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2024-10-04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精选10篇)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1

1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重要意义

科技历来是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城市经济的增长点由科技创新来提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依靠科技进步来完成,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人民生活的改善都依靠科技手段来实现[1],科技早已成为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1990—2000年,OECD主要成员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50%,国民收入增长中60%~70%是以技术与知识为基础的;美国生产率总要素中,技术与知识的增长因素高达80%[2]。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城市创新体系相应建立,科技资源成为推动新一轮社会文明进程的源动力,国家、区域、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持续提高将直接取决于对科技资源的竞争、控制和使用的有效程度,其配置的能力和效率直接关系城市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的速度及质量。深入研究城市科技资源的配置体系和相互作用并予以有效评价,对改善城市科技进步水平、提高经济贡献率有积极作用。

2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理论

2.1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构建机理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是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的基石。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依靠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3]和城市科技竞争力的推动,根本上是依赖于与其社会、经济、产业、环境发展相匹配的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有效运行。基于科技创新水平的城市发展路径(如图1),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如图2)的运行效果既是动力又是瓶颈。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构建基于城市特定的地理环境、能源分布、产业结构、文化历史的特点和优势,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定位和规划,在遵循市场运行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以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经费计划、政策制定、制度颁布等宏观调控手段的实施,推动城市科技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等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间的交换与流动及主体内部的匹配与产出,从而实现城市科技资源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的配置。随着市场运作的日趋规范和政府调控的日渐成熟,中介服务有助于资源配置客体在配置主体间流动的功能及非政府性的第三方监管的作用日趋显现,进一步推动配置系统结构趋于合理、功能趋于完善。

2.2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运行评价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运行(如图2)在适应社会发展现状和经济运行体制的基础上,在城市发展需求的驱动下,通过人才流动、资金流动、政策作用实现配置主体科技活动的完成。在这过程中,服从城市总体利益优先、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的原则,在资源的流动、整合、共享及使用过程中实现配置客体形态的转换和价值的转移,从而产出可推动城市发展的科技生产力;另一方面,又通过知识的溢出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所在区域和整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动力和活力,从而实现全社会科技创新的繁荣。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用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表征。

2.2.1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能力指标体系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包括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方面,借助科技资源配置的规模和强度指标进行测度,可通过连续几年的城市数据的比较,直观反映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实际评价体系的构建首先要符合配置过程动态、持续、成长的客观规律,并能系统、全面、真实、逻辑地反映出配置系统各要素的特点,具体指标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单一配置主体具体时间截面的存量情况,同时也要反映出配置主体间或连续时间段的增量变化。在综合研究我国近五年科技统计口径及国家、省、市统计年鉴指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科技资源投入、产出的形式层次,将城市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体系用2个测量类别、4个测量维度、29个具体指标表示(如表1)。

2.2.2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包括城市整体投入与产出相对比例关系的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由计算结果反映出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配置效率指标的选择,不仅要充分考虑评价的背景与目的,还要客观评估投入指标之间、产出指标之间及投入与产出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指标数量与评价单元样本量的差距对测度精度的影响。基于以上条件,结合相关文献[4]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本文确定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体系如表2所示。关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方法,经过国内外学者长期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5,6,7,8,9,10,11,12],以DEA数据包络法最为适用,并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要求,发展和演变了CCR、BCC、超效率等计算模型,实现了对单一评价单元时间序数据集合和不同评价单元截面数据集合的相对测度。

3 杭州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的实证研究

杭州是浙江省会和长三角南翼重要的中心城市,经济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较多,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共有重点大学、一般本科院校等17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万余家,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科研单位77家,科技中介机构60余家,2008年人均GDP首次突破10 000美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为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运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对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 “天堂硅谷”城市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城市科技资源配置运行状况进行评价,本文以2004—2008年的时间序数据为决策集合,以《浙江科技统计年鉴》、《杭州统计年鉴》和《杭州科技年鉴》等为数据来源,分别按照表1和表2的指标体系对杭州城市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和相对效率进行分析。

3.1 杭州科技资源配置能力的测度

从图3、图4可以看出,2004—2008年,杭州科技人力资源投入保持快速增长,总体规模不断增大,基础科技人才投入得到持续保障。2008年,全市人才资源和专业技术人员数分别达到了99.42万人和43.03万人,科技活动人员、R&D研发人员、科学家与工程师数量也比2004年分别增长了83.5%、127.2%和106%,然而,能站在学科前沿、代表领域科学研究最高水平的高层次人才还远远不能满足和服务杭州城市定位及发展的需要。按照2008年的统计数据,全国1 855名两院院士中(不含外籍院士)浙江籍的就占到14%,而在杭工作的仅为28人。同时,杭州科技人力资源投入强度的增长也存在不稳定性并略显整体下降的态势。

从图5、图6可以看出,2004—2008年,杭州市社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明显上升,年平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8.8%、37.1%和27.25%。同时,企业在全社会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2007、2008年均超过80%,再加上这些年全社会科技经费总投入与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差额的逐渐拉大,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企业作为城市科技投入主体地位作用的不断加强。值得肯定的是,全社会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从2004年占GDP比例的1.87%提高到2008年的2.56%,已基本达到科技发展大国的中上游水平,不过,随着杭州城市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该比例在2007、2008年开始放缓,所以政府调整和市场需求对企业的持续激励作用还有待加强,以确保其作为城市科技创新主体的动力和潜力。

从表3可以看出,2004—2008年,杭州科技论文、专利授权量大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城市基础研究水平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然而,获省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情况却波动较大。2004—2008年,杭州共获省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9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22项,占获奖总数的7.5%,以企业为第一申报单位的仅3项;省级科技奖励中由企业为第一申报单位的不足40%,且获奖项目中80%以上仅为三等奖。

在企业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一方面受产出滞后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提高遭遇瓶颈,间接产出以实际新技术、新工艺或新产品为主要形式。2008年,杭州工业新产品增加值达1 384.2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56.7%;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从2003年的5.57%提高到2008年的14.83%,再次肯定了企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依赖和城市市场繁荣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而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比重来看,杭州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和含金量都不容乐观。2003—2008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平均比例为22.7%,2008年较2004年还减少了0.3个百分点,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该指标排名倒数第二,和城市发展长远定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

3.2 杭州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

在对杭州2004—2008年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效率进行评价时,以表2的指标体系为基础,在综合考虑指标间相互关系以及指标量和样本量差距对测度结果精度影响的基础上,以强调当年投入增量对科技产出的影响为主,选择X2、X4为投入指标,Y1、Y2、Y4、Y5为产出指标,其中为准确反映当年实际的科技创新水平,将Y2专利授权量改用为专利申请量。

由于杭州科技资源的年度投入增长幅度可控且可预测,所以整个评价过程采用基于输入的DEA方法。首先选用CCR模型进行测算,相对有效率均为1,达到DEA(弱)有效,但不排除是由于样本量与投入产出指标量的差距造成的年度评价单元均靠近DEA生产前沿面的缘故[13]。因此,为了进一步反映杭州2004—2008年间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有效程度,比较各年度科技资源配置效果的差异,对评价数据再次选用超效率模型。

根据表4的测算结果,杭州2004—2008年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效率平均值为1.139184,变异系数为0.064351,各年份间差异不大,整体呈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杭州科技资源配置状况逐年改善。然而,经计算,各年度科技资源投入冗余量或产出不足量没有完全为零,因此说明各年度评价单元仅为DEA弱有效,规模收益呈递增或递减变化,尤其是2004年规模收益递增以后,其余几年都处于规模递减。说明2004年以后相对有效率的改善是在整个城市配置系统不断加大投入的前提下实现的,但是由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或政府的调节滞后等原因,间接造成投入总量在不同配置主体间的分配结构不合理、各配置客体投入比例的不合理等表现,使科技资源产出并没有达到相对最大的产出水平,而且随着投入总量的不断增大,产出强度和质量不断疲软,配置系统效能呈现衰退,从而造成科技资源的“相对浪费”。这一点与图4、图6关于投入能力和产出能力的分析结果相吻合。

由于年度样本量的不足,采用以上模型对杭州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以时间序数据为样本的纵向评价结果也只能从总体上反映杭州科技资源配置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杭州在全国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对现状,以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将杭州与其它14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总体的相对效率进行比较。鉴于科技论文数据采集的受限,在表2的基础上确定X2、X4为投入指标,Y2、Y4、Y5为产出指标。

对杭州等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数据分别运用DEA方法的CCR、BCC及超效率模型,对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相对情况进行比较,并以超效率模型的相对效率值进行排序。从表5可以看出,杭州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列第11位,在和14个副省级城市构成的评价集合中,技术效率无效,规模效益递减。尽管这只是相对效率比较结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杭州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水平存在的差距,这也与2007—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 杭州“科学技术竞争力指数排名”与城市经济发展不相匹配并持续下滑的评价相吻合。尽管2004—2008年间杭州城市经济实力给科技投入规模量的提高以足够的保障(如3、图5),尽管科技资源配置总体水平呈逐年改善趋势(如图4),但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其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欠合理——在配置主体间分配的欠合理、配置客体被分配的欠合理以及配置主体对配置客体作用的欠合理,使其无法充分发挥潜力和效能,使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系统出现紊乱和无序,从而造成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无法正常地支撑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在进一步对杭州经济发展和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相关性分析中也发现,2003—2007年杭州城市GDP规模的增长对2004—2008年的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0.041水平下正相关系数达0.893;而2004—2008年杭州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对2005—2009年的经济增长在0.02显著水平下却呈高度负线性相关。

以上分析的结果都证实,基于科技创新的城市发展路线(如图2)的正向激励受到阶段性阻碍,科技创新对城市进步的贡献作用不显现。因此,改善杭州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现状并确保其系统持续、有效、高质地运行,是实现杭州“天堂硅谷”城市定位的当务之急。

摘要: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合理构建和有效运行是确保城市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的保障,通过对其配置能力和配置效率科学全面的评价,可及时发现城市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阶段性问题,为改进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通过对杭州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的调查与2004—2008年城市总体配置效果的实证研究,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城市科技资源配置理论的合理性,并深入分析了杭州科技资源配置出现的阶段性问题及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DEA超效率,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相对效率,城市创新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2

舍得投入。科技投资本质上是对未来的投资。与建设有形的工厂、楼宇、道路等相比,对科技的投资往往更能体现政府的远见和胆识。国内外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仅有资本和项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一现代生产要素的充分投入和积累。近年来,济宁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市本级财政2011年科技支出达到3.6亿元,以此为杠杆,各县市区和企业也都显著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了政府与企业相互协同、产学研相互依托的科技工作新局面。

耐得寂寞。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从来都是寂寞的长跑,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济宁作为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的城市,更需要有超常的耐心和坚持。成立于1991年的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载着全市产业转型的希望。历届市委市政府矢志不移,始终全力支持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一方面量身打造最优惠的政策环境,高点定位、封闭运行,做到“放水养鱼”;另一方面不断优化高新区发展环境和服务能力,构建起人才、信息、知识产权、投融资、法律等一批服务于创新创业的公共平台,培育内生发展动力。正是这份锲而不舍、甘于寂寞的执著,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0年济宁高新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高新区,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生力军。

容得失败。创新意味着超越,也意味着更多的风险和失败。如果缺乏尝试和面对失败的勇气,创新和超越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口号上。济宁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着力打造创新创业的实验田。济宁如意科技集团是一家传统的纺织面料生产企业,十几年来,他们在自主创新中经历了一次次失败,终于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其中“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织技术”荣获2009年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纺织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也奠定了在国内纺织行业的龙头地位。化工领域的二甲醚常温液化是个世界性难题,新材料领域的石墨烯产业化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解决这些难题,济宁引进了一支支创新团队,并在研发、中试和商业化等各方面提供全力支持。正是这种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环境,使得全社会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在济宁市,相对匮乏的科技资源是制约经济转型的瓶颈,多年来,我们坚持筑巢引凤,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让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扎根济宁。着力构建技术创新平台。与传统经院式、个体式的研究不同,现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强调开放和协作,强调持续不断的知识积累。因此,建立技术创新平台就成为区域和企业推进创新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济宁通过加大投入、创新体制、整合资源等举措,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科院计算所在济宁设立了物联网技术研究院,国家LED检验检测中心已投入使用,山东省科学院首家分院落户济宁。全市拥有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0家,院士工作站24家。这些创新平台已成为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的关键支撑,成为孕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温床。

着力发展科技金融。研究表明,美国硅谷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创新,还在于风险投资。以色列只有700多万人口,2008年吸引了近20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也由此支撑了3850家创业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超过了除美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引导和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地关注创新创业,实现科技、人才和资本市场的融合,这是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为此,济宁成立了创业投资公司,以母基金的方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基金落户济宁,成立了鲁南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中国技术产权交易所济宁中心、山东省首家科技银行,与多家金融机构合作,共同构建起了科技担保体系。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各类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着力引进优秀科技人才。美国真正的财富并不在华尔街,而在哈佛、斯坦福。环顾世界,当今经济和军事强国无一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在现代经济和科技活动中,人才已成为最关键的要素,成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实质不仅是新产业的发展壮大,更是人力资源结构的转型与提升。

近年来,济宁坚持人才优先的发展战略,相继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与培养使用政策,努力营造一个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开放与合作是创新的内在要求。对于科技和人才资源禀赋不足的城市来说,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资源,最大限度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是实现创新跨越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济宁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60余所国内著名的大学院所签署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高新区在承接技术、产业和人才转移等方面的实质性合作正在加速推进。与此同时,国内外众多顶级高技术企业也纷纷落户济宁。这些院所和企业不仅为济宁带来了资本,更带来了技术、人才和先进的发展理念。古老的孔孟之乡正以其海纳百川的恢宏气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局面。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3

关键词:应城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6)05-0072-03

林业科技推广是将新的林业科学科技,新技能,新信息,新生产、生活方式传授给广大林业生产者和经营者,以改进林业生产手段,提高林业生产经营者素质。

1现状

应城市具有林业技术推广职能的机构有3个,分别是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林业管理站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应城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是2003年应城市编办下文在应城市林科所加挂的牌子,没有单独设置和安排专门编制,为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定编12人,实有7人,有固定资产90万元。

应城市林业管理站是2005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设置的,全市共设置7个区域中心林业管理站,定编21人,实有21人,为财政全额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全额拨款。

应城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定编3人,实有3人,人员工资全部由林业局筹措,没有固定资产。

目前,全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编制人数36人,现有在职人员共31人,在职人员按年龄结构分,31~40岁12人,41~50岁17人,51~60岁2人;按学历分,初中学历2人,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12人,大专以上学历17人;按职称分,初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13人,其他9人。

2林业推广体系

2.1科技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为提高林业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应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办班培训等方式,经常性对林业技术人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活动,2013年以来,共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5场次,培训林业技术人员120人次,全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在职人员人均接受培训3次以上,使他们熟练掌握各种新型林业致富项目的推广技术。还要注重培优选强,锻造骨干,积极选派符合条件的业务尖子到上级科研院所进行深造,近几年先后选派5名技术骨干到湖北省农科院接受系统的培训学习,让他们成长为全市林业技术推广的带头人。同时,积极与人事部门开展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对技术过硬、推广效果好、服务质量优的人员及时聘任,提升整体技术服务质量。

2.2科技下乡,普及专业知识

结合全市“三下乡”、“三万”、“四进社区”等活动,积极推动林业科技下乡,组织林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深入基层,深入林业生产、管理第一线,开展林业科技实时、实地技术培训,做好现场技术示范、指导、服务,加速先进适用技术的传播、扩散和转化。为进一步普及林业科技知识,促进全市林业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结合全市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分别举办杨树速生丰产林栽培技术培训班、金水梨无害化生产培训班、茶叶精细化生产管理培训班、香椿种植管理培训班、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等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通过采取技术讲座、印发科技资料、果树管理现场示范、田间地头技术指导等形式。一方面促进相关林业产业科技发展水平提高,改善林产品品质,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一批林农科技示范带头人。据统计,近三年来举办各种类型技术培训班达到30场次,培训林农近2 000人次,有力促进全市林业技术推广应用。

2.3试点示范,强化项目

将林业技术推广与林业重点项目建设结合,把科技服务的重点放在用材林、果树、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林业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结合血防林、荒山荒地造林、低产林改造、退耕还林等林业项目的建设实施,全面启动十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万亩金水梨基地、五千亩高品质茶叶基地、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建设工程等一批重点林业产业项目的科技推广示范。近两年共确定30个特色林业基地作为科技推广示范点和“主阵地”,并逐一落实科技人员和帮扶措施,示范带动全市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促进了特色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

湖北林业科技第45卷第5期廖应军:应城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全市林业科技推广的主阵地——应城市林科所为自收自支单位,市财政每年仅拨付15万元资金,加挂应城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牌子后,既没有增加人员编制,也没有增加拨款,林科所除负担自身苗圃建设、山场巡护、森林防火等大量工作外,还要承担全市林业科技研究、示范、指导、推广工作,不管是人力还是经费都十分紧张。应城市森检站承担的是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技术推广、森林检验检疫等公益事业性质的工作,将森防站定性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也不适应工作性质和需要。

3.2专业人员不足

全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编制中36人,其中具备技术职称的有18人,但属林业方面专业的人员只有7人,其中中级职称6人,助理级职称1人,没有一人具备高级职称。林管站21人,只有4名专业技术人员。林业技术推广中心7名在职人员中,专业技术人员只有2人。森检站3人,专业技术人员仅1人。全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人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没有30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40岁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仅1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短缺,青黄不接,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3.3经费严重不足

由于改革相对滞后,作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中坚力量—应城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应城市森检站两个单位还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工资都要自筹,业务工作经费更加无从谈起,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只是疲于应付。林管站经费按人头算每人每年也仅1 600元,与承担的工作职能相比过低,配套的科技推广工作硬软件设施奇缺,导致一些业务也难以有效开展。工作经费不足,影响了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无法稳定专业技术队伍,林业科技没有充分发挥在林业生态建设中支撑和引领作用。

3.4对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重视不够

一是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新进人员解决不了编制和工资问题,真正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愿意进来,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二是对现有技术人员继续培养教育不够,整个林业科技推广体系虽有36人,可以说数量并不少,但由于他们很多是非林业专业,加之后期学习培训不够,林业专业和非林专业人员实际指导工作的能力弱,不能很好地承担技术推广任务。

4对策和建议

4.1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服务机构

各地林业主管部门要建议政府加快改革步伐,将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设置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做到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资金、有基地,真正把它打造成林业技术推广的核心,使其有效发挥林业科技开发和研究、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实施、林业科技成果试验和推广、林业实用技术引进吸收和推广、林业技术咨询服务等职能职责。将森检站改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增加经费投入,保障其技术推广职能的发挥。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基地”、“协会+农户”等科技成果转化模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4

1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回顾

在衡量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方面,目前大多数研究均从相对效率视角进行测算,因而较多采用了DEA ( 数据包络分析法 ) 和SFA ( 随机前沿分析法) 。近几年内,部分学者认识到在科技活动中,从初始投入到最终产出存在多阶性,因而对传统的分析方法做了改进。尹伟华、袁卫认[1]为R&D活动应该划分为存在紧密关联的两个子过程,即科技研发过程和经济转化过程,同时应考虑到科技投入到产出之间的时滞效应,进而设计使用关联网络DEA法对30省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冯峰[2]认为科技投入产出可分为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应用与改造过程,进而采用链式网络DEA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科技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史欣向[3]认为研发资源投入经过科研活动形成中间产出,再经市场化阶段形成最终产出,并采用了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广东省民营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衡量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因素方面,李石柱[4]采用经济计量学中的回归分析法,从科技资源配置的结构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选取指标对我国省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定量研究。孟卫东、 李惠娟、朱慧等[5,6,7]采用了DEA - Tobit方法首先测度出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再分析出各外部影响因素对决策单元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主要选取的外部影响因素有区域开放程度、区域经济水平、高等教育、自然资本、教育科技投入等。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已经不少,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选用改进后的链式网络DEA方法研究副省级城市在科技活动两阶段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并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外部因素对两阶段效率的不同影响程度和方向。

2研究方法

2.1链式网络DEA

链式网络DEA模型是对传统DEA方法的一种改进,它可以评价决策单元的整体有效性和分阶段的有效性。本文所采用的链式DEA如图1所示。

假设在决策单元 ( DMU) 中,第一个子过程的投入产出分 别为: xi= ( xi1,xi2…,xin)T,Zi= ( zi1,zi2…Zin)T,第二个子过程的投入为第一个子过程的产出,而第二子过程产出为: Yi= ( yi1,yi2… yin)T。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考虑到DMU内部之间的关联性,则构造的整体效率评价模型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1) 每个过程都必须满足前沿条件,即累积产出不超过累积投入; ( 2) 同种要素无论是作为产出还是作为投入,也无论存在于哪个子过程,其权重始终是相同的。基于上述原理构造出链式关联DEA模型如下:

根据计算出的U*,V*和W*,分别得到效率值为

2.2Tobit回归分析

Tobit回归模型属于因变量受限模型的一种,而由于使用DEA方法所得效率值取值范围为 [0,1], 因此符合回归方程的约束。Tobit方程的基本结构如下:

若 Yi*≤0 则 Yi= 0; 若 Yi*> 0 则 Yi= Yi*

其中Yi*属于潜变量,Yi为观测到的因变量,Xi为自变量且取实际观测值,β 为回归系数向量,σ 为尺度参数,εi为随机干扰项且 εi~ N ( 0,σ2) 。 可以证明,用极大似然法估计出Tobit模型的 β 和 σ 是一致估计量。

3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3. 1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科技资源配置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 第一阶段为技术研发过程,科技投入主要包括R&D人员和R&D经费支出,科技成果有授权专利和科技论文; 第二阶段为成果转化过程, 表现为将第一阶段的科技成果加以开发利用,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投入指标为上一阶段的产出指标, 而本阶段产出指标包含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技术市场成交额、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8,9], 具体过程如下图2所示。

考虑从科技投入到产出之间存在时间滞后问题, 本文将科技投入到科技成果产出,再到成果转化成经济效益的滞后时间各定为一年[10,11,12]。具体而言, 科技投入指标采用2010年的数据,科技成果产出和科技成果投入指标采用2011年数据,而成果转化效益则采用2012年数据。本文选取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作为决策单元,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统计年鉴及政府统计网站公布数据。

3.2实证分析

根据上文链式网络DEA的计算模型 ( 1) ,采用Matlab2012计算了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将两阶段的效率和综合效率一并罗列出来, 结果如表1所示。

从整体来看,15个副省级城市的科技配置效率还是较低,平均值只有0. 43,有8座城市低于平均值,占总数的53. 3% ,其中有11座城市集中于0. 3 ~ 0. 6之间。综合效率最高的3座城市为大连、西安和长春,而最低的3座城市为南京、深圳和济南。

对于子过程1,15个副省级城市的技术研发效率值平均为0. 74,有12座城市的效率值高于0. 6, 表明副省级城市的技术研发效率处于较高水平,这很大程度地说明了我国副省级城市中的以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为主体的原始科技创新活动是比较有效的,能够产出较多的专利和科技论文。其中哈尔滨、宁波和成都效率值都达到1,均处于技术研发的相对有效状态; 武汉和南京效率值接近于1, 表明只要稍加改善就可以达到相对有效状态; 厦门、 青岛和深圳的效率值最低,存在较为严重的科技资源浪费。

对于子过程2,15个副省级城市的成果转化效率平均值为0. 631,有8座城市的效率值低于平均水平,占总数的53. 3% ,表明我国副省级城市将科技成果转化经济价值的能力较弱,同时成果转化效率较低也是导致综合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 其中大连、深圳和厦门已经达到了有效状态,西安、 青岛成果转化效率处于较高位置,济南、南京、哈尔滨和成都则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

为了能将15个副省级城市在科技资源配置两阶段中的效率值直观地呈现出来,本文将效率值分为高有效 [0. 6 - 1. 0] 和低有效 [0 - 0. 6],并按此标准,将15个城市的双轴散点图分为4个象限,如图3所示。

第一象限为两个子过程效率都高的城市,分别有大连、西安、长春和沈阳,其中以大连最为典型, 大连在成果转化效率上以经达到最优且在技术研发效率值也较高。目前大连已形成了以软件开发和船舶运输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长为大连增长最迅速、最具活力的产业,大连于2012年跻身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

第二象限为成果转化效率较高而技术研发效率一般的城市,分别有深圳、厦门和青岛,其中以深圳最为典型。深圳在成果转化效率上已经达到最优, 在科技研发效率上仅为0. 2985,处于较低水准。从数据可以看出这些城市技术研发效率不高,但在成果转化效率方面则较高。表明高校和企业的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但企业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科技成果, 将其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城市的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具有较好的市场化开发应用能力。

第三象限为两个阶段的研发效率都低的城市, 目前没有城市处于这一阶段。

第四象限为技术研发效率较高而成果转化效率较低,主要城市有广州、杭州、济南、武汉、宁波、 南京、成都和哈尔滨共8个城市,占所有城市个数的53. 3% ,其中以南京、武汉最为典型。南京和武汉都是传统的高等教育发达区域,有着优质的高校资源,能较高质量地实现科技技术研发产出,但是地区企业对科技成果的市场化运作能力不够强劲, 不能将已有的科技成果加以二次研发利用,使其转化为经济效益。

4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1指标设定

结合已有的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本部分选取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经济开放程度、财政科技支持强度、能耗水平、财政教育支持强度、信息化水平、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等外在影响因素[13,14]。考虑到副省级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是反应科技产出和科技投入的相对值,因此本文在指标选择上也相应选取了相对值,如下表2所示。

4.2实证分析

对于外在影响因子,本文使用相应城市在2012年和2013年统计年鉴上的平均值,并将其分别与两阶段的效率值和综合效率进行Tobit模型分析,对于模型 ( 2) 采用Eviews7软件计算得出的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技术研发阶段中,只有表征能源节约的单位GDP能耗和表征区域经济开放程度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占GDP比重与技术研发效率的关系较为显著 ( P < 0. 05) ,且均是正向关系; 在成果转化阶段中能够显著影响效率的影响因子较多, 其中单位GDP能耗、地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比重和万人互联网数同成果转化效率关系显著且为负向关系。人均GDP、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与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关系; 从综合效率角度来看,政府财政科技支持比重与综合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负向关系,外商直接投资占GDP比重与地方政府财政教育支出比重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正效率。

4.3结果分析

( 1) 城市能耗水平对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从表3可以看出,单位GDP能耗对科技资源配置的第一阶段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第二阶段有显著反向影响,但综合起来则没有显著影响。数据说明城市的能耗水平越高,越迫切需要科研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研发出相应的节能减排技术,因此城市能耗水平会对技术研发活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同时,城市能耗水平的提升会加大社会的生产成本, 降低企业因采用技术创新成果而带来的经济效益, 因此城市能耗水平对成果转化效益有负向影响。综合考虑,由于城市能耗水平对两个过程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其对科技资源配置综合效益没有显著影响。

( 2) 政府财政科技支持强度对副省级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有负向显著作用。

政府财政科技支持强度对城市技术研发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综合起来,则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益有着负向的显著影响。在技术研究阶段,一方面政府财政科技支出大部分流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促进其能够从事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增加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科技体制改革较为滞后,会存在科研项目重复立项、科技资金使用监管不力、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财政科技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的影响效果不明显。在成果转化阶段中,企业作为科技活动的主体,但其吸收和消化技术研发阶段中产出的科技成果能力有限,因此大量的科技成果并未都能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导致降低了成果转化效率。综合分析,由于国家科技体制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较多以及目前研发和商业化脱节较为严重,政府财政科技支持强度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显著呈负向关系。

( 3) 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正向显著作用。

从表中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地区GDP的比值对技术研发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成果转化效率并无显著影响。数据表明,随着外资的引入,研发机构可以引进一大批高尖端设备和先进的研发理念,促进了高校和企业更加有效地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提高了研发效率。在成果转化阶段, 一方面,外商的资金和技术增强了企业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具有良好经济效益产品的研发本领; 另一方面,外商的产品也带来了直接或潜在的竞争,降低了企业获利能力,因此综合来看对成果转化效率影响不明显。综合两者分析,外资的引入促进了技术的引进,加强了技术扩散效应的发生,提高了企事业单位的科研装备水平。因此可以认为,城市经济开放程度对城市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着正向显著的影响。

( 4)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并未起到显著影响。

人均GDP水平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人均GDP对技术研发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较高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意味着有较多的科技活动资金和人员投入,副省级城市作为地区的经济和科技中心, 在很大程度上会得到相对较多的科技资源投入,但也会存在大量资源错配以及浪费现象,反而经济基础较弱的城市中的科研人员会对数量有限的项目或课题加以反复研究,因此城市发展水平对技术研究效率影响并不明显。对于以企业为主体的成果转化阶段,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会有良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有利于企业向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并不断扩大市场销售额,因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性正向影响。综合来看,城市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意味着较多的科技资源投入和较多的科技成果转化经济效益,但其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这个相对值并没有显著影响。

( 5) 政府财政教育支持强度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

政府财政教育支持强度对技术研发效率未有显著影响,但是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对综合效率方面也是正向的显著影响。较大比重的政府财政教育支持强度可以提高地区的人口素质, 但考虑到在技术研发中的科技人员基本都已经属于高素质人才,因此政府财政教育支持强度并不能显著影响技术研发效率。在成果转化阶段,较高的政府财政教育支持强度在提高地区人口素质的同时, 也会间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形成良好的消费市场,有利于消费者接受市场中的创新产品,实现企业因采用技术创新成果而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会对成果转化效率有正向显著影响。综合分析,政府较强的财政教育支持力度不仅可以满足科研院所对增添人员的需求,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企业从业人员,改善民生和消费市场,实现创新产品的经济效益,因而会显著正向影响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 6) 城市信息化水平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万人互联网用户数代表了城市信息化水平,其对技术研发效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成果转化效率有负向显著影响。可以认为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多为无明显规律可循的原创性研发活动,基本的信息化水平就已经能够保证科研工作者了解到相关技术领域的最新研发动态,副省级城市的信息化水平必定高于科研工作者的基本需求,因此其对技术研发效率并没有显著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发达的城市信息技术水平,容易缩短企业创新产品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时间,从而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和获利能力,降低企业的成果转化经济效益。从综合角度分析,城市化信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研发机构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甄选目标、改进方法,同时也会派生新的研发需求和缩短产品生命周期,对综合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 7)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高新技术产业对技术研发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对成果转化效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容易产生知识的累积效应,产生重大技术进步,但同时也需要高额的研发资源投入,因此其对技术研发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在成果转化阶段,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经济效率以及高行业进入壁垒等特征,较高水平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意味着城市已经提前占领先机,可以获得高额收益,因而会提高成果转化效率。综合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虽然可以带来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需要高额的科技资源投入,因此对综合科技资源配置效应影响并不显著。

( 8) 城市高等教育水平对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万人高等院校在校人数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高等教育水平,数据分析表明,与科技资源配置的两阶段效率及综合效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发达的城市高等教育水平,可以培养大批的具有高素质的人才, 潜在地提供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但考虑国内人才的流动性、副省级城市的人才吸引能力、高校毕业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低比例、科研机构中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较为稳定的现状 ( 尤其高校院客观存在的编制及高学历要求) ,因此城市高等教育水平无论对技术研发效率还是对成果转化效率都没有显著的影响。 综合分析,由于城市高等教育水平只是培养潜在的科技人才,并不意味可以直接服务于本城市的科技活动,因此对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影响。

5结论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5

彭州商务局

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资金自查

报告

一、项目概况

2011年我局组织申报的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为成都市彭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该项目承担单位为四川万家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项目主要包括:建设达到符合环保要求的采用新技术的塑胶类回收利用生产线、废金属分拣打包生产线以及其它相关类别再生资源分拣打包项目,建设为再生资源加工交易提供综合管理服务的设施、供电系统、消防系统及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等公用设施。

二、项目建设进度

截止目前,项目建设已完成场地打围、变压器安装、基地道路和管网敷设等基础设施,建成钢结构房屋建筑8000平方米,办公房屋建筑1000平方米,道路3000平方米;已完成基地内约10万立方米的场地回填工作;约10000平方米钢结构房屋的基础工作,正等待钢结构进场安装;并于2012年4月23日取得处于基地项目核心位置的约5000平方米原焚烧大楼所有权,现正对原焚烧大楼进行维修加固设计,将之改造为适合基地使用的建设用房,项目建设工程量已完成比例约45%。项目已完成投资1858万元,投资完成比

例达80%(不含土地成本),后续还将在项目建设方面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土地成本还将投资约2700万元。

三、项目资金申报、拨付、使用情况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关于2011年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建[2011]8号)文件精神,成都市彭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单位四川万家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于2011年5月14日向彭州市商务局、彭州市财政局提交了《关于申报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的报告》,申请将“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作为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申报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央补助资金2000万元。我们在收到申报文件后,对项目资金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于2011年5月16日向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财政局转报了项目申请。项目经申报审核后,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财政局于2011年8月22日下达了《关于下达2011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项目计划的通知》(成商发[2011]158号),并将项目资金740万元全额拨付至彭州市财政局。

彭州市商务局

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研究 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呈现出很大变化:资金来源渠道由单一的财政投资过渡到多元化投资、多种融资渠道, 城市建设中的公益性色彩逐渐淡化, 公益性资产逐渐向资本化资产转变;政府过分干预经济现象逐渐弱化, 开始实行市场机制, 企业自主决策能力逐渐增强;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际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是在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发展的过程中, 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投入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二是科技融资渠道单一;三是科技投资投入重应用研究而轻基础研究:四是科技管理体系分散;五是大中型科技企业的创新动力不足。

一个完善的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 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因此要从科技投融资体系的主体、投融资渠道、投融资环境以及支撑体系四方面入手, 不断优化完善, 提升城市发展的科技含量,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对策如下四个方面:

一、建立多元化的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主体

经过多年改革, 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主体范围从单一的政府投资, 已经扩大, 各个地方部门、企业筹集与支配各类科技活动资金的自主权逐渐加大, 科技投融资主体也渐渐由传统的中央政府作为唯一科技投融资主体转变为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科研单位部门、企业以及个人等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主体, 随着经济体制与科技投融资体系改革的深化, 非政府部门对于科技投入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特别是科技与市场的结合, 使得一直单纯依靠国家拨款的科研单位, 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 并且推向市场, 为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这些科研单位已经实行了企业化管理。

二、拓宽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的投融资渠道

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渠道是指站在创新型城市的角度向谁投融资, 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渠道可分为四类:政府、银行、资本市场和其他社会资本。

政府提供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指中央以及地方财政投资和科技专项基金, 目前我国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中政府财政投资和科技专项基金为最主要的来源。

银行作为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渠道, 其提供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内及国外银行贷款、出口信贷等。我国创新型城市科技建设所需国内贷款大多数来自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贷款和国内商业银行的投资贷款。

资本市场投融资渠道包括股票、债券、信托工具等的应用。除了股票、债券融资外, 其他社会资本科技投融资渠道是指各种所有制构成的企业、事业单位, 这些科技投融资渠道也在逐渐地发挥其作用。

三、优化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环境, 提升金融支持

创新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城市的金融支持, 金融机构可以支持一个良好的政府或企业的资本投资保障经济发展。一个创新的城市, 证券公司, 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城市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金融中介的发展可以从侧面反映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创新和完善的服务为城市的有效集成在金融技术, 引进和实施应充分认识与访问系统, 一个标准化的, 完整的金融中介机构。

加强安全系统。首先需要加快立法工作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建立和完善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相配套的各种法规和政策;其次是进一步充实保障基金的来源, 包括各类企业可以从企业, 政府财政拨款, 会员自愿基金的成员, 社会募集资金, 商业银行资金几部分。

加强科技能力建设投融资机构。投资和融资中介机构发挥作用的投资和融资机构扎根于自己的能力, 所以它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的各类指导和培训员工;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可以考虑直接培训机构。

四、完善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的支撑体系

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支撑能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创新文化形成的支撑能力、制度创新形成的支撑能力、城市发展水平形成的支撑能力。因此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高创新文化, 形成浓厚的崇德尚新的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支撑本质上就是要培育一个适合创新型城市科技发展的人文软环境。加强城市人文软环境方面的建设, 塑造一种追求卓越、敢于冒险、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城市文化价值观是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加强制度创新, 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

创新型城市的全面建设是以制度创新作为基本保障的, 政府是制度创新的主体。按照十八大的要求, 政府要从前台走到幕后, 减少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加强制度创新, 从制度层面规范市场主体的运行。

(三) 全面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构筑综合支撑能力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绿色发展, 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树立城市经营理念, 倡导城市精神, 为提高城市发展水平提供精神动力。

改革和完善我国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对策研究涉及的内容很多, 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比较多, 本文还只是对此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 也是日后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摘要: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政策目标, 在建设创新型城市过程中, 技术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从科技投融资体系的主体、投融资渠道、投融资环境以及支撑体系四方面进行论述, 对完善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科技投融资

参考文献

[1]单薇, 肖会敏.我国区域科技投融资模式的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06 (4) .

[2]曾祥效, 陈宇山.泛珠各省区科技投融资的现状及特征[J].广东科技, 2005 (6) .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7

中原城市群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以经济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郑州和洛阳为核心,包括3950万人口、5.8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34个县城、374个建制镇,以区域网络化组织为纽带,通过空间相互作用,由开封、焦作、巩义、偃师、荥阳等不同等级的城市组成,形成若干经济联系密切、等级有序、空间距离较近、功能互补的城市共同形成的城市系统,能在更大范围内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自身的发展。中原城市群在2020年前后,将努力形成“双核、两圈、四带、一个三角”的功能发挥的整体格局和城市空间布局;城镇人口将占区域总人口60%以上,非农产业将占9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将超过5000美元;将建成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能源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要素集聚和承载能力将全面增强,确立在全国城市群中的重要地位,带动全省并辐射周边地区发展。中原城市群建设的聚集效应、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可以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以汽车、通讯、住宅、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拉动建材、机械、钢铁、化工等中间行业,撬动煤炭、电力、石油等基础性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激发全社会创新精神,突出自主创新的核心地位,科技必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是城市群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如果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大学与科研院所为后盾的多层次、网络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网路,就应当建立一套适合于建设的科技政策体系。

科技政策能引导科技活动朝着制定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科技政策体系不仅能推动科技发展,更是一种节约的制度安排。中原城市群聚集了中原地区最精良、最现代化的科技资源,但中原地区的R&D经费占GDP比、科技三费占财政支出比、企业产品开发费占销售收入比等三项指标分别为1.20%、1.50%、1.40%,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专利授权量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万人专利授权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全国比重逐年下降,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精密科学仪器的利用率不足25%,各项数据表明需要构建适用于城市发展的科技政策体系以有效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中原城市群的工业废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煤、电、油、气这四大重要的能源中,一半以上需要从外地输入,能源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要求必须发展新技术、新能源和增大环境承载力,这一切就取决于区域科技政策体系的规划、优化和整合。建构科技政策体系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就是要合理配置技术中心、创业中心、实验基地、科研院所、高新区的布局,梳理科技发展思路,保持和强化科技比较优势,把握新一轮区域经济大发展机遇。

2 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建设思路

建构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坚持总体跟进、重点突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创新的手段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技术跨越带动社会生产力的超常规发展,以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为指导思想,按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立足自身科技优势与资源优势,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专家学者决策与广大民众参与相结合,以规律为准绳,以事实为基础,避免低水平重复,形成特色的高新技术企业群和高新技术产品群,实现各地区、部门的合作联动,统筹协调科技部门作为前线指挥部的作用,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在更广领域内参与技术合作,在更大范围中参与技术竞争,在更高层次上参与技术联盟;同时给科技研究者人本关怀,对社会的所有民众给予人本关怀,提高民众参与科技探索的积极性,培养民众的科学素养,利用大众知情权与参与权监督科技政策在事前、事中、事后的运行。

建构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其次要以中原地区特有的产业基础、发展前景以及竞争力水平为政策体系制定背景,推广产业链较长、深加工度较高、带动作用较大的行业技术,推动自动控制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机械产品性能联合提升,优化中原城市群特别是郑州优势制造业的能力,形成制造业领域的竞争优势基地;在支柱产业技术方面,大力提升冶金行业、电力行业、石化行业、建材行业等现有技术,加快钢铁工业的技术与产品升级;基于农业大省的省情,紧扣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契机,发展和提升农产品深加工业技术,以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载体挖掘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潜力。基于郑州纺织城的基础,利用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发展和提升纺织行业技术,嫁接新技术和新工艺,振兴中原城市群纺织业。基于中原城市群生态的角度,从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的需求进行规划,大力发展污水处理技术、空气净化技术、废弃资源再利用技术、废旧材料回收加工技术等环保产业技术,满足发展所需的环境改善和提高要求,拓开环保产业的发展。

建构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还要坚持突出中心与全面协调相结合,出台适合本区域的科技奖励政策、科技贷款政策、技术创新政策、专门科技促进政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打造共享的科技人才平台和基础设施平台。完善共享平台建设补贴机制,将河南省与郑州市共建的大型设备平台、软件测试平台、科技文献平台向城市群开放,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科技资源共建、共知与共享。改革和完善科技人才任用体制,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科技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专家队伍,建立培养人才、吸纳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人才自由流动的人才平台。组建区域共享的企业技术创新中心、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科研机构产业化基地、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起以市场为主导与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保证社会化、科学化、多层次的格局,解决在产业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促进形成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城市群企业互动的良性机制。形成多元化科技资金投入体系,建立政府引导的、金融支撑的、社会可融资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以市场为主体的科技互动机制,加快实现城市群内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格局,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科技政策体系。

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于区域具体条件与区域资源特色相结合,注重服务于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引进部分国际先进技术与大力开发本土特色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实现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通过科技进步促使各行业的有序发展,全面反映各行业发展对科技活动的需求,既要考虑本区域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又要考虑与其他区域政策体系的协调,以及与国家科技政策体系的协调,实现投资收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获得城市群范围最广的科技成果平等享用。

3 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建设框架

建构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应包括基础性、综合性和专门性的科技政策,具有而言应涵盖结合中原城市群发展方向的研究开发政策、科技发展促进政策、科技服务政策、科技人才政策、科技工作管理政策、科技进步奖励政策、科技进步保障政策以及具体的针对性科技政策,这些针对性科技政策应当在以下八个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1)产业发展科技政策体系。

中原城市群要依靠现代产业的强力推动,利用大学资源优势,实现教育与研究的紧密结合,培养精通生物、环境、纳米、材料、IT等尖端的现代技术人才,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共同组建现代产业技术中心,协同发展现代产业和培育创新主体;调整区域内科技园区,重点支持现代技术创新源,促进区内产业集群发展,创建特色科技园。加强科技在农业、工业、人口和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利用现代科技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2)产业改造科技政策体系。

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大力支持研发一批企业信息化的软件,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企业电子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建立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大中型企业业务流程和管理的合理化;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先进技术,缩短工程机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设计水平;研发新一代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行业成套工艺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推广CAD技术提高机械开发能力;推进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信息技术,改进食品工业生产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专用传感器和仪表、光机电一体化等专用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清洁生产、与二次资源等技术的综合利用系统。

(3)科技产业化政策体系。

针对中原城市群建设目标加快制度创新,搞高企业创新能力;形成从对企业的直接财政投入转向产业化环境建设的技术投入方式;强调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技术发展模式,引进技术在于加速破解中原城市群现有的技术难题,尽快实现知识、技术和管理互补,掌握自有知识产权,攻克核心技术,形成有效的竞争力;引进与开发的技术不仅瞄准高、精、尖技术,更强调服务民生,营造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

中原城市群要加大吸收国内外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设立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国家科技计划在中原城市群实施转化的项目,加大扶持省级重大专项及工程的力度,建立严格规范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责任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加快转化速度提升积累经济优势;在转化过程中,政府、社会和企业共同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强调和注重从事科技成果评价的专业人士和中介人员对科技成果交易信息真实性和公正性承担相应的责任。

(5)科技标准化政策体系。

对市场控制权的把握和对竞争规则的制定依赖于技术的标准化方案,中原城市群要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先进技术标准的研发,把标准化工作贯穿于产业化的全过程。针对未来发展目标,加强现代技术标准的集成,推动地方标准进入国家标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加快检验机构的认证,通过认证产品、管理体系等标准和相关法规的制定来提高区域竞争力。

(6)科技贸易政策体系。

针对中原城市群外贸特点,结合国际需求进行技术预测,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金量,优化科技兴贸的联合工作机制,加大产业的最新应用技术支持力度,不断创新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形成一系列成熟技术,不仅应用于中原城市群,并向全国甚至全世界推广,联合各产业、海关、税收、金融、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制定促进技术产品出口的区域政策,结合技术出口贸易政策建设相应的技术产品出口创业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服务体系。

(7)科技服务政策体系。

中原城市群科技体系发挥生产效用依赖于大量优质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扶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升资质,中介服务范围由特定区域延伸至整个城市群,最大限度开放本地企业孵化器的服务资源,鼓励本地孵化器与城市群的资本采取合作等方式共建各类孵化器,调动和挖掘优质孵化资源,基于城市群共享加快孵化资源与孵化服务,努力拓展立体孵化空间。发挥技术产权交易所的功能,实现技术产权交易的市场化、专业化、公开化和规范化,以产权交易为纽带,为城市群内企业的资本与科技成果所有者对接的通道,促进高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8)科技人才政策体系。

优化培养和造就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的河南省技术创新团队的选拔和考核机制,以项目为纽带,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城市群各市互派高级科技管理人员、优秀中青年专家到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机构学习培训、挂职锻炼、交流协作。鼓励高端人才和技术专家通过合作攻关、项目引进、兼职指导、定期服务、科技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城市群科技发展服务,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不改变定居地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各类科技人才在中原城市群科技体系建构中的作用。

4 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实施

(1)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实施主体的确定。

制定者、执行者、相关者、作用对象组成了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的主体。其中,省政府、省科学技术厅、各市政府、各市县科学技术局以及省科学技术协会、各地方科学技术协会是官方的科技政策体系主体,各种利益团体、普通公民、大众传播媒介等通过智囊团或专家学者对官方科技政策施加影响形成非官方的科技政策体系主体。省政府、省科学技术厅等是政策的制定主体,地方科学技术局等是执行政策的主体,非官方的政策执行者没有行政权力却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影响科技政策的执行过程。科技政策调整过程中,为发展付出代价、承担风险、行使了监督和制约作用等间接受科技政策影响的人,是与中原城市群发展密切相关的不同利益相关主体,是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平衡和兼顾的诉求。科技政策要清楚面对的最重要利益相关者是谁,审视这些利益相关者和建设是不是捆绑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无论制定者、执行者还是相关者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对中原城市群的资源环境、地区优势、发展方向、伦理价值观等相当了解,确定科技政策实施主体有利于把握操作性,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执行、宣传和理解各项政策。

(2)建构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的联动机制。

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覆盖不同行政管理主体,需要建立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重大科技问题;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工程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等多元创新主体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激励,形成开放性的创新网络,通过科技政策体系的规划、主体确定、资源配置、产业调整、项目布局等方面的联动,提高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化单个优势为区域优势,有效提供创新力。通过联席会议调整现有的彼此独立的科技体系结构,增设纵向规划与横向安排,打破行政壁垒和封闭局面,制定面向城市群的科技政策。通过联席会议,在政府组织管理下发挥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力量的功能,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适度集成,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项目开发成功率。通过联席会议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政策、矿产、自然资源等资源放在城市群发展的视角优化配置,打破体制障碍,实现资源共享,获得整体实力。通过联席会议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联动,结合河南省历史优势,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的特色产业格局,拉长产业链条,实现“高技术、高起点、高效益”的综合功能。通过联席会议按层次化管理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在城市群内通过项目合作组成项目攻关小组,通过正式与非正式联系建立产业界与学术界的矩阵式管理团队,形成产学研联合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的联动,利用信息管理和合同管理等手段,实现区域科技体系的有序运行。

(3)建构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的支撑机制。

首先,从多方面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的发展,优化人才培养与激励机制,创新科技人才的流动、引进、选用机制,引进和培养一批熟悉现代化管理的高素质领导人才、掌握高新技术的科技人才、善于资本运作的金融人才、拥有资金项目的创业人才、专业化技术中介人才等,形成人才洼地;充分发挥本区域的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工程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带头作用;打破部门、地区、单位间的人才壁垒,建立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才自由互动、人才优化配置与资源共享的局面;建立科技评估、咨询、风险投资家队伍,为城市群科技政策执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体系。其次,构筑科技人才发挥作用的信息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保障信息共享、信息联通和信息传播,建设科技项目管理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企业信息化平台,引进新一代IPV6系统,使城市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网络化、科学化与民主化,各区域的信息平台彼此连接,保证先进科技及时流入,促进中原城市群的科技水平攀越一个新台阶。最后,建立面向全社会公开的科技计划开放机制,实行科研机构开放管理,吸引企业及其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监督和评价科技项目评级与支持力度,探索科技项目应用、科技信息流动与科技成果扩散机制,完善科技经费分配制度、评价制度、奖励制度和科研管理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与广泛的创新合作网络机制,建立机制灵活、形式多样的多边或双边技术协作机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形成教育、科研、金融与产业机构紧密结合的良好局面,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体系。

5 结语

总之,建构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要针对现实环境约束,面向未来与前瞻性的科学技术进行整体规划,从局部区域的特殊性出发,形成自身的科技优势,边探索、边建设、边前进。综合考虑中原城市群的环境资源、科技资源、人才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保证新城市群的科技政策与各个行政区科技法律法规的一致性,保证科技政策之间的互补与协调,加强科技政策制定的合法性与规范性,按规定的程序立法,不留政策空地。城市群内各行政区的科技执行机构之间相互沟通与主动配合,明确组织机构之间的权力划分与责任归属,形成上下级之间沟通协调、执行机构与目标团体之间沟通协调、新闻媒体和其他社会团体沟通协调的和谐局面,允许公众参与到本地的科技政策制定,克服精英主体本身固有的局限性,建立直接定点的反馈机制,来保证科技政策的公平性和正确性。

摘要:中原城市群的科技政策体系有诸多不适合群体发展的成分,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建设必须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知识系统、产业基础、立足特色、共享平台理清思路;从产业发展、产业改造、产业化、标准化、成果转化、贸易、服务、人才八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构建,从明确主体、联动机制、支撑机制保证中原城市群科技政策体系的运行。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郑州,科技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STEPHEN C FARBER,ROBERT COSTANZA,MATTHEW A WIL-SON.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oncepts for 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1:375-392

[2]H N LE HOUEROU.Man-Made Deserts:Desertization Processesand Threats[J].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2002,16:1-36

[3]TALEN E.Land use zoning and human diversity:Exploring the con-nection[J].Jounr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2005,131(4):214-232 DEC

[4]许涤新.生态经济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秦大河,张坤民,牛文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M].新华出版社,2002

[6]BAILEY R G.Explanatory supplement to Ecoregions map of the Con-tinents[J].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1989,16(4):307-310

[7]KLIJN FAND HAES A U.A hierarchical approach to ecosystem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ecological land classification[J].Landscape Ecolo-gy,1994,9(2):89-104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8

科技资源包括各类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科技项目以及科技成果等资源。科技资源统筹发展一般分为科技资源的内部统筹和外部统筹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是指科技资源的内部结构调整与整合, 重点是实现体制突破, 打破条块分割, 提高科技资源的开发效率;后者则主要是指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的统筹与互动, 重点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加快科技资源的有效转化。

金融在统筹科技资源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是支撑科技资源的外部统筹, 重点是通过扶持科技型企业的成长, 提高科技资源转化效率, 扩大科技资源需求规模, 最终带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此外, 金融资本对基础性、前瞻性科技研发活动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金融支持科技资源统筹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投资基金、银行信贷、证券、保险、担保以及相关的产业、科技政策支持体系。科技型企业按其所处生命周期不同, 划分为种子企业、创业企业、成长企业和成熟企业, 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科技企业的风险特征以及对技术需求是有差异的, 相应的金融支持系统的支持方式也是有差异的。而在金融支持体系方面, 相应的也具有多层次、多元化的特征, 以实现金融对科技企业发展以及科技资源统筹发展的有效支撑, 具体而言, 主要包括投资基金、银行信贷以及证券市场三个层次的金融支持。

在整个金融支持体系中, 种子企业主要是获取种子基金和风险投资的资金支持。其中, 种子基金主要包括私人投资的天使基金和政府引导的孵化基金;创业企业主要是获取风险投资、科技银行发放的风险信贷以及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募集资金支持;成长企业则主要通过科技银行发放风险信贷、商业银行发放中小企业信贷或科技信贷、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以及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等方式获取资金支持;成熟企业则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信贷、债券市场和沪深主板市场上市获取资金支持。

当然, 金融体系对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互动发展的有效支持, 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 这主要包括政府引导基金对孵化基金、风险投资的风险补偿与分担, 对金融机构发放科技信贷、风险信贷的贴息支持, 对金融机构、风险资本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的税收减免, 对科技保险、科技担保发展的扶持等。

在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撑下, 金融体系对科技企业形成有效支持, 推动科技企业通过基础型研发项目或应用型研发项目与科研机构有效对接, 实现产业资源与科技资源的统筹互动与发展。

二、西安市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西安作为一个科技资源大市, 对科技金融的需求十分旺盛。在这种背景下, 西安各类科技金融主体也在积极尝试创新投融资模式, 无论是在风险投资、银行信贷, 还是在证券市场融资以及科技金融中介组织领域, 都进行了有益的创新探索, 相应的科技金融支持体系也逐渐形成。首先, 风险投资支撑体系逐步建立。在西安, 与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相关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国有控股的投资公司, 共有20多家, 注册资本金超过100亿元, 主要围绕国有企业兼并重组开展投资业务, 同时也对科技企业、科技项目进行风险投资;第二类是专注于科技企业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 该类机构专注于科技型企业投资。其次, 银行信贷支撑体系不断完善。西安地区一些银行如建设银行、招商银行等, 已经成立科技型中小科技企业服务专营机构或者服务部门, 并且建立了围绕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考核机制, 保障该项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建行为例, 截至2012年底, 建行西安分行已为27家科技型企业累计发放2.7亿元贷款。第三, 资本市场政策体系逐步建立。相关政府部门积极着手, 加快完善扶持企业借助证券市场融资的政策体系。以西安市高新区为例, 高新区管委会提出“注重孵化、重点培育、鼓励中介、政策促进”的工作思路, 一方面完善了企业上市资源后备库, 对入库企业重点扶持;另一方面与深圳证券交易所等建立紧密联系, 为企业牵线搭桥, 多次组织企业赴证监会、深交所等机构学习和推介。第四, 科技金融中介不断壮大。科技金融中介体系是由各类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金融类中介组织构成的体系。具体包括产权交易中心、证券上市辅导机构、科技投资咨询机构、评估机构、专利事务所以及担保中介机构。目前, 西安市各类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总计共有120家。

三、面临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西安地区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面临诸多问题, 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风险投资规模偏小、本土率低、扶持政策缺乏。西安风险投资机构目前仅有85家, 相对全国深圳、北京、天津的133、133、122家而言, 机构数量仍然偏少。在投资规模方面, 2012年西安地区风险投资金额近5亿元人民币, 仅占全国风险投资金额的2%, 吸引风险投资的能力较弱。目前, 西安本土投资机构仅有15家, 注册资本金23亿元左右。2009年在对西安科技企业进行投资的10家机构中, 仅有3家本土投资机构, 本土投资机构发展较慢。深层原因则在于缺乏鼓励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及配套优惠政策, 如关于风险投资的税收政策、风险投资高管人员的税收政策等。

第二, 银行信贷规模远不能满足需求, 科技信贷专营机构发展缓慢。据统计, 2012年陕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实际信贷融资不足需求量的20%, 95%的企业存在资金紧张情况。虽然有几家银行都指定了开展科技信贷业务, 但由于没有具体的考核目标和激励机制, 加之科技信贷的风险大, 而收益却是固定的, 导致该项业务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推进。此外, 虽然有政策推动, 但由于缺乏易操作的盈利模式, 其余多数商业银行至今仍然没有成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或者经营部门, 该项业务处于停滞状态。

第三, 资本市场利用能力相对欠缺。发达省市培育上市公司的重点, 已由证券市场发展初期的包装国有困难企业上市, 转变为支持本地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上市;从加大上市公司重组力度入手, 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扩大融资规模。然而, 西安却很少从高科技、能源、化工、旅游等特色产业着手, 选择优势企业整合改制、组织上市。股票发行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后, 由于地处不发达地区, 西安的多数中小科技企业市场发育度低, 市场的竞争力不强, 在与发达地区的企业激烈上市竞争中势必处于被动地位。

第四, 科技金融中介体系亟待完善。当前, 直接从事科技企业投融资服务的机构偏少, 整个科技中介机构还存在诸多问题, 阻碍了其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缺失高效统一的科技金融信息传播平台;二是科技中介机构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三是没有形成投融资经纪服务机构群体;四是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没有建立起来。

四、完善西安市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的对策

(一) 推动创业投资行业加快发展

第一, 壮大科技产业种子基金。一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种天使基金, 为其在西安开展投资业务提供支持, 促其在西安发展壮大;二是以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为依托, 由政府引导基金牵头, 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共同设立孵化基金, 并扶持其发展壮大。

第二, 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发展。为使风险投资基金在西安统筹科技资源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首先, 应扩展风险投资基金, 尤其是私募基金的资金渠道, 允许和鼓励金融机构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其次, 结合风险投资基金的运作特点,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三, 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带动社会资金支持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增加创业投资资本的供给, 鼓励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处于种子期、起步期等创业早期的企业, 尽快设立区域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二) 培育科技银行快速成长。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规律既不同于传统企业, 也与一般的中小企业有着显著差异, 导致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 还是一般的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业务流程、产品服务以及相关体制机制都难以适应其信贷需求。因而, 建议设立专营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科技银行, 推动金融机构在授权安排、分析管理以及定价机制方面, 根据科技型企业的特点进行积极创新, 有效化解科技型企业贷款难问题。科技信贷专营机构的发展, 一是积极引进美国硅谷银行等经验丰富的科技银行在西安设立办事处 (分行) ;二是可以考虑在初期由商业银行成立科技信贷专营部门, 进行体制机制创新试点, 待经验成熟之后, 最终发展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

(三) 加快提升资本市场利用能力

第一, 加快科技企业上市步伐。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已经成为支持自主创新的重要资本平台, 有力地支持了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此外, 上市作为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途径之一, 西安统筹科技资源发展, 应该充分利用好这几个资本市场平台, 重点是通过各项政策扶持, 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或者中小企业板的上市步伐。此外, 也要考虑支持大、中型科技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

第二, 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集合债券是运用信用增级的原理, 通过政府组织协调, 将企业进行捆绑集合发行的企业债券。目前在全国多个地区已有尝试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 建议西安市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高新区管委会可考虑牵头试点发行科技企业集合债券, 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来源。

(四) 重构科技金融中介组织体系

第一, 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有效对接的重要载体之一, 可考虑由市金融办牵头, 会同有关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 设立西安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作为整合西安科技、金融资源的共享平台。

第二, 创设科技担保专业机构。建议西安市相关部门针对西安统筹科技资源发展的实际, 考虑创设科技担保专业机构。设立方式上, 一是由财政出资设立;二是由财政出资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设立;三是社会资金设立, 财政给予风险补偿。

第三, 深化科技保险业务试点。现阶段应进一步深化试点, 一是创新科技保险险种;二是进一步扩大保费补贴企业范围;三是可采取园区、基地团购方式。

参考文献

[1]陈迅, 陈军.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的互动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研究, 2009.12.

[2]陈洪.广东省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路径、特点和对策[J].财政研究, 2008.8.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9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中东部, 该城市群中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 彼此相距不足40公里。长株潭城市群为目前湖南省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核心地区, 长株潭三市分别是湖南省第1、第3和第4大城市, 三市土地总面积占湖南省面积的13.3%, 户籍总人口占湖南省总人口的19.6%。2011年, 长株潭三市的生产总值为8270亿元, 占湖南省的40%多, 其中长沙市为6500亿元, 株洲市为1550亿元, 湘潭市为112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位居湖南省的第1、2、3位。

二、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经济区别于旧经济的标志之一, 就是信息资源及知识的共享。在“知识共享”理念风靡全球的今天, 一种新的理念——人才共享闪亮登场。人才共享通常是指不同区域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机制构建等实现人才在区域间的共同享用, 强调政府机构在人才共享当中发挥的作用。人才共享是对人才的企业所有制、地区所有制、国家所有制的一种挑战, 客观上要求从更广的角度、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效率来配置人力资源。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资源共享, 对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1.可更好地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的加快发展

人才资源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人才一体化作支撑, 而这种支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人才的整体优势。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只有紧密合作, 才能带动各城市的人才优势增大、能级提升, 从而提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步的人才保障。构筑一体化的科技人才资源共享体系, 整合区域科技人才资源, 可以提高长株潭城市群人才资源的整体实力,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进步, 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

2.可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增强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必然会带动支撑其发展的各种资源的聚集。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人才资源在促进区域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必然会伴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发展。构建区域科技人才资源共享体系, 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人才合作机制, 可使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人才流动渠道更顺畅, 使长株潭城市群的人才资源配置和共享达到较优程度, 从而有效增强长株潭城市群人才的整体实力, 进而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3.有利于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益

当前, 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决定区域总体实力和整体影响力的主要竞争, 搞好人才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激发区域活力、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资源共享, 对于打破科技人才壁垒、消除科技人才资源分散、解决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构建区域人才一体化格局, 均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人才竞争, 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形成城市群人才的整体竞争优势, 提高人才资源的使用效益。

二、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资源共享体系构建

根据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情况, 参考长三角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人才共享的成功经验, 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体系应包含五个部分:人才共享政策体系、人才共享市场体系、人才共享信息体系、人才共享服务体系和人才共享平台体系 (见图1) 。

在图1中, 政策体系解决的是科技人才共享的机制问题;市场体系解决的是科技人才共享的媒介问题;信息体系解决的是科技人才共享的联系、交流问题;服务体系解决的是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有效运行的保障问题;平台体系是科技人才共享实现的具体方式。

1.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的政策体系

人才政策是社会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人才的社会地位、权益保障、培养使用等各个方面。对此, 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推动作用, 加快群内人才政策的梳理与对接, 建立起统一的科技人才共享的政策框架。长株潭科技人才共享政策框架要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湖南省现行政策的前提下, 大力推进政策创新和制度创新, 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区域特色、有利于人才共享的区域性人才政策体系。首先, 应成立长株潭城市群人才政策联合研究小组, 逐步统一、衔接区域科技人才流动政策、吸引政策、培训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防止和杜绝不正当竞争和无序竞争。其次, 应抓好现有科技人才政策的落实。在政策执行方面, 要重视对政策可执行程度的评估, 建立高效的人才政策制定决策机制、执行机制、信息反馈机制和督查机制, 要确保人才政策落实到位。第三, 要及时清除不合理的政策。对此, 要适应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对已有的人才政策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 保留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人才共享的政策, 淘汰不合时宜、负面作用较大的政策, 革除束缚人才创造活力和不利于人才共享的政策性壁垒。

2.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的市场体系

人才是社会的, 优秀的科技人才首先应该是公共资源。必须打破陈旧的“单位人”理念与体制, 最大限度地拓展优秀科技人才的活动空间, 全面提升人才的价值。一方面, 应构建统一的科技人才市场, 搭建起畅通、快捷的区域人才交流互动平台。目前, 长株潭城市群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科技人才市场, 科技人才的流动只能依靠长株潭各地的普通人才市场。因此, 应尽快构建一个统一的、规范有序的科技人才市场。另一方面, 应大力发展“猎头产业”, 完善高级科技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猎头是一种新型而颇具市场前景的人才流动模式, 在发达国家, 70%的高级人才流动都是由猎头公司协助完成的, 90%以上的大企业利用猎头猎取人才。中国“猎头产业”近年来的发展亦较快, 目前, 在全国通过政府相关部门注册成立并正式经营猎头业务的猎头公司已超过950家, 若再加上从事猎头业务的人才市场、管理咨询公司, 总数则有3000家左右, 但这些猎头公司的80%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因此, 长株潭城市群要借鉴发达地区高级人才市场化配置的经验, 大力培育专业性科技人才市场, 并且应鼓励本区域内猎头公司的规模化发展, 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猎取优质的科技人才, 借助“外脑”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3.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的信息体系

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需要更为便捷的交流与沟通的信息体系。从现实条件看, 以互联网为手段, 建立网上信息发布、交流、沟通平台, 最容易实现, 也最方便快捷。因此, 在互联网建设方面, 一是要加快网络硬件建设, 加大网络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力度, 在长株潭城市群内建立起功能完善的人才信息网站, 并以各市人才信息网站为终端平台, 全面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相互链接, 建立起覆盖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城市的人才公共服务网络。二是要规范网络运行机制, 在网络建设、管理、维护方面, 要尽可能采用同一技术结构、模块, 降低网络互联的难度和成本。同时, 要完善网上信息发布制度, 建立大家共同遵守的网络信息发布机制, 以实现网上信息的对接和共享。网络互联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发布、对接、共享的效率, 更是一种推进人才交流合作的先进手段。要进一步扩大网上交流合作的方式和渠道, 全方位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内的网上人才交流合作, 让各类人才的求职、代理、培训等在网上实现, 以降低人才共享的成本。三是整合信息资源, 建立科学的供求信息采集制度, 搭建开放共享的公共信息平台。为此, 要集成各类人才信息服务项目, 突破人才信息区域、行业、部门所有的障碍, 整合各种信息资源,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人才信息网络;要委托有关部门尽快研制一套既方便实用、又便于实际操作的人才信息采集软件, 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对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在城市群内统一科技人才信息标准, 建立统一的科技人才资源信息库, 及时发布人才资源状况、人才需求目录、人才开发政策、人才市场供需信息及各行业、各职位薪酬水平信息。

4.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的服务体系

科技人才共享的服务体系包括人才交流、培训和评价等内容。构建城市间共通的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要推进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 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城市每年均应共同组织若干次综合性人才交流会, 同时紧贴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举办“小而专”、“专而特”的人才招聘会, 提高城市圈内人才资源流动与共享效率, 降低长株潭城市群内科技人才资源流动与共享的成本。二是要推进科技人才的培训合作。应以紧缺型人才、急用型人才培养为重点, 在全面摸清长株潭城市群内各地科技人才培训资源分布状况的基础上, 按照培训资源和人才需求对口的原则, 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内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基地, 形成相互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体系, 实现长株潭城市群紧缺型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输送和配置。三是推进科技人才评价合作。要整合长株潭城市群内的专家、评委、题库等各类人才评价资源;要打破行政区域隶属关系, 重新按照专业、业绩进行系统分类, 共同建立城市群科技人才评价资源信息库, 大力推进人事考试题库共享、职称异地评审和专家、评委互派等活动。

5.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平台体系

高科技人才的特性决定了不可能使用传统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 因此, 在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中, 要不断创新共享方式、方法, 为实现有效共享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平台。当前, 人才共享的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委托共享、借用共享、购买共享、项目式共享和候鸟式共享等。上述共享模式主要解决了运行过程中的共享问题, 除此之外, 还可以搭建更加灵活的科技人才资源共享平台。一是应以优势企业为依托, 建立联企、联项共享平台, 通过项目引联、联合开发等形式实现人才共享, 如长株潭三地可以项目合作为主要载体, 合力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 还可以鼓励长株潭三地的科技人才实行异地技术入股、异地组建创新团队等形式实现人才共享。二是应建立长株潭城市群“家乡科技人才库”, 让在外地工作的优秀科技人才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地回家乡指导工作。三是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协作体、科技论坛、科技网络等开展广泛的活动, 以达到人才资源共享。四是重视“引智”, 实现长株潭城市群对科技研究成果的共同引进、共同利用, 这是实现更大范围的科技人才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

三、结论

通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体系和创新机制, 将分布在不同单位的科技人才加以整合, 形成团队合力, 使长株潭城市群有限的科技人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可达到充分发挥科技人才作用、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与社会加速发展的目的。同时, 通过科技人才共享, 还可以更好地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可以使科技人才的作用具有倍增的效应。因此, 实现科技人才共享, 不仅仅是长株潭城市群的追求, 国内各地区均应打破科技人才的企业所有制和地区所有制, 从更广的视野、更大的范围来配置科技人力资源, 以获取更高的科技人力资源利用效率, 从而促进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准。

摘要:构筑一体化的科技人才资源共享体系是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长株潭城市群应从科技人才共享的政策、市场、信息、服务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着手构建科技人才共享体系, 以促进群内科技人才资源的一体化开发利用。通过构建长株潭城市群科技人才共享体系和创新机制将分布在不同单位的科技人才整合起来, 形成团队合力, 使长株潭城市群有限的科技人才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城市群,科技人才,人才共享,长株潭

参考文献

[1]高兆刚.基于组织间合作的科技人才共享模式选择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0 (5) :19.

[2]陈全明, 程贤文.区域人才合作、自主创新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J].长江论坛, 2008 (3) :22.

城市科技资源配置体系 篇1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科技创新的高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背景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包括城市科技创新投入能力、配置能力、支撑能力、管理能力和产出能力[1],狭义的概念仅包括城市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支撑能力和产出能力。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涵盖科技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专利产出、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产业发展等内容。其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为了准确把握城市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对历年数据收集的可得性,本文从狭义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概念入手,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评价上海城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以及支撑能力。

1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客观地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首先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是认识与把握城市科技创新活动的本质规律、科学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系统总结科技创新经验的工具,也是政府对科技创新进行宏观调控、正确制定科技创新政策的科学依据[3],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客观评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

在构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层次性原则。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由其子系统组成,子系统又由下属指标组成,具有一定的层次性,上层是下层的目标,下层是上层的反映因子。第二,针对性原则。指标要针对城市创新能力,有针对性地反映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城市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经济支撑能力。第三,科学性原则。城市创新能力的指标既要能够科学、有效和系统地反映城市科技创新的相关信息,又要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第四,可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应考虑到量化、数据采集的可能性与可靠性,尽量选取统计年鉴和统计公报中的公开数据。第五,综合性原则。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涉及到城市若干创新要素的有机结合,指标的选取应尽量对城市主要科技创新要素综合考虑,能够客观反映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

根据资料和数据采集的可得性和准确性,结合上述构建原则,建立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由目标层(A)、系统层(B)、准则层(C)和指标层(D)等4个层次共18个单项指标构成,涉及经济支撑、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等各子系统(见表1)。

2指标体系的计算与创新能力的测度

2.1权重的确定

权重的确定实质上是衡量各项指标和各指标层对目标层的贡献程度和影响力的大小,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对同一层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以1~5标度法表示,进行归一化,求解每个矩阵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最后以方根法计算各指标的相对权重,经过一致性检验,符合要求。具体计算步骤如下[4]。

步骤1, 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

undefined

步骤2,计算Mi的n次方根。

undefined

步骤3,将向量undefined归一化。

undefined

步骤4,计算最大的特征根。

λmax=undefined

2.2数据的无量纲化

把原始数据通过无量纲化处理,然后按照权重计算各指标的得分。指标的无量纲化采用极差标准化,就是系列中的任一变量(x0)与其第j列中的最小值xj(min)之差和第j列中的最大值xj(max)与最小值xj(min)之差的比值。计算数值分布于0~1之间,计算公式为:

2.3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测度

城市科技创新指数(UII)的测度就是各指标的得分乘以各自的权重后进行求和,然后逐层推算,测算公式如下:

UIIundefined

其中,Bi为某指标值,Wi 为某指标的权重,k为指标所属的下一级指标的项数。

3实证分析

3.1数据来源

本文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1996—2007年)》以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方网站的公开数据,选取了1995—2006年上海的主要科技创新指标。

3.2计算结果

在城市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框架下,本文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上海进行实证研究。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采用相应的权重对1995—2006年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见表2)。经过计算,得出1995—2006年上海科技创新能力UII(见图1)及其科技支撑能力(B1)、科技投入能力(B2)和科技产出能力(B3)(见图2)子系统的具体测算值。

3.3分析与评价

从总体上看,上海城市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在逐年提高,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数从1995年的22.24增加到2006年的90.12,尤其自2001年以来上海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升,发展势头强劲(见图1)。在此期间,由于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外资在上海的研发投入下降,1998—1999年上海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有所下降,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冲击。

从城市创新的投入能力看,上海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持续增强,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2001年之后增速明显,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的测算值从1996年不足10的水平提高至2006年50以上的水平。研发经费、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的增加对上海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由此可见,研发作为科技活动的核心,对城市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举足轻重。当然,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上海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外资企业。2000—2006年,外资企业在上海的研发经费投入由21亿元增长到97亿元,年均增速高达32%,远高于内资企业17.3%的年均增长速度,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占上海企业研发投入和总投入的比重不断上升,分别从2000年的51%和27%提高到2006年的67%和38%[5],外资企业已经成为上海企业创新投入的主力。

从城市创新的产出能力看,也呈现上升态势,上海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的测算值从1996年的10左右提高到2006年的30以上水平,特别是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上海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但是,在个别年份(1998年、2001年、2005年)也产生了波动,城市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有所下滑,这主要归咎于高科技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值占出口商品总值比重容易受市场作用出现波动,1998年、2001年、2005年高科技产业(C7)的测算值分别为0、2.19、3.26,远远低于历年的平均水平,从而对城市创新的产出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从城市创新支撑能力看,虽然上海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在1996—2006年有所增强,但增加幅度不大,1996—2006年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的测算值始终徘徊在10以下水平,一度时期曾出现下降趋势,上海GDP增长率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从2003年以来,尽管城市创新支撑能力的增长幅度有所起色,但在近年来上海GDP的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加艰巨,今后需要处理好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不断强化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支撑功能,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4结论与讨论

总之,从测度结果发现,上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呈现不断增强的态势,特别是城市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提升明显,然而科技创新的经济支撑能力相对有限。因此,从长远的发展战略看,今后上海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着力点不仅要放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能力上,还要高度重视发挥城市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另外也要看到目前上海本土企业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足[6],且上海作为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的布局重点,外资研发投入在城市创新投入中占不少比例,如果上海一味地依赖外资研发投入来带动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风险性,从我国自主创新战略选择来看,这不切实际。今后,上海在积极吸引外商研发投资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大国内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投入,加强创新型企业培育[7],重视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积极推动城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范柏乃,单世涛,陆长生.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筛选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2,20(6):663-664.

[2]庄越,曾娟.城市技术创新原理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2(2):4-6.

[3]薛风平.城市技术创新能力测评及实证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2):16-17.

[4]徐建华.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王桂新,杨汝万.全球化背景下亚洲城市的战略选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杜德斌,张仁开,祝影,包惠.上海创建国际产业研发中心的战略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4):23-29.

上一篇:海尔企业文化下一篇:危险的男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