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体系论文

2024-10-15

城市规模体系论文(精选11篇)

城市规模体系论文 篇1

摘要:城市等级规模结构揭示了一区域内城镇规模的分布规律,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运用城市首位律、分形理论、城市规模基尼系数对中原经济区29座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原经济区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不尽合理,城市首位度偏低,缺乏首位城市、中等城市发育。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应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突出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完善发展轴线;提高以城带乡发展水平,激发节点发展潜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周边对接创造良好环境。

关键词: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中原经济区

城市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市组成的有机整体[1]。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类型结构与地域空间结构是其基本的结构[2]。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是指一定区域内城市规模的层次分布,它揭示了一个区域内城镇规模的分布规律,反映了城市体系从大到小的序列与规模的关系[3,4]。因此,研究一个地区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助于认识该地区城市在不同规模等级中的分布状况及城市人口集中或分散的程度,有助于认识城市体系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某些特点,从而为城市体系规划以及城市规划工作奠定基础。所以,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研究成为城市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

国外城市地理学者很早就在这方面开始了研究,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提出了中心地理论,第一次把区域内的城镇系统化,他对城镇体系做了严谨的论述与数理模拟,提出了城镇体系的组织结构模式[1]。1939年马克·杰弗逊(M.Jefferson)及1942年齐普夫(zipf)等对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分布进行了理论研究,提出了城市首位律、城市金字塔理论和位序———规模法则等理论,这些理论为后人研究城镇体系奠定了基础[2]。之后,20世纪以来,经济、地理、社会、统计等领域的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的实际分布规律,并提出许多模式[5]。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的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研究逐渐开展,严重敏、宁越敏(1980)和许学强(1982,1993)先后用全国城市的详细人口资料,进行了位序-规模法则的检验[2],周一星等(1986)对中国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及各省区二、四、十一城市指数进行了计算[6],王放(2000)计算出1984-1995年中国城市体系的首位度、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7],随后对于国家级、跨省级等级规模体系结构研究逐渐增多,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国内学者对哈尔滨都市圈[8]、长株潭城市群[9]、中原城市群[10,11]、辽宁中部城市群[12,13]、长三角城市群[14,15]、珠三角城市群[16]、成渝城镇密集区[17,18]和武汉城市圈[5]等进行了等级规模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纵观以上国内学者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主要采用了城市首位律、位序—规模法则、齐普夫法则、分形理论、变差系数、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等理论和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我国的城市圈和经济区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进行了研究。就研究区域上而言,目前,对于文章中的研究区域,中原经济区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基于此,利用城市首位律、分形理论、城市规模基尼系数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中原经济区城市的规模等级结构,并就该区域城市规模等级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优化的对策。

一、中原经济区概况

中原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河南全省、安徽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南部和山西东南部。具体包括河南省的18个省辖市,安徽的淮北、宿州、阜阳、亳州,山东的菏泽、聊城,河北的邯郸、邢台,以及山西的晋城、长治、运城,共29个省辖市,土地面积28万平方公里,区域内近1.58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的11.83%。全区1.9亿亩耕地,占全国的1/10以上。

二、中原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一)中原经济区城市等级分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确定的城市人口规模分级标准(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人口在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20—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100万人为大城市,100—200万人为特大城市,200万人以上为超大城市,据此,可以把中原经济区的29个城市进行分级(表2)。

(二)城市首位律分析

首位城市比是指首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城市体系的其余城市人口规模之和的比,可以反映区域城镇等级规模特征,模型如下:Sn=P1/(P2+P3+…+Pn),其中Sn为城市首位比,n为全体城市数目,P1,P2,…,Pn是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城市人口规模。区域的首位城市比越大,说明城市体系的首位度越大。

马克·杰斐逊在1939年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概括,并提出了首位律,研究对象中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就是首位度,即两城市指数。后来,为了改善两城市系数的的简单化,有学者提出了四与十一城市指数的概念。两城市、四城市和十一城市模型如下:

两城市指数:S2=P1/P2;

四城市指数:S4=P1/(P2+P3+P4);

十一城市指数:S11=2P1/(P2+P3+……+P11);

其中P1,P2…P11为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城市人口规模。

一般来说,首位度指数越大,首位度越大。正常的两城市指数应该为2,四城市指数为1。

根据马克·杰斐逊的城市首位律,可计算出中原经济区29个城市的2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按照奥尔巴赫特位序—规模分布原理,正常的4城市指数应该是1,而2城市指数应该是2。从计算结果可以得出,该区域的实际首位度指数均小于位序—规模分布的标准。从S2看,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中首位度偏小,该地区没有明显的首位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有待提高,郑州作为区域最大的城市,对整个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影响和贡献率有限;从S4看,城市首位度明显偏小,距标准指数还有一定差距,说明中等城市比较发育,数目较多,分布相对均衡,规模结构差别不明显,表现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数量较多。

(三)分形理论分析

在一个区域尺度内,每一个独立的城市空间均可以看作是一个镶嵌体,不同尺度的空间结构具有自相似性,在一定的无标度域中,空间单元的分布遵循分形规律。一般来说,城市规模分布服从等级规模分布(即城市位序—规模分布)和帕雷托分布模式。等级规模分布的公式为:

式中,r为城市位序,P(r)为第r位城市的人口,Pi理论上为最大城市的人口数量。式(1)也称为捷夫(Zipf公式),其中q为捷夫指数。帕雷托分布的公式为:

式中,N(x)为城市人口大于X0(门槛城市人口数量)的累积城市数目,X为城市人口数量,C为待定常数。显然,帕雷托分布为一分形模型,类似于豪斯道夫维数。捷夫模型与帕雷托分布模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且一般认为式(2)中的D与式(1)中的q有如下关系:

式中,R2为判定系数,表示回归曲线的拟合优度。当回归所得方程拟合程度较高时,R2≈1。所以,一般情况下可认为:

式中,D被称为帕雷托指数,或称分形维数。与帕雷托模型相比,捷夫模型计算简便,而且运用公式(3)可根据捷夫指数方便计算帕雷托指数,因此本文采用捷夫模型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等级规模结构进行分析。

对式(1)两边取对数,可得:lnPr=lnP1-qlnr。对人口规模及其位序做双对数散点图,再进行Y=a-bx形式的线性回归分析。

如果|b|=q≈D=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理想状态;

如果|b|=q>1,或是D<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发育,首位度较高;

如果|b|=q<1,或是D>1,说明城市人口比较分散,分布在各级城市里,高首位城市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

根据分形理论,以城市位序(r)为横坐标,各城市城镇人口规模(p)为纵坐标,做双对数散点图,并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图1)。运算可得,lnPr=6.1253-0.5681lnr,R2=0.7804,Zipf维数q=0.5681,Hausdorff维数D=1.7602。可见,q<1,D>1,分维测算的结果表明,在中原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中,人口分布较分散,分布在各等级城市中;首位城市不明显,郑州作为最大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其垄断地位不明显,城市辐射力有限,人口集聚作用不突出,首位城市地位亟需提高;区域尚未形成辐射范围广,带动力强的中心城市;中等城市比较发育,各城市差别不很明显,存在数量较多的中等城市。

(四)城市规模基尼系数

城市规模基尼指数的计算公式为:G=T/2S(n-1)。式中:n为城市个数;S为整个城市体系的总人口;T是城市体系中每个城市之间人口规模之差的绝对值总和。其中基尼指数的取值范围为0~1。基尼指数越接近0,表明城市规模越分散,越接近1,表明城市规模越集中。

根据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得出,中原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城市规模基尼系数为0.1416。根据前文中,基尼系数越接近于0,表示该地区的城市规模趋与分散,所以,可知,中原经济区的城市规模分布相对分散,尚未形成辐射带动力强的首位城市。

三、促进中原经济区城市规模结构合理发展的对策

(一)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突出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

实施核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

(二)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完善发展轴线

优化和完善城市功能,科学编制规划,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中心城市优化布局,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周边县城和功能区为组团的空间格局。加强和拓宽“米”字轴线两侧的城市发展,完善城市结构。

(三)提高以城带乡发展水平,激发节点发展潜力

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发挥县(市)促进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把中小城市作为吸纳农村人口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分配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增强县城发展活力,支持有条件的县城逐步发展为中等城市,按照合理布局、适度发展原则,支持基础较好的中心镇逐步发展成为小城市,强化其他小城镇对周边农村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周边对接创造良好的环境

农村作为城市的候补地域,对衔接城市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增强和临边地域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巩固和壮大城市边界的经济实力,稳定城市的发展地位,挖掘城市边界发展潜力,整体提升城市发展实力,对此应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就近就业、农村环境改善。支持新乡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信阳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

四、结语

加强中原经济区的整体实力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增强中国经济实力的重磅之举,中原经济区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视,特别是在国际经济形势不稳,市场转战国内市场的转型之际,中原经济区的作用日益凸显,人口的集中已经不是劣势,而是扩大市场的优势条件,城市的发展壮大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众所周知,在中原经济区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的同时,对城市发展的要求也是日益提高,现阶段城市等级结构发展不完善,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有待增强和提高,要大力的发展中小城市,增强发展轴,加大对节点城市的投资力度,壮大节点城市发展实力,使城市等级结构趋于合理,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的发展。

城市规模体系论文 篇2

城市燃气工程:含气源厂、储配站、调压站、供应站和输配管线等;

(五)城市供热工程

城市供热工程术语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一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部分》和《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供热工程包括热源、管道及其附属(含储备场站)的建设与维修工程,不包括采暖工程。

(六)城市燃气工程

城市燃气工程术语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一城乡规划、城镇建设、房屋建筑部分》和《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城市燃气工程包括气源、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含调压站、混气站、气化站、压缩天然气站、汽车加气站)的建设与维修工程,但不包括长输管线工程

1.燃气源

大型工程:日产气量30万m3以上;单项工程合同≥3000万元。

中型工程:日产气量10万~30万ll13;单项工程合同1000万~3000万元。

小型工程:单项工程合同额≯1000万元。

2.燃气管道

大型工程:管径≥300mm,中压以上;单项工程合同≥3000万元。

中型工程:管径≯300mm,中压以下;单项工程合同额1000万~3000万元。

小型工程:管径≯300mm,中压以下;单项工程合同额≯1000万元。

(八)城市供热工程

.城市供热工程:含供热厂、供热站和输配管线等;

1.热源

大型工程:日产热量≥250t/h.或供热面积>300万l112;单项工程合同≥5000万元。中型工程:日产热量≥80 t/h,或供热面积>100万m2;单项工程合同额2500万~5000万元。

小型工程:日产热量<80 t/h,或供热面积<100万m2;单项工程合同额<2500万元。

2.管道

大型工程:管径≥700mm;单项工程合同≥3000万元。

中型工程:管径500~700mm;单项工程合同额1000万~3000万元。

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规模;规模政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演变轨迹及其争论焦点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规模政策演变的历史轨迹

1978年3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会议制定的《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的方针,“大城市的规模一定要控制”,“中等城市要避免发展成大城市”。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城市规模发展的指导方针。

1980年12月,国务院批转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纪要》指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

1990年4月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对城市规模和发展方针进行修改。其中第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这是我国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的城市发展方针,也是至今仍在执行的城市发展方针。

总体而言,从1978年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到1980年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再到1990年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我国的城市规模政策和发展方针经过了几次调整,客观上反映了我国城市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经济发展的历程。

(二)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争论焦点

改革开放后,关于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讨论日益激烈,爭论焦点在于大城市规模要不要控制,发展小城市(镇)是否我国城市化的唯一道路。针对这一争论焦点,根据各派的核心指导思想,大致可归结以下三个主要的观点范畴:

1、大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认为:积极发展大城市,反对把小城镇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要途径或唯一途径。大城市是千百年来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精心营造的成果,包含了社会前进发展的根源性动力。大城市的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范围经济高于中小城市,实践证明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工业革命以后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律,中国也不会例外。根据经济地理学的极化-涓滴效应,经济发展前期,大城市将起着带动、溢出和示范性作用;而在经济发展后期,二者将呈现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一体化关系。而在这个漫长过程中,大城市始终是以高姿态、高标准统领着双方的发展。

2、小城镇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认为: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唯一道路。这是由我国实际国情所规定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化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大问题。由于我国城市发展尚不健全,蕴藏巨大隐形成本,使得我国城市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量十分有限,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我们要走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和复兴小城镇,“就地城市化”的道路。另外,小城镇和大城市共同发展,承认小城镇发展的公平权利,维护广大农民生存与生活的发展需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本质和实现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总体利益与长远利益。

3、中等城市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认为:大城市和小城市更自均有其难以克服的弊端,应当确立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中心的城乡网络结构。中等城市重点论带有强烈的中性色彩,介于上述两种观点之间。他们指出,大城市规模的重点发展,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观点而言,最终会造成大城市病,同理,小城镇规模的重点发展,则会耗费现有经济资源,舍本逐末,难免会造成小城镇病。为了克服这发展的两个极端,发展中等城市无疑是一个中庸性选择。

二、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争论焦点的分析

(一)对大城市重点论的简要分析

根据上述城市规模经济模型的理论分析,单纯从数学统计范畴,我们似乎容易论证积极发展大城市规模这个观点的正确性。然而,笔者认为,在我们运用经济模型与数理统计解析城市规模政策时,我们必须认识到该模型运用的边缘性和基于该模型建立起来的合理城市规模,即当运用该模型对大城市重点论进行分析,该理论的不足之一体现在它没有考虑到城市规模拥有随时间变化自我更新能力。

城市规模的自我更新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合力的结果,而这种合力并非单纯依靠于人口和土地指标所能限定。当城市规模仅受人口或土地规模变量影响时,变动量依循曲线形态变化,但是当该城市规模受人口或土地规模之外的因素影响时,模型的曲线状态将随着城市的自我更新能力而不断移动,曲线交点随即变更,合理规模的存在和讨论应该考量时间尺度。因此,支持大城市重点论的经济模型数量体系需要加入时间推移的城市自我更新能力的考量,不存在对任何时期都适用的大城市重点论,也不存在一个对任何时期都适用的合理城市规模。

另外,积极发展大城市并没有考虑到城市规模隐蔽的社会成本,这也是大城市重点论为人所诟病的地方。很多学者在中国城市集聚与规模经济的背后,从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元角度出发引申出大量的家庭暴力、子女教育、伦理关系、身心状态、传统文化保育等诸多成本消耗问题,这种对城市的有形物质消耗与无形精神削弱统称“城市病”。而对“城市病”的分析正是大城市重点论和该模型没有充分意识到的,进一步说,大城市重点论没有充分衡量我国重点发展与和谐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二)对小城镇重点论的简要分析

在运用巴顿城市规模经济模型进行城市规模政策分析时,我们应该注意到该模型两个极端点1点和3点。城市规模在一定时期内与经济效益成正相关,而这个正相关的起点正是1点。只有在1点与3点之间城市规模,才有资格谈论经济效益的持续提升。

《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城镇人口只有达到15万人才能发挥城镇的集聚规模效益。2002年我国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为0.73万人,虽然近几年的规模有所提高,但要正常发挥城镇的集聚规模效应还有一段很大的距离。目前,全国镇区人口超过3万人的建制镇不到1000座,县城平均只有8万人,而县城以外的建制镇人口超过5万人的不足400座。另外,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不完善,基础投资成本偏高,使用效率低下,第二、第三产业发展阻力较大,对周边地处的涓滴效应不足,不能带动区域性的经济增长,统计数据表明真正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比例实在不高,绝大部分城镇规模远远在1点以下,人口分布不均匀,造成小城镇人均土地规模过剩,即处于第Ⅲ阶段,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应该加大配套因素的投入。

然而,对小城镇的这些不足的弥补需要源源不断的庞大的资金链投入,甚至需要动用城市发展的贮备资源以做弥补,加之我国小城镇地理空间分散度高,区位条件、经济条件和发展潜力参差不齐,这样,小城镇发展所引致的极化——涓滴效应,集聚与扩散机制究竟何时显现,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否能支付起这个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呢?这是坚持小城镇重点论者难以解决的困局。

(三)对中等城市重点论的简要分析

中等城市重点论带有强烈的中庸性色彩,这种中庸性色彩将带来中庸性结果。

位于巴顿城市规模经济模型的中间点,即大致为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可以获取比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单方面重点发展中等城市意味着牺牲一部分大城市趋向于自身更合理的成本-效益规模的权利,即在中等城市的重点发展的背景下,相对减少的城市经济效益能换来比中等城市更大的综合效益,中等城市发展的机会成本是十分巨大的。这种城市综合效益是由人口的规模效益所带动的,夏小鲁在《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中的研究成果指出,针对中国人口现状的实证分析,人口规模200万大致为模型最优点2点。因此,这种以隔断大城市适宜发展而取得的高经济效益换取中等城市的平稳性增长似乎并不值得。另外,与对小城镇担忧一样,我国中等城市发展的拉动作用也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中等城市的溢出效应、社会文化和影响力范围有待深化,城镇乡村之间公平、共享发展机遇的问题也将愈发尖锐。中等城市在一段时间能否有效承担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衔接角色,能否对大城市多元影响进行有效承接与利用也是一个疑问。

这种处于小城镇与大城市两难处境的中等城市重点论,与其说是中庸性的选择,倒不如说是城市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抵消而形成的中庸性结果的体现罢了。

三、对我国目前城市规模政策的总结与反思

(一)目前城市规模政策存在的问题

结合上述利用城市规模经济模型对我国城市规模政策的分析,可以看见每一个观点都有其合适与不合适的一面,具体表现在我国目前实行的“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所引申出的许多社会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上,结合了城市规模经济模型的理论基础和视角,作者认为我国目前城市规模政策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

1、单纯的规模政策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这种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规模的扩张,但这种规模的扩张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它必须建立在城市的其它发展条件和内外影响因素之上。这个连续的动态过程在每个人口聚居地都有其自身发展与停滞的发展规律,不会以人为划定的规模界限为转移,如果不考虑城市发展的其它条件而只进行单纯的规模控制,就没有抓住城市发展的根本问题,也就没有充分把握前文所述的城市规模拥有自我更新的能力的观点。

2、笼统地说“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不妥。从经济效益上看,随着城市规模的提高,城市总效益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一般来说,城市是具有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的,但城市规模和城市的经济效益又不一定具有正相关关系,关键还在于城市自身的内外发展条件是否协调。如果城市的发展健康有序,规模大点并不见得是件坏事。

3、目前的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不能适应全国所有地区。我国地域广阔,城市规模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而目前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不可能同时适用于全国各地。况且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自形成以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国民经济却有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已经实行了市场经济,所以单纯的规模政策就更不能绝对指导现今城市的发展了。

4、城市发展的规模政策不能保证城市规模一成不变。退一步来说,即使从理论上得出了一个最佳的城市规模,由于城市发展条件的千变万化,我们既不可能把小于这一规模的城市变得很大,也不可能把大于这一规模的城市变得很小。因此笼统地选择某一级别的城市去发展或者严格控制是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的。

(二)存在问题的解决思路:合理城市规模政策的内涵核心

城市规模伴随城市自我更新而变化,城市规模政策理论上也应该具有伸缩的弹性,这种弹性在区域上符合特定地区发展的实际,时间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作者认为:只要城镇的发展符合该地区要素禀赋的可持续发展时,市场、文化与法律三者将会共同作用,相互制衡地为这个地区确定一个合理的城市规模,而且这个“合理”体现在自觉形成的城市规模变动拉伸S型发展曲线。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建立的城市规模最终将位于S型发展曲线的至高点,而且规模增长的快慢与S型曲线斜率成正相关,这个至高点就是最符合地区实际、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的城市规模,否则,人为地进行力量打压和揠苗助长,最终只会付出代价和机会成本而徒劳无功。

可持续发展是合理的城市规模政策的题中之意,既包含在政策之中,也指导着政策的发展,它作为城市规模政策的内涵核心和重要价值判断标准,时时刻刻带动规模向合理化发展,带动规模政策向合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劉兴卫.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经济研究[J].

3、金相郁.最佳城市规模理论与实证分析:以中国三大直辖市为例[J].经济研究,2007(7).

4、周文.我国城市化发展回顾及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9(11).

5、牛风瑞.中国城市化60年[J].城市住宅,2009(10).

城市规模体系论文 篇4

一、城市首位度及其应用概况

(一) 关于城市首位度

城市首位度最早是由马克·杰斐逊 (M.Jefferson) 于1939年提出的, 是杰斐逊对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的研究和概括。他提出这一法则的原因是基于所观察到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即一个国家首位城市总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规模大得异乎寻常, 首位城市具有巨大区域优势。而且杰斐逊还认为首位城市体现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智能和情感, 在国家中具有异常突出的影响。这种在规模上远大于第二位城市, 吸引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 并且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称为“首位城市”,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叫做城市首位度。首位度大的城市规模分布, 即为首位分布。城市首位度的概念被普遍应用于衡量城市规模的分布研究中, 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

注:四川省的统计数值包含重庆市。

(二) 城市首位度理论的实践意义与不足

城市首位度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首位度的高低反映了首位城市相对于第二位城市的规模比值, 城市首位度越大, 说明首位城市的相对规模就越大, 其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就越重要。首位城市的相对较大的规模, 能够发挥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的效益, 吸引区域内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向首位城市的聚集, 有利于信息的交流。各种资源向首位城市的聚集, 进一步扩大了其规模, 增强了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 也为信息交流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首位城市相对于体系内其他较大规模的城镇, 具有更加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 并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 从而加大了对周围城镇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吸引力。因此, 城市首位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首位城市对区域体系内资源的聚集程度, 首位城市的发展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城镇体系的发展水平。城市首位度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 使得人们在对首位城市建设中可以进行合理的调控, 以便更好地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完善。

城市首位度的研究范围是否适合更小的地理单元?城市首位度是以国家为基本单元进行研究的, 其是否适用于更小的地理单元,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中的人口大国, 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 通常一个省的面积以及城市数量就相当于国外一个国家的面积与城市数。因此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人口规模达到100万及以上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这些城市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使得进行区域城市首位度的研究成为必然。城市首位度是衡量城镇规模分布的研究指标, 因此必须在一个较为独立完整的城镇体系中进行。我国省、自治区这一级别的城镇体系完全符合城市首位度的研究需求, 但市、县一级的城镇体系是否适合就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单纯从城市首位度的取值很难判断一个地区的发展情况。城市首位度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前两位城市人口规模的比值, 从首位度的数值看, 我们只能得到这两位城市的人口规模比值, 而无法得到该区域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城镇体系的建设情况的有效信息。如表1所示, 山东省1994年和2004年的首位度指数分别为1.0479和1.1635, 广西的分别为1.1732和1.3115, 四川的分别为1.2302和1.4048, 这些地区具有双核的经济结构, 使得城市首位度偏低, 但我们却不能据此推测出各地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城镇体系结构状况。湖北、云南、陕西和新疆等地的城市首位度较高, 但我们依然无法确定各地的城市发展水平和城镇体系结构状况。要想确定城市首位度与地区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 需与其他指标相结合才能综合得出。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大部分地区城市首位度的波动不是很大, 1994年与2004年10年间的差值大部分在0.3左右。由此可见, 一个地区的城市首位度并不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趋于理想数值, 至少在10年这样一个时间段里, 首位度只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发生波动, 这就显示出了城市首位度动态监测效果不佳的特点。

(三) 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城镇体系的关系分析

关于城市首位度的取值问题, 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得出当首位度取值为2时为理想状态, 此时的经济发展以及城镇体系理应都达到均衡状态。但现实中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城镇体系的不完善, 使得计算得出的数值往往与之有所偏离。

城市首位度指数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在经济发展欠发达的地区, 较少的人口和稀缺的资源不足以支撑较多数量的大城市, 同时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 使得这些地区的城镇规模都普遍偏小, 如我国的中西部地区。但是为了与其他地区保持经济上的联系, 以及为周边地区提供高端工业产品和服务业 (高等教育和医疗等) 的需要, 这些地区的中心城市往往具有较高的等级, 如新疆、云南和陕西等地都具有较高的城市首位度。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 各城镇发展比较平衡, 工业和服务业均匀地分布于各个城镇, 避免了所有的产业都在一个城市聚集的现象, 使得东部地区的城市首位度普遍较低, 如河北、山东和浙江等地。典型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趋向于向单个城市集中, 而较高的集中度又使得其城市首位度不断提高;东部整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增长是遍布于整个城镇体系的, 各个城镇都得到了均衡的发展, 因此其城市首位度不至于太高。

城市首位度与区域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分布有密切关系。由于地域差异以及城市发展历史基础的不同, 使得不同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程度不同, 城镇的等级规模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而城镇等级规模的差异性就导致了城市首位度的巨大不同。在我国东部和中部的部分地区, 城镇体系发展比较完善, 城镇等级规模结构相对完整, 尤其以浙江、辽宁和湖南等地最为完整, 这些地区的城镇规模分布属于一种相对均衡的城市位序——规模分布类型。而西部地区, 城镇体系发展程度不够, 等级规模结构不够完善, 很多地区多以小城市和小城镇为主, 区域内第二大城市规模的过小, 使得城市首位度很高;还有些地区虽然大城市特别发达, 但是大、中、小各级城镇的比例失调, 也导致了这些地区的城市首位度很高, 如甘肃、陕西和云南等地。另外, 还有一些地区如湖北和云南等地, 这些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 城市首位度明显偏高, 尤其是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城市首位度最高的地区。湖北省会武汉市是该省的中心城市, 也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枢纽城市, 其影响力和控制力大大超过了湖北省的地域范围。如果仅仅作为一省的中心城市而言, 这些城市必然处于更高的规模等级, 其巨大的规模压制了本省次一级城市的发展, 使得第二位城市的规模明显偏小, 因此才有了较高的城市首位度 (见表2) 。

数据来源:2008年《新泰市统计年鉴》

二、基于城市首位度理论的新泰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分析

(一) 新泰市及其城镇体系现状

新泰市坐落在鲁中腹地, 北倚岱岳, 南接泗源, 西眺曲阜, 距省会济南148公里, 四周与泰安、莱芜、淄博、临沂、济宁五市接壤, 承接济南都市圈、半岛城市群、鲁南城市带的辐射, 在区域经济圈中占有有利的区位。全市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 其中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 总人口137.8万, 其中非农业人口39.71万人, 全市共有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 916个行政村及居委会, 其中街道办事处2个, 建制镇18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乡镇得到了快速发展, 依据当地资源形成了各自的发展群落, 现如今在市内形成了“一个中心、三条经济带”的城镇发展格局。所谓的“一个中心”, 就是以市区为发展极, 统领全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三条经济带”, 即以济新路、蒙馆路、博徐路为发展轴线的带状发展区域, 以线带点, 连点成片, 通过交通轴线的带动, 促进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中, 在济新路发展轴线上, 共有翟镇、泉沟镇、西张庄镇、羊流镇、果都镇等五个镇, 人口290113人,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1.3%, ;在蒙馆路发展轴线上, 共有汶南镇、东都镇、小协镇、谷里镇、宫里镇、楼德镇、禹村镇等七个镇, 人口469722万人, 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4.5%, ;在博徐路发展轴线上, 共有刘杜镇、岳家庄乡、放城镇等三个乡镇, 人口97207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7.2%。在“三条经济带”沿线, 共有十五个乡镇, 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5%, 人口数目也占据了全市总人口的63.0%。以城镇非农业人口为统计口径, 按照我国关于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 全市城镇体系可分为小城市、大型镇、中型镇、小镇四个等级规模层次 (见表3) 。

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二) 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首位度分析

1. 城市首位度

2008年, 新泰市20乡镇街道办事处中, 青云街道的非农业人口最多, 为196838人;位于第二位的是新汶街道, 非农业人口为108203人。因此, 城市首位度通过计算可得:S2=P1/P2=196838/108203=1.8192

根据计算, 我们知道新泰市的城市首位度为1.8192, 略小于公认的2.00的合理数值, 属于低度首位度分布。低度首位度分布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各乡镇发展协调, 首位城市与其他各城市规模差别不大, 这是东部经济发达的结果;一是首位城市发展不足, 与第二城市规模相差不大。由表3我们可知, 新泰市各乡镇间城镇规模差别很大, 不属于第一种情况。而且, 新汶街道是新汶矿业集团驻地, 区内煤炭资源丰富, 高附加值产业众多, 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 大大缩小了与青云街道的规模差距。因此, 新泰市的首位度分布应该属于第二种情况, 即首位城市发展不足, 与第二城市规模相差不大。

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新泰市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分别是1.3662和2.1842。按照位序原理, 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都应该是1才合理, 而新泰市的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都是偏高的。这两个指数的偏高, 说明位于第二位城市之下的城市发展相对缓慢, 城镇规模偏小。因此可以得出, 新泰市首位城市在区域中的辐射能力不足, 对次级城镇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这些都反映了新泰市存在着城镇发展不平衡和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 经济首位度

但是由于青云街道办事处是市政府所在地, 行政因素的作用使得其人口得到了大规模的聚集, 使得城市首位度的作用打了折扣。而且, 新泰市作为位列全国百强县的经济强县,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更能反映出新泰市的真实情况。因此, 我们提出了经济首位度的指标 (见表4) 。

从表4我们可以看到, 新泰市的经济首位度总体不高, 且有逐渐变小的趋势。说明新汶街道办事处的经济实力在逐渐增强, 并有赶上并超越青云街道办事处的迹象。处于新汶境内的新汶矿业集团, 为新汶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使其在经济上得到了迅速发展, 成为新泰市的第二个经济发展中心。新汶办事处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 抵消了青云街道办事处的首位城市作用, 也压制了次级小城镇的发展, 使次级小城镇的规模一直得不到提高, 大大限制了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完善。

三、完善新泰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对策

(一) 重点建设区域发展中心, 发挥其辐射带动功能

区域发展中心是一个地区的增长极, 对周围城镇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长极能够吸引周围地区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向增长极聚集, 形成规模效应, 之后再通过扩散效应来促进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重点建设新泰市的区域中心城市, 即以现在的市中区为核心, 按照“一城三片” (新泰城、青云区、新汶区和产业区) 进行整体的统筹规划布局。该地区资源丰富, 且有一定工业基础, 应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使该地区成为新泰市的“中心地”, 并以此来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 加强中心镇的建设, 建立合理的等级规模体系

中心镇是衔接区域发展中心和基层小城镇的纽带, 是次级区域发展中心。中心镇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区域发展中心的支撑和对普通城镇的服务带动。新泰市现有的中心镇 (汶南镇、楼德镇、翟镇、张庄镇) 规模普遍偏小, 城镇发展不足, 无法有效地承接区域发展中心的辐射和带动普通城镇的发展。应制定合理的规划, 努力提高中心城镇的规模和带动作用, 使其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新泰市经济的发展和等级规模结构的完善。

(三) 加快城镇化进程, 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

普通小城镇是城镇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小城镇的发展程度对城镇体系的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快小城镇的城镇化建设, 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城镇体系的合理构建。新泰市城镇规模因矿产资源和交通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除作为中心城区外其他的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因此, 应加快城镇化进程, 努力提高小城镇的城镇规模。首先, 应深化户籍管理制度和城镇管理体制的改革, 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力,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其次, 还应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的适度集中, 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再次, 不同城镇应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区位等特点, 以煤电、机械电子、建材、化工、轻纺、食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为重点进行有选择地发展, 以促进各镇的经济发展, 加快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104-105.

[2]严重敏, 宁越敏.我国城镇人口发展变化特征初探[A].人口研究论文集[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20-37.

[3]许学强, 叶嘉安.我国城市化的省际差异[J].地理学报, 1986 (1) :8-22.

[4]周一星, 杨齐.我国城镇等级体系变动的回顾及其省区地域类型[J].地理学报, 1986 (2) .

[5]陈义初.郑州跨世纪发展战略构想[J].决策探索, 1996 (5) :30-32.

[6]张继田.怀化市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考[J].综合经济导刊, 2002 (5) :34-36.

[7]连玉明.中国应启动全面城市建设新战略[J].科学咨询, 20003 (5) :21-25.

城市规模体系论文 篇5

分析课程标准“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简称:“不同规模城市”),关键在于两方面,其一是了解关于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其二是明了研究的对象是城市群,不是单一城市个体。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区域中的城市体系。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可以帮助人们揭示城市发展布局规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对城市提供的服务功能多少都有感性的认识,看上去很生活化的、不规则的城市中蕴涵着许多的道理。城市服务点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可以联系某一个小区域内不同规模城市的分布图,分析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原因。现实生活中城市的空间分布受更多因素的影响,分析时往往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

对比分析各版本教材关于此章节的知识纲要图,可以发现不同版本教材编者对该课程标准在整章节中的理解非常一致。

图1为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知识纲要图,由此可以看出该章节知识编写的时空观,既关注城市空间分布规律,又关注城市发展演化。其中在分析城市空间分布过程中还将城市分为单一城市个体和城市群体进行不同维度的描述,既有从城市内部平视的观察角度,也有从城市高空俯视的观察角度。“不同规模城市”课程标准所涉及的知识在于说明城市群发展形态空间分布的原因。

图2为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知识纲要图。虽然该版本在此章节的编写落点更强调城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但对于“不同规模城市”课标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与人教版相通,均将其摆放在描述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不同城市群体服务功能时使用。该课程标准内容案例为北京市区商业网点分布规律分析。

图3是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知识纲要图。对城市群体空间结构描述的笔墨明显大于以上两个版本。特别之处还有,在此章中涉及地域文化对城市聚落的影响。“不同规模城市”课标在此章中的处理和以上两个版本一致。

图4为鲁教版必修二第二章“城市与地理环境”知识纲要图。在此章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可发现,只有这个版本就城市的起源进行了分析,它的知识纲要也反映出编者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兼顾的编写思想,特别是引入长三角城市体系概念比较好地诠释了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等级概念,这是其它版本欠缺的。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了解“中心地理论”的提出过程和研究对象、内容,学会如何将一些具备该种等级分布规律的地理事物加以分析。可以联系所在城市或所在区域城市群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符合该种分布规律的各种地理事物并解析其分布原因。

过程与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人文地理学习及人文地理现象规律归纳总结的范例,即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该理论提出的背景、研究过程和结论的特定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从学习过程中领悟人文地理研究的真谛,感悟科学家如何将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事物进行空间分布规律的提炼,进而产生对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使学生发现各类经济现象产生的内在原理和规律的奇妙性,进而激发其研究世界、研究地理的强烈愿望。

三、重难疑点

1.教学重点分析

教学重点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理论的透彻理解,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该理论在理解过程中有如下几个重要环节点:一是提出的时间节点,二是提出的区域背景,三是提出的经济发展背景。中心地理论提出的时间节点和研究城市,特别是我国对城市的研究相比甚早,起源于上世界30年代西欧工业化和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由此可以推断出当时西欧区域发展和经济发展状况与当下中国东部地区或者说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相似性。由于西欧诸国工业化历史较长,城市化水平比我国高,市场化程度相比更是不一样,所以理论的适用性也比我国要明显,这可以从我国城市、周围的商业分布规律并不是与理论非常吻合窥见一斑。另外,经济学、地理学理论的学习还要关注该理论内容中的各种条件假设和限定、各种概念的学习,如该理论中提到的门槛人数、服务范围、中心地服务范围、理想平原、正六边形等。该理论的学习目的是希望学生就此理解不同等级的城市所赋有的服务功能。对于不同等级城市概念的确认有版本定义为人口数额(人教版),这也是现今世界对其标准的一定认可;有版本对于理论内容只限定在商业网点分布规律的成因分析(湘教版);也有版本就此内容提出“城市体系”概念。不管怎样编写,都采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阐析。

由此可以看出,案例选取既有世界范围的也有中国区域内的,同时,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描述,希望学生既可以从地图中寻找理论支持依据,又可以从文字描述中进一步了解事物原本的分布规律。通常教材会选取一个案例作为分析验证之用,另一个案例用作检验学生是否可以活学活用。

2.教学难点剖析

此课程标准的难点在于该理论所阐述的内容比较抽象,并且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范围尺度较大,虽然可以在电视上了解城市,又或者就是居住在城市里,但是有谁能在此之前跳出生活的范围空间,高空鸟瞰城市或者商业网点,进而发现原来它们的分布存在一定规律?熟悉但陌生的角度使教师的教学趋于困难。大尺度的事物往往会通过地图的形式进行表达,如鲁教版中长江三角洲城市功能案例分析就选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的分布图”,利用城市人口数目的不同规模进行划分,又附加“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图”进行功能差异的讲解。

另外,理论中涉及的各种概念名词,如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等,其概念只有湘教版中有明确讲述,其它版本教材均有涉及但是没有明确标注。对于中心地的理解需强调虚拟研究范围和虚拟研究地点的选取问题,服务范围也需通过学生对商店售卖商品进行体会和了解,门槛人数或最佳服务半径等概念需结合商品经营成本进行分析。

四、教学建议

1.把握内容的深度,设计社会调研活动

在此章节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穿插一些商业网点的分布调查活动,有效降低理论学习的深度,加大地理学习生活化特征。

活动1:某地区商业点所具备的一些特征(疏密、组织形式),可深刻影响与其它地域之间人们的联系。每个小组的同学要选择表格中的两个作业完成,每次外出要注意安全。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该活动的组织让学生明白身边事物暗含一定经济地理学规律和原理,并希望他们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将这种规律体验并加以提炼分析,得到感悟。学生可以联系在初中已学过的城市或对所居住的城市环境具备体验性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城市的理性思考,并通过认识城市的特征来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2:利用城市分布图或城市实际案例,了解城市分布情况,归纳出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或者利用开展城市结构等内容的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信息、图片、变化资料等,学习和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理论,掌握城市结构的知识与规律。具体调查活动可分下面几个步骤完成。

第一步,调查家里人或周围的邻居在购买下列物品时一般去哪些商店:食用油、食用盐、蔬菜、米、面、卫生纸、牙膏、香皂、衣服、高档化妆品、电视、冰箱、计算机等;将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找出规律性。

第二步,调查住所附近的商店类型和数目以及周围比较大的商业点的类型、数目和离家的距离,调查大商业点的销售商品类型;将调查得来的数据进行统计。

第三步,将两部分的调查资料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在我国的一般城市里,人们购买日常生活必需品如常用食品或日用小商品,到住所附近的小商店或离家比较近的超市即可;如要购买家用电器或高档商品,则到较大的商店、或专门商店,这些商店距离住宅区较远、数量较少、服务范围较大。

通过上述的资料收集及调查分析归纳,学生可从中发现商业点在空间分布上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并且可以引出一个地区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及其相应结论,从而形成一定的正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活动设计分析:以上两个活动设计原理均为将“中心地理论”实际利用和验证。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身边简单商业活动的分布规律进行调研并归纳提炼加以分析,掌握科学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

2.把握分析问题的地理视角,提升图表的辨析能力

由于城市地图承载着众多地理信息,可以充分搜集或者利用不同规模城市的地图,根据城市地图上较详细的各种服务机构地点的分布,在分析地图资料的基础上,勾画出城市服务功能分区略图,再进行对比,简单地学习有关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并应用这些理论比较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以湘教版北京市商业网点活动为例,学生可以在此图上进行一定描画并分析其规律。再以中图版城市体系部分内容为例,学生可以从编者在“问题”环节中提出问题的逻辑思路来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的数量、服务功能和城市辐射范围的一般规律。

图表是地理事物分布的简化,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阅读图表的最终目的,仅仅从图表中读出人口数量的差异或者是城市不同时间维度的变化,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以中图版阅读材料“城市规模分布理论——中心地理论”中的各幅组图为例,从图表中可以直观地学习到服务范围、门槛人数、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又如,鲁教版配有“问题活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图”,不仅可以从图上直接将各级中心地读取出来,也可以通过各中心地到上海的直线距离来判断上海对其它各城市的辐射作用。

3.清晰教学目的,强化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的主要强调通过案例学习掌握分析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为达到这个教学目的,可以选用户外活动进行教学实践,也可以选用课堂活动来充实教学活动。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课堂活动大体可以分成两大类:①阅读材料+案例分析;②案例分析+问题研究。前者重在阅读材料的拓展巩固,后者重在问题研究能力的提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城市布局差异的案例分析选用了德国南部城市体系,拓展案例暨问题研究为荷兰圩田居民点的成因分析。

为了提高课堂活动的实效性,建议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就德国案例进行城市体系成因分析,然后根据荷兰圩田居民点的分布状况进行原理应用活动。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服务功能不同的中心地布局方式。

城市规模浅析 篇6

现代城市的恣意扩展和壅塞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必要的社会功能失效,环境质量日趋下降,城市的社会成本大幅增加。盲目追求“大城市”已经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

1 新时期的“圈地运动”造成耕地面积大幅下降

20多年来,城市间互相攀比、盲目发展、无序竞争,造成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城市用地自1978年到2004年的26年间增加了近5倍,城市非农人口(包括流动人口)仅增加2倍。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工业区比比皆是,从而造成大量农田、湖塘被占用,耕地面积大幅减少,人均耕地面积大幅下降。以湖北省为例,1962年耕地面积为430万公顷,1997年则为334.2万公顷,比1962年减少23%;若按人均耕地面积来计算,1962年为2亩,2006年则为0.83亩,比1962年减少58.5%,距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795亩的警戒线只差0.035亩。

2 土地利用率低下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

我们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率非常低,尤其是工业用地,多数都是宽打宽用,同样的工业项目,用地面积比发达国家至少要高11~13个百分点。由于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工业项目的合理用地知识,在审批过程中是报多少批多少,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这是在国有土地采用挂牌出让之前的情况)。

就土地利用效率来说,据相关统计,目前台湾土地利用效率最高,GDP每上升1亿元,消耗9公顷土地,而内地土地利用效率最高的是上海,GDP每上升1亿元,消耗土地10.5公顷,而广州则是35公顷,是台湾的4倍。

另外土地闲置荒芜的情况也较常见,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城市土地闲置率至少为15%。

3 宝贵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被大量浪费

我们的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只考虑地上空间的利用,采用摊大饼式的简单方法扩大城市用地,而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极少考虑,即使有也仅限于人防和单一工程的功能利用,根本谈不上对整个城市地下空间综合规划、分期开发、完全利用,国家也没有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而目前大量高层、超高层建筑杂乱地矗立于城市之中,给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造成极大的困难,这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极大的制约因素。

4 交通拥挤成为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建成区人口百万以上的城市无不为交通问题所困扰,人口愈多其困扰愈大,交通拥挤的结果是恶性循环和资源的浪费。道路利用率大幅下降,各种交通工具的运能大幅降低,大大增加了交通压力,同时由于汽车不断起步停车,增加了尾气排放量,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

西方在形成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后,已开始进入逆城市化时期,这是西方在盲目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前车之鉴,我们不能走西方已走过的失败老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牢牢把握一个“度”,在这个“度”内,利大于弊,而超过这个“度”, 一旦城市的聚集达到某种程度和密度,城市的不经济性即可呈现并且势头有增无减。

那么城市规模应该多大才比较合适呢。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分析,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率来看,我们认为城市规模以50~120万人口为宜,最佳规模则是70~100万人口。小于30万人口的城市,既形成不了规模经济,又无法配置和有效使用各项设施,也无法提供广泛的就业条件和提供符合要求的劳动力,因此不可能有聚集经济效应,所以它基本上属于消费型城镇。当然它们也可为周边农村地区提供一些较低水平的产品和服务,或者保有一些资源指向型和低劳动成本指向型的简单加工业,以及成为周边农村地区向大、中城市输送农产品的中转站。而超过1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其聚集经济效应的确很高,但是因城市规模太大,其不经济性也随之显现,人口愈多其不经济性愈大,其社会成本也随之急速增加,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50~12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是比较合适的。

1)人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费用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人口超过120万时,人口愈多其人均费用愈高,也就是说其人均消耗的资源也愈多,实际上是一种资源浪费,人口少于30万时,其人均费用和资源消耗也均高于50万人口的城市。

2)人均建设用地

从图2中可以看出人口规模小于50万时,人均建设用地较高,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城市规划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节约土地成本,要想建成“两个适宜”城市,土地开发规模不能超过城市总用地的1/3。

3)交通用地比例

一般来说,比较合适的城市交通用地在城市总建设用地中的比例为12%~15%,不宜超过20%,而就我国国情而言,超过15%则是一种对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规划中为了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往往会加大道路交通用地比例,造成土地浪费,或者修建高投入的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从面大大增加城市建设费用,同时也不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4)人均劳动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

人均出行时间与出行距离成正比,与出行方式、交通工具有关,也与居住、工作地点的交通条件等有关。城市愈大,人均出行距离愈长,出行时间则愈多,这个时间消费纯属无功消费。其负面影响是:由于出行时间长而导致出行者精力、体能的无效消耗大大增加并导致疲乏,它将直接影响出行者工作时的效率,其次它间接减少了出行者的休息时间和家庭成员间的共同生活时间,再其次是增加能源消费和增加对环境的污染,企业和社会成本大幅增加。

5)人均能耗

从图5中可以看出,城市规模愈大,居民在交通和日常生活中的能耗也愈多,其次社会的人均能源消耗也愈多,而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也更大,其结果是社会成本大幅增加。

对同一城市而言,其规模愈大,在相同人均投入的前提下,其人居环境质量愈差,生态环境也愈差;若要使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相同水平,则人均投入将大幅增加。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国家,这样的国情要求我们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所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城市规模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可以减少企业的候鸟行为,对国家而言则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最终达到多赢。

参考文献

[1]吕作奎,王铮.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原因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08,(6):81-87.

[2]李岩.广东城市规模发展分析与探讨[J].经济论坛,2008,(8):16-17.

[3]代合治.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类型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人文地理,2001,(5):40-43、57.

[4]王岩松.基于城市流理论的河南省城市规模等级结构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8.

城市规模体系论文 篇7

该项目结构中使用的构件是芬兰本土出产的松木, 最近开始在库赫莫市的crosslam厂生产制造。

每一层的压木框架模块高度、宽度和长度, 测量尺寸均为6m

鸟瞰paracity在台北市外缘的淡水河上的一个小岛屿

该项目中人物和单个模块结构规模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项目中的巷道通过网格状模块框架

轴测投影的台北“paracity”项目的配置视图

水流通过城市模块框架结构

一个开放的接地平面上向内回缩的模块框架, 在台风来袭水位猛烈上涨期间可以有效地阻挡冲入的洪水, 为台北市的城市安危保驾护航

浅谈规模猪场防疫体系建设 篇8

1 规模猪场的选址与建设

1.1 猪场的选址

猪场的选址, 应符合城镇建设综合规划和环保功能区规划要求, 选择远离铁路、城市规划区、畜产品加工厂、化工厂1000米以上, 距离公路、学校、居民区500米以上, 安全和水源无污染的位置;要建在地势高燥, 排水良好、向阳通风, 猪舍最好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东南;要远离噪音, 有充足的水、电、交通方便, 符合三通的要求。

1.2 猪场的布局

猪场分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三个功能区, 各区界限分明, 联系方便。各区排列, 按全年主风向及地势由上而下的排列顺序为: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管理区包括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猪场的办公设施, 与外界密切接触的生产设施 (饲料库、车库等) ;生产区主要包括各类猪舍及生产区内使用的设施;隔离区包括兽医室、病猪隔离舍、病死猪焚烧处理、粪便污水处理设施等。各功能区之间的间距不少于50米, 并有防疫隔离带或隔离墙。

管理区对外联系密切, 应建在生产区大门之外, 各生产区之间要有一定距离的缓冲防疫隔离带, 四周需砌围墙或绿色隔离带与外界隔离, 有条件的做一个防疫沟;生产区门口设有消毒池, 生产区外应配有检疫隔离间和解剖室;场内道路、布局合理、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 防止交叉感染。生产区内各类猪舍应考虑配种转群方便, 有利于卫生防疫, 按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合理的细分, 由上风向到下风向, 各段依次安排为配种—妊娠—产房—仔培—育肥—出猪台。病猪隔离舍和粪污处理区应置于最低的下风向, 距生产区至少50米。

2 规模猪场的管理制度

2.1 人员管理制度

养猪场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 到场人员须做好登记, 以便追踪来客及其接触史;食堂严禁从外面采购相应的畜产品, 本场人员不准接触和携带染疫的相关物品;场内不准养殖其它类动物;管理人员和饲养员进入生产区都必须进行淋浴、换衣、消毒, 所有车辆进入生产区必须经过消毒池消毒;场内技术员严禁对外服务。

2.2 生产安全管理

养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制, 严禁出栏的生猪再运回场内, 防止带入其它疫病;坚持自繁自养, 且尽量采用繁殖、培育和育成分开的分点生产模式;外地引进的种猪应置于生产区外隔离饲养, 观察一个潜伏期以上, 一般要求30天后确认无病, 经检疫合格后, 再在种猪中混入1头本场生猪, 使外来种猪适应本场微生物群体后, 再放入正式饲养栏中混群饲养;不同品种、批次、日龄的生猪禁止混养。

2.3 饲料安全管理

首先饲料来源必须是无病原污染的原料进行加工, 而且要做到新鲜、优质、不发霉、不变质;然后根据各类猪的生长和生产需要配制成全价配合饲料, 做到定时定量, 少给勤添, 不能突然变换饲料, 饲料的变换要逐渐进行, 尽量满足生猪的营养需要, 促使生猪健康生长, 提高生猪自身免疫力和抗病力。

3 规模猪场的疫病防控

3.1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根据“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规定, 了解当地疫情情况, 结合抗体检测, 科学地制定养猪场主要疫病的免疫程序, 开展强化免疫注射工作, 做到头头免疫, 确保免疫率达到100%。防止免疫空白, 使生猪保持较高的抗体水平, 常年处于有效免疫期内, 提高生猪对各种疫病的防御能力。

3.2 开展巡查和抗体检测

养猪场在做好正常免疫工作的同时, 要经常性地开展抗体检测, 根据抗体检测结果和抗体消长情况, 制定和调整免疫计划, 以确保免疫效果。另外, 要安排技术人员开展巡查工作, 一旦发现猪只发病, 要即时隔离观察治疗;如果是传染病的要立即报告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采取紧急防控措施, 做好封锁、隔离工作, 及时淘汰处理病死猪, 禁止所有生猪出场, 防止疫源扩散, 以达到控制疫病流行的目的。

3.3 建立各种养殖档案

根据业务主管部门要求, 规模猪场必须做好生产记录、免疫记录、穿挂标识记录、消毒记录、治疗记录、用药记录和无害化处理记录等各种养殖档案, 做到有据可查。一旦发生疫情或质量问题时, 均可为流行病学调查与溯源提供依据。

4 规模猪场的消毒

消毒是养猪场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样既可以杀灭或减少本场的病原微生物, 又可以预防外面病原的侵入, 确保养猪场的安全。首先是猪场大门口设立消毒池, 旁边建有人员消毒设施, 进入生产区入口处再设立消毒池, 全场大环境每周消毒1次, 走道及场内主要道路每周消毒2次。其次是空栏后需清洗干净, 全面消毒, 通风空置一段时间后, 再消毒方可重新养猪。三是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消毒药, 要做到定期更换, 防止产生抗药性, 影响消毒效果。四是定期杀灭舍内外的病源携带者, 搞好灭鼠、灭蚊和灭蝇工作。

5 规模猪场的治污

石晓冬:绿色发展需控制城市规模 篇9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石晓冬认为, 我们关注绿色, 希望城市绿色运行和发展, 是与不少城市出现的“城市病”直接相关的, 而“城市病”又源于当下城市运行普遍采用的高消耗模式。依据碳排放量对城市进行治理, 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优化建筑布局;加强硬件设施供给和交通需求引导;建设海绵城市;以及促使每一个公民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摒弃以往粗放型的、盲目扩张城市规模的发展方式, 转而追求提高每一个就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每一寸土地的产出率, 让整个城市的规模能够自我约束。

城市规模体系论文 篇10

目前,国内影院非票房收入主要包括卖品(以爆米花和可乐为主的食品)、广告和衍生品销售。其中卖品收入是非票房收入当中最重要的部分,在所有影城都可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广告收入则根据影城观影人次和所处位置不同有所差别;衍生品销售由于整体市场环境欠成熟而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卖品部:非票房收入的主力

作为电影院非票房收入的主要来源,卖品部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据记者了解,目前影院卖品部的收入比例大概占票房总额的5%-20%(注:行业内统计非票房收入比例一般计算其与票房总额的比例,而非其與影院整体营收总额的比例),大多影院在10%上下徘徊,能够做到15%已属成绩斐然,做到20%者更是寥寥无几。

卖品当中,爆米花和可乐已扎根城市观影消费,其销售比例可占到卖品总额的30%以上,一些影院甚至超过50%。

其他卖品种类繁多。

“亲民型”影院多走大众路线,以国内常见品牌为主;“高端型”影院则主打进口食品,价格相对昂贵。为了提高卖品种类及差异性,很多影院开始尝试自制食品,比如星美旗下影城增设了现场加工的热狗、汉堡、比萨等快餐;而位于蓝色港湾的传奇时代影城则在暑期推出了自制水果杯,据负责人介绍,销量“很不错”。

在增加卖品种类方面,首都电影院副总经理于超强调,“一定要结合影院自身特点和周围环境。比如影院若位于商圈或者超市附近,就最好选择国外品牌,避免同质化竞争。”于超还指出,尽量选择吃时不响、少果壳、气味不重的卖品,这样可以避免干扰观影氛围,并减少清洁人员的工作量。

除了销售额,“购买率”也是衡量卖品销售业绩的另一重要指标。

购买率即购买卖品的观众数量与观影总人次的比例。“一般影城的卖品购买率大概在20%左右。”耀莱国际影城(五棵松店)店长张宁向记者介绍,“越高端的影城,观众的消费能力越高,购买率也越高。耀莱倾向亲民路线,而且观众基数大,购买率在22%-25%。”据记者了解,保利国际影城(马家堡店)和传奇时代影城都定位高端路线,前者的购买率为30%,后者则达到了40%。

在影院卖品价格居高、受到颇多质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卖品购买率成为影院经理最关心的问题。广州华影青宫影城副总经理张庆鹏认为,首先要完善管理制度并建立员工奖惩机制。“卖品业绩直接和个人收入挂钩,可有效增加员工积极性,他会研究哪种商品好卖,并放到显眼位置,微笑服务、主动推销。”

刘振华则借鉴了迪士尼主题公园的经验:“在迪斯尼公园,随处可见卖品部,一来方便游客,二来可以不断加强顾客的购买欲望。影院也一样,在检票口、观众必经通道、影厅门口等人流多的地方,设置几个卖品零售点和手推零售车,可以促使观众二次、三次消费。有些观众即使开始不想消费,不断见到零售点也有可能会购买。”刘振华的想法在一些影城已经得到了实践。星美旗下很多影院在检票口等位置都增设了简易卖品部,记者在万达国际影城(CBD店)甚至见到由工作人员扮成“小丑”在走廊的临时卖品部招徕顾客。

广告业务:映前广告较成熟 阵地广告仍“乱战”

据国内最大的映前广告代理公司——央视三维官网数据,国内电影观众年龄在20-34岁的比例为68%,家庭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比例为41%,职业性质为白领和管理层的人群比例为59%。“高端、时尚、受众人群消费能力强”的受众定位让电影院越来越受到商家青睐。“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看报纸,网络受众又比较杂,而影院能够帮助我们直接影响到高消费年轻人。”有广告客户如此描述对影院媒体的看法。

广告主的热情为影院经营者带来更多收入可能。

据悉,2010年影院整体广告收入大约在七八亿元,2011年达到了11亿元,有约40%的增长率。影院广告收入分为映前广告和阵地广告。目前映前广告主要由央视三维和晶茂传媒两家全国性公司掌控,分别占市场份额的60%和20%-30%。各省市也有地方性广告公司小范围经营。影院阵地广告则由于难以资源整合及统一标准,各影院尚处于单打独斗阶段。较有规模的为华谊兄弟传媒经营的LED显示屏广告,以及博杰传媒经营的数码海报。

“随着全国影院数量不断增加、一线电影市场更加成熟、二三线电影市场快速发展,影院映前广告市场有很大提升空间。”央视三维电影传媒公司媒介经理付操表示。对于影院经营者来说,映前广告的提升前景较为明晰——主要依靠人次增长;而阵地广告则由于整体行业欠成熟,蕴藏了更大商机。据记者了解,包括央视三维、博杰传媒、宇际星海传媒在内的很多电影相关广告公司都在对影院阵地广告这片尚待开发的“处女地”跃跃欲试。

“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众多影院资源难以整合,也无法制定统一标准。”北京宇际星海广告有限公司总裁辛晓东表示。“影院情况五花八门,有些影院可能根本无法实现客户想要的效果。”博杰传媒媒介中心总经理赵海燕也对记者说。

在众多广告公司畏难不前之时,有些影院管理公司却已率先实现了内部整合。据记者了解,星美集团于去年成立了星美今晟国际广告公司(以下简称“今晟广告公司”),将影院资源统一整合管理。

“整合资源、统一管理的优势首先在于专业性,广告公司的团队较单家影院的市场部更为专业;其次形成连锁规模后合作形式更灵活,范围也更广泛;而且很多人次不高、鲜有广告收入的小影院也可以分一杯羹。”星美国际集团总裁郑吉崇表示。而对于让众多广告公司畏难的统一标准问题,郑吉崇介绍,今晟广告公司将星美旗下影院资源分为A、B、C、D几个不同等级,再根据展位所占空间和档期差异制定价格标准。

除去映前广告和阵地广告,不少影院和广告公司还开发了其他广告模式,座椅广告、影厅冠名、墙体投影等等五花八门。尤其在二三线城市,不少影院布满了“花花绿绿”的广告,甚至“喧宾夺主”地抢过了电影海报的风头。也有影院,比如UME系列影城,为了保持观影氛围拒绝所有商业性阵地广告。

衍生品及其他:尚处“荒蛮”

“在美国,一款电影衍生品玩具能够收益上亿美金;而在中国,一款普通衍生品玩具的收益往往只有几万人民币。”身兼影客藏品品牌创始人的辛晓东向记者介绍。目前国内电影衍生品市场主要被“影客”“影踪”和“华信博”三个品牌垄断。在美国和韩国,电影衍生品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玩具店和网络,而在中国,电影院仍是主打市场之一。

据辛晓东介绍,目前影客藏品出品的衍生品,有40%流入影院,30%进入商场,其余30%则在网上售卖。“我们在成本价基础上加价5%-15%卖给电影院,电影院再加价1-2倍。”但辛晓东认为,影院高价售卖电影衍生品是根据产品的高端定位和观影人群的消费能力而定的。“价高”并非阻碍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关键。

“现在国内衍生品市场,从版权管理、概念设计、产品生产到渠道管理,各个环节都不成熟。”另一家电影衍生品设计生产公司北京影踪科贸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磊表示。电影整体市场环境不成熟是衍生品发展最大桎梏。“缺乏有影响力的电影品牌、电影人物;制片方也忽视衍生品环节;没有形成相当的规模和成熟的渠道;观众也尚未养成购买电影后产品的消费习惯。”辛晓东说。北京新影联院线总经理黄群飞则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评价说:“电影衍生品非生活必需品,价钱偏高,电影本身的影响力又不够,很难让大众接受。”

“中国电影的衍生品要想做好,必须寻找一些拥有巨大影响力、可持续的电影品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有力的营销。连续推出一款款质量上乘的精品,才能逐渐将市场培育成熟。”辛晓认为,“这不仅是商品问题,更是营销问题。”

除了卖品、广告、衍生品,很多影院非票房收入还包括场租收入。

例如某影院以10平米空地招租一家冰激凌店,年收入100万元。UME华星国际影城的场地租金一年也能进账400多万元。为了取得更高收益,有些影院开始和商家“联和经营”。例如耀莱国际影城(五棵松店)便吸纳了冷饮、冰激凌、饰品等多个品牌入驻,由商家自主经营,利润与影院分成。

规模经济、城市化和经济聚集 篇11

现代区域经济理论的核心是解释为什么经济会产生聚集、城市如何形成等问题。对经济聚集和城市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德国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在18世纪末,由于英国迅速的工业化导致对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这使得德国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德国农业生产出现区域集中趋势。这引起了约翰.屠能的重视,他在著作《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首先分析了生产的区位理论,由此创立了区域经济分析理论。

在20世纪初,经济聚集的研究还受到国际贸易理论的广泛影响。将区域经济理论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是经济学家俄林,他把新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应用于区域经济,并用外生比较优势解释专业化生产。他指出“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区域理论的,区域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区位理论的一小部分” 。可以看到,该时期的区域经济理论是典型的新古典区域理论,是一个规模报酬不变的世界,强调比较利益决定区域贸易模式,区域间的专业化生产是由比较优势决定的。

现代的城市化和经济聚集理论受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的影响。1977年,狄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联名发表了一篇名为《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的论文,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选择的模型。其后,克鲁格曼等人用这类模型证明即使两国的初始条件完全相同,不存在李嘉图比较优势,但如果存在规模经济,则两国可以选择不同的专业,从而产生后天的绝对优势。该模型一经发表,就成为了研究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极为有用的工具。

在20世纪后期,随着电子科技的普及和运输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开始形成统一的经济体,欧洲更是作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对欧洲内部各个国家之间经济整合和美国国内各个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研究促使了新地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学分支而出现。与此同时,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也开始用独立的分析框架来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并把区域和国际贸易统一起来解释现实。

二、城市化和经济聚集的理论基础:规模收益和冰山成本

新地理经济学的核心观念是规模收益递增,然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通常需要假定规模收益不变或者规模收益递减来保证一般均衡的存在性。显然,这种规模收益非增的假设与现实经济中垄断企业大量存在、城市规模逐年扩大等规模收益现象不符。所以,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中,人们无法看到城市的形成,也无法确定城市的规模。为了描述经济中的聚集现象,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迫切地需要对垄断和规模收益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在对垄断和规模收益问题的研究上,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张伯伦就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思想;但是,垄断竞争真正融入主流经济学却开始于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1977)。在这篇经典文章中,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张伯伦垄断竞争形式化建立了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模型(Dixit-Stiglitz,简称D-S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厂商的技术可以用一个线性的成本函数表示,即 。这里, 是生产x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成本,其中边际成本b不变,并且存在一个固定成本a。这样,随着厂商扩大生产规模,该企业的平均成本就呈下降趋势。因此,更具规模的企业就会比其他企业有成本优势,规模收益内在于企业,也就导致了企业垄断了整个行业。为了限制企业的规模不为无限大,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还引入了消费者对多样化产品的偏好,该偏好可以用一个CES的效用函数表达。D-S模型的基本思路是消费者对多样化消费的偏好意味着消费品种类越多越好,效用水平越高;另外,由于存在生产上的规模经济,厂商应该尽可能把一种产品的规模做大。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把一种产品规模做大,意味着消费品种类减少;相反,增加消费品种类却意味着产品生产规模的缩小。这样,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就存在两难冲突。解决这种两难冲突的办法是使人口规模变大,而国家和区域之间的专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正具有这种功效。因此,如果存在规模经济,两个没有外生比较优势的区域也可以选择生产不同的专业,开展分工和区域贸易。这样,D-S模型为解决复杂的经济地理问题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分析框架。

新地理经济学的另外一个理论基础就是由萨缪尔森提出的冰山交易成本,冰山成本可以很方便地衡量区域间的运输成本。萨缪尔森假设货物在区域间的运输过程中会损失一个固定的比例,比如从区域甲运输1单位的工业品到区域乙,那么运输完成的时候仅仅运送到了 ,而其余部分就在运输过程中“融化”掉了。 越接近于1,那么区域间的交易成本越小, 越接近于0,这样运输过程中的损失也就越大。这样,冰山成本成为区域间贸易的重要参数。

三、核心边缘模型和经济聚集

1991年,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报酬递增和经济地理》,这篇文章把空间因素引入了垄断竞争模型中,并建立了中心-外围模型(the core-periphery model)。在克鲁格曼所建立的核心边缘模型中,决定长期均衡稳定性的力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接近市场所带来的优势,这是引起经济向某一区域聚集的力量,可以称为聚集力;另外一种是促进经济部门扩散的力量,这种力量来源于市场竞争。可以说,在所有的新地理经济学的文章中,正是这两种力量决定了长期稳定的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和聚集的规模。

促使经济产生聚集的力量分为两种,一种是本地市场效应,一种是价格指数效应。本地市场效应是指工业企业由于存在规模经济,因此会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进行生产并向较小的市场出售其产品。价格指数效应又称“生活成本效应”,是指企业的集中对当地居民生活成本的影响。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由于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目比较多,从外地输入的产品的种类和数目比较少,因此在经济聚集地生活的居民会支付较少的成本,这使得该地区商品价格较低,消费者的生活成本也就相对小。

下面具体来分析聚集力如何使一个对称的均衡发展成为核心-边缘均衡。克鲁格曼首先假设存在两个区域,称为南部和北部,每个区域内都对称地分布着工业和农业企业,并假设工业企业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而农业企业则规模收益不变。这样,两个区域的初始条件是一样的。但是,当一个工人从南部迁移到北部时,这种初始的对称均衡就会遭到破坏。由于迁移到北部的工人会把自己的收入消费到北部,这样,工人的迁移使得南方的市场规模变小,而北部的市场规模变大。由于存在市场接近效应,市场规模的变化将使得南部的一些企业迁移到北部。这时,尽管南北两个区域的名义收入一样,但是由于价格指数效应,这种产业的迁移使得北部的生活成本更低,也就会吸引更多的工人前往北部。这样,初始的一个小的冲击会不断得到加强,工人的迁移改变了实际工资水平,进一步激励工人从南部迁移到北部,因此工业企业为了扩大自己的规模经济范围也不断在北部聚集。

四、内生专业化和城市形成

不同于新地理经济学,新兴古典经济学则从内生分工的角度解释经济中的经济聚集和城市化现象。新兴古典的区域经济理论主要由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发展起来,他从内生专业化角度来研究经济的区域聚集问题,并采取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的分析方法。

在杨小凯和赖斯(Yang and Rice, 1994)的文章中,他们建立了一个新兴古典一般均衡的城市化模型。在他们的模型中,由于食物的生产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农业活动不能像工业活动那样聚集到一个小的区域内;而工业品的生产由于不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既可以分散经营也可以集中在城市内。模型还假定了生产每种商品都有专业化的规模经济,即专业化程度越高,生产效率也就越高。但是,专业化生产带来的交易却会产生交易费用。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专业化生产和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如果交易效率较低,那么分工所带来的收益不能抵消交易中的损失,这时人们就会选择自给自足。这样,经济中没有聚集现象,也不会产生专业化生产的区域,城市也就不会出现。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有所提高,这时,分工结构就会从自给自足跳到局部分工,出现半专业化的农民和半专业化的工人。因为农业要求占用大量土地,而生产工业品没有这种要求,所以农民就只能分散居住,而工业品生产者则选择离农民最近的地方居住,以降低分工带来的交易费用。因此,较低的交易效率仍然没有产生城市。

如果交易效率得到足够的提高,在农业和制造业的分工之外又出现了其他的工业品种类,那么制造业者和这些其他的工业交易就会产生交易成本。为了节省不同非农产业之间交换的交易成本,从事不同工业的人们就会选择居住在一个区域内。这样,模型中不但出现了专业制造者和专业的农民,还出现了其他工业品的专业生产,非农产业的生产者也因为回避交易成本而聚集到一个区域,从而形成了聚集。

五、新经济地理与新兴古典区域理论的比较

总的来说,新经济地理学和新兴古典区域理论都为解释经济活动的集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它们抓住了导致产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都是由于经济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增的效应,所以在地区间交易成本没有大到足以分割市场的条件下,就可能导致产业的集聚。但是,新地理经济学和新兴古典区域经济理论无论是在对经济聚集的分析方法上还是在解释聚集的具体原因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具体来说,以克鲁格曼将为代表的新地理经济学家以经济聚集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竞争模型为理论支柱,用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解释了经济聚集的原因,并为经济活动的空间研究提供了一个主流经济学的标准分析框架。但是,新地理经济学未能深入到经济聚集现象的内部深入探讨影响经济演进机制的微观要素,也未能深入指出企业规模报酬的来源。而在这些方面,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提出就是用来解释分工和专业化问题的,因此,相比新地理经济学来说,新兴古典区域理论在解释区域聚集的成因时更有解释力度,并且更富有直观的经济含义。

第一,在解释经济聚集这个问题上,新地理经济学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核心都是递增的规模报酬。新地理经济学中的规模收益来源于D-S模型中的固定成本导致的递减的边际成本,但是,新地理经济学和D-S模型并没有给这种固定成本以合理的解释。在现实的经济中,人们可以看到相比具有较高固定成本的大型企业,基本不具固定资本投资的科技类企业的聚集现象更为严重。相反,具有高固定成本的重工业企业则可能选址于资源分布地,而并不迁移到城市的中心。这样,新地理经济学不仅局限了产生聚集的企业类型,而且还与现实中的经济聚集现象相悖。而在新兴古典区域经济学中,规模报酬的来源被具体化为个体的专业化生产,并且在模型中内生了专业分工。专业化生产的人们聚集到城市的原因并不是因为递减的边际成本,而是回避交易产生的效率损失。这样,引起聚集的因素相比新地理经济学更加广泛和具体,其模型的结论也更符合现实。

第二,相对新地理经济学来说,新兴古典经济学更能把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统一起来。新地理经济学虽然来源于新国际贸易理论,但是在解释经济的区域聚集的同时却忽视了国际间贸易的存在。而新兴古典经济学本身就是为了解释内生贸易而产生的,所以能给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个统一的框架。具体来说,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存在着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的两难冲突。由于这个冲突,当交易效率低下时,分工的好处被交易费用造成的福利损失所抵消,人们选择低分工水平即自给自足,而不需要国内和国际贸易。当交易效率的提高使得分工的好处大于交易费用所造成的福利损失时,贸易开始在很多地方性市场中出现,但国内统一市场是不需要的。随着交易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国内统一市场出现。如果交易效率再进一步提高,则国内市场规模限制了分工的发展,所以国际贸易成为必要。可见,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一个能解释国际贸易如何从国内贸易发展而来,并将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原理统一起来的理论。

第三,在新地理经济学的模型中,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是不能共存的,经济聚集的原因仅仅在于工业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这样,新地理经济学在把经济聚集现象归因于规模报酬的同时却忽视了外生条件差异产生的聚集。与之相比,新兴古典经济学却可以把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结合起来,这样,在模型的丰富程度和解释力度上要高于新地理经济学。具体来说,杨小凯(1997)就将外生比较利益因素引入基于递增规模报酬的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纳入到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外生比较优势和内生规模经济理论整合到统一框架下。

第四,新兴古典区域理论采用每个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的框架,能够将传统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分离的分析统一起来。与新古典经济学一致,新地理经济学也采用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相分离的分析方式,在分析消费者的时候忽视消费者的生产,在分析厂商的时候忽视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虽然这种二分的分析方法带来了分析上的便利,但是也无法把消费和生产统一到一个框架下,从而产生了分析方法上的不一致问题。新兴古典的区域理论采用超边际的分析方法,统一了消费者的决策和生产者的决策,完善了区域经济分析的分析方法。

第五,新兴古典区域理论解决了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市场的相容性问题,指出了区域经济中竞争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一致性。新地理经济学为了解决规模收益与竞争性均衡存在的冲突,放弃了瓦尔拉斯均衡的概念,转而采取了D-S的垄断竞争分析框架。可以看到,在采用垄断竞争模型之后,新地理经济学虽然成功的处理了规模报酬的概念,但是这种处理是建立在特殊的效用函数和成本函数之上的,处理起来并没有普遍性。因此,在新地理经济学中采用普通的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会使得模型面临着竞争性均衡存在性和规模报酬相容的问题。并且,采用垄断竞争的分析的一个必然的结论是由于经济中存在垄断的定价,区域经济均衡的结果不是帕累拖最优的。

与之相反,新兴古典区域理论并不纠缠于递增规模报酬是否与竞争性市场相容的问题。首先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中,生产的专业化需要每个人付出他自己的劳动时间,而这种时间显然不能在人与人之间转移和代替,所以对专业化经济而言,劳动时间的规模总是有限的,因此专业化经济所产生的递增规模报酬存在一个界限,即专业化经济产生的是有限度、有范围的递增规模报酬。其次,采用每个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框架,则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一种职业,这就决定了他买什么和卖什么,即每个人的需求是由其供给决定的,这被杨格称为倒数需求律。在新兴古典贸易模型中,杨格的倒数需求律一直保持着,即消费需求和生产供给总是同时决定的。由于倒数需求律的作用,分工中专业化生产者对其产品价格的操纵能力会相互抵消,因此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以专业化为基础的递增规模报酬与竞争的市场是相容的。这与当代西方的经济实践是一致的。在美国,利用规模经济并不会导致市场失败,因此不需要政府的干预。私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总是争着合并成最优规模的大企业,这不但不会限制竞争、形成垄断,相反却加剧了竞争。这样,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递增报酬的处理使得在引入规模报酬的同时并不排斥竞争性均衡的存在。因此,新兴古典的区域经济理论中的递增的报酬是基于分工和专业化而在模型中内生,因而存在竞争均衡和帕累拖最优的一致性。

第六,需要指出的是,新兴古典区域理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1)为了保证专业化经济中一般均衡的存在,新兴古典经济学往往要假设存在无限不可数多的经济个体,而在有限多个经济个体时则不存在分工和专业化的均衡。这个明显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兴古典区域模型的实际应用。(2)新兴古典经济学中,区域聚集的形成往往要靠交易效率的提高造成,而在模型中并没有内生交易效率的变化。因此,聚集的出现要依靠外生参数变化的假定。(3)与新地理经济学相比,新兴古典区域理论由于采用了超边际分析的方法,限制了模型向动态的扩展,因此不能研究资本积累对分工和经济聚集的影响。(4)关于劳动分工演进的许多数据无法从现有的统计资料中获得,因此很难用历史数据来验证新兴古典的区域经济理论。而且,由于劳动分工演进的过程是如此的缓慢,使得新兴古典区域理论在解释较为长期的区域贸易和城市的发展现象上具有优势,符合人们对区域贸易和经济聚集的直觉和观察,但对于实际经济问题它可能缺乏足够的解释力。

摘要:城市化和经济聚集是现代区域经济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然而由于城市化现象所反映的规模收益递增因素与新古典经济的竞争性均衡不相容,因此,城市化问题很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内得到解释。这样,长期以来标准的经济分析很少关注经济聚集现象和城市的形成。直到20世纪70年代,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把垄断竞争问题重新引入到主流经济学后,垄断竞争模型才成为处理规模收益问题的有力工具,新经济地理也由之发展而来;与此同时,新兴古典经济学以超边际分析为工具深入分析了分工对城市形成和产业迁移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聚集,新经济地理,内生专业化

参考文献

[1]Dixit,A.K.and Stiglitz,J.E.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ProductDiversity[J].Amer-ican EconomicReview,1977(67):297-308.

[2]Krugman,P.Geography and Trade[M],Cam-bridge,Mass:MITPress,1991.

[3]Krugman.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M],MA:MITPress,1995.

[4]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5]Fujita.Urban Economic Theory:Land Use andCity Size[M],Cambridge,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0.

[6]Fujita,Krugman and Venables.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M],Cambridge,Mass:MITPress,1999.

[7]Fujita and Krugman.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Past,Present and the Future: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4(83).139-164.

[8]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上一篇:物流仿真软件下一篇:地震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