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精选9篇)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篇1
关于加快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XXX有限公司
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已成为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市从根本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走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道路,提高我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目前,影响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缺乏。中小企业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自主创新技术力量薄弱,消化吸收新技术、新工艺难。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不仅人才的专业、年龄结构不够平衡,而且人才外流现象也比较严重。企业高级科技人员不足、流失严重,无疑会影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中小企业平均科技经费投入低于国有、外资企业,技术上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仍处于较小的范围和规模,资金投入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
3、对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重视还不够。大量中小企业未设置专门的技术研发部门,缺乏更新换代的主导技术产品和创新发展战略。企业发明专利大部分仅限于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自主创新发明专利、原创技术较少,自主开发能力较弱。
4、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和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不完善。中小企业缺少良好的创新环境,信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支持等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难以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促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建议
1、加强政策扶持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既要抓占企业总数1%的大企业和不到10%的科技型企业,更重要的是提升数量最大的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制定激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政策。
2、健全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职能,完善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公平竞争环境。鼓励和引导各类技术服务机构开拓创新,积极探索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方法。积极宣传有关政策措施,及时反馈政策实施情况,充分反映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进一步培育和完善技术市场,发展技术贸易。
3、鼓励产学研联合。整合科技资源,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建研发机构、联合或委托开发、技术或成果转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探索有效的合作机制与合作途经。
4、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有利于民营企业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的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有效机制,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政策,用良好的机制、政策、环境吸引人才,集聚人才,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为此,建议市政府并有关职能部门重视并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提供与法律法规相符的社会化服务,包括财政与政策性金融支持,以鼓励和发展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增强济宁经济实力。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篇2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多种特性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
要想推动一国创新能力的提升, 就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制度与政策法规;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在于制定政策法规以有效激励自主创新的完成并推动创新成果的传播和扩散, 因此, 应高度重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支持与激励作用。
(一) 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性, 即技术创新具有非排他性特征。
技术创新一旦出现, 其高度的外部性使得排他成本很高, 创新所有者不可能或很难排除他人对创新的使用。对于大多数创新知识而言, 创新者并不能完全控制创新知识的扩散。这意味着创新者获得的私人收益一般少于社会收益, 而且, 这种创新知识的外溢效应受地理限制很小, 创新知识似乎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 世界上任何有能力吸收这些知识的国家都可以从知识创新中获益, 这样使得创新机构或个体的创新积极性受到限制。
(二) 自主创新活动都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创新活动都具有风险投资的性质, 其投入都要冒较大风险, 其产出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无论是新产品还是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从研发周期、研发成本和研发结果等都是很难预测和控制的, 很多创新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 同时也会承担研究失败的风险。因此, 自主创新活动是一种冒险的尝试, 如果没有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诱导, 一般企业很难有创新的勇气和动力。
(三) 信息的不对称性
研究与开发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限制了创新企业从交易中获得特许权利益的能力。研究与开发项目的成功某种程度上在于保守研究机密, 但项目的融资又需要公开必不可少的信息。所以, 在研发投资者与金融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限制了创新项目的资金来源。
二、我国现行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一) 财政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财政支持是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 从目前来看, 财政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不足, 引导激励有限。1.国家科技经费投入结构不合理, 企业所受支持过少2.财政资金政策缺乏配套协调, 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财政资金的分配侧重点不突出。3.政府采购规模相对偏小, 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有限。政府采购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也影响到这一政策的实施。
(二) 税收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1. 税收政策法律层次不高。
近年来我国实施的支持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 普遍存在立法层次不高的问题。税收政策的立法层次不高, 降低了税法的法律效力, 也不利于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发挥支持作用。
2. 税收政策支持重点不突出。
我国对企业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活动越来越重视, 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并且是必要的, 但其中仍存在不足, 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对创新人才的支持面窄;二是对创新所得的税收支持力度不够;三是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非常少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不足。
三、完善我国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的几点建议
(一) 财政支持政策建议
1. 要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
首先, 财政政策要加大对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的投入力度, 加强对以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为主的产业集群和科技园区建设的支持。再次, 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支持。重点支持我国企业境外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护, 支持企业参与产品和技术标准制定, 支为位自主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创业投资机构。最后, 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和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 鼓励中小企业自主创新, 政府要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提供基础条件和平台机制, 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及与大企业集团的协作配套, 充分激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
2. 要发挥政府采购政策的导向功能。
应重视通过政府采购来贯彻国家的大政方针、产业政策, 发挥政府采购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功能。明确政府采购的自主创新目标和功能导向法律化、显性化、具体化, 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在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过程中, 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快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
3. 要充分重视财务会计政策的规范激励作用。
要着力加大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权重, 为企业引进研发人才和关键技术等创新要素创造良好的制度平台。允许企业对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办法, 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二) 税收支持政策建议
1. 提高税收政策的法律地位。
将有相关部门把有关方面税收政策进行归集整理, 对于实践证明已经相对成熟的条例、通知、文件, 通过必要程序使之上上升到法律层次, 提升税收政策的法律执行力。在此基础上加快立法进程, 提高税收政策的法律执行力。
2. 调整相关税制结构。
目前我国现行税收支持自主创新的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的政策规定中, 这虽然符合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却与我国的税制结构不相吻合, 限制了税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因此, 要抓紧制定流转税特别是增值税方面的税收政策, 在制定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遵循适度原则, 不能超过现阶段我国财政承受能力。
3. 实施以人为本和以企业为重的税收政策, 优化和协调税收政策的作用路径。
协调直接税收支持政策和间接税收支持政策, 形成两者比例得当、各尽其能、互相配合、共同促进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4. 强化对税收政策的监管和服务。
建立健全税收政策的监督管理机制并提高税收政策服务水平。加强税务机关内部管理, 广泛推行税收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建立完善的内部协调监督制约。
(三) 具体税种的改革建议
1. 增值税方面。
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变。消费型增值税由于允许抵扣购进的固定资产的税款, 因而可以减少对高新技术产品的重复征税, 有利于降低成本, 提高产品竞争力,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设备的更新改造。
2. 所得税方面。
在企业所得税上, 以原有的税制为基础, 进一步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 可以考虑对独立的科研机构暂免企业所得税。同时, 对于风险投资公司的所得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于个人所得税, 一方面完善费用扣除制度, 另一方面可以扩大扣除范围, 对于高技术转让和高技术服务收入提高扣除比例。
3. 营业税方面。
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可以比照对科研机构的做法, 将企业有关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的收入纳入营业税免税范围。对于风险投资企业也可免征营业税, 以改进目前风险投资的税收支持政策弱化的现状, 促进风险投资业发展。
四、结束语
一个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无论它的产品在世界任何地方生产、销售, 这个企业都会永远处在国际分工体系的高端位置。反之, 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缺乏核心技术作支撑, 缺少自主知识产权, 缺少世界知名品牌, 就必然会在国际化运营中流失大量利益。因此, 我国企业要想成功地开展国际化经营, 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 大力培育自主核心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财税政策各种支持方式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作用,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 灵活地结合运用这些方式, 尽早实现我国的自主创新由政府主导型转变为企业主导型。以竞争机制为动力建立市场化的良性循环系统, 构建官、产、学、研一体化社会化多元化研发投入机制, 以最终实现研发投入模式的市场化、高效化和制度化, 增强企业、社会乃至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为我国赢得有利的国际竞争地位。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本文在介绍自主创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自主创新需要财税政策支持的必要性;给出了面向企业自主创新的财税政策框架体系;并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提出了相关完善我国财税政策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财政政策,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刘军民.支持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J].财税研究.2009.03.
[2]涂咏梅.完善我国税收政策支持体系促进自主创新[J].财政监督, 2009.03
[3]王磊.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新思路[J].2009.02
[4]龚征旗, 曾繁华.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02
关于加快推进省级社保统筹的建议 篇3
一、县市级统筹导致社保基金风险点多达上万个
目前,我国社保统筹主要以2000多个县市为主(这里的“市”是指县级市),这就意味着社保基金实际掌握在多达2000多个县市地方政府手中。情况更为严峻的是,在各个县市统筹单位里,社保“五险”基金在行政管理上划属不同的“管理中心”;若再加上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和农村养老基金,在2000多个“块块”统筹的县市里,又存在着至少7项“条条”保险基金。如此条块相加,我国的社保基金潜在“风险点”多达上万个,与世界任何国家社保制度相比,都堪称是罕见的“碎片化”模式。
二、潜在“风险点”成为现实“风险源”的主要动因
(一)出于公共目标,堂而皇之地挪用社保基金
例如,对地方政府而言,当某项险种基金出现当期和阶段性支付缺口时,与其从其他渠道融资予以弥补,不如采取混用或透支的方式更为方便,最典型的就是养老、医疗和失业等保险基金相互之间的临时透支挪用。再例如,由于社保基金投资保值渠道不畅通等原因,在面临扶持困难企业、发放各种生活补助,直接用于生产投资等所谓重大经济问题时,社保资金的挪用就成为一种“选择”。
(二)出于地方局部利益,社保基金常常成为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的主要目标
在GDP至高无上的大环境下,社保基金常常被视为实现“政绩工程”的最佳投入资源,社保基金在地方政府手里便会采取各种变通方法,千方百计地突破限制,以实现地方政府的政绩目标。
(三)由于管理水平有限,制度存在诸多疏漏,从而导致出现管理混乱,甚至引发腐败
在县市级统筹管理中,管理混乱和账目不全等现象,既可能是干部管理水平所限,是个队伍建设与素质提高的问题,也涉及到工作态度和社保制度建设的问题。例如,制度不完善,程序不规范,决策不民主,投资不透明,缺乏监督与制约机制,再加上某些制度不尽合理与科学等原因,都可为实现地方经济目的和政治目标带来方便,甚至产生利益输送,导致腐败和犯罪。
当然,导致地方政府从制度执行者变成制度违规者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执法不严和认识不足,地方政府一般都很容易把社保基金当做普通的公共基金来看待,遇上机会,上万个潜在风险点就很容易变成现实风险源。
三、统筹层次低导致难以克服的制度痼疾
(一)县市级统筹导致社保基金监管层次太多,监管力度层层衰减
在纵向上,社保基金监管体制呈现出中央、省、地市、县市这样一个四层级监管结构,其直接后果是在纵向上信息传递严重损失,监管力度层层递减。再加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及其劳动保障部门只有业务指导权而无管辖权,对其违规挪用行为便无从知晓,无从下手,无能为力。在横向上,监管跨度是2000多个县市统筹单位和上万个统筹基金,在地方社保部门基本没有专职监管队伍的条件下,这种“碎片化管理体制”只能听任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指挥,任由其摆布。
(二)县市级统筹使社保基金违规成为一种常态和“制度伴随物”
地方政府本应是社保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但由于社保制度内部和外部条件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又是社保制度的主要违规者,成为社保基金的日常违规主体。这种畸形的体制架构,正逐渐变成一种制度常态,仅靠中央政府实行搞运动式的“大检查”和突击式的“大审计”,不是治本的办法,不是一个正常的制度结构。
县市级统筹还造成许多其他问题,严重影响劳动力全国性流动。例如,统筹层次低造成劳动人口异地转移接续关系困难,退休人员异地居住不能享受社保待遇,地区间、行业间的待遇差距十分明显,城镇社保覆盖面扩大难,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参保意愿低且退保情况严重。这种状况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障碍,也影响了中央提出的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社保体系远景目标的实现。
四、实现省级统筹的可行性和采取的措施
(一)将社会统筹从县市级提高到省级,好处至少有三:
一是统筹单位从2000多个减少到30多个,资金风险几率将大大减少,社保基金安全性将大大提高。二是监管结构将减少2个层级,监管力度将大大加强。三是省级统筹可以解决和化解许多其他矛盾,例如,提高社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劳动力的流动和扩大社保覆盖面,进而为实现全国统筹打下基础。
(二)实现省级统筹的难点在于克服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
为此,应采取三条措施:一是在设定计算养老金待遇的社会平均工资基准时,一定要以地市甚至以县级为单位,而不要以省级社平工资水平为基准,以激励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市多缴费;二是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将社保征缴状况纳入省级政府对县市级干部考核条例中,将其作为一个硬性指标;三是中央政府将实现省级统筹作为考核省级干部的一项重要指标。
(三)从近年社保制度内部和外部客观环境看,实现省级统筹的条件和可行性已逐渐具备
一是诸多省份正在陆续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二是许多省市社保部门正在加快推进“五险统一征收”的进程;三是省级对县市级干部状况及其对市县级资金征缴情况等信息基本是对称的,与四级架构下“隔两级”监督体制相比,其监管力度和效果必将有效提高;四是目前我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的一个特点是省内差距远小于省际或东中西地区之间的差距,这决定了省级统筹下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要小于全国统筹。
(四)尽管实现省级统筹已具备一定可行性,但对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负面影响仍不可掉以轻心,有关部门应予以专门研究考虑
将其与社保基金安全性相比,实现省级统筹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的。因为社保资金安全性及其社会影响,已不是单纯的社保制度单项改革的问题,而是直接涉及到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的政治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战略问题。鉴此,建议将实现省级统筹作为我国社保制度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战略目标,尽快进行试点,近年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铺开。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篇4
市政协常委 农工党宜宾市委副主委何山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是中央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
一。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把城镇化的推进工作放到了空前的高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城镇化更是促进农民就业的有效渠道。
目前,宜宾市城镇化水平滞后,已经明显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已成为我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宜宾经济持久稳定增长的重要课题。
一、宜宾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是我市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与川南其他四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宜宾中心城市的规模仍然偏小,其城镇功能也欠完善,吸引产业聚集的能力不强,承载和集聚辐射能力弱.在县城及以下城镇更为明显。
三是城镇发展的软环境和综合功能的配套建设没有跟上,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还不能高效地为企业提供长期生存和实现自身发展的平台,不能全方位的提供满足企业员工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环境。
四是县域城镇化进程乏力,产业结构不甚合理而且其支撑力度不够,市场发育程度低,县级财力不足,县域经济薄弱。因而带来县城市政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投资不足,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城镇经济的辐射范围较小,吸收资金的能力差。
五是城镇规划需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市十一五规划重点强调了中心城区的建设,对县域城镇的规划相对较粗略,有些城镇的规划推进相当缓慢,甚至还停留在图纸上。
二、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加快城镇化的进程,要求我们要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观念,站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高度,把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点,建议成立高规格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按照中心城区-县城-乡镇中心-村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的思路,统筹城乡道路、市场、医疗、教育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使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逐步建立“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体制机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2、加快工业发展,强化产业集聚人员
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实施以“产业为支撑”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高城市集聚工业的功能。建议着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坚持把城市扩容提质与工业整合提高结合起来,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把县城作为县域经济的龙头,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全面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县城的生机和活力,形成市域次区域中心,成为全市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支点;在经济上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着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区域特色经济,每个县着力培育一至两个主导产业、一至两个工业集中区,让县级中小企业与优势龙头企业有机对接。
同时要以产业发展为依托,有选择地着重发展一批辐射力强的重点镇;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培育和发展小城镇优势特色产业,梯次推进城镇化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使其成为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重要载体。实现城区带动、重点城镇辐射、其它城镇拉动的良性发展态势。
3、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扩张和提升城市经济,促进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和就业 宜宾作为长江上游的一级中心城市、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能源基地的依托城市,要充分发挥川滇黔综合交通枢纽作用,担负起区域中心城市的职能,不断扩大区域服务中心、流通中心和信息中心等多种功能,要面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和广大市场,大力发展交通、金融、服
务、商业、贸易、房地产等第三产业,把城镇建设为产业集中地,人口聚集地。
4、扩大城区面积,增大城市容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满足和接纳城市人口增加的需要
建议重视公共建设,大力发展建设高效的教育、体育、文化等公益性建筑,既满足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为接纳100万城市人口创造了条件。
建议通过城镇建设规划,合理引导城镇化发展的规模、速度、节奏,优化结构和布局,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支撑的规划协调,促进经济要素的合理流动,使经济运行效率更高。通过科学规划,构建起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县城和重点小城镇为重点,以一批中心村为基础,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城镇体系。
建议提高经营城市的水平,对城镇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土地、设施、环境及其他各种资源要素要实施资本化运作。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投资环境,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为提高城镇产业聚集度,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宜宾市建成区面积小,这与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的定位是不相符合,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阻碍。要积极争推进中心城市的行政区划扩大和调整,有条件的县改设区和将附近的建制镇划归城区,逐步合理归并乡镇。发展有地方特色、有产业支撑的中心镇,促进小城镇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5、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让向城市转移的农业人口吃下“定心丸”
建议加快城镇化步伐,拓展农民外出就业空间,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壮大县域经济,积极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篇5
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建议
中共***市委、市政府围绕全市农业和农村发展先后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城乡等值化发展、绿化攻坚、新农居改造、农业标准化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等,使我市的农村经济和农村改革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市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的关键时期。如何巩固发展农村三十年改革发展的成果,快速提升我市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全市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化正是应时之举。
一、建设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需要破解的难题
随着长期发展的粗放型的传统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化肥、农药等超量施入农田,虽然提高了产量和效益,但也造成了有毒物质的长期积累,这些有毒物质进入作物和畜禽体内,最终损害的是人体健康。当前,一些集中建设的畜牧小区粪便的污染环境比比皆是,超量施入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不仅浪费严重,而且随着水土流失造成负氧化和氮超标,工业废弃物造成土壤的重金属超标,严重影响着粮菜瓜果品质,并造成环境的污染,由于多数农民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农业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商品化率低、效益低、污染率高,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市农业发展的瓶颈。表现在:
(一)人地矛盾日益突出。2008年,全市人均土地1845平方米,人均耕地794平方米,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人均少5462平方米、206.7平方米和740平方米、140平方米,人地矛盾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难以逆转。
(二)水资源短缺。据最近完成的农业资源更新调查表明,***市年人均水资源量为333立方米,为严重缺水地区,全市平均水年缺水约4.49亿立方米,偏枯水年缺水7.67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不足,致使浅层地下水超采和严重超采面积达4817平方公里,深层地下水超采和严重超采区域面积达2497平方公里。水资源短缺与污染严重已为我市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亮起了红灯。
(三)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仍有严重隐患。干旱、风灾、冰雹、霜冻等,是对我市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常年受灾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8%。每年仍有大约3亿立方米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排入河;26万多吨工业固体肥料不治而弃。全市每年施用1万多吨农药、38万吨化肥和6000吨农膜,破坏了土壤结构,污染了水域环境。大型畜禽养殖场周围由于地下水污染严重,附近不少农村居民靠购买纯净水度日。乐亭县是我市果菜生产大县,也是农药、化肥施用大县,该县农村居民诊断不清病因和病种死人的事件时有发生。生态环境质量制约着“健康***、幸福人民”行动。
(四)资源利用率、产出率低且浪费惊人。在资源紧缺的同
时,由于观念、设施、技术方法而引发的资源浪费现象却非常惊人,全市施入农田中的化肥利用率不足30%,城镇自来水管网漏失率大于15%,农用土地资源的单位面积产出率和投资回报率低。
(五)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9年,***市财政预算安排支农资金16.04亿元,比2008年增加2.23亿元。我国《农业法》规定,当年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比例要高于当年一般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但从实际情况看,***市从2005年到2008年间的财政收入年递增率为21.5%,而支农资金的年增长速度却只为16%左右,财政支农资金总量严重不足。以上所有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快***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二、我市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地貌类型多样,资源禀赋优越。***市地质古老,地貌复杂且类型多样,为经济、生产的多样化提供了广阔空间。北部低山丘陵,山场广阔,林果、矿产、建材资源十分丰富,以板栗、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发展迅速,具有独特品质的燕山板栗享誉中外,已成为支撑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我市地处京津唐三角地带,位于海路运输相衔接的环渤海西岸,是连接关内外的咽喉和走廊。铁路有京山、京秦、大秦三条干线横贯全境,并有滦港、唐遵、迁曹等多条铁路支线,是全国铁路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正在建设的京秦客运专线和规划建设的京唐城际铁路、蒙冀铁路,将使***未来的物流和出行更加便捷。
(三)经济基础优越,扶持实力雄厚。***市工业历史悠久,基础坚实,反哺农业的实力雄厚。全市已形成煤炭、钢铁、电力、建材、机械和装备制造、化工、陶瓷、纺织、造纸等十大支柱产业。
三、加快推进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规划,整体推进。要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并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和计划之中。要本着适宜我市的区位优势、地理优势、开发优势、市场优势、环境优势和产权优势等,本着整体、协调、生态、优质、高效、循环、再生的原则尽快制定全市生态农业产业化规划。谋划***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规划一定要遵循下列原则:建设生态农业产业化强市与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协调统一原则;坚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效益原则;遵循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保护并重原则和努力实现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最佳生态效益优先原则;把生态农业建设与当前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与农产品产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与生态旅游观光建设相结合;特别要与小城镇建设新农居改造紧密结合。
(二)依靠科技,模式引导。通过科技创新,生态典型培育,打造一批生态建设模式,尽快筛选一批适宜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推广模式,根据各县(市)区的区位资源分别推广特色经济产业化模式,如:郊区休闲观光农业模式;农--牧--渔复合循环产业生态工程模式;种--养--沼--加的生态村产业发展模式;
种--养--加绿色食品规模化加工模式;南部沿海和北部山区度假生态产业模式;园林养殖立体农业模式;庭院经济模式等等。可以采用开发上述模式,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壮大服务产业,并以此转移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使农民从种植养殖业、农业观光旅游和三产的服务业中获得更多的收入。要充分挖掘沿海资源、美景田园资源、农村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
(三)落实政策,实惠于农。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通过宏观财政手段制定有关投资、税收、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和筹措机制。鼓励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活动,对采取施用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等措施保育农田的农户给予适当的补贴。引导农民搜集、利用农村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实现循环农业。要实施设施农业扩展工程,全面扩大设施果菜、花卉、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农业,积极发展节能、节水、节肥、节地、节农药和生物防治的节约性农业生产。实施农业生产改善工程,加强农田水利、道路和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和沃土工程项目,实施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的复垦工程;实施龙企提升和食品加工壮大工程、农业品牌创造工程、土地流转加速工程、农民专业合作规范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从全方位着手,加速我市生态农业产业化。
(四)资金扶持,强力推进。加大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本级财政要把其列入预算,并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真正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篇6
(讨论稿)
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是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 营体制,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 的客观要求;是打造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推进十堰区域性中 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各类市场主 体投资效益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将农 村土地承包权价值化、资本化、市场化,实现生产要素宽范围、大规模优化配臵的必由之路。根据中央、省有关政策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化同步”、“两增同步”为目标,以培育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着力点,以是否有利于提升现代农业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形成农民长效增收机制、是否让农民满意为标准,以探索更力口协调的利益分配机制、更加充分的市场运作机制、更加高效的规模经营机制、更加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更加完善的政策激励机制为抓手,“积极、有序、务实”地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的步伐,推动全市土地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二)基本原则
1、坚持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农村土地流转要始终坚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
2、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农户是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的主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流转期限、流转收益等由流转双方自主协商确定。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阻挠农户依法流转承包地,不得以任何形式侵占、截留、扣缴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
3、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为基础,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积极引导,又要禁止不顾客观条件违背农民意愿强迫流转土地。各级政府一方面要通过政策激励、管理服务进行引导推进,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培育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4、坚持管理、服务、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强化政策宣传、信息咨询、综合服务和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流转市场建设,规范合同的签订、登记,及时解决流转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确保 流转行为规范有序。
二、突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
(一)做好农村土地延包后续完善工作。落实和明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基本前提,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基础性王作。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关于“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要求,抓紧抓好延包后续完善工作,承包地块、面积、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没有落实到户的,要尽快落实到户,妥善解决承包地块四至不清、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内容不完整和登记簿不健全等 遗留问题。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变更制度,推进土地承包档案管理信息化。
(二)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各县、乡镇要以经管局、财政所(经管站)为依托,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网络服务体系:各县(市、区)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综合服务大厅,负责本辖区内土地流转信息的发布、合同的管理;乡(镇)要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大厅,并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电子显示屏等硬件设备,负责提供信息发布、资格认定、土地收益评估、规范交易、合同鉴证、交易备案、政策咨询等服务;各行政村要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负责定时向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大厅提供各种流转信息,并做好土地流转的协调工作。搭建起“村乡交易、县市监管”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效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三)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土地流转基准价格评估制度,由县(市、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根据土地等级及粮食正常单产水平,制定土地流转的基准价格。各种流转行为的交易价格可在此基础上按供求关系及其他条件上下浮动,一般不得低于基准价(或粮食正常生产水平)的70%。建立土地流转收益保值增值机制,土地流转的价格一般以现金支付,也可以实物(粮食)支付,流转三年以上的应分段约定流转价格或定期增长比例。(四)多种形式流转农村土地。支持农户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以及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流转的受让方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法规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鼓励引导农户集中连片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五)依法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期限不得超 过二轮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山林开发和设施农业项目可适当放宽。流转期限在1年以上的土地,都必须在充分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 订规范的流转合同,明确流转方式、期限、价格和价格增长机制,风险防范及处臵措施,确认对违约和违规行为的纠正措施。涉及 多个农户成片流转的,必须有每个承包农户的签字,由承包农户委托代理人流转的项目,必须有承包农户签字的委托书,也可由承包农户在正式合同上签字认可。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对规范 合同实施鉴证,要确认流转的经营权是否确地确权,经营范围和方式是否合规合法,流转是否经过转出方的充分认同。经规模整治后的新增耕地在“增减挂钩”后的溢价收入应有相应比重返还农户。县(市、区)、乡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监管,及时纠正违背农民意愿强迫流转、人为压低流转价格、长期低价一次性流转农民承包地的行为;严格查处变相“圈地”、擅自改变农地用途和经营方向、掠夺性开发等违反法规的行为;引导双方自觉遵守合同,依法规办事,保障双方的合法合理经营和相关权益不受侵害。
(六)加强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要求,建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及仲裁庭,要安排专门经费,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和办公设备。加强专、兼职仲裁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庭和乡镇(街道)调解庭的仲裁、调解作用,健全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完善调解仲裁程序、调解仲裁方法和调解仲裁制度,依法有序解决土地流转中出现的矛盾纠纷,确保流转纠纷及时化解。
(七)完善流转合同档案管理。根据国家农业部、档案局《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农经发[2010)12号)要求,各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登记造册,分类归档,妥善保管,并逐步实行信息化管理,及时记载和反映流转情况,确保流转档案的安全与完整,为合同履行 和妥善解决流转纠纷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因地制宜,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市场主体
(一)鼓励探索多种规模经营模式。通过示范引导、政策扶持,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高效规模经营模式流转,稳步提高规模经营比重。
1、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引导农业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或者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土地经营权,开展集中连片生产经营。
2、积极引导家庭农场建设。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位,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从事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以及休闲农业。积极引导各类专业生产大户兴办或升级为家庭农场。
3、积极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按照“群众自愿、土地入股、集约经营、收益分红、利益保障’’的原则,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可以由合作社统一经营,也可以采用租赁、招标和合作经营等方式,吸引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经营农村土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4、鼓励涉农企业流转土地发展高效农业。一是支持企业以租赁、招标等方式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建设高标准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发展规模生产。二是引导农民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购销服务合同,实行“企业订购、分户生产”,开展订单生产,实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
5、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市场主体作用,以服务为手段,把入社农民组织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生产在户、服务在社”的规模经营。实行统一相关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经营管理,促进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
(二)大力提升规模经营水平。鼓励规模经营主体加大技术和设施投入,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实现标准化生产,走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加大对规模经营主体在农田基本建设投资、科技推广应用、技术培训等方面的奖励和支持力度。支持规模经营主体立足主业,发展加工、农机、植保、营销等社会化专业服务。要把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推进高产农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引导土地向“四百万工程”倾斜,努力形成农业基地化、基地特色化、特色优质化的格局。
(三)完善规模经营的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副产 品市场体系,强化市场信息、检测、交易、流通等各个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支持各类规模经营主体直接与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发展农产品从基地直接到超市的流通方式,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积极 培育从事农产品流通的经纪人及其组织。
四、加大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把通过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扶持“三农”的突出重点。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流转土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工作,主要用于培育和推广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流转土地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模式;建设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农产品加 工营销技能培训;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立土地流转交易大厅,配臵信息设备,开展流转服务。对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规、流转合同手续完备、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50亩以上,经营模式高效、带动农民增收并签订3年以上流转合同的经营主体,每亩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
(二)加大项目扶持力度。要积极推动各类财政支农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主导产业的规模经营整合。对面积较大、投资较多、带动农民增收效益显著的经营主体,各级发改、财政、农业、水利、国土资源等部门要优先安排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等建设项目和农业科技入户、农机补贴等专项补助项目,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三)实行信贷保险倾斜。要把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实力强、资信好的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充分抵押、担保的基础上,给予一定授信额度;对普通规模主体,比照小额农户贷款管理办法,予以适度信贷支持。积极探索规模经营主体以联合担保等形式办理贷款手续。各地应当支持金融机构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的受让主体以受让经营权担保贷款。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把规模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参保对象。
(四)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优先安排土地流出户农民的就业培训与推荐,各类规模经营主体要优先聘用土地流出户的农民务工。对承包土地全部转出的农民,达到农村低保标准的要“应保尽保”。完善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土地流转农户的后顾之忧。
五、落实责任,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的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完善措施,统筹各部门力量,明确责任和分工,加强分类指导,大胆探索创新。各县市区、乡镇(街道)经管部门要配备专门人员和力量开展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建立起明确的工作责任制和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宣传引导,注重调查研究,强化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创造的好典型、好经验、好模式,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机制创新持续健康推进。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篇7
1承德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
一直以来, 承德以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目标, 紧紧围绕《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努力探索具有承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在生态文明支撑体系、彰显体系、运作体系和保障体系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1.1生态文明支撑体系
(1) 坚持生态修复和建设, 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21世纪首都周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流域治理工程“、稻改旱”农业节水示范、绿色矿山建设、大气污染防治等一系列重点生态建设项目, 改善生态环境; (2) 科学划分生态功能区, 根据区域承担的生态功能, 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每个功能区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与产业布局。
1.2生态文明彰显体系
坚持把《承德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贯彻到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及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 加速实现城市各生态系统有机联系和协调统一, 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现代承德。
1.3生态文明运作体系
(1) 依托毗邻京津的区位优势和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 (2) 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为突破,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 以生态优势为依托,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快建设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1.4生态文明保障体系
把强化体制转轨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努力建设“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牵头、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2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2.1流域生态补偿不足
承德由于其特殊区位特点, 长期以来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政策, 对承德经济发展制约性影响较大, 而生态补偿机制一直不到位, 亟需建立科学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促进流域内的和谐发展, 实现承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2.2生态环境较脆弱
承德生态环境良好, 属于生态交错区, 生物多样性较高, 但是生态环境抗阻能力较弱, 如果处理不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极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断流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2.3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环境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面积使用、畜禽养殖废弃物未经处理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无序排放造成农村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虽然目前全市已实现了县城以上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全覆盖, 但村镇一级的环境基础设施还亟需加快建设步伐。
2.4生态创建进展缓慢
目前全市有14个乡镇、13个城镇和12个村分别被命名为 “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环境优美城镇”和“省级生态村”;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 省级自然保护区9处, 但这些创建成果距离国家生态创建三个“80%”的目标要求, 还相差甚远。
3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思路与对策建议
3.1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以市委名义成立市级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 由市委书记任组长, 负责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落实, 县区同时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 建立有效工作机制。
3.2实行指标分包制度
将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分包给市级领导, 从上到下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各县区及各有关单位, 按照指标要求, 将承担的建设工作与本地区、本单位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3创新考核监督机制
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和离任审计范围, 将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各类评优创先挂钩, 同时严格实行问责, 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的, 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追责。
3.4建立资金投入机制
由于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巨大, 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 通过市场化手段, 吸引外资和社会资本, 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的融资体系。
3.5建立奖励扶持机制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 对污染减排、清洁生产、绿色系列创建等重点项目以及生态文明创建予以奖励或补助,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充分调动全市各层次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6加强社会参与能力建设
构建承德市生态文明地图信息系统, 提供显示承德全景地图、生态文明属性查询、信息更新、信息反馈等各项便民功能, 拓展政府采集舆情民意的渠道, 实现民主决策, 促进社会和谐。
3.7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从政府、企业、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出发, 广泛开展“生态、绿色、低碳、环保”为主题的生态文明教育, 全面推进承德的生态文明教育, 在全社会弘扬生态文化, 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4结语
总而言之,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提高、丰富、完善的过程, 承德还将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要求, 继续探索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摘要:多年来, 承德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 探索出一条具有承德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通过对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篇8
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
中共南昌市委 南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17日
【编辑录入:办公室】 洪发[2006]36号(2006年9月20日)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发[2006]4号)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赣发[2006]6号),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特作如下决定。
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1、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2、我市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只有把推进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成立南昌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组建市科技顾问委员会,对我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等重大决策进行论证和咨询,充分发挥国内一流和省内各类科技专家在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决策科学化服务。
二、南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4、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根本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为背景,以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建设科技园区为龙头,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中心,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为基础,以做好“两篇文章、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富民强市为根本目标,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技术支撑。
5、主要目标: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成与优化科技资源,构建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到2010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0%,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构建我市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培养国家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8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30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30家、各类创业服务中心和企业孵化器达20家以上,建立10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市、县(区)两级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比例分别达到1.5%和1%以上;全市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其中企业R&D经费投入占总R&D投入的比例超过50%,大中型企业的R&D经费投入达到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R&D活动人员每万名达100人;高效运作的风险投资机制初步建立和完善,创业投资机构达5家以上,风险投资总规模达到1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科技咨询、评估、论证等中介机构,并使其进一步规范化、专业化、网络化,着力构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共科技服务三大平台。力争在“十一五”期末,把南昌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示范基地,使南昌成为以知识创新为先导的全省技术跨越的创新源,以高度信息化为特色的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创新创业最具活力的地区。
三、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6、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通过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推动企业成为研究开发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强化企业在我市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7、加快以企业为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各类研发机构建设。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行业创建企业、行业工程(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大企业(大集团)创建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支持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共建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形成我市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源,支持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对企业新建立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市政府一次性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企业新建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
8、支持企业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提高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9、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经严格认定后,自获利起两年内免征所得税,两年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10、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四、整合资源,推进科技创新服务载体建设
11、整合和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开发资源,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成果转化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以企业为核心,科研院所、高校、中介机构和政府之间的联动机制。加强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协调产学研各方发挥综合优势,联合开发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共同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科技三项经费优先、重点支持公共资源平台建设和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12、构建专业化、网络化、产业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完善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网络,进一步落实技术市场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制定鼓励我市技术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技术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保障。重点办好网上技术市场,市科技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每年从科技三项经费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支持区域性技术交易平台和网络的建设。
13、大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区域科技创新的动力源。充分发挥省会城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智力资源富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因素活跃的优势,协调建设一批综合性、专业性的研发基地、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情况进行考核,择优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给予扶持。
14、完善各类科技园区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重要基地和国内外产业在我市转移的重要载体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类园区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地、产业化基地。抓好半导体照明工程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建设直接为基地企业提供信息、测试、设计、培训等服务的公共平台。
15、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知识化、信息化为支撑,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业,完善提升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旅游会展业,规范壮大金融服务业,积极培育文化传媒业,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继续发展科教服务业,全面提升公共服务业。
16、提高科技服务“三农”能力。以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现代化为目的,扶持现代农业企业,扶持现代农业企业,加强农业共性技术攻关,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广生物等高新技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推进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产品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加快完善农业技术标准。
五、高度重视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
17、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才培养和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坚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使用人才并重,进一步形成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健全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的科技合作交流网络和人才市场服务体系,鼓励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流动。
18、建立健全企业家和员工科技素质培训制度。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企业家、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培训体系,构建职前、职后相衔接的教育、科技、经济、人事、劳动等部门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技工学校的作用,着重对我市规模以上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进行科技管理知识与新技术知识培训,提高我市企业家与技术工人的科技素质与自主创新意识。
19、突出以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和产业化实绩为主的奖励导向,加大科技创新表彰和奖励力度。设立市科技明星奖,大幅提高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奖金额度。围绕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办法和培养机制。对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出业绩的专业技术人员,市有关部门优先向国家、省、市推荐申报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和享受政府津贴,并可破格申报评审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作为市人才重点培养对象。
六、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保障 20、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创新领域,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入为补充、全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创新投融资机制。从2006年起,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每年增加到1000万元,其中市财政安排500万元,市科技三项经费配套500万元,用于激励和引导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与风险投资机制,坚持规范化管理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的导向作用,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创办科技风险投资公司。
21、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要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的科技三项经费应按当年财政支出预算的1.5%以上安排。各县区科技三项经费占当年财政支出预算的比例应达到1%以上。建立健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绩效评估和报告制度,提高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科技三项费的预算执行、财政审计监督、绩效评估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实施科技项目责任制,集中经费在我市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工程。
22、从200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以上,设立“市专利专项资金”。主要重点资助专利申请、执法、奖励、产业化、试点示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战略的政策研究、建设专利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专利价值评估和制定技术标准。有条件的县(区)也要设立“专利专项资金”。
七、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23、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和法制环境建设。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入手,认真贯彻落实推动科技进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科技立法与执法工作,制定有利于推进科技创新、调动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24、继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把工作重心从直接管理项目、资金转移到加强科技规划、制度建设、环境建设、提供服务和组织推动等工作上来,转移到组织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上来,转移到科技进步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上来。改革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整合科技资源,强化政府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改革完善科技项目招投标制度,建立科学公正的科技评估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提高科技投入与产出比,探索建立科技持续创新发展的新机制。
25、强化知识产权工作。成立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知识产权联系会议制度,领导和统筹协调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强化其管理职能;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制环境。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申报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加大对获得国内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对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业标准财政补助力度;重点支持发明专利产业化,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比重;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26、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要把加强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政府任期考核目标。进一步完善县(区)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制度,把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列入干部任期考核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推进科技进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 篇9
2009年08月14日 14:43[来源]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平湖经济开发区管委会(钟埭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市属各单位:
为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化布局,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现就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清形势
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身的客观要求,这对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创业创新、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市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已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农民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规模化流转土地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农民对土地流转也有着迫切的需求。通过前阶段的实践,我市的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发展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够,家庭分散经营仍占主导地位,生产主体多、规模小、水平低的格局还没得到根本改变。
各级各部门要以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认识推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内在客观规律,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二、把握原则,积极引导
(一)坚持“稳制、活权”原则。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采取转让、出租、转包、入股、互换和托管等形式加快推进土地有序流转。
(二)坚持加快农民分工分业原则。通过土地流转,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不断调整农村劳动力资源结构,加快农民分工分业,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专业化高素质农业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新型农民。
(三)坚持促进规模集约经营原则。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优化配置,培育一批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利用。
(四)坚持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原则。通过土地流转,在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农业生产区域化布局,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提高流转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三、完善政策,加大扶持
(一)培育壮大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建立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审查机制,对经营主体的资信情况、经营能力、项目可行性等进行审查,努力使引入的经营主体和项目有较高的经营水平和档次。引导有资金、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人才受让农户流转的土地。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流转土地创办产业基地,其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享受相关农业产业发展补助政策。鼓励龙头企业以兼并、收购、参股等方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回乡创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新三资”投资发展现代农业。财政支农资金和项目要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倾斜。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持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参保。涉农部门和责任农技员要与农业规模主体建立联系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二)推进“四统一”型规模经营。在大规模流转一时有难度的地方,通过组建农业服务组织,推行“代耕代种”、“统防统治”,以统一布局、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方式进行标准化生产,在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继续执行《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平政发〔2007〕64号)和《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股份化流转的指导意见》(平政发〔2008〕53 号)有关土地流转的财政扶持政策。探索土地流转储备机制,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土地流转储备。鼓励整村流转,凡一次规划,两年内流转面积达到全村承包总面积80%以上,与农户签订5年以上期限,经市有关部门认定,按新增流转面积市财政再给予每亩200元的一次性补助,用于村和镇、街道土地流转调节资金和区内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落实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政策。凡流转期限5年以上并签订流转合同,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因生产需要建造简易仓(机)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允许其在流转土地范围内按流转面积的3—5‰的比例占用土地;其用地不破坏耕作层的,视作农业生产需要的临时用地。在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时,要合理安排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项目用地。
(五)加大流转土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项目跟着产业走、设施围绕基地建的要求,对已形成规模经营的流转土地,在符合立项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安
排土地整理、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等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发展规模经营奠定基础。
(六)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实行优惠贷款利率。积极探索股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拓宽农村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创建农业担保公司,创新发展资金互助合作社。
四、加强管理,优化服务
(一)完善市、镇(街道)、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市、镇(街道)两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作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负责本区域土地流转的日常服务工作,开展政策咨询、信息收集及发布项目推介、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登记备案、权证变更登记等。村级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站,落实土地流转信息员,负责宣传贯彻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建好土地流转台账,及时传递和反馈土地流转信息。重视培育农村土地流转经纪人队伍。
(二)加强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成立市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筹建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院,调解和仲裁农村土地承包的各种矛盾和纠纷,为流转双方提供有关法律、政策咨询和纠纷调处、仲裁等服务,切实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流转土地管理。流转土地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或弃耕抛荒,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镇、街道农经部门要建立土地流转情况登记册,落实专人负责土地流转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充分利用土地承包管理信息软件的功能,及时登记、变更农户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
(四)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和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经营业主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的推广和应用,总结优化新模式、新机制,提高农村流转土地经营效益,促进资源持续高效利用。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通过举办“农函大”、绿色证书培训、农业职业中专班等形式,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培养一批现代新型农民。
五、落实保障,免除后顾
(一)保护农民的土地流转收益。合理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提倡采取协商、招投标等方式或按“稻谷实物折价”、“粮食成本收益”、“物价指数调节”、“承包年限逐年递增”等方法确定土地流转价格。探索建立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制度,由市、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定期发布土地流转指导价。土地流转费支付可采取先支付、后用地的办法。土地流转收益归农民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截流,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加强对土地长期流出户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就业能力。土地受让方要优先吸纳土地流出户的剩余劳动力继续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对流出全部土地且年限到二轮承包期末的劳动力,经市有关部门认定,在就业登记、职业介绍等方面享受被征地人员同等待遇。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率,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镇、街道对流出全部土地且年限到二轮承包期末的参保人员,按缴费标准个人负担部分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开展“两分两换”试点,积极探索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取社会保障、以宅基地置换城镇住房。
六、加强领导,合力推进
土地流转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事关农民群众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切身利益,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各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要把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研究部署,密切配合,通力协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有序引导农民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市农经部门要认真做好土地流转指导、协调、服务和规范工作;市财政部门要落实好支持土地流转的资金;市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帮助规模经营主体落实配套用地;市劳动保障、金融、工商、信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制定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合力抓好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规模经营。
平湖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建议】推荐阅读:
关于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的建议发言稿05-13
平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创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07-24
昆明市关于加快企业创新 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10-04
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建议11-22
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通知11-23
关于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的建议10-03
关于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建议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