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市社区文化

2024-10-05

徐州城市社区文化(共6篇)

徐州城市社区文化 篇1

城市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发展情况直接决定了国家的发展态势。目前,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 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增强, 使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与此同时, 与城市外在的愈发光鲜靓丽相伴随的, 是城市体系内部的脆弱环节的逐步显露。如, 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新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 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面对公共集会可以预知的风险, 城市管理者没能匹配相应的监控与管理, 导致最终局面失控, 给公众带来了灾难。另外, 各个城市由于交通拥堵造成的纠纷、恶性案件不绝于耳。这样一些脆弱的城市运行元素, 让城市的幸福、安全等效能大大萎缩。

科技的发展为修复当前城市运行中的负面因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以科技和创新为特征的城市的智慧化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 我国也开始积极地采取智慧化的理念和手段逐步深入融合到城市体系中去, 去化解城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据相关统计数据, 中国大多数特大型城市均把智慧城市列为城市发展的重点方向, 除此之外, 很多城市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了城市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2013年住建部前后分两批公布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共计有193个城市。2014年, 我国八部委经国务院同意, 联合研究并发文《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以此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一) 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

城市是人生存的空间, 城市运行中的民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真正做到解决城市居民的需求, 才能更好地搞好民生工作, 进而促进城市的美好、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 智慧城市建设中不能片面的以技术为导向, 以互联网为首的技术手段是工具, 是依托, 但要认识到, 智慧城市建设的真正目的在于, 提升市民的城市生活质量 (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 , 进而增强城市居民的安全感与幸福感。

(二) 居民生活质量。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人民的幸福感并未得到相应的提升;相反, 生活上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近期, 世界各国纷纷效仿“不丹模式”, 倡导“GDP减速, 幸福提速”。我国也不例外, 发展的战略向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和谐、美好、健康的方向转移, 更加关注民众的幸福感。2014年我国GDP同比增长速度创24年来新低, 我国正以GDP增长速度的放缓, 换取民众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增强社会居民生活的幸福感。

所谓居民生活质量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基础上, 社会提供国民生活的充分程度和国民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 以及社会全体成员对自身及其生存环境的认同感。由此可见, 生活质量不仅包括居民的客观生活状况, 还包括人们的主观生活感受。关于居民生活质量关注的焦点正从偏向物质生活, 逐步向民众的幸福感、精神的健康方面倾斜。

(三) 徐州市居民生活质量分析。

徐州地处江苏省西北部, 总面积达11, 258平方公里, 占江苏省总面积约11%。徐州所处地理位置显赫, 是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徐州拥有4000年的悠久历史。科技发展迅速, 高校众多, 高校大学生人数位列全省前三位。

居民生活质量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其中物质生活质量, 依靠城市的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精神生活质量主要依靠城市的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 围绕居民物质、精神生活质量相关指标, 对2012年徐州城镇居民生活与江苏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如表1所示。 (表1) 并结合纵、横向相关状态数据, 可以看出徐州居民生活质量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经济生活稳定发展, 与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

江苏省是中国的经济大省, 全省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处于全国的前列。目前, 江苏省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全球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正向更高层次的全面小康迈进。徐州经济稳步发展, 基本接近省平均水平, 但与苏南发达城市经济差距较为明显。

2、地理条件优越, 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徐州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 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和淮海经济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具有商业贸易往来的区位优势。徐州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 拥有煤炭、井盐、铁、肽、大理石、石灰石等30多种矿产, 储量大、品位高。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徐州现代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徐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历史上重工业发展中污染源的无度排放, 以及私家车数量的增加释放更多的汽车尾气, 导致徐州城市生态环境出现透支的现象, 如, 雾霾天气的频繁出现, 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健康, 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社会生活丰富发展, 和谐健康程度有待提升。

江苏省全力支持居民在文化、艺术、娱乐、体育健身方面的发展, 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引发他们的兴趣, 并为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提供保障支持, 从而拓展了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让居民更为切实的感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精神生活的充实。从表1相关指标可以看出徐州社会文化的相关支出、配套基础硬件设施基本接近省平均水平, 说明徐州居民的社会生活也在丰富化发展。但与此同时, 交通拥堵、出行不便、恶性案件的频发等不和谐的社会性问题日趋明显, 影响了居民的主观生活感受。

(四) 徐州城市智慧化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随着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信、感知等技术的不断发展, 徐州成为2013年住建部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智慧化模式的不断转型, 徐州目前所遇到的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 未来借助相应的“智慧化”方式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或解决。

1、感知城市生活, 增强城市运作的确定性。

随着感知、网络技术逐步植入到城市运行中去, 城市运行中的视频、语音、文字、位置、环境等多种类型的感知数据可以被各个技术应用系统实时、全方位获取, 从而实现对目标物身份、位置、图像、状态等的感知, 强化了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如城市各种硬件设施的使用、运行情况被有效感知, 更多了解目标物有没排放污染物、使用够不够安全、交通是不是拥挤等等问题, 缓解了人们生活的压力。

2、辨析城市生活, 强化城市的决策能力。

随着城市运作中海量的数据被获得, 使得城市运作中的相关分析更加重充分了, 决策也更加有理可依了, 正所谓“心中有数, 众智成城”。如, 在交通管理方面, 通过公交刷卡、出租车GPS数据、交通固定检测器瞬间车速采集等类型数据的有效传输并加以有效分析, 为城市交通的良好运转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居民主观感受关注方面, 网络的日渐发达、移动通信设备的日趋普及, 使得人们已经习惯性在网络平台传递一些个人的信息, 如百度每天要处理60亿次搜索请求;腾讯QQ月活跃用户超过8亿;微信用户超过5亿;在线人际关系链超过1, 000亿。通过技术设备对居民网络语义进行智能分析, 能提高分析的及时性、全面性, 掌握居民的主管生活感受, 提高公共服务决策能力。

3、服务城市生活, 加强政府的管理能力。

政府部门作为城市的管家, 通过广泛的获取城市运行的相关信息, 并加以有效分析, 如通过云端运算整合分析, 能够帮助探究城市演化的规律、人们生活及行为伴随的主观感受、社会的价值观、舆论、热点的趋向,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更加有效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城市进行管理, 避免城市管理的盲目所带给城市运作的风险。

总之, 居民生活质量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智慧化模式能够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智慧化手段在物质生活中的植入, 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 进而提升了人们的安全感、幸福感等主观生活质量, 主观感受通过智慧化手段加以监控, 反过来影响到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做出相应的调整。城市的智慧化模式, 立足于居民需求, 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庆瑞, 吴志岩, 陈力田.智慧城市的愿景与架构[J].管理工程学报, 2012.4.

[2]张奇宝.江苏省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 2009.

[3]李德仁, 姚远, 邵振峰.智慧城市中的大数据[J].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 2014.6.

徐州:功能性开发提升城市品位 篇2

如今,仅仅“宜居”二字已经不能够概括这座苏北重镇的发展水平了。在徐州市民的眼中,城市变迁已经不是仅停留在对原先道路和建筑升级改造的层面,许多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城市设施和管理方式正在培育着市民们对特大城市的认知和概念。

从去年开始,徐州在完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大手笔推进城市功能性设施建设,通过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带动城市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山水资源开发与功能服务能力建设齐头并进,徐州正经历着从“宜居”到“乐业”的城市品位的升级之路。

宜居生态注入城市魅力元素

8月初,坐落在徐州市中心的大马路三角地的工程围栏全部拆除,露出的芳容让众多市民会心一笑——这块城市核心区交通要道边的“黄金宝地”,并没有如许多人在动迁之初猜测的那样建高档楼盘,取而代之的是一块生机盎然的公共绿地。

此前,已经有多处由商业区拆迁改造成的绿地建成向公众开放。她们都是徐州实行的“城市松动”计划的一部分。

国际上的实践证明,一个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城市中有意识地留下一块块小绿地和游园,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难得,很好地能凸现这个城市的品味。

为打破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徐州主城区狭窄逼仄格局,从2007年开始,徐州实施了云龙公园敞园改造,打造了黄河旅游风光带、小南湖、云龙山东坡运动广场、九里湖西湖、大龙湖西部生态湿地等一批精品园林绿地,形成了以山体为骨架、以河流道路为网络、以公园广场为点缀、“点、线、片、面、网、圈”相连的生态格局,于是,一座“楚风汉韵、山水相依”的城市绿化特色出现在世人面前。

不仅国内人士对徐州的生态变化称赞有加,连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对徐州的生态建设,特别是塌陷地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成效惊叹不已。在他的力主下,最终促成江苏省与德国北威州签署了共建徐州生态示范区项目的协议。

功能化升级贯穿科学与美学的律动

环境美是由能唤起愉快情绪的天然造化与人工创造的那种和谐促成的。城市园林绿地并不是只可远观的图画,她们宛如围棋中的“气眼”, 也被称为“城市之肺”,在城市格局中起到了自然分界的功能,极大地调节了城市的气候环境,是城市的“天然氧吧”,更成为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所在。

没有一个清洁和美好的环境,再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一个城市也是这样。徐州城市功能化升级贯穿着科学与美的律动,让徐州人感受到生活的自在和愉悦。云龙公园始建于1958年,在2008年实行敞园改造后,节假日的人流量每天都在5万人以上;而以运动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云龙山东坡广场,6个休闲区域的70多套运动器械从早晨5点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几乎总有人在使用。

近几年来,徐州市把提升环境和城市功能作为发展生产力一样来对待,资金总投入超过了500亿元。通过见缝插绿、拆违还绿、扩湖增绿、延山扩绿等方式,先后进行一系列绿化。全市已建成11个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以及4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了9平方米/人,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这些生态项目所发挥的功能也令人欣慰:全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从2002年的58 天变成了2008 年的320天;2008年全市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人比2003年减少了14.5%,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人数下降了26%;徐州市民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达到96.2%。

“一河串起满城湖”,自然界最美好的水营造的城市格局,正在改变徐州的气候条件,让徐州变得气候湿润,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左右,接近长江流域城市的平均水平,呈现出北方城市少有的临水生态。用国家气象中心专家的话来说,就是“等于徐州城向南迁址八百里”。

功能化背后是人本理念的诠释

夜班的哥韩强今年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天晚上总会不自觉地驾车走一趟王陵路。这条有着400多年历史的老街每到夜暮降临,数百盏街灯灿烂绽放,组成了一条灯光隧道。

“以前也有路灯,可是光线都是向上发散,照不到多少路面,开车经过这里都要变远光灯才行。”韩强说,“现在走在这里,让人觉得心里都挺明亮的。”

这是徐州去年开始实施的路灯亮化工程带来的变化。徐州投入了4000万元改造资金,对市区42条主次干道上照度不达标的路灯进行改造。

“从早年单一照明迈向景观装饰是城市路灯的一次革命,”徐州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局长王立权说,“而从片面强调景观,向着科学区分照明和景观功能迈进,又是一次观念的革命,它标志城市运营的主体从‘城市’转向了‘人’。”

关注“人”的城市功能理念的演进,徐州还不止于此:全市力争用3年时间,对168 个老居民小区进行整治,在改造过程中更加注重供水、排水、供电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使小区 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目前,已对77个老旧小区进行道路、外墙、下水管道、绿化等方面的综合整治,打通了困扰老城多年的下水管网“微循环”,使30万居民从中受益;城市公交车辆整体更新;485条小街巷实现保洁全覆盖;市区7个使用了20多年的环岛改造成了能够动态调配通行时间的“自适应”红绿灯交叉道口;今年实现全市所有的门头字号标准化整治,同时颁布《城市建筑色彩及材质管理办法》,历史上首次规范了徐州的城市视觉基调……

功能升级带来产业集聚辐射效应

让功能性设施完善起来,就是让城市元素丰满起来。作为淮海经济区的地理中心、经济中心,徐州已成为周围20 个地级城市、17万平方公里、1.2 亿人口区域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城市。根据特大城市的发展定位,徐州坚持按照国际惯例思考城市应该具备的功能,把功能性项目建设和改造放在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位置。

依托国家级的交通枢纽优势,徐州把商贸物流旅游业作为四个千亿元产业之一重点发展。目前,中央商圈和中央商务区成为徐州功能性项目的核心。经过多年努力,到目前,已有一批大型商业设施相继落户徐州,以彭城广场为核心的中心商圈辐射效应已达到200 公里,节假日到徐州消费的周边地区市民占比高达60%,大型医院有近30%是市外人口来就医,大中专院校也有相当比例是市外人口来求学,充分体现了徐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特征。

继1989年交通银行进入徐州后时隔20年,今年商业银行进驻徐州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浦发、招商、民生、莱商、锡州村镇集中进驻,此外人力资源市场、中介市场、各类投资公司等已成为引进培育的重点,徐州区域性商务金融中心已初具雏形。徐州区域中心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正愈加明显。

去年以来,又有一批对徐州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功能性项目相继开工,包括音乐厅、美术馆、规划馆、科技馆、档案馆、地方文化馆、体育公园等在内的诸多文化设施年内即将投入使用。

“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持久的影响力,关键要研究如何使它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强的支撑力,徐州要成为走得好、走得快、走得远的城市,必须在强化文化支撑力上多做文章”。 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想得很深,看得很远。

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两个支柱,是人用以前进的两条腿,缺一不行。一个城市也是这样。

徐州城市社区文化 篇3

环境保护部公告显示, 根据徐州市人民政府申请和江苏省环境保护厅推荐, 经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组考核验收、环境保护部公示和审议, 徐州市已经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 现决定授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目前, 我国仅有10个市 (区) 按照新考核指标体系获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区) , 此前按旧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获批的市 (区) , 尚在按新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复核过程中。

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城市, 早在2001年, 徐州市就提出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为此, 徐州市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市区工业企业布局, 实施工业‘退二进三’战略:市区工厂逐步迁出城区进园入区, 集中进行技术改造, 实现清洁生产, 大幅度提升市区工业水平;关闭污染工业企业, 兴建服务业项目, 集中打造环保、节能、高效新型工业。经过10年的努力, 现在终于荣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徐州汉文化研究三题 篇4

近年来,徐州汉文化研究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考古工作者辛勤发掘,不断推出新的发现,学者们潜心认真研究,高见宏论叠出,研究成果非常丰富,更有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相继成立的研究机构有徐州市两汉研究会、汉文化研究所、沛县汉文化研究会等学术机构和团体,进一步推动徐州汉文化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徐州汉文化品牌日益凸现。但是我们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对徐州汉文化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和偏差,甚至是错误的提法,而这些问题又十分重要,对于徐州汉文化下一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搞清楚这些问题,恐怕再新颖的见解也是沙中堆塔,再宏大的理论也是空中楼阁,汉文化研究更不可能走向更高层面,为此笔者针对近年来常见的几种流行的说法作一讨论。

一、“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质疑

当前较流行的提法是徐州为高祖故里、汉文化发源地,汉高祖刘邦出生于丰县,曾在沛县任泗水亭长,所以说徐州是高祖故里诚然不谬,这也早已得到一致认可,然而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一说则值得商榷,虽然汉代徐州经济文化发达,汉文化遗存十分丰富,但这与汉文化发源地不能划等号,要讨论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汉文化和文化发源地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文化在考古学上的概念是专门指考古发现中可供人们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共同地区、并且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群遗存[1]。文化发源地指某一种文化在某一区域萌芽产生后,形成这一文化基本要素的内核,然后随着时间的发展,该文化向该区域以外的其他地方转移并扩散,一般把这种文化起初产生的地方称为发源地。这种提法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初期较常用,因为这一时期文化尚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在石器时代,甚至以某一文化产生地作为这一文化的命名,如周口店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较晚的文化一般则以族属来命名,这种常见的称呼如秦文化、周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即指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中各方面的成就总和,包括物质文化以外的一切文字记录所提及的各个方面,这些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以秦文化为例,秦原是甘肃陇东一带的民族,秦人在此生活生产,创造形成自己的军事、礼制,养成独特的风俗习惯,经过六世的经营,最后在秦始皇时代统一全国,基于此,我们说甘肃陇东是秦文化的发源地,这一般没有疑义。周文化在周原形成,周原位于陕西省岐山、扶风两县的北部,《诗经·公刘》有详细记载,周人的首领古公父约于公元前12世纪末或前11世纪初,自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即使在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于丰后,这里仍然是周人的重要的政治中心,后来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宫殿、宗庙建筑遗址、手工业作坊、铜器窖藏、甲骨、墓葬等,学者一般都认同周原是周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我们认为历史时期文化发源地一般是指一个王朝兴起于斯,或以此为据点,创造形成基本的文化雏形,诸如礼仪制度等一系列框架内核,然后向周围扩散传播文化的源头地。

按照如此思路,我们看刘邦早期在徐州地区是否也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呢,尤其是汉文化的基本要素是否已经产生并形成了呢?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前,在徐州的活动情况是:“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吏,为泗上亭长,亭上吏无所不狎侮。”(《汉书·高帝纪》)甚至还有许多负面记载,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史记·项羽本纪》)可见刘邦在徐州期间文化上并没有经营创新,几乎在文化上毫无建树,也尚未形成汉文化的基本内核,相反倒有不少关于刘邦对文化亵渎的记载,因此徐州并不是两汉文化的源头,徐州只是汉王朝的发祥地或发迹地,这一时期刘邦结交的文人谋士、英雄豪杰,如萧何、曹参、王陵、周勃、樊哙、灌婴等在推翻秦朝统治和楚汉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汉朝建立后,这些人多又成为其政权的核心人物,故现在沛县还有“五里三诸侯”的传说。因此我们认为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之说不科学,但可以说徐州是汉王朝的发祥地或发迹地,则较为合乎实际。

事实上汉文化内涵丰富,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内容,广义指中华民族所创造一切文化的的泛称,狭义一般则指两汉期间留存物质和精神遗存的总和,它包括两汉都城西安、洛阳的京城文化和遍布全国的诸侯方国的一切文化。俞伟超先生对此曾有精辟论述[2],汉文化构成和来源非常广泛,汉王朝建立之初,制度上承秦沐楚,深受楚文化和秦文化影响,囊括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诸文化的总和。刘邦虽然建立汉朝政权,但是对文化的贡献更多的是整理归纳,拿来为自己所用,可以说在汉文化里,既有先秦中原文化的因素,也有楚文化的因素,当然还有其他文化的因素。今天发现于徐州地区的汉文化仅仅是西汉时期诸侯封国楚国、东汉时期彭城国的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的总和,显然不能涵盖汉文化的全貌,只是狭义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只能说是汉文化的区域文化,姑且称之为“徐州汉文化”,与当时其他封国梁、吴、齐、鲁等诸侯国所创造的文化一样,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汉文化。因此无论广义和狭义上的汉文化,均不是在徐州地区萌芽产生,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的说法不准确。其实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的过程,后来的文化都深深植根于前朝创造的文化之中,尤其进入封建社会后,文化面貌整体上逐渐趋同,一般不在提文化发源地这种说法,正如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但今人不会说安徽凤阳是明文化发源地。

当然由于徐州地处黄淮平原,地理条件优越,汉代城市人口众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化,时至今日在徐州境内留下了丰富的汉代遗存,诸如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精美绝伦,誉满中外,被称为汉代三绝,数量规模十分可观,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甚至有些新兴事物都是由当时楚国兴起,然后向全国传播的[3],因此说“汉文化看徐州”无可非议(下文将详细论述),但是不能说徐州是汉文化发源地。

二、徐州汉文化不是墓文化

当前一部分汉墓已被规划建设成旅游景点,吸引了海内外游人纷至沓来,徐州汉文化已闻名遐迩,成为徐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亮丽的名片,然而就在徐州汉文化影响逐步扩大的时候,我们也听到许多不同的声音,如有些人所言:徐州汉文化不过是墓文化罢了,不值得大张旗鼓的宣传,对此我们委实不敢苟同。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墓葬与文化的关系密切相连,墓葬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墓葬包含内容丰富,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一座保存完好的墓葬,就是一座埋藏在地下的博物馆,集中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礼仪和风俗习惯,通过对墓葬本身和墓内出土文物的研究,能够了解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由于古代人“事死如生”,在将死者埋入地下时,多随葬大量的各种物品,尤其是统治者特殊的地位,拥有支配一切的权利,在生前修筑精美的墓葬,死后将大量随葬品带入地下,今天我们看到的精美的文物,绝大多数都是墓内出土,在大型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即使是专业人士也以能够找到墓葬为主要目的,一方面墓葬能够出土精美的文物,另一方面墓葬蕴涵信息丰富,能够充分展现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原状。

徐州作为大汉王朝的发迹地,刘邦和一般文武大臣都从此走上历史舞台,徐州在西汉一代有其它地方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自然享有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如减免赋税)。其次,由于徐州地处黄淮平原,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富,经济文化一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汉高祖遂将同父异母弟刘交封于彭城,公元前201年高祖以韩信谋反为由,“废楚王信,囚之,分其地为两国……立刘贾以为荆王,王淮东五十二城;高祖弟交为楚王,王淮西三十六城。”(《汉书·楚元王传》)这样西汉时期徐州地区的封国就是以刘交为楚王的楚国,并世代延续相传12代,虽中间支系有变化,但均为同姓楚王。按照汉代制度,诸侯有封地者,死后葬于封地,这些分封于徐州境内诸侯王,均应该葬于徐州地域范围内,目前经过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已经发现发掘8处16座楚王及王后墓,它们分别是:楚王山2座,狮子山2座、驮篮山2座、北洞山2座、龟山2座、东洞山3座、南洞山2座、卧牛山1座[4]。这些楚王陵墓制式独特,形成完整序列,出土文物精美,多处楚王陵墓的发现发掘,对于复原研究西汉楚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墓葬选址特点反映当时楚国的风俗理念、礼仪制度,墓葬建筑的规划、设计、开凿、防护等建筑技术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出土的大批印章封泥,则清晰地反映楚国宫廷和地方的职官制度,尤其是出土的漆器、陶器、瓷器、玉器、竹木器等各类文物,更是当时手工业发展的生动体现。当文献记载不足和地面文物无存的时候,埋葬在地下的徐州汉墓则全面而深刻的体现了徐州汉文化内容,为我们了解汉代徐州开辟一个便捷之门,正如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所言:“如果把永远逝去的古代生活比作历史河流上的船,那么古墓就是这只船在水中的倒影,当地面的风物因天灾人祸而消失,幽暗的地下世界则为我们保存着祖先的生活和思想。”这一系列楚王墓葬的发掘,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立体的西汉楚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全貌,充分展现了汉代徐州的各个方面,所以墓葬文化仅仅是徐州汉文化的一个方面,决不能将墓文化等同于汉文化。

徐州汉墓是徐州汉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当时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先人们留给我们丰厚的馈赠,一系列徐州汉墓的发掘,揭露了徐州2000年前的辉煌盛况,全面展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全貌,因此到徐州看汉墓,实际上是进行一次汉代历史文化旅游,当我们进入墓室,看到精美绝伦的文物时,仿佛看到祖先智慧的灵光在闪耀,又怎能认为它仅仅是一座死气沉沉的墓穴呢。到埃及看金字塔,实际是法老的陵墓,但是我们看到是气象万千的尼罗河文明,不会有人说看到仅仅是埃及的墓文化而已。参观秦始皇兵马俑,人们领略的是秦帝国的千年风采,没有人说不过是几个泥人罢了。今天到徐州看汉文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汉文化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名片。

三、“汉文化看徐州”的讨论

关于“汉文化看徐州”提法,近年来引起较大争论,一些学者出于对家乡文化建设的热爱关心,纷纷撰写文章,力求探讨清楚这个问题,这确实非常必要和急需,如果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清楚徐州历史文化特色是什么,我们在徐州历史文化建设中将失去目标和方向,在具体工作中将会对历史文化名城徐州造成不应有的毁坏和不必要的破坏,甚至有可能丢掉真的,保护的却是一些假的、无趣的东西。因此笔者在此不吝笔墨对“汉文化看徐州”提法的科学性略作讨论。

有人认为,徐州地区的汉文化不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远不能与全国其他地方诸如两汉帝都的西安、洛阳相提并论,“汉文化看徐州”提法,将会引起西安、洛阳等城市的不满[5]。其实这是一个缺乏常识的误解。一个地区文化遗存的多少,与该地区行政级别的高低和行政范围的大小不成比例,而与该地区历史上是否有丰富发达的文化,以及在历史长河中不被毁坏有密切关系,两者缺一不可,阿房宫、圆明园何其盛也,但是由于战争的破坏,今天留下的只有废墟,相反在偏僻边远的地区照样会产生象平遥、丽江古城这样闻名遐迩的世界遗产。即使唐宋以来建都于徐州,但徐州地区今天也不会有丰富多彩的唐宋文化呈现于世人面前,因为明清以来徐州多次受大水淹城,泥沙淤积达5米左右,所有遗存都深埋于地下,因此绝不能以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区分文化遗存的多寡。西安作为汉代都城,汉文化遗存虽然丰富,但都埋在地下没有发掘,也许有一天,任何一座帝陵的打开,所发现的文物可能是徐州所有汉墓出土文物的总和,徐州汉文化将顿时黯然无光。但是就目前而言,徐州汉文化遗存的总量和规模都是全国第一,汉文化研究者认为,做汉代考古应该到徐州去,可见对徐州汉文化的推宠。

如果“汉文化看徐州”提法有些勉强的话,那么我们试把“汉文化看徐州”换成“汉文化看某地”,放眼全国能否找到一个能够替代徐州的城市呢。陕西有大量的汉代文物遗存,单是西汉帝陵就有11座[6],座座高大巍峨,如果打开任何一座,都将令世界震惊,省会西安是帝都,汉文化肯定与西安的名字联系到一起,但是遗憾的是,西安甚至陕西境内,大量的汉代文物都埋藏于地下,人们无缘一见,11座帝陵无一座发掘,人们去陕西,仅仅看到11座巨大的黄土堆,没有什么观赏性可言,至于长安宫殿区遗址,外行人仅仅看到一堆黄土,如果没有专家讲解,人们根本看不出名堂,已经发掘的汉景帝阳陵陪葬坑,并建成陈列馆对外开放,但展出的仅仅是一部分小陶俑,汉文化的数量和规模不能与徐州同日而语。国内其他汉文化集中和较有名气的地方,其文物遗存的数量和质量和徐州也无法比拟,因此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取代徐州。

我们说“汉文化看徐州”着眼点是看,强调的是现实性和存在性,如果仅仅是文献记载或传说中有发达的文化,却津津乐道的话,那只能是回忆和自慰罢了,像阿Q那样只知道说我们祖先如何如何。汉文化看徐州的着眼点是“看”,即现实存在的,而不是藏在地下,如果说汉文化“藏”西安,倒也合情合理,但是落实到“看”,西安确实逊色不少,值得一看的地方委实不多。笔者因为工作关系,曾经不止一次的去西安参观考察,西安未开放和已经开放的汉文化景点,已发掘和正发掘的汉代考古遗存工地,我都看过不少处,两相比较我认为“汉文化看徐州”无可置疑。至于国内的马王堆汉墓、满城汉墓、广州汉墓、永城汉墓等多处影响较大的汉代墓葬,这些墓葬规模确实很大,但均为单体墓葬,有的墓内文物还被盗掘一空,都无法与徐州汉文化相提并论,徐州不仅有规模庞大、数量众多的汉墓(大型楚王(后)陵墓16座,中小型汉墓1 000余座),还有画像石、兵马俑、以及数不清的汉代文物精品,种类繁多,阵容庞大,构成灿烂多姿的汉文化,所有来徐州参观过的人,都会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对徐州汉文化留下深刻印象,不会有人怀疑“汉文化看徐州”的说法。

在徐州诸多历史文化景点中,过去有人提倡应大力打造彭祖文化、东坡文化,可是彭祖园的彭祖像是虚无飘渺的想象,云龙山公园关盼盼早已灰飞湮灭,苏东坡的黄楼也是后人重新建设的假古董,就是确实存在的东坡石床,有极强的文化象征意义,但是如果用来承载徐州历史文化显然有些欠妥,均不足以代表徐州,相反对于汉代相关的文物古迹,稍一列举,即数量众多,且囊括汉代文化之精华,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性,即使是项羽的戏马台,也应列入汉文化的范畴,因为此时项羽的西楚并非战国之楚,实际是已经进入汉,汉朝纪年开始于公元前206年。这自然引入下一个话题,也是人们长期津津乐道的话题,徐州的历史文化的定位,究竟是楚汉文化还是两汉文化。

有人认为徐州两汉文化不具有代表性,在否定“汉文化看徐州”后,进而抛出“楚汉文化看徐州”的提法[5],甚至在“楚汉文化”的基础上,还有“三楚文化”的提法[7],这些提法都非常新颖,体现对徐州历史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但是对楚文化源流却缺乏基本了解。楚文化是楚民族所创造的文化,发源于荆山一代,立国于周初,始封者是熊绎,经过二三百年的发展,才从氏族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公元前8世纪崛起,成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之一,领土一度扩大到几乎南半个中国,东至江苏、浙江沿海,南至湖南南部,北至河南中部、中北部、山东南部,西至四川东部。楚建国800余年,在中国南方创造了很高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大精深、恢诡谲怪的楚文化是南方文化的表率,它与恢弘厚实、谨严端庄中原文化,一南一北,交融互长,共同构筑了华夏文明的主旋律。近年来,在湖北的江陵、当阳、襄樊、宜城、黄岗发现发掘了大量楚墓,同时在河南的淅川、睢阳、固始,湖南、益阳、长沙、湘乡、资兴、溆浦,安徽的寿县、长丰等地也都发现一些重要楚墓[8]。学者们在发现大量楚墓的基础上,提出了楚文化的概念,虽然在湖南、河南和安徽发现楚文化遗存较多,但是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和中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近年来湖北发掘了5 000余座楚墓,湖北省博物馆不仅是收藏楚文物最多的单位,而且是楚文化研究的重镇,为更好地宣传普及楚文化,展示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湖北省博物馆特新建场馆举办楚文化展,全面展示楚文化的辉煌的成就。相反到目前为止,徐州地区尚未发现一处楚墓,仅仅是有一点楚郢爰出土[9],到徐州看什么楚文化呢。楚文化的中心在湖北形成和发展,如果提“汉文化看徐州”引起洛阳、西安不高兴的话,那么再提“楚汉文化看徐州”,岂不是也引起湖北的不满么,因为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与徐州一点关系也没有,徐州在历史上属楚的时间较短,即使存在楚文化也仅仅是楚之边缘文化。

相反,徐州近年来发现发掘了大中小型汉墓成千座,出土文物数以万计,墓葬结构复杂,墓内文物精美,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性,“汉文化看徐州”可谓名副其实。我们从徐州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中也能得到证实,徐州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地方历史陈列馆,它以实物的形式,清晰展示了徐州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整个展览共有7个展厅,除去第一展厅展览是汉代以前,最后一个展厅展览汉代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外,其余5个厅全是汉代文物陈列,整个陈列呈枣核状,中间大,两头小[10],中间大的是汉文化陈列,生动体现了汉文化是徐州历史文化主体,“楚汉文化看徐州”提法委实不当。

“汉文化看徐州”一说,固然是提议者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但确实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反映,要知道这句话当初并非是专业人士提出,而是民间人士所首倡,早在提出之日,甚至遭到专业人士的耻笑和反对,但正是非专业人士提出,恰恰才说明汉文化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这说明汉文化的数量和规模在普通人心中产生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事实上已经足以形成“汉文化看徐州”局面,正是这种自发的而不是专家的话语,反映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同,才是对汉文化状况的真实性的准确反映。遗憾的是这种认同范围小,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这种认同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当前,徐州汉文化已不具备唯一性,与世界文化遗产要求相比,显然已存在巨大的不足,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徐州汉文化的典型性和完整性在全国范围内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我们应着眼于将徐州汉文化做大做强,进而申报世界遗产,扩大徐州汉文化在海内外影响力和知名度,把汉文化打造成徐州名城的商标和名片,让徐州汉文化成为天下人之汉文化,让徐州以汉文化之城的形象从诸多钢筋水泥之城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J].考古,1959,(4).

[2]俞伟超.汉代诸侯王墓与列侯墓葬的形制分析—兼论“周制”、“汉制”与“晋制”的三阶段性[C]//先秦两汉考古论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3]刘照建.徐州地区大型崖洞墓初步研究[J].东南文化,2004,(5).

[4]刘照建.西汉楚王陵墓制度研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6).

[5]胡存英.试论“楚汉文化看徐州”[N].徐州日报,2003-01-20.

[6]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7]陈树德.汉文化楚汉文化三楚文化—关于徐州历史文化建设的思考[C]//两汉文化研究:第3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8]郭德维.楚系墓葬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9]邱永生.江苏徐州出土郢爰金币[J].中国钱币,1991,(4).

[10]陈浩.语言的编织—徐州博物馆陈列艺术漫谈[J].东南文化,2001,(5).摘 要:近年来,徐州汉文化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存在一些认知上的误区和偏差,虽然徐州汉代文物遗存丰富,但徐州不是汉文化发源地,而是汉王朝的发祥地或发迹地;虽然徐州汉墓数量众多,但徐州汉文化不是墓文化,“汉文化看徐州”无可置疑。

关键词:徐州;汉文化;研究

徐州离低碳城市有多远 篇5

(一) 低碳经济

低碳的概念最初产生于经济领域, 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经济”并积极倡导低碳行动的国家。早在2003年2月24日, 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正式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1]。2006年10月, 英国又发布了《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 对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做了定量评估, 认为技术在应对这场挑战上是可行的, 经济负担也比较合理, 行动越及时, 花费越少, 如果现在全球以每年1%的GDP的投入, 即可避免将来每年5%-20%的GDP损失, 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

2007年英国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案》, 承诺2010 年CO2排放量在1990 年的水平上减少20%, 到2050 年减少60 %, 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009年英国发布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约束《碳预算》的国家;同时, 英国致力于发展、应用和输出低碳技术, 引领世界各国朝着有益环境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此, 英国制定了一系列减排政策体系, 包括气候变化税 (碳税) 和推动建立全球碳交易市场, 设立能源节约基金会、碳信托基金等经济激励政策, 鼓励政府和民间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低碳技术的投入, 同时强调建筑和交通等重点部门的减排。

(二) 低碳社会

英国政府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 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全球趋势。但是, 英国能源节约基金会 (Energy Saving Trust, EST) 认为只有“低碳经济”是不够的, 如果没有“低碳社会”, 没有消费者的觉悟、支持和行动, 政府将很难推动实现力度很大的气候变化目标, 也无法保证“低碳经济”的最终实现[3]。

日本环境大臣咨询机构——中央环境审议会提出, 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是争取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能被大自然吸收的范围, 为此需要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又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日本于2004年开始对“低碳社会”模式与途径进行研究, 并于 2007 年 2 月颁布《日本低碳社会模式及其可行性研究》, 宣布日本2050年CO2 排放在1990年的水平上降低70%的目标, 提出了可供选择的低碳社会模式。2008年5月提出《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 (A Dozen Actions towards Low Carbon Societies) , 2009年又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草案[4]。

(三) 低碳城市

世界自然基金会 (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 WWF) 认为,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强调在保证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就需要在城市空间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有机结合。因此, 低碳城市包括两大块:一是城市本身是低碳的, 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着低碳的方向发展, 城市居民有很深的低碳理念;二是对城市产业进行调整, 强调产业结构的低碳化。目前, 一般认为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低碳城市建设表面上看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而实际上是经济发展、能源消费、政府管理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低碳城市建设将催生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变革, 向低碳城市转型应该是从产业结构到能源结构的全面优化, 以及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全面变革。

资料来源:全国50个城市的数据是参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5]。徐州的数据是作者根据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二、低碳城市的评价

(一) 评价指标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低碳, 一般涉及经济发展、能源消耗、生态环境、科技水平、CO2排放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指标见表1。一般经济发展用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GDP等指标来衡量;能源消耗是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 主要有单位GDP 能耗、地均能耗、人均能耗等指标;衡量科技水平的指标主要有科技人员数量、财政科学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生态环境主要以工业“三废”排放的指标衡量, 有万人工业SO2排放量、万人工业烟尘排放量、万人工业废水排放量;关于碳排放的衡量, 主要有碳排放总量、人均CO2排放量、地均CO2 排放量、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3个相对指标。

(二) 标准的确定

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6年中国每创造1 000美元GDP, 就要排放2.85吨二氧化碳;相比之下, 美国仅排放0.52吨二氧化碳;瑞士为0.17吨。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尽管中国差很多, 但是中国必竟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国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上述比较对地方政府的实际决策起不到直接的借鉴意义。因此, 在目前的情况下, 对地方政府的决策有实际意义的做法是以国内的一些指标作为参照, 可以拿全国、全省的平均数据和先进地区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 看看我们与他们相比有多大差距, 差在何处。本文就是结合上述几个方面, 以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各项指标的平均值和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的数据为参照, 通过对徐州市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比较, 看看 “徐州离低碳城市到底有多远”。

三、徐州离低碳城市有多远

本文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江苏省的能源消费数据, 以及《江苏省统计年鉴》 (2007-2008) 、《徐州市统计年鉴》 (2005-2009) 中的数据。

(一) 计算方法

碳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碳排放系数参考2006IPC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的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二氧化碳排放量=燃料释放热量×碳排放系数=燃料消耗标准煤量 (万吨) ×293 (TJ/万吨) ×标准煤碳排放系数 (kg/ TJ) =燃料消耗标准煤量 (万吨) ×293 (TJ/万吨) ×94 600 (kg/ TJ) ÷0.7143

燃料释放热量=燃料消耗标准煤量 (万吨) ×293 (TJ/万吨) , 单位是TJ。碳排放系数是指某种燃料释放单位TJ的热量排放的CO2量, 单位是kg/ TJ。原煤的碳排放系数是94 600 (kg/ TJ) , 1吨原煤等于0.7143吨标准煤。

(二) 徐州在全国的位置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根据GDP大小排序, 选取中国50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根据城市功能和城市规模进行分类, 将这50个城市划分四组。其中资源开发型城市10个、工业主导型城市22个, 综合型城市14个、旅游型城市4个, 这50个代表性城市具体分组情况见表2。该小组采用《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 计算了上述各类城市2006年各项指标的平均值, 具体数据见表1。该研究小组把徐州划入工业型城市, 本文就是以这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作为参照系, 根据《2007徐州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 逐项计算出2006年徐州市相应指标的具体数值, 通过与这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各项指标平均值的比较, 得出徐州在全国的位置。

资料来源:全国50个城市的数据是参照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5]。

从衡量经济发展的两个指标来看, 人均工业总产值, 这22个工业型城市平均值是11.83万元/人, 徐州是4.99万元/人;人均GDP, 22个工业型城市平均值是5.11万元/人 , 徐州是4.12万元/人。说明与这22个工业城市相比, 徐州的经济发展是相对落后的。但是与资源型城市和旅游型城市相比, 徐州还是有优势的。

从徐州市能源消耗资料来看, 单位GDP 能耗,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是0.9吨标准煤/万元, 徐州是1.32吨标准煤/万元;地均能耗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是0.74万吨标准煤/平方千米, 徐州是0.85万吨标准煤/平方千米;人均能耗, 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是7.53吨标准煤/人, 徐州是5.45吨标准煤/人, 只有这一个指标比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低, 其他两个指标的数值都高于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 这说明徐州的能源消耗强度大, 能源使用效率不高, 节能减排压力很大。不仅如此, 即使是与资源型城市、综合型城市和旅游型城市相比, 徐州的单位GDP 能耗、地均能耗也是最大的。

从生态环境和三废排放来看, 如万人工业SO2排放量,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是213.19吨/万人, 徐州是239.5吨/万人;万人工业烟尘排放量,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是57.33吨/万人, 徐州是70.94吨/万人, 这两个指标, 徐州远远高于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平均值;万人工业废水排放量,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是44.63万吨/万人, 徐州是17.63万吨/万人, 比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低。就万人工业SO2排放量、万人工业烟尘排放量这两个指标来看, 徐州低于资源型城市, 高于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

从科技水平来看, 在科技人员数量方面,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22, 徐州是13.8;财政科学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0.49%, 而徐州只有0.28%, 科技水平低于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只是财政科学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这个指标略高于资源型城市, 具体数据见表3

最后再来看看CO2排放量, 市辖区人均CO2排放量,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15.31吨/人, 徐州是21.14吨/人;地均CO2排放量,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1.57万吨/平方千米, 徐州是3.31万吨/平方千米;单位GDP的CO2排放量, 全国22个工业主导型城市的平均值是1.91吨/万元, 徐州是5.13吨/万元。而且与资源型城市、综合型城市、旅游型城市相比也是最高的。这些数据指标都说明徐州市的碳排放强度远远高于全国50个城市的平均值, 碳生产率非常低, 徐州离低碳城市差的很远。

总之, 徐州目前不仅面临节能减排的压力, 而且还面临经济发展的重任, 而且科技水平总体较低, 面对全球低碳浪潮, 徐州的低碳转型和经济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 徐州在江苏的位置

根据江苏省13个地级市2007年的统计数据和南京大学张秀梅等人[6]关于江苏碳排放的研究, 把江苏13个地市各项统计资料整理如下, 见表3。需要说明的是这13个地市的数据包含市区和县区是市辖县。

资料来源:《2008年江苏省统计年鉴》和张秀梅, 李升峰, 黄贤金, 李颖等人的研究[6]。

根据表3计算, 徐州GDP占全省的比重是6.58%, 排放的CO2占全省的8.30%;碳排放强度全省平均值是0.558吨/万元, 而徐州是0.710吨/万元, 徐州是全省平均值的1.27倍, 这些数据都说明徐州的碳排放强度碳大, 碳生产力不高, 低于全省平均值, 节能减排压力很大。也可以在表3的基础上分别按碳排放强度、CO2排放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从高到低对13个城市重新排序得到表4。

按碳排放强度排序泰州最高, 徐州第二;而按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序, 徐州在苏州、南京、无锡之后, 排名第四;按地区生产总值排序, 徐州排在第六位;按人均GDP排序, 徐州排在第九位。这说明徐州不但碳排放强度大, 碳生产力不高, 能源使用效率低下, 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靠后。徐州面临的压力是双重的, 既要发展经济又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同时还说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从长远来讲,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不能换来徐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资料来源: 2007年《徐州市统计年鉴》。

(四) 产业结构的比较

徐州的双重压力在表5、表6的统计数据中也可以反映出来。徐州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决定了徐州经济、科技的落后, 江苏和徐州都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且逐年增加, 第三产业比重较小, 远远低于上海、北京、深圳等先进城市, 这意味着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没有实现脱钩。2000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显示, 徐州的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第二产业比重均在45%以上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第三产业比重低于36%, 而同期上海的第三产业比重在50%以上。2010年上半年, 深圳市三次产业的构成是: 0.1%:46.3%:53.6%, 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3.6%, 其中对深圳的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四大产业: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都属于第三产业, 都是低能耗、低排放的产业。

综上所述, 摈弃高投入、高污染、高耗能产业, 发展低碳经济, 倡导低碳生活和实施绿色新政, 打造低碳城市, 对徐州来讲已经是迫在眉睫。

资料来源:2002-2007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上海市统计年鉴》。

四、政策建议

(一) 尽快出台徐州市低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建设低碳城市要规划先行, 只有有了低碳城市规划才能创建清晰稳定的政策框架, 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证。低碳城市规划包括两大块内容, 一是要有清晰的低碳产业规划, 二是要有低碳民生规划的支撑。建议采用“碳排放”情景分析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依据, 在基础研究工作中包括收集、分析、推算城市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源头, 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方面出发, 对城市的碳排放控制目标、战略、空间规划、实施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编制徐州市碳排放专题规划。

组织专家团队开展《低碳城市规划纲要》的研究。重点包括碳循环研究、碳通量研究、碳储量研究、碳交易研究;研究低碳城市内涵、低碳城市支撑体系、低碳城市标准;创新低碳城市形态、低碳城市政策体系、城市自然碳汇;开发城市空间数据库、城市低碳定量测定;应用空间遥感技术、物联网低碳数字化指南;完善以森林碳汇效益补偿为突破口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应抓住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契机, 尽快研究出台《徐州市建设低碳城市的指导意见》, 将碳排放、节能减排、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低碳能源等指标纳入 “十二五”规划的约束性指标。尽早制定徐州市中长期低碳发展规划和低碳发展路线图, 确立今后各发展阶段推进低碳发展的目标、途径和工作重点。要加强规划工作的统筹协调, 推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消耗规划的有机衔接。

(二) 工业节能和清洁生产

工业节能和清洁生产是压缩城市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我市正处在工业化阶段, 工业是我市经济的支柱, 也是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源头。尽管工业生产中单位GDP能耗在降低, 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 无论是在现阶段城市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构成中, 还是在未来发展的能耗与排放增量中, 工业都占有最重要的份额。就现阶段工业发展的单位能耗与碳排放量来看, 在工业发展中推广节能和减排技术, 实行清洁生产是耗能和碳排放降低的最大潜力所在。特别是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能效技术不仅能减少能源利用和碳排放, 还能通过技术转移发挥更大潜力, 因此是低碳经济最优先的选择。

(三)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构建低碳产业目录。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加快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综合应用, 尤其是光电、风电、节电、储电、输变电与电力自动化六大产业体系;建设低碳产业园区, 重点引进和集聚低碳产业及减排技术开发企业, 逐渐形成低碳产业集群。促进徐州的制造业向低碳制造转型, 提高徐州产业、企业、产品的低碳标准和准入门槛, 按照碳生产率标准淘汰劣势、扶植均势、引进优势。第二, 发展节能服务等低碳型现代服务业, 为工业、交通、建筑节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并成为徐州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第三, 结合徐州的资源特点发展少占地、少耗能的新能源产业, 投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碳汇、碳捕捉产业。

(三)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打造低碳城市的大头, 据IPCC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的评估, 建筑行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大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33%。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 低碳城市建设应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降低能耗。建立有效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测评机构, 推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与监测。尤其是重点推进“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光伏利用, 大力推广“阳光屋顶计划”, 倡导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实施“绿屋顶计划”, 通过立体和垂直绿化的新方法、新品种, 见缝插绿、破墙透绿。

建筑能耗下降不仅要依靠设计师的节能理念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尽快制定和颁布强制性的建筑节能标准, 制定建筑节能的地方性条例, 规范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和图集、施工技术规程、验收规范、运行管理规则, 为所有新建住宅和房地产市场上销售、出租或建造中的商品房颁发节能等级证书。

(四) 低碳出行

个人出行占生活中碳排放的很大部分, 一般情况下采用公共交通系统如公交车、地铁等, 产生的碳排放远远低于使用私家车或者出租车。在选择长途旅行方式上, 乘坐火车的碳排放要比飞机更低。因此, 绿色出行是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一环。一是要公交先行, 提倡尽量以公共交通为主导, 500米左右设置公共交通站点, 增加公交车数量, 引导市民更多搭乘公交以替代不必要的私家车。建立并重新开发人性化的自行车道路体系、存放体系, 满足现代生活发展的需求, 也能将总体出行的碳排放量降至更低。二是要建设紧凑型城市, 通过在郊区发展多功能二级城市或区域中心城, 建设满足日常生活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 以减少出行量, 减少工作、生活对于道路交通和通勤时间的需求。

杭州的低碳城市建设关注的重点是城市交通领域, 率先在全国推出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 率先叫响“绿色出行”口号。并且, 杭州市承诺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加快构建“六大交通体系”。

(五) 倡导低碳生活

控制碳排放不仅是国家大事, 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1999-2002年中国每年全部能源消费量的大约26%、CO2排放的30%是由居民生活行为及满足这些行为需求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居民的生活用能具有巨大的节约空间。政府应该抓住低碳的研发和消费方面, 培养习惯, 引导需求, 制定政策, 建立比较完备的低碳生活消费法规政策体系, 确定徐州合理的人均二氧化碳峰值指标, 引导市民进行碳预算管理;在产品中逐渐推行碳信息披露制度, 引导市民减少高碳产品的购买和消费;加强媒体的低碳知识普及与宣传, 倡导低碳消费、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进一步引导市民向低碳消费模式转变, 基本改变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不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

现在应深入社区, 开展碳排放入户调查、社区环保课堂、社区植树等活动宣传节能减排。节约能源, 注意垃圾处理, 废物利用、节能灯、水的循环利用、多骑自行车、公交车、少开私家车, 尽量少用空调, 多开窗, 建造更有效能的窗户和节能低碳建筑。

家庭碳排放量是指家庭一年时间内能源消耗、交通出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我们应向每户家庭发放调查问卷, 记录家庭每个成员在交通出行、能源概况、能源消耗 (水表、电表、煤气表等上的数据乘以相应的碳排放系数) 和废弃物产生方面的数据, 通过家庭碳排放计算器, 测算出每个家庭的碳排放量。

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减排手段主要强调生活中耗用的能源要尽力减少, 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注意节电、节油、节气, 少开车、少开空调, 从点滴做起。增汇是指植树造林。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等活动, 吸收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从而起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 购买碳汇林或种树。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 可以购买碳汇林或种树。除了种树, 还可以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坚持爬楼梯等。

参考文献

[1]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 Energy WhitePaper: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 London:TSO, 2003.

[2]N.Stern.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The Stern Review[R].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2007.

[3]仇保兴.创建低碳社会、提升国家竞争力——英国减排温室气体的经验与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 2008, 15 (2) :1-8.

[4]赵雪珂.日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启示[J].瞭望, 2010 (5) :23-25.

[5]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215-220.

[6]张秀梅, 李升峰, 黄贤金.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 2010, 32 (4) :768-774.

徐州城市社区文化 篇6

摘要:徐州庙会虽然具有历史悠久、群众参与度广、道德教化功能较强等优势,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徐州庙会形式单一、经营模式粗放,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笔者通过对台湾著名庙会的实地调研,发现台湾庙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其独特性,并对徐州庙会如何借鉴台湾庙会的发展优势,以提升对经济和旅游的拉动作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台湾  庙会  特色

1 台湾庙会文化及其特点

台湾庙会文化的繁荣,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了台湾社会生活及民众心态。台湾省登记在案的庙会,在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一年里,共有13,000多次活动,平均一天有四十余起[1]。台湾庙会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多位于寺庙集中且交通发达的地区,是商品经济发展较早、大量人流聚集的地方[2]。

笔者利用在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做交换生的机会,对台湾庙会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台湾庙会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其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台湾庙会上的民俗文化表演形式丰富

台湾庙会上的民俗文化表演是以“艺阵”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艺阵,是艺阁和阵头的合称。艺阁是一种装扮表演,源于花灯,而花灯则源于佛、道“放灯”的习俗[3]。阵头则指“一群人因为喜爱某种共同的民俗才艺而结合在一起的表演团体”[4]。台湾的阵头表演既包括有明显民俗体育性质的舞龙、舞狮,也包括有兼具武术表演性质的宋江阵、台湾狮、高跷等,不仅有体育民俗表演的性质,也具有曲艺表演的特征。

1.2 一些庙会逐渐发展为每晚皆开市的著名夜市

一些著名的夜市由大规模的庙会发展而来。旧都市中心的大型庙会在举办时,带来小吃摊的聚集,逐渐聚市而形成夜市。如基隆庙口夜市的发展就与奠济宫密不可分。奠济宫香火鼎盛,随着众多香客而来的流动摊贩,在庙埕上聚集延伸,并逐渐扩大成为市集;台湾光复后,经基隆市政府统一规划仁三路上、爱三路到爱四路之间路段的摊贩成为食肆街区,登记的店家数目达六十多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现今著名的庙口夜市。

1.3 台湾庙会上的地方小吃特色突出

台湾的庙会历史悠久,经久不衰。尊重历史、保持传统,是台湾庙会文化的一大特征。不少小吃摊位是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商贩从最初的临时摆摊直到在庙会落地生根,例如,饶河街松山宫庙会,美味逼人的上百家小吃摊贩,是饶河街最诱人的地方,有润喉的古早豆花,蚵仔面线,还有可口的日本大阪烧和药墩排骨以及胡椒饼,样样有名气,店店有人潮。而且这些美食随着庙会向夜市的转变,也已经成为台湾观光夜市的招牌小吃。

1.4 台湾庙会上的小商品特色明显

相较大陆的一些庙会上出售的地方特色和创新程度都不足的小商品来说,台湾庙会上出售的小商品一般都具有突出的地方特色和文创特点。如三峡老街的清水祖师庙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初六,三峡镇上大姓会轮流为祖师爷举办年例祭典,是台湾极负盛名的庙会活动。庙会期间,很多商铺出售的都是能够反映庙会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电音三太子的玩偶、绘有三峡老街图案的冰箱贴、土法染织的提包等;还有设计新颖的头饰、钥匙扣等,都让人爱不释手。

2 徐州庙会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庙会活动形式单一

传统的庙会具有极其丰富的形式和内涵。因此,传统庙会的形式是多样而丰富的,所以千百年来才会在普通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近几年来,徐州很多庙会在形式上都显得大同小异,让逛庙会的人感受不到新鲜感。如普通的地方小吃、粗糙的民间手工艺品、毫无特色的小百货几乎成了每届庙会必备的“三大件”,而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商品和民俗活动却很少。表演水平较高和游客参与度高的民俗活动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徐州庙会正逐渐丧失对游客的吸引力。

2.2 庙会经营模式粗放

现代徐州庙会一直是粗放经营的状态,据了解,作为徐州重要庙会之一的云龙山庙会,每年前来参观游览的观众虽有近10万人,但直接营业收入却在二百万元左右,与国内其他知名庙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庙会主办方对于庙会的产业化没有基本的概念,缺乏整合项目的理念,缺乏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公司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徐州庙会在经营上也缺少地方政府的支持与引导,纯粹“民间自发式”的经营运作必然会带来经营规模和庙会档次的发展瓶颈。

2.3 庙会的经济拉动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逐渐弱化

由于徐州庙会的形式单一,所售小吃和商品缺乏特色,如庙会上贩卖的商品多以中低端的日用百货、鞋帽服装为主。餐饮摊位不仅只是普通的快餐小吃,而且食品卫生也得不到保证。另外,还缺乏能够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的摊位和场所,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售卖、民间绝活展示及书摊等更少,所以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越来越弱,导致徐州庙会对当地的经济拉动作用很小。也正由于徐州庙会的特色不鲜明,很难对消费者形成长久的吸引力,所以也很难像台湾庙会那样转化成每晚开市的夜市形态,很难发挥旅游观光价值。

3 发展徐州庙会的对策建议

徐州庙会应借鉴台湾庙会的一些优势,通过以下举措来扩大影响力。

3.1 提升庙会的文化内涵,打造品牌庙会

徐州在庙会选址和培育上,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匹配。建议发展标志性街区,打造几大庙会品牌,对具备一定规模、一定档次的庙会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规范,将其做大做强,引导其发展成为规模较大、辐射面广、集聚人气、富有特色的庙会。纵观徐州的几大庙会,有可能成为品牌庙会的有云龙山庙会和白云寺庙会。这两个庙会知名度较高,且规模较大,另外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好。云龙山庙会地处云龙山山麓,位于徐州的文化中心,且交通便捷。白云寺庙会虽然位于徐州西北郊区,但周围有中央电视台外景地——汉城、著名景区——龟山汉墓等,且空间广阔,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文艺演出。打造品牌庙会,就要突出文化的重要性。在庙会活动中,一定要大力弘扬地方民俗文化,如进行地方戏曲和曲艺的表演活动,如表演柳琴戏、徐州梆子、徐州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陶冶消费者的艺术情操,另外也是一个良好的针对文化市场的宣传机会。

3.2 挖掘和弘扬徐州特色小吃文化和民间手工艺文化

徐州是一座传统文化特色浓厚的城市,特色小吃、民间手工艺绝活种类繁多,在发展庙会时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特色的发掘和弘扬。由于徐州位于我国东部的南北交汇之地,交通发达,文化荟萃,所以小吃种类很多。徐州的特色小吃有啥汤、水煎包、烙馍卷烙馍、菜煎饼、蛙鱼、把子肉、蜜制蜂糕等。这些小吃不仅徐州本地人爱吃,在周边地区也有较大知名度,对吸引游客前来会有很大作用。除了闻名遐迩的特色小吃外,丰县吹糖人、铜山面塑、徐州针插造型工艺、沛县泥模、邳州年画等民间手工艺绝活也很多。这些手工艺形式不仅能现场表演供游客观赏,另外顾客也可以购买这些有特色的工艺品。这样既增加了表演形式,又提升了庙会商品的文化档次。

因此,徐州要在保护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融入多元文化,才能增加徐州庙会的吸引力,获得人们持续的关注与喜爱。

3.3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庙会的管理和规范工作

建议由政府牵头,由城管、工商、卫生、食品药监和环保等部门组成联合管理机构,加大对徐州庙会的联合整治力度,规范庙会商贩的经营行为。主要应通过建立准入机制,筛选参加庙会的经营者,尽力让那些具有特色鲜明的商品、饮食和表演形式有较高文化品位的经营者加入进来,以赋予徐州庙会更高的文化内涵。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形成规范的庙会秩序和繁荣的庙会文化。

3.4 推动一些知名庙会向固定夜市形态转化

由于庙会活动是一种临时性的聚集活动,对经济和旅游的拉动作用毕竟有限。而夜市是长期的、稳定的聚集经济形态,对经济和旅游的拉动作用较大。台湾夜市对台湾经济和台湾旅游的拉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夜市成为了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所以,有必要将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庙会转化为夜市形态。挑选的标准有:知名度较高、交通较便捷、空间较宽裕、周围景点较集中,并且不影响正常的城市交通运营。形态的成功转化会丰富城市的旅游形象,拉动当地的经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晖莉,郑耀星.基于民俗文化价值的闽台旅游整合开发探讨[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2]庹修明.台湾庙会与旅游观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陈彦仲,黄丽如,陈柔森,等.台湾的艺阵[M].台北:远足文化,2003:10-14.

[4]吴腾达.台湾民间阵头技艺[M].台北:东华书局,1996(8).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论文,编号为201313107013Y。

作者简介:

杨素素(1994-),女,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上一篇: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监管论文下一篇: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