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2024-09-01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共8篇)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篇1

青海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保护与治理 第四章 保障机制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为实现生态文明而从事的各项建设活动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全省应当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五条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坚持用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依法制裁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六条 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专项改革与综合试点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生态领域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相结合。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市(州)、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第八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发挥政府、公众、社会组织和市场的作用。

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程序和保障措施,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共同参与和有效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便利。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工作,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新闻媒体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每年六月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月。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编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市(州)、县级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经依法批准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非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改。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重要生态功能保育、资源集约激励和环境质量约束。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与功能区相适应、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优化调整空间利用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势互补,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促进国土生态环境改善。

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强化大气、水、土壤和声环境监测监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改善生产生活质量。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战略配置规划,科学配置、有效保护、合理使用水资源。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保护地建设规划和国家公园建设规划,丰富我省保护地类型,探索在适宜地区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保护机制。

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实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规划、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柴达木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黄土高原和东部干旱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和落实各项工程实施方案。

第二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明确新型城镇发展思路和布局,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落实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美丽高原城镇、乡村建设。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市县规划体系改革,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工作,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界限,实行空间用途管制。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扩大循环经济规模,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绿色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发展绿色工业,逐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材料;发展绿色建筑,推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高新型节能建材使用比例;发展绿色交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倡环保消费,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再生产品,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行为。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活动,将市(州)、县(区、市)、乡(镇)、社区、村社、单位、家庭创建活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第三章 保护与治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对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实行严格保护,严禁破坏。

未达到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目标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群众利益的关系,发挥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妥善处理禁牧搬迁和生态移民后续问题,发展生态型产业,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使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壤环境,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防止污染物侵蚀土壤,对受污染土壤的使用进行风险评估,修复污染耕地和场地。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保护与治理,健全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推进发展生态畜牧业,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退化草原综合治理,科学利用草原资源,增加草原植被覆盖度,恢复和巩固草原功能。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强化林地管理,严格征占用林地程序,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封山育林,扩大森林面积,科学发展林下产业,有效增强森林碳汇。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落实湿地封育措施,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恢复湿地植被,扩大湿地面积,保持湿地自然特征,防止湿地功能退化。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开展荒漠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源区治理,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育区,强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防止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采取有效措施,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并按照规划的期限,实现限期达标。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红线控制指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使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未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流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生态环境监测和调查评价工作体系,完善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保护制度,指导、监督采矿权人依法保护矿山环境。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和环境标准,提高生态环境准入门槛,新上产业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禁止引进、新建、扩建和改建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条件的产业、企业和项目。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建立高原生物资源数据库,强化对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特有珍稀物种保护,防范外来入侵物种对本省生态环境的危害。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第四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度控制旅游规模和人文景点建设,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地质遗迹和历史文化遗存。

第四章 保障机制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保护,研究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评价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进行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四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水域、森林、山岭、草原、耕地、湿地、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第四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资源、环境容量和草原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有序实现河流、湖泊、草地休养生息。

第四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构建全面稳定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探索运用区域合作、市场运作等形式,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减排降碳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下一级人民政府,并制定严格的计划和目标,作为对下一级人民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种类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行节能量、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通过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整合、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减免行政收费等方式,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生态保护基金、企业和个人捐助、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援助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信贷融资等方面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积极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第五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研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省内外有实力的组织和个人,参与科技攻关和管理创新。

第五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培训机构教学计划,加强生态文明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智力引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十七条 全社会应当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强化人民群众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忧患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第五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和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制定预警方案。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固体废物、森林资源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十条 司法机关应当坚持公正司法,依法惩处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法律援助机构依法为环境污染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十一条 国家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完成情况,依法接受监督。

第六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和地区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规范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和完善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第六十四条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诉讼案件或者参与处理环境事件,可以向行政机关或者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或者检察建议,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单位应当在收到建议之日起六十日内书面答复。

第六十五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十六条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闻舆论监督,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将空气、水和土壤信息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环境监管和执法信息、污染减排信息、环境违法行为信息等向社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社会通报。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涉及公共利益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时,应当通过听证、论证、专家咨询或者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接受公众监督。

第六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有权向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第七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聘请热心公益的公民,担任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员,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发现、劝阻、报告违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行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按照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追究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二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的;

(二)应当依法公开生态文明建设信息而未公开或者弄虚作假的;

(三)对生态文明建设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

(四)未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的;

(五)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监督的;

(六)未依法及时受理检举、投诉和控告或者不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的;

(七)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从事损害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七章附 则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的配套规定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篇2

发展青海林业,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青海省政府尤为重视林业的发展,重点推进四大林业工程,确保青海林业向造林、封育、保护的整体格局推进。在这些年的持续努力下,青海本地林业的发展取得不小的成绩,局部生态恶化的问题得到改善。但是,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根本性的问题突破难度较大。

2青海高原生态问题突出

2.1荒漠化趋势明显加剧

青海省荒漠面积较大,而且种类较繁多,为国内典型的荒漠化省会之一。青海省的荒漠化面积在我国占据第四位,全省荒漠化、 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区、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青海省深受荒漠化的危害,严重影响了青海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江、黄河发源于此,哺育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但是荒漠化中掺杂的泥沙进入河流给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带来了比较大的灾害。

2.2水土流失严重

青海省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在3 340万hm2左右,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46%,其中中度以上侵蚀的土地面积1 180万hm2,占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的35.5%。而且每年还在以21万hm2的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增长。每年因水土流失而输入长江的泥沙估计在1232万t左右,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在1 232万t左右。大量的泥沙淤积在中下游河床,威胁长江黄河的防洪安全,给水资源的有效应用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恶化了生态环境。

2.3水源的涵养功能逐渐减弱

这些年,青海水源涵养功能减弱,干旱严重程度加剧,直接导致江河水量骤减,河流内淤沙数量逐步增大,湖库的水位逐渐下降,湖面开始萎缩。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的水源涵养功能在逐年降低,区域内将近90%以上的沼泽地开始干涸,河流径流减少以至断流。“中华水塔”水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3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3.1弘扬高寒、高旱林业文化的重要途径

青海省森林资源稀缺,林地覆盖面积小,仅为49.4万hm2,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林木种类中,灌木分布面积居多,在346万hm2左右,集中在三江源头的峡谷地带。实际上,森林在涵养和保持水土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考虑到青海特殊的地域环境,乔木在这里很难存活下来。高寒灌木在这里艰难的存活下来, 且分布面积广阔。而且,这些高寒树种,有接近84%是分布在海拔3 000m上的高寒、高旱地区。这就决定着青海特殊的高寒、高旱林业文化。而且,林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中,同样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青海本地脆弱的生态系统,发展青海林业有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用,为维护本地生态平衡的当务之急。

3.2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青海本地经济发展落后,社会整体发展相对迟缓,生态恶化程度较为严重。由此,青海本地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务之急。青海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加快林业发展为核心。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本地植被覆盖率,积极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3满足青海社会对林业的需求

青海地处高寒地带,受地域条件、自然条件的限制,本地森林产品及功能数量有限,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下去。由此,立足目前林地资源,改善现状,有效提升青海林地覆盖面积,满足民众对森林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同样,这也是青海林业肩负的重要使命。

3.4有利于保护高原生物的多样性

森林体系中,承载着复杂的物种基因。同时,森林为各物种生存和繁殖的庇护地。因为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森林以单层林或者纯林为主,高原生物近一半的物种在这里繁衍与栖息。森林能够提供有机质并促进土壤的形成,这对于其它物种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森林环境的形成为各物种进化与发育的重要保障。如果森林逐步被破坏而消退,那么会直接影响到在这里物种的生存与繁衍,原有的庇护之所将不复存在,生物的多样性将面临威胁。

4加快青海林业发展的整体思路

4.1加快防护林体系建设,打造生态治理新模式

生态治理过程中,结合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天然林防护等工程,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提升森林覆盖率,减少各类破坏森林植被的行为。加大对破坏森林的惩处力度,加强防护力体系建设,推进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水体涵养等工程措施。重视造林营林工作,做好育苗、造林、更新、优育、改造等工作。注意打破时空限制,探索新的育苗造林技术,革新造林模式,积极培育速生林,构建新的商品材基地,强化林业管理,推进林业项目法人、 林业管理监治,切实提升造林效益。

4.2弘扬地区生态亮点,科学布局规划生态治理

打造生态保护旗帜,树立地域生态治理品牌,推进祁连山、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等生态项目建设力度,重塑三江源、青海湖两面生态保护大旗,弘扬“中华水塔”保护亮点,提升民众对保护生态资源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生态治理工作的开展,需科学规划布局。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为契机,根据黄河与长江源区、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湟水谷地区等地域特点,科学规划布局生态治理措施,实现区域生态治理无缝隙衔接。

5结论

在青海脆弱的生态系统中,森林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面临着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青海省有必要重塑“生态立省”的理念,重视青海林业的建设工作,有效利用林业资源,减缓甚至是改善逐渐恶化的趋向。

摘要:发展青海林业,推进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青海高原生态问题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分析青海林业在高原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阐述加快青海林业发展的整体思路,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青海,林业,优化

参考文献

[1]张明信,李芳,冯松旺.注重洛阳林业建设保护古都生态文明[J].中国林业,2009,(1):43.

[2]徐艳霞.建设生态文明的科技发展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2):114-115.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篇3

[关键词]经济转型 保险生态环境 风险 防范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63-02

“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经济转型(EconomicTransition)或经济转轨(Economic transformation)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

在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模式下,青海省也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的经济转型发展目标。不同的经济运行条件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运行路径依赖,政府和企业必然要进行调整。就青海省来看,建立生态经济是必然,这也是处于大局的考虑。然而生态立省,必然会牺牲GDP的增长,形式对于保险企业来讲,有待深思。

1 青海经济转型对保险生态建设的影响

1.1 保险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加快保险业发展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从参与支持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进一步确定了保险业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关于进一步加快青海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青海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相继出台,将进一步促使青海省各级政府部门充分认识保险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把保险业发展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加大政策引导和协调力度,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一切将使青海省保险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1.2 青海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将为保险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十五”期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青海省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4%和15.5%。按照《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今后五年青海省国民生产总值将继续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这必将推动青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并为青海省保险业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1.3 青海保险业加快发展的特殊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是以交通、电力、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优势资源开发,将为相关保险业务发展提供丰富的保源。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等,将为“三农”保险业务的拓展提供良好契机。三是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改制和重组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必将把保险作为防范风险、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四是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业的发展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等旅游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将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保险业务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给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上述保险生态环境的现状充分说明了,我省保险业的发展环境在不断地优化,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保险生态环境也需要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而更加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青海省的经济转型,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应经济转型的保险生态环境。

保险业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是在传统的体制和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在经济转型时期必须用创新的办法才能解决。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的发展思维,用创新的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青海生态保险发展的新跨越。

2 青海经济转型时期保险生态建设的风险

风险和保险是并存的,两者是一种复杂的合同关系。保险业的风险管控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运作工程,它像一个披着面纱的巨人,使你一时难以企及和无法看清其真实的面目。就经济转型时期看,保险生态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了保险业潜在风险

近年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我国保险体系已经积累了一定风险,而且随着保险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这种风险还将继续增加。长期以来,保险业风险并没有给行业发展带来明显的实质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还没有发生过大的系统性风险,所以保险业风险仍表现为潜伏的风险。在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扩张了社会财富前提下,势必掩盖了一些公司在经营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运转的现状。这也必然削弱了构建良好保险生态环境的条件。

2.2 保险业风险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

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分在于其独特的负债业务,即各项保险业务。这使得保险业经营风险较银行、证券业更具复杂性。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在资产业务方面与银行证券公司一样承担风险,同时在负债业务方面要更加直接地以承担风险来获取收入,这种风险表现为寿命、健康和财产损失的纯粹风险。由于保险公司的负债业务不仅具有融资功能,而且具有相对独立的盈利功能,因此,保险产品的市场定价成为影响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保险业在公司管控、定价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跟不上,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定价风险。

2.3 资金运用渠道放宽引致新的投资风险

2004年以来,中国保监会不断加大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开力度,保险资金运用不限于银行存款、购买债券,还可以投资证券基金,之后又取消了不得进入股市的禁令。2005年进一步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独立席位直接进入股市。2006年允许保险机构作为持有大额、长期资金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扩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然而,风险总是与收益相伴,随着保险资金的快速积聚,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的难度不断加大,保险资产期限错配风险、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和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都值得关注。

2.4 市场无序竞争危及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无序竞争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在财产险市场主要表现为不严格执行条款费率,通过非正常批单退费、擅自变更承保条件、滥用费率调节系数或违规协议承保等方式,变相下调承保费率,给予投保单位或经办人不正当利益;在人身险市场主要表现为长险短做、违规退保、短期退保套现、退保金不回原单位、现金支付退保金等;在中介市场主要表现为虚构业务或虚开中介发票,协助保险公司或投保单位违规套取资金等。特别是近年来,同业间非理性竞争手段更加隐蔽,主要通过合同外口头承诺、系统外违规操作等方式提供高保障范围和无限制承揽风险来争揽业务,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大量积聚。

2.5 外部风险与保险业风险关联度不断提高

目前,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和信托业之间仍实行分业经营。但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保险业、银行业与证券业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相互渗透的趋势不断加强。一是银保合作、银证合作日益密切,银行不仅可以代理保险业务,还可以代理证券业务、代销证券投资基金;二是银行、保险与资本市场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强,保险资金已经可以直接入市,银行资金入市也已提上日程;三是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已构成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四是金融一体化概念渐渐走进消费,消费者也越来越偏爱融投资理财、储蓄与风险管理于一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综合经营对保险公司治理和风险防范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变得更为复杂,保险公司的风险也更为复杂。

3 青海经济转型时期保险生态建设的风险防范

3.1 要抓住服务经济社会的切入点来推进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稳步推进“三农”保险发展。总结我区农业保险发展经验,结合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试点品种,鼓励各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保险试点。基于青海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大力发展种生态林与畜牧业保险的发展;二是大力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医改政策,积极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需求,把青海商业健康保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三是加快发展责任保险。例如,服务国家,促进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保险。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责任保险发展;四是要提升保险服务水平。要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服务规范。鼓励和支持产品、服务销售和理赔创新,努力为被保险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2 要以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推进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围绕继续扩大内需的政策,跟进保险服务,拓宽保险领域,加强保险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社会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保险产品,加大保险服务力度,拓展保障功能,努力为我省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等提供安全生产等保障服务;二是围绕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开发新的保险产品。积极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森林保险等“绿色保险”,加快保险产品随经济目标的转型过渡。

3.3 加强对保险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

保险业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引导、配套和扶持,为保险的功能发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要全面认识和评价保险特有功能及其现状,突出保险制度的特性与优势。二是要遏止保险制度的弱点与局限,减少机会成本。三是要积极鼓励和推动保险行业更新经营理念,营造一个宽松、有序、创新和协调的监管环境。争取政策扶持,创造和谐发展环境。保险的文化基础就是诚信原则,如实告知、履行义务的保险文化也将潜移默化地增强公众的诚信意识,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在青海省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保险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海保险业的发展,也只有这样,在青海省经济转型的时期,保险业才能建立起一套相适应的、良性的保险生态环境,形成的一个政府与企业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优势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为青海省保险业的发展搭建良性生态平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挺高保险对经济提的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煜辉,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有九大构成要素[N],上海证券报,2005

[2]青海省保险业“十一五”发展规划[R],2006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篇4

内容提要: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影响三江源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从2004年生态移民工程开始,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实施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研究。本文根据移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措施,指导今后的移民工程建设,使移民真正搬得出、稳得住、拔穷根、早致富,实现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移民 城镇化 可持续发展 引言

为了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党中央提出,在西部大开发中,对一部分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化、资源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生态移民,这是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由于三江源地区海拔较高,很多地区是“生命禁区”,不适于人类居住,人类活动也造成生态恶化加剧。因此,国家应加大生态移民力度,既可保护生态环境,也能改善当地群众生存环境。但是在实施三江源生态移民的过程中,发展起点太低,影响了移民的效果。要使移民真正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作出贡献,就必须结合青海实际情况,总结、研究出一套完整的解决问题办法,使生态移民工程在生态环境和移民致富两方面均达到双赢的目的。三江源生态环境状况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素称“三江源”。青海三江源地区总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国土面积一半,而年输出总水量630多亿立方米,被誉为“中华水塔”。它包括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和黄南、海南两个藏族自治州各两个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代管的唐古拉乡,共计16个县、127个乡镇。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它是欧亚大陆上发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地域,孕育了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等国内外著名河流。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

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之源,曾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现代文明得以为继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不但关系到中国,也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的环境。

三江源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在水源涵养、减缓径流、蓄洪防旱、防灾抗灾、降解污染、维持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调节气候方面有着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

历史上,三江源地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棋布、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沼泽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逐年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程。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三江源生态恶化趋势,这里在整个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所处的主体地位,对全青海省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日俱增。从一定意义上说,保护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了三江源的生态系统,就是保护了“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就是保护了“地球第三极”的自然景观,就是保护了“中华水塔”。三江源生态移民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草原沙化、冰川崩塌、黄河源头断流、湿地萎缩、湖泊干涸等一系列现象,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2003年初正式成立。从2004年开始到2010年,我国投资约75亿元人民币用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开始了保护“中华水塔”行动。规划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涉及16县1乡,总人口22.31万人。鉴于三江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青海省政府决定将三江源的18个核心区以及生态退化特别严重地区的牧

民进行整体搬迁。这项计划涉及牧民7921户、43600人,力争将三江源核心区变成“无人区”。

然而,三江源生态保护这个庞大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和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移民的方式上,一般仅限于乡内移民和县内移民等内部移民,而不能彻底移出三江源地区,有些甚至是从核心区移到缓冲区或者实验区,而有些只是在本区内相对集中。这种“小移民”难以彻底解决人为活动对三江源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第二,有些地方的移民定居点出现了“空城”现象,建好的移民点入住率不高,且居住的多为老人和小孩,劳力还是照常进山放牧。而靠近城镇的移民点,由于区位较好有些房屋多用于出租或者转让,为牧民增加额外经济收入,而没有移民入住。

第三,在后续产业上,由于后续产业滞后、移民缺乏劳动技能,就业没有出路,生态移民仅停留在“定居”上,而真正的“移民”没有体现出来。

第四,移民移至城镇带来了社会治安问题,移至城镇的移民中绝大部分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就业,进而带来一系列社会治安问题。

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非常需要进行生态移民问题研究,这对于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对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于小康社会建设等,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对目前主要移民问题的思考

4.1 在移民方式上,有两种移民方式都能彻底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分别为:

第一,区域性移民

目前,移民力度不够大,移民不彻底。大多是从山上移到山下,或者移到村庄、乡镇、县城、州府等地,并且基本上都是在三江源地区内部迁移,有些

还是在核心区内部迁移,只是做了相对集中。这种移民办法没有从根本上减少核心区的人为活动,也不能从根本上减少三江源的生态压力。

但怎样才能使三江源真正保护起来呢?很明显,应该严格按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要求控制。即: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禁止在缓冲区开展旅游和生产经营活动;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要严格按照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要求控制,就必须打破行政界线的限制,在更大的行政区域范围内统一考虑移民问题。也只有这种移民方式才能能够更好的保护三江源生态系统。

第二,建设小城镇集中安置

目前重要的移民问题是核心区移民问题,如果将核心区人口全部迁出,无疑对三江源保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有人考虑过,将核心区43566人迁出,只不过是建一个小城镇或者是一个居住小区就可以安置的问题,比其他办法解决移民问题的代价要小很多。相对来说,国家每年要在三江源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包括水、电、路、通信、牧民的各种补助、生态治理、教育、卫生、医疗、扶贫、救灾等方面所花的费用每年约有10亿左右,这样许多年下来在三江源投入的总资金就不是一个小数目,远比建设一个4万余人的小城镇要代价要大许多,而且移民不彻底,不能完全消除三江源的人为活动。在三江源保护区外建设移民小城镇可以很好解决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同时,也可以集中资金解决居住和就业问题。在配套政策的支持下,移民会生活的更好,生活质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几年,相信再让牧民进山放牧,他们也不愿意再回去,到那个时候,移民不要补助就可以正常的生活,三江源移民问题也得到彻底解决。

4.2 移民定居点的 “空城”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使草山、草场上的人最大限度地回到定居点或者城镇居住。从这几年的移民经验来看,有以下几个方法已经起到了一

定的效果,值得推广。第一,缺少劳力的牧户可以通过草场承包的形式,将草场承包出去,靠这个钱可以满足在城镇生活的基本保障,另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就业达到致富目的。对于有劳力的牧户可以就近承包几家草场进行轮牧、放牧,这样有劳力的牧户也会有更大的收益。通过这种做法可以使大量牧民回到城镇和定居点,也对超载放牧起到了控制作用。第二,政府出钱买回牧民草场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假如政府买回10年的使用权,就要求在10年时间内,牧户不能再回到草场放牧,使草场不受人为活动的破坏,真正保护起来。并且,在这10年内,这些牧民有可能已经习惯城镇生活,有些可能已经有了自己满意的工作,不愿再去放牧,也算一举两得之事。第三,对减畜户进行奖励。政府根据减畜量对牧户进行相应的奖励,也会使一些牧民从畜牧业中解放出来,继而回到城镇和定居点居住。

4.3 后续产业问题

目前,三江源地区后续产业滞后,要让移民能够安心定居,关键要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培养移民的劳动技能。目前,虽然对牧民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帮助他们从事加工、运输、餐饮、服装加工等行业。但改变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一方面要延长补助年限,另一方面国家要大力扶持后续产业的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三江源应重点发展以下产业: 第一,大力发展旅游业

利用三江源保护区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业,通过一批旅游区及旅游景点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提高牧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畜牧业是三江源的支柱产业,如何继续夯实现有经济基础,使畜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这是惠及广大牧民群众的大事,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此,要积极实行封山禁牧、舍饲育肥、休牧育草、划区轮牧,使畜牧业走向良性发展 的道路。同时,也要继续推进规模化养殖的路子,使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

第三,推进特色工业的发展

在三江源保护区外发展以牛羊毛(绒)加工、牛羊奶(酥油)加工、皮革加工、牛羊肉加工、中药材加工、宗教特需用品加工、旅游纪念品加工、民族手工业加工(民族服装加工、嘛呢石雕刻、牛羊头饰加工等)为主的特色工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同时引进技术、资金和人才,推进地方特色性工业体系的发展。

第四,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服务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为旅游业服务,这是服务业发展的主导方向。这种服务业有利于吸引外来人口在本地消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二是为本地牧民及城镇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属于基础性服务。

总之,紧紧围绕畜牧业、旅游业、民族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中藏药材、矿产、水电资源的开发等,使一、二、三产业在三江源得到合理的发展,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养人才、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三江源地区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4.4 移民移至城镇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

这一点可以通过两方面来逐步解决,一是要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在前面已经介绍过,通过三个产业的合理发展,使大部分牧民实现就业。从而减少无业游民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二是要进行教育。主要是提高入学率,使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均能够进入学校学习,相信通过教育,会使下一代牧民群众素质整体提高,懂得基本法律常识,自觉维护社会治安。在移民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

三江源移民问题除了以上几点需要及时解决外,还有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第一,是移民与城镇化的结合问题。可以说,通过生态移民来促进小城镇发展是对三江源地区城镇化的一种有益探索。这主要表现为:其一,这些被移

居出来的农牧民原先生活在非常分散的地域,通过集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其开始向具有分工和交易性质的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二,通过生态移民的集居,产生了聚集效应,促进了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促使移民从农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其三,由于移民后生产要素相对集中于小城镇及周边地区,这里信息较灵通、交通运输便利、社会化服务较发达,也使移民能够接触到更多的市场信息,为他们进行产业转移增加了机会。其四,中国城乡分割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生态移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这不仅方便了移民子女上学,也为移民接受新的科学技术知识提供了方便,从而为移民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五,三江源地区的许多小城镇功能不完备、集约程度不高、产业基础薄弱、就业压力大、经济发展困难等问题,是整个城市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充分利用生态移民的机遇能促进小城镇的发展。

城镇化的前提是资本的集中和产业的发展,如果不积极发展产业,那么移民的迁入不仅不会带来城镇经济的繁荣,反而会成为城镇的负担。如果进入城镇后的移民无事可做、生活状况恶化,就会出现回流,生态移民就是失败之举。因此,在生态移民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后续产业的发展,培养移民的劳动技能,能使移民安心定居,对牧民进行加工、运输、餐饮、服装等行业的培训。增强小城镇的吸纳能力与经济活力,以巩固移民的成果。

第二,是合理确定生态移民的目标。移民的目标是多元的,它包括使移民迁出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移民迁入地的生态环境不受损害;移民迁入地的原住户不吃亏;移民能稳定解决温饱并逐步走向富裕等四重目标。在移民时,首先要看是否符合这四大目标,符合移民四大目标,说明移民是成功的,否则将会或多或少的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留下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三,是如何确定迁入地的土地承载能力及移民迁入规模。要使移民能真正的与三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相适应,首先要了解三江源保护区人口环境容量及生态移民规模:

人口环境容量。三江源保护区土地资源以草地资源为主,草地资源产生的第二生物量——畜产品产量,是区域食物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物质产品,也是区域经济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人口环境容量系统构成分析,影响三江源地区人口环境容量的主要因素是草地畜牧业生产出的肉食产品,其产出水平可作为区域土地人口承载量测算的主要依据。按小康型消费标准进行测算,三江源保护区人口环境容量为133731人,24315户。

生态移民规模。自然保护区有人口223090人,其中核心区43566人,缓冲区54254人,实验区125270人。根据人口环境容量测算,三江源保护区需生态移民89358人,16129户。

在确定了人口环境容量和生态移民规模后,才能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生态移民工程建设。

第四,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提供服务。在民生方面,国家应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调整和提高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扩大抵保范围;将退牧还草区生态移民、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低保;终身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尽快出台农村牧区的养老保险政策。努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第五,是国家应尽快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据黄河水利委员会计算,三江源地区每年向中下游地区供水就达600亿立方米。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恶化,对于“两江一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三江源地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对维系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地干部群众认为,三江源生态保护目前主要由当地政府实施,工业发展受限,广大牧民为此做出了很大牺牲。三江源生态保护是一项关系全国的生态工程,其治理成本应该由流域内的所有地区共同承担,所以,“两江一河”中下游地区应当给源头地区以适当的补偿,这样既符合国际通行的生态效益补偿法则,也可以为保护三江源筹集资金。按照“建设者受益,享受者尽责”的原则,借鉴国际生态效益补偿法则,国家应尽快制定三江源地区草原、水资源、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利用生态补偿资金进行三江源生态移民和保护治理。除国家投入和建立三江源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之外,还要动员两江一河流域乃至全国人民关心支持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治理。另外,因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具有国际性,并且已经受到世界环保人士的关注,所以应该吸收国际人士和资金参与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

第六,是配套设施必须完善。配套设施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公共设施。包括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方面。公共设施的内容与规模,决定着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另一个是市政公用设施,也叫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邮电、环境卫生等方面。市政公用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市政公用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既是城镇生活的前提,也是城镇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总之,移民定居点和城镇的配套设施完善与否是牧民能否留下来居住的关键因素。结束语

青海省三区建设 篇5

我们要继续紧紧围绕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坚定不移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努力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赢得主动。建设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既是对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的有效衔接,也是对青海比较优势的提升凸显,符合中央精神,切合世界潮流,具有光明前景,必将推动青海走出一条资源富集、生态脆弱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路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建设要立足做好新一年的经济工作,用足用活财政金融调控杠杆,着力增强财政的保障能力和金融的支撑能力;积极释放有效需求,用好国家扩内需政策,提高消费的贡献率;推进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持续提高农牧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大力发展高原现代农牧业;以宽广视野加快技术进步,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推动工业在发展中升级;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打好扶贫攻坚战,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力稳控物价,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我们要继续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中华民族生态安全屏障,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青海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在三江源综合试验区建设、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应对气候、绿色经济、制度建设等方面为全国或同类地区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这不仅关系到青海自身的发展,还关系着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新的一年,要抓好重点工程,落实重大政策,强化节能环保,加大执法检查力度,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制定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使绿色发展蔚然成风。

我们要继续紧紧围绕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确保社会长期和谐稳定,为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强基固本。民族工作关乎大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维护民族团结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必须深刻认识创建先进区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把创建工作与平安青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准确聚焦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症下药,综合施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以着力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扩大公共服务为保障,以推进文化繁荣为纽带,以强化社会管理和服务为支撑,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建设普惠民生、和谐美好新家园。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篇6

【发布文号】青政办[2001]102号 【发布日期】2001-05-22 【生效日期】2001-05-2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省水利厅关于青海省

基本建设投资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

(试行)的通知

(青政办〔2001〕102号)

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水利厅关于《青海省基本建设投资人畜饮水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表:

一、农村牧区人饮项目实际受益人口和补助资金到户统计表(略)

二、农村牧区人饮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一年五月二十二日

青海省基本建设投资人畜饮水项目

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水利厅)

为加强基本建设投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项目安排原则

第一条 第一条 基建投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范围主要指解决农村牧区人畜饮用水,不含国营农林牧场、城镇企事业单位以及县城的缺水问题。主要安排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于1公里,垂直高差超过100米,正常年份连续缺水超过70天,从未安排过各类人畜饮水工程,已列入全省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总体规划的项目;水源型氟病区为饮用水含氟量超过1.1毫克/升,当地出生8-15人群中氟斑牙患病率大于30%,出现氟骨症病人地区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凡因开矿、建厂及其他人为因素引起的水源变化、水质污染而造成的农牧区人畜饮水困难,由责任单位或个人负责解决。

第二条 第二条 工程建设标准以初步解决人饮困难为原则。供水系统一般只包括到公共供水点的水源工程和干、支管以及公共供水点。需要引水入户的配水管、入户管以及配件,均由农牧户自行承担。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为20-35升,干旱年份为12-20升。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二、申报和审批

第三条 第三条 人畜饮水工程建设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管理。

第四条 第四条 人畜饮水工程原则上以州(地、市)为单位,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进行工程设计,并按以下范围分级审批,投资在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省计委商省水利厅审批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在50-100万元的项目,由州(地、市)计划部门商同级水利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在50万元以下的项目,随同项目建议计划直接上报设计文件。以上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批复,仍按现行的《青海省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第五条 第五条 州(地、市)级计委和水利(水电)局根据计划控制规模,联合向省计委和水利厅申报项目建议计划,由省水利厅和计委联合编制省级项目建议计划,统一报送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各地上报的文件材料包括:

1、本地区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的总体规划和建议计划;

2、所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文件及其审批文件;

3、地方有关部门对配套资金的承诺;

4、上一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包括工程进度、效益、配套资金到位和中央补助资金的使用情况。

第六条 第六条 省计委和水利厅根据国家下达的计划和各地上报的项目申报材料和资金可能,经综合平衡后联合下达项目建设投资计划。经审批后下达的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三、资金管理

第七条 第七条 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由中央、地方和受益区群众多渠道筹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人畜饮水工程按国家、地方和受益区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筹集建设资金。

第八条 第八条 建设单位应按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的工程建设内容使用管理资金,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督促落实各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实行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保证专款专用,防止建设资金的挤占、截留和挪用。人畜饮水工程预(结)算及竣工财务决算应按有关规定由同级财政部门审核。

第九条 第九条 人畜饮水工程项目要尽快建成并发挥效益,不能形成“半拉子”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出现反复或新增的饮水困难,由地方自行解决。

四、项目实施

第十条 第十条 根据审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省下达的投资计划,以州(地、市)为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由省水利厅审查后报省计委审批,送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备案。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人畜饮水工程实施方案要将项目计划落实到村和户,逐乡、逐村建立卡片,包括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等,并按卡实施。要求项目与需要解决人饮困难的总体规划相衔接,建成一村,“销号”一村,今后不再重复安排。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人畜饮水工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制。对项目实施的州(地、市)要按行政分级管理的原则,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并要层层签订责任书。凡投入50万元以上的人畜饮水工程,均应实行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规范,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并按期完工。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省计委和水利厅负责全省的人畜饮水项目的监督和检查,各州(地、市)计委和水利局负责对本地区人畜饮水工程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组织领导、管理办法、项目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合同执行情况以及工程建成后的效益和管理等。

五、项目验收和建后管护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对人畜饮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进行,并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验收。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项目的总体竣工验收。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项目所在州(地、市)计委和水利局在组织初验合格的基础上,向省计委、水利厅提出省级验收申请,省水利厅商计委等有关部门组织验收。验收结果将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备案。对验收合格的,随即销号并公示;对验收不合格的项目,要立即整改,并通报批评。同时,验收结果将作为下安排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依据。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要对人畜饮水工程项目村进行验收,检查有受益人签字的实际受益人口和补助资金到户统计表。集中供水工程要求以自然村为单位,每村有不少于3名村民代表签字;家庭水窖工程要以户为单位签字。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省级验收采取随即抽样的办法,抽样县将不少于任务县数的50%,每县抽验乡不少于任务乡数的40%,每乡抽验村不少于任务村数的30%。各州(地、市)要对实施项目进行全面验收。按《农村人饮工程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主要验收组织领导、任务完成情况、工程质量、资金投入和工程管理等5个方面。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验收评分按百分制计算,分为4个等级,总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格,低于70分为不合格。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项目在通过省级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确管理主体,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资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地方各级目标责任单位都要同目标管理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双方的任务与责任。

六、附则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由省计委商省水利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表二: 农村牧区人饮项目验收内容和评分标准

┌──┬──┬───────────────────────────────┐

│内容│分值│ 细化条款及评分标准 │

├──┼──┼───────────────────────────────┤

│总分│ 100│ │

├──┼──┼───────────────────────────────┤

│ │ │

1、政府纳入任期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书。(2分)││

一、│ ├───────────────────────────────┤

│组织│ │

2、农村人饮工作领导机构健全,并有主要领导挂帅,具体领导分管,│

│领导│ 5│ 部门协作好。(1分)│

│ │ ├───────────────────────────────┤

│ │ │

3、水电局设有人饮办事机构,人员组织合理,职责明确,并有专门工 ││ │ │ 程技术人员负责。(2分)│

├──┼──┼───────────────────────────────┤

│ │ │

1、严格按照国家饮水困难标准安排。有符合实际的总体规划,实 ││ │ │ 施计划(3分),并将规划按村(家庭水窖按户)建卡(2分)。(共5分)│

二、│ ├───────────────────────────────┤

│任务│ │

2、实际解决与建卡规划基本一致(占90%以上)。(5分)│

│完成│ ├───────────────────────────────┤

│ │ 30│

3、全面完成项目计划和效益计划,且工程项目及附属设施按规定标准 ││ │ │ 完成。(15分)│

│ │ ├───────────────────────────────┤

│ │ │

4、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服务。(3分)

│ │ ├───────────────────────────────┤

│ │ │

5、宣传报道有力,农村人饮工作深入人心。(2分)│

├──┼──┼───────────────────────────────┤

│ │ │

1、施工组织健全,有施工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3分)│ │ │ ├───────────────────────────────┤

三、│ │

2、工程布局合理,按设计图纸施工。(3分)土建质量好,配套设施齐 │ │工程│ │ 全,结构尺寸达到要求,水池无渗水、垮塌、沉陷现象(6分),材 │ │质量│ │ 料符合设计要求,灰浆饱满,外形美观,环境卫生,管道安装和机 │

│ │ 35│ 电设备安装规范(6分)。(共15分)│

│ │ ├───────────────────────────────┤

│ │ │

3、工程水量充足(6分),水质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6分)。│ │ │(共12分)│

│ │ ├───────────────────────────────┤

│ │ │

4、财务帐目清楚,审计合格。(5分)│

├──┼──┼───────────────────────────────┤

│ │ │

1、国补资金足额及时到位。(5分)│

四、│ ├───────────────────────────────┤

│资金│ │

2、地方财政配套按计划落实(5分),落实50%以上(2分),未落实 │投入│ 15│(0分)。│

│ │ ├───────────────────────────────┤

│ │ │

3、自筹资金按计划到位(5分),落实70%以上(3分),落实70%以 │

│ │ │ 下(0分)。│

├──┼──┼───────────────────────────────┤

│ │ │

1、完整工程竣工资料和决算报告。(2分)│

│ │ ├───────────────────────────────┤

│ │ │

2、对所解决的饮水困难村建档建卡,装订成册。(2分)││

五、│ ├───────────────────────────────┤

│管理│ 15│

3、已竣工的工程有专人管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3分)││工作│ ├───────────────────────────────┤

│ │ │

4、集中供水工程水费的核算和征收落实。(2分)│

│ │ ├───────────────────────────────┤

│ │ │

5、集中供水工程的工程折旧费按规定提留专户储存。(2分)│ │ ├───────────────────────────────┤

│ │ │

6、按时、按质上报规定的统计资料。(4分)

│ ││

└──┴──┴───────────────────────────────┘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篇7

1 基本情况

1.1 试验区荒漠化现状

试验地地处共和县 (恰卜恰镇) 西南部, 位于青海省共和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两大沙区的交错地带, 典型性很强。北纬36°10′, 东经99°45′, 面积540 hm2左右, 海拔2 880.0~2 895.0 m。

1.2 试验区气候条件

试验区, 年均降雨量250.0 mm, 降水集中在6~9月, 降水年际变化大, 平均相对变率在23.3%~37.2%之间。蒸发量1 782 mm。年平均气温2.5 ℃。最冷月 (1月) 气温为-12.5℃, 最热月 (7月) 气温14.6 ℃。极端最低气温-34.0 ℃。最高气温42.3 ℃。年日照时数2 772.2 h, 总辐射量158.43 Kcal/cm2, 年均风速2.7 m/s。最大风速达40 m/s。≥17.2 m/s以上的大风日年均50.4 d, 最多年达97 d。年均沙尘暴日数为19 d, 最多年达55 d。

1.3 试验区土壤及植被情况

共和盆地主要土壤类型为栗钙土和风沙土。栗钙土:一般厚0.2~1.5 m。土壤pH值为7.5~9.3, 有机质0.93%~4.05%, 养分含氮0.053%~0.22%, 含磷0.12%~0.16%, 含钾1.7%~2.06%。

风沙土:成土过程为风蚀、吹扬、分选和堆积时间较短。有流动风沙土、半固定风沙土、固定风沙土。土壤有机质0.5%~0.75%, 养分含氮0.02%~0.04%, 含磷0.09%~0.11%。

共和盆地试验区按中国植被分类系统, 为地带性植被, 包括草原、荒漠化草原。试验区的植被类型为荒漠化草原植被, 主要类型有:赖草、沙蒿、猪毛菜、沙蓬、沙米等, 植被盖度为5%~10%。

2 试验区治理荒漠化技术措施

荒漠化治理试验, 主要是在共和盆地地区的半固定、流动沙丘地区采取机械沙障和生物固沙相结合;人工深栽造林与封沙育林 (草) 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的综合营造高标准的试验地.在试验区内应用围栏封育、深栽造林、设置沙障、直播造林等封育方式使试验地内的植被得到恢复。且采用了吸水剂、保水剂、美国干水等。使其在防沙治沙、防治荒漠化的治理中起到一个示范辐射作用。

2.1 试验区荒漠地深栽造林技术

(1) 试验材料:

本着适地适树, 因地制宜, 培育以地区土树种为主, 并积极引进推广生长快, 适应性强的树种。治沙造林按照不同沙地类型、沙后部位和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正确选择树种。在平缓的丘间低地可选择当地土树种如棉柳、柽柳等灌木, 它具有耐干旱、耐风蚀、抗沙埋的优点, 在四月份进行深栽。在流动沙丘的沙障内应在雨季6~7月份直播柠条, 它萌发、分蘖能力强、易成活。绵柳、柽柳、青杨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侧枝加工成栽子作为造林用的插扦, 一般长1.2 m左右。

(2) 试验方法和造林密度:

选择地势平坦, 原生土壤肥沃的丘间地或平缓沙地, 造林按株行距为1.5×2.0 m进行深栽, 挖植40×80 cm的树坑, 将备好的栽子放入, 地上仅露出20 cm左右, 踏实, 使杆茎与沙土紧密结合。造林区用铁丝网封围, 防止牲畜践踏与啃食, 不施灌溉抚育。通过多年的实践, 确定深栽造林的合理密度为1.5×2.0 m。

(3) 造林前插扦的处理和保水剂的应用:

青杨、棉柳、柽柳的插扦应在水中浸泡20~30 d, 流水中最好, 通过在水中浸泡, 不仅减少了运输途中插扦本身水分的损耗, 而且能使插扦栽入后能够迅速生根。通过近几年的实践证明插扦在水中浸泡20~30 d为宜, 浸泡时间过短造林插扦茎部没有萌动, 本身没有充分的水分在无灌溉的条件下生根发芽。而时间过长则会使栽子在造林前过早发芽, 从而使造林成活率降低, 只有在使栽子在一定时间内得到充分合理的浸泡, 当茎部发芽点萌动时即可用于造林。

保水剂是具有吸水性和保水性, 吸水后膨胀无毒.无味的高科技产品。使用抗旱保水剂可以明显降低地面水分蒸发, 增加土壤入渗率, 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 提高土壤肥力和苗木成活率。保水剂与水比例按1∶10, 搅拌成凝胶状在每个树穴中先将苗木固定后再放入大约3~5 kg保水剂凝胶, 回填土, 然后在树根周围踏实, 保水剂放置应离地面20~30 cm, 这样若遇下雨或浇水, 可迅速吸收膨胀使水分储藏起来, 再供土壤利用抑制土壤水分蒸发, 能明显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保存率。美国干水直接一坑一瓶倒插入树坑, 瓶口与插扦紧紧靠拢, 回填土踏实。

2.2 试验区荒漠沙丘治理技术

(1) 沙障设置及配置:

沙障设置主要是隔绝风与松散沙面的接触, 使风沙流经过沙面时不起吹蚀作用, 不增加风沙流中的含沙量, 达到风虽过而沙不起, 就地固定流沙的作用。本试验中主要应用粘土沙障和柴草沙障, 这两种设置方法取材容易、操作简单、保存时间较长、防沙效果好。①粘土沙障。材料为粘土, 设置在新月型沙丘迎风坡。根据与主风向垂直和规格各异有1×1 m、1.5×2.0 m、2.0×2.5 m等的格状沙障。②柴草沙障。以棉柳梢为材料, 设置在新月型沙丘迎风坡及两翼, 行间距为2 m和1 m两种。

沙障配置形式主要就是行列式和格状式两种, 根据本区常年以西北风为主, 但夏季又呈西南风向和实地的观测得出结论, 行列式和格状式均适合本地区, 但格状式是最为合理的配置形式。

(2) 试验区荒漠地人工植被的配置:

流动沙丘的迎风坡、背风坡、丘间地的三个部分立地条件各不相同, 对沙地植物的生长量, 发育影响极不相同, 在不同的部位配置应适地适树。沙湾造林配置:选择了风蚀危害小、水土条件较优越的丘间低地直接造林采用了乌柳、柽柳深栽造林, 经观测成活率达90%以上;适应流沙活动性的配置:适应流沙活动性规律的前挡后拉, 在沙丘前方的背风坡脚至丘间地段配置棉柳、柽柳深栽造林, 在沙丘迎风坡中下部配置沙障直播柠条、沙蒿, 再利用自然风力削平沙丘上部, 使整个沙丘逐渐平缓、固定。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充分发挥了乔灌与环境本身的优势, 利用了流动中两个易于进取的部位连成一体, 有效地控制了整个沙丘。

3 结果与分析

3.1 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观测

观测不同树种、不同的栽植方式、有无灌溉条件三个不同条件下的成活率与保存率。结果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 同是无灌溉条件下, 深栽造林比植苗造林成活率提高了9%~10%, 保存率提高7%。而深栽无灌溉造林比植苗造林在灌溉条件下成活率甚至提高了2%~3%, 保存率提高8%~9%。

3.2 应用保水剂与美国干水的效果

生长量情况:春季造林后, 经过使用保水剂、美国干水对不同树种分别进行了生长量观测, 结果见表2。

表2 保水剂、美国干水对不同树种生长量的影响

从表2中可得出, 使用美国干水后青杨当年生长量达0.55 m, 使用保水剂0.47 m, 绵柳使用美国干水后当年生长量达0.82 m, 使用保水剂0.80 m。成活率情况:2003年9月底, 对保水剂和美国干水在试验区内进行随机抽样, 结果见表3 (成活率按加权平均计算) 。

从表3中可得出, 使用美国干水杨树成活率提高了6.5%, 绵柳提高2%, 保水剂杨树提高了1%, 绵柳提高了1%。总之使用保水剂后成活率平均提高2%~4.5%, 其原因是这些苗木在栽植时根部进行了保水剂、美国干水处理, 使水分在根部附近聚积, 保持了土壤湿度, 不间断地供给苗木生理所需的

水分, 所以使造林成活率提高, 生长量加快, 而且第二年的苗木保存率有所提高。

3.3 试验区沙障配置形式效果观测

从表4可看出同样是柠条在格状式比在行列式成活率提高了30%、保存率提高了40%、盖度提高了15%。沙蒿在格状式比在行列式成活率提高了56%、保存率提高了72%、盖度提高了75%。由此可见虽然行列式和格状式均适合本地区, 但格状式是最为合适的配置形式。

在沙障的效益评价中, 主要是沙障类型、材料、用工量、保存率、沙障规格、成活率等。结果见表5。

表5 不同沙障效益观测

从表5中可看出:粘土沙障1.5×2.0 m格状式是适合本地区的沙障类型, 保持了障内的成活率、保存率、沙障存在年限均比柴草沙障优越, 柴草沙障易风蚀, 1~2年内被破坏程度较严重, 保存年限不如粘土沙障。

3.4 造林密度的观测

沙地植物种的密度是由植物根系特性确定的, 以吸收水分的根系范围作为依据, 根据各种植物的根系分布情况以密集根幅范围作为适宜密度, 对柠条、沙蒿植物做了根系观测结果见表6。

从表6看出:柠条密集根幅为1.5 m, 每丛营养面积2.25 m2, 密度为40~50株/m2, 沙蒿密集根幅1.4 m, 每丛营养面积1.96 m2, 密度为50~60株/m2, 在沙区中物种密度宜大不宜小, 这样形成的

群落效益特别显著, 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3.5 造林地植被盖度观测

2002年、2003年、2004年的7月, 分别对植被恢复试验区进行了样方观测, 样方大小为5×5 m2。目的在于研究人工治理荒漠化对于植被恢复的影响, 由于沙丘和丘间地生境不同, 所以观测时将它们分为沙丘和丘间地两种不同生境, 结果见表7。

表7 沙丘和丘间地两种不同生境造林地植被盖度观测

从表7中看出试验区内植被得到迅速的恢复。在没有治理的沙丘和丘间地中, 优势种只有苔草、棘豆、沙米并且盖度也不到10%。在种植绵柳、柽柳的丘间地中, 第二年, 优势种有苔草、赖草、冰草、棘豆等, 群落盖度也有所增加从原来的也不到10%增加到70%;在设置沙障、直播柠条沙丘上, 第二年, 优势种有沙米、赖草、冰草、虫实等, 群落盖度达到了65%。

4 结 论

(1) 通过试验探索总结出“大穴-深栽-沙障-围栏”四位一体的治沙造林配套技术, 适应于降雨少, 风沙大, 蒸发量和温差变化大的荒漠地区。

(2) 荒漠地区进行防沙治沙都离水源较远甚至于无水源可用, 所以采用无灌溉深栽造林是最适合本地条件的。在丘间地深栽有利于苗木, 提高成活率, 因为丘间地的地下水位一般较浅在1.5 m左右, 深栽有利于迅速生根, 同时又减少了栽子本身水分的蒸发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它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的优点, 免去了育苗的一系列工作。深栽造林比植苗造林在沙漠地区易成活。

(3) 深栽具体技术方法:树穴口径在40 cm左右, 穴深80 cm, 栽子胸径在3 cm左右, 高120 cm;深埋并分层踏实, 造林区用铁丝网围封, 防止牲畜践踏与蹈食。

(4) 与绵柳深栽近似的还有沙柳、柽柳进行深栽都有良好的效果。

(5) 在流动沙丘进行设置沙障应以1.5×2 m格状式粘土沙障为主, 它适合本地区的沙障类型, 使障内的成活率、保存率、沙障存在年限都好于其它沙障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训经, 那文俊.青海省塔拉滩草原利用方向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 1996, (3) :272-279.

[2]懂光荣, 高尚玉, 金炯, 等.青海共和盆地土地沙漠化与防治途经[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3:40-58.

[3]高永, 邱国玉, 丁国栋, 等.沙柳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J].中国沙漠, 2004, 24 (3) :365-370.

[4]王涛, 朱震达, 吴薇.中国北方土地沙质荒漠化[J].中国科学 (D) , 2002:45.

[5]严钦尚.陕北榆林定边间流动沙丘及其改造[J].科学通报, 1954, 11:28-34.

[6]朱震达, 陈广庭.中国土地沙质荒漠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4:181.

[7]朱震达等.中国的沙漠化及其治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9, 27-32.

青海生态文明建设 篇8

【关键词】原生态舞蹈保护;旅游开发建议

1.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

1.1旅游项目开发前认真考察

开发旅游项目前要对开发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认真考察,寻找最适合藏族原生态舞蹈的旅游发展方向,以最大化保护藏族原生态舞蹈文化,不破坏开发地生态文化为开发准则,尽量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保留下原生态的旅游资源,以现代旅游开发技术为辅助,达到藏族原生态舞蹈保护的核心目标。

1.2建立藏族原生态舞蹈保护村

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发展与保护是分不开的。政府制定保护民俗文化的规范需要旅游者、旅游企业的共同遵守,如果青海旅游演艺市场已经产业链完善,机制规范合理,旅游形象健康,那么整个青海旅游市场就是一个大的原生态舞蹈保护村。但是目前,青海的旅游业未发展到如此高的水平,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仅是旅游参与者,更需要青海社会人,所以建立藏族原生态舞蹈保护村,鼓励藏民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舞蹈文化,同时建立相关藏舞保护小组,定期采青,增强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知名度,将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完美协调促进。

1.3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

在藏族原生态舞蹈旅游运营过程中,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多雇佣当地居民为旅游演艺活动的表演者,贴近自然的方式进行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向游客宣传对藏族原生态舞蹈的保护意识。

2.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的开发

2.1旅游形象设计

青海旅游业总体规划上,大美青海的形象定位非常符合彰显青海的高原生态之美与大气磅礴的民族文化。不仅要在旅游宣传上体现,更要体现在旅游接待力与旅游产品质量上。

首先,整体形象:神秘的藏族原生态舞蹈。其次,旅游总口号:人间大爱?青海大美; 藏族原生态舞蹈宣传分口号:三神之境,藏舞之原;最后,旅游标识设计:

图4-1 青海旅游形象标识 图4-2 藏舞形象标识(本文设计)

2.2建立青海藏舞旅游演艺发展机制

旅游产业链不完善的负面影响很大,在青海旅游市场上具体表现为:第一,旅游企业规模小。无法进行规模化经营,后续发展易瓶颈,只能局限在青海省内发展,适应不了高速的旅游业竞争;第二,旅游市场不规范。没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政府在制定相关规定与法规时有很大的困难,容易造成旅游演艺市场混乱;第三,企业生产效率低。自主经营的经营方式虽然吸引个体投资者进入青海旅游演艺市场,但是旅游演艺需要大投资与大创作,小企业根本无法满足要求,所以必须要升级为企业化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

首先,青海旅游產业链的完善。每一个单位都是有着自己的分工与联系,这样产业联动效果才能显现。在旅游演艺作品创作上,要有剧务、剧组、乐队,专业化地制作高品质的藏族原生态舞蹈作品,从源头为后续的成功奠定基础。市场推广上,好的作品需要大的宣传,青海的旅游演艺产业最好要有自己的包装宣传公司,量身打造青海特色的旅游包装,提高产品价值的第二道关键程序。游客体验上,不能在持续青海目前旅游演艺的简单服务,要体现人性化,服务好普通游客,同时满足高端游客的旅游需求,一条龙服务。

图4-3 青海藏族原生态舞蹈旅游演艺产业链

其次,建立多方战略合作机制。与西部、西藏等地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区域合作;与对口支援省市合作,把“旅游援青”纳入对口援青的框架;与大型航空公司合作,推进支线机场之间的环飞,建设网络状航线网络,开发支线机场到国内主要客源地的航线。与青藏铁路公司合作,解决旅游旺季车票供需矛盾的问题,创新建设适应旅游业其次,建立多方战略合作机制。

2.3青海藏舞旅游演艺差异化战略

文化产业的产品具有创意特质,创意是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内驱力。创意是一种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商品”,它们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商品,如矿产资源和解析设备等,这些商品在用后会逐渐消耗或者磨损,而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多次反复使用”,而且所用的次数越多,所产生的价值也越大。

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受消费者喜爱演艺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而能够让消费者偏爱的产品,也必定是突破传统而有创意的演艺产品。所以,演艺公司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受众的不同特性,编创出符合人类精神高层次需求的作品。这里要提到编创作品的一个重要战略,即目标聚集战略。

目前,演艺产业的服务意识尚未充分体现。但是随着市场化的进程,演艺产业已经不能停留在计划经济下观众“买票—看戏剧—散场”的一线式流程上了,企业应该把演艺产品的价值在一线式流程上立体循环反复传递,而在这个流程上彼此之间已经不是观众和演艺团体的关系,而是顾客与商家的关系。从预购票到售后循环的一个完整的消费过程中,企业也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价值选择、传递和传播的过程。这个服务模式更适合于集团化运营的演艺企业,它能够以产业链一体化为载体,将顾客培养成为忠实客户,积累品牌资产。 [科]

【参考文献】

[1]巫允明.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36-58.

[2]林正秋.中国旅游与民俗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12-14.

[3]纪兰蔚.青海玉树藏舞文化探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1,03(2):44-47.

[4]罗敏.从《云南印象》论原生态舞蹈的传承[J].文艺争鸣,2010,16(4):67-68.

[5]余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J].旅游学刊,2007,10(5):171-173.

[6]查贝.从舞蹈《弦歌悠悠》看藏舞魅力[J].学术·理论,2008,12(1):11-14.

[7]杨从彪.独具特色的藏族羌姆和芒康弦子舞[J].民族音乐,2007,04(2):78.

[8]高艳丽.开发民俗文化资源 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以吉林省为例[J].神州,2009,07(3):48.

上一篇:“六一”活动倡议书格式下一篇:激励小学生的读书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