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2024-10-16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精选12篇)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篇1

摘要: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对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走访、问卷调查和座谈等方式, 对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在引领高端、创新管理、培育主体、惠及民生等方面取得重要成绩, 但也存在科研与生产脱节、体系不完善、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 需要进一步建设创新源头, 理顺体系, 引导社会力量参与, 提高农业经营规模, 建立信息和物流通道, 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体系作用, 推动首都城乡统筹发展。

关键词:北京,城乡一体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同步推进“三化”发展, 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在管理体制、调动社会力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难以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1,2,3]。为此, 本文提出了完善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路。

1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1.1 坚持创新驱动, 促进农业科技与产业的融合

北京市积极优化整合其科技和人才资源, 搭建了以中央在京及市属农业科研院所 (校)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农业高新技术创新基地为基础的首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发, 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物联网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 抢占农业高技术领域制高点, 打造全国科技创新源。以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为契机,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于籽种产业、“菜篮子”工程、农产品物流、循环农业、农业农村信息化等都市型现代农业, 以及改善民生, 树立了首都科技高端引领形象, 促进了农业科技与产业的进一步融合。

1.2 坚持深化改革, 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北京市围绕“机构定性、职能定位, 重心下移、完善机制, 改革建设并重、公益经营剥离”三大重点, 加快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明确公益性推广机构承担的八项公益性职能, 健全和完善乡 (镇) 级综合性服务机构, 落实农技推广、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职能。在全国率先推动村级全科农技员队伍建设试点工作, 以此强化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级服务站点和专业技术服务队伍的服务能力建设。实施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院区 (校) 合作等服务项目, 搭建现代农业技术成果应用和转化快速通道。

1.3 坚持多策并举, 充分调动社会化服务主体的积极性

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需求, 充分调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专业协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民经纪人、批发市场等社会化主体科技服务的积极性, 以拓宽服务领域、扩大组织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启动了“科技套餐”工程, 整合市科协所属45家涉农科技社团及相关农业科技组织的资源, 服务于北京现代农业建设。

1.4 坚持城乡资源互动, 引导农业科技用于农村民生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但推动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 同时面向农村民生需求, 在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村镇规划、农村住宅、饮水安全、农民健康等更广阔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发挥服务体系桥梁纽带作用, 将新能源、农村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农村信息化等关键技术应用到新农村建设中, 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 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北京高校云集、人才荟萃, 有上万项科研项目, 上千项科研成果, 但每年科研成果转化率仅为10%~20%, 且转化项目多在外地, 普遍存在着“京内开花、京外结果”的现象。对农业科研单位的考核, 偏重学术价值而轻视生产应用价值;科研项目选题, 偏行政指导而轻市场导向, 使得科研成果与生产实际有脱节现象;农业科研院所缺乏统一组织协调和有效合作, 无法建立有效的大联合、大协作农业科技服务机制。不同领域农业科研各自为战, 导致良种良法不配套、农机与农艺不协调;农业科研院校缺少相关的科技示范与推广专项经费, 科技服务难以“下沉”和维持长久;对科研人员绩效考核依然比较重视学历、论文和作者的排名, 基层人才获奖难、晋升难的问题依然存在。

2.2 服务体系仍不完善

尽管北京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的市、区 (县) 级组织比较健全, 但还存在体制不顺、经费尚未得到足额保障、基层服务站点薄弱、专业队伍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在新近的机构改革中, 北京市各区 (县) 都相继成立农业局, 原有农业服务中心依然保留, 然而区 (县) 农业局与农业服务中心职能交叉, 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的问题;各个乡镇政府虽然组建了农技推广服务机构, 但存在多头领导、外聘人员混岗、混编现象。部分区 (县) 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公共服务经费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不把精力放在创收上。一些乡镇农技服务机构办公场所破旧, 科技设施和仪器装备陈旧、老化, 普遍没有相对固定的试验示范基地, 不能完全满足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要求。

2.3 社会化主体服务有待强化

京郊所建立的农民合作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园区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大多数为农产品买卖合同契约型、买断型或临时性的, 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对成员利益保护不够。社会化服务组织“小、散、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且合作组织运行依靠企业、经营大户的多, 依赖政府扶持的多, 而能够独立拥有自己的加工销售企业, 能开展产、供、销一体化服务, 开展有组织的批量采购活动, 创建自己的品牌、有市场影响度的少。

3 城乡一体化下的农业科技服务发展趋势

3.1 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必须加大

当前,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生产成本高、经济增长科技含量低、区域发展水平存在落差等一系列问题。只有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 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 解决污染重、成本高、效益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才能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

3.2 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统筹协调

目前, 北京市有农民176万人, 劳动力76万人, 大都在分散经营, 且兼业比例高, 非本地及流动人口占一定比例。首都城乡客观存在的差异, 又使农村人才队伍面临着补充少和流失大的双重制约, 因此农业面临着“谁来种田”的问题。2012年出台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提出, 要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等方面下功夫。北京市社会资源丰厚, 需要建立全市部门联动机制, 整合资源, 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服务的政策。

3.3 农业信息和产品流通渠道需要打通

农业科技人员对于农产品市场信息传输、营销技术的开发等重视程度不够, 而且农民作为科技的需求者, 最为关切的是所生产的产品如何销售、从什么渠道获取市场信息。农民只有将其生产的产品卖得掉、价钱好, 才能激发其采用科技的欲望和积极性。因此, 强化农业信息化体系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促进市场信息传递, 提高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 是当前农业科技发展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4 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4.1 以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为核心,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

集成并制订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发展的配套政策, 推进相关政策在农业科技城先行先试, 深化探索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农产品期货交易、农业技术交易、产权交易、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企业上市等改革试点。理顺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与生产的关系, 有效整合科技资源, 建立大联合、大协作机制。要大力培育优质、高产、安全的农作物新品种和健康、专用的动物新品种, 同时要重点推广新品种使用、耕地保护与节约利用、减灾增效、节水灌溉、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性农业技术。

4.2 进一步深化改革, 理顺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本着“权责一致、分工合理”的原则, 进一步明确理顺区 (县) 农委、农业局、农业服务中心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职能。继续建好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根据各镇农业面积和农业人口等情况, 合理配置专职技术人员, 并将编制纳入镇级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逐步实行人员准入制度, 通过严格选拔, 扩充基层特别是乡镇农业科技服务队伍。坚持农业推广机构的公益性和主体地位, 保障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运行所必要的经费来源。大幅度提高区 (县) 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比例。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及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等工作。

4.3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调动龙头企业积极性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以区域特色产业或产品为基础, 推动土地使用权向种植能手、农业科技人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流转, 提高基地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精深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4.4 搭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强化农产品流通服务

加快北京市农业信息资源的互通、互联和共享建设, 着力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多样性和综合性服务水平。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经营能力的贸易流通型龙头企业、中介服务组织, 推动城镇社区、批发市场、超市与郊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接。加强市场配套建设, 完善仓储、保鲜、运输、检测、信息服务等功能, 增强市场的聚集和辐射能力, 畅通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

参考文献

[1]陈俊红, 王爱玲, 周连第.北京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创新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 2010 (3) :4245.

[2]孙素芬, 罗长寿.北京市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6, 18 (11) :2225, 36.

[3]陈俊红, 尹光红.构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2 (5) :523526.

[4]焦守田.培养现代农民[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篇2

农业科研院所和大学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研发力量,很多成果需要在大面积推广中进行检验和完善,农民也十分渴求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这2方面的人员交流太少,导致信息不畅。在新型消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应定期组织科技工作者进入乡间地头,了解农民最需要的技术,反馈上一批农业技术的应用情况。

2.2建立完善的农民教育培训机制

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的直接使用者,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农技的推广应用效果。传统的农民培训体制已经不能适用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机构,是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还需要创新农民教育形式,丰富和完善教育培训内容,从农民的生产实际出发,立足于农民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掌握情况,实行分批次、分阶段的培训手段。既要培养中高知识水平的农业科技带头人,更要重视广大农村青壮年的技能提升。

2.3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资金来源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各种政府农业补贴的阳光运行机制,让政策的实惠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加大农村信贷的投入,结合每个县的具体情况,建立专门金融机构主导,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信贷体系,降低农村信贷成本;带动农户加大资金投入。在这一过程中,既要让农户得到具体的现实实惠,更要让农户了解未来应用先进农技的效果和可能带来的收益提升,让农户在增加农业投入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2.4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水平

农业科技快一秒投入使用,农户得到的实惠就多一点,以往的科技服务体系信息流通不畅,科技工作者和农户的沟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的使用。在构建新型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例如信息交流平台,专业技术交流QQ群、农业技术推广热线等,减少信息沟通中的壁垒,降低农户获取科技信息的成本。

2.5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结构稳定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队伍建设是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的根本,在人才的选拔过程中,应本着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建立能上能下、可进可出、合理流动、积极勤奋的农技服务推广人事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和薪资管理制度。

3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型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中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在体制机制、融资手段、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

参考文献

[1]陈少雯.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地方高校;产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63-03

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在社会职能中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重要[1]。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学与服务社会、密切服务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成为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地方高校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农业)之间的合作,对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迫使落后、低效的传统农业转型为低碳、环保、高效的新型农业,这需要大量的实用的农业科技参与构建;激烈的市场竞争也要求地方农业必须拥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这离不开大量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因此,地方高校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建立地方高校参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平台,地方高校与当地农业建立更切实高效的交流机制,使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更开阔通畅[3]。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具目的性、方向性和具体化,应用型教育的个性和特色更鲜明、突出[4]。而且,借助农业、农企的平台,通过大学生实习、就业、技术入股等方式与市场沟通,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步伐,能够催生一个“来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良性互动机制。

作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场所,地方高校具备的自身特点和较大的独立性,使它成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最独立、最自由的一环。加强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同步共建,成为高校和农科服务体系高效服务“三农”的重要保障。部分地方高校逐步建立起“项目推动、信息服务、技术技能培训”的“三农”服务模式[5],如“杨凌模式”、“寿光模式”等的成功充分验证了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的重要性[6]。本研究在对广西贺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和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总结地方高等院校与农科服务体系的共建经验,以期为相似地区的农科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贺州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是广西的农业重点地区,被誉为“两广菜篮子”。贺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9℃,年均降雨量1535.6mm,年平均降雨日171天,年无霜期320多天,非常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7]。近年来,市政府围绕农业为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的县、乡两级农服机构、畜牧兽医站为基础,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实用人才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公益性农服体系基本健全,县级农业科技服务单位27个,乡镇农服中心94个,主要负责农业技术指导、培训、咨询等公益性服务。

目前主要存在一下四方面问题:

1.各机构管理松散,无统一目标与行动,自行其是。市县一级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目前无法协调各站(如粮油站、经作站、土肥站、植保站)、农科所、高校之间的关系;教育、科研、推广、生产体系之间缺乏配套性协作。比如,地方搞农技推广活动时往往各自为政,开展单项技术推广时各县乡也缺乏协调;多数科研人员热衷于室内研究,追求“短平快”的项目,以发文章评职称为重,不愿从事大田试验。

2.经费不足。由于人力成本和物价飙升,已使农技部门投入的经费严重不足,正常农技活动常被压缩或取消,科研成果被搁置,也导致服务盲区的出现。另外,有的农技推广单位无心技术推广,而是忙于赚钱,推广科技项目时高价收费,给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带来了不良影响。

3.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员配置结构呈倒三角形,全市县乡两级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253人,其中县一级农技人员占70.3,乡镇一级占29.7,村没有配备农技员,技术推广工作则由村级班子负责。机构管理松散,人员配置不合理,专业指导断线,导致服务滞后严重。

4.服务质量低。服务形式单一,服务项目少,服务时间短,是农科服务中最常见的三大弊端[8]。当前贺州市的农科服务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规范化、系列化、长期化的服务。服务方式不能做到“科技-农业-贸易”一体化,往往只是针对其中一点来开展“突击式”、“重点式”的活动。而且在服务体系中,缺乏标准化服务的规章规范,导致各种服务基本上都变成走过场。

二、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的合作模式

1.人才联合培养,产学无缝对接。培养人才是高校最主要最传统的功能[10]。贺州学院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素质好、技能强”为目标培养应用型农业人才,在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通过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实际需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接轨。根据学院与农服体系的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培养方案,加大实践教学课时;强化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园林技术、食品专业等学科专业课程的调整,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以农服体系为平台,建立多渠道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实践教学基地;鼓励教师改进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在实习实训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此外,学院要整合农业类专业教师队伍和设备资源,建立本地区专家库,加强校外专家、能手与学院师生的交流、合作,推动学科的进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从而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农服体系服务质量。

2.联合攻关科研项目,提高科技服务质量。市政府的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向高校开放和倾斜,贺州学院积极参与地方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进行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共同承担项目攻关工作。贺州学院与市科技部门、农业部门在本地特产“芳林荸荠”的产业研发上开展了广泛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在荸荠的种苗组培、种植技术、保鲜技术、加工处理、废弃物利用技术、市场开发、品牌战略、乡土文化等多方面开展了“一条龙”式的产学研究,在种质优化、优质高产、市场销售、食品加工与开发、经营管理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了本地区农业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学院还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自主选题产学研合作科研项目。同时,通过派遣由贺州学院优秀教工人才组成的广西自治区级的“科特派”科技人员,将贺州学院的科研成果与本地规模较大的农场、养殖场、加工厂等企业直接对接,与农服体系紧密结合,提高了科技服务质量和科研技术成果转化率,为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支持下,贺州学院建立了乡、村级产学研基地,深入农村,在乡(镇)、村集中办班,根据行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确定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开展学术讲座和示范,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和高新技术、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致富能力。

3.建设校内基地。贺州学院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320亩)、桂东特色植物繁育基地、食品开发研究中心,改善科研、教学实验条件,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学习-生产”顺利过渡,无缝对接;同时对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进行引进和示范,逐步建成贺州市高新农业试验、示范的窗口。通过农服体系,高效地传达农业信息到各级终端。

三、完善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机制的思考与建议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对促进农业发展十分重要,而地方高校对保障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健康发展不可或缺[11]。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不仅要力求满足所有农业生产者的需求,与不断完善的农业市场格局相适应,还要与高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地方高校与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同步共建机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提高农科服务科技含量,增强农服体系工作职能。在现代农业中,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越来越依赖于农业新技术和农户的科技素质[12]。现行各种基层科技服务机构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有效整合,在各行政村设立常驻的农村综合科技服务站。服务站的人员由高校教师或大学生轮流担任,保证“岗在人在”。服务站主要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方方面面的科技、信息和管理服务,包括推广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在管理上进行指导、提供产品营销和科技信息服务等。同时,要力所能及地指导和帮助农民提高素质。

2.促进人才流动,调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人员结构。在加大对现有农技人员训力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高校厚实的人力资源,充实农业科技服务队伍。通过“换岗”的形式,使高校教师、实验员与农服体系的人员进行岗位临时调动,增加双方的了解和交流,采长补短,提高工作实效。

3.进一步促进政府决策与本地高校科研有效互动。地方高等院校在申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中有较明显的劣势[13]。地方政府在科技计划、科研项目上应加强与地方高校的合作,开展良性互动,这既有助于地方高校科研力量的培育,也有助于提升当地科技服务质量[14]。以学校的宏观调控为主导,把地方高校在农业科技研发方面的整体性、有序性、目的性和产业的效益性有机结合,在构建适应于当地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同时,发展高校-农业科技服务共建体系的新模式。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改变农业科技与开发由政府出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研究,农户受益的模式,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高等院校科技发展相适应的经费投入、成果评价、项目招标及激励奖励制度,确保高等院校农业科技研发在规范、共赢环境下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王永刚,杨昭.城市化背景下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以天津市地方农业高校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6):38-41.

〔2〕张禧,邓良基.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与启示——以四川农业大学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合作办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2):12-15.

〔3〕刘玉环,闫盆吉.地方高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走特色兴校之路——以河西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1):74-75,80.

〔4〕乔孟涛,焦昆,孟许峰.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和能力的影响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2):9-11.

〔5〕温小林,张玉军.镇江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重构研究——以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2,(3):73-76.

〔6〕孔玲玲,吕德宏.寿光县域产业发展布局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2012,(8):234-235.

〔7〕唐政,陈小香.贺州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2,(23):82-83.

〔8〕陈俊红,李红,周中仁.城乡一体化趋势下北京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思路[J].广东农业科学,2013,(2):223-225,232.

〔9〕丽军,宋敏.中国农业专利的质量:基于不同申请时期、申请主体和技术领域的比较[J].中国农业科学,2012,(17):3617-3623.

〔10〕周晓唯,赵轩轩.我国农业专利发展落后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96-100.

〔11〕杜华章.基于SWOT分析的江苏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0,(1):66-70.

〔12〕胡中应,余茂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2):140-144.

〔13〕王丹.透视“农消对接”谈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优化——以沈阳市为例[J].农业经济,2013,(2):111-113.

〔14〕张豆豆,刘鹏凌.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Agricultural Science& Technology,2012,(7):1619-1621.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篇4

关键词:南疆,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构建

在新疆, 天山山脉将新疆一分为二, 天山以北称为北疆, 天山以南称为南疆。 南疆包括五地州, 分别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和田地区。 与北疆相比, 南疆五地州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沙漠分布广、降水稀少, 经济发展水平远远滞后。 截止2013年度, 南疆五地州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疆的27%左右, 农村经济总收入占全疆的35%左右。 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南疆农业科技服务水平相对低下。

1.南疆农业科技服务现状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由科技服务组织、 机构或实体将农业领域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相关信息通过教育、 培训、 媒介传播、决策指导等方式介绍给农民, 并利用相关基础设施、政策支撑环境等构成的系统。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效率高低直接制约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高低。 近年来, 南疆农业科技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1.1农业科技投入服务不断增长。

政府在农业科技工作中始终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工作。首先, 注重农业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 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其次, 不断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着力将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推广开来, 为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再次, 从农业生产的根本入手, 引导农民运用先进技术的同时懂得合理开发和利用耕地、草场、森林、水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 为南疆农业的良好、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以上以政府为主导开展的农业科技活动使得近几年来南疆农业在良种繁育、节水灌溉、高效栽培、健康养殖、 疫病防治等新技术的开发和集成应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同时使得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

此外, 近几年来, 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长, 以阿克苏为例, 虽然总体上农牧业收入占到家庭收入水平的80%左右, 但是从统计资料看, 农民的收入水平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 农民手中的收入增多了, 自然会将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科技投入。 在我们前期所做的调研中 (见图一) , 3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会积极主动运用新技术新方法, 并且在不使用新技术的原因中 (见图二) , 有接近3成的受访者表示是受费用的制约。 基于此, 一旦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农民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必然会增加。

1.2农村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一方面, 开发适于南疆农村农民使用的信息设备和推介方式, 降低农民获取农业科技信息的成本, 推进农村信息资源的共享。 另一方面, 探索适用于南疆的科技服务模式。 南疆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 当前主要有 “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协会+农户”、“科技特派员+企业+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 (示范园) +农户”、“协会+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多样化的模式可以为农民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农业科技服务。

2.南疆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服务客体存在的问题。

2.1.1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从相关统计数据看, 南疆目前文化教育和北疆还有较大差距, 南疆五地州受教育程度低, 究其原因, 一方面受制于南疆教育水平低下, 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量内地或北疆的低文化素质的人口迁入导致。 从表一可以看出, 南疆农民的文化素质明显低于全疆, 以受教育在高中及以上层次看, 除了巴州地区高于全疆水平, 其他四地州明显低于全疆平均水平。 比较突出的是阿克苏地区, 受教育程度是高中及以上的农民所占比例只有3%, 其次是克州3.9%, 和田地区4.3%, 喀什地区5.9%。

2.1.2农民观念陈旧。

明显偏低的受教育水平, 一方面, 制约了农民的观念, 导致很多农民对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排斥, 另一方面, 即便接受了新科学技术, 也会由于自身较低的文化素质的制约, 导致在使用新科技的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增大, 最终导致新科技的推广受阻。而使用新科技所导致的风险又会进一步影响人们对新科技的看法, 久而久之, 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对于南疆科技服务体系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如何走出困境值得思考。

2.1.3农民科技投入有限。

虽然从整体看, 农民的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但是观察其收入的构成不难发现, 增长的部分主要源自于非传统农业。而传统农业如种植业和养殖业, 其收入非但没有增长反而在下降。 以南疆主要种植业的棉花种植为例, 近三年以来, 一方面, 棉花种植成本不断提高 (主要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 另一方面, 棉花价格不断走低, 还有国际市场上优质低价棉花对新疆棉花的巨大冲击, 导致棉农收入水平不断下降, 甚至要依靠政府的补贴才能有所盈利。 在这种背景下, 农民很难有更多经济能力投入到农业科技中。

2.2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主体存在的问题。

2.2.1一线科技人员缺乏。

当前的南疆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存在严重的科技人员缺乏状况。 在前期调研中, 40%以上的受访农民希望农技人员能够提供到田到户指导生产, 而现实是在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存在严重的人员缺乏, 一线科技人员很少能亲自到田到户指导。加之南疆地广人稀, 且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即便是到田到户指导其成本也非常高。 分析南疆一线科技人员缺乏的原因主要是南疆自然环境恶劣, 工资待遇低, 导致很多科技人才不愿到南疆就业, 使得一线科技服务人员数量少;另外, 由于南疆基础设施缺乏、工资待遇低, 导致原有一线科技服务人才的逐步流失, 农业科技人才后备力量不足。

2.2.2一线科技服务人员受教育程度不高, 培训不足。

当前南疆一线科技服务人员受教育程度低, 培训不足的状况十分严峻。 从现有的基层科技服务人员看, 虽然学历层次较高, 普遍在大专以上学历, 但是很多目前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的人才所学专业并非农技推广。 这使得有限的农技服务人员并不能都提供专业的高效的农技服务。 此外, 大量高学历、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主要集中在一些科研机构, 如高校和农科所等, 从事着上游的科研工作, 这些科研人员一般很少直接参与面向农民开展科技服务。 另据统计, 农技推广人员中, 每年只有不到10%的人员参加过培训, 培训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仅有不足3%。 而获得培训机会的多为县级农技人员, 真正在农村一线的农技人员的培训机会少之又少。 这直接导致一线农技服务人员知识结构陈旧。

2.2.3科技服务人员主动性差。

通过前期调研, 在受访者中, 60%左右的人反映没有农技人员进行入户指导, 70%左右的受访者反映农技服务人员服务质量差, 态度不好。 大量农技人员反映工作繁忙, 除要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接受上级指派的其他工作, 导致身心疲惫。 导致农技服务人员主动性差的原因主要是农技人员的待遇低, 农技推广机构的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存在较大漏洞, 使得农技人员干与不干一样, 干好干坏一样, 农技服务人员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在农技推广服务中可能出现消极懈怠。

2.3农业科技服务媒介存在的问题。

目前南疆科技服务媒介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南疆地广人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导致农民能够使用的媒介资源较少, 从前期调研看, 对农广播不断衰败、对农电视节目入户率低 (尤其是低收入农民, 入户率不足34%) 、专门针对农民的广播电视节目少、质量不高。 而获取农业科技信息便利的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先进的媒介资源由于成本高昂、农民素质较低等原因, 因此在南疆使用范围不广。 大部分拥有智能手机和电脑的农民仅仅是将其用于打游戏、 看电影等娱乐项目, 真正用于服务农业生产的很少。

3.构建新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在南疆构建新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 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着力构建既能满足农民需求又能推进农业发展的合理、可行、高效、创新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 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 构建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 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国计民生, 而农业科技水平直接制约农业的发展前景。 农业科技投入带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的特征 (最显著的是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外溢性) , 所以对农业科技的投入还是应以政府为主, 引导社会资源向农业科技进行投资。 从南疆农业科技的现实看, 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方向主要是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研经费投入、科技推广经费投入等。 在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 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监管, 使之切实服务于农业科技。

3.2提高农民和科技服务人员素质。

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 但可以通过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实现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掌握。 如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利用多种媒介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资讯, 送进农户家中, 送到田间地头;对一些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 可以针对其所在的行业开展短时期的集中进行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一些对职业教育感兴趣的农民, 可以在家门口就近通过送教下乡、半农半读等方式给予系统的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任重而道远, 需要长期待坚持和努力。

要提高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人员的素质, 就必须强化现有农技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农技人员尤其是一线农技人员的科技培训, 不断更新农技人员的知识储备, 为其服务农民打下坚实基础。

3.3科学规范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绩效考核, 提升服务的主动性。

针对基层农技人员主动性不强的问题, 应着力于改善基层农技服务人员的待遇水平, 同时引入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农技服务人员进行表彰, 充分激发农技服务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待遇得到提高, 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这样才能使基层农技服务人员踏踏实实地为农民提供高效、热情的科技知识服务。

3.4构建高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切实提供农民所需的科技知识。

在充分了解农民对农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内容、 构成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的媒介 (如:电视、电话、广播等) , 加快南疆农业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整合, 提升信息的有效性和多样性, 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 新媒介 (互联网络) 拥有诸多传统媒介没有的优点 (便捷、快速、互动、共享等) , 但受制于其所需的投入巨大, 目前其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 从长远看, 新媒介必将得到长足发展。 在构建高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时, 要充分考虑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应用和整合。

在推动南疆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增长, 必须依靠科技投入, 而科技投入离不开完善的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 未来农业发展的出路在科技、潜力在科技、希望也在科技。 因此, 构建好新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对南疆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雷.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D].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邬震坤.基于农户视角的新型农业科技知识服务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 2012.

[3]胡艳丽.新疆扶贫开发中的农业科技创新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2.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篇5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 最近,笔者就如何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问题在桃江县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得到几点启示:农业发展必须有一个健全的农业服务体系

一、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推进农业技术进步,使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现实情况表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运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不能被广大群众所掌握,就不能得到很好地转化。现阶段农业先进县并不是缺少技术、缺少科技成果,而是有技术,缺乏推广途径和手段,技术干部大都停留在

上面,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只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才能把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各个生产环节,使科技成果的研制者、传播者、接受者能够融为一体。

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提高农民经营农业的积极性。

从桃江农业发展实践看,科技在农业增产增收中所起作用表现得越来越大。去年全县通过配方施肥技术,扩大杂交水稻、“双底”油菜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免耕农作制度,推广畜禽、鱼配套饲养技术等科技措施,增加经济效益约5200万元。据18个科技推广较好的村调查,每工日的纯收入由过去的15元提高到现在的30元,务农的纯收入能高于从事二、三产业的收入,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矛盾,稳定农户科学种田、科学经营的积极性。

三、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可以

逐步完善在“户为基础”的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为改革传统农业提供示范。

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形式不变的条件下,把科技网络向村、组、户延伸,这是生产力发展对生产关系提出的要求。倘若我们以科技服务为桥梁,把以“户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同社会化生产联系起来,大面积推广科研试验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实行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既可以改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又可以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农业科技服务在粮食高产区处于滞后状态

一、虽有体系,但机构配置本末倒置。

主要是“两个不顺”:一是体制设置没有理顺。县一级成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目前无法协调四站、一所、一校之间的关系。教育、科研、推广、生产体系之间各网一面,缺乏配套性协作。二是人员配置没有理顺。全县县乡两级

共有各类农业科技人员254人,其中县一级农技人员占%,乡镇一级占%。村没有配备农技员,技术推广工作则由村级班子负责传递。这种倒宝塔型人员配置结构,既与农技推广相脱节,又与网络延伸相抵触。这“两个不顺”使科技传递出现“断层”,网络分布出现“断面”,专业指导出现“断线”等服务滞后现象。

二、虽然运转,但措施配套脱节错位。

一是少数地方搞农技推广,各自为阵,单项技术之间缺乏有机结合。有的科研人员热衷于室内研究,不愿从事大田试验。科研成果被闲置的情况也很突出。二是技术与投入脱节。近几年农技部门经费不足的困难比较突出,有的正常农技活动也被压缩。

三、虽有服务,但层次很低囿于表面。

一是服务项目缺乏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二是服务质最缺乏高效、低耗、优质的规范化服务;

三是服务方式缺乏技农贸一体化的多样化服务;四是服务体系缺乏技术、资金、物资三配套的标准化服务。这种低层次的服务,往往形成星与点之间的辐射盲区,放弃了内围死角;少数农技推广单位甚至把主要力量放在不是搞技术推广,而是搞经营上,即使搞了些科技推广项目,也是高价收费,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给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带来了一定消极作用。

建设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实途径

一、针对多成份、多门类的农业经济格局,调整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把科技服务的主攻点放在村一级。

根据桃江县实际,县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应当建成头轻、腰硬、腿粗、脚大的宝塔型结构。这是近期内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笔者的思路是:第一,调整县级,重点是“减肥”。理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与站、所、校之间的关系,使挂帅的有实权,充分发挥其指挥协同职

能;对功能相同,职能相近的重叠机构,可以作适当调整和合并,把富余的科技人员下派到乡镇去;采取“三不变”轮换制的办法,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搞示范、搞承包,对出类拔萃的农技人员可直接分配到乡镇担任农技推广的领导工作。第二,充实乡一级,重点是补齐。乡镇农技服务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技术人员的配备原则上要保持在50%以上,在科技力量调配上要注意向边远地区倾斜;农技服务内容可由生产过程中的服务逐步向产前、产后全过程方面发展。不能一步到位的可分阶段按规划实施。经济实力不足的,宜走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不宜向农民摊派抽薪。第三,强化村一级,重点是完善。组织上要健全村农技综合服务队,配齐农技员,也可根据本村特点,配置畜技员、鱼技员等。为减轻群众负担,有技术的村干部可以交叉任职。在技术指导上以面对面、手把手的辅导为主,也可用示范户的办法,一户带十户,十户带全村。

二、针对多层次、多内容的农业技术工作机构,分解职能,从实处起步,把服务的立足点放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

县一级农业职能机构有数十个,若加上乡一级,机构更多,如何搞好各部门分工,很值得研究。有计划地分解,避免不必要的重复,防止无效劳动,很有必要。笔者设想科研机构的主战场,就在引进科研成果、试验科研成果、比较科研成果等方面做文章,研究课题可分解到人,完成时间也可一并落实。农技工作部门则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上。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抓住能启动全县农业生产大踏步发展的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重点突破、推广;也可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效益高,并与现有重大科技成果相结合的项目进行推广,促进科技推广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三、针对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结构,改进农业科技指导方法,把科技培

训的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

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农业劳动力普遍存在低文化、低素质的问题,难以适应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要求。如何提高科技在农村的接受程度,现阶段除了加强农村劳力的培训、教育外,比较现实的途径是要把科技培训着力点放在田间示范传递上。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队伍,使之遍及全县所有村组。二是农技人员要与农民实行面对面的技术指导。用田头讲座、田头诊断、田头示范等形式,把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县农业技术学校,应把培训重点优先放在村农技员和“两户”队伍上,并逐年轮换,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针对多机制、多功能的农村经济服务实体,把经营的出发点放在无偿或低偿服务上。

农村经济服务组织,应端正指导思想,处理好服务与经营的关系,立足“围

绕服务搞经营、办好实体促服务”,强化为农服务意识。对常规、普及技术实行无偿服务,开方配药、适用技术实行低偿服务,高难技术实行有偿服务。同时,乡一级要合理配置好服务与经济的力量,在自食有余的情况下,力争使多数民办技术人员从事农技服务、推广工作。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浅探 篇6

关键词:三农 服务社;体系;建设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很不均衡的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是贯串中国现代化过程的基本问题,也是所谓中国国情(特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规范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的带动作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解决“三农”问题重要举措。本文通过考察驻马店市驿城区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对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做初步浅探。

1 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基本情况

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位于驿城区柳堰庙村委院内,占用房屋六间,设有科技培训室、专家咨询室、图书资料室、信息室等,成立了研发组及技术组,现有会员20多人。服务社立足于食用菌这一特色产业,建立了食用菌种植基地。

2 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主要做法

2.1 建章立制,加强服务社自身建设。一是建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驿城区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章程》及《驿城区柳堰庙食用菌科技服务社组织实施方案》,设有科技培训室、专家咨询室、图书资料室、信息室等,成立了研发组及技术组,健全了组织机构,制定了图书阅览制度及各项工作制度,明确了职责。二是工作有计划。每年初,组织召开科技服务社全体成员会议,研究、探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方向、工作目标,为全年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2 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群众生产技能。抓好科技培训工作,是保证特色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结合本地食用菌种植情况,组织专家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在科技服务社和食用菌集中种植区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技术培训,采取理论与生产现场相结合,专家授课与学员讨论相结合等多种灵活形式,使群众听得懂、会操作、能实践,全面提高群众的生产技能与科技素质,着力培养一批农村乡土实用人才,带领群众从事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的发展。止目前,已分别举办姬菇、鸡腿菇、双孢菇、草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品种的技术培训6场次,培训人员500多人,技术能人200人次,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3 引进创新,抓好示范推广。食用菌生产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合理搭配品种,除重点发展受资源约束小、市场稳定、消费量大的大宗食用菌(草腐菌)品种外,加快引进和开发适销对路的草腐菌新品种,丰富食用菌产品种类,逐步提高食用菌产品结构中草腐菌比重。同时要积极引进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创新生产模式,采用工厂化或反季节手段,适度引进开发一些夏季上市的新品种,如高温蘑菇、金福菇等,错峰上市,实行差异化策略,实现四季上市。使食用菌生产常年化,改变以往半年种植半年闲的状况,使菌农天天有活干,日日有收入。在引进创新过程中,重点抓好示范工作,通过试验示范,选择出适宜的品种和技术推广应用。先后引进新品种4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项,示范带动农户600多户。

2.4 开展科技咨询,跟踪技术服务。为切实解决群众在食用菌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积极组织专家深入食用菌种植区域,开展科技咨询服务活动。为群众解疑答惑。同时科技服务社设有专家咨询室,随时接待群众咨询。服务社技术人员两人一组,分片包户,划分责任区,每组人员要经常深入到所包种植区内,负责技术指导,跟踪技术服务。让种植户心中有底,放手大胆地发展食用菌产业。目前共开展科技咨询活动科技咨询5场次,解答技术难题20多个。

2.5 及时为群众提供信息服务。食用菌产品是外向型产品,受市场需求影响波动大,科技服务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收集整理,及时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和供求动态,分析研究,编印成册,发布给群众,共发布信息30多条,为菌农提供较为准确的市场信息,帮助群众及时调整种植适销对路的品种,实现了品种种植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从而避免和减少了市场风险,提高了菌农种植积极性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6 加强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基地是示范带动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服务社通过考察论证,选择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食用菌种植区域集中,群众基础较好的柳堰廟村建立一个食用菌种植基地。作为食用菌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培育创新、转化推广载体。科技服务社以此为基础,开展品种引进、技术创新、试验示范工作,加强对服务社的技术支持,树立样板,示范带动更多的农户从事食用菌产业的生产。基地可提供菌种、回收菌产品、统一加工销售,切实解决菌农的后顾之忧。通过基地的样板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了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 创办农村科技服务社基本经验

3.1 创办农村科技服务社要坚持政府引导、自主运行的原则,提倡在服务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形成有效的利益链接机制,提升农村科技服务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2 要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坚持发展与规范管理相结合、全面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实现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

3.3 市、县(区)科技部门要重视农村科技服务社建设,加强对农村科技服务社软硬环境支持和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社的技术、信息、物资和农产品加工销售的服务能力。

3.4 结合农村科技服务社的培育,加强对农村科技服务社中从业人员的培训,成立农村科技服务专家组织,不断增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村科技服务队伍。

3.5 要有基本的创建条件。要有固定场所、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要有一定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能力。通过示范、推广等活动,促进农村科技进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有科技示范园区(基地)。农村科技服务社要立足本区域的特色产业,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和基地。依托园区转化农业高新技术成果,推广农村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有效结合,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围绕农村区域性特色产业,开展技术、信息、物资、农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农村中介服务组织作用。

4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探索和启示

农村科技服务社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基本单位,培育多元化、多模式的农村科技服务社是建立健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前提和基础。以农村科技服务社的培育为突破口,带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的健康快速发展。引导农村科技服务社向体系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以市场化、社会化为主要特征,以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农村技术、信息、市场服务、农民技术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发展科普事业。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切实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大力发展与改革职业教育,加快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发现、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村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坚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盘活农业与农村科技资源,优化农业与农村科技产业化环境,推动“三农”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顾建梅;乡镇农业服务体系与新农村建设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2年13期

[2] 陈俊红;周连第;北京市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3] 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J];中国工程科学;2008年02期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篇7

2013-09, 东营市收到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批准建设科技服务体系试点的通知, 自此, 东营市正式成为了全国首批13个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城市之一。目前,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探索期, 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1.1 内涵

正确理解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涵、结构, 是科学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丰富的内涵、复杂的组成要素, 具有与时俱进的动态特征, 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从内涵上讲,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回答“为谁服务”和“服务什么”2个最基本的问题。“为谁服务”应该是为企业或产业创新提供支撑服务, 并且为企业或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服务什么”, 从狭义的角度看, 至少应在“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科技平台”5方面提供服务;从广义角度看, 为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提供全过程支撑服务。

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引》指出,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由科技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 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 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等各类专业化服务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和新知识的产生、流动, 并在流动中促进区域科技创业、企业成长、集群创新、产业良性发展或有序更替。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特色是, 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 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科技创新服务, 在完善石油装备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向其他产业扩展, 最终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对于石油装备产业, 它涉及产业链、服务链和创新链3个环节, 图1为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关系。其中, 产业链包括石油装备中勘探、钻井、采油集输和作业等主流装备;服务链包括为企业创新提供科技情报、科技知识、科技人才、科技金融和———————————————————————————科技平台等主要服务内容;创新链包括知识创造、科技创业、企业成长、产业发展和集群创新等, 三者交错融合、互相引导、互相促进。

1.2 政府在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具体来说, 政府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扮演3种角色: (1) 规划者。要从宏观层面谋划, 制订科技体系总体规划, 建立导向, 同时, 全面协调各方参与主体。 (2) 参与者。制订实施政策, 规划空间布局, 给予土地支持和政策倾斜等。 (3) 修正者。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政府在执行过程中不断观察、评估, 修正方向, 并适时控制。另外, 要正确处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 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 建设基础

2.1 区域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的支撑基础

目前, 科技部火炬中心以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园区、特色园区和特色产业为支撑规划建设。其中, 重点以国家级高新区为基础规划建设。以国家高新区和部分城市为重点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这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调整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区域优势产业——石油装备产业进行规划设计的体系, 这有其必然性和可行性。东营市是国内最集中的石油装备制造业集聚区域, 2014年, 东营市石油装备主要企业发展到800多家。其中, 规模以上85家,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32亿元, 产值占全国同行业总产值的1/3.东营市先后被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 被科技部火炬中心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石油装备特色产业基地”, 被科技部高新司授予“国家石油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称号, 被省政府确定为“山东省油田钻采技术及装备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 东营石油装备产业集群被列为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产业集群试点。

2.2 服务主导产业, 推动产业集群创新

产业集群创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促进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 为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区域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多以区域主导或优势产业集群为基础, 围绕主导产业规划。各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产业特色选择建设模式。例如, 在中关村, 大学和科研机构云集, 国际化发展优势明显, 它重点规划建设国家技术转移集聚区和国际创新枢纽;苏州市则依托科技金融优势打造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东营市依托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优势进行规划设计, 有利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另外, 科技服务体系规划要以战略新兴产业为目标, 重点培育战略新兴产业, 探索科技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互动机制和战略。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了现海洋石油装备产业和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行业的发展。

2.3 创新载体支持

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载体, 而国家级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科技服务的主要实施者。目前, 东营市建有1家国家大学科技园、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家国家级检测中心和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并设立了国家创新驿站东营站点, 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总量在山东省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另外, 省级科技服务机构是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和骨干, 东营市建有1家省级高新区、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省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6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和5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3 建设思路和原则

3.1 明确总体目标, 突出区域特色

以特色产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在此过程中, 首先要明确总体目标, 突出区域特色, 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创新的特殊要求, 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东营市石油装备产业集群是东营市的支柱产业, 是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支撑点。因此, 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规划坚持个性化的设计原则, 努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将科技创新与石油装备产业优势资源、基础条件、产业提升方向相结合, 符合区域产业特色。

3.2 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发展与整合相结合, 以现有科技创新服务资源为基础, 在发展壮大现有创新载体的基础上整合创新载体, 不断提升现有创新载体的服务能力。同时, 要新建一批创新载体, 不断完善基础建设条件, 聚集各类创新要素, 促进现有产业向高端科技服务业态转型, 辐射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3.3 提供特色产业全过程服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全过程科技服务, 具体包括2方面的服务: (1)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企业和产业对不同科技要素具有不同内涵性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 (2) 提供从创新需求激活, 到技术转移、科技研发服务、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全过程、全方位的服务。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就是提供石油装备产业全过程服务。

3.4 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区域的特色产业, 需要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它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科技企业创办、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风险投资、融资担保、人才交流、管理咨询和信息传递等方面提供多功能服务的网络系统, 以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各种需求。同时, 落实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 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3.5 统筹部署, 规划先行, 重点突破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为切入点, 坚持“总体布局, 重点突破”的原则, 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 坚持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发展方向,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 重点实施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技术创新, 进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

3.6 加强服务模式创新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加强服务模式方面的创新研究, 围绕特色产业形成可供推广的服务模式。东营市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形成多个创新模式, 比如科技服务集聚模式, 依托国家大学科技园“生态谷”建成集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于一体的国家大学科技园;12341电话科技热线的科技信息绿色通道模式;方圆公司项目企业化、技术资本化、绩效指标化、成果社会化的科技金融模式等, 这些创新模式将引导区域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

4 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 重点围绕特色领域进行规划和布局, 为解决相关产业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从科技创新需求激活、关键要素突破性提升、服务能力整体性提升和国际化服务几个方面重点建设, 在完善特色产业规划的基础上, 向全行业扩展, 使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服务于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如图2所示。

4.1 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首要问题是科技创新需求激活, 这是建设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内在动力。通过国家创新驿站、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12341科技服务热线和省市级科技服务机构等, 有效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立以需求导向为主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4.2 促进科技服务体系的关键要素积聚

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中, 最关键的要素是科技研发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和科技人才服务等。

实施创新载体建设工程, 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要素积聚。通过新建一批高端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 优化现有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机构布局, 实现创新资源积聚。另外, 要助推重点企业建设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高端创新平台, 优化和新建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同时, 还要探索多种金融创新模式和科技人才服务体系, 实现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结构的优化、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和科技创新服务能力的提升。

促进区域服务机构间的协同合作。区域内科技服务机构数量比较多, 一般来说, 各服务机构之间的联系不多, 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建立服务机构协同合作机制, 以加强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 促进服务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和集成, 不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能力。

4.3 坚持体制创新, 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必须坚持“以机制创新带动技术创新”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 要找准制约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 率先突破, 大胆探索, 开展体制机制创新, 着力完善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建立科技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和新载体。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人才、知识、信息等科技要素快速流动。重点围绕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市场扩展、标准建立等开展全方位的创新服务。通过构建全程化服务链条、强化专业化服务能力、提高个性化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不断提升东营市科技服务的能力。

4.4 实施国际化服务,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国际化服务是区域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内容, 用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来推进区域产业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国际化是产业国际化的基础, 因此, 要重点助推相关企业, 让大型企业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东营市石油装备制造业走向国际、参与国际竞争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设石油装备产业国际交流中心, 将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品牌国际化、企业国际化等, 全面提高东营市国际化服务的能力。其中, 企业国际化是关键。

4.5 扩展工程, 实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全覆盖

依托特色产业实现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为该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全过程科技服务, 对该产业科技的创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 它毕竟不能覆盖整个区域产业, 所以, 需要实施扩展工程, 在借鉴主导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向其他产业扩展, 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以石油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进行规划设计的。这就需要研究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 借鉴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规划经验, 向石油化工、轮胎橡胶、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全面提升其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逐步建成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践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旨在科学指导东营市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有效支撑石油装备创新发展, 带动其他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实现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5.1 建设思路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有以下3点: (1) 针对全球石油装备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需求, 结合国家“调结构, 转方式”的要求, 培育发展海洋油气开发装备、非常规油气开发装备、复杂油气藏开发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而实现产业升级。 (2) 以“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为基本思路, 通过高端要素集聚、支撑平台建设、国际市场开拓、创新网络构建、体制机制创新等, 实现东营市现代服务业对本市和黄河三角洲其他城市工业的强力支撑。同时, 还要培育科技服务业的新业态和引领区域产业产业结构调整, 为将东营市建成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地理中心、服务中心和创新中心提供基础。 (3)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方式采用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的方式进行。首先要选择石油装备优势产业, 建设石油装备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逐步向区与其他优势产业扩展, 最终建成区域科技服务体系。

5.2 建设任务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开展试点, 以建设8大工程为主要任务: (1) 建设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石油装备产业技术转移体系。依托国家创新驿站、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服务机构, 挖掘和激活创新需求, 建立需求导向的技术和成果转移服务机制, 构建国际化、社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转移网络, 形成完善的石油装备产业化转移服务体系。 (2) 建设以国家级研发机构为统领的高水平研发体系。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 加快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创建工作, 支持优势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合作建设省级研发机构, 形成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石油装备产业研究开发体系。 (3) 建设以高水平专业化为特征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以资源共享为主的检测试验平台、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知识产权管理与交易平台、科技资源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和培训平台, 以中国黄蓝经济区石油装备网为载体, 实现专业服务平台集成核共享。 (4) 构建社会化、专业化的科技创业服务体系。针对科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孵化和成长需求, 加强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企业孵化体系, 实现从注重基础服务向注重增值服务的转变。 (5) 构建多元化科技金融体系。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建立利益共载、风险共担机制, 构建完整链条的科技金融体系, 成立种子资金、创投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 围绕石油装备产业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对创新团队和创业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进行全生命周期投资, 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 (6) 建设高端人才服务体系。采取多种措施, 通过多种渠道, 利用更加灵活的机制和体制加大对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 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和使用体系, 优化人才梯度结构。对于高端人才和急需人才, 要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进而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智力保障。 (7) 打造石油装备国际化品牌。建设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国际交流中心, 扩大中国 (东营) 国际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展览会的影响力, 支持企业国际化战略, 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宣传中国石油装备产业基地, 实现品牌和服务的国际化提升。 (8) 实施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扩展工程。东营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遵循“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 在石油装备产业专业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基础上, 向其他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 全面提升科技服务水平和能力, 逐步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5.3 建设目标

2015年试点任务完成后, 力争实现6个目标: (1) 培育20家以上高端创新平台。其中, 新型研发机构不少于2家, 并建成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家, 院士工作站10家。 (2) 培育30家以上服务专业化、运行规范化、发展规模化的骨干科技服务机构。其中, 国家级科技服务机构10家以上, 以带动或培育20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在东营聚集。 (3) 在技术开发、创意设计、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现代会展等领域, 积极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 科技服务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4) 促成30项以上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和重点项目落地东营, 技术市场合同交易额年增长率不低于25%. (5) 各类孵化器面积达8×105 m2, 在孵科技型企业800家以上, 建设2×105~3×105 m2的加速器, 引进或新建30家以上科技金融机构。 (6) 引进培育“黄河三角洲学者”50人, 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0人, 泰山学者20人。

到2020年, 基本形成国际化、集群化、专业化、社会化和高端化的东营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为黄蓝国家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

6 总结

区域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在科技部火炬中心政策的指导和地方政府的全面协调下, 充分调动区域各种创新资源共同完成建设。本文重点讨论了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原则、思路和任务, 以东营市石油装备科技服务体系试点建设思路、内容和指标等为例说明。当然, 东营市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在进行中, 未来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 这是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克服的。

参考文献

[1]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EB/OL].[2011-07-06].http://www.chinatorch.gov.cn/notice/notice1/201304/20761.html.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与农业产业化 篇8

1 我国农业及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将产品生产的前、中、后都联系结合起来, 形成计划、生产和销售合为一体的模式。然而, 我国的计划经济使得这一模式的三部分分裂开来, 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背道而驰, 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

在生产农产品之前, 需要提供比较完整的农业生产资料, 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但是农业生产的过程被分割之后导致农业生产者不能及时获得最新的相关农业资料, 使相关的农业技术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普及和应用。譬如, 现在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都还没有实现播种机、收割机之类的机械操作, 仍然依靠的是人力。在农产品生产的过程中,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消费呈现多元化, 农产品也不例外, 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服务已经不适合当前农业的发展, 满足不了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 也增加不了农民的收入。

在农产品生产完之后, 农民首先要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 然后才会考虑农产品的销售经营, 这样就很难实现农业生产的专门化、区域化、规模化, 更不用说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所以, 要解决以上各种问题, 实现农业产业化就需要将重点放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几大重要组成部分上。

2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主体和服务对象

文章开头已经提及到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农产品协会, 这个组织的主要任务是与外界的农产品需求者联系洽谈, 使我国的农业能够走遍全国, 甚至走向世界。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也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以往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种类、范围都很局限, 通常只是种植一些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像小麦、水稻、油菜、玉米、棉花之类的, 农业生产结构亟需调整。想要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需要发挥农产品协会的主体地位, 为我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一系列完整的农业资料, 包括市场需求、农业生产前后的服务、农业科学技术等等。现在在国外, 很多农产品发达的国家都成立了相应的农产品协会。譬如, 荷兰的花卉生产在全世界是数一数二的, 它就成立了花卉协会;泰国盛产优质大米, 成立了大米协会;日本和韩国等小岛国也成立了蔬菜协会、生猪协会等, 每个协会都为自己相应的农产品生产提供生产规模、价格信息, 联系商家、与商家商定产品价格, 保证市场价格的稳定。所以, 在这方面我国的农产品协会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 使我国的农产品能参与国际竞争, 实现农业产业化。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服务对象是农业企业, 自从加入WTO之后, 我国农产品的竞争主要是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不是政府亦或者是农民自身。最开始时服务对象是农民, 后来逐渐转为农业企业, 这要求服务体系的工作做出适当的调整。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业企业, 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大力推广农产品, 同时加强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如果有较好的农业生产技术, 农产品的产量就会大大提高, 生产效益会明显更好, 所以农业企业要格外关注生产技术的应用。尽管是由农民生产农产品, 但农民的知识水平都不太高, 不太懂得技术, 没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就很难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另外, 政府可以做一些相关的公益性活动推广农业技术, 帮助农业企业普及技术, 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

3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

自从迈入新世纪以后, 我国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就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作为主要内容, 旨在重点改进和提高。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大国, 保证粮食安全是首要任务。而且就历年情况来说,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数量一直都满足着全国人民的需求, 除了遇到大的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旱涝、洪涝等之外。所以, 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保证食品安全。众所周知, 现在市场上时常会出现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层出不穷的问题引起了消费者群体的格外关注, 大家都不想买到质量差或无安全保障的农产品。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早已解决了温饱问题, 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并不大, 反而更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因此, 根据实际情况,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也要转变发展方向, 努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 也是科技运用的主体, 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来决定的, 可以说一个国家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决定着这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以往为了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会向农民示范如何运用科学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虽然这种方法取得了成效, 但效果并不明显, 因为根据示范学习运用技术的农民很少, 大多数都只是看看而已, 很少去真正实行。所以根据以往的情况, 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是必要的, 让农民了解到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 然后按照培训后所得的实践操作技术来展开农业生产, 进行专业化的生产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为农民增加收入, 保障农民不再成为低收入群体。农民具备了农业生产的专业技术, 将必定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城乡差距仍然很大, 而且这个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 缩小城乡差距, 为农村提供更多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为农村提供全面而充足的社会性服务,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作为社会一部分的农村, 更加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 以上所提及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各个部分可以作为参考意见, 便于借鉴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产业化。

参考文献

[1]何绮云, 郑业鲁, 韩威威.特色农业产供销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应用[J].广东农业科技, 2011, 8.

[2]林伟君, 骆浩文, 孙明华等.新形势下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技, 2005, 6.

四川现代科技服务体系研究 篇9

1 四川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12年国家科技部组织编制了《现代服务业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明确指出“促进科技服务做大做强, 培育科技服务业新模式, 壮大科技服务产业规模”。

2010年, 四川省启动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工作, 制订了《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实施方案 (2011~2015) 》, 首次系统、全面地确立了全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产业发展的定位、目标、路径和策略。围绕创新工程和成果转化工程的实施, 全省进行了创新驿站的建设, 开展了一系列技术交易活动, 建立了一大批科技服务平台, 形成了集政策、产品、中介、信息和科技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为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

2 四川现代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及成效

2.1 广安农业科技园———加强制度创新, 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强化组织管理。成立广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专家委员会, 由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畜科院等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及广安有关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下设农业组、工业组、政策法规组, 负责技术实施与技术咨询, 参与园区建设项目的论证、评审、考核, 并负责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 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项目规划、产品方案设计等。

建立健全风险规避机制。通过发展农村保险事业,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构建反应灵敏、覆盖面广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 努力防范、规避各种自然风险、社会保险、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

优化金融对农业科技的扶持。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 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 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园区。建立农业发展担保公司, 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 拓展园区建设融资渠道。发展和完善小额信贷, 鼓励发展各种微型金融服务。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 探索农户抵押担保贷款新办法。

加强了院企合作, 推进“产学研”结合。依托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 从制定规划、选择主导产业、解决产业化关键技术问题等方面进行咨询论证, 为园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确保了园区建设顺利实施。

2.2 成都高新区———实施“大孵化”战略, 全面推进大孵化科技服务体系

实施招才引智工程, 集聚创新资源。通过营造优良的创新创业环境, 吸引各类人才和技术成果落户转化, 人才加速聚集态势明显。2012年, 成都高新区聚集各类人才20万人, 引进高层次人才800余名, 创办领办企业510家。

推进大孵化工程建设, 聚集孵化器、孵化企业、公共技术平台、投融资机构、中介机构、创新文化等一切科技创新孵化资源构建创新孵化体系, 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都高新区政府示范孵化园面积逾10万m2, 累计孵化企业1000余家, 实现产值180亿元;社会资源建设孵化器面积100万m2, 进驻企业超过1500家, 并呈逐年递增的良性发展态势。

构建科技、金融和产业一体化体系, 优化区域金融环境。针对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普遍问题, 创新科技与金融结合模式, 构建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各类科技型企业累计获得债权融资超过50亿元、股权融资超过20亿元。2011年, 成都高新区被批准为全国首批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试点区域。

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依托公共技术平台管理中心, 整合公共技术平台资源, 培育和构建公共技术平台体系。目前, 成都高新区有公共技术平台50余家, 其中被国家认定20家, 预计5年内被认定公共技术平台将超过50家, 园区内平台呈现“功能性聚集、有机化互动、产业链支撑”发展态势。

2.3 绵阳高新区———以军民融合为特色, 构建现代科技服务体系

健全孵化服务体系。依托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国家级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博士后工作站、中物院绵阳军转民技术孵化中心等孵化平台, 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发、中试生产、经营场地和办公共享设施、政策、法律、融资和培训等服务, 促进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流向创新孵化研发基地。绵阳高新区引进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技术研发中心, 累计引进高科技孵化企业300余家, 毕业40余家, 孵化企业累计实现产值4.5亿元, 创利税9500多万元。

提升孵化培育能力。充分利用孵化中心现有资源, 围绕科技企业孵化流程, 建立专家库、项目库、人才库在内的公共信息平台系统, 为企业提供项目评审、发展规划、项目推介、市场开拓、产品推广、人才招聘等服务, 全面提升全区企业的孵化能力。

完善孵化平台功能。打造“产、学、研”平台, 推动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共建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平台等, 为高新区提供智力支持。

3 完善四川现代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策, 营造促进科技服务体系发展的良好氛围

制订科技服务机构分类发展、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社会资本参与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科技服务人才激励等政策措施;落实技术交易营业税、技术转让所得税、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选择基础条件好、示范效应强、特色明显的国家高新区为重点, 加快建立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评价制度, 吸引科技服务要素向高新区聚集, 积极探索开展公共科技成果权属归属、知识产权质押、股权和分红激励等政策试点。

3.2 加大财政投入, 发挥金融业对科技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统筹全省现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创新联盟合作、科技支撑、技术市场及成果交易、战略新兴产品等相关计划, 对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予以重点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同时建立风险投资机制, 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科技服务体系, 构建多元化投入体系。

3.3 加强技术市场建设, 培育和扶持骨干科技服务机构

培育壮大专业孵化器、科技咨询评估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组织;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充分发挥其要素聚集、创新服务、桥梁纽带等功能;发展区域技术市场、产权市场, 促进研发机构与生产企业、技术资本与货币资本等紧密结合。

3.4 强化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建设, 支持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利用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优势, 聚集高端人才, 着力培养科技服务创新团队和科技服务领军人才;强化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金融和国际合作的服务人才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建立科技服务市场执业准入, 规范服务行为。

3.5 探索现代科技服务模式, 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

开展科技服务机构、科技服务平台的社会化、市场化建设, 促进产业链与产业集群链对接;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开展科技成果公开交易、持股孵化、阶段参股等模式创新;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开展科技咨询、项目对接、专题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聚区, 发展科技服务新业态。

摘要:围绕创新工程和成果转化工程的实施, 四川现代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突出。应着力健全法律法规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强化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探索现代科技服务模式, 推进四川现代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关键词:四川,现代科技服务体系,对策

参考文献

[1]解佳涛.成都高新区全面建设大孵化科技服务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12-07-09A08.

[2]唐松.区域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的组织模式分析[J].理论月刊, 2010, 08:100-103.

[3]王瑞敏, 章文君, 高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建和有效运行研究[J].科研管理, 2010, 06:113-117.

[4]李晓锋.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视角的新型科技服务平台——科技企业孵化转化载体建设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11, 06:52-56.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篇10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山西省

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贯彻十八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 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 是全省创新驱动转型跨越的制高点、太原都市圈建设及太晋同城化的突破口、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田, 对于提升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面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科技实力竞争的严峻挑战, 建立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对推动科技城生态建设和产业振兴, 提升创新城科技创新能力都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保障。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通常由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平台和人才等构成, 该体系能够集成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 向社会提供研发设计、科研条件、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技术投融资、专业技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是推动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科技创新支持系统。作为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面向社会开展各项服务性业务, 可有效推进科技创新各要素之间有效结合, 实现科技力量的优化布局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 架起科技创新源和产业发展主体之间的桥梁, 在科技创新的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 规模化、体系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实现创新驱动的有效保障。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山西科技创新城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山西科技创新城作为综改试验区的核心统领、头号工程和第一抓手, 对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创新城建设中进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战略提升, 有利于引进和集聚人才、成果、项目等优质科技资源, 有利于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促进科研设施和科技资源的共用共享, 提高科技服务机构的功能水平, 是提升创新城经济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和现实要求, 对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引导山西科技创新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2 加快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议

2.1 服务体系建设总体构想

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 应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色和科技创新规律, 充分吸收借鉴国际国内成功经验, 立足长远、超前规划, 使之成为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为基础、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创新源泉、以科技服务机构和专业园区为载体, 与国内外研究和开发活动互动对接, 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功能完备的规模化、体系化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山西科技创新城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应突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创新主题”这一宗旨, 坚持“围绕产业链配置创新链、依托创新链发展产业链”的布局和发展原则, 立足于支撑引领创新城快速发展, 围绕煤、电、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链条, 全面配置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等创新资源,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全方位提供创新服务, 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构建面向产业发展、功能指向明确、开放共享的创新链。

2.2 关于建设内容的若干建议

1) 建设开放共享的研发服务平台, 应大力推进协同创新, 加强政府统筹, 及时出台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举措, 优化促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接续替代产业链条, 建设开放共享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工业 (技术) 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器和加速器、技术联盟等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

2) 尽快组织开展开放共享的山西科技创新城研发服务平台建设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工作, 重点围绕煤、电、新材料等产业的创新需求, 集聚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 布局建设高端研发机构, 构建“面向应用、功能明确、突出原创”的产业创新链。建设国际性煤炭清洁开采与利用的技术研发基地, 在煤炭绿色开采、煤层气开采、煤炭综合利用、现代煤化工、CO2捕捉封存及转化利用、矿区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领域抢占全球制高点;在高效发电、输配电、高效用能以及碳材料、合金材料、磁性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研发领域构建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基地;在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形成高端技术研发优势, 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3) 建设科技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平台。充分整合山西省各类科技创新资源, 发挥太原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科技文献库、科技数据库的作用, 促进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降低科技创新成本。建立开放式、网络化的山西科技创新城网络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整合、充实及建设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科技人才、技术需求、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创业孵化以及管理决策等各类数据库, 面向山西科技创新城内产学研各方提供资源信息采集、分析和综合加工、技术咨询、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与评估、知识产权及创业投资决策等全方位的服务。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篇11

【关键词】 农机推广 体系建设 现状 问题 建议

自2006年以来,吉林省农机化推广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但与发展需要相比,仍显机制不活、动力不足、队伍不稳、作用不强。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我省农机化推广工作发展。

1.吉林省农机推广机构体系建设情况

1.1各级农机推广体系机构及队伍情况 截至2011年底,全省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健全,省、市、县、乡四级共设立农机技术推广机构635个,编制人数 5617人,实有人员6021人,超编7.2%。其中,省级推广机构1个,编制18人,实有18人;地区级推广机构9个,编制135人,实有131人;县级农机推广机构50个,编制1010人,实有1063人,超编5.2%;乡级推广机构575个,编制4454人,实有4809人,超编7.9%。大专以上学历2094人,占实有人员的34.8%;高中及中专学历3708人,占实有人员的61.6%;高中以下学历219人,占3.6%。专业技术人员3974人,占实有人员的66%。其中,研究员职称11人,占实有人员的0.18%;高级职称426人,占7.1%;中级职称1448 人,占24%;初级以下职称 2100 人,占34.9%。

1.2各级农机推广体系经费保障情况 全省635个农机推广机构中,有597个单位属于财政全额拨款,33个单位属于差额拨款,5个单位属于自收自支。财政投入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的有133个单位,财政仅投入人员经费的机构数有502个。全省农机推广工作专项经费仅省级年均有10万元,地区级年均2万元,县、乡两级基本没有。

1.3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设施条件情况 全省575个乡镇农机推广站中,44个综合站办公条件相对好一些,其余的531个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中,自有办公室或与县农机局共享的有177个单位,由乡镇政府安排的有283个单位,独立出资租用办公室的有71个。同时,办公条件有限,设施简陋,拥有电话136部,电视9台,计算机97台,打印机42台,传真机28台,能上互联网的17个,交通工具(摩托车或汽车)45台,拥有相机16台,投影仪1台,DVD14台,但这些最基本的工作设施也不是站站都有。

1.4推广新技术情况 几年来,全省农机推广系统围绕重点做好行走式节水灌溉播种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机械收获技术等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召开现场会1180场,发放科技宣传资料102万份,刻制光盘10.4万张,举办各类培训班1300多期,培训人员20万人,累计技术推广面积3000多万亩,为农业节本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2.吉林省农机推广机构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总体上看,全省大多数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力量落后,不具备基本的办公条件,无法开展试验示范,服务功能不全,这在客观上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同时,个别地方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基层专业技术人民员知识结构老化,知识更新慢,人员断层现象严重,农机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1队伍建设十分薄弱 基层站所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不少基层站所面临青黄不接。即使有空编,但由于受各方面约束,也很难召进专业技术人员。

2.2基础条件和手段落后 不少站所没有必要的仪器设备,甚至有些站所连办公场所都没有。这些都直接影响信息交流、宣传示范、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工作的开展。

2.3工作经费仍显不足 由于地方财政状况欠佳,79%的县(市)级农机推广站财政拨款只能保证人员经费,个别县(市)甚至不能足额发放工资,分档案工资和实际发放工资,工作经费基本没有。因缺少经费,引进样机、试验示范、编印资料、技术培训,现场演示和巡回指导等一些必不可少的工作很难开展。据调查,公主岭市2010年是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示范县,获得专项资金100万元,但与科技推广实际需要相比,工作经费仍显不足。其他县(市)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2.4缺少试验示范基地 农机推广机构因没有示范基地,必须与农户合作才能完成试验工作。而农户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都转嫁给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推广部门没有更多的资金承担风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验示范工作。据调查,全省仅有27个有条件的农机推广机构租用试验示范基地636亩。

3. 吉林省农机推广机构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是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是否稳固,直接决定农机推广工作的成效,决定农机化工作发展水平。根据当前农业发展形势和农机化工作要求,全省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亟待加强。具体建议如下:

3.1加强行政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家提出的“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的要求,加大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金融部门应积极给予信贷支持,优先扶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户和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农机投入机制。

3.2建立健全基层农机推广服务组织 乡镇农机站承担着乡镇农机管理、安全监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工作烦杂、任务重。应建立财政、信贷、金融支持保障制度,帮助其完善服务手段,为推广机械提供必要的试验示范基地、新农机具及必备的设备,保证试示范所需的经费,保障农机推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3.3建立新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 为充分调动农机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应实行全员聘用制。建立公平竞争、奖惩并用的运行机制,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以岗定位,竞争上岗,工资、奖金与业绩挂钩,人人工作有目标,个个肩上有压力,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3.4创新农机推广服务机制和方式 切实强化农机推广部门的公益性职能定位,在项目建设和实施上,优先向农机推广部门倾斜,使其不断引进、试验和推广使用先进的农机具、新技术,做好示范引路,以点带面,扩大推广成效。

3.5扶持建立各种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制定鼓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专业大户发展的政策,并给予一定的设备或资金支持,解决大型农业机械一家一户用得上、买不起的问题。鼓励乡镇农机管理(推广)站成立农机服务队,以服务促培训、促推广,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论文 篇12

一、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Richmond (1991) 最早提出了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指标, 包括内容、可信性、批判性的思考、版权所属、引用、连贯性、审查、可连续性、可比性以及范围这10个指标。此后, Stoker (1994) 等提出了八项评价指标来评价网络信息资源, 即信息的权威性、来源、范围以及论述、信息的文本格式、网站技术因素、价格以及信息的可用性、用户的信任。

杜瞡等人 (2010) 从我国农业信息网站的现状出发, 构建了网站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信息内容、网站操作、页面设计以及技术支持在内的4个一级指标。陈诚、吴华瑞、秦向阳 (2014) 利用因子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由信息准确性、权威性、全面性、时效性、服务交互性以及网站专业性、检索便利性7个方面组成的质量评价维度, 对农业信息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可见, 目前针对农业信息网站评价相关研究主要是采用定性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 缺乏将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与用户相结合起来进行的研究。因此, 本文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出发, 探索影响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的因素是很有必要的。

二、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指标的初步确定

(一) 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指标的收集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 要对网站的用户以及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访谈。通过访谈发现, 在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现状方面, 主要有以下问题:信息分类不合理;网站页面设计与农业风格很不相符, 有的过于追求华丽, 有的却毫无特色;网站提供的咨询服务服务不到位;网站商家用户质量有待提升;商家信息资料不够完善;网站的注册流程比较繁琐等。通过访谈, 共收集到了245条原始语句, 但是, 原始数据太过杂乱, 所以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提炼。表1是对收集到的部分原始数据进行的关键词提取、筛选以及编码汇总。

(二) 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指标的确定

通过对访谈记录的整理, 得到了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的指标, 如表2所示。

三、实证分析

为了验证得到的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的指标能否准确的反应各个组成维度, 要设计调查问卷, 收集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以及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检验。

在进行数据收集时, 考虑到调查对象的特殊性, 本文采用多种数据收集方式: (1) 根据用户在农业信息网站 (如中国农业信息网、农博网、中国农业网、中国农村网等) 上留下来的联系方式, 利用QQ、email将问卷在网上的填写地址发给他们, 并通过电话的方式邀请其填写; (2) 利用农业信息网站的论坛发布帖子, 在帖子中粘贴问卷填写地址的链接, 以方便用户在线填写。在线填写地址为http://www.so-jump.com/jq/4272460.aspx。从2014年7月到2014年9月间, 共回收问卷191份, 其中有效问卷128份, 有效率67.02%。

(一) 指标的初步纯化

进行指标的初步纯化一般要考察Cronbach’s a值、修正后总相关系数 (CITC) 以及项已删除后的Cronbach’s a系数 (CAID) 这三项指标数据。指标总体的Cronbach’s a系数大于0.7, 则指标的效度较好, 但是当CITC值小于0.3且CAID系数值大于指标的整体Cronbach’s a系数值时, 应该删除该指标问项。经过信度检验, 发现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指标的整体信度为0.860, 比0.7大, 说明该指标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 但是由于指标SWNL4的CITC系数小于0.3, 并且将其删除后, 整体信度有所增加, 所以将指标SWNL4删除。

(二)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进行指标信度检验删除了问项SWNL4之后, 要对指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实现指标的进一步纯化。首先要计算指标的KMO值并对指标进行Bartlett球形检验, 当KMO值超过0.7且球体检验的卡方值较大时, 表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本次检验计算得到的KMO值为0.815, 超过了0.7, 并且Bartlett球体检验的卡方值为1762.19, 该值也较大, Sig值为0.000, 明显小于0.001, 所以表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非常适合。

随后, 对收集到的数据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因子分析, 在因子提取过程中要对旋转后因子载荷小于0.5或者在两个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5的问项进行删除, 结果显示指标SXZL6因子载荷值小于0.5, 所以将其删除, 进而实现了指标的进一步纯化, 如表3所示。

从因子分析的结果来看, 22个测量指标收敛到6个维度, 总的方差解释程度达到64.444%, 因此, 可以认为测量指标的结构效度得到了验证。

(三) 验证性因子分析

为了确保指标的可靠性, 要对指标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一般运用χ2/df (卡方值和自由度的比值) 、GFI (拟合优度指数) 、NFI (规范拟合指数) 、IFI (增加拟合指数) 、CFI (比较拟合指数) 和RMSEA (近似误差的均方根) 这6个指标对模型的拟合程度进行评价, 其中1≤χ2/df≤3表示模型拟合度良好, 0.05<RMSEA<0.1表示模型可接受, GFI、NFI、IFI、CFI的值越接近1拟合越好。

利用AMOS 17.0对收集的数据样本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以保留的22个变量问项作为观测变量, 组成的6个维度作为潜变量, 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 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显示, χ2/df指标值为1.612, 小于要求的3, RMSEA的值为0.052, 小于要求的0.1, 而CFI、MFI指标值均大于0.90, 且NFI、GFI指标值分别为0.849和0.852, 虽然未达到0.9以上, 但却已十分接近0.9。所以说各项检测指标基本符合模型拟合的标准, 模型的拟合度较好。

因此, 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证实了6个维度22个选项组成的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信度和一定的结构效度。本研究创建的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能够为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的评价提供指导。

四、结论

本文利用科学严谨的指标开发方法, 构建了由信息质量、商务能力、有形性、易用性、保障性、互动服务6个维度22个指标组成的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农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网站的信息质量、商务能力、有形性、易用性、保障性、互动服务这六个方面, 首先要确保农业信息网站的易用性及有形性, 然后, 再次基础上要重点提升网站的信息质量、商务能力、保障性及互动服务性。

摘要:科学合理的网站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农业网站服务质量及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文章从用户感知的角度出发, 利用严谨的指标开发步骤, 构建了符合中国农业信息网站发展状况的服务质量测量指标, 该指标体系由信息质量、商务能力、有形性、易用性、保障性、互动服务6个维度、22个问项组成。对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用户感知,农业信息网站,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Stoker D, Cooke A.Evaluation of networked information sources[C].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Essen Symposium, October1994.

[2]杜瞡, 李道亮, 李洪文.我国农业信息网站评价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 2010 (03) .

上一篇:衡阳农业下一篇:选择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