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精选12篇)
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 篇1
摘要:民族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分析了林业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并探讨了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林业生态建设,新农村建设
林业生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者相辅相成, 通过长期实践, 林业生态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出林业的生态和经济功能, 以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增加地区经济收入, 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林业生态建设为核心, 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为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林业生态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1 是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
林业生态建设是解放和提高农村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其可以为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林业是基础产业的主要构成部分, 可以延伸和完善林业产业发展链条, 提高农村整体生产力。除此之外, 森林建设有助于缓解自然灾害问题,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从而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稳产高产。
1.2 是实现农村生活宽裕的有效途径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 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通过长期实践发现, 林业建设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例如, 可以建立以林业产业为依托的林果业、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林下种养业、野生动植物繁育利用业等。
1.3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动力
林业是农业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 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 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同时, 注重绿色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 以节省资源, 增加经济收益。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民族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 需要综合考量生态发展影响因素以及和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和谐关系。森林的价值体现在其是生态系统的支柱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包含现代农业发展, 而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在森林生态系统的长远发展基础上, 这样才能改善当前民族地区农村建设落后的现状。
2 如何加强现代林业建设
2.1 加大林业财政支持
根据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合理配置资金, 对于林业的重点工程项目, 需要提高投资力度, 以实现部门和项目的有效整合, 最大限度发挥出资金的价值。同时, 还需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功能建设, 并对税收、贷款等方面予以完善, 可适当给出优惠和奖励政策, 从而吸引社会外界的关注。也可以通过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 为非公有制林业等注入新的动力, 调动社会各界资源共同参与林业建设工作, 加快地区新农村建设进度, 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推广林业技术
推广林业技术需要从2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而林业经济结构的优化也需要注重工业和农业建设, 如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果树, 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同时, 还需要提高民众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林业建设, 维持经济发展和林业发展的平衡状态;另一方面需要完善林业技术推广制度。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出台林业发展规章制度, 并加强林业制度改革的技术改造, 以有效指导林业技术发展。
2.3 加强森林抚育经营
需要引进新型技术, 提高造林营林机械化水平, 促进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森林抚育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高造林营林产量和质量。需要注意的是, 需要通过实践对森林抚育经营模式加以完善, 根据地区的环境条件, 如立地条件和乡土树种等, 选择适宜的抚育经营方式。可以实施分类经营, 以保证特定林种效益为核心, 综合多种影响因素, 依据森林经营规模等对林分进行改造, 可进行自然混交, 而商品林的发展也需要以造林技术为基础, 以促进抚育经营。
3 结语
综上所述, 长期实践证明, 通过林业建设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 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充分发挥出地区资源的优势, 制定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适用性, 符合地区发展要求, 实现增产增收。
参考文献
[1]周业森.广安区林业发展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四川林勘设计, 2012 (2)
[2] 黄旺生, 潘金志.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若干关系的哲学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 2012 (2)
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 篇2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 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具体的20个字方针,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既是要求,也是目标,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方方面面。而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看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则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
一、注重生态文明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八个字向我们传达的信息就是党和政府要让农村GDP继续增长,人均收入要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与农村的生产、生活联系在一起的,改善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注重生态文明,对于农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具有促进作用。强化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国土和水系整治,整备好农村和农业的基础,保护好森林和农业环境的其他方面,很大程度上是在保护和培育长期的农业生产力。在这一意义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生产发展”是一致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农村自然资本的价值实现途径,为农民的“生活富裕”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一)生产发展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的目标。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放在首位,我们要牢牢坚持这一战略思想。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才能全面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
生态平衡是社会建设之根基,一旦这一根基遭到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发展生产力,使人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江泽民同志就曾经根据当今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现实,在深刻总结我国及世界工业化国家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言简意赅,精辟科学,正确把握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树立人和自然的平等观,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达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两不误,既有绿水青山,也有金山银山。
(二)生态文明是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
生活宽裕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仅仅意味着物质生活宽裕,也包含着身心舒适,即良好的生活环境所造就的健康的生活状态。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让人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使人不要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生态文明是生活水平提高的生态条件和重要基础。
目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大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不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之所以发展落后,不仅仅是因为自然、地理、历史等原因,很大程度上还在于这些地区在农业发展中,人们不遵循自然规律,导致了环境和生态状况的严重恶化,“因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事物”,人们不合理的使用自然资源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恩格斯就曾说过“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如,土壤力丧失使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导致农业可用资源日益匮乏、长期的农业发展缓慢也使很多农业人口流失从而缺乏足够的农业劳动力等等,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之密切相关。
二、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的内容之一
(一)村容整洁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村容整洁”顾名思义,是指农村社区的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社区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社会秩序稳定,村容村貌整洁。从微观行动来看,村容整洁就是要加强农村社区的环境建设,开展农村社区生活垃圾、沟渠水塘、院落畜圈的整治活动,加强危旧房屋更新改造。从宏观部署来看,村容整洁讲求规划先行,这个规划,不仅要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实行城乡统一规划,考虑到城市文化的进程和发展布局,还要站在农村自然和文化发展脉络的高度,尊重农村社区的实际和特点,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从硬化、绿化、净化、美化入手,进行村容村貌的综合整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比如因地制宜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民居民宅等。“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的最基本的内容,农村生态良好的重要标志,也是“生态文明”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提和基础条件。
(二)村容整洁的意义
应当说,实现“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既是针对当前农村村容村貌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直接体现保障广大农民群众拥有良好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利益要求,更是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的要求。村容整洁,有利于优化农村投资环境,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为发展农村经济提供良好环境,对提高农民收入有着潜在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有助于农民安居乐业,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有保障;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带来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同时,它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基本的内容和建设成果的最直接体现,是体现人与环境是否和谐的重要指标,看一个村庄发展程度的好坏,看一个农村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这个农村的村容村貌。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重要抓手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
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生态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的载体。环境好了,文明的程度才能提高。有位哲
学家就讲过“环境能够塑造人,人能够改造环境”。抓乡风文明,应该从看得见、摸得着、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的文明抓起,如果我们的村庄破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去跟农民讲文明,就很难有说服力。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农民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有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就能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形成人口、环境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使农民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意识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从而注重自身与环境的和谐,这本身就是一种文明的体现,农民有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意识,居住环境的改变,使农民身心愉悦,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更加文明和友好,人与人关系更加和谐友善,从而促进了农民的社会道德的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任务
管理民主,就是让广大农民在参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实践中,能以主人翁的态度,享受更多的民主权利,自主决定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自主管理农民自身的事情,维护好和发展好农民自身的权益。管理民主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是一种农民自主从“干中学”的过程。成熟的民主体制始终伴随着永不停顿的成功实践。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农民自主、村民自治、自我决策过程中所形成的民主决策的新内容,这种民主决策直接给农民带来利益,管理民主之习惯从中真正育成。从某种程度上说,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是实践我们民主体系的过程,也是我们农村民主体系逐步发育、成长、成熟的过程。所以,离开这些与农民利益休戚相关的实践过程,谈民主管理往往就是空谈。
管理民主首先就要要求广大劳动人民积极参与与自身有关的各项事务中,而维护农民的环境权也是管理民主的重要任务,如农民自主管理生活与生产环境,同各种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等。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需要广大农民要有主人翁的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大行动中,人人都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维护好自身的长远利益。转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倡导文明卫生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革除生活陋习,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更需要全民参与,在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民的参与以及他们对于自身行为活动的管理是生态文明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之一。
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会对改变被严重污染的农村环境有极大的作用,也会使我们的农村发展得更为全面,从而使我国广大农村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蒋和平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 篇4
大湘西, 即“湘西地区”, 是对包括张家界市、湘西自治州、怀化市以及邵阳、永州的部分县市在内的整个湖南西部地区的统称。这里生态植被保持完好, 民族传统文化浓郁, 农耕文化底蕴深厚, 近几年, 大湘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农民增收了, 农村原来的木房子减少了, 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混凝土的小楼, 基本家家户户通了公路, 湘西一派新农村建设的景象。
二、乡村生态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
(一) 对社会的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以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标志的。经济发展、生态平衡、搞好环保是手段, 社会发展和进步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所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到多方群体利益, 如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及旅游者, 这些利益关系处理不当, 给社会造成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为妥善处理以上各方关系, 中央政府在旅游政策上使用“多予、少取、放活”的方法, 进行了体制性、政策性的配套改革, 调整了社会结构,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这不仅没有触及到各方群体的利益, 反而还增加了各方利益, 最终各方群体走到了一起, 没有发生冲突, 形成了和谐局面, 推动了新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 对经济的影响
通过乡村旅游使当地村民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活动的客源主要是都市人群, 他们到乡村去就意味着要消费, 而旅游地为他们提供活动场所就得收费, 同理可知, 旅游者的一切行为都得花钱, 使货币在乡村流通速度加快, 从而就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旅游目的地的收入, 拉动了村民的经济消费, 引起一连串的经济效应, 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 形成旅游产业发展高增长区, 旅游目的地从最初的脱贫到繁荣发展, 推进了农村经济现代化, 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 对文化的影响
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展, 让都市人群进入平常百姓家庭, 加强了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 一方面, 让城里人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及传统的农耕文化, 知道老百姓的疾苦, 珍惜自己的城里生活, 让小孩子知道五谷杂粮的来龙去脉、祖先的生活方式及简单农具的使用等等;另一方面, 城里人来到乡村, 扩大了村民的视野, 传播了科学的思想和思维方式, 增加了对都市人的生活习惯的了解, 农民会更加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注重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挖掘, 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总之, 乡村旅游的开展, 城里人和老百姓都得到了实惠, 城里人到乡村后思想得到了净化和洗礼, 村民学到了城里人先进的文化理念,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 有力的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四) 对环境的影响
有人说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不会破环生态环境, 但在现实生活中, 旅游地因游人过多对农业自然资源破环的情况是有目共睹的, 一次性饭盒、塑料口袋、啤酒瓶、香蕉皮到处乱丢, 旅客在文物古迹上面乱刻乱画, 特别是某些景区名贵树木上刻有“某某到此一游”字样, 这既毁环了自然资源, 又让景区失去了观赏价值。在社会环境方面, 客源地阴暗面如“黄、赌、毒、盗”侵入乡村, 以上这些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违背的。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保护的重点是农业生态环境、农村文化遗产。我们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容量、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容量以及当地农业生产容量进行合理规划, 把游客人数控制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范围以内, 同时, 乡村成立联防队, 日夜巡逻, 维护治安, 抵制歪风邪气, 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乡村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出游观念、客源市场和旅游产品的影响
(一) 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开发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解决交通问题是关键。为了使旅游者来得方便、逗留期间活动也方便以及活动结束又方便的离去, 必须解决并提高可进入性程度, 这不仅包括水路、陆路的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也包括各种交通工具的营运安排。中国共产党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要实现“乡通油路”、“村村通水泥 (油) 路”和“村村通客车”的三通工程, 这为旅游资源的可进入性提供了保障。新农村建设中提出了要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实现村村通电话, 乡乡能上网, 发展农村电信和邮政等, 这为旅游业提供了信息交流平台。因为旅游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的特点, 所以旅游企业就要加强游客对旅游产品的直观感受, 而企业的营销活动必须要借助多媒体网络手段, 不但经济而且直观, 信息量大, 又能把事情叙述清楚, 新农村建设把农村信息网络作为一项重点的基础设施来抓, 也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好的宣传渠道, 同时也为农村旅游业了解都市人群的需求动态提供了途径。
(二) 对出游观念的影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地理、民俗文化等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保护, 又为旅游者带来了享受, 同时也把这些无形产品转化成合理的经济收入, 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更加显著的效益和财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旅游消费观念、出游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的出游目标从总体上来说是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追求快乐健康的休闲游憩, 追求心神的宁静, 体验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等。而与此相适应的是, 旅游市场也发生了空前的转变:出游时间的个性化, 如周末出游、假日出游、过年过节出游等;出游地点的特色化, 如历史文化名城、古村落、著名景区、烈士陵园等;出游方式的多样化, 如徒步游、自驾游、自助游、互助游、拓展游、刺激游、团队游等等;新农村的建设, 农民生活富裕了, 他们也有走出去到外旅游的冲动, 他们的出游观念是选择就近、价廉、物美、实惠的地方, 老百姓都想旅游了, 这预示着一个全球旅游时代的到来。它为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机遇,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结果。
(三) 对客源市场的影响
乡村生态旅游是社会新型服务产业, 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无比光明的发展前景。因为,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社会劳动日益脱离一线物质生产形态而转移到服务领域, 使人们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负担, 从设法获取基本生存条件的重压下解放出来, 转而对改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并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企求。尤其对女性来说, 由于生产劳动的非体能化, 其先天的劣势得以避免, 故而能够同男子一样在各种新型服务产业中发挥作用, 这使她们的社会与经济地位将空前提高, 并推动整个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向改善精神生活、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高级化方向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集追求新奇、陶冶情趣、康体娱乐、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服务产业, 在这种物质文化需求的进程中正当其时, 发展前景无量。
笔者在吉首火车站对游玩大湘西后返回客源地的游客发放问卷共计248份, 回收了202份, 表1是旅游者对大湘西的评价抽样调查统计表, 从中可以看出, 旅游者对大湘西的评价总体上是比较好的。
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要求, 各级旅游部门成立了乡村生态旅游协会, 制定行业评价标准, 分工协作, 进行规范化管理, 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定期培训相关人员, 充分利用节假日的机会, 组织观光旅游、农村科普活动等, 同时, 对该地区的旅游产品大力宣传, 并同周边景点及旅行社合作, 向旅游者相互宣传各自景点的优势, 共同提高景点的知名度, 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 扩大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
(四) 对旅游产品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使乡村生态文化意境更加浓厚, 促使旅游产品的开发和保护。在产品设计上, 大湘西注重以乡村生态文化为核心, 提升文化品位, 维护和强化乡村整体环境意象。乡村意境强调的是整体的乡村氛围, 因而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客观上也必须以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 乡村旅游项目的设计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生态意境的要求。不搞与乡村意境不相称的旅游项目;保持和恢复传统的乡村聚落和建筑;造田园风光营造乡村农耕文化意象;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乡土气息;加强乡村饮食文化的开发;发掘和保护乡村手工艺文化;展现丰富多彩的乡村精神文化;注重参与性、体验性设计。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的魅力在于自然、文化和闲趣, 虽然绝大多数乡村从表面看不具备完美的旅游资源, 但要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 则应深度挖掘属于自身的生态资源, 尽力造就富有美感的乡村生态文化意境, 形成自己独特的大湘西乡村生态旅游品牌。
四、结语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实现城乡互动, 都市人群的精神风貌、卫生习惯、现代文明、文化生活传到了农村, 村民在这种现代文明潜移默化的带动和影响下, 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经济头脑明显提高, 视野开阔了, 封建迷信思想就少些了, 打架赌博现象也没有了, 村民也开始想到抓经济, 争做好农户, 竞相比服务质量, 总之, 大湘西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地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
参考文献
[1]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
[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7.
[3]陈文君.我国现代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2) .
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 篇5
作者: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12日
青岛市政协委员、民革青岛市委副主委尹明琴反映: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相继提出了“五化”目标明确的建设任务,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但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化”只是最基本的指标,还要在更深层次上,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跨越突破。
伴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居住环境近些年大有改观,但农村的环境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农业生产过程间施用的化肥、农药、地膜等造成的面源污染一直没有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法,化肥、农药和地膜因使用不当、利用率低,残留在土壤、水体及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人畜造成了危害;养殖业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的露天堆积,导致有害病菌病毒扩散传播,成为疾病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病源,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农村水体污染严重,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司空见惯,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染饮用水源,或直接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农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生产安全。
3、能源利用方式仍以作物秸秆、薪柴和煤炭等原始方式为主。农民炊事、取暖等采用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较少,更多地燃烧秸秆、薪柴、杂草等,在造成木材浪费,破坏植被,加剧污染排放的同时,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县情、乡情、村情,科学做好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1、营造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氛围,大张旗鼓地展开环境宣传。针对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建议采用农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科教片、宣传图板等,或者结合文艺宣传、科技下乡等内容,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编写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适合使用的环境和生态乡土教材,在农村中小学中广泛普及。
2、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乡协调和谐发展。做好村镇建设规划,抓好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改厕系统建设;加强各类养殖场的畜禽粪肥的利用和处理水平;加快农村利用沼气新型能源建设等,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行保护性耕作或免耕技术,开展普及配方施肥技术,加大兴修水利、配套改造水利基础设施,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
3、加强环境管理,保障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开展。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污染产业向农村转移。环保机构要加强对乡村的监管,为环保部门配备必要的执法和监测设备,以便能够全面掌控农村环境的动向趋势。
4、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提升农产品安全卫生水平。采取积极有效的现代农业技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扶持发展生态型农业,建设生态家园、区域性(小地域范围内)生态农业产业,培植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龙头产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继而大力发展生态富民农业产业,减少农药、化肥、地膜等面源污染,生产绿色、有机及生态农产品。
拔苗运动与新农村建设 篇6
8月24日的《新京报》报道,为了整治村容村貌“建设新农村”,河南省温县在7月17日下发文件要求拔除村民屋前屋后的农作物,并动员该县公务员、医生和教师回到原籍“拔苗”,从而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拔苗运动”。
消息一出,便引起人们的猛烈抨击。人们质疑,为什么党中央“建设新农村”的宏伟战略,在基层那里屡屡被走样成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遮羞墙”所光鲜的是村里的容貌,还是政府的脸面?“拔苗”所助长的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地方官员的政绩?
拔苗岂能拔出新农村
“房前屋后,种瓜种豆。”这不仅是一句农谚,也是眼下农村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农民们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种些蔬菜,既可以满足自己的日常吃菜,又可以绿化周围环境,本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可如今,在河南温县,农户在门前、空院、空闲地种植的蔬菜、农作物却被视为“乱栽乱种”而予以强行拔除。
据报道,温县村容村貌的集中整治活动是从7月17日开始运作的。当天,县政府向下级各单位下发了《村容村貌集中整治方案》。《方案》以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倒乱流、乱种乱养、乱贴乱写”的“十乱”为任务和目标,要求铲除“包括农户在门前、空院、空闲地种植的蔬菜、农作物和滋生的杂草”。这一措施,被温县认为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步骤。县委副书记朱玉正说:“我们前年就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会上提出了村容村貌整治的战略部署,这是一项阳光工程。”
为了这项所谓的“阳光工程”,县政府还组织县里所有公务员以及学校、医院等相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回户籍村落,拔去村民屋前栽种的蔬菜作物,1人须完成10户,否则罚款两百元。与此同时,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中也掀起整治比拼大赛,落后者将受到组织上的处理。
强大压力下,县里的乡村干部、教师、医生卷入其中,农民的茄子、青椒、豆角、大葱惨然夭折。
八十多岁的老太心寒:为何自己跪地相求都没能保住自家吃菜的豆角?乡村干部疑惑:为何去年似一阵风刮过的拔苗运动今年又起,难道这就是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岂是花架子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之后,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很多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然而,也有些地方,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念歪了经,无视农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却在盲目乐观、形式主义、长官意志作风下急躁冒进。
在近期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报道中,一些地方热衷于搞花架子、形象工程的新闻时有所闻,除了温县的“拔苗运动”,最典型的当属甘肃永靖县的“遮羞墙”。永靖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全县贫困面10%,个别乡镇的贫困面更是达到70%以上。但就是这个连机关干部工资都不能准时发放的贫困县,去年下半年开始化几十万元在部分公路两边新竖起9处总长度2公里多鲜亮整洁的高墙,永靖县扶贫办副主任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称,由于当地村民的房子比较破旧,因此用墙来挡一挡,这是“新农村建设”中探索出来的做法。而当地农民则毫不客气地称之为“遮羞墙”!就在被“遮羞墙”遮挡的村庄中,还有部分农户家里缺粮断水,生活极其贫困。
其实,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包括“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多个层面,对此,中央曾明确要求,“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议,不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包办代替”。
但是,确实有一些地方政府,跟永靖县、温县一样,把新农村建设简单理解为“新村庄建设”,理解为整顿村容村貌。他们认为,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旦上级要验收检查,要看的也是村容村貌好看不好看,而不一定到老百姓家里去看饭碗里有没有菜。把苗拔掉了,村容村貌就好看了,上级的精神就落实了,镇里也就可以向县里交卷,县里也就可以向市里交卷;能交卷上级才满意,上级满意,官员才有政绩。
而在这种虚荣政绩下,一些地方过于看重视觉效果,无视农民的真正感觉。基层部门不是努力找准农村实际需要,按照农民生活习惯去规划去建设去发展,而是眼睛一味地朝上看,跟着领导个人意志去栽花树景,搞形象工程,结果自己争得了“面子”,却让老百姓活受罪。
当前农村薄弱环节多,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到底先从哪方面入手,要有个轻重缓急。要优先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而不是搞一些看起来很光鲜、但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毫无帮助的“面子工程”。如果钱都花到了“面子”上,农民最希望、最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就无能为力了。
该由农民说了算
新农村建设的宗旨不仅仅是让村容村貌好看一点,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所以,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以农民为主体而不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是为了改进农民的生活境遇而不是为了地方官员创造政绩。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得农民说了算,即使政府部门认为农民的观念是不正确的,那也得慢慢引导开化,切忌一刀切,搞形式主义和用行政命令强迫。
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农民是主人,新农村的这双“鞋”合不合“脚”,作为主人的农民最有发言权。因此,新农村建设,要从有条件的地方抓起,要在群众理解、支持和拥护的情况下来搞。如果靠入不敷出举新债,搞假政绩,那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亵渎。我们不是简单地搞农村的村庄建设,而是围绕创业和生活来构建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享受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就是要通过建设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开辟各种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让群众得到实惠,且不能造成农民新的负担。温县拔苗运动涉及的乡村村民生活并不富裕,还有很多低保户,生活上需要自给自足,尤其是在菜价一再上涨的情况下,村民只能指望房前屋后的种植才能吃上蔬菜。但是政府在“建设新农村”中首先考虑的是“治乱”,而不是老百姓吃菜。如果老百姓连菜都吃不上,街路“整洁”了又有多大用处呢?
建设新农村,要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农民受益。之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那么多损害群众利益来满足官员虚荣政绩的“面子工程”,根本原因是我们一些地方的政绩评价体系出了问题。一个地方的官员政绩如何、品行如何,最有发言权的自然是该行政区的公众,所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官乐于取悦上司而罔顾下情,因为最终决定他们升迁的往往是由上面更大的官员决定。而马路这类通衢大道两旁的“面子”能影响外部舆论,从而能对决定其命运的大人物产生影响,所以他们要竖一堵高墙,把“羞”遮起来。如果这些官员的升迁由当地农民决定,相信他们也不会干“拔苗运动”这类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 篇7
一、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随着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农民的居住环境有所改观,但农村环境形势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乡镇企业的污染不断加重。有些企业负责人环保意识淡薄,偷排、超排现象时有发生。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三废”(废渣、废液、废气)排放量大,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果不能对乡镇企业进行科学规划,严格依法管理,其污染将严重影响新农村建设。
二是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首先是化肥、农药污染。近年来,农民群众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大量地使用农药、化肥,由于缺少农业科技知识,使用不当,使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大部分残留在土壤、水体、农作物及大气中,既造成了环境污染,也给人与牲畜造成了危害。其次是养殖业污染。随着家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随意露天堆积,导致有害病毒扩散和传播,成为疾病增多和一些传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根源,直接威胁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三是日常生活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长期以来村寨建设无规划,村寨中无公厕、道路缺少硬化、畜禽散养、农家肥和废弃物乱堆乱放、人畜居住混杂、生产生活废水随意排放等问题依然普遍。农村水体污染表现尤为突出,有些村庄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和用于农田灌溉,严重威胁着村民身体健康和农作物安全。
四是落后的能源利用方式.在我国农村很多地方,能源利用主要是薪材和煤炭,液化气、沼气、电气等清洁能源利用率不高。这样既浪费木材,破坏植被,也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威胁群众身体健康。同时,随意焚烧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现象屡禁不止,很好的农作物资源就这样付之一举,丝毫没有充分利用,相反却污染环境,造成事故。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受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二是广大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差距;三是农村环保投入不足。
二、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遵循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涉及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环境质量,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一)要遵循“三同步、三统一”的原则。
做到经济建设、村镇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要遵循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原则。
健全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统筹考虑各种利益关系,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
(三)要遵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
对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区域开发、城镇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事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做到既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又超前防治污染,促进协调发展。
(四)要遵循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原则。
充分考虑新农村建设本身的环境容量,切实控制并逐步削减各类污染物直接排放的总量,逐步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五)要遵循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
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生活污染物的处治,一手抓传统生活习惯的改变,真正达到生活既宽裕,村容又整洁的生态文明。
三、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对策措施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结合县情、乡情、村情及时做好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应把保护农村环境作为重要内容。
(一)开展环境宣传,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氛围。
针对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的情况,可采用一些农村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素材,比如科教片、宣传图板等,或者结合文艺宣传、科技扶农等内容,开展环保知识下乡活动,编写适合在农村中小学、城市流动人口中使用的环境和生态乡土教材,在农村中小学中广泛普及。
(二)做好村镇建设规划,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好基础。
应以村镇的布局、建设规模、发展方向等方面对村镇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避免盲目建设过程中因忽略环境因素而造成灾难性后果,保持环境规划与村镇规划、环境建设与村镇建设、环境管理与村镇管理同步进行,把小城镇环保工作纳入干部政绩考核。
(三)加强环境管理,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必须加大乡村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的环境准入制度,坚持环保第一审批权制度,严把项目审批关,认真落实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禁止高耗能、重污染、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上马,杜绝污染向农村转移。对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十五小”企业,要坚决取缔。同时,要加强和完善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加大对环保部门的投入,为环保部门配备必要的执法和监测设备。
(四)发展生态农业,为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动力.
以生态产业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根据区域农村资源特点,通过综合利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整生态链条中的农业结构,对人们从事生态建设中零星的、分散的经济活动进行优化组合,将建设“生态家园”和“区域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培植具有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富民农业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基地,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支撑作用。
(五)生态移民和补贴维护生态制度创新.
在有些生态极度脆弱的农村地区,如果不发展经济,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就无法解决;如果要发展经济,就得破土垦荒或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无形中就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这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要换一种角度去考虑,引入“不发展就是发展”的新理念,沿两种思路展开:
一种是继续推行生态移民.
在自然环境极度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生活的地区,应继续推进生态移民,通过向区外迁移农村人口,杜绝人类在生态脆弱区的开发经营性活动。但是生态移民成本高,农民改行择业空间狭小,移民安置难度也大,有时候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加强科学论证和工作协调。
另一种是补贴维护生态制度创新.
要合理确定生态恢复和自然保护区,科学规划区内村落分布,引导居民相对集中,围绕居民点建设一定面积的高效基本农田,在解决好群众的生产、生活等问题的前提下,减少大面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有计划地补贴居民日常生活开支,引导居民从事维护和保护生态环境区工作。另外,国家和地方政府可通过多方筹集资金,尝试设立“生态维护奖励基金”,对维护生态环境做出重大贡献的村镇和个人予以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维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 篇8
1 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
“社区”一词起源于拉丁语communis, 表示亲密的关系和共同的东西。1871年,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将其引入到社会学研究中, 并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 一般认为, 社区是由居住区域关系引发的共同生活体系。农村社区是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们构成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其基本功能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对区域内农村居民进行管理以及促进居民的经济增长。”[2]农村生态社区是由传统社区发展而来, 是以是以自然生态为本底、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居住人群, 以农村为特定社区、生态景观、人文景观镶嵌一体的生态与人文经济社会系统, 强调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 它表明中国农村建设的理念、目标、模式和体制, 向着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社会迈进。
2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的特征
农村生态社区中生活的人和环境之间建立了持续的、稳定的相互依存关系, 其所关联的共同体, 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共同体, 而是包含而又超越了生活共同体的更大的生态共同体, 与传统农村社区相比, 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2.1 生态性
生态性是农村生态社区的首要特征, 它强调农村居住地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 改变过去农村过度消耗资源的状况, 不再以破坏生态环境来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 农村生态社区通过绿化、净化、合理处置污染垃圾等方法改变农村被破坏的自然环境, 通过有效的生态治理手段, 促进村容整洁,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促进农村社区经济向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变。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社区产业间的合理联结, 实现良性循环。
2.2 人文性
人文性是指人的人文精神, 是一种关照人的尊严和价值的人生关怀。如果农村生态社区的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硬件, 那么农村生态社区的人文精神就是软件, 它指向的是一种更高水平的建设, 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环境的保护中, 更注重村民的内在精神文化的需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的享乐文化、世俗文化在逐步蔓延, 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在非理性膨胀, 农村文化原有的传统道德观念碎片化, 精神虚无化。农村生态社区需要培养村民的公益精神、参与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构建村民的精神家园。
2.3 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内容。在经济方面, 就是要引导农民建立与自然环境相是一个生产、生活方式, 包括对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护、推动农村产业经济生态化, 发展高效绿色农业, 对具有资源优势的地方, 发展生态旅游业, 推动社区产业发展优势。在政治方面, 加强制度创新, 从制度上规范社区内政府、组织或个人的费生态化行为, 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 鼓励村民的公共参与, 赋予农民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在精神文化方面, 充分挖掘社区生态人文资源, 加强生态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将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积极建设农村生态精神文化。
3 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举措, 是现阶段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建设的路径上, 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树立大局意识, 认清生态社区建设重要性
思想认识上, 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不能将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视为一项简单的工作任务去完成, 农村生态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依靠血缘、亲缘、宗缘、地缘等社会关系维系的生活共同体, 而是呈现出多样性联系的地域共同体。通过改善村民居住地的生存环境, 不断满足村民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和精神需求, 提升生活质量, 通过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调整与优化, 实现农村社区与自然生态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是“生产高效、生态宜居、生活幸福、人文和谐”的现代社会生活共同体。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提升乡村的人居环境品质和资源配置效率, 传承乡土文脉, 保护自然生态, 重构乡村魅力空间。其实质是要让农民参与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农村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建设能够共享现代文明成果的现代农村社区。
3.2 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中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 都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经济建设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一切工作, 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 ……, 那末, 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3]农民是农村生态社区的建设者和直接受益者, 决定了农民是农村新型生态建设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的意愿,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农民成为生态社区建设的实践主体和推动力量, 是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题中之义。为此, 生态社区建设不是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而是要让农民看的到实惠, 摸得着幸福, 通过培训、讲座、广播、电视、标语和公开栏等各种形式, 把生态社区建设的意义介绍给农民, 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评判权, 让农村在生态社区规划、建设、经营中当主人、做主体、唱主角, 增强农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营造开展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同时,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要从村民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 解决村民们的实际困难, 让村民们切实感觉到社区建设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3.3 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规划
由于我国农村的经济环境、自然环境、人们的思想观念、思想素质水平存在着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在不同的地区之间要有所区别, 有所侧重, 而不应设计一个统一的建设模式。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归纳分析本地区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综合考虑农村山水风情、发展现状、人文历史和资源环境等因素, 把握其内在的肌理, 并统筹兼顾到城乡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环境开发规划, 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社区建设, 而一些地方在生态社区建设中缺乏科学合理规划, 导致同质化建设严重、特色化建设不足, 短期行为多、长远设计少, 这与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相违背。为此, 如何做到因地制宜, 科学合理规划是当前各个地方建设生态社区的过程中特别需要予以明确的, 需要作进一步具体的研究。
3.4 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
农村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并非一蹴而就, 在建设过程需要规范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首先, 推进规划管理由粗放型、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做好社区项目规划的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工作, 向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咨询, 多听不同意见, 避免长官意志, 提高生态社区规划建设决策的科技含量, 依法编制集镇和村庄规划、严格执行规划。其次,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制度。运用市场经济理念和政府财政手段, 调节生态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生态与经济利益, 确立资源环境的价值观念, 形成生态环境的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建设者和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制度设计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值, 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最后, 制定和完善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相关的其他各项法规与政策, 将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与法治精神融合在一起, 从制度和法律上的理顺各种关系, 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惩治违法行为, 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使生态社区建设在有序的轨道上顺畅运行。
摘要:农村的生态建设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 在生态文明视域下立足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 试图对农村生态社区的内涵、特征以及建设路径做深入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农村生态社区,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探索我国农村环保新道路[J].瞭望新闻周刊, 2011 (6) .
[2]李海舰.国外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J].天中学刊, 2013, 28 (5)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 篇9
一、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 农村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课题的应有之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就在于:农村要逐步走上城镇化的道路, 要在原有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基础上朝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的生活质量日益改善的方向转变。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正是确保这种转变目的得以实现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彻底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需要, 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根本保证。
2. 农村生态文明问题严重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 农村环境污染逐步加剧, 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冲击, 农民利益受到极大损害, 农村社会稳定受到巨大干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地、以隐蔽或公开的方式瓦解着农业的基础条件, 破坏农村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降低农业生产能力。生态环境的恶化主要表现为环境要素的不可逆性转变甚至崩溃, 这些变化会导致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在内的所有农业生产领域的生产能力出现下降, 并且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水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用受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 轻则造成农作物中毒、产生病虫害、农产品品质下降或变坏, 重则导致农作物死亡, 迫使部分地区改变农业种植结构, 甚至使一些地区农业生产遭受毁灭性打击。渔业作为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生产部门, 水污染对其的危害是最为直接的。长江流域部分农村的池塘、湖泊和水库在受到污染后, 所产的淡水产品产量减少, 品质下降, 甚至还出现了大面积水产品死亡的事件。二是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危害农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和破坏威胁农民的饮用水、食品安全, 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危害农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据调查, 目前全国农村有6 300多万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生活饮用水标准, 长期饮用高氟水, 轻者形成氟斑牙, 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 甚至瘫痪;中国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有3 800多万, 长期饮用导致人体功能紊乱, 免疫力低下。由于牲猪规模养殖大量排放污水, 我市一些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源不同程度出现了污染, 抽取的井水散发臭味, 水质逐渐下降, 给当地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情况的持续加剧已经使一部分村民产生了外迁的念头。环境污染诱发并加据社会矛盾, 影响农村稳定。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突出表现为集体上访、投诉、示威、堵路、堵桥及械斗, 造成经济损失增大, 干群关系紧张, 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据湖南某市环保部门介绍, 每年发生大约1 000起左右的农村污染事件, 引发的矛盾与冲突呈不断升级态势。尽管尚未出现群死群伤的重特大事件, 但各级政府绝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可能出现的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应当未雨绸缪, 早作准备。
二、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滞后的原因
1. 市场经济体制亟待完善。
生态文明问题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源于市场体制本身不完善。具体从生态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来看, 市场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其一, 生态环境资源由于产权不存在或不安全, 导致人们的预期不足, 引起广泛的短期行为;其二, 生态环境资源没有形成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 没有价格或价格偏低, 使市场价格机制在发挥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上表现不出或不完善;最后, 环境资源利用及影响是一个长期过程, 不确定性和短期计划会使人们在依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活动中, 过分追求眼前利益和当代人利益, 而忽视了长远利益, 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可能带来的不可逆后果, 造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滞后。
2. 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目前, 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低, 农民的文化程度不高,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于相当多的农村居民来说, “生态文明”仍然是一个并不热悉的词汇, 生态文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是非常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还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错误的消费观念。比如说使用难以降解的一次性方便饭盒、使用污染严重的单冲程摩托车、使用廉价的含磷洗衣粉;受长期生活习惯的影响, 至今还有砍伐林木用作炊事燃料的情况。另据权威统计机构的研究分析, 超过1/3的农民不知道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65%的农民不了解青蛙、灰喜鹊等虫害天敌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知识, 84%的农民超过规定标准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此外, 农民环境保护法制观念薄弱也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虽然近些年来,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不断宣传, 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有所提高, 但部分农民和乡村干部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把被发达地区或者中心城区淘汰的污染严重的企业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盲目引进, 允许城区产生的建筑、医疗等垃圾转运进入自己的山林和田地进行堆放、用来填河、填湖, 将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倾倒在本乡山林之中, 未作任何无害化处理, 随意露天堆放, 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十分欠缺。
3. 生态环保管理体制不顺。
中国的生态环境管理体制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构成, 主要负责辖区内的环境保护工作;乡镇一级普遍都没有设立行使环境管理职能的机构, 通常由一名副乡长分管, 设一名兼职的环保管理员。随着中国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 国土、规划等实行垂直管理以后, 兼职的环保管理员名存实亡, 乡镇及村组的环保工作陷入停顿, 而各市县环境行政部门由于中心城区环境管理任务繁重, 工作重心都以中心城区为主, 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管理, 使农村生态环境管理相对薄弱。这种城乡二元化环境管理格局尚未发生改变, 重城市、轻农村的思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转变。另外, 农村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一方面, 农村乡镇可支配的收入有限, 难以承担治理环境所需的工作经费。另一方面, 全国各地的环境污染治理资金多年来主要使用在城区内大型公用设施和大中型重点工业污染企业上, 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老企业污染治理方面, 对郊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也局限在城乡结合部的环保项目上, 几乎没有什么其他投入。加之国家和地方对城郊环境治理方面并无任何特殊优惠政策, 导致郊区环境治理和环境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或根本没有投入。
4.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粗放。
在资源稀缺条件下, 生产方式是影响生态环境能否持续得到保护的决定性因素。资源集约型的循环生产方式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 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的外生力量;传统的粗放式生产则作用完全相反, 有时还会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剧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在单纯追求农产品产量上升和收入增长的目标驱动下, 农村的化肥施用量正在逐年增加, 化肥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中国化肥用量就占世界总用量的1/3强, 位居世界之首。同时, 中国也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 农药是造成面源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从1990年起, 中国农药生产量一直稳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而且, 中国使用的农药中高毒农药品种仍占相当高的比重。长期、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 导致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每年春夏之交, 蔬菜生产进入病虫害高发季节, 蔬菜用药次数增加, 个别农户在蔬菜上使用禁用农药, 违规使用限用农药, 导致蔬菜农药残留检出超标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我省各地每年都有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引发的中毒事件, 有些甚至导致了群体性中毒事件, 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威胁社会稳定。
在盲目追求GDP的口号下, 许多工艺陈旧、设备简陋、能耗高、污染重的化工、造纸等企业, 存城镇中难以立足, 利用农村环境管理力量薄弱和农民致富心切, 纷纷下乡进村。因此, 乡村企业多为电镀、印染、造纸、化工、炼焦、炼磺和制苯等重污染行业。从企业本身的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企业没有污染防治设施, 乡村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无力承担污染治理费用。此外, 中国乡村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哄而上, 没有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 具有盲目性和随机性, 呈现“多、小、散”的格局, 布局不合理, 不利于污染集中治理。目前, 乡村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例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 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三、推进新农村建设应注重生态文明的对策思考
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分成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 农村、农业和农民作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害者;另一方面, 农民、农业作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部分制造者。因此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要对症下药, 针对产生农村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寻求综合对策。
1. 引导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积极探索农村生态观念的树立, 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和农村干部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 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 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自身生态意识的强弱对整个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方式, 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首要的位置, 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并成为自觉行动, 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征服自然”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转变;倡导生态消费模式,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价值观;使生态文明理念在生产、科学、社会活动中深入人心, 人人参与生态家园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教育, 要根据不同地区, 不同人群的特点, 因地制宜, 实施不同的教育。
2. 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
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 唯一的出路就要求我们转变和创新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将生态环境概念纳入农村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中, 控制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求农村经济增长过程具有“无污染、无公害、无损于子孙后代”的三无标准, 达到有利于人类、生态和自然平衡, 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有利于生产和消费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有利于”长远目标。目前中国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即小农生产方式, 在技术水平、生产规模、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诸多方面都已很难达到目前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很难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 已经到了必须进行变革的时候。这就要创新农业生产方式。一些地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行“生态家园”的复合经营模式, 以及建立健全清洁农业体系 (即无公害农业体系、绿色生态农业体系、有机农业体系) 等都取得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3. 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制。在现阶段, 中国的生态环
境保护依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的职能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履行职责。然而, 中国的环境保护在一些官员眼中一直是发展中的次要问题, 为了所谓政绩, 一些地方以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GDP增长数字, 造成环境日趋恶化, 人民的健康受到影响, 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一是城市各级环保部门要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中心城区扩大、延伸到郊区乡镇。要将城市近郊及边远乡村地区纳入全市环境保护规划范围, 确定郊区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及实施步骤。改革目前环境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城市各区环境管理机构, 可建立直属市环保局的环保派出机构, 对外来污染企业要从环保“三同时”管理上严格审批把关, 防止污染转移。加强郊区农村环境监察和污染控制工作, 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投诉、污染纠纷等事件要加大现场处理和督察力度。扩大城区环境监测的范围, 掌握郊区的环境质量现状, 为有针对性地提出环境治理的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资料。二是还应考虑在理顺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前提下, 坚决实行生态环境质量地方行政领导责任制。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对本地各乡镇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 推动各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良好贡献, 使辖区生态环境在任期内得到切实保护或者得到明显改善的行政领导, 要给予应有的表彰和奖励;对于违反生态环境保护的同志, 要依照法律法规严肃查处, 情节特别严重的, 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力度。对流域、重点企业以及影响面大的污染要优先争取列入市、区治理计划。采用污染企业为主, 市、区、乡镇适当补助的方式积极治理污染。并通过项目申报, 向国家和省里争取环保资金, 解决流域性污染问题。
农村生态文明制约农业持续发展、威胁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扰乱农村社会稳定、加剧三农矛盾, 从而严重妨碍与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因此, 要多方面积极寻求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综合对策, 既要求政府大力宣传, 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 也要加快农村居民认识上的进程, 以实际行动落实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农业持续发展、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建设一个风光秀丽、宁静和谐、兴旺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J].中国环保产业, 2006, (8) .
[3]田启波, 赵蔷.文明范畴辨析[J].江汉论坛, 2003, (11) .
[4]刘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 (11) .
[5]胡伯项, 胡文, 孔祥宁.科学发展观研究的生态文明视角[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3) .
[6]邵超峰, 鞠美庭, 赵琼, 陈书雪.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路探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 (2) .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研究述评 篇10
陈启明[2]认为, 建设生态文明对农村发展意义重大, 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但当前, 农村生态文明面临建设和破坏并存的复杂情况, 土壤污染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 影响农民的生活和健康;农村生活污染加剧, 人居环境恶化;农村企业污染突出, 环境承载力下降;农村生态破坏严重, 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一些学者认为, 在党和国家持续重视和推动下,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日益增强, 但仍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具体表现为服务非均等化、供给不足及结构失衡, 建设主体缺失和载体缺位, 建设机构残缺和建设队伍弱小, 供给效率低下等。
1 农村生态文明文化生态建设现状
文化生态研究源于生物系统与人的关系。在国外, 关于文化生态研究起步比较早, 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但是, 关于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却比较少, 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也还刚刚开始。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关系, 可以说还无人问津, 在国内也亦如此。因此, 曹静、黄正泉[3]率先在国内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进行研究, 并发表《论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与高等教育》一文。
从理论层面上来说, 通过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的改造与理论提升, 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概念的内涵;研究高等农业教育与文化生存抵抗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视角, 研究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和农村生态优化的规律、原则、途径, 将生态智慧贯彻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 拓宽文化生态学研究视域, 进一步加深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深度。
从实践层面上来说, 从优化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 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角度, 重新确定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方向、目标, 一方面可为高等农业教育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另一方面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指导,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将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纳入到生态位关系, 并融入到对农村文化生存的现状分析, 使从农村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野不再局限于农村文化内部, 将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功能首次结合起来, 透过对两者发展现状的分析来深入探讨两者的本质联系, 将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这一概念再细分为农村文化生存潜能、农村文化繁殖潜能、农村文化保护和抵抗潜能等, 并结合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来探索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各种原则和有效途径。
北京、贵州、四川等省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调查显示,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 推行力度不够, 是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不仅使生态文明的理念难以深入人心, 而且对于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难度加大, 这两个方面都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 农村信息化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研究
无论是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还是在南非、马拉维、坦赞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大量旨在考察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结构的研究, 并将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研究显示, 农村具有广泛的信息需求, 涵盖了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教育、经济和法律等众多领域;同时, 几乎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有自身特色的信息需求。
杨美英[4]、徐春[5]、黄友兰[6]研究指出, 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在服务设施、手段、内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但仍难以满足“三农”发展需要。王宝庆[7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视角的调研指出, 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 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孙素芬、罗长寿[8]从农村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建设、传输手段及组织体系方面, 对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赵静、袁志超[9]从“菜贱伤农”典型案例分析基层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各个环节, 认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低下导致“菜贱伤农”。
刘世洪[10]等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 研究创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法”, 并对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测评。胡昌平[11]认为, 以区域农业特征和用户需求为导向, 针对特定区域的网络农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 可以形成集成化信息服务能力。徐学东[12], 张春玲[13]指出, 提高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必须明确发展战略重点、加强组织与领导、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创新投入与营运机制和加强信息意识与人才培养等。贺玢[14]认为, 农业信息化服务补贴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 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的信息意识。
3 城乡生态和谐建设现状研究
城乡生态和谐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普遍存在的。各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 基本上都经历过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对乡村生态的毒化和城乡生态相互毒化的过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恶化也正经历着与其他工业国家一样的历程: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 农村生态环境也正遭受严重破坏, 且城市生态恶化正出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生态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城市的转嫁, 二是来自农村自身的积累。
王雨辰[15]认为, 没有生态文明, 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 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城乡二元格局下, 各自以自身为中心, 使资源的分配利用不能统一协调, 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的进程, 所以生态文明应在城乡统筹中实现。生态文明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 也是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农村实现生态和谐面临着各种矛盾: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 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形成恶性循环, 城乡发展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村环境环境问题。
4 农村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现状研究
陈志尚[16]认为,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 环境立法不完善, 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的法律、法规, 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等领域存在立法空白的问题;2) 农村生态环境执法不严;3) 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4) 缺乏环境知情权与环境事务参与权;5) 环境教育落后, 公众环境意识欠缺。
邹冬生, 高志强[17]认为, 我国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存在制度缺失, 主要包括干部政绩考评任用机制的缺失,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缺失, 监管体制的缺失, 财政保障体制的缺失, 科技支持保障机制的缺失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等。
姬振海[18]认为, 长期以来, 我国无论在环境立法还是在环境执法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环境立法上的“城市中心主义”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立法供给严重不足。二是农村环境法律的不适应性。环境执法中的“城市中心主义”, 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环境管理设置中的城乡差别和环境保护投资商的城乡差别。城乡环境二元趋势导致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 将进一步加深农村地区的环境恶化。
5 结语
大众媒介与新农村文化建设 篇11
农村文化建设现状
何宏光等通过对当前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及需求情况的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村精神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的现状还没有改变;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非健康精神文化活动在农村依然大有阵地。①
詹宇祥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认为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文化建设始终没有走出困境,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阵地疲软,投入不足;机构尚存,功能弱化;人才匮乏,引智无门;需求升档,“落后”尚存;民间升温,政府冷淡。②
上述调查,分别从文化的构成上、文化的地域分布上、总的宏观上,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结合笔者的调研,归纳起来,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思想认识不足,资金投入不多;缺乏计划性、方向性,造成了活动场所少、宣传阵地少、文化活动少;队伍建设薄弱,缺乏专业性、稳定性;文化活动缺乏针对性、长期性、实效性;管理引导不力。这些现实情况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精神要求有很大的距离。与此相似,大众媒介在农村的传播也存在不少问题,虽然通过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国广播、电视的覆盖率分别达到了93.21%和94.54%,但是依然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媒介歧视,重电子、轻纸媒介接触的媒介失衡,重娱乐、轻实用的媒介信息选择偏差,不利于大众媒介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发挥。
大众媒介应对策略
要充分认识大众媒介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随着传媒业的发展,传媒为人类打开了了解外面世界的大门,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大众媒介的存在。即使在发展水平与城市有较大差距的农村,媒介的传播仍旧无处不在,媒介的功能和作用无处不有。不仅具有传承文明、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生活、发展经济以及引导舆论、传播信息等功能,而且还具有均衡心理和心态的潜功能,能够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的繁荣和发展。
强化农村大众媒介设施建设。200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应当说,这“四个纳入”如果真正落实到位,我们的农村文化建设就会越来越符合农村的实际,越来越符合新农村建设的方向,越来越惠及广大农民。在这些方面,确实不用作更深、更多的阐述,道理很明白,职责很明确,关键是我们的政府部门,尤其是县、乡两级政府要落实到位。农村如果没有大众媒介设施,传播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成为一纸空文。
倾听农民的媒介信息需求。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是农民自己。最近几年,由于党和政府重视“三农”问题,关于农村、农业的报道明显增多,算得上“报纸有名、电视有影、广播有声”,但本来应该是“三农”报道主体的农民,却被忽视了,农业部门或地方政府反而成为报道主角。所有关于农村问题的讨论大都发自城市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很少有来自农村基层农民的声音。其实,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应该多听农民意见,就像陕西农村广播提出的三句话一样,“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形势下媒体为农传播宗旨的实现。中国有8亿农民,有8亿个“脑库”,他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专家学者的专业性建议更朴实、更实在,也更有针对性和贴切性。因此,大众媒介要主动为他们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话语权,能在关系到自身切实利益的事情上拥有主动权,这是媒体应当为、可以为、可作为的事。
加强农民媒介素养教育。重视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大众媒介在农村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成就巨大,基本扫除了农村的青壮年文盲。但还需要注意的是,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与我国现代化建设仍不相称,特别是和城市居民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客观实际同样影响了大众媒介在农村的推广和发展。因而,必须加强农民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农村受众学会从大众传媒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和各种知识的能力,达到利用传媒资源培养民主法制意识、科学意识,提高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这是大众媒介的责任,也是传播的内容之一。
展现全新农民形象。农民在大众媒介的报道中,经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以负面形象出现,多是被批评的对象,很多娱乐节目也拿他们“开涮”;二是以弱势群体的形象出现,有的甚至只是拿农民当“噱头”,农民只不过是陪衬罢了。要实现媒体与农村建设的共谋,发挥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媒体首先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转换报道视角,摘掉有色眼镜,采取平民视角,深入农村、农民,全面展现新农民新形象,赞美他们的优良品质,让媒体展示农民之优,使媒体成为农民之友,有利于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唱好“农”字协奏曲。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及其在农村传播的现状,必须采取不同的措施,弥补其薄弱环节,传统和现代媒介、纸质和电子媒介,协同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唱好“农”字协奏曲。
报纸杂志要扩大在农村的发行量。借力地方政府、企业和地方平面媒体办报刊,共谋思路。可以横向联营,办专刊、专栏,举办科技支农、惠农活动。树立市场导向意识、服务用户意识,自办、联办、协办发行,扩大发行量,增强影响力。
电视媒介要强化对农节目的品牌意识。省、市、县电视台纵向联合,三级联办;以农为本,推广农业科技。
广播媒介要发挥县、市级广播电台主体作用。结合本地农业、农村、农民实际,强化服务当参谋,提供信息开眼界;创新思路办节目,借鸡生蛋求共赢;典型引路讲实效,转变观念天地宽。发挥自身优势,作为主流媒介,加强对农村广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对农节目活起来。
电影媒介要拓展农村市场。探索社会合作方式,实施影企联姻送电影下乡,开发“广告电影”;与党委、政府等部门结合,开发“宣传电影”;可以采取组建俱乐部、刷卡看电影、股份制看电影等,探索开发多种多样的农村市场。
网络媒介要注重建设和宣传。建设方面要实现“六纵两横”。“六纵”即是指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新农村信息资源、新农村信息化业务应用、应用支撑条件、服务传输渠道以及服务对象;“两横”即是指农村综合改革与机制体制建设、信息化业务应用与农村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和信息网络安全。就基础设施来看,既要实现“三网融合”,还要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纳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范畴。在宣传方面,除了网站(专业特色网站、农业门户网站群、基层政府门户网站)自身宣传外,还要利用手机、农村广播、(有线)电视、信息栏、宣传手册等目前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的信息传输手段,宣传网络媒介的特点、优势、作用和功能,扩大网络媒介在农村的普及率和利用率。③
大众媒介面向农村、关注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务之急,也是时代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大众媒介,相应的针对农民受众的大众媒介也必须与时俱进,把握时代的脉搏,书写时代的精神,理解中国新农民,建设中国新农村文化。(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2007年度调研项目成果,项目编号SKL-2007-1781)
注释:
①何宏光:《当前农村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与反思》,中国乡村发现网,http:∥www.zgxcfx.com.
②詹宇祥:《关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③李广乾:《“六纵两横”成为新农村信息化总体架构》,信息化建设网,http://industry.ccidnet.com.
(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学院影视文化教育研究所)
农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博弈分析 篇12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题,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央亦以1号文件的形式连续11年聚焦 “三农”,这就体现出目前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规模和强度相适应,同时,统筹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1〕
银行作为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主要金融机构,在企业发展 过程中发 挥着至关 重要的作 用。2007年7月,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提出以绿色信贷机制为主要手段来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这标志着银行成为实现污染减排的重要力量。自绿色信贷机制实施以来,已取得了阶 段性成果,截至2012年底,兴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绿色金融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分别达5.74%和3.37%。〔2〕尽管2013年兴业银行推出 “绿金融全攻略 (2013)”专案,用来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但与预期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许多银行并未按照要求进行放贷。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依然十分突出。造成绿色信贷执行困难的原因有很多,而金融机构不重视环境保护、过分追逐利益是不可否认的主要因素。如果银行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企业的不环保行为采取一些处罚措施,企业可能会在银行的影响下走向转型之路。
公众作为企业生产产品的消费者,其行为也会影响企业对生产方式的选择,进而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如果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强,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抵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势必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或实施转型,从而达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但是,目前公众多把自己置身于环境污染受害者的角色中,很少认识到自己在监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利,生态观念淡薄,这也成为了现代生态破坏悲剧产生的重要因素。〔3〕
企业说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职责,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体,其中,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企业通过高排放、高污染、低资源利用率的生产方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对生态环境系统构成了严峻的威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企业减少甚至避免生产活动对于环境造成的污染。企业 “绿色生产不力”则是阻碍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障碍。乡镇企业的排污对农业用地造成的污染,从源头上影响了公众的饮食安全。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应通过建立银行与乡镇企业以及公众与乡镇企业间的博弈模型,找到不同激励情景下的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与方法。
二、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乡镇企业与银行间的博弈
(1)模型假设。1该农村地区只有一家银行可以为乡镇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乡镇企业数量很多。2银行和污染企业在建立信贷关系前,并不知道对方的行动选择,不考虑自身决策对对手决策的影响。该部分从乡镇企业与银行间的博弈入手,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解释乡镇企业与银行都有相应监管部门的情况下交易主体的行为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2)模型的构建。现实中,多数银行并未考虑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截止2013年底,中国总资产排名较为靠前的18家主要商业银行的绿色信贷余额占总资产比例约为1.81%。〔4〕企业应该履行的最基本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这三个责任中,环境责任往往被忽略。如银行与治污不达标企业进行合作,设银行 (B)贷款的概率为P,不贷款的概率为1-P,污染企业 (C)治污的概率为q,不治污的概率为1-q,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收益为R1, 乡镇企业 没有获得 银行贷款 收益为R2,企业治污成本为C,银行对治污企业发放贷款获得收益为E1,银行对不治污企业发放贷款获得收益为E2,因不向企业发放贷款带来的损失为 -L,企业的支付函数为Uc。
情景一:在没有任何外界力量干预的情况下,双方博弈矩阵如表1所示。
此时,乡镇企业 的期望支 付函数为:UC=q[p (R1-C) + (1-p) (R2-C)] + (1-q)的减函数,因此,当q为0时,污染企业 效益最大,此时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选择不治污。
银行的期望支付函数为:函数,当p为0时,银行效益达到最大,此时银行为达到利润最大化选择贷款。
在情景一中,没有任何外界力量干预乡镇企业与银行的行为,作为理性人,此时企业选择不治污而银行选择贷款, (不治污、贷款)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解。然而,这种均衡必然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外界的干预对企业和银行都是必要的。
情景二:相关机构对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进行处罚。
污染企业不治污,遭受政府行政处罚,乡镇企业因此损失F1,银行若不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向不治污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面临金融监管部门的处罚,由此给该银行带来的损失为F2,见表2。
此时,乡镇企业的期望支付函数为:UC=q [p(R1-C)+ (1-p)(R2-C)]+ (1-q) [p (R1-
银行的期望支付函数为:
当F1>C时,即政府对不治污企业的行政处罚力度大于企业治污成本,F1-C>0,企业效益 (UC)是治污概率 (q)的增函数,当q为1时,企业收益最大化。此时,E1+L>0,银行的收益 (UB)是贷款概率 (q)的增函数,当q为1时,银行达到收益最大化,此时的均衡为 (治污、贷款)。
当F1<C时,即政府对不治污企业的行政处罚力度小于企业治污成本,F1-C<0,企业效益 (UC)是治污概率 (q)的减函数,当q为0时,企业收益最大化。此时,E2-F2+L。当F2足够大,使E2-F2+L<0,银行的支付函数 (UB)是p的减函数,当p为0时,银行达到收益最大化,此时的均衡为 (不治污、贷款);当F2较小,E2-F2+L>0,银行的支付函数 (UB)是P的增函数,当P为1时,银行达到效益最大化。此时的均衡为 (不治污、贷款)。
因此,在情景二中,当政府对乡镇企业不治污处罚力度较大,直至超过企业治污所需成本时,企业会通过治污达到收益最大化;此时不论面临的非绿色信贷处罚力度有多大,银行都会选择向治污企业贷款以达到收益最大。
当政府对乡镇企业不治污的处罚力度较小,此时,企业治污需要投入更多的费用,行政处罚使企业收益最大,企业选择不治污。当监管部门对银行非绿色信贷处罚力度足够大,银行选择不贷款;当该处罚较小,银行仍会向不治污企业贷款以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
由此可以看出,两个部门应该相互配合,若对不治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大,银行自然发放绿色信贷,此时就会实现最令人满意的均衡 (治污、贷款);若对不治污企业的处罚力度小,此时就需加大对银行的处罚,通过减少银行贷款降低不治污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的不良影响 (不治污、不贷款)。
2.乡镇企业与公众间的博弈
在乡镇企业与公众的博弈中,为简便起见,假定绿色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绿色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附加产品对环境无害,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而普通企业生产的产品会对消费者带来不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设公众 (G)购买企业产品的概率为α,不购买的概率为1-α,企业 (F)是绿色企业的概率为β,是普通企业的概率为1-β,公众购买企业产品,企业获得的收益为I1,不购买企业的产品,企业获得的收益为I2,企业因实行绿色生产额外成本为D,公众购买产品或不购买产品获得的满意度都是B1,因购买绿色企业产品额外支付的成本为△P,公众支付函数为UG,乡镇企业支付函数为UF。见表3。
情景一:政府对乡镇企业和公众行 为不予干涉。
此时,公众期望的支付函数为:UG=α [βB1-△P)+ (1-β)由此可知,公众支付函数(UG)是购买绿色企业产品概率 (α)的减函数,因此,当α为0时,公众效用达到最大,此时公众选择不购买绿色企业的产品。
乡镇企业的期望支付函数为:
由此可知,企业支付函数 (UF)是绿色企业概率(β)的减函数,因此,当β为0时,该企业取得最大收益,此时企业选择做一个普通企业。
由情景一可知,当只有公众和乡镇企业进行博弈时,唯一的均衡解是 (普通企业、不购买),这种均衡带来的后果显然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背道而驰。因此,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乡镇企业与公众在通过牺牲环境与资源而追求经济利益的道路上只会越走越远,也就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
情景二:政府对乡镇企业和公众行为予以干涉。
普通企业的存在会带来负的外部性,不利于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政府对普通企业额外征税T。为了鼓励公众购买绿色企业的产品,政府对下乡产品进行节能补贴,公众因此获得收益S。见表4。
此时,公众期望支付函数为:
由此可知,当政府对购买绿色企业的产品,其下乡节能补贴大于购买绿色企业产品多支付的成本时,公众的支付函数 (UG)是购买绿色企业产品概率 (α)的增函数,因此,当α为1时,公众效用达到最大,此时公众选择购买绿色企业的产品;当政府绿色补贴小于购买绿色企业产品多支付的成本时,公众支付函数 (UG)是购买绿色企业产品概率的减函数,因此,当α为0时,公众效用达到最大,此时公众选择不购买绿色企业的产品。
此时,乡镇企业的期望支付函数为:
由此可知,当政府对普通企业额外的税收大于企业转型成绿色企业的成本时,企业的支付函数 (UF)是绿色企业概率 (β)的增函数,因此,当β为1时,该企业取得最大收益,此时企业选择做一个绿色企业;当政府对普通企业额外的税收小于企业转型成绿色企业的成本时,企业的支付函数 (UF)是绿色企业概率 (β)的减函数,因此,当β为0时,该企业取得最大收益,此时企业选择做一个普通企业。
综合以上分析可看出,只有政府增加对公众购买绿色企业产品的补贴,并保证其大于因购买产品额外支付的费用才能激励公众购买绿色企业的产品;只有提高对普通企业的征税,使之大于普通企业转型成本,才能对企业绿色转型有正向激励。若最终最令人满意的均衡 (绿色企业、购买)出现,那么,就意味着该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进步。
三、相关结论
第一,不论是企业与银行博弈还是企业与公众博弈,若政府不对任何主体行为进行干预的话,两个博弈模型的结果都是最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因此,政府的干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不可少。
第二,政府若对不治污企业实施大于企业治污成本的行政处罚时,企业则愿意治污,银行亦愿向治污企业提供贷款。但实际上企业治污成本很高,由于技术条件所限,在执行过程中对不治污企业实施的行政处罚过高会影响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导致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而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的结果。
第三,政府若对企业的行政处罚力度较小,严惩银行向不治污企业发放贷款,企业选择不治污,银行选择不放贷,这种企业通过其他途径寻求资金支持的发展方式,仍然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额外的税收促使普通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变,家电下乡、节能补贴激励公众购买绿色企业的产品,广阔的绿色产品市场以及逐渐缩小的普通产品市场可以促使普通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型。
四、政策建议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
生态文明建设要想长期和扎实地推进并取得预期成效,必须要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5〕我国现有的法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但要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有专门的法律保障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是有法必依的前提条件,法律是监督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保障。
2.完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
当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无人问津时,必然会导致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产生减小对污染企业处罚的冲动。过低的违法成本对污染企业的震慑力度不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无视生态文明建设。
3.增加对公众的激励
政府对农村地区购买节能产品实施补助,百姓享受补贴,极大地激励其购买绿色节能产品。但当补贴力度太小时,公众购买节能产品成本增加,造成节能产品市场需求减少,没有广阔的市场,乡镇企业转型向绿色企业的意愿就会降低。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增加对于下乡节能产品的补助,激励公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从需求方面促进企业转型。
4.加强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宣传
【生态文明与新农村建设】推荐阅读:
生态文明与新科技11-09
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建设农村生态文明10-03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开启美丽乡村范文09-12
建设文明生态06-13
生态文明家园建设05-15
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家园11-16
西部生态文明建设06-09
环境建设生态文明06-20
生态文明建设途径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