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2024-10-03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共8篇)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篇1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摘 要:农村居民生活污染,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投入品的污染,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农业废弃物的污染,这一系列的农业面源污染途径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此,本文从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入手,探讨了普兰店市的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环境;农业废弃物;清洁生产;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加强农药的安全使用

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向农民发布当地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信息,对玉米螟、灰飞虱、粘虫等13个重大病虫害发生进行监测,共设立59个监测点。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建立二支专业化机防队,进行药剂和药械扶持,统防统治。指导农民及时有效的施药,并大力提倡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减少农药使用对环境的危害。在全市实施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推广水果套纸袋和特制微膜袋技术、推广性诱剂应用技术。在全市推广玉米田新型化学除草剂,改传统播后苗前土壤封闭为苗后茎叶处理,使玉米田除草更合理、安全、生态,为消除“老三样”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提供了有效途径。加强降污平衡施肥技术推广

指导农民运用充分发酵好的农家肥料做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坚持有机化肥与无机化肥相互结合使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指导农民按各地块不同地力和养分含量科学、有效施用肥料。在全市推广各类测土配方施肥96715万m2,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8337.5万m2,推广秸秆还田技术3335万m2,增施有机肥等。发放设施农业配方施肥推荐卡、配方施肥指南,并建立百千万亩示范区。加强农业环保监测力度

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思想认识,强化对农业环境的监管,成立了农业环保监测站,通过市农业中心、乡农科站、村技术员为主力的三级结构,设立农业面源监测点。在全市范围内的全部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国家级的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普查工作,共采土样3400个,其样品检测砷(As)、汞(Hg)、铅(Pb)、镉(Cd)、铬(Cr)等5种污染物总量,同时测定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这为摸清我区(市)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布、特征等基础信息,为开展产地安全区划和等级划分、为科学设置国控点、开展动态预警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对重点可疑地区的水、土加强监测,科学评价,及时通报农业执法大队及环保部门进行处理。针对目前农村乡镇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污染逐步加重的这种情况,对工矿企业周边地区进行重点监控,有效实施其对农业资源环境影响的监察。科学处理农村垃圾,遏制污染

杜绝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示范项目在广大农村积极建设家园清洁设施、田园清洁设施、村级公共清洁设施。清洁种植、清洁养殖以及清洁庭院的建设为手段,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减轻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农膜、作物秸杆、农资包装废弃物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堆集、及时清理、合理处置,达到田园清洁生产,家园生活环境净化。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力度

结合“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设施农业科技培训工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 三大培训项目对全市4410名农民学员进行了培训。宣传农药使用常识,提高科学使用农药水平,加强农村环保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知识、技术的培训。并在“大连电视台”和“普湾电视台”制作节目,进行电视技术讲座。与此同时,发行“农业科技月历””、“农家富””、“推广简报”、“病虫简报”等,这一系列措施对宣传农村清洁生产,使农民更确切的了解农业环境保护知识,认清农业污染危害,从而增强农民对农业环境的保护意识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在广大农村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推广和普及沼气池建设,利用人畜粪便和作物秸杆等废弃物资源,生产沼气燃料和沼液沼渣等高效的有机肥料,带动养殖业和绿色、无公害种植业的发展。在全市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整合无公害农产品、工厂化育苗和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推广“蔬菜工厂化育苗技术”,重点在15个大区进行示范推广,并建立了4个百亩连片示范方。免费发放菌剂、补贴蔬菜苗、技术资料等。推广“日光温室果菜高效节能栽培”技术,免费为部分示范户安装滑道式运输车,提供“PO”棚膜,发放“利凉”夏季遮阳降温产品及樱桃番茄“丽粉”示范用种。大力推广畜禽粪便厌氧发酵和商品有机肥生产等技术,积极实施秸杆颗粒燃料,病虫草鼠害统防统治技术,多措并举,控制好农业面源污染,减少重金属及其它农用化学物质对农业资源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辛继红,莫利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对策[J].水土保持研究,2008(06).[2] 刘梅,王咏红,高瑛,尹世久.我国农业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08(10).[3] 淤嘉祜.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J].云南环境科学,1997(03).[4] 王冰,陆旭蕾.生态农业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由之路[J].现代农业科技,2007(09).[5] 贾春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北方环境,2010(04).[6] 唐于银,魏国平,张晓青.我国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04).[7] 刘彩梅,张衍华,毕建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8(07).作者简介:姜国基(1978-),男,辽宁省普兰店市人,高级农艺师,普兰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方向:食用菌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篇2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充分体现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作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提上了各国政府的议事日程。保护环境,减轻环境污染,遏制生态恶化趋势,成为政府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而可持续发展源于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核心和归宿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可见,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发挥好环境保护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资源利用行业的扩张,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设备,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二,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污染减排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出路在污染减排,措施在环境综合整治,否则,将导致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的后果。再者,严格环境执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当前环境执法方面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环境违法行为仍然较为普遍,并呈现出隐蔽性、对抗性的新特点。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一些地方环境监管职责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掩盖、纵容环境违法,甚至干扰、阻碍环境执法。一些地方环境监管体制机制不顺,执法能力严重不足。环境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环保执法工作,生态文明建设才有保障。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先导。建设生态文明,宣传要先行。环境宣教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手段。十七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环境意识是检验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环境保护是新时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才会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环境宣教传播环保法律法规,普及环保科学知识,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肩负着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历史重任。同时环境宣传教育是推进历史性转变的重要保障。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做好新时期的环保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事业。推进历史性转变、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努力提升全民环境伦理道德水准,自觉约束自身环境行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扎实推进历史性转变,生态文明才能从宏伟蓝图变为生动的现实。

二、深刻反思环境恶化带来的生态危机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近代工业文明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的干扰也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工业文明对于人类财富的积累是巨大进步,但对于生态环境却是一次灾难。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工业大国,都经历了资源高消费、环境高污染的过程。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严峻的生态危机,厄尔尼诺现象、温室效应、沙尘暴、大洪水、大旱灾、地震、沙漠化等自然现象都是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手段,核辐射病、SARS、ADIS等严重危害到人类健康的疾病,是人类对自然进行大规模破坏所带来的必然恶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开始了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反思与批判。1962年,美国科学家卡逊的名著《寂静的春天》,拉开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序幕。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宣告了高增长、高消费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困境”。同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和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了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思想保障。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了全人类的共识。人类正从对大自然的征服型、掠夺型和污染型的工业文明走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消费适度型的生态文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认识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在取得巨大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一是森林质量不高,草地退化,土地沙化速度加快,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二是农业和农村资源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三是有害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遗传资源丧失,生物资源破坏形势不容乐观;四是资源危机显现,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五是生态功能继续衰退,生态安全受到威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上述现状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力,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首先,经济损失巨大。由于技术和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方式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大,资源效率低,污染物排放严重,因环境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其次,影响社会安定。一些地区由于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生态失调,致使土地荒漠化越来越严重。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直接后果。最后,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气污染、水污染、废弃物污染以及辐射污染等严重地损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江河断流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

生态危机,从其产生的根源上来看,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从其性质上来看,它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对人类的威胁都是严重的;从本质上来讲,真正危机的并不在生态本身,不在自然方面,而在于人类本身,在于人的方面。这是因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只有人才是真正的主体。“生态危机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生存危机生态危机。”从古马雅文明、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毁灭,到古楼兰王国的风沙覆盖,黄河长江的水土流失,都一再向全人类发出警报:全球的环境恶化是一场没有枪声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语)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没有生态文明,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只有所有的人们在经济社会行为中主动地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发展因素,才可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三、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一)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科技创新,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巨大推动作用,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态度,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科学布局和高新技术手段的研发运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要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通过政府推动、企业运作与公众参与有机结合,政府政策引导、市场调节、技术创新三大机制相互作用,确立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以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和减排增效为工作重点,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推广节能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鼓励支持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建设和实施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大力推广太阳能设施设备和大型沼气发电循环利用示范项目。扩大风能利用规模,解决农村和边远地区生活用电问题。加快淘汰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方式。依法淘汰一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钢铁、小焦炭、小水泥、小火电和小煤矿等,同时探索建立落后产业退出机制。根据目前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引导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产。创新消费模式,提倡绿色消费、节约消费。变一次性消费为循环消费,严格控制使用一次性用品。变非环保消费为环保消费,严格控制购物塑料袋等浪费资源和危害环保的物品使用。变过度消费为适度消费,以节地、节能、节材与适度原则确定住宅标准、汽车耗能、室内制冷制热标准底线。提倡绿色消费模式,减少消费环节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排放,追求消费品的节约及循环利用;使消费者增加对绿色消费品的消费偏好,引导消费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二)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机制

强化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综合运用价格、财税、金融、产业等经济手段,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环境的补偿机制、投入机制、产权和使用权交易等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改革不合理的资源定价制度,使资源价格正确反映其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合理提高各类排污费征收标准。继续限制原材料、粗加工和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产品的出口。探索推行资源环境资产化管理和环境产权、使用权交易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竞争的资源初始产权配置机制和二级市场交易体系。改革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重点在城市污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供气等市场化条件较好的领域推行政府特许经营制度,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推动企业成为节能环保的投入主体,实施市场化、社会化运作。建立和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建立完善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资源和环保型企业发展。严格执行地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抓紧建立地区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绩效评价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和技术手段,开展绩效考评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将考评结果纳入各级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节能减排的责任制和问责制。

进行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治化建设。着重解决“法律授权不足、体制地位不高、能力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要根据在建设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制定新的法律,抓紧修订原有法律。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执法机制。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形成内部互动、上下联动的整体执法机制;环保要与其他执法部门和各级主管部门加强协调,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人大监督,开展政协监督舆论监督发动群众监督,健全资源环境执法监督机制。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全民环保素质

环境保护是全社会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千军万马齐心协力保护环境的局面。广泛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文化氛围。要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提高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强化青少年环境基础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强化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推动环境公益诉讼。发挥环保监督员的作用,监督社会成员做维护环境的模范。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加强湿地保护 建设生态文明 篇3

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维护着地球生态平衡,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载体。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共同维护着地球生态平衡。我国湿地贮存着约2.7万亿吨淡水,占全国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的96%,在涵养水源、调节水文、补充地下水及抗旱防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公顷湿地每天可净化400吨污水,全国湿地可净化154亿吨污水。湿地为全球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维护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宝贵的种质和基因资源库。

湿地具有强大的生产功能,提供着丰富的生态产品,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人类文明之所以都与河流有关,就是因为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可以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淡水、宜居的环境和丰富的食品。我国有3亿多人直接依赖湿地生活,湿地产品有效改善了他们的生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湿地生产功能的逐步增强,湿地在提供生态产品、满足民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湿地具有特殊的碳汇功能,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选择。湿地是巨大的“储碳库”,占全球陆地总面积6%的湿地储碳量约为7700亿吨,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在全球森林资源不断减少、工业减排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湿地的间接减排功能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德班会议已将湿地纳入气候谈判国际进程,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和共同选择。

湿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功能,孕育了源远流长的生态文化,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阵地。湿地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旅游、亲近自然的理想场所,同时也孕育了源远流长的湿地文化。这种对湿地认识的科学理念,是传统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自1992年我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以来,成立了履行湿地公约国家委员会和国家湿地履约办公室,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健全了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启动了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实行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政策,加强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等重点湿地保护,建立了湿地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组织了湿地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确立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价值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了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湿地宣传教育活动,扩大了湿地国际交流与合作,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累计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5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41处,国家湿地公园213处,超过5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为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湿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自然湿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3.7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由于受土地不合理利用、湿地保护管理困难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问题依然突出,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湿地保护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未来,各级林业部门要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认真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等措施,把保护和恢复自然湿地放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尽快扭转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局面,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6项工作:

第一,认真实施湿地保护工程。为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了一系列湿地保护工程和项目,这是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主要载体和平台。2012年国务院又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二五”实施规划》,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准确把握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如期完成规划任务和目标,确保湿地面积增加,湿地功能增强。同时,各地要积极谋划实施地方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形成上下联动、共同保护湿地的良好局面。

第二,科学构建湿地保护网络体系。十八大明确提出,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将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和省级重要湿地纳入禁止开发区,构建科学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确保重要湿地受到严格保护,更好地发挥生态功能,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同时,要科学利用湿地资源,通过建设湿地公园、开发湿地产品、开展生态旅游等活动,保障民生需求,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三,积极推进湿地保护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加强湿地保护的主要依靠和重要手段。目前,已有15个省份制定了湿地保护条例,为湿地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要借鉴这些省份的成功做法,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国家尽快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把湿地保护管理方面的成功制度以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使湿地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前,要抓紧制定《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规定》,以此规范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行为。各级林业部门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坚决遏制湿地案件不断增加的势头。同时,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建立健全湿地保护政策体系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努力构建湿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

第四,不断提升湿地保护科技水平。当前,我国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问题十分严峻,修复难度很大,要扩大湿地面积,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统筹多种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加强湿地科学研究,抓紧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掌握湿地生态系统自然演替规律,突破湿地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优化湿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湿地科学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社会公众掌握湿地知识,科学认识湿地,自觉保护湿地。

第五,全面深化湿地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是湿地资源大国,在湿地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把湿地国际交流与合作放在突出位置,加强与世界各国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协调与沟通,为国内湿地保护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认真履行国际湿地公约,完善履约协调机制,积极参与公约事务,发挥影响力,提升话语权。要加强和规范国际重要湿地管理,引入先进理念和技术,提高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水平。

第六,切实加强湿地工作组织领导。十八大明确要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目前,国家层面已将湿地总面积和湿地保护面积纳入中国资源环境指标体系,江苏省将有关湿地指标纳入了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其他地方也要积极争取将湿地指标纳入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范围,通过组织监督强化领导责任,确保将湿地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断加大湿地保护投入,为湿地保护事业提供可靠保障。

加强湿地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未来要科学谋划,扎实工作,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篇4

建设优美的农村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也是和谐奋进新宝鸡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建设,坚持以生态家园为抓手,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创新载体,强力推进,农村面貌明显改观,人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建设成效

---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积极实施水利水源工程建设,全市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1195处,农村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达到16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58%。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实现了“无电村”建设目标。同时,不断加大农村“双通”道路建设,99%的乡镇通上了油路,93%的行政村通上了沥青(水泥路。广电网络覆盖101个乡镇、523个行政村,有线电视用户达30.7万户。

---农村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美化“三口”为抓手,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县区4个、乡镇10个、村48个。新建五星级村47 个,四星级村225个。硬化村庄道路1364公里,新建农村户用沼气近8万户,改厕6.8万座,建成无害化厕所占到总农户20%。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90个,农民文化休闲娱乐广场32处,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环境建设得到有效改善。

---“绿色宝鸡”创建成效显著。营造市域“四沿”绿色林带7530公里,造林27.5万亩,植树5000多万株,初步形成了“主要公路水系林带化、重点城镇园林化、台塬坡面森林化、农田渠路林网化、村宅绿色家园化”的“绿色宝鸡”大框架。森林面积14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

---生态农业建设初具规模。建成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10个,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面积30多万亩,16项农产品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7种农产品注册了商标并获得原产地保护。

---农村工业污染治理及重点流域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已建成废气治理设施636套、工业废水治理设施247套,工业废气、烟尘达标排放率提高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6.8%。实施“陈仓环保世纪行”、“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等活动,综合整治渭河、清姜河、金陵河、千河、小韦河、石头河等流域水污染,依法淘汰了一批小造纸、小水泥生产企业,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500多起。

二、存在问题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农村村庄街道道路建设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投入。目前农村仍有117.12万人饮水不安全,以改厕为重点的庭院卫生设施建设水平不高,全市农村已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农户仅占总农户的20%左右,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没有达到“三有四无”标准,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简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没有破题。

(二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的环境整治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一是城乡缺乏互动性,整治城市环境有投入,农村缺投入;二是农村环境

整治“点与面”、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管理结合不紧密,前整后乱的现象时有发生。三是农村环境整治投入项目难以有效整合,向下投入资金分散。四是环保意识滞后。相当一些农民对“环境”概念仍局限于门前场地甚至是居家室内,“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垛、畜禽乱跑”的现象普遍存在。分析农村环境整治力度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1.农村环境保护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配套设施比较缺乏。以农村村内街道整治为例,不少设施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很多自然村的村内道路虽经整修,但质量不高,狭窄坎坷,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居民正常生活。2.农村环境整治缺乏长效管理机制,环境整治往往采取“突击”的办。3.基层干部对环境建设、管理和保护重视不够。

(三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我市农业化肥年使用量71.08万吨,每公顷化肥使用量达1470公斤,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部分地区生产的蔬菜、水果中的硝酸盐、农药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残留量超标。农用地膜残留量平均每公顷37.8公斤,阻碍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同时,全市畜禽粪便年产生量700多万吨,大多未经无污染处理和利用;年产秸秆168万多吨,综合利用率不到10%,一些秸秆还被随意焚烧,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空气。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生产方式和环境立法滞后。一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不按规程使用农药肥料,加之施肥、施药器械不完备,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并直接污染环境。分散的以户为单位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人畜禽混居、畜粪便随处堆放,许多小型养殖场粪便污水未

经处理就外排,使原本脆弱的农村环境“雪上加霜”。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严重不足,如有关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土壤污染,赔偿等,都缺乏必要的法规依据。

(四新能源建设比较滞后。我市农村沼气资源十分丰富,理论产气量达4.3亿立方米,但有效利用率不到4%。生物质能源消耗占整个用能结构71.8%,以烧柴为主体的用能结构模式仍未有效改观。太阳能、风能推广利用没有破题。

(五工业垃圾污染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不容忽视。工业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向农村特别是向城郊倾倒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地处乡村周边的工业企业缺乏治理设施,生产过程中排放烟粉尘、噪声、异味、污水,直接影响到农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三、对策建议

(一切实提高农村环保意识。各级要站在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切实把农村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来抓。使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有机统一起来。由市政府牵头,农业、环保和广电部门联合,利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文化体育等活动,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不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能力,成为农村环境建设的主体,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加大资金投入。采取“五个一”的办法,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建设投入。一是市、县区财力每年安排一点,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重点用于支持村内道路、卫生设施建设;二是有条件的村集体资金挤出一点, 支持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动先富起来的村民和社会各界捐献一点,以支持公益事业;四是发动村民自愿承担一点,用于改厕、排水和门前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坚持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做法,节约一点资金投入。引导和支持农民承包农村环境建设工程,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村私营业主为改善环境做贡献。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村民、企业、村级经济组织等多元主体在农村环境建设中投入启动资金,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集中整治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以清理“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理“三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流、建筑乱建、美化“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加快“四改”(改房、改灶、改厕、改圈实现“五化”(街路硬化、村庄绿化、环境净化、村容美化、街巷亮化为内容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建议将每年的四月和九月确定为农村环境建设整治月,在农户中广泛开展文明卫生评比活动。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按照“四沿造绿、镇村披绿、庭院添绿”的要求,突出乡土树种和经济林发展,抓好村庄绿化美化,板块推进“三化一片林”生态家园工程,新农村建设五星村、四星村要率先建成生态家园示范村。

(四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一要以现代农业为目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旱作农业,加紧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二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加大监测,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三要延长农产

品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减少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堆放。积极推广 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提高秸秆处理利用率。四要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 监管,控制畜禽养殖污染。

(五)积极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一是应把农村新能源建设纳入农 积极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有关部

门和社会力量参与 建设,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二是结合农村实际,坚持因地 制宜,突出重点,着力发展户用沼气、养殖企业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 水净化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三是建设一批标准高,质量好,综合效益突出的生态循环型园区和示范村,特别是新农村建设五星村和 四星级村,要加快推广“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地下建设生活污水净 化沼气池、农民炊事使用沼气等清洁能源”的能源生态模式,不断提高 农民的生活质量。

农业与生态文明建设 篇5

作者:13级经管类创新班张琪 学号3136317062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农业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十分深远,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地位突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业和农村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撑起美丽生态中国梦。

关键词:农业生态文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什么是农业生态文明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以一种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成果的总称。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就是遵循生态经济规律,将环境与生态目标融合到现代农业之中,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科技手段,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

二、中国现有农业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自然资源的非合理利用。一方面是对部分土地、林木等资源的过度使用;另一方面,又有大量闲置的土地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未被利用,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基本上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对于未被开垦成耕地的自然土地和

与之匹配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经济利用,以及如何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生产力和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等问题始终未能引起应有的注意。

2、农业活动去向单一化。除土地利用过于集中在有限的耕地上以外,作物栽培、动物饲养、林木抚育与种植等也都限于为数不多的一些品种,甚至是几个品种,既影响农业总产出的有效增加,还成为引发农业生态问题的重要来源。

3、农业增长过度依赖于人工物品特别是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为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土地及劳动生产率,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化学杀虫剂、除草剂、动植物助长剂等,由此引发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

4、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农业肩负着食品和工业用原材料等物质产品生产,保护和治理自然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等多种社会重任。现有农业的发展活动基本集中在食品和少量的工业原材料生产供给方面,属于生计农业范畴,农业的其他功能,特别是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功能基本未能得到应有的显现和发挥。

三、走出农业困境,发展现代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树立理念: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树立生态理念至关重要。树立生态效益是长远的经济利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农业生产力,加强生态建设就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开发利用资源与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现代农业就是高效生态农业,是绿色农业,是节约型农业和循环农业的观念。

2、构建主体:培育新型农民。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的素质决定了

现代农业和农业生态文明的进程。要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首要的问题是培养现代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从培养农民的生态意识和生态习惯入手,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规模;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增强农民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竞争能力。

3、转变方式: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开源与节流并举,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产出率。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资源基础;搞好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缓解资源稀缺矛盾;搞好农业环境保护,为农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4、建立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积极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制定和实施产地环境标准、生产技术标准、质量安全标准,把农业标准化融入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提升农产品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二是积极支持和发展壮大农民营销组织、运销大户和经纪人队伍,进一步疏通和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三是加大市场环境建设力度,促进农产品的自由流动;四是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供求的调研预测,为农民调整种植结构、进入市场交易、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5、强化支撑: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确保农产品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同时把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到农业科技进步之中。

6、完善保障:加强对现代农业的组织领导。建设生态文明是政府的重要公共职责。生态经济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农民本来收入较少,需要快速致富,因此,我们不能让农民承担过重的长期投资。况且,生态经济的外部性收益是广大的城市和整个国家的绿色环保,所以,党和政府应该对建设农业生态经济进行支持和推进。政府支持首先是政策上的扶持,主要是资金上的援助,其次是进行适当的生态补偿。比如,大力推广的沼气,加强农业物化投入的引导等,都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障,以维护农民的长效增收条件。

西峰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 篇6

西峰区农牧局(2017年5月12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一汇报,不妥之处请指正。

我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按照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以“环境、生态、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为原则,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清洁农业为抓手,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着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大力推广新型农村能源。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大力推广户用沼气、节柴灶、太阳能等新型农村能源,累计建设农村户用沼气13900座、小型沼气工程8处、大中型沼气工程2处、乡村服务网点85处,投放太阳能热水器2186台,发放节柴(能)炉300个、太阳灶3717台。招引国电远鹏计划在鄢旗坳建设大型光伏发电厂一处,在肖金镇推广户用光伏发电设备4套,探索了光伏扶贫新模式。新能源的推广,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更减少了传统能源煤炭、柴火燃烧的气体排放。

二是着力发展绿色农业。加大标准化生产监管力度,指导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督查标准化生产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三品一标”认证14个,绿色食品认证2个;认定农作物24万亩、畜禽11万头,认证产品6.8万吨,创建农产品绿色标准化示范区6个,建设“畜-沼-菜”、“畜-沼-果”等模式的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

三是倾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健全了农业投入品监管制度、不使用禁用药物的承诺制度,健全区内放心农资经营和配送网络,70%以上的农资实施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模式。加强农产品检测力度,通过检测来指导生产者进行标准化生产、引导经营者依法经营合格农产品,确保了全区农产品生产、食用两安全。全年抽检蔬菜、水果、畜产品8000样(次),合格率均达到100%。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区7个乡镇和5家追溯企业已接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电子追溯平台。

四是全力落实农业环境保护治理。一是积极落实废旧农膜和尾菜处理工作。我区目前已建成回收加工企业8个,乡级回收站10个,村级回收网点21个;年回收废旧地膜1400吨,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年处理尾菜3.5万吨,尾菜治理面积5.2万亩,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38%。二是坚决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精准施肥技术,优化配置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开展以农业、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从而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37%以上,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4%以上。三是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粉碎还田、带状覆盖等技术,坚决禁止秸秆焚烧行为,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85%以上。四是深入贯彻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措施。要求养殖场必须建设粪污发酵设施,禁止露天堆放。全区新建的养猪场全部建设了粪污厌氧发酵池、沉渣池及沼气池等无害化处理设施。在肖金镇芮岭村建成有机肥加工厂一处,年收集加工周边大型养鸡场、养猪场畜禽粪便1万吨以上。

五是强力发展生态休闲农业。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全区兴起了采摘热、垂钓热、休闲体验热,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农业已成为助农增收的新渠道。全区已发展各类农业休闲体验观光园、农家乐、垂钓园80余家,年接待73万人次,营业收入达1.6亿元。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全球范围内的能源问题也日益突出。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 中华文明伴随着治水文明的源远流长而繁荣发展, 从古至今, 我国善治国者必重水利。但随着工业的深入发展, 我国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也日益突出。

1 加强水资源保护, 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遵循人类生活规律以及自然的生存规律反映在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成果总称, 主要反映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其最终的核心诉求是追寻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和谐发展, 它是社会持续发展, 追寻全面发展, 保证社会繁荣的基本社会文化形态。但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 在给人类带来更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同时, 也带来了资源枯竭、极端气候、环境污染等问题。

1.1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是解决目前我国水问题的根本途径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发展, 我国的水资源环境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污染问题, 与此同时,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激化, 我国水情日益复杂。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是解决目前我国水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 加强水资源的合理运用以及环境保护,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

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宗旨之一, 想要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生态环境是不能够忽略的一环。然而, 现有的经济发展体制势必不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体制, 转变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 是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实现的必然措施之一。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要正确处理各地区水资源和水环境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要求经济发展适应水资源的环境承载力。

2 准确把握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我党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基本战略, 要求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促进以人为本的经济型社会的全面发展。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 首先在思想上就必须树立牢固的科学发展观, 将生态文明理念合理的融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管理、保护等过程中, 坚持以适应节约型水资源使用方针以及自然修复为主和保护优先的环境治理政策, 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 完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继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其建设过程应该紧密围绕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 科学发展观原则, 充分尊重自然规律, 利用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 以水定需, 牢固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念, 因水制宜, 开发利用与污染防治要同步实施,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发展。

(2) 坚持保护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在开展流域内水资源的防治工作中, 要维护流域内的生态平衡, 同时也要满足流域内的水资源需求, 推行水域内的生态修复, 防治结合。

(3) 坚持因水制宜, 以点带面。各地水资源各有禀赋, 各不相同, 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也不尽一致。因此, 水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因水制宜, 选择技术条件相对成熟的城市, 开展试点工作, 探索水生文明建设经验, 并改善区域内的水生态环境。

3 进一步深化水资源保护工作

水资源保护工作是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对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是指在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加强水域污染治理、加强科技技术研发, 不断提高处理水污染事故的能力, 保障生态用水政策正常实施, 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3.1 完善水质监测体系, 加强水域内的监控管理

河流区域内, 各地政府需要完善水质监测工作站的建设, 加强流域内的水质监控能力, 完善区域内水质在线监测、应急检测、移动监测以及自动检测体系, 进一步合理化流域内各级检测体系的结构, 形成全面的检测网络, 提升监测水平, 加强流域内的监控管理能力, 扩大监控管理范围, 能够在第一时间监测到致癌、致畸的水体污染物, 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继续推进流域内的水质监测功能管理措施, 并且进一步完善水质监测通报工作流程, 开展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状况评估, 确保流域内饮水质量达到标准。

3.2 加强水质污染技术研发, 深化流域内污水治理

(1) 继续做好做好全流域重点排污检查, 展开流域内工业污水排放监督检查工作, 根据调查结果依法通报排污不合格的工业生产者, 并采取严格的处罚措施, 勒令其整改。相关政府还需要严格管理纳污红线, 对于流域内的排污口设定审批模式。与此同时, 还需要对流域内排污口的纳污量监测工作, 做好日常监督监测工作, 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通报, 做到排污信息的公开化、真实化, 积极推进全民水污染防治工作。

(2) 对于已经过度污染的流域, 要做好治污工作。要深化加强污染治理的科技技术手段研发, 提高污水治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 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 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并定期展开流域内的污染源风险评估, 分析污染危害, 并提出防治应对措施, 做到防范于未然。不断提高流域机构管理水平, 不断增强流域机构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做到水污染事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调查、早处理, 最大程度减轻水污染危害, 促进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3.3 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在于健康良好的水生态系统的形成。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是实现以预防为主, 治理为辅的水资源调控发展的必然措施。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变和长期的江河开发治理, 已初步形成了以自然水系为主体、人工辅助措施为辅、河势基本得到控制的格局, 但在长期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了河湖萎缩、洪涝灾害加剧、水污染严重、水生态退化等问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湖健康功能, 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定并维持河流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 保障生态用水基本需求, 定期开展河湖健康评估, 是加强水域保护和生态修复必然措施。

3.4 加强水生态文明顶层设计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但却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参考, 因此, 在推进过程中, 必须要加强水生态文明的顶层设计, 严把技术关, 明确技术路线, 稳步推进。 (1) 在整体战略定位上, 要体现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的需求, 体现出新时代水利建设的特色。 (2) 在具体目标上, 要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 在价值取向上, 要形成水生态伦理价值观。 (3) 在指标制定上, 既要体现功能的完整性, 又要具有可操作性, 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技术支撑体系。

4 结束语

人们愈来愈清晰的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 不解决好水资源的问题, 就无法克服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 生态文明也就无从谈起。因此, 推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 必然离不开在深层次、大范围、高水平的推广适应节约水资源以及保护水环境的产业结构, 从源头上扭转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才能系统科学地解决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程静.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循环水务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提供可持续的水资源保障[J].北京水务, 2011 (06) .

[2]王偲, 窦明, 张润庆, 汤勇, 张远东.基于“三条红线”约束的滨海区多水源联合调度模型[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12 (06) .

[3]左其亭, 刘子辉, 窦明, 高军省.闸坝对河流水质水量影响评估及调控能力识别研究框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 (02) .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 篇8

【关键词】民族高等院校 环境教育 教育模式 社会责任

【基金项目】2013年度西藏民族学院一般项目(项目号:13myY03)“西藏自治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立法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19-02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突出强调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而高等院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肩负着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高素质社会管理与建设人才的重任。人才的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2016 年~2020年全国环境宣传教育纲要》中明确要求:“提高高校环境课程教学水平。加强高等院校环境类学科专业建设,根据学校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加强环境类专业实践环节和教材开发力度。鼓励高校开设环境保护选修课,建设或选用环境保护在线开放课程。积极支持大学生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为加强高等院校环境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民族高等院校,加强环境类学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民族地区大多生态安全地位突出、环境较为脆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处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沿。而民族高等院校,其主要职能即培养服务于民族地区各类管理建设人才。因此加强民族高等院校环境教育对民族地区及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民族高等院校环境法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我国国土面积中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这些地区在地理环境上多数属于我国地形的第一、第二阶梯,是许多江河的发源地,草原与森林资源的分布区,生态保护屏障与生态战略地位显著。但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承受着经济落后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双重压力,使得民族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更加迫切和必要。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教育、公众认识和培训是使人类和社会能够充分发挥潜力的途径。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而承载教育的高级形式高等院校是担负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社会责任的主体之一。目前,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处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前沿,决定了民族高等院校在环境教育教学上应承担更多责任,将环境教育尤其是环境法的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列入教学计划。在种类多样的环境教育中,环境法的教育应当放在首位。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系统有效的环境法律法规教育是推动环境教育普及的有利抓手。民族高等院校通过不断加强环境教育为切入口,努力创建“绿色大学”,培养一批批具有理性法律思维的生态人,为促进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国外大学环境教育模式

(一)日本大学环境教育模式

日本大学按照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培养为建设可持续发展而行动的人。在课程设置方面,无论是国立还是私立大学都开设了与环境相关的课程。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的公共课,如“生命与环境”、“环境与教育”、“地球与环境”等,通过这些课程的讲授,在大学内普及环境的一般性教育;另一类为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开设的具有专业特点的环境教育类选修课。如理工类专业开设“环境科学技术”、经济类专业开设“环境会计”、文学院开设“环境问题与大学”、法学院开设“环境法”“国际环境法”等。同时配合课程设置,其教学科研活动也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日本政府在推进环境教育的基本方针中指出,将环境教育中“意识唤起——理解深化——态度确定——行动能力”的教学活动,置于与社会需要密切结合的过程中,以提高学生参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1]。与社区和企业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习掌握运用环境知识、拓宽环境问题视野、培养环境行动自觉意识。而作为大学本身,通过设立环境中心、发布环境报告等环境友好自律方式,日本大学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社会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2]。

(二)德国环境教育模式

在德国,高校的环境教育采用的是“多学科并进”的方式。在单一传统的学科教学方式中,以大学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依托,把环境教育及生态文明的相关知识融入到其它学科中,作为学科的教学任务之一。这种兼容并蓄的教学方式让生态环境科学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大学的各学科中,形成了自成体系的教学系统。据统计,德国大约有百分之三十的大学都开设了生态环境专业。此专业通过研究不同时期环境变化为基础,整合十几个相关知识体系,使学生全面完整的掌握环境理论知识和生态技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

(三)瑞典环境教育模式

人类的第一次环境会议是在1972年于瑞典召开的,瑞典政府此后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教育,可以说瑞典是当今全球在环境保护实践上最为领先的国家,它也是“欧洲生态学校计划”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目前为止,瑞典已经具有高达一千余所的“生态学校”。瑞士政府能把生态环境以及生态环境教育等领域做到世界一流的水平,这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瑞典的民间组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和身体力行开展环境工作是分不开的[3]。瑞典高校以跨学科方式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贯穿于环境教育课程之中,不同学科的老师在教学中,注重隐性课程开发,没有单独设立生态环境课,没有纯理论式的灌输和填鸭,而是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易被人忽视的自然道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环境与生态的重要性,接受环境教育的熏陶与洗礼。

三、我国民族高等院校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境保护与生态意识是衡量民族文明程度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民族高校作为培养环境保护与生态意识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更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环境教育中心,如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等,这些教育机构对促进和完善高等院校环境教育起到了促进作用。虽然,我国高等院校环境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民族高等院校中仍存在全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存在的环境教育问题,同时也存在具有区域特点的环境教育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环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全面系统性

我国民族高等教育中至今未能实施对全部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普及,环境教育缺乏全面系统性。在重视程度上,也未能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工程来重视,这一点尤其凸显在非环境类专业中,环境教育随意性较大,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多数高校认为环境教育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的事,对非环境保护专业学生来说并不重要,在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知上存在不足。而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大约占全部民族高等院校学生总数九成以上,这些学生经过大学的专业培养走上民族地区的不同行业和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当他们在权衡亟待发展的经济与环境保护过程中,很可能重蹈传统发展模式—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与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背道而驰。

(二)民族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与新的生态文明观不协调

随着民族地区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民族高等院校大学生对于存在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过度放牧、滥砍滥挖、雾霾、酸雨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民族高校大学生仍普遍欠缺与新的生态文明观相适应的意识、环境和资源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仅仅停留在生态破坏的表面,至于深层次生态问题是如何形成的,生态危机会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带来哪些影响缺乏思考。同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都与新的生态文明观的要求不协调,对于生态环境的真正价值和其对人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基础性地位尚未真正达成有效共识。因此,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需要,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新的生态文明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促使大家能理性而友善地对待环境,尊重自然规律,谋求人类、自然和社会在动态平衡中的协调发展。

(三)教材更新建设滞后于环境教育本身

与环境教育相比,环境课程相关教材建设仍显缓慢。课本知识明显落后与时代发展,知识陈旧、质量不高、创新不足、数量匮乏,缺少与实践相结合的环境教学活动,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需求。同时,民族院校大学生环境知识与所处的环境存在矛盾。例如,课堂当中一方面在讲循环与再利用,另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食堂里频繁使用的一次性餐具和食品塑料袋,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环境教育知识指导学生自觉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力度大大降低。

四、加强民族高等院校环境教育的建议

通过分析民族高等院校在实际中存在的环境教育问题,借鉴外国环境教育成功经验,对加强民族高等院校环境教育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固有思维定式,建立全面系统的环境教育模式

转变过去轻视环境教育作用的固有思维定式,将环境教育融入到民族高等院校各个专业中,以提高学生环境意识作为学生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来抓。努力使民族高校毕业生在走上社会后,能成为引领环境保护风尚的理性生态人。在环境教育模式上,应借鉴德国模式,无论是环境专业还是非环境专业,一般普遍性的环境教育应当普及,这也是培养民族院校学生生态意识和环保自觉所必须的。构建系统的环境教育框架,将环境相关内容充分融入法学、社会学、商学、教育学等众多学科,覆盖人与环境、人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各个领域,引导学生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二)加快环境教育教材更新,丰富教学案例与实践活动

我国新环境法于2015年开始正式施行,民族高等院校应结合区域特色加快相关的环境法教材的及时更新。同时,在环境法教育中,结合我国环境立法新动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时事评论,补充和解析新环境法的亮点,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法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环境问题与环境纠纷的能力。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实录形式、列举形式和视频案例形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4]。借鉴瑞典模式,注重隐形课程开发,摆脱枯燥乏味的干理论,以更加生动,潜移默化的形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将传统朴素生态文明观念融入现代环境教育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世世代代相传的朴素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保护习惯,对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作用。这种朴素的情感引导着人们的行为自觉,如果将其引入到现代环境教育中,发扬光大,将极大的提高民族院校大学生认同感,从而进一步尊崇,这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四)推动环境友好自律,履行大学社会责任

“服务与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积极主动地应对文明社会,也是大学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5]。大学环境友好自律性的提高,体现在校园建设的各方面。创造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自律机制,使大学成为全社会环境保护的示范榜样。同时,系统综合的、可操作性强的、能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和环境教育的学术理论、实践研究,是大学服务于公众与社会、履行大学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通过关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学术思想广泛传播,大学既向社会传递了新的环境理念和价值观,也展现了大学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引领并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永恒魅力。

参考文献:

[1]日本《環境保全の意欲の増進及び環境教育の推進に関し政府が実施すべき施策に関する基本的な方針》P9.

[2]葛建华. 环境行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大学的社会责任—来自日本的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2).

[3]匡一鸣.培养理性生态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使命[D].郑州大学,2015.

[4]魏静.试论法学素质教育在环境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4,62.

[5]刘革.大学教育与社会责任解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作者简介:

上一篇:部队士兵考军校最担忧的几个问题下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书包的自述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