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前景

2024-06-17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前景(精选8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前景 篇1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中,58%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41%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5.9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下。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农学类中的森林生产类,其中森林生产类共3个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森林生产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农学大类中排名第12位。截止到12月24日,65505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毕业生中0-2年工资3331元,应届毕业生工资3585元,以上工资4585元,3-5年工资4801元,6-7年工资7676元,8-10年工资10251元。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金华。据统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1、北京、2、广州、3、东莞、4、成都、5、上海、6、郑州、7、武汉、8、南京、9、朝阳、10重庆,平均薪酬在4233元。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前景 篇2

一、我校该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从全国各高校该专业就业分析来看, 毕业生的主要方向为考研 (23.16%) , q其次企业 (6.53%) 、机关 (8.16%) 、科研设计单位 (6.34%) 、高等院校 (4.12%) 、其他事业单位就业 (4.64%) 。桂林理工大学是从2002年开设此专业, 从往年的就业数据来看,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中在地质研究的方面的占主要部分, 考研、房地产、公务员、土地评估等方面也有涉及。另外, 在考取研究生方面, 我校本专业2006届及2007届毕业生读研人数所占比例较大 (分别为17.6%和23.5%) , 考取的学校 (科研院所) 层次以较高, 涉及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名校 (所) , 主要原因在于本专业的特色, 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同时又具有知识面广的优势, 以及本专业考研方向广使学生有更加广宽的选择空间。因此, 我们认为, 在加强本专业的教学改革, 增强我专业竞争力, 提高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同时, 应该同时保持我专业考研的优势, 使本专业学生能有更加长远的发展前景。

二、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和存在的问题

不同院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都依托自我优势发展该专业, 课程设置非常广泛, 涉及到地理, 经济, 法律, 计算机等等, 这正是该专业的特点之所在。我校该专业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初步、大学英语、数据库管理系统、高级程序设计等) 、专业必修及限选课 (基础地质学、环境科学概论、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资源经济学、土壤学、管理学、经济学基础、遥感应用、土地评价与管理、GIS原理及应用、资源勘察学、生态环境规划、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环境评价与环境工程、房地产开发管理、土地开发管理与规划、房地产开发管理、计算机辅助制图等) 、实践教学 (地质地理综合实习、GPS应用实习、资源环境与城规设计实习、地形测量实习、土地评估实习、资源环境调查实习、毕业实习设计等) 。对比我校于其他两所院校的课程设置, 我校的课程设置与南京某大学该专业的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方向以及上海某大学该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相近, 同时又存在不同之处。首先, 我校与两校同样注重地理学科, 地球科学知识的培养, 这体现了该专业的开设初衷。另外, 这几所院校中的课程安排又存在一些差别,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 与另外两所院校相比我校该专业的课程没有突出重点, 这主要在于我们没有确定自己的方向, 而不像南京某大学的土地管理以及房地产开发方向。第二, 我校与上海某大学的情况相似, 没有突出重点, 但是该校在选修课中突出了自己的特点, 注重区域管理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以及城市问题。第三, 与南京某大学相比, 我校没有注重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在于学校资源优势的不同, 南京某大学具有法学院, 这样就形成了教学资源优势上的差异。

三、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优势和发展前景

该专业现存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专业定位与社会需要存在偏差, 专业跨学科特性明显, 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办学特色不明显, 专业课程泛而不精。

全国高校该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生, 我校从2002年开始招生, 专业的发展还是有一定优势, 首先桂林理工大学是一个地质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所综合性工科学校。地质专业是学校的强势专业,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力量, 即以依托学校的地质优势为主, 以桂林旅游优势为辅, 办一个具有地质兼有旅游特色的专业。其次桂林理工大学还借鉴了武汉大学的成功办学经验。给予学生到野外实习的机会, 让学生对地质地貌和资源利用等有相当的了解, 同时对景观的野外认知和遥感影像的判读有一个感性认识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专业技能, 同时又发挥个人所长。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最新发展方向主要涉及:1) 数字化城市研究。据有关部门预测, 我国城市化水平2010年将达40%, 2020年将达50%左右, 这些大、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公众服务系统必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广泛而又迫切的需求, 这些工作都必须依赖于城市数字化工程的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支撑。2) 土地复垦及土地利用规划整理。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些工矿企业由于建设和生产及城市化进程大量破坏了各种各样的土地, 土地复垦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高素质综合人才。而我们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正好符合这种要求。3) 新农村建设给资规专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前景。乡村规划除了传统规划涉及的内容外, 还涉及农业资源合理开发、生态环境科学等问题, 而这些都是资城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所在。4) 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迫切需要绿色的城乡规划师。我国现在和将来迫切需要的是把环境效益放在首位的注重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绿色规划师。而建立在地理学、环境学基础上以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环境保护作为其根本规划理念的资环专业正顺应了这种需求。

参考文献

[1]周晓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09.

[2]毕华兴, 刘紫崴, 佘聪伟, 穆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未来发展道路选择分析.中国林业教育, 2010.

[3]郭文炯, 王玉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构想[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

广西稀土资源的分布与前景 篇3

【关键词】稀土资源;分布情况;发展前景;开发利用

1、前言

稀土有着工业“味精”和“维生素”的美誉,在电子产品、科技领域、国防建设以及宇航合金等多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且中国以拥有全世界95%的稀土量稳居世界第一,以致中国稀土资源的开采逐渐泛滥,导致稀土产量供过于求,利用率下降,价格大跌。

中国稀土储存量世界第一,而广西的稀土资源储存量又位居全国前列,因此,如何对稀土资源做到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广西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难题。2009年9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强稀土矿开发管理的通知》,以针对稀土矿非法采矿问题明确广西境内稀土资源的统一规划和开发,保护稀土工业健康发展,同时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防止稀土的过分开采带来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严重后果。

2、国内稀土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情况

2.1我国稀土分布情况。我国稀土资源占有量稳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供应国。稀土在北方主要分布在内蒙鄂博和山东微山两地,并主要生产轻稀土产品;南方则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南、广东奥北以及四川凉山、广西等地,并逐渐形成中重稀土资源体系,稀土资源的分布形成了南重北轻的特点。

2.2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稀土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但是其应用价值却可高达自身价值的数百倍。稀土可应用到众多重要领域,包括冶金/机械行业,会使用混合稀土增加稀土钢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还可适当提高导电效率,增加强度;石油/化工行业则采用稀土作为催化剂,提高原油的转化率;稀土荧光材料则满足了节能灯行业对稀土应用材料的需求,大力推动了节能灯行业的发展;稀土永磁材料作为新材料的主导产品,极大地推动了电子行业以及汽车用电机的高速发展;此外,稀土贮氢材料、农用稀土化肥和饲料得到了充分发展,稀土在光敏材料、光传导材料、导磁材料等领域的应用都有广泛涉及。

3、广西稀土资源状况初步分析

稀土资源一共有17种不同类型的元素,而广西稀土资源就包含其中的15种,其矿石资源也相当丰富,主要由独居石、锰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等等。广西稀土资源成分含有大量氧化钇和氧化铕,氧化镧的含有量也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可见广西稀土资源的丰富性。

广西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流、陆川、北钟山、富川、梧州、崇左等县市,其中有3处重稀土矿产地、3处轻稀土矿产地,重稀土矿储量位居全国第一,轻稀土矿氧化物资源位居全国第三;另外还有6处轻稀土独居石砂矿产地,独居石矿物资源储量位居全国第七。若干年前,广西稀土资源尚未被开发,被誉为全国唯一没有对稀土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处女地”。但是近年来,由于市场对稀土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广西多数地区出现大规模非法盗采现象,稀土资源被“自由”开发,导致稀土的开发利用进入混乱的低迷状态,稀土资源缺乏当地政府有效的管理而大量流失,其经济效益也大打折扣。

导致广西稀土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状态主要是由于当地政府缺乏对稀土资源开采以及管理的明确规定,有关稀土生产的国有大型企业未能参与广西稀土的开发和利用,大多数私营、民营企业缺乏专业技术,只简单地对含有稀土的矿石进行简单的采挖分离加工,资源利用率不高,浪费现象及其严重。因此,自2009年以来,当地政府相继颁发各种法律法规以及专家评审的稀土矿贮量核实报告等,以确保广西稀土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4、广西稀土资源的发展前景

目前稀土资源的需求量仍在不断上升,丰富的稀土资源给广西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据估计,如果广西的稀土资源全部被开发利用,将会带动总价值达3亿万元超大型产业,因此,广西稀土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当地政府也加强了对稀土资源的管理,使得稀土产业发展时机也逐渐成熟。

4.1编制开发与利用战略方案。根据广西境内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广西稀土开发与利用的相关战略方案,战略方针要积极配合国家产业的发展,力图发展特色产品,并积极引进具有开发经验的大型企业以加强对稀土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开发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广西稀土开发与利用形成总体的产业链,以最大程度开发利用稀土资源,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4.2以科学手段彻底查清广西稀土资源情况。广西稀土资源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被发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低迷状态,对稀土资源的分布及含量、组成元素缺少必要的勘察工作,稀土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要想充分利用其丰富的稀土资源,为当地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必须做到对稀土资源的数量、分布情况、属性等情况调查清楚,真正掌握稀土的全部特性,做到“知彼”,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开发利用稀土资源,并寻求突破点,提高工作效率。

4.3利用科学技术改变稀土产业的单一性。目前,对稀土资源的开发还不够充分,形式过于单调,技术含量过低,生产的是稀土初级产品。因此,建议当地政府引进稀土开发利用方面的专业人才与技术,加大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经费,保证稀土能够有雄厚的基础保障来进行更深层的开发。广西稀土资源丰富,可根据当地稀土资源特点应对市场需求开发相应的副产品,以带动当地经济向多元化发展。

4.4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在现代化市场的需求下,目前稀土主要在稀土荧光材料、耐热合金和光学玻璃等领域利用比较多,而稀土贮氢材料、农用稀土化肥和饲料、超导材料等领域还处于发展阶段,而这些领域正是以广西稀土成分中的氧化钕和氧化镧为主要材料。因此,广西稀土资源可在传统产业上以其自身的特点积极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做到与世界接轨,引导稀土资源走向更广阔的领域,丰富广西稀土总体产业链。

4.5统一规划稀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稀土开发过度问题已引起人们对稀土利用的高度重视,鉴于稀土资源的重要性和不可再生的特点,一定要从多方面综合控制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经政府授权的情况下按照一定开采秩序设计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针对稀土资源的分布、数量、属性以及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严厉打击非法的开采行为,防止稀土资源被无节制的开采、低效率利用。

4.6稀土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策略。和谐社会的创建要求各行业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尤其是对如煤炭、石油以及稀土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利用,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含有稀土的某些矿石还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因此再进行大规模的开采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矿产资源,还要防止其放射性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5、总结

目前,不管是业内人士还是非专业人士对稀土的重要性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广西稀土资源的优越性对我国的稀土工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对广西稀土资源的分布情況做到熟悉掌控,以便对这一不可再生资源做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建忠,车丽萍.中国稀土资源开采现状及发展趋势[J].稀土,2010,31:(2)12-13.

[2]陈键,吴楠.世界稀土资源现状分析与我国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33(1):23-24.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前景 篇4

黄土高原的土壤侵蚀和生态环境问题世界瞩目.在保证蓄水拦沙效益基础上,提高林、草保存率,使植被恢复得到最佳的生态效益,是黄土高原环境整治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根据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地理位置的流域、重点县水文监测资料,研究了气候、地表覆被、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以及流域产沙与地理环境要素间的耦合关系,定量分析了黄土高原,特别是多沙粗沙区自然与人文要素对流域侵蚀产沙的.综合影响和因子的权重分析,并利用天然降雨植被生态需水适宜性系数和林、草恢复度的概念,重点探讨了黄河中游主要产沙区、尤其是多沙粗沙区退耕还林等土地利用方式宏观格局变化与植被恢复前景.研究表明,在植被生长主要依赖天然降雨的黄土高原,生物措施(植被类型)要与自然带相适应,应根据植被恢复度和植被生态需水适应性系数来进行宏观植被的恢复与实施.这是目前在不断增长的人口压力下,进行水土保持,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减少垦殖率与保证老百姓的基本农田、造林种草与植被类型的自然适应性、以及控制泥沙作用中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合理布局等诸多矛盾的关键所在.

作 者:陈浩 方海燕 蔡强国 周金星 黄鑫 CHEN Hao FANG Hai-yan CAI Qiang-guo ZHOU Jin-xing HUANG Xin 作者单位:陈浩,CHEN Hao(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方海燕,黄鑫,FANG Hai-yan,HUANG Xin(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蔡强国,CAI Qiang-guo(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周金星,ZHOU Jin-xing(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91)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就业前景 篇5

培养要求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环境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本事。

培养目标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及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的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本事,能在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及相关的科研、生产、教学等单位从事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泵与风机、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空调工程、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供热工程、设备自动化、锅炉及锅炉房设备、工业通风、建筑设备自动化、高层民用建筑空调设计、燃气工程、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电工学、建筑概论等。

知识技能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应包括:传热与传质、流体力学与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计算机、建筑电气、电子、机械、建筑环境等;

2.较系统地掌握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3.具有必须的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测试、调试及运行管理的本事;

4.初步掌握室内环境及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

5.具有较好的自然科学基础及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本事及协作精神和自学本事。

就业方向

从事室内环境设备系统和建筑公共设施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特殊环境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科毕业生具有暖通、空调、燃气供应、建筑给排水等公共系统,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本事。毕业生去向主要有设计研究院、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产品制造及营销公司、工程技术与管理、高新技术产品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随着电子、医药对洁净技术要求较高的有关行业的发展,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正在日益增加。

发展前景

这个专业在毕业后应争取去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因为这个专业的大公司的专业理念和技术水平能够让新人迅速的积累到有关的工作经验。一般的小公司则很难花费成本和精力培养新人,也缺少这个环境和本事。

环境类岗位是典型的“越老越值钱”。一般设计院招聘的环境工程师,都要会注明需要5年以上设计工作经验。并且,因为该专业的毕业生每年的增长数目可能大大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所以,毕业生在入行前必须理解较低的薪资水平。

如果正确地认清形势,加上努力学习,这个行业的前景会越来越好。环境科学涉及面广。加上“绿色科技”的兴起,可从事的行业十分广泛。一旦环保人才走俏,年轻的“环保板块”能够像以往的IT业、投资银行业一样打造一大批成功的“绿色”金领人士。

可从事岗位

水暖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水电工程师,土建工程师

暖通工程师,暖通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给排水设计师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篇6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宽厚热科学理论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能从事清洁能源开发、电力生产自动化、能源环境保护、制冷与低温、空调和储能、空调与人工环境等领域的设计、研究与管理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与有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技术,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进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及设备的设计、优化运行、研究创新的综合能力。专业教学阶段设两个课程模块,即能源与环境工程及自动化课程模块和制冷与人工环境及自动化课程模块。学生在高年级时可任选一个模块修读。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还可选修跨专业的课程,获取双学位。

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前景 篇7

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是当今刚刚起步的新兴设计手段之一,它与人类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环境艺术设计相结合,形成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工艺,已越来越得到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者和设计师的重视和青睐。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我国现阶段大学一门独立的专业,虽然专业设置时间不长,但是其发展速度惊人,环境艺术设计人才也是炙手可热,供不应求。特别是电脑技术的普及和各种设计软件的应用,不仅把设计师从繁重手绘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看到立竿见影的三维立体效果图,从而催生了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的问世。

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供给人类适合生活与生存的场所。而环境艺术设计则是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各种环境进行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为人类造就一个舒适、适合居住与生存的环境和场所。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涉及的学科相当广泛,它既包含考古学、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社会学、环境美学、人体工程学、工程测量学等学科专业。又细分为中外美术史、素描、透视、色彩、艺术概论、中外环境与建筑艺术史、建筑艺术概论、建筑原理、环境艺术概论、测绘与制图、工程概算、环境与建筑艺术规划与设计、空间构成论、园林设计等综合学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与生存的环境和场所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用艺术设计装点生活审美情趣的欲望也越发强烈,这样就开启了环境艺术设计空前繁荣发展的新时代。同时环境艺术设计本身也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进入全新的设计领域---电脑辅助设计领域。

2 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起源

从20世纪50年代世界第一台电脑绘图系统在美国诞生后,人类就开始出现以简单绘图输出方式的被动式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60年代初中期世界出现了CAD的曲面片技术和商品化的计算机绘图设备,从此开启了使用计算机绘图划时代之先河。70年代,随着完整的CAD系统形成,逼真图形的光栅扫描显示器、手动游标和图形输入板等的图形输入技术相继问世,伴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活审美情趣欲望的强烈,促进了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空前普及和发展。

而我国利用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却稍晚些。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对电脑辅助设计技术还仅是一个抽象概念,最终的效果图还停留纯手工绘制上,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电脑辅助设计才在我国开始传播与应用。进入新世纪,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各种设计软件的问世,人们利用电脑进行设计已变得越来越容易,电脑辅助设计在设计领域应用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而推动了电脑辅助设计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广泛应用则是在2005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与生存的环境和场所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用艺术设计装点生活审美情趣的欲望也越发强烈,这样就给环境艺术设计从建筑设计种类中分离出来提供了机遇,在探索中人们发现电脑的程序化设计,能使环境艺术设计效率和质量得到空前提高,其次是电脑卓越的复制功能,也为环境艺术设计标准化和产业化奠定了技术支撑基础,特别是精确标准三维软件能直观看到设计立体效果图和虚拟现实,从而避免了因设计带来种种不当情形,降低建造设计成本。人们欣喜地看到了电脑进行环境艺术辅助设计有着传统设计手段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因此,利用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无法改变的常态,为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3 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环境艺术设计效果主要源于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的真实感,而这种真实感是依托各种各样的设计软件来实现的。典型的电脑设计软件包括photoshop、3DMAX、MAYA、Autocad、CorelDraw、Lightcape等,这些软件主要是实现了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静态效果图、动画漫游(以下简称“动漫”)和效果虚拟现实等三大功能,设计出的效果虚拟出的现实效果强调的是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可实现生活中纯三维的场景,可使设计者全方位、多角度的自由控制在其场景中漫游,同时,为观赏者也可以从多个角度观察设计方案。一是通过3DSMAX,Lightscape,Photoshop等软件可以制作成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静态的效果图;二是通过三维软件从平面、立体数据中得到透视图,透视点位置及视点角度均可变换,同时也能通过二维图像作更细微的调整和渲染,这种表现方式在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最为广泛;三是利用3DSMAX软件的三维动画功能实现动漫,在建筑物室内外的设计阶段就能以可视的,利用动态的方式全方位展示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貌和各种附属设施以及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虚拟现实效果,使人们能够在未来的建筑物的虚拟现实中漫游,从而成为建筑设计方案及装修效果的展示,建筑方案投标、论证、评审方提供最直观的表现手法,如今这一表现手法在环境艺术设计应用最为普遍。

从目前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当前的各种电脑软件设计出的效果图的风格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的大众不断提高的生活和生态要求,也难以表现设计师本身的主观的设计思维和理念。

4 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前景

未来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必将呈现出艺术化、多元化和人性化的发展趋势!不仅能最大程度满足大众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和生态要求,也为设计师主观的设计思维和理念表现提供更加广泛的空间。目前一项VR(Virtual Reality)技术就已经悄悄进入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领域,在不远的将来,必将对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带来变革性的影响。

这项VR(Virtual Reality)技术(简称“虚拟现实”)沿于美国军方开发研究出来的一项计算机技术。VR(Virtual Reality)技术就是当今最具发展潜力进入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信息技术,它是Internet技术与数字元技术(如CD-ROM光盘、触摸屏等)综合形成的新技术。主要通过其专用软件,整合图像、声音、动画等,将三维的现实环境、物体等模拟成二维形式表现的有声图并茂的虚拟现实,再由数字元媒介作为载体传播给人们。人们可以通过该媒体浏览、观赏时就如身临其境一般,并且可以选择任一角度,观看任一范围内的场景或选择观看物体的任一角度。更重要的是它将通过计算机虚拟出我们梦想中的天堂,人们将可以广阔的虚拟空间,在其间享受你未来的生活!VR(Virtual Reality)技术最重要也是最诱人之处是其实时性和互动性。虚拟现实技术将给未来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带来全新的视野,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绚丽多彩的虚拟三维场景中,一些数字化的有着真正三维身体的"他"在其中可以和你交流和互动,向你述说"他"在虚拟现实中“生活”的真正感受,,你还可以通过与"他"交谈,感受到设计师设计思维和理念,让你从未来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效果中得到震撼,让你有穿越时空、空间错位的感受---这将是一个多么神奇的“虚拟现实”。

当然,任何技术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以人为本是环境艺术设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设计师必须保证人与环境能够和谐,通过环境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其相关的表现手法来传达人们内在的追求和艺术理想,想要创造真正舒适宜人的艺术生活环境,必须具备两方面内容,首先,要通过精细的提炼和高度的概括,能够使理性的构思与艺术的灵感在具有现代意识的氛围中巧妙的结合起来并应用。其次,在各种环境中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要打破建筑空间中纷繁复杂的雷同的特质,力求设计出变化多样而与众不同的空间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拉近环境与人的距离,以更丰富多彩而多样化的空间营造出空间优雅秀丽的环境。只有这两方面内容缺一不可的紧密结合,才能推进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与时代发展同步或超前发展。

综上所述,未来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前景,必将为人类呈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美妙世界。正如一位大师说过的那样“电脑技术已经步入3D时代,与电脑技术润育而生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也正步入3D设计时代”。而更有一些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大学年轻教授学者大胆猜想“未来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声图并茂已不稀奇,随着电脑应用技术的成熟和触摸技术的发展,以及香料软件技术的问世,未来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将不仅是声图并茂、身临其境,而且你能触摸出材质的质地,闻到“虚拟现实”环境的气味……”也许,对于这样的未来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前景,要通过多少人,多少年,多少代的艰辛地努力才能换取,但笔者坚信这样的未来的电脑辅助环境艺术设计发展前景终将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邓庆尧.环境艺术设计[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2]颜超欢.浅谈计算机辅助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J].商情,2008(2).

[3]张绮曼.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的风格样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张绮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李小艺.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界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农业银行改革:困难、模式与前景 篇8

面临的困难

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主张的提出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股份制改制、上市也已相继完成,而农业银行的改革方案却仍然在激烈争论和深入探讨之中,原因是农业银行比其他三家国有银行改革面临着更多困难,主要包括:

巨额不良资产的处理。按说中国政府已经是世界上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行家里手,拥有处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形成的数万亿不良资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处理农业银行7356亿元的坏账在技术上无难度可言。但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坏账处理能力受到财政资金的约束,它们注册资本总和仅400亿元,在处理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约1.5万亿不良贷款中已经力不从心,因为按面值剥离的坏账现金回收率仅22%,其余78%的损失超过1万亿元主要由中央财政和中央银行再贷款(5700亿元)来补贴,如此巨大的支出给中央财政和人民银行带来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对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遗留的巨额不良资产尚未处理完毕之前,由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再接手近8000亿元的农业银行不良资产在财务上有一定困难。但是,由汇金公司给三大上市国有股份制银行注入的6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按2007年10月26日的市值计算已超过3万亿元,投资增值部分(超过2.5万亿元)足以补偿剥离、处理银行坏账的财务成本。因此,如何使处理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成本和分享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匹配是保持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持续性的关键。

目前的格局是,汇金公司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大股东,持有这些上市银行股份比例分别为35.33%、59%和67.4%,可以获得上市银行的分红和参与管理的权利,财政部也持有工商银行35.33%的股权,这些股权如果按市值减持投资收益率将超过了500%,而负责处置上万亿不良资产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却没有持有任何股权,也就是说,它们以面值购买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只有亏损无法盈利,这对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持续性形成了挑战,同时对部门之间的利益协调提出了要求。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之所以迟迟不能启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良资产处理成本、注入资本与农业银行上市后股权持有比例在不同部门的分配未能达成一致。

庞大的冗员安置。从理论上讲,我们应根据工作量来确定职工总量N,即:N=Q/q,其中Q表示工作量,包括工作数量和技术含量;q为每个职工平均满负荷工作量,它受用工技术等级或劳动熟练程度影响。从上式中看出,职工数量N受工作总量和人均满负荷工作量的影响。为方便起见,我们用“业务量”取代“工作量”,再用“人均资产”作为指标来确定业务量。我们将“人均资产”作为一个硬生产力指标,它受外部市场资源、竞争程度和银行管理效率等因素影响,在相同的市场业务和竞争环境下,银行的人均资产应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取值范围。据统计农业银行现有45万名职员,总资产为5.344万亿元,人均资产为1188万元,而国际活跃银行和国内股份制银行人均资产都远高于此数。

据报道,美国花旗银行人均资产超过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500万元),是农业银行的18.9倍。2006年末民生银行人均资产超过4000万元,是农业银行的3.36倍。要使农业银行人均资产达到民生银行一半水平,就需要裁减近40%,即18万员工。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今天,要裁减如此众多的员工极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政治上面临的阻力之大是可以想象的。但如果不精简人员,农业银行要想实行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是不可能的,这样将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经营效率就难以提高,在国内、国际提升竞争力将成为空话。

经营中商业化与政策性难以兼容。历史上农业银行主要服务于“三农”等弱势产业、区域和群体,为实施政策性业务和服务“三农”,农业银行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在每个县都保留了支行建制,因而机构人员规模难以下降,经营效率大大低于同业水平。无论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采取何种模式——分拆或整体上市,都无法回避政策性业务亏损如何辨识和划断问题。只有对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作为相对科学、严格的区分,才能实现改革后的农业银行既面向“三农”又遵照商业化原则运作。

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扶贫专项贷款和小额农户贷款;二是农村基本建设贷款,如小水电建设等;三是乡镇企业贷款、供销社贷款等农村工商业贷款。据统计,农业银行对农村小水电的专项贷款不良率高达60%~70%,而对供销社贷款几乎全部沦为不良资产。政策性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对于借款人来说,在申请政策性贷款时偿还意愿就很低,把这些贷款视为财政补贴,而对于银行,会认为发放政策性贷款是在执行国家宏观政策,而不是根据商业原则进行,所形成的不良贷款自然由国家承担,因而没有积极性来控制信用风险。因此,在政策性贷款的发放中存在着巨大的道德风险,最终出现高不良率是可以理解的。

根据中央政府既定的农行改革十六字方针——“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要面向“三农”,就意味着农业银行必须承担一定的政策性支农业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但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纷纷上收经营网点,可见以现有的经营模式,国有股份制银行在县域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收不抵支,而商业化运作目标是盈利,如何使农业银行既服务于“三农”又能获取商业利益是改革的难点之一。

模式选择

关于农业银行改革模式一直存在争论,主要有两种模式:分拆上市和整体上市,两种观点各有利弊,整体上市有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改革的成功先例,轻车熟路,便于操作;分拆上市可以实现商业化经营和服务“三农”的更好结合,但操作复杂,缺乏经验。

整体上市。根据国务院金融会议精神,农业银行整体上市将成为最终改革模式。农业银行改革从实质上讲,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改革基本上一致,即实现国有银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商业化,因此农业银行改革极可能遵循与其他已上市的三家国有股份制银行同样的改革路径。

农业银行的整体改革将沿着“财务重组-注资-整体上市”的路径推进,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改革经验看,财务重组是关键,是股份制改造的前提。农业银行的财务重组的核心是不良资产的处置和资本金的注入,我估计,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理方式将更接近于工商银行,而不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因为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规模与工商银行接近,假如不良资产回收率为30%,以面值收购7356亿元的不良资产处置成本将高达5149亿元,如此巨额不良资产剥离成本将由财政部和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分担,具体分担比例将由双方协调确定。据报道,汇金公司将向农业银行注入400亿美元,这将创下政府向国有银行注资的新纪录。根据工商银行改革的经验,股份制改革后的农业银行大股东将由汇金公司与财政部出任。至于引进战略投资者,由于投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国际投资者获得了丰厚回报,在操作上将更加容易。

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完成之后将会选择A+H的上市模式,具体时间则取决于改革进展和市场状况。

分拆上市。关于农业银行改革,在业界很重要的一种意见就是分拆,具体的分拆方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其一,是按区域将农业银行分拆成若干个中小银行。这种建议遭到了来自农业银行管理层的反对,他们认为把农业银行拆分成几个小银行不符合农业银行本身的利益,不利于发挥其网点和规模优势,也违背农业银行一级法人多级管理的历史传统。

其二,是按政策性业务和非政策性业务拆分农业银行,可以考虑把农村的政策性业务剥离出与农业发展银行合并。但有反对意见认为由于农发行现在规模很小,局限于粮食收购环节,目前经营上也并不成功,本身可进可退,所以农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部分并无迫切需要和农业发展银行合并,可以单独成立农村政策性银行。

其三,按照业务拆分的原则,把涉农业务和非农业务分离,组建农业信贷银行和农行股份公司,后者是纯粹的商业银行。此方案考虑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的任务,但银行分拆涉及新银行的设立,程序复杂,可行性不大。

总体来说,农业银行分拆上市方案并不为中央政府和农业银行管理层所认可,因为它缺乏先例,操作程序繁杂,分拆活动会破坏农业银行原有的经营体系和业务网络,也不利于在金融全球化时代参与国际竞争。

前景瞻望

中国的外汇储备数量全球第一,高达1.4万亿美元;中国也是世界罕见的用外汇储备向银行注资的国家,作为在中国注册的商业银行,以美元作为注册资本是一种创举。如果不出意外,农业银行仍将接受汇金公司的外汇注资,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过剩,农业银行获得注资已无悬念。也就是说,地球上没有人对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功表示怀疑。2007年10月26日中石油A股申购,这家亚洲最赚钱的公司果然有“王者归来”之风范,冻结资金高达3.3万亿元,刷新了前不久由中国神华创下的申购冻结2.65万亿元的纪录。申购新股资金量屡创新高,反映了中国流动性过剩之严重,在此情形之下,农业银行的整体上市在A股必获成功。至于在香港上市,在大陆资金不断涌入,香港股市不论是升幅还是交易均已创下历史纪录,在如此火爆的市场中农业银行IPO将非常顺利。

中国政府对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从易到难的步骤无疑是科学的,先对不良资产较少的建设银行、中国银行进行改革,然后再对不良资产较多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进行改革,从而提高国有银行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水平。

我们对农业银行改革的成功充满信心,但寄希望通过微观的商业银行改革来解决新农村建设所需资金的宏观问题是不现实的,因为中国农村的问题不在于“新农村”与“旧农村”之别,关键在于推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只有中国城市化程度达到发达国家相应的水平,“三农”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上一篇:一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倡议书——保护地球,节约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