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2024-09-06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通用8篇)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1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 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探讨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主要问题;对策建议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与农业大省(区)之间具有很强的一致性[1]。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阶段,面临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有各种挑战和任务需要去面对。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并贯穿始终。这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到目前为止,全国各地在建设实践中探索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现代农业建设和运作模式,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还能为推进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更为现实的路径。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组织农业生产,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提供尽可能多的清洁产品,满足人民生活、生产需要,推动乡镇企业发展,同时创造一个优美生态环境的农业建设模式。它是农、林、牧、副、渔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2]。

1.1 生态农业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但目前生态环境的基础仍很脆弱,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整体上尚未得到遏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是农业发展和农村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生态农业则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1.2 生态农业既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生态农业是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是一个高效益和不造成破坏的现代集约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可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达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作为绿色、生态、高产、高效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成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我国传统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等问题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也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和“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所以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1.3 生态农业既是建设和谐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正在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绿色农业,主动适应市场对农产品多样、优质、安全、生态的需求,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另外,发展绿色农业还可以实现我国有限资源的持续、高效、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提高其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型经济的重要内涵,也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理论基础有待完善,农学综合学科体系研究比较肤浅 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学、学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往的研究通常是单一学科的,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些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较深入的了解,但对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因此,需要进一步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生态农业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在要素之间的耦合规律、结构的优化设计、科学的分类体系、客观的评价方法等方面。这种研究应当建立在对现有生态农业模式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超越生物学、生态学、社会科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需要多种学科专家的共同参与,需要建立生态农业自身的理论体系。

2.2 农业资金投入不足,使用分散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地缓解。但是,资金缺乏仍然是困扰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问题,而且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严重不足。这一方面表现在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由于经济发展实力不强,市县两级财政较为困难,资金空缺约为1/2,有个别地区更为严重,资金空缺接近3/4。据专家估计,经济欠发达地区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未来15年内全国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1 700~4 900元,如果按6亿农民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0 200亿~29 400亿元;另一方面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需要贷款的人贷不到款。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表明:在农村只有不到1/3的农户能贷到款,农户的土地、房屋不能作为信贷抵押,农户和中小企业信贷覆盖面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3]。与此同时,当地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分散在5~6个部门,增加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农业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2.3 农业科技水平落后,科技支撑力量薄弱 据农业部统计,2005年农业科技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上升到40%,但与经济发达地区50%~60%的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远不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另外,农业科技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缺乏像薪柴、沼气、小水电以及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在内的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仅为30%左右,比经济发达地区低约10个百分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存在着人员缺乏、管理体制不顺、业务素质不高、服务手段落后等问题,新技术一般需要至少3年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除百姓的惧怕心理,但也只能达到30%左右的推广率。由于科技推广经费不足,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大多以经营农资维持生计,科技推广工作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乡镇畜牧、经管、水利、农机等站所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乡镇干部“生活清苦,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当地农村大学生毕业后纷纷离乡别土,乡镇科技推广服务后备力量严重短缺,致使村组科技推广服务基础不牢,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科技致富的迫切需求。

2.4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设备陈旧、老化 基础设施陈旧、老化也是制约经济欠发达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因素。农田机电排灌面积比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不高,有机质含量下降,中低产田面积大,农业抗灾能力不强;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有“大动脉”而缺“毛细血管”,常常是“有机械没路走,有渠道无水灌,有良种无田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部分地区现有小一、二型水库和大中型水库不少,但是其中的约95%是60、70年代修建的,因而病险水库达1/3以上。农业环境保护设施落后,使生态环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并有恶化的趋势[4]。

2.5 农业产业化水平偏低 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许多农村,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生态农业的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农业的产业化仍然是一个问题。土地资源相对短缺,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而人口在继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已经成为困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在生态农业中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的产业化水平。

2.6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比较低 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致富能力不强。据农业普查统计资料显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劳动力中,文化水平在小学以下程度的占58.9%,高中及以上程度的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2%,平均每个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为6.9年,只达到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许多有文化、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的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现在务农的劳动力中,大多是老、幼、妇及文化水平不高的劳动力,由于科学文化素质差,观念滞后,信息闭塞,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对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缺乏长远的眼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5]。有些地方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种田技术,不会操作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盲目使用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各种添加剂等。这些既制约农民的就业致富,也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态农业的深入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建议

3.1 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宣传力度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在概念和内涵上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新的历史阶段,在突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先导性、农工科贸的一体性、产业开发的多元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的零损害;另一方面,生态农业实质上是可操作、可实现、生态化的现代农业。按照这种思路,生态农业的发展既符合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也符合农村社会人文发展的方向。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还必须加强宣传工作,以引起更为广泛的重视。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班等形式,讲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通过墙报、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全国生态农业的典型事例,真正做到人人知道生态农业,个个重视生态农业;重点宣传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了解生态农业对确保食品品质的重要作用。

3.2 加大农业投入,整合财政资源 要大力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投入。国家的政策性资金投入是扶持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要尽力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世界银行贷款、丘陵山区治理资金、扶贫资金,改造中低产田,建设电站,配套建筑物,从而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大力招商引资,吸引外资投向农业。其中主要通过吸引外资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吸引外资购买土地、森林、水田等进行农业生产承包活动;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农村金融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所以要合理设置金融服务网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加大农业信贷投入的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明确市场定位,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工具,延伸金融支农的深度和广度。依靠农民自身投入[6]。培养新型农民光靠中央补助是不够的,首先要让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新农村建设或是其他的农业政策,主要目标都必须建立在提高农民收入上。因此,发展生态农业所需要农民自身投入资金的关键点,就转化成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的问题。农民手中有钱了,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生态农业的资金来源问题。另外,对于资金

使用分散问题,应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向农业投资时,国家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支持方式,如实行以物代资、以奖代补和先建后补的方法,支持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涉农部门应加强沟通和协调,根据统一部署安排资金;资金到达基层后,应组织专门机构进行整合,集中投放到生态农业建设特别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

3.3 加大生态农业科技投入力度 科技创新和推广是决定一个地区生态农业建设进程快慢和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科技进步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必须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促进农业集约生产、清洁生产、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为:①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逐步提高农业科研院所的人均事业费水平,对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税收优惠等;②给予农机企业更加优惠的政策环境,鼓励这些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③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完善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强化服务功能和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能,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新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扶持涉农企业、民营科技机构、农民合作组织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④通过信贷、税收等方面为农民自身进行科技装备投入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农民加大对生态农业技术装备的投入;⑤加强对国内外成熟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特别是在新品种培育引进、病虫害防治、节本增效和资源综合高效利用等方面力争取得新突破。⑥结合政府的作用与市场的作用,注意发挥市场的力量。在发展生态农业技术装备方面,政府不要所有的技术问题都“包干”,这样既不合理又没有效率,该政府做的由政府 做,该市场解决的一定要由市场解决。

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生态农业,离不开相应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这一过程主要包括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新型农业工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多项工作。具体要求为:①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加大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河塘的疏浚整治工作及其配套设施和绿化工程建设。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长效的管养机制。②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要继续抓好农村公路建设,逐步把乡村公路延伸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要广开资金渠道,采取向上级争取、利用“一事一议”筹集、能人大户捐助等多种形式,切实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做好农村改水工作,优先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饮水安全问题,让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都能饮用上清洁、安全的自来水。④加强农村能源建设。要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以民用沼气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的生活和居住环境。⑤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包括粮食生产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的配套机械,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培育扶持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健全农机服务体系,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和产业化。

3.5 加速生态农业产业化 大力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必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大做强一批带动力强的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一批覆盖面广、效益好的生态农业支柱产业[7]。首先,制定和运用好政策,协调好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要加强领导,打破条块壁垒,发挥部门合力,变相对分散的投入为相对集中的投入,支持基地、主导产品、龙头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尤其是要逐个对单向产品的产业化研究,拿出具体的操作办法,强力加以推进。其次,进一步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持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的制度化建设。为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带动农户的作用,有必要在财政、信贷、税收、外贸等方面实行特殊的扶持。再者,下大气力组织力量抓好规划,并逐个对单向产品的产业化进行研究,在产业链上做成具体项目,能自己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对外招商引资,不能再去简单地卖原料。最后,理顺产业化链条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农企互利双赢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龙头企业组织需要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并从农产品加工和销

售中获得利润,农户需要稳定的销售市场并能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利润。只有协调好双方的利益,才可能实现农企之间的双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巩固和发展。

3.6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民,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观念、敢于接受新鲜事务的新型农民,才是生态农业生产力的核心所在。这就要求: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重点搞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和新型农场主等核心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为发展现代规模经营和农业专业化生产培养合格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结语

生态农业不仅可以充分、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农业及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而且能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净化污染、提高生物能的利用效率和物质循环的利用效率,以创建一个优美、舒适、文明和高功能的生存环境。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根据自身相对地环境污染少、生态环境好等特点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参考文献

[1]陆立军.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住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做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针对中国国情, 本文提出“节能型生态农宅”理念, 该住宅较之于传统的农宅, 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 而且还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增加经济效益, 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2新农村建设中农宅设计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新农村建设去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广大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改善了住房环境:农村公共设施和基本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房屋避雷防震等防灾功能日趋完善, 在为成就暗自拍掌时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 建设杂乱无章, 规划相当滞后。建筑横七竖八, 参差不齐, 分散曲折, 零乱交织, 大片占用土地, 浪费严重, 许多空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章;第二, 大部分农民观念保守落后, 封建迷信氛围浓厚, 重风水, 讲排场, 轻效益, 管理不善, 组织不力, 缺乏宣传教育, 只是一味的沿袭传统的, 耗能费材, 滥用土地的粗放型模式而不知道创新, 造成村庄环境恶劣, 呈现“脏、乱、差”的景象;第三, 能源匮乏。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观念淡薄, 大肆砍伐森林作燃料, 破坏了地表, 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第四, 农民生活困难。面朝黄土背朝天, 传统的种植养殖观念根深蒂固, 经济效益达不上去, 生活难做到自给自足;第五, 对一些新能源接受比较慢, 比如太阳能, 沼气的使用仍旧是少数, 而且一些住宅采光条件差, 往往是冬冷夏热;第六, 卫生条件差, 生活垃圾随处可见, 水、大气、土壤污染严重, 这些不仅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还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 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节能型生态农宅设计

生态住宅是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同时又要对于自然资源的使用做好控制, 最终实现向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1]。一般情况下要求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充分体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环境负荷, 创造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住宅。

3.1 选择绿色建筑材料

生态住宅在材料方面总是选择无毒、无害、隔音降噪、无污染环境的绿色建筑材料, 要以3R (Reusable可重复使用、Renewable可再生使用、Recycling可循环使用) 为标准, 并且建立废弃物管理与处理系统;使生活垃圾全部收集, 密闭存放, 收集率高达100%[2]。这样, 无论室内室外, 都不会产生有害物质, 有利于居住者的身体健康。生态住宅采用的绿色材料可隔热采暖, 并自身产生光和作用, 居住者可少用空调减少大气污染。可使用水空调并将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 如浇花冲洗拖把, 在此基础上推行节水用具如节水马桶等, 这一切, 实际上为居住者节约了不少水费电费等生活费用。

3.2 注重绿化建设

生态住宅集绿化系统、生态环境功能、休闲活动功能、景观文化功能于一身, 利用自然地段, 保护历史人文景观, 居住者身居其中, 精神饱满, 心情愉快。绿化仅仅是建设生态住宅的一项措施, 从规划上看, 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 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命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此外, 具体设计上需要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以及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房屋的建造上, 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 而且要注重节省能源以及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3.3 合理选择建筑物朝向

建筑物合理的布局以及朝向也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正确的朝向可以降低太阳辐射的热量和空气渗透耗的热能。例如, 在其他相同的条件下, 东西朝向的多层住宅建筑传热所消耗的热量要比南北朝向的高出5%左右, 如果建筑物主立面处于朝向冬季主导的风向, 空气渗透耗热量就会相应增加[3]。在村镇地区, 其建筑层数和容积率与城市相比较低, 上述影响定比城市更为显著。所以, 在构建新农村节能住宅时, 我们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同时, 应该兼顾建筑物南北朝向的布置。如果条件限制房间必须布置在东西向时, 在其窗户的设计上应采用热反射玻璃等节能材料或设置有效的遮阳措施, 在外墙面的设计上应采用浅色饰面。

4结束语

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 21世纪的住宅更加要求生态化与信息化相结合。节能型生态农宅设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使建筑与自然浑然一体, 通过节能减轻环境压力。建筑与农村自然环境融合完美, 在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该设计既可以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可谓一举两得, 必将获得广大农民的喜爱和推广。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发布, 唤起了人们对“创绿色家园”的意识, 掀起了“建设节能生态农宅”的热潮。带动农村经济, 全面实现小康,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现阶段农村现实情况反映出节能生态农宅建设任务刻不容缓, 深化村庄整治与开发,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新农村,节能型,生态农宅

参考文献

[1]董灿.生态城市绿色家居梦[J].中国保健营养, 2011, (01) :65-67.

[2]徐长兴, 胡忠运.新农村建设中的绿色住宅设计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24) :126-128.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3

摘 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环境污染现象也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最大瓶颈,严重制约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生态农业作为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发展生态农业对转变我国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民长效增收,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将会产生深远影响,是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113-02

生态农业最早在欧洲兴起,是为了应对石油农业对环境、资源产生的各种消极影响,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力,追求人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近年来,生态农业以其高效、可持续的特点被世界各国确认为21世纪首选的农业发展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历来被视为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成效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提出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就明确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向和战略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保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长期以来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又受石油农业的影响,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在当前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只有把发展优质、高效的生态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才能形成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现代农业体系。发展生态农业已成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内蒙古经济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巴彦淖尔市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为巴彦淖尔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退化的农村生态环境等种种问题又对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要想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市场化经营为动力的现代生态农业,真正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又受到环境、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因素制约,生态农业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生产基础薄弱,生产经营方式仍然落后

巴彦淖尔市农田基本建设水平较低,目前仍有近2/3的耕地为中低产田,灌排设施老化,土壤肥力低下;农牧业生产的设施化、工程化、机械化措施不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够,农业发展仍然受到水土流失、异常气候、盐渍化等多种威胁。巴彦淖尔市农业生产组织方式仍然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模式,龙头企业较少,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全市现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二百多个,但其发展还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作用发挥不明显。规模化生产与土地使用权分散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对接困难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生产效益仍然偏低。

(二)农业生态环境呈逐年退化趋势

巴彦淖尔市地处西北地区,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自然植被稀疏,气候时空差别大,再加上近年来的过度开发利用,当地农业自然生态环境呈逐年退化趋势。风沙化、盐碱化和地力退化成为三大主要生态制约因素,直接影响农牧业生产。同时,农牧业高速发展产生的面源污染和点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日趋加重。当地农牧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存在着投资不足、措施不到位、治理达标率低等问题。

(三)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巴彦淖尔市制约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生产与加工发展不协调。当地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中,大型龙头企业少,中小企业多;企业加工能力的扩大往往以低水平的扩张方式进行,表现在精深加工少,粗初加工多,新产品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农畜产品加工业效益未能与产量同步提升。二是生态农业多功能开发不足。当地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产业化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中介服务组织,产业化各环节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一些特色名牌产品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农牧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综合功能还未得到有效开发,产业化发展进程缓慢。

(四)生态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巴彦淖尔市目前还未形成完善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尤其在科技创新、质量安全、市场流通、动植物防疫保护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使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受到影响,经济效益难以提高。

(五)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需要建立完善各项保障体系,才能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巴彦淖尔市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相关部门和广大农民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财政支农机制不规范,资金筹措与投入不足、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不够深入,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endprint

三、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生态农业理念

生态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广大农民真正树立起生态农业理念,感受到生态农业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才能激发他们参与建设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才能使生态农业得到有效推广和普及。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通过网络在线咨询、生态农业知识讲座、竞赛等多种形式,围绕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建设中的典型经验和问题等内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群众和广大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在建设生态农业中的自觉性,为生态农业建设创建良好发展氛围。

(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生态农业扶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农业的组织与领导,形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科学谋划、稳步推进,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建立和健全稳定的财政支农体系,规范和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及财政支农资金及项目监督管理机制;不断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多方位、多元化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中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最后,要根据巴彦淖尔市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现状等自身条件,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研究制定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价格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等,营造有利于巴彦淖尔市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扶持环境,吸引个人、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积极投身巴彦淖尔市的生态农业建设。

(三)建立健全生态农业服务体系

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生态农业建设离不开农业生态技术的应用、完善的质量安全、市场流通和防疫保护等服务体系。巴彦淖尔市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首先应当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加快产学研合作,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增收效果明显的生态农产品;要加强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等科技培训,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有利支撑。其次要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强化监管手段,加快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能力,指导生态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并引导消费,保障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其市场竞争力。最后要健全市场流通体系,优化调整农畜产品贸易市场布局,规范农畜产品市场流通秩序,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带头人、批发大户和运输大户的作用,大力开拓生态农畜产品国际市场。充分体现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

(四)提高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使生态农业与现代市场更好地对接,促进农业生产进一步延伸、循环,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地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巴彦淖尔市首先应当引导企业加入到生态农业领域,重点扶持和培育在当地已具有一定特色和基础的粮油、蔬菜、瓜果、绒毛等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绿色产品品牌战略,增强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带动能力。同时围绕粮油、番茄、脱水蔬菜、瓜籽、乳制品、肉羊、绒纺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逐步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五)加强生态农业环境保护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巴彦淖尔市首先要加强河套平原农区的农牧业生产环境保护,降低种植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量,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农畜产品加工污染防治力度。同时要重视资源生态保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拉特草原、乌兰布和沙区、阴山、乌梁素海等资源是河套农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源生态保护力度,才能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环境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边疆.进一步搞好生态农业县建设[J].生态农业与合作经济,2002,8(1):22-25.

〔2〕金鉴明,卞有生,田兴敏.生态农业——21世纪的阳光产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

〔3〕刘聪.长丰县生态农业发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2.

〔4〕骆世明,卢永根.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J].山东农业,2006,1(3):4-6.

〔5〕童年成.内蒙古西部地区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

〔6〕张冰欣.铁力市生态农业建设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7〕张小明.贵州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4

摘要: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农村是农民生活和生产的基地,也是全国人民的生活源泉、国民经济存在的根本。随着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和经济大规模展开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在城市环境问题得到日益重视的情况下,农村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对来说正在日趋恶化,总体形势非常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严重阻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严重拖慢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在这种情形之下,我国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而然的就被提上了议程,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科学的环保意识,将环保建设放在头等位置,与经济建设、村庄建设同步,全面进行规划,研究中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保护现状以及分析其成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

环保对策

绪论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把生态文明纳入全面小康建设的总体目标中,体现了对社会历史规律的尊重和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总书记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三农”问题是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而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不破解环境问题,就难以破解“三农”问题;不破解“三农”问题,也就难以健康有序地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由之路。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三农”问题至今也是今后政府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农村环境问题则直接影响到新农村的建设,影响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影响到中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农村环境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了,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几点建议和看法。“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已日益凸显出来,这不仅影响着农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也成为阻碍农业发展、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众多,但其实质原因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因此,应在分析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为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农村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正确处理好科学规划与分步实施,政府扶持和农民集资,发展农村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新农村建设与加强管理,农民基层干部与农民群众等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因此,处理好上述几个问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指导作用。我国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等方方面面之间的关系。社会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协调共生、平衡稳定、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原则,可以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系统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在对我国农村目前面临的生态环境现状及存在问题剖析的基础上,在“重发展,轻环保;重生产,轻生态”的思想影响下,分析了造成农村生态环境复合污染的原因,最后,结合当前农村农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的实际问题,提出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条件

1,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也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规模开展模式,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乡村面貌的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不断加速,其中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发展速度尤其迅猛,乡村居民对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指导,导致乡村面貌杂乱,失去了中国乡村的固有风貌。“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之一,而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其对水、空气、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2,城乡体制的改革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乡一体化是指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纽带,乡村为基础,城乡依托、互利互惠、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探索阶段;二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对城乡边缘区进行研究;三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城乡一体化理论框架与理论体系开始建立;研究内容日臻完善是2012年11月8日的党的十八大上。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作十八大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他指出,第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第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第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武力认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将对解决“三农”问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十八大报告一大亮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是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前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力保障。

二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的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农村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制约农村工业农业生产的发展后劲,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当前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化肥、农药的过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污染

我国化肥、农药施用量居世界之首,且单位面积施用量高于发达国家,不同化肥之间使用结构不合理现象普遍。化肥使用率低、流失量高,据实验统计,我国农业化肥平均利用率低于30%,相当于施用10公斤化肥,就有7公斤多被分解、挥发、渗漏、淋溶,不仅导致农田土壤污染,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周围水体的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甚至是大气和地下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有害物质残留日益严重,以有机磷农药为例,其使用过程中仅有约10%被植物吸收,其余约90%扩散于大气中,直接影响着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1]

(二)、乡镇企业的不合理发展带来的污染

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的格局,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乡镇企业基本以技术含量低、对环境影响大为特点,同时又因规模小、资金与技术有限而难以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使得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此外,一些污染型大中型企业迁建于乡镇,尽管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但也成为了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据2007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我国10%以上的耕种土地面积已遭污染,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 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 1200 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

(三)、农村旅游业迅速发展对农村造成的环境污染

依托当地自然生态、名胜古迹、风情民俗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已成为当今农村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带来大量流动游客,使人口更为集中,但“农家乐”等新型旅游形式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令人担忧,餐饮消费使清洗宰杀家畜的废水、废弃物大量增多,肆意破坏植被、任意盖房搭棚、胡乱堆放垃圾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暴露出乡村旅游环境管理处于散乱、不规范的状态。

(四)、农村养殖业的无序发展导致有机物质污染严重

农村生猪屠宰的废物、废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水渠、河流,悬浮物和含氮有机物分解使水质变黑、变臭,致使蚊蝇繁生,危害人们健康,水中 BOD、COD严重超标,水体营养化,危害水生生物。农民放养家禽、猪、羊、牛等牲畜任意在村中排泄粪尿;生物残体固体废物乱堆、乱放,雨水冲刷进入水体,生残体腐烂发酵,有害藻类丛生,使小池塘营养化,严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五)、是环境保护机制与制度的缺失加重了农村环境污染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心放在了城市,而极少关注农村,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存在严重问题,使得环境保护工作在农村缺乏有效的机制与制度保证。具体体现在: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科学发展观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

三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建设趋势,是党中央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村面貌的新举措。为适应新农村规划建谩需要,借鉴城市发展的经验,避免新农村建设时农村生态环境和乡村特色景观的破坏,应建立新农村环境景观体系。构建体系的重点是保护乡土风貌,田园风情,以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农村建设,使农村生产建设规划、生活建设规划、文化建设规划与景现生态建设规划相和谙和共生。本文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景观生态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生态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生态支持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走经济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为全面构建小康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态支持。

农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导致土地、农药、水、化肥等农业生产要素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尤其是在近十年的经济大规模开战的情况下,很多地方都在片面追求着经济发展和GDP数量的增长,忽视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围湖造田、开山造田、乱砍滥伐、资源过度开发、水域污染、超载放牧等等许多事例屡见不鲜,森林、水体、湿地、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大降低,农村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以至于我们中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以及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为此,我们必须负起生态环境的重任,而且还要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当中,发展农村经济须充分注重运用符合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和规律的方法、手段,来指导当前的中国农村农业经济形态,建立生态系统维护改善和农业经济增长的动态平衡机制。将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以便实现良性循环。以湿地、森林、水域、草原等的保护为重点,加强新农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树立生态型、可循环型和清洁型的农业发展理念,创建绿色中国新农村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中国新农村经济走向科学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和谐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些国家较好地处理了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较快地迈进了现代化国家行列。也有一些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导致农村长期落后,致使整个国家经济停滞甚至倒退,现代化进程严重受阻。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把以“牺牲环境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改变掉。3,新农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通过加强农村道路、住房、能源、水利、通信等建设,既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又可以消化当前部分行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四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把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位置来抓。要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和城市环保同等重要的地位,纳入全国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总体规划并作为实施的重点,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2、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机构与体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3、科学种田,控制化学物质污染。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法,减少化肥损失和污染,提倡土中施肥和推广测土施肥。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农药使用技术掌握,科学用药的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尤其要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蔬菜、粮食、畜产品的监测,预防重大农药污染。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5

论文关键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现状、问题进行研究发现: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

引言

我国是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党的十六大已将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确定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农村学校体育不仅能很好地发挥增强农村人体魄、提高农村人的身体素质的功能,还能发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健全人的人格、升华人的精神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迷信等不健康的活动在农村然大量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村文化生活的质量。利用农村学校的条件开展体育活动可成为农村文化活动一个重要部分,发挥其丰富农村文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的调查和分析研究,摸清我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困难的途径,探求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以期为领导部门规划学校体育、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山东省17地市农村(乡级和乡级以下)的普通初中和小学为研究对象,根据需要和条件选择了部分地市的农村中小学作为调查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利用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有关信息。

1.2.2访谈法对地方有关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农村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访谈。

1.2.3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17地市农村中小学采用分层抽样法进行调查。本课题共发放《体育教师调查问卷》135份,回收到135份;共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问卷1263份,有效问卷1203份,有效回收率为89%。

1.2.4数理统计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

2.1.1体育课的开课情况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功能作用的直接承担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小学1~2年级每周为4课时,而3-6年级,每周为3学时,中学为每周3学时。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山东省17地市的农村学校中,全部都开设了体育课,每个地市的开课率都是100%。体育课是学校对学生实施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途径。开课率都是100%说明山东省农村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实施体育教育都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但100%的中学每周只有2学时的体育课;小学情况同样并不乐观,45.5%的小学是每周3课时,没有一所学校在1~2年级保证4学时的体育课程,3~6年级一般只有2课时的体育课程,达到每周3课时的学校仅占调查学校的32.6%。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绝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按照政策规定保证足够的体育教学时间。

2.1.2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程度在调查的山东省农村中小学学生中,小学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有点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仅为46.95%,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丰富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63.06%,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尤其是小学学生,其认为体育教学内容不丰富、非常不丰富的百分比竟达到50%以上。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农村中小学的开课率较高,能较好地贯彻体育教学大纲,但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农村中小学的体育课开课质量较差。

2.1.3影响体育课开设的因素调查结果说明,在农村中小学中,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占有率低和体育器材匮乏是制约学校体育课开课率的关键因素。此外,重视其它学科教学而忽视体育课教学的传统观念也是其原因之一。有些地区政府和领导对体育教学不够重视,体育师资不足,也影响到体育课的正常开设和质量。各级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学校休育的重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检查评估,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我省体育教学现状,应当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向规范性、科学性方向发展,形成一流的体育教学体系。

2.2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专业师资情况

2.2.1体育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比调查发现,山东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与在校学生比为1:210,即合计210名学生有一位体育教师,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为1:213,合计213名学生有一位教师。这种师生数比例失衡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具有重要影响,也对体育教学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地方为控制教师编制、减少财政开支是造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此外,农村中小学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因素导致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面向城镇学校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2.2.2体育教师教师学历结构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知识、智能结构是制约学校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调查显示,按照农村中小学50%的教师分别达到本科和专科的要求,山东省省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基本上能够达标,但中专学历的教师仍占较大比例。而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学历远低于达标要求。调查中也发现,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也存在着地区差异,经济发达地区教师素质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原因:一是农村中小学教学、生活环境差,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二是地方农村政府为减轻财政压力,减少事业编制,进而控制中小学教师编制,使一些有意到农村中小学工作的体育专业毕业大学生不能如愿。

2.3山东省农村学校体育设施、经费现状

2.3.1体育设施现状我国教育部规定,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8m2,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在本次调查中,山东省农村中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9.64m2,高于我国教育部规定的生均体育场地面积6.8m2标准;农村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8.93m2,也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均体育场地面积为5.0m2的标准。

但由于体育场地建设受地方经济条件影响较大,农村经济又较为落后,所以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质量较差。主要表现为场地多为土质,建设不标准。

体育器材也是反映学校体育开展状况的一个指标。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规定,体育器材达标率须在80%以上。调查显示,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合格的学校仅占23%,学校体育器材达标率在50%以下,属于不合格范围。

2.3.2经费现状体育教师是体育经费的直接使用者,对体育经费的感受最为直接、最为深刻、最具有发言权。被调查的农村体育教师64%认为没有体育经费,36%的人认为有经费但得不到保证。另外,从调查的生均体育经费来看,山东省农村中小学生均体育经费仅为0.76元。总的来说,农村学校体育经费是严重短缺的,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也与全社会及主管教育的领导对体育的认识有关,同时也不排除个别学校存在挪用学校体育经费的现象。

3结论

3.1部分学校仍不能按照要求开足体育课。被调查学校都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内容单调、项目少;班额过大,给体育课教学带来很大困难,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3.2相当大一部分学校体育场地的质量差、标准场地比例低,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少、质量差。部分学校配置的某些体育器材根本不是为了让学生使用,而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影响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置和维护、影响了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3.3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不够;体育教师学历等结构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体育教师的地位和工资待遇偏低、体育课不受重视、学校放任体育工作等多种因素导致大量的体育教师缺乏认真工作的动力,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

3.4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教育一样,处于一种被忽视、被边缘化的不正常状态,这是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要提高各级教育部门对“加强学校体育,明显改善青少年身体素质”重要性的认识。

4建议

4.1有步骤地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实行定向培养,解决分配渠道不合理的状况;号召和鼓励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给予一定的优越政策。

4.2加强农村学校场馆、设施的建设及改造工程。鼓励学校因地制宜、修旧利废,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自己开发场地设施以弥补经费的不足。

4.3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校学生的达标标准,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农村教育综合办公室.农村教育改革思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曲宗湖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5(4):26-28.

[3]王俊奇.东部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322-324.

[4]林文同,李习友.试论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J].体育与科学,1990,11(6):19-22.

[5]武军.中国农村体育的动力—争创体育先进县[J].体育文史,1995,(3):18-19.

[6]裴立新.我国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N].中国体育报,2004-06-24(7).

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 篇6

21世纪是生态的世纪。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科学运用生态资源,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倡导弘扬生态文明,保护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本,也是农业的潜力所在、魅力所显,更是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长远之策。

一、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现实意义

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受制于生态系统,生态资本的保值增值决定着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农村生态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1、生态恶化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新农村建设的严重障碍。一是农村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在资源禀赋方面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沙漠化、荒漠化土地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8%和18%,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可利用草场90%以上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和盐碱化。二是农业生产环境受到污染。我国耕地污染面积已近2亿亩。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高达西方发达国家的3倍,农药施用量为美国的2.5倍。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但严重污染农村水环境,直接危害农产品生态安全,还深度破坏农业的伴随型生态系统。集约化养殖场布局不当、治理不够产生的污染也日益突出。加之以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农村工业化,不仅造成污染治理十分困难,还导致污染危害更为直接。三是农民居住环境治理滞后。由于传统生活方式的根深蒂固、公共环卫设施的严重不足、村镇管理缺位等原因,农民居住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脏、乱、差”现象严重,生态威胁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进新农村建设,更加凸显出生态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与重要性。

2、生态良好是体现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突出主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内涵丰富。社会主义新农村应有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富裕舒适的田园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民主和谐的社会管理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农民,是一个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文明、和谐、共富的新农村。从这个内涵出发,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生态环境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辩证关系。大力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有利于优化经济 1

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生产发展;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增加农民的有效收入,保障生活宽裕;有利于丰富精神文明内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脏乱差”现状,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推进村容整洁;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也集中了一个地方所有村民的共同愿望,这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把生态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设中保护环境,在保护中搞好建设。在制定产业规划、确定建设项目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当前与未来的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3、生态保护是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重要命题。按照生态学理论,社会的转型首先是从产业的生态转型开始的;科学发展实质上就是以生态文明为根本取向、以生态资本为基础要素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一旦破坏,今后治理成本更高、代价更大、恢复更难。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标志着国家适时地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治理环境的主战场放在农村。以城乡为界,广大农村是淡水、耕地等资源的最大腹地,农村资源节约、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线长面广。从这一角度讲,建设新农村,改善村容村貌,努力营造良好环境,既是改变农村长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依托,体现出保护大生态的宏观战略思维。充分发挥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注重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生态的理念,立足于全部国土资源,合理有效利用耕地、林地、草原、淡水、海洋、生物、光热等各种资源,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节约农业,建设绿色而美丽的新农村;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共生,确保农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平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举措,其意义十分深远。

二、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工作重点

新农村建设最突出的是以改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为主的农村发展,也可以说是一场生态革命。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层次上看,它的基本任务和工作是培育农村生态产业、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治理农村生态环境,以此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1、积极发展农村生态产业。依据农村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等要素,把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农村生态产业体系。从长沙来看,一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围绕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重点建设了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等生态农业走廊,深入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四大生态农业产业走廊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发展水平较

高、生态环境优良、资源持续利用的生态区域。二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坚持服务城市、提升价值、拓展功能、打造品牌的开发理念,以现代农业展示、农村劳作体验、科技科普教育、田园风光欣赏为特色,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农业园、农业产业园、家庭庄园经济、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建设。全市现有“农家乐”1200余家,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总量超过120万人次,经营收入总额约1500万元。三是发展质量安全、标准化农业。注重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合理地使用地、肥、水、药、种、能等投入,积极防治农村面源污染,有效遏制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安全,不断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积极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着力抓好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储运、加工、包装技术,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消费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

2、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高效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农村生态资源,促进农村生态资源的显著增值,逐步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一是要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坚持生态优先,着力抓好退耕退牧还林还湖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环城林业生态圈等重点工程建设,正确处理保护森林资源和发展林业经济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防止新一轮森林破坏,控制大树、古树移栽进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尽量做到不填塘、不砍树、不推山,吸取“大跃进”的教训。二是要珍惜利用水土资源。加强对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避免耕地资源的缩减和退化。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大力发展农村小康水利,充分发挥其灌溉功能、观光功能、旅游功能和休闲功能,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中小河流治理、荒漠化和沙漠化治理,防止水土资源流失。三是要推广利用新型能源。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循环农业。积极推广沼气、秸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能源村”、“卫生村”、“生态村”。长沙的实践证明,农村沼气建设前景广阔。我们把沼气建设与与改厨、改厕、改圈相结合,与庭院美化、绿化、净化相配套,促进了畜牧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农民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3、着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利于提升环境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是要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把村庄生态环境整治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小康水利、道路、电力工程建设,形成生态资源有效整合、环保设施统建共享、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新格局。二是要因地制宜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整体推进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房,使村庄、街道的变化延伸到庭院,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切实保护好山体水系和植被,搞好农村沟渠、堰塘整治及田园绿化,完善村

庄建设管理机制,有效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三是要分类指导开展村镇生态创建活动。积极创新载体和模式,推动村镇生态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效化,着力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齐备、服务配套、生活舒适的农村新社区。从今年开始,长沙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重点,示范村逐步实施“三整三改一分离”(“三整”即整修乡村道路、整治村容村貌、整治生态环境,“三改”即改水、改厕、改电,“一分离”即人畜分离),整治村逐步实施“四清四改”(即:清路障、清淤泥、清污水、清垃圾,改水、改厕、改灶、改猪圈),这样整村推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生态集合效应。

三、推进新农村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我们要切实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以规划为先导,以机制为纽带,以投入为保障,把新农村生态建设推进到更高的水平和层次。

1、编制新农村生态建设规划。既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考虑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格局,又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角度,尊重农村的实际和特点,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态建设相结合,使生态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规划的编制要分别提出长期、中期、短期的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做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要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并根据环境容量、自然资源状况分别采取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策略,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要充分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如我市决定从今年起每年安排村镇规划专项费用1000万元,用三年时间完成建制镇控制性详规,村庄规划面达50%。并组织18家规划设计单位,联合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5所大学的700多名学生,分成100个小分队,深入全市200个村庄开展新农村规划的前期调研,确保在新农村建设中因地制宜做好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同时,我市还免费向农民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真正做到以规划指导建设、引领发展。

2、完善新农村生态建设机制。一是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坚持定期研究和部署新农村生态建设工作,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集中力量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切实维护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各种不同利益关系衔接好、平衡好,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调动方方面面投入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高度重视、共同参与、自觉支持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执法监督机制。推进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节地、节水、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快《循环经济促

进法》的立法进程,抓紧制定《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完善生态恢复与修复责任制度,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保证现有生态保护法规和条例的有效贯彻实施。三是建立生态预警机制。建立健全乡村环保机构,完善农村环境管理基础体系和能力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一体化。对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状态及时做出评估和预警,为新农村生态建设提供迅速翔实的科学依据。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评选、表彰、宣传等方式,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生态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和支撑。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农村生态建设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引入“绿色GDP”指标体系,改进干部考核评价工作,修订县市区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并抓好督查落实,形成正确的政绩导向。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7

近年来, 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发展的重大措施。一方面, 使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局面;另一方面, 在直接的政策扶持给农业带来表面繁荣的同时, 农业现代化滞后的矛盾却日渐突出。如:取消农业税后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缺位与农村村民自治的组织无序;部分征地过程中农民利益的“政府侵吞”与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市场引导下日益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与农村持续增收的路径闭锁, 都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笔者认为, 农村合作组织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系列问题的制度起因。在新的历史背景下,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其意义愈发凸显, 重视农村合作组织的作用, 推进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也就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1.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2003年, 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税费改革启动, 至2006年, 各省、市、区均取消了农业税。与此同时, 为了防止农民负担出现反弹、减轻乡村两级组织运转的行政成本, 各省、市、区又相继启动了税费改革的配套改革, 通过撤并乡镇、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合村并组等方式强化了基层政府组织的效能。从目前来看, 这些改革措施的效应已经显现。有学者认为, 乡村组织已经成为什么都不干, 只是维持自身运转的组织;也有人认为, 乡村组织开始转变策略, 在“实践中对自身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 使自己处在了一个有利的位置。为了不与农民发生正面冲突, 就要少做事, 甚至不做事, 但乡村两级组织又不能不干事, 于是, 将原来的软指标当成硬指标来做, 也就是将软指标硬指标化, 成为了当下乡村两级组织职能转变中的一个现实选择”。[2]显然, 在缺少了重要财源的现实条件制约下, 不少基层政府的管理活动大为缩减。可以说, 在制度型权力弱化和村庄政治选举化的背景下, 乡村两级组织弱化其管理职能已成为当前我国基层行政管理的现实图景。在原本就不够完善的村民自治制度环境下, 缺少了乡镇政府的指导, 很多地方的村民自治开始流于形式。从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和农村社会稳定的角度来看, 这种“消极行政”的局面对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因此, 如何解决取消农业税后基层行政管理的有序运行、为农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治理服务是当前乡村治理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农村合作组织因其内生于农村社区且具有能够弥补乡村组织职能部分空白的优势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乡村组织一样, 农村合作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具有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目标。它的出现有效地沟通了农户与政府, 可以更好地承接国家和社会的资源输入, 有利于基层政权对乡村社会的管理, 节约政府的治理成本。笔者认为, 在零农税背景下要更好地发挥乡村组织的职能、实现基层政府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最佳途径。

2.强化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机制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民公社解体后, 我国农村社会的管理就再没有完全回归到政治体制的治理范围内。亨廷顿在其政治学名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在现代化国家, 政治参与扩大的一个主要转折点就是农村民众开始介入国家政治。”然而, 从我国当前村民自治的实践不难看出, 农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参与程度较低、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普遍不高。村民自治只限于管理自身的事务, 对于延伸至乡村的基层政府管理组织——乡镇政府, 农民的政治参与是明显缺位的。村民自治法下的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委员会的指导关系也没有得到严格遵守与有效发挥。基层政权作为合法化的权威, 处与强势地位, 一旦有利可图, 就容易陷入行政干预困境。由于受到教育程度、信息收集能力的限制以及松散的组织等客观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身为多数的农民在影响乡镇政府决策的利益博弈过程中却存在着“数量悖论”。在传统的社会中, 未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民只知道排斥政治权利, “这一点表现的决不只是冷淡;冷淡至少还显示了一种政治利益和政治参与的可能。但在传统的系统中, 只有像独裁者或贵族这样的精英而不是广大的群众有权利参与政治。在传统社会里, 存在的毋宁说是一种政治的屏障, 就一般社会成员而言, 它是一种长久忍受的痛苦, 它使人们甘受命运的捉弄, 或者从来没想过把他们的愿望变成政治要求, 或者心无疑虑地把要这样做的念头窒息泯灭。”[3]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权力与义务是什么, 遑论去维护和履行自己的权力与义务。从我国《宪法》精神的角度看, 村民政治参与可以从根本上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 从而保障农民当家作主。而村民缺乏正当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现实却使得这种地位得不到保证。例如, 在新一轮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大量的失地农民在政府的利益侵吞面前表现出无能为力, 因而非正式的利益表达盛行, 其中尤以越级上访与群体上访较为流行, 暴力式利益表达也屡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合作组织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维护其自身的合法权益、保证其享有平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的有效方式, 体现了现代公民社会的应有之义。因此, 强化农民的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农民的正当利益诉求机制需要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3.改善农民的经济收入状况、提高农业的抗风险能力需要发展农村合作组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农民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提高经济收入是首要目标。作为利益主体的社会个体或社会集团只有从经济上获得了生存的独立性才能实现社会生活的自主性。奠定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则为生活于这种制度下的社会个体提供了获得生存的基础与机会, 同时也给那些分散无序的个体带来了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我国农民尽管数量庞大, 但分散化程度很高, 且由于整体素质较低无法形成有效的集体行动去抵御市场化所带来的风险。特别是由于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市场谈判能力较弱, 难以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 实际上面临着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在国内市场上, 农民还承担了大部分的市场风险。如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过猛, 农民的利益常常受到侵害。在国际市场上, 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下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 难以突破技术壁垒。如在有关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谈判交易中“集体失语”, 不能有效应对高组织化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挑战, 使农民福利在农产品进口中受到巨大损失。[4]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也使我国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 在市场引导下的贫富差距两级分化格局中, 农民是最大的贫困群体。近年来, 在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多予少取”的财政政策的直接支持下, 我国农民的收入虽然有所增长, 但与我国整体经济的高速发展相比, 城乡差距依然在扩大, 农民与其它阶层的收入差距仍然存在很大悬殊。解决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就是要建立一种制度, 即在合作运动倡导者及积极分子的推动下, 将农村经济活动中的弱者组织起来, 使其从中获得依存感和实现更多的公平和利益。事实上,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发展农村合作组织尤其是经济性组织, 可以克服生产、流通小规模经营的困难, 降低交易成本, 化解市场风险, 提高农民的经济福利。同时, 对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提升农业的竞争力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衍生的利益自主的社会个体, 在其面临各种权力的制约时, 就会以契约为基础自发地组织各种政治的、经济的、职业的等等之类的社会团体, 以保护个体或团体自身的利益, 免除政治与经济上的振荡。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正是内生于这一体制背景下的制度变革之一。可以说, 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农村市场的不断完善、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等都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所以,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

1.我国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根本基础

农村合作组织的主体是农民。从历史角度来看, 中国传统的封建政治思想对当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着消极的影响, 传统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生产者性质也使得他们不可避免地具有封闭和狭隘的特征。因此, 成功的改革必须打破这一羁绊。我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萌发的, 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解决我国广大农民温饱问题的同时, 也大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性。伴随着这一历史变革的推进, 我国农民独立的利益意识也逐渐得以强化。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是集体所有, 农户只拥有经营使用权) 的制度创新显然不同于个体私营, 这种经济制度虽然不会出现大的土地兼并, 但却将农村社会转化为小农社会, 农业生产成了小农生产, 农民的弱势群体处境也未得到根本改善。有学者指出, “利益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的获得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5]农业合作组织正是农村中经济理性精神成熟的自由农民在市场竞争中为求生存和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借助这一组织形式, 农民在争取自身利益的过程中也不断接触到现代市场经济的精神内核, 即市场的竞争性促使广大农民在艰难的适应过程中不断学习, 也就是说, 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主体基础。

2.我国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地位的明晰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

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场所, 缺乏完善的市场体制是我国农村发展长期滞后的根本原因。众所周知,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有着密切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以牺牲“三农”利益为代价优先发展工业和城市一直是我国发展策略的重要内容。因此, 解决“三农”问题, 必须走市场化道路, 为农民自主经营、自由流动创造市场环境。事实上,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也是农业生产市场化所决定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角度提出了很多方面的改革任务。目前, 我国已建起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流通市场, 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资源配置。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性作用是资本市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联结的内蕴, 从这一点上讲,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实现农民农业经营利益的必然产物。此外, 市场经济的运作形式也为经济行为的理性化、社会行为的秩序化提供了保证, 其形成和发展都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并为农业合作组织化提供了一定的渠道和组织形式。可见, 明晰的市场主体地位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我国近几年连续出台的重点关注农村发展的政策是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有利契机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合作组织作为一个载体在农村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安全阀和稳定器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广大农民在实践中创办了超过15万个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但其法律地位却一直不明确。为了支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国出台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如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第一次从法律上确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 规范了财产制度和分配方式。这对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 国务院于2007年7月1日起实施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在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下, 长期以来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法律地位和组织属性、利益分配与内部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规范, 我国农村合作组织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发展时机。

三、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

我国农村合作组织历经了从无到有、从扭曲到回归、从忽视到重视的艰难制度变迁过程。尽管拥有了农民利益主体意识觉醒、市场发展完善、政府政策支持等诸多有利因素, 但现阶段仍处在培育发展阶段, 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与解决。

1.关于培育农村合作组织的现代化主体问题

社会经济的一切行动总是以个人为起点的, 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行为的目标就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农民作为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 必然驱使其在生产过程中主动去寻求和接受现代生产要素。因此, 农村合作组织的现代化主体培育也就是现代化农民的培育。即把新型农民作为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的主体, 培养造就出一大批既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又有专业技能、市场观念、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这既是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基础,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为此, 必须要克服小农经济思想, 强化农民的市场观念, 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正如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所强调的: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能够赋予先进制度以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的心理基础, 如果掌握和运用先进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还没有经历一场现代性的转变, 那么失败和畸形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合作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它的生存与发展是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也就是说, 合作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就在于“农民的商业化” (或者是农民本身的现代化) , 即从不愿冒风险和“生存导向”的行为者转化为对部门间获利机会、市场价格、利润和财富积累敏感的“现代经济人”。[1]这即是说,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有现代化视野和素质的农民来实现和支撑。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 而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是决定贫富的关键。要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本, 转变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就是当务之急。

2.关于政府在农村合作组织中的定位问题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一种制度变迁, 这种制度变迁开始于农民利益意识觉醒下的非正式制度变迁。近年来, 中央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采取的取消农业税和实行农业补贴等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但就建立农村发展的长效组织载体上还需要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提供更多的制度安排, 而大力扶持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就是激活农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的关键。在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中, 地方政府有着相对特殊的身份、地位、职能和行为。一方面, 它是国家上层建筑体系和国家行政序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方面, 又是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样一种双重身份使得地方政府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民组织化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发展史, 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农业合作化高潮和人民公社体制的确定, 以及80年代人民公社体制破除以后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建过程, 都始终存在政府行政干预过多抑或无所作为相交织的矛盾。[4]在民主体制的制度下, “代表人民经济利益的合作组织, 自能发挥其民主的精神;否则, 整个政治经济体制如果是在独占、操纵、垄断的情形下, 则合作组织的民主精神往往被阉割, 合作运动的灵魂往往被出卖, 合作的效用, 亦就往往被变质地利用”。[8]笔者认为, 我国政府在农村合作组织中主要的作用是提供公共服务。然而, 尽管政府的扶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所需的必备条件, 但前提必须清楚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范围, 且政府的扶持应以尊重市场规律和不干涉农民组织的正常运营为前提。同时, 政府的职责还应表现在增加专项财政资金投入、强化财政投入的支持力度、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示范范围等方面。特别是充分发挥试点示范合作组织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明确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农业经济服务部门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指导、管理和服务的职责, 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业务指导和组织保障。

3.关于引导市场发挥扶持作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问题

内生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体系的农业合作经济, 必然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 而市场的信息是千变万化的, 刚刚起步的农村市场经济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发展瓶颈, 而农业合作的资金投入问题即是制约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 通过采取政策优惠等方式来鼓励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发达地区资本进行投资, 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并根据各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开展不同程度的农业合作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鼓励和引导各类工商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到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中来, 一方面, 可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广泛吸纳企业资金参与农村合作经济的建设, 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另一方面, 也顺应了企业发展的需要, 使企业可以与对应的农业合作组织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 避免了与分散的农户进行一次性搏弈的恶果。同时, 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的质量。这既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核心任务, 也是开展农村经济合作的根本目的。从现阶段看, 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了帮助农民增收, 国家相继出台了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改善农村信贷环境、稳定粮食保护价水平、放开粮食市场、发展农业科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振兴乡镇企业、疏通农民进城就业渠道等政策。但从长远看, 要持续、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是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来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提高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检视长期以来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原因, 不难发现,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农民经济地位薄弱、增收难以持续的制度樊篱。对此, 各地应在“多予少取”的总体方针下, 借助市场的扶持作用, 促使农村合作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 共同推动农村和谐社会的形成, 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政府的重点关注及政策的扶持也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总之, 在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既需要维护农民自身的主体性作用, 形成持续的内在驱动力, 也需要发挥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扶持作用, 借助市场的有效方式, 形成强有力的外部推动力。只有通过外部推动力和内在驱动力的有机结合, 形成上下一致的动力机制, 才能真正推动农村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载体。

参考文献

[1][6]赵泉民.20世纪中国合作经济困境的比较经济社会学分析[J].学术研究, 2005, (08) .

[2]申端锋.指标的指标化——关于税革后乡村组织职能转变一个解释框架[J].甘肃社会科学, 2007, (02) .

[3] (美) 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

[4][7]张红宇.对新时期农民组织化问题的思考[J].农村工作通讯, 2007, (04) .

[5]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农业发展研究 篇8

一、支持与保护农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内在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从根本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通过对国民收入的重新分配,来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劣势地位,从而兼顾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近几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逐年增加,2006年财政资金按照中央一号文件“三个高于”(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精神的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但是,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直较低,并且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态势(见表1)。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对于农林、水利等项目的投入很大,这些溢出效益显著的项目受益对象不单单是农业,可是长期以来一直统计在农业投入中,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规模,如果将这部分支出剔除出去,政府财政直接投入到农业领域的资金总量会更小。若剔除农林水利气象等事业费支出,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随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再加上财政对农业的欠账,因此,相对于农业需求而言,财政支农资金的供给还远远不足,财政支农支出的力度仍然不够,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业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的责任,尽管这几年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财政支农投入的不断增加。但这些措施并未得到很好地执行,尤其是到了县乡两级,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和农村债务等各方面的原因,执行到位非常困难。如2004年6月,国家审计署发布的全国50个县财政支农资金审计调查结果显示:接受审计的50个县挤占挪用财政支农资金4.95亿元,主要用于平衡财政预算、弥补经费、出借、经营、建房买车等,占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额的10%。另外,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数额的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债资金的投入,而国债规模的扩张从长远看是不可持续的。我国加入WTO后。在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农业面临着艰巨的结构调整任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量与当前农业发展任务很不相称的状况亟待改进。

(二)支农资金部门条块分割,难以发挥合力

从宏观层次看.我国现行的农业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基本上是农业投资、农业生产、农业研发、农产品流通、农产品消费等分别归属于不同的部门管理。这种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造成了生产与市场、科研脱节。投入分散重复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财政支农资金的规模效益。财政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产生了不良后果:一是部门职能交叉,一项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往往牵涉多部门,多环节,周期长。人浮于事。推诿扯皮现象严重。二是导致农业支持和保护力量分散。缺乏整体规划,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三是农业支持和保护过程中间损耗大。

(三)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我国近几年财政农业支出中,用于农林、水利和气象等事业费支出的比例已经超过60%,财政支农资金用于主管部门自身支出的比例偏高,而农业建设性资金投入不足。在农业的建设性支出方面,由于地方政府有追求政治目标最大化的倾向,表现在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支出中绝大部分是水利设施建设支出,财政资金过多地投入到了本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生产经营性领域。而一些该由政府投资的领域却出现“财政缺位”现象,一些具有生产战略性、对农民具有发展意义的纯公共产品供给不够。如农村的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等制度性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业科研与推广等政府服务性领域的支出比重较低。对照WTO农业协议。政府在农业方面的公益服务支出包括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咨询服务、培训服务、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市场促销与认证服务等支出均属于绿箱政策,不受约束,不需要进行削减。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实行的“绿箱”政策支持项目还存在不少空缺,支持力度还很不够。

(四)财政支农支出的项目绩效管理比较滞后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制度在逐渐规范和完善,但财政支农资金“重申报、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项目绩效管理尤其滞后。具体表现在:一是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缺乏财政支农项目的基本统计信息。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评估,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从而影响了资金整体效益的发挥;二是项目实施管理缺乏严格的责任制,由于政府财政的支农投入是无偿的,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的使用效果缺乏责任心和压力:三是主管部门缺乏对项目绩效管理的动力。由于目前的农业项目申报和审批时还难以把新项目的申报与原有项目的绩效挂钩,致使项目单位和主管部门往往把精力集中在申报项目的“包装”上,而对现有的项目疏于监管。

二、完善我国农业支持与保护财政政策的思路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良性机制

整合政府支农财力资源,对现有的农林水利部门以及农业综合开发办、扶贫办、西部开发办等机构进行统筹设置,明确财政支农的职责分工,调动各级政府增加农业投入的积极性。要明确各级政府支持保护农业的职责分工,对于关系全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如大型水利设施和跨地区性的大型农业基础设施、重大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农业信息化体系、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试点等,国家财政应加大支持力度。对一些区域性中小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受益面比较小的农业项目主要由地方财政支持。这种职责分工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筹措支农资金的积极性,是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内在动力。

同时要加快农业投入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目前,我国除了《农业法》中有“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的原则要求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条例和细则。国家应及时研究出台一些有关农业投入和农业补贴的法规、政策,从而在法律和制度层面上保证政府财政支农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随着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断调整,政府对农村的直接投入不断增加。但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还有差距。政府应不断丰富和完善间接投入手段和措施,对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应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如税

收优惠、财政贴息等。利用财政资金的“汲水”功能,引导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和外资进行新农村建设。通过扶持农业生产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引导城市工业资金进入农业领域。通过扶持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使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对接,形成稳定增长的农业投入机制。

(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结构

财政部门必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扶植优势产业和产品,设立农业结构调整基金,根据区域特点,发展特色经济。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人手,选择有市场潜力、财政贡献率大的品种作为发展重点,着力培养主导农产品,形成特色基地;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化带动效应,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把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建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联合体。

财政应重点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市场体系,既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内容,也是今后财政支农政策的重点。在具体运作中,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区域性农村主导产业及已形成的龙头项目,大力支持联结农民和市场的社会化中介服务组织建设,尤其要重点支持立足市场、把握信息、面向农村、管理科学的国有事业单位的专业服务组织、乡村集体服务组织。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支持综合性农产品交易市场、网络化农村劳动力市场、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农用生产资料市场建设。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

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根据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和WTO相关规则,对现有财政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清理、归类和整合,集中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项目。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在调整农业专项资金的同时,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对资金管理部门的职权范围进行适当的划分。同时要建立由政府主管领导负责、重大财政支农项目咨询制度。由独立的咨询机构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并对项目进程进行监管,确保财政资金的重点投入。建立并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审计监督与社会舆论监督相结合的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体系,使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从根本上解决财政支农资金被挤占挪用问题,以保证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同时,国家必须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监管的立法监督,使其早日进入法制轨道。

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要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一方面要加强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三农”政策、WTO有关规则、WTO农业协议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支农资金和项目管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政策水平,使他们尽快掌握WTO知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使资金和项目管理人员掌握必要的农业生产、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财务会计、预决算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财政支农项目实施地区的乡村干部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加强支农资金使用的管理。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农业投入的绩效评估与监控体系。及时和全面地掌握全省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动态和使用效果。同时,建立支农资金使用问责制度。对挪用项目资金的单位要收回资金,并按规定对责任人追究责任。对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项目要分析原因,如果是项目申报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得有关部门批准的,不但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部门领导和地方领导的责任。

总之,国家财政要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健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农业财政政策体系,加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保护和调控职能,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上一篇:通用航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大学生村官 自足岗位 从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