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2024-09-11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共8篇)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篇1

社区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内 容 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其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单位是政府的附属物,凡学校、商店、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等一切社会组织,均自下而上地隶属于某个上级,构成一个体系,最终归属于中央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结构具有纵向单一性的基本特征,国家和政府几乎包揽了一切事务,垄断了所有资源,国家与社会合二为一,社会成为国家的附属物,社会成员对单位、最终是对政府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国家和政府控制着几乎所有的资源,习惯上运用行政化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和社区有关的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轨道,成为党和政府的地区工作。本文将通过对城市社区旧有的组织管理体制、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下重新建立的新的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分析,来说明城市社区管理的问题及如何实现城市社区管理的民主化,并说明政府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社区,民主,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有的一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从80年代中期开始,社区的概念重新在我国城市的社会生活中被得到运用。“社区”一词译自英文,其原意为“人群共同体”,20年代传入中国时和“社会”一词混用,特指一种以地域特征联系起来的初级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具有同样的文化特质,守望相助,形成一些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学中常用的概念。本文中所讨论的城市社区是由社会学的概念发展而来,是指聚集在城市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组织按照一定的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实体。社会学家认为社区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构成要素:

1、具有一定数量的、以一定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参与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

2、有一定界限的地域,其界限一般来说是比较明确的。

3、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活设施。

4、有一套相互配合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5、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成员在情感和心理上具有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此,可以看出社区具有的地域性特质,它还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和文化的含义。城市社区是一种不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下面就我国社区管理的现状,我来谈一下对于加强社区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及如何加强社区民主管理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我国社区管理的现状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由此形成我国独特的社会结构,使其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单位是政府的附属物,凡学校、商店、企业、事业、机关、团体等等一切社会组织,均自下而上地隶属于某个上级,构成一个体系,最终归属于中央政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结构具有纵向单一性的基本特征,国家和政府几乎包揽了一切事务,垄断了所有资源,国家与社会合二为一,社会成为国家的附属物,社会成员对单位、最终是对政府有着极大的依赖性。国家和政府控制着几乎所有的资源,习惯上运用行政化的方式来组织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和社区有关的工作被纳入政府工作轨道,成为党和政府的地区工作。在当时,还没有明确的城市社区概念,只有行政区划的分别,政府只是简单地通过行政方式来管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区组织管理模式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街道”社区的“条块分割”问题,即街道办事处、五所一院(工商所、派出所、地段医院等)分别属于不同的条块,有各自的上级主管部门,管理目标、管理手段等都是通过纵向渠道来实现,互相之间无直接关系。在这种体系中,政府运用行政指令来实施对社区的管理,基层组织缺少自主性。社会成员被严密地控制在其中,对各种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缺少发言权,每个人只能机械地服从政府的命令和号召。长久以来,社会成员已经习惯于这种管理方式,他们的积极性逐渐丧失。而政府由于这种僵化的管理体制也很难了解社会成员的真正想法,他们只能凭借经验来管理社会事务,结果造成政府管的不少,效果却不好。

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方式。新的住宅小区不断建立,形成各种新型社区关系,以往的街道社区模式已不适应这种新发展了。人们的流动性增大,对单位的依附性越来越小。政府对单位的控制无法起到象以前一样的作用,改革使政府和企业原来承担的相当一部分社会功能分离出来,转给了中介组织和社区。因此,人们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逐渐增强;人们渴望亲自管理社区,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旧有的街道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是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起作用,户口归属于街道的居民只能服从街道的管理,居委会作为居民代表也只能起“传声筒”的作用。这种单纯的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社会成员的内在的利益需求。

二、加强社区民主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社区民主管理是改革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管理中出现许多新问题:

1、政府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微观事务管理过多。

2、企业分离出来的大量社

会职能交给了政府,使之难以承受。

3、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令政府难以“消化”。

4、老龄问题加重了政府的负担。

5、政府难以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全部困难。

6、令政府大伤脑筋的社会治安问题。

7、城市管理条块分割、体制不顺,造成“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矛盾。

8、城市管理机构设置格局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这都是改革中涉及到城市社区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强社区的民主管理。

三、如何加强社区民主管理—社区组织重建是发展社区民主管理的根本

(一)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建设主体的作用

社区建设主体包括政府法人、企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要充分发挥政府法人的主体作用,理顺政府法人与其他方面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企事业法人的支持作用,利用本企事业的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完成自身承担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任务;要充分发挥社团法人的中介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政府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中介组织角色;要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基础作用,形成广泛参与、共同创建的局面。

(二)其次要建立合理结构与有效的运行机制。

在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旧有的管理体制是“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两级政府”指市政府和区政府,“两级管理”指市政府、区政府对社区建设所实施的管理;应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重点是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管理功能。如上海市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实行这种新的体制。

(三)要重构合理的“行政区——社区”体系。其基本内涵是:在原来行政、社会合一的城市行政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突破“街道”这一基层行政区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构建规模不同、类型各异、功能明确的社区体系,形成纵向管理以行政区为主、横向发展以社区为主的“纵——横”结合的“行政区——社区”体系。在原体系中,政府过多地承担了不应由政府承担的微观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削弱了政府在宏观层次上的调控和整合作用。在“行政区——社区”体系中,政府组织通过转变职能,将部分微观的管理服务职能交给社团一类中间组织,并逐步强化政府自身的宏观调控和整合职能,并以行政力量推行。不过在现行体制下,行政区体系仍是社区组织体系的主导结构,社区体系只是对它的补充和修正。

(四)重建社区组织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重建新型社区组织,就是要根据管理、社区服务的需要,培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社区为活动区域的公益性、事务性、中介性社区组织、中介机构和待业性公司,依靠它们进行社区内的管理和服务活动。政府行政组织则主要从事宏观协调、监督作用。具体地说要进行组织角色的确定,原来政府的派出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应从“家长式”管理这种角色中退出,把一些社会性管理与服务职能交给相应的社

区组织来完成,转变政府职能,变全能管理为权能管理,适当放权给社区组织;以法律形式确定社区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团体,而不再是政府的依附。

四、对新型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设想

要加强城市社区民主管理,就要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其基本思路是从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的高度出发,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构建合理的“行政区——社区“体系,确定合理的社区规模,大力发展各种社区组织,实现社区组织结构与组织功能的合理分流与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多元化的、“纵——横”结合的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具有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使得社区整合也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要构建一种多元社区组织管理模式。既要兼顾已有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还要纳入一些新型组织以补充街道社区的不足。具体来说,可以在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中设立和完善这样的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民情委员、社团组织、企事业组织、政府组织、居民委员会等。

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区常设机构,行使社区管理的宏观决策权。它是实行社区管理的主体,它应在上级政府指导下,通过召开社区各方代表参加的“社区代表大会”,由与会代表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由政府代表、各社区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内各企业、事业等单位代表组成,具体人数和代表构成视社区规模和社区性质而定。在委员会中,各方代表地位平等,集体进行管理决策。其中,政府代表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其它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起沟通制衡作用。

民情委员是一种监督性组织,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监督、检查社区内各项工作,看它们的设立、执行、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社区内成员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对社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是社区管理委员会和政府、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它一般由社区内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担任,由上级政府直接聘任,是一种荣誉性职务。其人数视社区规模大小和社区基本性质决定。它主要起沟通媒介作用,没有决策权。它独立于社区管理委员会之外,其成员没有报酬,属于自愿参加。

社团组织主要指社区中各类公益性、服务性、中介性组织。如社区福利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社区服务组织或一些行业组织,如个协、体协、舞协等。其主要职能为社会性的管理与服务、重大决策的参与,包括参政议政、执行社区管理委员会决议以及参与社区公益活动等。

企事业组织在社区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一般性生产、经营服务单位,它不参与社区内具体管理与服务活动,但通过参加社区管理委员会,与社区其它组织沟通,可享受社区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有义务为社区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另一类是社

区内专业性的行业管理公司,如物业管理公司,这类公司的管理服务内容与社区管理委员会有交叉,所以,要通过参加社区管理委员会,明确自己相应的权限,其主要职能应以社区内的物质设施为重点。

政府组织在社区中主要包括街道办事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的延伸机构,如派出所等。在旧的管理体制中,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政府性质,不具有独立的财政税权,它是代表区政府管理地区性的社会事务,但其作用并不突出。为此必须使办事处的权责到位,真正具有综合协调和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基层辖区范围里的工作的权限;应该努力提高街道办事处在居民心目中的政府权威形象,排除各种非政府行为的任务向办事处摊派,要增加办事处发展社区事业的政府财政投入。

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内居民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也是社区管理的基本单元。其职能主要为:执行社区管理委员会决议、管理特定居民点的日常事务、反映民意、民情等。从目前居民委员会的实际情况看,有几方面问题应予以解决。一是减少对居委会的行政性分派任务,使居委会的工作更多地产生于当地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能否搞好居委会工作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是居委会工作是否真的出自社区居民的共同需要,是否体现了对社区的公益性。二是如何解决好居委会的工作经费和活动经费的来源以及人员编制问题,其理想状态是居委会成员以兼职和义务性工作为主,可以靠志愿者服务。政府可以适当投入部分人力和财力,形成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行业群体,作为联系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纽带。三是对居委会工作进行宣传,增加居民对居委会工作的了解。居委会干部应多与群众进行联系,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建立在组织重建基础上的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其实现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法规建设,它是实施社会化社区管理的前提,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社区组织的职能,使社区管理规范化;②社区整合,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关系,充分运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社区管理手段,协调各组织间相互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实现社区全面发展;③制定社区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计划的制定应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④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促使居民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提倡社区成员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⑤政府转变职能,要将基层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把社会职能交给社会组织,通过这种属地化管理实现对社区工作的指导。

总之,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有利于政府集中精力于宏观决策,使政府从琐碎的事务管理中脱身出来;有利于真正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有利于社区的发展;有利于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它符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对社会的进步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城市社区民主管理的实现需要长期的努力,要在旧有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组织重建,当前的重点是结合政府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推进一系列对旧有城市社区组织体制的改革,深化社区成员的民主参与意识,使社区脱离单纯的行政区划的概念,将行政化和社会化相结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同时,这也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才能真正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必将带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海王存慧:《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2]夏宝龙:《城市街道改革》,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3]潘乃各马戎:《社会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4]吴德隆谷迎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知识出版社

[5]卢汉龙:《社区组织重建与基层政权建设》,《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6]《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6年第5期

[7]陈涛:《社会发展与社区发展》,《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2期

[8]吴铎:《论社区建设主体——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发展报告》,《社会学研究》1997年5月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篇2

1、居住区建设高密度、组群发展

我国由于人多地少, 住宅区建设一直沿高密度、组群化发展的道路进行。中小城市, 住宅的类型多以6~7层的多层住宅为主;在一些大城市, 由于人口密集, 城区的住宅类型以高层住宅为主, 并且,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高层住宅类型的建设有向中小城市扩展的趋势。

2、居住区发展向城市集中

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大部分的居民日常出行方式仍然以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方式为主, 短距离为主的交通方式限制了住区向郊区发展;城市中心区由于具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浓厚的生活氛围, 对居民居住的选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此外, 我国居民传统的居住心理对城市的偏爱也造成了住区向城市的集中。

3、居住分异现象开始出现

目前, 住宅价格大体上呈城市中心向远郊梯次降低的趋势, 我国的居民也开始出现了按收入水平聚集的居住分异的情况, 城市中心的黄金地段的商品小区的居民由高收入阶层构成, 城市近郊的商住小区的居民由具有一定购买力的白领阶层和管理阶层构成, 而远郊的住宅由于价格比较低, 居住人群主要由购买力较弱的人群和城市拆迁居民构成。

二、我国居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功能主义严重

我国目前的居住区的规划往往过于僵化呆板, 人们正常的交往缺乏有效的公共空间, 无法形成传统社区中充满人情味的社会环境, 人们很难对住区环境产生认同感, 更难以形成对环境的归属感。

2、城市发展结构缺乏层次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沿袭了传统上散点布局的做法, 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管理办法对开发强度和容积率的控制, 基本上是以道路的等级和宽度作为衡量标准的。这种情况容易使干道沿线形成高强度的开发, 城市发展难以有明确的核心。加上商业使用的管制疏松, 干道沿线的商业行为对交通运输造成阻碍, 而车辆对商业活动与行人更是造成威胁。此外, 这种发展模式容易导致商业随着道路的产生快速转移, 造成投资效益低下。

3、不良的步行环境, 缺乏对人的关怀

我国对人行道宽度的设定常常是以根据道路等级为标准, 对缺乏区域的概念, 越宽的道路人行道越宽, 而大量人群密集的场所如车站区、核心商业区以及居住区级的道路中人车混行的情况却普遍存在。

4、建筑形式的单调与混乱

我国很多城市的建筑千篇一律, 形式上缺乏良好的基调与和谐的变化, 目前对城市风貌的塑造中, 在规划设计与管理中主要是由道路宽度来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 对不同的使用空间却缺乏细致的城市设计。加上土地使用权的各自为政, 原有单位占据的城市土地散乱, 建筑的布局与设计缺乏整体考虑。

三、新城市主义下居住社区规划的发展方向

按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 对我国的居住区规划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1、我国居住社区设计应注重社区公共空间的开放性设计, 小区内有城市交通干道和次干道以及居住社区内部的道路, 建筑与道路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居住社区内的公交系统和城市主要公交系统良好的衔接。2、我国居住社区应注重社区的多样性设计。我国以前的居住区设计由于受现代主义思想以及市场经济追求效率、标准化生产的影响, 居住区建筑的风格单一、复制成风。新时期居住社区建设要注重多样性, 追求建筑风格、住宅形式、物质环境的多样性。3、我国居住社区设计应强调社区的地域特征, 注重对应历史传统、地方文化、原有自然景观与场地植物的保护和利用。4、我国居住社区应注重街坊空间的营造, 积极采用网络式道路系统, 开始重视对公共交通系统、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的多样性设计, 通过加大路网的密度和减小道路宽度使居住社区设计更加人性化。5、我国居住社区设计应注重步行环境的设计。居住社区开始注意通过降低路面宽度, 并加大路网密度, 并在街道两旁安排充足的人行道和行道树, 在街头路尾制造袖珍公园, 在适当位置安排小商业、餐饮等, 为行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步行环境以提供安全感和交往空间, 提高街道步行环境的质量。6、我国居住社区的住宅户型应朝小型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我国以前住宅户型的设计面积过大、而且单一, 新时期居住小区的户型注重多样化, 注重大、中、小户型的搭配。7、我国居住社区设计应重视邻里感的塑造。居住社区通过强调公共空间的设计、标志性和可识别性设计、街道和人行道的人性化设计、居住社区边缘设计、传统建筑风格的借鉴、对场地文脉的尊重、对原有建筑物的保留和利用、社区活动的开展, 促进了良好的邻里关系的形成和加强了居民的归宿感。

参考文献

[1]杨德昭:《新社区与新城市》,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6年1月。

[2]邢箴、冷方兴:《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 《规划师》, 2006年第3期。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篇3

[关键词] 社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108-2

一、我国城市社区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职权责不明确。社区建设管理及建设过程中职权不明确,其不是一级国家行政组织,没有行政权力来控制和推动社区的各项事业。而“自治”制度又不健全,行政权力对社区干预多,导致其在工作中出现许多问题:首先,居委会超权限、超职能、超量工作。其次,居委会承担了大量非“责”之责,并且是有责无权。再次,居委会人员选定存在不合理的选举和考评制度。最后,重视程度不够,社区应有的社会地位难以体现。正是由于以上这些问题使得上级行政部门几乎都可以交任务、下指标给社区居委会,对社区提出要求,导致居委会的情况就是责任大、权利小、事情多、经费少、待遇低、力量弱,造成社区居委会的超负荷劳动。

(二)主导主体思想观念陈旧。尽管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迅猛发展,城市功能大大增加,社区建设基层组织中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却还停留在过去那种纯粹“行政执行式”领导的惯性思维中,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部门领导于部,仍然习惯于计划经济下传统的管理方式,许多事情习惯于老套套、一竿子插到底的直接管理,有些权利习惯于自己揽着,怕放下去下边管不好、管不了。由于传统的街道管理是“眼光向上”面对上级,而非“眼光向下”面对基层群众,因而这种“计划、统一、权威”的思想观念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发展。

(三)工作人员队伍薄弱,专业化程度偏低。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人员队年龄结构的不适应,绝大多数社区工作人员年龄偏大,老龄化现象严重。再是非专业化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作用的发挥。主表现在:一是对社区服务、社区建设一知半解、甚至误解。二是缺乏组织、创新能力,缺乏敬业、丌拓精神。三是存在有缺乏服务意识。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对城市居民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单位来实现的,居委会作为单位体制的补充,它负有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还相对较少,工作比较简单,因而在居委会人员的任职资格方面,条件比较宽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对社区服务与管理的专业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居委会成员的非专业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对社区管理者的要求。

(四)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关系不畅。居民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社区治理中的主体,三者分别从社区治理、自治治理和专业治理的角度,共同对社区进行管理。由于社区多元主体都有着不同的利益,在现阶段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还存在着某些不一致性。在居委会到底是“居民自治组织”还是政府“腿”这样一个双重身份还搞不清楚的时候,随着住房私有化,特别是新兴商品小区的迅速发展,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这两大社区管理主体在社区自治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这三个功能重叠的组织形式之间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矛盾与冲突。

(五)社区建设中,居民参与不足。中国城市基层社区居委会工作一直都是依附在基层政府行政体系下工作的,近来随着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社区有进一步行政化的趋势。当前我国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方法仍然是主要靠行政化方法[][1]为主,结合一定的群众教育、居民组织和机构间的协调。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大多是以老年人主,居民参与的深度不够。在城市社区居民中,普遍缺少参与的愿望和动力。正因如此,我国社区居民彼此间存在着一种严重的疏离感,居民对社区共同利益关心较少,社区意识不强,缺乏认同感和归宿感。而传统的参与模式过于狭窄死板,无法提高居民的认同意识。

二、针对我国社区建设现状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对社区居委会的认识。首先要构建合理有效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在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社区居民事物服务所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具有反馈功能的监督保障机制。应当要把各种监督机制实行有机结合,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力求实现它们的合力,调动每一个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其成为社区治理的真正主体,形成群众监督的网络效应。同时在政府与居委会关系上,应规定政府对居委会授权事务的范围、限度,居委会自身工作的主要方式、方法,政府对居委会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力度等问题,将指导性的法律,变为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各种规定、条款。进而逐渐理顺政府组织与居委会的关系,切实减轻居委会的不合理负担,明确居委会的工作职能,让居委会有权拒绝不合理的摊派性任务;改变目前各职能部门直接向居委会布置任务的状况。同时让居民了解居委会的工作。增加居民对居委会信赖程度。

(二)健全社区工作人员队伍,满足居民需要。社区作为某个居住群体所共享的共同生活区域,要致力于把社区建设与满足群众生活需求相结合,而当下社区存在工作人员队伍薄弱,专业化程度偏低。因此应引人市场机制,发挥企业组织的经营管理效能,通过探索物业管理市场化、环卫保洁市场化等新机制,由企业化组织来承担各种社区生活服务功能,提高社区服务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社会效益;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切实发挥便民利民的服务功能,通过建立和合理布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医疗卫生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等各种组织和机构,推进社区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

从社会生活多样化、群众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趋势出发,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发挥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和各类社区服务组织的作用,探索以街坊地域为依托,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居民各方共同参与协作的多样化的丰富的社会生活服务系统,切实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增强居民的参与程度。我国社区建设中,作为主人的居民参与程度很低,因此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居民的参与程度;例如:在对社区的重大问题或事情,由居民自己决定,提出方法意见。例如居委会主任、副主任以及委员候选人的提名和选举应当逐渐由社区群众自己来掌握,并对候选人的资格条件进行规定,同时社区居民可对社区工作监督和评价。改革完善居委会考评制度,要把居民会议的考评结果作为衡量居委会工作的最基本的依据。同时居委会还应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扫除与居民间的沟通障碍,多组织社区活动大力培养和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社区认同感。居委会工作人员也应多与群众进行联系,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突出居委会“居民自治组织”的性质居委会的发展动力来自于居民,应充分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发挥居民自身的潜力,并动员其他社会力量关注居委会的建设,调整自治与完成政府交办工作的关系,才能把居委会建设成名副其实的居民自治组织。使居民明确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应是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以此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三、总结

通过本文对中国当下社区现状的分析和研究,探索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尽管当下还存在一些问题,随着社区管理体制建设的逐渐完善,社区制度在会不断发展。依托社区的城市发展也将进入新的一页。

浅析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论文 篇4

无论是从目前我国的财政能力出发,还是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出发,城市社区建设最关键的资源应当是社会,城市社区若强调拓展、优化以及整合内部资源,社区系统就可以获得进一步的平衡,从而实现有效运转。第一,对于社区建设资源来源单一化的现状,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手段来广泛吸纳民间资金,构建政府、社区以及社会三方共同投入的社区建设投资机制,充分发动社会各界开放已有资源,通过款物资助以及智力投资等不同手段来参与到社区建设中;第二,对于社区内部资源的闲置现状,要积极组织进行调研工作,掌握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了解社区内部资源的存储量,同时根据调研结果来对社区规模进行调整,形成人力物力资源得以更加优化配置的现代化社区,促进社区内部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第三,对于社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前提下,结合社区居民的具体需求以及社区资源的实际特征,推出具有特色的便民服务以及文化教育服务等项目,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2.2积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要进行统一规划,明确规定市、区、街道、社区的相关职能定位。政府职能定位要坚持从控制转变为引导,坚持落实政企分开、政社分开以及政事分开的基本原则,把企业经济功能还给企业,还给市场,把剥离出的社会职能还给社会、还给社区,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让政府从过去掌舵与划桨的角色转变为只掌舵而不划桨的单一角色,慢慢的推进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权利分离,进而构建三元社会管理主体结构。详细来说,现阶段转变政府职能应当从下面几点着手:首先是真正尊重城市社区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能够积极主动的维护这一地位,同时将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当成是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来抓,政府部门避免直接干预社区自治范围中的各项事务;其次是应当遵循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下放权力,提升社区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最后应当避免条块分割,采取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2]。

2.3建设专业社区工作者队伍

城市社区工作人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管理效率,而社区管理效率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政府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影响着人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可度以及自身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所以,必须要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首先应当推进城市社区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适当增加社区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推进社区管理工作职业化,进一步探索社区管理人员职业资格准入机制,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另外还可以从增加社区管理人员待遇,在物质方面给予城市社区工作管理人员以保障,让其能够安心开展好本职工作;其次是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实施社区管理岗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逐步扩大社区工作人员的来源,真正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技能强以及知识结构合理的管理人员队伍;最后应当做好对社区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结合社区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培训社区管理人员,从而促进社区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2.4健全社区组织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应当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定社区管理委员会等决策组织的法人地位,给予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依法规定其和政府行为的边界,避免其成为行政部门的附属部门;第二,应当借助于相关规章制度,给予城市社区相关工作委员会或者执行机构一定权力。比如说对于城市社区的治安、卫生以及公共设施的保护,应当确保相关职能机构可以行使好自身的管理、检查以及监督处罚等权力,确保社区组织能够充分发挥出实际作用,避免存在过去居委会那种“看得见却管不了”的情况;第三,应当是建立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确立社区中相关组织的职权范围和相互关系,构建对各个组织机构对工作的内外监督机制。地方政府应当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社区组织管理的地方性法规,不断强化社区居民的法治观念,提升执法力度,确保社区居民合法利益的实现[3]。

3结语

毋庸置疑的是,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具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但也应当充分的认识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属于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新体制的建立以及旧体制的转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很多矛盾与问题,所以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现阶段,宏观社会结构依旧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型发展的过渡性也决定了微观社区管理体制的过渡性,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推进,城市社区管理体制也必然应当紧随其后,对地方性的工作来说,应当在积极借鉴吸取已有模式的前提下,紧密联系地方实际情况,大胆创新,从制度上确保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实现,在反复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新涛.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探析———以河南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24-27.

[2]沈瑞英,周霓羽.行政体制的改革视阈下城市社区自治模式探析———以B市某花园社区为例[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1):77-84.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篇5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世界公共管理改革随之而至,城市社区政治生活中基层民主自治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当今社会,社会参与成为了城市社区发展结构性的驱动力,而在社会参与的诸多要素中民主选举是社区居委会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前提和基础,是所有一切正常有序进行的首要因素。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研究民主政治以及社会参与等政治问题中要对基层民主自治中的选举问题进行调查与探讨。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1011年8月对临泽县东关社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关于城市社区民主自治中的选举问题的调查。

一、选题研究意义与方法

1、选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这次调查研究是针对现代城市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民主选举的情况而进行的。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最普遍形式是以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以下简称居委会)为主体为社区服务管理。居委会是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以居民高度自治为基本特征的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根据我国1989年颁布的《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中第八条,“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或者由每户派代表选举产生;根据居民意见,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二至三人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其成员可以连选连任”。居委会的选举情况可分为三种。而近几年随着社会化的发展,居民民主意识的苏醒,越来越多的社区采用全民直接选举的方式,这一现象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2、选题研究的方法及具体样本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随机抽样调查,具体调查的方式有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法为辅,二者结合,相互补充。根据居民填写的基本情况,被调查者男女比例为1.05:1。年龄在20-30的占22%,30-40的为19%,40-50的占24%,50-60的占20%,60以上的占24%,年龄比例较为均衡。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的占11%,温饱的占62%,小康的占19%,富裕的占8%,关于居民收入的真实情况,笔者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居民填写情况均趋于保守。居民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占19%,初中占21%,高中占36%,大专及以上占24%。居民政治面貌中党员团员占12%。

3、具体调查程序的实施过程

按居民总数的5%,随机抽取了100名居民作为发放问卷的调查对象,所有问卷全部回收,有效问卷为99%。同时,对个别居民以及居委会成员进行了走访,通过对其个别访谈从更深层次方面了解了本地居民以及居委会的各种情况。

二、社区居民民主选举问题的现状

1、社区居民对居委会选举了解程度较高

参加本次调查的居民普遍在该小区居住时间较长,对居委会组织认识较深,74%的居民知道该小区居委会干部有居民选举,但仅有38%的居民了解选举方式,根据个别访谈情况,居民普遍都配合居委会工作,但较缺乏自主性。居民普遍参加过居委会选举,但曾做过候选人的仅为13%,在这些人中,84%的人均是被他人推荐。

2、城市居委会选举与经济利益问题相关不大

在本次调查中,在居民委员会的选举过程中,居民选举与候选人参选都较少涉及到经济利益问题,居民委员会在社区中工作内容与经济利益相关不大,主要原因是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是管理社区,为居民提供服务,如社区治安、社区卫生环境、出租户管理和餐饮管理等。之所以如此,在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中作弊问题很少出现。贿选或家族势力的干涉基本不存在。

3、居委会选举中女性当选较容易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女性在居民委员会选举中更容易当选,并且女性在居委会干部中占多数。通过访谈调查,很多居民认为,女性更易担任居委会工作,如调解纠纷,对个别居民进行教育管理等,女性特有的亲和力,使这些工作由女性担任更具有可行性。在这一点上,有别于整个社会各个岗位对女性的性别歧视。

4、选举工作流程尚未完善。

在选举过程中,社区尚不能真正达到社区直选,居民的参与程度有待提高,很多居民参与过选举,但在参与过程中只是走走过场,敷衍了事,并不能真正做到民主。居委会选举的组织工作也尚有缺欠,选举过程中,会出现多种问题影响选举进行,如选举时间过长引起居民烦躁心理。在参加选举的居民中,老人和孩子占多数,选举应尽量选择非工作日,使上班族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民主。

三、社区选举问题的探索及启示

1、积极推行社区“海选”,依法推进社区民主

调查发现,居民对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还是比较重视和关注的,社区居民对不是严格按法定民主程序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干部意见往往就比较大,而对依法定程序由自己行使民主权利选举出来的社区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一般就较高。

新型社区建设中应更注重社区民主建设,积极推行“海选”即直接选举,是实现社区民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直选过程中,制定行之有效的规范,加强组织管理,增大宣传力度,运用监督手段,深入群众,坚持“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使直选能够真正的符合民意,真正达到社区民主自治。

2、培育社区意识,提高社区成员社区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社区工作人员要带头树立主人公意识和服务意识。社区工作的本质是服务,社区的管理工作也是服务。社区工作者与广大社区居民应该互相尊重,互相支持,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会带动社区居民的公德意识和社区参与意识,从而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的各项事务中来,这样才能使民主选举具有群众基础。

3、提高创新意识,进行机制改革

在社区改革中,大胆进行体制创新,给予社区适当的财力和权力,让社区具有真正自治的能力,要让社区有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资源和空间,让社区成为居民实现自治的活动舞台。居民委员会应和物业结合起来,给予居民更加完善的管理与服务。设置居民代表大会,强化居民代表大会监督作用,真正落实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管理权、监督权。

城市社区问题 篇6

加强社区民主管理是改革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在城市管理中出现许多新问题:①政府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微观事务管理过多;②企业分离出来的大量社会职能交给了政府,使之难以承受;③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令政府难以“消化”;④老龄问题加重了政府的负担;⑤政府难以解决群众生活中存在的全部困难;⑥令政府大伤脑筋的社会治安问题;⑦城市管理条块分割、体制不顺,造成“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矛盾;⑧城市管理机构设置格局和人员配备不合理等,严重影响了政府职能的发挥。这都是改革中涉及到城市社区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加强社区的民主管理。社区组织重建是发展社区民主管理的根本加强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首先要充分发挥社区建设主体的作用。社区建设主体包括政府法人、企事业法人、社团法人以及全体社会成员。要充分发挥政府法人的主体作用,理顺政府法人与其他方面的关系;要充分发挥企事业法人的支持作用,利用本企事业的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完成自身承担的社区建设和管理任务;要充分发挥社团法人的中介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政府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中介组织角色;要充分发挥社区成员的基础作用,形成广泛参与、共同创建的局面。其次要建立合理结构与有效的运行机制。在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旧有的管理体制是“两级政府,两级管理”:“两级政府”指市政府和区政府,“两级管理”指市政府、区政府对社区建设所实施的管理;应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新体制,重点是强化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管理功能。如上海市正在进行这样的尝试,实行这种新的体制。第三要重构合理的“行政区——社区”体系。其基本内涵是:在原来行政、社会合一的城市行政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突破“街道”这一基层行政区的限制,在更大的范围内构建规模不同、类型各异、功能明确的社区体系,形成纵向管理以行政区为主、横向发展以社区为主的“纵——横”结合的“行政区——社区”体系。在原体系中,政府过多地承担了不应由政府承担的微观经济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削弱了政府在宏观层次上的调控和整合作用。在“行政区——社区”体系中,政府组织通过转变职能,将部分微观的管理服务职能交给社团一类中间组织,并逐步强化政府自身的宏观调控和整合职能,并以行政力量推行。不过在现行体制下,行政区体系仍是社区组织体系的主导结构,社区体系只是对它的补充和修正。第四,重建社区组织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重建新型社区组织,就是要根据管理、社区服务的需要,培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社区为活动区域的公益性、事务性、中介性社区组织、中介机构和待业性公司,依靠它们进行社区内的管理和服务活动。政府行政组织则主要从事宏观协调、监督作用。具体地说要进行组织角色的确定,原来政府的派出机构如街道办事处应从“家长式”管理这种角色中退出,把一些社会性管理与服务职能交给相应的社区组织来完成,转变政府职能,变全能管理为权能管理,适当放权给社区组织;以法律形式确定社区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使其成为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团体,而不再是政府的依附。对新型城市社区组织管理模式的设想要加强城市社区民主管理,就要构建新型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其基本思路是从社区建设、社区发展的高度出发,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构建合理的“行政区——社区“体系,确定合理的社区规模,大力发展各种社区组织,实现社区组织结构与组织功能的合理分流与协调发展,最终形成多元化的、“纵——横”结合的新型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国外已经实行的城市社区管理方式也是可以借鉴的,因为他们的城市发展得比我们早,比我们的城市发达,相比之下拥有更多的经验。比如,从组织类型来看,德国、意大利实行的是协会型,即由选举产生的委员会;法国、瑞典、日本实行的共同团体型,即参与社区共同管理的团体;美国、英国实行的单一功能团体型,即因社会管理功能的明细化而产生的单一功能组织;还有韩国、泰国及我国目前实行的公共团体型,即类似地方自治体的团体。像日本的居民组织——町内会,对我们就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町内会原则上是指旨在把居住在同一社区内的所有家庭和企业组织起来,共同处理社区中发生的各种共同的问题,能够代表社区并参与社区管理的居民自治组织。町内会以遵循非赢利、非党派、非宗派三原则为特点,促使人们按照这三原则监督町内会的活动,促进町内会的民主化。当然各国国情不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别国的经验,我们可从别国的经验中吸取适合我国的部分,再结合我国国情创造适合我国特点的城市社区管理形式。

根据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参照国内外有关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我们对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可以提出以下一些设想:由于我国具有多元化的社会经济现象,使得社区整合也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要构建一种多元社区组织管理模式。既要兼顾已有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还要纳入一些新型组织以补充街道社区的不足。具体来说,可以在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中设立和完善这样的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民情委员、社团组织、企事业组织、政府组织、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管理委员会作为社区常设机构,行使社区管理的宏观决策权。它是实行社区管理的主体,它应在上级政府指导下,通过召开社区各方代表参加的“社区代表大会”,由与会代表选举产生。委员会成员由政府代表、各社区组织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和社区内各企业、事业等单位代表组成,具体人数和代表构成视社区规模和社区性质而定。在委员会中,各方代表地位平等,集体进行管理决策。其中,政府代表由街道办事处主任和其它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主要起沟通制衡作用。社区管理委员会有以下一些职能:①统筹规划,根据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和指导,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对社区发展和社区管理作出统一规划,确定社区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与任务;②组织协调,根据规定的目标和任务,利用有效的机制和方法,寻找并落实管理任务的执行者,协调社区各部门关系,配合社区管理工作正常实施;③监督调控,以管理职责为依据,并以有关的法律、法规、协议、合同为准则,对社区管理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使之符合社区管理的目标和要求。社区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大会,社区居民通过选举代表来实现对社区的管理。民情委员是一种监督性组织,设置的主要目的是监督、检查社区内各项工作,看它们的设立、执行、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社区内成员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他们对社区管理委员会工作的意见,是社区管理委员会和政府、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社区成员之间的信息反馈渠道。它一般由社区内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担任,由上级政府直接聘任,是一种荣誉性职务。其人数视社区规模大小和社区基本性质决定。它主要起沟通媒介作用,没有决策权。它独立于社区管理委员会之外,其成员没有报酬,属于自愿参加。社团组织主要指社区中各类公益性、服务性、中介性组织。如社区福利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社区服务组织或一些行业组织,如个协、体协、舞协等。其主要职能为社会性的管理与服务、重大决策的参与,包括:①参政议政,参与社区发展和社区管理重要措施的制定;②执行社区管理委员会决议,行使一部分专业化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③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承担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等各种公益性职能;④帮困解难,开展社区扶助服务、志愿服务、福利服务活动;⑤社区治安、民事调解、外来人口管理服务等。社团组织主要是社区管理委员会决策的执行组织,社区管理委员会具体通过它来实现对社区事务的管理。社区成员的生活问题可以通过社团组织得到解决。政府应转变职能,大力发展各种社团组织,把过去由政府包揽的社会职能分配给社团组织,由它们来承担,减少政府负担。企事业组织在社区内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一般性生产、经营服务单位,它不参与社区内具体管理与服务活动,但通过参加社区管理委员会,与社区其它组织沟通,可享受社区提供的各项服务,同时有义务为社区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另一类是社区内专业性的行业管理公司,如物业管理公司,这类公司的管理服务内容与社区管理委员会有交叉,所以,要通过参加社区管理委员会,明确自己相应的权限,其主要职能应以社区内的物质设施为重点。政府组织在社区中主要包括街道办事处,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在社区的延伸机构,如派出所等。在旧的管理体制中,街道办事处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具有政府性质,不具有独立的财政税权,它是代表区政府管理地区性的社会事务,但其作用并不突出。为此必须使办事处的权责到位,真正具有综合协调和监督政府各职能部门在基层辖区范围里的工作的权限;应该努力提高街道办事处在居民心目中的政府权威形象,排除各种非政府行为的任务向办事处摊派,要增加办事处发展社区事业的政府财政投入。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委员会中居于重要地位,其主要职能是:①代表政府参与社区管理,体现政府意图,起宏观协调、监督指导作用;②执行社区管理委员会决议,行使辖区内行政管理权限;③工商所、派出所等则代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相应行政事务,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社区管理委员会负责。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篇7

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速增长, 为物业管理提供了庞大的市场需求。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物业管理正在崛起并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截至2012年年底, 我国物业管理面积约为145.3亿平方米, 物业服务企业约为71000余家, 其中一级资质物业服务企业有1168家, 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约为612.3万人, 物业人才队伍建设初具规模, 物业管理法规日臻完备, 物业管理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 社区物业管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如认识不到位、服务质量不高、管理体制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经费不足等。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作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相配套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模式, 与社区居民生活息息相关。做好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工作, 不仅有利于拓展物业管理产业链、扩大内需, 更好地发挥物业管理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而且还有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服务需求, 使社区居民有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强的幸福感, 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二、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的基本特征

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 社区物业管理是一种社会化活动

物业管理将一些分散的社会工作集中起来, 由物业公司统一承担, 不仅为业主提供了便利, 也提高了整个城市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如保洁、安保、消防、绿化、水电服务等直接与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将这些管理和服务内容交由物业管理公司经营, 业主只需按照相关标准按时支付管理费和服务费, 就能保障很多必需的日常服务供应。物业所有人委托专门机构对物业及周边环境和设施实施专业化、全方位管理, 并向业主或租户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行为, 不仅简化了交易流程, 而且有利于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

(二) 社区物业管理是一种专业化活动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 社区物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这种专业化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公司将物业的各项专业管理服务纳入自身的经营范围之中, 并通过专业的职能部门来从事运营管理和服务工作;物业管理公司将社区环境卫生、治安保卫、园林绿化、机电设备维修等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委托给保洁公司、保安公司、绿化公司、专业设备维修公司等一些专业性服务公司来经营。社区物业专业化管理能力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专业化。

(三) 社区物业管理是一种市场化活动

物业管理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和运作, 根据市场机制从事多种业务经营并依靠向业主和使用者收取服务费来维持自身的发展, 在提供物业服务的过程中遵循物业管理市场的运行规则, 依靠自身的运营能力、服务质量和经营绩效去参与市场竞争, 开拓市场空间。这种通过市场机制和商品经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行为, 使得政府部门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中有所为、有所不为, 不仅有利于减轻政府部门及相关社会组织的经济压力, 也有利于激发市场内在活力, 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四) 社区物业管理是一种规范化活动

物业管理是管理、服务、经营三位一体的活动, 其面临多重风险、涉及多方利益, 客观上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法规和程序设立和运营, 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也是物业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然选择。一方面, 物业管理公司内部的岗位设置、职责划分、服务标准及工作流程等要设计规范, 确保各项物业管理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力求以最低的市场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 与业主签订合同的制式、内容、程序也要规范, 权责约定清晰明确, 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务纠纷。

三、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 我国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一) 对物业管理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 一些居民对自身在物业管理中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并不清楚, 而单纯地认为物业管理是政府部门或开发商的工作, 缺乏起码的物业管理常识, 部分业主权利义务对等及守约意识薄弱, 甚至不少居民把物业管理中的民事行为误认为行政行为, 希望物业公司为自身提供服务而又不愿承担相关费用等。另一方面, 部分物业从业人员对物业管理工作缺乏正确认识, 对物业服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服务观念滞后, 主动服务意识淡薄, 在物业管理中存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规范、态度不好甚至是简单粗暴的现象。

(二) 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高

城市社区物业管理仍存在行政化的管制思维, 主动服务和积极合作的意识不强, 难以对社区物业有效管理。如不尊重业主权利, 不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 多收费少服务, 收费不透明甚至乱收费, 强制提供超出市场价格的物业服务;私自设立收费名目, 任意变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现象, 在行业不同程度存在。不仅在社区物业管理中存在服务不到位的情况, 而且在财务核算、管理标准及学习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等方面也常不尽如人意, 加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使得物业管理服务质量不高, 物业管理纠纷和冲突时有发生。

(三) 物业管理体制不完善

当前物业管理方面的相关立法仍比较滞后, 物业管理法规制度不仅全面性、综合性不够, 也缺乏地区针对性。业主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不足, 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乏力, 部分物业管理公司不主动配合, 致使业主大会制度实施困难。社区物业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管理秩序混乱, 物业管理公司资质等级和所提供的服务不对称, 物业管理行业协会难以发挥督促协调作用, 社区、业主与工作站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反馈和评价监督机制难以建立, 久而久之难免演变为物业管理纠纷甚至上升为社区矛盾冲突或群体性事件。

(四) 地区物业管理发展不均衡

从整体上来看, 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物业管理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覆盖面较大, 而内地城市物业管理起步较晚、发展缓慢、覆盖面较小。据《2013年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 我国东北与东中西部地区物业管理面积的占比分别为8%、51%、19%、22%, 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8%、48%、19%、25%, 物业服务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9%、46%、22%、23%。同时, 地区之间物业管理水平也悬殊较大, 有的社区能提供满足业主文化及情感层面的高端物业服务, 有的老、旧社区却仅停留在传统服务项目上, 甚至道路破损严, 设备设施也老化陈旧不堪。

(五) 物业管理经费存在困难

物业管理行业属于微利行业, 物业管理费低、收缴率低, 而成本偏高致使利润较低。有些物业管理公司依靠减少服务项目、降低服务质量来压缩成本保证足够的利润, 而物业服务质量的下降使业主不满而拒绝缴费, 收缴率的进一步下降引起利润不断下滑, 致使物业管理陷入经费困难的恶性循环。伴随着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保福利政策的政策性刚性上调, 物业管理成本急剧上升, 物业服务企业经营风险也日益加剧。一些物业管理公司由于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能力较弱而导致经济效益变差, 入不敷出, 经费困难。

四、改善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城市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树立社区物业共同管理的主体意识

增强社区居民对物业管理的认同感是做好物业管理与服务工作的首要前提。要通过积极宣传, 增强社区业主的主体意识, 让业主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他们是物业服务的消费者更是物业管理的主导者。在促使业主大会科学行使物业管理权力的基础上, 正确引导社区居民的物业消费观念, 加强他们在物业管理服务中的交流和互动, 增强人们对物业管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促进社区物业服务和谐发展。同时, 要加强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让他们树立乐于奉献、主动服务的意识, 通过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打造一支具有良好敬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专业技能过硬的物业管理人才队伍, 为物业管理开创新局面奠定良好基础。

(二) 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提升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建立职业化管理队伍, 将物业管理工作人员技能培训日常化、多样化、制度化。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激励机制和质量监督体制, 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保障传统物业管理服务的基础上, 针对业主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因地制宜地提供多层次、多元化、人性化的物业服务, 积极开拓物业管理服务范围和领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物业管理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引导物业管理公司以质取胜、以服务求生存、以管理求发展, 以品牌服务保障质量, 不断提升物业管理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 建立健全物业管理的监管机制

加强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日常监管, 及时发现并制止其违规活动;建立物业管理行业管理机制和联动机制, 不断完善行业规范, 加强行业协会对物业管理公司的督促检查, 促进物业管理公司规范运作;多方选派代表共同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 对社区物业管理中遇到的异常问题做到提前预判和联动处理。畅通社区居民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加大全社会对物业管理的监管力度, 对问题突出的物业管理公司予以清理、曝光甚至吊销资质。整合政府主管部门、社区、街道相关资源, 加大对业主自治的指导, 不断规范物业管理行为。

(四) 探索物业管理良性发展的路径

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服务规范和考核标准。依托先进信息技术, 打造物业管理互动平台, 改变传统的物业管理运作模式, 使物业管理由劳动密集型向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专业化、技术密集型、服务创新型的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转变。将现代物业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紧密结合, 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积极营造有利于物业管理科学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在社区物业管理中理顺各利益主体的关系, 完善物业管理协调运行的综合治理机制, 依靠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 不断提高社区物业管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 建立物业管理的多渠道资金筹集机制

要不断拓展经营服务领域, 在清洁、绿化、治安维护、设施设备维修等基本服务基础上, 积极向房地产开发规划设计、咨询顾问、居家养老、家政服务、房屋租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文化健身等领域延伸, 通过规模经营不断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 充分挖掘物业服务产品的附加值和边际效益, 不断开拓物业管理的创收渠道。此外, 要进一步完善社区物业管理的财政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实行低税率的倾斜政策, 减少税收支出, 为物业管理公司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光荣.城市社区物业管理难题的破解策略[J].兰州学刊, 2013 (02) .

[2]黄闯.城市社区物业管理良性发展的路径分析[J].长白学刊, 2013 (01) .

[3]陈淑云, 艾建国.城市居住区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合作模式研究——以百步亭小区与中山巷社区为例[J].江汉论坛, 2010 (05) .

[4]寇晓燕, 张居盛.社会协同视角下的物业管理困境与化解[J].求索, 2013 (01) .

[5]丁振明.老旧社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医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

[6]张真.关于促进社区物业管理科学发展的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8) .

[7]颜禄蛟.推进社区物业管理的思考[J].求实, 2002 (S1) .

城市社区的民主管理问题浅析 篇8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交通 问题 原因 结构 措施

0 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行业。科学地搞好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建立现代化城市,适应高速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我国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历程相当于西方国家的60~70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机动车密度还比较低。尽管如此,由机动车引发的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堵塞问题也很严重。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在道路交通管理方面还存在体制上、行政上和技术上的问题。

随着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畅通工程的深入开展,许多城市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而且一系列先进的交通管理设备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被采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总体水平与畅通工程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2000年全国“畅通工程”工作组检查的138个城市中,42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工作只达到畅通工程11项要求中的5项要求,20个城市仅满足4项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在城市交通管理规划方面远远滞后于现代道路交通发展的要求。

城市网络很复杂,交通的运行很复杂,产生交通问题的因素也很复杂,相应制定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案往往由多个管理策略、管理措施组合而成,任何一个建设或管理措施的实施都会引起整个城市路网上交通运行情况的改变。如将一条路的某个路段改为单行道或单双号通行、将交叉口的类型改变(无控制改为信号控制)、将某路段改为公交专用道、打通某条路或拓宽某条路等,都会引起整个城市80%~90%以上的主要道路交通流量和车速的改变。因此,交通管理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常用的经验性的方法是不能完全解决的。因此交通管理需要做规划,实际上,目前一些城市所实施的有些管理措施,都是做过规划的,只是不太系统、全面而已。

2 我国当前交通所面临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2.1 道路容量严重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只是近十年方开始有较快发展,人均面积由2.8平方米上升到6.6平方米。尽管增长幅度较快,仍赶不上城市交通量年均20%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国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有27个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种局面产生的其直接原因是道路面积严重不足。首先,我国目前大城市的人均道路面积尚不及发达国家的1/3。其次,我国大城市市区正处在从中心区向郊区化扩散过程中,近几年城市道路建设的增加,主要分布在新开发的市区和郊区,相对来讲,中心区的道路面积率反而略有下降。再次,城市房地产开发集中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过量的交通,造成道路超负荷运载。

2.2 汽车增长速度过快 最近几年是大城市机动车增长速度最快的年份,轿车、客车、面包车以至于摩托车增幅年平均在15%以上。广州市近10多年来机动车每年增长速度为17%,其中轿车19%,摩托车35%。汕头市近三年增长速度为30%,仅1993年一年,比上年增长39.2%,摩托车增长90%。1994年,全国汽车拥有量达941.95万辆,城市地区约占其一半,而且大城市增长势头还在上升。北京1995年末由于传言要收车辆增容费,仅12月份就卖出轿车2万辆,占全年销售量的13%。

根据我国轿车增长分析,每当轿车拥有量年增长率超过20%时,必将引起当年以及随后几年城市交通恶化。我国现有城市路网一般都是密度低、干道间距过大、支路短缺、功能混乱,属于低速的交通系统,难以适应现代汽车交通的需要,阻碍着汽车化在城市的实现。

2.3 公共交通日趋萎缩 80年代中期开始,大城市的公共汽车交通(含无轨电车)相继萎缩,从运营效率到经营管理,从服务水平到经济效益,出现了全面的衰退。公共汽车交通的萎缩,加速了自行车的极度膨胀,反过来又影响城市交通拥挤的波及范围。至今,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几乎还全靠公共汽车一种方式,只有北京、上海、天津建有67公里的地铁线路,尚未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综合运输客运体系。出租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容纳量有限,因此,一旦单一的公共汽车受到冲击,被转移出来的乘客便要寻找出路,最有吸引力的便是自行车。结果,使原本已经超量的自行车更趋于饱和。

2.4 交通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由于历史和认识方面的原因,我国大城市中交通控制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的现代化设施很少。由于设施明显不足,管理疏漏不少,交通事故率居高不下。北京近年来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在每年500人左右,万车交通事故死亡率约6人,而日本东京为1.9人,美国和澳大利亚为2.6人,英国为2.7人(均为1985年数)。从停车场看,大城市中特别是中心区严重短缺停车设施,车辆大都停在道路和人行道上,加剧了拥挤堵塞和事故发生。此外,国际上正在研究并开始使用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系统,在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

2.5 缺乏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 城市交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研究交通需求和供应的平衡,还要考虑土地和财力的可能,是一项决策性很强的工作。当前出现的城市交通问题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治理工作往往顾此失彼,前后失调,投入不小,而收益不大。

有一些大城市热衷于建设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出现了许多立交桥、高架路和城市环路,以为只有高标准的大型交通工程,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交通问题,实际上这种办法只能缓和暂时矛盾,拥挤问题不但没有解决,甚至诱发聚集更多的交通量,引起结构性的“负效应”。城市交通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仅靠几项大工程不可能解决交通问题。另一个问题是长期忽视公共交通的发展。其实,公共交通是效率最高的交通方式,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在经历了痛苦曲折之后,都鲜明地选择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我国城市用地紧张,人口密度高,适宜于公共交通运输,所以国家早就制定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

3 解决措施

加密城市支路网,为提高公交网密度、缩短步行到站的距离创造条件;用GPS手段在公交车站上公布行车时刻表,缩短居民候车时耗;改善道路交通和车辆,设置公交专用道。提高公交车的行车速度;各种公交线路站点间在时空上衔接好,换乘便捷;建有轨道交通的城市,由于轨道交通网造价高,线路网较稀,居民步行到站点的距离远,步行时耗长,抵消了轨道交通车速提高所带来的效果。为此,要在轨道交通站点上做好与公交车的接驳;并设置自行车停车场,使远的居民能骑车到车站、存车换乘,节省到站的时耗,同时也扩大了乘公交出行的比例。反之,若城市道路交通混乱,公交行驶车速和运送车速低,则居民出行的旅行速度将更慢,城市交通会进一步恶化。

上一篇:2023年卫生工作要点下一篇:第七单元整理复习 Microsoft Word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