要通信系统、银行系统、政务管理系统等全面打通、开放,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恰恰极其缺乏跨部门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工作机制,使智慧应用的推广难度非常大。

“政府各个部门都有大量信息,但这些信息都被政府的各个部门所拥有,所谓智慧就是把这些信息最大程度地融合起来,才能让城市得以智慧地运行。”邬江兴说。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篇6

智慧北京:2012年,北京市分政府主导领域、市场主导领域,从市级、部门、区(县)三个层面,分18个方

面,全面推进“智慧北京”顶层设计。

智慧武汉:2011年,武汉市投入1000万,全球招标,开展10个重点领域的顶层设计。智慧广州:2012年,广州市开展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行体系顶层设计。智慧闵行:2011年,上海市投入200万,开展“智慧闵行”基本框架顶层设计。

什么是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通常情况下,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内容包括:在规划的指导下,设计业务架构、信息架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并规划实现目标架构的路径。系统的总体架构是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

常用的顶层设计方法包括:FEA、Togaf、Zachman。

在智慧城市阶段,由于信息系统涉及了政府、企业、市民等多类主体、投资巨大、运营难度大,因此,顶层设计更需要考虑:谁投资、谁建设、谁运营、谁付费等实际问题。

新技术和新经济为创新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新技术: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居民和企业越来越认可电子化的服务方式。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支付新技术的应用,为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服

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新经济:收益递增、长尾、六度空间等新经济规律,使原来无法商业运营的服务变得可行。许多传统行业,正在认识到信息化服务领的域潜在、巨大的商业

价值,比以往更愿意开展战略性的投入。因此,需要用全更全面的视角来审视顶层设计:更全面的视角:系统性、商业化和产业整合

系统性:使用顶层设计方法,以需求为中心,以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系统整合和统筹建设为目标,综合设计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资源体系、技术支

撑体系,形成指导系统建设总的框架。

商业化:除了技术可行,更关注商业的可行,设计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使系统成为用户满意、政府,商业上可行的多赢工程。

产业整合:分析产业链结构,分析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成熟度,识别有能力的企业,采用产业链整合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顶层设计的价值

对政府:1.面向未来,统筹布局

– 适应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信息化发展的整体需求,以及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立足于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和相互适应,提供既有现实意义、又具有前瞻性的“蓝图”,推动资源的共享与系统的整合,实现信息化的统筹发展。

2.不仅想得全,更能做得好

– 从功能框架、技术框架、投资建设、商业运营、产业支撑等多个角度全局规划,有效保障目标架构的落地,提高组织的协同合作能力,利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最优的资源达到最佳实践效果。

3.花小钱、办大事 – 创新信息化的推动方式,发现来自市场的动力,通过机制和模式的设计,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建设,使用少量的政府资金,撬动更多的社会投资。

4.市民、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 系统思考市民、企业、政府的诉求,改变政府管理导向的设计思路,提高信息化的绩效,让市民和企业更加认可政府的努力,更享受到智慧城市的舒心与便捷。

对企业:1.发现蓝海,精准定位。

发现企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蓝海机会,通过产业价值链分析,确定其战略定位。2.创新模式,明确路径。

帮助企业发现参与智慧城市的新的商业模式,改变单纯的项目模式,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3.借力政府,整合资源。

按照政府引导的方向,包装项目;发现行业合作伙伴,建立协作机制,实现战略切入。

智慧城市用“智慧”点亮生活 篇7

智慧城市有三个层次。基础层是各种物理设备。人们利用遍布城市各处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 来搜集城市运行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它们相当于人的感知器官的延伸。第二层是网络, 把监测到的信息在网络系统中传输和处理, 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 进而对整个城市的运行作整合、协调。最高层是人的智慧, 人们创新科技和管理, 将智慧转化成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让城市具有更高智能, 使各系统和各个参与者高效协作。这三个层次必须三位一体, 才能构成智慧城市;而且, 智慧城市的“智慧”是人赋予的, 说到底是人的智慧, 取决于人的智慧达到了怎样的层次。

智慧城市能使我们的城市生活更加便利、美好。比如在公共交通车辆和私家车中嵌入芯片进行实时数据采集, 而后借由网络作信息沟通和响应, 可加快应急救援, 也可缓解交通拥挤问题;在病人病历卡里嵌入芯片, 今后他到任何医院就医, 那里的医生都能查看其病史及近期检查结果, 减少重复检验, 还能与银行卡绑定, 患者无需反复排队付费, 甚至药品可从集中配送中心直接送达病人家中;至于病人对某些药品有过敏反应, 医生开具处方时会得到实时预警

智慧城市建设无疑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目前无论是美国芝加哥的新公安系统, 还是丹麦哥本哈根的智慧医疗, 以及我们一些城市的智慧项目, 都只是局部和初步的试验。所以, 有关城市的政府部门必须要有长远眼光, 切忌不能又把它当做一个形象工程乃至政绩工程, 仓促上马, 后来却发现先搞的设施与后来的整体规划和发展方向难以兼容, 再次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 这是实现城市智慧化发展的关键。智慧城市的建设也是围绕着数据价值的提升而展开的。所以, 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一项多部门共同推动的事情。如何智慧地进行城镇建设需要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研究应用信息技术, 利用“智慧”的措施, 解决城镇发展中的问题, 同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只有智慧地运用技术, 技术才能为人服务;城市要借由技术变得智慧, 更要求我们智慧地思考智慧城市究竟如何建设。

智慧城市 篇8

首先,城市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急需转变增长方式,突破增长极限。

同时,城市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还包括如何推进节能减排,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控网络,保证食品、药品的安全;如何整合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医疗、教育、卫生等方面的需要;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等。

这些问题使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有效解决,而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如何创新性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和智能技术手段来重新审视城市的本质、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通过智慧传感和城市智能决策平台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智慧城市”正是基于这个背景提出的。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交流的是我的工作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两年前完成的“上海市智慧城市规划战略研究”课题成果的部分主要内容。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和引领的作用,主动引导智慧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建立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目标相适应的规划战略,从而促进信息成为城市规划新的资源,促进城市空间向智能化布局转型,促进改变传统的城乡规划理念。共分四个部分,第1讲《基本概念》和第2讲《智慧城市有关案例的启示》是通过对智慧城市发展历程的表述、发展趋势的研判以及相关案例的启示说明智慧城市的有关概念以及关键要素的组成;第3讲《城市规划如何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是从智慧城市发展的环境需求入手探讨城市规划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作用,最后第4讲则是《智慧城市规划的有关实施策略》。

第一讲、基本概念

分为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发展趋势、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智慧城市主要特征和核心理念4个部分

1.1、什么是智慧城市

1.1.1 智慧城市的提出

“智慧城市”是近几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热词,其由IBM公司于2009年提出的“智慧地球”所引发,后借助物联网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传播而在各个领域广为人知。

2011年,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韩国、新加坡、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家大力实施“智慧城市”发展战略。目前,欧盟已通过第七研究框架计划,对未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及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支持,共同攻克技术难关。

我国十分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武汉、深圳、成都、宁波、佛山、无锡、南京等30多个城市,在2011年先后发布了智慧城市的规划与行动计划,并且在区域和行业先行试点,有100多个城市已有意将未来城市发展规划中引入智慧城市这一战略目标。目前,我国已有150多个大、中城市结合“十二五”规划已将其纳入,在运营商积极推动下已有370多个包括地县级小城市在内将“智慧城市”纳入其发展规划的目标。

从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来说,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更加广泛深入地推进基础性与应用型信息系统开发建设和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形成的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城市,是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把城市里分散的、各自为政的信息化系统、物联网系统整合起来,提升为一个具有较好协同能力和调控能力的有机整体,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的升华和飞跃,并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简单地说,智慧城市就是充分利用信息化相关技术,通过监测、分析、整合、以及智慧响应的方式,综合各职能部门,整合优化现有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绿色的环境、和谐的社会,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及大众建立一个优良的工作、生活和休闲的环境。

1.1.2 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的不同之处

智慧城市与城市信息化是基本相同的,但前者又有着以下特点:(1)智慧城市是以“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具有空、天、地多平台协同能力;(2)整个城市具有智能感知、情境感知与认知能力;(3)整个城市具有成熟的信息-知识-智能转换机制,一定的决策能力;(4)整个城市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等。

我国对城市本质的认识、定位、功能、结构、形象与特色、组织模式、管理方式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我国智慧城市的定位、出发点和需求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从我国具体国情出发提出解决方案。

1.2、智慧城市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1.2.1 发展历程

智慧城市的发展前后经历了三个时期:20 世纪中后期-2007 年为智慧城市的萌芽期。20 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人类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引发世界范围内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有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由此进入了信息时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信息技术也成为继农业、工业生产力之后的新兴生产力,并迅猛发展,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智慧城市最初作为一种使城市的构成要素可视化的手段出现,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2005 年以后,智慧城市的概念陆续被 思科、IBM、西门子等公司所引用。

2008-2010年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初期,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新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一时期智慧城市的理念被进一步深化,智慧城市不再是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代名词。与以往的“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相比,“智慧城市”更加聚焦民生与服务、更加鼓励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共享与协同、更加强调感知与物联。

2011年以来为智慧城市的快速发展期,世界各国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实施逐步开始落到实处,内涵不断扩充,以人为本,强调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其建设重点和趋势。近年来,新一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地变化,第四代移动通信、泛在感知、物联/传感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及其应用商店与社交网络等一一开始应用,在已有的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的基础上,“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全球范围内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特色鲜明,但均有一个共同点——都伴随着 ICT 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不断深化与明确。“智慧城市”延展和拓宽了城市信息化的新内涵,为城市管理和信息化专家、IT 提供商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也是一种基础设施高端、管理服务高效、产业生机勃勃、环境智慧友好、未来特质明显的新形态。

在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通过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可以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化,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智慧城市”作为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景将成为下一代城市的发展方向。

1.2.2 智慧城市面临着4种发展趋势

1.2.2.1 第一种趋势是以人为本的城市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一方面成为创新的中心,另一方面又是不同人群生产、生活以及工作的重要载体。随着不同人群需求的不断发展与变化,城市的相应功能也进一步完善并越来越精细化。智慧城市的一个发展趋势便是与不同类型人群需求之间的紧密结合,即形成由需求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服务的精细化。智慧城市的发展是以城市居民的具体需求为开始和结束,其建设的过程是提供更为有效、效率更高的服务/产品的过程。

1.2.2.2 第二种趋势是与城市化进程深度结合

城市化进程与智慧化的深度结合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又一趋势。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消耗大量资源并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过程。智慧化与城市化进程的深度结合需要运用先进的ICT 技术模拟相关的城市、区域、片区规划甚至是单栋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活动,在生活实验室中模拟市民的现实生活状态,经过有效合理的反复评估后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开展。

1.2.2.3 第三种趋势是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智慧城市作为一种新的城市运营、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理念与模式,被看作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城市中如何通过使用有限的资源来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产品和服务需要相关技术的支撑,特别是需要配备更加精确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并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切实利益的各种可感知、可度量的仪器;仪器与仪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相互联系和数据的传输、交换与共享;数据通过后台应用程序进行智能分析与加工,最终以智能的方式支持每一个城市居民、每一项城市活动以更小的能源消耗、更少的环境污染代价获取各种更大的回报与收益。

1.2.2.4 第四种趋势是进一步重视信息安全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不断开展,相应的信息技术不断得到应用,由此所引发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以及道德风险程度日益加大,智慧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与运营的过程中需要就各项技术标准对信息安全的要求和影响进行进一步充分论证。

1.3、智慧城市的关键要素

1.3.1 要素一: ICT(信息通信技术)

首先ICT即信息通信技术 是智慧城市实施的核心要素。然而:

ICT不是智慧城市的全部,要提防 ICT 成为企业逐利的烟幕弹。过于强调 ICT 易于导致商业利益主导城市发展、城市两极分化和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可持续和环境可持续问题的恶化。

信息技术革命也许并不像它最初看起来那么有益。随着技术的更新,在未来人们会面临着大量电子废物需要处理。

1.3.2 要素二:居民

任何成功城市、社区最为关注的因素应该是生活其中的居民。

智慧城市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需要通过完善的服务体制和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支撑。需要各类人群的共同参与,追求信息技术应用在企业、政府、社区与生活其中的居民之间的平衡,以实现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

1.3.3 要素三:政府

智慧城市通过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的相互交往方式,对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生产活动的各种需求做出快速、智能的响应,形成政府监督协调、企业规范运作、市民广泛参与的联动机制,以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1.4、接下来谈一下智慧城市的战略要点和核心理念

1.4.1.1 战略要点

由智慧城市的特征可以得到建设智慧城市的战略要点。第一,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应当成为引导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最核心、最顶层的问题,它是智慧城市的战略模型。第二,基础框架的建设、融合、标准等。第三,数字生产、数字流通、数字分配、数字消费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核心。第四,全方位物联网、检测网、计量网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导。第五,应考虑市政管理与家庭智能生活的建设,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启动。

1.4.1.2 智慧城市的核心理念是:智慧、互联、协同

智慧城市是围绕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民生核心需求为关注点,将先进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城市经营服务理念进行有效融合,通过对城市的地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系统进行数字网络化管理,对城市基础设施、基础环境、生产生活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多方位数字化、信息化的实时处理与利用,构建以政府、企业、市民三大主体的交互、共享平台,为城市治理与运营提供更简捷、高效、灵活的决策支持与行动工具,为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提供更便捷、高效、灵活的创新应用与服务模式。从而推进现代城市运作更安全、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的和谐目标。

将共分为八种类型展开,每种案例都有1--2座代表性城市。

2.1.类型一:战略性与可操作性的平衡

其代表城市是维也纳

维也纳在智慧城市的规划目标上注重远近结合,制定了多层次分步实施的目标体系。首先,其“展望 2050”规划直接将目标制定到了2050年,具有超前的长远规划理念,说明了维也纳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也体现出城市发展不能仅考虑短期利益,更要考虑到未来的长期发展需要。为了使总体目标能够予以落实,维也纳进一步制定了“路线图 2020”中期计划和“行动计划 2012-2015”短期计划,并提出了多个细致而又灵活的子项目,涵盖目标体系所包括的各个领域,并具体针对实施中可能存在的困难提供落实措施,使得行动计划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2.2.类型二:政府主导与公众参与的平衡

其代表城市有香港和新加坡

(1)香港

香港的智慧城市建设是以电子政务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电子政务建设基本上是完全由政府主导的项目。在公共服务逐步实现电子化的基础上,香港政府进一步推动整个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首先起到了政策制定者的作用,把握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方向;此外,香港的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为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网,政府也是建设投资者。同时,政府还起到了整合各方资源, 协调各方发展的作用。

香港政府成功地引入了公、私营机构的伙伴合作和客户关系管理模式,借助私营机构在技术上的专门知识、创意和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的经验,为社会各界提供融合的服务,这种公、私营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可以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

(2)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以明显看到政府角色的转换,从最初的政策制定者:即政府制定政策,公民遵守,两者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之后政府的角色转化为服务提供者,在这一阶段政府以公民的需求为导向制定政策,而不再是闭门造车。而当前政府则既是服务提供者又是平台提供者,在这里公民不再是间接的影响政策规划的制定,而是作为参与者在政府提供的公共平台上与政府合作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

2.3.类型三: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阶段性

其代表城市有香港和新加坡

(1)新加坡

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开始以电子政府发展为主线,推动整个城市智慧化建设。其建设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6大规划指导文件,每个持续 3-10 年,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侧重,并在不断改进的基础上持续前进。1980年开始的国家计算机计划强调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2003年的互联新加坡计划则强调对资讯通信技术的运用,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推动社会创新发展,为社会创造新价值;iN2015则把智慧城市建设置于国家战略层次的高度,指出智慧城市是提升城市竞争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虽然最初的5个规划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但却是智慧城市建设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2)再来看一下香港

从1998年至今,香港先后出台了4个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政府指导文件,以电子政府为发展重点全面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构建智慧城市。四份战略规划呈现继承式发展,从最初的强调基础设施建设到建设数码共荣性社会。1998年,香港政府制定了“数码21新纪元”资讯科技策略,目标是“致力加强香港的资讯基建设施建设和服务”。2001年,香港政府在对过去4年“公共服务电子计划”执行情况做出总结评价的基础上,推出了主题为“数码香港连接全球”的“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2001年版)。2004年香港政府在2001版“数码21”的基础上,推出 “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2004版),指出应进一步深化公共服务电子化。为进一步达到把香港建设成为全球领先的数码城市的目标,香港政府充分认识到,包括政府、资讯及通信科技业、其他业界、学术界及公民大众均须通力合作。经过广泛的公众咨询后,“数码21”资讯科技策略(2008年版)于2007年底出炉。

2.4.类型四:智慧城市以人为本

其代表城市有维也纳和香港

(1)维也纳

作为连续三年荣获“全球最宜人居城市”第一名的城市,维也纳一直对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给予高度重视,而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就是要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因此维也纳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十分注重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感受,其规划项目以及行动计划考虑到了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每一个方面, 包括住房社区、办公工作、娱乐游憩、交通运输、城市安全等,真正从市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相应的,维也纳的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目标也将转向人口、劳务等社会民生方面,以更好地满足每一个市民发展的需要。

(2)香港

香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视公民的利益,以公民的需求为规划建设的出发点。以电子政务方面的“香港政府一站通”为例,其界面简单易用,内容丰富,真正体现政府服务是围绕客户的需要而设计的电子政务本质所在。

“以人为本”是我国始终坚持的发展理念之一,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应贯彻这一理念,坚持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智慧”的重要表现。

2.5.类型五:智慧城市应因地制宜有所侧重

其代表城市有维也纳和奥斯丁

(1)维也纳

环境的日益恶化与能源短缺是智慧城市理念提出之时所考虑应对的一大问题。维也纳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正是基于“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行动计划”(European SET-Plan),以减少碳排放量和控制全球气候变暖为根本目标。因此其各项具体实施项目也是围绕这一目标所展开,如“气候保护项目”、“城市能源协调规划”等,相应的,维也纳城市发展规划也重点强调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探寻如何将城市规划与生态目标结合起来,从而找到促进城市协调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有效方法。

(2)奥斯丁

奥斯丁未来发展目标是成为美国最宜居的城市,同时使其成为最好管理的城市。但是两大挑战将可能阻碍其目标的实现,即:城市东西部的分离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决策缺少整合机制。城市东西部的分离体现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方面面,严重阻碍了城市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个问题,政府连同IBM公司提出了四个主要的解决对策:整合不同部门之间的决策、统一管理城市的项目、对于每一个决策应保证最好的经济和社会回报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机制。

2.6.类型六:智慧城市应保证信息公平消除数字鸿沟

其代表城市有新加坡和香港

(1)新加坡

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加剧数字鸿沟,造成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数据表明新加坡的贫困率一般维持在 25-30%。但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新加坡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考虑到这一情况,新加坡在IT2000中就提到措施消除数字鸿沟,在iN2015中则采取三项措施:针对年长者推出银发族资讯通信计划(SII);针对贫困人士推行新电脑加强计划(Neu PC Plus)和启发基金;资讯通信访问中心(IAC)为弱势人群服务。采取一系列措施使iN2015 真正能让整个社会收益。

(2)香港

同新加坡一样,香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也把消除数字鸿沟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为此香港政府一直积极与业界及非政府机构紧密合作,推出多项措施以消除社会上存在的数字鸿沟。政府为不同社群免费提供基本的信息通信技术培训课程,在公共图书馆举办免费讲座,举办地区性的宣传活动和资讯与娱乐并重的节目等。为了弥补企业、家庭上网率的局限性,多途径地向社会提供政府网络服务, 政府在图书馆、商场、地铁及主要街道设立公共信息服务站,公民可以在这些地方进入“公共服务电子化”网站,接受政府提供的各种

[3]

[2]服务。政府还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循环再用的电脑,为残障人士购置电脑设施提供资助,为公用电脑安装辅助设施以方便失明和视障人士使用。

2.7.类型七:智慧城市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转型的助推剂

其代表城市有新加坡和北京

(1)新加坡

从新加坡的发展过程中还可以看出,城市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最初只被作为电子政务的一部分到后来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新加坡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2)北京

在北京市智慧城市行动纲要中,突出体现了以应用为导向的特征,以解决城市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点,关注企业、市民、政府的智能化应用,通过应用带动智慧基础设施建设的升级,促进智慧产业进一步发展。

2.8.类型八:智慧城市更注重顶层设计

其代表城市有维也纳和武汉

(1)维也纳

维也纳将城市规划融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将区域空间的布局作为建设重点, 期望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变革来改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城市的 13 个目标发展区根据其既定建设目标进行分组规划,使得经济、地域、政治等方面相近的区域能够实现进一步联合与共同开发,并使新城区的建设能与周边已开发区域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区域和城市的协调与联合发展。

(2)武汉

武汉市将智慧城市规划分为“概念设计”和”总体规划与设计”两步走, 武汉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专家在评估并确定宏观目标和发展思路的基础上, 再进行总体规划与设计,使得后面所进行的总体规划有据可依,总体规划与设计的指导思想、目标明确,任务与指标具有更高的可实施性。

2.9.这些典型案例可以给出以下启示,就是

从规划时间来看,西方国家的规划周期一般较长,这有利于项目实施的连续性,但同时,未来可变因素也较多,又由于智慧城市是以ICT 技术作为支撑的, 作为 ICT 技术核心的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运算能力、性能价格比按每 18 个月翻一番的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增大了未来的不可确定性。中国的智慧城市规划则基本以 5 年为一周期,这主要是与城市整体的五年规划相契合。这使得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保持与城市其他规划和目标的统一性,有利于整体发展。但是规划周期较短,不免造成一些短视问题,对长远发展有一定影响。

从建设规模来看,国外城市(新加坡除外)大都由中小型城市率先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且模式多样各有侧重,没有统一的规划路径及建设模式,一般仅涉及部分产业或区域,强调几个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建设;而国内的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却主要以各个大城市为主,虽然多数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停留在规划阶段,但是从各市的规划文件上来看,其建设侧重于整体部署, 建设规模较大。国外的建设模式保证了其可实施性较强,利于监管,但是整体协调性不足,也无成熟的模式。而中国这种全面部署的模式,虽然能整合各方优势,集成各方力量,但是系统协调要求高、落实难度大,实施管控未有具体经验。

从发展水平上看,国外城市(尤其是发达国家城市)基本上是在经历了数字城市、智能城市之后自然过渡到智慧城市,而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明显存在差异。广州、深圳、宁波、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城市信息化体系,城市政务、社会管理等各个层面都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其重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整合,如何将智慧的理念融入到城市治理当中。然而国内很多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目标的城市,自身并没有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的基本积累。如果把“电子城市—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智慧城市”当做城市信息化的一个发展路径的话,这些城市基本处于数字城市还没建成的情况下,直接跳级到智慧城市建设。因此建设难度更大,但如果善于借鉴先进城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也可能实现“后来居上”的效果。

3.1.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智慧城市”建设的硬环境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革命从未停止,信息化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进程,特别是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技术革新,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基础。

3.1.1 互联网

3.1.1.1 高速互联网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为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颁发4G牌照,这标志着以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式运营。4G被大部分学者与技术专家界定为无线服务的技术,它集 3G与 WLAN 于一体,下载速度可以达到100Mbps,上传速度也可以达到20Mbps。高速的信息传递能力,可以提供优质的通话质量和数据通信速度,从而为合并无线局域网、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和卫星通信等系统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它还可以实现全球漫游功能,实现地球表面及陆上空间全覆盖互联。

4G被视为信息高速公路,但4G并不是高速互联网的全部,未来5G、6G等新技术的出现同样会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更高速通道,届时高速网络将过渡到超高速网络。

3.1.1.2 泛在网络

泛在网络是指无处不在的网络,它是自适应信息服务得以体现自适应性的基础环境。智慧城市的泛在网络建设需要无线、光网技术配合互联网技术构建其平台,使城市信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意的网络和设备获取需要的信息与资源,为城市提供相应的服务。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的融合趋势也日趋明显。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公共事务、通信、安全、经济等服务的综合性需求越来越高,对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与时效性的要求也同样在增长。借助 3G、4G 技术研发与工程的建设,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实际已经初步融合,同时广播电视网与互联网的融合也在进行之中,三网融合工程实施进程正在不断加速。

3.1.2 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传感网,它是基于互联网、RFID、红外线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系统设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协议,将全球物品与网络互联,实现信息的交互与共享,实现智能化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标识中心提出,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在网络中信息交互与通信。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新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报告指出,“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2006年6月,世界无线研究论坛(Wireless World Research Forum,WWRF)预测,到2017年将有7万亿传感器为地球70亿人口提供服务。物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传统设备与信息系统分录的模式,为信息交互提供载体。

按照采集、传输、应用的功能可以将物联网分为智慧传感网、智慧传输网、智慧应用网,相对应的分别是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对物理世界感知、识别并控制,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络组成,是信息采集的来源。

2、网络层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由各种互联网、有线、无线通信网络组成。

3、应用层在对数据信息计算和处理的基础上实现在各行业的应用,并对数据进行管理控制,是物联网与用户的接口。同时,物联网不仅提供传感器获取的信息,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能力,对接收的信息智能管理,将海量的数据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加工出不同用户的需求。

物联网的出现为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感知和控制提供全面支持,并应用于智慧的各个领域。例如:构建覆盖全区域的城市公共场所摄像监控系统,强化图像感知网络的建设,提高公共场所全方位、实时的监控;在公共区域安设 RFID 读写器,强化公共信息网络的接收功能;根据实际交通流量进行红绿灯时长的远程控制;全面推广 GPS 卫星空间定位系统,提高城市的空间定位能力。

3.1.3 大数据

大数据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单从字面来看,它表示数据规模的庞大。大数据(Big Data)以10TB(1TB=1024GB)规模以上的数据量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

1、大数据来源

大数据的来源主要有三方面:第一,系统运营数据。城市各类系统运营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例如银行交易、信用卡消费,这类系统自建立便开始积累其数据,而且这类数据随系统运营而存在;第二,用户生产数据。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有些传统的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例如,智能终端的普及,外出旅游不再只是拍照片,这些信息增加了空间位置。还有微博、微信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在网络上的关系也建立起来;第三,物联感知数据。物联网的建立为大数据的获取提供了平台,通过终端感知获取数据,通过泛在网络传送给物联网应用服务。

同时大数据时代面临很多挑战,一方面缺乏从广泛数据中提取能力,另一方面数据类型、标准不统一,数据接口不兼容,数据不共享,同时大数据获取后面临存储成本大、存储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技术、管理、标准、规范、法律逐步协调。

2、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其计算资源(包括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等)是动态、可伸缩、被虚拟化的,而且以服务的方式提供。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计算方式,通过云计算技术对大数据分析,预测模型并提供决策支持。

3、应用展示

大数据往往来源于一个城市的多个物联网,例如交通物联网、通讯物联网、医疗物联网、环境物联网等等,经过智能分析后需要一个直观的反馈,来展示并辅助管理决策。

智慧城市的管理需要构建城市信息系统,从打破政府部门体系隔阂入手,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城市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加强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信息资源的社会开放度,加快服务性的城市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使数字城市的空间表现形式由抽象的二维地图发展成与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中,同时加入了虚拟现实技术,使得人们在大数据的背景下,更加详实地描述现状和分析城市空间。三维数字城市对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地质环境分析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有很好的帮助。

3.2.下面谈一下“智慧城市”建设的软环境需求

3.2.1 需求之一是城市规划方法转型

城市规划的发展经历了手工式城市规划、统计式城市规划、数字城市规划。智慧城市的发展促使传统城市规划方法的改变。智慧城市的规划方法是采用动态监测、大数据采集,以数据挖掘、建模分析为工具,模拟仿真和可视化进行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与城市未来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城市化进程中指导城市发展与建设。智慧城市的规划应发挥决策咨询的传统优势,引领城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智慧城市的规划应以技术为手段,运用计算机硬、软件及网络技术,实现对城市各种空间和非空间数据的输入、存贮、查询、检索、处理、分析、显示、更新和提供应用,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决策。智慧城市的规划应结合经济、人口、交通、文化、基础设施、地质环境等领域数据,科学预测发展趋势,为决策支持提供客观依据。智慧城市的规划更关注民生,聚焦绿色低碳、紧凑发展、生态和谐等核心。

3.2.2 需求之二是大数据的分析方法

前面提到,云计算技术的出现为大数据应用提供了平台与支撑,对异构、多维和海量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方法、模型预测和可视化分析,最终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用户可用信息。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模型预测和可视化分析具体方法有很多,每一种方法都可以针对性的解决一些问题,但哪种方法更科学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分析需要的并非是哪一种或哪些方法,而是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3.2.3 需求之三是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并进行政策引导

智慧城市中对于信息的获取、收集、使用、管理等方面需要相对应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指引,尤其是知识产权和个人隐私不能有效的保护。面向智慧城市的特点,需要一方面利用技术手段保证信息安全、保护个人隐私,防止因技术缺陷导致的信息泄露,防止恶意软件和人为的窃取信息,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法律和规范,从法律层面上指导技术和管理,保护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严防机构和个人利用法律漏洞实施破坏和犯罪,同时切实实施监管审查等工作,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监管。

3.3.那么,城市规划如何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所需条件呢?

城市规划与智慧城市在“创造更美好城市生活”的目标与内涵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城市规划为切入点引领全市的综合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生活的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核心功能的建设与完善,并将智慧城市的规划目标落实为空间规划策略与布局方案。

3.3.1 首先,公众参与规划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发展工程,取得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合作是成功的关键,其规划的重要任务是形成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发展方向的共识,促进政府与社会合作,共同完成智慧城市的建设任务。政府首先要成立智慧城市专门机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建设任务。例如上海市成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成立智慧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建立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同时依托相关机构,建立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中心。

城市智慧之源主要来自广大城市居民,没有公众的积极参与,城市将失去智慧源泉。因此,智慧城市规划要把维护投资者利益放在重要位置,要鼓励民营经济在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要向公众及时公布智慧城市建设工程的进展情况,向公众说明建设中碰到的问题,接受公众的批评与询问,有效的社会监督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3.3.2 第二,制定智慧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

从城市规划角度看,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也应有所侧重。结合智慧城市内涵和规划建设的可操作性,智慧城市规划建设重点应包括持续发展的城市经济、总体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快速响应的基础设施、透明可行的城市管治、自由丰富的社交生活及富有生机的城市文化。上述七大方面都可以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优化、升级或重构,使智慧城市规划更有针对性、有效性,从而引导城市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并享受智慧城市给其带来的“宜居、宜业、宜行、宜乐”。

(1)在区域层面

该层面的城镇体系规划的核心是协调区域内部各城市间的分工与合作,以此为基础实现共赢。与传统城市建设一样,智慧城市建设应秉持此目标,同时借由新信息技术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充分挖掘区域内各城市优势发展的方向与重点;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确定的前提下,设立区域智慧协调中心,从区域层面进行资源调配,并完善相应智慧基础设施以保证合理、有效的流动联系。

(2)在城市层面

城市总体规划是按城市自身建设条件和现状特点,确定城市发展性质、规模和建设标准,安排城市用地,进行各项建设总体布局,最终使城市的工作、居住、交通和游憩四大功能相互协调发展。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城市性质、发展规模和用地空间结构。而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应突破传统规划理念,建立智慧城镇群、综合功能区、规模门槛、中心网络节点和资源单元等战略性体系,在此基础上还应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环境资源,营造城市文化,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同时,在确定发展规模的过程中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模拟城市发展情景,使之更为贴合实际发展趋势。

(3)在地区层面

此层次规划的智慧城市空间策略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构建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战略的地块控制性指标集成系统,包括地块总建设规模、分片区建设强度、建设风格、配套服务设施及开发现状更新等核心要素。政府部门可通过此系统进行优化管理,同时保证对市民大众的信息公开。②建设地块内居民信息汇总数据库,包括人口、就业地构成及出行属性等数据,以便于进行区内管理和城市汇总分析。③地块内居住区智慧管理系统,保证居住区智慧运行,降低非必要的资源消耗。④建立公共服务、市政服务和交通服务管理系统,提升地块内居民的生活服务水平。

3.3.3 第三,提供系统的智慧基础设施保障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信息、交通和电网等最基本的专业系统,这些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将让市民充分享受到有线宽带网、无线宽带网、高速移动网、物联网以及智能电网等带来的便利,也可以通过整合城市周边交通环境资源,实现市民出行成本更低廉、更便捷,形成智慧的交通框架。同时这些基础设施的专项系统规划与落实已基本包含在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未来城市规划为促进智慧城市的发展应着重加强多专业系统的整合与统筹,通过顶层设计确定的共同目标和统一标准,指导各专业系统的布局方案制定和选址落地、建设实施。

3.3.4 第四,研究智慧社区的规划建设标准

智慧社区规划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既有规划社区框架体系基础上,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和综合服务手段,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

根据不同城市定位、人口发展特征,可研究提出不同类型智慧社区差别化的规划建设标准,以服务人群为主要分类差别,确定不同的人口和用地规模,研究智慧社区的用地供给结构和空间布局策略,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分类的规划指导,实现个性化配置。区别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建设重点在于其城市管理、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服务的智慧化,社区服务更为主动、积极和个性化,将能够提供更精准的信息和服务,而居民可以随时随地随需地获取服务。

针对成熟发展的城市社区,智慧社区以步行可达的公共活动范围为居民日常生活圈进行优化和提升,通过围绕既有社区中心或各类公共活动中心的设施完善,提供集成化、便民化、一体化的居民公众信息化服务,包括信息发布、个性化服务、物业管理、安全报警等方面。

针对郊区城镇化地区的智慧社区规划,可以轨道交通站点等社区内外转换节点为核心区域,构建满足居住、社交活动、休闲娱乐、就业就学就医等各类基本需求的复合型社区,考虑社区智能化管理、公众服务、能源控制、信息网络等各类智慧化基础设施的布局。

包括数字城镇群和智慧社区发展策略两大部分

4.1.先谈一下数字城镇群的发展策略

4.1.1 我国数字城镇群发展概况

可持续的城市群发展建构,需要通过数字、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作为支撑,并且从“单一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逐步走向多个具有一定关联的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形成数字城市群的构成体系。因此,可以理解为,数字城市群是以数字城市为基础,在更大区域范围内,以网络形式有序延伸和扩充。

自《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件发布以来,我国的数字城市建设于2006年全面展开,已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城市智能交通、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等方面,初步建立起政府、企业、社区及民众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互动平台。

早在“十五”期间,我国就明确提出“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要求,“数字信息”、“数字城市”建设作为信息产业部十大信息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许多城市都把信息产业发展列为第一支柱产业,集中体现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发展环境、大力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和积极推进信息消费能力等方面。特别是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等领域。

“十一五”时期,数字城市建设作为信息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重点,更加突出了城市网络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服务平台构架、部门或行业之间的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这一期间,许多省市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实现区域信息化的重要途径,开展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推动数字城市的建设,基本形成以多专业、多部门协作为基础的工作模式,初步建立了较为有效的信息共享、信息更新和信息服务平台。同时,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城市管理模式的创新相结合,特别是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部门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提升了管理水平,增强了公共服务能力,有力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总体来讲,“十一五”以来来我国城市的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相关信息化发展政策的出台、重大信息化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国家的信息化进程;二是通过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有力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三是城市信息化技术迅速发展,并获得了广泛应用。

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群建设的过程中,“十二五”时期在不断加强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立足于区域的广泛合作,以数字城市群的发展视角探索城市及区域的发展路径,这也是我们发展理念的进一步提升。从“十二五”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化发展特点来看,这一时期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仍是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并将与城市功能的完善、提升融合发展。

4.1.2 我国数字城镇群发展策略包括以下5个方面

(1)推进跨区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和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城市群建设提供保障。

跨区域信息网络是数字城市群的“高速公路”,因此要继续优化区域内各个城市现有的网络结构,同时要适应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需求,加快推进“三网融合”,提高网络资源综合利用和信息交互能力,以保障数字城市的建设。

(2)各个城市在加快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建立数字城市群的若干专题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公共数据的共享至关重要。数字城市群平台的建构,基础是空间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有重点地建立若干重要的、可操作的专题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十分必要。公共信息平台是“分布式一体化”,即平台的共享数据涵盖了城市各种要素,物理上是分布在区域内的各城市,逻辑上是一体化处理。

例如按照《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推进区域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这就需要依据要求,各个城市的城乡规划协调一致,更好地为城市群的协调发展起到引导和调控作用。

为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以及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应重点建设交通、能源、环保、城乡规划等专题公共信息共享平台。交通、能源、环保作为区域关联度最大的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主体,通过提升共建共享和互通互联水平,加强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体系建设,以增强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3)制订规划,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数字城市群的建设。

数字城市群的建设,必须以数字城市为基础,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数字城市群建设和发展规划

。针对目前大、中、小城市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数字城市群的建设应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方式,即从数字城市建设较为成熟的大型节点城市出发,结合区域城镇体系建设,逐步扩展到中、小节点城市,并覆盖到整个城镇、乡村地区,形成以节点城市为核心的、稳定的城市群网络。

充分利用特大城市、大城市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优势,依托优越的软硬件条件及人才资源的优势,率先建成以大型节点城市为主的数字城市群骨干网络,带动其它中、小节点城市的数字城市群建设,以逐步完善数字城市群的结构体系。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操作性,以统筹和优化各类资源配置,避免无序建设、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促进数字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4)继续创新,打造一流数字城市群的信息技术构架。

科技进步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前提。数字城市群的地域覆盖范围更大,要求实时收集和处理各类数据,这就需要更为流畅的宽带网技术、更为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以及更为科学的辅助决策能力。从技术层面来说,需要建立更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撑。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进步,一些关键性信息化技术都有了长足发展。人们注意到,面向对象技术、软件集成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地理信息系统正向数据标准化、系统集成化、平台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宽带网络的不断更新,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日趋完善和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应用,都为数字城市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技术活力。

进一步加大研发的投入力度,促进信息化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信息化将达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5)加大数字城市建设成果的应用力度,加快相关配套政策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制定。

积极将数字城市建设的成果切实应用于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各个领域,并转化为生产力。从制度创新、政策角度推动数字城市群战略的实施步伐,通过相关标准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具体操作方案的明晰,不断探索、努力实践,以形成一套相对完善、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同时,要进一步打破地域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起统一的协调机构,进一步提高决策和管理的综合效能,同步推动数字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

4.2.最后要讲的是智慧社区的建设目标和模式

4.2.1 智慧社区的内涵

所谓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是指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社区的社会管理水平与公共服务能力,最终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北京市对智慧社区的定义是:“智慧社区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让“五化”成为居民工作、生活的主要方式,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更文明。”

由上述定义可知,智慧社区建设,首先,从手段上,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也即依托于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传统社区到智慧社区的转变。其次,从内容上,是通过整合居民衣食住行相关的信息资源,以智能化的方式为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服务。最后,要达到让居民生活更智慧、更幸福、更安全、更和谐和更文明的目标。

相对于传统社区,智慧社区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社区建设,智能感知和主动服务是其关键特性,而智慧社区因其组织管理更为先进合理更加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从而更具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智慧社区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1)以人为本。智慧社区的建设,其实就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在“吃、住、行、游、购、娱、健”方方面面的需求,让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因此,智慧社区的建设首先需要“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社会管理与公众服务的需求,提供便捷、丰富、低成本和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2)智能感知。智慧社区充分应用物联网技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把人和物的信息进行高度的感知与互联,建立智慧社区的泛在信息源,从而实现智慧社区中的关键对象均可被感知、被分析及被互联。

(3)主动服务。智慧社区具有主动服务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智慧社区建立的门户网站,可以对客户的网站浏览记录、办事规律等自行分析,然后为居民制定个性化的服务,并主动推送给相关的服务机构。又如,对于居家老人或其他特定人群,可监测其状态和位置,当出现异常时,主动向受信人报警及提供信息服务。智慧社区还具有定向服务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受众,主动推送其所需的服务内容及服务信息。

(4)可持续发展。智慧社区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与服务模式,相比传统杜区,智慧社区具有持续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在这种力的推动下,可实现社区各元素的自我适应调节、优化和完善。这样就可以促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始终处于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

4.2.2 智慧社区的规划目标

智慧社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智慧”作为一个相对意义上的形容词,是相对于传统,相对于从前,变得更加美好、更加智能的意思。因此,智慧社区建设,有其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而各个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城市特点不同、经济能力不同,智慧社区建设目标又各有差异。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或社区而言,其智慧社区建设更多侧重于实现信息采集的数字化、社区办公的自动化层面;对于发达地区的城市或社区而言,其智慧社区的建设则发展到全面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层面。而对于高度发达的城市或社区,其智慧社区建设则已经进展到精细化管理与智能化服务等层面。

智慧社区建设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城市居民在“吃、住、行、游、购、娱、健”各个方面,都能够做到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或方式获得其所需的各种社会服务。各个城市或社区,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发展阶段、经济能力和技术能力,设定有限目标,选取重点方向,持续投入,渐进发展,逐步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工作。

4.2.3 智慧社区的规划理念可以总结为以下6条

(1)以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和老百姓满意度为根本目的

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提高老百姓对生活的满意度。通过相关机制体制的建设,寓管理于服务,实现社区社会管理的善治,提升区域社会管理水平,推动基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先进信息技术的引入,在最大程度上为居民办事与享受服务提供便利,使得居民随时、随地都能便捷地获取到信息与应用服务,打造良好的社区生活软环境。最终,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提升老百姓对政府和社会的满意度,推动区域和谐社区建设。

(2)以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为基本原则

智慧社区建设,是在智慧城区建设的统一框架下的重点应用建设项目,是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具体承载与落实。以全区政务信息资源中心建设为基础,以城区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服务平台等智慧应用相互联动,全面整合区域政府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资源、社会企业公共服务资源和其他服务资源,以智慧社区平台为区域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智慧应用统一门户平台,统一规划、统筹建设,以云服务的模式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与应用工作。

(3)以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企业服务整合为先导

智慧社区的核心不在于技术的先进性,而在于服务内容的丰富性与便捷性。因此,先行开展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和社会企业服务职能的整合,通过智慧社区平台来体现并提供这些服务。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重点推动社区非政府机构及服务能力的建设,重点推动居民互助服务的整合,再通过信息技术,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获取手段,使得居民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各种服务。

(4)以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应用为基础

智慧社区建设,旨在实现区域内“人、地、事、物、组织”的有效管理,满足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各方面的服务需求。上述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基础,是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有效的共享应用。通过区域政务信息资源中心的建设,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承载,实现信息资源高度融合,在此基础上,对于居民各个方面的服务需求,能够进行及时地响应,提供全面、准确、直观、丰富的信息支撑。同时,由于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平台的建成及与智慧社区平台的业务协同能力,也为社区居民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以基于位置的邻里服务为特色

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功能是寻找自己位置周边5km范围内的邻里服务。不论是寻找停车场所、保健设施,还是吃饭、购物。依托无所不在的无线接入服务能力和区域政务信息资源平台中的位置服务功能,能够为社区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快速的位置定位服务,以及基于该位置的周边服务设施、服务企业、服务人员的查询定位与在线交易服务能力。同时,由于智慧社区平台是全区统一规划统筹建设的,只要在范围内,公众均可通过其智能终端应用,获得一致的信息服务与应用服务。

(6)以评价指标体系为考核准绳

智慧社区建设最终需要落实到一系列考核指标的实现上。为了统筹智慧社区建设,明确智慧社区建设的着力点、发展方向和建设标准,规范、指导、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使智慧社区建设在科学、合理的标准指导下稳步扎实推进,例如制定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从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服务三个方面提出详细评价要求,最后,对各级政府提出智慧社区建设保障措施要求。

4.2.4 那么,智慧社区的规划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从技术实现上,智慧社区包括五个层次和两大保障体系。其中,五个层次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和用户层,保障体系包括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保障和信息安全保障。

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结合区域信息资源中心平台建设,依托全区统一的地理空间库、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以及各种应用专题数据库,以地理空间为载体,全面整合区域内人、地、事、物、组织信息资源,围绕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需求,开展区域智慧社区平台建设。

通过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形成全区域内唯一的人、地、事、物、组织信息资源,为各社区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基准。在地理空间、人口、法人、经济运行等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针对社区管理与服务的需求,构建社区应用专题数据库,实现以地理空间信息为载体的深度信息资源融合。

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通用性应用功能需求,通过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建设,实现通用性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统筹建设。各社区通过租用云服务的方式,开展社区管理与服务功能的应用。同时,基于社区云服务平台,实现与区域智慧城管平台、应急指挥平台及其他行业委办局平台的对接,支撑社区与区域政府部门及公共服务机构的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

对于社区管理中的本地化与定制性应用功能,各社区根据自身业务关注重点酌情开展建设。这些应用功能与智慧社区云服务平台实现对接,全面支撑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

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目前存在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模式,前者以北京等城市为代表,由政府投资为主全面建设,后者以上海等城市为代表,由运营商投资为主重点建设。为了有效规避两者各自的缺点,需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驱动、各司其职推动智慧社区建设与运行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良性竞争对服务水平的提升作用,同时兼顾政府统筹与调节市场行为,确保社区管理与服务运行在和谐的状态下。

所以说,首先,通过政府统筹,解决社会管理与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在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制定区域智慧社区建设标准规范与评价指标体系,统筹区域内智慧社区建设;建设区域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区域内人、地、物、事、组织的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统一更新,为智慧社区平台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支撑;建设社区管理平台,实现“全覆盖、全时空、全响应、数字化、精细化、动态化”网格化社区管理;构建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健”基础公共服务;整合市场及非政府机构、志愿者提供的公共服务,为居民提供增值类公共服务。

上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例7教学反思下一篇:包揽造句及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