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文明建设

2024-10-15

论生态文明建设(精选8篇)

论生态文明建设 篇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和谐中国

摘要:在刚刚过去的十八大中,生态文明建设被反复提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当初被提及到上升到国家战略经历了快速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从解读十八大报告为开端,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而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美丽和谐小康社会 的宏伟蓝图。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十八大 生态文明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自然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代价。目前,我国每年能源消耗量占全球19.5%,石油消费

量一半多依靠进口,煤炭消费量相当于其他国家的总和,高能耗产生了仅占世界8.6%的GDP,却留下许多受污染的城市、全世界1/3的垃圾和频繁发生的环境事件。

拼资源、拼环境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矛盾,而且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比如水污染会使渔业生产率下降;土地盐碱化、沙漠化和土壤肥力下降会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我们必须从对子孙后代生存发展负责的高度,唤起对保护资源环境的高度自觉和警醒;我们决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老路,而要积极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矛盾运动和对立统一规律的客观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尽管中央把环境与资源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之一,但环境保护形势仍然十分严竣,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城市生活污染和农村面临污染问题又接踵而来,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还未得到有效的遏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解决环保问题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要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毫不动摇地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无论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综合国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还是资源的有效利用,环境和生态的保护,都有赖于经济的发展。但是,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因此,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方针。

把环境保护作为决策的重要环节,从源头落实环保基本国策。环保从源头抓起,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转变把环境因素置于决策之外的决策模式,实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同时,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把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改变以牺牲长远利益换来短期效益的政绩观。

把环境保护作为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要从企业内部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艺,推行清洁生产;从企业之间的循环角度,大力发展生态工业链园区;从社会整体

循环的角度,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把环境保护作为现代城市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坚决落实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度。一是打破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环境管理综合决策机制。二是强化各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的落实,包括环境保护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等。三是强化环境监督管理。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更高的问题。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和谐中国。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足以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建平《环境与人类心理 首届中国环境与生态心理学大会论文集》 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08

[2] 田文富《环境伦理与和谐生态》郑州市:郑州大学出版社 , 2010.05

[3]卢升高《环境生态学》 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10.02

[4] 郭耕 《天人和谐 生态文明与绿色行动》 济南市:山东教育出版社 , 2010.04

[5]刘向群 刘一群 刘铮等《改变世界的“垃圾”革命 论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的必然性》 北京市:学苑出版社 , 2009.06

论生态文明建设 篇2

一、“生态正义”的内涵

(一) 生态正义的概念

1.“生态正义”理论的兴起背景

“生态正义”理论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中叶, 西方工业文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然而工业的发展却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20世纪的70、80年代,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了八大公害事故, 给人们留下了惨痛的记忆和教训。

面对工业污染造成的重大环境灾难, 在20世纪80年代, 美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环境正义运动”, 它由基层群众发起, 主要针对环境风险分配不公平这一社会现实, 目的是为了实现环境平等权。最终这场风波因美国政府在法律的制定和环保机制的建立方面迅速做出改善和调整才平息。

与此同时,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研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报告指出:经济的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时隔五年,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宣言》, 其指出:“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过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的权利, 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里约宣言》标志着人类发展模式由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进入到生态文明时代。

2. 学界关于“生态正义”理论的概述

目前, 学界关于生态正义的阐释多种多样,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述有:

⑴刘丹、唐绍均 (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 :生态正义又称环境正义, 是以遵循正义的原则来协调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 其不仅强调自然为人类服务, 同时也重视自然本身的存在及发展, 不仅考虑人类的利益, 同时也考虑其他生物的利益。

⑵曾建平 (井冈山大学副校长、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 :广义上指人类与自然之间实施正义的可能性问题, 即种际正义。狭义上两层含义:一是指所有主体都应拥有平等享用环境资源、清洁环境而不遭受资源限制和不利环境伤害的权利;二是指环境享用权利与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的统一性, 即环境利益上的社会公正。

⑶朱贻庭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是所有人都应当拥有平等的享受清洁环境的权利;二是, 环境享用的权利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相统一。

综观学者们不同角度的解释, 我们不难发现, 不论怎么解释它的内涵, 但关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在生态环境中坚持环境责任的合理分担和环境利益的合理分配是完全一致的。

结合十八大精神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因此, 个人对生态正义是这样理解的:“生态正义:是以遵循社会公平公正为原则, 要求社会人和社会集团在参与社会活动中保护生态环境, 在生态资源享用过程中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这个定义, 我主要从代内和代际两个维度来阐释。第一个维度代内正义, 指的是现实生活着的人们之间的生态利益分配和生态责任的担当问题;第二个维度是代际正义, 它所关注的是现实人和未来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和生态责任问题。

(二) 生态正义的特点和要求

1. 生态正义要求公平地享用资源。

生态环境属于公共产品, 它属于每一个社会人, 这表明每一个人都有公平享用资源的权利。

2. 生态正义要求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属于大自然的公共地, 人们不仅仅是可以享用它, 还需要在享用的同时保护它的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这就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的要求。

3. 生态正义要求合理承担生态责任。

人类在生态资源的享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得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就可能涉及到部分人因破坏生态而受益, 部分人被动的因生态破坏而受害。这就要求受益人要承担生态修复的责任, 并对受害人进行适当补偿。

4. 生态正义要求合理的生态补偿。

这主要指生态破坏的受害人, 有取得适当的生态补偿的权利。

5. 生态正义要求未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

生态正义要求在满足当代人的需求的同时, 不能导致生态破坏而影响到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三) 生态正义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 生态正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 是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的深刻反思, 是积极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伟大理念。

毋庸置疑, “生态正义”是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坚持的原则, 也是其基本内容的重要表现形式。总而言之, 没有了生态正义的“生态文明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

2. 生态正义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和保障。

近年来, 我国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信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仅2012年备受关注的环境事件就有:天津PC项目引发的“集体散步”、四川什邡事件和江苏启东事件。这些集体抗议行为再一次将中国的环境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同时也将2012年环境抗议推向高潮。然而这些抗议事件最终以项目叫停或者是搬迁异地落下帷幕。

个人认为, 这些群体性事件并不是简单的环境污染事件, 而是一起大规模的环境预防维权事件, 是当地人民为保护自己的家园, 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不遭受危害的自觉行动。

综观国内外环境运动事件, 追根溯源就是在资源的利用中没有遵循“生态正义”的要求。个人认为, 与其说是群众对环境破坏的抗议, 还不如说是对“生态正义”的追求。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生态正义这个根本不动摇。也只有坚持生态正义原则, 才能实现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二、中国生态环境危机对生态正义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一) 挑战

1. 代内“生态正义”的挑战

1.1区域间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差距上。在改革开放的35年里, 西部对东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无私的各种物质资源支持。可是在这过程中其环境也遭受了巨大的破坏。有这样一组数据:近几年,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米, 西部地区约占80%;每年新增荒漠化面积2400多万平方米, 大多都在西部。目前, 我国正在实施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部分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被转移到了西部, 使西部地区环境进一步恶化, 也促使区域间的不公平性进一步加剧。

1.2城乡间的不公平。顾名思义是城市和农村间生存环境的不公平。长期以来, 我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片面追求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指标, 忽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导致投入到农村的污染防治资金微乎其微, 致使农村环境急剧恶化。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亩耕地受到污染, 每年1.2亿吨的农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 3亿多农民喝不上安全的饮用水。”相比之下, 城市环境却在整体上不断改善。然而, 城市环境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比如说, 城市截污造成了农村水质恶化, 转二产促三产造成了近郊污染加重。农村在为城市提供粮食、蔬菜的同时, 出现了地力衰竭、生态退化和农业资源污染等。

不仅如此, 农村还要承接城市转移过来的成分复杂的垃圾, 这些对农村环境的影响可想而知。因此, 把城市环境的改善建立在农村环境恶化基础之上, 显然是不公平的。

1.3群体间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穷人和富人享受环境资源, 承担环境责任之间。基尼系数作为国际上度量贫富差距的指标, 通常认为当基尼系数超过0.4时, 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差距就比较大, 由贫富分化引发的社会矛盾就会逐渐激化。目前, 我国的基尼系数高于0.47., 日本的基尼系数是0.35, 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2。由此可见, 我国的贫富差距现象极为严重。具体到环境问题上, 富人阶层凭借掌握着社会各方面的优势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 享受着更多的环境资源和利益。富人阶层相对贫困阶层来说, 人均占有资源以及资源消耗量大, 人均排放的污染物也多;而贫困阶层往往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受害者。这些都是群体间不公平的表现。

2. 代际“生态正义”的挑战

2.1现实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 (WWF) 曾在2002年发表《活着的地球》, 这是迄今为止最详尽的有关地球资源状况的报告。报告指出, 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 在过去的30年间人类的经济活动使得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35%, 其中淡水生物减少了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35%;森林物种减少15%。

报告还指出, 现有生活模式下, 美国人均耗用资源是英国的2倍是非洲国家的24倍。报告严肃地批评道, 发达国家的浪费生活模式是导致地球自然资源被高速耗费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趋势不改变, 到2050年, 全球海洋渔产资源将枯竭, 能吸收人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原始森林将被完全摧毁, 大量水源被污染, 干净水源变得极为稀少,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环境将岌岌可危。

2.2现实人对生存环境的过度破坏。目前我国环境破坏十分严重。首先, 水资源: (1) 地下水, 根据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 约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 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 基本清洁的地下水只有3%。 (2) 地表水, 同样污染严重, 根据2000年评价的633个水库中, 61%为中营养水库, 38%为富营养水库, 贫营养水库还不及1%。

其次, 土壤:目前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 共约1.5亿亩;此外, 因污水灌溉而污染的耕地有3250万亩;因固体废弃物堆存而占地和毁田的约有200万亩。

最后, 空气: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主要表现在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遭到破坏三个方面。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 主要呈现为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 以华中酸雨区为重;以及2012年入冬以来的全国大范围雾霾天气。

(二) 原因分析

1. 资源分配不公。

根据美国学者温茨在《环境正义论》中的论述, 他认为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是造成环境不公平的根本原因。这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的分配还包括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如我们前面讲到的富人和穷人之间产生的不公平, 实际上就是资源分配的不公正造成的。

2. 建设观念缺乏。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 政府多年来以GDP至上, 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比如说目前我国草原退化面积达到90%以上, 严重退化的占50%, 所谓“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景象基本不复存在。西方学者曾针对环境问题提出了“公地悲剧”这一著名理论, 主要说的是人在大自然这片公共地里, 只懂得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最终导致公共地的崩溃, 所有人利益受损。然而这一悲剧发生正是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的缺乏。

3. 惩处力度不够。

从目前我国现行刑法来看, 违反国家相关规定, 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 严重污染环境的,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如此轻的处罚也是促使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大, 得不到根本治理的主要原因。

4. 监督制约机制缺位。

监督制约机制是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形式。但现实情况是, 公示信息不及时, 而且公示信息极其简略, 听证会的实际功能形同虚设, 这系列乱象都与监督机制的缺位密不可分。

三、和谐社会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正义之路

针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我们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 增强生态危机意识, 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 和谐社会下我们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义”之路呢?下面我们分别从法律制度、价值理念、实践推进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 法律制度之路

1.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防止人为破坏活动,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 一方面要尽量提高法律条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 要制定实施条例, 形成配套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要切实执行《水土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沙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法律, 不断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

2. 加强保障性制度建设。

在现实中, 我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 然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往往是超越属地的范围。很多时候是属于上游污染、破坏, 下游遭殃。比如说, 今年1月, 山西长治苯胺泄漏事故引发的河流污染, 波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像如此超越属地管理范围的污染防范和治理工作就需要制定一个全国性的环境污染防范与治理制度来保障被侵害地区的利益。

其次, 就是自然本身造成的不公平现象, 更加需要制度的保障来维护公平性。比如说, 对于一些生态功能保护区, 它们为了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而牺牲发展经济利益的机会, 而这种牺牲就需要用制度和政策来保障。比如说在定经济总量的时候实行区别对待, 对为生态环境保护方提供必要的生态补偿。当然, 除此之外, 我们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基本管理制度、市场化机制、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我想只有在这些制度的保障中, 我们才能够在经济建设中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正义。

(二) 价值理念之路

1. 增强公平正义理念。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 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 更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今天, 公平正义是贯穿于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之一。面对一系列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社会危机, 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居安思危, 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让人民共享公平正义的阳光, 分享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 坚持科学发展理念。

中国要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生态环境问题是一个发展问题, 也是一个民生问题。改善人居环境, 是公众的强烈愿望和政府的重要责任。我们应该顺应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 加大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设施的建设力度, 着力解决水、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人民身体健康、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

3.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在以往经济发展中, 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 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 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 对自然造成伤害, 消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 我们应该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 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同时, 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 使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三) 实践推进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我们必须加紧落实, 务求取得成效。

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是宝贵的资源,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我国辽阔的陆地和海洋国土, 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首先, 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其次, 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个效益有机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是, 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 大幅降低能源, 水、土地消耗强度,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根据我国人均占有量低这一现实情况, 严控资源耗费量。一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 支持节能低碳产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二在节水方面, 加强水源地保护, 推进水循环利用。三土地用途管制方面, 必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最后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建立循环经济体。

3.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一方面,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由于部分地区对国土空间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 造成森林破坏、湿地萎缩、河湖干涸、水土流失、地面沉降, 沙漠化、石漠化和草原退化, 生物多样性锐减, 各种灾害频发等, 致使自然生态系统严重受损。因此, 生态修复刻不容缓。另一方面, 坚持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我国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部分地区环境质量较差, 严重损害了群众的身体健康。所以, 目前必须解决这一突出问题, 比如说, 水、大气、土壤等。要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治理, 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 加强重金属污染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

4. 加强监督与执法力度。

实现有效监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 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当然, 监督包括法律监督、制度监督和舆论监督, 一是法律和制度上刚性要求, 二是舆论的强大压力, 三者合力形成稳固的立体监督阵势。同时, 执法力度的加强是维护生态文明建设正义之路的具体实践。这就要求我们的执法机关秉持公平公正原则, 严格执法, 主动执法, 确保人民的生产生活不超越法律界限, 不违背道德要求, 不侵害人民利益, 不损害未来人需要。对于违反法律、破坏资源与环境的单位、企业和个人, 要坚决依法处置, 不能以收费代替执法, 不能因为收了费, 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就合法化。

浅论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3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面对来自大自然的报复,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才能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急需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

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其他目标任务同步。然而,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必须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才不至于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

4、将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率先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强调指出:“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思想观念要先行。要使生態文明观深入人心,在全体公民中强化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了解国情、珍爱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 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要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首先,要转变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强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效益意识,使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环境可承载和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上。其次,要转变人类生活的价值目标,树立适度节制物质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的生活理念。要强化环境就是资源、环境就是资本,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环保意识。再次,要重视发掘和发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如“天人合一”、仁爱万物,尊重生命、顺应自然、倡导节俭等,用于生态文化价值观教育。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必须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挑战,我们要用有限的资源环境条件,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必须持续提高生态效率。其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发展方式生态化的转型。通过资源节约、生活俭朴、行为自觉、公众参与和系统和谐,展现全新的天人合一的生态风尚。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树立保住绿水青山也是政绩的理念,把产业结构调整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改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3、抓好节能减排是核心。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好”是基础,“好”的体现之一是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首先,要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要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让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成为两根“高压线”,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开发资源节约集约使用技术,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次,要系统认知环境演变规律,提升生态环境监测、保护、修复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提高自然灾害预测预报和防灾减灾能力,发展相关技术、方法、手段,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污染环境修复,实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第三,要注重源头治理,切实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合理有效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4、实行严格制度是保障。合理、有效的制度,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维护公共权益的利益导向。首先,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肃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执法手段,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其次,要实行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人要坚决惩处,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情况再出现。第三,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第四,要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第五,要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论生态文化与建设 篇4

生态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最新取向,建设和弘扬生态文化,已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文章在论述了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作 者:赵宗彪 ZHAO Zong-biao  作者单位: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河南,济源,454650 刊 名: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XIANG EDUCATION COLLEGE 年,卷(期): 19(4) 分类号:G0 关键词:生态文化   可持续发展   建设对策  

论生态文明之建设节约型校园 篇5

摘要: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够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优良传统美德的体现。当前,我们泸州学院正处于大力发展时期,需要集中投入财力、物力与人力,加快建设与发展。建设节约型校园,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对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切实抓实抓好。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优化、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以节水、节电、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建立和健全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体制和长效机制。

学院全体师生都应该树立起“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观念,树立大局意识,积极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为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那么怎么样规划和实施才能人人动手,一起来建立节约型校园?

下面就提出几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前期方案:

1、营造舆论氛围。

“节约是美德、节约是品质、节约是责任”,围绕建设节约型校园这一基本要求,各学部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宣传橱窗、海报、主题团活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让节约观念进头脑、让节约行为进制度、让节约技术进实践,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具体从节约一粒米、一

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大力倡导崇尚节约、文明朴素的生活方式,积极营造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做节约人、办节约事”的浓厚的节约氛围。

2、坚持领导“三个带头”。

为了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建立总校、学部、班级三级监督网络,即总

校要成立由相关处室领导参加的建设节约型校园领导小组,为建设工作的管理、指导提供组织保障;学部要成立由教师代表和学生会、团支部的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带领师生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要求落到实处;班级要以学生为主体成立督察小组,督促大家勤俭节约、减少浪费。在建设节约型校园活动中,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带头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的现象,带头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师生做出表率。

3、建立健全六项制度。

要用制度规范师生行为。一是建立领取物品先登记的制度;二是建立损

坏东西要赔偿的制度;三是建立打印文件和复印材料先审批的制度;四是建立水、电使用管理的制度;五是建立公务外出和来客招待事先请示的制度;六是建立购物由领导签字把关的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责任强化,坚决杜绝一切浪费现象,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不用大功率电器,不玩电脑游戏,推广使用节能型环保型电器产品,提倡使用节能灯具,杜绝长明灯,注意高耗能电器的避峰使用,饮水机不用时关闭,充分利用自然光。

4、加强学习与宣传,提高认识,在校园形成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浓厚氛

围在学院网上发布关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文件,在学院甬道悬挂“创建节约型校园,争做节水节电模范”宣传条幅,在食堂内悬挂“应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常记心,报答父母恩”等宣传标语,在每个电器开关上布置“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请随手关灯”的小牌,举办节约型为主题的板报评比活动和文艺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站加大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宣传等,引导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建设节

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性,激发广大师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养成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张纸、一分钱、一截铅笔的良好习惯,在全院形成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良好风尚。

下面就提出几点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中期方案实施:

1.加强用水、用电、用纸的管理 :养成随手关灯,做到人走灯熄;随

手关电源,减少电脑待二是要加强对收益单位水电费用的收缴。对澡堂、校园小卖部、开水房、洗衣房、院内网吧加强监控,各户安装电表和水表。三是加强对教师用水、用电、用纸的监督。

(1)成立由各级领导组成的教师节约水电监督小组,每个部位都责任到人。监督内容为:是否尽量使用了自然光,是否存在长明灯现象,是否有照明用电浪费行为。要求教师要尽量减少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等办公设备的待机时间,长时间不使用时应及时关闭,做到下班后及时关灯、断电。夏季是使用空调高峰期,要求教师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等区域的空调温度夏天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得高于20摄氏度,做到无人时不开空调,下班前半小时提前关闭。

(2)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电子政务优势,尽量在电子媒体上发送通知、修改文稿,尽可能降低纸张消耗。节约使用稿纸、信封和复印纸,提倡双面用纸,对使用过的信封、复印纸尽量进行再利用。尽量控制纸质文件、简报等印刷数量。要求准确计算发文数量并严格按发文数量印制文件,尽量减少会议文件印刷数量。能传阅的文件尽量传阅,减少复印。尽可能使用钢笔书写,减少一次性签字笔的使用量。

2、强化资产管理,避免资产流失

一是严格控制设备、办公用品的购置。本着“急需、够用”的原则,做好购置方

案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要按照教学、办公、科研顺序,教学设备优先安排使用率高、学生收益面大的部分。科研设备优先安排有一定的学术队伍、一定科研成果和相对效益较高的部分。

二是加强对现有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定期对国有固定资产清理、管理。特别是加强对淘汰的固定资产流向的监督。

3.加强行政管理,节约时间,压缩开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要不断强化时间观念,协调合作意识,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坚决纠正不讲效率的现象。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压缩时间和规模,对确实需要办的会议、活动,要按照勤俭办事的原则,严禁重形式、讲排场、摆阔气等铺张浪费的现象;加强财务管理,努力减少财务开支,提前做好预算,严格履行开支程序,大力节约开支。

4、正确引导学生合理消费,珍惜粮食,反对浪费

引导学生树立合理健康的消费观念,杜绝攀比浪费。利用组织的各项活动,教育学生劳动成果得之不易,从而养成良好的经济消费观念。提倡节约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加强对学校食堂管理,张贴醒目的节约标语。教育学生就餐提倡量力而行,杜绝随处丢弃粮食的行为。教育学生在校内、外就餐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提倡剩菜剩饭打包。

5、建立节约奖惩制度,调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积极性

制定具体创建节约型校园的目标责任制,将节电、节水以及节约其他资源的目标及措施,具体分解到每个教职员工和学生,做到人人有责、人人负责。对节约措施要经常进行检查,确保每项节约措施落实到位。各处室、办公室负责人和辅导员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第一负责人,要切实履行职责,精心组织实施,认真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学校要定期不定期对节约措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浪

费行为的要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相应处罚。对于节约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行动的预期结果:

1.2.3.4.在用电方面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从而减少电费的支出 在水方面也会有较大的节省,在生活开销和办公开销上也会有较大的减少 总体上使整个学校的耗费降低。从而渐渐形成良性循环。驱使学校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5.培养了师生共同的节约意识和环保观念。对今后生活和发展都是很有好处的。

论生态文明建设 篇6

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姓名: 黄慧贞 学号: 2014171527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摘要: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关乎人类的生存,是人类和其他文明的基础。本文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为什么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前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1]。”这是“生态文明”首次载入中央文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则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大会报告的一个专门章节进行论述,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首次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任务,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相提并论 [2],更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新党章,使其成为党的历史责任和战略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巨大理论飞跃,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要内涵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为家庭(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现在通常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随着个体生物研究的深入,“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和领域也越来越广,其也常常被定义为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好的、和谐的、绿色的等事物。

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文明的先贤们就已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讲究天道人伦化和人伦天道化,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道家推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以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佛家认为万物是佛性的统一,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并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强烈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中国历朝历代也有一些生态保护的相关律令。《逸周书》所谓“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和《周礼》所谓“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等概莫如此,而“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更是把治理“弃灰于公道”不良行为的律令推向极致,看起来虽然残酷,但古人重视环境保护的决心和意志决不含糊,这并非统治者的个人自觉,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所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可持续发展理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和谐发展和文明发展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点的生态文明。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各国长期主导的物质文明和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负面影响的深刻反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它有着极其深刻和广泛的重要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普世价值观。三百多年的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已使世界各国逐渐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生态文明意识:人类社会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而非自然世界的主宰,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类自身,呵护自然、呵护生命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进、和谐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发展中国家,无论选择何种社会制度、走何种发展道路,都应尊重和秉承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这一生态文明意识,那种“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先污染,后治理”的口号和做法,已经被证明是背离自然规律、背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普世价值观的愚蠢和盲动行为。

(2)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含义是要求社会经济发展必须顺应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使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则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前者是内涵于后者的科学发展观,后者是涵盖前者的科学发展观。

(3)它是“建设美丽中国”奋斗目标的社会实践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其关键在于践行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任务,而生态文明的达成更需要科学技术、生态产业、资源利用、循环经济等广泛的社会实践支撑。因此,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不只是理念,更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和具体行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必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治理环境污染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2010年GDP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是名符其实的经济大国。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在取得经济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生态环境代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指出:“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开始显现,土壤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存在隐患。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石漠化、草原退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多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4]。” 世界银行《 2007世界发展指标索引》表明,全球 111个空气污染城市中,中国榜上有名的竟有24个。《 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有近四成的城市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在监测的 500个城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 281个,占 56.2% [5]。30年前,人们做梦不会想到中国有今天这样巨大的经济成就;同样,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中国有今天如此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频繁的生态危机,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吞噬着既有经济建设成就。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存量污染并任由环境生态问题不断进行增量的积累,必将迟滞和阻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功亏一篑。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是应时应景的时髦口号,而是治理当前严重环境污染的现实需要。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如果生态系统不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要素,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就会失去载体和基础[3]。”中国是人口大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发展不足和资源不足并存、生产巨大和消费巨大同在。一方面,人均资源有限,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资源消耗巨大,从 1990年到 2001年,中国石油消耗量增长100%、天然气增长 92%、钢增长 143%、铜增长 189%、铅增长 380%、10种有色金属增长276%[5],世界几乎到了中国需要什么,什么紧缺、中国购买什么,什么涨价地步。严重的资源紧缺和能源紧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已经激化了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固有矛盾。如果中国继续沿袭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源、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发展老路,不仅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2]”的宏伟奋斗目标无法达成,即使维持现有的GDP存量也将是中国自然和资源生态环境无法承受之重,甚至是世界自然和资源生态环境无法承受之重。因此,走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新型发展道路,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面对层出不穷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沙尘暴等生态环境事件,见多不怪的中国人开始清醒和觉悟,他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再是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的一般问题,而是关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左手拿存折右手拿病例”、“一手拎着钱袋子一手提着药袋子”的生活不是小康,“城市越来越多乡村越来越少”、“高楼越来越多土地越来越少”、“汽车越来越多蓝天越来越少”、“高铁越来越多悠闲越来越少”的小康不是幸福。他们越来越怀念已经远去的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鱼翔浅底、鹰击长空,越来越憧憬已经失去的新鲜空气、洁净河水、有机蔬菜、明亮星星,他们强烈要求远离污水、远离浊气、远离沙尘、远离不安全食品。即使面对一些已经有所改善的城市和乡村生态环境,他们也因为生态和环境意识的逐步提高、因为对幸福生活向往的越来越迫切、因为对生态文明建设期待值的越来越高,而对目前的生态环境现状越来越不满意、越来越强烈要求党和政府进一步改善生存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和幸福生活的强烈需求和美好向往,不仅是党和政府的应尽义务,而且是党和政府的历史责任。正如总书记在十八大会后记者招待会上所表达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国际责任

毫无疑问,源自于工业化以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生态恶化,并已转化成影响甚至威胁全人类生存发展的国际经济政治问题。尽管目前80%以上的温室气体积累来自西方发达国家,但气候、环境、生态问题的全球性、公共性、后发性和不可逆转性,注定全球各国在解决全球气候和环境问题时必须加强全球合作、承担各自的国际责任。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已经最早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最快推行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实施了最大力度的节能减排行动、种植了最大面积的人工林,但仍不能改变中国作为资源特别是煤炭消耗大国的现实。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统计,2011年中国煤炭资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49.4%、石油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1.4%,2009年国际钢铁协会公布的我国钢铁消费量占世界的46.4%,《全球二氧化碳排放趋势2012》公布的中国2011年CO2排放量占世界的29%,位居全球第一,SO2的排放从2005年就以成为世界第一位。[6]中国如此巨量和比重的资源消耗及气体排放,必然对全球气候变化、环境生态安全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甚至决定性影响,必然引起那些已度过生态环境危机高峰期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泛道德化指责甚至一些低海拔发展中国家的非理性埋怨。中国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基础上,主动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自主确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率先实施节能减排计划,必将有助于加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必将有助于维护世界生态稳定和环境安全。从这一点讲,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中国承担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国际责任的具体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一)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公民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离开了人的广泛参与和积极支持,离开了人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自我的道德约束,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已从总体上解决温饱问题,但不少欠发展地区的数千万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仍然没有树立起完全的生态文明意识。即使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政府、企业和公民,也存在不少利益驱动下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形成全民的环境保护自觉和生态道德约束。因此,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与生态文明宣传,培育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刻不容缓且任重道远。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现代化的宣传工具,广泛而持久地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使各个阶层和领域的人都能接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共同家园”、“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球难以承载人类无限度的生产与消费”等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并将其渗透到社会生产、消费、生活的各个层面。要在各个层级的学校课堂上开设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邀请相关专家和政策制定者定期到学校讲授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组织学生到企业和相关机构参观学习,努力使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要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中国保护母亲河日、中国土地日等环境节日,广泛开展环境知识的社会化教育和宣传,努力动员和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热情。要着力改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积极培养全社会环保、绿色、生态、低碳、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和消费习惯,努力使全社会逐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集体自觉和道德约束力量。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生命安全

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事件尤其是食品安全事件和重大项目污染诱发群体性事件等突出环境问题频发。以2012年为例,在食品安全方面,先后出现“修正”毒胶囊事件、“健康元”地沟油制药事件、“酒鬼酒”塑化剂事件、“立顿”高毒农药事件、“雅培”奶粉事件、“肯特基”速生鸡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重大项目方面,先后出现天津PC项目、四川什邡钼铜项目、江苏启东污水排海项目、宁波镇海PX项目等多起环境污染诱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这些突出的环境生态问题,不仅引起人民群众的极大恐慌和强烈不满,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命安全,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着力解决越来越严重的突出环境问题。要加大食品、蔬菜、饮水、药品等的检疫检测力度,加大酒店、饭馆以及机关、企业、学校食堂等的卫生检查频度,集中力量优先解决非法食品添加剂、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严厉查处企业违法排污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努力多还环保生态旧账、减少和避免环保生态新账,坚决遏止环境生态污染事件持续上升势头。要建立和完善环境生态的预警预报机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努力防患于未然。要完善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价体系,严格环评标准,不断提高建设项目的环评准入门槛。要建立重特大建设项目的群众通报协商机制和专家评估论证机制,加强突发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努力将重大环境和生态安全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快构建新的经济评价体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巨大的历史工程,仅靠全体国民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道德约束是不够的,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做保证、有新的经济评价体系作支撑。要“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2]要建立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持性政策、防止和遏制破坏性经营的刚性约束政策、旨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的科技投入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体系。要依法建立严格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绿色 GDP”核算体系,努力通过扣除GDP总量中的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等外部效应价值,有效地遏制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改革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因地制宜地考虑经济、生态、社会等众多因素,将环境良好和社会和谐与地方及官员的政绩挂钩,对只注重经济增长,不计资源环境成本,不顾社会问题的官员,坚决不予提拔重用。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以消耗大量资源为成本、污染环境生态为代价的粗放式发展方式,继续沿袭“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发展道路,已经越来越窄并最终是死路一条。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生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要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改变为主攻方向,大幅降低水、土地、煤炭消耗,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支持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实行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控制措施。要以信息化、高端化、服务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坚决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低端产业,坚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污染企业,积极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促进制造业由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提升、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提升。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规模化应用水平为主攻方向,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发展,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潜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主攻方向,积极发展金融、物流、信息、中介服务等非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旅游、文化、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培育动漫、创意设计、服务外包、会展、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要以提高集约发展能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引导企业向集约集中的产业集群发展,向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配套、高能力协作的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集结。要以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率和竞争力。

(五)加大生态建设资金投入,加快生态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离不开强大的资金投入,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强大的科技支撑。尽管我国各级政府和众多企业、科研机构已经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但与我国的众多的生态类型、丰富的物种相比,与我国生态退化的严重性和保育恢复的要求相比,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对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仍很不足,在生态科学方面的研究机构、研究力量、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仍很薄弱,对生态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仍很不力,必须采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技术推广。要提高中央和地方环保专项资金总量和比重,加大生态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努力通过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重特大环境污染及生态修复项目、生态环境基础及应用科技研究项目、生态环境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项目等。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实施环境科研领军人才计划和人才工程,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等,结合环保领域特点和需求,培养造就一批环境科研领军人才。” [7]要引导企业加大环保科技投入,鼓励企业为公益性环保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要集中力量实施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化学品管理、土壤污染防治、绿色经济和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领域、环境与健康、境监管技术、环境基准与标准、核与辐射安全、全球环境问题研究、战略性新兴环保产业培育等领域的科技重大科技研究专项[7],迅速形成一批环境生态的重大科技成果。要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重点研发火电厂脱硫脱硝成套技术、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高效除尘与细微粉尘控制技术、大型垃圾焚烧及烟气处理技术、危险废物处理技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清洁燃料技术、生态保护及修复技术、环境监测新技术等。要尽快完善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环保产业体系建设,优先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装备制造业,努力培育一批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优势环保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要有针对性地遴选先进成熟的环境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环境治理工程中推广示范;建设一批国家和地方环保科普基地,加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环保科普工作。

(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力度

国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是一个国家进行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活动的场所,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依托。国土空间开发是以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通过人类的生产建设活动,获取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资资料的过程。随着中国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发展、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张,有限国土空间与无限经济社会活动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有限的国土空间范围内,通过国土空间优化布局、合理开发,以承载更多的人口增长、更大的经济扩张,使我国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和改善,使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为此,国家要尽快审批和实施历时3年编制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使之迅速成为指导我国未来10-20年国土规划、开发、利用的纲领文件,成为引导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刚性政策,优先限制不建设区域控制,严格实行耕地面积保护,坚决防止土地无序利用。“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2]要根据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有关“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国土空间开发分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坚决走国土空间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要积极规划和有序引导已经兴起的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打造国家级重点经济带,着力构建有影响力的经济区,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城市群,推动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防止城镇建设“泡沫化”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倾向。“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

(七)加强生态文明国际合作,尽力履行气候变化国际责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地球已经成为一个大的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类共同的家园,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也已成为世界所有国家和人民应该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无论各国承认与否、意愿如何,保护环境都是世界各国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恢复生态都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国是经济发展大国,又是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大国,在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上,中国必须承担自己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必须成为解决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建设性力量,努力为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做出一个负责人大国应有的积极贡献。要全面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大力推进全社会的节能减排行动,坚持不懈地推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计划,努力实现中国政府自主确定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要在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多边谈判和国际协商,广泛凝聚各方共识,不断巩固既有谈判成果,尽快达成“大家都不满意、大家都能接受”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要积极参与全球及区域性的深度环境科技合作,不断加强全球性、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国际协作,努力为解决全球及区域性环境难题做出贡献。要强化与世界知名环境科研机构、大学、跨国公司的合作,密切跟踪国际环境科技前沿,积极引进国外环境保护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强化自主创新,扩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科技成果,提升我国环境科技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要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资本输出、产业转移中的环境保护,坚决遏制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外投资项目“产业转移、污染转移”的环境污染现象,切实维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良好的国际形象。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人民出版社 2007年 20页

[2] 胡锦涛十八大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人民出版社 2012年 39、17、40页

[3]顾海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讲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 194、196页

论林业生态建设 篇7

森林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天然林是经过很长的历史阶段, 经过反复的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森林生态系统一般讲是一个稳定的、抗逆行较强的生态系统。

造林绿化工作, 从生态学角度来谈, 实际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或人工重建的工作。那种“刨坑栽树”, 栽上树就是建造了森林的概念是不完整的。

纵观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区, 自然条件严酷, 森林植被稀疏, 生态问题仍是长期制约自治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造成这种局面的形成, 除了自然条件恶劣外, 另外原因有如下四个方面:

1、人们对森林认识上的不足。特别是农村, 对原有森林不加以保护, 任意砍伐树林, 随意侵占林地。

2、林业生态工程没有放到议事日程上来加以重视, 或因资金的缺乏没有让生态工程进一步持续深入下去。

3、林权制度改革还有待于深入推行, 制约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无法实现林业分类经营, 增强发展的活力。

4、传统观念—直认为用材林才是林, 造林就是刨坑栽树, 防护林就是大小方田林网。很多本来属于林业范畴的东西, 如中草药、食用菌、野生动植物、野生花卉、香料植物甚至果树都拒之门外。提出林业生态建设就是要归还林业的本来面目, 把林业作为一个完整的大系统来看待, 发挥林业的综合功能。

二、林业生态建设的措施与适用方法

1、要大力加强生态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

2、要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 推进生态保护和治理, 主要建立一些大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大的生态工程, 推进森林的覆盖面。

3、要大力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改革林业生产方式。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拓展林业资金投入渠道, 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业主投资兴林的路子, 逐步建立起国家、集体、农民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体系。

4、要大力弘扬创新生态文化、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价值。要积极探索全民义务植树新办法, 建立健全造林绿化的长效机制, 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运动, 尽快在全区范围内掀起声势浩大的全民义务植树新高潮。

5、要大力推进法制建设, 依法规范造林、管林、用林行为, 把林业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加大依法治林力度,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保障森林资源安全, 构建平安和谐林区。

那么开展林业生态建设, 有哪些具体适用的方法呢?

1、林业建设要有适当目标。

林业生态建设充当什么角色因地区而有差异, 有些地方适宜速生林生长, 满足市场需求;有些地方是为了恢复或建设生态系统;有些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些是为了改善生活环境等。但要注意不管什么目标, 通过建设要达到: (1) 保护和优化适地适树的各种立地生产潜能; (2) 结构多样性, 充分利用土地与空间; (3) 生物多样性, 注重生态系统功能的建立或恢复; (4) 物种保护与生产相结合; (5) 环境治理与文化建设相结合。

2、加强培训, 提高农民的林业知识与技能。

推广栽培抚育新技术, 帮助农民转变观念, 认识林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性, 确立尊重多样性和以生态为中心的价值观。整体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与时俱进地进一步学习有关农林专业技术知识, 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服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农民。

3、要坚持发展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和复合性。

一要坚持生物多样性, 充分发挥生态功能, 做到持续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要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产有机物质、调节气候、促进物质循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固碳制氧、维持碳平衡、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服务功能。在农田防护林、湿地、河岸、山地、沟渠、道路、田埂等可用的各类土地上综合开发形成复合系统, 促进生物质循环, 发挥生态效益。

4、需要有政策引领与财政资助。

发展产业林, 应该贯彻“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由农民出工, 林种苗木由国家和各级地方财政资助。各级政府应城乡统筹规划, 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加大对公共设施投入力度。林权归栽种者所有, 借以提高农民绿化祖国山河的积极性。

5、要注重苗木基地建设。

苗木基地既是林业建设的供应者, 也是林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是科技成果的实验者和推广者, 应该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支持有经济能力的个体或社会组织积极投资, 着力培育种植示范大户, 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 以逐步形成特色产业优势, 带动周边地区林业发展。

三、未来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

现代林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森林生态环境意义的加强。世界环发大会秘书长斯特朗指出, “森林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方面占有独一无二的位置”。

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面, 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发展了水土流失控制的工程措施和快速的工程绿化技术, 致力于形成以森林为主的流域治理的森林工程体系。我国林业生态工程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和学术水平。今后林业生态工程学科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是:1、人工防护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2、干旱地区林木水分生理, 植被-土壤水文生态过程;3、区域森林植被建设适宜度与生态用水的关系;4、抗性植物材料的选择和繁育;5、区域性防护林恢复与重建的生态经济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彦斌:《着眼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搞好林业结构调整》。

[2]曾庆祥:《建立科学的林业资本运作机制促进林业经济快速发展》。

论生态文明与两型社会建设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两型社会 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自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并强调“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这就在理论上把生态文明作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把生态文明同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新要求。

一、东西方生态文明的不同演进历程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女海洋生物学家Rachel Carson(蕾切尔·卡逊)在《Silent Spring(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必然导致生态危机。由此拉开了西方社会保护环境运动的序幕。如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即是一个明证。世人对于“自然”一词的理解发生了观念上的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类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危机。早在古希腊的“晦涩哲人”Heraclitus(赫拉克利特)在其《On Nature(论自然)》中就让我们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近现代思想家Emerson(爱默生)在其同名著作《论自然》中阐述道,“欢悦的力量不仅源于自然本身,它存在于人,或者说,存在于自然和人的和谐中。”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进程,人类探究自然科学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尤其是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巨大成功,人类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不但将自然界作为认识研究的对象,更具备了支配自然的野心,喊出“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这样的口号。这虽然是一种进步,但也是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由和谐走向对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逐步转化为征服与被征服的态势。D.R.Griffin(大卫·雷·格里芬)在《Spirituality and Society(后现代精神)》中说:“这种统治、征服、控制、支配自然的欲望是现代精神的中心特征之一。”自然的真正本义消失了,自然被自然物代替,自然开始成为人类达到目的的工具手段。在这一过程中,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一旦思考自然,某个预定的框架就支配着我们,在这个框架支配下,思考“自然”马上被转换成思考“自然物”。这样,很容易将生存仅仅理解为自己或有限人的生存,而生存的意义则在于对自然物(财富)的占有和消费。

对现代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开始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上世纪2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将生态学原理引入人类社会管理,形成了人类生态学。他们提出把自然生态的一些原理应用到城市中,管理好城市社会,这是城市的生态文明。被美国誉为“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的Aldo Leopold(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其《A Sand County Almanac(沙乡年鉴)》中着重阐述了有关人与环境的关系,反对“人类沙文主义” 和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准则。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两型社会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两型”社会,是党中央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是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建设“两型”社会既包括广大人民群众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以及实际行动;既包括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又包括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长方式和不健康的消费模式。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同时,生态文明也是人们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在维护生态系统结构与平衡的前提下,选择生产方式、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坚持“以人为本”,秉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运转的客观规律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既包括以人为本,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也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良性运行的机制和体制。

“要实行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仅仅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强调重塑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通过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和生态秩序。它遵循的是一条从对立型到和睦型、从征服型到协调型、从污染型到恢复型、从破坏型到建设型转变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建设轨迹。可见,“两型”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都以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内在的良性循环和全面、协调、高效、可持续性发展为宗旨和目标。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在地包含了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容,因而“两型”社会建设内容和要求被提升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的高度。

三、两型社会视野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了包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等内容在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观,这可以看作是中国对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的独特贡献。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方面,中国都具备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可能性。美国后现代思想家Clifford Cobb(克利福德·柯布)认为,只有改变人的思考方式,从孤立、片面向历史性、整体性转变,生态文明才可能出现,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深层文化资源在中国而不在西方。

两型社会是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和充分体现,两型社会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中心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从本质上来说是人的不断发展所形成和表现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自从有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有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发展、利己利人的平衡、当代与后代的公平、自助互助的公信、自律互律的制约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代内关系和代际关系。作为整体范围的人类,是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属性的人群共同体组成的庞大系统。从共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社会群体组成的,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中,共同拥有一个地球。从历时性的角度看,人类是由世代延续的代际人群有机体组成的,本代人是在前代人遗留下来的既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开始生存与发展的,又给后代人留下他们必须接受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在此过程中,应该重视生态平衡,避免以文化和进步的名义对自然资源进行过度开发,要做到保证代内的公平与代际的公平,只有这样,社会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构建“两型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要建设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就必须首先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就是要必须首先做好“两型社会”的建设工作。那么反过来,“两型社会”的成功构建必将促进和谐社会下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①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07

②梁晓莹. 两型社会综合试验[N].湖北日报2007.12.29

③王鹏.对“两型社会”内涵的再思考[J].北方经济,2009(1)

(李涤非,1970年生,山东省济宁市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服务经济 。欧汉生,1962年生,江苏省宜兴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保障)

上一篇:新意的工作总结和计划下一篇:高一上现代文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