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2024-09-05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精选12篇)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 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图位置,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形成五位一体的发展新格局, 也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命题,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对做好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1]。

1 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为农业产业发展服务

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环境问题是涉及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方面, 也是关系到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涉及农业自身的问题, 也涉及科技支撑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农业自身的基础性资源, 在农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环境科技问题, 既涉及农业生产本身, 又与科技技术关联, 要给农业发展提供后劲, 因此, 必须要有良好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作为支撑。农业环境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又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 必须处理好有限土地资源与粮食增长、农业增效, 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外源投入, 农业水资源利用开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同时注意处理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资源环境问题, 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认识农业的多功能性, 要突出农业生态环境资源作为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性资源的功能, 必须紧紧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不断提高农业环境科技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对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率[2]。必须把农业环境科技服务产业发展水平作为农业环境科技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 农业环境科技工作要做好为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服务, 为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服务。坚持科技创新, 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 有针对性地大力研发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农业面源污染以及生态农业、农业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等新技术、新产品,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作物安全;充分利用和借鉴现代物联网技术, 大力研发农业环境质量监控的新方法新技术, 实现动态监控、预警预报, 确保农业资源环境质量安全;大力研发循环农业、低碳农业新技术新模式, 用农业环境新技术装备现代农业, 促进农业生产空间集约高效,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要紧紧把握农业环境科技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的总要求、总目标, 实现农业环境科技服务产业发展驱动, 大力研发农业环境高新实用技术, 要敢于从实验室走向农业产业发展的第一线, 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 善于从农业生产实践中发现环境问题, 要把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环境问题摆在首要位置, 从农业生产需求中探求农业环境技术发展新动向, 实现产业联动, 促进理论创新、技术创新, 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为“构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使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促进生产力解放、发展的加速器。

2 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应用与推广, 为建设美丽农村服务

建设美丽农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山银山换不来绿山清水”, 农业环境资源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 环境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选择的发展道路,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任何社会发展的根基, 必须保护有限的农业生态资源, 必须创造人民群众生活的美好生态环境, 坚持地区差异化包容性发展, 下大力气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实现生活空间宜居适度,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按照十八大的精神, 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总体目标, 为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要阵地, 进一步强化农村农业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农业产业调整, 建设宜居村镇或社区, 把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起来, 把农业生态资源科学合理开发与养育保护结合起来, 把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结合起来, 把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农业生产结合起来, 进一步拓展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空间, 形成农业发展新格局, 真正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提供有力支撑[3]。

大力推广农业环境实用技术, 有条件的地区应推广农业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农作物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土壤肥力保育技术、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等实用型的农业环境科技, 切实保护好农区土壤耕地质量、饮用水源地等, 大力推广农业减排技术、农业精准耕作技术, 强化实用技术的高信息化高集成化和简单化, 让农民一看就懂, 一用就会。同时要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充分挖掘农业环境技术的农村市场前景, 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服务, 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保护农业环境生态资源的受益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成为建设美丽农村的主体力量, 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力量。

3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舆论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和内容。建设美丽中国, 离不开农业环境保护宣传, 要在社会舆论上引导广大农民朋友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推动者、服务者和实践者, 成为农业农村科学发展观的推动者, 为建设美丽中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要使更多的人能积极接受和响应环境保护的要求, 提升农村地区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道德水平, 自觉规范生活行为, 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要积极鼓励和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生产, 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生产习惯、生活习惯, 使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深入人心;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多层面多角度在城区、城中村、乡镇、村庄等多个层次上开展环境保护宣教工作, 给广大农民朋友讲清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其对生态文明县、乡镇、村创建的意义, 尤其要对农业节能减排工作及具体行动,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面源污染防治措施等进行重要讲解;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 给广大民众普及保护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意义, 同时也介绍一些国外农业环保的先进经验、理念和行动, 调动广大民众自觉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使广大民众自觉成为农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生态文明观念的传播者。

4 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农业环境保护属于公共产品服务的范畴, 既要靠政府的扶持, 也需要广大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农业环境保护事业是朝阳事业, 也是关系千秋万代的事业。政府要出台引导政策措施, 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 包括社会资金、人才、技术等, 投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来参与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加快成果转化、物化和传播, 加快推进应用推广体系建设, 加快农业环境领域的国际交流, 不断增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能力, 不断提升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水平, 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常联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1) :21-24.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员, 2012 (23) :2-16.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天津政协, 2012 (11) :1-16.

[4]周生贤.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J].环境保护, 2012 (23) :8-12.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2

0.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那么,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1991一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误差修正模型和VAR模型等分析方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为完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稳步提升提供重要依据。

关于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了论证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Gnllches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测算了杂交玉米技术对美国玉米产量的影响。Akino、Masakatsu和YujiroHayami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农业品种改良研究的社会回报率比发达国家高。Rob-ertEEvenson通过对全球375项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进行综合研究得出:全世界农业科研投入回报率高达49%。Mclntire在对农业科技投入主体结构进行研究后认为,发达国家非财政农业科技投入超过政府农业科技投入,且农业科技公共投入增速有减缓趋势。David、Hall和Toole?在回顾1957年以来30多篇有影响力文献后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公共农业科研投入和私人科研投入呈互补关系。国内方面,樊胜根[分别采用可变系数模型和固定系数模型测算了中国农业科研投入效益,认为中国农业科研投入收益率高达44%?169%。董成森认为,只有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整合农业科研资源,才能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吴林海、彭宇文认为,只有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效率。李洪文、黎东升对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上述研究对本文厘清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而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从政府的财政角度,选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绩效主要测度指标,系统使用协整检验方法与误差修正模型、VAR模型等方法研究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文献较少,本文对这方面进行研究,以得出更为可靠的结论。

1.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与测度方法

1.1测度指标

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简单、易行、便于操作的原则,本文选取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其中,某一年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具体用当年农业科技进步率除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得到?。而农业科技进步率是在当年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扣除由新增投入量带来的总产值增长率之后的部分。因为在正常年份,农业总产值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_是由生产投入量增加带来的农业总产值增长;二是由科技进步直接导致投入产出比重提高,进而带来农业总产值增长。本文将由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的总产值增长率称为农业科技进步率。

1.2测度方法

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学术界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生产函数法。其中,最常用的是C一D生产函数,其基本形式为:

其中,Y代表产出,A。代表技术水平,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劳动力投入,a为资本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卢为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在利用该函数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时,首先分别利用可量化资本K和劳动力L样本数据,算出资本和劳动力增长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然后将剩余量作为科技进步率对产出增长率的贡献率。用这一方法测算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较为模糊、不够准确,因而实际应用较少。

(2)增长速度方程法。利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将总投入等于总产出,然后将农业总产值作为因变量,将物质费用、劳动力、耕地和时间变化4项指标作为自变量,构造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按照这一方法,某一时期农业科技进步率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公式为:

其中,s表示农业科技进步率a表示农业总产值增长率4、c、d分别表示物质费用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和耕地增长率,y分别表示物质费用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劳动力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和耕地对产出的弹性系数,s表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由于第二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更为直接,更能准确测算出某一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故本文选取第二种方法测算我国历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利用上述公式进行具体测算时,采用前人研究成果,将a、、、y的值分别取0.55、.20、0.25。

2.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2.1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重点研究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此,需选取以下数据:

(1)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数据。具体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支出代表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所需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用历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取得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数据进行调整,用调整后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为方便起见,将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用ASI表示,具体数据资料见表1。

(2)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指标数据。根据前文分析,本文选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测度指标,同时结合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第二种方法,需选取以下数据:①农业总产值。具体数据直接来源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考虑到价格因素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影响,在得出1991-20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后,再除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1990年=100),统一换算为1990年价格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②农业物质费用。首先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找出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然后再分别乘以当年已换算为1990年价格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③农业劳动力。本文直接选取《中国统计年鉴》中1991一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中的数据资料;④耕地面积。考虑到数据可获得性、连续性、完整性,以及部分农村土地闲置的现状,本文以农作物播种面积代表耕地面积,具体数据依然是选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1991一2012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数据。在得到以上数据的基础上,可计算出1991一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分析问题方便,将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用ASP表示,具体数据资料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991一2012年,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整体上均呈增长状态。在计量分析时,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还需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数据取自然对数,取对数后的新变量分别用LASI、LAEG表示。

2.2研究方法

在计量分析中,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比较适合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含有N个变量,滞后是期的VAR模型表达式为:

其中,Y,=(;V1t,;y2t,…■,;y?)T,Yt为NX1阶时间序列列向量,U,?nDOM)为NX1阶随机误差列向量。

3实证结果

3.1变量单位根检验

根据计量分析要求,在对时间序列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前,先对各项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避免直接回归分析造成的伪回归结果。运用Eviews7.0软件对ASI、ASP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LASI、LASP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后都变成了平稳时间序列。

3.2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

对于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检验,通常采用Engle一Granger两步法进行。因此,利用Eviews7.0软件对LASP与LASI进行协整回归,得到如下结果:

通过DW检验上下界表,在5%上下界水平下,样本容量为22,解释变量为1个dL=1.24,du=1.43。由DW=0.8261可知,模型存在严重的`正自相关性。为消除正自相关性对模型估计结果的影响,引入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滞后因素,建立如下模型: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由DW=1.5656可知,模型已消除了自相关性,且在5%显著性水平下,各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本文由滞后一阶回归方程求LASP与LASI之间的关系。LASP与LASI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根据上式所示的(1,1)阶分布滞后回归方程为:

本文利用ADF单位根检验残差序列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在5%显著性水平下,残差序列较为平稳,故变量LASP与LASI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由式(8)得到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长期弹性系数为0.1952,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长期效应显著。由式(9)推导过程可得LASP与LASI之间的短期

由式(12)可知,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短期弹性系数为0.8 1 7 5,反向修正系数为-1.6 1 5 7。这一结果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从而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定量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的有效作用较低。因此,只有连续不断地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才能确保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有效提升。

3.3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在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之前,需先确定VAR模型的最大滞后阶数。因此,首先运用AIC和SC准则选择最大滞后阶数P值,经Evlews7.0软件输出后,AIC值和SC值均在滞后1期达到最小值,因此可确定最大滞后阶数为1,即要建立的是VARC1)模型,在此基础上可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1是根据VAR(1)模型形成的脉冲响应函数曲线,横坐标轴代表响应函数追踪期数,本文设为,纵坐标轴代表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响应程度。图中实线表示响应函数计算值,虚线围成区域表示两倍标准差置信带。

图1(a)反映的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自身变化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图1(b)反映的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图1(c)反映的是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图1(d)反映的是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自身变化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本文重点研究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主要考察LASP对LASI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以及LASI对LASP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首先考察LASP对LASI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从图1(b)可以看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标准信息的扰动响应。从第1年开始一直为正,且在第5年之前,这一正响应持续增加,到第5年之后,这一正响应基本没有发生变化。这表明,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提升作用在短期内一直在增加,而在长期内基本保持不变。因此,为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的持续、稳步提升,必须不断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其次,考察LASI对LASP的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从图1可以看出,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标准信息的扰动响应从第1年开始也一直为正,且在第5年之前,这一正响应持续增加,而到第5年之后,这一正响应基本未发生改变。这表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也会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产生积极影响,且这一积极影响在短期内一直在增加,而在长期内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4.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4.1主要结论

根据前文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创新绩效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均衡关系,但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短期影响更为显著。通过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的影响作用在短期内持续提升,而在长期内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要保证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持续稳定上升,必须不断增加财政农业科技投入。

4.2对策建议

(1)努力提升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长期效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在短期内对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的能力较强,但在长期内基本没有发生作用。这势必会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提升的整体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应不断提高农业投入产出比,实现财政农业科技投入长期效应,以追求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效应最大化。

(2)积极发挥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对农业科技创新绩效的规模效应。经过对相关数据梳理发现,1991一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每年均在1%以下,甚至有些年份在0.6%以下。由于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农业科技三项经费总体规模偏小,导致其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方面难以发挥规模效应。因此,应积极提升农业科技三项经费在财政支农支出中的比重,扩大农业科技三项经费规模,最大程度上提升农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3

关键词 农业化学品;面源污染;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2.2;X1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03-0107-04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03.020

改革开放以来,集约化农业使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取得了很大进步,其中化肥和农药的投入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施用化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也是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据估计,1978-2006年间化肥投入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56.81%[1]。农药能够减少因病虫害和草害所引起的农作物的产量损失,施用量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负外部性影响,农业面源污染问题随化肥、农药投入的增加而不断加剧。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国GDP的0.5%-1%[2],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1 农业化学品投入数量及区域分布特征

1.1 投入总量与分布

由于化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施用量逐年增加。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下同)从1980年的1 269.4万t上升到2007年的5 107.8万t,年均增长率5.1%。从区 域分布来看,华东和华中地区是施肥密集区,2007年施肥总量为2 595.8万t,占全国施肥总量的50.8%。其中,华东地区化肥施用总量为1 373.9万t,占全国26.9%;华中地区化肥施用总量为1 221.9万t,占全国23.9%。现代农业离不开农药的使用。据估计,在中国每使用1元钱的农药,农业生产可获益8-16元[3]。农药可以增加作物产量,也可以增加农业收入,这种狭隘的认知导致了中国农业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近10多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折纯量)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108.7万t上升到2004年的138.6万t。与化肥类似,华东 和华中地区农药使用量也一直远远高于其它地区。以2004年为例,华东和华中地区农药施用总量分别为45.4万t和39万t,占全国使用量的32.8%和28.1%;东北地区的农药施用量近年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西南、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2004年达11.8万t,紧随 华南地区。

1.2 主要省份分布

从各省、自治区的具体情况来看,施肥量最多的6个省分别是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和湖南,其中河南省2007年的化肥使用量达569.7万t。2001年,6省施肥总量为1 918万t,占全国总施肥量的45.1%。截止2007年底,6省总施肥量上升到2 237万t,占全国总施肥量的43.8%,6省施肥总量占全国总施肥量的比重基本稳定,维持在44%左右。从各省和自治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农药施用最多的6个省分别是山东、湖北、湖南、河南、江苏和安徽省。2001年,6省农药施用之和为60.4万t,占全国农业总施药量的47.4%;2004年,6省农药施用之和为65.4万t,占全国农业总施药量的47.2%,6省农药施用量所占全国农业施药量的比重比较稳定,基本维持在47%的水平。

2 农业化学品投入存在的问题

2.1 过量投入

1997年我国农田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306.1 kg,2007年上升至419.6 kg,增加了37.1%。从不同区域来看,2007年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均已超过600 kg,分别为646.8 kg、636.2 kg和618.9 kg。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分析,目前世界上平均每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约为120 kg。因此,我国化肥单位面积用量已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农业部门的调查,当前我国化肥有效利用率仅为30%-40%,而发达国家为60%-70%[2]。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药施用国。我国农药施用量从1995年的8.36 kg/hm2上升至2004年的10.66 kg/hm2,10年间增加了27.5%。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分别达到21.11 kg/hm2、19.47 kg/hm2和17.93 kg/hm2。2004年单位面积施药水平最高的是福建省,达37.3 kg/hm2,紧随其后的是浙江、湖南和广东,单位面积施药水平分别为29.8 kg/hm2、27.3 kg/hm2和26 kg/hm2,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研究结果也表明,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在棉花生产中超过50%[2]。

2.2 结构失衡

肥料投入结构不平衡,N、P、K养分比例不协调,有机肥料在施肥中的份额逐年下降。从表4可以看出,尽管N肥和P肥的使用比例在逐年缓慢减少,K肥和复混肥的使用比例在逐年缓慢增加,但施用结构仍存在很大的问题。据统计,1991年我国化肥施用N∶P2O5∶K2O比例为1∶0.45∶0.13,2001年为1∶0.52∶0.20[4],2004年为1∶0.47∶0.10[5]。很显然,N肥和P肥的投入过量,K肥的投入相应的过少。另外,有机肥的投入与无机化肥相比也显得不足,其作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我国肥料使用总量中,有机肥占总施用量的比例由1949年的99.9%下降到1990年的37.4%,近年来仍呈下降趋势。绿肥面积显著减少,大量作物秸秆被废弃或焚烧,畜禽粪便未被很好利用,各种营养元素配比不科学。

农药使用结构也很不合理,目前主要以杀虫剂为主,其中高毒农药品种仍然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据统计,世界农药市场的品种结构为杀虫剂占28%,杀菌剂占48%,除草剂占18%,植物生长调节剂5%。中国使用的农药品种结构为:杀虫剂占54.6%,杀菌剂占25.3%,除草剂占19.3%,植物生长调节剂0.7%[4]。2000年中国有机磷杀虫剂占农药总用量的39.4%,占杀虫剂总用量的70.5%。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中的高 毒品种用量占整个农药用量的37.4%,占杀虫剂总量的67.0%。这些毒性较大、对农产品与人畜危害风险较高的品 种长期以来一直是农药销售中最常见、最易购得的品种,成为农药使用的当家品种[5]。

2.3 技术落后

农民缺乏肥料使用的技术培训,往往根据自身经验确定施肥数量、施肥时间及施肥结构,不能根据作物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投入,而是尽可能地多投入化肥。农户为了节省时间,“重基肥轻追肥”的现象十分普遍,且过度依赖无机化肥,忽视传统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投入。在施肥方式上,铵态氮肥表施、施肥后大量灌水、磷肥撒施等不合理的方式广泛存在,不仅造成养分的大量流失,也造成负面的环境影响。农药科学知识普及率低,农民科学用药的意识淡薄,片面追求防治效果和经济效果,认为农药施用的浓度越高,效果越好,特别是在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上使用过量的农药,甚至是明文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不少农民不能按照农作物品种、农药种类来选择不同的施药时间,只凭主观认知盲目选择。而且,施药装备比较落后,跑、冒、滴、漏问题突出,农药施用中造成严重的浪费,甚至有时引发人畜中毒事件。

3 化学品过量使用加剧农业面源污染

我国农业化学投入品的过量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正不断加剧。有关研究表明,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对污染总量的贡献率不断上升,从上世纪80年代的40%已经增加到现在的66%[6],并且这一趋势仍将持续,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化肥施用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水体污染、土地污染和大气污染。据估算,除N2外,每年我国大约有19.1%的被施用于农田的化肥氮以各种形态的氮素流失到环境中,并对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农田氮、磷流失已经成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据估计,农田使用的氮肥约有5%会直接随地表径流,约有2%会渗透到地下水层[4]。2007年我国农田氮肥(纯氮)径流损失达114.9万t,渗透到地下水层的氮肥达45.9万t。这些氮加剧了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导致了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增加。中国2000年环境公报显示,太湖、巢湖氮、磷等营养物超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滇池总氮、总磷严重超标,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7]。农业面源污染对太湖、巢湖和滇池“三湖”全氮的贡献率分别为59%、33%和63%,对全磷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0%、41%和73%,已经超过了点源污染比例,上升为威胁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源[8]。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含量将升高,从而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和饮用水硝酸盐污染。根据中国农科院在北方5省20个县集约化蔬菜种植区的调查,在800多个调查点中,45%的地下水NO3-N含量超过11.3mg/L,20%超过2 011.3mg/L,个别地点超过7 011.3mg/L[4]。化肥的过量或不合理施用也会影响土壤理 化性质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造成土壤板结。华东、华南和华中地区因化肥的过量施用,耕地质量退化现象十分严重。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耕地氮素盈余量将达到2 240万t[4]。

农药特别是高毒农药的大量使用,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许多农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而农药直接施入土壤的地区造成的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土壤不仅是农药 在环境中的“储存库”,也是农药在环境中的“集散地”。一般而言,农药在施用于农田之后,其中20%残留在作物上,50%-60%残留在土壤中,只有少量的农药作用于目标[4]。农药对水体的污染主要来自直接向水体施药、地表残留的农药随雨水迁 移、空气中的农药雾滴或微粒沉降、施药工具和器械的清洗等途径。日常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地表水体中含有数目可观的农药残留,主要包括杀虫剂和除草剂。在江苏、江西以及河北等地的地下水中就发现有六六六、阿特拉津、乙草胺、杀虫双等农药的残留;甚至在北京重要水源官厅水库,近年来污染也十分严重,检测结果显示水体中含有机氯农药等污染物10多种。

4 政策建议

对于农田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应采取源头控制策略:

(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框架和配套制度建设。包括:建立提升肥料产业水平和改进施肥管理水平的价格税收政策,对有机肥料、无公害农产品用肥实行补贴和税收政策,征收环境税抑制肥料过度施用;在技术上实行养分资源的综合监管,加强肥料投入品管理,实行无害化化肥准入制度;强化耕地养分质量监管,建立耕地质量预警预报系统;加快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调整肥料品种结构,向平衡、高浓度、专业化方向发展[4]。

(2) 推广成熟的化肥农药施用技术。提高化肥和农药的效率,是减少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因地制宜地推广成熟的化肥、农药施用技术。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改良施肥方法和施肥时间等措施减少化肥施用量;科学使用农药,提倡综合病虫害防治,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要鼓励有机肥、绿色农药替代无机化肥和高毒农药的使用。我国有机肥资源十分丰富,纯养分达7 000万t,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及作物所需 的微量元素,利用潜力十分巨大[5]。大力推广低毒、有效含量低、亩用量少、对病虫害防治效果好、防效长的新农药。

(3) 加强农业环保教育。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化肥有效利用率不高和不合理施肥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源头之一。农业面源污染使河流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硝酸盐污染超标导致饮用水质量下降,已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通过科普和大众媒体,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全民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认知和自觉参与防治污染的意识,引导和规范农业生产方式,鼓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技术以实现减少农药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编辑:李 琪)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祖力,肖海峰.化肥施用对粮食产量增长的作用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8,(8):65-68.[Wang Zuli, Xiao Haifeng. Analysi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of Grain Output[J].Issues of Agriculture Economy, 2008,(8): 65-68.]

[2]课题组.我国农业污染的现状及应对建议[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10):17-21. [Ke Tizu. China’s Agricultural pollution’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J].International Technical and Economic Research, 2006,(10): 17-21.]

[3]王律先.我国农药工业概况及发展趋势[J].农药,1999,(10):1-8. [Wang Luxian. Overview of China’s Pesticide Industry and Development Trend [J].Pesticide, 1999,(10): 1-8.]

[4]朱兆良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对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Zhu Zhaoliang et al. Policy for Reducing Non-point Pollution from Crop Production in China [M].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 2006.]

[5]Zhou and Jin.Chinese Vegetable Safety Administration Problems, Causes and Counter Measures[J]. China-USA Business Review, 2004,(3):25-31.

[6]OECD and China. Environment,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al policies: Lessons from China and OECD Countries[R]. 2006.

[7]王金南等.中国水污染污染防治体制与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Wang Jinnan et al. Chinas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System and Policies [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 2003.]

[8]李贵宝等.非点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概况与展望[J].农业环境保护,2001,(3):190-191. [Li Guibao et 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the Overview and Prospect Research [J].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2001,(3):190-191.]

Agrichemicals Inputs and Its Impact on Environment CAI Rong

(China Academy of Rural Development,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27, China)

Abstract Intensified agriculture has promoted rural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in which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played a pivota l role. However, the extensive use of agrichemicals also had significant negative ext ernality effects, especially the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his a rticle analyzed the agrichemical use and its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proble ms of agrichemical use and the results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Total fertilizerand pesticide use continued to increase. The main six province, Henan, Shandong, Jiangsu, Anhui, Hubei and Hunan nearly accounted for half of the countrys agrichemical use. Agrichemical inputs had several problems at present, includingexcessive use, structural imbalance and technological backwardness. Unreasonable agrichemical use also caused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problems . Contribution rate of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to total pollution rised contin ually. Finally,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policy frame work and supporting institutions of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con trol, promoting sophisticated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techniques and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分析 篇4

当前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势条件

农业科技创新环境指的是在一个地区内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关的人力资源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化服务环境等, 各种环境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各个阶段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山东省是农业大省, 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科技兴农, 农业产业化和生产省建设战略, 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科技的政策, 省财政逐年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一) 加大农业科研机构建设力度,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支撑

山东省已建立了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新的国家作物改良分中心, 一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19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1个、省属农业普通 (成人、职业) 高等院校4所、市级农业科研院 (所) 35个。全省拥有固定资产万元以上的实验设备5000多台 (套) , 总价值10亿元以上, 研究内容涉及农学、林学、食品科学等80多个学科300多个研究领域。这些都为深入开展农业科研, 提高创新能力, 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平台。目前山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8%, 高于全国5个百分点, 为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1年, 山东省农业增加值达到3973.8亿元。

(二) 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条件

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的需求, 按照“突出重点、整合提升、配套齐全、功能完备、共享共用”的原则, 在对现有科研条件平台整合的基础上, 搭建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目前, 全省已建立国家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38个, 其中, 山东农业大学承建了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省农科院承建了小麦、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 山东冠丰科技有限公司承建了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另有农业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31家, 省企业重点实验室17家。这些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的建立, 使山东省在农畜产品良种选育、繁育、实用技术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在科技创新、整合资源、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成果转化、专业化生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为山东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保障

山东省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坚持把科技进步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 积极调整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一是持续增加省本级的财政投入。2012年省财政筹集资金7亿元, 支持农业科技进步。其中, 6560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创新转化, 加强技术集成和创新研究, 4.3亿元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普及, 1.2亿元用于强化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二是市县财政投入逐步增加。近几年, 市县财政在农业科技领域投入逐年增加。淄博市连续3年投入财政资金5100多万元专项用于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济南市2012年级财政预算用于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达到6650万元, 比2011年增长了29.13%。三是是积极完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多年来, 山东省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程、环环相扣、衔接紧密的财政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体系, 陆续启动实施了农业良种工程、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等项目, 切实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业科技创新资金不足, 资金环境有待优化

资金不足往往导致技术创新不力, 而在农业技术创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是农业科研资金不足。据相关资料显示, 日本政府对农业科技的公共投资强度为3.4%, 英国的农业科技公共投资强度为2.29%。而山东省这一比例仅为1.3%, 远低于发达水平。二是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经费缺乏。一些地方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财政支出不但水平低, 而且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人均技术总经费和人均推广经费不断下降。三是农业科技单位负担过重, 主要是离退休人员多, 负担重;单位投入成本过高, 资源利用效率低, 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负担, 加上还承担了许多社会义务, 导致了科技经费被转移及挪用。四是农业科技创新手段落后。由于财政投入不足, 目前多数农业科研单位设备落后, 大多数还停留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水平。设备陈旧、图书资料少、现代信息手段缺乏, 大面积综合试验基地少。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手段落后, 大部分科研院所仅具有应用常规技术的能力, 缺乏使用高新技术的设备和能力。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

(二)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配不够合理, 科研与生产脱节

在农业系统内, 农业产学研脱节, 教学、科研、推广之间不协调, 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不畅。一方面, 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分别隶属于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农业科技人员又分属于各个研究所、高校, 其职称评审、职务晋升, 直接由单位和上级领导决定。这样一来, 必然出现农业创新与农业生产的“两张皮”现象。另一方面, 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农业技术推广和扩散, 仍然是由政府集中决策和行政推动的做法, 农业科研院所和农业高等院校大部分课题结题后, 其成果束之高阁或采用率不高。此外, 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来说, 农业新技术的供给与需求脱节严重。农业科研单位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 但许多成果却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于对农业科技的评价, 往往停留在发表论文上。这就导致多数农业科学家、教授, 把主要的精力、时间和经费花到了怎样发论文上, 而不是如何解决农民急需的良种、良法问题。

(三)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短缺, 人才队伍不稳定

作为农业大省, 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需要大量人才。但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与现实需求相比, 还有很大的差距,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严重不足。目前, 农业技术人员中, 大学以上文化水平的仅占37%。据有关统计资料, 山东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一方面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短缺, 尤其是农业研发机构中的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缺乏, 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另一方面又因环境、待遇等因素,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变得相对困难。大学生中学农专业的人少, 学农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力争不搞农业的却很多, 最终分到农业科研单位、部门的却又想方设法要跳出“农门”的也为数不少。而现有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尤其是尖端人才的流失问题更为严重, 导致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很不稳定, 成为影响山东省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有关科研院所反映, 近年来每年科研人员的流出率为职工总数3%~5%, 而且是以副研究员以上的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优化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的对策

(一) 增强创新意识,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

农业科技创新有着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 迫切要求政府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制定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措施, 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农业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健全鼓励农业科研创新的法规, 以法规规范国家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 用法律保障农业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继续保持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主渠道地位, 特别要保证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重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的资金需要。二是构建利益协调的激励机制, 制定优惠政策, 拓宽农业科研经费投入渠道。鼓励、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投入, 形成以政府拨款投人、辅以科技贷款、社会投入、自身创收反哺等多元化、多渠道的投人体系, 逐步改善农业科研手段, 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条件。三是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制度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层保障。这就需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管理, 形成综合协调的农业科技发展机制, 让一切科技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的科研项目可以由政府整体安排, 对于应用性的研究项目应由农民根据市场需要来诱导科研机构进行研究。总之, 政府创造公平、宽松、自由的政策环境, 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实现农业科技的创新。

(二)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国家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产值比重大于2%时, 该国农业科技才会出现原始创新, 农业与国民经济及其部门才可能协调发展。荷兰农业科技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稳定经费投入密不可分, 荷兰农业科研经费60%以上来源于政府的投资。因此, 政府应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 加大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力度, 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一是加强对农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的资金投入。2012年新修订的《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第七章明确提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年增长幅度应当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年增长幅度。二是加强科研机构科研仪器设备和人员经费投入力度。三是加强农村科技基础研究领域的财政投入。四是加强在正外部性强、知识产权难以保护以及重大科技项目上的投入。此外, 政府不应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唯一主体。目前, 在美国, 企业已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企业的研发投入约占全国研发投入的70%。与国外企业广泛参与农业科技研发不同, 我国私人企业在农业科研投资中的比例不足2%, 且科研投资高度集中于农作物。因此, 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 应稳步推进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角色转变, 引导企业开展多方面的应用研究, 与政府形成合力, 共同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

(三) 打造高素质的科技队伍,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环境

农业科技人才在农业技术的开发、推广和采用等创新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农业科技创新迫切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队伍, 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环境。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人员、推广人员等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工作, 为维持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智力支持。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鼓励和支持创新领军人才带领创新团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项目, 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努力提高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科技人员, 要保证经费供给, 进一步激励农业科技人员的创造性, 稳定农业科技骨干力量。三是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挖掘农村乡土人才, 为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专家发挥作用创造必要的条件。如, 山东平邑县推行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机制, 推行“包镇包村联户”技术服务模式。全县10名专家组成员, 每人负责1-2个乡镇, 60名农技指导员具体分别包村到户, 着力为示范户解决生产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实现技术人员与对示范户生产指导“零距离”, 此举深收广大农民的欢迎。

农业科技创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 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应全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摘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密不可分, 它影响着农业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本文针对当前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环境的优势条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参考文献

[1] .山东省统计局.2011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R].2012.

[2] .商五一, 梅方权.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6 (3) .

[3] .刘晓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基础建设的思考[J].山东农业科学, 2008 (5) :121-122.

[4] .李文.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J].农业科技.2009, 4.

[5] .李季芳.基于核心企业的水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6] .陈景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问题与对策[J].山西农经, 2012, 3.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5

魏晋时期社会环境变化对农业灾害发生发展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对农业灾害发生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社会**降低了农业承灾力,三国西晋时期兵难日起,黄河中下游地区灾荒流行,土地荒芜;而稳定的社会环境则有利于农业减灾防灾事业发展,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灾害的威胁相对减低.经济格局的`变化对农业灾害的发生发展也会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江南地区农业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灾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日渐加重.

作 者:卜风贤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刊 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年,卷(期):1(4)分类号:F33/37.9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农业灾害 社会环境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6

关键词:洞庭湖;水环境;影响

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6-0145-1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洞庭湖流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湖区水质污染严重,2000年前后湖南省共发生严重污染事故5起,其中洞庭湖就有2起。洞庭湖流域污染主要由工业“三废”的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生活废水的排入所造成。随着近年洞庭湖区造纸行业的关停整治,湖泊水质已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湖区各断面仍处于中度营养化的水平。

本文主要分析了通过对农业面源整治在改善洞庭湖水质方面所能够起到的作用。

1 洞庭湖流域农业面源计算

1.1 污染物面积输出速率

农业面源污染来自于降雨产生的径流,其中以地表径流为主,由降雨径流挟带地表物质,其中包括泥沙、营养物质、有机污染物等,进行到河道水体,造成水体水质污染。非点污染源主要受降雨径流条件和地表污染物积聚数量两方面的制约影响。前者取决于降雨量、雨强、地表透水性,后者取决于土地使用功能、土地利用类型等人类活动强度和方式因素。

由于面源污染形成机理复杂,其污染物随径流分散进入河道,且具有随机性,本文采用经验公式法预测非点源污染,约兰凯(Gezajo Lankai)在研究大量文献资料后给出了地表径流的污染物浓度和面积输出速率的参数分布范围,本文主要利用面积输出速率进行计算。当获取灌溉面积后,即可求得每年输出非点源污染物量。

1.2 排涝量的计算

排涝量计算公式为:Q=P*F*c

式中:Q—排涝量(m3/a);P—平均年降雨量(mm);F—受雨面积(km2);c—农田径流系数。

1.3 农业面源

根据上述计算方法,得出洞庭湖区耕地(耕地面积以2008年湖南省耕地总数2/3计算,约21 533km2)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情况。

2 农业面源整治

目前国内采取的农业面源整治方法主要包括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除或降低自然、人为因素对土地利用和土地使用的限制性影响,将现有的耕地建设为高标准优质粮田,提高规划实施片区农业产业化和集约化的经营水平。改造后,农业用水量在现有基础上会削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集约化经营,可以使农田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减少,水利设施的配套提高了灌溉保证率,减少了农田排涝量。

根据相关农业专家的预测,由于规模效应以及机耕率的提高,在对农业面源进行整治后污染物排放量相比较现状将下降约20%。本文取10%、20%、30%作为下降幅度计算。

3水环境容量分析

水环境容量指能满足区域水环境的功能,本文水环境容量的估算以洞庭湖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时水域中可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水环境容量估算公式如下:

Q容=V(C0-Cmax)×10-6

式中:Q容—某一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V—水体的体积;C0—某种污染物的环境标准;Cmax—水体在某点处的最大浓度。

根据洞庭湖水文特征,年内5-10月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3126亿m3,占全年的74.6%,湖泊汛期较长。则可算出洞庭湖平均流量下的水环境容量。而根据洞庭湖流域农业面源分析,得出农业面源整治后实施水污染物排放量对水环境容量改善分析。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洞庭湖水体中COD与NH3-N水质尚可,仍有较大容量,而总氮和总磷由于现状超标较严重,且水体已明显呈现出中度富营养化,即使考虑最乐观情况,农业面源整治能够消减30%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总氮和总磷消减量也仅占现状水环境容量负值的4%和3%,对增加水环境容量的效果微乎其微。因此,尽管实施农业面源整治,消减了污染源排放,但对水质正面影响有限,不能完全起到改变水质恶化的作用。

4 总结与建议

洞庭湖流域污染源多样,污染历史债务沉重,难以通过单方面的农业面源整治工作达到改变洞庭湖水质的效果,在今后的洞庭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应从建立健全环保机制、防治工业污染、开展科学养殖、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等方面综合考虑。

参考文献

[1] 彭佩钦,蔡长安,赵青青.洞庭湖区的湖垸农业、洪涝灾害与退田还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2):23-25.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7

准确的定位是成功办刊的前提。科技期刊首要的问题在于明确从独特角度和层面为特定读者对象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社会科技文化服务, 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社会科技文化的需求, 期刊一旦定位, 也就确定了服务对象的主体, 期刊的定位不能一成不变, 编辑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读者对象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尽管绝大多数科技期刊为专业期刊, 但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 科技期刊如果要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仍应在其专业学科范围内作进一步专业细分, 予以准确定位。

农业科技期刊具有综合性、地域性、时间性、信息性、政策性、科学性、实用性的特点, 编辑要立足农业生产, 围绕“三农”工作重点, 刊登先进实用技术,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围绕国际和国内最新科研技术和科研成果的发布实施, 做好选题策划。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力争追踪学科发展前沿, 积极、及时并准确反映农业科研的新成果、新技术, 技术推广的新经验、新思路, 对于某些热点学术问题, 及时邀请有关专家撰稿, 提高期刊的科技含量。

围绕国家重大农业科研项目, 做好宣传推动的选题策划。如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农业部先后启动了“种子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和“超级稻示范推广”等重大项目,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围绕国家重大农业科研项目, 宣传和推广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配套技术、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节本增效配套技术和重大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农业科技期刊可开辟专栏进行深度报道, 推动项目实施和科技进步。

围绕结构调整做好选题策划, 提供技术支撑。随着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深化, 种植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蔬菜、林果、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迅猛发展, 有些地方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超过了粮棉等大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农业期刊编辑要加大对蔬菜、林果、花卉等生产和病虫害防治实用技术的宣传报道, 要注重选用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的稿件。

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做好选题策划, 为读者提供技术服务。农业期刊编辑要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际, 注意针对农时开展实用技术的宣传和服务,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生态种植区的特点, 刊发有针对性的实用技术文章, 使广大读者能够现学现用, 活学活用。

期刊内容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也是评价一种期刊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在网络环境下, 读者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已由单一信息转向综合信息, 由平面信息转向立体信息, 由提示信息转向原文信息, 由消息类信息转向知识形态信息。农业科技期刊内容必须站在本学科内容的最前沿, 刊登的文章必须能够反映我国农业科学的水平, 同时其内容要保持最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科技期刊是学术创新的重要平台,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科研动态, 报道本学科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从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认真编辑加工稿件, 要不断将鲜活和有特色的东西提供给读者, 才能吸引读者。同时, 网络环境下的农业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在选题、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对、发排、印刷出版、发行等编辑工艺系统工作中依据系统性原理、科学结构原理、语言文学原理进行综合性智能活动, 而且在输入和输出科学信息的过程中能熟练运用网络这个便捷的工具, 实现与作者、读者以及文献收藏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注重文章细节的编辑, 要认真核对文稿中的数字和用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遵循农业学科的通用准则和用语规范进行编辑, 要注意文稿前后的一致性。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依据国家对编辑出版行业的一系列规定, 对科技论文既有正文章节的合理设置和编排, 对论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辅文的准确编写和著录, 还要注意物理量、计量单位、数字的正确使用和图表、数学公式的正确表达。同时编辑加工每一篇文章都要简明、易懂、实用, 提高期刊的实际应用效果。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长期组织稳定而优质的稿源, 坚持选用论文的先进性、科学性、创新性、准确性及实用性。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深入到作者中去, 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组稿, 了解作者的工作重点、研究方向, 不断更新知识, 要抓住作者群, 组建编辑部与作者的信息沟通渠道, 使刊物内容更有针对性、适应性, 形成自己刊物鲜明的特色。

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期刊, 特别是学术期刊, 是科研单位学术地位的重要体现。科研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强, 易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方便编辑组稿。科研单位一般科研项目来源广泛, 有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 农业科研期刊编辑要选用行业影响大和学术价值较高的稿件, 依托科研单位强大的科技优势, 提高期刊影响引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例等指标, 提升期刊的科技含量和影响力。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应重视打造专业品牌, 办出专业特色, 吸引专业作者和读者, 使专业期刊向国内外一流刊物看齐。

农业科技期刊的装帧设计要突出特色。农业科技期刊社要在提高刊物印刷和装帧质量方面加大投入, 在装帧设计上要体现出刊物特色, 应重视用图表说话, 一幅图表往往容易直观、集中地反映科技研究的成果, 科技论文的语言应突出严谨、精练, 力争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量, 使其内容与形式实用、美观、经济, 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依托农业科技杂志的资源, 网站在农业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上有较大影响力, 从而扩大了杂志的社会影响力。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建成后, 拥有自己的专家库、作者库和读者群, 形成自己的网站特色, 可获得较高的浏览量。农业科技期刊网站还可以通过开发手机短信增值业务, 不断改版, 更新技术, 开设在线问答、网友互动、在线评刊等多项功能, 使网站的日访问量节节攀升。

农业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应建立统一平台, 创建电子杂志、手机杂志的WEB、WAP双模互联网门户系统平台;提升农业科技期刊的表现形式, 丰富农业科技期刊的服务功能, 使期刊具备最新科技信息、浏览快捷方便、内容快速集中到达的特点, 不断拓展农业科技期刊网站的服务功能, 增强网民的互动和参与性, 努力拓展期刊网站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

加大农业科技期刊网站原创内容的数量, 摆脱网站即为传统杂志电子版的印象, 积极进行多形式数字出版的探索, 集合有关文字、声像、数据、新闻等内容, 丰富内容的构成, 将所有内容按需求进行整合, 同时将内容拆分, 提供不同的服务。

建立强大的商务平台系统, 利用互联网与通讯网的数据化特点, 使各种电子化商务模式叠加到传统平面媒体的商务模式之上, 丰富农业科技期刊的商务发展渠道及商务应用模式, 不断拓展期刊社的社会服务模式和创新发展途径。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要将办刊工作重心放在为作者和读者服务上, 紧密围绕自身办刊的宗旨, 从提高期刊自身快速反应机制入手, 通过实施“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 强化读者是期刊的“上帝”的服务意识, 树立读者是期刊主体的现代办刊理念, 采取多种措施, 全方位为作者和读者提供特色服务。

加强信息反馈, 提高服务质量。搞好服务是确保办刊水平稳步提高、扩大期刊服务范围的重要保障, 农业科技期刊编辑可利用刊物和网站及时与作者和读者交流, 可以在期刊开设“读者点题”, ”专家热线”等栏目, 为读者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性难题, 可以利用网站为读者发布最新科研信息, 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农业科技期刊编辑还要充分利用自己期刊的优势, 经常与高校、科研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取得联系, 为读者提供具体的产品服务、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专家服务等特色服务, 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8

“民以食为天”, 没有农业就没有粮食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长期以来, 我们都只顾着征服和利用大自然来取得经济效益, 很少顾及资源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事实上我们在利用环境同时也在不断地破坏环境, 使得我们周边的环境质量下降, 功能衰退, 出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和矛盾的尖锐化, 使我国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而要走出困境, 解决矛盾, 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之路, 是我国21世纪发展以及未来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我国政府早在1994年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已明确指出:“中国农村与农业要摆脱困境, 必须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8年《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报告》更进一步强调, 必须“加强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 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可见, 农业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总结和探索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兴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性知识

从农业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索,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以及农业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1 农业环境的含义

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农业用地、用水、大气、生物等,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属我国法定环境范畴。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种环境要素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都存在不同质量问题。当前我国农业环境质量的突出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及基本涵义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一项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则。它包括可持续和发展两个基本概念。“可持续性”的最基本涵义是保持自然资源总量存量不变或比现有的水平更高;而“发展”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理解, 狭义的“发展”指的是经济领域的活动, 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广义的“发展”则是指那些导致改善或进步的变化。

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相近的思想。1981年, 美国农业专家R?布朗在《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 首次论述了持续发展思想。1987年2月,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 原挪威首相布兰特夫人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 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1991年4月“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通过了“DenBos宣言”, 即可持续发展与乡村发展宣言”。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 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和概念推向行动。1994年7月《中国21世纪议程》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 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业投入, 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 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 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1.3 农业环境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就是要不以破坏农业再生资源、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农业的发展, 要把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与满足人类需要结合起来, 达到生态合理、持续发展的目的。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对自然资源合理永续利用,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如我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使得水土大量流失、田地肥力不断下降;据有关部门估计,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土地征用从农村转移出的土地资产收益超过2万亿元。我们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加强农业环境建设, 把粮食生产和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结合在一起, 把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经验和现代的科技技术结合在一起, 协调好农村经济和农村环境的关系, 使得现有环境无退化现象, 从技术、经济上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环境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农业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比如, 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用水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污染等等, 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的现状, 保护农业环境势必成为我们最为关注的紧迫任务。

2.1 我国农业环境现状

2.1.1 水土大量流失、耕地抛荒、农地非农化问题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水土流失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94亿hm2, 占国土总面积的20.29%;土地沙漠化还在继续加剧, 面积已达1.3亿hm2;由于农村年轻一代都外出务工, 使得我国农村大面积的耕地抛荒, 可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水土是整个农业的基础, 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使土壤中大量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不断丧失, 土地变得贫瘠甚至荒废;加上大面积的耕地抛荒, 农地过度非农化现象加剧, 严重危及着我国粮食安全, 直接剥夺了我们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空间。

2.1.2 农田土壤污染严重, 土地质量降低。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农药化肥使用数量最大的国家,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进展, 化肥、农药使用量的急剧增加, 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 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 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比较严重, 农用薄膜的广泛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残留也在威胁着土壤环境, 使得农田土壤造成了难以逆转的破坏。

2.1.3 农业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水是万物生长所必需的基础, 也是农业的命脉。我国本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 而农业用水的形势就更为严峻, 然而这稀缺的水源却被严重污染, 那如何进行农业灌溉, 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工业“三废”直接排放, 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过量及不合理使用都是水资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此外水源污染还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甚至食品污染, 使农业耕地发生大面积板结, 使土壤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等等, 使我国防止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能力减弱, 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可持续的发展。

2.1.4 森林和草原还在继续退化。

对森林的滥砍滥伐、对草地的盲目开垦, 使得我国森林和草原不断地在退化。据统计, 中国有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hm2, 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670万hm2;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还有加剧的趋势。

此外, 农村居民生活的污染, 生活垃圾及废弃物处理不当等这都直接破坏着农业环境。农村环境问题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仅仅为农村环境问题的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 而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及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农业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而且直接制约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发展, 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我国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是导致农业环境问题的根源

长期以来,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 而极少关注农村, 城市中的现代工业环境, 是我国环境立法的预设背景, 却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而农村环境保护在政策法律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和制度的保证。法制的不健全是导致农村和农业环境问题的根源, 农民环保意识不强、运行资金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监管能力薄弱等都与法制的不健全密切相关。

2.2.1 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制度不完善。

虽然我国《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建设用地占用土地, 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 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但具体的转用审批条件与程序并没有明确, 涉及农用地转用区位的选择更是没有明确的规定, 致使优质农用地不断的在流失。

2.2.2 农业补贴制度不完善。

国家大力倡导退耕还林, 鼓励农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 进行农业生产, 在全国推广各种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免农业税等政策, 但具体落在每一个农民身上的补贴利益少, 一部分不种粮食的农民也得到了补贴, 而有些租种粮食的农民却没得到补贴 (近几年才有所改善, 根据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 , 但是利益微小, 同时这也意味着另一种“福利化”, 可见在激励农业环境资源保护、优化农地外部生态环境效益方面的功能存在着严重虚化现象。

2.2.3 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

农业生产是具备高风险性, 当遇到自然灾害时, 尤其是连年发生大的损失时, 直接造成作物欠收, 影响农民的购买力, 影响到农业生产、生活物资供应和产后加工销售等环节, 破坏农村经济的繁荣, 使整个农村经济呈波动趋势, 最终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虽然一直在倡导农业保险, 但在偏远的地方基本还处于在商业保险的框架内进行试验, 进展十分缓慢, 因而政府无法满足农业对保险的需求, 难以提供“安全网”来稳定发展农村经济。

2.2.4 农业环境标准制度不完善。

农业生产和其他产业不同, 它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比较大。通过国家和政府制定指导性的技术措施, 不仅能指导农民生产, 而且还能全面控制产品质量、规格标准和产品安全, 实现国家环境政策目标。

2.2.5 保护资金筹措制度不完善。

由于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因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过多用于工业和城市, 而承担绝大部分污染损失的农村几乎没有享受过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反馈。

综上所述, 农业要持续发展, 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农业环境, 而现行有关保护农业环境的法律由于其不健全不完善, 无法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尽快修改和完善现有的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只有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农业环境保护制度, 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 减少环境污染, 合理利用土地和水利资源, 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 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法律并探讨对策

农业环境保护是指对由水域、空气、土壤、气候、植被等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保护, 该系统一旦受到破坏, 农业生产将会受到致命性的打击。只有对农业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才能使农业生产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条件, 才能实现对农业资源的永久利用和农业的持续发展。

3.1 加强农业环境的管理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技术等手段, 对损害农业环境质量的行为实施有效的措施, 使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相协调, 达到既发展农业经济又改善农业环境目的的工作。

3.1.1 加强农业环境管理注意事项。

(1) 农业环境管理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 加强农业环境管理要综合协调农业内部各个产业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确定管理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3) 农业环境具有特殊性, 一旦遭到污染或破坏, 往往很难恢复和治理, 甚至是不可挽回的。因此, 农业环境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必须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 防患于未然。

3.1.2 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

一是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来改变农业环境。这是保护和治理农业环境的一项根本措施。过去农业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的生产方式带来的, 是靠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带来的, 是不可持续的。大量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的使用, 对森林的破坏和耕地的大量开垦等, 虽然在短时期内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效益, 但也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因此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是保护农业环境的关键。

二是依托项目来实施环境政策。依托项目管理来实施环境政策是发达国家在农业环境保护上的一条成功经验。项目的执行能将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 走规模效益的道路, 解决影响环境的关键问题。

三是走技术路线。走技术路线是生产方式的进一步深化, 是对各种生产方法的具体规定。政府通过制定指导性的技术线路, 既指导了农民生产, 又在产品质量、规格标准和安全上进行全面控制, 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 防治农药、化肥污染, 积极防治工业的“三废”污染,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 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实现政府的环境政策目标, 使农产品生产有了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质量安全保证。

四是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力度。农业环境监测网是保证环境执法依法进行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3.2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法律

3.2.1 加强法治化建设。

农村环保法制建设是我国农村法制建设中的关键一环。因此转变农村环保法制建设中出现忽视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而片面发展经济效益的思想意识,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就显得尤为重要。

3.2.2 健全农村环保法律体系。

第一, 建立健全的农村环保立法体系。基于农村环保法制建设的现状, 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 结合农村环保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形成一个单独针对农村的环保法律体系, 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达到农产品国际贸易化发展的要求,

第二, 规范农村环保管理体系, 促使此体系高效实施。我们要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同时, 还应建立实施农业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制度等等。

3.2.3 建立专门执法机构。

建立一个统一管理的专门环保机构, 这样全国各地各部门的环保工作都由统一的环保机构来行使职权, 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密切配合各内部的环保法制工作, 有效地制止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 并且要不断更新执法人员的知识结构, 强化他们各项环保科技技能, 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3.2.4 加大稽查力度。

国家环保总局要从法律和行政两方面对各层面上的环保机关加大稽查力度。做到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 保证农村环保法制建设顺利进行。

3.2.5 加强环保法制宣传, 提高干部和农民的环保法律意识。

目前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较低, 法治意识淡薄, 在金钱的诱惑下大肆捕获国家珍稀动物, 滥伐林木, 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总之, 要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就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保障体系, 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广大农村要加强环保法制建设和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环境意识。

4 农业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维护它的平衡极为重要。人们在认识到农业环境灾害危害性的同时也才认识了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农业环境灾害是人类在追求农业持续发展的目标下产生和逐步加重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提出是人类抗御各类自然、人为环境灾害的结论, 它标志着农业发展模式必然是环境保护和高效农业双举双重的类型, 即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对人类农事活动行为以及其它相关行为的规范与约束是防治农业环境灾害和实施农业持续发展的共同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 可持续发展型的农业就包含着环境保护的概念, 即在认识上、法律上和技术手段上防范农业环境灾害的发生必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农业是否能实现现代化, 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和现实的问题。粗放式的农业生产, 日益增加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现象制约着农村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比例的70%的, 农村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才有全国的社会小康。如果农村环境没有得到改善, 农民生活实现小康就无从说起。

我国的农业要想可持续发展, 当今主要面临的任务是:保证持续增长的农业生产率,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对自然资源合理永续利用,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农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探寻一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全面完善法制建设, 调整农业结构, 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实行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加强秸秆还田、禁烧, 保护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科学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协调农业增产与农业污染防治的关系, 面向农民开展环境宣传, 防治农业环境污染, 协调农民收入增加与农业环保投入增加的关系, 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逐步进入正轨, 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化的进程。

结论

由于我们过度追求利益化忽视环境与经济的平衡, 使得地球上资源匮乏, 由于农业环境带给我们的危害, 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国务院加大了对农业的重视力度, 把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我们要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修订相应的农业和环境法规, 建立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实施保障体系, 修订和完善农业环境标准体系, 严格依法行政, 充分发挥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管作用,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环境问题, 推行“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并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环保意识, 切实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得以实施。必要时可以出台单独的农业环境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 以利于保持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合理、永续利用自然资源,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郭昌芬, 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21期.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9

1 农业生态环境概况

我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 为提升农产品产量, 满足不断提升的农产品需求, 20世纪50年代开始大范围使用地膜和大棚。地膜和大棚的使用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3]。但是大量地膜的使用也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地膜的使用在最初几年的确会使农作物产量得到极大提升, 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多, 大量白色污染物被留在土壤里, 阻碍着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相应的土壤地力水平大大下降, 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2 白色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田里的白色污染物具有回收困难、不易降解等特点。地膜使用后, 极易发生破损, 因此大量残留在田地当中, 回收困难、且回收成本很大, 农户一般不予以回收, 任其自然腐烂。但是白色污染物具有难腐化的特点, 研究表明白色污染物的降解时间在几十年至几百年之间。农户每年产生大量的白色污染物已远远超过了自然可分解能力, 因此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2.1 生态环境污染

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化合物, 聚乙烯分解物中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 如邻苯甲酸二异丁酯, 在白色污染物降解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二异丁酯产生对农作物、其他生物及水等产生毒副作用, 污染空气、土壤, 毒害动植物, 从而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2.2 对农作物的影响

白色污染物存留在田地中对土壤的通透性造成影响。因此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无法充分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即使农户对农作物进行施肥, 其肥力也不能完全被植物吸收。此外农作物受到白色污染物的毒害作用植株发育不良, 相应的产量水平大大降低, 而产品的品质也受到很大影响。此外白色污染物大量堆积在农田内, 对正常的农事活动造成干扰, 农户无法保证土地翻耕的质量水平, 地理水平下降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3 农田白色污染的防治

白色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及农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防治。本研究结合以往研究成果及个人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农户环保意识

要想彻底防治白色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必须加大宣传力度, 加深其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水平, 提升农户的环保意识。对此各地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宣传教育活动、或通过广播来播放白色污染的相关介绍, 从而提升对白色污染的相关认识, 主动投身于白色污染的防治中。

3.2 组织农户回收地膜等白色污染物

回收白色污染物是防治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方法。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农户进行白色污染物的回收。为了鼓励农户投身于回收当中, 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 如提供物质奖励, 以旧换新等。

3.3 加强行政管理

以行政管理的方式强制农户投身于白色污染的防治当中能够有效提升农户的自觉性。政府可以通过颁布相关法律法规的方式对农户的行为进行规范, 限制农户在种植中地膜的使用量和农田中白色污染物的残余量。

3.4 加大研发力度

想要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国家要加大科研力度, 研发低污染的地膜, 这样既能有效提升农产品的产量, 更能保证农产品的治疗水平。此外国家也要加大力度研究就白色污染物的讲解方法。

4 结束语

白色污染是影响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主要原因, 不但制约着我国农产品产量、质量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也制约着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更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政府、地方及农户必须一致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白色污染进行防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周明冬, 秦晓辉, 候洪.新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现状及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4, 39 (5) :171-174.

[2]赵宏英.控制农村白色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甘肃省多功能长效转光膜推广应用的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 2014, 43 (7) :4-6.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10

一、污染的种类

(一)农业用化肥污染。

化肥作为广泛使用的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已必不可少。但是化学肥料由于含氮量较高,在挥发的过程中,进入大气层,造成了温室效应的加剧。这大多数都是由于施肥方法不当造成的,在进行化肥施肥的过程中,施肥后应当进行盖土浇水,这样才能将化肥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吸收。但是不盖土,氮肥经太阳照射,挥发成气体,进入大气,转化为氮和氮氧物,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另一方面,土壤中有一部分化肥是随着雨水冲刷进入饮用水库或者渗透到地下水中,都会造成饮用水源的污染。或者因为含有的营养过多,导致水草生长加快,破坏了水资源的平衡,使得水的富氧含量降低,水中生物缺氧而最终死亡。化肥中的硝酸态氮在缺氧的土层中会转化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在经过各种途径后,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危害。化肥中,含有重金属元素,这些重金属元素被农作物吸收后,进入市场,会造成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最后,因为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的营养元素失衡,破坏了土壤本身的营养平衡。而且这种破坏是长期性的,持续性的,要想从这种不平衡的土壤结构中恢复,需要很长的周期,达到一定的程度,可能使土壤环境急剧恶化,产量降低。土壤的板结和酸化,更是严重的影响了土壤的作物培育能力。

(二)农作物等的残留物污染。

上一季的农作物的残留物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污染。这些残余物本来是很好的资源,可以制作其他的能源,但是在现实的农业生产中,很多农户往往就地焚烧,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在燃烧的时候,不仅造成空气中大量的浮尘,浮灰,同时,焚烧过后,留下的焚烧残余物又造成了二次污染。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影响环境。另外,上一季农作物所携带的病原菌也会造成污染。

(三)塑料膜的污染。

塑料制品是一种难分解,难降解的物质,但是在现在的农业生产中,较多的使用了塑料薄膜,在使用后,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处理这些残留的塑料物质,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和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了农作物产量下降,质量的降低。这是个在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中越来越突出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农家肥的污染。

在生产中,很多农户会对农作物使用农家肥,一些农户对农家肥没有进行腐熟化处理,农家肥中的粪便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病原菌,或者寄生虫卵,在温度适宜的土壤环境中,会滋生繁殖,使得土壤中不洁的病原菌增多,造成对土壤环境的污染。

二、防止施肥对农业环境污染的对策

(一)加强技术指导,加强因地适宜的施肥。

各级农业基础机构应当加强因地适宜的施肥,进行土地测定,再确定施用的肥料,因地制宜,才能在不破坏原有的土壤活性的基础上,真正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增加产量。组织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农村,进驻田间地块,扎根农业的第一线,根据土质营养,确定施肥方案和施肥方向,对农户进行培训,让农户掌握更科学,更有效的施肥技能。改变不良的施肥习惯,比如在施氮肥的时候,要盖土浇水,使得农作物吸收更多的肥料。而不是白白的流失掉,造成环境的污染。另外,创建科学施肥试验田,将科学施肥带来的增产,高效真真实实地展现出来,以达到带头示范的效果和作用。

(二)推广有机肥和化肥的搭配使用。

有机肥是产业化,商品化的农业肥料,它具有农家肥的优点,克服了有机肥不宜贮存,不宜运输,不宜大规模施用的缺点,且安全无害,不会滋生有害病菌。是未来农业产业化,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有机肥料干净卫生,需要充分的进行发酵腐烂才可以发挥应有的效力。将有机肥和化肥结合使用将使得二者的优缺互补。化肥营养含量高,但是效力持续的时间比较短,养分不够平衡全面。化肥与有机肥的结合,可以满足农作物不同阶段的营养需要,是安全无公害的。

(三)加强对农作物残留物的控制。

对农业环境科技创新 篇11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现状;现实意义;基本途径;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008-03

收稿日期:2013-12-09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项目(编号:JK1225)。

作者简介:邱启程(1964—),男,江苏南通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党政管理及管理学科研究。E-mail:yuanyingzhi2007@126.com。

通信作者:马祥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及管理学科研究。E-mail:maxj1125@sina.com。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学者们对文化的研究兴起于19世纪,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者们开始用文化学理论及方法研究多种社会现象,由此文化学产生了许多分支,如社会文化、艺术文化、心理文化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强,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不断加强。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管理模式缺陷日益明显,需要新的理论来弥补这些不足,学者们开始将文化建设运用到企业发展及管理中,形成了企业文化。1970年,美国波士顿大学首次提出了科研院所文化,认为它和企业文化一样,都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由于学者们对科研院所文化的研究比较迟,研究的深度也不够,使得科研院所文化未能像企业文化一样形成理论体系,很好地指导、促进科研院所的发展。目前,国家对科技成果的产出率、贡献率、支撑力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科研院所聚集了大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担负着发展现代农业,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提供科技、人才、智力支撑的重任。农业科研院所不仅需要正确的组织领导、优秀的创新团队,还需要切实加强文化建设,建立与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的文化氛围,以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科研团队的科技创新潜能。本课题组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电信咨询、查阅资料等形式,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有关职能部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南通市蔬菜科学研究所等24家农业科研院所开展了调查研究,尝试从多角度、系统化研究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对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旨在建设适合农业科研院所的文化建设新模式、新举措,促进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1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现状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开展文化建设较早,早在2003年9月就举办了科研院所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启动了院所文化建设工作,提出了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将建设新时期的大院文化确立为院党委的重要工作。随后,多家农业科研院所开展了文化建设研究及实践。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动力源泉,是农业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开展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对于提升农业科研院所自主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为农业科研院所完成发展目标提供了新保障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农业科研院所必须依靠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力取胜。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研院所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大多数农业科研院所根据国家、省、市农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确立了中长期发展目标,既包括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等级,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成果产出,知识产权转化应用等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考核指标,也包括院所文化建设要求。通过长期的文化建设,教育、熏陶每位科研人员,帮助广大科技人员把科研工作主动纳入到院所发展战略中去,纳入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体系需求中去,自觉围绕规划目标而奋斗。

1.2为促进农业科研院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搭建新平台

各院所的文化建设赋予了科研人员共同的目标、理想、志向、愿景,把科研人员的思想统一起来,使科研人员在精神上寄托院所,情感上依戀院所,行动上忠诚院所,与院所发展风雨同舟、休戚与共,把个人荣辱与院所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提要求、定制度等配套措施,让科研人员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及行为标准,避免了“迷路”和“盲干”,良好的工作氛围满足了科研人员需要正能量的心理需求,增强了院所的凝聚力、吸引力,提升了科研人员对院所的认同感、依恋度。

1.3为农业科研院所打造新时期科技创新精神增添新内涵

农业科研院所在开展科研攻关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文化,如服务“三农”、创新驱动的开拓精神;艰苦奋斗、永不停息的拼搏精神;栽培后学、甘为人梯的传播精神;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务实精神;取长补短、联合攻关的协作精神等。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在传承、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不断丰富文化建设内涵,如与时俱进地开展了时代精神教育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思想,还能激发人的创新思维、启迪人的智慧,增强科研人员的创新责任、激发创新热情。

1.4为农业科研院所营造文化建设氛围创造新环境

各院所开展的文化建设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精彩纷呈、寓教于乐、寓庄于谐,利用媒介宣传、学习讨论、沟通交流、行为感染等传播手段,组织动员全体科研人员广泛参与,融洽了关系,协调了矛盾,消除了误解,凝聚了力量,活跃了氛围,愉悦了身心,增进了友谊,让文化建设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锤炼、净化了科研人员的思想、品德、意志、心灵。

nlc202309041653

1.5为农业科研院所实施创新管理构建新机制

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建设状况决定着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成效的优劣。制度建设不完善或制度执行不到位,会造成部分人员思维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出现管理混乱、责权不清、流程不畅、工作蛮干等一系列问题,单位成了一盘散沙,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加大制度的宣传力度,建立有效的督查机制,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达到创新管理的目的,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2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2.1解決农业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业科研院所部分科研人员之所以存在重“跟踪模仿”、轻自主创新;重项目申报、轻项目实施;重成果数量、轻成果质量;重个人名利、轻项目绩效;重单打独斗、轻团结协作等弊端,主要是由固步自封的思想意识、简单盲从的思维模式、落后浅薄的知识储备、单兵作战的理念、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农业科研院所切实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广大科研人员加强学习、提升素质、改进作风、主动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2.2增强农业科研院所核心竞争力要求加快文化建设

农业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建设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不仅是实现科研院所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一个科技创新能力强的院所,其文化内涵必然深厚,个体成员与组织群体在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形象等方面必然保持相对一致性。

2.3激发科研人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加快文化建设

科研人员的价值观是在长期从事科研、生产、服务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评价事物与行为的共同标准。一个单位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它能对科研人员的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影响科研人员的意识进而改变其心态,把科研人员的个体行为引导到群体行为上来,使之符合单位的发展目标;同时最大限度地将单位的目标、价值导向、行为方式转化为科研人员的目标、价值理念、行为方式,使科研人员自觉遵循价值规范及准则,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创造精神,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尽职尽责。

2.4构造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求加强文化建设

进入新世纪,需要国家不断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及效率,不断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以国家农业技术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试验站、企业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开放式体系。农业科研院所为了全面提升自己的科技创新能力,要主动符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求,不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硬实力”(设备、经费、队伍、成果等),还要更加重视“软实力”(理想、价值观、科学境界、文化氛围等),更好地发挥“软实力”的作用,不断革除农业科研中分散式、小农式的研究方法,消除学科壁垒,打破垄断体制,树立联盟意识,提供更加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硬实力”的提升。

2.5文化的自身发展迫切需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的产生、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进程,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文化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各地区文化发展程度产生了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建设的互动是现代人类文明演进的显著特征之一。科技创新是基于对当下科技、经济发展规律、态势的深刻认识,文化建设是基于对文化在当代科技创新中战略地位、战略作用的深刻把握,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3农业科研院所开展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农业科研院所的文化是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形成的与整体价值准则相关的先进理念及其表现形式的总和。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包括理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园区文化4个方面,理念文化是形成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的思想基础,也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及灵魂;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的载体,对行为文化起着规范作用;园区文化是创新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物质基础。

3.1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两股力量

农业科研院所文化建设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院所领导是创新文化的培育者、倡导者,根据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及院所实际,培育与本院实际相互促进的创新文化,同时,引领文化发展方向符合院所发展目标,推动文化发展进程。二是全体员工广泛参与。文化建设仅仅有领导重视还不够,还必须依靠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弘扬 “以所为家、所兴我荣”的主人翁精神,充分挖掘广大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3.2文化建设应遵守的原则

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不断发展进步的动态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保持不变,推进文化建设必须遵循以下3条原则。

3.2.1继承性、创新性相统一原则文化发展进步的标志是求异创新、与时俱进,它并不是空穴来风、无本无源,文化建设是在对传统文化继承扬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起来的,因此,它必须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落后堕落文化的摒弃。

3.2.2普遍性、特殊性相统一原则农业科研院所文化是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逐步建立、不断发展的,它既有一般文化的广泛性及普遍性,又有每个科研院所自身的特殊性及独立性,科研院所的文化建设要将普遍性及特殊性结合起来,抓住重点、发挥优点、彰显特点、体现亮点。

3.2.3实证性、人文性相统一原则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严谨务实的工作,是一个坚持不懈的积累过程,因此,科研院所创新文化的实证性表现为求实、理性、客观、规范。人文性相文化则表现为热情、开放、平等、民主。只有做到实证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才能使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相融合[1]。

3.3文化建设应牢牢抓住4个重点

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必须脚踏实地,抓住重点,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进。

nlc202309041653

3.3.1抓规划、确立文化建设的地位科研院所的文化建设要与单位的总体规划同步制定、同步实施,服务于总体规划,文化建设规划由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要任务、落实措施等内容组成,必须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

3.3.2抓导向、明确文化建设的内容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科技人员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首先,要树立科教兴国、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努力攀登科学技术新高峰,拓展科学技术新领域。其次,要弘扬一流科研机构的科学精神,比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等。再次,要培养科技工作者高尚的职业道德,如敬业、乐业、勤业、精业等。

3.3.3抓载体、挖掘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学科建设是科技创新的前提,通过学科建设造就学术大师,让拔尖人才脱颖而出。要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培养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特别要加强领军人才的培养,打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人才成长环境。以项目实施为纽带,注重培育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是由学科带头人作为首席专家,围绕某一重大研究项目有效整合人才资源形成的学术创新团队,它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团结协作、业绩显著,对提升本单位整体创新能力、综合能力起到示范、引领作用[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要遵循科技创新、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及时梳理、完善已有的规章制度,废除阻碍发展的旧制度,不断建立激发、调动广大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的新制度。以软硬件建设为突破,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文化建设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软件。通过建设科研平台、改善科研办公环境、设计院所形象,体现单位的文化特色、时代气息[1]。

3.3.4抓考核、确保文化建设的效果要把文化建设的绩效纳入单位的综合考核之中,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条件之一,激励广大干部、科研人员广泛参与,与科技创新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3.4加强文化建设必须落实的具体措施

3.4.1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发挥政策的指引作用随着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出台了许多激励创新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对科研院所的文化建设具有指引作用。2006年,党中央从国家科技战略的高度,提出加快发展创新文化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并且将有利于创新的文化建设列入国家中长期规划中,在全国各级科研院所中掀起开展文化建设的热潮。

3.4.2充分利用院所党委的核心地位,发挥领导多重角色的作用促进科技创新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院所党委必须遵循文化建设的自身规律及周期,发挥核心作用,积极倡导先进的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让文化建设这棵参天大树扎根沃土、茁壮成长。其次,在文化建设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在推进过程中,遇到阻力、感到困惑时,更需要院所领导率先垂范、身体力行,用自己正确的言行、良好的工作作风、崭新的精神风貌影响广大科研人员的思想及行为,担负起引导创新文化方向的重任。再次,由于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随着环境的变化文化也会不断变化,院所领导要及时处理好破与立、继承、革新的关系,发挥关键作用。

3.4.3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发挥制度的激励作用在文化建设中,本着以人为本、依法(制度)治院的原则,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内部管理等方面着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使工作方式方法制度化。一是认真梳理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制度。从法律法规出发,结合实际,及时废止、修订、完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构建与绩效工资挂钩的长效管理机制。二是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督促检查。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督促检查力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坚持按章办事,按制度办事,减少盲目性,提高办事效率,形成有章可循、高效有序、团结协作的良好局面。

3.4.4改善环境条件,发挥软实力的作用环境条件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外延,在环境建设中,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做好院所的总体建设规划,及时修缮基础设施,使得园区建设、形象标识、支撑体系协调统一,最终树立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的组织形象;二是打造环境优美、和谐宁静、特色凸出、形象鲜明的院所环境,建成信息畅达、设施先进的工作平台,在整个院所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3.4.5发挥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精神文化是支撑单位文化体系的灵魂。将院所精神文化建设同单位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感召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教育、引导广大科研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倡导淡泊名利、潜心研究、严谨治学、献身科学的好风尚,弘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防止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中扭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树先进、立标杆、抓典型,教育感染广大科研人员。

4加强文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4.1文化建设必须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创新实践活动,主体是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因此,文化建设必须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相得益彰。要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需要创新管理思维及模式,使文化建设成为创新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避免出现分头部署、分头检查、分头考核的情况。

4.2文化建设必须与管理体制、机制紧密结合

文化是单位职工群体性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外在表现,受单位制度、规则的约束。文化建设的本质是对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其评价的重点不在于完成了哪几个文化创新指标,而在于考察文化活动对单位职工的思维、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如何。因此,在完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管理体制过程中,在文化建设考核指标设置上应当包括员工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等指标。

4.3文化建设必须与培养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紧密结合

文化建设重在培育一些固有的、稳定的、具有单位特点的

文化氛围。如鼓励科研人员依据现有的知识探索未知的世界;培养科研人员向权威挑战、超越自我的智慧与勇气,锤炼他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毅力与责任;打造精诚团结、通力协作、富有活力的创新团队等。

4.4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文化的内涵及外延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是永不停息、不断发展的,绝不会停留在某个固定的阶段。要及时发现新的文化要素,为创新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科技创新是永无止境的,科研院所只有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及重要性,积极参与创新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才能不断提高农業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金胜男,高芸,戴维平,等. 科技创新呼唤科技创新文化[J]. 上海农业学报,2006,22(3):84-86.彭静静. 植物病原真菌中MAPK级联通路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11-15.

粗放型农业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篇12

1.1 植被破坏, 生态功能下降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 开始了“全面砍光”的开荒造田行动, 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地表大面积裸露。农民形象地形容“山顶和尚头, 山腰罗汉肚, 山下黑水流”。生态系统失去了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 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气温、防风固沙等生态功能大大降低。

1.2 耕作方式粗放、生态环境恶化

大量应用粗放的铧式犁深翻耕作, 使土壤裸露, 细碎、干旱。当大风刮起时, 将大量干燥细小的土粒带到空中, 便形成了沙尘暴。下暴雨时, 洪水从裸露的地表冲走了肥沃的土壤, 沟壑纵横、耕地贫瘠, 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当干旱少雨时, 裸露的土壤风蚀严重, 耕地沙漠化趋势逐步加快。

1.3 焚烧作物秸秆, 污染天空环境

种植业产生的农作物秸秆, 每个农户就有数吨。有的种量大户甚至有几十吨, 这些秸秆除少部分用于牲畜饲料外, 大部分农民拉回家用于生活燃料, 或被当做废弃物丢在田间地头和路旁在秋春之际烧掉。焚烧秸秆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增加和环境及大气的污染, 在公路和飞机场周边焚烧, 产生的浓烟影响车辆和飞机的正常行驶, 增加了安全隐患。

1.4 化肥农药使用不当, 污染生活环境

一是在传统的种植业中, 农民只知道化肥具有运输使用方便, 肥效高的优点, 而不知道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硬化的后果。二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劳力较少, 大量应用农药除草和灭虫。而化肥和农药使用过量, 甚至使用不当, 会使化肥和农药在农作物的秸秆和颗粒中残留, 造成对人畜的危害。农药在毒死病虫的同时, 还毒死了益虫和益鸟。当出现暴雨时, 部分化肥及牲畜粪便随地表径流到受纳水体, 使人畜饮用水源受到污染, 粪便中的氨气等气体散发到空中, 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2粗放型农业种植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的措施

2.1 加强土地质量管理, 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注重耕地生态质量和耕地环境质量, 对于加强耕地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耕地保护要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转变, 坚持数质并重, 继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以建设促保护, 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 为稳定粮食生产奠定坚实基础。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对中低产田改造力度, 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 增加养地作物, 增施有机肥, 并进行生态农业建设, 提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2.2 加强种子创新研究, 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种业在农业发展进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家农业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 通过良种繁育推广体系, 实现了优良品种的多次更新换代, 使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在50年的时间里, 实现了重大突破。由于中国种业起步较晚, 存在问题也较多, 最突出的是种业发展水平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与国际种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发展速度和差距在拉大。从管理力量和能力上看, 作物品种复杂, 种子企业多、小、散, 管理难度大。而种子管理机构不全、监管力量不足, 尤其是县级基层力量薄弱, 技术和手段落后, 管理力量和服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种子管理工作的需要。

2.3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加强研究和推广配套技术措施。积极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应用;加强研发推广, 积极探索集污染防治与耕作制度改革、水肥管理等于一体的可持续种养模式及配套技术体系;加强农机农艺结合, 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精准化施肥等控源节能减排及低碳农业技术, 推进畜禽粪便等有机物的资源化、循环化利用。大力倡导物理和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 鼓励使用农家肥和复合有机肥,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和科学施药, 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 减少资源浪费, 减轻环境污染。

2.4 坚持政策扶持, 为可持续发展营造更有利的政策和制度环境

政府应继续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巩固完善有利于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包括耕地使用政策、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农民贷款和农业保险、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和旨在提高综合生产力的政策。

2.5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生态农业发展到今天, 已经有了多种多样的模式, 但生态环境具有区域性,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副则副、宜渔则渔, 切忌一刀切、一哄而上。应搞好发展生态农业示范点建设, 综合利用生态环境系统各种资源, 大力发展立体种植、立体养殖,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创造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 实现农产品价值的多次增值, 进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达到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让农民从生态农业的实践中切身体会到发展生态农业的优越性, 以提高其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自主性, 因地地宜地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

2.6 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化肥的使用应遵循“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一是要做到配方施肥, 根据养分平衡原理, 使土壤、作物、肥料得到合理、经济的搭配。二是要做到化肥深施。用分层施肥播种机, 将化肥深施于农作物根部, 提高肥效、减少污染。三是要多施有机肥和应用秸秆还田技术, 减少化肥使用量。促进土壤的疏松透气和有机质含量的增产, 促进耕地持续增产。病虫杂草防治时, 要以生态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选用抗病品种、调节植株营养、提高生理抗病性, 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使用农药时, 应注意对症、适量用药, 选择效果好、毒性低、残留少的农药, 减少对人畜、鸟类和林木的危险。

3江西省婺源县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乡村旅游为农村经济拓宽了增收渠道。乡村旅游使广大农民向非农领域转移, 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使传统农业增添了附加值, 农村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地的实践证明,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可以把农业变成快乐高效的产业, 把农村变成美丽和谐的家园, 把农民变成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 旅游已成为拓展农业功能和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的新途径,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平台, 丰富旅游资源和提高居民幸福指数的新场所。

我国农业仍然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 农业结构不合理, 农村第三产业比例太小, 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等是国内农业的普遍现象。乡村旅游不仅能够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加工业等相应产业的发展, 还推动了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 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加速发展, 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婺源围绕“山上建绿色银行, 山下建优质粮仓”的目标, 山上山下统筹发展, 以市场为导向, 全力培育以茶叶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笔者建议要合理规划、科学开发, 打造自己的品牌。把握几条原则: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尽量做到“一村一品”, 避免程式化;贴近自然, 保持乡土特色, 避免城镇化;注重人文与自然地和谐融合, 传承产铜民族民俗文化, 避免过度现代化;做好规划建设管理, 确保乡村旅游的原味性。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重视环境保护, 提高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协调好农村产业发展与保护原生态的矛盾。

参考文献

[1]谈谈粗放型农业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河南农业, 2012 (4)

上一篇:内幕交易防控下一篇:少儿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