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游业

2024-08-03

青海旅游业(精选11篇)

青海旅游业 篇1

青海地处祖国西部,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 这里自然条件恶劣, 寒冷多风, 土地贫瘠荒凉, 交通不便, 是一处远离现代都市文明的荒芜之地, 在旅游资源方面, 除了青海湖, 塔尔寺, 人们对青海就一无所知, 至于旅游资源优势更无从谈起, 然而, 这是基于传统观念对青海省形象的认知, 事实上, 青海是一个特色突出, 品质高雅, 潜在优势深厚, 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

1 青海旅游资源优势

1.1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青海位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 景色雄伟, 壮观, 旅游资源丰富独特, 高原的外缘高山环绕, 最北部有祁连山, 阿尔金山, 中部是亚洲脊柱昆仑山及其支脉阿尼玛卿山, 巴颜喀拉山, 可可西里山, 南部有唐古拉山, 把全省明显分为祁连山地区, 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区, 高山层峦叠嶂, 冰川遍布,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 “三江源”也将成为举世文明的旅游品牌, 青海湖是全国第一大内陆湖, 四周群山环抱, 中央是盆地, 最低处则是湖, 湖水清澈的蓝色让人陶醉, 湖畔是水草丰美的辽阔草原, 见到成群的牛羊嬉戏, 让人流连往返, 鸟岛居全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 是观鸟旅游的绝佳胜地, 动物王国可可西里是藏羚羊等高原动物的乐土。被誉为“聚宝盆”的中国四大盆地之一的柴达木盆地拥有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 盐花千奇百态, 婀娜多姿, 湖上有世界第一盐桥——万丈盐桥等等是青海旅游发展的依托。

1.2 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

青海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具有灿烂的远古文化, 悠久的多民族历史, 耐人寻味的优美传说和迈向现代化的今日文明, 人文旅游资源丰富, 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青海为多民族大杂居区域, 出土文物表明,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在其后漫长的历史岁月中, 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交替控制该地区。古代该地区是通往唐蕃和西域的必经之地。历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活动给本地区淀积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如喇家古文化遗址、柳湾古彩陶、马场垣遗址、黄河古文明遗址、古代少数民族墓群等, 此外还有古战场遗址、宗教建筑及场所、形式各异的具有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物和现代的原子弹研制基地等。青海有全国唯一的土族和撒拉族自治县, 同仁为热贡艺术 (唐卡、酥油花、堆绣) 的发祥地和安多藏文化中心, 其中土族民族风情园、同仁热贡艺术文化名城、塔尔寺等被评为全国4A级景区,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是青海特色旅游开发的基础。

1.3 宝贵的气候资源

青海气候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 冬无酷寒, 夏无酷暑, 暑热天气为7月, 平均气温20°C~26.80°C, 青海虽春来迟, 但一旦开春则“天边光景一时新”, 广阔的高原上阳光灿烂, 天空蔚蓝如洗, 高山处垂直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 高峰还有积雪, 山下则芳草如茵, 尤其是河湟谷地, 冬季不阴冷, 夏季凉爽宜人, 是避暑的好去处。

1.4 后发优势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 总体而论, 还是一片处女地, 但发展晚可以吸取其他地方的经验教训, 通过向旅游发达地区学习、借鉴、观察, 以较低的代价掌握到发达地区经过艰难探索而获得的知识、经验、管理方法和体制、引资政策, 就能少走弯路, 科学建设, 后来居上, 如果能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加速改革和创新步伐, 坚持“高起点、高立意、高水平”的原则, 营造精品, 就有可能缩短差距, 实现跨越式发展, 节约宝贵的资金和时间。

2 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思路

青海省应抓住西部大开发及青藏铁路通车的历史机遇, 实施旅游产业跳越式发展战略, 将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和发展质量相结合, 以资源为依托、产品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 政府为主导, 大力开展多种促销活动, 塑造鲜明的高原特色旅游, 全面推进旅游发展进程, 提高青海省在全国旅游业中的地位。

2.1 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

青海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除公认的一部分外, 许多还处在未发掘状态, 这是因为传统上人们的意识里只有青山绿水、历史古迹才是旅游资源, 才是美丽的旅游地。新形式下, 人们对旅游的含义有了新的理解, 强调旅游是一种体验, 是一种经历, 对旅游资源也有了新认识。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并能够为旅游业所利用、开发的资源都可称为旅游资源。青海的沙漠、雪山、戈壁、草原、峡谷、盐城、寺庙、动物、民俗、小吃等都是特色旅游资源, 而日照强、风沙大等的高原气候、高原风光以及世界屋脊的高耸感正是青海的一大卖点, 一大优势, 利用好, 可激发广大青少年来高原寻找新鲜经历、新奇感受、是旅游者寻找刺激, 挑战自我的好地方, 也是其体验新世界、真自然的绝佳途径。青海省应摒弃传统的旅游资源观, 充分认识青海旅游资源的未来开发前景和发展新兴特色旅游产品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2.2 树立新的区位观

青海省应树立新的区位观, 抛弃传统的孤立发展意识, 将自己放在青藏乃至西部旅游大网中, 作为可相互联系的结点, 注重区域联合开发, 强化区位优势。要紧紧依托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和入藏旅游黄金通道, 沟通与四川、云南旅游线, 构建旅游大通道。尤其是青藏铁 (公) 路线、唐蕃古道、丝绸之路、青海湖—格尔木一敦煌、青海湖一果洛一九寨沟等线网的开发, 使各旅游区在旅游项目和特色上自成一体又具有互补效应。在线路设计、客源市场上注重横向联合, 优势互补, 串联成线, 包括与周边旅游城市乃至京沪旅游发达城市的横向联合, 与周边省、市共同构建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地域旅游

摘要:本文在分析青海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从资源及地域角度提出了青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路及对策。

关键词: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参考文献

[1]尹国正.促进青海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青海经济研究, 2006.

[2]朱丽东.青海生态旅游发展构想[J].经济地理, 2007.

[3]张文莲.青海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利用[J].商场现代化, 2007.

[4]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M].青海人民出版社.

青海旅游业 篇2

我的爸爸车技好,开的又快,几个小时就到了。我们到了青海的市中心西宁,找到了宾馆,我们就去转景点。

我们在前往青海湖的途中我们看到了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金黄色的美丽极了,从远处看油菜花几乎与天边连接着,从近处看油菜花像像一幅画,我们一家人留了一张影。我们又坐车到了青海湖,这湖水,乍看,犹似一潭诱人的陈酒,静静的,轻盈盈的;细看,宛如一面在翡翠帷幕中的宝镜,亮亮的,蓝湛湛的,湖平似镜!小船激起涟漪,摇晃到不远的地方,渐渐消失,湖面一抹而平。这一切,都像经过艺术家的裁剪,移步换形,变中并无赘余之笔。这一物一景又都倒映在鉴湖镜水之中,真是莹洁无比。

青海旅游业 篇3

关键词:人文旅游;民俗旅游;产业结构调整

一、 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伴随着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如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经济发展的战略等,使青海的旅游业发展到了全国的至高点,从而使青海旅游业展现出了美好的前景。2013年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1780.4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实现旅游总收入158.54亿元,增长28.1%,各月累计增速均保持在24%以上的高速增长平台。接待国内游客1775.78万人次,增长1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57.34亿元,增长28.8%。2013年初以来,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同比呈下降态势,但下半年以后降幅有所收窄,全年接待入境游客4.65万人次,下降1.5%,比1—2月的最高降幅29.0%收窄27.5个百分点;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941.73万美元,下降20.1%,较1—2月的最高降幅28.9%收窄8个百分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青海的旅游业位居全国第五,在全国增长速度排名中位居前列,青海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仅仅活跃了青海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带动了青海较薄弱的其他产业,成为青海省发展的龙头企业。由此,青海省行政部门确立了以下几项目标:力争在十年内发展青海省的高原特色生态旅游,争取打造成为中国著名的高原旅游胜地;建设成中国一流的避暑旅游胜地;建成中国一级登山探险旅游胜地;把青海打造成最具有世界辐射力的高原生态旅游胜地;将青海省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确定为旅游业,要把它发展成为青海省的支柱产业。相信不久的将来,青海将成为有着极为丰富的旅游圣地。

二、青海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一)发掘青海的旅游文化。

青海位于祖国西部,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 。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这里被称为世界“第三极”土地,有很多独特的自然风光,如神奇的青海湖,孟达天池,辽阔的绿色草原,以及举世瞩目的三江源等,同时还有着“神山”美誉的昆仑山、阿尼玛卿雪山、格拉丹东冰峰,奇特的雅丹地貌等。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化的省份。居住着为汉族为主的近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藏族、回族、土族、撤拉族和蒙古族等5个少数民族世居青海并建立了自治地方。我省独有的民族是土族和撒拉族,他们的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0%多。古朴壮丽的大自然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宽厚、勤劳而又豪放的性格,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现实与梦想,形成并保持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风情和习俗。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保持着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习俗。青海素称“歌舞的海洋”。当你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那情趣盎然的汉族社火那舞姿婆裟的土族“安昭”,那高亢激越的撒拉“新曲”,那歌喉润的藏族“拉伊”,那悠扬动情的蒙古族马头琴声,定会使你流连忘返。宗教文化神秘诱人、民俗风情多姿多彩的,悠久的历史文物以及展示高原儿女想象力、创造力的现代化建设成就为青海的旅游增添了无限魅力。因此,在文化旅游昌盛的今天,青海自然显示出其无穷的魅力。要发掘青海民族文化、进而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文章。

(二)青海旅游事业的发展前景规划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一次旅游便是一次文化的感受与熏陶。旅游业之所以发展到今天,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它作为文化属性的一面造成的。我们应该紧扣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重点发展无污染,高效益的旅游業。不断满足游客提升的文化需求,抢占市场先机。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简介做好民俗文化资源的普查、整理、发掘、保护工作。

2、合理开发青海民俗旅游资源。青海民俗活动多数是在每年的农六至九月,而这个时期也正是青海省最美好的季节,在这个时节开展各项旅游活动,将会带动诸多产业的发展。为了抓住这一时机,我们需要加大投入,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围绕青海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活动来带动其他行业的稳步发展。例如,在青海玉树草原上举办独特而丰富的藏民族歌舞;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日举办“中国·青海花儿艺术节”等。

通过以上活动能够突出青海丰富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铸造有特色的青海民俗旅游的品牌,扩大青海省民俗文化在旅游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青海旅游业迈向更高层次。

3、合理规划青海民俗旅游路线。青海民俗文化有着诸多特征,再加上青海地理位置,特别是交通设施还十分落后的状况,这将给众多来青海的游客带来了很多不便,为此,科学而合理地规划青海民俗旅游区显得紧迫而重要。

4、 加大形象宣传力度,突出人文特色 。“形象就是旅游业的生产力”,我们特别注重加强形象宣传设计,抓好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宣传,突出形象显示,让无形形象化,有形更加突出,以形象消费作为市场的主导,拔出青海旅游形象的佳丽作为展示青海形象的“旅游形象大使”,通过多种媒体全方位立体的宣传提高我们的知名度,为我们今后旅游可持续发展宣传奠定基础。这是发展青海旅游业的关键。

三、小结

综上所述,青海具有十分丰富多彩民俗旅游资源,有种类繁多的民族风情,多种多样的,它所呈现出来的最原始、最神秘、最淳朴的特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欣赏到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人到这里旅游、观光,这里将成为你的理想之地。

参考文献:

[1]王承喜.青海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概略「J〕·昆仑文荟,2014年23期

[2]高新才,马文龙;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思考[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3]马晓京;民族旅游文化商品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青海旅游业 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业,SWOT,青海,对策

0 引言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总面积72.12万平方千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世居在青海的有汉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民族,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如何发挥自身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潜力,把保护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的新型旅游业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水平,也成为青海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研究的新课题。

1 青海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与定位

1.1 青海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向往雪域高原独特的生态旅游风光,生态旅游业的兴起促进青海整个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据2010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公报,2009年全省GDP为1081.27亿元,其中旅游业总收入60.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5.56%。除此之外,2009年接待入境游客3.6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7%和5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105万人次,收入59.1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22.51%和26.5%[1]。

由此可见,青海生态旅游业在全省产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其生态旅游业的准确定位也就成了今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1.2 青海生态旅游业的定位

随着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逐渐加重,旅游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青海省树立绿色产业理念,把生态旅游业作为高原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紧密结合的交叉产业,作为青海的支柱产业来培育,逐步推进全省旅游业从传统产业向新兴支柱产业的转变。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生态旅游产业,充分发挥各行各业在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协调互补作用,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建立在经济、文化、社会综合发展的基础上,确保生态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提升,从而延伸整个旅游产业链。

青海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提供了经济科技信息的交流与合作机会,有利于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和开拓市场,获得高额的经济收入,从而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带动青海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2 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自然环境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区位,加之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工业污染较轻,生态旅游自然条件具有一定优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理环境,全省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青南高原三区,有“世界屋脊”的美称。第二,气候环境,青海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日照长等特点,由于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是天然避暑胜地而被冠以“夏都”美称。第三,水环境,全省河流分为外流河和内陆河两个系统;大小湖泊共有230个,其中有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并且地下水源十分丰富,仅柴达木盆地的地下水总储量为3500亿立方米。第四,生物环境,全省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分布栖息在青海高原各类湿地中的脊椎动物就有123种;还有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贵重的中药材多,其中冬虫夏草的产量约占全国的70%[2]。

2.1.2 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

基于地缘特征,青海全省平均海拔2900米[3],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凸显区位优势,许多旅游景点堪称“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一方面是生态资源,西部大开发以来,先后组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建立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突出抓好三江源、青海湖、湟水流域、柴达木盆地和祁连山五大生态区域的生态综合治理;另一方面是人文资源,青海具有高原民族特色的人文资源丰富,青海属于我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成分多达数十个,其中土族和撒拉族是我国唯一居住青海的两个少数民族,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朴淳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

2.2 劣势

2.2.1 产业人才匮乏

目前,全省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整体偏低,其中2009年正式报名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并取得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仅占到37%;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中,拥有MBA学习经历的不到10%,大多管理人员仍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旅游企业的人员培训机制不完善,大多员工只参加入职前的岗前培训,正式上岗后参与各类培训学习的人员仅占18%,企业并未重视培养掌握生态资源相关专业知识的创新型旅游服务人才。

2.2.2 旅游设施陈旧

从全省范围来看,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由于交通瓶颈制约,束缚了一些偏远生态景区的开发,如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玉树、果洛和海西州的许多景点交通不便、路况差、服务滞后等,难以吸引游客前往观光旅游。另外,还有些生态景区宾馆住宿条件较差,游客无法留宿;甚至缺少公厕和垃圾桶等必要的环卫设施,游客很不方便。这些给青海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2.3 机遇

2.3.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失衡问题,重新协调好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2.3.2 省内战略转型

青海是中国生态的心脏,其主要功能是为全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干净清澈的水资源,维护好国家的生态安全,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具体措施。因此,2007年全省提出并确立生态立省战略,对未来省内各项事业的发展蓝图做了基本定位。逐步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强化生态保护意识,对促进青海地方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为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4 挑战

2.4.1 区域竞争激烈

西部地区各省份的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生态景观的特点都非常突出。从自然旅游资源来看,西部地区已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14个,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4.3%、33.6%、27.7%;从人文旅游资源看,在国务院公布的99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已有31座,约占全国的31.3%,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8个,约占全国总量的27.6%。而青海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开发程度等大大劣于周边地区,如何组合旅游资源,突出生态特色,提升其区域竞争力成为青海生态旅游发展的重大挑战。

2.4.2 产品市场多变

生态旅游要吸引游客、满足游客需求,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提供什么样的生态旅游产品或服务。同时,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重视对旅游对象和生态环境的珍惜、保护,需要强调旅游者与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市场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对文化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层次日趋高级化。目前,国内各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纷纷推出创新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市场细分特征尤为突出,对生态旅游产品设计提出了严峻挑战。

3 提升青海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3.1 转变生态旅游业发展理念

随着青海省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经济发展模式也从以往的传统经济转向绿色经济,2010年的青海绿色经济贸易洽谈会上更是突出了“绿色经济”这一新的理念。因此,旅游业同样需要从传统的旅游产业思路转变为发展高原特色的生态旅游业的理念,打造独特而富有魅力的生态旅游精品,加深广大游客对高原生态旅游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提高青海生态旅游知名度。

3.2 加强对生态旅游产业政策的调整

根据青海实际情况,调整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市场竞争管理、生态资源管理等政策的调整,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生态旅游产业优化升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景区管理机构据此可以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依法对景区游客市场、景区资源保护、行业管理实施全面有效管理监督,从而提高青海生态旅游业的竞争力。

3.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从国家环境层面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支撑平台,相关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政策必须及时跟上;从省内环境层面看,要积极地发挥资源优势,科学地转变生态旅游发展方式,创造出良好的行业竞争环境,推出更加新颖的生态旅游产品;从生态环境层面看,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交通,一方面,旅游景区与主干道路之间的通道规划应尽可能避开生态脆弱区;另一方面,生态景区内部的道路建设应避免使用沥青等非环保材料,并减少或限制机动车的使用,尽可能使用以太阳能或电能为主的交通工具。

3.4 构建有效的生态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

省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而散,资源管理主体较为复杂,存在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青海省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旅游总体规划布局和各景区景点的实际情况,加快理顺各生态景区和景点的管理体制,通过环境、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建立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并规范相应的评价制度,对资源环境质量、社会与经济环境质量、生态旅游发展规划、景区建设、产业经营管理、产业效益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从而为可持续的促进青海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青海旅游统计年鉴(2007—2010)[N].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2010.

[2]张忠孝.世界屋脊———青海游[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1):29-243.

青海旅游日记 篇5

早上终于到来了,但是外面还是下着倾盆大雨我们冒着大雨把理好的衣物放入后背箱,吃完酸奶就出发了。一路上大部分都在赶路,经过鸟岛,拐进去的话要收门票,我们就匆匆离去,反正昨天在青海湖也看到过鸟了。经过沙岛,不过是4A级风景区,门票居然收得比沙坡头贵,沙漠也不见得会比那里更壮观,况且一路上所看到光秃秃的山已经够多了,我们也就匆匆一掠就过了。最好看的就是金银滩了,黄色的油菜花配上白色的小花,不愧叫金银滩。接下来,我们就要去黄河水最清的贵德了。放好行李,我们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黄河边,水确实很清,很急。我们在黄河边还捡了好几块石头呢!我总共拣了6块石头,还根据每块石头的特点都取了好听的名字,它们是“双峰石”、“奇恐石”、“红青石”……(现在我连它们名字也忘记了,到哪里去也搞不清了)

青海旅游业 篇6

关键词: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旅游开发;青海

1.地质遗迹概

1.1坎布拉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尖扎县境内,面积15400公顷,以“丹霞”地质遗迹为主。在南家沟方向两边,是巍峨的山峦和风蚀地貌。坎布拉丹霞遗迹由红色砾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火;石壁、岩洞、群峰为主要地貌特征;坎布拉地质公园记载着第三纪以来青藏高原的隆升沉积构造与气候环境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科考价值【1】。

1.2互助北山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境内;地处河湟谷地交错地带;平均海拔2千米左右。公园面积约1127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多种多样,是以森林自然植被为主体的公园。也是目前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唯独以岩溶地貌为主的地质公园,具有重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意义。

1.3年宝玉则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久治县境内,平均海拔4千米以上。该地质公园2010年还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园区。公园面积2238平方千米,其中高原冰川面积约7-8平方公里,360个湖泊各具特色。年宝玉则地质公园是集环境学研究,科学考察及原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享有“天神花园”的美誉。以上地质遗迹及高原生态系统构成了年保玉则雄奇壮观的地质景象。

1.4昆仑山地质公园。地处柴达木盆地深处的格尔木昆仑山地质公园,海拔3540-6178.6米。主要地质遗迹面积350平方公里。由神泉、瑶池、大断裂带、玉珠峰、泥火山型冰丘等景区组成。公园内地质遗迹内型丰富,昆仑山活断层缝合带,是划分青藏高原南北两大部分的重要构造地带;2001年11月,在东昆仑山西口发生了8.1级地震。这一震,震惊了世界:426千米的地震断裂带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断裂带【2】。东昆仑山即刻成为全球地学界最关注的焦点地区。

1.5青海贵德地质公园。位于贵德县境内,处于黄河谷地高原藏区,生态环境优越,“三河”地区森林覆盖率达21%。黄河横贯全境,流程78公里。面积554平方千米,地质遗迹面积11360公顷。“山水之胜,冠于诸邑”的丹霞地貌,历史悠久,火焰般燃烧的山体“一山一世界”:阿什贡山体呈现七种颜色。阿什贡峡自山谷的羊圈湾开始,西至达卡沟口,至峡口,两侧山峦成为约50米高的绝壁,上面呈现出当年沉积岩的水平线条【3】。以上历史遗迹见证了贵德地质环境的演化史和黄河的成长史。

1.6青海湖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刚察县、共和县和海晏县的交界处。由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在第四纪大冰期前是一个淡水湖,注入黄河;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因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尔后迅速隆升,阻断了青海湖的外流通道,迫使青海湖成为内流湖。青海湖地质公园面积8977.51平方千米。其中青海湖水体面积约4300平方千米。公园包括二郎剑园区,鸟岛园区、仙女湾园区和沙岛园区。园区内有湖泊,沙地,湿地,等多种景观类型。青海湖盆地堆积了三叠纪以来的地层,记录了盆地的构造演化过程,特别是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造就了秀丽壮美的青海湖【4】。

1.7阿尼玛卿山地质公园。位于青海省玛沁县境内,面积1030平方公里,公园地处古特提斯洋缝合带,以第四纪冰川、高原喀斯特景观为主,辅以藏传佛教文化特色,将地貌景观与神话传说相结合,在表现地质景观特色的同时,赋予景观独特神秘的人文魅力。公园以哈龙、当雄等第四纪后期冰川为主,佐以地质构造地貌、冰川流水地貌、岩溶与河流侵蚀地貌;这些地质遗迹对于进行冰川冻土的研究意义非凡。

二、旅游开发价值分析

2.1地质遗产开发。青海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稀有性,美学性,历史性的地质遗迹为主体;以開展旅游、普及地理环境知识、保护地质遗迹、促进地方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5】。所以青海国家地质公园的建立,既提高了人们对地质遗产古迹的认同意识,又响应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需要,具有极高的产业价值内涵。

2.2民族旅游品牌开发。青海国家地质公园的民主旅游品牌价值,要立足于青藏高原特有的地理环境,展现高原地质遗迹的完美风貌。这些美是高原上绝无仅有的地域美,是无法复制的。特殊的高原地域风情,无与伦比的地质遗迹,催生了当地特色民族旅游品牌的建立。进而抬升了青藏高原地质公园的旅游影响力,发挥地域旅游品牌效应,提高经济效益。

结论:青海七大地质公园,地貌风情各异,景观类型多样;但由于地处偏远的西部地区,部分景区交通条件滞后,地质遗迹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小,程度低,在全国并未形成影响力。很多重要的遗迹类型,分布特征、保护现状不明确;这一点严重制约了青海地区地质旅游产业的发展。有鉴于此,在国家启动西部地质遗迹调查的大背景下,青海地质调查院规划了可行性报告,明确全省地质遗迹资源,查明省内地质遗迹类型,着手其旅游开发价值定位。并尽快建立《青海省重要地质遗迹数据库》,为“大美青海”以后宣传和发展地质科普旅游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6-97

【2】马兴华,张陆军,何长英.青海昆仑山地质遗迹特点及其保护研究[J]新西部(下半月),2008(06):44

【3】肖景义,候光良,唐仲霞,张玉珍.青海贵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及综合评价[J]地球学报,2013(1):111-120

【4】张婷婷,李小为.青海湖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评价[J]地质勘查,2015(22):317-318

【5】王晓艳.基于灰色多层次理论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06-30

青海冬季旅游市场促销策略探索 篇7

青海冬季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青海的旅游资源很丰富、很全面, 但景区开

发层次低, 缺乏冬季旅游的精品, 许多潜力巨大的景区没有得到科学合理和深层次的开发, 旅游业发展仍处于粗放型增长, 部分景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还不完善。冬季部分景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维护, 损耗很大。来青海旅游的外地游客多为中高端游客, 这部分游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他们对住宿的质量要求很高, 可是目前西宁星级宾馆太少, 设施差, 服务质量跟不上, 无法充分满足这部分游客的需求。西宁市工商部门统计, 截至2009年底西宁市共有大小宾馆酒店227家, 其中星级宾馆有80家左右。原因是青海旅游淡季太长, 这就无形中拉长了宾馆资金回笼的周期, 导致宾馆更新的速度减慢, 自然也就导致了西宁宾馆业整体水平滞后的局面。

2. 冬季旅游产品单一, 尤其缺乏大型的参与性、

娱乐性的冰雪旅游项目, 冬季旅游特色还不突出, 缺乏吸引力和招徕力。2003年和2004年青海省旅游局连续举办了两届青海湖冰雕艺术节, 可是因为青海白天温度太高, 冰雕很快就融化了, 大大影响了游客的观感。在青海湖举办冰雕节期间, 并没有在青海湖的冰面上设计配套的旅游项目, 很难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还尝试以赛纳德滑雪场为依托, 在西宁周边地区开发以滑雪为主的冬季旅游项目。同样是因为气候的原因, 偌大的滑雪场每天都要靠人工降雪维持, 成本远远高出了人们的预想, 这个冬季旅游项目被迫中止。

3.对外宣传还有待加强, 不论是冬季旅游产品, 还是冬季旅游品牌仍需要进一步打造和提升, 对外宣传仍需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近些年来, 青海省大力实施开放融入战略, 以积极的姿态宣传自身, 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扩大知名度。

青海冬季旅游市场促销对策

旅游促销是整个旅游营销组合中最灵活和最具创意的部分, 是旅游企业通过一定的传播媒介, 将旅游企业、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 促使其了解、信赖本企业的产品, 同时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与兴趣, 达到使其购买旅游产品的目的。旅游促销实质上就是旅游营销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一种信息沟通, 成熟的市场操作基于对消费需求的准确掌握, 人性化和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不仅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还能提高旅游产品的“含金量”, 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 实现淡季的创收。通过主动务实的宣传推介, 提高青海冬季旅游产品市场认知度, 直接激发外地旅行商和游客来旅游的浓厚兴趣。因此, 在发展冬季旅游时, 如何能扬长避短, 发挥特色优势, 使青海旅游呈现出“夏看生态, 冬看文化, 四季不闲”的态势, 形成别人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1.旅游管理部门帮助旅游经营单位制定务实有效的旅游团队接待优惠政策。在开展冬季旅游促销前, 旅游管理部门积极指导旅游经营单位认真研究旅游目标市场需求和旅游经济规律, 手把手帮助制定出能够吸引旅行商的经营政策,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实现互惠互利。诸如针对塔尔寺、藏医药博物馆、原子城纪念馆这些不受季节影响的旅游景点制定出冬季旅游的规划和经营政策, 打破旅游“冰火两重天”的局面。2009年11月17日, 为加快西宁市旅游业的发展, 挖掘旅游资源, 推动四季旅游均衡发展, 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西宁市旅游局召开的秋冬季旅游研讨座谈会, 借鉴省外各大城市秋冬季旅游发展经验, 重点挖掘青海特有的民俗风情文化。同时, 秋冬季节也是西宁地区的农闲时期, 节日也相对比较集中, 正是各种农村文化活动展演的好时机。把塔尔寺的正月法会, 酥油花展、灯展等河湟地区特有的民俗文化, 以及春节、元宵节社戏等节假日民俗旅游产品, 列为秋冬季旅游的重点开发项目;主要客源以潜力大、客源稳定的省内游客为主, 对开拓与稳定西宁市秋冬季旅游市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2. 尽早出击, 抢占市场。

冬季来临前一个月, 旅游局带领由景区、景点旅游经营单位组成的旅游宣传大篷车, 到国内大城市巡回宣传推介。2009年3月至5月, 央视一套、二套、四套、十套和新闻频道分别滚动播出了《大美青海》旅游宣传片, 收视人数达15.68亿人次以上。当大美青海走北京, 下广州、香港, 到四川, 当“全国重点网络媒体青海行”成功举办, 媒体的目光、世界的目光开始向青海聚焦。利用每一次机遇努力宣传自身, 利用每一个平台扩大影响力, 集中宣传的攻势为青海冬季旅游产品进一步宣传打下坚实的基础。旅游宣传大篷车所到之处, 召开青海冬季旅游产品推介洽谈会, 重点推介冬季旅游产品和相关优惠政策。其间, 旅游经营单位与外地旅行商进行了广泛洽谈和对接, 并诚恳征求对产品的意见和建议, 以达到外地旅行商对青海冬季旅游产品产生兴趣, 共与旅游经营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为进一步巩固促销成果, 旅游经营单位在大城市设立营销办事处, 并深入社区、企业开展地毯式的宣传。

3. 以大型活动造声势、提人气。

近几年青海旅游从11月开始到次年3月的大型活动卓有成效, 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西宁市人民公园的观赏冰灯;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体验高原风情感受冰雪冬韵“农家乐”旅游活动;湟中县的塔尔寺灯展及传统民间节日活动;湟源县的排灯艺术节;黄南藏族自治州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秘之旅;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三江源生态观光之旅;海北藏族自治州的探险摄影之旅;青海湖的青海湖景区自然风光暨野生动物观光探险摄影……在保持原有的大型活动的基础上, 不断地创新, 强强联合, 进行资源优化组合, 形成互补, 推出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 不断成为冬季旅游的新亮点。

4. 进行科学的冬季旅游市场细分, 有的放矢, 以广告宣传引导市场消费。

制作宣传片, 并以“民俗文化”为市场卖点, 在青海卫视进行广告宣传。同时, 充分利用省内外多个新闻媒体开展软广告宣传, 不断扩大旅游产品对外影响。此外, 省旅游局设计制作了新版《青海旅游图》, 《青海冬季旅游指导手册》重点突出青海省以玉树三江源生态观光之旅、贵德温泉、海北特种探险摄影之旅、湟中县的塔尔寺灯展及传统民间节日活动、黄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旅、青海湖的青海湖景区自然风光暨野生动物观光探险摄影等为主要内容的冬季旅游产品形象, 并在多个宣传促销活动及大型展会中发放。

5. 加强联合促销, 发挥省内及区域合作优势。

在政府主导的促销活动中, 青海省在各地区联合旅游促销中要进行积极的尝试, 联合促销不仅有利于减少和弱化省内各旅游地之间的竞争, 而且有利于节约整体成本, 有利于强化青海整体旅游形象。另外, 与目的地客源市场的联合促销, 还有利于稳定青海省在目标市场的客源。青海省在冬季旅游促销中有必要坚持和完善这一工作模式, 不仅仅满足于做好面上的宣传促销, 而是进一步加大了后续工作力度。积极组织和引领旅游经营单位针对有合作价值的外地旅行商深入开展洽谈合作, 一抓到底, 并最终取得了实质性的合作效果。

总之, 青海冬季旅游如何闯出一片新天地, 走出淡季的阴影, 是旅游管理部门、各个景区、旅行社亟待解决的问题。青海旅游资源丰富, 交通越来越好, 这一切都为青海发展冬季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冬季旅游市场虽然淡, 这只是相对的, 其实仍有许多潜力值得挖掘, 关键是有没有创新的产品。走出淡季的习惯定式, 主动争取市场, 从产品创新、价格差异、服务质量、宣传促销等方面下功夫, 以特殊的景观创造新卖点, 重点推出新的冬季旅游景点, 深入挖掘景区景点文化内涵, 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使常规线路焕发生机。

青海旅游业 篇8

破解难题, 需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乘数效应, 推动旅游业与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 促进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吃住行游购娱”发力, 向“商学养闲情奇”拓展……

破解难题, 需要加大前往知名景区途中的景点建设, 在沿途布局相应的驿站或养料补给站, 将大景点进行分解……

每个渴望来青海旅游的人都有一个理由, 尽管他们的理由各不相同。蓝天、白云、雪山、湖泊、草原、花海、令人痴迷的少数民族风情, 还有文明诞生地的辉煌和积淀……这些都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从未来过或多次来青海的人。青海是个好地方, 这是境内外游客都首肯的事实。仅2015 年前三季度, 青海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已经分别突破2000万人次、200 亿元, 超出2014 年全年人次和收入, 数字更是说明了青海旅游发展的上扬之势, 折射出美丽青海的魅力。然而, 每到青海最美的季节, 纷至沓来的游客不断加快聚集旅游人气的同时, 也明显暴露出青海旅游一个个或明或暗的尴尬和隐忧。“上车睡觉、下车方便、景点拍照”, ”曾有一些游客戏称, 这是到青海旅游的“三部曲”。虽是一句诙谐之语, 却也直指青海旅游业的一大短板。

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路上——“旅长游短”困扰青海旅游已久

“在大美青海知名度和吸引力明显提升, 以及生态美优势日益显现的今天, 青海旅游业发展大有可为, 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持续打造大美青海, 努力建成旅游名省。”副省长韩建华在谈及青海旅游发展时说道。

青海大世界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尹海红在青海旅游圈已有十余年, 这些年她接触的国内外游客无数。她说, 很多外地游客在结束青海之旅后, 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大美青海确实很大很美, 可惜时间太短了, 要是能多玩几天就好了”。

与大美青海“相见恨短”的原因很多。首先可说是青海大美魅力无边, 深深地吸引人们的因素, 更有路途遥远, 花费在路上的时间是在景区景点游玩时间的几倍、十几倍的原因。显然, “旅长游短”, 是青海旅游无法回避的问题。

王洛宾一首《在那遥远的地方》脍炙人口, 至今传唱不衰, 但也让青海“遥远”的形象深入人心, 至今给人以神秘之美, 让人有了诸多想象和向往。

青海很多旅游企业负责人一致认为, 因为“遥远”, 来青游客的交通成本在旅游总成本中占了很大比重, 尤其对东部地区来说, 到青海旅游的交通花费有时比前往东南亚的费用还高, 因此青海常被大多数中低端游客列为候补旅游目的地。

从这一点审视, 如果只停留在高中端旅游市场, 青海旅游和中低端游客的心理距离将更加遥远。

到达青海之后, 路途遥远的困境依然没有消除。青海72 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两个城市之间, 或者两个景区之间, 相隔几十公里是短途, 几百公里也是正常的。

因为大, 在青海, 游客在旅途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 真正的游览时间被压缩了。

旅途漫长, 交通成本大, 使得来青海旅游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支撑, 更需要有充裕的时间。

简言之, 来青海旅游必须要具备两个条件, 有钱和有闲。 因此, 在内地游客看来, 青海旅游属于高端市场。

既然青海旅游属于高端市场, 按照常理来推, 伴随着近连年旅游的持续火热之势, 青海旅游消费水平也应有大的提升, 但令人费解的是, 直到2014 年, 青海旅游人均消费水平才突破千元大关。据有关数字统计, 到2015 年, 青海旅游人均消费预期也仅是1024 元。

让来青海的游客静下心来玩——破解难题青海在路上

“旅长游短”并不是青海旅游特有之现象, 当然也不是近两年才出现的症结。但“旅长游短”背后的供需结构矛盾, 已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领导以及整个旅游业界的关注和重视。

站在新起点、新高点, 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 提出要通过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把我省打造成中华民族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旅游目的地、国家丝绸之路战略支点上的黄金旅游目的地。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 青海旅游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而“旅长游短”则是亟需破解的难题。

如何破题?

“这两年青海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旅游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但客观地说, 青海旅游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旅游人均消费水平还处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这就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树立大旅游大融合的意识, 不断创新供给, 整合资源, 研究如何让来青游客静下心来, 放松心情, 放飞心灵。”副省长韩建华说。

为破“旅长游短”难题, 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下, 全省各地推进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开始声势浩荡付诸行动。

交通方面, “十三五”期间, 青海省将加快果洛、祁连等机场建设, 规划建设青海湖、年保玉则 (久治) 、黄河源 (玛多) 等支线机场;加快格敦、格库铁路建设, 尽快开工西成铁路, 抓紧谋划西昆、格成铁路, 规划建设门源到祁连地方旅游铁路;积极推进大通至张掖、武威, 循化至临夏等出省通道建设, 加快建设共和至玉树、德令哈至久治等一批高等级公路, 改造、拓宽西宁通往青海湖、门源、坎布拉等重要景区公路, 加快普通国省干线路网升级改造, 打通国、省道、县乡道路与旅游景区的连接线路……

景区方面, 从优化旅游布局出发, 青海省将着力打造“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 构建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的旅游布局, 并推动旅游业与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 讲好青海故事, 彰显青海旅游魅力。值得一提的是, 去年以来, 青海旅游不断加大“走出去”和“请进来”力度, 已与内地多个省份积极联手, 内地许多旅行社都和青海的旅行社签订合同, 通过包机、专列的形式组团来青海, 有效地降低赴青海旅游成本, 节省旅途所花的时间。

面向世界打造大美青海大景区——破解难题还需头脑风暴

“一年365 天, 青海旅游只是在夏天两三个月较为火爆, 其后就慢慢进入了漫长的淡季。能不能把季节性旅游转化成全景式全域化旅游, 这对于青海旅游今后的发展非常关键, 需要我们在各方面很好地下功夫。”韩建华说。

青藏国际旅行社董事长窦洛则从另一个角度破解“旅长游短”。在他看来, 青海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应包括前往知名景区途中的景点建设, 在沿途布局相应的驿站或养料补给站, 将大景点进行分解, 游客们“旅长游短”的感受可能就会减弱。

这是我亲历的一件小事。

就在去年夏天, 几个北京的朋友第一次来青海游玩。我们驱车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时经过戈壁滩, 我昏昏欲睡时, 他们却拿着照相机冲下车去, 一个劲儿地拍。

雇车司机是青海本地人, 很奇怪地问他们, “这里都是戈壁滩, 什么都没有, 有什么好拍的?”他们则兴奋地回答, “这么大的地方, 什么都没有, 连根草都不长, 太美了, 太壮观了。”

差异化、陌生感是旅游的生命。

青海与内地大相径庭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就是青海旅游的魅力所在。

对此, 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副处长陈德辉也深有体会地说, 青海各景区之间的路途很远, 很多旅游车都是一开四五个小时, 其间除了让游客方便外, 几乎不做逗留。

“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 让游客多看看沿路的风景, 设置若干个可以体现青海风光的摄影点, 让游客在去景区的路上得到更多的享受, 那么青海‘旅长游短’的问题不是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吗?”陈德辉感言。

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 之所以出现“旅长游短”, 主要还因为青海旅游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以过境游、观光游为主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文化挖掘、品牌打造深度不够, 市场主体少且不强, 民族文化特色商品缺乏。

要破解难题, 就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乘数效应, 推动旅游业与信息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互动发展, 促进旅游业由“门票经济”向“吃住行游购娱”发力, 向“商学养闲情奇”拓展……

基于这样的思路, 要破解“旅长游短”, 我们是否也可以把旅游资源的圈子划得更大一些, 树立大旅游、大景区的意识, 用更多的创意去整合、打包甚至捆绑自然景观、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 让游客的体验更为丰富和刺激呢?

当然, 我们期待的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探讨, 因为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产业。

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及策略 篇9

(一) 农业旅游的概念

我国学者对农业旅游的界定和认识多元, 不是很统一。本文中的农业旅游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景观、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及生态景观进行开发;内容可涵盖农林牧副渔, 具有游憩、教育、经济、健康、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市场;能够达到体验乡村文化、认识了解农业、转换生活形态、解除紧张生活与舒解身心、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 农业旅游的特点

1. 乡土性。

乡土性是农业旅游最基本的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乡村性, 即以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为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各具特色的地方性, 如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充分展示了青海黄河沿岸优美的田园风光、撒拉族独特的民俗风情, 具有浓郁的高原农业风味。

2. 参与性。

参与性是农业旅游的又一大特征。现代农业旅游以各种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新生活体验, 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 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 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 很好地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另外, 农业旅游能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 这样也可以让他们从中受益。

3. 休闲性。

农业旅游还具有很强的休闲特性。无论是游客在休闲农场 (农庄) 的游憩、娱乐、采摘、农作、烧烤、食宿, 还是参与垂钓俱乐部在水库、湖泊、鱼塘进行垂钓, 又或者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避暑、避寒, 都能够体验农村文化、了解农村生活, 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

4. 自然性。

农业旅游的自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业旅游的设施和环境自然, 设施一般采用天然的木头、竹材、石材等环保材质, 环境的营造也尽量考虑依山傍水、较少粉饰。同时在农村自然环境中, 游客的行为也较为放松自然, 如在采摘、游泳、捕猎等接近自然的旅游活动中, 游客的身心都较为放松自由, 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二、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

(一) 多元生态优势

青海省乡村分布由东至西, 随着海拔的攀升, 自然环境特征变化多端, 呈现出鲜明的立体生态特征。层次鲜明、特色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 使青海乡村具有与众不同的观光休闲内涵, 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多元生态优势。

(二) 垄断文化优势

青海乡村文化极其丰富, 包括民族民间歌曲、说唱艺术、民族民间舞蹈、民间刺绣、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手工艺以及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遗址等。由于在青海境内长期居住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 通过文化相互交流、影响、渗透、吸收和共融, 都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不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其文化形态原生态保持完好。丰富灿烂的文化遗存、原生态的文化形态, 使青海乡村具有无可替代的深度体验内涵, 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垄断文化优势。

(三) 独特风情优势

青海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化融合走廊。上千年来, 藏、羌, 汉、回、蒙古、土、撒拉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互相吸收,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融合的历史为青海乡村创造了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 如草原赛马会、河湟花儿会等。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 魅力非凡的民俗风情, 使青海乡村具有动感多姿的娱乐参与内涵, 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独特风情优势。

(四) 产业体验优势

青海以日月山为天然分界, 东部湟水流域是主要农业区, 西部和南部主要是牧业区。乡村农牧产品丰富, 农牧生活悠闲, 农牧产业发展迅速。围绕传统资源的产业化生产, 如油菜、特色果品、牛羊肉、牛奶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 近年来青海打造了河湟流域特色农业“百里长廊”, 初步形成了川水地区的蔬菜, 黄河谷地的小杂果, 西宁周边地区的食用菌、花卉, 牧区的中藏药材产业带。丰厚富集的乡村农牧业, 个性十足的农牧生活, 使青海乡村具有异彩纷呈的产业发展内涵, 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业体验优势。

(五) 避暑休闲环境优势

青海省乡村集中区域, 光照充足、降水量少, 平均气温低, 但不特别严寒。冷热适度的“天然空调”气温, 四季分明的天然气候, 清爽宜人的夏季风光, 为青海发展乡村避暑休闲、生态度假旅游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 充实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品结构功能。

三、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 可持续发展模式

青海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 要关注四大主体 (村民、政府、旅游投资商、游客) 的利益诉求, 发挥四者的力量, 全方位满足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的相关利益需求。只有协调、处理好农业旅游发展中的这四大主体要素的关系, 才能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地经济增长且生态环境和文化得到保护, 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农牧民增收, 社区收益, 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投资经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 使农业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都收益, 最终实现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见图1) 。

(二) 总体空间布局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特点, 结合青海旅游总体发展“一圈三线”的战略格局, 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总结为两圈两带一区模式 (见表1) 。

(三) 产品开发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 农业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 以及青海农业旅游未来开发建设的方向, 农业旅游产品可形成五大产品系列:环城休憩游产品、村庄古镇游产品、现代农牧业科普游、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乡村休闲度假游。

1. 环城休憩游产品。

西宁、德令哈、格尔木等城市周边农村可充分发挥邻近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 以农牧业、农村农事为载体, 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牧场等资源优势, 最大程度地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牧家风味, 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旅游活动, 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游需求,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的“后花园”。环城各村庄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特点, 可选择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农牧业观光产品、民俗文化产品、民居家访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特色美食产品、农事参与产品。

2. 村庄古镇游产品。

以古村镇建筑和新农村建设格局为旅游吸引物, 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民族村庄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3. 现代农牧业科普游产品。

利用农牧业科技观光园、农牧业科技生态园、农牧业产品展览馆、农牧业博览园或博物馆, 为游客提供了解农牧业历史、学习农牧业技术、增长农牧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牧园、高新农牧业产业科技园、农牧业博览园。

4. 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产品。

利用规模化的农牧业产业活动和风貌, 开发农牧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产业基地游、园艺园林观光体验游。

5. 农业休闲度假游产品。

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空气、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 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 兴建休闲、娱乐设施, 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四) “景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实施“景乡一体化”管理, 即“一体化保护, 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保护就是要做到, 无论是景区、企业、还是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都必须服务本区资源保护, 都要参与到本区资源保护中来;一体化管理就是要将本区的一切活动纳入管委会的日常管理之中, 对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一视同仁, 用管委会出台的管理规章来管理;一体化服务就是在进行景区建设的同时, 加强对景区内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牧民提供相当的教育、医疗、通讯、交通、文化等服务, 逐步让旅游区内的原住民与景区共享发展的成果;一体化发展就是把绿色产业和农牧民的增收纳入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总盘子统筹规划, 重视当地农牧民的参与, 保障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获得就业、以土地入股利润分成、出售农副产品等利益, 做到景区农牧民与景区共同发展, 农牧民收入增长与景区收入增长同步。

(五) “前店后园”的绿色发展模式

“前店后园”的绿色体验模式 (见表2) , “后园”塑造绿色的旅游环境, 提供消费的产品, 是成本中心, “前店”是消费场所, 为园的产品提供顾客, 是利润中心。前店后园的布局格式保证了农业与旅游的互补与融合。

四、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一) 强化功能区分, 丰富旅游内容

根据青海省民族和地区特色, 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 发展农 (牧) 业观光型 (田园风光、草原风光) 、民族、民俗探秘型 (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 、休闲体验型 (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 等产品。具体到每一个村镇, 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 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 建设不同类型农业旅游接待户, 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 改变传统旅游经营策略, 倡导绿色旅游

一方面要加强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经营, 努力节约, 减少浪费,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绿色设计:村镇建设从规划布局到建筑风格以及旅游设施都应追求农村特色, 体现地方特色, 就地取材。建筑材料应以土、木、石等乡土材料为主, 其色彩、风格应与村落气氛协调一致, 不能独具一格, 破坏乡村的整体氛围和美感。绿色经营: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要考虑环保的要求, 绿色食宿——绿色旅游线路——绿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进行绿色认证:建立绿色饭店, 大力倡导绿色农产品、绿色农家乐、沼气农家生态系统等。开发绿色能源:结合新农村建设, 大力倡导风能、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 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媒介和手段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 提高民众的资源和环境意识, 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 示范带动、重点突破

无论从青海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承受能力, 还是从产业发展方式着眼, 青海乡村旅游只能走示范带动、重点突破的道路。在全省范围内, 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充分市场需求的村庄, 作为青海农业旅游的示范项目, 走重点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示范带动的发展道路;选择一批在市 (州、地) 有代表性的村庄, 加以重点扶持。示范村庄和重点村庄, 进行体制创新探索, 在政府指导下, 建立村民、企业、专家三结合的经济合作组织, 村民以土地、房屋、物质或非物质旅游资源入股, 使其充分享有农业旅游经营的受益;对示范和重点村庄, 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 将成熟的经验进行推广, 促进全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 依托高新技术, 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旅游系统各环节的技术含量偏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 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 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 提高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旅游者与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的亲密接触, 因此乡村旅游点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 在农业生产的同时, 考虑其旅游功能。“农游合一坚持两栖性”是它成功的关键, 脱离农业将使园区失去生存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2].朱孔山.农业旅游开发模式与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 2004 (6) .

[3].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 2006 (9) .

[4].郑铁, 周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 2006 (6) .

[5].黄萍.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中的“三农”利益保障问题——成都三圣乡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 2006 (1) .

发展环青海湖旅游圈的思考 篇10

青海湖景区距省会西宁130公里, 青藏公路 (109国道) 从青海湖南岸东西方向通过, 青新公路 (315国道) 、湟嘉公路 (湟源至嘉峪关) 、青藏铁路从青海湖北岸东西方向通过, 交通十分便利。青海湖景区水域面积约4635平方公里, 湖面海拔3196米, 平均水深18.6米, 最深32.8米, 湖岸线长360公里, 东西长106公里, 南北宽63公里。湖水容量854.45亿立方米, 布哈河、甘子河等40余条河流注入其中。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和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宝库, 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级旅游景区, 被国家地理杂志等评为中国五大最美湖泊之首, 2006年被建设部列入国家自然遗产名录, 2007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 被组委会授予“国家旅游名片”称号。

二、环青海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 劣势和机会

(一) 客观评价环青海湖旅游资源价值、产业基础价值

青海湖面积达4635平方公里, 环湖周长360多公里, 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场所, 也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和阻挡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 被誉为青海的“母亲湖”。湖面东西长, 南北窄, 略呈椭圆形。青海湖平均水深19米, 最大水深32米, 蓄水量854亿立方米。由于地势高, 气候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 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右, 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青海湖不但拥有着诸多的桂冠, 同时, 又有着极其重要的生态位置:青海湖不仅是我国重要的鸟类保护自然区, 同时还是重要的国际湿地和中华对角羚的栖息之地, 作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 它对周围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是青藏高原重要生态屏障和气候调节器。

青海湖湖水湛蓝迷人, 海天一色, 环湖还有很多风格各异的景点, 有鸟的天堂、油菜花的海洋和沙的世界。环湖地区以其独特的高原湖泊风光, 绮丽的草原、雪山、沙漠生态景观,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浓郁的藏族风俗风情, 成为青海的重要旅游胜地。青海湖人文资源富集, 民俗风情浓郁, 有西海郡古城、应龙城、伏俟城、尕海古城、卢山岩画等近20处遗址古迹, 沿湖岸分布着沙陀寺、白佛寺、尕拉寺、甲乙寺、班禅敖包、五世达赖泉等藏传佛教寺院及人文景观, 环湖地区历史上先后有羌、吐谷浑、蒙、吐蕃等民族聚居游牧。现为青藏高原主体民族——藏族聚居区。民族风情丰富多彩, 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无论从总量、丰度、可持续利用等方面来看, 都称得上优势资源。环青海湖旅游, 前景广阔, 发展潜力巨大。

(二) 全面分析环青海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当今世界, 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增长, 旅游业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 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 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服务的综合性行业。发展旅游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作为关联性较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有劳动力需求大、就业领域宽、就业成本低等特点, 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包含“吃、住、行、游、娱、购”6大要素, 其关联带动作用, 不仅体现在直接为交通运输、宾馆餐饮、商品贸易、景区景点带来客源和市场, 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农业、工业、城建、文化等行业的发展, 进而刺激金融、保险、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青海湖独具高原特色的旅游资源, 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具有垄断性、独特性, 其开发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对环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发挥旅游资源优势, 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旅游经济, 提高湖区的经济实力。青海湖风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从旅游资源来看, 这里处于青藏高原的腹地, 地势高远, 其垄断性和独特性使青海湖成为高原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再者, 青海湖周围的油菜花, 自然辽阔秀丽的草原景点及藏区文化已经、正在或者有待开发。从地势上来看, 它位于青藏高原的边缘, 又处于青海省省会城市西宁市的附近, 便于外地旅游者来此地旅游度假。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为其开发打下了很好基础。再看它的发展潜力, 现在, 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 旅游业兴旺发达, 且人们更加崇尚自然风光, 绿色旅游。目前在青海省很有影响力的环湖赛, 就离不了青海湖。举办了七届的环湖赛, 其规格逐年上升, 大有十年赶超环法赛的趋势。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的建设思路也由此形成, 青海旅游、经济的发展, 都和青海湖结下了不解之缘。走近青海湖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比壮美、感到强烈的心灵震撼, 这样纯自然的景观, 带给人的感知和认识却决然不同, 一次谋面就会终生难以抹去对它的记忆。这种独特是一种典型的吸引力经济, 抽样调查表明, 青海湖是青海当之无愧的第一吸引旅游地。

(三) 正确认识环青海湖旅游业发展制约因素

近年来, 青海湖旅游在迎来快速发展时期的同时也暴露出产业发展中的一些如项目不丰富、旅游周期短、服务设施不到位、旅游产品单一等问题, 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青海湖旅游业的发展, 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和连动效能。主要表现在:

1、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

据业内人士分析, 前来青海湖旅游的游客除去门票外, 几乎没有什么消费。同时, 由于景区建设还比较滞后, 游客在景区逗留的时间也很短。目前, 一般旅行社安排的行程都是青海湖一日游, 而在青海湖游览的时间只有2-3个小时。这种走马观花、快餐式旅游的结果就是, 除了那一湖炫目的湖水外, 游客对青海湖似乎别无印象。对青海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景区内可观赏的风景和可利用的人文自然景观开发不到位, 忽视了参与性、休闲性、趣味性。仅停留在观光游的初级阶段, 除了游轮外, 也只能满足就餐、住宿等基本游乐需求, 谈不上完善的游客服务, 这难免让人心生遗憾。这两年, 虽然新增了一些民族歌舞、区域动植物展馆等景点, 但规模小、组织零散, 也只是小而散的“小打小闹”, 对吸引游客起不到多大作用。由于长期以来的“门票经济”, 忽视了游客服务中心等的建设, 一些必要的配套设施较为缺乏, 吸引游客的热点不够, 游客停留时间短, 回头客少。

2、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缓慢。

旅游资源开发往往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 目前通往景区景点的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住宿、娱乐、餐饮、购物、旅游产品开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普遍滞后, 不能为游客提供较为快捷、舒适、方便的旅游环境, 导致游客旅长游短, 消费项目可选择性少、旅途不便等情况。

3、受高原气候的影响旅游期短。

青海地处世界第三极, 旅游业发展存在着旺季短、淡季长的突出问题。环青海湖旅游淡季长达6--7个月, 旅游人数寥寥无几, 设施大量闲置。而旺季集中在6月到9月四个月, 旅游者纷至沓来。在一些景区, 由于管理不到位, 游客的大量涌入, 还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面临破坏等问题。

三、对发展环青海湖旅游业的建议

(一) 全面实施旅游带动发展战略

1、大力开发环湖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青海最丰富、最容易开发和见到成效的资源, 也是青海拥有资源中最具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高附加值资源, 青海原始纯朴的自然环境, 雄奇独特的自然景观, 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 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 符合世界旅游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需求趋势, 具有很强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同时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 与其它产业相比, 青海的旅游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发展潜力很大。随着旅游者理念的更新, 现代人们的旅游目的地已转换到大自然原生态的风景区, 这种返璞归真、向往自然、向往纯真的旅游热, 给青藏高原旅游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青海湖景区开发是我省旅游开发的重中之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青海湖景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 青海省现已正式实施《青海湖景区旅游整体策划》。《策划》是青海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建设蓝本, 这个策划以保护青海湖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为前提, 做到了保护、规划、管理和利用的统一。在策划基础上, 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将做到高起点规划、高层次招商、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经营。在策划期内, 将以保护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为前提, 资源、市场、产品和产业互动, 进一步提升青海湖作为国际重要湿地的知名度, 创新旅游产业, 发展思路, 构建国际化的, 具有特色观光、文化体验、户外运动、休闲度假、节庆会议五大功能的高原湖泊生态旅游胜地, 促进青海湖区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升青海湖在国际、国内的形象, 为青海省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级精品旅游区, 塑造青海旅游名省形象奠定良好基础。

2、实施人才驱动战略,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旅游业的兴衰, 关键在于人才, 实施人才驱动战略, 建设一支服务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导游、服务、营销队伍, 确保青海湖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针对青海湖区旅游业快速发展而人才相对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 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 形成高校、大专、中专、职校、旅游培训中心为载体的多层次培训模式和培养体系,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高质量从业人员。必要时可从外界引进高层次人才。

3、进一步加强金融合作, 全面提升服务质量, 共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在融资方面, 一是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基金、信托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 满足旅游项目建设的资金需求。二是积极吸纳省内外有实力的投资商在青海开发旅游项目。三是在融资服务上, 发挥行业专家的优势, 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提供全面的咨询服务。要始终坚持高层次招商, 积极探索旅游投、融资的有效方式, 调动各类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 构建多元投资机制, 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最佳结合。

(二) 发展特色旅游, 改善生态环境

过去很多人说起青海多是强调人口稀少、气候不好、路途较远等一些看似不利的因素。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过去看似的劣势或许站在现实的平台上、以新的视角审视, 情况可能会完全不一样。换一个角度看, 在今天人少、空旷就是优势。还有气候, 青海凉爽的天气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情况下, 优势已经十分明显, 已经成为吸引大批游客夏日前来青海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已不是制约旅游发展的因素, 现在进入青海, 无论是公路还是航运或铁路, 都十分方便快捷。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雄奇的自然景观、古老神秘的文化遗迹、风格迥异的民族风情, 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为青海旅游业依据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青海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国际重要湿地、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 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非常繁重。因此, 青海湖旅游资源的利用和旅游业发展, 要统筹兼顾, 正确处理发展旅游和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 绝不能以破坏自然生态为代价。再有, 旅游是环境友好型产业, 青海湖旅游发展必须坚持着眼长远, 保护第一的原则, 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生态优先、循环经济、扶贫富民等理念贯穿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 避免旅游资源粗放开发、掠夺开发、无序开发, 确保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承载、能力相适应, 实现可持续发展。

抽样调查表明, 青海湖是青海当之无愧的第一吸引旅游地。青海湖北岸鸟岛、金银滩、原子城一日游已成为游客来青海旅游的首选黄金线路。青海湖景区是由众多景点组成的一个整体, 要从整体上提高规划水平, 突出“两岛 (鸟岛、沙岛) 、两湾 (金沙湾、仙女湾) 、一剑 (二郎剑) ”这几个重点, 统一规划, 整体包装, 体现原生态理念, 让广大游客亲身感受青海湖、难忘青海湖、热爱青海湖。同时, 青海湖作为世界上弥足珍贵的高原湖泊, 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要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始终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发展、壮大。大力发展以“原子城”为代表的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的青海湖和“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之一的祁连山草原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在坚持“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生态环境保护原则的前提下, 抓好重点景区景点建设开发。突出青海湖北岸沿315线自然生态风情旅游带和沿祁连山自然风光特色旅游带这两条主线, 建设青海湖引入潜艇、鱼雷艇 (退役) , 增强新奇性、参与性, 同时和国防教育相结合。增加滑草、水上飞艇、水上自行车、水上降落伞、帆船、花儿对歌、垂钓、沙滩排球、沙滩足球、沙浴、游泳、购物、民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直接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冬天开展溜冰、冰上越野车拉力赛、冰上摩托车、冰上运动等参与性活动, 集中打响“在那遥远的地方”、“梦幻青海湖”、“神秘原子城”三大旅游品牌, 做到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高品位招商, 高速度发展, 大力提升重点景区建设品位和服务档次, 抓好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和民族特色文化挖掘、拯救、发展工作, 扩大旅游产业发展规模, 着力解决好“旅长游短”的问题。发展美丽环青海湖观光之旅, 生态健康之旅, 文化溯源之旅, 神奇探险之旅, 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旅游城镇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也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西海镇作为环青海湖旅游的重要游客集散服务中心, 应重点规划, 在建设上给予重点支持。要以服务青海湖旅游为主线, 打造一五一、西海镇、沙柳河镇、鸟岛四点一线的青海湖旅游服务经济带。重点打造西海镇, 让西海镇成为真正服务于青海湖旅游和原子城、金银滩旅游的重要游客集散服务中心, 培育成为高原旅游的草原休闲文化中心、环湖藏区文化体验中心、“两弹”爱国主义教育中心、高原体育健身康体中心。同时,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投入, 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提升服务水平, 挖掘一批景区景点, 使其成为环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与环湖旅游相互补充、相互呼应、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格局, 应规划建设生态型旅游基础设施, 既要给游客提供原生态的旅游内容, 也要体现人文关怀, 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在保护好自然景观的前提下, 要对景区景点的行、游、住、食、购、娱等基础服务设施加大投入力度。继续加快公路主干线与景区的连接道路和景区游览道路的建设, 以缩短旅游者的旅途时间, 减少疲劳度。同时, 积极推行旅游标准化工程, 对旅游景区景点实施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牌和交通标志牌的安装建设, 并加快旅游散客服务中心建设, 完善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各宾馆、饭店要在客房摆放青海湖旅游宣传册;各重要旅游景区景点要设置中英文对照的解说牌、指示牌、警示牌等。加快旅游景区景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特别是休闲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游客营造安全、文明、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让游客能在环青海湖的景区景点留下来, 使游客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拉动当地旅游消费, 提高旅游收效。

(四) 加快开发环湖旅游精品项目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商品。

1、青海的自然资源和省外一些地方的自然资源差异性非常明显

这种差异性所展现出的独特壮美, 非常值得合理的、符合科学规律的开发。特色旅游, 既要体现在大众旅游上, 也要体现在高端旅游上。应该打造一些能让游客多停留几日的旅游景点, 同时将旅游和青海各民族的文化融合起来, 让大家在享受自然美的同时也享受一种文化的理念。这种旅游开发的方向自然还是高端旅游, 高端旅游是化解青海“旅长游短”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要以青海湖、鸟岛、沙岛为支撑点, 结合“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品牌和当地民族文化, 积极发展特种旅游、体育旅游和冰雪旅游, 开发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观赏性、娱乐性的民族文化、体育健身活动项目, 将青海湖建成以湖光山色草原风情和体育健身为特色的青海旅游形象品牌。生态旅游是青海旅游业最大的优势, 青海湖是高原珍稀物种裸鲤栖身地, 青海湖鸟岛又是斑头雁、棕头鸥、黑鸬鹚等多种候鸟产卵的地方, 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在今后的几年里, 应对一些小的景点集中整治, 明确景区职能, 避免重复建设, 逐渐恢复青海湖景区的原始风貌, 只有这样, 环青海湖旅游圈才有可能成为精品旅游圈, 才能成为青海旅游业的形象大使。

2、环青海湖独特的高原地理、地貌和具有鲜明民族、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为我们开发和推动创意产业创造了条件

青海湖景区的开发利用机制和管理的改革就是一次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创新体制的结果。目前, 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工作正在进行, 景区资源整合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是青海省继“三江源”生态保护项目后的第二个大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这一项目的实施, 将有效保护和恢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 逐步缓解青海湖水位下降的趋势, 维护青海湖地区生态系统稳定, 我们有理由相信环青海湖旅游开发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摘要: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从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到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五大湖泊之首, 再到跨入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行列, 它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是国内乃至世界众多湖泊都无法比拟的, 其特点和开发优势显而易见。青海湖景区建设在整个青海旅游业发展中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下青海湖旅游业可以说是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必将极大地促进和带动我省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环湖旅游业发展可以更好的提高环湖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产生联动效应, 发挥更好的作用, 创造更多的效益。

关键词:环青海湖,旅游业,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鲁顺元;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青海旅游业[J];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对加快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思考 篇11

1 生态旅游的特性分析

(1) 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 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 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 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 这样既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 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 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 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 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 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1]。

(4) 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 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 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

2 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2.1 有利于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是为了使旅游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活动。这里所指的资源既包括可供观赏的自然景观, 也包括在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活动中所消耗的能源和材料。因此, 生态旅游强调把旅游带给资源与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受的限度内, 旅游设施要与自然景观协调, 达到并维持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同时, 应倡导在能量消耗和转化过程中采用“消耗最小”的原则, 一方面, 要适度消费, 各项基础设施要注重简单实用;另一方面, 提倡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充分利用再生资源, 例如水能、太阳能、风能等, 提倡水资源的重复使用。旅游的资源环境是与当地的社会文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在实现资源环境可持续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实现社会文化的可持续性[2,3]。

2.2 有利于提高社会环保意识

生态旅游是在可持续发展观和回归大自然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 是一种欣赏、探索和认识自然的高层次旅游活动, 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注重在旅游活动中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使人们在山林、草原领略大自然的野趣, 体验环境变化, 真正认识到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和人类发展的基础, 学会珍重自然, 热爱自然, 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

2.3 有利于物种保护

青海省各类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而生态旅游十分重视物种的保护, 如各类野生动植物以及在森林地带栖息生存的动物种群。在生态旅游中, 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存环境受到有效保护, 有利于生物的繁衍、生息。

3 加快青海生态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高点定位, 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 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 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 要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 并在对各旅游区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调查的基础上, 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 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 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3.2 创新机制, 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 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 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 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 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 实现政企分开, 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4]。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 按照1个中心 (保护旅游资源) 和2个基本点 (旅游资源的特色和永续利用) 的原则, 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 通过经营权转让, 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 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 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 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 确保开发档次, 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

3.3 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 形成强势品牌

(1) 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增强服务功能, 丰富旅游产品, 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 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 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 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

(2) 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 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加快沿线观光休闲集镇建设、格尔木工业旅游区综合开发, 全力打造以体验道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 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

(3) 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 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 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参考文献

[1]齐静文.泛化理解下的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分析[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1) :43-45.

[2]王泽光.正确认识生态旅游资源合理利用生态旅游资源[J].魅力中国, 2010 (3) :6-7.

[3]宋宇.浅析生态旅游的价值[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0 (2) :18-20, 26.

【青海旅游业】推荐阅读:

青海祁连05-27

青海盐湖06-04

青海西宁06-08

青海林业06-15

青海牦牛09-22

青海土族10-22

青海都兰10-28

青海玉树10-30

青海云杉群落08-10

青海海东08-20

上一篇:内涵培训下一篇:现代写作