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024-09-15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精选12篇)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1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提出, 对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来说, 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这五大建设的制度改革, 并首次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 充分证明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又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

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保障, 发挥着宏观的生态战略政策导向功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构成及其改革方向、重点任务。

一、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深化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一) 生态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 它就像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中不能没有电和水一样。把生态植被做好了, 它赋予的治沙、水源、生物多样性等等, 都能改善公共生态环境, 所以生态建设包括生态文明应该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公共基础设施的视野里, 直接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力度和成效。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 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对于强化生态文明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地位意义重大。

(二) 生态修复要保护和建设并举

生态建设必须和地方经济、国家经济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也就是说, 产业发展在摆正经济和生态这两点的关系上, 一定要保障生态优先。现在的问题是, 在有些地方产业发展往往是破坏生态。我们必须把产业建设生态化, 其概念即是针对目前产业开发缺乏对生态的评价而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还未能形成对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制约, 致使不少地方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 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 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 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 生态越来越恶化。面对严峻形势, 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包括法律和政策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责任制度。用制度对以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生产总值增长的行为给予制约和惩罚。

(三) 让人人具有生态意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离开了生态文明建设, 其他四大建设都难以为继。

首先, 要认识到,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如果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生态建设, 就大大降低了国家要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其次, 要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是与其他四个建设“一体化”的关系。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看成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四大建设的基础。再次, 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 要让人人具有生态意识。人人都成为生态的保护者、建设者, 人人都应该成为生态文明的维护者。

二、建设生态文明在于体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 人民生活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不断恶化的自然环境逐渐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中国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有着自然的、历史的原因, 但不得不承认, 三十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部分领域和区域的盲目开发、无序开发、过度开发是主要原因, 而改革不到位, 体制不完善、机制不健全, 则是更深层面的制度原因。

中国已经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但还没有建立起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 市场没能很好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在相当程度上、许多领域中, 主要还是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或在政府不合理干预下配置资源。一些地方政府采取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先征后返、财政补贴、电价优惠、降低环保标准等进行招商引资, 带来产业转移的早熟, 加剧了产能过剩, 而产能过剩, 是最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税收和价格机制还难以有效抑制对资源及其资源性产品的过度需求, 由于土地可以卖钱, 各级地方政府对占用土地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大的, 工业用地、水资源、能源等的价格偏低, 占用湖泊、河道、湿地、林地的成本过低或基本无成本, 远远无法弥补生态价值。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 地方政府承担的事权多于其财力, 迫使其不得不圈地卖地融资, 导致耕地和生态空间被过多占用。以C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和干部任用办法, 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缺乏制约和责任追究等, 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搞好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美丽“中国梦”, 展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家园的图景, 这不仅是一种号召, 更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正如习近平指出的,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 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 必须且应终身追究其责任。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一) 生态文明制度是否系统和完整, 是否具有先进性,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在全社会制定或形成的一切有利于支持、推动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引导性、规范性和约束性规定和准则的总和, 其表现形式有正式制度 (原则、法律、规章、条例等) 和非正式制度 (伦理、道德、习俗、惯例等) 。

生态文明制度既是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 同时也是衡量人类文明水平的标尺。经常有人把建设生态文明与保护生态环境等同起来, 认为建设生态文明主要就是防治污染、修复生态, 只要环境质量改善了, 生态文明水平就提高了。其实,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是在“文明”上, 更多的是反映人类行为的进步。当我们投入几千亿元治理环境, 环境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如果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律法规标准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 那么可以说生态文明水平并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因此, 制度是否系统和完整, 是否具有先进性,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硬实力, 先进的制度体系是生态文明的软实力。

(二)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我们已经建立了不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制度, 但不系统、不完整。源头上, 没有建立起有效防范的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制度还没有完整建立, 许多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产权所有者不到位, 用途管制在耕地方面落实较好, 但没有扩展到占用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过程中, 没有建立起严密监管的制度。对各地没有资源环境方面的警示和约束, 一些地区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后仍在过度开发;环境保护的制度不少, 但在环境保护中居核心地位的污染物排污许可制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还很不健全。后果上, 没有建立起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导, 没有追责。一些不法企业偷排、超排,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 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点罚款就可摆平, 等等。另外,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当今世界, 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十分复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水土流失、自然灾害、荒漠化、生态系统退化、海洋环境问题、新型污染物、农村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社会性群体事件等。对各类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 累计起来就会达到极大的数量, 庞大而全面, 再加上生态文明建设还涉及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经济的发展, 这都需要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 生态文明制度必将是一个系统和完整的体系。

(三)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完善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内容:“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完善科学决策制度, 提高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领导力。改革党政干部考核评价任用制度, 加大对各级党政领导者生态文明建设的问责力度, 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实绩作为任用干部的依据。对重大规划和发展项目进行科学的、有广泛社会参与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快资源环境部门的大部门制改革, 增加资源环境主管部门在经济发展决策中的话语权。增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监督问责职能。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 提高生态文明制度的执行能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立法进程, 特别是地方人大应加快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条例。按照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推动现有各种法律的生态化调整。加强资源环境等部门的执法力量和软硬条件, 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司法力量对建设生态文明的保障作用。

形成道德文化制度, 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动能力。将生态价值观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执政观、政绩观。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形成对保护环境引以为荣的道德风气。对企业家进行环境知识启蒙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激励激发企业家的环境慈善之心。培育公众的现代环境公益意识和环境权利意识, 逐步形成“利益相关, 匹夫有责”的社会主流风气。将公民环境权明确地确立在宪法中, 加大公众对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力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11.

[2]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热点难点问题解答[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3:11.

[3]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11.

[4]刘德峥.自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2

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1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实现“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现就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新要求。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客观上要求我们以生态省建设为载体,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实现“两个率先”、建设美好江苏的重要任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率先,而且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率先。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循环经济试点逐步扩大,节能减排工作扎实推进,重点流域治理深入开展,资源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建设和修复得到加强,国家生态市、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和绿化模范城市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江苏完全有基础、有能力、有条件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目前,我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刻不容缓。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把生态环境作为最稀缺的发展要素,有利于倒逼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承载能力,引导经济社会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四)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省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放心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顺应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新期盼、新要求,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做到既有收入水平的显著提升,又有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主要原则

(五)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并重,强化能力支撑,创新体制机制,推进重大工程,增强生态意识,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文明进步、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省份。

(六)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任务。到2015年,主要监测指标达到生态省建设序时进度,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环境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大幅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人民群众对生态和人居环境满意度持续提高,为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奠定坚实基础。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3.2%,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比重达92%以上,重点城市灰霾天数明显减少,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到或优于III类)接近50%,林木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2%、41%,受保护地占国土面积比例达20%。到2020年,全省地表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海域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城乡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得到全面改善,在全国率先基本建成生态省。

(七)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的主要原则。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切实发挥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性、指导性作用,加强环境分类管理,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强化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加强环境监测监控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升城乡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建立生态省建设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善于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办法,着力解决生态省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生态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全民生态教育,努力营造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八)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区定位清晰和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城乡建设和国土开发格局,全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开发区域要提高生态空间的集约利用水平,实施更加严格的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更高要求的污染物减排目标,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开发区域要控制生态空间的开发强度,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逐步提高环境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集约利用能源资源,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制开发区域要减轻生态空间的占用比重,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修复,逐步恢复生态平衡。禁止开发区域要依据法律法规和规划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和破坏。

(九)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传统产业升级计划,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着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现代产业体系。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加强政策支持,突破核心技术,促进要素集聚,加快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新兴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积极发展信息、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到2015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8%左右。突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大规模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形成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着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认真落实《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突出抓好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开展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省级以上开发区要建成生态工业园区。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重点组织冶金、化工、纺织、造纸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和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建成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在太湖流域率先建成清洁生产示范基地。完善废旧物资回用网络,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到2015年,全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制订再生水价格标准、管网预设和改造等政策,大幅度提高再生水利用率。积极引导、有序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开发应用低碳技术,加快发展低碳产业。

(十一)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强项目审核管理,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重点抓好高耗能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工作,以燃煤(窑炉)改造、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节约和替代石油、能量系统优化等为重点,大力组织实施节能工程。加大高耗能行业工艺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力度,加快淘汰重点耗能企业在役落后用能设备。到2012年,累计形成节能能力1000万吨标准煤。统筹做好建筑、交通、商业、民用领域的节能工作。在电力、化工等8大高耗水行业的100家企业开展节水专项行动,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十二)培育壮大环保产业。贯彻落实《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把环保产业培育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到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800亿元。围绕节能、废水处理、烟气控制治理、固废资源化、环保新材料、环境监测仪器等六大领域,加大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力度,加快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重点发展节能装备产品、水污染防治装备等六大产品集群,提高环保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扶持南京、无锡、苏州、常州、盐城、宜兴等六大环保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环保产业基地。大力发展环境咨询、设施运营、工程设计和承包等节能环保服务业,促进节能环保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推进、互动发展。

四、全面加强污染防治,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十三)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把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和江苏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全面实施产业调整、调水引流、控源截污、清淤捞藻、生态修复、小流域综合整治等综合治理措施,推动太湖水质持续改善,有效防控蓝藻大规模暴发,严防湖泛发生,确保饮用水安全。切实加强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等大中型湖泊的保护与治理,及早预防富营养化。加快推进长江流域、淮河流域暨南水北调东线江苏段和通榆河水污染防治工作,加强船舶污染治理,建设“清水走廊”。推动城市内河的水系整治和污染治理,到2015年,城市主要河流基本消除“黑臭”。实施沿海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综合整治主要入海河流,严格控制直接入海排污口数量,强化企业尾水排海综合治理,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深入开展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和达标建设,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区域集中供水和备用水源建设,到2015年,全省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区域供水苏中地区基本全覆盖、苏北地区覆盖率达到85%,县城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备用水源。

(十四)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加快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以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为重点,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空气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努力控制灰霾污染,切实改善空气质量。全面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分类管理,加强在用机动车排气检测,限期淘汰高污染车辆,有条件的地区可提前实施国Ⅳ标准。抓紧开展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工作。加强建筑工地、道路运输、裸地、堆场扬尘防治管理。加强已建脱硫设施监管,提高非统调电厂和自备电厂脱硫能力,从2011年起全面实施电力、水泥、钢铁等行业脱硝工程。2015年前,钢铁、水泥等主要非电行业完成烟气脱硫,135MW以上燃煤机组完成烟气脱硝。加大服务业烟气治理力度。各类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和能源、钢铁、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要加大粉尘、烟气治理力度,加强对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及恶臭气体的治理。

(十五)强化重金属、辐射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全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以铅、镉、汞、铬重金属和类金属砷等为重点防控因子,强化对矿山采选及冶炼、化工、电镀、皮革加工、蓄电池加工回收及危险废物处置等企业的监管,全面排查和整治环境隐患,继续抓好尾矿库隐患综合治理工作,有效遏制水体、空气、土壤中重金属污染危害。强化放射源安全管理,实现放射源实时在线监控,全省废弃放射源安全处置率达100%。加强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低放射性废渣的管理,建设城市低放射性废渣处置场。切实加强核电站外围辐射环境监测、预警和电磁环境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合理规划建设省级危险废物暂存库,重点推进餐厨垃圾利用、垃圾发电等项目建设,医疗废弃物安全处置覆盖所有乡镇。

(十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统筹城乡环境保护作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城乡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业园区污水逐步实现统一纳管处理,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污泥,县城以上城市全部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置设施。到2015年,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0%和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100%和95%,污水处理厂污泥规范化处理率分别达80%和60%;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90%,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基本全覆盖。实施污水处理厂和重点工业企业提标改造工程,进一步提高城镇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水平。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治理。积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能源结构,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和沼气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河道疏浚整治,着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快建立农村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加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和修复,切实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行渔业循环水养殖。开展部省合作,落实“以奖促治”、“以奖代补”政策,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15年,全省规划保留村庄环境基本整治一遍,苏南地区规划保留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到50%,苏中和苏北地区规模较大的规划保留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分别达25%和15%,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种植基地面积比例达75%,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0%。

五、加大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

(十七)大力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突出抓好沿海、沿江、沿湖、沿河生态防护林和村镇绿化建设,积极推进园林城市、绿色家园、绿色单位、绿色道路等建设活动。到2015年,全省新增造林面积300万亩,新增绿化模范县12个、绿化示范村3000个,初步形成以森林为主体的高效、稳定、安全的城乡生态系统。按照“绿色江苏”建设总体布局,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抓好次生天然林、重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努力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强化森林经营措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在产业集中区周围设立生态隔离带或缓冲区,预留足够空间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形成生态屏障。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强化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严格保护林地、林木资源和古树名木。

(十八)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加快编制和实施全省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规划,开展山体保护复绿、工矿废弃地恢复治理工程,到2015年,关闭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率达到70%以上,煤矿采空区塌陷土地复垦率达到40%以上。加强河湖水域管理与保护,建立水域资源占补平衡制度。开展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根据湿地资源现状,研究和制定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管理规定,明确保护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逐步恢复退化湿地,扩大湿地面积,提高生态功能。到2015年,建设和恢复湿地25万亩。加强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建立沿海地区地面沉降监测预警网络,控制地下水开采。加快实施丘陵岗地、荒山、滩涂植被恢复工程,努力减少水土流失。开展海洋生态建设,增殖海洋生物资源,修复近海生态环境。

(十九)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制定实施江苏省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划,积极扩大受保护地面积,加强生态空间管制,严守“生态红线”。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合理利用和配置近岸海域环境容量,加强沿海滩涂湿地保护,到2015年,滩涂围垦生态用地比例不少于20%,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根据国家要求,制订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认真实施盐城珍禽、大丰麋鹿、泗洪洪泽湖湿地等自然保护区规划。加大对生物物种资源保护力度,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维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省生物物种资源基因库,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与保护工程。

(二十)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把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大国家生态市、县(市)和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力度。到2012年,苏南的县(市)基本达到生态县(市)标准,无锡、苏州、常州建成国家生态市,苏中地区每个省辖市至少建成1-2个生态县(市),苏北地区要积极启动生态县(市)建设。已建成的生态市、县(市)和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无锡新区要探索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把农村作为生态示范建设的重点,提高生态乡镇覆盖面。到2015年,全省40%的市、县(市)达到国家生态市县考核要求,3/4左右的城市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标准,苏南地区所有建制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苏中、苏北地区分别有50%和20%的建制镇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节水型城市、生态农业县、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让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示范创建的成果。

六、加强能力建设,夯实生态省建设基础

(二十一)强化监测监控。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的要求,加快建设环境要素更加齐全、技术设备更加先进、信息集成度更高的全省环境监控平台,整合现有力量,加强生态环境监控机构建设,提高对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控能力。重视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覆盖全省的大气霾、辐射污染监测网络。在重点城市建设一批大气全因子监测站,全面提升大气污染监测水平。建设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提高防御海洋生态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环境监察、监测、宣教、信息、应急标准化建设。到2015年,省辖市、县级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全面达标。完善水、气、危险废物、外来入侵物种、核与辐射等生态环境应急预案,强化环境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

(二十二)强化执法监管。组织修订《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加快制订大气污染防治、农村环境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功能区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物种资源保护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等地方法规,抓紧出台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推行生态补偿、发展循环经济等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制订流域性、区域性地方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环保、节能、节水、海洋、林业、国土、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加强部门联动配合,严厉打击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对重大的违法案件,要实行挂牌督办,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完善环保执法监管体制,发挥苏南、苏中、苏北环保督查中心区域监管作用,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解决好符合条件的环保监管机构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强化生态省建设执法监管力量。

(二十三)强化科技支撑。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力量在生态环保科研中的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生态环保科技创新。积极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污水深度处理、生态修复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精心组织实施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环保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平台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加大环保科技投入,在省科技支撑计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每年对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研究和成果转化项目给予优先支持。在省级环保引导资金和省级节能减排引导资金中对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和应用等给予支持。组织与生态省建设相关的环境宏观战略、水环境保护战略、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环境经济政策创新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加强生态省建设人才培养和使用,列入省高层次人才、紧缺型人才培养计划。

七、加强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

(二十四)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由省主要领导任组长,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研究生态省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协调推进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市、县要成立相应领导协调机构,建立有效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农村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乡镇环保管理体制,全省各乡镇要落实环保职责,配备专职人员,确保有机构管事、有人办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十五)严格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生态省建设考核体系,把生态省建设任务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评价、市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之中。制定生态省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将生态省建设重要政策落实和机制保障情况、监测指标达标情况、重点工程实施情况,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点内容,实行省对市、市对县的考核机制。建立生态省建设督政体系,强化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督查职能,对各地各部门开展生态省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加强生态省建设考核评价结果的使用,考核结果要报送同级党委、政府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各市、县政府每年要向上级政府报告生态省建设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或通报工作进展,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

(二十六)推进工程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的要求,编制“十二五”生态省建设重点工程项目方案,并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重点推进循环经济与节能降耗、重点流域治理与饮用水安全保障、大气治理与固废处置、城市环境建设与农村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绿色江苏”以及能力建设与科技支撑等六大生态省重点工程建设。建立重点工程项目责任制,明确各项工程的责任单位、年度建设计划和资金来源,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开展工程项目环境监理,定期分析通报项目建设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确保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十七)拓宽投入渠道。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逐年加大投入,确保财政用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支出的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从2011年起,大幅度增加省级环保引导资金,支持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环境基础设施和监管能力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对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的投入力度。各地都要安排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方面的引导资金和专项资金。继续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制订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营领域。积极开展环境资本运作,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不断增值的资本,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十二五”期间,统筹安排全社会生态省建设重点项目投资5000亿元。

(二十八)完善经济政策。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实行差别化环境价费政策。积极推进排污指标有偿取得和交易试点,争取2012年之前在全省推广。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差别化水资源费价格政策,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逐步扩大污染物排污费征收范围,适当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落实污水、污泥处理收费政策,实施区域供水的乡镇要在2011年开征污水处理费。根据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率、污泥处置达标率核拨污水处理费。继续推进城市施工工地扬尘排污收费试点工作。对脱硫设施投运率不达标的电厂扣减脱硫电价。将企业节能减排、环保法律法规执行情况与金融信贷政策挂钩,作为信贷评估的重要内容。落实节能环保项目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财税政策,鼓励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修复和清洁生产等。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在太湖、长江、淮河等重点流域推行环境资源区域补偿,逐步建立上下游污染补偿机制。制定实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办法,加大对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区域的补偿力度,选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试点,逐步建立生态保护转移支付制度。

(二十九)倡导低碳生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和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划,促进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党政机关率先垂范,厉行节约,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推行绿色采购制度,建立并完善激励购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3

近年来,随着郑州都市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区内绿地公园建设也上了一个台阶。随着环境设施的改善和提升,这些绿地公园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相继自发形成了戏曲、歌舞等群众文艺团队。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自发形成的文艺团队初期呈现出无序发展的状态,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形成了不和谐音符。1956年,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建成开放后,一直是郑州职工群众重要的活动阵地,2002年改建为城市公园后也存在着以上现象。近几年来,从维护公园文明和谐的公共活动秩序,服务、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角度出发,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在规范引导公园群众文艺团队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管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绿色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居民生活习惯都在发生着变化,城市公园广场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生态休闲、健身娱乐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在这样一个多种需求并存的自由空间里,不同层次、不同心态、不同素质的人群聚集到一起,必须需要统一的规定来调和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以维护正常制度的公共活动秩序,这也是公园广场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公园广场群众文艺团队由于自发形成、规模较大,且需使用音响设备等进行表演,这在参与者眼里会引起共鸣,但在喜好安静的人群中间,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首先是戏曲、歌舞团队因噪音问题与周边居民、群众的矛盾。近几年,广场舞大妈噪音扰民引发的矛盾冲突时常见诸报端,成为社会不良谈资。其次是文艺团队之间因场地使用、活动竞争引发的矛盾,还有文艺团队自身因为缺乏管理规范而引发的内部矛盾。工人文化宫公园群众文艺团队形成初期,就曾经发生过居民冲下楼打砸乐队乐器、团队之间因恶性竞争大唱“对台戏”、团队内部猜忌纠纷等矛盾冲突,噪音扰民投诉更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文明。

因此,无论是站在化解团队与周边居民之间矛盾的角度,还是站在引导团队自身健康发展的角度,公园广场管理者都应该积极作为,对文艺团队进行规范与引导,维护公共活动秩序,减少矛盾磨合的社会成本,推动公园绿地广场生态文明建设。

服务群众文化生活

绿色、共享、和谐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以合理规划引导服务为主。对公园广场群众文艺团队加以规范引导,管理者更不能高高自居,采取硬性管理措施,这样反而会越管越乱,越管矛盾越大。应该破除“让群众服从管理”的陈旧观念,树立“让管理服务于群众”的思想理念,从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立场出发,通过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工作的主动,以实现规范引导的管理目标,这是文化宫在实际工作中最为深刻的经验。

搭建平台。群众文艺团队的成员主要由文艺工作者、企事业单位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等退休人员组成,他们从家走向公园广场,一方面是兴趣爱好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求归属感;同时,戏曲、歌舞等文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群体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组织规范下才能正常开展,因此,规范管理也是群众文艺团队内在的客观需求。针对这一特性,文化宫决定成立职工业余剧团,把在文化宫经常开展活动、规模较大的群众文艺团队纳入职工业余剧团的管理序列,实行统一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双方也达成共识,迅速成立了豫剧团、曲剧团、京剧社、越剧社和两个歌舞团共6个文艺团队。之后的实践证明,搭建职工业余剧团管理服务平台,为规范引导群众文艺团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享资源。公园广场本身就属于公共资源,不能先来先占,谁占谁用,应该在规范有序的状态下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能。群众文艺团队实行统一管理后,文化宫投资兴建了一座露天舞台,建造了音响化妆间,统一调配给6个文艺团队使用;公园中心广场,由两个歌舞团轮流活动;调出会议室,供京剧社、越剧社两个剧团双休日活动,豫剧团、曲剧团也分别拥有自己的活动阵地。这样不仅有效化解了团队之间无序竞争资源的矛盾,也为团队开展活动、组织演出提供了便利条件。

规范秩序。群众文艺团队引发的内外矛盾,归根结底是因为活动秩序和管理秩序不规范而造成的。文化宫从抓团队自身建设入手,指导各团队制定了团队章程,明确了团队负责人产生办法及其职责、团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团队内部管理。同时,出台了文艺团队活动规定,限定活动演出时间和音量大小,要求晚上10点以前必须结束活动,中招、高考前后实行“静音行动”,这样不仅妥善解决了噪音扰民的问题,也化解了文艺团队与周边居民之间的矛盾。

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公园广场群众文艺团队开展戏曲、歌舞等文艺活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自娱自乐、展现个人艺术才能的同时,也丰富活跃了市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属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倡导,并给予帮助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扶持帮助。自发性群众文艺团队有其生存发展的社会规律,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扶持帮助,很可能会随着团队骨干的自然退出而解体消亡,难以发展壮大。文化宫明确一名班子副职分管负责群众文艺团队管理工作,把团队管理纳入文艺体育科目标管理及考核体系,制定团队活动、演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年召开团队专题工作会进行总结表彰,建立起团队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从群众文化活动经费中挤出资金,给予团队补贴,调动其积极性;组织专业文艺骨干,对团队进行艺术指导,提高团队艺术成员素养和演出水平。目前,文化宫6个群众文艺团队成员由200多名发展为500多名,其中不乏“梨园春”擂主等票友高手;每年组织广场文艺演出和送戏下乡、文艺进社区等演出500多场,成为郑州市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

打造品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增强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途径。自2015年起,文化宫把广场文艺演出纳入打造中国梦系列文化活动品牌之中,按照“天天有活动、季季有主题、节日有庆祝”的活动原则,在春节、五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抗战胜利、红军长征等纪念日,配合地书比赛、灯谜展猜等活动,精心策划“中国梦 民族情”群众文艺联欢活动,组织6个团队轮番登场演出,与市民群众共同庆祝和纪念,打造节日、纪念日文化活动品牌,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夏季,推出历时3个多月的消夏百场文艺演出活动,丰富活跃市民群众文化生活,打造消夏文化活动品牌,深受市民群众欢迎。

经过近几年的规范与引导,文化宫群众文艺团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文化宫本身也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不仅吸引了城市居民,也吸引了不少郊区的农民,他们经常自发到文化宫“树下看戏,花前听歌”,不仅增添了无限的生活乐趣,也为构建绿色、共享、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增砖加瓦。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篇4

(二○一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但总体上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制约。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要充分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动员全党、全社会积极行动、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使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作为基本方针。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与发展中,把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建立在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的基础上,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

坚持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断深化制度改革和科技创新,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坚持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坚持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又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基层探索相结合,持之以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三)主要目标。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优化。经济、人口布局向均衡方向发展,陆海空间开发强度、城市空间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城乡结构和空间布局明显优化。

———资源利用更加高效。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 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基本形成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关键制度建设取得决定性成果。

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四)积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环境等配套政策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进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区域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布局必须符合主体功能定位。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项目实行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明确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准入事项,明确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禁止和限制发展的产业。编制实施全国国土规划纲要,加快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构建平衡适宜的城乡建设空间体系,适当增加生活空间、生态用地,保护和扩大绿地、水域、湿地等生态空间。

(五)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条件等,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保护自然景观,传承历史文化,提倡城镇形态多样性,保持特色风貌,防止“千城一面”。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和程序。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节能理念,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便捷的交通体系,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提高城镇供排水、防涝、雨水收集利用、供热、供气、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所有县城和重点镇都要具备污水、垃圾处理能力,提高建设、运行、管理水平。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理,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杜绝大拆大建。

(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县域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支持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开展农村垃圾专项治理,加大农村污水处理和改厕力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植树护绿。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环境整治和民风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

(七)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根据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科学编制海洋功能区划,确定不同海域主体功能。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控制海洋开发强度,在适宜开发的海洋区域,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积极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严格生态环境评价,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综合开发水平,最大程度减少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排海总量,建立并实施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加强海洋环境治理、海域海岛综合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有效保护重要、敏感和脆弱海洋生态系统。加强船舶港口污染控制,积极治理船舶污染,增强港口码头污染防治能力。控制发展海水养殖,科学养护海洋渔业资源。开展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综合评估。实施严格的围填海总量控制制度、自然岸线控制制度,建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机制。

三、推动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八)推动科技创新。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活动特点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加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开展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开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绿色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选择的决定性作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综合集成创新能力,加强工艺创新与试验。支持生态文明领域工程技术类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验基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形成一批成果转化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加强生态文明基础研究、试验研发、工程应用和市场服务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九)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积极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强预警调控,适时调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名单,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逐步提高淘汰标准,禁止落后产能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职工安置工作。推动要素资源全球配置,鼓励优势产业走出去,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调整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安全绿色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十)发展绿色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以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拉动消费需求,以增强节能环保工程技术能力拉动投资增长,以完善政策机制释放市场潜在需求,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节能环保产业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化工程,规划建设产业化示范基地,规范节能环保市场发展,多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推进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沼气、地热、浅层地温能、海洋能等应用,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智能电网,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推广普及力度。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以及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林产业。

四、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使用,推动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首要之策。要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十一)推进节能减排。发挥节能与减排的协同促进作用,全面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和供热计量改造,从标准、设计、建设等方面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应用,鼓励建筑工业化等建设模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运输方式,推广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发展甩挂运输。鼓励使用高效节能农业生产设备。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创建活动。强化结构、工程、管理减排,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十二)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鼓励纺织品、汽车轮胎等废旧物品回收利用。推进煤矸石、矿渣等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十三)加强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强全过程管理,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强度。加强用水需求管理,以水定需、量水而行,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促进人口、经济等与水资源相均衡,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城市节水,推进企业节水改造。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矿井水、空中云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严控无序调水和人造水景工程,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加强土地利用的规划管控、市场调节、标准控制和考核监管,严格土地用途管制,推广应用节地技术和模式。发展绿色矿业,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五、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严格源头预防、不欠新账,加快治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多还旧账,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十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加快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形成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川滇、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近岸近海生态区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沙区、草原植被覆盖率,有序实现休养生息。加强森林保护,将天然林资源保护范围扩大到全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加快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加快推进基本草原划定和保护工作;加大退牧还草力度,继续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稳定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制度。启动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湿。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开展重要水域增殖放流活动。继续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加强水土保持,因地制宜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地下水保护和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强化农田生态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加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建立监测评估与预警体系,健全国门生物安全查验机制,有效防范物种资源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积极参加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谈判和履约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对重要生态系统和物种资源实施强制性保护,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分级、统一管理,保护自然生态和自然文化遗产原真性、完整性。研究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机制。加快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和应急等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十五)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按照以人为本、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跨区域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加快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继续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逐渐消除重污染天气,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饮用水源保护,全面推进涵养区、源头区等水源地环境整治,加强供水全过程管理,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强重点流域、区域、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和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和规范淡水养殖,严格入河(湖、海)排污管理;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制定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强化工业污染场地治理,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推广节能环保型炉灶,净化农产品产地和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推进尾矿安全、环保存放,妥善处理处置矿渣等大宗固体废物。建立健全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危险废物等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核设施运行监管,确保核安全万无一失。

(十六)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当前长远相互兼顾、减缓适应全面推进,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等手段,有效控制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能力,加强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的水平。扎实推进低碳省区、城市、城镇、产业园区、社区试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格局。

六、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十七)健全法律法规。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补偿、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十八)完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修订一批能耗、水耗、地耗、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实施能效和排污强度“领跑者”制度,加快标准升级步伐。提高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建设标准。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风险高的地区要执行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鼓励各地区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地方标准。建立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国情的能效和环保标识认证制度。

(十九)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明确国土空间的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监管者及其责任。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用途管制制度,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梯级利用。严格节能评估审查、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制度。坚持并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完善矿产资源规划制度,强化矿产开发准入管理。有序推进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二十)完善生态环境监管制度。建立严格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排污和超标准、超总量排污。违法排放污染物、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要依法查封扣押排放污染物的设施设备。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适时调整主要污染物指标种类,纳入约束性指标。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

(二十一)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树立底线思维,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合理设定资源消耗“天花板”,加强能源、水、土地等战略性资源管控,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做好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继续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实施永久保护,对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确保耕地数量不下降、质量不降低。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红线,相应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限值和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科学划定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领域生态红线,严格自然生态空间征(占)用管理,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探索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容量接近或超过承载能力的地区,及时采取区域限批等限制性措施。

(二十二)完善经济政策。健全价格、财税、金融等政策,激励、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定价要体现基本需求与非基本需求以及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差异,体现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调整矿业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统筹有关资金,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与建设、先进适用技术研发示范等给予支持。将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清理取消相关收费基金,逐步将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完善节能环保、新能源、生态建设的税收优惠政策。推广绿色信贷,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探索排污权抵押等融资模式。深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二十三)推行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推进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建立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深化交易试点,推动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快水权交易试点,培育和规范水权市场。全面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扩大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范围,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

(二十四)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科学界定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加快形成生态损害者赔偿、受益者付费、保护者得到合理补偿的运行机制。结合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归并和规范现有生态保护补偿渠道,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人才培训、共建园区等方式实施补偿。建立独立公正的生态环境损害评估制度。

(二十五)健全政绩考核制度。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强化指标约束,不唯经济增长论英雄。完善政绩考核办法,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考核制度。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对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评价其自然文化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根据考核评价结果,对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和环境责任离任审计。

(二十六)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生态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实行终身追责,不得转任重要职务或提拔使用,已经调离的也要问责。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力的,要及时诫勉谈话;对不顾资源和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领导责任;对履职不力、监管不严、失职渎职的,要依纪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监管责任。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薄弱环节,加强统计监测、执法监督,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十七)加强统计监测。建立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快推进对能源、矿产资源、水、大气、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和水土流失、沙化土地、土壤环境、地质环境、温室气体等的统计监测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准确性、及时性,实现信息共享。加快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开展全天候监测,健全覆盖所有资源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络体系。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健全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开展全国生态状况调查和评估。加大各级政府预算内投资等财政性资金对统计监测等基础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

(二十八)强化执法监督。加强法律监督、行政监察,对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强化对浪费能源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的执法监察和专项督察。资源环境监管机构独立开展行政执法,禁止领导干部违法违规干预执法活动。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加强基层执法队伍、环境应急处置救援队伍建设。强化对资源开发和交通建设、旅游开发等活动的生态环境监管。

八、加快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民心、集中民智、汇集民力,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

(二十九)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使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学校教育抓起,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生态文化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挖掘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文化作品,创建一批教育基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求。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形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树立理性、积极的舆论导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提高公众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

(三十)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消费者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低碳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限制过度包装。大力推广绿色低碳出行,倡导绿色生活和休闲模式,严格限制发展高耗能、高耗水服务业。在餐饮企业、单位食堂、家庭全方位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要带头厉行勤俭节约。

(三十一)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有关组织可提起公益诉讼。在建设项目立项、实施、后评价等环节,有序增强公众参与程度。引导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

九、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勇于探索和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蓝图逐步成为现实。

(三十二)强化统筹协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负总责,要建立协调机制,形成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调配合,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十三)探索有效模式。抓紧制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不同发展阶段、资源环境禀赋、主体功能定位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各地区要抓住制约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方面积极实践,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三十四)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全球视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把绿色发展转化为新的综合国力、综合影响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发扬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对话交流和务实合作,引进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经验,促进全球生态安全。加强南南合作,开展绿色援助,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5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

全国两会期间,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就南阳市加快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李文慧介绍说,南阳市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和核心水源地,又是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既是生态富集区,也是生态高度敏感区。南阳市为此确立了牢固树立生态发展观、环境大局观、绿色政绩观,以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为载体,培育壮大生态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把南阳建设成为水清天蓝、山川秀美、经济发达的生态城市的目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构建区域生态网络,建设黄河中下游、淮河上中游生态安全保障区”,“构建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和太行山山地生态区”。南阳市就位于伏牛山、桐柏山之间,因此,加快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既是南阳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立足生态优势,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的现实选择和需要。南阳市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具体工作中,主要是做好“加、减”

两篇文章。加,就是增绿。把生态建设和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以“蓝天、碧水、安静、绿色”工程为载体,加快林业生态市建设,突出抓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鸭河口水库水源地和淮河源头生态保护,搞好伏牛山生态屏障、桐柏淮河源防护体系、平原生态体系“三区”绿化,组织实施山区生态林建设、生态廊道建设等生态工程,把南阳的“氧吧”建好,生态之“肾”养好,让南阳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减,就是减排。加强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把南阳建设成为山水与园林相间的生态文化城市,让南阳更加光彩照人,更加美丽动人。“十一五”期间,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分别减排7.5万吨和9.5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减排任务。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调水水质要求;白河出境水COD达标率由75%提高到100%,氨氮达标率稳定在89%左右;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稳定在90%左右,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全市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李文慧认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要创新发展模式,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致力打造生态产业体系,构建生态战略功能区,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创建南阳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

李文慧介绍说,南阳市拥有110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70%以

上是农民。结合筹备举办的第七届全国农运会,城市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破解人多地少矛盾、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我们决定全面实施城乡建设三年提升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中心城市、县城、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南阳特色的现代城镇体系,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由传统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的决定性力量。近年来,南阳建设工业强市实现了新突破。2011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10亿元,增长21.8%,实现利润180亿元,增长50.4%。14个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858亿元,投资总额跃居河南省前列。李文慧表示,要坚持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并重,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要组建专门推进班子,加速做大做强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冶金建材、油碱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光电三大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抓好126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力争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纺织服装3个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

李文慧介绍说,去年,南阳粮食总产达118.7亿斤,连续8年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全市确立了林果、畜牧、中药材

等绿色支柱产业。有32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20多个农产品获得了全国首批统一标志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代农业是新型城镇化的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基础,更是农民就业、致富的有力支撑。必须珍视和发挥南阳农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紧紧围绕“保粮食、调结构、促增收”目标,实行示范带头、项目支撑、科技引领、重点突破,抓好粮食生产,培育壮大畜牧、蔬菜、花卉、茶叶、种苗、中药材等高效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步伐,努力使现代农业为南阳创造更多财富,为农民带来更多实惠,为农村带来更大繁荣。

近年来,南阳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成功申报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这是致力于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新成绩。李文慧说,南阳以“生态大市、绿色南阳”为目标,突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淮河源头和鸭河口水库水源地等生态建设,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了山区生态林体系建设工程、农田防护林体系改扩建工程、通道绿化工程、环城防护林及城郊森林、城镇绿化及林业产业等6大工程,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造林433.97亩,林地面积由2006年的1110.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1443.3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4.51%提高到37%,先后获得“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等荣誉称号。

李文慧介绍,要将污染减排作为推进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通过减排,优化经济增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积极探索环境管理新机制,加大监管能力建设,确保天蓝地绿水清。“十一五”以来,南阳市淘汰规模以上制浆能力20多万吨水泥立窑生产能力,506万吨合成氨生产能力,8.1万吨小火电86兆瓦。对285家企业进行限期治理,对31家企业进行停产治理,对17家企业进行深度治理。同时,严格项目审批和环境准入关,坚决杜绝新上“两高一资”项目,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6

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创建森林城市已经成为改善全国生态状况,推进全国国土绿化的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和新途径,它必将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创建森林城市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战略重点相适应,城乡生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础,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城乡生态一体化。森林城市不仅要扩大主城区的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而且要大力推动城市郊区、村镇、山区、平原、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增长,从整体上提高市域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要对城乡生态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形成城乡生态和谐发展的局面。

第二,在尊重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特别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认识、把握、遵循自然规律。

首先要把城乡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来统筹,要把森林为主的各生态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统筹,把点、线、面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城市和乡村、山区和平原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林水很好地结合起来,科学布局、整体推进,力求生态系统供给和经济社会系统需求的平衡,使城乡自然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服务。

其次,要尊重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力求城乡森林体系的生态群落结构合理,形成近自然状态,使生態系统也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着眼于促进农村和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创建森林城市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森林覆盖率,要求山区和平原林业有大的发展,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倡导生态经济型、农林复合型发展模式,要加快村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荒山绿化步伐,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要因地制宜地促进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木浆造纸等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渠道。要加大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积极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价值观、道德观、政绩观、消费观,提高消费和城市生态文化的水平,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7

1承德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

一直以来, 承德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 紧紧围绕《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努力探索具有承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在生态文明支撑体系、彰显体系、运作体系和保障体系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1.1生态文明支撑体系

(1) 坚持生态修复和建设, 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首都周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流域治理工程“、稻改旱”农业节水示范、绿色矿山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项目, 改善生态环境; (2) 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 根据区域承担的生态功能,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每个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

1.2生态文明彰显体系

坚持把《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 加速实现城市各生态系统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 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承德。

1.3生态文明运作体系

(1) 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 (2) 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为突破,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以生态优势为依托,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1.4生态文明保障体系

把强化体制转轨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努力建设“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牵头、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2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1流域生态补偿不足

承德由于其特殊区位特点, 长期以来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政策, 对承德经济发展制约性影响较大, 而生态补偿机制一直不到位, 亟需建立科学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流域内的和谐发展, 实现承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2.2生态环境较脆弱

承德生态环境良好, 属于生态交错区, 生物多样性较高, 但是生态环境抗阻能力较弱, 如果处理不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极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断流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2.3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环境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面积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造成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虽然目前全市已实现了县城以上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全覆盖, 但村镇一级的环境基础设施还亟需加快建设步伐。

2.4生态创建进展缓慢

目前全市有14个乡镇、13个城镇和12个村分别被命名为 “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环境优美城镇”和“省级生态村”;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 省级自然保护区9处, 但这些创建成果距离国家生态创建三个“80%”的目标要求, 还相差甚远。

3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思路与对策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以市委名义成立市级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 由市委书记任组长, 负责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落实, 县区同时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3.2实行指标分包制度

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分包给市级领导, 从上到下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县区及各有关单位, 按照指标要求, 将承担的建设工作与本地区、本单位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3创新考核监督机制

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 将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 同时严格实行问责, 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 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追责。

3.4建立资金投入机制

由于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巨大, 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 通过市场化手段, 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 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的融资体系。

3.5建立奖励扶持机制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 对污染减排、清洁生产、绿色系列创建等重点项目以及生态文明创建予以奖励或补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充分调动全市各层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6加强社会参与能力建设

构建承德市生态文明地图信息系统, 提供显示承德全景地图、生态文明属性查询、信息更新、信息反馈等各项便民功能, 拓展政府采集舆情民意的渠道, 实现民主决策, 促进社会和谐。

3.7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从政府、企业、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出发, 广泛开展“生态、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 全面推进承德的生态文明教育, 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 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4结语

总而言之,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提高、丰富、完善的过程, 承德还将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 继续探索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摘要:多年来, 承德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探索出一条具有承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8

1 实施三大生态工程建设, 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生态屏障

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 农业是基础、水利是命脉、林业是保障, 三者缺一不可。林业要真正发挥生态屏障作用, 必须抓好三大生态工程建设, 构建完善的生态林业体系。

1.1 加快绿色屏障工程建设, 构建完善的防护林体系

防护林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 是保障农业稳产、高产的绿色屏障,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垦区目前已在逾266万hm2耕地上建成了由7万条林带构成的4万余个网格的防护林工程, 据东北林业大学在垦区布点调查, 防护林体系完善的地号与无林网地号对比, 可使风速减慢48%, 基本消灭了风灾;气温提高0.8%~3.6%;蒸发量减少7.5%;土壤含水量增加3.8%~4.3%;绝对湿度提高2.3%~4.9%, 降水量提高5.1%, 小麦平均增产12.4%, 大豆平均增产12.6%, 牧草产量平均增产65%, 这充分说明了防护林的作用。但目前垦区还有许多水田无防护林网庇护, 有许多林带断带和急需更新。因此, 下一步要对防护林体系按要求统一规划设计, 既要充分考虑国家对森林覆盖率要求, 又要照顾防护林占耕地比例, 符合现代化大农业对防护林布局的要求,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 加快水田防护林体系建设, 对缺苗、断空、半条、残破林带进行补植补造, 对过成熟林带进行更新, 形成针阔混交, 乔灌结合的防护林体系, 到2020年使农田林网化率达98%以上。

1.2 加快见缝插绿工程建设, 构建贮富于山的绿色水库

发展林业, 实现栽满造严, 不仅可以贮富于山, 而且是减少水土流失的治本之策, 治理沙患的关键措施。据调查森林在阻隔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刷方面有特殊功效, 在降水量为300~400mm的地方, 有林地的土壤冲刷量为60kg/hm2, 仅为裸露地的1/100;每公顷结构完整的森林能涵养2150t水, 并将大部分自然降水转化为有效水资源;森林能有效控制沙化侵蚀, 保护村庄和良田。垦区北安、九三管理局由于处于丘陵漫岗区, 一场暴雨往往形成几百条冲刷沟, 最深的可开进一列火车, 侵蚀了大量耕地, 近年来由于他们加大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营造, 减少祼露坡地, 大范围侵蚀良田的现象已基本杜绝;宝泉岭地区一些岗地由于连续耕种, 土层变薄, 沙丘呈现。如共青农场老龙岗形成宽几百米, 长逾10km的沙线, 经过10余年造林, 基本锁住了风沙, 保住了1.1万hm2良田。因此, 下一步要加快对沙化地、边角隙地、坡耕地的全面绿化, 提高森林覆盖率, 力争到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达20%, 达到栽满造严, 建成贮富于山的绿色银行和控制水土流失, 锁住风沙的绿色水库。

1.3 加快绿色城堡工程建设, 构建生态园林化城镇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绿色是蓬勃的标志,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达与否, 重要指标之一是城市化程度和城市文明水平, 而建设文明城市, 提高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准就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 就垦区“抓城”来说, 重要一点是提高城镇绿化水平, 这不仅是绿化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涵蓄淡水、净化水质、调节温湿度、消除噪音、减轻或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更能起到美化、净化作用, 为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提供保障, 在垦区实现社会-自然-人协调发展, 良性循环, 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基础保障。垦区目前进行的环城林、绿化林以及以植物为主体的森林公园建设, 已建成了海林、宁安、八五○、山河等一批具有欧州园林特色的城镇及管理区, 但仍有一些农场绿化覆盖率较低, 绿化档次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 必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 科学规划绿化, 合理布局, 根据不同功能区进行园林设计, 做到网、带、片、点结合, 乔、灌、草搭配的绿化格局, 要路、树、住相协调, 园林与园艺相结合, 打造一批依托自然的山水特色园林城镇, 依托历史的文化特色园林城镇和依托区域优势的花园特色园林城镇, 力争3年内使垦区城镇暨管理区绿化覆盖率达38%以上, 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奠定生态基础。

2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提供产业支撑

森林不仅是生态系统的主体, 也是大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为经济建设提供木材, 更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为人们创业致富提供广阔的平台, 所以在为现代化大农业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的同时, 要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2.1 科学布局, 重点推进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要根据农垦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 科学规划各区域发展重点, 走规模化推进之路, 如林药发展以铁力农场和红兴隆管理局资源大场的五味子、刺五加、黄芪、细辛等为重点;林菌发展以八五四、嘉荫、锦河、北兴等农场为重点;林果发展以宁安、五九七、友谊等农场为重点;浆果发展以绥棱、山河、逊克、庆阳等农场为重点;特禽养殖以肇源、兴凯湖、八五二、八五四等农场为重点;原料林发展以长水河等农场为重点, 在重点建立环保、绿色、有机林产品基地基础上, 逐步建立林产品加工企业, 形成基地代加工, 加工巩固基地的产业发展之路。

2.2 深化林业改革, 走多元化发展林业经济之路

要全面兴办家庭林场, 民营苗圃, 大力兴办林业经济的民营企业, 将适于发展林下经济的森林和林地承包给职工管护, 在管好森林资源的同时, 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 同时广泛引进技术, 搞好服务, 鼓励多元化投入林业、发展林业, 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提高林地生产力, 为农场增效、职工增收奠定基础。

2.3 扶持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加快推进林业经济倍增

加大投入, 扶持林业产业基地建设, 科学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 争取国家对林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投入, 支持林业产业示范场、示范基地建设, 带动周边林业经济快速发展;积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发展林业产业, 并积极引进资金和项目带动林业产业发展, 保持林业经济每年30%以上增速, 实现林业经济倍增。

3 强化管理, 为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提供组织保障

过去林业主要是保障木材等林产品供给, 现在正在向开发生物产业、森林观光、保健食品等多元化发展;过去林业主要是发挥防风固沙, 水土保持等作用, 现在正在向森林固碳、物种保护、生态疗养等领域延伸;过去林业主要是着眼发展经济, 现在正在向改善人居、传承文化、提升形象等高层次推进。因此, 要加强林业管理, 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推进林业快速发展。

3.1 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行使好行政执法职责

面对新任务, 针对新要求, 必须稳定林业队伍, 加强林业执法, 切实承担起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责任和义务, 要强化行政执法机构建设, 保证执法经费, 加强执法人员培训, 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执法。要严厉查处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 (湿地) 、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活动, 针对突出问题, 集中力量展开专项整治, 林政案件结案率要达95%以上, 切实保护好森林和湿地资源。

3.2 要落实责任制, 行使好森林 (草原) 防火职责

要全面实施森林防火“四长”负责制, 把森林防火责任逐级落实到位, 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 从严控制野外火源, 做好值班值宿和野外巡查, 不断修正、完善并落实好应急预案, 确保扑火队伍、防火设施设备随时处于临战状态, 力争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 将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

3.3 要加大投入, 行使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职责

加快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对策 篇9

一、生态文明建设法制不完善的表现

近年来, 随着《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法律框架基本建成。但现有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仍不完善, 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1. 现行《宪法》中缺少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的规定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只在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并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 也没有具体规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甚至没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相关规定。

2. 公民“环境权”的缺失

“环境权”即每一个公民都有在良好环境下生活的权利。这一权利应该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近年来, 我国环境污染纠纷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递增, 但通过司法渠道解决的不到1%;环境群体性事件也频繁发生。这些都是因为“环境权”缺失导致公民缺乏参与环境行政决策的途径造成的。

3. 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地位不明确

改革开放以来, 虽对环境保护进行了立法, 由于顶层设计不到位, 出现立法多却分散的问题。《环境保护法》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特征, 但其对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内容规定甚少。同时, 这部法律同《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一样, 均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 法律层次相同, 缺乏统领和指导其他法律的效力权威。

4. 现行环境保护法律内容仍有欠缺

⑴重污染防治, 轻生态保护。现行的法律多是从发生污染后如何处理来制定的。对如何从源头抓好生态建设规定不详。例如《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直接是以污染防治作为文件名的。

⑵重城市环境保护, 轻农村环境保护。现有的几部环境保护法律多是从城市中可能出现的环境污染情况出发制定的, 忽视了对农村工业化污染的防治。例如, 《环境保护法》仅规定“制定城市规划, 应当确定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和任务”, 对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保护和改善环境只字未提。

⑶重实体立法, 轻程序立法。例如, 《环境保护法》规定, 在5种情况下,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根据不同情节, 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但5种情况如何认定, 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警告和处以罚款如何做, 具体程序是什么, 处罚是针对单位还是包括个人, 都没有明确规定。

5. 环境污染法律制裁偏轻

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比其他危害具有隐蔽性强、危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按结果与处罚相适应的原则, 对环境污染的责任追究理应严格严厉。但现行法律对相关责任对象的处罚力度却如隔靴搔痒, 无关痛痒。例如, 《环境保护法》规定, 对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责任人只有情节较重时, 才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依据《水污染防治法》, 在关系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方面的水污染责任追究中, 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水污染事故的罚款也仅仅只有直接损失的30%;对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处罚力度最大, 罚款上限也只有100万元。这种“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 使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污染问题上肆无忌惮, 也使得法律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6. 政府监督管理职责失范

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每个政府部门都担负起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但现行法律却只规定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海事管理部门、水管理部门、渔业主管机构等个别部门的职责, 其他部门, 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和主要领导的职责没有规定。更没有规定责任追究制度, 这就使一些部门和领导有了“不作为”的合法理由。

二、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对策

健全法制, 运用法律手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已刻不容缓。

1. 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权写入《宪法》和法律

将十八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写入《宪法》, 充实第26条的规定。同时, 建议在《宪法》中增加关于环境权的规定, 明确“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享有良好环境和因环境损害要求赔偿的权利”。在《环境保护法》或《生态法》中, 将环境权细化为环境知情权、环境决策参与权、环境行为监督权和环境损害索赔权。在《民事诉讼法》关于公益诉讼基础上, 在《环境保护法》或《生态法》中规定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从而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坚实的权利基础和有效的制度通道。

2. 提高立法层次, 确立《环境保护法》基本法地位

《环境保护法》是最早制定的关于环境保护法律, 环境污染与防治都有所涉及, 具有环境保护基本法特征。但这部法律制定于1989年, 那时我国环境和生态问题还不十分突出。今天, 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科学发展的瓶颈, 而这部法律却从未修订。因此, 有必要将这部法律调整为整体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的《生态法》, 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目标、方法, 规定政府机构和领导的职责、追究的程序、责任的程度;同时, 应提高立法层次, 将其作为基本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使该法能对整个环境资源立法进行统领和指导。

3. 科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立法体系

虽然我国关于环境资源立法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由于缺乏体系设计, 立法重复、立法空白的问题长期存在。有必要对现行环境保护立法体系进行改造, 构建生态保护法、资源节约法和污染防治法三位一体的立法体系。将现有法律进行分类, 对需要完善的, 及时修改补充;对立法空白的要及时调研, 尽快立法;在民法、刑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等法规中, 应充实关于环境权益的内容, 使所有法律形成完整的法律保护链。

4. 强化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一是提高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制裁力度, 实行公益诉讼制度, 即公民拥有对所有环境违法行为提起诉讼并获得赔偿的责任;实行严格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 公民只需提出环境违法行为存在的证据, 实施该违法行为的企事业单位需要提供自己有无环境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轻重, 对该公民造成的损害程度的证据, 并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提高经济处罚的上限和下限, 实行惩罚性罚款制度, 使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远远大于获利。二是实施领导责任追究终身制。只要发生环境违法行为, 对该违法行为负有立项、审批、监管职责的领导, 特别是党政一把手, 无论行为发生时在什么岗位, 即使已退休或转入其他岗位工作, 一律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这种处分不应只是警告、记过等“毛毛雨”, 而应以“降低职务、开除公职, 甚至开除党籍”等处罚为主, 情节严重的还需追究刑事责任, 迫使领导干部提高环境保护决策的主动性和科学性。

摘要: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为此, 需要在宪法和法律中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地位, 赋予单位和个人环境权, 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对相关责任人的处分力度。使法制手段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权,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责任追究终身制

参考文献

[1]任书体.生态文明法制制度构建[J].人民论坛, 2010 (11) .

[2]严耕, 杨朝霞, 杨帆.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理清因果突破瓶颈[W].中国环境报, 2013-01-04..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10

一、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

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绿色是发展的全面要求和转型主线,循环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低碳是能源战略调整。三者目标都是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更为宽泛,涵盖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核心内容, 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则是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和形式, 因此,可以用绿色发展来统一表述。绿色发展的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绿色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纷纷提出并付诸实践。绿色经济或绿色发展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但其核心目的是为了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谋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消耗的和谐统一, 实现发展与环境的双赢。

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发展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十七大强调, 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发展绿色经济。 “十二五”规划中,“绿色发展”独立成篇, 进一步彰显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决心。 十八大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提出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 这是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最近,中央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专题部署的文件,是对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明确了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建立系统完整制度体系的方向性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意见》中首次将“绿色化”作为“新五化”(即“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之一,要求把绿色发展转化成为新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新优势,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绿色转型的最新概括和集中体现。

二、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良性互动、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实质是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也要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独立完整,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 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 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品当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 但我国工业发展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工业仍然是消耗资源能源和产生排放的主要领域,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问题日益突出。 据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2.6亿吨标准煤, 其中煤炭消费量约占全球一半。 原油进口3.1亿吨,占国内消费量的59% ; 铁矿石进 口9.33亿吨 , 占国际贸 易量的69%;天然橡胶、铜、镍、铝土矿、铅锌等对外依存度超过50%,有的高达85%。 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的90%、70%, 烟尘、 粉尘排放量约占全国的85%以上;特别是对人民群众危害严重的非常规污染物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几乎都来源于工业领域。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能效、水效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其中钢铁行业国内平均能效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落后6%~7%,建材落后10%左右,石化化工落后10%~20%; 我国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569立方米,还远高于日本的88立方米、韩国的55立方米、英国的89立方米。

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的工业文明发展成果丰硕,但是从工业文明迈向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是对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超越。 建设生态文明并不仅仅是简单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要克服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不断缩小与世界领先绿色制造能力的差距,加快赶超国际先进绿色发展水平。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快构建起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实现生产方式 “绿色化”,既能够有效缓解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也能够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增强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加快迈向产业链中高端,实现绿色增长。

三、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内在要求

工业是立国之本, 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的主战场。 工业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幅提高制造业绿色化、低碳化水平,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是参与国际竞争、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刺激经济振兴,创造就会机会、解决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署提出绿色经济发展议题,在2009年的20国集团会议上被各国广泛采纳。 各主要国家把绿色经济作为本国经济的未来,抢占未来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加强战略规划和政策资金支持,绿色发展成为世界经济重要趋势。 欧盟实施绿色工业发展计划, 投资1 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美国开始主动干预产业发展方向,再次确认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核心,瞄准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低碳经济,利用技术优势谋划新的发展模式。 同时,一些国家为了维持竞争优势, 不断设置和提高绿色壁垒,全球化面临新的挑战,绿色标准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又一利器。

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产业链中低端,产品资源能源消耗高,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削弱,加之当前经济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下行压力较大,在全球?“绿色经济”的变革中,要建设制造强国,统筹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更加迅速地增强绿色综合国力,提升绿色国际竞争力。 这就要求我们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改变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生产方式,建立投入低、消耗少、污染轻、产出高、效益好的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这既是强国制造的基本特征,也是制造强国的本质要求。 只有制造业实现了绿色发展,才能既为社会创造“金山银山”的物质财富,又保持自然环境的“青山绿水”,实现制造强国的梦想。

四、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要突出“绿色”主题

绿色、智能是制造业转型的主要方向。 《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作为一个关键词出现了46次。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必须聚焦“绿色”主题,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革新传统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方式,全面实现“绿色化”,加快构建起以“绿色”为特征的制造体系。

一是加快实施传统行业绿色改造升级。 全面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印染等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 加快新一代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研发,大力开发推广具备能源高效利用、污染减量化、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功能的工艺技术,积极采用高效电机、锅炉等先进设备,用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制造流程,加快实现重点行业绿色升级。 要广泛应用清洁高效铸造、锻压、焊接、表面处理、切削等加工工艺,实现绿色生产;加强绿色产品研发应用,推广轻量化、低功耗、 易回收等技术工艺,持续提升电机、锅炉、内燃机及电器等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

二是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 努力在新兴领域打造绿色全产业链, 增强企业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技术、绿色管理能力,提高产品绿色运行、绿色回收、绿色再生水平,鼓励应用绿色能源、使用绿色包装、实施绿色营销、开展绿色贸易。 加快发展绿色信息通信产业,大幅降低电子信息产品生产、使用、运行能耗,推广无铅化生产工艺,发展绿色新型元器件,有效控制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限用物质含量。 积极建设绿色数据中心和绿色基站,统筹应用节能、节水、降碳效果突出的绿色技术和设备, 加强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分布式供能。 加快推进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应用近净成形、快速成型、表面工程等绿色节材工艺技术,大力研发高性能、轻量化绿色新材料和绿色生物工艺、绿色生物制品。 加快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带动智能电网、智能建筑、多网融合、智能物流等建设,促进节能减碳。

三是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支持企业强化技术创新和管理,增强绿色精益制造能力,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 不断提高绿色低碳能源使用比率,开展工业园区和企业分布式绿色智能微电网建设,控制和削减化石能源消费量。 全面推行循环生产方式,促进企业、园区、行业间链接共生、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强化技术装备支撑,提高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 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针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盾构机、重型矿用载重车等大型成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实施高端再制造,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传统机电产品以及通用型复印机、 打印机实施智能再制造,对老旧和性能低下、故障频发、技术落后的在役机电装备实施在役再制造。 推进再制造产品认定,进一步规范再制造产品生产, 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推动建立再制造产品认定国际互认机制,促进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要大力支持企业开发绿色产品,推行生态设计,显著提升产品节能环保低碳水平,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建设绿色工厂, 推动在重点行业建设千家绿色示范工厂, 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探索可复制推广的工厂绿色化模式。 发展绿色园区,推进工业园区(集聚区)按照生态设计理念、清洁生产要求、产业耦合链接方式, 加强园区规划设计、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培育100家示范意义强、具有鲜明特色的 “零”排放绿色工业园区。 打造绿色供应链,引导企业不断完善采购标准和制度, 综合考虑产品设计、 采购、生产、包装、物流、销售、服务、回收和再利用等多个环节的节能环保因素,与上下游企业共同践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社会责任。 壮大绿色企业, 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 推动发展绿色金融,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衔接配合,引导资金流向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应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领域。 强化绿色监管,健全节能环保法规、标准体系,加强节能环保监察。 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行业管理方式,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开展绿色评价。 践行绿色理念,大力加强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供给能力, 创造绿色需求,带动绿色消费,引领绿色时尚,弘扬绿色文化。

五、全面推行绿色制造要强化绿色科技支撑

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工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 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发展实践表明,工业是研发投入的主要阵地,是创新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从根本上决定了国家整体创新水平。 我国工业既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支撑国民经济合理增速,又要实现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绿色化、应对资源能源约束和生态环境压力,只有坚持把创新摆在工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一步强化工程科技的支撑地位,才能够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消耗更少、污染更小、排放更低的绿色发展。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技术进步和创新仍将是决定性因素之一。 预计钢铁、建材、造纸等行业资源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未来几年将出现拐点, 进入发展的平台期。 这正是实施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难得历史机遇。 不能再以简单的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张去实现发展,而是要大力实施绿色技术创新,下大力气推动生产能力更新和绿色化。

加快推进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 篇11

一、大力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重要战略意义

首先,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纺织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纺织服装出口1470亿美元,占全球纺织服装贸易额的25%,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纺织行业的发展数量型增长特征较为明显,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纺织数量型增长方式将受到严重制约,产业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新形势下要保持纺织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尽快实现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根本性转变。品牌是质量、效益、文化、价值的综合体现,品牌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大力推进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并以此为契机,带动整个产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是实现纺织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纺织服装行业牢固把握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其次,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实现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迈进的需要。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尽管中国纺织服装业的迅猛发展令世人瞩目,但与纺织服装大国的地位相比,我国服装品牌的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不仅在世界服装品牌之林中难觅中国服装品牌的踪迹,即使在国内市场,中国服装品牌也同样面临着种种压力。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强势品牌,即使拥有世界一流的装备和工艺,也只能成为别人的加工厂,替人作嫁衣裳,其结果是长期耗用大量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微薄的加工费。自主品牌的缺失已成为我国服装行业大而不强的主要症结,成为制约我国服装行业由大变强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在国际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实现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迈进,就必须加强服装自主品牌建设。

第三,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关注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纺织服装业既是关系国计,又是关系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服装产业对农业、化工、纺织、印染、织造、服装市场等多个产业的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带动作用,并引领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提升与转变。同时,作为富民产业,服装产业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致富一方经济、创建和谐社会等多个方面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服装产业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梯度转移的背景下,服装产业更是在繁荣中西部地区经济、解决当地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和今后,进一步注重和发挥纺织服装行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就必须迅速转变“以量取胜”的观念,走出“打工经济”的思维,摆脱“世界工厂”的定位,抓紧品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挥服装行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作用。

第四,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服装产业属于品牌驱动性产业,国际上服装强国的发展经历充分表明,服装产业上下游链条上的不同资源配置都是以品牌为中心而展开的。品牌在整个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带动者、整合者及推动者。从国际纺织产业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纺织产业业态发展一般都经历过大规模低端加工制造到出口加工带动型,再发展到原创设计开发和品牌经营等几个阶段。当前,国际服装产业已进入品牌竞争时代。通过强势品牌的核心带动,整合产业链,实现全球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确立在世界服装产业格局中的强势地位,已成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和国际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第五,加快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全面推进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需要。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业,也是我国在国际上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已经基本具备率先推进品牌建设的基础、条件、优势和时机。服装品牌建设对于全面推动我国自主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为此,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我国自主知名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服装作为全面加强我国自主品牌建设的重点行业率先推进,研究探讨加快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从而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国家自主品牌战略的实施。

二、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严峻挑战

加入WTO,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强势拉动下,我国服装产业飞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更是促使我国服装产业再度升级。目前,国内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已经形成,企业创建品牌的意识普遍增强,服装行业向品牌化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同时,一批具有行业发展特色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各服装产业集聚地之间和企业之间已经开始了全新、深化的合作模式,通过充分发挥各产业集聚地专业化生产的优势,共同创建区域品牌。尽管我国服装企业已经具有了强烈的创品牌意识,但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道路还很艰难,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国内高端市场目前已被一批国际顶级品牌在一定程度控制着,90%的国际顶级服装品牌都已进入国内市场;在中端市场上,随着快速时尚品牌ZARA、H&M以及一批国际二、三线品牌陆续进驻中国,一批在价格上与其相近,但在设计、快速反应、品牌运营等各方面尚无法与之抗衡的国内服装品牌正在受到强烈的冲击;对于国内大量服装品牌而言,目前只能在二、三线市场以及县级市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还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加之国外产业资本越来越多地以合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可以说,国际服装品牌的本土化竞争之势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危及到了国内服装产业的产业发展甚至安全。

综合分析,我国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培育自主品牌快速成长的大环境尚未形成。尽管各部门都在推进服装品牌建设,但尚未形成合力,难以对现有资源进行集中整合;个别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制假售假打击不力,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待加强;各种评比、摊派、也加大了企业的负担;消费者盲目崇拜洋品牌的心理等状况,使服装自主品牌的创建步履艰难。

二是企业创建品牌的实力仍然不够。创建品牌实力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和人才两方面。我国服装企业仍处于资本积累阶段,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无力维系海外市场的营销成本,资金制约了硬件的提升、品牌的宣传、销售网络的建设和人才的引进,而品牌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匮乏又从根本上制约了产品、品牌、管理、运营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没有形成。十多年来,中国的服装企业虽然有了一些耳熟能详的品牌,但这些品牌在国际市场仍然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独特的服饰文化,没有形成稳固的消费群体,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一个品牌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价格战。即使一些服装界的领军品牌,他们的市场成功也不是品牌的胜利,而更多的是渠道终端模式的胜利,剔除终端营销模式的因素,品牌的贡献十分有限,而且相当脆弱。我国服装企业大多创新能力不足,不少企业没有自己的自主品牌,主要是以仿制、翻版为主,原创性的设计明显不够。有品牌的多数没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仍在实施“跟进战略”,服装品牌的文化内涵不够深度,始终显得过于直白或比较肤浅。这是导致我国服装贴牌加工企业多,原创品牌企业少;产品风格雷同多,独创特色产品少;外贸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重要原因。创新能力的不足和信息化建设的迟缓,又是对市场反应能力低下的必然反映,这两点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服装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三、大力推进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任务极为紧迫

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是一项关系到增强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产业链整合能力,促进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建设“纺织服装强国”的长期性任务。推进我国服装行业自主品牌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服装自主品牌为基础,以推进服装自主创新设计为支撑,以大力推动品牌营销为依托,以提升服装行业发展水平为目的,走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主体相结合的自主品牌发展之路,全方位、多层次推动服装产业自主品牌建设。我们争取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的自主品牌推进体系:创建不同层次的国家级、省级和重点企业的服装设计服务中心,支持企业提高营销运作能力,在服装行业中形成多个拥有市场优势地位、具备消费引导能力的原创服装品牌;鼓励加工型服装企业转变增长方式,提升设计创新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强化采购和营销能力,经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使一大批加工型企业发展成为可以主动向客户提供设计样品、一定数量的企业以自有品牌出口;促进服装产业集群向高质化发展,加强现代产业供应链,扶持服装产业集群创建一批公共性品牌。

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强化服装企业创新的主体作用,树立正确的品牌发展观,不断加强企业研发能力的建设,逐步提升服装品牌的综合运营能力,全面推进自主服装品牌的创意提升。

其次,要加大对服装品牌建设的引导扶持。要积极创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服装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多方位品牌推广服务平台,加大对服装品牌建设的引导及扶持。

第三,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服装自主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探索建立“综合协调、整体推进”的服装自主品牌建设推进机制;要建立健全品牌保护体系,加大对服装自主品牌的依法保护力度;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做好服装自主品牌培育的服务工作;要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鼓励、引导纺织服装科研院校与服装产业基地和知名品牌服装企业的联合创牌;要加大对自主品牌的宣传力度,大力倡导自主服装品牌消费;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的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服装自主品牌、争创品牌、营销品牌、消费品牌、保护品牌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篇12

在中国现行投融资体制下, 中小企业, 特别是高科技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缺乏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支持, 虽然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风险投资融资, 缓解融资上的困难处境, 但深圳中小企业板重点安排主板市场拟上市公司中具有较好成长性和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和上市。因此, 对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 中小企业板接近于主板市场的高上市条件使他们依托中小企业板的难度较大, 融资困难仍然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阻碍他们的发展。要改变这种局面, 打破制约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短缺“瓶颈”, 必须尽快建立进入门槛较低、上市条件较为宽松的创业板市场。

一、创业板市场的内涵及特点

创业板市场又称二板市场, 是指在主板之外为中小型高成长企业、高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便利融资的途径, 并为风险资本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的一个新兴市场。其市场定位主要以处于初创期、规模不足, 但成长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 是资本市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和组成部分。

创业板市场的特点有:上市要求较低, 没有关于企业盈利状况的要求, 也没有对于净资产额的要求;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服务于高成长型企业;公司股份全部流通, 这种规定有利于企业板市场的流动性, 使市场更加活跃。

二、中小企业板与创业板的区别

1、市场定位不同。

中小企业板虽然名义上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 但由于其未脱离主板市场的框架, 其市场定位是具有一定发展规模的、盈利性强、基本走向成熟的部分中小企业。上市标准比较低的创业板市场看重的是企业的增长潜力, 对企业的盈利及规模没有更高要求, 旨在为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服务, 主要吸纳那些能够提供新产品、新服务的, 或者是运行有创意和有增长潜力的中小型企业, 其中相对较多的是高科技企业。

2、上市要求不同。

创业板上市要求较低, 没有关于盈利状况以及净资产额的要求;中小企业板上市条件较为严格, 接近于现有主板市场。

3、风险不同。

创业板市场作为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市场, 是比主板市场风险更高的一个市场。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 特别是高科技公司, 其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超过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 这决定了创业板市场的风险高于主板市场。而中小企业板因其是主板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对于创业板来说, 风险水平较低。

4、运作模式不同。

中小企业板块的运作采用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 与深交所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 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 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不同的主要是上市标准的差别:创业板的创立, 将采取独立模式运作, 拥有独立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 采用不同的上市标准和监管标准。

三、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 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部分中小企业上市, 促进中小企业朝着经营规范化、管理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为将来创业板的开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中小企业板还不是创业板, 对于创业投资和创业企业的支持还有一定的局限, 并不能完成我国证券市场多层次化建设或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历史使命, 其只是主板市场的补充, 无论从资金供应者角度, 还是从融资效率、激励机制以及企业成长等角度, 都无法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及中小成长型企业对资本市场的需求。从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 尤其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股市资金供给相对充足, 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创业板市场, 形成一个运用资本市场激活创新企业的机制, 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具有现实意义。

1、尽快制定和完善创业板市场运作相关制度。

(1) 发行审核制度。创业板市场发审制度可以在现行法律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可由证监会设立专门的发行审核委员会, 对申请企业的经营、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等进行实质性的审查, 选择经营业绩、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上市融资。

(2) 建立完善保荐人制度。由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标准较低, 所以必须推行严格有效的保荐人制度, 保荐人以独立专业人士身份向市场保证上市公司在各方面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必须对企业板市场上的拟发行上市公司进行尽职调查, 帮助投资者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风险程度, 并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有重大责任。实行这一制度让券商对市场承担更多的责任。

(3) 制定宽严适度的市场准入制度。新修订的《公司法》对企业发行条件已取消连续三年盈利、无形资产出资比例要求等限制, 这为创业板降低发行上市门槛扫清了法律障碍, 为创业企业融资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4) 实行股份全流通。创业板企业应当实行股份全流通, 如果高层管理人员任期内股份不得流通, 出于自身经济效益考虑,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有可能会为出售股权而辞职, 将对企业的发展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为创业板运行带来风险。

(5) 实施严格的退市、摘牌机制。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和发展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市场化的退出机制, 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将会带动更多的风险投资投入到成长型企业及高科技企业中来。由于高科技企业的自身特点, 出现不可预料的风险是难免的。为净化创业板市场的投资环境, 对于在创业板上市后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迅速发展壮大的中小高科技企业, 当其达到主板市场的要求后, 就应转到主板市场运作, 面对更广大的投资者, 谋求更大的发展;对于连续亏损、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状态, 技术优势丧失的上市公司, 应该坚决实行摘牌退场制度, 对其股票进行摘牌处理, 以保证创业板的公司质量, 使创业板市场安全、平稳地运行。

2、强化监管, 实行严格有效的市场监管制度及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标准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质量的降低, 而是伴随着更为严格的监管。只有严格的监管, 才能使市场参与者具有高度的信心。由于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股本规模较小, 企业发展的不确定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及经营风险较大, 注定其容易发生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行为、弄虚作假等违规行为, 管理层将会在市场监管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对创业板市场要设立更为全面严格的监管法规、细则, 不断完善监管的手段和方式, 促进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从而有效地化解市场的系统风险。

由于创业板市场的上市条件远低于主板市场, 为了降低公众的风险, 通过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来减少上市公司利用信息优势损害投资者的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合法的知情权尤为重要。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应该包括公司上市时的信息披露和上市后的持续信息披露, 使投资者能够充分地获得投资决策所需要的全部信息。

3、提高上市公司素质, 加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发展。

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培育有良好盈利前景的主导性大型上市公司, 主动争取优质企业来上市, 推动上市公司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多元化, 鼓励企业技术和制度创新, 尽快为创业板市场建立一个优良的社会企业群体环境, 推动创业板的良性发展。

加快培育包括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养老基金在内的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 使之成为未来创业板市场的主要投资者。机构投资者不仅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而且还可以使创业板市场投资行为更趋理性, 从而稳定市场。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众多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4、注意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协调发展。

我国创业板市场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非从属的市场, 要拥有自己的组织管理系统、交易系统和监管系统, 通过建立与主板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 实现创业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协调发展。通过两个市场间的制度协调, 推动两个市场的金融创新, 鼓励两个市场开展竞争, 应尽可能为创业板市场和主板市场创造出相对公平的运行制度和政策环境。

创业板市场是一个新生事物, 应尽快建立创业板市场制度, 制定与中国创业企业特殊性需求相适应的发行、上市、交易、监管制度和规则,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规则去做, 抓紧做好启动创业板的组织、规则、上市资源、投资者教育等各方面工作, 确保创业板的成功推出, 平稳运行。

摘要:本文以目前中小企业板市场运行情况为出发点, 通过与拟设的创业板进行比较, 从制定和完善创业板相关法律法规和市场运行细则以及培育良好的上市资源等方面, 提出加快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

参考文献

[1]曹冬.中国创业板市场发展的思考[J].理论前沿观察与思考, 2008.1.

[2]徐保满.关于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策略[J].林业科技, 2005.1.

[3]何怡萍.中小企业板启动的意义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2005.2.

[4]苏珊, 蒋承兰.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企业经济证券市场, 2002.3.

上一篇:水电工程水库规划管理下一篇:现场可视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