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

2024-05-10

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共9篇)

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 篇1

美国的经济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与其适时的科技政策密不可分。美国政府的科技政策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飞跃, 因此, 各国学者在研究科技政策时, 一直将美国的科技政策作为分析的重点。分析和研究美国的科技政策, 对于促进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沿革, 进而剖析美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行政机构, 总结美国历届政府制定的科技政策的内容, 解析美国的科技政策对其本国经济的影响, 提出对我国科技政策制定的启示。

1 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沿革

为了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背景和决策过程, 有必要弄清楚其历史沿革。下面按时间顺序将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分为启蒙时期、以军事为主、调整、为经济服务四个阶段。

1.1 启蒙时期

美国经过艰苦的独立战争, 于1776年建国后将科技进步列入国家发展方向之一。最早的科技政策来源于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简称《美国宪法》, 是美国的根本大法。这部宪法成为美国制定科技政策的法律依据, 明确了联邦政府对科学技术的责任。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对科学技术的支持, 于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 1802年成立了联邦专利局, 1862年成立了农业部并通过了《土地赠予法案》, 1863年成立了美国最高的学术团体———美国国家科学院;同时, 联邦政府为了统一度量标准, 于1901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 该局后来成为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联邦政府在鼓励发展民用技术的同时, 涉及军事技术不多, 1915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军事研究机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负责管理和指导飞行科学研究工作;同年, 海军部为了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需要, 成立了海军顾问委员会。1916年, 应威尔逊总统的要求, 在国家科学院成立了国家研究委员会。1933年, 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 成立科学顾问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1934年, 国家计划委员会被国家资源委员会取代, 不久, 科学顾问委员会也并入国家资源委员会。总体看来, 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全面的指导性政策, 以民间支持科学技术自由发展为主, 而政府的功能仅仅体现在立法上。

1.2 以军事为主的科技政策

二战期间, 一切为了战争, 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重点是投巨资用于核武器的技术开发研究, 大力推进制造技术, 研制新式战略武器。1940年, 美国成立了国家防务研究委员会;1941年, 罗斯福总统批准成立了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 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 政府与企业、民间研究机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一是“曼哈顿计划”的成功实施直接导致了核武器原子弹的发明, 开创了核能时代;二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开创了信息技术时代。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政府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投入的研究经费逐年上升, 政府的研发规模日益扩大, 美国进入“大科学时代”。

1950年, 美国根据《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现代科技政策的形成和确立。

1957年, 美国为了和前苏联争夺世界霸主地位, 艾森豪威尔任命了总统科学技术特别助理, 并改组了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1958年, 美国通过了《航空航天法》, 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的“阿波罗”号登月成功是美国在空间领域中竞争的最大成果之一, 由此带动产生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这一时期, 美国在以军事为主的科技政策的指导下, 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3 科技政策调整时期

美国政府在冷战后期对科技政策进行了调整, 其中比较大的举措有: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立了技术评估办公室, 并制订了《科技评估法》;197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能源研究发展局, 1977年升级为能源部;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科技立法———《国家科技政策、组织和优先法》, 为美国政府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 美国国会又相继通过了《技术创新法》 (1980年)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法》 (1982年) 、《联合研究开发法》 (1984年) 、《联邦技术转让法》 (1986年) 、《综合贸易和竞争法》 (1988年) , 政府逐步重视科技政策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形成政府和民间合作的研究开发机制, 产业界对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国家技术政策的调整和研发经费的增加提升了企业民用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1.4 科技为经济服务的科技政策

冷战结束以后, 全球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经济出现, 科技全球化的态势日趋明显, 美国政府认识到技术是决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于是大力调整冷战时期形成的科技政策, 构建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的科技政策体系。美国的历届政府在科技政策上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 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科学技术为国家利益服务, 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依靠私人资本, 避免直接介入应用和技术开发研究。

以上是美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政策发展历程, 如图1所示。

2 美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行政机构

2.1 科技政策的制定

美国的科技政策在制定时要遵循宪法和其它法律。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国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 国会实行两院制, 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 政府的科技立法草案、重要科技机构的设置、重要科技官员的任命以及科技预算等都需要通过国会参、众两院的审议和批准。

美国总统集中了国家科技活动的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 设有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和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 为总统提供科技事务咨询, 协助总统处理全国科技问题。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总统签署才能生效。

美国国会设有许多专门委员会。目前, 众议院设有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 参议院设有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国会通过其对全国科学技术的立法权、大型科研项目的拨款权、政府各部门科研经费的审批权来保障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政府制定科技预算, 向国会提出立法建议, 国会则负责最终审批预算并且通过立法决定各项科技政策的框架, 政府是各种法案的具体执行者。

2.2 科技政策行政机构

美国没有科技部, 美国的科技政策行政机构组成包括:联邦行政机构和州及地方行政机构, 其中联邦行政机构设置分为总统办事机构、联邦政府各部、独立机构三个部分, 如图2所示。

除了上述机构外, 还有许多非官方的机构在制定和执行科学技术政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咨询作用。

3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内容

鉴于研究美国科技政策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技政策进行重点分析。下面分别对历届政府的科技政策内容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3.1 里根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里根政府 (1981—1988年) 期间开启了美国科技政策的新阶段。1981年, 里根政府上台后对美国战后科技政策进行反省, 积极引导美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形成了新一轮的科技政策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政策要点之一。里根政府的国家科技政策的成功经验值得关注, 其主要内容为: (1) 通过减税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2) 建立新型研发体系, 鼓励企业研发合作; (3) 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使用, 促进联邦技术成果转移; (4) 完善科技立法工作。

3.2 乔治·H·W·布什 (老布什) 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老布什政府时期 (1989—1993年) 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 政府在科技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一是加强科学顾问在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继续给基础研究强有力的支持;三是积极推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 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 重视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四是政府直接资助关键技术, 加强政府与企业界的联系。

3.3 克林顿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克林顿政府 (1993—2001年) 作为冷战后的第一届政府, 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 重视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对科技政策进一步进行了调整。这一时期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为: (1) 鼓励企业研发民用技术; (2) 支持基础研究和教育; (3) 把信息通讯业作为科技产业政策的重点, 重视新技术领域的拓展, 如美国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4) 强化科技管理体制, 出台了一系列调整科技政策的报告, 这一系列的报告明确了克林顿政府科技政策的目标和思想, 除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外, 军转民项目和民用技术受到空前重视, 军民两用的色彩越来越浓,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4 乔治·W·布什 (小布什) 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1年, 乔治·W·布什 (小布什) 当选为美国总统, 小布什政府在科技政策上继续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2001年的“9.11”事件以后, 政府将国家反恐战争作为科技政策的首要任务, 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为: (1) 围绕国家重大优先领域规划科技发展; (2) 科技政策相对保守, 科技决策被削弱; (3) 科技政策围绕反恐战争展开。由于政府过度关注“反恐战争”而逐渐引起美国科技界的普遍不满, 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招致科技界的强烈批评, 被认为用政治干涉科学。

3.5 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9年,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由于上一届政府在科技政策方面的一些做法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普遍不满, 人们期待着新一届政府改善与科学界的关系。奥巴马政府放弃了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说法, 其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恢复科学政策的诚信和健全; (2) 支持科学家恢复胚胎干细胞研究; (3) 增加对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 (4)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复兴。

2012年11月7日, 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科技媒体对其连任后的科技政策作了一番预测, 包括支持高技术人才移民政策、开放政府数据、大力投资高科技产业等。目前, 对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评价还为时过早, 本届政府的科技政策的效果如何, 尚需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和检验。

美国历届政府科技政策的核心目标都强调科技创新能力, 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 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利用, 保证美国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尽管历届政府的科技政策主张有所不同, 但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稳定, 美国的科技、经济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美国科技政策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有如下启示:

(1) 制定新的科技政策时, 可以将农业技术的研发作为科技政策的重点。我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 却不是农业强国, 许多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仍处于原始低级阶段,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在建国初期, 联邦政府支持的主要领域就是农业技术, 政府拨农业专款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从而间接促进了当时的工业革命, 这些措施为美国后来的高新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美国对农业技术的大力支持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目前急需帮助农民农村完成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 制定科技政策时, 应充分咨询科学界相关人士, 倾听科学界的心声、利用科学界的智慧制定科技政策。科学界处在科研开发的第一线, 如果科技政策来源于实践, 将可以更好地指导科技开发实践。

(3) 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鼓励自主创新, 增强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创新体系、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特别是处于科研中坚力量的青、中年科研人员, 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无法为他们提供政策上的鼓励和保障, 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导致整个国家创新能力不强。

(4) 加强科技政策宏观调控,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等具体科技政策。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很多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 原因一是我国很多开发成果科技含量高但没有实用性, 这些科技成果开发依靠政府财政拨款, 研究人员与企业不联系, 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因此, 我国在切实加强科技政策宏观调控的同时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等具体科技政策, 把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职责, 将有限的科研投入放在刀刃上,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 在科技政策管理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决定创新,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加快自主培养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政策的步伐,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杨起全.美国科学技术的宏观调控[EB/OL]. (2011-05-22) .http://bic.cass.cn/index.asp

[2]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陆斌.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科技政策研究: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D].上海:上海大学, 2008

[4]科学网.美国发布科研诚信政策指南[EB]. (2011-05-22) .http://www.sinori.cn/jsp/archives/archivesViewDt!archivesViewDt.action?modelId=1&columnId=&archivesId=5247

[5]张华胜, 彭春燕, 成微.美国政府科技政策及其对经济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3) :7-15, 20

[6]樊春良.奥巴马政府的科技政策探析[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3) :265-275

[7]段联合, 杨帆.近十年美国R&D投入强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8) :240

[8]高卫东, 周柏春.美国科技政策发展简述[J].理论界, 2006 (5) :193-194

[9]王钟伟.二战以来美国的科技政策及其启示[J].理论学刊, 2005 (4) :91-92

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 篇2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目前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奋勇拼搏,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下5188米的下潜记录,实现了我国空间海洋技术新跨越。首座实验快堆成功并网运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煤制乙二醇和甲醇制烯烃实现工业化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实用化取得新进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重大药物创制和低成本医疗设备研发等提高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了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量子信息、纳米科技、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生命起源和进化等若干重要和新兴领域的前沿探索进入世界前列。

但是要深入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

略目标,我们还迫切需要加快科技改革发展,解决制约科技创新道路上遇到的突出问题,切实回应各方面期待。这需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只有具备强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才能真正建成创新型国家,进而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

第二,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科技工作始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要面向民生重大需求,加强关系人民衣食住行的科技创新。

第四,坚持锐意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科技生产力。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科技体制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迫切需要仍不适应,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仍不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不适应,必须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当前科技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首先,迎接新的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对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当前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科研体制与组织模式加速变革,新科技革命的巨大能量正在不断蓄积。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成为当代世界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其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加快科技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我国以较少的人均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巨大的人口规模和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支撑着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面临着资源紧缺、环境保护、人口健康、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一个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没有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难以真正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此外,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切实回应各方面期待,必须要重点加快科技改革发展。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一方面,我国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牵引不足。原创性科技成果还不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未真正确立,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亟待提升。科研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配置分散重复封闭等

问题突出,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不尽合理,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研评价导向不够合理,科研诚信和创新文化建设薄弱,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必须通过改革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环境。如果人们自觉而明智地去塑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就能激发科技创新的社会潜能,就能缩减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运用的时间进程。学习各国在科技创新上的经验,无疑是提高创新自觉性的很好方式。

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还有,一,创新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创新理论的指导,科技创新如同水中摸石头。

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创新者得到应该得到的利益,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

三、形成一个全社会尊重知识、重视创新的社会环境,这很重要,但真正做到有一定的难度。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学通学精专业技术知识,在课余时间多泡图书馆,博览群书,要抱着学知识丰富充实自己的态度来学习,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也必须要经常关心时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他人。另外要积极参加大学各种科技活动,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敢于大胆假设,锻炼自己的思维,要敢于打破常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郝老师(467829618)2012/12/20 17:18:14

美国光伏政策研究 篇3

【关键词】美国能源政策;光伏建筑;能能危机

能源危机使美国政府意识到过度依赖石油、煤等传统能源是制约美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美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国政府以及各州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能源法律法规、经济激励政策,以降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其中太阳能以无比巨大的优势的到美国政府的极力重视,美国光伏政策经过多年的研究,并结合政策实施效果不断改进完善,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

1.无正式法案阶段

该阶段从上世纪70年代起到1992为止,这时期没有明确的太阳能法律法规政策,这一阶段太阳能的使用还处于研究实验期,技术还不成熟,因此只是将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进行考虑。该时期的法律政策也只是针对所有可再生能源的,没有太阳能的单独政策。

为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1978年l1月8日,美国国会通过 《1978年公用事业管制政策法案》和《1978年能源税法案》,解除对非公用发电业的管制,并制定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及个人使用可再生能源,其相关设备费用的20%-30%可以用来抵缴个人所得税;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其设备费用的25%可以用来抵税等。该法案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化石燃料发电技术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1990年为了控制SO2、NOX等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美国国会通过《1990年大气洁净法案》 (The Clean Air Act of 1990 ),该法案间接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2.《能源政策法案》出现

1992年10月,美国为了重建能源市场通过了《1992年能源政策法案》(The Energy Policy Act of 1992),该法案确立了美国光伏产业的投资税收抵免政策(ITC),该法案规定对于太阳能光电项目永久减税10%。对于新的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也给予为期10年的减税,减税额度为1.5美分/度。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提出采取政府直接补贴投资的财税政策在100万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该计划到2010年完成。

3.《2005年能源政策法案》

2005年布什政府为了减少美国对国外能源的依赖、解决国内能源价格高涨等问题,确保美国未来的能源安全对《1992年能源法案》进行修产生了《2005年能源法案》。

在法案中提出实现2010年在20000个联邦大楼太阳能屋顶安装太阳能设备的目标,并为此目标出台了众多政策支持。

3.1税收优惠

该法案推出了一个13亿美元的个人节能优消费惠预算方案,鼓励人们使用太阳能等零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从2005年到2008年,在私人住宅和商用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系统的,可享受安装成本30%的税收优惠,其中私人减免额不超过2000美元。居民购买节能产品的,可获得最高500美元的抵税额。

3.2津贴补助与强制上网政策

商业建筑物安装燃料电池与光伏系统的将给予30%购买价格的补贴。新建建筑物符合节能建筑节能目标的可获得19.4美元/m2补助;强制电力公司收购居民或企业的余电,用以抵消从电力公司购买相同度数的电力,该政策可以保证分布式光伏发电获得合理的经济效益。

3.3配额制度

为了推广光伏太阳能的利用,美国政府出台了配额制度,其中发电配额制度为到2010年7.5%的电力由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供应;用电配额制使要求联邦政府各部门,每年消耗可再生能源占总电力能源的最小百分比是:2007 ~2009年3%;2010~2012年5%;2013年以后7.5%。

4.2009年新能源政策

2009年奥巴马上任后,致力于发展太阳能产业,希望能带动美国经济发展,为此政府制定了投资额为1500亿美元的可再生能源十年发展计划,逐步减少对是有的依赖,并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以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其中有提供200~300亿美元用于直接退税或者补贴的税收优惠政策;提供300~400亿美元用于向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的信贷政策;划拨1.176亿美元的奖励津贴用于太阳能项目的开发以及向太阳能部署提供405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攻克非技术障碍的奖励津贴政策;以及到2012年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的10%,2025年达到25%的发电配额制度。

2010年7月21日,美国又宣布实施“千万太阳能屋顶”的提案,该提案计划在2012到2021年的十年时间,在千万个屋顶上安装总装机容量达到35GW的太阳能光伏系统,每年投专项资金(2012投入2.5亿美元,2013-2020每年投入不少于2.5亿美元)用于补贴在建筑上安装太阳能系统,补贴方式为太阳能系统投资成本的50%,具体是不超过净安装成本的50%(剔除州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初始阶段大概1.75美元/W,2018年大概0.5美元/W。

5.总结

除此之外,美国各州政府为了配合联邦的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实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以及配套措施,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个人所得税减免3%~5%、企业所得税10%~15%、视情况可直接减免不动产税、购买节能设备时直接销售税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政策、绿色电价政策、可再生能源津贴政策、系统效益收费政策、设备认证政策以及“净电表制度1”等。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光伏产业能够快速发展主要是通过国家立法,为光伏建筑产业发展提供保障,不断完善光伏法律法规,形成一套完整光伏专项政策体系,并结合进经济激励手段推动光伏发电的开发和使用,这使得美国在太阳能利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有效地推动了光伏太阳能系统的应用。

注释

1净电表制度:在光伏用户与电网之间安装双向的电流表,在用户光伏系统发电充足向电网供电时,电表倒转;反之,在电网向家庭用户供电时,电表正转,用户每月只需交“净电费”。

作者简介

科技政策中的绿色创新体系研究 篇4

1 绿色创新在发达国家科技政策中的立法实践

1.1 日本——绿色创新理念的先行者

为了实现“在主要国家就自愿消减目标达成协议的前提下,在2020年实现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5%”的目标,日本内阁府制定了新的科技预算分配方针,将推进“兼顾经济与环境的绿色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政策课题,包括3方面内容:(1)促进提高能源效率技术向世界的普及;(2)加速推进太阳能电池等革命性技术;(3)通过发现与整合新的科学和技术,加速防止全球变暖的缓和对策与适应对策两方面研究开发。同时,积极向社会推广相关技术成果,推进绿色创新,实现向新的社会系统转换,创造出新产业,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还要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兼顾经济与环境的低碳社会[4]。

2009年日本内阁《针对日本光明未来的新增长策略》一文指出,日本要通过绿色创新策略变成具有环境和能源影响力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建立超过50万亿元与环境相关的市场和140万人新的环境领域的就业,减少至少13亿吨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具体的措施为: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扩大电能的使用范围;通过生态房屋和热泵技术使家庭和办公室达到温室气体零排放;加快包括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高效能设备的技术创新;执行一系列关于建立低碳社会的投资计划[5]。

由此可见,日本虽然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创新的概念,并针对本国具体发展情况规定具体的绿色创新内容,但我们不难发现,日本的绿色创新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主要内容还是偏向于绿色技术的创新。

1.2 英国——绿色创新的积极实践者

在绿色创新方面,英国成立了“创新投资基金”(Innovation Investment Fund),用于投资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技术型企业,侧重于投资生命科学技术、清洁生产技术、数字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小型新兴企业。该基金将采取“基金对基金”(fund to fund)的投资方式,即不直接投资企业,而是投资给那些具有良好资质的专业技术基金,由他们再投资企业。通过投资重点行业,扶持小型新兴企业,发挥风险投资对创新和研究成果商业化的重要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英国企业及国家的未来竞争力。

英国是世界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倡导者和先行者,2009年又实施了《气候变化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立法手段单方面为国内二氧化碳排放量设下限额的国家。继出台《气候变化法》之后,英国政府能源部门正式发布了名为《英国低碳转型计划》(The UK Low Carbon Transition Plan)的国家战略文件,提出到2020年将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34%的具体目标。《英国低碳转型计划》指出,英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把英国建设成为更干净、更绿色、更繁荣的国家。计划涉及能源、工业、交通和住房等多个方面。为此,英国将抓住机遇,力争到2020年实现以下几个具体目标:所有的政府部门都需要制定“碳预算”(carbon budgets);试点“节约用能补偿”(pay as you save)计划;推行清洁能源“现金回收计划”(cash-back schemes);选取15个城镇作为绿色创新的试点;创造120万人的绿色就业;将32亿元投入到家庭清洁能源,整体改建700万户民宅,并支持150万户家庭生产自己的清洁能源;全国4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煤等低碳能源,30%的能源需来自新能源;汽车平均碳排放量比现在降低40%,国内10%的交通工具需使用可再生能源[6]。

可以看出,英国的创新政策主要针对投资基金、投资模式的创新,节约用能补偿的创新以及基于国家战略转型的就业模式的创新。

1.3 爱尔兰——绿色创新体系的践行者

爱尔兰政府在2009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提高企业及国家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政策。在绿色经济创新方面,具体的措施有:为实现到2020年政府承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的40%的目标,并保证投资者对投资可再生能源收益的回报,爱尔兰政府推出了一项新的可再生能源补偿税,对海洋、潮汐、风力和生物质能发电的并网电价实行税收补偿,从而促使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在2025年前保持在一个固定且较高的水平。

同时,为了应对经济衰退对政府收入减少的影响,并考虑到国际社会的压力,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爱尔兰税收委员会拟实行“碳税”(carbon tax),将面向所有销售的“碳基燃料”(carbon-based fuels)征收,按照每种燃料实际排放的CO2的吨数计算。目前提出的方案是按每吨碳排放收取20欧元的税,在2010年可获得4.8亿欧元的税收,到2011年可获得5亿欧元的税收。征收碳税将促使现有造成空气污染的企业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促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

除了发展新的环境友好型产品和服务部门外,提升现有部门中潜在的绿色活力,提高现有部门的竞争优势(如技术、立法、税收制度等)从而能够成为杠杆去服务新的可能存在较少争议的替代部门。绿色财政服务部门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绿色投资基金和碳交易市场在广度和深度上正逐渐地发展壮大。将可能存在的发展绿色财政服务部门的集团和品牌合并为绿色投资的载体,而对于资金的管理、碳交易和相关的专业服务都应该在绿色环保的原则之下进行。

在创造绿色就业机会方面,爱尔兰最近一份关于绿色经济的研究报告表明,关于绿色产业的投资计划相较花在其他刺激计划上的每一欧元或每一美元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报告表明,在1998—2007年间,就业率在清洁能源部门增长了9.1%,而爱尔兰平均的就业率仅增长了3.7%[7]。

综上,爱尔兰提出的创新政策具有体系化的趋势,涵盖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了绿色经济模式的创新,基于绿色经济的税收制度的创新,投资和交易市场的创新以及绿色就业机会的创新四部分。

由以上日本、英国、爱尔兰的立法实践可以看出,他们的科技政策中基本都涵盖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容,除此之外,虽有绿色经济创新和绿色就业创新概念的提出,但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绿色创新体系。但是客观地说,爱尔兰的立法实践应该对我国构建绿色创新体系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 绿色创新政策体系在我国的现状

我国关于创新的规定多以绿色技术创新的概念提出,鲜有对于绿色创新体系的提出及说明。我国于2007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明确提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且设立了企业技术进步专章。该法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规定了多项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优惠措施。强调要“调动科技工作人员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建立一种能够激励自主创新的制度,营造一个能够自由探索的学术环境、使科技工作者能够勇于承担风险的学术氛围,使科技人员能够没有任何思想负担,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技项目。”[5]以上一些原则性的规定只是强调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对于自主创新的含义、创新的体系构建则并没有具体阐释。

另外,笔者在对我国各省市的科技进步条例的梳理过程中也发现,同时涵盖环境和创新的条款为数不多,且多以环境技术创新为主。我国主要的省市科技进步条例中虽然都有创新的内容,但也主要是“鼓励技术创新;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以及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等宣示性内容。如以新近几年的立法实践为例,《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2009)中同时提到创新与环境的条款只有第三条、第十条,而《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2008)也仅在第十五条中有关于创新和防止污染的原则性规定。

综上,我国科技政策中的创新基本是技术创新之含义,还没有与环境、能源的概念相整合,更没有关于绿色创新含义的明确提出,绿色创新也没有体系化之趋势。所以可认为,绿色创新还暂时没有纳入我国创新体系当中。

3 关于完善我国绿色创新体系的建议

绿色创新是在创新理念下的一次新的创新,除了传统创新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外,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实践,笔者认为我国应构建及完善的绿色创新体系应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绿色技术之创新,包括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大力推广和使用。

绿色经济之创新,包括征收各种资源补偿税、碳排放交易税,大力发展绿色财政服务系统,针对绿色科技的投入推广绿色创新投资基金。

绿色产品之创新,包括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绿化”③,如绿色原材料、绿色能源、绿色产品。

绿色就业之创新,包括与环境、新能源相关的产业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

具体针对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完善方面,笔者建议:在总则中的第三条加入“鼓励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容;第八条加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绿色创新的评价制度”;在第二章第十七条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活动中加入“从事绿色技术开发、转让、咨询和服务的活动”;在第三章第三十六条关于企业享受国家税收优惠的条款中加入“从事于绿色产品和绿色就业的企业”。

综上所述,不管是创建创新型国家还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都应该将绿色创新的概念明确提出,并作为评价创新型国家的一个固定指标,并且将绿色创新体系作为创新体系一个不可或缺的子体系予以构建,而将绿色创新体系纳入正是我国创新体系完善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摘要:绿色创新的概念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但其内容一直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主。在我国创建创新型社会的历史条件下,绿色创新体系应纳入我国的创新体系之中。绿色创新体系至少应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绿色技术之创新、绿色经济之创新、绿色产品之创新、绿色就业之创新。

关键词:绿色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经济创新,绿色产品创新,绿色就业创新

参考文献

[1]扈春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政策发展回顾[J].生产力研究,2009(12):6-7

[2]THOMAS BERNAUER.Explaining green innovation[J].The Cen-ter for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6(17):3-5

[3]The TechNet Green Technlolgies Task Force.Green technologies:Aninnovation agenda for America[R].Recommendations of the Tech-Net Green Technologies Task Force,2007

[4]北京市科技协作中心.日本2010年度科技预算分配方针强调“绿色创新”[EB/OL].(2010-01-15)http://www.beijing-stcc.gov.cn/indexWeb.do?action=getInterchangeByID&id=77

[5]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科技进步法修订重在激励自主创新[EB/OL].(2007-08-30)http://www.bjrd.gov.cn/27925/2007/08/30/243@15061.htm

[6]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DECC).The UK LowCarbon Transition Plan[M].UK:Crown Publishing,2009:122

美国的危险废物鉴别体系与政策 篇5

1 美国法律对危险废物的规定

美国R C R A第3 0 0 1条规定, 美国环保局制定并颁布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考虑危险废物的毒性、持久性和自然降解、生物体内的富集以及诸如易燃性、腐蚀性和其他危险性因素。4 0 C F R p a r t 2 6 0~p a r t 2 6 1+为美国E P A制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法规, 主要规定了危险废物管理系统的总则、特性鉴别和危险废物名录。对于危险废物的鉴别, 该法规定, 所有固体废物产生者必须确定所产生的废物是否是危险废物。

2 美国危险废物鉴别的程序

美国危险废物的鉴别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点:即是否属于固体废物;是否可以从危险废物定义中排除;是否属于目录列出或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是否符合特殊规则规定的废物。

(1) 是否属于固体废物。根据美国RCRA法, 危险废物首先必须是固体废物。如果可以确定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就可以判定该废物不属于危险废物。

(2) 是否可以从危险废物定义中排除。需要指出的是, 并不是所有具有危险特性的物质都必须归类为危险废物, 并按照美国E P A危险废物管理条例进行管理。尽管这些废物可能含有有害物质, 但是对这些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进行收集、运输、处理或处置可能不切实际或难度很大。例如, 家庭废物中的废溶剂、废杀虫剂和废旧含汞电池等, 明显具有危害性, 如把这类废物列为危险废物, 会因为这类废物的量大、混合程度高、不易处理而带来许多问题。因此, 美国E PA危险废物管理法规中对一些来源的含危险特性的物质从危险废物中排除出去, 如家庭产生的含汞灯管、含汞电池等。

(3) 是否属于名录中或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对环境和人类有害的废物并不都已在名录中列出。E P A规定, 任何废物必须测定其危害特性;如果未在名录中列出的废物表现出了危险废物的特性, 则也可判定其属于危险废物。

(4) 是否符合特殊规则规定的废物。美国危险废物鉴别程序是按照图1所示进行的。

3 美国危险废物鉴别的特殊规则

虽然美国E PA法规规定了危险废物的鉴别方法, 但是仍然会有某些废物经过处理后 (如大量稀释) 逃避法律的管制, 或被污染的物质无法通过相应的法规来鉴别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为避免这类情况的出现, E P A规定了若干规则以完善鉴别法规。这些规则包括混合规则、衍生规则和包含政策。

3.1 混合规则

为了使非危险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混合物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降到最小, 并防止通过大量稀释危险废物而逃避法规管制行为的发生而制定。混合规则规定E P A名录中的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后仍属于危险废物, 即使是很少量的名录中的废物与大量的非危险废物混合, 混合后的废物同样属于危险废物。对于名录中仅显示易燃性、反应性和腐蚀性的危险废物, 当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时, 应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对混合物进行鉴别, 如果混合物表现出E P A规定的四种危险特性中的任意一种危险性, 则判断其属于危险废物, 否则属于一般固体废物。

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这类危险废物, 当与其它固体废物混合时, 如果混合物表现出E P A规定的四种危险特性中的任意一种危险性, 则判断其属于危险废物, 否则属于一般固体废物。

3.2 衍生规则

贮存、处理或处置危险废物 (包括污泥、灰分、空气污染控制设备的灰尘、渗滤液) 产生的任何固体废物都属于危险废物。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鉴别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产生的残渣等, 仅当其表现出危险特性时, 才属于危险废物, 否则, 属于一般固体废物。若残渣是回收用来制造新产品或被用来回收具有经济价值的物质, 则此残渣不属于危险废物。

3.3 包含政策

在有些情况下, 当危险废物进入了土壤或污染了设备、建筑或其他器具时, 这些受污染的土壤和物质因为不符合混合规则和衍生规则的要求而避开R C R A法律的管制。因此, R C R A规定, 凡是出现这种情况, 受污染的物质同样应当被作为危险废物。只有当受污染的物质不再表现出危险特性或被认为不再对人类和环境产生威胁时, 才可以不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3.4 豁免政策

在不同操作环境下产生的废物不一定都是危险废物。美国针对这些情况制定了一些豁免的规则, 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免了废物产生者的责任。美国4 0 C F R p a r t 2 6 1.4 (b) 中规定了1 8种豁免的情况, 包括家庭废物、返回矿场地点的表土采矿、钻井泥浆、矿石和矿物等。危险废物特殊规定的三个规则中也有豁免的情况。混合原则有八种豁免情况, 如特性危险废物与矿业废物混合时尽管会表现出易燃性、腐蚀性等危险特性, 但仍按一般废物来管理。其余几种情况主要是针对名录中的危险废物的豁免。衍生规则有五种豁免情况, 如从危险废物中回收的有用材料, 因为按照相关定义, 这类材料已不属于废物定义的范畴。其他四种情况指的是使用特定处理工艺处理特定废物产生的残渣, 可以按照一般废物来管理。

4 美国危险废物名录制定的准则

美国E P A在将废物列入危险废物名录中时考虑四条准则:第一条准则是废物中包含有毒的化学物质, 在缺乏法规管理的情况下, 将导致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第二条准则是废物中包含有急性毒性化学品物质, 即使含量很低, 这类物质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也是致命的;第三条准则是废物通常表现出以下任何一种危害特性:易燃性、腐蚀性、反应性和毒性;第四条准则是在国会制定的相关法律中, 这些废物会被定义为危险废物。

凡是符合上述四条中任何一条的废物都被列入危险废物名录。由此产生的危险废物名录包含四种类型, 每种类型危险废物都有一个E PA危险废物编号。四种危险废物类型中的每一类都带有E P A指定的前缀字母, 作为识别之用。四种类型的危险废物如下:

(1) 来自非特定源的危险废物名录 (即来自确定的一般工业和生产过程的废物, 共列入3 9个危险废物编号, 由字母F表示) ;

(2) 来自特定源的危险废物 (即来自指定工业的废物, 共列入1 7 8个编号, 由字母K表示) ;

(3) 被遗弃的商业化学品、不合规格的物质、容器沉积物和溢油沉积物 (剧毒的由P表示, 一般毒性的由U表示, 共列入6 0 0多个危险废物编号) 。

名录中共包括了大约8 0 0多个危险废物编号, 9 0 4种危险废物。为了较好地在名录中反映出危险废物的特性, E P A采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危险废物的特性, 如有毒废物 (T) 、急性毒性危险废物 (H) 、易燃性危险废物 (I) 、腐蚀性危险废物 (C) 、反应性危险废物 (R) 。名录中危险废物的代码影响到法规对他们的管理, 如H类比其他类型的危险废物管理更加严格。

5 美国危险废物的特性鉴别

按照美国E PA颁布的鉴别标准, 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主要包括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和毒性四种类型。这主要是考虑到危险废物产生者在判别时易于操作, 并具有可行性。美国危险特性鉴别标准制定的原则为:

(1) 表现出以下危害特性:导致死亡率的增加或严重的不可恢复疾病的增加;当对其进行不恰当处理、贮存、运输、处置及其他管理措施时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或可能造成有害影响;

(2) 以上特性能够有合适和标准的测试分析方法, 由产生者通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

反应性特性鉴别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鉴别一类极不稳定且易发生剧烈反应性爆炸的废物, 为了防止在废物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对工作人员造成身体的伤害, 避免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释放毒性组分到空气中, 以致发生爆炸和剧烈反应的事故。美国E P A指出, 反应性特性可能部分与易燃性特性定义有重叠。美国E P A强调, “反应性的描述性定义可以给废物产生者以明确的指导, 决定他们产生的废物是否表现出反应性特性”。理论上讲, 反应性特性可以比较明确地定义, 例如D O T通过更为具体的词义, 如通常条件下“不稳定”、“剧烈性反应”、“易于爆炸”、“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具有爆炸力”等等, D O T规定了反应时间和剧烈反应率。类似地, O S H A将反应性定义为会发生火花、不稳定反应, 遇水反应, 尤其是在震荡、受压或遇高温条件下。

E P A将腐蚀性定义为p H值低于2或高于1 2.5的液态废物。这是因为超过这一标准的废物会损害人体器官, 与其他废物接触产生有害反应并且可能危害水生生物。腐蚀性特性规定的重点保护对象是在运输过程中对直接接触此类物品的工作人员, 防止伤害到皮肤和眼睛。同时, 也防止腐蚀性液体对重金属的溶解导致污染地下水。第二种腐蚀性危险特性是有关废物对钢制容器 (设备) 的腐蚀。EPA定义此种腐蚀特性是因为这类会侵蚀钢材的废物可能从所隔离容器中溢出或接触到外界废物, 以致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从容器或设备中溢出, 直接与环境接触的产生危害、或剧烈反应和释放废物的有害组分到环境中。

美国E P A制定的毒性特性 (T C) 是为了减轻由于有毒废物毒性组分释放到地下水介质中, 通过慢性暴露途径而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美国E P A经过长期研究表明, 土地填埋处置渗滤出的污染物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是废物毒性组分释放到环境中的最主要的途径。美国E PA之所以将地下水作为废物处理单元中的渗出物鉴定的重点考察对象, 是因为填埋场90%以上的渗出物、地表构筑物9 8%以上的渗出物都涉及到对地下水的污染。美国将地下水作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对象, 主要是考虑到美国几乎5 0%的人口都将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来源;9 5%以上的农村居民都靠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全美1 0 0座大城市中3 4%依靠地下水作为饮用水和工业水源。

美国E P A最初在浸出毒性鉴别标准中规定了1 4种污染物浸出毒性限值, 后来又增加了2 6种物质, 这些物质包括金属、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有机物以及杀虫剂。TCLP从固体废物的行业来源、处理处置方式、污染途径等方面考虑, 以案例调查的研究方式说明废物在处理处置单元中所释放危害组分、释放频率和污染对象和污染水平, 研究结果作为确立毒性特性 (TC) 浸出项目的依据。美国EPA在TCLP检测项目的确定上主要考虑了4个方面的因素:

(1) TCLP可以模拟 (测试方法可行, 试验环境与处置方法采用的环境接近) , 废物释放的危险组分主要通过渗漏污染地下水;

(2) 在全美处置场所中出现的频率高 (经常出现) ;

(3) 污染浓度超过S M C L s或其它环境标准较高 (污染严重) ;

(4) 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和数量最常见、较多 (能代表大多数危险废物) 。

无论是EP还是TCLP, 在确定标准值时, DAF都是取100这个参数。不同的是, EP的参考标准是初级饮用水质量标准, 而T CL P的参考标准是慢性毒性可接受剂量。由于巴塞尔、欧盟都将医疗废物列入危险废物管理, 所以定义了感染性危险特性, 美国则将医疗废物单独管理;另外巴塞尔、欧盟对生态毒性也有定义, 而美国也未制定生态毒性的定义。

6 中美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对照

目前, 中国危险废物的鉴别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名录法, 即根据名录查阅待判定的固体废物是否列入在名录中, 如果名录中已经列入则可判定其为危险废物, 但不能就未列入名录的判定其不是危险废物;第二种是检测法, 对未列入名录的危险废物进行检测, 结果高于鉴别标准则可以判定是为危险废物, 低于标准的不一定是危险废物。前两种鉴别都属于肯定性单项判别, 鉴别方法是结果的充分非必要条件;第三种是专家判定法, 前两种都无法判定的由国家级别部门组织专家认定其是否是危险废物, 鉴别方法是结果的充分必要条件。

中国新的危险废物鉴别体系, 其基本框架参照了美国的危险废物鉴别方法, 但危险废物名录的内容和特性鉴别的方法和标准还是有很大差异, 这与本国产业结构、危险废物产生的类别和强度, 以及环境容量等不同有关。中国危险废物的鉴别在借鉴美国危险废物鉴别方法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和结合了中国的国情。

中国现行危险废物鉴别体系相比原有的危险废物鉴别方法, 现行的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在鉴别程序、鉴别方法、鉴别途径和成本控制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行的危险废物鉴别体系是比较适合国情, 又行之有效, 基本可以满足当前固体废物管理的需要。但仍有一些方面有待探讨和完善。

首先, 就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而论, 了解危险废物的危害性比知道其精确的化学成分更为重要。这种危害不仅来源于危险废物原有的特性, 而且还与化学成分的含量有关。现有名录并未充分考虑危害成分的含量, 而只规定其来源。如此, 一些低含量危害成份的废物, 即使其不对环境造成危害却依然按照危险废物管理, 从而可能会出现不科学的保护过度问题。

其次, 标准鉴别法受研究方法、科学技术手段以及认识水平等因素的限制, 不可能制定出完备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有些废物对人类健康或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但现有技术条件下, 尚不能鉴别其危险特性或检测出危险组分, 也就是不能排除其具有危险特性。

摘要:剖析美国危险废物管理的国家政策, 以及支持管理的危险废物鉴别技术, 包括程序、方法及其定义的内涵。对比分析中国危险废物鉴别体系和管理制度在借鉴国外经验方面存在的问题。

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 篇6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全面部署, 明确提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同时,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因此, 通过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市场链条相互融合, 推进广大中小微科技型健康发展, 成为当前推进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育与壮大科技型企业,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力度, 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还面临许多困难, 随着经济增长的回落, 生产成本增加, 总体效益下降, 国际国内市场萎缩, 尤其是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许多企业贷不到款, 贷到款的贷款费用很高, 因此国家各个层面在经济转型时期, 更加关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更加关注现在困难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加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力度, 强化对其政策的科学设计与制度化建设。

二、科技金融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制约要素

(一)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自身特殊性的制约

主要表现为:虽然智力资源丰富, 专业化集中度高, 但固定实物资产少, 缺乏资金以及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和信用记录, 贷款的额度相对较小, 很多企业是科研人员, 往往缺乏管理和市场经验, 一旦技术有误或者方向有误, 企业可能就会解体, 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企业存活率较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这些特点导致其融资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首先, 由于缺少抵押物和信用记录, 导致金融机构对还款的不确定性增加, 造成融资渠道不畅, 只有小部分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 资本市场融资可能性降低, 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的利息高。其次,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往往出现短贷长用的现象, 银行逾期垫资比例高, 对银行, 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储蓄和借出业务具有较强影响。因此, 银行往往审慎对待此类贷款。三是由于科技市场的自然淘汰和技术更新频率很高。选择项目的恰当性、发展计划的合理性、市场的开拓能力有限性等技术、市场和新型行业的发展导致的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信贷风险。

(二)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制约

首先, 由于目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国内市场增速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市场规模不足, 盈利水平下降, 景气指数回落, 因此,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意愿受到影响。其次, 政府政策支持与配套服务不足, 由于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成本高、效益不确定、工作量大等固化认识, 导致对其相应的法律体系、税收、信息交流、财务审计、管理咨询、金融政策等社会服务体系落后于需求, 而是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大企业, 大多政策都是为其量身定制。第三是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不足, 不能适应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备,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尚不成熟。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很多担保机构在资金规模、担保时限、担保能力上存在欠缺, 风险过于集中从而束缚了其代偿能力, 相应的制度改革、监督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内外环境的制约, 导致大量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资金主要靠内部积累以及代价很高的民间借贷, 融资渠道受限, 直接融资比例非常低, 使得大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为受到资金问题困扰的融资难企业, 因此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体系, 真正激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活力。

三、科技金融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 政府积极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 制定扶植政策, 升级服务体系。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倾斜, 制定单列计划, 实行单独管理, 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引导成立专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的金融租赁机构, 由金融租赁机构帮助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解决设备和资金问题, 通过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拓宽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政府与交易市场之间在企业挂牌与股权融资、地方金融机头托管、债券融资等方面进行磋商。引导成立针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积极推动活跃的“民营银行”, 将社会闲散资金和民营资本引入到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体系中, 探索小银行服务小企业的科技金融模式。为增加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引导保险体系建设, 利用保险公司的进入降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等, 防范信用风险。利用政府行政资源, 整合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科技要素, 引导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吸收、承接和转化高新科技成果等。第二, 带动金融机构向科技产业聚集区集中。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往往倾向于向特定区域集中, 这种集中性的特点使得配套的科技金融也应该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密集的区域转移和集中, 深入到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密集的区域, 在聚集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增加经营网点, 政府应该配套建设专门的服务机构和队伍。搭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推广和应用平台, 使金融服务回归科技实体;第三, 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兼顾经济与社会政策双维制支持。制定包括专项引导资金、科技奖励、风险补偿、财政补助、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合作成长基金等在内的科技优惠政策, 变选择性、临时性政策支持为普惠制和长期化的政策支持, 扩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产品采购力度。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赋予土地、税收、审批等有限权限, 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孵化器、创业园等创业基地的建设, 实行对其资金运行动态监测的反馈机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服务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研究计划与研究课题, 利用其科技创新的资源和平台, 增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后劲, 鼓励创新人才自主创业, 从而增强科技金融进入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心等。第四, 制定优惠政策搭建相关的协作平台。例如, 对应用性较广的大型科学仪器, 可以采取政府贴补、税收优惠等方式, 引进社会资本和相关的企业共同搭建相应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服务平台, 实现大型仪器的共享, 减少企业的固定投入, 在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同时,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政府还可以投入建设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最后, 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宣传推广, 将相关的科技、财税、经济、工信、商务等部门的相关政策进行整理汇集, 开发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建立科技服务终端, 利用其信息覆盖和发送即时的特点, 第一时间将各类相关信息推送到相关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使其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提高科技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 金融机构积极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与建设性的服务

第一, 制定量身定做的信贷政策, 搭建相应的服务平台。金融机构应认识到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持有与市场发展迅速中的优势, 在审批程序、风险补偿、考核方法与资源配置上制定专属的政策。主要体现在, 审批程序上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良好成长性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绿色通道, 减少反担保的程序, 为其提供主动授信, 设计整体融资解决方案。第二, 打造量身定做的创新型科技金融产品, 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为解决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 金融机构应着手建立专门针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专营机构, 比如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中心等, 放大分布网点。成立专业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信贷业务培训师团队, 培训专业服务人员, 在信用贷款、质押贷款等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 将银行信贷流程进行分解, 对分解的包括营销推广、业务办理、审批、放款、后期管理等程序配备专门的营销推广经理、信贷经理、风险控制管理人等, 从而提高运行效率。着力进行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信贷产品创新, 尤其要注意识别该类企业的核心资产。在质押担保方式上, 尝试以股权、知识产权、版权、商标权、发明专利权质押, 设计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产品。细分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供应链, 针对不同环节的资金需求, 设计供应链融资产品, 为企业提供包括托收保付、信保票据买断融资、厂商银储等在内的融资组合, 平衡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供应链。在还款方式上, 考虑其担保物的缺失问题, 设立放款专用账户, 根据其现实需求放款。在融资的组合方式上, 进行投资与保险结合、保险与贷款结合、投资与贷款结合、投保贷结合等不同组合方式, 发挥各自所长, 用投资收益弥补贷款和担保的风险性。在提高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用等级上, 发挥保险信用增肌的作用, 借助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补偿机制,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可以通过进行风险管理咨询, 投保商业保险, 缓解企业信用不足的弊端, 增强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增加银行向其授信的机会。

(三) 广泛构建政府与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合作平台

政府的相关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和银行开展战略合作, 通过协议合作的方式, 共同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搭建融资授信平台。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资助、认定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银行优先进行信贷, 双方可以在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建设上找到连接点。银行和担保公司在业务操作上可以协调同步进行, 在信息收集、审批、决策、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合作。保险公司与银行可以在化解风险方面实现合作共赢等。总之,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建立, 有助于实现小企业与银行大资金实现对接, 有利于分散的民间资本、闲散资金等小资本服务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这个大群体。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 篇7

1 研究文献综述

由于科技政策在创新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科技创新政策一直是国内外相关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科技创新政策的大多研究成果集中在分析发达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以及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启示。罗晖[1]、樊春良[2]等对美国不同时期的科技政策进行了研究。周伯春等[3,4]分析了美国科技政策的发展及其实际应用中的特点以及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启示。洪辉[5]、刘华[6]以及徐浚杰等[7]分析了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历程,讨论了欧盟科技创新政策的内容。孙晓[8]详细介绍了韩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发展趋势。

江笑颜等[9]从科技管理体制的角度分析了韩国科技管理体制的四次变革历程及其特点。刘永林等[10]对美日韩的科技政策进行了对比。也有一些学者对日本的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分析[11]。国内有一些学者对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落实以及科技政策的评估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12,13,14]。

国外学者对科技创新政策有多方面的深入研究。Laranja[15]等基于熊彼特的内生增长理论、新古典主义理论、系统理论等分析了科技创新政策的目标、科技创新政策的作用层次和科技政策制定者作用等的理论基础。Tnurist[16]结合案例讨论了国有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中的作用。Herrera等[17]讨论了国家层面与区域层面的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关系。

科技创新政策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科技创新政策自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保证科技创新政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必须利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科技政策体系以及体系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近年越来越多国外学者从系统的角度讨论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并从理论上探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框架,而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基于系统观点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首先给出科技创新政策及其体系的定义,剖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内涵,进一步明确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内涵;其次,分别从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两个方面分析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进而明确了国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内容。

2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的内涵

国家创新体系概念是基于系统理论发展起来的,强调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从国家的视角研究科技创新问题,因此,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和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及其协调性是科学和合理的;同时,科技创新政策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政策,且这些政策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这也要求必须用系统的观点研究科技创新政策。

科技创新政策是政府为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产生新知识和新技术,并利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支撑引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竞争力增强而采取的相对稳定的行动工具。而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是政府能够采取的,各种影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及其之间相互关系构成的集合,该集合中的政策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都将会直接影响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

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理解需要注意:一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是由政府能够采取的各种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集合,包括国家支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以及技术创新的各类政策。二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具有目的性,主要是解决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系统失灵和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其建设水平。三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既可以通过单个政策的调整实现,也可以通过改变多种政策工具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达到目的,各个政策之间密切相关,往往一个政策工具的改变会引起整个体系作用效果的改变,也就是说,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不同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扮演很重要的协调者角色,通过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构建相互配套和衔接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有效解决系统失灵和市场失灵,推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开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使得科技创新能够更好地支撑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根植于国家创新体系、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

基于上述分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是指政府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运用多种政策工具,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得以高效协调开展,加速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扩散和使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引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发挥的作用和可能达到的水平。

具体来说,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和政策工具运用的核心是要促进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高效开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使得科技创新能够有力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说,不能孤立看待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必须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结合。

(2)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是推动鼓励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建设。制度经济学认为,政策制定有两种不同的导向,一种是把保护职能作为政府干预的重点,积极培育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如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等;另一种是干预具体的科技创新过程和结果,如政府设立研发机构开展某类研发活动。一般认为,前者优于后者。增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特别重要的位置。

(3)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外在表现为各种科技创新政策工具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套的水平,本质上体现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协调性和建设水平。如果一个国家的创新体系协调性强、建设水平高,实际上就反映了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水平高;反之亦然。因此,要从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出发研究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提升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水平。

3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

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中的参与主体有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以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活动的开展,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资源和服务的合理配置,而且需要良好的环境。政府通过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设和政策工具的应用,弥补市场失灵和系统失灵,以保证科技创新系统有效运作。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角度,其协调性一方面体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所提供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协调性;另一方面体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协调性,而这两方面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也就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的保障,而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需求来源,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直接决定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水平,影响着国家和区域创新能力。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保障着两方面的协调。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的需求如图1所示。

3.1 科技创新能力协调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需求

运用科技创新政策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核心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科技创新能够有力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即存在目前拥有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的能力是否基本一致的问题。如果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能够有效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即说明其拥有的科技创新能力与需要的能力之间是协调的,否则就是不协调的。出现科技创新能力不协调问题往往表现为能力不足,需要从多方面运用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能力主要包含科学研究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公共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等多种类型,其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往往首先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一旦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必须从多方面运用科技创新政策工具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1)政策引导建立公平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公平和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促进知识创造和扩散最基本的制度要求,为此,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在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配套建立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

首先,要有独立的企业制度,即企业要拥有明确和独立的产权并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企业有充分的决策权,能够根据市场信息变化自主决策;企业还要对自己的决策和行为负民事责任。其次,要有保障市场有效竞争的制度。具体而言,一是把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都转化为商品并分别形成市场,法律法规以及政府平等对待不同的市场主体,保障其公平竞争;二是放开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价格,使价格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三是努力让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的供给量比较大,争取形成供大于求和充分竞争的格局;四是消除创新成果和创新要素进入与退出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及经济性障碍,防止垄断;五是构建有效的竞争规则,保障市场主体严格遵守、有序竞争。另外,形成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还要规范政府的职能,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和健全的法制基础。对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如果没有上述基础性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会很难建立,市场机制的作用会很难在技术创新中科学和积极有效地发挥作用。加快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之一。

(2)政策支持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环境。科学研究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是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在政策的支持下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强有力地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的开展。

首先,需要保障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有必要和充分的投入,而且其投入要形成科学合理的结构,如: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等之间的投入结构;稳定性投入与竞争性投入之间的结构;不同领域和部门之间投入的结构等。其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需要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科学仪器和设备等多种资源,需要大量运用科技数据库、科技文献库、自然科技资源库、科学仪器和设备服务平台等各类科技创新基础设施,这些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信息资源的供给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应主要由政府投入建设和提供服务。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环境,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让科研人员能够高效和优质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再有,要搭建良好的科研交流和合作平台,让不同单位甚至不同国家的科研人员能够积极交流和深入合作,加速新知识、新技术的产生、扩散和运用。另外,要通过政策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追求真理、锐意进取、勇攀高峰、争创一流的文化氛围,支持科研人员有比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让科研人员能够心无旁骛、安心专注开展研究工作,有信心和决心做高水平的原创性学术研究,不断产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3)政策营造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和能力,为此,关键是营造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

一般而言,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应具有下列特征[18]:一是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等环境,使企业技术创新有良好收益预期,能获得很好的经济回报。二是要建立高水平的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市场,保障各类创新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同时,创新要素进入企业技术创新领域,相比进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其他部门和运用于其他领域,要能有同样甚至更好的回报,企业技术创新对各种要素有强大的吸引力,各种要素会积极向企业技术创新领域集聚。三是企业采取技术创新战略能相比资本运作、投资房地产、兼并收购等其他战略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即技术创新战略成为企业具有显著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

要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政策协调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协调好企业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发展和通过技术创新发展之间的关系。企业获取利润,既可以通过大量消耗廉价的资源和人力、降低污染物排放成本等实现,也可以通过大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依靠技术进步实现;同时,企业的资源消耗和技术进步之间有相互替代性,大量运用先进的技术可以减少产品生产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这样企业发展可以在资源利用和技术进步之间进行选择。如果企业能以比较低的成本排放污染物,并大量消耗廉价的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等获得利润,必然不会选择冒很大的风险依靠科技进步获取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资源依赖型发展环境不支持企业创新。为此,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形成适度偏紧的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和土地等的价格,严格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杜绝企业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发展的机会,促进企业积极吸引和利用创新要素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二是协调好创新密集型行业和其他行业利润水平之间的关系。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赢得利润,私人资本的投入必然以利润为导向。如果某个行业的利润率特别高,必然会大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如果少数行业对资本的吸引力太强,也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增强。这样,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等创新密集型行业的发展,特别要注意均衡创新密集型行业和其他行业获利水平之间的关系,如果像房地产等行业发展太快、利润水平太高、暴富的机会太多,往往会出现原来处于创新密集型行业的企业有了一定的利润积累后,不是把其继续投入用于技术创新,而是采取多元化发展战略把利润转移投入到房地产这样的高利润行业中来,直接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累积和持续提升。为此,必须制定切实有效的经济政策,均衡创新密集型行业和其他行业获利水平之间的关系,让真正依靠技术创新发展的企业获得更高的利润,让创新要素投入企业技术创新能有更好的收益。

三是协调好高水平人才进入企业与进入政府等其他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高水平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最核心的要素,企业能否通过市场获得其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对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企业能否强有力地吸引人才,不仅与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和开发水平有关,还与高水平人才到企业相比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单位能获得的收益紧密相联。如果全社会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让高水平人才到企业相比到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单位的收入明显要低、地位明显不行、发展机会明显更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更低、风险明显更高,会显著增加企业吸引高水平人才的难度。因此,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一定要注意均衡高水平人才进入企业与进入政府等其他部门的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高水平人才进入企业相比进入政府等其他部门的收益不低甚至更好,提升企业吸引高水平人才的能力。

四是协调好企业技术创新自身受益与政府和社会受益之间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见效慢,属于为未来和长远发展服务的战略性投入。一般情况下,只有在企业具有了比较好的利润积累,也即按企业家的说法有了“闲钱”,形成了比较强的抗风险本领、具备了比较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后,才能大量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反之,如果企业的生存都面临比较大困难,要让广大企业投入进行技术创新,为长远发展谋划,是非常困难的。为此,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一定要注意均衡企业受益与政府和社会受益之间的关系,注意减轻企业的税费等各种负担,让优质企业有比较好的利润积累,让创新要素投入到企业技术创新领域能有较好的收益,增强企业的创新要素吸引能力。

五是协调好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健康发展和快速获得高额利润之间的关系。为鼓励产品出口,吸引外资,遏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和企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及其企业等的发展,我国从税收减免、出口退税、土地出让优惠、进出口配额管理等多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在充分认识到各种政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政策运用不当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企业仅仅通过获得进口或出口配额、争取到优惠批租的土地、获得上市机会等就能快速获得高额利润,强大的利益诱惑必然会导致大量的企业不会把通过市场竞争赢得竞争优势和获得利润作为企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必然不会大量投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增强竞争力和获得效益,而是想尽办法套取政策红利,这势必会极大地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为此,在制定各种政策时,必须注意政策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必须充分考虑政策可能产生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保障政策的主要作用是扶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而不是让少数企业能利用政策快速获取高额利润从而挫伤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

3.2 科技创新活动协调性对科技创新政策的需求

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主要涉及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与其需要的资源、服务和环境及其满足的需求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对该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有多方面的需求,需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解决以下具体问题:

(1)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协调性问题。人类社会的科技创新历史表明,不同的科技创新活动之间既有本质的区别,又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促进关系,科学研究是技术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反之,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也能带动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应该能够调节、处理好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协调性。

(2)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其需要的资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问题。显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必须有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相配套,否则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很难高水平开展,甚至无法开展。因此,往往需要科技政策的调节,使得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其需要的资源要素之间协调。

(3)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科技创新的核心目的是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如果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社会需求不相一致,不仅会带来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延缓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4)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科技创新服务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当代社会,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的高水平开展、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运用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服务的支持,通过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服务,可以使科技创新的方向更加准确,活动组织开展更加高效,资源筹集和运用更加便利,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更加广泛和深入。

(5)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科技创新制度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制度是由人制定的规则,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抑制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增进秩序。制度对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持续的长远影响。科技创新相关的制度即科技创新制度与科技创新活动及其资源、服务和需求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需要形成良好的协调。

(6)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科技创新文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互动共进已经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点,文化的力量可以深入精神世界,在创新活动中激发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内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应该高度关注和重视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科技创新文化之间的协调性问题。

(7)国家层级的科技创新与区域和产业创新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涉及国家层、区域层、产业层和企业层等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之间应该相互配套而不是相互重叠,否则会直接带来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的问题。提升科技创新体系的协调性,需要协调好国家层科技创新活动与区域、产业和企业层的科技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8)国内科技创新与国际科技合作之间的协调性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的科技不仅呈现竞争性,而且越来越多表现为国家间的合作。实际上,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占据所有科技创新领域的制高点,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已经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这样,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既要强调关键核心领域的自主创新,也要注意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和加强国际合作,需要协调国内科技创新与国际科技合作之间的关系。

(9)国家创新体系中各类参与者之间的协调性问题。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众多的参与者,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服务机构、用户和政府等,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协调问题还涉及众多参与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协调,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国家创新体系协调的基础和关键。

4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

为了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能力的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协调性,需要提升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基于科技创新能力协调性和科技创新活动协调性的需求分析,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不同领域政策之间的协调性。科技创新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企业技术创新、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等多种类型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需要资源、服务和需求相配套。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与否,直接表现为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之间是否紧密联系和相互配套,以及科技创新与其需要的资源和服务之间是否相互配套和衔接。如果有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得好、有些水平不高,实际上意味着部分应有的科技创新政策缺乏,或者力度不够没有到位,出现了政策之间的不协调,需要提升科技创新不同领域政策之间的协调性。

(2)同一领域不同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为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展,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政策。例如,为促进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各级政府以及政府的多个部门从财政科技投入、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技术转移、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实际上,这些政策的落实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效果。一种情况是各种政策不仅均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多种政策的综合运用产生了明显的协同效应,实现1+1>2的效果,这意味着同一领域不同政策之间得以良好协调;反之,或者是一些政策的落实成本高但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小,或者是一些政策甚至有负面的影响,或者是多种政策的作用不能协同甚至相互抵消,出现1+1<2的状况,如此等等,就是出现了政策之间的不协调,需要通过政策的废、改、立以提升其协调性。

(3)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各级政府和许多部门的核心工作之一,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多个部门的参与,但是,多级政府和多个部门通过多种政策支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分工协调。具体而言,首先是国家、省(市、区)和县(市)科技创新的科学分工和协调,其次是同级政府不同部门科技创新之间的科学分工和协调。如果不同层级政府、不同部门之间的科技创新分工不科学,有些科技创新重复做,有些应该做的无人做,这实际上就意味着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科技创新政策协调存在问题。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科技创新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出现问题,还可能体现为政策工具运用的相互不协调,如某些不应该重叠使用的政策不同层级的政府和部门在大量重复使用;不同层级政府和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政策体系协调性不强的具体表现,一旦出现需要及时予以解决。

(4)科技创新政策制定与落实之间的协调性。科技创新政策不仅要制定,还需要落实,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现实中,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与落实之间也可能存在多种形式的不协调,如某些政策落实难度大、成本高,甚至其发挥的作用不足以抵消其成本;某些政策落实的效果与政策制定者希望的效果相距甚远,甚至背道而驰。这些都是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协调性不强的具体表现。

(5)科技创新政策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与加强制度建设之间的协调性。通过政策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可以从2个途径发挥作用:一是直接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如政府设立研发机构开展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二是营造鼓励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环境引导促进社会各类主体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按照制度经济学理论,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应该是制度建设。如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更多的集中在促进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上,与需要的结果直接挂钩,相应的制度建设被忽视或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也意味着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协调性需要提升。

5 结论

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 篇8

创业是经济活动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我国近年来非常重视创业、就业。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把鼓励创业、支持创业摆到就业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 可以看出, 大力推进创业工作是党和政府在总结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工作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重大战略决策。美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在于近30年兴起的创业革命, 而支撑美国创业革命获得巨大成功的是其完善的创业政策体系。认真分析研究美国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对我国深入推进创业, 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美国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1、创业教育系统

(1) 创业教育资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设立了实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的机构, 鼓励创业者积极创业。另外, 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机构和基金的广泛支持, 比如科尔曼基金会、国家独立企业联合会、考夫曼创业流动基金会、新墨西哥企业发展中心等, 这些基金会每年都会以不同的奖励形式赞助创业教育。此外, 美国的风险投资机制十分完善, 也为创业教育提供了经费保障。

(2) 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美国推广创业教育的机构主要有小企业管理局 (SBA) 、美国堪萨斯州青年创业家、柯夫曼创业中心等。同时,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机构种类也很多, 如创业教育中心, 负责制定和实施创业教育课程计划、创业教育研究计划、外延拓展计划;创业家协会, 由杰出创业家组成, 参与教学, 并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和捐助;智囊团, 由外聘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等组成, 定期召开会议, 就创业教育提出建议与措施, 发挥咨询与外联的作用等。

(3)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美国创业教育的萌芽可追溯至1947年, 体现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的一门课程《新创企业管理》。1977年, 美国约有70所大学设立了创业课程, 到1999年美国设立了创业课程的大学超过1000所。大学里创业课程体系完善, 由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组成, 课程内容涵盖小企业的运作、高科技企业的管理、创新及管理能力的提升等。美国不仅在大学开设有创业课程, 为了培养小学生及中学生的创业意识, 美国还设置有K-12创业教育及课程。此外美国社区学院还开设了小企业课程及创业学课程, 用以帮助更多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创办自己的公司。

(4) 创业教育重要法案。美国为了加强就业、创业培训, 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案, 如1962年颁布的《人力开发与培训法》, 由劳工部、卫生部、教育和福利部联合拨款, 目的是提高失业者和就业不足劳动力的工作技巧。1963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 是面向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的综合性职业教育法律。1993年颁布的《就业培训合作法》要求全社会重视、支持合作教育, 同时规定合作职业教育和培训应达到的目标。1988年颁布的《工人调整和再训练通知法》规定的重点是及时对失业工人进行培训并帮助寻找新的工作等。

2、融资和创业投资系统

美国政府对小企业的融资支持通过小企业管理局 (SBA) 实现, 它主要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创造必要的条件推动商业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融资。此外, 还有如下几种投融资支持模式。

(1) 小企业投资公司 (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Companies, SBIC) 。美国国会于1958年通过《小企业投资法案》, 批准成立小企业投资公司计划, 由SBA负责该计划的实施和管理。SBA起初通过两种形式向SBIC提供资金支持, 一是向SBIC提供低息贷款, 另一个是购买或担保SBIC发行的公司债券。后期为解决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结构不匹配的问题, SBIC的融资结构由债券向股权转化, 公司大部分资金来源由私人投入, 政府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加入SBIC, 分担私人投资风险, 公司治理结构得以改善, 并且克服了由政府主导的弊病。

(2) 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 (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 SBIR) 。为了向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小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美国于1982年正式启动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项目。该项目的具体实施由联邦政府机构负责 (包括国家科学基金、能源部、国防部等十个联邦政府部门) , 各部门每年拿出研发费用的2.5%作为SBIR经费支持小企业创新, 这些资金以合同或捐赠形式交给小企业。SBA负责对SBIR项目实施监管, 每年向国会提交年度报告。在SBIR项目实施的20年中, 共投入资金130亿美元, 资助了近7万个项目, 为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3) 新兴市场创业投资项目 (New Market Venture Capital, N MVC) 。美国实施新兴市场投资项目用以填补SBIC的投资盲区, SBIC的投资规模一般在30—500万美元之间, 而在5—30万美元之间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 产生小规模资金需求的企业一般是中低收入地区的小企业。NMVC项目的实施为中低收入地区的小企业提供了两大关键扶持:一是为小企业提供长期资本;二是在小企业的日常运作和决策中提供管理和技术援助。

3、政府性扶持创业机构

美国于1953年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 (SBA) , 其职能是对有意创建小企业的创业者提供支持。在创建初期, SBA主要为小企业直接提供贷款, 从70年代开始, 融资形式转变为向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推动商业金融机构向小企业融资。经国会授权, SBA与7000多家商业银行合作, 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SBA拥有价值超过850亿美元的工商贷款、贷款担保和风险资本等各种投资组合, 其中包括100亿美元赈灾贷款组合, 它是美国小企业最大的金融支柱。

目前, SBA主要有四项功能:第一, 向小企业提供从事小企业经营的各种资金, 从小额贷款的小型需求直至数额巨大的债务和证券投资资本 (风险资金) 。第二, 免费向小企业提供当面以及网上咨询服务 (教育、信息、技术援助) , 并在全美及其属地的1800多个场所向新、旧小企业家提供收费低廉的培训。第三, 依照《小企业法》第15条 (g) 款的授权, SBA的政府合同办公室与其他联邦部署机构共同制定目标, 确保实现将23%的政府合同 (联邦采购) 、优惠合同给予小企业的法定目标。该办公室还向小企业提供分包采购的机会、拓展计划和培训。第四, 政策倡导。政策倡导办公室成立于1978年, 负责检查国会立法和为小企业作证, 代表小企业评估规章给小企业所造成的负担及影响。此外, 该办公室还就美国的小企业和小企业环境问题开展大量的研究。

三、美国创业扶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发展创业教育

我国的创业教育已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九所大学进行试点, 但还未得到全面推广。创业教育是提升创业能力、激发创业热情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按照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应将创业教育列为全国教育改革的主流。在发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一是要鼓励社会对创业教育进行扶持, 为创业教育提供人、财、物等资源支持;二是鼓励创业理论研究, 可在大学增设有关创业的学科和开发创业教育的学术期刊;三是加大培养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力度, 加强对创业教师队伍的培训;四是完善创业教育政策支持, 政府可以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充足的创业风险投资、便利的执照许可申办流程等, 支持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及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建设。

2、发展创业投融资业

创业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创业的最大障碍。初创企业或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有限, 它们在向银行融资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重大欺小、重公轻私的歧视。解决融资难问题可以参考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鼓励中小企业通过风险投资、证券市场筹资、创新基金等方式融资。同时大力发展小企业投资公司, 探索成立专门为小企业服务的政策性贷款担保机构, 完善信用担保制, 并通过立法保证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3、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我国创业服务体系尚不够完善, 未形成全国统一、有效的扶持创业的组织构架体系。应借鉴美国经验, 首先, 建立专门的为创业者或小企业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其次, 政府在引导创业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应整合官、企、民、校等各方资源, 构建我国创业服务体系。对创业企业, 一要提高服务机构的办事效率, 如减少企业注册时间, 缩短审批环节;二是要减少进入障碍, 营造低成本的进入环境;三是将具有创建企业实际经验的专家、具有管理、法律、财务等相关专业的人员组织起来为创业者提供建议和咨询服务, 帮助创业者获得创业技能、识别创业机会;四是加强优惠政策的宣传, 使之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4、加大政府扶持创业力度

(1) 加大对小企业的免费咨询、培训力度。可实行创业扶持项目招投标制。按市场运作规律, 用小企业服务补贴券的形式, 购买和使用社会化服务;通过招投标方式, 选择一批优质服务机构, 为小企业开展各类针对性服务, 特别要加大对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及创业技能的培训力度, 在培训补贴上给予倾斜, 对于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免费跟踪服务。

(2) 产品扶持采用政府采购制。在法律许可或同等条件下, 以符合政府采购基本要求为前提, 优先采购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使其合同量占到采购总量的适当比例, 并优先考虑采购残疾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集中就业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优先考虑采购科技型、节能环保型产品和服务。此外, 政府采购合同资金首付比例原则上不低于60%, 支付次数原则上不超过三次, 以加快企业资金周转, 给企业以实质性的帮扶。

(3) 提高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及时组织对中小企业反映最集中、呼声最强烈的问题, 以及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提出解决办法,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予以帮扶;定期对已出台扶持政策的适用性、落实情况进行调研, 及时修正, 提高政策有效性。

参考文献

[1]The report to the president by SBA——the small business economy for date year2006.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shington, 2007 (12) .

[2]董立:美国中小企业立法的特点及其借鉴[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

[3]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国外中小企业政策对比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4]熊飞、邱菀华:中美两国创业教育比较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12) .

[5]陈闻冠、史唯白:美英政府对创业投资的支持[J].财经界, 2007 (2) .

江苏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初探 篇9

关键词: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建设具有创新型国家战略的不断深入, 科技创业方面的活动也变得越来越活跃, 其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的关系变得也愈加紧密。科技创新创业活动是将先进技术实现其重要价值的过程, 为了扶持那些处于科技创业初期的企业顺利地实现其发展过程, 使其具有的潜在价值得以表现, 这就需要政府对创新创业企业的大力支持。正是因为如此, 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也越来越被政府和学术界重视。

对于江苏省而言, 建立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既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由之路, 也对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两个率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江苏省目前仍然需要结合现状特点, 把握科技发展方向, 全面推进, 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进一步发挥其在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为江苏省提供了重要的经验, 同时有助于发现创新创业主体实现成功创业的政策需求, 对江苏省完善科技创业政策支撑体系有所启发和借鉴。

二、发达国家现状及相关政策

在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 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业创新活动发展通常都具有较为健全发达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而且政府在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政策体系的支持下, 中小企业从制定发展目标、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到管理运作机制的确定都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各个经济发达国家都重视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其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具有以下共性:

(一) 都由政府牵头组建了独立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 例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 (SBA) , 英国的中小企业委员会 (SBC) 等, 这些机构无论是政府性质的, 或是非政府组织, 都发挥了向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创业咨询, 信息收集整理和技能培训等服务的作用。

(二) 在任何国家, 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都严重的阻碍其发展。因此, 发达国家政府都会积极出资为中小型企业进行贷款担保, 或者使用税收优惠、创业引导资金等方式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资金帮助。

(三) 为中小型企业的创新行为或研发投入提供资金帮助, 促进其专利在市场上的流通和转让, 提升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 在政府采购上给中小型企业以帮助, 支持中小型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 鼓励国内有经验的企业家或者大型企业高官给中小型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三、江苏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以及对相关文献和政策法令的了解, 本研究发现江苏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通过对有科技创新创业服务需求的企业进行调研, 发现政府部门优惠的创业政策宣传并没有做到位。访谈中不少创业者对创业政策的解读并没有深入的了解, 对于重大项目的立项申请等, 存在盲点。二是创业者的融资渠道仍然狭窄。查阅江苏省科技厅官网历年发布的相关报告和信息以及通过对企业的访谈, 发现大多数创业者的融资渠道仍然偏向于向熟人以及亲朋等筹措, 由于大型金融机构担心小型创业者存在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不愿意为小型创业者承担创业投融资担保业务, 或者要求十分苛刻, 极大打击了创业者创业的积极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创业人才的缺乏。笔者检索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官网以及通过实地访谈, 了解到尽管有些创业项目存在资金技术上的支持, 但是因为创业者不能招聘或者吸引有能力的人才, 并且留住相应的人才, 导致人才紧缺或者流动性较大;单方面靠企业制定相关政策并不能有效满足创业企业的用人计划。这些存在的问题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予以解决。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政府、江苏省科技厅和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官网等权威创新创业平台的政策进行分析总结, 并且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2010年颁布的最具全面性和代表性的《企业技术创新政策》为大纲, 提出江苏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内容包含以下五个部分:财政引导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人才激励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四、关于提升江苏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建议

根据前文分析, 创新创业行为对于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缓解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政府的科技创新创业支持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创新创业行为的发生, 提升了创新创业活动的水平,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对江苏省的政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优化江苏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 提升江苏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 融资扶持方面

面对创业者强烈的创业融资需求,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 建立健全各区域内金融机构网络建设, 使得创业者, 尤其是小微企业的创业者能够享受金融扶持政策带来的便利;进一步完善政府以及金融机构为创业者提供的贷款担保制度, 努力拓宽创业者融资渠道。

(二) 财政支持方面

通过实证分析, 发现财政引导政策对创业行为有着巨大影响。应该进一步以国家专项资金、省级专项资金、自助创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省高新技术产品、重大工程项目以及国际服务外包为导向, 鼓励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及个人了解、申报相关支持计划, 攻关相关项目工程;加大财政政策的宣传力度, 使得创业者能够全面清晰地获得财政支持政策的相关信息。

(三) 人才培养方面

人才培养是支撑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继续以创业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为导向, 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训以及宣传的经费投入, 特别注重对小微企业或者能力不足的创业者进行相关培训;进一步实施人才引进政策, 尤其是完善对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的引进以及奖励制度, 政府应提供相应人才激励保障措施, 作为创业企业引进人才的重要辅助。

(四) 税收优惠方面

税收优惠是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维持以及发挥作用的重要推动力量。我省需要进一步深化高科技企业的优惠政策, 努力使得科技园区的税收优惠切实为企业所得, 并且做好宣传工作, 吸引更多创业者融入到科技园区里来, 此外还要配套落实相关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比如率先加快税改费的实施力度等等。

(五) 实现江苏省区域创新创业服务的均衡发展

通过研究, 我们发现江苏省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跨区域发展存在着不均衡的状况, 未来需要进一步努力改善跨区域发展的状况, 实现均衡发展。苏南地区作为我省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 凭借其诸多的优势, 是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区域, 相应地, 其对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需求也是最为活跃的, 苏南地区的科技创新创业政策需要进一步深化调整, 实现科技创新创业的产业升级, 通过财政引导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人才激励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转换与调整, 来提高科技创新创业的层次以及发展水平, 着眼于高精尖的科技创新导向。苏中地区作为承接苏南地区以及苏北地区的纽带, 其科技创新创业必然兼有苏南地区以及苏北地区的诸多特征, 因此苏中地区应该努力扮演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科技创新的承接过渡角色, 为苏南地区提供相关的产业配套支持, 同时又能够在地缘上带动苏北地区高层次创新创业的发展。苏北地区虽然在经济发展上相对落后, 但是其未来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 目前应该努力响应省政府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 努力在相关财政引导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人才激励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上建立产业转移的配套服务体系。同时加大力度提高本地区科技创新创业的层次, 注重人才引进以及培养, 也应重点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创业项目, 比如农业生产和服务的科技创新创业等领域。

五、结论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以江苏省为代表, 从科技创新创业的角度出发, 对江苏省创新创业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跨区域发展差异进行分析, 由此对江苏省优化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提供重要的政策建议。

江苏省跨区域对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具体需求存在着差别。整体来说,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对该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存在阶梯性需求。苏南地区作为江苏省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 创新创业者的层次及素质较高, 对相应的财政引导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人才激励政策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需求较高。而苏北地区相对较为落后, 尽管近年来产业转移以及相关优惠政策不断惠及苏北地区, 但是苏北地区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完善, 高层次人才大都集聚在苏南以及部分苏中地区, 受苏北地区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等因素的影响, 其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体系的需求相对较弱。

参考文献

[1]郭新, 孙俊科, 陈小浪.山西科技创新创业支撑服务体系与政策现状分析[J].山西科技, 2010, (03) :24-29.

[2]武影, 戴力新, 夏春阳.江苏省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思路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2, (10) :14-15.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23-56.

[4]罗友和.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状况的经济学分析与政策取向[J].生产力研究, 2004, (01) :24-27.

[5]李建民, 陈敏.国家科技政策失灵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基于地方政府博弈的分析视角[J].中国行政管理, 2011, (02) :35-38.

[6]赵都敏, 李剑力.创业政策与创业活动关系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03) :26-31.

[7]党蓁.政府扶持型创业体系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1:70-82.

上一篇:目标简单下一篇:辅助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