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2024-09-18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共12篇)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1

当前, 各地正在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优质粮油高产创建活动, 农业按照“最需要加强、最需要扶持、最需要加快”的效益农业要求去建设和发展, 关键在于人。对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农业科技人才状况究竟如何?近期笔者对巴州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 现就如何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问题谈一点浅识。

一、现状及问题

1. 现状

巴州区共有农业科技人员484人 (财政拨款388人, 占80%) , 其中区级248人, 占51.2%, 乡镇236人, 占48.8%。从职称看, 全区高级农艺师28人, 占总人数的17.3%;农艺师62人, 占12.8%;助理农艺师115人, 占23.8%。从年龄结构看, 45~50岁以上的占75.8%, 40岁以下的占24.2%, 表现出青黄不接的现状。从知识结构看, 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占84.8%, 大专以上学历的占11.9%, 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3%, 大部份知识都趋于老化, 远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求。从知识更新看, 据巴州区农技站调查, 在职职工42人, 其中中专毕业 (农校) 的13人, 占总数的31%;专科毕业 (院校) 的2人, 占0.048%;本科毕业的2人, , 占0.048%;非专业的25人, 占59.5%。高级3人, 占0.07%;中级11人, 26.2%;初级21人, 50%。建站50多年来, 在大专院校进修学习1年的仅1人次 (1985年) 。通过全区乡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 近几年完成了国家、省、市、区科研课题48项, 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86项, 其中有60多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区科技进步奖, 连续6年赢得了全省“农业看巴中, 巴中农业看巴州区”的美誉。2006年被四川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 2007年被四川省农业厅评为四川省粮食生产单位, 2009年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及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 2010年再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四川省粮食丰收杯奖及产粮大县奖励。对促进巴州区现代农业、效益农业、特色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从指令型推广向指导服务型转变, 将传统的说教式推广变为引导式、示范式、咨询式、服务式、指导式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 为巴州区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存在问题

(1) 科技人才断档原来全区共建有村级服务站810个, 科研小组4 400个, 乡级服务站78个。因诸多因素的影响, 村社服务站、组被迫解散, 乡级因撤区并镇减少为48个, 减少61.5%。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区总人口108万人的0.0057%, 远低于全国平均专业技术人员水平, 仅靠区乡两级承担全区78万亩、28万多农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2) 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中文化水平高低差距大, 非专业人员占有一定比例, 年龄结构两头小、中间大, 技术老化, 大部份农业科技人员都是50年代大中专毕业, 现有文化知识远远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5~50岁的科技人员占76.3%, 35~40岁的占20.3%, 25~30岁以下的仅占3.4%, 科技人才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

(3) 分配不合理的局限性专业不对口, 培养与需求脱节, 专业人员进得少、非专业人员进得多的现象较为普遍;在管理体制上, 多属部门制, 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体制, 知识更新难以跟上;改行现象十分突出, 一到改革, 先从农业部门“减员、断奶”, 科技人员力不从心, 导致“跳槽”改行现象十分突出, 科技人员改行占总人数25.8%。

(4) 优惠政策难以落实按照农技推广法规定, 农林水第一线科技人员上浮一级工资, 满8年固定一级工资和各级财政筹集农技推广专项资金及各单位按照职工总收入的4%~5%的比例筹集培训、教育费, 由同级财政拔付到单位等, 因各种原因难以得到落实。

(5) 科技投入不足据调查, 全区资金无保障的占76.3%, 无办公场所的占95.3%, 无科研设备 (投影机) 占100%, 无计算机的占89.4%, 没有下乡用的交通工具占100%, 有钱养兵, 无钱打仗, 而今的农技体糸有名无实。

(6) 把基层农技推广市场化正如农民说:“远看是个背煤炭的, 近看是农技站的”。“测产凭经验, 千粒重按常数算”是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的苦衷。

二、几点思考

现代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人, 即要有能人领导, 有能人去推广应用, 有能人去指导服务, 有能人抓示范, 有能人抓先进技术传播。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产业, 但农业生产具有先天弱质性, 比较效益低, 因此, 各级政府必须提供农业公共服务和经费支持。

1. 强化组织领导

(1) 坚持“三个”明确一是各级政府要明确农技推广体糸是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农业的进步, 农业的发展, 成果的转化都要靠这支队伍来完成, 缺一不可;二是政府要明确农技推广体糸是向农民传播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纽带, 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有生力量;三是各级政府要明确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 带领农民科技致富不可少的队伍, 哪里科技创新、示范工作抓得好, 农业生产质量就高, 农民增产增收就显著。

(2) 坚持“三力”一是各级政府用力组建好农技推广队伍。按照区域设置公益性人员编制, 健全完善好农技推广队伍, 强化区级、扩大乡村级队伍, 每个乡保证有公益性农技推广员3~5人, 村级2人, 只有这样, 农业的创新和发展才有希望;二是用力理顺管理体制。区乡农技推广站的人、才、物归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统管, 所在区乡政府参与考核, 这样既有利工作, 也有利政府与部门衔接;三是用力强化服务职能。按照区域科学设岗, 竞聘上岗, 以岗定人, 能进能出, 尽快解决“缺钱养兵、无钱干事”的问题。

(3) 提高“三个认识”一是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增强领导的科技意识, 领导要带头学、带头管, 带头做;二是要充分认识科技是改造农业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没有科技农业就不能发展, 农民就不能增产增收, 农业科技显得极为重要, 决不可忽视;三是要充分认识科技在“三农”工作中起到的真正作用, 是科技成果转化、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耕制改革、农业的进步都要靠农业科技人员来实施和完成, 农技推广队伍的建全完善好与坏, 直接影响农业增与减, 各级政府决不可轻视。

2. 建立专家联系制度

为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 尽快培养和造就一支强大的农技推广队伍, 要拓宽政府与科技人员的联系渠道, 改进和加强知识分子工作, 各级政府每年至少要召开3次以上科技人员座谈会, 与科技人员广交朋友, 了解他们的心声, 切实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经常听取科技人员的建议和意见, 及时解决科技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与科技人员共商发展之策。科技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管理和协调作用, 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科技人员的使用、管理、培训、外出学习等方面的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并加以解决, 同时充分发挥科技顾问的作用, 当好政府科技工作的耳目、参谋。

3. 完善推广机制

(1) 知识更新机制按照发展需要, 科技人员每2~3年要有3~6个月知识更新时间, 要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知识更新空间, 各级政府要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要真心爱才, 善于护才, 广为求才, 精心育才, 大度容才。

(2) 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用人单位每年按照职工总收入5%~10%的比例安排人才培训、继续再教育经费, 由同级财政拨付到单位, 解决知识更新经费不足的问题;二是各级政府要按照每年财税增长比例提取2%~4%经费, 筹集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 用于发展农技推广事业。

(3) 健全管理机制在管理体制上, 按照“机构不乱, 人员不散, 网络不断, 经费不减”的原则, 人权、物权、财权由县区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形成上下相通、左右相连的农技推广体系。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解决当前农技推广体系管人不管事的问题。

4. 加速改善机构条件

各级政府要尽快解决“三无” (无办公场所、交通工具、科研设备) 的农技推广站, 做到推广机构有规划、有制度、有经费、有办公埸地、有科研设备、有交通工具, 为农技推广机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维护现有农技推广机构的同时, 要尽快恢复村社技术服务站, 实行低偿服务与财政补助相结合, 按照岗位购置计算机, 开办区乡村三级技术服务和信息网站, 努力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和质量。

(通联:四川省巴州区九三学社636600)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2

摘要:党的十八大重新强调了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要加快发展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的我国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鉴于此,结合我国目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情况,响应党中央的战略规划,提出在新时期我国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党的十八大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实施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十八大会议中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战略[1]。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直接从事农业的实干型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度创新意识与踏实钻研精神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仅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十八大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开展。

1农业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中的新状况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农耕文明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开始逐渐转型,由原来的粗放式农耕逐步走入机械化、产业化的科技农业道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农业已初成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也形成了依托于高等院校、专科学院为主导,相关政策、文件为保障的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的基本条件。近些年,相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组成也建设成了从专家教授到农民的多元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素质较之前有显著提高。在“十二五”初期,我国农业科研人才总数已远远超过25万人,在这之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1/5,硕士以上学历也超过1/6。人口的整体年龄也逐渐趋向年轻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人才的更替问题,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活力。但宏观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比重偏少,从事基层农业的激情不高,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较差等问题尚未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解决。而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检验农业科技成果的一线人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转化率等。

2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2.1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尚未

形成关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其主体多样,可以是具备高技术素养直接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或者是高校中专门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团队等。在这之中由于我国科技人才资源、设备设施为不同科研单位所有,受行政区划、行业领域等制约,条块分割,共享不充分[2];以课题组制的科研组织模式相对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与生产脱节,“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不能很好地实现各个不同主体间的充分协调合作,没有建成具有体系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要求。

2.2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环境较差

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无论是从事直接生产的还是专门搞研究的,其所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在不同程度上尚未形成有利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环境。例如,由于对科技人才创新导向与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科研实践中重科研、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多侧重于跟踪式、模仿式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多,但低水平重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少,缺乏基础性、原创性成果[3]。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在生活环境方面一般都较为简陋,正是因为如此而导致人才逐渐流失,评价体系直接导致更多的人将注意力不是放在农业科技的实际创新应用上。

2.3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不规范

从事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一般没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机构,这种零散的分布状况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数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缺乏相关的政策或者管理规范给予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再加上部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更容易造成相关核心技术外流被国外申请为专利。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权益保障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力度是有的,但针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实际倾向并不明显,缺乏财政的有效支持,直接导致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运行经费、相关人员的工资等方面的不足。同时,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不利于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打消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3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3.1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队伍建设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新人才观念,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思想和“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发展的资本”的理念[4],把人才作为单位的一项无形资产和发展的资本,把管理的视角由工作转向人与工作并重。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社,将合作社与当地的农业院校联系到一起,实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主体多样性、创新科学化、技术应用化等,农业院校定期对站点的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解交流,农业合作社成为高效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检验的第一站,将合作社人才的`引进与高效毕业生的实习相结合,新毕业大学生一律安排专人指导培养,通过“传、帮、带”和“压担子”锻炼,加快了年轻科技人员成长的速度。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跨县、跨省、跨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总站,将不同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汇总后,相互交流学习,定期开展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头脑风暴,搭建各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学习锻炼的平台。

3.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才环境

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最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时,需求才会上升,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完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基本工作设备,淘汰陈旧的设备的同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将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实际工作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工作场所方面,实际考察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场所,依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工作场所建造一些平时的健身设备等,充分贯彻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和生活环境。通过创新文化建设、科技论坛、大力宣传报道创新业绩、学术研讨等形式,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开展与其他单位的联谊活动,逐渐消除农业科技人才的封闭趋势,促进人才健康成长。改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激发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这直接影响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

3.3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坚持竞聘上岗,提升工作效能。牢固树立“知人善任、人岗相适、量才使用”的用人观念,全面推行科技人员全员聘任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和优化组合,使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做到用当其时、各展所长。坚持岗位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按照事业单位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完成科学设岗定责,实行岗位管理,进一步优化对人才资源的配置。坚持目标管理,挖掘创造潜能。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勤管理岗位分类,确定年度工作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量化考核考评制度。同时,为创新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刘树海,焦惠生.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管理,(10):39-41.

[2]薛金锋,李国杰,王丹丹,等.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与培育.高等农业教育,(12):117-120.

[3]刘洪银.农业科技创新中人才约束与破解.浙江农业学报,2013,25(2):399-403.

孙其信代表:农业创新在人才 篇3

在谈到科教兴国、创新驱动离不开人才时,孙其信认为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每年接受高等教育的农业人口比例相当大,在农业创新、科技进步方面具有优势。第二,巨大需求是科技创新的牵引力。第三,国家非常重视科技进步和人才强国的战略。但他表示,中国缺乏创新人才和原始的科技创新,如果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必须在这点上突破。

孙其信还强调要加大技术的转化、应用及提高它的普及率。在从事技术转移这个机制上也存在一些弊端,即基层的农业推广队伍、人员知识更新的速度以及在体制上如何调动这些农业推广人员、服务于技术转化等都存在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创新中,尤其在原始创新上和加快技术转化上下功夫。对农业来说,核心的是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农业需求,更好的服务于农民的致富。

孙其信今年两会上带来两个议案,一个是关于农村金融和科技的。他认为科技和金融有效结合对中国实现科技改革非常重要。第二是关于生态补偿的。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他表示农业建设依靠人才,农林业大学承担培育这样人才的任务。他还呼吁需要培养农业院校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国家应该出台政策扶持他们就业。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4

一、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农业和农村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够高、现有人员不够稳定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落实效果。

1.农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但目前,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 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30万人 (包括农民技术员) , 与农业人口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一, 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己超过千分之四。这一数据说明, 在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方而, 我国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

2.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 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 突出表现为人才结构不科学和人才分布不平衡。从结构上看, 我国农业人才队伍, 既存在传统学科人才较多、新兴学科人才较少的问题, 又存在普通人才较多、高层次人才偏少的问题。从分布上看, 在地域和单位类型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需要一只数量庞大、素质优良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但从目前情况看, 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单一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传统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低学历人才多、高学历人才少等问题。同时, 一些农业科技人员人员在素质、能力和作风上, 也还存在一些“不适应”和“不符合”的问题, 难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4.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需要一只稳定的科技人才队伍做支撑, 但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农业科技人才流失、队伍不稳定的情况依然存在。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近些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的原因, 一是主要受政策导向和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的影响, 致使部分宝贵的农业科技人才流出了农业领域;二是受科研事业单位和基层推广体系改革的影响, 也使得一些农业人才不得不离开原来的岗位。

二、解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1.优化环境, 让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一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 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农业、支持农业、热爱农业、尊重农业科技人才的风尚和氛围, 让农业科技人才真正体会到全社会的重视和关心。二是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要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 通过进修、考察、参与项目合作等多种形式, 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三是建立良好的人际环境。人才所在单位要关心、爱护农业科技人才, 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催人奋发向上的人际环境。

2.制定政策, 稳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为了稳定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必须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制定应该享受的待遇及标准, 增强农业科技人才的优越感;制定与农业科技人才奖励相挂钩的农业生产发展目标政策, 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制定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向基层流动的鼓励政策等。

3.加强培育, 不断扩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育工作。一是发挥高等农业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力军的作用, 提高培养造就人才的质和量。二是对在职的农业科技人才分期分批有计划地进行岗位培训。三是大力培养农民科技人才, 壮大农业智能劳动者队伍。

4.优化机制, 让农业科技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是公平竞争的机制。要在农业科技部门普遍推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逐级聘任的体制。二是合理用人的机制。对农业科技人才来说, 他们希望自己的成果得到承认、专长得到发挥, 因此, 要合理使用农业科技人才, 开发他们的潜能, 把他们配置到能够发挥才能的岗位。三是激励机制。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实行奖励, 使他们在各个方而得到回报。

5.科学管理, 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人才资源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管理, 科学、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人才资源。一要制定规划, 实现农业科技人才资源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协调。达到农业科技人才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二要加强调控, 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配置同农业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格局的变化相适应。三要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市场, 充分发挥其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四要改革单位人事管理制度, 完善用人机制, 加快市场化步伐。

摘要:近些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 不断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发展,农业科技,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徐冬青.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挑战.科技管理, 2000, (2) .

[2]李军, 刘益国.知识经济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农业学报, 2000, (3) .

[3]刘树海.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管理, 1999, (4) .

[4]向朝阳.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中国农学通报, 2006, (2) .

典型国家人才培养农业科技论文 篇5

1.典型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经验借鉴

典型国家和地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手段上各有异同,但从中还是可以总结出共有的、一般的规律。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推广,失败的教训值得反思,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实用性,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1.1健全的法律或规章制度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法律手段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出台了《史密斯—利弗法》等法律法规帮助美国建立了“教学、科研、推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质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法》和《农业改良助长法》等法律的颁布开始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制度,也使得日本更加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印度农业大学《规划法》确立了其农业教育体系。中国台湾也出台了《台湾省农业推广实施办法》、《实施要点》等规章制度指导农业科技推广和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

1.2科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关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研究中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具有科学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美国政府在联邦农业部、各州、各县都设有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各部门之间联系紧密,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同时,美国建立了以“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政府或当局领导、各级部门组织相互协调的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各级推广单位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教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形成科学、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能系统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

1.3与时俱进的高校教育体制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高校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教育体制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质量。美国赠地学院的运行机制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美国高校开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项目,为培养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提供了渠道,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现代化。日本众多与农业相关的高校,农业教育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向多元化与综合型发展,日本农业高校在如何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培养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值得推广借鉴。因此,中国始终要把农业高校作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断改革并完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招生标准、培养方案上围绕农村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做出适时调整。

1.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在农业科技推广人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参加农业生产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农业生产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提升推广人员掌握农业科技并进行全面推广的能力。日本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上更加看重个人的实践能力,要求推广人员或学生先进行一定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再学习有关知识。印度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上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中国目前培养模式还是过多地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广大高校与教育培训部门应当结合实践教学,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带到田间地头,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实际农业生产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用最直接的方法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到农村,真正实现先进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需求的无缝对接。

1.5多元化培养路径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通过长时期的实践与应用,不仅已趋于多元化,而且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国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供了多种选择项目,同时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灵活安排开学时间。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教学方式不仅是集中在学校进行学习培训,而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培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此外,这些国家和地区高校或科研机构通过短期培训、定期培训的教学方式对在职技术推广人员、基层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推广水平。

2.加快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2.1探索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新体制,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面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增长缓慢的现象,必须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制。国家层面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明确各部委,各省、市、县,以及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责任。地方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现状,依托高校与培训机构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因地制宜地探索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机制。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要从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出发,瞄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农村改革的热点、重点与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农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所需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与新手段,因校、因地制宜地完善并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不同层次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一批懂理论、有技术、会推广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目前,部分高校中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正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典范。

2.2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服务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加快了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要在高校农业科技扎根农村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将高校院所、地方政府、农业企业与广大农民通过这一全新平台紧密地结合起来。安徽农业大学利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平台,打造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合作新模式,改变了依据农业科技项目提供服务的传统方式,由合作双方共同设立固定岗位、固定编制、固定人员服务“三农”。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期新阶段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2.3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壮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

将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到农业中,不仅要依赖科技专家,更要重视不同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素质培养上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方向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特别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推广经验的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基层熟练从事农业工作人员等不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区别培养,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农广校和短期进修培训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分别为其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发展路径,有层次提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有效发挥不同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能力。

2.4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法律体系,充分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权益

当前中国与农业科技推广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收入得不到保障,也造成了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不断减少。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法律体系建设,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多渠道法律保障体系和规章制度。紧密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在培养上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机制、在考核上制定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业绩激励机制、在工作上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应用平台,在生活上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充分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权益。让更多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

2.5鼓励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经验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6

北京市农业科技人员现状分析

农业科技人员实际上可以分为4个部分:一是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员;二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采用者——农民;四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农业科技管理人员。

就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员来说,北京地区有近2万人,北京市属各机构也有5000多人,仅从数量上讲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应能满足北京市未来农业发展目标的需要。但关键是提升这部分人员的素质,真正使他们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源头。

就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来说,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同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有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每万农村人口中有40多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达到这个标准,京郊农村应有308.2(40=12328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目前在乡镇以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则仅为2221人,缺口达1万多人。即使达到此标准的一半,缺口也有4000人之多。如果按每村应有1个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测算,缺口也有近2000人。

就农业科技成果的采用者来讲,问题可能是最大的。资料显示,京郊农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9年,也就是初中毕业水平。从总体来看,目前京郊农民素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采用科学技术积极性不高,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的障碍因素。

就农业科技管理人员来说,市、区(县)、乡(镇)三级共有1359人,这批人从数量上来讲已经足够,但更重要的提高其素质,让他们理顺农业科技关系,发挥每一个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科技的大发展。

北京市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初步设想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市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上仍然有很大的缺口。笔者认为,“十一五”期间,要加大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支持农林、水利、畜牧系统和郊区县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引进,重点是掌握高新科技,有能力推动精品、生态、旅游、观光、节水等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农业人才。同时,培养大批扎根于农业第一线的专门实用人才和乡土人才,形成以农业科技人才为骨干,以实用人才、乡土人才为主体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为实现首都农业现代化服务。即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实际上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提升农业科学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要着重培养一批研究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培养少量的战略性领军人物。第二,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建设,一是在数量上要有一个较大增长,争取在“十一五”末期平均每村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二是在质量上有一个大的提升,改变现有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第三,提高农民科技素养,动员一切力量,动用一切手段,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培养一大批乡村“草木才子”。第四,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批农业科技管理专家。为此,笔者建议:

在“科技新星计划”中加大对农业的资助力度

从最近3年的数据来看,“科技新星计划”(A、B类)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资助,无论是项目还是资金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保持在20%左右,资助力度除低于医疗卫生行业外,高于其他行业。但就京郊农业的发展目标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政府管理部门应完善“科技新星计划”,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资助力度。

一是增加对农业科技人员资助的比例。当然,这样做有一定的难度,管理者要考虑到各行各业的平衡问题。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尤其是首都的农业,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可否考虑将其资助比例提高到30%左右,达到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资助比例。也可考虑在“科技新星计划”中单独设立一个“农业科技新星计划”,其遴选条件可比照“科技新星计划”掌握。

二是增加“科技新星计划”的总体投入水平,提高强度,扩大范围,使资助的科技人员的人数有较大程度的增长。①增加强度。2002年“科技新星计划”经过重大调整后,对入选者的培养周期由过去的5年变为3年,资助强度为5~8万元,但这一力度依然偏低,我们认为,对入选者的资助以每年3~5万元为宜。②扩大范围。2002年的调整主要是向“上”调整,将与北京市共建的中央部委所属高校纳入到资助范围,突出解决了“科技新星计划”与北京地区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及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的结合,通过科研项目吸引稳定青年科技人才问题,这一调整是完全必要的。但笔者认为,“科技新星计划”应突出“新星”两字,资助的对象应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后起之秀。由于科技界也存在着“马太效应”,这样的后起之秀在申请高级别科技项目上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科技新星计划”还应向“下”调整,即应划出一定比例,资助那些有可能申请到高级别科技项目的后起之秀。③增加数量。“科技新星计划”第十批入选者已达100人,但对于一个具有30万科技活动人员的大都市来说,100人实在是太少,在“十一五”末期,能否使每一批的入选人数达到500人左右。

设立农业科技人员领军人物培养计划

根据北京市农业发展目标,应全力提升农业科技人员的素质,尤其是应培养一批站在各个学科最前沿的领军人物。因此,应充分利用北京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势,每年应从市属各研究机构中选送一批富有培养潜力的农业科技人员到中央在京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做访问学者,使他们真正参与省级以上重大或者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积累经验,1~2年后返回原单位,促使其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要使这项计划落到实处,关键要解决这批人在做访问学者期间的待遇问题,否则,这一计划就将流于形式,访问学者本人不安心在培养单位工作,不能真正参与到重大或重点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只是作为一个镀金的方式,这样,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与这项计划的初衷也就相去甚远了。

同时,还应从市、区(县)、乡(镇)三级农业科技管理人员中选送一批到首都高校学习农业科技管理,造就一批农业科技管理专家。

启动重建农业技术推广网的“春芽计划”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受市场经济负面冲击,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第二次“线断、网破、人散”的状况。近几年来,不良局面基本得到扭转,造成的损伤已经恢复,农业推广事业有了较大改革和发展。但是,农业推广体系和运行机制还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最基层、最接近农民的乡镇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村科技传播与普及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稳定与发展。与此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在建设之中,且已出现了信息虚假、组织涣散、定位不准、功能缺失等问题,还难以承担起其在农业技术推广中应有的作用。并且,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基层农业技术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进入,造成农业技术队伍中整体知识水平低,且80%集中在种养等产中阶段,而产前咨询、产后加工、保鲜等领域专业人员极少,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专业知识老化现象普遍存在,难以跟上现代农业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因此,为了实现京郊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有必要重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作为重建京郊农业技术推广网的一部分,笔者认为,应该启动“春芽计划”,为重建京郊农业技术推广网培养大批扎根于农业第一线的专门实用人才。

“春芽计划”的重点是设立“春芽奖学金”。具体做法是每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农学院新入学的北京籍学生中选择400名品学兼优的学员进行资助,资助额度可参照国家奖学金(大约每年5000元),毕业后自愿到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中服务5~8年。这样就能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数量有一个较大的增长,迅速走出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数量不足的困境,经过5~8年,使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达到5000名左右,改变农业科技人员配置不合理的状况,使其由倒金字塔配置转为金字塔式配置。

“春芽计划”的关键是遴选的人员最终是否能下得去、扎得住、吃得开,真正成为农民的朋友、贴心人、财神爷。

要解决“下得去”的问题,有几点必须把握:一是要挑选那些真正热爱农业、热爱农村、热爱农民、热爱农业科技的学生。二是要本着自觉自愿的原则,来不得半点勉强,最主要的是本人愿意,家庭支持。三是要有约束条件,签订的“春芽计划”协议要经过公证,具有法律效力,违约的责任要明确规定。四是有赖于社会信用机制的健全,一旦违约,至少应让他在北京市范围内找不到工作。

“扎得住”,就必须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改善乡镇一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而获得相应报酬,其待遇应与同期参加工作的公务员相当。

“吃得开”,就是要真正能给农民带来实际利益,成为农民的财神爷。要做到这一点,一是在人员遴选的时候,要选准专业,即选择那些京郊农村真正需要的专业,不仅要考虑产中,还要考虑产前和产后,考虑农产品的增值等。二是人员培训的单位要有针对性进行培训,能切切实实的学到有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一些花架子。三是入选的学员要刻苦学习,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四是要有淘汰机制,对入选人员中学不刻苦,基本功不扎实,学习成绩未达到一定要求的人员每年要淘汰一批,中止培养协议,让其自谋出路。

“春芽计划”宜由市科委、市教委、市农委联合实施。由市科委负责经费的使用,市教委协助市科委、市农委负责人员的遴选和培养。

制定实施“乡村才子计划”

农民采用新技术,面临着两个障碍,一是观念上的障碍,不少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风俗习惯、传统经验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因此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上和采用科技成果时,常常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如不愿意轻易抛弃传统经验的守旧心理,害怕担风险的求稳心理,满足于现状的惰性心理,喜欢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急于求成的现实心理,不求上进的自卑心理等等,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地影响着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效率,阻碍着农业新技术采用。二是科技水平低,在现有农民中受过农业技术正规教育的很少,就是经过农技培训的也不多,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都很差,这也会妨碍他们采用新的技术。针对这种情况,应充分发挥北京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优势,培育一代新农民,使他们在观念上、技术上能够接受和采用新技术。为此,笔者建议在京郊实施“乡村才子计划”, 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乡村才子计划”的核心是每年在农业户口高考落榜生中招收一批学员,对他们进行为期3年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完成职业技术教育后,返回故里,从事农业生产。

前期可先行试点,每个乡镇招收2~3人,经过3年的精心培养,要使他们学成后能够迅速致富,从而产生示范效应。然后逐步扩大规模,最终力争使每一个高考落榜的有志青年能享受到农业高等教育。经过8~10年的努力,培养出数万名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乡村才子”的培养规格可定位为:“理论上,比中专生高一点,动手能力上,比本科生强一点。”即培养扎根乡土的应用型人才。

入选“乡村才子计划”的学员的学费,可由政府出一点、乡镇补一点、村里拿一点、自己掏一点。其比例宜为20:20:20:40。

其实美国早期也有类似的计划,那就是“赠地运动”,即通过建立公立大学来实现的。1862年以前,私立大学是美国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场所。哲学、神学、法律、医学等经典学科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高昂的学费使学院生活成为富有阶层的特权,穷人和农民几乎与学院生活无缘。当时的美国农民约占全美人口的50%,农业劳动占全美劳动力的60%以上。有识之士认为,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经过激烈的辩论后,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毛瑞法案,同意各州和各地区在联邦的公地上建立学院,旨在为普通公民提供低费用的高等教育机会。当时共建了59所公立学院(大多数为农学院,又叫“赠地学院”)。1890年国会又会通过了第二部毛瑞法案,在美国南部新建了16所黑人大学。农业和家庭经济是这些大学的研究和教育重点,以解决当时美国农村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政府和公立学院和共同努力下,25岁以上的美国公民和农民中,分别有18%和17%的人完成了他们的高等教育。

专家指出,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科技教育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趋势,我国农业科技教育总体发展现状令人担忧,如果国家不采取强有力的果断措施,其发展前景不容乐观。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确立“人才强农”的基本国策不动摇,将农业多层次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教育创新体系的重中之重,切实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政策倾斜和投入力度,同时要采取统筹协调的科学发展观,推动农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发挥农业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新机制。北京市可以在这一方面先行一步,“乡村才子计划”可以看作是发挥农业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农民教育新机制的一个重要尝试,这也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

“乡村才子计划”针对的未来的农民,是未雨绸缪,那么,对于现有的农村从业人员也应该有相应的培训教育措施。北京市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如前所述,2003年,郊区全面实施“农业现代化人才培训工程”,市农委等部门制定了到2005年和2010年郊区农民教育培训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充实完善了农民“绿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重点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了多职业、多工种的技能培训,参加培训近10万人次;结合落实“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郊区青年农民2万人次;在郊区建立了300个农村远程教育接收站,覆盖了京郊100%的乡镇及部分村落,可满足京郊188万农村劳动力年均教育培训1~2次的要求。但这还远远不够,还应进一步完善农业职业教育。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现代化人才培训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充实农民“绿色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力争培训人数达到乡村从业人员(169.6万人)的15%~20%。

其次,要使农业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从京郊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不同层次,进行多形式、多渠道的农业技术培训,使农民在掌握常规的农业技术基础上,增加高新技术知识。

再次,普及农村远程教育,力争不出村就能接受到高水平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7

关键词:“六强”培养模式,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灵魂, 当今社会的竞争, 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 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自20世纪以来, 各国高校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 都注重加强适应全球化竞争与科技进步需求的创新人才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 创新人才必将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基地, 更应把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培养置于最突出的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尤为重要, 我国要在2050年左右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宏伟计划的实施需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

中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大众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教育教学质量问题, 如学生的培养质量有所下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亟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材内容与教学手段需要优化和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更待进一步转变等。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高等农业院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对当今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作为高等农业院校中的基础学科, 植物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三农”、服务社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不断凸显的“三农”问题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 适应当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索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对培养面向“三农”的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快速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六强”培养模式的形成、内涵与特点

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有:①长期以来, 农业院校植物学科作为基础课的自我意识牢固, 新形势下其创新人才培养应如何强化对接社会需求?②农业院校植物学科以研究生培养为主, 同时又作为基础课参与很多专业的本科生培养, 植物学科如何通过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互动来培养创新人才?③创新人才的培养由多个环节和多个层次组成, 植物学科如何通过强化重要培养环节以协同促进本—硕—博多个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这些问题已经成为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以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验教学改革为切入点, 在广泛收集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研究和系统分析国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和发展过程, 以及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和高等农业教育的现状与当前新农村建设新形势, 实地考察了国内外多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开展情况, 结合本学科教学科研和教学改革的经验与实践, 积极探索和认知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 进而创造性提出了以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六强”培养模式, 并在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予以实施, 在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 (独立学院) 等院校推广应用, 通过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 逐步完善了该人才培养模式。

“六强”培养模式的具体内涵为:以面向“三农”和服务社会为宗旨, 强化培养目标定位;以优秀团队和杰出人才为主导,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规划教材和精品课程为载体, 强化知识结构更新;以重大课题和创新平台为依托, 强化创新能力提升;以国际交流和学科交叉为抓手, 强化竞争意识培养;以传帮带送和朴诚奋勉为底蕴, 强化学科文化传承。该“六强”培养模式涵盖了培养模式的各个核心要素, 首先从顶层设计层面强化培养目标定位, 从资源保障方面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从源头控制上强化知识结构更新, 从能力本位方面强化创新能力培养, 从思维拓展方面强化竞争意识培养, 从文化底蕴方面强化学科文化传承, 从而协同促进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从研究生教育到以植物学科为基础的相关专业本科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二、“六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措施

1.以面向三农和服务社会为宗旨, 强化培养目标定位。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属于理学学科, 其人才培养对象包括生命科学类、植物生产类和环境科学类等30多个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与大农学学科相比, 植物学科学生对未来面向“三农”就业的意愿较低, 知识结构与“三农”对接能力较弱。为此,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制定了“面向‘三农’, 服务社会”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发挥植物学科基础性强和受众面广的特征, 将“面向‘三农’, 服务社会”的理念贯穿到该学科研究生及其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强化本学科“面向‘三农’、服务社会”的培养目标, 端正人才培养的导向, 提高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和能力, 建立有利于“三农”人才培养的学科体系, 使之更加适应新形势下“三农”的人才需求, 依托植物学科建立了基础学科更好服务“三农”的实践途径, 推动基础学科服务“三农”, 产生了突出的社会效益。

2.以优秀团队和杰出人才为主导,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针对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需要不断加强的现状, 植物学科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访问学者、合作培养研究生、地方项目和科研合作项目等多种途径, 大力推进学科教师的出国深造和国内进修。同时, 通过国家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百人计划”、“芙蓉学者”、“神农学者”等不同层次的人才计划, 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师资。大力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强化教师培养、引进和使用的制度和机制, 积极稳妥地做好教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通过湖南农业大学的“拔尖人才”、“1515”等人才计划, 强化植物学科教师队伍创新群体建设。学科团队积极引导教师将自身发展与学科发展融为一体, 强化团队意识, 创造事业留人和感情留人的良好环境, 以优秀团队和杰出人才为主导, 建设了一支专业知识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以彭克勤老师、萧浪涛老师领衔的学科团队先后被评为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湖南省省级优秀教研室。目前, 植物学科现有教师25人, 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23人, 教授13人, 副教授9人, 讲师3人。其中,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生物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人选2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湖南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 (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1名) 、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神农学者讲座教授2人、神农学者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2人。

3.以规划教材和精品课程为载体, 强化知识结构更新。针对部分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对滞后、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与创新人才培养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植物学科高度重视知识结构体系更新, 以规划教材和精品课程为载体, 通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和建设精品课程, 不断完善课程内容, 大力推进网络教学和双语教学, 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以推动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更新。为全校植物生产类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高级植物生理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长物质等多门课程;新编写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及其他教材等9部, 其中主编教材《植物生理学》、《生物信息学》获全国优秀教材奖;《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等教材被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广泛采用;出版服务“三农”科技书刊“植物生长调节剂”系列专著7部;《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2015年被评为国家视频精品课程, 并上线国家教育部“爱课程”网站;建成省级精品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6门、网络课程10门;发表教改论文37篇, 并在海峡两岸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全国高等院校《植物生理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等进行学习交流,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获得湖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其他奖项4项。

4.以重大课题和创新平台为依托, 强化创新能力提升。针对部分教学科研平台资源相对分散隔离、难以满足人才培养要求的状况, 植物学科将实践教学平台与科学研究平台互通, 教学科研平台与技术服务平台互通;以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解决农业科学与技术问题的重大项目为支撑, 激励研究生和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技攻关。充分利用国家级植物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植物资源利用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植物激素与生长发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植物遗传与分子生物学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植物表观遗传学国际联合实验室和湖南省植物生产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服务本学科人才培养的教学科研平台, 并建设了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改革课题与平台的运行机制, 设立创新课题, 激励和吸引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和研究, 建立了以科研项目、开放基金和创新课题支撑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同时, 经实践探索创设的“全国大学生茶艺大赛”、“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技能大赛”和“研究生创新论坛”等系列素质拓展品牌, 分别成为省级和国家级素质拓展活动, 形成了学科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活动教育良性互动的育人机制, 有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在全国同类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示范辐射效应。

5.以国际交流和学科交叉为抓手, 强化竞争意识培养。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有助于找准学科创新切入点和培养核心竞争力;深入开展学科交叉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拓宽学科视野, 培养竞争意识和促进创新。植物学科紧跟国际前沿, 结合自身特色, 参与差异化竞争。以广泛的国际交流和跨学科交叉为抓手培养竞争意识, 以促进学科核心竞争力提升。学科团队在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和学科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先后主办国际学术会议3次, 国内学术会议8次, 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总计238人次;积极倡导学科交叉与跨学科合作, 促进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在植物激素测定方法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原始创新性科研成果, 为包括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在内的几十个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了技术服务。

6.以传帮带送和朴诚奋勉为底蕴, 强化学科文化传承。学科在发展过程中, 其研究方向和工作积累均会留下学科前辈的烙印, 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学科文化是学科的灵魂, 关系到学科的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以往的学科建设大多聚集于条件的改善和规模的发展, 对学科文化传承缺乏必要的重视。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继承了由我国著名植物生理学家胡笃敬教授所开创、由一代代学科前辈所积累的“传帮带送”和“朴诚奋勉”的学科文化传统, 创造了“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氛围, 并将其贯彻到学科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由学科文化传统所营造的和谐环境以及所赋予的拼搏精神是学科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科团队全体教师互相尊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在工作中同心同德、团结协作, 教书育人与科研等各项工作均有序而高效地开展, 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并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软支撑。

三、“六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经过6年的探索和实践检验,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创新人才的“六强”培养模式实施成效显著, 在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并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科先后获批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9年生物技术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0年获批与国外合作办学的本科专业 (生物科学) 。项目组先后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和省优秀教研室。近年学科团队承担各级科研项目91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3项, 获资助总经费2200多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 发表SCI/EI收录论文81篇, 获授权国家专利25项, 获植物新品种登记权3项。

近年来, 共培养本科生1866名, 其中大学生村官16名;培养硕、博士生216名。共有40多篇学位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硕、博士论文, 6篇硕士学位论文和6篇博士学位论文分别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人被评为湖南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0人参与“双百”惠民工程, 5人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项、省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6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28项和院级“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资助102项、省级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12项, 获各级学术科技奖140余项。参与的“三下乡”、“双百”科技惠民工程等活动已规范化、制度化, 为大量涉农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惠及全省几十万农民。2004年起, 博士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博士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先后3次被中宣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植物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六强”模式的探索和实施为学校其他学科人才培养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学科和学校声誉不断提高, 内涵式发展成效显著。湖南农业大学两次荣获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并获批为农业部与湖南省共建省属重点高校和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试点单位。根据最新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统计, 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科自2014年开始进入世界排名前1%学科。

参考文献

[1]孙莱祥, 王留栓.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 1999, (24) :10-12.

[2]夏石头, 萧浪涛, 匡勇, 曾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实验室文化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9, 28 (2) :5-7.

[3]李永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实施过程的经验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23) :283-284.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8

上述格局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带来的对经济管理人才需求急剧增加的结果。 从知识理论来看,经管类专业知识内隐的成分比较大, 如何使内隐知识显性化,实践教学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现有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90%以上的企业强调经管类人才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更应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调整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甘肃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尤其把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第一位,以“加强基础实践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发展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为探索形成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参考借鉴国内外教学研究成果,结合经管类专业特点和学科需求,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进行适度的重组和调整,对教学内容适度扩充与删减, 逐步形成适用于农业院校经管类学生开展创新教育需要的教学内容体系。学院于2009年、2012年全面调整修改了经济学、金融学、农业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基地班、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六个本科招生专业的教学计划,确定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有序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运行时段,从新生入校开始,即着手理论学习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的培养,为进一步的专业课、 专业选修课学习以及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本科四年不间断的,和课堂教学并列、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为达到培养目标提供了保证。

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特色的“1+3+3”模式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图1),即1个全方位实践创新平台;“3个层次”,即基础实践层、综合实践层和创新实践层;“3个梯度”,即课内实践、课外创新实践与学科竞赛。

经管类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和学校整体的实践教学体系相互呼应,又结合经管类专业发展实际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是在学校统一实践教学体系指导下的探索成果,它把长期以来,经管类专业零散的、分割的实践教学整合为一体,形成了合理的、完整的、系统的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从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特点来看,实践教学应该包括学生课堂内外的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一切活动[2]。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实训、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5个一级子系统,基本技能训练等17个二级子系统,如表1所示。

三、开展竞争性的实践教学活动,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工程体系,大力支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

为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的长效运行,学校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构建竞争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为了保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切实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知识、 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确保创新实践学分的真实价值,学院在严格贯彻学校SRTP项目管理办法的同时,形成了以《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SRTP)管理实施细则》、《甘肃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学分认定条例》等为核心的制度、条件保障、运行管理体系。在SRTP选题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进行选题,学院组织教师对选题的新颖性、 创新性进行把关,引领学生了解学科领域的前沿和动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学院严格执行SRTP中期考核和结题工作。

构建以“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市场营销实训大赛、ERP模拟沙盘创业大赛、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为辅助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工程体系、经费保障体系、管理体制、奖励体制和创新学分认证体系,大力支持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P)等创新实践活动。

四、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实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创造有利于师资培养与使用的环境与条件,坚持青年导师培养制度,通过业务培训、专业进修、学术交流、具体业务探讨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技能。实验室目前购置ERP企业模拟沙盘等教学软件20件(套),实验开出率达到100%。为保证实验室开放的稳定化、业务化和标准化运行及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室开放运行机制, 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实验教学中开放对象不仅仅面向校内和院内的师生,更加注重面向地方政府、社会团体和个体。在开放内容上,主要提出实践教学、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传承四个层次。

在校外实践基地专项建设中,紧密依托学科优势和杰出校友,促进校外实践基地的拓展、稳定、共享。已建立稳定校外教学基地12个,校内基地5个,设立市场营销专业“莫高班”,为大学生创新教育工程实施提供物质与条件支持。

五、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完善,经管类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课堂教学从案例入手,生动活泼地引导学生结合理论,了解和把握经济管理实践的现状和前沿,并通过一系列包括实训、实验、实习、课程论文的撰写、SRTP科研训练等实践教学训练,全面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经济活动实际问题、 科学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学、创新、实践的能力。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9

1 充分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活动, 使受教育者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综合反映了国家、社会、学校对大学培养人才的总体期望和要求, 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特色, 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是决定一所高校社会地位与声誉的首要标志, 也是影响毕业生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创新人才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2]。根据创新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将创新人才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就高等教育而言, 它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他们凭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可以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的载体, 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3]。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因此,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自然应该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在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获得明确体现。只有明确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相应的措施才能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环节获得具体体现。

以本院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例, 其中明确指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分别是:能在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 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动物疾病诊断和防控、动物检疫及产品检验、兽医卫生管理与监督、教学与科研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已经立项的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教高司函[2013]56号) 中, 也特别明确了本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 即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而非普通的技术工人, 同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注重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素质, 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学期与假期, 确保实践教学4年不间断, 整个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潜移默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就业和创业[2]。

2 营造有利于学生培养应用型创新素质的教育环境

2.1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

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强大, 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尤其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而这些人才正是教师辛勤培养的结果,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其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对教学效果起着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显然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基础, 教师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就目前我国高校情况来说, 高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应更多关注其实践性创新能力培养, 努力塑造出一批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4]。因此,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没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想培育出创新型人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要发展教育, 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 建立起一支事业心强、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充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5]。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座谈制”增进新教师与老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开拓思路, 在工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为教师提供考博、进修、国内和国外访问等机会积极支持教师继续深造, 开阔视野, 在研究中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推行教师社会实践制, 提倡教师走向基层, 深入生产, 与时俱进,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 提高技能;通过鼓励应用型科学研究, 开放共享科研资源, 保障创新实践, 在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的同时,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 并采取多种渠道引进高水平的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和科研人才, 从而营造出求创新、敢创新、比创新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环境。近五年来, 学院共有10余人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 (学院60%教师已经取得博士学位) , 12位教师获得出国深造资助, 所进青年教师全部配以德才兼备的老教授“一对一”辅导提高。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人获“江西省教学名师”称号, 1人获“江西省师德标兵”称号。此外, 学院还积极联合上海源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源耀奖教金”, 每年拿出2.5万元人民币对本年度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充分调动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并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2.2 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 是为有效开展教学而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利用的条件, 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 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实习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 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 可以主动利用资源来满足。笔者认识到, 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 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

以本院为例, 在课程设置方面, 动物医学专业开设特种经济动物、畜禽生产学、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等动物科学专业课程, 而在动物科学专业开设兽医学、家畜传染病学等动物医学专业课程, 旨在增加学生对相关专业的了解, 从而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在生产实践教学方面, 发挥教学实习基地众多的优势,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实习企业, 充分利用校内的兽医院, 常年接收自愿实习的学生, 在寒暑假安排有额外需求的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 对于愿意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 无偿开放各类实验室, 并由指定教师进行指导。通过以上举措, 在没有增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 实现了教学资源更为合理和高效的利用。此外, 学院共设立了7个学习兴趣小组, 彼此间的学习资源共享, 比如, 养禽兴趣小组饲养的鸡可提供给本科教学和其他兴趣小组。同样, 本科实验使用后的实验动物就转给相应小组进行护理与饲养, 既提高了实验动物的使用效率, 又提供了小组学生学习的机会, 更体现动物福利的概念。

2.3 成立“虚拟班级”,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应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原则, 形成产学研联合体, 实现“人才培养—科研—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 使之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构建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教学体系,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以教师的科研带动产学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以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加强与企事业的广泛联系, 发挥学校人才、信息、科技的优势, 积极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培训或其他方面的实际问题, 形成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局面。要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专兼结合、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师资队伍, 组建产学研合作委员会, 对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 形成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3]。创新指引进新事物的行动, 是新观点、新方法或新设计的应用, 其前提是对现有事物的感知, 是有感而发并付诸实践的结果。因此, 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接触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校企合作是一条学生接触实践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旨在使学生将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2]。

本院先后与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正邦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联合成立“动物科学专业虚拟班级”, 并以虚拟班级为载体,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每年邀请多位知名企业家为学生开展教育成长成才教育、礼仪教育、励志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提高了大学生的知识内涵, 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了解了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及行业动态, 增强学生们对本专业的学习信心, 让大学生更加明确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 思想更加成熟。通过“生泰尔班”、“正邦班”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培训、实习及技能竞赛等活动, 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增强了学生们的敬业精神、岗位技能、团队协作精神、专业知识, 增强了职场竞争力, 为学生日后择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积极拓建校外教育基地, 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

行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创新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源于职业的要求和对未知领域的探求, 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 完成从书本到现实, 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问题, 让学生预先了解到以后的工作情况、工作环境和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众所周知, 要很好地适应一份职业, 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 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 如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等, 而这些能力都是职业发展所需要的, 都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因此, 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高校要坚持以科研和生产促进教学, 确立以“农科教相结合,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校企共建”为形式, 充分发挥高校实践教学方面的基础条件, 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全面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重点, 把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与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密切结合起来, 从而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适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6]。

为加强学生的认知学习,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规范校外基地的管理, 近年来, 本院本着“巩固、提高、创新”的原则, 立足实际, 强化服务, 加强了与校外基地的交流, 并借助社会资源, 拓宽了校外实习渠道, 与一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本科生搭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平台, 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先后与高安市裕丰农牧有限公司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高安综合试验站) 、九江博莱集团 (江西农业大学———九江博莱农业集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南昌百世腾牧业有限公司、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西康地恩药业、南昌正大畜禽饲料有限公司、江西宝迪集团、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江西国旺集团等10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 建立了校企和院企技术合作关系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实施企业和师生共同参与研究、学生驻场实践与专家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等多层次战略, 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真正实现校-企之间农科教合作办学。

校外实践教学成员由学院实习学生所在系主任 (专业实验室主任) 、任课教师和公司指定的技术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实习学生路途接送、实习期间食宿及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工作。公司根据学院教学计划, 安排学院动物药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认知实习 (现场观摩)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 期间住宿由公司统一安排。公司指定3~5名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 与任课教师一起负责学生的现场实习指导。

另外, 基地还可以作为科研训练的场所。高年级学生中普遍实行“导师制”, 实践基地的教师将适当安排指导本科生参与教师或研究生的研究课题,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低年级学生则利用勤工助学机会或自主联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科研素养。

2.5 成立“专业兴趣小组”, 建立实践教学第二课堂

学习兴趣是一个古老而又不失活力的话题, 如何使学生学有兴趣, 学得愉快, 既为教育实践中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 也为古今中外的众多教育家所津津乐道。兴趣在信息获得过程中, 产生于心理目标的激活及其变化发展, 并且由于心理目标对心理过程的引导作用, 兴趣反过来又作用于认知过程, 组织信息加工, 以利于进一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将心理目标所包含的运动或状态展开为现实。兴趣作为动机, 其动力来源于心理目标的激活或形成;兴趣作为一种基本情绪, 则产生于信息建构过程中心理目标的变化[7]。

兴趣化学习模式指学校某一学科或某一教研室通过整合教学与科研资源, 针对本科生开展课余“专业兴趣小组”, 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增强学生对科技前沿的认知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8]。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业余爱好或向往选择兴趣小组, 积极参加兴趣小组举行的兴趣化课程培训与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功能与实验室。兴趣化学习模式就是以兴趣为指引, 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投入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拓展, 创新本科教育辅助教学, 培育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新模式。

以专业兴趣小组为载体, 加强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建设, 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以及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进行自主创新试验,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巩固专业思想, 激发探索热情, 提升创新能力。学院一直强调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从2002年开始, 先后组成了7个“专业兴趣小组”, 分别为水产科普协会、宠物兴趣小组、养蜂兴趣小组、养鱼兴趣小组、动物营养兴趣小组、畜禽传染病兴趣小组、养禽兴趣小组。每年学院从有限的经费中按每小组4 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虽然各小组兴趣不一样, 但各小组的组织形式大体是一致的, 均体现在兴趣化辅助学习模式。各兴趣小组的管理模式主要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进行管理。纵向:对兴趣小组成员实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和以导师—研究生—本科生构成的梯度管理模式为最大特色;横向:由研究生与本科生组成管理办公室, 对兴趣小组进行日常活动的“软管理”。小组成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小组的自我管理, 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监督,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各小组还积极参与各种科研活动, 2010年以来, 动物营养兴趣小组和宠物兴趣小组全程参与了本院瞿明仁教授肉牛产业体系科研项目中“锦江黄牛瘤胃瘘管”手术安装及术后护理工作。宠物兴趣小组参与完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项目:“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实验犬植入支架安全性评价”及“肾动脉高压———实验猪肾动脉消融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科研工作, 既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的奥妙, 拓宽了专业视野, 更让学生实践了自我的理论知识, 培养了专业兴趣, 一举多得。

兴趣小组还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作科研报告, 并提出一些科研小课题, 供小组成员讨论分析,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实验方案, 由小组成员在教师和研究生的带领下开展。小组成员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掌握相关实验方法后, 可自由讨论并设计更多自身感兴趣的实验方案, 上报给研究生或教师修正, 再实施。按计划将实验结果以PPT的形式在例会中作小组报告, 并定期将小组成员学习心得、感想以及实验结果以论文的形式编写成内部读物, 如养蜂兴趣小组编辑的《蜜蜂通讯》、宠物兴趣小组编辑的《宠物精灵》、动物营养兴趣小组编辑的《动物营养快线》等等。

学院自开展专业兴趣小组学习模式以来, 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兴趣化学习模式中, 学院充分将教学资源及科研资源与本科教育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本科生向研究生培养方向上进行拓展延伸, 提高高校各个实验室的利用价值, 整合并优化教学与科研关系;通过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结构模式, 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机会, 更好地化解了师生间的隔阂, 有利于教学的实行;学生可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 从而减少本科生对大学课余生活的盲目性;组员进行自我管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一起对小组的所有活动进行策划与实施,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动手创新能力[8]。

2.6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试点模式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 就是组织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教师, 在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社会竞争和工作的综合能力, 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 更好地完成大学本科教学任务。指导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的德育工作虽然是由学生工作处或辅导员负责, 但不能忽略指导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指导教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类省部级科研课题, 参与过国家重大研究项目, 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科研基础, 还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为学生树立了道德风范。

学院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 对部分学生实施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面向学生开展全面、系统和相对前沿的专业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 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观摩学习、顶岗操作, 并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交流沟通的角度多, 指导教师的一言一行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指导教师的高水平科研能力和崇高的道德修养, 使学生往往将指导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指导教师对学生考研、就业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指导教师拥有大量的人际关系资源、社会资源, 能第一时间在考研升学、就业创业、升学深造以及出国留学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 指导教师也能向相关学科研究生导师推荐学生或向相关专业单位推荐学生就业[9]。

3 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随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 教务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量急剧增大, 如在教材征订、考试管理、成绩录入、学籍管理、社会实践、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管理工作从统一走向多样, 从简单走向复杂, 从线性走向弹性;因此,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亟需完善, 必须建立起配套的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2]。

4 结语

教学改革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改革, 而是整个教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现实向理想的转化, 不断从“实然的教学”走向“应然的教学”。这不是一个迅速能完成的过程。改革的路程中还会有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 还会有主体意识的失落与觉醒, 还会有方法上的试错与磨砺, 这时, 不仅要有理性的支撑, 还需要信念与实践的支持。最有力的信念与实践来自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洞察, 来自对人的生命的珍爱, 来自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改革没有终点, 只有不断地实践与创新。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本院也只是在一些方面做了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严新平, 谢峻林, 李志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构思[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 (1) :74-77.

[2]甄莉, 杨焕民, 鞠晓峰, 等.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基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研究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33 (4) :79-80.

[3]樊华, 周庆贵, 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0) :55-58.

[4]严新平, 谢峻林, 李志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 2009 (1) :48-50.

[5]黄金辉.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的关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11 (6) :90-93.

[6]张兄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5/16) :50-51, 56.

[7]田叶茹.学习兴趣的发生学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 2012.

[8]潘其忠, 何维佳, 吴小波.兴趣小组辅助学习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12下) :48-49.

人才是农业科技最大的投资 篇10

人才投资是指对处在人力资源最高层次的人才。从投资主体来划分, 可以分为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和个人投资。政府投资主要是指政府教育、医疗保险、科技研发等方面的投资, 在包括对于各类不同层次、不同行业领域的人才投资、例如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投资、建设科研基地与实施人才工程的投资等;社会投资包括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组织对于人才的投资, 例如, 人才引进、薪酬与福利、培训与人才开发、工作平台的建设与配套人员的投资等, 个人投资则包括家庭和对教育等方面的投入。

如何科学地看待人才投资?为什么说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如何进一步提高人才投资的效益?对于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中国而言, 人才投资意味着更高的收益和更快的回报。近年来, 我国的人才投资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逐步得到加强,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理想状态相比,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011年底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座谈会指出, 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党的十七大以来, 各地区各部门对人才投入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率先尝到了加大人才投入的甜头, 人才投入“一本万利”的鲜活故事层出不穷。

从我国近年的发展实际来看, 政府和社会对于人才投资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 我国的人才投资正处于一个由少到多、由弱转强的过程。

以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为例, 近年来, 我国的教育投资由财政投入的费用不断增加, 绝对数值从1978年的75.0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6348.36亿元, 增长了85.78倍;特别是1992年到2006年间, 全国教育财政性投入的绝对规模逐年增加, 年平均增长达到16.5%, 占GDP的比例逐年增高。2006年3月, 国务院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对于经济处于转型升级的中国而言, 人才投资意味着更高的收益和更快的回报。近年来, 我国的人才投资正在日益受到重视, 逐步得到加强,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与理想状态相比, 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理论, 人才如股票一样, 既有其内在的价值, 也存在票面价值。如果找到那些票面价值与其内在价值存在巨大差额的人投资, 其收益可想而知。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的杨勇, 当年曾以《人才风险投资》的毕业论文获得北京大学“挑战杯”学术大赛二等奖。经济学中的“流动性约束”让他颇有心得:“缺乏金融财富存量而又不能获得贷款的主体, 无法把将来的收入提前消费, 所以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大效用主要还是取决于当前的收入, 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一个人的消费效用最大化。大学生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再加上目前教育与社会的脱节, 导致了很多大学生潜能没有开发出来。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所以我们以风险投资为基础, 结合保险、证券市场、数学建模等相关领域。进一步搞好人才投资, 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投资理念, 不断扩大人才投资规模, 努力畅通人才投入渠道, 多举措确保人才投资效益。唯有如此, 才能推动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智力支持。2010年, 我国颁布实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 把“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作为重大政策的第一项, 除了制定政策推动政府投入增加外, 还提出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信贷扶持政策, 多形式投资人才资源开发, 竭力打造一个科学、可行、全面的制度链。

在政策的推动下, 我国的人才投资呈现出快速发展局面。江苏今年明确要求, 各级政府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广东财政今年用于人才的专项投入将超过10亿元;甘肃省2004至2010年, 省级累计安排用于人才发展方面的专项资金共计3.76亿元, 年均递增37%。

虽然形势喜人, 但我国的人才投资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一方面, 我国人才投资的力度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拿“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来说, 2010年我国是12%, 2020年规划达到15%。而早在2006年美国就已经达到23.14%, 法国为19.02%, 德国为17.80%, 英国为15.60%, 日本为15.14%。另一方面, 实证研究表明, 物质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之比为1.8左右时, 经济可以获得最高的增长率, 大于此值, 就会抑制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但在我国, 1978年这一比例为2.5, 1988年为3.3, 1998年为4.8, 2008年为4.5, 都大大超过最佳比。

由此可见, 我国人才投资亟待大力加强。要进一步树立“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科学理念, 克服“见物不见人”的短视和错误理念, 目前仍然任重道远。

1960年, 美国的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指出现代经济增长因素之中, 有一块尚没有被人发现的最主要的“秘密”, 那就是人力资本投资 (主要是教育投资) , 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还有三分之二是人们已经发现的土地、物质资本等投资引起的增长) 。舒尔茨对1929年至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 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与其他类型的投资相比, 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更高。舒尔茨以这些美国经济发展中投入产出大量的数据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增值大大高于物质资本的投入, 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奖。

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也表明, 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每增加一年, 就能提高劳动生产率9%, 以此推算, 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相比, 一个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68%, 中学毕业生提高181%, 而一个大学毕业生则提高297%。所以说, 投资大学教育每增加一个人年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 是投资小学教育每增加一个人年所提高的劳动生产率的2.6倍。

人才投资是效益最大的投资, 也被国内外的实践所反复证明。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世家靠投资产业资本成为百万富翁, 用了近百年;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靠投资资源资本成为千万富翁, 用了50年;而电脑奇才比尔·盖茨靠投资人才资本成为百亿富翁, 只用了十几年。这些都充分说明, 投资人才资本比投资资源资本、产业资本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国内更是如此, 仅以江苏为例, 该省通过多年连续不断地增加人才投入, 2009年江苏的科技贡献率已达52.3%, 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 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环保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6%、30%、22%和21%, 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由原先的第四跃居第一, 成为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西方相关研究显示, 目前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高达30%至40%, 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估计可以高达20%, 也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15%到20%。分析其原因, 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说, 中国是个处于转型期的大国, 其变化日新月异, 越是有知识和技能的人, 越能很好地适应各种变化, 并反过来更好地推进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 中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新思想、新技术的本土化, 以及中国经济的全球化都迫切需要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人, 因为大量实物资本的投资, 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 也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员去操作。在这种情况下, 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接受新技术、帮助整个社会的“溢出效应”更为显著。换句话说, 就是人才投资的社会总回报很高。

人才投资不像物质资本投资那样, 马上就可以得到效益回报, 甚至还可能经历波动的风险。爱迪生研制电灯泡花了10年时间, 用了1600多种材料。科技创新成功率一般为10%, 失败率却为90%。因此, 对于人才投资切忌急功近利, 而要把眼光放长远, 看到人才投资对于未来的超额回报。要强化“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最有远见的投入”和“经济发展、人才先行”理念, 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

不断扩大人才投资规模。目前, 我国人才投资虽然连年提升, 但总量偏低、规模较小的问题依然存在。我国企业平均研发投入仅占企业销售额的1%甚至更低, 远低于发达国家企业的水平。因此, 要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引进投入和使用投入。在市场失灵、人才投资不足的时候, 政府的人才投资应当及时弥补投资不足, 消除市场调节造成的种种缺陷, 带动社会的人才投资。

努力畅通人才投资渠道。要突出用人单位的人才开发投入主体地位, 规范用人单位人才投入的费用应占年收入的一定比例, 鼓励、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基金。要建立完善多渠道筹资、多主体投入、多种所有制形式人才投融资新机制, 实施税收优惠等多种措施, 鼓励和吸引社会各界、企业财团共同投资开发人才资源, 实现人才投资主体多元化。

多举措确保人才投资效益。人才投资不仅仅是投资, 更包括投资后的管理, 因此, 在人才投资的过程中, 迫切需要设计一整套配套的管理系统, 建立人才识别、绩效评估、激励与约束、协调服务与监控跟踪等机制来进行管控, 使风险下降到最小、收益上升到最大。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11

记者:请问,贵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

王有年: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是伴随着北京地区农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人才、技术、智力支持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北京地区的农业发展,大致划分为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等3个阶段,学校适应这种发展经历了3个不同的发展过程。

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城乡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郊区农业开始向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功能发展,籽种、精品、创汇、观光、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新型农业得到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内涵不断拓展,日益凸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鲜明特色。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以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主要内容,进行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现代农业。学校自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关注和研究都市农业问题,形成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时提出了“调整专业结构、深化教学改革,适应都市型农业对人才需求”的办学理念。2001年学校专门成立了都市农业研究所,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2004年在全校取得高度共识。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取得“良好”成绩,专家组对学校办学特色的评价是:北京农学院始终坚持服务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建立和发展以适应北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其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记者: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贵校是如何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并使之成为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的?

王有年: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包括6个方面:一是具有鲜明的指导思想:服务首都现代化、服务都市型郊区经济、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二是具有开放的办学模式:开门办学融入北京郊区、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开发办学与企业联合,主动外引内联,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化水平;三是,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加快改造传统学科专业,设置新的学科专业,加快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四是具有全新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的技术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五是,具有合理的培养模式: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引导学生投入首都经济建设,加强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六是具有规范的课程体系:根据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编写和选用反映现代农业成果的新教材,精减纯理论课堂学时,强化实验、实习环节,采用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结合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学校从5个方面不断完善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第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办学层次。学校以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结合北京市重点学科建设,从北京市农业现状、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重点建设果树学、临床兽医学、作物遗传育种、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等学科。同时,依托重点学科,积极申报硕士点,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至2006年学校硕士点已增至8个。

第二,调整专业结构,形成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设置建设边缘学科专业、跨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有重点、有计划地申报和增设了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社会工作等9个新专业。同时,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专业,比如,在原农学系、园艺系基础上重组、融合并创建了植物科学技术系。通过进一步淡化同类专业界线,拓宽专业口径,灵活专业方向,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比如,采取了按植物生产大类招生的方式,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种子科学与工程、设施园艺、植物进出口检疫等柔性方向,供学生入学两年后选择。

第三,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学校根据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及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要求,按照进一步强化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个性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实行学分制,变共性教育为个性教育。实行以主修专业为主的多元化培养模式,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训练。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4年不断线、8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的整体培养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了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训、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各院系依据自身特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本系学生的实践体系。

第五,扩大合作交流,提高国际化程度。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合作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调整,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国际化程度。2002年成立了国际学院,2003年与英国哈·亚当斯大学合作开办“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食品安全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联合招收学历教育本科生,还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记者: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目标,贵校作为市属唯一一所农林院校,是如何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高质量人才的?

王有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发挥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周密组织部署,重点做了以下4方面的工作。

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论文 篇12

我国是农业大国, 从古至今农业在我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 农业现代化虽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走一条依靠现代高科技发展之路已是必然。因此, 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就变得十分重要。本文拟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存在的问题出发, 试图提出一些解决目前问题的途径。

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成长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职业观的影响, 新一代农村青年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工作

整个社会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偏见, 使得城市优秀青年不愿意到农村工作, 而农村出身的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年也纷纷走出家乡, 到城镇“觅食”。这样的社会效应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奇缺并且缺乏人才培养基础, 有相应文化水平的不愿意“干农活”, 想学的文化程度又太低无法掌握。

1.2 农业科技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使得人才培养的经费不足

我国教育和科技资源配置及经费投入是从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投入模式, 越到基层, 经费就越是递减, 因此越接近农业科技实用人才开发的单位, 反而得不到足够的资源配置。当前, 农业教育、科技的经费来源主要还是靠财政拨款, 有限的拨款要保证相关人员工资及其他公务费用, 才能考虑业务费, 也就难以开展一些重要的研究、难以维系急需人才的培养费用支出。

1.3 管理体制不完善, 使地本已有限的农业科技人才无法形成团队进行研究

我国现行可以管理农业科技人才的有农业、教育、渔业、林业、科技、环保、经贸等许多部门, 这就使得重要的研究项目必须经过多部门的协调才能进行。缺乏科学有效地协调机制。不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更主要的是低下的效率极大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

1.4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成长和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 经费投入总量严重不足

我国目前开始增大对农村科技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投入, 但总体上仍然不够。许多农村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研究的条件很差, 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培养和研究要求, 甚至一些最基本的实验都无法完成。由于经费的原因, 应该及时更新的先进的农业科技信息也往往更新速度很慢, 许多已经陈旧的信息和技术仍然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内容当中。

1.5 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方案, 农业科技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培养需要有科学的培养计划, 并考虑农村的实际情况。而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科技人才培养没有规范的计划, 或者上级主管部门没经过实地调研就先进照搬地区模式, 这样很难培养出符合当地实际需要的人才, 创新就更谈不上了。因此, 农业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可持续性。

2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育的解决途径

2.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形成稳定的体制保障

解决当前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和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 以政策的形式保证这种投入的数量和稳定性;要制定出能够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强对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而从政策、经费、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 形成充分的制度保障。

2.2 转变人才培养理念, 狠抓学习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农业人才是需要极强的实践性的, 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更多是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 因此只有让相关的农业人才培养的学校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农业人才培养学校毕业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的现状。让学生有足够的实践机会也更容易强对理论知识的验证, 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技能和创新的积极性。

2.3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造就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目前我国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着缺乏实践技能的情况, 培养农业创新型人才需要有创新型老师的指引。近年来国家已经逐渐地鼓励高中等学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要求教师不但能够开展基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更要加强与实践单位的联系, 使理论与实践相互验证、相互促进。只有培养出创新型的老师, 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走出创新之路。

2.4 理顺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促进科技成果与市场的接轨和转化

现有条块式、多部门各管一摊的管理体制是无法适应未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 必须根据现在农村的实际情况, 集中资源、理顺关系, 形成稳定的协调和管理机制。再以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协调现有资源, 全力攻克当前急需解决的农业科技问题,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率。另外, 要引入市场机制, 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 将农业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市场转化无缝对接, 形成良好的科技发展的循环。

2.5 扩大对外交流

要加快对国际上先进农业技术和人才的引进, 帮助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更多地与国际领先的农业研究机构和人才接触和交流;可以为一些人才提供到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建立世界学术动态信息和交流平台, 形成一些主题鲜明、有建设的交流论坛, 提升研究层次。通过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国际交流, 不断地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庆先, 漆雁斌, 王燕.农业科技人才开发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经济, 2005 (4) .

[2]曾志华.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J].云南农业科技, 2006.

上一篇:福建师范大学下一篇:阅读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