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体系

2024-10-23

科技体系(共12篇)

科技体系 篇1

1 新农村建设需要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

1.1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传统意识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1.1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低

我国农民科技素质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农民的科技素质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2008年乡村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占9.72%,小学文化占33.15%,初中文化占43.94%,高中文化占11.12%,大学及以上文化占2.08%[1],农业技术人员3.06万人[2];农业机械总动力3400万千瓦,稻、麦、油菜、玉米4大农作物4项环节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4%[3],相比之下,大多数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1.1.2 农民的市场意识、合作意识匮乏

现代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维持生计的小农形象,他们中有部分人能够面对市场,根据市场的变化,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更有一些精英,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办了自己的企业,然而其他多数农民在谋求致富的过程中,面对市场的能力弱,其原因一是保守观念,农民愿意看到切实的利益,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完全照搬,但不会在借鉴中变化,造成盲目跟风,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二是由于农民自身素质不高,在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下,农村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限,面对一个更大、更开放的市场,缺乏进入大市场的知识准备和心理素质,其风险意识和承受风险的能力差,市场参与能力不强。

2007年7月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后,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但是一些地方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和贯彻不到位,分散经营的小农意识在在头脑中根深蒂固,他们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不高。

1.2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强化农业科技培训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保障食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不断地引进新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经营管理方式,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组织制度和管理手段来经营的,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高水平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的市场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农业形态[4]。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通过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农业生产型、经营型和服务型”的农村经济发展实用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5]

2 现代农民科技学习状况的研究分析

2.1 研究方法

2009年3~10月,在江苏各地调查农民科技培训的主体——农民个人的科技学习状况。选取经济不同发达地区,分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计发放1200份个人问卷,整理出有效问卷997份,另发放培训机构调查问卷逾100份。同时深入南京、苏州、泰州、南通、宿迁、盐城、徐州等地,走访当地的农业部门、培训管理部门、培训机构和乡镇,与种植、养殖大户及普通农户进行访谈,较全面地了解江苏农民科技培训状况。运用基于分形维的子属性维数界定方法,对调查数据的属性选择研究。并借鉴基于分形维的属性约减算法[6,7]。

分形理论是现代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十分活跃的一个数学分支,利用分形理论进行数据集固有维数的确定是当前的一个热点研究问题,一般采用训练——验证的实验手段进行具体应用检验,从而得到分形理论在某一具体领域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采用了该研究路径,根据分形方法研究获得的精简属性集,对江苏农民科技学习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针对个人或农户的问卷主要调查与农民科技学习的相关信息,包括基本信息、科技学习情况、技术/技能掌握、科技培训后的应用情况、培训需求5大项,共31项,培训机构调查问卷包括单位基本信息、科技培训情况、培训资源情况、对农民科技培训结果的评价共16项,删除与农民科技学习完全无关或弱相关的9个属性及不便于数据处理及主观评价数据的17个属性,得到21个调查属性。

对所有21个属性进行分形维计算及信息增益计算,并依据聚类算法进行分组聚类,实验过程中采用传统的k-平均法进行属性聚类,采用欧氏距离,选择其中每组信息增益最大的属性,形成A’数据集,得到分组结果。合并之后的训练集中75个元数据进行了数据合并,包括62个矛盾数据,最终构成特征数据集。

我们选取最终获得的影响农民科技学习成效的12个关键属性,利用精简属性集构建的决策树对测试集的检测达到了81%的精度,说明选择分形理论及信息增益理论解决农民科技学习的有效性,12个精简属性包括:农村活动、农民培训后增强的意识、农民科技培训内容、农民培训后掌握的技术、农民人均年收入、农民获取科技信息的渠道、农民愿意承担的培训费用、影响科技培训效果的外部因素、农民对科技运用的态度、农民参加科技学习的时间、农民参加科技学习的次数和农民的培训需求,为下一步对江苏农民科技学习有针对性地实证分析提供了依据。

2.2 农民科技学习状况的实证分析

从12种影响农民科技学习的重要属性入手,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1 农民科技培训提高了农民科技意识

我们对农民最关注的活动进行了调查,在科技下乡、打麻将、庙会、体育活动、文化活动、农民培训和其他选项中,选择农民培训的人占39.60%,其次是科技下乡,占26.80%,文化活动占20.20%,可见科技培训已经成为农民最关注的活动。

此外,从环境保护、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诚实守信等方面调查农民对科技培训的认识,结果表明农民重视并愿意参加科技培训,通过培训掌握了各种技术、技能。见表1。

2.1.2 农民科技培训使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运用

在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采用多种办班形式,对学员采取“零距离、面对面”服务,农民能够结合实际问题听课,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培训后采用新技术改造了传统的粮食种植和蔬菜种植,无公害产品生产技术也有一定的掌握,推动了各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农民在参加科技培训后新技术应用情况见表2。

2.1.3 农民科技培训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调研显示农民家庭年收入水平与重视科技培训密切相关,见表3。通过科技培训,农民掌握了新技术,使病虫害得到有效控制,扩大了农业生产规模,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2.2 农民科技学习存在的不足

2.2.1 培训内容与农民的需求存在差距

农民由于文化程度、年龄等原因,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的要求有较大差别,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粮食种植和蔬菜种植在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中均列第1、2位,培训内容和培训需求较匹配的是苏中地区,其次是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在苏北地区,农民对无公害产品的生产需求排第3位。除了重视粮食、蔬菜种植技术外,各地区农民的培训需求在悄然发生变化,农民科技培训内容要适应培训需求的变化,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科技学习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2.2.2 参加科技学习的时间和次数较少

对农民进行影响培训效果的个人因素分析见表5。参加培训的时间和次数排在首位,而排第二位的是文化程度。在苏南地区,3天以内的培训占38.9%,3~5天的培训占19.8%,7天以内的培训占15.7%;苏北地区,3天以内的培训占56.4%,3~5天的培训占24.1%,7天以内的培训占11.9%;苏中地区,3天以内的培训占30.4%,3~5天的培训占22.8%,7天以内的培训占12.2%,一个月以内的培训占14.1%。这表明,多数农民一般只能参加短期的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在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应以短期培训为主,长、短期结合。

2.2.3 获取科技信息渠道不够广泛

农民科技信息获取渠道见表6。可以看出互联网没有成为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其中的原因一是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二是为数不少的农民不会上网。农民专业合作社未成为获取科技信息的主渠道,苏南地区农民通过专业合作社获取的科技信息要高于苏中、苏北地区;苏中地区农民通过科技人员下乡获取的科技信息要高于苏南、苏北地区。

2.2.4 农民愿意承担的培训费用有限

据统计,农民选择免费培训的占56.6%,愿意承担培训费用200元以内的占15.5%,100元以内的占13.2%,50元的占6.7%。这说明农民科技培训具有政府投入公共品性质,当前农民的科技培训应以免费为主。这与我们对农民认为影响培训效果的外部因素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影响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投入经费和政府政策支持。

2.2.5 农民科技运用缺乏资金的支持

江苏不同地区农民对科技运用的态度见表7。

在苏南地区,增加收入的占56.1%,选择增加收入但缺少资金的占40.1%;在苏北地区,选择增加收入的占65.7%,增加收入但缺少资金的占33%;在苏中地区,增加收入的占55.4%,选择增加收入但缺少资金的占39.4%。这说明需要加强对农民科技培训的后续服务,政府应对农民农业新技术运用给予政策、资金上的支持。

3 完善我国农民科技培训体系的建议

3.1 制定和完善农民科技培训的“十二五”规划

农民培训是一项社会公共事业,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加强、推动农民培训事业的发展,结合农民成人教育的特点,制定和完善农民培训的长期规划,对农民培训结构进行调整,以短期培训为主,带动长期培训的有序开展。以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在制定“十二五”农民科技培训规划时,以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农业生产型、经营型和服务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根据江苏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制定的人才发展总体目标,明确江苏“十二五”农民科技培训目标:到2015年,开展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创业兴业、服务技能开发培训1000万人;明确财政部门投入;在全省实施“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工程”、“农民创业兴业培训工程”、“农业服务业技能开发工程”、“现代新型农民培养工程”,培养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农业经营者和规模经营者、农业经营带头人。

3.2 根据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培训形式

①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

农业部门所属的农广校要发挥渠道优势,根据一乡(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开展培训活动,及时对培训菜单进行反馈调整,乡农技人员负责培训后的技术跟踪指导服务,力求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培训。

②广泛开展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培训。

积极开展设施园艺业、设施畜牧业、设施渔业和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健康养殖、农牧结合等技术的培训。

③实行分层次、分专业的创业培训。

在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过程中,要引导农民积极创办科技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联社,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管理、规范发展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科技信息的重要来源。积极推动创业培训与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推进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对持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农民创办企业提供启动资金支持,并提供异地就业信息,培养一批有特色的职业农民。

在培训的形式上,可以利用乡镇庙会、赶集等形式组织授课,对广大农业从业人员多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并建立农业一线通服务平台随时接受农民咨询,提高他们的务农本领和科技应用能力。

3.3 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科技培训体系

专业合作社开展新型农民教育培训,有利于农民全面和可持续地学习先进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和先进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8]。

构建合作教育培训体系,应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技培训的条例,支持规模较大的专业合作社、合作联社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中心,承担以本社社员为主的科技、文化和合作教育短训班,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的农民科技培训给予财政补贴,选拔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科技示范户、专业技术能手到所在地农业职业学校、农业高等职业院校接受学历教育,不断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科技素质。

在合作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政府主管部门要制定发展合作教育的专门法规,设立专项教育基金,强化对合作教育的重视和支持,逐步建立合作社教育培训体系,通过合作社教育培训,使农民不断地在新思想和新观念的熏陶中,引导农民在人际交往、社会交往和生产经营活动中讲诚信、守信誉,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4 加快农民培训法制建设,制定各地的《农民培训条例》,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长远发展

2010年5月,天津市通过《天津市农民教育培训条例》,成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农民教育培训而制订的地方性法规。

在制定农民培训条例时,要明确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监督管理,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农民成人学历教育工作,科技、工会、宣传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农民教育培训的相关工作。各部门力求优势整合互补、资源共建共享,完善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要明确农民科技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培训机构实行管培分离机制,建立培训管理的各项制度,加强对培训项目的监管;发挥市级农业部门监管作用,对培训过程中的台帐资料加强监督与管理,审计部门对培训项目实行定期与不定期审查,监督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对培训机构在农民培训工作中的弄虚作假、挪用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EB/OL].[2009-12-25].http://www.jssb.gov.cn/jstj/js.nj/2009/nj14.

[2]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9[EB/OL].[2009-12-25].http://www.jssb.gov.cn/jstj/js.nj/2009/nj03.

[3]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江苏省2008年农机化工作总结及2009年工作思路[EB/OL].[2009-01-14].http://www.am-ic.agri.gov.cn.

[4]农业部课题组.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7.

[5]张峭,徐磊.中国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研究,2009(6):89-91.

[6]鲍玉斌,王琢,孙怀良,等.一种基于分形维的快速属性选择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2003,24(6):527-530.

[7]郭平,陈其鑫,王燕霞.基于分形维数的属性约减[J].计算机科学,2007,34(9):189-190,239.

[8]张红云.专业合作社培训新型农民的优势及其路径拓展[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5):337-340.

科技体系 篇2

十五年间,周口市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在健全提高地(市)县两级科技推广站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和乡级林业站。

一、市县林技推广站建设

1991年~2005年市县林业技术推广机构在逐步完善、充实,人员素质在不断提高,业务范围在逐渐扩大,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市级林技推广站人员由17人增加到31人,其中科技人员由9人增加26人,业务范围由林木种苗良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森保检疫三大项的生产管理和技术指导,扩大到林木种苗良种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推广、乡镇林业站、经济林花卉、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林业工程、调查规划设计,内设科室由3科1室增加到6科2室,县级林技推广机构的业务范围与人员分工也基本与市站相适应,人员也由1991年的102人增加到470人,科技人员由86人增加到220人。

二、乡镇林业站建设

作为林业推广体系基层机构的乡镇林业站建设,历经建立健全完善、下放归乡镇、收归县林业局、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四个阶段的坎坷历程。

1979年~1987年,随着各县市林业局从农业局中析出和逐渐独立完善,乡镇林业站也有部分恢复,特别是1987年春地区在鹿邑县召开全区服务体系建设会议后,1987年底各县市有恢复乡镇林业站113个,总人数335人,其中行管人员153人,技术人员27人,农-1-

民技术员149人;有办公地点的站94个,较好的站有8个。商水县由编委给编制,人事局下文委派站长,较好的有邓城、张庄林业站。西华县的红花镇开始较早,1984年办林果公司,职工有13人,能开展苗木销售、竹木检查、病虫检疫和育林基金征收等业务;其他县较好的乡站有扶沟县的包屯、崔桥;太康县的常营;鹿邑县的生铁冢、赵村。

此后,各县市对乡林业站抓紧建立健全、完善,进展迅速,特别是1989年,根据全省部署,地区农委、林业局各明确一名领导主抓此项工作,地区林技站通过对1988年林业部《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的贯彻落实,对省站关于检查验收条件的细化,采取“抓两头促中间”分类指导、先期预查”等措施,一年内将全地区182个乡级林业站全部建成,达到有牌子、有章子、有房子等初级建站标准,一举通过全省的检查验收,10个县分别获得了地区的一、二、三等 奖表彰和奖励现金7.35万元,其中淮阳县、沈丘县2个县获一等奖,奖金7000元,项城、鹿邑、西华三县获二等奖,奖金6000元,其他五县获三等奖,奖金4000元,一二三等奖还另加奖2000-6000元不等的资金。有8个乡镇林业站拿到了全省乡镇林业站建设先进单位的奖牌。通过1990-1991年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1991年底初步形成了地、县、乡、村四级林业服务网络,乡级林业站工作人员达到946人(其中招聘人员309人),其中技术人员192人。各站都制定了林业站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必要的办公设备,不少站还有了文件柜,39个站建立了独家小院,具备了办公条件,人员还被

列入乡政府的编制序列,使业务工作初步纳入了正轨。一是多数站及时开展了工作,有的站工作还非常出色,能够认真编制本乡林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实施计划,绘制出总体规划图和施工图,建立了资源管理档案。二是除组织本乡开展育苗、造林、病虫防治、印发技术资料进行技术指导外,还处理毁林案件、开展林业资源保护、征收育林基金等工作,有的还结合当地林业生产实际、开展有偿服务和技术承包,如合同育苗、果树修剪、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为当地发展林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有条件乡林镇林业站还兴办的实体。四是参与了木材市场的管理。据当时统计,1989-1991年三年间,各乡镇林业站开展有偿服务和技术承包工作达131项,承包面积3万余亩,收入达28万元;经营农药265吨,收入24万元;防治发生大袋蛾的泡桐8000多万株;实体经营额达26万元,盈利8.9万元;参加全市201个木材市场的管理,按政策征收了育林基金。当时既能组织林业生产,管理林业资源、进行技术指导,又能结合服务开展多种经营,举办实体的站有46个,占25%,仅能开展正常业务和部分经营服务活动而没有兴办实体的站有102个,占56%,仅仅搭起林业站架子,而未能开展正常业务的站有34个,占19%。

乡级林业站的建站健全,使林业科技推广服务在基层有了“腿”,各项工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抛头,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病虫害防治、林业资源管理和育林基金的征收都发挥了其他任何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

1992年9月,乡镇“七所八站”下入到乡镇管理,出现了体制上县局没法管,财政上事业费不拨,工资“断奶”的情况,一度形成“人散线断网烂”局面,业务上虽然地县林技站代管,但由于体制不顺,工作上步履难艰,截止1995年底有20%的站尚能开展正常工作,30%的站只能开展站分工作,70%的站名存实亡。1995年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在省站和地区农委的重视下,市林业局组织了乡镇 林业站站长岗位培训,153个乡镇的站长接受了七门课程()学时的培训。1996年开始开展标准化林业站合格县建设活动后,各县虽与乡镇结合,使乡林业站有所恢复,但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收效甚微。1997年8月根据“人、财、物归县管”的上级要求,各县的乡林业站陆续被收回县林业局管理,到1999年各乡镇林业站基本达到标准化合格站水平,至此,以市、县、乡林业站为骨架的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正式建成。2000年工作人员虽已达976人,但因经费不足,业务活动未能全面恢复正常。此后,通过进一步的努力完善,机构管理与业务活动渐趋正常,在2005年9月9日乡镇机构改革前,全市182个乡镇林业站有159个达到了有编制、有人员、有牌子、有公章、有房子、有通讯工具、有规章制度的“七有”标准,23个站没有通讯工具。核定编制650人,实有人数达723人,其中技术人员达218人,财政全额供给的687人,林业经费供给的4人,自收自支发工资的32人,站员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较1995年有明显提高,在巩固全市高级平原绿化成果、退耕还林和项目造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数林业站能够发挥宣传、管理执法、组织、管理的职能,真正成了林业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站”,保护森林资源的“管理站”,组织林业生产推广林业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的“推广站”,引导和服务林农致富的“服务站”。

2005年9月9日~12月9日,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林业站被合并到农业服务中心,机构取消,保留从事林业工作的编制岗位379个,工作人员除被分流、辞退外,竞聘上岗的还有409人,在岗人员也都由农业服务中心统一调配使用,不再有专职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岗位。

科技界评价体系不科学 篇3

当今我国科技界发展有两个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文化风气。另一个是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之所以提出第一个问题是因为我觉得文化是引领我国科技发展的灵魂。现代科学的历史,从一开始就是科学家为求真、求知、追求真理而做出的一种奉献,而不是一种谋取利益的手段。现在学风浮躁、学术失范和种种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包装”、抄袭、造假和“走关系”等,损害了科技界在社会上的崇高声誉,阻碍着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科技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便是通过深化改革,建立一个科学的对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目前社会上流行的评价系统建立在发表SCI论文的数量、所发表论文的刊物的影响因子以及论文被引用次数等量化指标的基础上。这种量化的评价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反映了科研发展的宏观态势,但并不能科学地表达一项研究的质的内涵。以《科学》《自然》这两个刊物为例,它们的影响因子高达 23-30以上,大大高于其他杂志。但许多学术价值高,对科学发展贡献大的研究成果,却并不一定发表在这两种杂志上。例如,李政道和杨振宁先生得诺贝尔奖的发现——宇称不守恒的文章刊登在《物理评论》上,它的影响因子只有 7 左右。

其实我与《科学》和《自然》的主编都曾有过深谈,他们都认为中国科技界对这两个刊物的性质有严重的误解。《科学》杂志的前任总编 E. 鲁宾斯坦告诉我,他们选录论文的主要标准是新颖性,至于学术价值的高低则应由相关专家来评定与杂志无关。所以说白了,《科学》刊载的大多是“高级科技新闻”,并不能因它的影响因子高而盲目地提高对有关成果的评价。《自然》杂志前任总编英国约翰·麦道克斯爵士,同样告诉我,中国科技界曲解了《自然》杂志的性质。不久前《自然》的现任主编菲利普·坎贝尔说:“我想给年轻科学家三条信息:第一、给Nature的关注太多了,但有太多的期刊都和Nature一样优秀,Nature并不是一切;第二、年轻科学家要对自己有信心,如果期刊拒绝了你,这不代表一切,期刊也会犯错误,任何科研成就都是重要的,所以要继续努力;第三、别把发表论文作为唯一途径。不是论文发表越多,学术成就越高,有很多优秀的科研并没有把发表论文作为目标,它们的目标是应用。”可见,研究工作的质量内涵并不能简单地用一些表观的数量来表征。

科技体系 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山西省

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十八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 是全省创新驱动转型跨越的制高点、太原都市圈建设及太晋同城化的突破口、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田, 对于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科技实力竞争的严峻挑战, 建立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对推动科技城生态建设和产业振兴, 提升创新城科技创新能力都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保障。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通常由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 该体系能够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 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专业技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是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作为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开展各项服务性业务, 可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各要素之间有效结合, 实现科技力量的优化布局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架起科技创新源和产业发展主体之间的桥梁, 在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规模化、体系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保障。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山西科技创新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山西科技创新城作为综改试验区的核心统领、头号工程和第一抓手, 对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创新城建设中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 有利于引进和集聚人才、成果、项目等优质科技资源, 有利于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促进科研设施和科技资源的共用共享, 提高科技服务机构的功能水平, 是提升创新城经济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要求, 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引导山西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快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议

2.1 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构想

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 应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科技创新规律, 充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成功经验, 立足长远、超前规划, 使之成为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为基础、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创新源泉、以科技服务机构和专业园区为载体, 与国内外研究和开发活动互动对接, 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备的规模化、体系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应突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创新主题”这一宗旨, 坚持“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发展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原则, 立足于支撑引领创新城快速发展, 围绕煤、电、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链条, 全面配置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创新资源,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全方位提供创新服务, 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构建面向产业发展、功能指向明确、开放共享的创新链。

2.2 关于建设内容的若干建议

1) 建设开放共享的研发服务平台, 应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加强政府统筹, 及时出台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举措, 优化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接续替代产业链条, 建设开放共享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业 (技术) 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器和加速器、技术联盟等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

2) 尽快组织开展开放共享的山西科技创新城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工作, 重点围绕煤、电、新材料等产业的创新需求, 集聚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 布局建设高端研发机构, 构建“面向应用、功能明确、突出原创”的产业创新链。建设国际性煤炭清洁开采与利用的技术研发基地, 在煤炭绿色开采、煤层气开采、煤炭综合利用、现代煤化工、CO2捕捉封存及转化利用、矿区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领域抢占全球制高点;在高效发电、输配电、高效用能以及碳材料、合金材料、磁性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研发领域构建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基地;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形成高端技术研发优势, 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3) 建设科技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山西省各类科技创新资源, 发挥太原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科技文献库、科技数据库的作用, 促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建立开放式、网络化的山西科技创新城网络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充实及建设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人才、技术需求、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以及管理决策等各类数据库, 面向山西科技创新城内产学研各方提供资源信息采集、分析和综合加工、技术咨询、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与评估、知识产权及创业投资决策等全方位的服务。

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新思路 篇5

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新思路-----全科农技员上岗服务

果品服务中心2011年以前对乡镇和村级果农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都是由乡镇林业站或村委会出面牵头进行联系和沟通,由于各级政府工作繁忙,时常延误农事,对果农生产指导产生相应滞后,指导效果大打折扣.2011年春季延庆县在各乡镇村开展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推出了全科农技员服务队伍新模式,为果树技术在各个乡镇全面推广打开了新局面,产生了积极效果.乡镇的全科农技员主动开展工作,根据本乡镇和各村果树技术实际需求,主动与乡镇主管部门沟通,联系果品服务中心进行技术培训.上下联动模式为农技推广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改变了过去自上而下灌输式培训模式,全科农技员主观能动性的调动,疏通了政府与农民沟通渠道.为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提高农民素质,助推新农村建设开拓了新田地,新思路和新模式。2011年一季度 果品服务中心由全科农技员沟通联系的培训涉及到5个乡镇10个村。共培训果农1300多人次。

积极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篇6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以市场化的机制为基础,以社会化为背景,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纽带,以官产研商农为多元主体,以现代信息设施和技术为手段,进行企业化的运行。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市场化特征,使体系的运行具有了不仅依赖于政府,而且可以在市场中生存的长效机制;新体系的社会化特征使其在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而不仅仅停留在农业技术的推广;新体系的乡土化特征明显弥补了专家与农民之间的差异性,使科技“一步迈入农民中”;新体系的信息化特征使农民掌握了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直接了解最时尚的信息,直接沟通最权威的专家”不再是神话。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律,以全方位的农村社会为服务范围,以农户为最终服务对象,以农民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为服务内容,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政府、科研教育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社会团体等各类行为主体广泛参与;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传播方式和组织形式,有效地将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等传播、传授、传递给农民,并及时了解和反馈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从而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组织方式不断改进。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几年的实践,产生了一支4000余人的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他们来自农民,服务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传递信息、把握需求、技术服务、连接市场的作用。通过这批科技二传手作用的发挥,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更好地处理了政府支持与农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好地让农民自觉依赖科技谋求发展,更好地建立了科技资源畅通并持续涌入农村的渠道,更好地提高了科技服务的效率。以农村科技协调员为核心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技体系 篇7

关键词:科技创新,学风建设,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 目的在于营造浓郁的科学文化氛围, 提高在校大学生科技素养和文化内涵, 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工程向纵深方向发展, 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主要手段是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平台, 在进行科研的同时,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动手能力, 检验学习成效, 明确发展方向, 极大地促进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成为学风建设新的途径, 也是重要的途径。构建以学风建设为主线, 科技实践锻炼为手段的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式校园科技文化体系, 是高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一、以大学生科技锻炼为抓手, 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高校学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是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推动优良学风建设为宗旨, 以全学程贯穿为指导, 以年级特色为依据, 结合各学科教学特点, 逐步形成校园科技文化体系框架。

1. 科学分析, 建设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基于融合机制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每二三课堂的优势, 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 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 以教学科研的强势支撑人才培养, 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

在合理安排课程、科学配置的前提下, 学生在第一课堂教学中充分学习各种理论基础知识, 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老师指导下, 将创新性思维转化为学术类竞赛作品和学术论文等人文素质、科研成果。以社会实践的形式, 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查找自身不足, 做好人生定位。

2. 明确定位, 设计适应年级特色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

围绕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结合学科特点, 制定具有年级特色的学生科技文化教育方案, 积极探索文化教育模式, 努力做好以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知、实践动手、创新发展、修身养性、组织协调、团队协作、服务社会为目标的八项能力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科技意识, 主动参与创新活动, 以科学研究带动学习兴趣, 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低年级要重视自我认知、自主学习、修身养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线,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 了解专业前沿和发展前景, 稳定专业思想, 激发学习热情;二年级:以培养兴趣为主, 开展专业竞赛、社团活动, 实施启航计划, 吸引学生及早进入实验室, 开始科学探索之路。高年级注重组织协调、创新发展、团队协作、服务社会能力的培养。三年级:以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为主, 开展技能比赛、科技创新竞赛, 指导、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启发科技思维;四年级:以科研实践为主, 利用创业平台、实习平台检验科技创新成果, 查找自身不足, 做好个人发展定位。

3. 合理交叉, 构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网络结构。

以大学生科技创新培养模式为纵线, 建立起校园科技文化体系的纬线, 以贯穿全学程的校园科技文化教育模式为横线, 搭建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经线, 编制成立体化、全方位的网络结构, 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覆盖到大学四年学生生涯的方方面面, 真正使学生在体系中受教育、长才干、得实惠。在整个建设体系中, 根据各学业阶段的学业目标差异, 不同年级贯穿的“度”各有不同。大一学生主要是通过专业学习和教育, 进行学科认知和了解, 奠定科技文化基础;大二学生对主要专业课进行系统学习, 通过开放实验室、学术性社团了解所学专业, 初步参与基础科研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大三学生的学习更为深入, 开始接触科技前沿, 通过参加课题研究、专业竞赛、技能比赛等, 吸引学生进入教师科研, 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服务, 在第三课堂中验证所学;大四学生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 进入校企合作项目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未踏入社会先积累经验。

二、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手段, 整合资源、深入挖掘, 搭建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平台

1. 开放实验室, 鼓励学生开展科研, 吸引优秀学子主动学习, 构建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平台。

充分挖掘学科资源, 向低年级学生开放实验室, 观摩实验, 了解专家师资和学科发展动态, 近距离接触科研, 激发科研热情。高考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往往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 大多凭兴趣填报志愿和专业, 对实际的专业、学什么、干什么不了解, 造成专业稳定性较弱。实验室的向学生们打开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大门, 让他们全方位了解、认识所学专业, 明确个人发展目标, 培养科研兴趣。实施大学生开放性科研训练计划, 鼓励主修专业学有余力、在科研方面有爱好和特长的优秀学生尽早走进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 激发学习热情, 带动广大学子积极投身科学研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校级SRT项目, 为他们专业指导队伍, 一对一指导, 夯实能力。

2. 完善科技学术类社团建设, 分类指导, 构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社团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民间团体, 学术性社团更是由对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同学组成的成长性团体, 加强这类团体的建设, 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又一主要平台。在社团建设中, 根据性质不同配备优良的指导教师队伍, 指导社团实行目标化管理, 按兴趣划分小组, 按年级确定培养目标, 明确发展定位,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社团科技研究中, 鼓励低年级学生开展基础实验, 培养动手能力;指导高年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 提升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在社团发展上, 以争创优秀社团为目标, 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社团发展方向, 提升社团生命力。

3. 依托专业竞赛、技能大赛, 构建科技创新交流沟通平台。

以专业竞赛、技能大赛为依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将所学知识创新性的加以利用, 在交流沟通中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和水平。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作为第二课堂中检验所学的重要平台, 一直以来吸引着广大学子的参与热情, 充分利用这一平台, 鼓励学生个人、集体参赛, 进行横向交流, 做到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 使学生个体和群体能力得到提升。

4. 拓宽实践领域, 构建大学生技能培训与科技创新实践平台。

通过建立校内外大学生创新教育实习实践基地, 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实践平台, 深化科技创新活动,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是利用教学资源, 接纳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教辅工作, 自主设计实验内容、自主完成实验操作, 实现资源的有效共享, 创造第二课堂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良好环境;二是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 将学生科研成果进行生产转化, 通过社会服务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从而提高科研热情。

5.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构建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平台。

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考核制度, 对其各项科技活动进行考核记录, 明确奖惩, 完善第二课堂的学分测算,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热情;建立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组织领导机构, 聘请专业教师对各科技文化活动进行量化评分, 充分挖掘学生的科研热情;完善激励机制体, 一是要建立教师指导科技创新活动的激励政策, 鼓励教师参与、指导第二课堂活动。二是建立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奖励制度, 将竞赛成绩与学生的学分测算、推荐免试、先优评比有机结合, 树榜样、立典型, 使广大学生学有所比、学有目标。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加强领导, 科学统筹, 推进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打造校园科技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辱观。在校园科技文化体系建设中, 一要把握方向,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二要明确目标, 着力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 刻苦学习的奋斗意志。

2. 积极倡导校企合作, 共建平台, 推进校院科技文化体系建设。

学校以专业理论为优势, 企业以实践创新为特色。高校与企业在科技文化活动方面的合作, 让学生受益匪浅。积极引进企业, 实行定岗实习, 让学生到基层锻炼, 在生产实践中巩固所学, 激发求知欲望;与企业合作, 开设企业专题班, 引进企业文化, 为学生补充专业学习之外的生存技能和社会意识,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以适应社会需求。

3. 充分挖掘学科资源优势, 营造校园科技文化建设氛围。

高等学校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学科资源, 立足学校实际, 充分利用高校现有资源, 发挥学科带头人、重点实验站的优势, 吸引学生深入科研, 以兴趣驱动学习, 营造优秀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施翔.大学生创新教育与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5) .

[2]刘静.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 2011, (04) .

[3]洪晓林.大学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知识经济, 2010, (21) .

美国科技政策体系研究 篇8

1 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沿革

为了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背景和决策过程, 有必要弄清楚其历史沿革。下面按时间顺序将美国科技政策的历史分为启蒙时期、以军事为主、调整、为经济服务四个阶段。

1.1 启蒙时期

美国经过艰苦的独立战争, 于1776年建国后将科技进步列入国家发展方向之一。最早的科技政策来源于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简称《美国宪法》, 是美国的根本大法。这部宪法成为美国制定科技政策的法律依据, 明确了联邦政府对科学技术的责任。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对科学技术的支持, 于1790年制定了保护专利权的第一部法律, 1802年成立了联邦专利局, 1862年成立了农业部并通过了《土地赠予法案》, 1863年成立了美国最高的学术团体———美国国家科学院;同时, 联邦政府为了统一度量标准, 于1901年成立了国家标准局, 该局后来成为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联邦政府在鼓励发展民用技术的同时, 涉及军事技术不多, 1915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军事研究机构———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 负责管理和指导飞行科学研究工作;同年, 海军部为了适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需要, 成立了海军顾问委员会。1916年, 应威尔逊总统的要求, 在国家科学院成立了国家研究委员会。1933年, 罗斯福总统推行新政, 成立科学顾问委员会和国家计划委员会;1934年, 国家计划委员会被国家资源委员会取代, 不久, 科学顾问委员会也并入国家资源委员会。总体看来, 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形成全面的指导性政策, 以民间支持科学技术自由发展为主, 而政府的功能仅仅体现在立法上。

1.2 以军事为主的科技政策

二战期间, 一切为了战争, 美国政府在这一时期科技政策的重点是投巨资用于核武器的技术开发研究, 大力推进制造技术, 研制新式战略武器。1940年, 美国成立了国家防务研究委员会;1941年, 罗斯福总统批准成立了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 制定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 政府与企业、民间研究机构合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一是“曼哈顿计划”的成功实施直接导致了核武器原子弹的发明, 开创了核能时代;二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开创了信息技术时代。一系列的重大技术突破对美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美国政府对研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 投入的研究经费逐年上升, 政府的研发规模日益扩大, 美国进入“大科学时代”。

1950年, 美国根据《国家科学基金会法案》成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美国现代科技政策的形成和确立。

1957年, 美国为了和前苏联争夺世界霸主地位, 艾森豪威尔任命了总统科学技术特别助理, 并改组了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1958年, 美国通过了《航空航天法》, 成立了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的“阿波罗”号登月成功是美国在空间领域中竞争的最大成果之一, 由此带动产生了一系列科技成果。这一时期, 美国在以军事为主的科技政策的指导下, 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3 科技政策调整时期

美国政府在冷战后期对科技政策进行了调整, 其中比较大的举措有:1972年尼克松总统成立了技术评估办公室, 并制订了《科技评估法》;1974年美国政府成立了能源研究发展局, 1977年升级为能源部;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科技立法———《国家科技政策、组织和优先法》, 为美国政府制定国家科技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此外, 美国国会又相继通过了《技术创新法》 (1980年)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法》 (1982年) 、《联合研究开发法》 (1984年) 、《联邦技术转让法》 (1986年) 、《综合贸易和竞争法》 (1988年) , 政府逐步重视科技政策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形成政府和民间合作的研究开发机制, 产业界对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 国家技术政策的调整和研发经费的增加提升了企业民用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复苏。

1.4 科技为经济服务的科技政策

冷战结束以后, 全球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和新经济出现, 科技全球化的态势日趋明显, 美国政府认识到技术是决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是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于是大力调整冷战时期形成的科技政策, 构建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科技竞争力的科技政策体系。美国的历届政府在科技政策上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 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政府有责任和义务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科学技术为国家利益服务, 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依靠私人资本, 避免直接介入应用和技术开发研究。

以上是美国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科学技术政策发展历程, 如图1所示。

2 美国科技政策的制定和行政机构

2.1 科技政策的制定

美国的科技政策在制定时要遵循宪法和其它法律。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国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 国会实行两院制, 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 政府的科技立法草案、重要科技机构的设置、重要科技官员的任命以及科技预算等都需要通过国会参、众两院的审议和批准。

美国总统集中了国家科技活动的最高决策权和领导权, 设有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和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 为总统提供科技事务咨询, 协助总统处理全国科技问题。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经总统签署才能生效。

美国国会设有许多专门委员会。目前, 众议院设有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 参议院设有商业、科学与运输委员会。国会通过其对全国科学技术的立法权、大型科研项目的拨款权、政府各部门科研经费的审批权来保障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科技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 政府制定科技预算, 向国会提出立法建议, 国会则负责最终审批预算并且通过立法决定各项科技政策的框架, 政府是各种法案的具体执行者。

2.2 科技政策行政机构

美国没有科技部, 美国的科技政策行政机构组成包括:联邦行政机构和州及地方行政机构, 其中联邦行政机构设置分为总统办事机构、联邦政府各部、独立机构三个部分, 如图2所示。

除了上述机构外, 还有许多非官方的机构在制定和执行科学技术政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咨询作用。

3 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内容

鉴于研究美国科技政策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科技政策进行重点分析。下面分别对历届政府的科技政策内容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

3.1 里根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里根政府 (1981—1988年) 期间开启了美国科技政策的新阶段。1981年, 里根政府上台后对美国战后科技政策进行反省, 积极引导美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强调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形成了新一轮的科技政策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政策要点之一。里根政府的国家科技政策的成功经验值得关注, 其主要内容为: (1) 通过减税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 (2) 建立新型研发体系, 鼓励企业研发合作; (3) 保护企业知识产权的使用, 促进联邦技术成果转移; (4) 完善科技立法工作。

3.2 乔治·H·W·布什 (老布什) 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老布什政府时期 (1989—1993年) 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迹象, 政府在科技政策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一是加强科学顾问在政府制定政策过程中的作用;二是继续给基础研究强有力的支持;三是积极推进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 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 重视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四是政府直接资助关键技术, 加强政府与企业界的联系。

3.3 克林顿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克林顿政府 (1993—2001年) 作为冷战后的第一届政府, 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 重视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对科技政策进一步进行了调整。这一时期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为: (1) 鼓励企业研发民用技术; (2) 支持基础研究和教育; (3) 把信息通讯业作为科技产业政策的重点, 重视新技术领域的拓展, 如美国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 (4) 强化科技管理体制, 出台了一系列调整科技政策的报告, 这一系列的报告明确了克林顿政府科技政策的目标和思想, 除了继续加强基础研究投入外, 军转民项目和民用技术受到空前重视, 军民两用的色彩越来越浓,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4 乔治·W·布什 (小布什) 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1年, 乔治·W·布什 (小布什) 当选为美国总统, 小布什政府在科技政策上继续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2001年的“9.11”事件以后, 政府将国家反恐战争作为科技政策的首要任务, 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为: (1) 围绕国家重大优先领域规划科技发展; (2) 科技政策相对保守, 科技决策被削弱; (3) 科技政策围绕反恐战争展开。由于政府过度关注“反恐战争”而逐渐引起美国科技界的普遍不满, 政府的一系列做法招致科技界的强烈批评, 被认为用政治干涉科学。

3.5 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

2009年,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由于上一届政府在科技政策方面的一些做法引起了美国科学界的普遍不满, 人们期待着新一届政府改善与科学界的关系。奥巴马政府放弃了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说法, 其科技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恢复科学政策的诚信和健全; (2) 支持科学家恢复胚胎干细胞研究; (3) 增加对科学研究的投资力度; (4) 加强科技创新, 促进经济复兴。

2012年11月7日, 奥巴马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美国科技媒体对其连任后的科技政策作了一番预测, 包括支持高技术人才移民政策、开放政府数据、大力投资高科技产业等。目前, 对奥巴马政府科技政策的评价还为时过早, 本届政府的科技政策的效果如何, 尚需在实践中进行观察和检验。

美国历届政府科技政策的核心目标都强调科技创新能力, 把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 重视对科学技术的利用, 保证美国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的优势。尽管历届政府的科技政策主张有所不同, 但科技创新活动具有很强的连续性, 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稳定, 美国的科技、经济依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 对我国的启示

鉴于美国科技政策的成功经验, 对我国科技政策的制定有如下启示:

(1) 制定新的科技政策时, 可以将农业技术的研发作为科技政策的重点。我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部分, 却不是农业强国, 许多农业技术和农业设施仍处于原始低级阶段,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美国在建国初期, 联邦政府支持的主要领域就是农业技术, 政府拨农业专款促进了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从而间接促进了当时的工业革命, 这些措施为美国后来的高新技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基础。美国对农业技术的大力支持值得我国借鉴, 我国目前急需帮助农民农村完成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2) 制定科技政策时, 应充分咨询科学界相关人士, 倾听科学界的心声、利用科学界的智慧制定科技政策。科学界处在科研开发的第一线, 如果科技政策来源于实践, 将可以更好地指导科技开发实践。

(3) 健全国家创新体系, 鼓励自主创新, 增强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创新体系、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特别是处于科研中坚力量的青、中年科研人员, 目前的科研管理体制无法为他们提供政策上的鼓励和保障, 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导致整个国家创新能力不强。

(4) 加强科技政策宏观调控,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等具体科技政策。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很多成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 原因一是我国很多开发成果科技含量高但没有实用性, 这些科技成果开发依靠政府财政拨款, 研究人员与企业不联系, 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渠道不畅通。因此, 我国在切实加强科技政策宏观调控的同时要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等具体科技政策, 把科技成果推向市场, 明确政府和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职责, 将有限的科研投入放在刀刃上,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5) 在科技政策管理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决定创新,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加快自主培养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政策的步伐, 改革人才评价机制,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杨起全.美国科学技术的宏观调控[EB/OL]. (2011-05-22) .http://bic.cass.cn/index.asp

[2]包惠.美国产业研发的空间结构与科技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3]陆斌.基于国家创新系统的科技政策研究:美国经验与中国实践[D].上海:上海大学, 2008

[4]科学网.美国发布科研诚信政策指南[EB]. (2011-05-22) .http://www.sinori.cn/jsp/archives/archivesViewDt!archivesViewDt.action?modelId=1&columnId=&archivesId=5247

[5]张华胜, 彭春燕, 成微.美国政府科技政策及其对经济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 2009 (3) :7-15, 20

[6]樊春良.奥巴马政府的科技政策探析[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9 (3) :265-275

[7]段联合, 杨帆.近十年美国R&D投入强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8) :240

[8]高卫东, 周柏春.美国科技政策发展简述[J].理论界, 2006 (5) :193-194

科技体系 篇9

2013-09, 东营市收到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批准建设科技服务体系试点的通知, 自此, 东营市正式成为了全国首批13个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城市之一。目前,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期,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 内涵

正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 是科学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组成要素, 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特征, 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从内涵上讲,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回答“为谁服务”和“服务什么”2个最基本的问题。“为谁服务”应该是为企业或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服务, 并且为企业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服务什么”, 从狭义的角度看, 至少应在“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5方面提供服务;从广义角度看, 为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支撑服务。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引》指出,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由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 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 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 并在流动中促进区域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集群创新、产业良性发展或有序更替。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特色是, 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 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科技创新服务, 在完善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向其他产业扩展, 最终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对于石油装备产业, 它涉及产业链、服务链和创新链3个环节, 图1为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关系。其中, 产业链包括石油装备中勘探、钻井、采油集输和作业等主流装备;服务链包括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和———————————————————————————科技平台等主要服务内容;创新链包括知识创造、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集群创新等, 三者交错融合、互相引导、互相促进。

1.2 政府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具体来说, 政府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扮演3种角色: (1) 规划者。要从宏观层面谋划, 制订科技体系总体规划, 建立导向, 同时, 全面协调各方参与主体。 (2) 参与者。制订实施政策, 规划空间布局, 给予土地支持和政策倾斜等。 (3) 修正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估, 修正方向, 并适时控制。另外, 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 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 建设基础

2.1 区域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支撑基础

目前, 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园区、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为支撑规划建设。其中, 重点以国家级高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以国家高新区和部分城市为重点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这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区域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的体系, 这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东营市是国内最集中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域, 2014年, 东营市石油装备主要企业发展到800多家。其中, 规模以上85家,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 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3.东营市先后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 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被科技部高新司授予“国家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称号, 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油田钻采技术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 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列为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产业集群试点。

2.2 服务主导产业, 推动产业集群创新

产业集群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 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以区域主导或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 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各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特色选择建设模式。例如, 在中关村, 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 国际化发展优势明显, 它重点规划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际创新枢纽;苏州市则依托科技金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依托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进行规划设计, 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外, 科技服务体系规划要以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 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探索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和战略。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了现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和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行业的发展。

2.3 创新载体支持

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载体, 而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的主要实施者。目前, 东营市建有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国家级检测中心和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并设立了国家创新驿站东营站点, 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总量在山东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另外, 省级科技服务机构是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和骨干, 东营市建有1家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 建设思路和原则

3.1 明确总体目标, 突出区域特色

以特色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 突出区域特色, 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 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 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坚持个性化的设计原则, 努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将科技创新与石油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基础条件、产业提升方向相结合, 符合区域产业特色。

3.2 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 以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为基础, 在发展壮大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载体, 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的服务能力。同时, 要新建一批创新载体, 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条件, 聚集各类创新要素, 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 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3 提供特色产业全过程服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科技服务, 具体包括2方面的服务: (1)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企业和产业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 (2) 提供从创新需求激活, 到技术转移、科技研发服务、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就是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服务。

3.4 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区域的特色产业, 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科技企业创办、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人才交流、管理咨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系统, 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需求。同时, 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 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5 统筹部署, 规划先行, 重点突破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切入点, 坚持“总体布局, 重点突破”的原则, 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 坚持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方向,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 重点实施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技术创新, 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6 加强服务模式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研究, 围绕特色产业形成可供推广的服务模式。东营市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形成多个创新模式, 比如科技服务集聚模式, 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成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2341电话科技热线的科技信息绿色通道模式;方圆公司项目企业化、技术资本化、绩效指标化、成果社会化的科技金融模式等, 这些创新模式将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4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 重点围绕特色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 为解决相关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科技创新需求激活、关键要素突破性提升、服务能力整体性提升和国际化服务几个方面重点建设, 在完善特色产业规划的基础上, 向全行业扩展, 使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服务于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如图2所示。

4.1 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科技创新需求激活, 这是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通过国家创新驿站、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2341科技服务热线和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等, 有效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立以需求导向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2 促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积聚

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 最关键的要素是科技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人才服务等。

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要素积聚。通过新建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 优化现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布局, 实现创新资源积聚。另外, 要助推重点企业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创新平台, 优化和新建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 还要探索多种金融创新模式和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实现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

促进区域服务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区域内科技服务机构数量比较多, 一般来说, 各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多, 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建立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机制, 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 促进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集成, 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能力。

4.3 坚持体制创新, 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必须坚持“以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 要找准制约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 率先突破, 大胆探索, 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完善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建立科技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载体。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人才、知识、信息等科技要素快速流动。重点围绕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市场扩展、标准建立等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通过构建全程化服务链条、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不断提升东营市科技服务的能力。

4.4 实施国际化服务,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国际化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 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来推进区域产业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国际化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 因此, 要重点助推相关企业, 让大型企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石油装备产业国际交流中心, 将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品牌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等, 全面提高东营市国际化服务的能力。其中, 企业国际化是关键。

4.5 扩展工程, 实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覆盖

依托特色产业实现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为该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全过程科技服务, 对该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 它毕竟不能覆盖整个区域产业, 所以, 需要实施扩展工程, 在借鉴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向其他产业扩展, 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以石油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进行规划设计的。这就需要研究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 借鉴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规划经验, 向石油化工、轮胎橡胶、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全面提升其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旨在科学指导东营市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有效支撑石油装备创新发展, 带动其他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5.1 建设思路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有以下3点: (1) 针对全球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需求, 结合国家“调结构, 转方式”的要求, 培育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复杂油气藏开发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2) 以“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为基本思路, 通过高端要素集聚、支撑平台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创新网络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等, 实现东营市现代服务业对本市和黄河三角洲其他城市工业的强力支撑。同时, 还要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和引领区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将东营市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提供基础。 (3)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式采用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首先要选择石油装备优势产业, 建设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逐步向区与其他优势产业扩展, 最终建成区域科技服务体系。

5.2 建设任务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开展试点, 以建设8大工程为主要任务: (1) 建设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石油装备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依托国家创新驿站、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机构, 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立需求导向的技术和成果转移服务机制, 构建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转移网络, 形成完善的石油装备产业化转移服务体系。 (2) 建设以国家级研发机构为统领的高水平研发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 加快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 支持优势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建设省级研发机构, 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石油装备产业研究开发体系。 (3) 建设以高水平专业化为特征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以资源共享为主的检测试验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管理与交易平台、科技资源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和培训平台, 以中国黄蓝经济区石油装备网为载体, 实现专业服务平台集成核共享。 (4) 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孵化和成长需求, 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 实现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的转变。 (5) 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建立利益共载、风险共担机制, 构建完整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 成立种子资金、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对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全生命周期投资, 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 (6) 建设高端人才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多种渠道, 利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和体制加大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 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 优化人才梯度结构。对于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 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进而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智力保障。 (7) 打造石油装备国际化品牌。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交流中心, 扩大中国 (东营) 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的影响力, 支持企业国际化战略, 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实现品牌和服务的国际化提升。 (8) 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扩展工程。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遵循“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 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上, 向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逐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3 建设目标

2015年试点任务完成后, 力争实现6个目标: (1) 培育20家以上高端创新平台。其中, 新型研发机构不少于2家, 并建成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 院士工作站10家。 (2) 培育30家以上服务专业化、运行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其中, 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10家以上, 以带动或培育20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在东营聚集。 (3) 在技术开发、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现代会展等领域, 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 科技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4) 促成30项以上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和重点项目落地东营, 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年增长率不低于25%. (5) 各类孵化器面积达8×105 m2, 在孵科技型企业800家以上, 建设2×105~3×105 m2的加速器, 引进或新建30家以上科技金融机构。 (6) 引进培育“黄河三角洲学者”50人, 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人, 泰山学者20人。

到2020年, 基本形成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为黄蓝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

6 总结

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政策的指导和地方政府的全面协调下, 充分调动区域各种创新资源共同完成建设。本文重点讨论了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原则、思路和任务, 以东营市石油装备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思路、内容和指标等为例说明。当然,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在进行中, 未来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 这是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克服的。

参考文献

[1]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EB/OL].[2011-07-06].http://www.chinatorch.gov.cn/notice/notice1/201304/20761.html.

科技体系 篇10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全面部署, 明确提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条件, 完善风险投资机制, 同时,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等。创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群体。因此, 通过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市场链条相互融合, 推进广大中小微科技型健康发展, 成为当前推进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培育与壮大科技型企业, 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力度, 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还面临许多困难, 随着经济增长的回落, 生产成本增加, 总体效益下降, 国际国内市场萎缩, 尤其是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许多企业贷不到款, 贷到款的贷款费用很高, 因此国家各个层面在经济转型时期, 更加关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更加关注现在困难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加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力度, 强化对其政策的科学设计与制度化建设。

二、科技金融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制约要素

(一)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自身特殊性的制约

主要表现为:虽然智力资源丰富, 专业化集中度高, 但固定实物资产少, 缺乏资金以及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和信用记录, 贷款的额度相对较小, 很多企业是科研人员, 往往缺乏管理和市场经验, 一旦技术有误或者方向有误, 企业可能就会解体, 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企业存活率较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这些特点导致其融资受到多方面的不利影响。首先, 由于缺少抵押物和信用记录, 导致金融机构对还款的不确定性增加, 造成融资渠道不畅, 只有小部分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 资本市场融资可能性降低, 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的利息高。其次,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往往出现短贷长用的现象, 银行逾期垫资比例高, 对银行, 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储蓄和借出业务具有较强影响。因此, 银行往往审慎对待此类贷款。三是由于科技市场的自然淘汰和技术更新频率很高。选择项目的恰当性、发展计划的合理性、市场的开拓能力有限性等技术、市场和新型行业的发展导致的技术与市场不确定性也增加了信贷风险。

(二)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的制约

首先, 由于目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国内市场增速等因素影响导致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市场规模不足, 盈利水平下降, 景气指数回落, 因此,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投资意愿受到影响。其次, 政府政策支持与配套服务不足, 由于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成本高、效益不确定、工作量大等固化认识, 导致对其相应的法律体系、税收、信息交流、财务审计、管理咨询、金融政策等社会服务体系落后于需求, 而是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大企业, 大多政策都是为其量身定制。第三是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不足, 不能适应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金融机构的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备,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尚不成熟。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很多担保机构在资金规模、担保时限、担保能力上存在欠缺, 风险过于集中从而束缚了其代偿能力, 相应的制度改革、监督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推进。

内外环境的制约, 导致大量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资金主要靠内部积累以及代价很高的民间借贷, 融资渠道受限, 直接融资比例非常低, 使得大量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为受到资金问题困扰的融资难企业, 因此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支持体系, 真正激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活力。

三、科技金融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 政府积极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体系的构建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 制定扶植政策, 升级服务体系。政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政策倾斜, 制定单列计划, 实行单独管理, 引导金融机构设立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引导成立专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的金融租赁机构, 由金融租赁机构帮助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解决设备和资金问题, 通过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拓宽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政府与交易市场之间在企业挂牌与股权融资、地方金融机头托管、债券融资等方面进行磋商。引导成立针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积极推动活跃的“民营银行”, 将社会闲散资金和民营资本引入到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体系中, 探索小银行服务小企业的科技金融模式。为增加信贷资金的安全性, 引导保险体系建设, 利用保险公司的进入降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等, 防范信用风险。利用政府行政资源, 整合生产力促进中心、孵化器等科技要素, 引导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吸收、承接和转化高新科技成果等。第二, 带动金融机构向科技产业聚集区集中。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往往倾向于向特定区域集中, 这种集中性的特点使得配套的科技金融也应该向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密集的区域转移和集中, 深入到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密集的区域, 在聚集区设立分支机构和增加经营网点, 政府应该配套建设专门的服务机构和队伍。搭建金融与科技结合的推广和应用平台, 使金融服务回归科技实体;第三, 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兼顾经济与社会政策双维制支持。制定包括专项引导资金、科技奖励、风险补偿、财政补助、设立天使投资基金、合作成长基金等在内的科技优惠政策, 变选择性、临时性政策支持为普惠制和长期化的政策支持, 扩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产品采购力度。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赋予土地、税收、审批等有限权限, 降低市场进入的门槛。推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进入孵化器、创业园等创业基地的建设, 实行对其资金运行动态监测的反馈机制。引导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服务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研究计划与研究课题, 利用其科技创新的资源和平台, 增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科技支撑和发展后劲, 鼓励创新人才自主创业, 从而增强科技金融进入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心等。第四, 制定优惠政策搭建相关的协作平台。例如, 对应用性较广的大型科学仪器, 可以采取政府贴补、税收优惠等方式, 引进社会资本和相关的企业共同搭建相应的大型科学仪器协作服务平台, 实现大型仪器的共享, 减少企业的固定投入, 在提高设备使用率的同时,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压力。政府还可以投入建设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最后, 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宣传推广, 将相关的科技、财税、经济、工信、商务等部门的相关政策进行整理汇集, 开发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 建立科技服务终端, 利用其信息覆盖和发送即时的特点, 第一时间将各类相关信息推送到相关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使其能够及时了解相关政策, 提高科技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 金融机构积极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与建设性的服务

第一, 制定量身定做的信贷政策, 搭建相应的服务平台。金融机构应认识到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在技术创新、知识产权持有与市场发展迅速中的优势, 在审批程序、风险补偿、考核方法与资源配置上制定专属的政策。主要体现在, 审批程序上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良好成长性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绿色通道, 减少反担保的程序, 为其提供主动授信, 设计整体融资解决方案。第二, 打造量身定做的创新型科技金融产品, 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为解决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 金融机构应着手建立专门针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贷专营机构, 比如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服务中心等, 放大分布网点。成立专业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信贷业务培训师团队, 培训专业服务人员, 在信用贷款、质押贷款等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特色化服务, 将银行信贷流程进行分解, 对分解的包括营销推广、业务办理、审批、放款、后期管理等程序配备专门的营销推广经理、信贷经理、风险控制管理人等, 从而提高运行效率。着力进行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信贷产品创新, 尤其要注意识别该类企业的核心资产。在质押担保方式上, 尝试以股权、知识产权、版权、商标权、发明专利权质押, 设计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信贷产品。细分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供应链, 针对不同环节的资金需求, 设计供应链融资产品, 为企业提供包括托收保付、信保票据买断融资、厂商银储等在内的融资组合, 平衡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供应链。在还款方式上, 考虑其担保物的缺失问题, 设立放款专用账户, 根据其现实需求放款。在融资的组合方式上, 进行投资与保险结合、保险与贷款结合、投资与贷款结合、投保贷结合等不同组合方式, 发挥各自所长, 用投资收益弥补贷款和担保的风险性。在提高中小微科技型企业的信用等级上, 发挥保险信用增肌的作用, 借助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以及信用风险的分散和补偿机制, 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可以通过进行风险管理咨询, 投保商业保险, 缓解企业信用不足的弊端, 增强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增加银行向其授信的机会。

(三) 广泛构建政府与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彼此之间的合作平台

政府的相关的科技行政管理部门、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可以和银行开展战略合作, 通过协议合作的方式, 共同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搭建融资授信平台。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资助、认定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 银行优先进行信贷, 双方可以在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建设上找到连接点。银行和担保公司在业务操作上可以协调同步进行, 在信息收集、审批、决策、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合作。保险公司与银行可以在化解风险方面实现合作共赢等。总之, 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之间的沟通平台、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建立, 有助于实现小企业与银行大资金实现对接, 有利于分散的民间资本、闲散资金等小资本服务于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这个大群体。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浅探 篇11

关键词:三农 服务社;体系;建设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均衡的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是贯串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也是所谓中国国情(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规范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带动作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解决“三农”问题重要举措。本文通过考察驻马店市驿城区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做初步浅探。

1 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基本情况

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位于驿城区柳堰庙村委院内,占用房屋六间,设有科技培训室、专家咨询室、图书资料室、信息室等,成立了研发组及技术组,现有会员20多人。服务社立足于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建立了食用菌种植基地。

2 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主要做法

2.1 建章立制,加强服务社自身建设。一是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驿城区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章程》及《驿城区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组织实施方案》,设有科技培训室、专家咨询室、图书资料室、信息室等,成立了研发组及技术组,健全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图书阅览制度及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职责。二是工作有计划。每年初,组织召开科技服务社全体成员会议,研究、探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方向、工作目标,为全年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2 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生产技能。抓好科技培训工作,是保证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本地食用菌种植情况,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在科技服务社和食用菌集中种植区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术培训,采取理论与生产现场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学员讨论相结合等多种灵活形式,使群众听得懂、会操作、能实践,全面提高群众的生产技能与科技素质,着力培养一批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带领群众从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止目前,已分别举办姬菇、鸡腿菇、双孢菇、草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品种的技术培训6场次,培训人员500多人,技术能人200人次,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3 引进创新,抓好示范推广。食用菌生产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合理搭配品种,除重点发展受资源约束小、市场稳定、消费量大的大宗食用菌(草腐菌)品种外,加快引进和开发适销对路的草腐菌新品种,丰富食用菌产品种类,逐步提高食用菌产品结构中草腐菌比重。同时要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创新生产模式,采用工厂化或反季节手段,适度引进开发一些夏季上市的新品种,如高温蘑菇、金福菇等,错峰上市,实行差异化策略,实现四季上市。使食用菌生产常年化,改变以往半年种植半年闲的状况,使菌农天天有活干,日日有收入。在引进创新过程中,重点抓好示范工作,通过试验示范,选择出适宜的品种和技术推广应用。先后引进新品种4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项,示范带动农户600多户。

2.4 开展科技咨询,跟踪技术服务。为切实解决群众在食用菌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组织专家深入食用菌种植区域,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为群众解疑答惑。同时科技服务社设有专家咨询室,随时接待群众咨询。服务社技术人员两人一组,分片包户,划分责任区,每组人员要经常深入到所包种植区内,负责技术指导,跟踪技术服务。让种植户心中有底,放手大胆地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共开展科技咨询活动科技咨询5场次,解答技术难题20多个。

2.5 及时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食用菌产品是外向型产品,受市场需求影响波动大,科技服务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收集整理,及时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和供求动态,分析研究,编印成册,发布给群众,共发布信息30多条,为菌农提供较为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群众及时调整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实现了品种种植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从而避免和减少了市场风险,提高了菌农种植积极性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6 加强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是示范带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服务社通过考察论证,选择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食用菌种植区域集中,群众基础较好的柳堰廟村建立一个食用菌种植基地。作为食用菌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培育创新、转化推广载体。科技服务社以此为基础,开展品种引进、技术创新、试验示范工作,加强对服务社的技术支持,树立样板,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基地可提供菌种、回收菌产品、统一加工销售,切实解决菌农的后顾之忧。通过基地的样板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 创办农村科技服务社基本经验

3.1 创办农村科技服务社要坚持政府引导、自主运行的原则,提倡在服务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提升农村科技服务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要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3.3 市、县(区)科技部门要重视农村科技服务社建设,加强对农村科技服务社软硬环境支持和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社的技术、信息、物资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服务能力。

3.4 结合农村科技服务社的培育,加强对农村科技服务社中从业人员的培训,成立农村科技服务专家组织,不断增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

3.5 要有基本的创建条件。要有固定场所、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要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通过示范、推广等活动,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有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农村科技服务社要立足本区域的特色产业,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依托园区转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农村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有效结合,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围绕农村区域性特色产业,开展技术、信息、物资、农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作用。

4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启示

农村科技服务社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单位,培育多元化、多模式的农村科技服务社是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以农村科技服务社的培育为突破口,带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健康快速发展。引导农村科技服务社向体系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以市场化、社会化为主要特征,以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技术、信息、市场服务、农民技术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发展科普事业。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大力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发现、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村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盘活农业与农村科技资源,优化农业与农村科技产业化环境,推动“三农”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顾建梅;乡镇农业服务体系与新农村建设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13期

[2] 陈俊红;周连第;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2期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探讨 篇12

1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作用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必须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 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轻资源、生态环境压力, 无 (或少) 环境污染, 不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技术支撑体系, 这些技术都可以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技术[1]。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以下作用:

1.1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要求是农业生产力发展, 要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就必须在农村建设现代农业, 这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正面临农业资源短缺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耕地减少、水资源匮乏和生产率水平低下等, 严重阻碍了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技术是一种不同于土地、资本的特殊要素, 它可以不断地被改进、创新, 通过应用不断改进和创新的农业技术, 可以极大的提高农业生产力[2,3]。农业技术进步可以突破农村资源短缺的瓶颈, 实现农业技术与短缺资源的有效替代。同时农业技术进步还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农村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 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水平, 保障粮食生产和安全[4,5]。

1.2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题, 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 强调要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核心是科技创新, 建国50多年来, 全国共育成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大宗农作物新品种5 000多个, 开发了盐渍土改良、节水灌溉、多熟制种植、地膜覆盖、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一大批栽培管理技术, 使全国粮食单产由1949年的1 029kg/hm2, 大幅度提高到2005年的4 650kg/hm2, 粮食生产基本满足了需求。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践表明:科技进步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科技进步对于农民增收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土地生产率, 节约农产品成本, 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形成特色、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 增强农业竞争力[6]。

2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成及建设内容

2.1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构成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应重点整合各级各类科技资源,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逐步建立起既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 又有较强竞争力的三大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即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体系、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2.2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内容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其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为: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促进原始创新技术水平的提高;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示范工程, 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实施新型农业科技培训工程, 促进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2.2.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 依托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 以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为核心, 带动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及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农业科技型企业, 用科技项目凝聚智力资源、引导科技创新, 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 形成农业生产中急需的研究成果。如动植物良种选育;新型环保、高效农业投入品研制开发;农产品采后处理、贮运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2) 围绕提高农业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关键农业技术研发、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引进、转化及关键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等方面安排项目, 逐步培育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增强农业企业拉动农户增收致富的能力。

2.2.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体系。

(1) 重组农技推广队伍, 优化知识结构, 逐步构建起以国有农技推广机构和科技型农业企业为主导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服务体系;对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新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二次创新;支持农业科技成果与经济结合, 引导科技型农业企业逐步发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 增强其对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新技术的吸纳和应用能力,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2) 整合农业科技资源, 以科技攻关项目为纽带, 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解决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中的技术关键点和难点, 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如发展区域性特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标准化;有机食品生产技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技术的研究;设施农业中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旱作和节水农业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等综合技术, 实现农业高效用水;发展休闲农业, 推进国民休闲计划, 应科学规划与设计, 采用新颖、观赏性强、经济价值高、生态效益好的良种及生产技术, 结合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民俗和新颖雅致的采摘包装技术, 提升休闲农业的景观水平、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等。 (3) 建立示范工程, 主要有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推广。围绕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 以科技成果示范为目标, 选择先进性、实用性强, 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围绕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带, 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以培养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 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单位和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实用农业新技术, 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 (4) 科技示范基地建设, 围绕提高农业推广机构的推广手段和能力, 鼓励农业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科技型农业企业结合技术示范推广建立自身的科技示范基地, 如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等方面的科技示范基地建设。2.2.3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1) 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 以高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 以农民终身职业教育、培训为核心, 围绕农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的目标,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农民技术教育, 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农民进行实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教育培训, 逐步形成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2) 加强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业教育资源, 形成市 (县) 、乡 (镇) 、村三级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网络。建立农村人才教育培训师资库和教材库。坚持实用、实效、持久的原则, 逐步建立起集专家、学者、科技能手、致富带头人、有一技之长者、农村经济带头人等为主体的师资库;根据培训需求, 组织编写符合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的适用教材, 逐步建立适合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的教材库, 并定期更新内容, 为农民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供全方位服务。 (3) 农业劳动者实用技术培训, 启动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和科技入户工程。规范绿色证书培训, 把绿色证书培训作为农民科技培训制度长期坚持下去。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 将农民培植成能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的新型农场经营者和农民企业家。

3 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建议

3.1 建立新型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农业科研推行以项目和课题为主的研究组织形式, 建立完善的激励和奖励机制。在农业科技管理的运行机制上, 应建立项目招标制;建立科学的项目评估机制, 将项目研究的结果与研究者的学术信誉, 以及今后的投标资格挂钩;成立独立法人的中介科技成果评估机构, 改革成果评价机制。政府主管部门只负责制定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政策, 对鉴定、评奖过程以及法规和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处理鉴定、评奖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3.2 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完善管理制度, 吸引各方面优秀人才加入到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的建设中来。应充分重视青年科技人才, 制定有关政策, 大胆启用, 充分发挥他们在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是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

3.3 完善农业信息网建设

通过政府、企业、民间等多种投资渠道, 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网, 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深化农业信息网的服务功能, 注重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采用多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农业科技信息。

参考文献

[1]杨良山, 吴国庆, 林代欣.建立浙江省农业科技支撑体系研究[J].生态经济, 2001 (9) :80-82.

[2]金焱鑫, 韦金河, 张娅香, 等.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研究[J].华东工学院学报, 1992 (6) :79-83.

[3]喻永红, 张巨勇.促进可持续农业技术扩散的措施探讨[J].农业经济, 2006 (1) :16-18.

[4]曲文祥, 丁素荣, 刘汉宇.设施农业在赤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6) :26, 110.

[5]魏炳传.要以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J].科技管理研究, 2002 (5) :77-80.

上一篇:政治与行政论文下一篇:阳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