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精选12篇)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1
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而健康是高质量生活的前提, 体育健身活动是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是强化公共体育服务职能, 建立完善以全民健身设施建设、组织建设、活动开展、健身指导、科学评估等为主要内容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社区体育是体育社会化和体育改革的产物, 是促进国民素质提高、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学校体育作为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肩负着提高民族素质, 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任务。无论是从体育工作的任务上, 还是从体育运动内在规律讲, 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体育工作的整体协调发展。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应协同发展, 构建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是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同时也是正确体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精神所在。
一、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社区体育是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 (相当于基层社区辖区范围) , 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 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 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 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 巩固和发展社区情感为主要目的, 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
我国社区体育活动现象的出现, 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 在一些省市由大企业牵头, 周围企业参与组成了地区体协。这种组织较为松散, 组织的稳定性较差。如天津的天拖南地区体协等。到了70年代初, 城市公园、空地出现了零散的中老年晨练活动, 后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晨、晚练体育活动点。80年代中期, 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广州等大城市出现了以街道牵头组织的体育活动成立了街道社区体协, 大单位牵头组织的一条街体协, 打破了待业隶属关系, 就地就近开展体育活动。这成为社区体育兴起的标志。进入90年代, 随着居民小区的大批兴建, 出现了住宅体协。1995年6月, 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号召全民锻炼身体。1997年4月, 国家体委、国家教委、民政部、建设部和文化部五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进入21世纪, 全国各个城市社区体育开展得更加轰轰烈烈, 社区体育活动进入高潮。
目前, 我国社区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处于转型期和转轨期, 主要组织形式包括街道社区体协、社区俱乐部、晨晚练体育活动等, 呈现出多样化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社区体育成为居民主要的生活方式, 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群众体育锻炼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满足居民体育需求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以其融洽的地域亲情、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有效的健身效果和便捷的练习方法, 迅速发展起来。参与社区体育文化活动, 已经成为社区居民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是国家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内容。
社区体育目前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城市居民认识不足,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经费不足, 体育辅导站、固定活动场地、体育中心等活动点较少, 场地器材设施严重不足, 满意程度非常低, 培训教师正规化程度较低, 缺少专业人才等。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尚处于起步的不成熟阶段, 与学校体育的融合不够。
二、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内在联系
学校体育要树立社会大体育的意识, 不但要搞好校内的体育工作, 还应为社区体育出谋献策, 积极参与, 为全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尽一份力。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均属于社会体育范畴,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社会体育的一部分, 可以看作是群众体育的前奏曲。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运动技能技巧的学习, 初步掌握基本的身体锻炼方法, 了解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为今后能更好地发展群众体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从而更好地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从两者的概念和功能上来看,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能更好地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共同推进社会体育水平的良性发展。
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 学校体育理应树立社会体育的观念, 积极投身其中, 帮助组织管理、指导和服务, 以满足社区群众对于体育锻炼的需求。
三、学校体育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的优势分析
1. 场地设施
学校体育拥有大量门类齐全、规格不等的体育器材与场地设施, 2008年, 黑龙江省30所高校拥有129个体育场馆。从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可以看出, 22%分布在体育系统, 29.2%对外开放, 而65.6%集中在教育系统。这些场馆除满足教学、训练使用之外, 仍有潜力可供开发。
2. 体育人才
学校体育能为社区体育的开展提供人才资源。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10年) 》数据, 到2010年,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在48万人以上, 加上高校体育教师, 师资有近百万人。学生们有充沛的体力与精力, 教师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
3. 技术方法
学校体育, 尤其是高校体育, 拥有丰富的体育项目、一流的运动技术、完善的仪器设备和先进的科研成果, 具备全面、系统、科学地进行社区服务的能力。学校体育在指导健身锻炼的技术、方法方面具有服务社区体育的优势。
四、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相结合, 促进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构建
要构建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 必须以政府为主体, 建立较为完善的社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加大投入力度。同时, 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的制度、组织建设。由政府出面, 处于不同管理体系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二者方能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社区体育作为社会体育的载体之一, 只有结合学校体育协同发展, 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学校体育要进一步发展, 也必须与社会紧密联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建立社区和学校体育资源综合管理体系, 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体育资源要对社区开放, 应该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建立管理体系, 才能实现共赢。
第一, 学校的体育硬件资源相对丰富, 体育场馆、器材设施在满足了本校的教学与训练任务后, 有很多时间还处于闲置状态, 并没有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因此, 学校应该让这些体育资源的社会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共享体育健身场馆器材。让社区居民走进学校, 进行体育消费, 不但缓解了社区体育资源紧张的社会现实, 而且充分发挥了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功能, 还推动了全民健身向前发展。
第二, 让学校相对丰富的体育人才走进社区。学校的体育管理部门应鼓励体育教师和体育特长学生来到社区组织、参加体育活动, 将专业的体育健身知识带到社区, 带动社区体育文化氛围, 推动社区体育发展。反之, 也可以将社区开展较好的民俗体育等项目由体育教师带进学校体育课堂。
2. 学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和社会需求接轨
社会的实际体育需求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学校的体育内容要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 与时俱进, 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及时更新社会实际需求相关的内容, 紧密联系社会体育的发展实际。另外, 学校可以结合社区机构, 为学生建立体育服务的社区实践基地, 搭建参与社会体育的实践平台, 积极培养爱好和兴趣, 有意识地加强其对社区体育的了解和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 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基础。还可以与学校的体育俱乐部联系起来, 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形式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
五、结论
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走“双向参与”之路, 有一举两得之效。现代社区体育是一种区域性的有组织的体育社会一体化的体育活动, 强调的是体育社会化。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 二者如鸟之两翼, 车之两轮, 融于一体, 相辅而行。摆脱传统的、陈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 改变自我封闭的思维, 克服影响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发展的各种障碍, 进一步密切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 做到资源共享, 全面协作互动, 对进一步深化社区体育的发展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
法国著名教育家保尔·郎格朗指出:“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 不重视学校体育, 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 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 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阶段的事, 那么体育教育就成了插曲。”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走共同发展的双向参与之路, 可达到一举两得之效。
体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 使体育的发展成果惠及到全体人民, 是我们全体体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对未来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提出新方向, 对体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社区体育还会有进一步的飞速发展, 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担负着为现代化社会培养更多的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高素质人才的同样使命, 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构建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 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深入实施, 从而有效地改善中华民族的素质。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2
摘要:制约湖南省株洲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是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认识不足及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经费不足等。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等措施,推动株洲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株洲市;社区体育;现状;措施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的新兴内容,它是体育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定趋势是城 市精力文化建设的重要的内容。本文以株洲市荷塘社区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问法对株洲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对象
株洲市荷塘区东湖公园社区成员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调查表900份,收回890份,其中有效问卷884份,有效率为99%。
一.株洲市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株洲市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
株洲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起步较晚。虽然政府备部门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了不少的工作,但发展极不平衡,整体上还比较落后。
1.社区成员体育价值取向
参加体育锤炼的各种目标中,增进健康与加强体质,调剂生活与加强社交,兴趣爱好与美化体型居前三位。其中增进健康占69.6%,其次调剂生活占20.8%,美化形体占14.9%。把体育作为娱乐方法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种趋势,50岁以后参加锤炼的目标稍微产生了一些变更,由消遣娱乐转向了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美化形体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需求,尤其是女性更为明显。
2.株洲市社区居民健身运动的参与率和项目选择
株洲市每周参加 3 次以上的体育运动人数占多数,大多来自学校学生。参加体育锤炼的项目有长跑、棋类、舞蹈、球类等。其中,跑步位居第一位,占48%,其次男性球类,占43.6%,女性是舞蹈类,占 35%,位居第三的是棋类,占 15.6%。
3.株洲市社区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的情况
株洲市社区居民进行体育锤炼的场地重要集中在就近的公共体育场合,公园或广场,学校,单位体育场地和住宅小区的附近的街头巷尾的运动场地等处所,没有大型综合性的场地,对于一些集中地区以至于供不应求,而偏僻一点的地区没有运动设施。
4.株洲市社区中参加体育锤炼人员的年纪构成社区体育面向全部社区成员,但是由于中青年人迫于工作压力和家庭累赘,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受到限制并且该区域靠近商业街,学校等。因此以学生为主,这是因为老年人身材健康程度降落,开端器重自己的身材健康,他们有时间也有愿望来参加体育运动。因为通过体育锤炼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愉悦身心,还可以重建自己的社会圈子。从参与年纪的散布来看,45-60岁以上的人最多。在进行体育锤炼的实际运动中,其年纪结构存在“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
5.株洲市社会领导员的培训及领导情况
社区体育要顺利发展,就必须有大批控制社会体育工作知识技巧的人才到社区进行服务工作。其中体育领导员是社区体育的重要力量。科学健身是获得良好健身效果的重要保证。而社区体育领导服务是科学健身的前提。城区健身辅导站较少,有很多社区还没有,社区健
身领导员人数也不多,国家一级、二级领导员就更少,整体来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没有形成网络化。
6.社区体育运动点的运动情况
据调查显示,傍晚运动的占多数,晚上运动的居第二位。上午和下午运动的运动点相对较少。多数运动点在傍晚以前,这与运动点的运动场合有关,公园、街道,居委会场合和街头巷尾是站前四位的运动点.这些场合傍晚是免费开放的,加之公园环境精巧,空气清新,活动场所气氛好可以开展体育运动。也与我国国民特别是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作息习惯有关。社区体育运动点每天持续时间 30-60分钟的运动点最多。
7.不同社区体育发展的差别
株洲市不同社区体育发展差别较大,一些高级社区在建设上重视投入,一些普通的和旧的社区却交差,少数街道、社区重视社区发展,但大部分未引起足够的器重,管理和投入较少。
二.株洲市社区体育中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
株洲市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存在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一)对城市社区体育的内涵及认识不足
社区体育作为今后群众体育的重要情势,作为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仍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器重,有些人仅看到体育健身的本质功效,而对增长社区意识、增进社区 “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功效认识不足。
(二)参与率低。项目选择性少
从株洲市社区居民的参与率和项目选择可以看出:株洲市社区体育的参与率较低,项目选择性比较少。株洲市参加体育锤炼的项目有跑步、舞蹈、棋类、球类等。而发达城市除了有以上项目外还有水上项目。网球等一些趣味性比较强的项目。
(三)株洲市社区体育管理的组织体制不完善
目前,在株洲市社区体育的组织情势还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比较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在工作中没有明确提出有关体育方面的具体职责,社区体育还处在摸索的初级阶段。因此,社区的人力,物力,才力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公共的体育器材无人管理.应用周期 较短等现象。
(四)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缺乏。经费不足
场地设施缺乏,经费不足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这种状态既有社区发展相对较晚,又有城市建设方案不配套、不落实的原因。虽然进几年来株洲市各个社区都加大了对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资金投入。但总体来说和国民群众的需求还是有必定的差距。目前社区体育经费没有比较固定的起源渠道,国民的体育消费意识还不是很强,体育运动经费还很是不足,自发组织占到53.1%,直接限制了社区体育的发展。
(五)社区体育领导员队伍单薄
在数量上,与社会体育领导员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结构上也有必定的问题,组建情况又自发组织的占到53%。
(六)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几乎空白
株洲市社区体育理论的研究几乎空白。不能为社区体育的发展供给理论支撑。在我国社区体育也只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株洲市就更短,群众体育的理论研究没有受到足够的器重,社区体育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落后。
三.发展措施分析
(一)加大宣传力度,增长体育人口比例
全民健身是一项战略性国策。是人类健康最有效的投资,加强体育健身宣传工作。使社区居民真正建立起“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病。而且还包含了心理方面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
好状态”的概念。明确健康是每个人的责任,增进健康最好的方法是体育锤炼,把体育健身融 入每个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从而增长体育人口比例。
(二)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更好的领导实践
随着社区体育功效的增长、地位的强化,作用的不断加强社区体育的研究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对懂得社区体育、分析社区体育、进步社区体育的管理效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加强社区体育的管理和服务
社区体育管理是指在街道领域内,由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主导的,社区体育职能部门、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区域性、全方位的自我体育服务和自我体育管理。根据社区体育居民的需求,设立、健全社区体育服务网络,完善社区体育服务系统,广泛开展社区体育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进行监督、保证,以进步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满意度,进步居 民的生活质量。
(四)加强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的互动性
当前我国社区体育资源有“三难”一缺乏设施,缺乏专门的体育人才,居民参与率低。要转变这种情况,其中的有效道路之一是紧紧依附社区领域内的大、中、小学校。第一、学校中拥有大批的专职的体育教师,这些体育教师具有开展体育比赛、组织体育运动的丰富经 验和知识,充分施展学校体育教师的领导和管理能力,能解决社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第二、学校都有必定的体育设施,特别是大中专院校拥有较多的体育设施,对这些体育设施只要进行适当的投资和管理,在搞好学校体育的前提下,有效利用体育设施开展社区体育运动,能在必定程度上解决社区体育的设施场地缺乏的问题。反过来社区体育也能够增进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有利于高校专业的建设,进步体育专业学生的实践领导能力,供给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五)加强社会领导员的培训力度抓紧培训一批既有组织能力又控制技巧领导的社会体育领导员,以满足株洲市社区体育市场的需要。进步株洲社会领导员队伍素质,保证垒民健身纲领政策的可持续发展和实行。同时根据当地条件,解决社会领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问题,调动社会体育领导员的积极性。
(六)把社区的健身设施纳入构建健康住宅的方案当中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将大批的热情投入到健身休闲中去。但在当代 社会高竞争、高压力、高度紧张和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下,大众要保持身材和心理的全面健康,仅靠传统、粗放的体育锤炼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当在社区内,将科学运动概念客人到居 住和日常生活环境中,渗透到现代化的家庭、工作、休闲等的方方面面。可以解决年轻人没有时间的问题。株洲的炎帝广场起了一个示范作用。
(七)扶持落后社区,提升株洲市社区体育整体程度
城市社区体育自治意识的培育研究 篇3
【关键词】社区体育;自治意识;培育研究
引言
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已经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城市社区体育自治是从内因机制促使社区体育良性发展。社区体育自治是指有着共同体育需求的社区居民,以彼此之间的信任为基础,体育资源共享,社区居民通过民主协商合作处理社区体育公共事务,在开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秩序的过程〔1〕。在社区体育自治过程中,社区体育的自治意识可以通过自身的教育体系或者其他教育手段对社区体育活动进行自我管理,推进社区体育自治行为实践的开展。
1自治意识及社区体育自治意识的定义
1.1自治意识
自治意识的形成过程也即具备自治的行为动机后,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朝着理想化的目标,自觉地开展自我管理的行为选择的过程。自治意识,虽然是人的一种主观意识,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形式。它是主体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前提下,对所要参与完成活动的一种主观上积极表现,客观上自觉采取行动,自立、自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自治意识的有或无,强或弱关系着自治效益的高与低。
1.2社区体育自治意识
社区体育自治意识源于人们在社区体育活动开展中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服务,自主约束的体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概念,是对社区体育自治的地位、价值、现实情况以及发展态势的主观认知。具备自治意识是当下社区体育稳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社区体育自治意识的作用下,社区居民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自治动机,并对该社区有关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做出积极的自觉的反应,才能采取积极的行动和措施。
2自治意识是形成城市社区体育自治行为模式的必然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而错误的意识将阻碍事物的发展。它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使主观意识通过实践见之于客观,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体育锻炼属于身体内外部的生理动作,是人们行为意识过程在身体上的分散分解。因此在正确的意识指导下,行为的取舍才会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在体育自治化过程中,自治意识的提出是理性行为,是体育自治意识的行为价值选择。自治意识促使居民在社区体育活动中把体育自治行为逐渐变成一种自觉行为,改变被动的参与模式,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2〕,摆脱对政府等部门政策的消极等待,调整社区体育的行为取向,主动采取措施,激发自身探索、创新的精神,自觉提高业务水平,在与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当中,从实际出发,加强对自身健康的管理,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具备自治意识,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开展工作,自主建立自治组织,完善自治制度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是我们管理社区体育活动的必要行为选择。
3城市社区体育自治的三种认知观表现与价值评价标准
3.1城市社区体育自治的三种认知观表现
3.1.1“政府管办”观
自古以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人者食于人,治于人者人食”的观念深入人心〔3〕。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虽然在民主与法制方面做了大量的建设性的工作,但是我国居民民主意识普遍还非常淡薄。对于关乎我们切身利益的社区体育活动,政策法规是基层政府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条件,导致行政界限成了社区体育自主服务、自主管理的界限。“有政府”心理的根深蒂固隔断了居民可以自治的思想。
3.1.2“企业经营”观
当今市场上各种类型的休闲服务企业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例如娱乐健身业。这些新生的健身休闲服务组织无论从规模到档次,从专业到权威,从普通店到白金会所,从地方特色到全国知名品牌,已经能够提供诸如健身、娱乐、休闲、交友、开阔眼界等的服务项目,还有商务会议,业务洽谈等都有比较人性化、专业化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场所,等等。可以说只要需求存在,就会有相应的市场供给出现。市场化的推进,已经超越了政府所提供的公益健身服务,这种喧宾夺主的气势,导致越来越多的居民把向市场要服务当做生活的必备,根本意识不到有关政府服务部门的职能所在。这种“无政府”状态,忽视了居民自身的主体地位,其实质是一种等待消费,一旦需求与供给脱节这种享乐的富裕生活就会终结。
3.1.3“自治意识”观
与“政府管办”、“企业经营”观相对应的是“自治意识”观。虽然我国规定居民委员会属于城市居民自治组织,但实际上,社会仍是以“单位制”〔4〕为主体的,居民自治组织形同虚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结构的改变和智力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逐渐意识到:社区家园是自己的家园,身体康健受益的是自己,那种守株待兔的心理毕竟是远水近渴,解决不了当下问题。纯粹的单位制或者单一的市场制,并不能及时满足居民的个性化需求。政府职能的转变,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使得“要自治”—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呼声愈来愈高,这也归功于居民对自身主人翁地位及权利意识的重新觉醒。人们开始向政府要权利,向市场要自治。这并非行政性质的“独立”,是要在原有的治理模式中进行结构式调整,对繁冗复杂的办事机构进行精简,是渴望拥有自己民意代表的自治组织来管理社区体育生活。所以,自治意识的建立是促进社区体育自治化。
3.2城市社区体育自治意识价值评价标准
所谓价值评价,就是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属性所做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是主体衡量客体是否满足自身的需要及程度所遵循的尺度〔5〕。那么评价社区体育自治意识价值的标准是什么?根据邓小平“三个有利于”精神,从中得出社区体育自治意识价值的评价标准,依次是:
nlc202309020957
3.2.1是否具有提高社区居民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的社会价值
社区体育自治的教育目的在于从思想的高度增强人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同时也从自身的角度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去,最终培养人们的健身主体意识,增强全民族体质。伴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社会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就必须做出拥有健康体魄的硬性要求。居民在自我把握健身节奏,自我组织健身活动中,摆脱行政束缚,自我创造条件,把健康的决定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自治化的健身方式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心,自治意识的教育作用不仅使居民感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身心愉悦,而且养成了自觉健身的良好生活习惯,塑造了积极向上的合群性格及健全的人格,也使得居民具有坚强不屈和迎难而上努力克服困难的勇气。社区体育自治意识带给居民的是良好健康的身体素质和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是时代发展的鲜明写照。
3.2.2是否有利于社区体育自治化的有序发展
自治意识的题中之义就是要自我管理,就是个体对自己的目标、思想和行为等自主组织,自主约束,自主服务,最终实现自我奋斗目标的一个过程。社区体育自治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教育意识,依靠居民的自觉、自制能力。社区体育自治意识是基层事务民主公开的保证,要求居民具有民主运作的意识和能力。在自我管理社区体育事务中做到从实际出发,了解问题的根由,民主决策社区体育内的重大事务〔6〕。具有普遍的自治意识,是对政府完全管办的良性改革,是整合社区有限的体育资源,改变混乱的健身秩序,开展特色社区体育活动,营造社区体育文化,是引领社区体育走上正常轨道的必然选择。因此,社区体育自治意识是未来社区体育自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指导思想之一。
3.2.3是否有利于社区体育生活的和谐发展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体间行动关联及其模式化结构的最佳状态。从社区体育自治的定义可以看出:共同需求是产生和谐的基础;以信任为基础做到了诚信友爱;体育资源共享道出了公平;民主协商体现了和谐民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秩序”其实质就是在充满积极性的状态下,安定有序地开展体育活动,并约束自己的行为,保护社区共同资源的可持续性。社区体育自治的提出,字字体现和谐因素,在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所有这一切美好的愿景,都有赖于自治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没有积极的自治意识,就没有自觉主动地去自我改进、自我创造,也就形成不了为社区所认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
4城市社区体育自治意识的培养路径
4.1动机引导
自我决定理论把动机分为三种类型: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无动机〔7〕。从自我决定的三种动机来看,社区体育自治意识的动机引导也要从这里入手。首先,健身是当前许多人的兴趣和爱好。所以要大力弘扬全民健身精神,把改善居民体制,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作为在社区体育自治的根本追求。其次,社区体育自治就是改变现有社区体育治理模式的怪状,社区体育自治不仅是对自身的健康负责,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居民社交机会、追求时尚,提高生活水平的标志。第三,对于社区非体育人口来讲,社区体育自治化与否无关自身利益。对于此类人群,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和谐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利用身边的真人真事来感染并吸引他们的关注。致力于改变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是培养社区体育自治意识的动机选择。
4.2角色定位
拥有自我认知能力是正确地进行角色定位的前提。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和了解〔8〕。哈特曼告诉我们,过高的自信或盲目自卑都会有错误产生。社区居民是体育自治的中流砥柱,在活动中不光要认知到社区体育的现状,还要看清自己在社区体育自治当中的地位及作用。“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在社会主义民主制的国家,我们都是社区的主人。社区体育健康有序地开展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社区的繁荣就是社区居民的幸福。具有社区主人翁的态度,以社区体育自治的稳定开展为前提,肯定自我能力,把社区体育的责任看作自己的责任,把服务他人看作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尽心尽力,无私奉献。大力宣传体育自治的憧憬,使居民拥有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塑造社区居民主体性地位的重要举措。
4.3目标构建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9〕。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相反,是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在社区体育自治意识的培养中,制定理想化目标可以激发、引导居民参与社区体育自治活动的自觉意识。首先是短期目标。改善社区政府管理机制,改变体育健身资源短缺、闲置、荒废的尴尬局面。实现对社区体育资源的审计,整合自发无序的健身组织,保障居民的自由健身需求。其次是长期目标。在社区体育自治化的进程下,居民将摆脱各种束缚,拥有决定社区健身的完全治理权,能够以组织者的身份自觉地开展特色的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短期、长期目标的实现是自治意识建立的终极引力。
4.4行动实施
自我管理理论是学习自我负责、自我操练、自我启迪、自我控制以致于自我创新,使自己变得成熟、干练、开放、宽容,进而整合运用资源,是做好社区体育自治工作的理论指导〔10〕。因此要培养居民自我思考的习惯,在社区体育活动中自我约束,自我审查存在的问题,对现象进行本质化剖析,把结论应用到实际当中。具体措施如下:在社区体育行动实施中加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能力建设;民主选举社区体育自治组织;加强新媒体等传播渠道的建设,广泛宣传社区体育的活动状态;建立常态化的居民民主参与机制;开展各社区体育自我审计工作;弘扬雷锋精神,奖励有志者主动献策;维护居民自治权利和提高守法意识;社区体育政策及问题处理公开公正;开办各种公益学习班,进行体育自治化学习。以具体行动的开展激励居民自治意识的形成。
5结论
当前社区体育自治中自治意识不足成为发展瓶颈,经过理性分析给出以下建议:以动机引导、角色定位、目标构建、行动实施来提高社区体育自治意识。然而,自治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在今后的社区体育自治过程当中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自治意识的提高将会是其健康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江岚,高雪峰.从“他治”到“自治”—治理理论视域中的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走向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1):9-12.
〔2〕彭惠青.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3〕任尔昕,黄明.农村村民自治制度与农民民主意识的培育〔J〕.发展,1997,10:33-35.
〔4〕姚俊义.论社区居民自治〔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5〕朱志君.价值与价值评价:主客体关系的深层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26(1):1-6.
〔6〕江岚.城市社区体育自治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D〕.武汉体育学院,2007.
〔7〕林桦.自我决定理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8〕刘翔平.哈特曼自我心理学评述〔J〕.心理科学,1991,(5):37-42.
〔9〕杨宇.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评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88-89.
〔10〕杜鹏程,赵曙明.德鲁克经典管理思想解读〔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11):1-10.
(责任编辑:李宏斌)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4
一、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对老年人的影响
“离退万事休,健康最宝贵”。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在逐年递增,是的社会老龄人口不断增加。
社区作为离退休老年人活动最为频繁的场所,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加强社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参与度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与社会体育服务体系的途径
1. 广场舞。
广场舞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体育锻炼形式,它的出现深受广大老年人的喜爱,也是老年人参与最多的体育锻炼形式,配合流行的歌曲展开集体舞蹈,既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 徒步。
很多老年人在离退休后不愿每日在家荒废时间,认为走出去也能够放松身心,于是便选择徒步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既可以欣赏城市的美景、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3.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
社区公共体育设施是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闪光点。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放为老年人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多数的公共体育设施就投放在小区内部,所以茶余饭后老年人认为最为方便的体育设施就是这些。
4. 球类运动。
在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提供体育锻炼场地也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许多社区都建设了活动场馆,内设乒乓球案板、羽毛球场地、网球场地、台球桌以及户外的门球场地等等,这些球类的活动设施与场地为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以室内运动为主的体育活动,可以保证在特殊天气里居民可以不间断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如何调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与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积极性
虽然体育锻炼的形式多种多样、社区体育服务体系逐渐完善,但这也不能帮充分调动城市社区老年人参与其中,还是相当一部分老年人不愿意参与其中。城市老年人锻炼的时间基本集中在早晨和傍晚,这与老年人生活起居习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如何调节锻炼时间,让老年人白天的时间也处于学习锻炼之中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与政府、有关部分联手,加强对体育知识的传播渠道,在社区中开展体育知识小讲座,全方位、立体地向老年人宣传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并设有专人帮助老年人结合自身身体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促使老年人积极投入到体育锻炼中。
2. 在社区的宣传栏、宣传板中加强对强身健体、康复防病的宣传,也可以定期开展健康知识小讲堂,通过宣传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来推广体育锻炼的形式,针对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进行讲解,配合相对应应该采取的体育锻炼形式,以帮助老年人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锻炼。
3. 强化社会指导员的培养和训练,可以组织体育志愿者对老年人的体育锻炼进行专业化的指导。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体育锻炼中更应该有专人进行指导,避免运动伤害。这就需要政府落实抑郁社会指导员制度,给社区分配专业的技术指导,帮助老年人在运动中不受伤害。
4. 加强国民体质量测量制度的实施,对老年人体育锻炼效果做出经常性量化评定,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疑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为了应对其对全人类所产生的重大负向作用,让社区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被必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唯有做好各项服务于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工作,才能使绝大多数老年人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健康状态,使社会发展不受过度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储亚娟.徐州市区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安徽体育科技,2004-09-25.
[2]余万斌.四川省城镇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研究.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09-30.
[3]江滔,潘兰芳,陈诗强.玉林市城镇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体育科技,2006-06-30.
[4]刘进,王冬慧,孙杰.太原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辽宁体育科技,2012-10-01.
[5]严祥,蒲育栋,柴晓静,张新华,钱虹.2004-2006年老年消化系统疾病住院病人的动态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10-25.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5
关键词: 社区;社区管理;评述
如何有效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养成社会自治能力,是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理论界密切关注且全方位多角度投入,试图探索解决的问题。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新模式的探索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初,城市社区管理主要以优化社区服务为龙头和突破口,然后逐步扩展到社区文化、教育、人口、环境、治安、托幼养老等领域。目前,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正转向以社区居民自治为龙头,以社区组织建设为重点带动社区事业建设全方位立体发展的新阶段。社区建设和管理已取得明显的体制效应。
但是,我们注意到,目前,一些实验区的社区管理新模式的探索陷入一种“卡壳”状态,在理顺政府、市场、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回归社区自治功能方面进展缓慢、进退两难。一方面,有些地方党委和政府认为:“社区居委会既不能作为政府的一只‘腿’,又要协助政府完成工作,这是很难做到的。社区居委会要自治,政府下派的任务它可以拒绝,政府的目标任务又如何完成?”另一方面,有些社区工作者提出:“社区自治不就是意味着政府要从社区中退出,放手让社区自我管理吗?为什么政府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呢?社区自治何时回复其本义?”这两个问题产生的出发点不同:前者担心社区自治会影响政府权威,有碍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后者担心社区自治名实不符。但两者产生疑问的根源都一样,这就是如何认识政府和社区的关系问题。这成为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市政学等不同学科在内的学者们自社区管理萌生之日起就引起不断关注和争论的话题。
一、社区管理运动的兴起
目前我国社区管理运动正处于积极的探索时期。这主要表现在以实现社区自治为目标的创建、管理活动在全国多个实验区拉开大网,一批有志于社区管理理论创新的专家学者已对此“发起攻势”。其中,以徐勇教授为首的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的教授、博士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一枝独秀渐成气候。
徐教授认为,随着中国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城市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一变化是继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三项伟大创造后的又一新的伟大创造[1]。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马仲良教授也高度评价城市社区自治这一制度的创新意义,认为,如果说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巨大飞跃的话, 论文网那么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也要搞自治并开始建立了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自治组织,则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个巨大飞跃
[2]。在社区管理缘何兴起的问题上,徐教授认为,城市社区建设是在全能政府“失效”和市场“失灵”及培育市场与培育社区双重改革的制度背景下发生的社会整合过程[1]。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王思斌教授认为我国社区建设的时序模式有两类:一类是行政体制改革———社区发展———建构社区自治体制,它以行政体制改革为实质性线索;一类是社区建设前期———发展期———成熟期,以社区成员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运行体制为线索[3]。综合上述几位专家的见解及其它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社区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一致的。
1.社区管理作为基层公共管理是伴随西方国家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运动应运而生的,它有力推动了“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门”运动。在凯恩斯强力政府理论的影响下,西方国家政府普遍采取一系列积极政策全面介入社会生活,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空前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败”也日渐凸显出来。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信任危机、管理危机。国民对此普遍不满,声讨之声不绝于耳,质疑政府并要求进行改革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大社会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社区自治化”等思潮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communitarianism),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蕴藏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机构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意识、服务观念和管理效率。社会舆论的压力迫使各国政府在行政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各国新政府上台伊始,就以民营化、市场化、自治化、服务化改革取向作为赢取民心的主要手段。这场自西方世界始继而波及全球的行政改革浪潮,为社会管理自治化模式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
2.社区管理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创新是在多门学科交叉融合并互相支持的条件下萌生并发展起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市政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知识大餐”为社区管理的健康运作提供了丰富有益的理论“营养”。政治学关注社区自治化模式下作为国家权力代理人的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框架建构,试图从中找到一条政府与社区体制上共生、功能上互补、效用上双赢的路子,[4]把新建社区作为制度创新的平台,探索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相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社会学关注社区服务的问题,社区服务研究从起步到系统化发展,紧密结合市场经济改革和社会福利体制深化发展之必需,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满足服务主题和内容日趋多元化的要求。市政学关注社区管理自治化发展如何与一个城市的整体规划发展保持“共振”。自治化的社区并非独立的“诸侯王国”,要与一个城市“大气候”的发展变化“风雨同舟”。
管理学关注社区自治化体制下政府管理和社区管理的衔接链条及管理绩效,建构社区自治体制,政府在管理上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和错位,社区自治机构既要满足区内居民形式多样和内容日趋丰富的要求,大胆管理,热情服务,拒绝“乱摊派”,又不至于同政府形成分庭抗衡的局面。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理论界涉及社区管理研究的学科范围还比较狭窄。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还没有真正形成广泛的多学科“同舟同济”的局面;二是置身其中的研究者的学科视角还相对狭小,由此束缚了进一步的学术深究。目前的社区管理研究以经验总结居多,而真正上升为具有广泛学科结晶深度的研究成果犹如凤毛麟角。
二、社区管理的相关范畴
目前国内研究者对社区的涵义,社区管理的导向、模式、原则、内容、功能、体制创新等一些基本范畴的研究尚存诸多争议,这在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之间的认识差异和学科界域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尽管社区的实际生活中已经潜滋暗长并具雏形,社区管理作为实践已经先行,但一些基本概念仍未达成共识,理论创新相对滞后的现状。论文网目前我们看到的有关社区管理的著作有三本,一是陶铁胜教授主编的《社区管理概论》(2000年版,上海三联出版社);一是黎熙元教授主编的《现代社区概论》(1998年版,中山大学出版社),一是王思斌教授任执行主编的《转型中的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北京市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研究》(2001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有关社区管理的科研论文则呈雨后春笋之势,下面从中摘录出与社区管理相关的范畴供讨论。
1.社区的界定。
“社区”是一个几经转译且经历了一系列含义上的变化而逐步形成的专用概念。在其最初的使用者滕尼斯那里,“社区”与“地域”之间的关联并不明确。但在其后的嬗变演绎中,“社区”的地域性涵义日益凸显。有人对社区定义进行过统计,发现94个定义中有69个都包含有三方面的含义:社会交往、地域和共同约束。国内学者对“社区”这一概念的争议在于,究竟该从社区地域、社区资源、行政划分、规模大小、文化氛围、情感归属等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来界定较为合理?北大学者指出,“社区”是“社(会)”和“(地)区”这两者的结合,认为“社区是聚居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即地域性社会共同体”[5]。也有学者认为社区是指按照便于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6]我们认为社区是指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进行的特定的社会活动的活动区域。[7]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社区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8]
我们发现,事实上,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一个概念的重要性与它的精确性往往是成反比例的。愈是重要的概念,它在含义上分歧愈多。因为,所谓重要的、基本的概念,就是那些本学科学者们在研究中不可避免要加以使用的概念,而学者们由于各人“胃口”兴趣、研究视角、理论背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必然会对同一概念做出不同的解释和演绎。“社区”这一概念也不例外。
2.导向与模式。
徐教授撰文指出,在城市社区建设的改革实验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整合导向。其中一是行政导向,即强化基层政府功能,主要运用政府及其所控制的资源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并形成“新政府社会”;其二是自治导向,即强化基层社区的功能,主要通过政府下放权力,建立社区自治组织,并通过这一组织动员社会参与进行社会整合,并形成“社区制”社会。[1] 在社区管理模式上,有学者认为存在三种模式,这就是以哈尔滨南岗区为典型的行政主导型模式,以上海市卢湾区五里桥街道为典型的半行政半自治型模式和以沈阳市春河社区为典型的自治型模式。[1]也有学者根据社区管理活动的主体不同将社区管理模式分为企业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四种类型。[7]
3.社区管理的原则。
主要原则有:全体利益原则、自治和自助原则、组织和教育原则、协调性原则、前瞻性原则
[7]。也有学者提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要遵循“四个结合”的原则: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结合;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经营性与服务性相结合;专业队伍服务与群众自助服务相结合。[9]
4.社区管理的内容。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基础、城市经济发展的载体,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城市社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即对社区人口的管理、社区环境的管理、社区治安的管理、社区服务的管理、社区文化的管理和社区保障的管理。[10]
5.社区管理的功能。
社区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对提高居民文明素质、满足社会居民精神生活需求、密切社区成员关系、发展社区经济、救助社区中弱势
人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社区管理中的社区居民自治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体制创新,是社区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11]有学者指出,进行社区管理建设,有助于培育社区文明意识,整合社区资源,发挥社区桥梁纽带的作用。[12]
6.社区管理的体制创新。
这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努力建立多系统、多层次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具体工作包括科学合理地调整居委会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社区资源效用;建立健全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使其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构造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将社区服务功能还原社会;理顺政府行政管理系统、社会自主管理系统和生活服务管理系统三大关系,提高社区整合能力;按“属地管理、齐抓共管、条块结合、落实基层”的原则健全和完善社区管理的工作机制。[9]
三、评述
1.透视目前社区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计划经济背景下的单位本位体制正逐渐冰释,社会保障的载体从单位过渡到了一个个微型的社区。社区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社区管理也由此应运而生。不过,如前所述,有关社区管理的学术研究相对于实践发展而言显得“慢了半拍”,这与我国社区发育迟缓和社会工作的教育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政府有关部门倡导不力也是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专业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脱节,“纸上谈兵”、“闭门造车”者居多,起不到理论先锋的开拓、前瞻、指导和规范作用,甚至停留在一些基本概念上兜圈圈,或随意“缩水”,或任意“膨化”,各执一端,研究成果仅限于在理论刊物上发表,很难为社区管理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可操作性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社区管理在现实中有许多问题亟待理论上给个“说法”,如居委会的角色定位问题。但在一些居委会“管”的功能比较强,服务功能相对微弱,与居民之间缺乏亲和力,很难“心连心”。大家都知道居委会很忙,但忙些什么谁都不关心。这是为什么?这实际上是对居委会角色的一个否定性信号,反映出这样一个深层次问题:一般居民对居委会既无依赖诉求又无利益瓜葛,谈何情感之亲缘关系?长期以来,居委会工作人员被称为“居委会干部”,说话办事“干部味”很浓,这种权力色彩与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的性质是相悖的。自治组织的一个基本要素是以维护和增进居民的权利和利益为工作内容,而不是一听起来人们就感觉不对头的要置他们于“管理”的束缚之下。居委会作何角色需要理论上的厘定。类似问题还有很多,著名的资深社会学家费孝通撰文指出社区管理研究者可以就下面四个问题先作思考:(1)如何在社区建设中通过党员干部的模范作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2)如何在硬件建造者的物业机关和居民之间建立沟通机制;如何使管理居民人际关系的社会机构与硬件建设及维护者之间的职权关系达成明确规定,具体地说,也就是物业管理、业主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之间怎样配合和协作;(3)集权体制的行政系统即自上而下的行政机关与居民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住户与住户之间以及他们与自理自治的社区机构关系怎样协调,如何避免“社区是个筐,一切往里装”的弊病;(4)社区机关工作需要的资源如何筹处也应有法律上的保障[13]。目前较为式微的理论研究与现实日渐紧迫性的需要相比显得捉襟见肘。
2.解析社区管理理论研究“瓶颈”。
诚如有学者所言,从普遍价值和长远目标来看,社区管理应着力培育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强化社区居民自治导向,因为这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体制创新。[1]中国启动了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和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改革,社区管理的自治化取向正是朝着这种改革努力的尝试。但是,我们注意到,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的背后总是留有政府或明或暗的影子,或者说政府的行政干预作用依然突出。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缓冲期”,政府直接管理社区有“惯性”使然,也有它一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这种前期介入在时间上不宜过长、幅度上不宜过宽。否则,社区管理体制给人以“新瓶装旧酒”之感,体制创新就失去了本义。实际上,在社区管理自治的问题上必然会涉及到一个“三大板块”关系的问题:政府、市场和社区,能否处理好三大板块的关系成为制约社区管理、实现社区居民自治的“瓶颈”。
众所周知,政府是制导社会发展的主心骨,能否实现真正意义的社区自治管理唯政府“马首是瞻”。政府和公共部门以追求和维护社会的和谐发展为至上原则,政治官员不能“一切向钱看”,追求自身利益的张扬和最大化,否则必然导致腐败丛生,腐蚀整个社会有机体。可以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总体思路去规划现代社区的管理机构;第一,纯粹的行业竞争行为交由市场调节企业承担;第二,政府不能兼“裁判员”和“运动员”双重角色于一身,实现政企分开;第三,继续走“脱钩、分类、放权、提高”的路子,实现政事分开,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第四,培育、发展和规范社会中介组织,把大量的社会职能移交给他们,养成社会的自治能力,政府也可以从此摘掉“管家婆”的帽子。这样,政企、政市、政事、政社分开,使大量的繁杂的社会事务从政府身上剥离出来,政府集中精力抓大事、要事。
竞争是市场的天生法则,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然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的一席之地。或在竞争中爆发,或在竞争中灭亡。市场不同情眼泪。政府不能直接干预企业,企业保持经营自主、利益自主和产权自主。当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总是有失灵的时候,它不仅难以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反而“制造”出不少麻烦,如“不充分就业”,弱势群体,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关系直接简化为赤裸裸的物质利益关系,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利益的增进等。这就要求政府通过经济和法律的杠杆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单位体制”下的社会进行再造。这样,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达到最大化的同时,也可以为社区的社会化功能建设提供一定的财力支持。
我国城市管理体制从街居体制转向社区制,传统的街居组织由政府的“脚”变成社区居民的“头”,简单的行政区划和行政设置的街居正变成具有自我组织性、管理性、服务性的新型基层组织。其管理和活动方式在保持协助政府进行基层管理的行政职能外,更多的是通过民主、自治的原则,把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凝聚起来,依靠大家的力量办好大家的事情,使社区成为广大社会成员的“大家庭”。强调以人为本、团结互助、友爱奉献、民主自治的社区精神。这里不是一个充满残酷竞争的竞技场,如果把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优胜劣汰的的“利剑”带入社区,那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就没法活了,社区同情眼泪。在社区创建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是“重头戏”。要通过开辟市民学校、广场文化等活动,进行理论指导、舆论引导、文化倡导、思想疏导、情感诱导、典型示导、检查督导;将思想工作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去,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和服务中去;将精神文明建设具体化到靠优美环境熏陶人、优良风尚影响人、优质服务温暖人、优秀业绩感召人中去,具体化到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中去。政府和社区不应是垂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或是这种关系的“翻版”,而应是引导、扶助、规范和监督的关系。社区承担的政府交派的工作,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政府应支付相应的劳务费。
总之,社区自治管理是我国新时期新型民主的生长点,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有关社区管理的研究犹如“小荷才露尖尖角”。但从总体上看,这一研究已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如日益丰富的各地实践性经验资料的“出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相关理论视线的引入,更多学者联合“会诊”。我们有理由相信,社区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一定会迎来一个奇葩争艳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2]马仲良.城市社区自治———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N].北京日报,2001-03-26.[3]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4]陈伟东.政府与社区:共生、互补、双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5]韩明谟,王思斌.社会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3.[6]冯晓英.北京城市社区管理的创新:经验、问题与对策[J].前线,2001,(3).[7]陶铁胜.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0.[8]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9]梁启东.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缺陷与创新构想[J].社会科学,2001,(1).[10]徐雪梅.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探论[J].蜂朝百科http://wiki.steelbee.net/
蜂朝教育导航http://link.steelbee.net/
收集一些比较经典的论文下载与发表网站供大家多多交流哦。
永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研究 篇6
关键词:永城市 社区体育 现状
近年来,永城市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社区人口和规模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绩显著。
1.社区和社区体育的概念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体育就是以基层社区为单位,社区成员为主体,实行政府部门支持,体育部门指导、社区部门参与、为社区成员提供社会保障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永城市东城区的牡丹社区、月季社区、芙蓉里社区、民生花苑马岗社区、荷花苑十八里村社区五个具有代表性社区的体育人口的社区体育活动情况。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文献、书籍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2.2问卷调查法
对居民的自然情况和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246份,收回246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4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的有效率为97%。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软件对永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调查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所有数据处理。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永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分析
3.1.1场地设施现状分析
体育场地设施是体育部门最重要的固定资产,是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深入实施,体育场地设施显得尤其重要,是城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指标和外在形式。自永城市实施城镇一体化以来兴建或改造的小区,大多数社区都有独立的文体活动中心,大都配有规格相对比较统一的公共健身器械、球场等露天健身场地。此外,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永城市要求事业单位体育健身场地向社区公众开放。所以,永城市辖区内所有中小学的室外体育场地设施都正在逐步免费对市民开放。
3.1.2基层体育组织现状分析
本调查研究的基层体育组织指居委(街道)的晨晚练点、辅导站、体育俱乐部和体育协会。晨晚练点是由那些具有共同兴趣和体育目的的人们自发组织、自愿参加、自主管理松散的社区性体育组织。晨晚练点是人们健身休闲娱乐和交流沟通的重要场所,是我国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此种类型的体育基层组织遍及永城市区的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健身场地以及公共体育场地。
社区体育指导员是指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人员,是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主体。目前承担社区体育活动组织指导的一线人员大多不是持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而主要是离退休的体育积极分子。在一些离退休人员比较集中的老居民小区,存在着为数不少的社区体育活动业余爱好者以及志愿者,热心义务承担起社区指导员的职责。
3.1.3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分析
您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总体上消遣娱乐、增进健康是永城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的价值取向。如下图所示,排位的次序是增进健康19.79%、消遣娱乐16.04%、健身健美16.22%、治疗疾病15.15%、调节精神压力8.38%。说明永城市大多数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使身心健康和消遣娱乐。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居民更加注重以增进健康为主的体育活动,工作压力大、体质状况差、追求健康平安生活的实际使得康复疾病成了中老年人锻炼的重要因素。调查还发现,青年女性选择减肥健美为目的的群体明显高于男性,表明青年女性爱美之心重于男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形体美。
3.1.4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形式、项目分析
随着永城市城镇化社区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同时,大量农村人口变成社区居民,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在逐步瓦解,使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充满生机和创造力。在体育健身活动形式的选择方面,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居民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调查中发现,青年和老年人更喜欢与朋友一起锻炼,中年人和中老年人更喜欢个人锻炼。这一结果表明青年和老年人更注重在健身活动中实现精神和交往方面需求,而中年人和中老年人在锻炼中更注重主体性,独立性意识的发挥。此外,我们也在调查中发现,也有部分居民将选择自己锻炼的原因归结于场地设施分布不均。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所限等客观因素,要转变这部分居民的锻炼形式,需扩大基层体育组织尤其是体育协会的数量,充分发挥其对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您所选择的健身项目有哪些从图中可见,对于永城市社区居民来说由于社区体育发展情况的制约,排在前六位的分别是: 散步、跑步24.75%;交谊舞、民间舞、健身操等有氧运动20.03%;公共健身器材13.80%;棋牌类11.11%;乒乓球6.90%;其他6.23%.公共健身器材进行锻炼,交谊舞、民间舞、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同样是社区居民选择较多的体育活动,在各社区露天健身广场,每天早晚都会有业余社区体育指导员或热心的体育积极分子播放舞曲音乐并带领中老年人群進行体育健身活动。
3.2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的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诸多因素中,排在前几位依次为: 场地设施单一、不懂锻炼方法、余暇时间少、无特别理由、其他、缺乏兴趣、身体原因。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体育场地设施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结构功能单一;分布不合理;运动器材缺乏专人管理与维修。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小区的露天体育设施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锈、脱漆,甚至有的还缺少零部件,无法正常使用。余暇时间相对比其他居民要少,从而制约了他们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热情。此外,还有个别居民把运动器材挪为他用,如晒被子,晾衣服等等。另外,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也是影响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从社区体育设施情况来看
基本上每个居民社区都有一定的露天健身场地,以及规格相对比较统一的健身器械,但项目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多样性;群众体育活动点数量较多,辅导站点数量少,而且站点之间缺乏有计划的布局和统一管理,在已有的基层体育组织中,活动内容的适合人群范围相对单一;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培养和培训,仍然远远落后于实际需要。
4.1.2从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情况来看
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了解程度有还有待进加强,增进健康是社区居民参与体育健身娱乐活动的目的;在体育健身活动形式的选择方面,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居民存在一定的差异;受体育场地设施的影响和制约,社区居民选择的健身活动项目:公共健身器材;散步、跑步;交谊舞、民间舞、健身操等有氧运动;在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诸多因素中,余暇时间少成为制约社区居民(尤其是上班族)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其次分别是兴趣缺乏和场地设施相对单一。
4.2建议
4.2.1合理规划和建设体育场地设施,适应不同层次人群和不同活动空间的需要。
4.2.2建立和完善广泛的社区体育参与机制,把社区内的各类人群都纳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中来,增加体育人口,改变目前锻炼人群的年龄结构。
4.2.3培养具有实际健身指导意义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将对社区体育活动的指导真正落到实处上。
4.2.4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体育资源,加强对社区体育在场地设施上的支持和活动形式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7[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任海,王凯珍,等.我国城市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及组织特征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探讨之一[J].体育与科学,1998(2).
[3]王凯珍,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5).
[4]王颖.我国社区体育现状述评[J].引进与咨询,2005(1).
[5]王跃.社区群众体育活动迅猛发展的动因分析[J].河南教育學院学报,2001(2).
[6]陈宏.我国城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的联动发展探析[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3(3).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健康被提到议事日程, 于是参加锻炼的人越来越多, 对体育设施的要求也日益强烈。体育设施是否到位, 设施的维护管理等诸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想通过这次社区体育设施管理现状与分析, 探讨适合社区体育设施的优化管理方法, 让其“设”有所用, “设”为民用, 发挥应有的价值。
2 调查对象
运城市区中九个社区里使用体育器材设施参加锻炼的居民群众与社区设施负责人。
3 研究方法
3.1 访谈法
为了解社区体育设施管理现状, 笔者在2009年1月10日至1月20日分别走访了禹香苑小区、文苑小区、龙胜小区、税务局家属院、中条海岸住宅区、府东街运师家属院、市委家属院、河东街武警家属院、市实验中学家属院与相关负责人及锻炼人群进行个别式的访谈与咨询。
3.2 问卷调查法
问卷发放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自2009年1月15日至3月15日分别在禹香苑小区、文苑小区、龙胜小区、税务局家属院、中条海岸住宅区、府东街运师家属院、市委家属院、河东街武警家属院等各30份、市实验中学家属院20份, 对健身人群进行发放及收回。问卷发放260份, 回收260份, 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250份, 有效率96.2%。
3.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4 结果分析
4.1 地区体育人口不足体育消费观念尚未形成;体育设施单一, 活动项目少
表1调查显示不同职业人群中的锻炼人口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生29.6%, 教育24.4%, 退休人员20.4%, 行政部门15.6%, 企业工人10.0%。明显看出学生、教育部门、退休人员高于其它职业工作者, 这与居民的生活、文化素质及工作环境影响有关。
表2看出居民对器材设施的样数功能满意和比较满意占74.8%, 主要是满足了少年儿童与中老年人群, 要吸引更多人群还要改进。在走访过程中, 有的社区只讲数量, 其功能单一, 影响参与人群。
4.2 设施区域卫生情况令人担忧
自运城市入选魅力城市, 环境问题受到重视, 虽然有好转但还存在个别现象。把器械弄的脏兮兮的这都影响后面使用者的情绪, 希望在卫生部门的负责人要多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争取还居民一个优美的环境。希望各小区居委会定期在小区居民中分发传单进行思想教育。
4.3 居民参加锻炼的时间段
分别将早上等指标赋值, 做卡方检验
*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上表4显示居民参加锻炼的时间段从高到低依次为早上、傍晚、下午、中午、晚上, 这与人们喜欢早上锻炼的习惯有密切的关系, 加之早晨空气新鲜也是人们选择早上锻炼的原因。居民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段应有所选择。
4.4 居民使用体育设施的形式
表5说明居民锻炼使用体育设施时都是和自己活动兴趣相同。感情亲密的人一起锻炼, 那么就提醒了管理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体和亲情的作用, 个人带动周围人进行健身活动。
4.5 体育设施缺乏相对应指导人员, 服务质量较差
从表6看出被访的50名居民中, 对如何提高设施利用率问题上提出的意见较多的集中在服务质量, 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和拓宽活动设施的功能和类型上。
表7反映出在使用设施时, 还有相当一部分居民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设施锻炼, 需要专人的指导已成为社区居民的迫切需要。同时, 社区居委会对社区体育开展不够重视, 举办活动次数不多, 平时举办的仅有18.3%。据调查居民在锻炼活动或使用器械设施时不慎受伤能够正确采用处理方法防止二次受伤的30.4%, 其余的居民因为不了解响应的体育保健常识选择不合理的行为。
5 管理建议
5.1 加强服务意识, 改善项目提高设施趣味性, 吸引不同人群
经常向居民进行了解对体育设施的需求, 适当增加器材的种类, 经常举办健身活动, 营造健身氛围。
5.2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 加大对体育设施维护和社区活动经费
在向市政府反映加大设施及配套建设的同时, 通过互利活动获得社区有关企、事业单位赞助。也可发挥健身设施自身的广告宣传效应, 尝试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 筹集部分资金。例:在健身设施旁边放置广告牌, 把广告收入用于设施维护, 举办比赛由单位、厂商冠名等, 以此来打开体育健身设施维护资金难问题。
5.3 完善自我, 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社区居民科学锻炼, 提高设施利用率
目前, 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健身大多是和自己较亲近的人在无人指导下进行的。由于缺少对体育锻炼科学、系统性的指导, 影响了居民的健身效果。因此, 加强社区体育指导员人才的培养, 开展体育培训, 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是当务之急, 也可发挥社区内学校体育教师的作用, 让他们担任社区体育的辅助者。健身运动一定要持之以恒。
个人:每人每天参加锻炼不应少于3次, 时间不低于30分钟, 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合理安排锻炼时间带, 运动的时间带是指一天中进行运动的时机 (即在何时进行运动) 。一天中何时锻炼较好, 应因人而异。对于中青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及方便的时间, 每次锻炼的时间尽量相对固定更好。
中老年人运动的时间带应有所选择。人体血液流变学的日节律研究证明, 血液的粘度在晚上22点以后至清晨8点呈不同程度的增高趋势, 此时间带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较高。为避免意外, 中老年人应尽量不选择清晨、傍晚和晚上做较大强度的锻炼, 使用器材设施时应选择简单能够轻松完成强度小的设施。
社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结合专家根据居民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运动习惯, 以治疗康复为目的, 选择最适合的运动项目和体育设施, 指导并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组织居民进行学习体育卫生知识的讲座, 了解一些基本保健知识。
5.4 在宣传上做文章“大家的设施, 大家来维护”;责任上抓落实“建是一时, 管为长久”
对已经建立物业管理公司的小区, 社区体育设施的管理应纳入物业管理范围, 明确其维护职责, 由体育部门督查。
未建立物管公司的, 可先由社区负责维护。在管理上应该包括:一是行政管理, 由市、区、街道的体育部门或文化站定期督查;二是强化受赠单位的管理, 要由指定的人员维护;三是器材厂商结合管理, 落实售后服务。
另外, 体育部门要定期对各处社区体育设施的维护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 组织观摩树立典型, 对先进单位进行奖励。还可以通过出台有关管理制度, 进一步明确各方面的工作职责, 落实解决维修资金来源渠道, 建立器材的维修保养队伍, 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 行之有效, 操作方便的长效管理措施与管理办法。
6 结论
持续、健康、快速、高效发展的城市体育产业, 是建设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必需和重要内容, 体育设施进一步发展和利用, 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相信只要有一个好的规划, 有配套完善的政策和广大体育产业经营者, 管理者的齐心协力, 全面提高体育设施管理技能水平, 一定能提高社区体育设施应有的使用价值, 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健康的锻炼环境, 为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营造全民健身的很好氛围, 提供坚实基础, 从而保障社区体育设施在市场经济和体育产业化的背景下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社区体育的开展离不开社区体育健身设施, 本文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法对运城市区社区现有的体育设施与参加锻炼情况的调查, 分析影响设施管理的诸多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为构建和谐社会, 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提供坚实基础, 让社区居民科学锻炼, 使设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社区,设施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凯珍, 赵立.社区体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
[2]高瑜.上海市小型公共体育设施的管理现状与分析[J].体育科研, 2006.27 (2) .
[3]庞兰霞.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社区, 2005.22.
[4]孙辉.体育环境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3.17 (2) .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8
1 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概念释义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系指在政府部门的资助与扶持下,依社区居民群众的不同体育需要,由政府和社区范围内的各类社团、组织机构及其兼职志愿者所提供的具有福利性与公益性的社会体育服务,以及参与体育活动时居民间的协同性、互助性服务,并辅以非营利为目的的微利和低有偿性体育服务[3]。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最基本的内涵是福利性和公益性以及非营利性的社会体育服务,其主要是通过组织体系的构建满足不同居民、不同社区的体育服务需要。所提供的是体育市场及商业性体育服务场所无法供给或者不肯供给的体育服务,这体现出国家、社会对居民群众的福利性与公益性服务投入,以及引领居民积极参与互助性群众体育活动的政策导向服务。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多元化”蕴含有两层涵义:一是指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即是由政府、市场组织、第三部门以及社会个体等联合承担社区体育服务的局势;二是指社区服务内容及其形式的多元化,即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居民和不同社区的多样化的体育服务需求。
2 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构建方向
有了需求才会有服务,社区服务即是因社区居民群众的不断需求才产生。体育服务作为社区服务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城市社区居民身心健康需求的逐渐增多,才使得社区体育服务事业日益繁荣。现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发展阶段,如何构建与海南省城市化进程及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模式,恰是海南省所有大众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呼声,亦是海南省城市社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总之,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应按如下方向构建。
2 . 1 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组织的系统化
在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创建中,担当主要责任的并非仅仅是政府部门,还应包括全社会及居民群众的总体力量。从城市社区长远发展目标看,其多方参与及共同运作管理乃是今后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必然趋势。而社区体育管理运作的权威机构则是由社区街道办事处、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NPO)共同参与组建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委员会,其具体活动可交由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来协同完成。政府部门、市场组织及社会团体共同组建成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系统。其中,城市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部门的代表,在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主要职责应当是起到组织者、指导员、参与者以及推进者的主导作用。而大众健身服务业则是城市社区居民体育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自身经济实力的制约,政府部门对体育社区服务的投入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社区群众的体育需求,因此,必须借助于有偿服务来弥补无偿服务的不足,并以经营服务来弥补福利服务。倘若舍弃了经营性体育服务,那么,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便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亦就无法确保城市社区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非营利组织作为政府部门及市场的中介机构,与政府和营利组织共同构成了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三大板块,在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中非营利组织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理论分析,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组织是独处于政府部门以外的社会组织的一个系统,但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尚需政府部门具有较强的社会管理职能,另外,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体育服务组织尚处于培植时期,因此,在一定发展阶段内,通过借助政府的外部推动力,采取政府参与的纵向社区体育管理组织体系与横向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同发展的纵横衔接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 . 2 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筹资多元化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公益事业,应务必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构建起由 政府部门 资助、社会各界捐助以及有关体育服务有偿收费为主要来源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集资途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资金供给有以下几条路径:其一是应建立起政府对城市社区体育服务机构组织的资助制度,并明确纳入政府日常性的财政预算计划方案,政府部门可采用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两种方式,直接投资则来源于政府部门财政的专项拨款,而间接投资则是通过无偿提供体育场馆、设备、设施、器材、知识讲座或者减免税收等形式来实现;其二是创建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基金融资机构,通过各种渠道广泛聚集全社会所有资源,吸纳组织机构及民间捐款;其三是创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公司,专门负责管理社区内各项体育服务活动,这样通过有偿服务来补充其他福利体育服务的成本,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筹集更多资金,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得政府部门和企业在资金投入及其技术方面的大力支持;其四是有奖募捐基金的投入,像各种体育彩票和福利彩票等形式。近几年,有奖募捐资金已成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筹资的重要渠道。
2 . 3 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形式多样化
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在形式及内容上应当呈现出多样化。将政府部门开办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中的无偿与低收费体育服务、营利性的收费服务以及兼职志愿者自发组织的体育服务相结合,将低层次的一般性体育服务与高层次的体育服务相融合,以此来满足城市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娱乐、休闲、康复、健身、体育保健以及心理咨询等多样化的体育需求。而城市社区内并非一定要配置专职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充足的专业体育人才,但社区居民的各种体育活动必需应规范、有序地组织展开,体育活动形式及其内容要做到多样化。
2 . 4 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相关人员专门化
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相关人员应包括专职社会体育工作者及其兼职的志愿者,在相关工作人员组成结构上应当体现出多元化和专门化特点。体育服务工作人员并非一定都具有专业资格和资历,但一定应具备体育健身指导技术、技能以及体育锻炼的专业理论知识,且能相对稳定地从事这项社区体育服务工作。这可通过招聘一批社会体育专业的大中专毕业学生,亦可留用一些离退休专业体育服务工作者,逐步改善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工作人员结构,提高城市社区体育工作者的整体业务素质。另外,今后应进一步提升社区体育工作者的待遇,使城市社区体育工作岗位成为令人敬慕的职业。并逐步强化社区体育工作者队伍建设,使其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职业化,同时有关高等体育院校应尽快扩大或者增设社会体育专业及社区体育管理专业。
2 . 5 海南省城市社区群众体育参与普遍化
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态度及参与行为,是决定城市社区体育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目标任务的实现与其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而城市社区居民归属感及参与倾向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顺利发展的源动力。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应包含诸多形式的社区参与途径及参与方式,比如,组建城市社区体育服务委员会、吸纳社区居民群众积极分子参与社区服务、组建多种形式的兼职志愿者服务组织以及非正式支持网络等等,这样让更多的城市居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中。通过接纳社区体育服务、提供社区体育服务、参与群体性体育文化生活,逐步培育城市居民的公益精神、社区意识及归属感,使社区居民群众有更多的机会为获取社区共同利益贡献自己的才干,使人人都分担社区体育服务的责任,共同分享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成果。
2 . 6 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利用合理化
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馆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现拥有各类体育场馆85万个,其占地总面积达到22.5亿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0.8亿平方米,场馆面积达13.3亿平方米,体育场地 设施建设 共累计投入资金达1914.5亿元。若以我国最近的人口普查数据13亿来统计,则平均每1万人应拥有体育场馆6.58个,其人均占体育场地面积可达1.03平方米。如仅从该统计数据看是有明显提高,但若进行内部整体分解便可以发现,真正用以大众享有的公共体育资源尚较为匮乏。目前在85万多个体育场馆中,仅属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场地就已占总数的65.6%,而真正向社会群众自由开放的却只占29.2%。公共体育场馆设施所占比例甚小,即便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广州省区域,其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也仅占总数的4.13%,而全国公共体育场馆却仅占各类体育场馆设施的2.3%。海南省体育场馆设施人均数量较少,可长期闲置有效使用的场馆设施也并不多。因此,今后应当分别对社区周边地区的各级各类学校、工厂企业以及其他事业单位的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统一登记造册,统一调配行使,多方协同管理运作,这尚需体育行政部门进行积极协调并制定具体的实施步骤与方案。
3 结语
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大众健身的全民性和公益性是构建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依据。在构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全过程中,体育组织管理体系、体育科学指导体系、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体系、社区体育宣传体系以及体育活动检测体系则是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所以,在现代城市社区居民健身需求不断多样化的大背景下,就必然要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城市社区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对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概念进行界定,探讨了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方向。认为社区体育服务组织的系统化、社区体育服务筹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形式多样化、社区体育服务相关人员专门化、社区群众体育参与普遍化以及社区体育资源利用合理化是海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多元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方向。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9
关键词:休闲体育,城市
1 建设和发展我国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制约因素
(1)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结构失衡
公共服务产品提供的公益性与经营性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场地设施上以及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培训与指导上, 我国在建设场地设施上已经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 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但这部分的设施仍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体育需要。另外, 大部分指导服务活动都集中在需要付费的场所上, 一般社区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较多地集中在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公园广场, 而在这些场所从事活动指导服务仅占很小的比例, 这与广大社区居民对休闲体育指导服务的需求是极其不相适应的。因此, 我国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公益性与经营性存在结构的不平衡, 是影响我国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2)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份额分配的不均等性
经济发展不平衡, 农村与城市、沿海与内陆、东西与南北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休闲体育的开展存在条件成熟与否之分, 部分地区还不具备开展休闲体育的条件, 部分社区居民还难以享受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休闲体育的市场化, 使得部分休闲体育服务产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居民不能享有同等质量和数量的服务。社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速度、居民的休闲体育意识以及当地政府的重视力度, 都是致使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份额分配的不均的重要因素。
(3)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制度性缺失
国仍存在重竞技体育, 轻群众体育的倾向, 这种局面还有长期持续的趋势。在政策与制度上难免过多的对竞技体育倾斜, 相对而言, 政府对群众体育特别是休闲体育的重视不足, 政策上与制度上对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供应难以保障。政策法规的不完善, 保障机制的不健全是阻碍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的重要方面。
(4) 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亟待开发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他们的休闲体育消费意识淡薄, 愿意花钱进入体育场馆健身娱乐的居民较少, "花钱买健康"还未在居民的行为上形成一致。从运动场所来看, 居民主要是到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和公园广场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到收费的体育场馆及俱乐部活动的居民相对较少。另外, 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属于教育系统, 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率较低, 同时开放的体育场地其利用率也不高。教育系统对体育设施的大量占有, 使得场地设施的供求关系矛盾更加突出, 公益性体育场地设施的缺乏, 大大影响了社区居民日常健身娱乐活动, 因此, 场地设施的缺乏是制约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首要因素, 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场地设施建设亟待开发。
(5) 休闲体育组织与指导服务的数量尚需进一步加强
组织机构和它所指导的服务数量依然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使之大大提升。体育休闲是公共服务组织的构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可以作为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体育休闲活动的时应用的设施和场地等服务。其中指导服务、开展活动服务以及科普宣传服务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体育休闲活动的组织在当前社会的诉求不是十分普遍, 但是人们对体育休闲组织机构的协调和引导作用还是有一定要求的。当今社会, 社区居民骨干和离退休人员主要担当了社区锻炼的功能服务, 其次担当这项功能的是具有指导员资格的人员及教师。所以, 体育休闲锻炼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在社区范围内应该广泛提高, 因为它制约着我国城市社区内部体育休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发展方向, 并且亟待进一步加强。
2 建设和完善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完善的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优质丰富的高质量的休闲体育公共服务, 首先, 应以政府为主导, 加快职能转变, 以社区居民对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社区休闲体育服务质量高低、效果优劣的重要依据, 不断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其次, 构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原则上要注重主管部门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以主管部门为主导, 以社会参与为主体。第三, 要注重社区休闲体育环境与条件的规划, 加强休闲体育策划, 培育和发展特色休闲体育品牌, 全面提高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最后, 要加强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在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协作。最后, 休闲体育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应缩小城乡差距, 除实质性服务外还应提供有政策性服务和信息性服务。
参考文献
[1][美]杰弗瑞·戈比.21世纪的休闲与休闲服务[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1-2.
[2]李军鹏.公共服务学:政府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7.2.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10
关键词:商业体育服务体系,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公益体育服务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郴州市区社区商业体育俱乐部、体育锻炼点、社区居委会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 主要参阅的有关社区及社区体育的著作与论文, 为全面、 系统地研究郴州市社区体育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资料。
(2) 田野调查法。
抽取郴州市两个行政区下辖的64 个街道社区中的30 个街道社区为对象进行社区体育服务的调查。
(3) 访谈法。
本研究中专门走访了城市体育局、郴州市文化局、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锻炼点, 对有关为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郴州市三级网络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现状
2.1、郴州市社区商业体育服务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郴州市已经初步建立了由一定数量, 分布广泛的社区体育服务点构成的社区体育商业服务网。
郴州市综合性的大型体育俱乐部有三家:嘉年华健身俱乐部、传奇健身、 九天国际健身俱乐部。 这类体育俱乐部位于郴州市经济、文化、信息、交通、商务活动中心地段, 比如步行街、大型购物中心, 人口密集度大;有超大型体育健身场地, 面积在1800-2000 平方米之间, 装修专业设计师按照星级宾馆标准建造, 拥有一流的专业器械和体能检测系统和国家级的健身教练队伍;服务内容广泛, 包括氧舞蹈、钢管舞、瑜伽、性感热舞、动感单车以及以礼仪为主的跆拳道、散打搏击、健身器械、各类操课、乒乓球、台球等健身课程, 还有休闲项目如网上冲浪、淋浴、桑拿、踏板操、健身街舞、器械健身、有氧拉丁、肚皮舞、减脂健身操、有氧搏击、形体芭蕾、形体塑身操、洗浴休闲、舍宾等。采用高规格星级宾馆服务标准, 会员制的经营方式。
小型的体育健身俱乐部有7 家:郴州市北湖区工人文化宫、时尚空间健身健美俱乐部、亚林健身俱乐部、新时空健身中心、天国休闲会所、郴铁俱乐部。从这类体育俱乐部在郴州市所处的位置来看, 并没有处在城市的核心位置, 而是处在交通比较便利, 租用比较便宜的场地作为营业的场所, 在300-400 平方米之间。有专业的体育教练员, 教练员的流动性比较大, 这些教练员中一部分来自本地大学体育专业的学生, 兼职的较多, 专职教练员少, 专职的教练员往往还是俱乐部的股东之一。有专门的服务人员, 但数量少, 没有经过专业的服务培训。 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以本社区或者俱乐部附近的城市居民, 服务的辐射面不广, 因此锻炼者相对比较固定。营业方式采用单次收费、半年票和年票这样比较灵活的收费方式。郴州市市区微型体育俱乐部数量很多, 根据对郴州市30 个街道社区的调查, 平均每一个街道社区有1-2 个单项体育俱乐部, 营业场所一般设置在居民小区内, 面积在40-60 平方米之间, 一般有3-5名教练, 没有专门的服务员, 主要以瑜伽、街舞、乒乓球、羽毛球四个体育项目为主, 尤其以瑜伽为主的俱乐部数量最多, 一次课可容纳的人数为15-20 人。收费情况是:年卡1000 元、半年卡700 元、季度卡450 元。 这些体育俱乐部很少按照规定到工商局进行商业经营注册, 也很少有营业执照。这类俱乐部之所以能够在城市社区广泛存在, 主要是因为入门的标准低, 俱乐部内有专门的体育教练员指导, 且位于居住小区内, 受锻炼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小。参加瑜伽锻炼的人最多的原因是:第一, 适合女性的体育运动项目不多, 可选择度不大;第二, 女性居民认为通过瑜伽锻炼是一项时尚的运动, 既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又可以修身;第三, 瑜伽不需要有很好的体育锻炼知识和技能基础, 在短时间的锻炼过程中容易体现锻炼的效果;第四, 练习瑜伽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钱。城市社区居民选择羽毛球、乒乓球运动的原因是:在我国这两项体育运动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深受大众的喜爱;这两项体育运动在锻炼的过程中运动负荷容易控制;属于隔网对抗的项目, 在体育运动中不容易受伤。
2.2、郴州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现状
城市公共体育服务是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大众体育的主要活动形式, 城市公共体育服务在社区体育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郴州市城市公共服务的调查发现: 郴州市城市社区体育服务是以国家建设的体育中心、体育馆、公园、广场构成。
郴州市目前有一个体育中心, 位于湖南郴州苏仙区白露塘镇下白水村。体育中心设计由体育馆、体育场及相关配套设施3 部分组成, 体育馆总建筑面积约1.7695 万平方米, 地上共3 层。体育场总建筑面积约4.55 万平方米, 地上共有4 层。郴州市人民政府已经投入4 亿元人民币, 建成一个能够容纳2.8 万人的体育场和一个多功能的体育馆, 配套设施还在建设中。体育中心主要功能及用途为:承办全省性综合运动会和全国及国际单项体育比赛, 开展体育训练、比赛、表演、全民健身活动、文艺演出、大型集会等。郴州市体育中心全面建成后将成为郴州市社区公共服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为居民提供种类多样化、专业化的体育服务。
郴州市体育训练基地坐落在南岭山脉北麓的郴州市北湖公园湖畔, 占地面积5 万多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为2.5 万多平方米, 建有训练馆、比赛馆、三星级宾馆, 可接待排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手球、体操等运动项目的训练和比赛。郴州市体育训练基地除了要举办大型比赛之外, 其余时间对郴州市民开放, 主要体育运动项目有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篮球、排球等项目。市民在训练基地开展体育活动按照开展体育项目的种类缴纳一定的服务费, 收费不分等次, 只是按照每一天的时间段和体育项目按照运动时间长短收费, 收费的价位不高, 在15-50 元每小时之间。
郴州市苏仙岭公园位于郴州市区东北2 公里处, 是以一座海拔526 米的山峰为主体构成, 方圆16 公里。公园依山而建, 有一条石阶 (共1760 级台阶) 和一条盘山公路直通峰顶。是郴州市居民节假日、晨晚练体育锻炼的场所。在公园内便于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有跑步、登山、骑自行车、散步、羽毛球、乒乓球等运动。要进入公园开展体育锻炼, 郴州市居民可办理一张只需要100 元的年卡, 即可享受全年的免费服务。在公园内开展体育活动城市居民众多, 据在公园正门和侧门对进入公园锻炼人数的统计, 天气晴朗的周六和周日人数最多, 其中又以早上、下午和傍晚的人数最多, 男女比例相当, 50 岁以上的锻炼者占多数, 年轻锻炼者所占的比例较小。
北湖公园位于市中心城区, 占地面积474 亩, 景色幽雅宜人, 遍栽树木花卉, 一年四季绿树成荫, 花香四溢。适合在北湖公园锻炼的体育项目有跑步、腰鼓、旱冰运动、健身操、太极拳类等运动。公园是全开放的, 全开放即全天、免费对所有市民开放。在公园开展体育锻炼的人主要以老年人早晚练为主, 锻炼者大都是有组织的, 以老年人体育协会在公园定点开展体育活动, 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占了大部分比例。
城市广场已经成为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主要场所, 是城市居民开展社区体育的晨晚练点。郴州市的广场:一个政治广场、一个娱乐广场、五个商业购物广场、5 个大型建筑附属广场。其中政治广场、娱乐广场占地面积广, 达到10-14 万平方米, 地处城市中心区域, 附近商家众多, 是城市居民购物、休闲、娱乐中心, 人流量大, 适合开展体育活动的时间段为天气晴朗的早上或晚上, 开展的体育运动有健身操、太极拳、秧歌、腰鼓、轮滑, 锻炼者各年龄段比较平均, 容纳体育锻炼者的数量多。商业购物广场、大型建筑附属广场占地面积较小, 只能容纳100-200 名锻炼者的一个或者两个体育团体, 锻炼者以中老年女性锻炼者为主, 体育项目主要是健身操和交谊舞。广场体育项目的特点是集娱乐、健身、民族文化于一体, 具有观赏性;还有另外一个特点是以有组织体育锻炼为主。
2.3、郴州市社区公益体育服务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郴州市社区公益体育服务的规模较小, 对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支持力度不足。 目前主要赞助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有民间组织、郴州市体育局。
郴州的民间组织有郴州义工联合会, 郴州市义工联合会是由志愿、 无偿为社会提供义务服务的郴州市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的我市第一个民间公益性非盈利社团组织, 主要服务范围:文明宣传、关爱儿童、敬老助残、助学帮困、环境保护等社会公益服务。郴州市义工联合会提供的组织服务, 该联合会于2009 年组织开展了 “全民健身日”环城徒步活动, 负责起点、终点现场次序维护、场地保洁, 徒步沿线次序维护, 各补给点、检录点送水及临时性的工作。
郴州市体育局、 郴州市全民健身委员会是开展社区公益体育服务的主要政府组织, 郴州市体育局、 郴州市全民健身委员会举办, 郴州市南邻户外俱乐部承办, 郴州体育彩票赞助的郴州市“建两城, 赢未来”全民健身日苏仙岭徒步行活动, 共有2000 多郴州市民参加。郴州市体育局、郴州市全民健身委员会、市登山运动协会与苏仙岭风景区管理处联合举办每年一届的庆元旦全民健身登山比赛, 到目前为止一共举办了4 届比赛。
3、郴州市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
从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调查表明,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主要面临的困难是: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商业体育服务标准, 在服务定价出现混乱, 管理不规范。除了第一档次的商业体育服务, 由于有雄厚的资金为后盾, 运营正常外, 第二和第三档次的社区体育服务馆的运营情况不容乐观, 发展后劲不足;社区体育服务属于文化服务, 在管理方面需要协调商业部门、 体育行政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操作当中有比较大的困难。
单位体育的衰落, 单位职工必然需要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 而公共体育服务的场地和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对社区居民的覆盖面不广, 目前公共体育服务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社区体育的需求。
参与城市公益体育服务的组织大多数具有官方性质, 而经济实力强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及私有企业及具有大量财富的个人对城市公益体育资助少, 扶持力度小;城市公益体育组织数量少, 参与的公益体育活动的能力有限, 城市社区公益体育对社区居民不具备应有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凯珍, 任海, 王渡, 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 1997, (17) 5.
[2]王凯珍.对北京市城市社区体育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 1994, (14) 6.
[3]梁静屏.上海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增刊) , 1997, (21) .
[4]刘明生.上海市社区体育组织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3 (1) .
[5]李建国, 沈建华, 虞重干, 等.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小型化"探索[J].体育科学, 1999, 19 (4) .
[6]上海市社区体育情况调查[J].体育工作情况, 1996, 14.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11
【关键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影响因素1 前言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体育指以基层社区为区域范围,以辖区内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它是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是中国特色体育事业和谐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体育的健康、康复、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人们为了保持健康,开始积极投身运动中来。社区体育对于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题通过对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推动全民健身的深入开展,建立和谐社区发挥重要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为研究对象,从郑州、新乡、洛阳、平顶山、南阳、商丘六个城市随机选取的社区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因素分析
3.1.1 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管理是政府及体育管理部门通过计划的方式直接参与和以行政的手段控制体育的规划与发展的,再加上我国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一开始就是一种政府行为,并在政府的主导下,形成了区、街、居三级框架的社区服务网络管理体系。目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主要以行政手段为推动,政府部门成了社区体育的决策主体、组织主体甚至参与主体,而居民只是被动地参加由“官方”组织地“大型”体育活动,充当了“官办”社区体育活动的陪衬。因此,单纯的“单位体制”下的行政管理方式运用到城市社区体育建设上,达不到社区体育“共同建设、共同组织、共同享受”的理想效果。
3.1.2 城市社区体育指导员人才
体育人才即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也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影响了群众的参与性与组织性。调查表明有大部分人认为没有体育专业人员专职来负责社区体育。体育活动的组织、指导工作只能依靠各社区推荐的体育积极分子负责。
3.1.3 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
通过调查发现,河南省社区体育设施的种类主要有器械健身设施、儿童游戏设施、体育舞蹈以及台球、棋牌、乒乓球等室内活动设施。与《2005年指标》界定的19类社区体育项目相对照,羽毛球、排球、足球和门球等设施缺乏,体育设施比较集中于少数较为大众化的项目之中,种类还不够广泛。体育设施用地的不足、体育场地设施布局不合理、功能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
3.1.4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类型和服务内容
调查显示,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组织较少采用社团管理方式,社区和成员之间没有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但有不少社区有自己的体育组织和体育协会,社区体育领导小组也能根据本社区的具体情况,不同的人群或居民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爱好建立体育活动点,开展体育活动,发动辖区内的单位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类型主要是太极拳、健身操、快步走、舞蹈、球类和趣味活动等。
3.1.5 城市社区体育经费来源
1996年底的首届全国社区体育工作会议,将社区体育作为社会发展和体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体制、组织、设施、经费等各方面加以规定,全面推动了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发展。群众健身的物质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和日常维护经费来源主要由上级拨款和行政出资组成,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来源渠道主要由行政出资。但用于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数量相对较少。
3.1.6 城市社区体育宣传活动
社区体育建设作为一项新事物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出现,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深入推广,人民的健康意识与活动意识迅速提高,社区体育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阵营。调查显示:河南省大多数城市社区每年举行1至2次体育宣传和培训活动,多数社区的体育宣传和培训活动有着自己的特点,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明显的区域特征,更加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有利于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体育。
3.2 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
3.2.1 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动机
不同的个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不同,对体育的需要也不同。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呈多样性,“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成为他们的主要锻炼目的。选择“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的的人数分别占总样本人数的63.3%和46.9%;另外,选择“人际交往”,占23.2%;选择兴趣爱好的占32.8%。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具有一定的锻炼动机意识。
3.2.2 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项目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发现: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主要是散步、慢跑、韵律、操舞蹈等,以中老年为主,且女性居多。这些项目对场地的要求都不高,且占用地较少,具有简便易行、便于开展的特点。不难看出小区居民对这类锻炼方式的偏好,此外,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篮球、足球、排球等项目的选择人数也较多,主要以青壮年人群为主,男性较多,由此看出青壮年健身居民更加青睐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要求较高、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
nlc202309022321
3.2.3 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场所
调查发现,大多数居民倾向于在社区内从事各种体育活动,其中,多数是在小区内的公园与广场,由于社区内体育设施较少,选择“社区内体育设施”和“城市街道路边”的居民分比较多,城市社区体育锻炼的特点是以家居地为中心,就近进行体育活动为基本选择的原则。另外,也有一少部分去城市收费体育场(馆)和去城市免费公园或广场,这也反映出体育场地的缺乏带来的影响。
3.2.4 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形式
调查发现,社区居民选择锻炼组织形式主要表现为:与自己情趣相同的人自行组织进行、自己单独进行、和家人一起进行、和同事一起进行、在社区体育辅导站组织下进行。这说明了社区体育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非正式群众和亲情的作用,为提高社区有组织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服务。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影响河南省城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要包括体育场地拥挤,得不到保证,公益性体育设施损坏,得不到及时修复;体育经费匮乏;社会体育指导员少;缺乏组织保证和社区居民体育意识淡薄等。社区居民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主要以普及程度较高的娱乐性项目为主。“强身健体”、“休闲娱乐”成为他们的主要锻炼目的。体育锻炼场所以家居地为中心,就近求便进行体育活动为基本原则;在锻炼类型的选择上主要集中在散步与跑步、球类和休闲类等。
4.2 建议
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构建新型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建设应以公益性为主体,培育、扶持城市社区公益性体育组织,建议多元化筹资经费,保证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加强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的专项规划,使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得到真正落实。充分发挥社区内学校、单位的体育干事、教练员、体育教师以及热心体育和有体育专长的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吸收他们参与社区各类体育组织的领导与管理工作以及活动的组织、技术指导等,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加强社区体育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颜斌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索分析〔J〕力.体育与科学,2004.
〔2〕杨丹.对中国城市居民社区体育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3〕谢彬等.江西省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2.
〔4〕张蔚明,龚德贵等.湖南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6.7.
〔5〕傅兰英,姬成茂等.河南省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4.4.
(责任编辑:李宏斌)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 篇12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形式和社会文化行为, 在不同的民族、地域文化中, 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 必然带有不同地域、民族的文化印记, 形成自身独特的表现形态和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 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并成为新世纪里的一种必然趋势。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民族文化处于交流、碰撞和融会的开放状态, 其自身文化体系的有序性被打乱。体育的全球化, 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以及其世界主导地位的确立, 使我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产生危机。要如何强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归属感及认同感, 如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在当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历史文化通过多世纪的积淀而逐步形成, 其本身的文化属性富含着健身、娱乐、政治需要等重要功能。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 更好的服务社会, 是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根本。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多样性的分析, 结合社区体育发展的自身需求,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有机的结合, 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属性, 促进其在城市社区体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从而促进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对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全民健身的目的发挥积极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点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源于各民族人们的生存和生活需要, 并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而继承和沿袭。它与现代体育相比较而显现出来的特性, 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生产方式、历史条件、文化水平以及宗教、民俗等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
(一) 不同民族文化的传统性
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层面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性即民族性, 体现着各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差异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 多姿多彩, 每个民族都拥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民族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烙印, 在不同民族其传统体育蕴含着不同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民族性特征。就是同一项目, 其运动形式与规则制度等在各民族中也都是各不相同。各个民族的传统体育千姿百态、风格各异, 都反映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 代表着不同的民族个性与民族风格, 其民族性特点十分显著。
民族传统体育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岁月中, 虽然也曾饱经磨难、历尽沧桑, 但仍能以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延续到今天, 正是由于它本身文化传承性所决定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性不仅只是对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态与方式、技能与技巧的传承, 更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所包含的民族精神、民族道德、民族价值观念的传承。
(二) 群众参与的广泛性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淳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 反映的是各民族人民对自然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欢歌。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形成与发展中, 都与各民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其活动形式简便易行, 男女老少共同参与, 具有极其显著的群众参与的广泛性特征。这便能促使群众自然的参与其中, 而且能最为有效地强化群体意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各民族在节日庆典、劳动闲暇、人群聚会时不可或缺的一种健身形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渐渐成为人们日常健身的主要内容, 使得这一传统体育健身形式深入人心。
(三) 健身娱乐的一体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繁多, 运动形式千姿百态, 它主要是通过身体活动的方式进行。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 那些流传广、影响大的体育形式都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表演性、娱乐性项目居多。人们在参与运动获得快乐和喜悦体验的同时, 通过练习和竞赛, 实现对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促进提高人体各感官功能, 提高广泛分配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实现强身健体又满足愉悦身心, 达到健、力、美的和谐统一。因而, 民族传统体育也具有极高的健身娱乐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发展的价值
现代体育文化的价值体现在追求西方体育在运动形式上的难度、惊险和刺激程度, 以及为追求运动成绩而对人类体能的极限挖掘, 这最终会导致运动员机能的失衡, 从而对身体造成损害。民族传统体育则强调“修身养性”, 追求精神与身体统一和谐的发展, 其练习遵循养、保有节, 动静平衡, 身心兼修的宗旨, 从而满足现代社会对人体健康的全面要求。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 我们要注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有效地利用其自身的独特功能, 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一)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一年的人均体育经费仅有几角钱,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场馆和器材严重缺乏, 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体育锻炼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源于生活, 具有淳朴自然、贴近生活的特点, 具有浓郁的观赏、娱乐价值, 且运动形式简单易行, 大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和体质的限制, 运动强度易于控制。例如各少数民族舞蹈、踢毽子、太极拳、跳绳等。这些项目都极其符合城市社区体育所遵循的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和简便性的原则, 满足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的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人与人的交往越来越多的朝向网络化发展, 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品质, 更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充沛的精力。面对现代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压力, 很多不满情绪和个人怨恨的蓄积得不到有效释放, 必然会成为引起冲突和矛盾的导火索。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可以消除人们因地理环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不同所带来的障碍, 为广大群众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社会媒介, 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发挥其独特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在城市社区的发展为人们不良情绪提供一种疏导和释放的途径, 它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比体质的增强更为明显。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体育中的传承
(一) 城市社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平台
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的构成要素。城市社区就是指在城市特定的区域内, 以从事工商业和非农业劳动的人员为主体, 且具有特定地域性生活方式、组织机构和文化特点的生活共同体。随着经济和城市社会的转型发展, 势必带动文化的发展与深刻变化。城市社区作为传承文化的新平台, 在这样的背景前提下, 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机会。
(二) 城市社区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保障
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 城市社区体育活动是以社区群众为基本对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的发展是以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城市社区群众由于长期远离自然生活环境, 对于具有淳朴自然性、地域风俗性、观赏体验性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更加向往和热衷。在参与和观赏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 在满足他们健身需求的同时, 达到愉悦心情感受民俗文化的精神需要。良好的群众基础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城市社区得以传承的保障, 群众基础的缺失, 必将造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流失。
(三)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整合
城市社区建设中包括社区文化建设, 而社区体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城市社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要承载起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任。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极为丰富, 其富含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 因在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的指导下, 形成独立的体育体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传承的不仅仅是体育活动的形式, 更重要的是传承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探寻民族传统体育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信息, 进行选择性的传承和发展。在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 要重视对城市区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创造性的开发, 使其融入城市社区的文化建设中, 使城市社区成为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新载体, 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有效整合, 焕发其新的生机活力。
四、结语
体育全球化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契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要立足于城市社区这一现实土壤。将娱乐性、健身性价值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广大社区群众的日常生活, 在拓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弥补城市社区体育的现实困难, 努力激发城市社区居民的文化自觉, 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城市社区中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青.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200-203.[1]陈青.全球化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和保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200-203.
[2]邓星华.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 2007 (14) :29-31.[2]邓星华.论体育全球化的几个问题[J].体育学刊, 2007 (14) :29-31.
[3]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17-19.[3]王岗.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17-19.
[4]沈毅.浅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3) :46-47.[4]沈毅.浅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社区体育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03 (3) :46-47.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体系】推荐阅读:
城市社区管理10-14
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计划-城市管理工作09-01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08-31
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管理10-30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文献综述08-26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09-11
城市社区养老05-10
城市社区旅游07-22
城市社区民主08-23
城市社区园林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